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2:0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城镇建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业经济或称劳动经济,在传统意义上仅指劳动力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据统计,自然经济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的主要是劳动者的体力而对智力要求不高,体智比例约为9:1。而在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的智力因素上。在当代,农业经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生产关系、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农业经济效益的复合型提高方式、模式以及相应策略的选择。也就是说,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受“三农”问题处置方式的影响。
2城镇化趋势和小城镇的作用、影响
2.1农村城镇化趋转
在经历了数十年持续快速发展以后,我国农村城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将会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将不断提高。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人口将占国民总数的65%~70%。在城镇人口不断提高的同时,小城镇规模将不断扩大、产业也会升级。最终不仅带动农业经济的创新化发展,也会加大增强内需市场的经济发展。
2、区域性的小城镇群将大批涌现。在小城镇集群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工业基地或者工业中心城市的关联度也会显著提高。
3、"共同富裕”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既定目标之一,也是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关键性工作之一。
4、农村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公出,走持续发展建设的战略将成为最大的目标诉求。
5、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国际化、现代化趋势将不断增强。现在这些发展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将会最大程度地改变呈现经济发展二元结构现状,并使相应的政策或技术体系得到完善。
2.2小城镇的作用及彩响
在我国,一般情况下小城镇具有以下作用:地方性的行政中心、小型区域物流中心、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作用、城乡文明交流的桥梁、区域性资金技术和人才中心、乡镇企业的活跃中心等等。小城镇的这几点作用分别有什么影响呢?
一、小城镇作为地方性的行政中心,拥有一定的人口聚集作用,并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链条。
二、小城镇发展中的市场机制、硬件等条件的建设可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并充分发挥小型区域物流中心的作用。
三、小城镇的创新型发展,可以有效实现小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布局,往往由农业作为基础,以工业为导向,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最大方向。
四、小城镇成为地方的经济中心之后,其相应的精神文明发展建设工作将会被凸现出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建设。
五、小城镇的发展,往往使其成为区域性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中心。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城镇建设的加速发展,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技术和专业建设性人才的支持。城镇化的发展使得资金、技术和人才等重要经济发展因素得到相应集中,并以全局性的功能性发挥为最大选项。六、在我国,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中最活跃的部分,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当然,小城镇的功能展现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往往会根据发展战略或者技术、人文等环境的要求,走特色化发展的路子。
3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及在小城镇建设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3.1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横式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主要由以下几种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温州模式、西部模式和浦东模?式。不同的小城镇发展模式都是在当地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约束下形成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依托华侨、港寒台的地理和亲情因素进行城镇建设布局。西部模式主要得益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并结合当地的农业、工业特色进行了小城镇发展的延伸性工作。浦东模式是新形势下城镇化发展的跳跃性转型,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过程。珠江三角洲模式是一种循环发展的模式,对于改变农业经济结构和布局来说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在利用民间资本上进行的农业经济结构及布局的调整。西部模式和浦东模式是建立在国家发展战略基础之上的,是对国家战略的一种因势利用并不具有资本集中利用的长远性和持续性。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也缺少必要的市场选择因素w。
3.2在小城镇建设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与反思
篇2
1.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
2.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3.长江经济带沿江小城镇建设研究——基于湖北省沿江城镇调查数据的分析
4.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
5.青海省2000-2008年间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6.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非协调性的动态演变研究
7.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益研究
8.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9.大力发展城市设计,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10.平谷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11.基于GIS和DEA的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与效益评价
12.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
13.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
14.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
15.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16.九龙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
17.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成都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18.天津市“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建设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9.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四态合一”规划建设——以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总体规划为例
21.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22.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分析
23.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格局演化——基于1993、1998、2003年度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
24.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及模拟
25.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以马鞍山市为例
26.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27.和谐之城: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28.基于RS与GIS的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29.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
30.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配置——以海安县为例
31.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3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34.广州市花都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基于MCR面特征提取
35.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宝鸡市中心城区为例
36.政府主导型城镇化的发展困境——Y示范区小城镇建设兼与小城镇理论对话
37.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8.基于DEA模型优化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39.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
40.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以重庆柳荫镇为例
41.基于GIS的西安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
42.借鉴国外城镇化经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思考
43.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44.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实证分析
45.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46.天津小城镇建设的“华明模式”评析
47.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借鉴
48.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教训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村镇建设的启示
49.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青岛为例
50.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
51.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
52.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
53.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新探——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54.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思考
55.三江平原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
56.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以陕西30个重点示范镇建设为例
57.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空间识别及其意义
58.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探究
59.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6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6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镇建设用地的邻域分析法
62.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
63.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建设模式及政策借鉴
64.广佛都市区道路网络与城镇建设用地间的影响分析
65.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建设税制改革
66.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67.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释放技术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68.城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体制转型——基于中西部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69.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模式——以重庆市为例
70.以法律引领和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71.西南地区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72.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73.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的非协调性研究
74.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
75.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76.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
77.地理国情监测框架的探索与实践——以城镇建设进程监测系统为例
78.基于GIS的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
79.云南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特殊因子分析
80.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及其预测——以山西省为例
81.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驱动因子路径分析
82.论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模式与路径
83.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问题探讨
8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
85.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
86.生态城镇建设中环境邻避冲突的源头控制——兼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
87.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关系研究
88.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与粮食安全
89.利益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行为逻辑分析——以甘肃A镇小城镇建设为例
90.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扩张模拟与分析
91.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
92.苏南地区典型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
93.皖江城市带城镇建设用地综合评价与优化对策
94.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
95.江西城镇化发展历程、成效、问题及其对策
96.海南特色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以儋州白马井镇为例
97.54321养老产业模式研究——兼论农区养老主题小城镇建设
98.小城镇建设中投融资体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篇3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提出了发展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城镇化(urbanization)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到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稳定地在城市居住并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占全国劳动人口7120%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生活质量。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小城镇在城镇化大战略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小城镇发展水平仍然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小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发达的二、三产业应该是城镇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虽然我国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镇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乡镇企业到处布点,使积聚经济和人气的功能减弱。由于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是非农企业不愿进城,城镇因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使城镇发展受到限制。
第二、小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很多建制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在管理体制方面,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缺乏超前规划,城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城镇迟迟未形成规模。一些新建制镇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规划不到位导致畸形发展,重点不明显,特色模糊。
第三、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在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烟尘、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各类垃圾,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重。据载,在东部沿海的辽宁、山东半岛、浙江、福建和珠江三角洲5个经济开发区,除厦门漳州等地区水质较好外,其它地区水源受污染河段竟达60%-90%。
