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范文

时间:2023-03-23 08:3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道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道德

篇1

[关键词]道德责任;道德选择;道德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6-0095-02

一、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缺失现状

我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的思维方式、意识观念、行为活动也受到了影响,内心经历着空虚与自恋、享乐与忧虑、负责与不负责的对撞。这些变化给那些思维活跃、求知欲较强、价值观不成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当代大学生成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道德责任意识的淡化甚至缺失。

“道德责任是指道德上意识到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道德使命等。道德责任本质上是对外在道德义务的内在认同。道德责任是人们主动意识到义务,具有良心的成分,它是道德主体自由地进行道德选择的结果。”它包括两种责任:一是外在责任,指社会对道德主体的要求;二是内在责任,指个体对自我的要求。两者相互统一,在有限的意志自由的前提下,人们做出的道德选择,承担的道德责任。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承担的道德责任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包括自我责任观、家庭责任观、他人责任观、职业责任观和社会责任观等。而就我国目前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看,他们的“自我责任观尚需引导,利他观念较为缺乏、集体责任观还处于他律阶段,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也有待培养和提升”。具体表现为平时不努力,考试作弊;利他观念淡薄,同学之间关系冷漠;对集体活动敷衍了事,对师长的谆谆教诲不屑一顾;在网络中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等。

一份关于大学生对道德责任观看法的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对道德责任的态度表现为逃避、静观、参与三种,这是由道德主体不同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在道德冲突中引发不同的道德态度决定的。一是逃避,即他们不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想尽一切办法逃避,这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消极态度;二是静观,即不直接、明确地进行道德选择,而是持价值中立的态度,这种静观态度往往表现出道德主体在道德情感上的冷漠;三是参与,即直接、明确地介入其中,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他们并不是全身心地投入,而是在自己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承担责任,即使承担了也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显然,情感上的冷漠让他们在履行责任时少了一点坚持,多了一份犹豫。

上述调查结果让人深感忧虑,出现这样的问题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综合因素,既有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有高校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带来的影响。从高校自身来说,与平时对形势估计不足,弱化对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教育方法形式化、简单化有关。所以,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二、道德选择下大学生道德责任缺失原因

道德选择是人类的选择行为在道德领域中的表现,是指人类道德领域中的一切选择,包括我们对行为动机、目的的选择,对行为方式、过程的选择等;在外表现为主体行动、交往、协调等道德实践活动,在内表现为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道德精神活动。道德选择是人生需要面对的诸多选择中最基本的选择,是个人处于人生十字路口时总会遇到的一种道德情势。每个人都离不开道德选择,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其指向是对人性进行扬善弃恶,并使人性得到完善。

道德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道德价值目标。对于这样的选择,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给我们提供了明确的选择标准,只要是心智正常、有善恶观念的人,都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在现实环境中,人们进行道德选择时往往会遇到难以决定却又必须做出决定的情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令人困惑的境遇下所做的两难选择,我们将这种道德主体在进行道德选择过程中面临价值观念、规范准则相互矛盾时所处的一种特殊处境、特殊状态,以及不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不同道德理论体系之间的相互撞击称为道德冲突。产生道德冲突的原因是:首先,来源于外在客观现实的影响。现今社会的经济水平飞速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时刻都能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更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伦理界带来了许多有争议的话题。当然,造成道德冲突的外在客观原因还有社会结构不合理、政策制定不合理、外来文化影响等因素。其次,来源于人们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多元化与利益多元化影响了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他们在自身需要与利益实现的过程中以不同方式处理众多的关系,由此导致每个人所肩负的道德责任性质及其大小存在很大的不同。责任的多样性、复杂性,使道德主体必须面对多种道德选择情境。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学生身份之间也会发生冲突,个人能力受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水平、心理状况等因素制约,虽然他们通过努力可以超越或改变某些主客观的限制,但不可能超越制约其选择的全部条件。当个人能力距离他承担责任的能力还不够时,冲突就不可避免。

三、道德选择下大学生道德责任承担的必然性

道德选择是行为主体(个人或社会集团)在一定目的和道德意识支配下,对某种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选择,是道德意识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当行为主体面临多种行为选择的可能性,而这些多种可能性又具有善恶对立性质,或具有道德价值上的差别时,道德选择就是对这些可能性在善恶和道德价值程度上的选择。

道德生活由不断地选择构成,人的任何选择行为都会反映出其内心的想法,如果我们要成为有道德的人,就必须学会在道德选择中实施道德行为。而道德行为也恰恰是最难的,也正因为这样,才能称为是道德的。

道德责任是道德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在自由选择基础之上产生,有选择就有责任,否定了责任也就否定了选择。道德责任包含于道德选择之中。一方面,道德选择中的客观对象要求是相对确定的,大学生要是能认识这种现实要求的客观性,就会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另一方面,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在不同的道德情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面对复杂的道德关系,会有许多不同的道德选择。究竟如何选择、选择哪种,道德主体都可以自由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这个行为主体就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道德责任的承担本身就要求道德主体在做道德选择时能够持严肃的态度。

道德选择也是道德价值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确立自己的价值目标来进行道德选择。道德选择一方面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体现着人们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又是价值选择,体现着主体的利益和需要,具有强烈的主体性。所以,道德选择或多或少也具有个人的功利性。因为利益和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出发点和根本内在动因。在这种情况下,道德主体在进行道德选择时,总是自觉地利用主体自身的利益来衡量客体属性对于道德需要所具有的意义。所以,当人们认为一种东西对自身有益时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自私的事来,这就不难理解大学校园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了。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因而也是自身行为的责任主体。任何一个精神正常的人都可以独立地做出决定,进行道德选择并能够担当道德责任。

道德责任意识即承担意识,是自己为自己的言行主动承担的自律意识,是人的社会性、主观能动性、目的性的总和。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责任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中最核心、最深层的东西。强烈的责任感是道德行为的源泉。一种行为只有当它出于对他人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时,才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当代大学生是我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责任感无疑是现代人力资源的核心素质。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人的公民”。因此,责任教育已经成为世界道德教育的新观念和新趋向,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培养工作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的伦理意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高校的道德教育通过新的道德选择、道德价值导向作用对大学生行为产生影响,是仅将道德选择的调控作用纳入道德教育的轨道中。加强道德责任意识教育既是大学生形成健全道德人格的必要条件,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注释]

