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培训范文

时间:2023-03-21 10:2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培训

篇1

20xx年德育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7月8日至1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广南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为期三天的“广南县20xx=9年中小学德育主任业务培训”的学习。三天来,我积极参加每一节课的培训,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顺利地完成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培训。通过这次学习和培训,对于刚刚走上德育主任这个工作岗位上的我,培训是及时的,收获是丰厚的,意义是重大的!本次我们一共听了五位老师的讲座,即刘老师的《师德教育论》、田老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玉老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讲座》、黄老师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和韦老师的《学校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学习完了以后,我对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下面就谈谈我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和体会。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其实不然,德育工作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因为只有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就像讲课的老师们讲到一样,我们是要培养出考取大学而像××××××一样会杀同学的尖子生还是培养出有品德、知善恶的一般学生呢?我想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要培养出能遵纪守法、有礼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识有理想的接班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我们应该走出误区,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中小学校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我们要开展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应从思想觉悟上来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我们才会努力地开展工作,抓好德育工作,下功夫去完成好每一个工作内容。面对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不听话的青少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德育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二、德育工作的艰巨性

就像讲课的田老师讲到一样,我们的德育工作不像文化教育课一样教什么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像其他工作是显而易见的。简单来说是因为德育是对人的心灵的教育和塑造,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导,是对学生心理的辅导等,换而言之,我们德育工作者既是对学生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成才的导师,也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种多角色的我们,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不下功夫,不从细微工作做起,不研究好工作方法,是不会取好的成果的。况且,在当今这种社会环境下:网络不断侵蚀着孩子们的生活,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家庭教育又滞后不前,等等,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更是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除此以外,德育工作还包括有学校的安全工作等,而安全工作也是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要工作,并且学校的安全问题是随时随地都会面临的。

面对如此复杂而的工作内容和任务,而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又不利于开展工作,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是个艰巨的任务。那么,是不是我们就避而不谈德育工作和安全工作呢?我认为这是行不通的,正因为面临着如此多的问题和困难,才更需要我们不懈努力的工作来破除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如何开展好德育工作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自己肩膀上的重任,也让我清楚自己工作的艰巨;也通过学习,让我得到了各位专家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增强自己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的信心。在听了几位老师的精彩讲座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学校的德育工作:

1、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师德是学校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就像俗话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况我们是教育者,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其实,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师风,就有什么样的校风,有什么样的校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学风。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首先做到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这样才会为学校德育工作起一个好的开端。

2、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已成为未成年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中小学校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努力做到是学生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的各种生活生存能力,促进他们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3、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当前社会中,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已非常突出,甚至了出现了学生杀老师的极端行为。这警示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相关的法制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面

 

,我想我们要认真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这样才会要求他们做到守法、不违法等。

 

4、做好各种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不管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要按照“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安全管理方针,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来约束和指导工作,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这样学校的安全工作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篇2

随着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村德育教师的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已成为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重视和发展在职培训。就农村德育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在职提高机制的形成,推动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一、农村德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提高我国农村教师素质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培训的目标、方法等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农村德育教师的培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完善的体制。主要表现在:

1.领导部门重视不够,农村德育教师专门培训制度不健全

当前,不少农村中小学的领导,对教师的职后培训认识不到位,没有很好的理解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相关的教务人员也是应付了事,对教师培训不重视,敷衍应付,走过场,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措施,管理乏力,流于形式。对农村德育教师的培训就更难形成制度和机制。 虽然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得到了国家社会的重视,但是,教学实践中,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中小学仍然注重升学率,思想品德课、政治课得不到重视。有的学校都是班主任或其他教师兼课,缺乏一支独立的德育教师队伍。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培训中,也就只重视主科,即使有思品课和政治课的培训,也是新课改、新教材的学习或是为了提高学历的学习等。很多地方的教师能到县城听听课就已经很不错了,就更缺乏有目标、有计划的系统体制建设,致使农村德育教师素质提高缓慢,严重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2.培训工作的观念落后,方法单一,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由于领导不重视,使得培训工作中培训者和参训者对在职培训均持消极态度。培训机构不更新观念,教育思想陈旧,缺乏对农村中小学德育状况的充分了解,课程长期囿于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内容,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相脱节,与教学实际脱节,有些培训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为了完成任务,甚至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来设定培训内容,更不可能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这根本不能解决教师急需的更新观念、调整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了解教改新成果等要求,很难做到培养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为农村教育服务。许多地方的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参加培训就是为了得证书,而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效果,甚至部分教师往往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以获取一纸证书,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精神,不能在培训中主动学习,锻炼能力。

3.缺乏高素质的专职培训师资队伍

作为农村教师的进修培训主要是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承担。长期以来,由于对进修培训工作缺乏重视,致使投入不足,进修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知识老化,严重影响培训的质量。有的进修校甚至只有管理人员没有基本师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职教师就更没有,虽然参训教师对培训寄予很大的希望,但往往是失望而归。高素质的农村德育教师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提高农村德育教师素质的关键。

4.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

农村教师培训中最大难题是经费筹措问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要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要切实保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经费来源,并积极探索经费来源的其他有效渠道。”但是,很多农村地区难以落实。主要原因在于地方经济落后,拨不出相应款项,再加上缺乏对教师培训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就很难有足够的经费。同时,学校生源逐渐减少,教育经费日益困难,有的学校早已负债累累,连一些正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都捉襟见肘,更无法拿出经费派人到外地学习或参加培训,即使能派人出去培训,也轮不到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教师。加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较低,自己也无法承担培训费用,因而造成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培训经费的严重不足,素质的提高缺乏后劲和动力。

