竞争力分析范文

时间:2023-04-09 08:2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争力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竞争力分析

篇1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竞争力理论动力源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any competition and urban competition

Abstract: It’s company competition that promotes urban competition. Being the main competitors in the market, company all grow up in a particular urban, at the very beginning when it was formed. As the company growing stronger or even being a global-wide one, it will eventual become the instrumentalist of the capit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that circulate in the global mark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in a particular urban or the entrance of a global-wide one will increase the capit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level, so it's greatly a development to the city.

Key words: Company competitivenessUrban competitiveness theory of competitivenessEngine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有关竞争力的问题已上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所表现出的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样,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在相互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目前,国内外学者就竞争力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国家竞争力的宏观层面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微观层面上,对介于中观层面的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城市间的竞争过程中,企业在其中所表现的作用是否如同其在国家竞争过程中所表现的作用一致呢?为此,本文试图就企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间的关系作一探讨。为城市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时就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一些借鉴。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企业竞争力的内涵、特征以及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1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企业和产业而言,城市以其特有的资源、区位、技术、知识、文化等条件和环境

为企业和产业提供了地方化的基础;对于城市而言,以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是整个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郝寿义,2000)。城市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和扩张,而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必须以企业的竞争力为基础(李显君,2002)。

1.1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竞争力的表现可以是多个方面的。如更优的产品质量、更低的产品价格、更高的企业运行效率等等,因此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着手进行研究(如表1)。

1.2企业竞争力的特征

相对于国家或城市竞争力而言,由于在竞争主体、作用范围、运转机制等多方面的差别,企业竞争力有其自己的特征(如表2)。

企业竞争力特征: 作用范围及强度: 特征说明:

系统性 市场中的所有企业;

各种企业强度相同; 企业竞争力的要素,是一个庞大的簇,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有机结合为一个系统。总起来说,企业竞争力包括资产竞争力与过程竞争力两个分系统[3]。(注1)

1.3小结

上述已有概念中就企业竞争力的定义较多,但多未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客观环境因素(如企业所在地区的产业政策、文化背景、教育体系、市场结构等)作出论述。可是,现今的企业间竞争更多的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国家的企业间竞争,企业间所具有的客观环境因素往往不同。而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更为优越、更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因素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就企业竞争力定义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功地占有资源并成功地将现有资产用于转换过程,比其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实现更多价值的能力;同时还包括该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更为优越、更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因素。

2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2.1城市竞争力概念的定义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非常复杂,涉及到城市发展所有的重要因素,具有隐含性、专业型和复杂性等特点。但从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不同定义来看,不同学者、不同研究人员对城市竞争力概念的认识往往使用以下的一些标准:

2.3小结

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和内涵很丰富,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把握、理解。我们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在一定环境中,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财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我们在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时,必须要具有针对性。如进行以城市产业结构为主要对象的城市竞争力研究时,我们可以选择以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作研究的理论基础;若是以城市综合实力为主要对象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则可以选择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理论体系作研究理论基础。

3企业竞争力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是城市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企业作为竞争市场上的主体首先是在某一区域或某一城市发展起来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甚至于跨出国门成为跨国公司,企业也就成为了资金、信息、技术及企业发展资源在大区域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流动的载体或媒介(郝寿义,2002)。城市中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或城市成功地吸引某一跨国企业的进入,必将使该城市的竞争资金、竞争技术和竞争信息大大充实,从而极大地促进城市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

3.1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竞争资本的积累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首先是企业内在能力的提高,即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市场供求变化的反应加快等。其直接表现是企业运营成本的下降和对市场机会的更有效把握;而最终表现是企业前台竞争力的提高,即企业总能适时适量地向市场提供质量优、价格低、售后服务完善的产品。而产品的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是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联系的桥梁。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总是希望能花费最少的金钱而获得最大的产品效用。因此,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是企业能否占领更大的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的关键。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意味着企业单位资源效用的上升和企业可支配生产资本的增加,而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则说明企业在保持原有的产品利润率或获得一个更高的产品利润率的情况下,可获得比原来更多的利润。而连续不断的利润积累在达到一定数量并进入地区资本市场时,可供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本也就增加了。另外,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往往在资本市场上也具有强大的资本吸引能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对区外资本的引用。

3.2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

所谓人力资本是跟自然人力相对应的概念。自然人力是指未经任何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则是对劳动力进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的支出和为受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等价值在劳动力身上的凝固(蔡孝箴.《城市经济学》)[21]。我们一般讲的劳动力都是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自然人力的复合体。企业对地区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企业为地区中能达到某种特定职业要求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其次是企业中某些特定的岗位需要企业从地区外的人力资源市场输入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在岗劳动力的技术、职能等的要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并能根据市场要求设计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而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质量提升都要靠高素质的人来完成。因此,在企业不断的竞争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各项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也就在这个竞争发展的过程的同时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3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地区产业的优化

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使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求城市的产业部门,特别是城市的三次产业部门按市场需求结构形成恰当、协调的比例关系;第二是在城市产业结构协调合理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城市产业结构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比例协调,即由一个平衡状态上升为更高级的平衡状态的调整演进过程(蔡孝箴.《城市经济学》)[21]。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宏观方面可以由政府制订和实施合理的产业政策对其进行主动的调整,但若要在微观上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则要要求在市场竞争机制的推动下,通过加强企业竞争实现——首先我们要知道,一地区可供企业支配使用的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区域中竞争实力最强大的企业往往会实现对生产资源最强有力的争夺,并以较高的利用效率将之用于生产,最终获取相对其他企业而言更多的利润。而企业竞争力较弱的一些企业虽然也有能力实现对经济资源支配,但若是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于一般市场均衡水平时,企业无法实现利润,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其原有的经济资源将会由竞争力更为强大的企业所接收。这样经济资源实现了在区域产业间的自发流动并达到了最优;地区产业得到了演进和更新,并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向最优结构发展;另外,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同时往往会实现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而新生产技术首先会应用于传统产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产出和市场;其次是技术创新使得具有竞争力和巨大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产生,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决定着供给结构的产业结构相应变化。

3.4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

所谓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向城市居民和各单位提供基本服务的公共物质设施以及相关的产业部门,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地区内的延伸,是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蔡孝箴.《城市经济学》)[21] 。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而城市中企业竞争力水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竞争力发展水平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水平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综合服务能力的有效检验。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综合形成的,其服务能力是各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子系统的大小比例恰当、子系统间有效的相互协作都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而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这一物质载体,因此竞争中的企业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功能变化最为敏感,功能完善并具有较大潜在服务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往往能在一段时间里有力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第二是随着地区企业竞争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会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并不断地促进其发展。企业的发展壮大首先对城市中的能源、供水、通信和运输等系统提出新的功能要求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间竞争的进一步激化,企业对所在地的城市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环保等基础设施系统提出更高的功能要求。只有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不断改善并满足企业发展的各种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实现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并在竞争中获胜。第三是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建设资金来源的保障。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往往意味着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利润率的上升,最终结果是企业获得的利润的增加。而随着企业获得的利润的增加,政府通过税收形式获得的建设资金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在上海、广州等城市企业已实现了作为投资主体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4总结

城市内以及区域内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利于城市的资本积累、吸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和整合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城市基础实施的建设而且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同时这也是对城市竞争力概念的三个要素:“资源”、“能力”、“环境”提高的体现。

(注1)沈西林认为:企业竞争力包含企业核心竟争力和前台竞争力两个层次。核心竟争力由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文化建设,营销方法与促销手段等要素构成;前台竞争力则由产品的质量,产品价格,售后服务等要素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根本、是基础,是决定性因素;企业的前台竞争力是表现形式,是联系企业与消费者的桥梁。

(注2)李显君指出内部来源、直接来源和外部来源是企业竞争力的三个来源。而其中的外部来源主要是指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制度环境、政府政策、市场结构、技术、文化及教育体系、行业因素和外部联系。

(注3)张寿荣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特有的资源和能力,而竞争对手很难模仿或购得它们。并指出为了实现企业竞争力必须做到利用开发机遇和抵御威胁而增加价值;具备获得具有价值的稀缺资源的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

[1]郝寿义.2002年.有关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几个问题.开发导报,2002(3).

[2]李显君.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

[3]詹继生.企业竞争力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2(9).

[4]沈西林.企业竞争力的层次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2(3).

[5]张寿荣.企业竞争力与创建型学习组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12).

[6]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蓝皮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7]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现代城市研究,2001(3).

[8]李怀健,刘鸿君.2003年.城市竞争力的结构和内涵.城市问题,2003(2).

[9]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例.经济科学,1998(2).

[10]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5).

[11]徐康宁.论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2(5).

[12]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2).

[13]李晓.经济发展与政府质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1).

[14]安增军.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职能的定位.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1).

[15]王君.知识经济中的政府角色:国家竞争优势创造.经济问题,2000(5).