篇2

结合道德教育核心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确立了以编演道德小品为核心,以参加模拟法庭、社会调查、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演讲辩论等活动为辅助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任课教师的统一组织、指导下,大学生以宿舍或小组为单位,通过选题、调查、剧本编写、班级初演、全校汇演等环节,扎实完成道德小品编演实践。这些道德小品反映了爱心、感恩、奉献、诚信、公德、传统美德等诸多道德主题,凸显了对当前道德领域实际问题的关注和拷问,使广大学生在参演、观看的过程中获得了十分深刻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促进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三是通过更新教学方法手段促进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世界。广泛使用经典案例教学法、咨询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交流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加强了教学情境的营造,更加密切地关注现实的道德生活,着力阐释热点难点问题,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和思考社会生活、人生课题的钥匙,让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活泼、生动,更具亲和力。通过这一系列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二、注重强化学生的主体自觉,以系统全面的道德实践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

人的道德养成主要通过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等途径进行,其中躬行和自省是更高层次的环节,也是道德养成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切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都是主体在一定道德规范影响下追求一定道德价值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道德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伦理学研究同时认为,知性德育是知识化、概念化和学理化的德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知识的把握,主要作用于人的理性。生活德育是全方位地同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密切相关的德育,涵盖了理性、情感、意志、本能、欲望、行为等诸因素,强调道德学习的自主性构建。根据这一原理,要强化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促进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就要把道德教育融会于大学生的行为养成中去,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纳知性德育于生活德育的框架之中。甘肃农业大学按照生活德育的要求,紧紧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弘扬和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传统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构建了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一是开展“知荣明耻,文明修身”大学生文明修身行动、“创优评优,从我做起”、“讲文明,讲诚信,树新风”、文明集体创建评选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并将基本道德规范的学习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大学生入学教育、校纪校规教育、考风考纪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等环节,促进了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强化。二是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子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固定服务站点,定期开展志愿关爱帮扶。由青年志愿者定期轮流开展义务植树、文明乘车执勤、推广文明礼仪、生态环保服务、学校重大活动服务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培养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品质。三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重点开展了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义务支教、支援灾区、帮困解难、关爱“三留守”人员、文化下乡、生态环保宣传与服务等活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奉献爱心、磨练意志、增强责任感,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情操。如学校“爱的痕迹”公益团队每年假期赴农村开展以“免费照相+爱心放影+特色支教”三大套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为农村的父老乡亲送去精神欢乐。近4年,他们将爱心接力的足迹散布到天水市、渭源县、古浪县、漳县等地的贫困农村,捐赠书本3500多本,赠送儿童玩具200多件,赠送衣物1000多件,放映电影60多场次,拍摄照片7000多张。由于出色的表现,该团队获得甘肃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的荣誉称号,并受到中国青年报的专题报道。四是突出抓好以学农爱农为核心的职业理想教育。通过扎实深入的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稳固专业思想、热爱所学专业、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成长成才。特别是通过专家教授、职业楷模的现身说法和思想辅导,引导大学生学农爱农、立志为农,积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能吃苦、肯奉献等优秀品质。学校同时持续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情操,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注重发挥隐性德育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大学文化的育人功效

德育包括显性德育和隐形德育两方面,前者是指教育内容明确规定、教育方式直接正面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课堂教学、道德实践活动等;后者则蕴藏在周围的人、环境、文化之中,虽具有潜在性,但也更具广泛性和长期性,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大学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精神内核,凝聚着大学的价值追求、精神传统和行为风尚,是显性德育的主体内容,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构建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精神、大师人格的感召,胜过一切道德说教。多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促进了道德教育。一是大力弘扬学校精神文化。通过开办校史展览、复修老建筑伏羲堂、加强校史研究传播、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和爱校荣校教育、举办纪念盛彤笙诞辰100周年等相关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情系稼穑、强农报国、面向基层、富民安民”的价值追求,“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不断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二是整理讲述大学里的动人故事,强化榜样示范。通过深入挖掘学校老一辈专家、新一代学者、知名校友、当代大学生中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突出宣传他们身上热爱祖国、潜心学术、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扎根基层、吃苦奉献等精神品质,展现了内涵丰富、富有魅力的农大人品格,感召着大学生修身立己、奋发进取。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了“书香校园读书文化月”、“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身边的感动”寻访宣传、先进模范人物报告会、主题演讲、读书征文、展览展映、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道德素质。

四、注重创新方法载体,不断开创大学生道德教育新局面

篇3

道德情感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道德情感即道德感,是情感的高级形式,是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而且在道德人格结构及道德实践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总之,把社会取向和个体取向有机结合,并使主体能够主动的去接受社会道德的约束,使自身的归属欲望和向善的要求得以满足,从而引起的人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道德情感。中外学者对道德情感的研究很多,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给予了“道德情感”不同的概念解释,但不论是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或是其他学科,对道德情感的溯源都会追至心理情感,认同情感是道德发展的心理基础。对道德情感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应先从对情感的理解开始。对道德情感本质的把握要向对情感概念的解构一样,从认知、生理和表达三个层面对其进行把握,这样有助于深刻理解道德情感的内在发展过程。道德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为品德心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依据自己所认识和掌握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来衡量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凡是符合个人所掌握的社会道德准则、道德信念和道德需要的事和行为,就会产生满意、愉快、振奋、喜悦等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不满、厌恶、羞愧、愤怒等情绪体验。所有这些客观事物通过个人道德观的折射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就是道德情感。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现状:

关于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现状,按内容来看大致认为可分为三个方面:(1)道德情感的发展呈动态的稳定;(2)道德情感的表露内隐与外显兼具;(3)道德情感的作用功利性和道义性并存。按发展来看可分(1)道德情感空泛化、表面化;(2)道德情感内隐化、弱褪化;(3)道德情感自发性、波动性;(4)道德情感体验的浅陋化和矛盾化。按稳定定划分可分为(1)自我意识对道德情感调节作用明显;(2)不稳定性和多方向性;(3)反复性和可逆性。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的原因分析:

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的原因分析,学者对这个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主要有以下因素

1.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1)大学生自身缺乏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经历;(2)道德情感偏好的传统积累在逐渐消逝。

2.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因素:(1)应试教育下家庭忽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启蒙教育;(2)社会的变革及各种不良的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3)高校对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4)德育教师的水平能力不足。