二、农村德育教师培训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重视和加强农村德育教师培训体制的确立和建设

《教师法》规定:“广大中小学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培训的权利,履行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义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为教师进修培训提供系统的服务和组织保障。同时,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关键是提高农村德育教师的素质,这是关系祖国未来,民族振兴的头等大事,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必须制定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农村德育教师的培训计划,并形成各方达成共识的长效机制。从经费的划拨与筹措到教师队伍的完备、从培训的教材到培训内容的规范、从教学条件的改善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从县级培训到与城市携手等方面,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能和迫切任务予以落实。没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保障,农村德育教师的培训不可能落到实处,要提高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2.注重培训的观念更新及内容、方法的创新

提高德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是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大问题,培训者和参训者都应有足够的认识。培训机构要更新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注重强调教师的自身发展观和价值观,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培训机构要形成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职的师资队伍,不但具有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这是培训工作的必备条件。农村德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对知识和农村教育事业的追求来充实自己,从而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德育教学工作中去。

培训机构在设计培训内容时,要深入到农村中小学教学第一线,从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和德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现代信息社会对农村人才的思想道德要求出发,力求融合观念、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依照各地不同情况和特点,编写教材。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和应用,把计算机知识、技能和辅助教学的培训作为实现全员培训目标的突破口,切实提高教师获取信息、知识和接受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能力。同时,作为德育教师,青年心理学、课堂教学艺术、师德修养、时事政治等课程必不可少,这样,紧密联系实际的培训内容,才能使教师不断更新观念,调整充实自己,真正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整体素质。

在培训的方法上,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灌输方式,要提高培训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讲课缺乏科学性和生动性,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主要采取系统指导讲授的方法,根据教学理论和德育课的教学法,对某一课堂进行有声有色、生动形象、逻辑严密的教学示范,参训教师反复的训练,直至得心应手;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各自的不同情况选择自学的方式和相关教材,采取自学自交的方法。这样,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训教师就能把参加培训同自我发展结合起来,独立思考,系统学习,自我提高;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差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课题研究的方法,即通过注重引导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合作研究。一个课题为中心,组织参训教师收集资料、阅读书籍、调查访谈、讨论研究等,使之在研究中获得理论,了解熟悉科研过程,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能力。方法还有很多,但一定要符合实际,并且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把农村中小学德育教师培养成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者。

篇3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道德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建立在一般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对于职业道德的认可和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道德规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是现今企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道德指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充分、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分配,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蕴含以人为本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道德体系,可以令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在实际的情况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常出现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不尊重员工个体价值、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等道德缺失的现象,有的情况甚至严重到构成违法的行为。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道德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套合理、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道德体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道德缺失现象的成因

1.理念上“以人为本”的意识缺失

目前,存在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并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意识观念,不注重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一味地为寻求公司利益,随意压榨员工,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超时加班,并且没有加班补助,以未完成公司任务为借口,增加员工的工作和心理负担,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很直观的例子就是深圳“富士康”员工“连跳”事件。很多员工在工作时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例如生命健康权、隐私权等,属于自己的基本权利都无法保障,就无法使员工端正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人文关怀其实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观念。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员工能够感受到公司的关怀,自然在情感上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就更愿意付出,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公司带来效益。

在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员工时,更多地是关注人才自身所具备的技能与价值和人才对公司的贡献,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有助于个体专注自我价值的训练和提升。但与此同时,企业往往忽略了员工进入公司后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素养的培育,令员工在初入公司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难以找到认同感,在工作中会产生迷茫,最终要么遗憾请辞,要么就是被公司淘汰。既不利于员工个体发展,也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长远发展的。

2.制度上缺乏公平、公正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些制度的制定本身就是有悖于职业道德的。例如很明显的性别歧视:在企业招聘广告上就明确注明了需要男性或者女性,即使该岗位本身对性别没有任何要求。还有一个最普遍的现象是薪酬分配不公:很多企业制定的薪酬标准与员工自身的工作任务并不匹配,这样往往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公平的对待会使员工消极工作。流水的兵并不利于企业长足稳定的发展。针对员工的培训制度,也会有不公允的地方,许多企业都会将培训机会特意分配给资历深、经验足的老员工,而新员工获得培训的机会微乎其微,这样不利于企业积累专业人力资源,也就无法快速健康地发展下去。

3.企业自身忽视了道德建设

企业自身立足社会就应该遵循道德要求,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诚信是一个企业长足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大多企业都明白并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依然会存在一些诚信缺失的问题。例如,在招聘信息中,虚假信息,要么是对薪资的随意抬高,要么是不存在的岗位,为了证明企业实力或者广纳员工,采取的这些失信手段,损害了公司的诚信度。

对知识产权的忽视,在招聘时以考验的名义,要求应聘者针对企业某一具体时间提出解决方案,最终无偿窃取有效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企业难题,严重损害了应聘人员的知识产权和个人利益。

欺骗员工,拖欠工资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也是企业失信的表现。诚信是劳资双方建立劳资关系的首要前提,也是劳动合同签订的基础。在现实中,存在着部分企业与员工签订虚假合同,欺瞒员工,最终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的现象。例如,在招聘时承诺员工各种福利待遇,但到实际支付时又以各种借口或者绝口不提来敷衍了事;一些小型工程企业会存在严重的拖欠工资的现象。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德育培训