[16]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规划,2002(7).

[17]周家雷,顾广玲.论新加坡竞争力的源泉.东南亚研究,1999(3).

[18]顾杰.论影响我国政府效率的深层因素.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篇2

关键词:区域竞争力;竞争优势;比较优势;集聚经济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区域复活是社会财富组织和管理的主要轨迹,区域竞争力的增强是区域再生的表现形式之一。自从迈克尔·波特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1990)出版以来,区域竞争力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和争论,还在不同层次政府部门的经济政策文件中被不断提及,日益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议题,评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并创造条件来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国家政府机构的重要任务。

    当然,对竞争力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它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它在不同的地域层面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确定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子并创造环境促进这些因子,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绩效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区域的掌权者注重构建地区竞争力指标来衡量在与其他区域比较时自身的相对位置,并试图通过制定有效的策略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提升本区域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速,区域面临日益强烈的竞争压力,促使人们在区域的层面上思考制定怎样的政策应对这种挑战,决策层也把增强区域的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并倾向于把贸易业绩和企业(或产业)生产力合并为竞争力这个单一的实体。

    1.区域竞争力相关研究

    现在关于竞争力的许多研究,尤其是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大部分分析的主要出发点是波特的“钻石模型”,它包含四个基本要素:生产要素状况、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还涉及两个辅助要素,即政府和机遇,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就是在研究上述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考虑到采用gdp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来定义竞争力存在许多问题,这个模型超越了用人均gdp和失业率作为衡量工具的局限性,在运用到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研究时十分有用。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倾向于全盘接受,而非批判性地理解“钻石模型”仅为国家层面上竞争优势的一个分析框架。

    鉴于不同的地域层次,地理集聚效应使人们在研究竞争力时质疑国家是否为最佳的划分单位。在国家尤其是国际层面上,区域竞争力可理解为某区域在与其他区域的竞争中获胜的能力,包括占有大部分的出口市场份额,或者吸引了大部分的资本和劳动力。但在次国家层面上,区域和城市在国内竞争下的特色会浮现,进而强化国家的竞争优势。

    2.建立区域竞争力框架的可行性分析

    建立区域竞争力的分析框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地域层面。企业在价格和非价格上的竞争以它们的产出为特征,因此,在产业层面上的竞争力很容易被人理解。价格和非价格因素受区位尤其是成本的影响,这些成本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成本包括租金、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等,一个企业专业化水平越低,这些成本的付出就可能越大。间接成本对企业而言是外部的,因此存在外部效应的出现,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企业在区位上利用它们的程度将决定处在特殊区位上的企业的竞争力。可以认为产业层面上的竞争力的集合和间接成本上的优势一起构成了城市竞争力,正是这两类因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和统一才决定了城市竞争力内在的一致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与区域竞争力的含义相比,城市竞争力概念能应对人们在区域尺度上提出的各种质疑。

    区域竞争力既不是所有企业实力的简单集合,也不是国家经济的权重分解,它可看作是一系列因素累积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运输成本等传统因素,也涉及企业规模和创新的能力等。那么区域是以何种方式展开竞争?区域竞争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种情况:(1)区域通过吸引国外资金、私人资产和公共资本的能力获得投资;(2)区域为了获得劳动力资源而吸引技能型雇员、企业家和具有创造力的工人,并在本地劳动力市场塑造创新的环境;(3)区域通过吸引知识和创新活动获得新技术。以上设想也可以从新古典理论、收益递增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三个理论的观点中得到阐释。

    关于国家竞争力的争论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即汇率和收支平衡的作用。区域层

面上的收支平衡对区域竞争力十分重要,区域之间的非价格竞争对理解贸易流向同等重要。如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国家层面上确定或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区域间相对价格的改变并不会带来国家利益的增加,试图通过降低利率、贬值货币、补贴和贸易壁垒等手段来改变相对价格以期使衰退区域重新获得竞争力的努力只是白费。竞争力的增强由本地化优势决定,主要依赖于非价格和非贸易因素,如制度根植性、权力结构、文化融合程度和示范效益等等。这些优势可以作为外部经济的一部分为区域所攫取,并以建立本地优势为目标,建立起影响区域潜在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产业或部门。波特指出了产业集簇和贸易性集簇及其溢出效应在区域经济绩效上的重要性,认为产业集簇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是其竞争优势来源的基础。实际上,贸易性集簇的相对生产力可以取代产业的相对生产力而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标准之一。

    3.区域竞争力框架的构建及其内部关系的分析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日益体现在国家的次一级层面上,把区域作为基本的划分单位有其时代的必然性。笔者认为可用比较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思想和潜在效益的释放来透视不同层面的竞争力,区域可通过集聚经济的间接传递机制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与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联系起来,并将之置于一个框架,全面理解区域竞争力内在涵义。

    3.1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奠定了逻辑基础。在经济学领域,比较优势概念很早被人提及(归根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而对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研究相对迟一些。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通过专业化生产可以从贸易中获益,即使它不具有绝对优势,贸易也可看作是一场正和博弈。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条件反映了各个国家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各国可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竞争优势,而区域或城市内的初始要素禀赋条件和技术知识等是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可以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国家层面上的指导作用十分明显。

    3.2波特认为,一个产业创造新的和改进的竞争方式并将其运用到市场就形成了创新。在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改善、创新和升级。beise也认为一个国家获得竞争优势是由于它比其他国家更早采用独特的创新设计,它使本地企业在生产以及收集市场信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可以确保获得全球创新中的所有权。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活动是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来源,它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竞争优势是通过本地化过程创造和持续的,在本地化过程中,次区域层面产生的外部效应也是一个重要的因子。本地竞争成功的关键在于机会成本的差别及其与外部性相结合的方式所引起的生产力改善。在产业层面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强调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而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在资源上的观点,稀有资源是一个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依靠稀有资源的累积及其利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异质性资源禀赋可提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虽然目前异质性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流动性使其不再具有独特性和专有性特征,但是,一旦资源的范围和质量发生了扩大和升级,各种关键性资源相互链接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要素禀赋体系,则能够使竞争优势得到维持,并且很难被其它企业模仿或复制。

    3.3潜在效益的释放在不完全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在绝对成本下的收益得不到维持,生产要素的组合不能使企业的生产达到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潜在效益得不到释放,就存在帕累托改善的机会。企业在最小化投入的同时最大化产出,将潜在效益转化为实际收益的实质是把隐性竞争优势转化为显性竞争优势。在不完全市场,非价格竞争异常激烈,吸引正外部效应(受益效应)的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同样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地产业可为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提供支持。(2)本地化的创新网络和环境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升级。(3)在本地化的产业集聚区,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密度更强,还可以产生技术和知识的溢出。(4)本地区位上专业化劳动力的集聚可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创造重要的本地需求。我们可以区分以上三种集聚经济,区域内本地化经济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是内在的,对一个企业却是外在的,它与外部规模经济有关;城市化经济对一个区域是内在的,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是外在的,它与内部范围经济有关;范围经济产生于一系列具有共同投入的多样化产品的生产,是多样化经济的客观产物。

    3.4区域空间结构体现在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地理层面上,由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等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形成并随之发生改变。在以往对

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中,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往往为人忽略。在很大程度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子是空间效应而不是依靠生产要素的额外投入或附加,空间结构的作用不可低估。在一些情况下,空间结构可以限制或增强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尤其在短时期内可影响主要生产要素的区域供给功能。具有相同要素禀赋的两个区域,如果在空间结构上存在细微的差别,则在产出、收入和就业等方面就会有所不同。可以认为经济活动的集中和集聚等空间结构的优化可弥补区域在经济发展上的劣势。

    在不同层面可分析如下,(1)国家层面上,在本地要素禀赋条件下,可以采用赫克歇尔——俄林的研究方法,并可放宽他们对新古典模型的假设条件。基于要素禀赋上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使区域的收入和就业水平得到提高,一个区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份额越大,则该区域在国际贸易份额中所占比重就越大。区域比较优势来自于利用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产出与贸易的潜能(即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时代,世界遍在性和地域关联性促使要素的流动性增强,要素禀赋体系的形成变得日益重要,它可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2)在产业层面上,区域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力和进一步创新的能力。企业定位的核心就是“竞争优势”,长期而言,成功的企业通常比竞争者更有持久的竞争力。一个企业可利用稀有的异质性资源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就是在整合并组织这些策略的过程中展现的。(3)在区域层面上,内部集聚经济、范围经济及其利用它们获取价格优势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一个区域的资本,区域资本的规模和范围对维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个层面上,可以把本地要素禀赋的规模和范围与潜在效益的释放联系起来,而三种形式的集聚经济起了间接传递机制的作用,把产业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和国家层面上的比较优势连接成一体。

    以上分析可得出,竞争优势的改善是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文献认为非经济因素对知识创造、学习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这些因素通过本地活动者间的内在影响在空间上被界定、划分和重塑。因此,不同地域层面的竞争力的增强可总结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它主要来自技术知识的外溢和研发活动(r&d)等。研究表明:信任、默契和意会性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2)干中学、用中学和相互学习的机制,它来自知识溢出、相互学习基地、集体学习和隐性知识等。(3)内部密切的联系网络,包括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交流联系、社会网络和技术创新网络等。(4)区间联系网络,包括贸易联系和区间技术交易网络等。(5)组织结构,包括企业结构、人事编制和企业的管理方式等。(6)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由人们有意识建立的法律规范规定而成,非正式制度则由社会默认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和习俗等组成,它们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促进竞争力的提高。

    4.结语

    区域已成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区间竞争的载体,在区域的实际活动中,竞争力的强弱决定其采取的竞争方式。目前对竞争力的研究往往是从不同的层面展开,不同的机构、组织和决策者对竞争力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鉴于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因素密切相关,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在制定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区域政策时,应对本区域不同层面竞争力的强弱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也不能简单地将其他区域的经济政策移植到本区域内。只有先了解如何创造和维持区域竞争力,才能明白区域政策在竞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才能通过果断的决策达到塑造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德]曼弗里德·诺伊曼.竞争政策—历史、理论及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11.