3.社会环境因素:(1)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情感标准混乱;(2)道德情感的实践体验缺乏;(3)大众传媒的多元化以及不良思想内容传播的影响。

四、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迫切性与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极其迫切。主要有两大点:(1)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提升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培养。首先,道德情感是人接受道德信息的先导;其次,道德情感可以引发和调节人的道德行为;再次,道德情感是道德发展动机系统的核心。(2)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五、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内容

道德情感,依其所指向的对象和内容和分为:(1)政治性的道德情感;(2)一般的社会道德感;(3)个人道德情感。

依其产生的主观原因或情感体验的形式,按其内容和形式可分为(1)直觉的道德感;(2)想象性道德感;(3)伦理性道德感。

道德情感是个体道德品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指人们对现实道德关系中某一特定对象的相对稳定的主观态度和心理定势;其二,指人们对他人道德行为的乐善厌恶的心理倾向和情绪反应,具体表现为对他人善行感到高兴并津津乐道地表示赞许和崇敬,对他人恶行感到厌恶并持鄙视、谴责的态度;其三,指主体置身于特定境遇时能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心理自愿,具体表现为以能履行相应道德义务为荣为乐,以未履行相应道德义务为愧为耻。

六、大学生道德情感存在的问题

对大学生道德情感存在的问题,学者对这个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大学生自身道德情感存在的问题(1)存在一定的空泛化与表面化现象;(2)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因素;(3)存在较大的波动性;(4)道德义务感存在一定的弱化。

2.高校在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目前高校的道德教育方式仍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较少关注大学生道德情感人格的培养和道德实践体验;(2)道德情感教育目标不够明确;(3)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容过于窄化;(4)道德情感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

七、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对策

在以上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中,为了更好的促进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一般可以交替使用以下方法:1.以境唤情法;2.以行育情法;3.以情促情法。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大学生道德情感培育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自身道德情感体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问题;再者,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共同为大学生积极健康道德情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此前提下,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明确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目标内容;2.对己方面:(1)培养大学生自理、自律、自强的自我责任感;(2)培育大学生悦纳自我、敢于面对的自尊感;3.对人方面:(1)培养大学生的友谊感;(2)培养大学生的同情感;(3)对自然的敬畏感、亲近感、秩序感、护爱感;4.对社会方面:(1)培育当前大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2)培育大学生服务社会、乐于奉献的义务感;(3)培育大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感。

【参考文献】

[1]王弟丽.《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2]郑红.《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

[3]曾钊新,李建.《道德心理学》.

篇4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能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2-0074-02

一、道德能力的内涵与意义

所谓道德能力,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已知的道德原则或规范,在自己的道德实践中,能够鉴别出真善假恶,从而对一定的事件与人物作出比较合理的道德判断以及道德选择的能力。道德能力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伦理体现,是人的诸种道德素质的综合,亦是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塑造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所以,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当前,中国社会呈现着快速的变化。与以往的社会情形相比,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外来文化大量持续涌入、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青年大学生在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认知社会的同时,还受到一些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例如在某些大学生的身上,就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道德理想迷失、道德观念错位、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失范,还有的学生甚至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这些新的情况以及新的问题之出现,使得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受到严峻挑战。如何帮助大学生驱除由于巨大的社会变化带来的道德迷茫?怎样让大学生摆脱时下的道德窘境?……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能力,使他们能在不断变动的社会环境中,提高分辨道德是非、辨别善恶美丑、知道荣誉耻辱的能力,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道德能力培育的必要性

道德能力的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应对社会变化与和价值多元的现实需要。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当代中国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前三十年,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这种似乎时空倒错的压缩式发展变化,把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人、选择与困惑、理性与情感等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多元还是一元、传统还是现代等一系列问题使我国社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人在自己的道德生活领域面对全球范围内多种价值道德文化的相互激荡,认为对个人态度和价值观没有影响,那是一种幼稚的想法。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目前在社会生活中普遍感觉到人们的道德水准下降,道德教育与道德规范失去其应有的威信和作用。这表现在:一方面在社会的剧烈变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道德信念与道德规范受到不同方面的冲击,外来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而带来的一些新的道德观念的出现;另一方面,人们对新的道德观念的认知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道德法则难以最后确立,因此无法发挥新的道德观念应该具有的价值;加之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一些腐朽的道德意识没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令人觉得道德规范似乎可有可无,在现实生活中其价值显得苍白无力。

但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毫无疑问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较之以往更大的道德空间。例如,随着人们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国人的视野不断地被一再扩展。

人们的道德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诸如人们对道德的认知由原来道德的“克己复礼”,继而转向道德应该保证人们应当生活得更自由;道德标准由原来的近乎严苛转向更多的宽松与包容,道德价值呈现多元化。然而,这种现象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当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以及更多的道德选择时,道德的困惑也随之产生,即如何在多种道德选择中进行合理抉择。

正确的道德选择来自于道德主体正确的道德判断,而正确的道德判断来自于正确的道德认知。其种种都是主体是否具有道德能力的反映。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但在学校里要学习各种科学文化专业知识,同时也必须在当前这个动荡纷杂的社会中学会分辨真善美丑,提高自己的道德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自己生活幸福以及生命境界的提升,来培养自己的道德能力。

三、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育路径

既然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承担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那么,我们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向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呢?

首先,培育大学生完备的道德意识。道德意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对于善与恶的认知。一般而言,道德主体意识中对善与恶的认知能力是与道德主体的年龄、知识以及社会阅历有关。当下,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与道德素质,但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还不甚稳定。尤其是面对纷繁的社会环境时,面对着善与恶何去何从的选择时,会显得摇摆不定。这主要是因为善与恶在他们的观念中还不是十分明晰。因此,这里我们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加强道德伦理的系统学习,学会辨别真善美丑。诸如人性,它既不是“人之初,性本善;”也不是天生“人与人之间像狼一样”。人性是社会的产物,“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1]我们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教育,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道德现象,辨是非,明曲直,从认知的角度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

其次,引导大学生学会在道德实践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道德选择是道德主体在实践中的一种自由选择。众所周知,所谓选择就是在客观存在的若干种可能性中择其一;如果人是别无选择的,那就说明这个人是被迫行动的,也就说明这个人没有道德能力。当然,人只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活动。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生活范围里面,在绝对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事物中间进行的”[2]。所以,从这样的角度理解,道德选择本质上是自由与限制的统一,也就是说,道德主体是在对意志自由和外在必然性关系的把握中实现道德选择的。