1.人力资源管理中德育培训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企业都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力资源中的德育培训有利于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从道德层面开辟一个更合理、全面的管理途径,加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合理结合,使利益最大化的有效管理手段,引入道德观念,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有助于到企业和员工的良好发展。将道德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作为风向标引导和制约管理规范,有利于净化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业界的风气,将之引导向科学、合理、健康、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从观念上培养职业道德

道德意识是一种隐性资源意识,企业要稳步健康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德育培养。要将道德意识作为重要的管理理念,作为行为依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有自身独特的企业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为出发点,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在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强调公平、公正、公开,用企业的诚信换取员工的信任和归属感,合理规避道德缺失的现象。

3.从制度上完善管理体系

一个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进行适当合理的优化。一方面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制定合法的管理制度,加强法律监管,对员工进行合理制约,进而避免发生管理过程中道德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完善管理制度,政府部门需要加大社会舆论监督,提高民众的道德素养,监督企业道德缺失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加速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篇4

  小学老师师德培训心得

  20xx年9月我有幸听了教师师德师风报告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对认真批改。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我授课的原则是“向45分钟要效果”,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有的没学过,还有的学过一点,掌握程度相差很大。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事先向学生进行了解,然后对没有学过的和掌握差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补课,绝不能不分情况地一味灌输。正如一位老老师所说“工夫到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

  教师就是要传道、解惑,对学生和同事在学术上不能有丝毫地保留。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案、收集的资料等,都会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和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别人的进步也是促进自己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

  树立良好的师风需要每个老师的努力,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师德。希望能借评估的东风,“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的德能更上一层,使我们的学校办得更好。

  小学老师师德培训心得

  我认真听取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顺利地完成了相干课程的学习培训。通过这次学习和培训,对刚刚走上德育主任这个工作岗位上的我,培训是及时的,收获是丰富的,意义是重大的!学习完了以后,我对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下面就谈谈我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和体会。

  一、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进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偏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以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实在不然,德育工作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们教育的核心。由于只有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由于要培养出能遵纪遵法、有礼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识有理想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时代新情势下的教育,我们应当走出误区,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中小学校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我们要展开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首先应从思想觉悟上来熟悉到这一点,这样我们才会努力地展开工作,抓好德育工作,下工夫去完成好每个工作内容。面对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不听话的青少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实在根本缘由就在于我们的德育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当重视我们的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二、德育工作的艰巨性

  我们的德育工作不像文化教育课一样教甚么就有吹糠见米的效果,也不像其他工作是不问可知的。简单来讲是由于德育是对人的心灵的教育和塑造,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指导,是对学生心理的辅导等,换而言之,我们德育工作者既是对学生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天生才的导师,也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这类多角色的我们,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不下工夫,不从细微工作做起,不研究好工作方法,是不会取好的成果的。况且,在当今这类社会环境下:网络不断腐蚀着孩子们的生活,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家庭教育又滞后不前,等等,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更是遭到了非常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德育工作还包括有学校的安全工作等,而安全工作也是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重要工作,并且学校的安全题目是随时随地都会面临的。

  面对如此复杂而的工作内容和任务,而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又不利于展开工作,作为德育工作者的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做好,是个艰巨的任务。那末,是否是我们就避而不谈德育工作和安全工作呢?我以为这是行不通的,正由于面临着如此多的题目和困难,才更需要我们不懈努力的工作来破除各种困难和题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如何展开好德育工作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自己肩膀上的重任,也让我清楚自己工作的艰巨;也通过学习,让我得到了各位专家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增强自己要把这项工作做好的信心。在听了几位老师的出色讲座后,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学校的德育工作:

  1、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

  师德是学校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有甚么样的老师就会有甚么样的学生,就像俗话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况我们是教育者,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实在,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的家庭,有甚么样的师风,就有甚么样的校风,有甚么样的校风,就会有甚么样的学风。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首先做到榜样作用,为学生建立起学习的榜样,这样才会为学校德育工作起一个好的开端。

  2、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已成为未成年人的一个很大的题目,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中小学校更应当熟悉到这一点。我们每个老师都要努力做到是学生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题目,培养他们的各种生活生存能力,增进他们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3、做好法制宣传工作。

  当前社会中,学生的违法违游记为已非常突出,乃至了出现了学生杀老师的极端行为。这警示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一题目。相干的法制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面,我想我们要认真做好相干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这样才会要求他们做到遵法、不违法等。

  4、做好各种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不管做甚么工作,我们都要依照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安全管理方针,用《中小学安全管理办法》来束缚和指导工作,加强与其他相干部分的联系与合作,这样学校的安全工作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也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要想把学生教育得好,管理得好,就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努力教育。如展开家校定期会议、家长座讲会、定期家访等,都应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德育教育千头万绪,触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但纵然我们的工作很繁琐,展开起来很困难,不过只要我们找到了方法和对策,不管多大的困难,多繁琐的事情,我们都应当并且能够把它完成好。所以对我来讲,这次培训是一次及时的培训,它将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很重要的帮助和影响。

篇5

摘要:在职业培训中,学校应重视,且努力做好职业道德教育,促使他们既掌握所从事职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专业素质,又具备该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为社会输送技术过硬、品质过优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职业培训 职业道德 教育

德国哲学家恩格斯曾说:“每一个阶段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这里的“道德”指的既有社会道德,又有职业道德,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社会道德包含职业道德,而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具体表现。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行为准则、思想情操与道德品质。①因此,在对学生开展职业培训过程中,学校应重视,且努力做好职业道德教育,为社会输送技术过硬、品质过优的专业人才。