第四、小城镇地方特色丧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传统特色在逐渐淡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地方不重视千百年来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景观和风貌特色,盲目建设。山地城镇模仿平原城市,平原追求水乡风格,与山比高低、与水比深浅,喧宾夺主,抢人视线,导致景观风貌破坏。如滇西北中甸建塘镇,其东城区建筑群的扩展不仅损坏了原有的城镇南北主线结构,而且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也掩盖了藏文化的内涵。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是规划的本质要求。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现有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要延伸到小城镇,而且一定要涵盖新进人城镇的居民。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同时,要积极探索对新落户的城镇居民进行工作技能培训的措施,提高他们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要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须改革现行的行政体制,使镇一级政府能够统一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工作,克服县(区)与镇条块分割的弊端,使镇政府成为一级比较健全的政府。镇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实现由以农村管理为主逐步向城镇、乡村管理并重的转变。镇政府要更多地履行其市场建设、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职能。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镇化新体制。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要抓好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平街。其次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要将基础设施企业化,要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改革户籍制度。同时也要合理调节城镇产业结构和人口容量。提高城镇的消费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十六大的东风,我们的城镇化道路会走得更好。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进城务工经商是农村城镇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要正确认识农民工问题。善待农民工。对进城农民工要“减负、服务、留退路(不要急于收回承包地)”,以降低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减少社会稳定的风险。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小城镇建设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依托。资金紧缺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完备,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重要因素。要积极稳步地发展小城镇,必须解决资金问题。而要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资金障碍不可单纯依靠政府投资,而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建立新型的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从制度上为城镇的发展提供资金,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成后项目的管理权和收益权同时交给投资方,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回报。
三)推动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城镇要依托特色产业,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增强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传统的农业已不适应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必须有步骤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最重要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认真选准启动项目,精心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把有条件的企业吸引到小城镇周围,使之适当集中,连片发展。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一方面要求人口集中居住,从而带来城市化效应,另一方面会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排挤出来。这部分从农业中游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必然要在农业以外的行业去寻求新的就业机会。
四)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园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规划应包含道路、通讯、水利、供电、供气、防灾、减灾、产业凰区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这些方面的规划标准一定要有前瞻性,既要满足近期建设的要求,又要预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避免后期重复建设和浪费,并使各专项规划相衔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使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能与周围地区构建良性的社会经济互动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组织精干的规划编制项目组,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本区域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合理布局。发展规划应突出重点,使规划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纲领”,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规划、问题、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其实指的就是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新型的工业化作为动力,本着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以此把城市推向集群化、现代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并且使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并且要做到拥有完善的功能、友好的环境、高效的集约以及和谐的社会,在拥有鲜明的个体的同时,还要做到城镇一体化,无论是大中小城市还是小城镇都要走协调发展的路子。新型城镇化都要求哪些方面的新呢?也就是对城市发展的改变,原来人们只是关注追求城市扩大的规模以及空间的扩张,并且非常片面,现在要改变的是对于城市文化的提升,以及公共服务等,以这些为中心进行发展,把我们的城镇建设成为真正拥有高品质的生活之地。农村人品向城镇转移是城镇化的重要核心。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要求,与以前传统的提法相对比,新型城镇化对质量的整体提高更加重视,对于城镇化数量规模增加到质量内涵的转变有很大的提升。
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首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过程当中,对城镇化的主体一定要进行明确就是农民,农民获得市民的待遇,成为城镇的居民。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取向就是把农民的权益维护好,无论是在城镇过程中流转的土地,城市的管理与规划,还是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等每个方面都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让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对人的能力及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农民要真正融入城市,必须要加强教育,大力发展文化,对农民适应城市所需的业务能力及生产知识都要不断的加强培养。与此同时,还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先进的城市生产方式相一致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道德风尚及文化修养。对于城镇户籍要放宽限制,让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这样才能真正融入这个城市。对于一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来讲,不但要改善他们的就业与居住,还有就医这些基本的生活条件,还要把他们子女就学的问题解决好,使进城务工的人员的生活得到保障。第二,就是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现代服务业、农业现代化互相支撑的体系。在对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建设的同时,还要使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得到增强,这样才能在城镇化发展中平衡发展住房、就业、城市管理及环境承载力,才能使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的人口、资源、经济及环境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第三,坚持集约化发展的原则,新型城镇化要坚持集约化的发展原则,在提投入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还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并且使之得到合理的利用,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新型城镇化更多强调的是内在的质量的提升。
其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城乡一体化进行协调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就是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式代替城市发展。这种转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从改革角度来分析,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第二,城镇规模和布局协调发展,城镇规模主要包括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概念。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地制宜,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协调、健康、有序地发展,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建设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形成结构良好的城镇体系。第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新型城镇化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土地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更加完善,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得到、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就业功能、创新功能等多项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1、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我国资源环境局限性大,缺乏大规模发展大中城市的地理条件,不可能走只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要富裕农民,必须让农民可以作为,并有所作为。小城镇作为区域城镇体系的最基本的节点,兼具城市和农村的双重属性。一部分农民进入小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不仅有利于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还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2、有利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宽空间和创造投资环境小城镇规划建设可拉动建材、建筑、家电、家具、电力、交通、供水、通讯、环保以及餐饮装修等行业发展,刺激民营经济的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乡镇企业产品乃至大中城市工业产品会有更多的销路,同时也将成为农副产品销售的集散地,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拓宽经济空间。3、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现代化要以土地适当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为前提。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唯有减少农民。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促进农业转向集约化经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四、以兴凯湖旅游小镇规划为例,浅析新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兴凯湖是中俄两国的界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鸡西市东部,距离鸡西市区150公里,距密山市区45公里,虎林市100公里。是亚洲最大的淡水界湖,世界三大湿地之一。本次规划的兴凯湖旅游小镇位于大兴凯湖的北面,小兴凯湖的西面。2011年当地有675户居民,常住人口约1750人,全部是农业人口。且居民以从事一产为主,收入较低。由于长期以来对兴凯湖的认识不足,发展定位较低,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城镇建设发展速度缓慢。因此,在本次的城镇规划设计上,我们深入分析城镇发展优势,主要突出以下三点:
科学的规划,准确的定位,增强城镇的吸引力。
规划在对比分析的周边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与条件,明确了小镇发展最主要的比较优势为独特的地缘优势和优秀的生态旅游资源,确立了世界级湖泊度假天堂,国际性精品旅游名镇的小镇发展的战略定位,着手打造国家五A级界湖旅游景区,并率先打造黑龙江省重点旅游名镇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在借鉴参考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小镇成功经验,建设东北亚地区具有异国风情的、湖泊湿地的、协调发展的兴凯湖著名旅游核心景区。重点强化核心旅游镇职能,引领兴凯湖区域旅游发展。强调规划落实到建设上也要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建设,打造国际精品魅力旅游名镇。
坚持市场运作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城镇建设的顺利进行。兴凯湖旅游小镇现状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为主。所以,只是单纯的等待或是依靠是不行的,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一定要走市场运作多元化投入的经营城镇的道路。一方面有国家对改造基础设施重视的机会,一定要把握好,积极改善道路、市政和社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同时,加强政府运作管理能力,是把国有土地资产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运作推入市场,使土地收益实现最大化,而政府自身主要做好引导服务和监督监管的工作。再一点就是争取到银行贷款,对实力不足的开发商进行消费贷款,使商贸楼的建设得到保证。最后就是对新上企业向小城镇集聚的引导,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结合实际,循序渐进,走精明增长、智慧发展的新型城镇道路。
小镇的规划建设始终以城镇产业的规划紧密联系,因为只有依托健康的城镇产业体系小城镇才富有了生命力,也才能真正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因此,规划以休闲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镇区内旅游房地产、商业、文化娱乐、生态农业等多元化产业的发展,建立高效复合的产业体系。并提出了“三产主导、一产提升、二产辅助”的产业发展思路,以滨湖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带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全面升级和整合。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推广、示范、培训基地为建设目标,使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而在工业发展上,讲求适度发展,并与旅游度假结合,主要发展当地居民生活用品加工和旅游产品加工,满足旅游区内生产、生活及旅游的需求。在产业发展模式上逐步形成以旅游企业、农业企业为主导,政府支持、农民参与的经济运行模式。
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有关工作问题的思考
第一,小城镇的建设一定要有准确的定位,小城镇规划因依托于优势发展产业,来增加它的综合经济实力。立镇之本就是产业,而兴镇之基也是产业。只有大力推动与发展产业,才能实现城镇的规模效应及聚集效应。所以,首先必须对产业这个主体进行研究,要把小城镇支撑起来靠的是什么,因此,一定要把特色突出出来。如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对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发挥他们的带动与示范作用,对于地方经济发展会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才能对小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大力的增强,把小城镇建设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有效的结合,培育出来的产业才具有相对的优势与特色,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第二,积极发展乡镇建设的市场化运作。进行多元化的投资来经营城镇的道路。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强市场观念,提高竞争的意识,不断深入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投资体系,使之具有多元化、多渠道、全方位,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来吸取社会的投资以及外资,用作小城镇基础建设的资金,这样能有效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能够在城镇水、路、电、气、邮电通讯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加快速度。只要能在这些基础设施上做到设施共建、资源撒网享、环境共保、产业共树,避免各行其是,重复性建设,就能大幅度的降低开发的成本,做到节约资源。
第三,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制定出可以实施的,有助于小城镇发展的规划。规划应是超前的,起点比较高,标准比较高,并且科技含量较高,有合理的布局,这样能一步一位,在建设中可以分期进行,这样能有效避免重复性建设。一旦确定规划,就一定要严格按规划执行,不能随便进行更改。所以,在建设规划制定的时候,一定要把小城镇建设的目标与本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要重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发展,注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城镇特色的研究,把地方特色和风格充分的体现出来,并且把现代气息与特色风格联系起来。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在中央政府提出的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发展一定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科学的发展规划,明确小城镇的核心定位;二是走市场化的运作发展道路,完善政府服务管理职能;三是要从实际出发,从需求考虑,产业发展要紧密围绕小城镇的定位展开。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要科学规划,高水平进行建设,在高速城镇化的建设浪潮中不盲目,少走弯路,使小城镇真正走上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也让我国离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 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田光进.中国城镇化过程时空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杨焕彩.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 - 9.
[5] 彭红碧,杨峰.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2010(4):75 - 78.
