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系统范文

时间:2023-03-19 17:2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通信系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通信系统

篇1

关键词:数字通信系统;频偏;载波同步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Technology Study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Tan Xuefei,Zhao Chunbo,Chen Go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Binzhou University,Binzhou256603,China)

Abstract:Carrier extraction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by receiver performance important standard,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liabl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the carrier phase offset and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method is important.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design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the frequency offset and carrier phase on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Keywords: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Frequency offset;Carrier synchronization

一、引言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解调方式可以决定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载波恢复是数字通信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补偿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造成的频偏损害且跟踪相位。

二、载波同步信号的性能要求

载波同步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精度、效率、相位抖动、同步建立时间等。

(一)精度

精度是指提取载波与需要的载波标准比较,相位误差应该尽量小。

(二)效率

效率指获取载波信号的过程中尽量少消耗发送功率。载波同步追求的是高效率。

(三)同步建立时间ts

同步建立时间是指从开机或失步到同步所需要的时间。为了使同步建立的更快载波同步系统要求ts越小越好。

三、频偏及载波相位误差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影响

对双边带信号设 , 是提取的相干载波,解调器滤波后输出低频信号m’(t)为

(1)

如果提取的相干载波与输入载波没有相位差,即 =0, =1,则解调输出 ,这时信号幅度最大。若存在相位误差 ,因为

(2)

对于单边带解调和残留边带解调而言,相位误差不仅会使信噪比下降,而且在解调器输出中会产生原基带信号的正交项,使基带信号发生畸变,这种影响将随 增大而严重。

(3)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因为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本振时钟不一致,用在载频和中频上的射频振荡器的频率不确定性也会引起大的频偏,不同频偏时相邻符号间不仅有固定的相位差变化,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额外加上某个不确定相位。星座图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星座图不是在固定的几个点而是随着时间变化在旋转。

图1是用MATLAB工软件仿真的不同频率偏移时 -DQPSK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频率偏移也会导致 -DQPSK通信系统在检测时误比特率(BER)性能变差,频偏对通信系统的误码率的影响很大,为此必须在接收端补偿这个频偏,这就需要进行载波恢复,评价接收机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载波提取性能的好坏,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传输,对载波相位偏移以及频率偏移的估计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图1 不同频偏时 -DQPSK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图

参考文献:

[1]樊昌信.通信原理第5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文元美,张树群,林家薇,黄爱华.现代通信原理第1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王兰勋,荣民.一种位同步时钟提取方案及实现[J].无线电工程,2003,33(10):59-61

[4]Martin Oerder,Heinrich Meyr.Digital filter and square timing recovery[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1988,36(5):605-612

篇2

【关键词】短波通信 主要技术

短波通信技术机动性好、通信距离远、生存能力强、经济有效,虽然目前卫星通信以及其他的通信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但是短波通信由于其优良的特性没有被时代淘汰掉。短波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能够使短波通信在实施信道估算、自适应天线阵列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短波通信的目标小,在战争爆发时,短波通信基站不易被摧毁,而卫星通信所使用的卫星极易被摧毁,所以在战争中短波通信的可靠性较高。与其他的技术相比,短波通信的成本低、体积小、便于移动,在军事上使用的范围更广。短波通信能够实现全球通信,在低纬度地区时可用的频段较宽,可用频率较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较大。在电离层中,短波通信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电离层受到季节、太阳活动影响较大,这样会对短波通信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多径传输会产生符号间干扰导致接收信号失真。面对这种情况,研究人员探索出很多提升短波通信性能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自适应均衡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它们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1 自适应均衡技术

在段波数字通信中,在短波信道的相关带宽信号的调制带宽的情况下,会产生码间干扰,调制信号也会随之展宽。使用均衡技术可以有效消除码间干扰,同时消除其对信道畸变进行补偿,能够在接收端正确地重建发送信号,是一种滤波技术。短波通信信道具有未知性和时变性的特征,所以在设计时,滤波器应该能够对短波信道的改变进行适应和调整,能够自动调节,所以这种技术叫做自适应均衡技术。

自适应均衡技术有两类,第一种是传统的自适应均衡,另一种是盲均衡。其中盲均衡可以用于无法发送训练序列的情况中,也可以应用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但是短波数字通信系统对实时性要求较高,所以传统的自适应均衡技术仍然是短波通信的主要技术,其具有高性能的发送训练序列,能够满足短波通信的要求。