在这里,我们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那种认为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无从选择,一切都是预定的宿命观念,必定会导致最终放弃对于道德的自觉遵从,从而丧失道德信念;另一方面还要教育他们,即便是人具有按照自己意志选择的自由,但是这种选择也不是绝对自由的,因为所谓的自由都是在一系列不自由的条件下实现的。虽然目前较之以往相比,人们有了宽松的道德生活空间,也有了比较自由的道德选择范围,然而对于那些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而言,环境给予他们的自由与选择,与其说是道德的福音,还不如说也许是道德的陷阱。受消极社会生活的影响,有些学生反对任何有关的道德约束,主张放任自流,以虚无的态度对待文化传统中倡导的道德规范与道德理想,解构道德意义。这种倾向导致原本具有明确是非准则和善恶性质的事物等不道德现象被视为个人的私事,纯属于个人自由选择。所以,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能力教育,是抵御时下各种负面道德影响的客观要求。对于社会生活来说,道德是一种传统,一种习俗,一种确定的规范,一种无可选择的原则;对于个人来说,道德则是一种个人的习惯,一种个人的选择,甚至是某种个人的偏好。必须使他们懂得要按照社会生活的必然律,按照道德的规范去选择必须遵从的道德律,在学会限制中获得主体自由。

最后,强化大学生自身对于道德规范的自觉认知和遵从,而这应当来源于对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教育。道德作为社会规范,与法律规范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道德是要求道德主体自觉自愿遵守的规范,人们不但在自己的道德实践中乐于遵守,而且还在对其尊奉的过程中感觉到一种甚至是幸福。讲到道德修养,人们似乎更加偏重于理解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我改造与自我磨炼。但是,即便是这种更倾向于“自我”的道德实践,也是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去引导青年学生。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贯重视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孔子就强调“修己以安天下”。道德修养作为一种高度自觉的活动,特殊性在于其是主体的内心反省以及在其基础上的自我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是一个艰难曲折的精神净化与充实的过程,诚如德谟克利特所言:“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斗争的胜利则标志你是深思熟虑的人。”[3]没有经历如此的磨难,那么,主体道德能力的提高可能就是一句空话。在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反复向青年学生强调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尤其是在当前外界信息呈现爆炸状态之时,应当保持自身的宁静,坚守自己心灵的家园,而不是在纷繁的诱惑中迷失自己。

总而言之,在时下巨大的社会变迁中,现实所呈现出的道德危机与道德境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他们学会在道德的困境中做到合理的道德选择,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能力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因为没有学生道德认知、道德选择以及道德能力的提高,就没有和谐校园,就没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出现。因此,加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道德能力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会以自身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去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从而作出道德选择来彰显自身的道德力,能够自觉自律地做到知荣明耻,以正确的道德规范正身律己。正因为如此,道德能力是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大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66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355.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07-02

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顺应时代潮流发生着改变。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他们具有思维敏捷、灵活,能够较快适应外界环境同时也可以短时间内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特点,这一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其道德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关乎自身道德品质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本文通过论述道德能力的内涵、基本特征,着重探讨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道德能力,这对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能力的主要内容

(一)道德能力内涵

尽管学界对道德能力的概念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但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将道德能力定义为:道德能力是认识、理解道德规范,在面对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道德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它是道德思维与道德实践、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相统一的特殊能力,而不只是一种道德思维,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因素。

(二)道德能力的基本特征

1.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

就稳定性而言,道德能力是人们为了完成某项道德行为所具备的心理特征,这一心理特征是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行为主体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中,面临某种道德现象时,往往会做出对这一道德问题的一贯态度与想法,从而在行动上也会保持一致,因此道德能力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就可变性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道德关系、道德环境也适应时展需求产生了变化,一些新的道德矛盾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个体不断适应新情况,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积累新经验,从而提高道德能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始终掌握道德生活的主动权。若只是停留在原来的道德水平而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就会陷入道德的迷惘,而这就是道德的退化。由此可见,个体道德能力的生存与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结合的过程。

2.独立性与连贯性相统一

就独立性而言,道德能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每一种道德能力都是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独特功能。比如道德认识能力是对一些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理解能力。就连贯性而言,每一种能力在道德能力系统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在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着道德主体在面临道德问题时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程度。个体身上的每一种道德能力都与其他能力相互贯通,相互联系。任何一种道德能力的缺少,都会影响到其他道德能力的发展。比如,道德认识能力在道德能力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没有对道德问题的深刻理解与把握,道德能力中的其他能力便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道德判断能力是道德选择能力的逻辑起点,而道德选择能力则是行为主体的道德意识向道德行动转变的关键。若没有道德践履能力,科学的道德判断、正确的道德选择便很难落实到行动中。由此可见,道德能力的诸要素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连贯性,是独立性与连贯性的统一。

二、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这是应对社会全面转型和多元文化价值并存的现实需要。在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由于人们的社会背景、经济利益、文化意识的不同,其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呈递增状态。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中,主流道德价值观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与威胁,许多新的价值观悄然而生,一些腐朽陈旧的道德意识再次兴风作浪。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使我国面临更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多元并存的世界中,任何一种现象、一种行为,都会因文化的多元性有着不同的理解,既可以得到某种文化价值标准的肯定,又可以受到另一种文化价值标准的否定。现实生活中因存在多元文化而缺乏一种权威性的道德理想,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道德评价机制由绝对向相对转变,道德标准由严厉向宽容转变。这虽然会给予人们相对宽松的道德生活空间和更多元化的选择,但大学生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环境,应如何正确进行辨别显得更为重要。

这是走出信息多样化困扰和道德困境的力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一种新的社会生存形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载体的新型社会生存方式以其传播速度快、灵活、简单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尤以大学生为主。在这自由、开放的网络社会中,不同文化背景、政治立场、道德观念、不同民族的人都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可最大限度地汲取自己所需信息并与他人交流、分享。但在简捷获得巨量信息的同时也存在威胁与挑战。丰富的信息包含真假信息、合法和非合法信息、有益和有害信息,这些信息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信息污染”。面对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作为思想尚未成熟、对事物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必然会产生道德判断与选择的困惑。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能力是大学生走出道德迷惘的重要力量。

三、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的路径

(一)创新德育内容

高校德育内容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等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质,它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民族文化有关。因此,人格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征的统一体。人格是形成人生价值观念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人格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道德能力也就无从谈起。由此,良好的人格易于道德能力的建立。