    [3]马刚.产业集群演进机制和竞争优势研究述评[j].科学学研究,2005(02):188-196.

    [4]porter m e.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 in a global economy[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0,14:15-31.

篇3

竞争力及其提升的研究是国际社会一个热点。但长期局限于宏观的国家层次以及微观的企业层次。对于城市的竞争力的评价,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如美国《城市地位评价年鉴》关于美国城市的地位的评价;欧洲学者通过城市问题、失业、收入、移民和旅游需求等对欧洲的城市进行了排名;中国不同机构或组织也在积极地选取指标对全国城市进行排名。无论上述指标选取是否合理,批判是否公正,但是,城市竞争力及其提高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是不容置疑的。城市竞争力是一个混沌的系统,城市竞争力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竞争力究竟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在对研究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学术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城市竞争力研究已成为焦点

研究城市发展影响要素的实质是对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能力的思考。国际竞争的主体的关注从国家竞争力、产业、企业竞争力研究到城市竞争力的转变,主要是因为城市本身重要性的突现。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无论对所处的国家还是所载含的企业的竞争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成败都取决于城市竞争力。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从国家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到城市和区域竞争力竞争主体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得到重视,使得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提上了日程。而有关国际竞争力以及企业、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和评价体系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有很大的启示。城市竞争力的高低,表面上体现为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等级,实质上是全球化时代城市拥有、吸引、控制、转化稀缺要素的能力。这与城市的制度建设、文化的挖掘和提升、地方创新环境的培育有密切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区位、物质(金融)资本、技术等因素不是不重要,而是成为一个基础性的因素,当这些因素具备的时候,制度、创新能力等因素的作用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来。

(2)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城市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根本上取决于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动态演变组合和静态组合,以及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组合等。城市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城市争夺稀缺资源的过程。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城市数目的增加以及城市本身争夺资源的能力提升,影响城市发展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要素集合必然扩大。传统因素,如城市交通和自然区位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已经不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无形因素,比如人力资本、制度、文化等因素成为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包括如下内容:(1)城市内部的资源/能力相关因素;(2)城市外部的环境即全球城市网络/等级格局和区域竞争力、城市与区域整合度。作为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城市系统内部的竞争力影响因素,即城市的资源和内部能力的组合反映和决定了城市竞争态势及竞争的核心能力。一方面,同一时刻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影响因素呈现不同的静态组合状态,反映了城市竞争“类型”的不同;另一方面,城市竞争是动态演进的过程,不同时刻点的同一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因素组合呈现不同的状态,表现为城市竞争优势驱动呈现不同的时序特征。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城市、同一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规划城市竞争力提升战略,制定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3)软要素越来越成为城市竞争的关键

当技术和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区域发展的优势已经开始超越区位、基础设施等物化的因素,文化等“软”因素开始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可见,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取决于“起动和活性作用”的城市资源因素、成长性激励作用的城市内部能力因素,以及起推动和滞缓作用的外部环境因素。其中,外部环境对城市竞争力只起机遇或挑战作用;而内部资源则主要分为场所资源(如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自然条件)和非场所资源(如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经济实力以及地方文化、制度等),内部能力则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些要素才是城市竞争优势。城市拥有的关键资源、城市的创新能力以及组织学习、组织能力都是紧密联系的,他们在不同层次上对城市竞争优势起着支撑作用。其中组织学习、组织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创新能力又是关键资源创建过程中的加速器,而关键资源则是竞争优势的直接来源,四者共同构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作用的。那些可以更好地挖掘人的潜力的文化、制度等软要素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而且是城市向更高层面发展的过程中吸引竞争资源、把握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软”要素才是现代城市兴衰的稀缺要素。

(4)人才本位是城市竞争力的焦点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城市发展理念的今天,各个学科“殊途同归”,我们不但越来越关注“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核心,而且更加重视人才本位的城市竞争的理念。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创造价值的能力,城市的价值是由一个个不同的人创造的。正如刘易斯·芒福德指出的,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因而最优化的城市经济模式应当关心人、陶冶人。这种城市发展要素的“以人为本”化使人们认识到,城市发展的关键是人。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和技术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知识和技术是创造的又是通过人传播和应用发挥作用。因为:(1)通过影响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城市价值的创造;(2)通过影响城市技术传播能力,影响城市价值的创造和实现;(3)人力资本是创造财富的直接投入要素,其质量高低决定投入的回报;(4)人力资本通过吸引配套水平的生产要素,进而影响要素投入的整体质量。所以,在培育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时就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当然,在实施人才资源开发战略时,不能只依靠物质激励方式,还应该做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正如Fredrick·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指出的,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各得其所,注意对人进行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随着城市发展进入更高的阶段,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

2

城市的优势与劣势、城市的互补与竞争、城市的分工与合作、城市的繁荣与衰落无不与城市竞争力紧密相连。因此,加强城市竞争力研究,既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城市的现状和发展潜力,制定恰当的竞争与合作战略,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格局,实现城市间的优势互补与良性竞争,又有助于中国城市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以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聚集促进城市发展,从而使城市成为拉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针对我国城市发展及增强城市竞争力,我们应该除了加大城市竞争力研究,也要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1)树立经营城市的意识

经营城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新理念。早在20世纪中叶,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就开始出现了经营城市的思想。“经营”包括筹划、经管、组织、计划以及规划治理等方面。经营城市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的现实需要。以后城市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经营城市的意识,正如大连市按照“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思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经营城市,增强竞争力”的路子,使得大连这一北方城市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综合排名中连连攀升。所以,我们应该要像经营企业或商业一样经营城市,要在明确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确立城市的先导产业,强化支柱产业,积极、有序地推进城市的扩张,打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最终达到使城市不断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制订适当的城市定位

一个城市的正确定位是城市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先决条件。所谓城市定位,就是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收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消费需求”等方面及其变化,确定自身各方面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和竞争的位置。J.弗里德曼(Friedman)在研究世界城市体系中提出,一个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不在于人口规模的大小,而在于参加国际经济社会活动的程度以及调控和支配资本的能力。而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大小正是城市竞争力的具体反映。目前,中国城市定位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大部分城市都采用类似的分析方法追求几乎相同的目标地位。其结果是造成各个城市产业严重同构、重复建设盛行、大量企业产能过剩、区域城市间恶性竞争、城市建设千城一面。定位准确,城市可以最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城市内外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和提高城市竞争力。反之,城市定位失误或错误,不仅会使城市失去发展的有利时期,还会因为浪费城市发展资源和功能错位而导致城市发展缓慢,竞争力不强。

(3)重视城市的软环境建设

中国城市里的大楼不谓不高、马路不能说不宽,但中国城市竞争力却不强。因此,城市竞争力增强不是通过建几栋高楼大厦、修几条宽敞的马路等方面就能实现,而是应该通过大力发展软环境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城市竞争力。软环境(如文化环境、政治环境、信息环境和社会秩序环境等方面)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譬如,在城市文化建设上,通过转变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健康文化;创建讲究信誉、等价公平的道德标准以及鼓励个性和激励创新的竞争氛围建设,都将大大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城市“软”环境不但增强城市“硬”环境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城市的创新动力和使交易成本的降低。诚实守信的商业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催促商业活动顺利进行;尊重知识、人才的文化环境酿造的浓厚创新氛围有利于城市技术和知识创新;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直接激励企业和个人创造财富的积极性,这些都可以大大增强城市竞争力。中国城市发展在软环境建设上重视不够,需要改进的空间大,需要作大量研究和积极实施。