[6]戴均,良燕.中国城镇化必须走集约型发展之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7,[7]、刘永生.浅谈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商业.2010.07
[8]、杜伟.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1.04
[9]、但承龙.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2
[10]、李水华.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探讨.中国软件科学.2001.11
篇5
小城镇给水和排水系统是保障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本文分析了城镇给水排水系统的特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城镇给水排水系统的建设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城镇;给水排水;特点
中图分类号:S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小城镇供水是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企业和农民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和规模。由于小城镇既具有城市的特性,又具有农村的特性。因此,其供水也有区别于城市和农村的自身的特点。针对小城镇给水系统的特点,在结合我国小城镇供水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具有条件的小城镇中,逐步开展区域供水模式,从而保障小城镇供水系统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小城镇城市化进程、创建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
一、小城镇给水系统的特点
1、发展不平衡
由于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力、物力等条件的差异,小城镇供水事业的发展很不平衡。一些经济发达的小城镇,已建有现代化的自来水厂,如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而经济欠发达的小城镇,受经济条件限制,只能建设简易的供水设施,缺少给水处理设施;还有一些较贫困的小城镇,至今还没有供水设施,多数以自备井形式取水。
2、供水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小城镇供水的规模,主要按水厂的生产能力划分。我国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差异大。据统计,全国现有乡镇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在1000 m3以下的占总数的77%,日供水能力在0.1-1.0万m3的占总数的20%,日供水能力在1.0万m3以上的只占总数的3%。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乡镇供水工程规模多数为中小型,管理机构较简单,管理人员较少。
3、水源多采用地下水
小城镇供水水源分为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一般情况下,较多的小城镇选用地下水源,取水较方便,水质好,净化工艺简单,可降低造价。据统计,现有乡镇供水工程取水水源为地下水的占工程总数的70%以上。其中泉水、浅层水和深层水分别占19%, 20%和31%。可见地下水源为乡镇供水的主要水源。但有的地区,由丁超量吓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的动态平衡,造成时常断水的现象。
4、月水时间集中,时变化系数较大
多数小城镇居民从事基本相同的牛产活动,生活规律也人纹相同。因此,用水时间主要集中在早、中、晚,其他时间用水量很小,并且多数有存储一定备用水量的习惯,短时间停水一般不会产生重大损失和严重社会问题。
5、水厂可间歇运行
绝大部分小城镇供水工程规模较小,而且供水时间比较集中,净水厂可采用间歇运行方式,通过给水系统中的调节构筑物进行水量调节。
二、小城镇排水系统的特点
1、小城镇污水水质浓度偏低、水量变化较大
(1)小城镇污水的水质特点
由于小城镇的特殊性,其污水水质、水量特性区别于大城市的点污染源,也区别于没有完整排水系统的农业的面源污染。
小城镇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废水(有机废水)的混合污水,其中50%以上是生活污水,大部分小城镇的污水性质相差不大,一般BOD5
(2)小城镇污水的水量特性
由于小城镇的面积较小,而且小城镇的人口少、用水量标准偏低,导致小城镇污水排放量总量较小。同时,又由于小城镇居民生活规律相近,造成小城镇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深夜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即污水排放呈现不连续状态,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因此时变化系数较大;当该城镇为旅游地区时,不仅时变化系数大,而且季节性变化系数亦较大。
由于小城镇污水水量具有突涨突落的特点,水量不均匀性比大中城市要大。因此,小城镇污水的污水处理流程与大中城市也应有很大差别,运行方式宜为间歇式或在污水处理厂进水端设置调节池。
2、经济发展水平偏低,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可供选择的适用技术少
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的选择,与大、中城市相比还受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常常不是采用最佳的处理工艺与处理技术。另外,各种类型小城镇的自然与生态条件(如降水和土壤等)对所选择的处理工艺与处理技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其不能发挥正常效力,限制了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的选择范围。
3、小城镇的排水体制多为合流制,且排水系统普及率较低
根据调研,目前很多小城镇尚无排水系统,污水均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至就近水体,一些小城镇(特别是山区和贫困地区等)由于街道过丁狭个、两侧建筑密集、施工复杂,无条件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统,多采用了完全合流制排水体制;另外,具有排水系统的小城镇排水体制多为合流制,且没有较完善的管道系统,排水系统普及率较低,大部分小城镇污水木经处理就直接排放,给水环境质量造成很大威胁。只有少部分经济发达的新建小城镇、扩建新区、新建开发区等采用了分流制,还有一部分小城镇将完全合流制改造成了截流式合流制。
4、便于污水回用于农业灌溉和污泥用作肥料
由于小城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处理后的污水用于绿化、农业灌溉和污泥出路等条件均优于大中城市。如果在满足污水灌溉水质标准的前提下,小城镇污水全部回用于农业,就能实现污水的零排放,并且,小城镇污水再生回用于农业灌溉,对水处理的要求比排入天然水体低,所以比较经济。在缺水地区,小城镇污水是宝贵而稳定的淡水资源,如再生回用于农业灌溉,可以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农业产量,是很有意义的。
三、小结
综上所述,小城镇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中,我们必须结合各种类型小城镇的地域条件、经济水平、技术力量等实际情况,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找准主要问题,同时参考国外相关经验和相应技术政策,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政策、法规及标准等,用以指导我国小城镇给水和排水系统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进而推动小城镇健康、稳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金蜜,路竟华,施汉昌,对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小城镇市政污水处理工程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2011,32
篇6
关键词:小城镇;原生态;景观规划;保护性发展
1 引言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对中国的小城镇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城市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地方特色与文化特征正逐渐弱化,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丧失,这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原生态的景观规划着眼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弊病,旨在以恢复场地原始生境的思路与手法修复城市景观“疮疤”,并力求使采用该方法的新城市景观设计相较于之前的设计更加自然、生态,维护成本更低,能够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在小城镇景观规划中提倡原生态理念就是要探寻新时期小城镇景观规划的新方法,指导小城镇景观规划实践。
2 小城镇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是界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城乡的过渡体,是城市的缓冲带,乡村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它具有相当于景观边缘的效应[1]。小城镇既是城镇体系的最基本单元同城市有着很大的关联同时又是周围乡村地域的中心比城市保留更多的乡村性,因此小城镇尤其具有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景观特性。
原生自然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个性,并构成了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下一些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把原来水草丛生的城市河道整治成为光洁照人的水泥驳岸,花巨资动拆迁建设物种单一的城市大草坪,式地把非本土化的异地大树“搬进城”。充满野趣的湿地变成了光鲜的池塘和喷泉;自由生长的灌木被连根拔起,转而被换成修剪整齐的装饰植物;乡土的野草则被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的常绿外来草坪所替代……那些曾经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景色最后只能变成回忆。
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日渐重视,而对于城市中的原生态景观却少有保护,政府往往是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来营建人工景观,却对自然存在的生态机制视而不见。城市中这些自然景观的生态系统被破坏,最终土地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变成了没有生命的土地。我们总是过于依赖“灰色”基础设施,试图靠人工系统来调节城市生态,解决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交通、排水等等,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实际上是牺牲了自然本身的服务系统。
3 原生态在小城镇景观规划中的价值
原生态的景观规划与众多追求新奇、爆炸效应或气派、辉煌效果的风格截然不同,更多的是让我们感觉到质朴、亲切。它基于对纷繁现状的批判、审视和思考,从解决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环境、自然和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将之介入到景观设计的实践与探索之中。
3.1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美学价值
原生态之所以是美的,其根本在于由自然物构成的景观可以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则是超越物质的。它的美学意义,可以用李白的两句诗说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相较于其他景观形态,亲切自然的原生态景观更容易获得使用者的共鸣与认同,从而达到超越物质的浪漫境界[2]。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之美”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在王向荣的“济南园博园的设计师园——快乐田园”项目中,诠释了花园并非展示和观赏的对象,而是空间的花园、过程的花园和诗意的花园的思想。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枯荣都是花园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每个生命阶段具有不同的魅力。在这里,人们建造、梳理、采摘、播种,体验春华秋实、四季之美,回归已经忽视、遗忘的花园的朴素的本质,原生态的乡村农事的乐趣带给人们快乐的田园感受[3]。
3.2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价值