一、职业培训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进行职业培训后,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还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需要。鉴于此,其目前情况如下:

1.学校侧重于技能培训,忽视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为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安排教师重点讲授专业理论、技能操作课程,加大专业课的课时数,而对职业道德的教育的重视不够,没有把其放在应有的位置,且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一层不变,未能使学生看到“好处”、成效,不能激发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对职业道德的关注。

2.教师只重视技能培训,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部分学校是直接安排专业课教师顺带上职业道德课;部分学校虽安排思想政治课教师上,但这些教师沿用“老套路”,不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实际进行教学。这些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未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水平,这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亦使他们缺乏提升个人修养的动力。

3.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图眼前境况,却未能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待职业道德。普遍认为只要掌握了职业技能就可以找到好工作,职业道德的好坏与是否有利于自身发展没有多大关系,看不到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否影响将来的发展空间,继而忽视职业道德培养。

二、加强职业培训中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每一行业都有其职业道德,且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因此,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都必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遵守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那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职业道德,做到“道德”与“技能”并重呢?

1.增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首先要从道德意识抓起。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培训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学校要督促教师做好培训工作。一是要根据学生实际,细化,并强化职业道德要求,适时地拓展职业道德知识。二是要结合学生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本职业道德教育。三是要灵活运用培训方法,结合现场观摩法、师生互动法、影片赏析法等教学方法,生动地讲解职业道德。

2.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技能培训中去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学校应积极贯彻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一手抓“技能培训质量”,一手抓“职业素质质量”。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时,在开展专业课过程中,也要视专业、对象的不同而开设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且要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技能操作培训中去讲解、示范及运用。职业培训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从基本的道德着手,从基本的职业行为规范开始,再深入地讲解本职业的“行规”,培养学生认识、接受,乃至实践“行规”。通过培训,努力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想认识”,身体力行,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使这些枯燥的理论转化为指导他们具体技能训练的“武器”。

3.改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原有认识

从学生到员工,他们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学校、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学生在接受培训时,一定要改变他们对职业道德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等原有的错误、肤浅认识,要联系实际生活、工作,排除他们心中的疑虑、困惑,让他们在从事本职业活动时,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哪些该做、不该做,在做正确时才能得到认可时,就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样,他们便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开展工作,一心一意地为做好每一件事。此外,也要使学生意识到职业道德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威望、收入等,与自己将来的发展息息相关,这样才能促使他们自觉地、实事求是地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规范言行举止,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三、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但要掌握所从事职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专业素质,而且还要具备该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这样才能完成所从事职业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在职业培训中,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德育教育,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身教重于言教”,教师需密切结合学生专业,丰富教学方式,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从行动上影响学生,做好表率作用,促使学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从业观”;学生需扎实地掌握本行业的规范、准则、礼仪等职业道德,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为社会提高“德”“能”兼备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宦平主编.德育·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第二版第三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10-11.

篇6

 

关于教师培训的个人心得体会

 

20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我有幸到xx省团校参加了xx省“千校万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骨干教师为期五天的学习培训,在这期间听了很多专家及团校教师的精彩讲解,异常是谌贻琴部长的讲话,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紧迫感、使命感。这可是我第一次外出学习,感觉中,我的心从未有过的充实。这一次培训虽只是短短5天时间,但实在是受益匪浅,现就这一次短暂的学习培训和自我的工作实际谈谈一下自我的心得体会吧!

 

体会到要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从“爱”开始。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完美心灵的力量。教师应当怎样爱自我的学生呢?我认为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忙。还要抽时间和他们谈心、交流,共同活动,缩短师生距离。仅有注入了爱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到达最佳的教育效果。我们仅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仅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体会到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翁地位,就要相信他们的理解本事,同时又要正视他们的理解本事。有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许做,在爱的名义下过度保护孩子。这样做,一方面使孩子受到过分限制,使他们的本事得不到适当的发展。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在过度的限制中,厌恶说教。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如果不能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品德培养很容易走弯路,走错路。儿童的个性不一样、年龄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智能组合等都可能会有所不一样,所以,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采取易于未成年人理解的、喜闻乐见的方法。还要让他们多参与。道德教育不是你说我听,而是要让未成年人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孩子们懂得自我要求自我,自我监督自我,对自我的行为进行控制。仅有孩子们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有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升华道德情感,构成道德认识。

 

体会到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要做到育人先育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

 

两句话是我对德育工作的概括。也就是说在我教育我的学生时,我必须先做到有德。德体此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学时期是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关键时期,好多习惯在这期间养成,能够毫不夸张地说,好的品质会决定孩子的一生,。相反,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作为教师的我深知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取探索,以良好的师德培育优秀的学生。告诉孩子不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要求我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要细心谨慎。说到就要做到,使孩子有榜样可学。而不是仅仅是空口号,要做到以德服人。

 

今后学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这就关系到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坚持就要从此刻做起,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做起,同时,又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打得牢,他们就能够成长得更快更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性工作抓得紧抓得实,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就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让每个未成年人的身体和思想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夯实和打牢,造就一代代时代新人,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辉煌。

 

关于教师培训的个人心得体会

 

经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进取进行知识的更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代替。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我的主角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本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经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明白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

 

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

 