(4)推进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

篇4

一、指标分析

1. 国内市场占有率

一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即国际市场占有率。这是衡量一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研究陕西省入境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若分析陕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在整个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则意义不大。所以文章研究陕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国内市场占有率,即陕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P=S/C

其中,P代表陕西省入境旅游服务贸易国内市场占有率,S表示陕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额,C表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即入境旅游外汇收入。

通过查询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陕西统计年鉴,可以得到2002-2012年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这样就可得到国内市场占有率数据。通过计算发现:由于受到“非典”事件的影响,2003年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相比较2002年来说都明显下降,从而导致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国内市场占有率下降。但随着事件结束,这两者都有所回升并明显增长,从而带动市场占有率的回升。直至2009年,由于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这势必会吸引大批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使得这两者纷纷增加,从而带动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总的来说,2002年到2012年,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基本稳步提升,表明陕西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在逐步加强。但是,整整十年时间,市场占有率仅从1.7%增至3.2%,说明陕西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规模还是非常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即一个经济体某种商品或服务出口的比率对于该经济体总出口占世界总出口比率之比。若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经济体的该商品或服务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2.5而大于1.25,则表明该经济体的该商品或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该经济体的该商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用到陕西省旅游服务贸易中,则陕西省旅游服务贸易RCA指数就等于陕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比重的二者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RCA=X/aY/b

其中,X表示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a表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Y表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b表示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若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经济体的该商品或服务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2.5而大于1.25,则表明该经济体的该商品或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该经济体的该商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根据2002-2012年所需数据计算,陕西旅游服务贸易RCA指数,一直在0.5处上下波动。由于受到2003年“非典”事件、2007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事件和2008年金融危机事件的影响,这几个年份的RCA指数都低于0.5,位于0.4左右的水平,其他年份都位于0.5水平之上。总体来看,从2002年到2012年,陕西旅游服务贸易RCA指数有增有减,相对来说呈现了不稳定的趋势。而且,整整十年间,陕西旅游服务贸易RCA指数没有一年是超过0.8的。根据前面RCA指数的分析,若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该经济体的该商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也就是说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3.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指的是一国或一地区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增长率与该国或该地区总的贸易出口增长率之差。把这个概念应用到本文,陕西省旅游服务贸易优势指数,就是指陕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与陕西省货物、服务总的贸易出口增长率的差值。二者差值越大,表明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优势越明显。其计算公式为:E=P1-P2

其中,P1表示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P2表示陕西总的贸易出口增长率。E大于0时,说明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E小于0时,说明陕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处于下降趋势。

通过计算可知,2002-2012年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毫无规律可言。值得注意的年份仍为2003和2008年:2003年“非典”事件的影响,使得当年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为负值,而其他年份都为正值。除此之外,当年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优势指数也是这十年间最低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当年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在其余十年的正值之中较低。2002-2012十年间,陕西总的贸易出口增长率,变化范围比较大,数值忽高忽低极其不稳定。陕西只有2004、2009和2011年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大于0,说明这三年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而其余年份的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均小于0,说明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十年以来,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有正有负,且负数多达6个,说明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优势极其弱。因为影响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才会如此大幅波动,不过,这一点也恰恰体现了旅游服务贸易较强的灵活性和不稳定性两大特征。

二、陕西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总结

从市场占有率指标来看,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还不到3.5%,且大多在2%左右浮动,说明陕西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规模还是非常小的,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来看,其没有一年是超过0.8的,说明陕西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从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来看,其多为负数,说明陕西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优势极弱。

篇5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策措施

一、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服务贸易都得到较大发展。中国服务贸易额从2001年的719亿美元发展增加到2012年的470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增长了6.55倍。中国服务贸易增速较快,但不能忽视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日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其经济实力不容忽视。然而,服务贸易发展却未能展现出与其经济实力协调的一面。以2012年为例,中国货物贸易顺差为3155.8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为-897.7亿美元,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1.3%,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则达到4.33%,由此可知,中国服务贸易小于货物贸易的发展程度,因此,中日双方都应该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二)中日服务贸易均为逆差

中国开展服务贸易比较晚,在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情况日益严重。

(三)中日两国服务贸易行业发展失衡

理论上来讲,服务贸易应该主要集中于新型服务贸易行业,比如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然而,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传统服务贸易领域,比如运输服务、旅游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为落后。

二、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因素分析

迈克尔・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其所表达的内容是: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一国经济繁荣的关键因素是该国要保持自身的优势,该国所有的产品和行业不仅要参与国际竞争,而且还要形成整体上的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突出了国内需求因素的作用,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做了充分的补充,强调了政府和机遇的作用,同时为各国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为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一)生产要素的分析

波特认为高级生产要素(高级劳动力、现代化基础设施等后天培养出来的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和科学技术,对保持一国国家竞争优势起到关键作用,在一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应该以高级要素为主,初级要素为辅,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因此中国主要进行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服务出口,外加中国在地理位置上与日本毗邻,成为了来往密切的贸易伙伴,这是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优势。但是,在高级生产要素上中国在国际上处于劣势地位,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可知,2005年,中国的教育经费是日本1920年的水平,中国成人识字率和大学生入学率分别为81.5%和20.3%,在1995年,中国申请专利数和批准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为1.45%和0.48%,对于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成果的创新比较不利。

(二) 需求条件的分析

波特认为影响一国某一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该国对该行业的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如果一国对某一服务需求大,并且对服务的档次要求比较高,就会对企业的创新起到激励的作用,促使企业进行改革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进而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并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首先,在人口方面,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市场需要较大并且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服务需求很大;其次,在收入水平方面,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知,中国的GDP为大约为8.25万亿美元,但是人均GDP却有很大差距,中国人均GDP为5432美元,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中国人口数量大,但是收入水平较低,因此对于国内服务和产品的质量档次要求较低,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挑剔,这样使得中国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不是很高,从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分析

波特认为,一国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发展水平较高的服务业内部行业,是服务贸易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一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是离不开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行业的支持的。

在中国,由于中国服务业起步较晚,其相关辅助产业发展不完善,外加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不合理。具体来说,在与服务业相关联的行业中,中国缺少一个核心行业来带动整个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使得服务业与相关的其他行业无法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

(四)企业组织、战略和同业竞争的分析

波特认为,与一国国际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因素是该国国内企业的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和国内竞争力状况。

在中国,国内企业管理意识比较保守,创新意识比较薄弱,缺乏跨国经营的战略规划,使得企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意识,具有自己品牌的中国企业比较少;从国内竞争力来看,由于政府垄断和干预的存在,使得中国部分服务行业(如铁路、电信、教育、保险和银行等)缺少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因为开放程度比较低,不仅导致中国服务业缺乏来自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而且还缺乏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从而使得这些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

(五)政府作用的分析

波特认为,政府虽然作为一个辅助因素,但是作用不容忽视,对服务贸易竞争力产生重要硬影响。

中国政府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且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律,并且中国在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是有一定的不足。首先,与服务贸易相关的法律不健全,只有一些行业法律;其次,中国的宏观环境也有一些缺陷,对某些服务行业存在政府的过分干预和政府的垄断管理,使得企业无法对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而缺乏了国际竞争力。

(六)机遇的分析

波特认为,机遇对一国的竞争优势也是起到辅助作用。虽然机遇只是有一个辅助的作用,但是也应该充分把握,让其辅助作用最大化。机遇既可以指科技创新,也可以指一些危机。

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了中国发展服务业和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除了享有一些最惠国待遇之外,也引进了高科技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之后北京奥运会(2008年)和上海世界博览会(2010年)的成功举办又为中国的金融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一) 市场支持

紧密结合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中国在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应当注重货物贸易的发展,因为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货物贸易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加出口额,而且还可以提高货物贸易的流动能力。

(二)政府支持

多方位培养高素质服务贸易人才,重视服务业国内需求,培养服务业内部优势行业。具体来看,一是要建立服务贸易培训机构,多方位培养复合型的服务人才,使其全面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各项条款,有利于对服务贸易的各行业的经营管理;二是要加大教育经费在高等院校的投入,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四是要制定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海外人才。

(三)企业支持

提高企业创新战略,并且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将引进和吸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其作用达到最大化,同时要加强与国外公司的合作。

参考文献:

[1]韩岳峰,张龙.中日服务贸易竞争力、互补分析及政策比较[J].现代日本经济,2013,03:59-67.