“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主张“原生态”的景观设计师们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人与地、环境、资源的一系列危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生态的日益破坏与恶化。原生态的设计理念正是致力于保护现存自然要素,和积极的生态重建。
原生态景观设计注重自然生态演替且地带性特征明晰,利用“自然潜在植被”,即在所有的演替系列中没有人为干扰,而在现有气候与土壤条件下(包括那些人为创造的条件下)能够建立起来的植被类型[4],强调植被建设中以群落为单位,尽可能把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因地制宜的配置在群落之中,达到种群间的相互协调和群落与环境的协调,使植物群落结构合理。
3.3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社会价值
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在景观规划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景观规划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做出了有益的尝试,超越了传统的校园景观,其核心理念为回归乡土,并让自然做工,王澍将之诗意地描述为“返乡之路”,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留,体现了乡土景观和地方文脉的保留与延续,王澍利用的江南旧瓦片就是一个典型的符号,在这个项目中,超过700万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被从浙江全省的拆房现场回收到象山新校园,重新演绎了中国本土可持续的建造传统[5]。
3.4 原生态在景观规划中的经济价值
原生态对于城市景观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降低管养成本、增值城市资产、提升城市形象这几个方面。一些移植或进口的异国植物或热带植物除价格不菲之外,还消耗大量的养护成本与水资源,而一棵古树动辄上万几十万,存活率却只有50 %。原生态绿化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和自我维护的特性,减少了人们对于系统的外力影响需要,大大降低了城市景观的维护管养费用。
4 小城镇原生态景观规划的保护性发展
对于城市原生态景观的保护性发展一方面是要尊重场地本身的特点,遵循其自然的生态格局和生长形态,另一方面是要对其进行有机的更新,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现实价值。“原生态”设计师立足于“足下文化”与自然之美,主张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并通过新的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
4.1 尊重场地与地域性
对于城市原生态景观的保护,首先是要尊重场地的特殊性和地域性。尊重是对它原本自然面貌的尊重,一方面是尽量依照原始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另一方面是对原始植被和生物群进行完整保留[6]。一方面也要注意保留场地上的历史遗迹,将新时代的印记与历史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特色,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再利用和再生场地中的一切景观元素和材料,并使他们发挥新的实用与审美功能,像茂盛的野草和生锈的机器,都代表着场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特征,是新设计产生的基础。
秦皇岛汤河红飘带案例展示了城市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如何利用原有场地资源,用最少的设计,来创造一个真正节约的城市绿地,为当代城市居民提供最多最好的生态服务,同时,让场地发生巨大的变化。设计师用一条“绿荫里的红飘带”——一条顺着汤河河流廊道而建的红色玻璃钢“长凳”,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的同时,用最节约的方式,把城乡结合部一处河岸变成了美丽的城市休憩地,使公园成为一个受人工干预最少的城市公共空间,尊重场地现状即尊重了场地的历史。四周植物都是原有的,野草与场地的自然过程的保留,使公园的维护达到最少。
4.2 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
当前城市建设出路只有一条: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在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下,判别和保护城市的生态底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底线保障了城市基本生态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应作为城市规划的根本前提和城市建设不可逾越的刚性界限。将自然请回城市,是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在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生态城市逐渐成为中国一些城市的建设目标,其内涵就是让自然回归城市。兼顾城市中树木花草的生态多样性,不仅在视觉上更加美观,更能营造美的意境,而且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的身心健康更加有利[7]。
4.3 体现对人的关怀
原生态的景观规划意在构建一个亲切宜人的环境,满足每个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关照普通人的空间体验,而摈弃对纪念性、展示性的追求,是日常的、寻常的景观。现代景观规划理论强调规划的基点是以人为本,在更高层次上能主动的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和不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小城镇的建设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建设的好坏取决于对人愉悦的程度。因此小城镇景观规划应本着“以人为本”,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人的尺度和心理要求,将人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景观规划的出发点,注重保护和发掘当地的人文景观及风土人情,将人的活动融入到设计中,营造舒适、充满人情味的小城镇景观[8]。
国外一些城市如土耳其安卡拉、韩国汉城、美国伊萨卡(Ithaca)等,均与荒野或原生态的森林相连。伊萨卡周边湖泊碧波荡漾,野鸭成群,孩子们在湖边轻松游戏,是国内城市难以见到的。香港有令全球城市羡慕的郊野公园。香港的土地利用中百分之四十用于郊野公园,百分之二十四用于建设。香港郊野公园建筑风格朴实,设施非常简单。公园道路除一两条车行道外,其他主要是简单原生态的石阶路。郊野公园的桌椅、烧烤炉、凉亭、露营地和远足小径帮助香港市民享受了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并且享受这些游憩活动都是免费的。
目前国内城市周边已经很难找到原生态的荒野,但一些尚不发达的地区、有待于开发的边远城市,可尽量避免重蹈现有城市建设的覆辙,或尽量保留现有荒野与城市相连,或通过退耕还林等手段修复城市周边自然,还是可以办得到的。
4.4 现代艺术的融入
原有场地的“设计”毕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讲,这些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加以提炼。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将原有场地与现代环境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结合,使新景观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在自然与乡土的本色上,跳动着当代人的舞步。
依然是秦皇岛汤河红飘带案例,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引人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在这里,低碳设计与低碳美学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
上述四个方面的结合,使小城镇新景观彰显出其现代中国的特色和“原生态之美”,在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维持了最优的城市景观风貌,使小城镇景观风貌不仅是视觉“美”的,同时是“健康”的与“有内涵”的。
5 结语
城市化发展,城镇建设这场风暴打破了小城镇昔日的宁静、悠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营建的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日益受到威胁。原生态是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之一,也是解决现有城市景观设计中种种问题的方法之一。原生态注重以“恢复”、“再现”原始自然状态的思路,来优化小城镇景观,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景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认识到实现原生态的小城镇景观规划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紧密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用发展的眼光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指导景观规划,确保小城镇景观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联侦.小城镇发展规划中景观规划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3(12),20-21.
[2] 沈福煦,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王慧.中国当代“原生态”景观设计美学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03.
[4] 赵奕.原生态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D].硕士学位论文,江南大学,2007.
[5] 孔祥伟.论过去十年中的中国当代景观设计探索[J].景观设计学,2008,(2).
[6] 袁也.对于城市中原生态景观的保护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篇7
Abstract: Taking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decision making and land selection which guides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ourism town as the research target, combined with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Huimin town, and taking township as the research scope,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its feasibility with empirical examples from the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guiding and space optimization, so a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ourism town spat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decision making.
关键词: 旅游小城镇;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方向;土地适宜性评价
Key words: tourism town;overall planning;spat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004-03
0 引言
近年来,城镇化加速、社会经济变革引发小城镇的人口集聚、用地扩张以及结构重组,对于旅游小城镇而言,随着旅游发展的大力推动,在为小城镇带来经济、人气和多样发展选择同时加剧了城镇空间的快速演变和发展,并交织着复杂的矛盾与冲突:生态破坏、工业污染、建设无序、利用低效、设施不足、千镇一面等[1]。而这些问题应该从总规层面就加以控制,在总体规划中,城镇发展方向的选择成为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用地布局的前提,而历来城镇发展方向的选择多是由不同身份参与规划工作的人员的主观共识形成,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去探求城镇生长的方向极少被运用,缺乏强有力的数据依据,造成主观的规划结论受到不同参与者的质疑[2]。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直接影响城镇的建设用地选择和布局,说到底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是引导用地合理选择、高效利用以及防止建设无序和生态破坏等矛盾与冲突产生的根本。如何做出科学的空间发展方向决策、引导旅游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是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空间发展方向的科学决策,有助于合理地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其中用地适宜性评定是确定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和空间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综合考虑城乡发展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工程技术上的可能性与经济性,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工程,公共安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微观上,可以为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提供依据,在宏观上,是确定城镇用地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3]。