高校德育内容要教会大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道德标准可能已经过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面对新问题、新情况,不断积累新经验、找到解决方法,并提出适宜的道德标准和规范,使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知荣辱、辨善恶。

(二)创新高校德育观念

创新高校德育观念要正确处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德育是教育者施之于受教育者的活印T谡饫铮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并传授德育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作为受教育者,教师要向学生虚心学习,同时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学生处于教育者的地位,这就形成了“双主体性”,这是提高道德能力的基础。

创新高校德育观念要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对话关系。新型的师生对话关系是指师生在相互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言谈进行交流与沟通。 这种师生关系实质上是对民主精神的发扬,对教师权威地位的消解,但并不是消除教师。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摒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情景共存,权威也转入情景之中。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学生的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直觉的能力会得到深化。

本文从学校道德教育领域出发,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道德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学校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协作,更需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参与。面对巨大的社会变迁,道德境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大学生各方面的道德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使学生从自身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中对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选择,能够知荣辱、辨是非、分善恶。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失范;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是适应调节当今网络社会里作为“网民”的人类个体之人际关系,规范其网上行为,以维持网络社会的良序运行之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网络秩序、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表现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21世纪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的出现,网络道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新的道德形式。网络社会交往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数字化等特点,使得人类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松弛禁忌压力的机会空间,“自我”有了更多伸缩自如地表达意见的空间,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从而出现了网络道德缺失的新问题。

1、道德意识弱化。本我意识张扬

互联网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存在。一旦进入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网络世界,人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在从人到机器再到人的转换过程中,交往者的真实身份被掩盖,身份虚拟化成为网络交往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且这种虚拟身份可以随时创设或终止,网民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同时,互联网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或机构,因而也就没有谁可以左右它、操纵它、控制它。这样,互联网就成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贵贱,是一个彻底“民主”的地方、一个可以滥用自由权利的地方,这就导致了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在网络社会中,人人都把自己作为中心,反对任何约束,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欲求而不择手段。所以缺乏“熟人在场”的虚拟网络为人们的“本我”提供了一个暴露的舞台,使“本我”意识得以充分张扬,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这就加剧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出现。

2、道德人格扭曲,伦理情感冷漠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都存在着“社交的需要”。在交往中,人际情感得以维持。而在网络虚拟社会里,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逐步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使得家人之间、邻里之间、同事、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日渐淡薄,伦理情感日渐冷漠。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因为道德心理、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沉溺于网上交际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导致个体对现实社会中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或扭曲。

3、传统道德规范受挫,道德行为失范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关系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道德规范因而也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然而,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间接化使得直接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这样,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匿形而导致的模糊使规范所体现的伦理道德观念已难以再放到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中加以认识、检验和适用。一方面,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之上的传统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而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面对全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统一的道德规范,因此大量的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造成了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节,并引发大量的失范行为。

篇7

关键词:茶道思想;大学生;道德修养;培育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茶道思想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哲理,要将其“和”、“静”、“怡”、“真”的茶道精神融入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之中,将茶道思想中的艺术、社交、礼仪、修行等元素注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之中,提升大学生清廉、节约、朴实、勤俭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成长。

1茶道思想的源起与内涵分析

茶道思想历史悠久,由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可谓是中国传统茶道思想的渊源和鼻祖,成为古代人们修身养性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并在唐宋年间得到极为广泛的流行,到达中国古代传统茶文化的鼎盛时期和阶段。茶道思想在古代极为讲究和注重饮茶环境、饮茶礼仪、煎茶程序等,达到了超凡的境界,有极为深邃的哲理和奥妙之处。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进程之中,中国传统茶道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释家三家的哲理思想,推崇“和”、“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和观点,并提炼为“和”、“静”、“怡”、“真”的茶道思想精髓。在儒家的茶道思想之中,讲究中庸和谐的人格修养的意境,讲究谦和之仪、中庸之美,借茶表达情意和创设气氛,并在不同的茶事活动中显露出其“和”的本意和初衷:泡茶时讲究“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待客时“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饮茶时“饮罢茶敬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在道家的茶道思想之中,讲究和推崇“人法地、地发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宁静无为淡泊之意,显露出返朴归真的终极追求和人生理念,并注重养生养性,主张以和悦愉快的态度待人处世。在佛家的茶道思想之中,讲究和推崇心性的修行,通过饮茶参禅悟道,直指人心。

2高校大学生的精神道德培育的文化缺失现象分析

在当前的高校大学生的精神道德培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内容:

2.1精神文化认同的自觉性的缺失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面临各种价值取向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干扰,在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知识背景的条件下,大学生容易在个人的文化和价值取向上产生摇摆状态,极易受到不良网络文化、西方文化、粗俗文化的诱惑和影响,缺少对精神文化认同的自觉性。

2.2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的重视度欠缺

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管理者将视线集中于大学生就业率、大学生竞赛、硬件设施等方面,而对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显现出薄弱的现象和问题,由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时间周期较长、收效较慢,难于外显,为此,高校的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显得较为无足轻重。

2.3高校的文化传承较为薄弱

在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领域,对于文化的传承大多固定于既有的模式,大多是以团结、创新等大而空的话题为主,而缺乏对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探索,这就使我国传统精神文化的优秀积淀无法得到传承和弘扬,无法充分彰显出中国精神文化的内涵和要义。

3茶道思想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中的应用探索

茶道思想和精神对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功效,尤其是当前大学生之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和不良心态有积极的修正作用,可以较好地将茶道思想中的“茶人精神”渗透于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之中,引领大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将中国传统茶道思想中内蕴的朴素道德观念充分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态度之中,帮助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实现对客观和理性的探索,更好地树立牢固的人生信仰和理念,形成高雅、随和的人格魅力。