篇6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 行业竞争力 影响因素

在科学技术方面长期领先并拥有高度发达服务业的美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始终独占鳌头。我国服务业近些年来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但由于中国的服务业与服务贸易起步晚,服务贸易整体水平与发展状况同美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中美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比较

从服务贸易整体水平上看。以2011年为例,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为4259亿美元,出口额为604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03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1790亿美元,在进口、出口、总量上都处于世界首位。而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为2370亿美元,出口额为182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4191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549亿美元,进出口世界排名分别达到第3位和第4位,虽然2004年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有了很大发展,但贸易总量只占到美国的1/3,在总量水平上,两国差距巨大。

从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上看。一国服务业的发展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中美两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也大不相同。2011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为40%,而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例接近80%,中美两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可见一斑。

综合可以看出,美国高度发达、结构合理的服务业为服务贸易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其服务贸易发展已经呈现出良性循环的态势,即服务出口的扩大促进了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服务出口,两者结合最终大大拉动美国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而言,尽管服务贸易增速迅猛,但由于中国服务业基础薄弱,结构失衡,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没有同步发展,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没有达到应有水平。

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按照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对服务贸易竞争力产生作用的主要是钻石体系的六个方面。它分别从生产要素、需求、供给以及政府等多个角度阐述竞争优势的形成。同时从贸易自由化角度来看,各个国家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开放水平直接决定了服务贸易发展的环境。因此,本文将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列为以下四项:一是服务业发展水平;二是服务业开放水平及政府因素;三是人力资本;四是外商直接投资。

本文采用如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

(1)

其中,STC表示服务贸易竞争力,由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衡量;β0、β1、β2、β3和β4是待估计的参数;β1、β2、β3和

β4分别测度了服务贸易出口额对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弹性大小,即衡量的是给定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量将引起服务贸易出口额变化多少,它们是说明四大因素对服务贸易竞争力发展的推动效应是否存在的关键变量;β0是截距项(在没有充分理由判断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组成的回归模型是过原点的情况下,需要保留截距项) ;ε是扰动误差项,测度的是其他没有考虑到的变量扰动。

(一)依据美国近三年国际服务贸易数据的模型回归及结果

对式(1)进行参数估计,得:

(2)

由于变量DL(P=0.7438)和FDI(P=

0.3434)在回归模型中并不显著,因此,在剔除这两个变量后重新得到的结果为:

(3)

表1得到:

R2=0.996628,调整后的R2=0.996347

DW=1.123227,可能存在自相关

AIC=-3.369993,SC=-3.226011

F=3547.046

故,得出结论: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出口有显著正效应。

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它们对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影响并不显著。

(二)依据中国近三年国际服务贸易数据的模型回归及结果

对式(1) 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以下结果:

(4)

由于变量DL在回归模型中并不显著(P=0.2867),因此,在剔除该变量后重新得到的结果为:

(5)

表2得到:

R2=0.985012,调整后的R2=0.983057

DW=1.622224,暂不能肯定是否不存在自相关。

AIC=-0.752943,SC=-0.560967

F=503.8602

故,得出以下结论:在四项影响因素中,除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贸易出口影响不显著外,其余三项因素都有显著影响。

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看到,尽管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确比中国存在更多更大的优势。要想进一步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就很有必要借鉴一下美国发展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经验,以此来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一)推进服务贸易逐步向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

中国服务贸易在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旅游业,今后应进一步保持、发挥和提升这方面的比较优势。但仅仅发挥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培养竞争优势。当前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型产业的知识、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要充分注重高级生产要素的创造。只有大力发展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金融、保险、电信等,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培养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发挥传统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培育信息比较优势。具体来说,就是在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使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同时要加快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局部产业信息化的发展,通过局部产业信息化比较优势的持续发展来形成未来的信息竞争优势,并用信息比较优势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推动传统服务业向高附加值高信息含量方向发展。

(二)建立完善创新机制和竞争机制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基础,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必须有一套可行的创新机制作为保障;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同时,中国服务行业应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有竞争才有发展。国内竞争是刺激产业升级和推动创新的动力,通过激烈的竞争,企业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实现高效率和高盈利,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并且同时有利于优胜劣汰,组建大型的服务贸易企业集团,为参与国际竞争、取得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奠定基础。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可以促使国内服务行业汲取国外同行业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以完善自身,谋求长远发展。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并为服务贸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为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政府主要起组织协调作用,具体包括:

1.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近年来特别是加入WTO 以来,中国相继颁布了《外贸法》、《商业银行法》、《海商法》等涉及十几个领域的一系列关于开放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但从总体上看,中国还没有一部关于服务业的一般性法律,服务业中的许多领域缺乏专项法律法规,整体立法未形成体系。已颁布的一些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比较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为保证服务贸易快速健康发展,要加强对GATT、GATS及WTO等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律准则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同时要依据GATS进行保护性立法,最大限度地缓和与减少外来的强大冲击。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2.研究财税等支持政策。根据不同服务贸易部门的具体情况,对服务贸易出口业务和企业予以税收优惠。例如,对服务型企业的人员工资在税前列支,避免两次纳税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服务出口所得减免营业税。根据服务贸易出口领域人员出入境频繁的特点和需要,对重点服务贸易出口企业的部分人员在出入境管理方面予以放宽。

3.推进重点部门发展。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与优势区域和企业的重点突破相结合,积极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服务外包基地,优先支持中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企业出口。

4.加大发展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进出口银行在出口信贷条件和额度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范围内,积极为服务贸易出口项目提供保险支持。放松服务企业境外投资的用汇限制,简化其境外投资外汇审核程序,适当提高用汇额度。政府应资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如出国参加展览、研讨会、境内外推介活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国际/重点国家资质认证、重大出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支持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服务外包基地。

5.培育服务贸易出口主体。根据中国不同地区服务贸易的特点和行业优势,建设国家级服务贸易示范区,为示范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服务贸易示范区为主,在服务贸易重点部门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或企业集团,予以重点支持。

6.加强培养服务贸易人才。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组织协调高校、服务贸易示范区、服务贸易发达地区开展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服务贸易的国际国内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又包括软件、技术等中国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参考文献:

1.陈双喜,潘海鹰.中美服务贸易比较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0(12)

2.焦克.中美服务贸易对比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北方经济,2009.22

篇7

【关键词】 辽宁省 旅游业 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 对策

辽宁省是我国最北部的沿海省份,海岸线长达两千多公里,全省共有14个地级市,其中有6个市临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和内陆文化,这一地域文化资源有利于辽宁旅游文化产业的整体提升,给辽宁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据资料显示,“十五”时期,全省旅游业收入累计突破250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17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实现28.2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99%;国内旅游收入实现2269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90%。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现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6座,国家5A级旅游区2家、4A级旅游区39家、3A级旅游区32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7处。此外,省级以下的各种景区(点)数以万计,其品位之高、价值之大、种类之齐全、分布之集中实属全国罕见。然而,同国内发达省份相比,辽宁省旅游产业尚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何正确地认识辽宁旅游业在全国的位置和竞争能力,找到影响辽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辽宁旅游业竞争力评价

1、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该原则是评价工作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种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的时候都要遵循客观规律,使评价结果尽可能地反应客观事实。

二是可操作性原则。该原则是指所选指标体系中的有关数据易于获取,并能按照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计算。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方案,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数据,指标的经济含义要明确,口径要一致,核算和综合方法要统一,以达到动态可比,保证指标比较结果的合理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是可比性原则。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产业方面的横向比较,所以评价指标本身必须具有可比性,以便于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

四是系统性原则。指标设置要尽可能全面反映旅游业竞争力的特征,防止片面性,且各指标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形成有机整体,从不同角度反映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2、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遵循以上原则构建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

3、确定指标权重及数据处理

本文主要采取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并辅助于计算机处理得到指标体系的权重,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向有关专家发放征询卷,根据征询结果确定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标度系列得出相对的重要程度。一般我们采用1-9标度方法,它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能更有效地将思维判断数量化。

二是列出各因子间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各行特征根值Ti=(i=1,2,3,…,n;k=1,2,3,…,n)。其中,Xik为第i个因子与第k个因子进行相对重要性比较而获得的标定值,n为评价因子数目,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三是求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Qi=Ti/Ti(i=1,2,3,…,n)。为了确保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发放征询卷100份,有效卷回收92份。通过对原始有效数据的处理,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由于涉及到大量的计算,我们可通过yaahp软件获得各指标的权重。

四是对指标层原始数据进行最大值标准化处理,将处理结果和权重值带入加权求和模型F=WiZi式中,F为省域旅游业竞争力,Zi为标准化后的指标数值,Wi为权重值,i表示评价省域,n为评价指标的总数,得到辽宁省旅游业竞争力综合指标总评值。

二、结果分析

计算得出,辽宁旅游业竞争力综合指标总评值为0.7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发展竞争力方面,随着城际铁路、城际轻轨、城际公交的建设和实施,以沈阳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的1小时生活圈正在变为现实。按照规划,到2015年,沈阳经济区将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