目前总规对城镇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主要停留在土地的适宜性分析基础上,旅游小城镇也不例外。就总规编制科学性而言,总规重点是研究城镇建设发展的宏观战略问题,包括区域协调、城镇化、城镇性质与职能、城乡统筹等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城镇内部结构研究,及土地利用、公共设施建设、工程系统安排等城镇物质形态要素组织两大方面[1]。结合总规所研究内容的宏观性及目前对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的局限性,本文从用地适宜性评价、旅游特色引导及空间优化三方面入手,以惠民镇总体规划(镇区旱谷坪)为例对旅游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决策开展研究。
1 惠民基本情况
1.1 区域位置 惠民镇地处澜沧县东南部,距澜沧县城45公里,国道214线纵贯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发展河乡接壤,南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满乡毗邻,西连糯福乡,北与酒井乡交界,素有澜沧“南大门”之称。惠民镇区旱谷坪位于惠民镇中部偏北,距离澜沧县城50公里,大部分村庄分布在镇区周围,镇区依托国道214线,交通便利。
1.2 用地范围 现状镇区范围为旱谷坪村委会所在地。镇区规划区范围包括旱谷坪村委会所在地,现状镇区建成区,及其周边北与芒青自然村接壤,南与景播毗邻,西与芒云村委会交界,东与付腊村委会衔接,规划范围面积为431.8公顷。
1.3 人口规模 现状(2011年末)人口4224人,含暂住人口249人。其中非农人口1600人,农业人口2375人。
1.4 用地条件 惠民镇镇区范围基本全部为山地,用地条件严峻,规划范围内最大高差达230米,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镇区最高点为柏联茶厂一队西侧山体,海拔1160米;最低点为柏联茶厂六队,镇区最东侧,海拔930米。镇区规划范围内适宜建设的坡度在25%以下的用地并不多,且大部分已经被现状建成区所占,其余部分全部为山地,且在现状建成区北侧有基本农田分布。现状缺乏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绿化较差,但绿化景观环境较好,并且在镇区中心有一水塘。整个镇区周边山谷地带都有郁郁葱葱的自然山地,具有塑造良好山水田园风貌的自然基础。
1.5 土地利用现状 镇区规划范围内现状建设用地基本沿214国道两侧展开,其余用地为水域和农林用地。现状建设用地为42.0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99.57平方米,根据《镇规划标准》人均用地指标分为二级。
2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城镇建成区外规划区内用地条件的论证,综合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建议城镇的发展趋势并为土地的最佳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遵循土地最佳配置原则,利用相关因素对比评价方法[2]。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通过对土地的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人文等特征的综合评价来确定其对某种用途的适宜度[4],目前这一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包括农业土地、城镇用地、旅游用地、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其他用地等多方面的研究领域[5],这一方法的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空间发展方向的选择,同时是保障城镇安全高效发展的重要依据。开展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工作,确定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城镇建设用地,有助于规避自然灾害和工程灾害,保障城镇人居环境的安全,所以土地适宜性评价是空间发展方向决策的最基础分析。
2.1 评价因子 对于土地的建设适宜性评价,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多因子叠加分析和主成分综合分析两种方法。针对惠民的实际情况,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高程、坡度、坡向、地基承载力、交通便利度、供水、风向、地震与断裂、地质灾害、矿产压覆、生态敏感性及相关政策、土地利用规划等(图1)。高程:惠民镇镇区范围基本全部为山地,用地条件严峻,规划范围内最大高差达230米,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镇区最高点为柏联茶厂一队西侧山体,海拔1160米;最低点为柏联茶厂六队,镇区最东侧,海拔930米。坡度、坡向:镇区规划范围内适宜建设的坡度在25%以下的用地并不多,且大部分已经被现状建成区所占,其余部分全部为山地,且在现状建成区北侧有基本农田分布。政策:依据城镇上山政策,惠民镇域内符合城镇上山用地8%-15%坡度范围内的用地较少。大部分用地为>25%的不可建设用地。土地利用:依据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考虑与惠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所确定的各类用地相协调,并以此确定空间管制规划。
2.2 空间管制规划 空间管制规划主要是基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其中空间管制规划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建立禁止建设区、生态保育区和建设调整区三级空间分类管制机制,以此平衡村庄建设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因此惠民空间管制规划通过综合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城镇上山”等相关政策,分析研究惠民镇用地评价分区。即:现状已建成区;适宜建设用地(坡度
3 游特色引导及空间优化
发展旅游与发展小城镇相互结合,不仅可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增强不发达地区自我造血功能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旅游小城镇的建设中应重视对旅游的关注,以旅游特色化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在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上应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旅游特色引导和空间优化,促进旅游业发展。
3.1 特色引导 惠民镇拥有独具特色、秀美壮观的千年万亩古茶园景观,古茶园占地约2.8万亩,被誉为“茶文化历史博物馆”。古茶园产的茶叶是云南茶叶的佼佼者,其种植早可追溯到公元160年,是世界少见的面积栽培古茶林,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镇内除了古茶园的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付腊温泉,而且孕育着灿烂的民间文化,优越的自然生态和古茶园内浓郁的傣族文化和布朗族民族文化,独特的哈尼族民居、傣族民居和布朗族民居,使山村更加的文雅秀丽。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是将是惠民镇今后发展的主题。自然风光之神奇,古老传说之悠远,镇风民俗之纯朴,特色产品之丰富,构成惠民永久之魅力。
镇区(旱谷坪)作为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旱谷坪特色景观规划着力于保护惠民及旱谷坪独有特色的“内生需求”,将当地特色材料、建造技术、建造逻辑等逐项落实到空间结构设计、空间布局、景观规划上,以促进生活方式、空间形态和建筑风格与环境的协调共生。因此:规划区内山体景观、水体景观、湿地景观三大主题景观及多个景观节点共同构成镇区优美的景观格局,周围的山体景观加以保护形成镇区良好的山地景观背景。营造独特的主题景观对用地的特殊要求,借助良好的现状资源,稍作整理便可形成优美的水体及湿地景观,这些为旅游特色而营造的景观都影响着用地的选择和空间发展方向的决策。
规划对现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较好的保护,确定镇区的发展方向为“东跨、南拓、西延、北圈”。东面跨过湿地公园以乡政府用地为核心增加部分建设用地;南面柏联厂区建设用地适当增长;西面延伸利用坡地新增建设用地;北面控制建设用地适当增长。形成核心商娱区、坡地住宅区、公共配套区、湿地公园区、精品商业酒店区、生态垂钓休闲区和发展新区六个功能分区(图3)。
3.2 核心区空间结构规划 为打造重要区域的特色,根据职能定位、经济产业规划、现状情况等,以现状214国道为发展中心、镇区环路为发展环线,功能上主要布局茶叶交易中心、休闲中心、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辐射周边区域。根据地形特点,在空间上形成茶叶交易中心和休闲中心、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的南北向两个景观轴线,最终形成一线、一环、四心、两周的空间格局(图4)。
4 空间发展方向决策
根据惠民镇区的实际情况,本着保护耕地、建设用地向适建山地发展的原则,并经前期现场踏勘、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区域关系研究、旅游特色引导及空间形态优化等方面综合确定,镇区共有1个建设用地更新区域,3个建设用地发展方向。1个更新区域为镇区中部,原老政府所在区域。该区域现状以无任何建设,但其地势条件较好,且是镇区核心区的制高点,景观视线较好。经改造更新可形成镇区独具特色的重点区域。3个发展方向分别为现状镇政府东北部,现状镇中学西侧,现状旱谷坪一队北部的用地。现状镇政府东北部有较好的农林用地,属于一般耕地,结合现状地势易于形成优美的高品质区域。现状镇中学西侧用地有一定局限,坡度较大,但因其靠近现状居住区域,可利用其形成文体设施、娱乐设施用地。现状旱谷坪一队北部,符合城镇上山原则,现状为农林用地,属于一般耕地,有利于形成集中发展的居住片区,但需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图5、图6)。
5 结语
在城镇总体规划中,发展方向的选择成为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用地布局的前提,是解决一系列快速建设产生的矛盾与冲突的前提。旅游小城镇在进行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时,应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与旅游特色引导、空间优化等方面相结合。通过对惠民旅游小城镇的实证研究发现,从这三方面对小城镇空间发展方向决策,有助于合理地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遏制矛盾与冲突的产生,开展独特的空间发展方向决策视角,为其他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汪坚强,于立.小城镇总规阶段城镇空间形态优化探
索――以安徽六安市诸佛庵镇为例[J].城市规划,2010(4):86-91.
[2]刘贵利,顾京涛.土地适宜性评价引导的城市发展方向选择――以汕头市为例.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
[3]叶斌,程茂吉,张媛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探讨[J].城市规划,2011(4):41-48.
[4]史同广,郑国强,王智勇等.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105-106.
[5]李忠武,阳小聪,李裕元等.地貌在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区中影响研究:以浏阳河流域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2008,35
(10):66-69.
[6]段进.城市形态研究与空间战略规划[J].城市规划,2005(2):45-48.
[7]张敏,伍敏.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三维空间观[J].城市发展研究,2008(5):57-61.
[8]陈爽,王进,詹志勇等.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5):67-76.
[9]汪坚强,吴强,朱冀宇.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城市特色塑造初探[J].城市规划,2004(5):92-96.
[10]汤铭潭,潘宜,单德启,王士兰.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丛书9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012.