3.1茶道中的礼仪文化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培育应用

在现代多元化经济的背景下,大学生要依循生活中的既有礼仪,如:见面时的揖、拜、顿首礼仪等,认识中国传统沿袭而来的以茶待客的生活礼仪和习惯,并着重了解和学习茶道之中的礼仪文化,将茶事活动中的各种不同茶艺礼仪更好地展示出来。1)茶艺礼仪。在茶道之中的茶艺礼仪之中要求泡茶者衣装齐整而得体,行为举止要端庄而优雅,其行姿、坐姿、站姿均要优美自然而大度,不可过于拘谨和随意,大学生尤其要注重茶艺环境中的服饰穿戴、行动姿态、动作等方面,保持良好、优雅而端庄的姿态礼仪,完美地解读和诠释厚重深邃的茶道思想和文化内涵。2)茶人礼仪。在茶艺表演中的茶人不仅要掌握茶叶的沏泡要领,如:诤器、置茶、润茶、敬茶、品茶等,还要具有亭亭玉立的站姿、优美典雅的坐姿、轻松怡然的走姿,以清雅脱俗的气质、清晰婉转的茶艺解说吸引和征服欣赏者。具体来说,茶人应当具有的礼仪主要包括鞠躬礼、伸手礼和寓意礼,其中:鞠躬礼可以分为行跪式、坐式鞠躬礼仪,在行跪式及坐式鞠躬礼之中要将双手置于膝盖前,在行站式鞠躬礼中则要将双手自然朝下。伸手礼则是在向客人介绍茶叶、茶具、递茶时的礼仪,要将手指并拢、大拇指朝内、手心朝上,自然地向前伸出,并表达出“请君观赏”的邀请。寓意礼要注意的是在放置茶壶时切忌将壶嘴对准客人,因为壶嘴对准客人意为驱逐、请人离开之意,而通常是反复三次将水壶高冲低斟,名为“凤凰三点头”,意为向客人三鞠躬之意。通过这些茶艺活动中的礼仪学习和理解,可以使大学生充分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含意和人文素养,由此较好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个人品格,增进对茶道礼仪文化的领悟和理解。

3.2茶道中的“和”的内涵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应用

在中国传统茶道文化和思想之中,倡导和推崇儒家文化中的“和”的价值理念和思想,提炼并形成了“谦和中庸”的茶道精神,将其应用于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培育过程中,可以极大地促进大学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使大学生在和平、和睦、和善、和谐的茶道思想和氛围之中,感受到茶道精神所倡导的仁爱、宽厚和诚信观念,较好地帮助大学生参禅悟道,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和人格修养,丰富大学生的人文内涵,实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可以让大学生欣赏和阅读脍炙人口的茶文化作品,如:唐寅的《品茶图》、卢仝的《七碗茶歌》、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茶诗》等,使大学生在这些令人神清气爽的诗文面前,感受到茶道思想和文化的馨香,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个人气质和审美境界。同时,还可以让大学生参与各种茶事活动,感受和体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的物我相忘的精神境界。

3.3茶道思想对于大学生修德养性的培育应用

茶道思想渗透了儒家、道家、释家三家的思想内涵和哲理精髓,折射出道家思想中的“慎独”和“自省”的理念和哲理,通过对大学生的茶道思想的渗透,可以较好地实现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培育,渗透茶道思想中的崇德弘毅的理念和思想,使大学生汲取茶道思想中的精髓,不断地提升自身道德的自觉性,培育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坚毅的品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道思想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积淀和精髓,可以将其融入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过程中,使大学生体会和感悟茶道思想的内在文化内涵和哲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趣,增强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实现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李丹.茶道文化对提高高校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探讨[J].福建茶叶,2017,39(08):162-163.

[2]罗薇薇.茶道文化在大学生传统思想文化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38(04):289-290.

[3]方立琴.中国茶道之谛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启迪[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01):139-141.

[4]吴薇,蒲海燕,蔡雄彪.略论茶道的艺术化[J].农业考古,2011,(03):344-346.

[5]李敏.浅议茶文化与女大学生修养[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01):208-210.

[6]何哲群.高职的茶道教学与学生的道德修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8,(02):73-74.

篇8

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特点

在2013年新学期伊始,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到:98.7%的学生配有手机,近六成学生拥有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少数学生甚至开车来上学,其中15%的学生的电子产品单价是在4000元以上的高档消费品,这些数据都突出表现出90后大学生在消费道德方面都有自身迥异的特点。

1.消费观念更趋个性特征

随着我国近年来生产力发展的快速释放,加上广告、网络传媒的推波助澜,一个产品日趋丰裕并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正以超常的速度扑面而来。法国后现代思想家鲍德里亚在其《消费社会》一书中这样写道:“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包围的大学生们的消费习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冲击,我们看到很多90后大学生在消费时是非常自信的,表现为:他们特力独行的消费理念,擅长在多角度、多范围、多品种的流行元素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又与众不同的产品。他们相比以往更厌恶趋同性,不会轻信权威、专家,更愿意相信自己,个性标签是他们追逐地永不落伍的品牌,这些都证明90后大学生有良好地消费判断力,在消费中更有方向感。

2.消费行为日趋网络化、便捷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上消费以其便捷、便宜深受90后大学生的热爱,网络中的时尚、前卫和新鲜更能吸引90后大学生的眼球。网络的快速性、便捷性与大学生追求不断变化的行为特点的高度契合,使得大学生是不断深化的网络生活的主力军。在网上down歌,买书及消费自己急需的商品是90后大学生喜欢做的事情,很多学生是因为网上消费相对更加省钱,甚至非常依赖这种生活方式,有些学生因此具有网络综合征。

3.感官性、享受性消费行为居多,而文化用品消费和发展性消费相对不足

90后大学生追求标新立异、个性发展、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征决定了他们消费的心态和消费对象也日趋个性化、时尚化、与众不同,他们购买产品的最大的心理驱动,表现在消费结构上:90后大学生在支付正常的生活开支和学习资料费用之外,用于娱乐、休闲、旅游等方面的享受型消费逐渐增多。数码相机、高档手机、品牌电脑甚至是许多90后大学生的必需品,少部分同学是利用这些产品为学习所用,更多的同学是利用这些产品进行休闲娱乐所用,甚至有些同学的家庭经济情况并不能负担这些开销,但并不阻碍他们的趋之若鹜。不少沉湎于手机短信和网络游戏的学生,本末倒置地将省吃俭用的日常生活开支用于虚无缥缈和泥沙俱下的网络消费上面。购买消费产品用于个人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发展上面的就更加少之又少,很少同学会思考产品与个人提升关系,在消费产品上短视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4.消费计划性缺乏,超前消费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90后大学生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所以大学生的家庭环境普遍较好,同时90后大学生又多为独生子女,深受父母的宠爱,在物质需求方面,父母都尽可能地满足子女的需求,这就使得子女在消费过程中容易丧失理智去追求与经济条件不相匹配的物质享受。另一方面正值青春期的90后大学生们喜欢新鲜、时尚的个性化商品的特质,又容易被明显代言广告、视觉消费、图像消费和诱惑性的营销伎俩所迷惑,从而陷入品牌高档消费和朝秦暮楚式的时尚追逐中,更有的大学生们在通过正当途径不能满足自己消费需求的情况下,采取以“学校补课、考试”等为理由欺骗父母,向家里要钱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以上90后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表明:一部分大学生群体在消费道德领域既有选择性又有潜意识盲目性的矛盾特征,甚至有的大学生企图通过品牌消费、攀比消费和人情消费等来博得同伴的好感和子团体的归属管,反映了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的自尊、自爱与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趋向。