第二,在自然条件竞争力方面,辽宁省海洋资源丰富,既有风光迷人的海岸和岛屿,如大连地区的城山头海滨熔岩地貌,金石滩地质珍迹等,也有海滨历史遗迹遗址,如营口金牛山猿人洞穴遗址、葫芦岛碣石宫遗址、锦州义县奉国寺。辽宁省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不仅体现在资源的丰富和多样,更重要的是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在文化发展竞争力方面,辽宁旅游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辽宁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发祥之地,清前史迹众多,“一宫三陵”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清文化是辽宁旅游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辽宁民俗充满热情、幽默的东北味,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东北大秧歌、奉天大鼓、二人转和辽派评书是辽宁民间民俗文化的主要代表,还有非常珍贵的民间艺术,如辽西刺绣和民间绘画等。

但是,从总体来看,辽宁旅游产业结构还处在较低级发展阶段,效益贡献率低。旅游收入主要来自食、住、行需求弹性较小的部门与需求弹性较高的购物部门,而需求弹性较高的娱、游等部门收入所占比重较小。这限制了辽宁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影响了旅游产业的贡献率。另外,旅游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现有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旅游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不足。尽管大部分市都建有自己的旅游网站,但大多是挂靠的静态网站,缺乏及时的维护。再者,辽宁省的国际客源以日韩为主,亚洲以外的旅游市场开发不足,仅占入境游客人数的9%;国内客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省份,而西北、东南沿海地区的游客较少。

三、提升的策略

第一,辽宁省旅游业要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益,就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旅游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把旅游信息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先导和带动作用,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提供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促进旅游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合理配置旅游要素,形成有机联系的高效产业链,使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各项要素的自身成长发育完善,彼此协调互动、优化组合。另外,建立辽宁省海陆旅游文化产业集团,是辽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联盟、合作和兼并等方式组建跨景点、跨行政区划的海陆旅游文化产业集团,有利于辽宁内陆与海洋旅游的互动,发挥彼此的特点和互补性,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还有利于资本、技术和人员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拉动旅游文化产业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第二,旅游人才战略。旅游应用人才主要包括管理人才和导游。辽宁省部分旅游管理机构的相关人员缺乏旅游专业的背景,这从长远来看是极为不利的。只有既懂得旅游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制定良好的发展战略。导游则是旅游人才的主体部分。辽宁省导游人数较多,但专业素质还亟待提高。另外,外语导游不多,特别是小语种导游非常缺乏,这与当前旅游发展的大好形势极不适应。为缓解此矛盾,可对导游定期进行多方面的培训、考核,增加他们对心理、医疗、语言等各方面内容的了解,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至于外语导游,除专职导游外,还可聘用一部分外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培训后上岗,这样既缓解了人才缺乏的压力,又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第三,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由政企合一、国有为主向政企脱钩、民营为主方向转变,走“产业集团、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旅游企业发展新格局。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主导控制作用,通过合理的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一批特色精品积蓄旅游业发展的后续能量和优势,争取走出一条“以旅兴旅”的产业发展模式。其次,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旅游业的招商引资开辟道路,扩大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此外,政府要积极倡导良好的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引导旅游企业加强内部合作,在实现“共赢”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最后,进一步加强产业的竞争优势,优先发展入境旅游向以扩大内需为主,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共同发展的方向调整,建立结构合理、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体系,奠定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升级的市场基础。

第四,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组合有序的系列化旅游精品。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旅游业的竞争最终还是要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辽宁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除了完善传统的赏冰、滑雪等观光型旅游产品外,还应该重视休闲、商务、会展、民俗等旅游新产品的开发,从而有效地拓展旅游产品,延长旅游者的游览周期。同时,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和产品设计,生产出一批集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旅游精品,提高全省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品位,促进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另外,要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和深度,争取生产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高品位旅游纪念品,增加旅游者的人均消费,带动全省旅游收入的增加。

第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旅游信息的传播力。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主流方式对辽宁省各地方特色进行大力宣传,长期播映,提高整体形象。首先,结合辽宁省的地域环境和市场消费趋势,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分析。整合必须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应该先围绕那些优势特别明显、市场感召力特别强的旅游产品进行整合,每一个系列中都应该有至少一个“拳头”产品,整合出在全国甚至世界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建议重点打造海滨风光、满风清韵和东北民俗三大品牌,抽象出完整、鲜明的旅游形象。其次,加强旅游客源地的推销。通过旅游形象的宣传和有针对性地推介方式造成局部的轰动效应。再次,通过互联网和电视等强势媒体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宣传,形成全面的视觉冲击力和影响力。最后,要注意区域间的合作。连同黑龙江、吉林等临近省区进行联合推销,这样既能造成轰动效果,又可以节约资金,并能通过客源共享,提高客源生成能力。

【参考文献】

[1] 齐兵:辽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11).

[2] 张婷婷:辽宁省旅游人力资源与经济相关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8(4).

[3] 熊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企业[EB/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8-02-26.

[4] 张辉、秦宇等: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年度报告2005[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陕西苹果产业;竞争力;出口

一、陕西苹果出口现状

苹果产业是陕西三农的一个支柱产业。在各有关方面的关注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上也赢得了一席之地。种植面积和产量居我国前列,但从陕西出口的苹果却少之又少。

2009年,我省苹果总产量达到805万吨,跃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和世界总产量的八分之一。然而同一年,陕西鲜苹果报关出口量只有区区2.2万吨,占总产量的0.27%,创汇0.14亿美元,居全国第九位;被鲜苹果报关出口量53.2万吨的山东远远抛在后面。

每年被本地经销商销售的洛川苹果仅占15%到20%,绝大多数都被来自甘肃、山东等外地的果商买走了。延安每年直接报关出口的鲜苹果只有1000来吨,但实际真正出口的鲜苹果总量估计在10万吨左右,占总产量的5%。

陕西苹果在面积、产量和品质上的第一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其议价能力和销售能力较弱,在国内市场,对苹果价格没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定价主导权掌握在外地果商手中,严重影响了陕西苹果在业界的地位。

二、陕西苹果出口竞争力

1.陕西苹果出口的竞争优势

(1)质量过关。陕西苹果已经成为绿色、无污染的产业。果袋先后更替三代,铺设的恰似天网一般的防雹网、随处可见的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和反光板。使产出来的苹果能达到各种标准。早在2004年陕西省苹果产业己建设绿色果品基地240万亩,居全国第一。另外华圣果业、宏达果业、延安果业、咸阳果业等一些龙头企业近几年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和出口果园注册认证,目前注册认证出口果园面积近30万亩,新申报绿色果品基地105万亩,由北山果业承担国家农业部948重大项目陕西苹果引进示范国际通行GAP、HACCP,建立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技术体系。这些建设足以使陕西苹果产业在天然资源和绿色食品生产量上占有优势。2011年11月,澳大利亚的检验检疫官员11月8日至11日与省检验检疫局共同对陕西输澳苹果、梨果园进行了检查,并对蒲城县金鑫农产品有限公司出口的11个批次、共计555吨苹果进行了联合预检。预检抽查结果全部合格,双方即郑重为出口的苹果与梨签署了植物检疫总证。这标志着我省苹果、梨再次取得了进入澳大利亚的通行证。为陕西省苹果走出国门增强了信心。

(2)通过推介会等增大陕西苹果的名气。陕西省2002年在莫斯科成功举办果品推介会之后,2011年11月3日,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首府伊尔库茨克市举行陕西优质果品推介会,促进陕西苹果在俄罗斯的销售和名气。2003年,陕西苹果首次开拓东盟的国际市场是泰国曼谷,中国东盟博览会优质水果推介活动第二次协调会在铜川召开。陕西苹果为代表的中国北方水果,经过多年的国外推介,名气越叫越大,特别是在泰国、新加坡等地连续5年的陕西苹果推介会之后,竞争力明显,2011东盟成为是陕西苹果的主要出口地。表明陕西苹果已成为中国出口的主打水果。

(3)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洛川县“洛川苹果”地理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据解,这是我省第一个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先后被确定为第11届亚运会、第22届大运会指定水果,中国女排专用苹果,人民大会堂专供苹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供苹果;2010年,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接待用苹果和广州亚运会专供苹果。“洛川苹果”以25.23亿元的品牌评估价值,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

2.陕西苹果出口的竞争劣势

(1)内陆省份运费较高。山东栖霞的苹果,从产地到烟台口岸,仅100余公里,一个货柜(20吨)也就1000元的运输费,而洛川同样规格的苹果则最少要1.2万到1.5万元的运费,这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优势。

(2)陕西果品企业整体实力较弱。据延安市果业局有关人士介绍,即使是延安果业集团这样的龙头老大,总资产2.1亿元,负债率却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在目前中小企业普遍贷款难的现实条件下,这些企业的带动作用之弱可想而知。从总体上讲,龙头企业占市场分额小、数量少,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够,没有与果农形成合作共同体,未能发挥对苹果产业的影响力。在苹果生产的标准化方面与先进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与国际标准及市场接轨性差。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一方面是企业大多经济实力不足,缺乏外贸人才;另一方面是陕西省在金融信贷体系支持力度不够,企业流动资金短缺。据陕西省果业局调查,全省果品收购季节时间集中、资金需求量大,受银行贷款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贷款非常困难,大多数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影响产业的长远发展。