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我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坚持进取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构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我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我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经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进取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此刻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进取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进取实施者。身为教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我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我,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我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我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本事,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今后我会将在那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我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景,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本事,加强平时的学习、充电。他山之石,能够攻玉,我必须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职教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这次培训资料丰富,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我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我,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我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我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本事,有目的地总

篇7

我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培训活动。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聆听专家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一、把握课程基本理念

1.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2. 珍视学生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学生的权利;

3. 道德存在于学生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学生的生活;

4. 让教与学植根于学生童的生活。

二、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性质

在《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我们需要摒弃那种认为法治教育就是讲法条、讲案例的观念,把传播法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当中。俞老师总结了该学科教学的三大性质: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1.生活性

珍视学生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2.活动性

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2.开放性

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

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

三、新教材四个方面的突破

1.将涵养实践智慧作为“学习做人”的核心。

品德课的中心任务是教孩子“学习做人”,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在综合、整体、深入的意义上实现“对生活的洞察”,是一种实践智慧的获得过程。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意义与价值内涵,使知识成为人的实践智慧的生长因子。

2. 打破“自我中心”的倾向,走向“在—世界—历史中”的人。

新教材借鉴生存论的思路和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导学生实现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新教材注重文化共同体的节日、习俗教育,注重引导学生与“过去”对话,使学生成为文化传统的承载者,并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回望”去品出生活的文化与道德的意蕴。

3. 超越技术主义和狭隘的功利思维。

新编教材特别强调,教学的重点不是学会书上范例中包含的(如果有)操作性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对于自己的世界而言的整体上的好办法。

篇8

  教师寒假培训心得感悟

  学校组织的这次教师寒假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对师德、班主任工作规程考核、如何听评课、新教育实验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通过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我有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培训会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也坚定了我扎根于人民教育事业、扎根于实小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

  二、认真学习教学基本常规和管理规范,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虽然在来到XX以前,我已经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小学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教务处的XX、XX、XX主任给我们详细介绍和讲解了我校的相关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门一样,同样有着很多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我认识到,作为小学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学校的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认识到小学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我认识到,小学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虽然这次新教师培训虽然是安排在寒假之中,但绝大多数教师都来参加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确实,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的能够胜任自己本职的教学工作,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我们XX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师寒假培训心得感悟

  伴随着春天脚步的日益临近,新的学期也马上就要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校领导特别精心设计了本次培训活动,认真听完13位老师的精彩发言,感觉收获颇多,特总结如下:

  听了工会杨主席的“师德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行业有了更加清晰而又深入的认识,杨主席用最通俗易通的语言,用我们身边的具体事例对教师道德这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其中我对专业理想、专业操守、专业水平这三个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清楚自己肩上所肩负的责任。杨主席还用浅显的道理、诙谐的语言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何让自己以更加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如何在工作之余放松自己。听了杨主席的一席话,我更加懂得了自己身体健康是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更加明白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针对班主任工作,德育处两位张主任分别以“如何管理一个班级”和“班队会的开展、少先队执勤”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这些班主任老师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对经营好一个班集体也更加有信心。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工作中的那份激情,更需要的是多向老教师以及其他同事学习,吸取他们的优点与教学中的闪亮点,然后将所学到的经验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是自己更好地成长。对此,徐校长专门针对“如何听评课”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在听每一节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首先在自己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参加听课活动,并且要积极参加,同时注意跨学科听课,相互学习。在听课过程中要学会记录,至于记录什么、如何记录的问题,徐校长也给予了详细的解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也是一样需要一定的常规来规整,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教务处张主任对我校的教学常规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带领我们重温了这项常规,对于一些改变之处,张主任也是进行了强调性的解释,使我对自己该做的一些常规以及在教学中不该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相信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我能严格的遵守常规的每一条。黄主任和王主任分别对如何数学作业和语文作业进行了经验传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知道自己所担任的一年级应该批阅的作业,以及在作业批改中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黄主任对作业批语的讲解,让我对数学作业的批语也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尝试。教育教学中除了需要常规的规整,也需要自己的专业成长,我校一直坚持在教研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针对此问题教科室庄主任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教科室的桑主任针对新教育这个问题做了报告,倡导每位老师努力打造一个个书香班级,共同建设一个书香校园,同时对新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解读,让我们知道了到底该做么做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的成长。

  最后,办公室赵主任针对学校安全作了报告,再次警示我们危险时刻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时时刻刻提高警惕,不只是学生的安全,我们自身的安全也很重要。总务处李主任针对办公室和班级的物品管理进行了统一的要求,再次提醒我们要有主人翁的意识,学会保护学校的物品,节约学校的资源。财务室付老师针对学校重要物产的管理也给与了统一要求,并通报了物产的申请程序。医务室安医生针对学校的传染病防控进行了讲解,让我们对传染病的种类、预防措施等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短短的两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收获颇多,使我对学校的方方面面有了全新的认识,希望这一切都是新学期的良好开端,我也会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认真经营好这个班级,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这里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

  教师寒假培训心得感悟

  在这次的寒假培训中,很幸运的聆听了几位领导和老师的讲座,这次所讲授的内容可以说是他们多年从教经验的心血结晶,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我们这些正在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道路上摸索前进的年轻人如同指路的明灯,让我们收获颇丰。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此次活动中的感想和收获。

  执教近四年了,在教育教学方面我自认为有了一定的积累,也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其他老师的帮助探索出一些方法,但听了专家们在教学常规、德育、如何听评课等方面的指导,赫然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常规是教师日常工作的典范,是每个老师要达到的标准,学校这次安排专家教师从整体以及各学科等不同角度给我们做了教学常规的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1、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加强教学工作计划性的重要措施。制定计划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一份详实的教学计划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纲领,既是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又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具体指导。