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的教育引导

针对90后大学生在消费道德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认为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会影响一代人的消费道德认知与消费趋向,也会冲击一代人的理性消费文明,这也是高校道德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1.加强消费道德教育,完善道德形成体系

为了使消费层面的道德感知不影响其他层面的道德内化,我们应该把消费道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德育体系中来,把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内容具象化,并引入实践中存在的消费方向的案例,开设诸如:《消费心理学》《消费经济学》等相关课程,引导90后大学生的消费技巧、消费方式与习惯,提高他们抵御物质诱惑的能力,培养他们自我道德完善的认知体系,从而使得他们走入社会后能够真正地独立、自信地适应周围的环境。

2.发挥班级组织作用,培养学生消费道德的自觉性

高校班级是一个子团体,又是一个学校的基层组织,我们应该引导班级的消费认知,形成一个导向性的团体消费价值标准。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班级组织的积极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道德教育活动,可以就各种消费道德现象展开讨论,也可以举行消费道德规范和消费知识的趣味竞赛,形成科学、合理、健康消费的团体氛围,使90后大学生在积极融入班级的过程中接受消费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消费道德的自觉性。

3.辅导员老师的适当引导

在高校学生思想走入成熟的过程中,辅导员老师的导向性作用是无需讳言的。在此问题上,辅导员老师要明确消费道德问题并不是一个子问题,他会传导到学生思想领域的其他方面,对学生的思想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辅导员和学生长期在一起,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学生的消费观。因此,辅导员在完善自身消费观的同时,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对学生的消费心理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4.培养90后大学生的自立能力和理财能力

刚开始独立生活的90后大学生只是在空间上实现了独立,在思想认识、思维的成熟性方面还远未达到能够独立的程度,这时的大学生,仍然依赖父母和他人,父母们会竭尽所能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学生的经济束缚减少了,就不会顾忌消费道德问题。因此,父母要有节制地为学生提供经济支持,要让他们知道和学会自己解决一部分经济来源,这也是学生独立能力的体现。另外,学校也可以开展一定形式的理财教育,引导学生将钱用在生存型消费和发展性消费上,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由于我国理论界对日常消费的意义认知不足,大多认为消费纯属个人的私事,所以对于消费的意义以及消费教育的重要性认知相对不足。虽然也有学者提出了增加学校中消费教育环节,但是存在间接性和简单化的倾向。其实,消费针对大学生来说,也具有维系生存、调节生活、彰显个性、群体认同和丰富人生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消费道德领域的思想指引,从而才能使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在各方面塑造一个完善的自我。

参考文献

[1]郭建锋,卢新明.消费社会形态下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04).

[2]徐新.消费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8.

[3]郭鹏,郑华萍.论90后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其实现途径.

[4]徐佳丽.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成因浅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自省 道德修养 宽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325-02

中国乃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至今,凡道德修养高尚者皆如巍巍山岳,人敬仰之。在古代,中国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伦理观,把伦理道德看成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把道德教育和修养看做是培养圣贤君子的必要途径。其中,把自身的修养放在了第一位,可见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就受到国人的重视。而在当代,面对发达的科技水平和网络信息,无论是执政者还是普通民众,其崇高的道德修养仍然是中国崛起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前提。尤其是作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大学生,其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将直接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当代大学生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一、于人宽容

在当今,无论是民族、国家还是个人,都要面对多元化的信息、文化、思想等。一个国家的昌盛,需要我们拥有宽容的精神去不断地接受并吸取外面世界中的精华。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是这样,对于我们个人,更是需要有宽容之心,这也是促进我们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古今中外讨论宽容的理论和书籍多如牛毛,但大多都是站在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态度上,很少涉及学生对他人也要拥有宽容态度。

1.宽容是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一种基本道德修养。贺来先生在其《宽容意识》里说道:“宽容是一种建立在对人与世界多样性,对真理的相对性和对人性的多面性的自觉意识的基础上的理性和明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人生态度,是人处理人际关系所存在的差异、矛盾和冲突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成熟通达的美德和境界。”

任何人从一出世就开始了其人际交往活动,由最初的与父母的交往,到亲戚朋友,到老师再到陌生人,穷其一生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人不能绝对脱离周围的环境而存在,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与周围的人、事物、环境发生着交往关系。人际交往是个人适应社会,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没有人际交往活动,就不可能有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要宽容待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的一生无论是在与他人,还是与社会的交往中,都会遇到形形异于自己的人,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与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难免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对其抱有宽容的态度。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其中不少人都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做任何事情都以满足自我需求为目的,都希望他人一直以自己为中心,而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在他们心中强烈的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不懂得去尊重别人;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予以强烈的批判却不知要虚心接受,对于以上种种问题不能客观的对待,没能给予宽容的态度,从而造成其人际关系的恶化。大学生要清醒的认识到,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先学会尊重别人。

对别人坦率和尊重,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并向别人学习,乐于接受各种差异性,这些都是我们顺利进行人际交往的基本要素,正如孔子云:“宽则得众”。可见,宽容是缓和甚至消除矛盾从而实现人与入融洽相处的重要前提。

2.宽容是治愈嫉妒和仇恨的良药。古往今来,许多的悲剧事件都是由嫉妒或仇恨而造成的,例如,战国时的庞涓因妒而恨,又如三国时的周瑜,其“既生瑜,何生亮”的嫉妒心理,最终导致了膑残瑜死这些损人伤己的惨事。在今天这样一个文明的社会当中,尤其是相对比较纯净的大学校园里,也不乏因嫉妒或仇恨而发生了令人沉痛的事件。这些都是由于缺乏宽容而造成的伤人伤己的恶果。