篇8
关键词: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优势;劣势;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8-4864-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8.057
从世界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由于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大不相同,刚性化指标势必阻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中央“十一五”规划明确了构建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党的十提出构建“新型城镇化”,打破了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十二五”规划将主体功能区上升到战略层面,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生态保护发展区作为限制开发区域,受限于生态保护的刚性制约,产业转化能力较弱,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探索其扶贫开发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有机融合,既是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与创新,也开创了“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对顺利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既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学界历来关注城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工作,其研究成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方面。①高度重视新时期中国城镇化顶层设计工作。“主体功能区”是中国独创,国家“十一五”规划对其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进行了详尽阐释,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形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②结合中国基本国情,丰富主体功能区理论内涵。高国力等[1]通过对中国主体功能区进行研究,指出主体功能区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划分;张立[2]通过对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研究认为主体功能区是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杨伟民等[3]在研究主体功能区划时指出人口均衡发展是主体功能区规划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空间均衡理念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化的保障。③完善主体功能区定位。樊杰[4]对主体功能区的开发和保护进行了研究,认为主体功能区是“开发”与“保护”双重功能的复合体,需要配套的法律、合理的规划和政策构成的空间管治制度来保证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实施和协调。④对当前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苏保忠等[5]、李郇等[6]、朱厚玉[7]在研究小城镇发展现状时对集聚人口能力、产业发展水平、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瓶颈以及相关原因进行探讨;王志章等[8]、魏强[9]、赵小芸[10]、张杰庭[11]在新型小城镇模式探究中,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国外优质小城镇先进经验,对中国小城镇发展现状、转型方向、培育模式进行了多学科视角的路径探索。
1.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尽管没有用“主体功能区”概念,但区域发展、城乡一体化等相关的研究较为成熟,并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①对综合区域发展的研究。Smith等[12]在研究产业及行业分工、级差地租、劳动地域分工以及比较优势时在上述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理论研究,为区域开发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方法基础。Hoover等[13]在研究区域空间演化时,阐明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原理及区域发展的目标、政策与要素供需关系,为区域统筹发展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依据。②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研究。杜能[14]、韦伯[15]、艾萨德[16]在研究区位理论时,围绕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等领域奠定了区位理论的坚实基础,对后来的城乡空间格局、产业集聚、区域网络等级体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③深入探究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Patrick和Ebenezer[17]研究了功能分区、城市影响区,认为进行城市功能分区是形成现代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起点。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提出中心―结构理论能够为维系城乡关系夯实理论基础。④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提出和完善。继宜居城市思想启蒙者盖迪斯提出区域学说和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学说之后,刘易斯・芒福德提出了“区域整合”的思想,成为小城镇发展相对较成熟的理论。Rogerson[18]深入研究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当今世界形势下的小城镇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学者们的成果或是奠定了理论基础,或是提供了经验借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那些发展基础薄弱的生态地区小城镇的研究还较少,并未形成系统。本研究通过对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其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面临的形势
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系乌江水系,面积约1.98万km2(图1),总人口约364万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作为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辖黔江区、武隆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6个区县,各区县经济基础条件、资源禀赋不尽相同。被誉为“重庆之肺”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资源极为丰富,但作为限制开发区域,受限于生态保护的刚性制约,产业转化能力较弱,城镇化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1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的优势
2.1.1 政策优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步入飞速发展时期。2006年11月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旨在创造一个具有明显集聚效应的城市群,带动“两翼”(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发展。2013年8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渝东南设立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提出要对其实行“巩固不取多予”的差异化财政政策,增强财力支持,以加强扶贫开发、引导人口聚集和有序梯度转移。2014年9月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统筹要素资源完善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和《城市发展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14-2020年)》,指出要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思路,针对薄弱环节和短板区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这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重要举措,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未来的高效、包容、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由图2可知,近年来渝东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2.1.2 资源优势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地处武陵山脉,河川纵横,矿藏广布,森林资源富饶,动植物资源种类多种多样,农林牧渔业发展迅猛。秀山县与湖南花垣、贵州松桃被齐称为中国锰矿的“金三角”;酉阳的汞矿储量高达4 800万t,被喻为全国“五朵金花”之一;彭水煤储量2.6亿t,森林覆盖率高达49.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3%。此外,渝东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该地区红色旅游文化浓厚,土家族苗族民俗风情浓郁,乌江画廊、天生三桥、桃花源等自然景观丰富,龚滩古镇、乾隆行宫、龙河岩棺等人文景观众多,壮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更是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基地、能源基地、生态疗养、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2.1.3 区位优势 渝东南地区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与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相连,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充分接受黔中城市群、重庆都市圈辐射作用。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武陵山机场建成使用,高速公路与重庆市及周边省市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的公路网。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已成为贯穿渝东南、湖南湘西州、贵州铜仁地区,直达“长三角”、“珠三角”,串起沿线众多景区的纽带,对于整合生态资源、助推区域产业提档升级、突破渝东南经济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2.2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的劣势
2.2.1 经济发展落后,贫困问题凸显 尽管重庆市委制订了加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扶贫开发的财政倾斜机制,但扶贫资金缺口较大,政策与现实需求间存在数字鸿沟。有限的扶贫资金只能满足“撒胡椒面”的现实需求,各县级资金配套能力有限,后续资金难以落实到位;扶贫指标过于刚性化,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弱,代际贫困现象普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很低。2014年重庆统计年鉴表明,2013年重庆全市GDP总量达到126 566 900万元,其中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贡献值占比约6%(图3),脱贫任务艰巨。
2.2.2 产业结构不合理,同质化严重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资源型经济特征凸显。例如虽然酉阳县是黄连、银花、天麻等中药材的重要产地,秀山县已建成秀山银花、白术、天冬等中药材基地,且在下属乡镇发展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猕猴桃、油茶等特色效益农业,但这些基地散落在全区各乡镇,自成一体,产业布局零散混乱,造成了空间布局的“马赛克化”。此外,相邻区域由于所处环境相似,致使彼此产业结构布局大致相同,农产品趋同性偏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种植业效益低,生态产业发展也趋于同质化,没有形成特色产业链,产业规模效应难以施展(图4)。
2.2.3 旅游资源未整合,基础设施保障缺位 虽然近年来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根据2014年重庆统计年鉴数据显示,由于历史欠账过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很不协调。对外出境通道匮乏,交通网络规模不足,路网结构不合理,公路等级偏低,公路密度不高。境内公路、铁路运输自成体系,通勤不便,缺乏统一规划,资源难以整合,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碎片化”现象严重。乡镇旅游景点指示不明晰,道路未整修,可进入性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保障缺位(图5)。
以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整体水平偏低,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仍处于主导地位,休闲度假型产品尚未成熟,旅游淡旺季明显,消费项目偏少、针对性不强、趣味性不足,产品趋同性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旅游市场主体规模不大,民营企业参与不够,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能力不足,旅游业带动功能偏弱。
2.2.4 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城镇化水平偏低 受山地复杂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城镇体系不完善。以黔江区为例,拥有53.6万人的黔江区虽然作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惟一的重点开发区和武陵山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但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发展慢、实力弱,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压力大,应有的聚集辐射带动能力弱,区域发展缺乏依托和后劲。城镇间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城镇空间布局受地形和交通限制明显。2013年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在重庆功能区中处于最低位置,比全市城镇化平均水平低23.7%(图6)。
2.2.5 生态环境脆弱,环保任重道远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渝东南地区既是生态敏感区又是生态脆弱区。由于该区域多为坡度大的山地或丘陵,喀斯特地貌广布,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土薄、石灰岩层广布,且降雨丰富,致使土壤侵蚀敏感性程度高,石漠化面积达3 725 km2,占该地区国土面积的近20%,占全市石漠化面积的41.6%,植被退化明显,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用地矛盾突出。此外,由于生态补偿标准低,农民保护生态积极性不高,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任务繁重。
3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小城镇模式构建的策略
3.1 完善区域中小城镇体系
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发展需要各级城镇的支撑,因此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从现行城镇体系实际出发,建设符合山地特色的城镇体系,完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首先,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打破地区间、城镇间、城乡间的行政壁垒,增强经济联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其次,应从山地对城镇的承受能力、各级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和交通运输条件等现状出发,规划设计规模适度、等级分明的“县城+小城镇+小集镇”的金字塔式城镇规模结构,“集中型”和“分散型”相结合,吸引外商投资开发。最后,激活小城镇活力,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空间。小城镇应以农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等产业为主体,加速非农产业的城镇集聚,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型、加工转化型、资源开发型、综合服务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3.2 突出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打破各自为阵和地方保护主义,树立整体发展观念和全局意识,通过合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实现资源要素的聚集,由此产生规模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根据本地特色和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城镇拉力,吸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向小城镇聚拢,推动规模集聚与同质行业合作,建设渝东南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本地精品,提高特色产业和产品知名度。如石柱以黄连、长毛兔、辣椒、莼菜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秀山县的中药材种植和粮油加工业;酉阳县的绿色蔬菜、中药材、烟草、茶叶、脐橙、荞麦等系列绿色效益产业,“酉州乌羊”、“麻旺鸭”等为代表的特色畜牧养殖;黔江区的烤烟业、珍珠兰茶、大西南牛肉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等。整合资源和产业,培植生态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延伸价值链,做大生态产品基地,实现生态资源变产品,形成规模优势和区域品牌,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改变以地方利益为主导的资源开发模式,整合区域内资源开发企业提高开发规模和技术水平。通过协调区域内资源开发企业的关系,扶持以资源精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实现优势产品的多级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开发效率,增强经济结构转型的内生活力。同时,贯彻“旅游扶贫”理念,充分发挥自然和民俗文化资源优势,整合区域内特色旅游资源,加强与毗邻县的联动,统筹开发旅游商贸项目,打造精品旅游路线。采取“专线(批发商)+平台(组团社)+景区”模式,积极与旅行社对接,建立起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培育全国散客拼团市场,联手周边知名景区,针对不同需求、深度开发多样化特色旅游产品,打造特色行程。同时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以提高在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促进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财富。
3.3 优化交通网络,搭建成果共享平台
交通问题严重制约着渝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应以资源开发为主旨,以跨域连接为取向,切实加快区域内外干线互通,构建起多层次综合通道建设。
1)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势复杂,交通不便,需完善公路网络。具体而言,区域内需要加大中小城镇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区域内国道、省道等高等级公路的改造;加快乡镇、农村公路建设;完善高速公路、旅游景区公路建设,缔造联接长沙、武汉、重庆、贵阳、南宁等特大城市的3小时旅游经济圈。
2)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为实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需要完善铁路网络。要加快渝沪高铁、黔张常铁路、恩黔铁路、威遵秀吉铁路等建设进程;实现宜万铁路与渝怀铁路、渝沪高速铁路的接轨;规划张家界-长阳-巴东-利川-石柱-铜仁-怀化-张家界的铁路环线。
3)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与区外经济体实现快速交流,需构建区域航空体系。加快推进仙女山旅游机场、黔江舟白机场、铜仁大兴机场建设以及直升机项目,开辟国内外旅游航线。
3.4 保障生态安全,提高生态供给能力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在发展过程中应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目标,将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配套与衔接。
1)启动资源摸底统计,建立生态资源账户。各政府主管部门要通力合作大力开展各类“生态财富”摸底统计工作,保持统计口径的权威性和延续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和科学性。在做好数据资料统计的同时,有重点、有深度地对调查数据进行开发,建立生态资源账户,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可持续包容发展打下基础。
2)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强重点区域森林、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持续推进实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尘沙固土等工程,开展混农林复合型综合治理模式,加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矿山工程治理,确保矿山企业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结合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防灾减灾应急系统。
3)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雷霆手段倒逼超标落后产能淘汰,将三高低效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经济效益更高、资源消耗更少、环境污染更低和劳动就业更多的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支持绿色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高国力等.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初步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4):3-10.