  2、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我所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五年半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有了自己的独立认识。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第一步要写好教案,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研究利用何种讲法学生更明白,内容上则应该不断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这样的态度写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和提高。

  其次,对第二天要讲的内容,要预先对内容进行安排,列出提纲。作为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够,对教学的控制能力也不强,所以我会在上课之前自己先试讲一遍,以求更好的把握课堂。

  3、争取创设属于自己的课堂风格

  讲台如舞台,做好讲课前的准备就好比一个演员在表演之前背熟吃透了课本,但能否取得较好的舞台效果,还要取决于演员的表演技巧和临场发挥,教师讲课如同演员表演一样,讲课的方法技巧以及教师的临场发挥都决定了教学效果。

  首先,要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一向以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早退更不旷课,在言行举止方面力争给学生们做出表率。

篇9

【关键字】教育技术学学科困惑;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133―04

一 研究的背景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和规模是前所未有的。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促使教育技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并没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1]。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在就业中已经开始出现困难的局面,有相当部分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与教育技术专业不相关的工作[2]。究其原因,作者认为除了扩大招生等客观因素影响之外,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所具有的专业素质能力与学科要求相去甚远,所产生的局限也不容忽视。

研究表明,本科生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的困惑正是导致专业学习效果欠佳、专业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不了解学科定位、学科性质和技能要求;不了解专业的研究对象;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对学科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充满担忧和疑惑等[3]。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本科生在学习期间的学科困惑,是教育技术工作者面临的又一大问题。很多研究人员对此做了探究,提出了不同的改进策略和方法。万力勇(2005)[3]提出了优化教育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构建合理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张媛(2005)[4]对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后,提出了修订课程目标、添加培训课程和管理课程的对策。徐红彩(2006)[2]针对就业问题,提出了改变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联系、减少扩招等策略。以上研究都是从宏观层面上着手,通过使用行政策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各个方面提出修正性意见。这些方法策略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学科所面临的问题,但是实行周期较长,彻底实现困难较大,在短时间内效果甚微。因此面对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困惑有增无减的局面,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提出了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系列讲座的方法,试图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2 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系列讲座

参与式培训一直在教师培训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学习者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学习,最终达到学习者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以后学习工作中[5]。

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是将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参与式培训二者结合起来,其特点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之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教师可以设置贴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景,营造和谐、平等、对话、交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刺激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间合作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6]。由此可见,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的许多特点都可以为解决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困惑而服务。

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设计了针对我校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困惑的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历时5周,每周举行3小时,主讲人为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名为“走进教育技术学”的系列培训分为“感悟教育技术”、“初识教育技术”、“理解教育技术”、“学习教育技术”和“走进教育技术”五讲。培训中将参训的学生按照年级、性别和专业等因素进行异质性分组,培训教室的桌椅以鱼骨型分六个小组摆放,每组的学生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围坐。整个培训通过创设专业文化情境,以学习小组和班级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方式,在高度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中,以理解、创建、分享和评价为主要学习活动,以案例、学习表单、概念图、EZClick课堂互动反馈系统、电子白板和电脑等为学习工具和支架。

二 研究的设计

1 数据来源

在系列讲座的前四讲中,学生在每次讲座后需要填写一份学习单,总结这一堂课的所学、所行、所思和所惑。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前四次讲座的学习单以及针对数名本科生的深度访谈记录。

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使用了内容分析方法、深度访谈和统计分析等三种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是一种客观、系统、能对明确的传播内容进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Berelson,1952)[7]。而内容分析法的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的信息量和变化进行分析。这一特点很符合本研究的目的。因此作者在本研究中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使用QSR NVivo 7.0软件工具,针对四次学习单中的“所思”与“所惑”的信息,以教学时间为基本维度以学习单中的独立疑问句子为最小意义单元进行编码,以获得本科生在讲座过程学科认识与困惑的变化过程。

访谈法是通过访谈者与被访谈者的直接接触、直接交谈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访谈者可根据研究目标,设计访谈内容提纲,获得被访者对其亲历事件的意义解释等深层内容。本研究中作者通过对数名参加培训的本科生进行个别访谈,以此来了解学生在讲座前后的变化的可能性原因,以及讲座对他们产生的具体影响。

统计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8]。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具有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本研究中,使用SPSS进行量表分析,完成对两位研究者的两组数据的信度分析。

3 编码依据的设计

对质性的材料进行内容分析的关键是要找到编码的依据。本研究采用了扎根理论的方法,自底向上的完成编码类目的界定。根据本研究的目的,作者认为应该从质性材料即学习单的话语中分析学习者认知的变化,主要关注的是学习者疑惑类型的变化和分析思考行为的变化。因此,在对学习单的话语进行分析界定之后,作者设计了以下编码类目。如表1所示。

表1中编码依据分成6大类,共9个小类,对本科生学科认识的认知深浅进行界定和区分。从第1类目到第3类目界定的是本科生提出困惑的类型。具体描述了“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由低到高表征困惑的认知层次类别。第4大类目属于认知的过渡类目,是描述本科生对讲座各方面的评价和建议。第5大类目和第6大类目是认知的高层次,界定了是否进行分析思考疑惑和解答疑惑的类别。