(3)陕西企业出口无法享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延果集团董事长李玉有曾讲“不能享受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无法和其它省份企业展开公平竞争”。有些省份的果品企业出口鲜苹果可以享受出口退税政策,他们出口一个20吨的货柜,就可以拿到近万元的退税。2007年,甘肃省静宁县共实现苹果直接出口3800多吨。该县国税部门积极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让符合条件的果农、经销商充分享受税收优惠,为企业发展壮大开绿灯、服好务,为果品出口企业承办出口退税76.06万元,比2006年的25.69万元增长1.98倍。常津公司2007年12月26日向泰国出口了19.9吨静宁优质苹果,当天,公司业务人员就在静宁县国税局的柜台上领到了5500元的出口退税资金。

(4)政府扶持力度不足。苹果产业曾是陕西投资力度最大、政府最重视、扶持政策最到位的农业产业,但是近两年,对果业的投入似乎不够“给力”。近两年,陕西在蔬菜、畜牧业上的投资都在两三亿元,而去年在果业上的投资只有7000万元,其中2000万元还是猕猴桃栽植补贴,剩下的5000万元只能拣紧要的事先做,导致很多事情推进不了。2008年,省果业局在一次调研后,曾建议省上安排气调库补贴资金,按每1000吨气调库20万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最后也不了了之。

(5)果农销售行为落后。苹果作为鲜食果,必须经保鲜储藏才能延长供应期,在国外苹果采摘后24小时就进入气调,保证消费者吃到的水果是新鲜品质。然而在陕西苹果产区受果农落后的销售行为影响,没有一家企业能做到苹果采摘24小时―72小时能及时入库的。果农将苹果采摘后不分级堆在一起放在地头等行情、等价格,苹果失水率都在5%,不仅降低了自己的收入且加大了企业收购难度和收购成本。其实陕西农民最薄弱的是思想观念,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民产后销售行为思想观念引导和教育,来提高产业整体经营水平。

(6)虽然省内部分苹果生产地也注册了一些品牌,但果实质量参差不齐,被盗用和假冒的情况也十分严重,不能用品牌效应来增加苹果附加值。同时也没有建立创造品牌、维护品牌生命的基地管理体系。地方品牌相互恶性竞争,很难打出一个国际品牌形象。

三、增强陕西苹果出口的对策

1.实施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2010年7月5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陕西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西北地区开展管理体系认证业务的分支机构,与陕西蒲城金鑫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1000亩梨、1000亩苹果基地GLOBALGAP认证协议。这是我省首家出口企业实施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目前,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已经被世界范围的61个国家的2.4万多家农产品生产者所接受。所有向欧洲出口或向德国的麦德龙、英国的特斯科、荷兰的阿霍德等大型超市供应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必须获得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用工业化的方式管理苹果生产,建设绿色有机果品和出口认证基地,我省应加强和拓宽企业实施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我省果品销售企业富县宏佳果业有限公司、陕西蓝海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咸阳天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负责人,还与当地果品企业签订了果品销售合作协议,并进行进一步洽谈。

2.重点建设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促进陕西苹果流通现代化

发展现代协同物流通过集中采购,集中运输,集中储存,集中管理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可以有效地令产业内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极大地提高人员和车轮,仓库等物流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企业物流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特别在一些交通不便但苹果资源丰富的边远山区、地区,增加公路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条件。

首先要培育龙头企业,壮大物流队伍,鼓励国内外有实力企业投资物流中心建设;其次借助洛川苹果产业园区、白水苹果物流中心等的建设,打造苹果物流集散地,构建苹果物流产业链;最后要提高苹果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水平,积极运用EDI、互联网以及GPS等技术,对物流各环节实时跟踪,实现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完善和健全网络服务,打破供应商、各个批发商之间的界限,规模化组织配送,处理好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苹果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

3.强化品牌

要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重点,多渠道树立陕西苹果形象,重点扶持诸如“洛川苹果”、“白水苹果”等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美国用红星苹果在全球水果舞台上塑造了一个高档品牌“美国蛇果”,其内在品质远远不如陕西红富士,然而,旬邑的北山果业在香港媒体打出了美国有蛇果,中国有狼果这样的宣传广告。以陕西优质红富士内在优秀的品质和酸甜爽脆的口感加上注册中国狼果的品牌,赢得了香港消费者的认可。陕西省长陈德铭将一盒“中国狼果”礼品苹果和安塞剪纸作为陕西省礼品送给特首董建华,使中国狼果在香港得到了认知。由此给人们留下了很多思考,陕西苹果品牌太多,相互竞争,何时能塑造一个国际品牌形象,何时能建立维护品牌生命的基地管理体系?

4.健全市场及营销体系

陕西苹果营销要积极引进现代营销手段,积极引进新的金融工具,促进大宗苹果电子交易平台的完善。当前,首先是要借助于网络、新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形成以陕西为核心的中国苹果营销体系,在世界苹果市场中占据一定席位;其次是要抓紧做好陕西大宗苹果交易市场建设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2010年5月成立的西安大宗农产品交易所的运行,动员果业界各企业法人和合作社法人作为会员参加,为苹果营销提供新的动力源,特别是要依托西安国际港务区,打造陕西苹果出口的新平台;再次是要积极借助国外销售平台拓展市场,在国际金融危机使欧美地区一些苹果经营企业陷入困境、一些资产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时候,抓住我们并购国外同类企业的好机会;最后是要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努力做大国内高端市场,因为开拓国内高端市场的成本一般低于开拓海外市场。

政府应该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统一市场、统一标准,放手企业结合陕西的政治优势和文化品牌优势,做大做亮苹果品牌。走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化、集约化、国际化的路子。

参考文献

[1]张根能,徐丽秋,吴欧.陕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04).

[2]王艳花.美国有机苹果产业发展的实践及启示[J].农业经济,2009(5).

[3]聂凤云,刘相兵.基于钻石模型的烟台苹果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5).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知识经济智力资源竞争力

在信息科技时代,现实生产力是人类知识力量物化的产物,其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智力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主要依靠知识和智力的投入、开发和运用,是企业总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科学、客观地把握智力资源的特征及评价智力资源的价值,注重对智力资源的投入,有效发掘企业内在的智力资源与智力要素,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智力资源概念及特征

智力资源概念

智力资源是从智力活动效能方面对人力资源的一种特殊规定,指经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育(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以后,能够从事脑力劳动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个人或群体。也有研究认为企业智力资源包括信息、科技、知识、管理、脑力、创意以及人力资本等要素,智力资源是一种由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组成的特殊社会资源,它既包括作为各种能力的人的智力本身这一无形资源,又包括作为智力成果和智力载体等有形资源。有研究更进一步指出,智力资源不仅仅是指具有科学知识的个人,更多的是指从事各种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科研机构。

因此,智力资源不仅仅是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个人或群体)及其智力(知识、管理、脑力与创意等),而且还包括作为智力成果和智力载体存在的有形资源以及各种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科研机构等,同时,对智力资源以及其它资源的管理、使用、开发等本身也是智力资源的一种。从形式上看,智力资源大体上可分为个人的智力资源和组织的智力资源两个方面。从时空上看,智力资源可分为静态智力资源和动态智力资源两类。前者指知识与能力水平相对稳定的个人或组织,后者指知识和能力水平随着时空及外在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个人或组织。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是知识,不仅包括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也包括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

智力资源特征

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且有着其他资源所没有的优势和特点。

从智力资源的形成方式看,智力资源的形成需要花费大量经费、时间和劳动,并且伴随着较大的风险。生产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创造性劳动产出率和成功率较低,周期较长,投入不一定有回报。而智力资源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是建立在持续投入与不断开发的基础之上的。

从智力资源的存在方式看,智力资源是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机组合,并且流动性较大。智力资源不仅包括无形的人的智力,还包括作为智力成果和智力载体以及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科研机构等有形资源。通常智力资源不易受时空条件的禁锢与约束,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越高,智力资源的流动性越强。

从智力资源的使用方式看,智力资源既是独占性的资源,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资源共享。企业一旦拥有某种智力资源,就享有独占权,但是可以通过与其它机构合作研究或者出售的方式实现智力资源共享,通过市场实现智力资源流通,使智力资源在开发、运用中实现效益递增和长期受益。