[2] 张 立.新时期的“小城镇、人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机制[J].城市规划学刊,2012(1):23-32.
[3] 杨伟民,袁喜禄,张耕田,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美好家园――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总报告[J].管理世界,2012(10):1-17.
[4] 樊 杰.我国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若干地理科学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学术论文摘要集[C].河南: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2.
[5] 苏保忠,刘俊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如何可持续发展[J].标准生活,2013(3):20.
[6] 李 郇,殷江滨.劳动力回流:小城镇发展的新动力[J].城市规划学刊,2012(2):47-53.
[7] 朱厚玉.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借鉴[J].财政研究,2012(12):56-58.
[8] 王志章,孙晗霖.西南地区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6(1):74-77.
[9] 魏 强.中国西部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与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12(2):82-85.
[10] 赵小芸.国内外旅游小城镇研究综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9(8):114-119.
[11] 张杰庭.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模式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17-19.
[12] SMITH A,MARSHALL A,ALFRED M,ROBERT T,et al. The role of small town in instability of rural development-Case study of small towns of Babol county in northern Iran[J].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2012,2(7):6795-6800.
[13] HOOVER E,CHASE L C,AMSDEN B,et al. Stakeholder engagement in 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Quality-of-Life,2012:475-490.
[14] 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67-234.
[15]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5-62.
[16] 沃尔特・艾萨德.区位与空间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9-103.
篇9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积极推进城镇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天津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存在不同的特点,更面临了不同的问题。本文从远郊区小城镇发展出发,研究天津市远郊区小城镇发展现状,探析远郊区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天津远郊小城镇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远郊区小城镇;远郊城镇化;区域发展
自2005年以来,天津市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积累了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镇的发展经验,形成了宅基地换房、农村“三区”联动建设和“三改一化”试点改革等“四步走”模式,在创新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发展路径的同时,对天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影响力、辐射力、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近郊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区位、配套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使远郊区发展弱于近郊区,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应高度重视远郊区小城镇发展,从规划、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着手,带动天津城镇化水平全面提升。
一、天津加快推进远郊城镇化的意义
随着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的不断发展,远郊区城镇化发展将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对天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加快远郊区城镇化建设能够带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目前天津市远郊区和近郊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实现城市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的三级城乡体系,有利于人口向远郊区转移,推动天津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远郊区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远郊区产业以农业为主导,推动远郊城镇化发展,特别是发展绿色农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做优第三产业,能够带动全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积极发展远郊城镇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布局。
二、天津远郊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远郊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受到中心城区辐射的力量较小,城镇化发展过程主要靠农业发展和农村的工业化推进。远郊小城镇的发展带动了天津市城市主副中心、新城、中心镇、一般镇的四级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同时,远郊小城镇居民收入、看病、养老、卫生、用电、行路、教育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示范小城镇建设对于带动投资、激发消费潜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小城镇建成后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随着农村消费转型升级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住房、装修、家电、汽车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消费效应。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生育保险和全民意外险制度建立并有效实施,居民医疗保险筹资补助标准、居民基础养老金都有所提高,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明显增加。村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通村公路实现全覆盖,远郊区县全部达到电气化县建设标准,公交覆盖率达到100%。教育资源不断增加,小学生实现全面就近入学。
三、天津远郊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天津远郊城镇化发展仍然面临较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推动天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一)公共服务设施落后
远郊区无法进行以土地价格为支撑的宅基地换房模式,因此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面只能依赖政府投资的单一模式。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规划指导,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仍然与近郊区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而导致的交通不畅和信息不通进一步阻碍了远郊市镇的发展。
(二)管理体制有待提升
在远郊区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多头管理、资源分散和各自为政的管理问题。近郊区以规划为蓝本,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较高,但远郊区的城镇化发展主要体现出自发性的特点,缺乏统一的建设管理体制,村镇的规划编制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三)产业发展支撑弱
远郊区的企业规模小,特别是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不多,产业发展的支撑弱导致远郊区小城镇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特色不够突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乡镇经济发展落后,造成政府缺乏资金,阻碍了远郊城镇化建设。
四、国内外远郊城镇化的发展经验
通过对韩国、美国和苏南地区远郊城镇化发展的经验的分析,天津远郊城镇化发展可在发展方式、产业发展等方面吸收经验,形成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一)韩国郊区城镇化发展模式
韩国城镇化发展中注重新城建设,尤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便捷性和人性化。韩国中央政府在国土空间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中央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统筹作用,中央政府下放了地方审批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打破行政区域的分割,强化了土地开发利用,为实现持续低碳和绿色城镇化提供支撑。
(二)美国郊区城镇化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美国拥有众多小城镇,但是都以发展特色突出为主攻方向,同时注重城市建设规划和科学有预见性的管理以及有约束性的法律为支撑。美国的小城镇一般是指小城市,位于都市区与乡村之间的位置。每个小城镇都有一个甚至多个特色支柱产业,例如制造业、旅游业、奶制品业等。
(三)国内郊区城镇化发展模式
苏南模式是非常成功的城镇化模式之一,乡镇政府通过政府在资源调控中的主导作用,支配集体资源,积累财富,走出了一条先工业化后市场化的发展道路。这种模式带动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有效促进远郊区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苏南模式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顺利找到了远郊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带动企业规模的壮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
五、天津远郊小城镇发展路径
远郊城镇化发展要充分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撑,采用科学的规划理念和管理方式,加强产业支撑,带动郊区城镇化向绿色宜居发展,打造留得住乡愁的新市镇。
(一)创新发展理念,加强政策引导
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吸引周边人口向远郊地区转移,逐步建立并完善引导城乡居民合理流动机制。打破城乡户口差异,推动农民及外省打工人员向远郊区转移聚集。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城镇和重点镇,可以重点培育,对于发展状态不明朗的村镇可适当进行撤销。主动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强化产业、就业和公共设施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均衡发展。面向京津冀及国内外产业需求,重点推进产城融合。
(二)突出特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
突出产城融合,在已建成的小城镇周边规划建设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结合天津远郊区县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色,充分考虑城镇本身的禀赋特征,培育现代都市农业小镇、旅游小镇、商贸小镇、文创小镇等。引进和培育特色产业,注重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努力发展休闲、餐饮、娱乐、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大力度进行招商引资,找准产业特色,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特色镇之间进行项目合作。
(三)探索合作模式,改革投融资机制
积极推进城镇化金融创新,加强银政企合作,整合资源,构筑新的资本运作平台,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建立健全投融资长效机制,解决城镇化资金投入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等问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搭建市级城镇化投融资平台,优化政府资金使用方式,通过贷款贴息、贷款风险补偿、融资担保等间接投入方法,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采用BT、BOT、TOT、PPP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四)加强城市反哺,推动城镇化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的总体思路,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的小城镇,增配各类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整治、美化环境,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其建设资金主要由村集体出资。发展基础薄弱的城镇,可增配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整治、美化环境,建设资金主要由村集体出资,政府可适度给予一部分建房补贴和基础设施的投入。
(五)优化融资模式,创新投资机制
遵循市场化的原则,创新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国家发行城市债发展的政策机遇,探索远郊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推动投融资平台建设,吸引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样化。通过实施放宽准入、完善监管、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化建设。
(六)强化统筹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向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提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以全市统一标准,跨越区县层级,统筹全域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全域全民共享发展成果,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本外二元”结构,推进农民与市民、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融合。依据城镇常住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增长趋势,统筹布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福利设施。
(七)注重统一管理,力求高水平规划
远郊地区的小城镇对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是相对短缺的,因此这对规划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统筹规划,集约式发展,在规划中注重强调目标定位和功能布局的规划理念。规划布局中体现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使城镇化建设具有法律效力,建设项目必须服从城镇总体规划。以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和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并完善智慧型社区管理模式,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
六、结语
远郊小城镇与近郊小城镇在发展质量和规模上都存在着一定差距,远郊区小城镇的发展要实现突破发展,必须要挖掘特色,充分利用腹地作用和人口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形成一条有特色的后发制人的远郊区城镇化发展之路。
作者:李李 单位: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王玉佩,刘春艳,刘俊迈.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对策研究[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41-45.