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说过:“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同学难免会遇到产生嫉妒心理的时候,但是如果我们拥有一颗强大的宽容心的话,就能将这些本就不必要的仇恨和嫉妒化解为零,维护我们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身处在全球化进一步扩大、科技更加发达、网络信息空前盛行的时代,更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自由个性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更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待他人。当别人在某些方面优于或者超越自己时,我们应以一颗虔诚的心去接受它,并时刻看到别人的努力和优点,而不应该把目光仅盯在自己的优越之处和别人的欠缺之处。这样便会使我们的心胸开阔,能够全面、客观、大度地待人、待事、待物,从而采取利人利己的行动,治愈因嫉妒或仇恨而受创的心灵。

二、于己自省

在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成功的经验,其中自省是中华民族道德修养实践历程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修身方法。大家耳熟能详的“吾日三省吾身”,讲的就是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不断调控自己的行为,以达到完善自我,净化社会环境的目的。

1.增强自省能力是大学生自我道德意识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的发展,其外因都是辅助作用,其内因起决定作用。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由内因决定的。自省就是要从自身出发,找出自我道德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调控自己的行为,以完善自我的道德人格、道德理想,最终提高自我道德水平。究其本质而言,自省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在道德修养中,大学生要想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道德人格、道德理想以及道德水平,自省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内因是根本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时,更应该立足自身,经常反省自己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地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

2.增强自省能力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进行道德实践。自省是大学生客观地了解和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要经常主动地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检视自我道德修养,以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我们不能只是在自己的道德出现问题时才反省,在看到别人的道德问题时也应该反省自己,正所谓“见不贤而内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大学生认真查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以改之,在否定自我的前提下不断创造出新的自我。

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具有较强的自省能力的大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有效运用于相关实践中。因此自省能力越强,道德修养越高,其道德实践就越完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他们能够在比自己优秀的同学身上得到启发,在比自己落后的同学身上得到警示,不断完善道德修养,从而更好的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

三、结论

总之,促进大学生道德修养提高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于人宽容和于己自省作为强调主体作用的修身方法,是不断推动道德主体提高道德认知,进行道德实践的内在力量;是大学生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全面发展道德人格的关键;是大学生不断自觉地自律、反复自愿地履行道德行为、道德义务不可缺少的环节。

收稿日期:2011-04-08

作者简介:高宗梅(1981-),女,安徽来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交叉研究。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沃尔泽.论宽容[M].袁建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0-98.

[2]贺来.宽容意识[M].长春:宙林教育出版社,2001:58-80.

[3]程工.德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10-115.

[4]唐艳灿.宽容心:道德教育的必修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技学报,2009,(4):37-40.

[5]朱家存.宽容:主题性教育的又一目标[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19-22.

[6]黄云明.论宽容在现代道德中的地位[J].河北大学学报,1996,(3):83-85.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

一、道德榜样的内涵及特点

关于道德榜样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目前大多数学者对道德榜样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界定。其中有成云雷学者认为,道德榜样是指在一定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凝聚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的共同理想追求、具有较高的道德境界因而能够对他人具有教化作用的人格范式。张茹粉则把道德榜样界定为人们的某一实践活动及其活动的成果体现出来的对其他社会成员具有学习、激励或者借鉴意义的人或事。

道德榜样具有巨大的道德美丽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它是一种形象的代表。具体来说,道德榜样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所推崇的道德榜样也是不同的,因为他们身上具备独特的精神特征,并且能够代表所处时代的主旋律,他们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也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只有道德榜样具备了时代性,才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即便是时代变化,在道德榜样身上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也将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间。二是目的性。道德榜样以鲜明的形象向人民指明道德规范的基本价值方向,作为践行社会道德原则的典范,对人民的道德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三是形象性。教育者通过对道德榜样的生动、直观的真实刻画,而不是通过简单的说理来启发人们接受抽象的道理。人们通过对具体的榜样形象和特点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加深了对榜样的印象,有利于深刻领会道德榜样所承载的教育内容。

二、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意义

(一)激发大学生个人道德情感

榜样教育是最为常用,也是最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德育教育方法。在对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树立先进的道德模范,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提取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并从中受到启迪,最终将道德榜样优秀的道德品质内化为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道德榜样教育的方法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个人道德情感。

通过具体而又鲜活的榜样能够将其真实而又生动的事迹展现给人们,可以帮助大学生更深刻而且更全面的理解道德榜样的精神内涵,使大学生的个人道德精神的提升。另外,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直接参与道德行为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而产生愉悦感;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间接参与道德的行为,了解道德榜样的事迹,从中可以获得认同感和亲近感,因此可能产生向榜样学习的想法。而这些都是依靠道德榜样事迹产生这个情感的体验之后获得的,大学生会因为道德榜样的优秀品质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情感上的共鸣,并发自内心的敬佩、信服等情绪,这不仅仅是情感的认同,也将成为推动大学生优秀品德形成的强大源动力。

(二)有助于克服不良社会风气带来的负面影响

校园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因素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尤其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极易受到个人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信息交换频率的不断加深,大学的道德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高校应该坚持把道德榜样作为引导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范本,同时还应该将道德榜样的优秀品质不断延续下去,让大学生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将文明、诚信、团结、奋进的良好新风尚带进校园,以此克服不良社会风气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有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高校大学生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序进行,能否对大学生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德育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作为独立的道德主体,是否接受道德榜样身上具备的品质,并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依照道德榜样来要求自己,这是一个要求大学生自觉、自主和自愿履行道德行为的过程。因此,引导大学生学习道德榜样,并严格律己,而且能够通过向道德榜样学习之后来影响身边的同学,只有这样不断地不断把道德榜样精神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才能更好的推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

三、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机制的建构

(一)探索贴近校园的道德榜样教育的选择机制

选好榜样,是保证道德榜样教育的前提。由于大学生处于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相互交织的时期,在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上容易出现异化甚至畸形的发展趋势,一旦受到身边其他人不良行为的影响,他们就会很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因此,探索贴近校园的道德榜样教育的选择机制,为大学生选好榜样,指导他们学习榜样,以此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而不是盲目的推崇榜样、膜拜榜样。

1. 所选的道德榜样要具备多样性。道德榜样应该涉及方方面面的优秀人物,他们不仅要代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符合大学生阶段性成长和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应该体现在多元化文化条件下的价值观,所选取的榜样也应该是能够引领大学生群体前进的方向,同时能够带动大家学习的道德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