三 研究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1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以表1界定的类目作为内容分析的编码依据,对46名本科生四次讲座184份学习单进行了内容分析。本研究由两位作者背对背的完成编码,编码结果使用SPSS软件来检验研究的信度。由于不完全清楚两组数据的性质、分布特点,所以在进行效度检验前,先使用SPSS软件中的Explore探索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更为详尽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中的正态分布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在统计分析专业中,Sig值就是统计意义P值,P值大于0.05则认为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从表2中得知,两位作者完成的两组数据(Lv和Peng)的Sig值均为0.200>0.05,因此两组数据属于正态分布。

对于满足正态分布的数据,可以通过SPSS计算Person值来检验数据的效度。因此本研究中的两组数据进行Person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两位研究者即Peng和Lv自身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为1,而Peng和Lv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54。学者DeVellis(1991)认为,信度系数在0.80以上属于信度非常好的情况,由此可见本研究具有很高的信度。同时,本文研究的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讲座的过程中,作者是讲座的助教,所以通过作者自己的参与和观察以及之后的访谈,能够比较好的保证本研究的效度。因此证明数据具有高可信度。

2 数据的分析

(1) 时间推移中同类目数据的变化

在QSR NVivo 7.0中编码后得出的各类目的数目和比例情况绘制的成柱状图,如图1所示。

观察图1中同类目在时间推移中的变化,可以发现数据有了显著的差异:

首先,“简单概念性疑惑”的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减少,后两讲中几乎为0。说明讲座中解决了大部分的“是什么”的简单概念性的疑惑。

其次,“试图解决问题”的比例在四讲中增长最明显,第四讲的比例大出第一讲两倍之多。从中反映出本科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行为增多,也就是自主思考问题的意识增强。

最后,“专家性回答”比例也大幅上升。说明在讲座中,学生不仅进行了更多的分析和思考疑惑,并学会使用专业术语,尝试性的给出了“专家性”的解答。

(2) 时间推移中大比例数据的变化

在本研究中,我们界定16.67%为临界值,比例大于16.67%为大比例,置为“1”;比例小于16.67%为小比例,置为“0”。便生成一个由“0”和“1”组成的临界值表格,如表4所示。

为了研究四次讲座中大比例的所在类目的变化,我们认为可以忽略比例小于临界值的类目在数据研究中的影响作F,主要关注大比例即值为“1”的类目。根据表4绘制出图2大比例移动图例。图2中的立柱表示四讲中每讲大比例类目。观察图2可发现,随着时间移动,每次讲座中大比例所在类目的分布在移动。第一讲中大比例类目主要在一、二、三类目的“认知低层次”中,属于概念性的疑惑。但是随着时间的进行,大比例所在类目向思考型移动。第二讲中比例集中在3、4、5类目中。到第三讲集中在3、5类目中。第四讲中,高比重集中在了思考性类目中,也就是5、6类目中。这体现了本科生认知由浅入深,从简单提出“是什么”的疑惑,逐步深入思考实际的应用性问题,并能尝试给出解答的变化过程。

(3)子类目中数据的变化

从子类目中观察。在类目5中设置了两个子级类目:“思考观点疑惑”、“思考并解决”。在内容分析中,子级类目的数据变化也较为明显。如表5所示。

表5中体现了思考疑惑观点与提出解决观点的变化:第一,从列上观察,思考观点疑惑5.1的比例在4次讲座中,不断的上升。思考并提出解决5.2的比例更是迅速增多。本科生分析思考意识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都有显著增强。第二,从5.1和5.2的类目同期数目比重上观察,在第一讲中,思考分析观点疑惑较多,但几乎没有提出可解决方法。比重为6。但是在之后的第二、三、四讲中,比重的数值明显的减少。到第二讲,比重由6变为了2,最后第四讲达到1.3。说明学生不仅分析思考的意识加大,而且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大大增强了。

3访谈结果

对学习单的分析数据证明了学生在讲座中的疑惑以及思考意识有了明显的改变,但学生对于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讲座的主观感受是什么?变化收获有哪些?什么导致这些改变?针对这些问题对数名本科生进行深度的访谈。

从访谈中得知,在参加讲座之前,学生们对于本专业有很多相似的困惑:他们对于学科专业的了解几乎为零,最大的疑惑是课程设置。有位同学提到,他们了解本专业是通过学校设置的课程,但是现在课程设置杂乱,让他们不知道学科的重点是什么。还有同学提到,课程设置的面太宽,学得不深,没有突出特点,他们找不到学科的优势和学习的目标。因此许多同学为了就业都偏离本专业,向计算机专业或其他专业发展。但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讲座抛开了课程的限制,给了他们关于本学科最直接的认识。

在谈到最大收获,大部分学生都表示最大的收获是对学科的理解。他们说道,讲座的整体内容促进了对学科的全方位理解,使他们有了归属感。同时他们也提到系列讲座中的某一讲对他们的帮助,如:案例分析使他们明白教育技术能做什么,学习方法和就业指导为他们指明方向等。在谈及改变时,还有同学表示他们本想转向其他专业,讲座使得他们重新回到教育技术中来。

对于这样的培训方式,学生们表示很喜欢,可以与同伴分享知识、共同思考。还表示,这样的讲座应“早一点,多办一点”。按年级来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

对于课程的设置问题学生们仍表示较大的困惑。虽然讲座给予的学习方法等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进行侧重点的学习,但是教育技术学本科生课程体系的问题还是亟待解决的。

四 研究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定量与定性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系列讲座对于解决本科生的学科专业困惑上有显著的效果,学生的疑惑由简单概念型的疑惑转变成实践应用型的疑惑,同时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意识增强了,并能在引导下主动思考问题,探讨争鸣,提出解决疑惑的方法。但作者在访谈中也发现了这样参与式培训系列讲座需要改进之处,如讲座内容过多,讲座时间太短不能很好的领会和吸收等。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会再加以改进。基于问题的参与式培训系列讲座的方法虽然作用范围较小,但是周期短、效果明显。因此可以在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培养中推行应用。

参考文献

[1] 沙景荣,王林,黄荣怀.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规范研究的导向作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4(9):22-25.