[2]于涛,张京祥,罗小龙.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县级市城市化质量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1):7-12.
[3]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等.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7):50-55.
[4]张平.大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政策创新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3,(3):54-58.
篇10
关键词:地方高校;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办学优势;办学特色
[基金项目]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优势与特色研究”(项目编号:20070235)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良好的就业形势促使全国开办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已有400多所,在校生规模达20余万人[1]。但随着人才保有量的日益饱和,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面临着较国家高校和专业高校更大的发展困境,因此,对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
二、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困境
(一)学科发展地位之困
在地方综合性高校中,土木工程专业多数属于非主干专业,办学历史短、师资力量弱,加之其工程类学科的科研弱势,科研成果相对也较少,在综合性高校里长期处于“弱势群体”,投入长期不足。同时,由于所在城市经济和发展条件的限制,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先进实验设备的购置方面,均无法与财力雄厚的国家高校和能够充分认识到土木工程专业发展重要性的专业院校相比,教学质量的提升压力巨大。
(二)学科发展定位之困
地方综合性高校多以普通本科教育层次为主,土木工程专业在发展地位上处于重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与高等专科学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之间,因此,其发展空间亦受到两者的夹挤[2]。在发展定位上,既无法与重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争科研,又无法降低层次与专科学校争实践,在发展定位上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境地。
(三)师资引进之困
土木工程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工程学科,在国家“大兴土木”的背景下,高学历、高资历的高端人才集中在工程领域和重点科研院校中,收入不菲。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工资收入往往无法吸引到足够的高端人才,加之人才引进上客观存在的“马太效应”,高端人才往往更愿意受聘于重点高校,客观上更是限制了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层次的提高。
(四)培养模式之困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土木工程专业由于其专业领域门类的丰富性,是地方综合性高校“宽口径、厚基础”通才式教育的一个理想蓝本。但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在“强调通才教育、弱化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下,往往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1. 由于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时间短,还未形成完整的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在有限的课时内,通才教育的模式可能会导致专业概念的泛化,反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选择。
2. 过分强调“通才”教育也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受经济和社会环境所限,我国大学后继续教育体制很不完善,而且市场对人才的急需也很难容许学生出校后还要再进行培训。如果在校期间没有得到某方面系统的训练,可能导致“什么都懂、什么都不大懂”的后果。
3. 在有限的四年内学生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必然忽略了能力培养、工程训练和实践技能学习,而将专业工程师的训练移向用人单位也不符合国情,当今企业招聘人才时强调工作经验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三、发展困境的求解
长江大学作为一所典型的地方综合性高校,自1987年开办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以来,在办学过程中一直在致力于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以该校为例,对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优势与特色进行研究,为其它类似高校的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在专业发展初期,该校采用了国内某重点大学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学科积垫的不对等和学生生源的差别,导致毕业生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需求,表现为特色不鲜明、优势不明显、实践能力较差、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毕业后工作适应期长、综合竞争力差等,对学校、学生、社会以及专业的发展极为不利。近年来,为适应学科专业发展,该校调整思路,对专业定位进行了重新梳理,争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努力从地域特色、学校特色及专业特色等方面挖掘潜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生产促科研,以实力提地位
土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实践学科,其特色在于在实践性,而且,往往是实践经验越丰富的教师,在教学时越受到学生的喜欢,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长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确定了以设计研究院发展作为教学的补充的思路,通过设计研究院的建设,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相应的平台。目前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已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勘查乙级资质,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4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8人。设计院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收入,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同时,“双师型”教师丰富的实践工程经验和理论经验,即增强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设计竞争力;设计院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平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提升了办学实力。
同时,由于设计院为学院提供了相应的资金支持,学院在教学上的投入也可以不仅仅依靠学校的拨款,有了更大的自主性。比如说通过论文奖励的方式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和论文的发表,使以往的科研弱院变成了科研强院,科研实力的提升,使土木工程专业在学校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为争取学校更大的发展支持提供了可能。近五年以来,仅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一项,长江大学就已累计投入了1366万元用于硬件建设,以实力的提升来引导地位的提升,是土木工程专业走向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以差异寻特色,以特色构优势
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发展由于其自身的特色,优势有三:一是地方的概念明确了其服务的主体区域,二是综合性高校的社会和行业资源为其发展提供了办学特色的灵感,三是普通高校的校情决定了学生有着比国家重点高校更好的就业心态和较专科生更为广阔 的专业基础。长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以此为视野,明确了自身的发展定位。
1. 明确服务的地域性,结合地方建设,服务江汉平原小城镇建设
该校是江汉平原唯一一所能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区域优势明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需要大量能设计、懂施工、会管理的小城镇建设人才。该校针对地方需求,结合地方建设,有针对性的培养满足地方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在教学中,通过调整教学计划,以在小城镇建设中能用到的结构知识为基础,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广度。
2. 明确服务的行业性,结合主干专业,构建服务石油与油田建设的专业特色
长江大学的构成主体之一为原江汉石油学院,其石油类学科在全国具有很强的实力,也是目前长江大学的主干专业之一。考虑到石油建筑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土木工程专业通过选修课、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为有志于相关领域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应的特殊发展平台,也同时强化了学校特色。
(三)以层次定模式,因材施教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浪潮,目前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学生普遍已不再是以前的“精英式”人才,因此无法将学生的主体培养定位于科研型人才,但也不能因为市场压力而走职业化教育的路子。在确定培养模式时,长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低年级时,坚持以“大土木”方向培养,而在高年级时,则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能力及发展意向的摸底,将学生分为3种发展类型,对不同学生在素质培养、能力培养上有不同的侧重。
1. 厚基础型。对于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重点加强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及科研潜质的培养,专业深化工作将在研究生阶段进行强化。
2. 专业强化型。对于立志于从事一线施工或设计方向的学生,重点加强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及自主能力的培养。
3. 复合型。在保障必须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综合素质、人文精神及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相关管理工作[3]。
针对以上三种类型学生,该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及个体状况,在高年级时提供相应的“组合套餐”,有效发挥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优势。
(四)以实践促教学,产学研协调发展
根据土木工程学科的特点和长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特色,该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合作教育之路,大胆的采用了“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4]”的模式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试验,将暑假定位为“实践学期”,低年级由学校教师和合作单位的“实践导师”进行引导,高年级则针对专业培养模式的不同,由教师协助安排相应的实践工作岗位,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对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困境的分析,结合长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办学过程中,应该不等不靠,通过内部挖潜来提升专业地位,寻找发展机遇;同时,通过正确认识地域特色、学校特色及专业特色给学科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定位;最后,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因材施教,走“工学交替”的合作教育之路,制定合理的培养模式。通过以上举措,将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和学校的专业声誉,形成办学优势与特色,促进地方综合性高校土木专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福昌. 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执业资格制度关系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08(3): 1-6.
[2] 袁剑波,郑健龙. 土木工程专业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与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3(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