基于智力资源的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理论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获取外部可寻址资源,并综合加以利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把分析平台放在企业实际可利用的资源上,认为企业的特殊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巴尼(Barney)认为,企业的资源可以分成三类,即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但是竞争优势不等同于竞争力,资源竞争优势是企业在资源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条件或地位,而企业竞争力则是其竞争优势在资源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综合力量的体现。企业要真正把资源竞争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还需要把竞争优势在行动上组合起来,并引导它们为特定的企业目标服务。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积累、保持和运用能力开拓产品和市场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能力储备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尤其是多元化经营的广度和深度;能力的差异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不同组合的市场体现。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包括自有资源和外部可寻址资源)和能力。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较优业绩的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和信息。资源本身几乎没有生产能力,只是潜藏着能够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特殊物质。能力则是将这些特殊物质转化为能够被直接或间接感知的竞争优势的活动或过程中,是实现资源向价值转变的核心。资源若离开了能力便难以实现其价值;没有资源,能力也就无从而生,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有效能力的应用依赖于资源的储备;另一方面,资源的获得依赖企业的能力。

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力

知识经济表明,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时代,智力、知识、信息等智力资源的投入与合理使用对企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智力资源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

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智力资源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中的智力因素远比体力因素重要,人力资源的数量应以智力资源的含量来理解。智力资源的多寡、开发和利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高低以及投入与产出的比例。知识经济时代,在自然资源约束、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下,所消耗的只能是高品质的人力资源,需要用人的聪明才智即智力资源进行调节。企业只有提高智力资源的素质,对智力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效益才能提高。

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不断创新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是由企业现有的智力资源存量所决定的,能力差异的本质是智力资源存量的差别;难以模仿才可以形成竞争优势,隐性知识决定了企业经营上的难以模仿;知识具有路径依赖性,通过积累而获得并发挥作用。智力资源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具有可持续性,而且竞争优势随企业增量知识的产生得以保持,体现出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和自增强性。

智力资源是企业能力的核心。人力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源的源泉,其知识的综合能力随着主体的不同而表现不同,是由主体智力禀赋、结构(生理)以及认识能力所决定,认识能力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会产生吸收、消化和智力资本过程的选择性和定向性,积累和沉淀的知识结构也就不同,表现智力资本的不可模仿性。因而智力资本是核心,是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之源。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智力资源

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主要表现为智力资源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竞争优势(如功能、价格、质量、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外观设计、服务、促销策略、环境保护等)和间接竞争优势(企业家、资本实力、技术平台等)。直接竞争优势的整合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而直接竞争优势的形成取决于企业家素质、资本实力、人力资源水平、技术平台、企业文化等间接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基于企业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起重要作用。同时,由于企业特定智力资源难以被创造、购买、替代或仿制,决定了企业强大的潜在竞争优势。

在开放式经济条件下,激烈竞争导致产品生命周期和行业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短期而言,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优势获得产品质量、性能与价格等因素决定的企业竞争力;长期而言,持续的竞争力必须依靠企业智力资源形成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来维持与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在科学、客观把握智力资源的特征及评价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注重对智力资源的投入,有效发掘企业内在的智力资源与智力要素,提高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现有企业竞争力与生产能力,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首先,科学认识智力资源价值,实现智力资源合理配置。由于人们的实际知识储备和能力与工作岗位的要求不相称,很容易造成企业智力资源缺失或浪费。因此,企业应科学、客观地把握智力资源的特征、把握和评价智力资源的价值,仔细确定从事智力活动的各种工作岗位的合理工作量,以此作为安排工作人员的数量、任务和质量指标的依据。并且要在对企业每个成员显性和隐性知识实际测评的基础上,判断现存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了解岗位缺少何种智力资源,分析现存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情况和影响因素,调剂余缺,实现智力资源合理配置。

其次,完善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加大激励力度。针对智力资源管理而言,需要对群体内每一成员的知识状况(知识结构、知识量、运用能力和效果)进行准确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不仅仅考虑容易量化与测度的显性知识(学历、职称、成果等),而且要加强对隐性知识的认识并引入企业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体现具有较多隐性知识和创造能力专业人才的价值。根据工作绩效对个人或组织的激励措施适当加以选择,使具有较多隐性知识的成员乐于促进整个科研群体的知识共享,加快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创造能力的传播与提高。

第三,重视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泉。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上有更大的投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组织的持续发展对智力资源的潜在需求,加大在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上的投入,致力于为员工隐性知识的积累创造适宜的环境,加大教育力度,引进先进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教师,能够结合生产实际传授隐性知识和现场经验,使继续教育同提高企业智力活动效率直接相关。企业应建立开发智力资源的主管部门,将必要的继续教育投入作为生产性投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成企事业单位的智力资源不断升值,不断有创新成果出现。同时,还应对目前处于闲置状态的智力资源进行调查和重新分配,注重智力资源的引进和交流,对复合型智力资源进行多角度利用,并建立知识联盟和知识社区等。

知识经济条件下,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是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核心。企业应该科学、客观地认识智力资源价值,有效发掘企业的智力资源和智力要素,合理配置智力资源,实现“人尽其才”。此外,将隐性知识引入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采取措施适当激励,充分认识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的重要性,加大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的投入,促使企事业单位的智力资源不断升值,最终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前.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J].公共管理学报,2004.1

篇10

关键词:贵州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一、贵州省对外贸易现状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该省经济发展滞后,对外开放的程度低,对外贸易及利用外资起步也较晚。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省经济加速发展,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为全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入世以来,贵州对外贸易呈现出以下特点:

1.对外贸易总额稳步增长

2002年以来对外贸易总额十年间增长了9.6倍,绝对额增加了59.4亿美元。出口额由2002年的4.4亿美元到2012年的49.5亿美元,增长了11.2倍,绝对额增加了45.1亿美元。进口额由2002年的2.5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6.8亿美元,增长了6.7倍,绝对额增加14.3亿美元。对外贸易顺差由2002年的1.9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32.8亿美元。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规模为增强贵州省对外经济贸易实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建立外向型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增长速度快,增长潜力巨大

2002-2012年,贵州省对外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9%,出口年均增长30.5%,进口年均增长27%。而2003-2011年全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为21.7%,出口年均增长21.6%,进口年均增长21.8%。很明显,贵州省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在遭遇严重金融危机的2008年,贵州省出口依然保持30%的增速,高于全国的24.8%的增速。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成为拉动GDP增长,推进该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源泉。

3.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出口商品结构是衡量一国外贸结构状况的重要依据,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化。2011年贵州省出口额继续保持增长,其中初级产品出口3.31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1.07%,较去年减少了5.2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出口26.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88.9%,较去年增加了4.8个百分点。初级产品出口比例的下降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的上升表明贸易结构得到优化,贵州正处于工业化的上升阶段。

4.对外贸易以亚洲为主,进出口市场分布更趋多元化

据统计,2000-2010年,贵州每年与亚洲贸易往来的比例都在57%以上。东盟为贵州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11年贵州对其出口贸易为5.0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6.7%。对香港地区、日本和韩国的出口贸易分别为2.28亿美元、1.07亿美元和0.67亿美元。这表明亚洲因为其地缘优势,与贵州国际贸易往来非常频繁。截止2010年,贵州省产品出口遍及13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前十名的是美国、印尼、澳大利亚、日本、越南、印度、台湾、韩国、香港和泰国,这表明贵州已逐步形成有重点、全方位的多元化对外贸易市场格局。

二、贵州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标分析

外贸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贸易的本国产品、产业以及从事贸易的企业在向本国开放的外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开拓、占据其他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分析和评价一国或地区的外贸国际竞争力,一般选用显示性指标直观地说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本文选择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简称RCA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简称TC指数),对贵州省近年来的外贸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反映一国或地区外贸竞争力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产品出口额占全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比重越大,说明该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比重越小,说明该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弱。2006-2011年,贵州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占中国出口额的比重从0.009%上升到0.016%,虽然所占比重与其他省份还有较大差距,但是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表明贵州出口商品外贸竞争力在增强。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而言,RCA值大于1,表示此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RCA值小于1,则表示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由于统计资料有限,本文在此把贸易产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以2006-2011年的RCA指数来分析贵州出口贸易的概况。由表1可以看出,贵州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RCA指数均小于1,但是工业制成品的RCA指数比农产品略高,说明贵州在对外贸易中整体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应在提高工业制成品的附加值,增加出口创汇的同时,提高初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又称TC指数)表示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该指标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标均在-1-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2006-2010年,贵州省食品类、化工及相关工业产品、机电产品的TC指数大于0。其中食品类出口竞争力很强,TC指数一直稳定在0.98以上,处于出口专业化水平;化工及相关工业产品,2006-2010年的TC指数分别是0.925、0.954、0.929、0.936、0.966;机电产品TC指数保持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0.104稳步增长到2010年的0.327。矿产品的TC指数为负,处于进口专业化水平。

三、结论

从上面对贵州省外贸竞争力多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贵州省外贸增长速度快,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但因基数较低,总体规模较小,外贸整体竞争力还相对落后。针对贵州省外贸竞争力的现状,要实现贵州省对外贸易更快更好地发展,迫切需要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鼓励引导各种性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贵州外贸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着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提高外贸出口竞争力。(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明桥.贵州省国际贸易现状及开放程度分析[J].区域经济.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