[2] 徐红彩.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61-64.

[3] 万力勇,刘清堂.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专业素质的调查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5(2):13-16.

[4] 张媛,陈晓慧.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有关专业态度若干问题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5(5):14-17.

[5] 陈向明.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66-71.

[6] 杨承印,宁红民.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16-19.

篇10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全面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现就2009-2012年期间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立足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以师德建设为首位,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培训项目,整合资源、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优化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大力加强骨干教师和校长培训,重点倾斜农村教师培训,积极发展远程培训,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实现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高水平大学、师范院校、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参与的省、市、县(市、区)、校四级培训工作体系。进一步形成以教育事业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政府主导与校本培训相结合,教师履行义务与自觉学习相结合,各方面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培训机制。采取集中培训与送培上门、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传统培训和网络培训、理论学习和挂职实践、高校培训和企业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实施学历提升、通识培训、专题学习、高层研修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教师和校长培训。使教师师德素养不断升华,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真正成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要求的、受学生爱戴和群众欢迎的优秀教师。

二、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对象,是具有法定教师资格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其它教育机构的在职专任教师。全员培训主要包括新任教师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学历提升培训,省重点实施骨干教师培训和专题专项培训。到2012年底前,全省所有教师接受一次省级培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时间不低于240课时。

(二)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培训

大力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工程。省级培训项目优先安排农村教师。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扩大“送培到县”范围,到2012年底前,使每所农村中小学主要学科有1-2名骨干教师。建立城乡教师学习交流机制,定期选派农村教师到城市优秀学校跟班学习,选派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指导教学活动。

(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培训

大力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以提升“双师型”素质和新课程实施能力为重点,加大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证书。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职业学校教师赴企业锻炼制度。到2012年底前,全省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60%以上,实习指导教师达100%。

(四)高层次人才培养

实施江苏省中小学高层次人培养工程。从2009年起,选拔一批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校长(园长)进行重点培养,力争培养出若干名教育教学思想、理论和实绩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教育名家;培养出一批在省内具有一流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领军人才;培养出一大批能带领和推动所在地区、学校和学科教师提升整体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

(五)中小学校长培训

严格执行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校长提高培训制度,对全省中小学校长普遍实施一次轮训。每年举办1-2次校长论坛,组织校长到国内外发达地区学习、交流和考察。

(六)德育教师培训

落实班主任培训制度,新任班主任必须接受30学时的专项培训。组织实施少先队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项培训。

(七)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培训

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继续实施教师和管理者国际合作培训计划,提升优秀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国际化素养。在江苏教师教育网建立教师书库,广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三、主要措施和保障手段

(一)加强培训制度建设

加强培训组织制度建设。建立教师培训工作协调机制,发挥教师培训机构专业优势,强化校长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组织保障体系。

加强培训管理制度建设。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加强培训与考核、任用的有机衔接,激发中小学教师、校长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完善培训档案管理,规范登记内容,逐步实现全省性的培训学分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加强培训审查制度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教师培训的方案、过程、效果等进行审查,确保教师培训质量。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应获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一般不得组织教师参加社会机构组织的有偿培训。

加强培训评价制度建设。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县级教师培训的规划、目标、措施、成效等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是教育督导和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评选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各中小学校要制定和落实年度校本研修计划,教师参加培训情况是校长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教师完成培训情况是教师个人年终考核、岗位聘用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二)明确培训职责分工

中学教师和校长培训由省统筹规划,主要安排在举办教师教育的本科院校和海外培训基地进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主要安排在综合性大学、大中型企业培训机构和海外培训基地进行。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长(园长)培训由各省辖市统筹规划,主要安排在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和其它专业教师培训机构进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本区域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协调等管理工作。校本培训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指导下,以学校为主组织进行,乡镇中心校要发挥对农村小学、幼儿园的辐射作用。

(三)加强培训机构建设

举办教师教育的高等院校和专业教师培训机构,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基地,省重点建设好一批省级示范性教师培训基地。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中小学教师培训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研究,积极探索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是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织。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领导,按照省政府文件的要求,整合县级教师培训、教科研、电教等资源,形成县级教师研修中心,加强县域内教师和校长培训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服务。

组建江苏省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工作专家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省教师、校长培训工作进行研究、咨询和指导,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和工作建议。开展培训者、培训管理者培训,树立现代培训意识,掌握现代培训规律和方法,提高培训及培训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落实培训保障条件

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各地要落实好省政府关于教师培训经费的有关规定,设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保证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要。培训经费应与各地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步增长。

加强培训工作督导。按照《江苏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标准(试行)》的要求,加强对县级教师、校长培训工作、培训经费落实情况和培训机构建设情况的督导和检查。

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制定示范性培训课程方案和标准,加快培训课程资源建设。继续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重点加强网络培训课程建设,提高优质网络培训资源的覆盖面,为各地组织教师培训和教师自主学习提供有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