传统的自适应均衡需要发送一个训练序列,能够调整自适应均衡器的系数,使其能够在大范围内迅速收敛,也能够保证在均衡过程中用来进行跟踪,能够更加逼近真实的信道。这种方法会降低传输速率,但是这种自适应算法会加快收敛速率,能够达到较好的性能,而且算法易于实现。

在短波数字通信中信道均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数据在传输中会有码间干扰的存在,使接收端的信号产生畸变,一些简单的解调处理不能够很好地恢复发送的数据,有可能会出现错误。为了克服信号失真和码间干扰,信道均衡是最有效的方法,利用信号的先验信息,采用相应的算法估计信道特性,来补偿信号失真,能够使数据在接收端得到正确的重现。由于短波信道的特性,均衡器必须要能够跟踪信道的时变特征,应该使用自适应均衡器。

自适应均衡器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训练模式,另一种是跟踪模式。发射机首先发射一个定长序列,序列已知,这能够使均衡器在接收机中可以适当地调整设置。典型的训练序列是一个二进制的伪随机信号,训练序列之后是要传输的数据。自适应均衡器通过一定的算法来评估信道特性,并且对信道作出补偿。设计训练序列要求做到在最差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恰当的滤波系数,在训练序列执行完后所获得的滤波系数接近最佳值。接受用户数据时自适应算法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信道,不断改变滤波特性。

2 信道编码技术

短波信道是一种衰落信道,短波信道中突发错误是不可忽略的,多径信道的干涉相消会出现大衰落,错误的概率会非常大,纠正这些错误可以使用纠正突发错误的码来实现。

2.1 交织

无线信道的变化相对于符号持续时间来说是缓慢的。典型的移动台在衰落深陷区会持续几十毫秒。一般的码不能纠正大量错误,在使用交织后,每个符号会有独立的衰落,即使有些符号较差,也能够恢复出信息,如果没有交织,有效性会下降很多。交织在与编码结合时能够减少平均误比特率,对于没有编码的系统,交织器仍然能够起到分散突发错误的作用,但是并不能减少平均误比特率。交织会增加传输等待时间,在最大等待时间小于衰落深陷持续时间的情况下,交织器的有效性会大大降低。交织器有两种,一种是分组交织,另一种是卷及交织。前一种与分组编码一起使用,后一种与卷积编码结合使用。

2.2 分组码

最简单的线性分组码是汉明码。分组码将数据源分组,在分组内计算出一个更长的码字并且进行传输,冗余度越高码率越低,纠正错误的概率越强。分组码的理论和实际已经很成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还存在缺陷,比如分组码是面向数据块的编码方式,要等到整个码字全部接收完毕后才能进行译码,数据块较长时会有较大的系统时延,分组码对于帧同步的要求非常高,也会造成一定的增益损失,所以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分组码的纠错能力很弱。

2.3 卷积码

卷积码由连续输入的信息序列得到连续输出的编码序列,利用了各码组的相关性,在编码器的复杂程度相同时,卷积码获得的增益更大,也能够容易的实现最佳译码。卷积码被广泛的使用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发展前景很好,也已经成为了国际卫星通信的标准码。

2.4 级联码

是一种利用短码构造长码的技术,在通信系统和数据存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减小译码的复杂度,获得较高的可靠性。

2.5 Turbo码

也成为并行级联卷积码,将卷积码和随机交织器相结合,实现了随机编码。Turbo码能够接近香农极限的译码性能,抗衰落干扰能力强。

3 总结

自适应均衡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短波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论文首先讨论自适应均衡技术,然后分析了信道编码技术,讨论了这两项技术的特点和具体技术。但是这些技术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还需要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蓝富钟.自适应均衡技术在通信中的作用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4,(6):278-278.

[2]范伟,朱家成,胡飞等.短波自适应通信的信道仿真算法研究[J].通信技术,2013,(2):19-21.

[3]郑学梅.无线通信的两种自适应均衡算法仿真分析[J].河南科技,2014,(18):14-15.

篇3

关键词:改革;实践教学;通信系统仿真;仿真软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通信方面的快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不仅有理论研究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通信人才。在通信系的本科教学中,学校不但非常重视学生的理论基础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字通信系统仿真设计》是专门为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开始的一门综合类、实践类的课程设计。独立于理论教学,学生需要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仿真波形,分析结果,并写出实践体会。能够更深入的加强对课程的理解。要求学生完成数字通信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的理论教学后才进行本次课程设计。对于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基础知识,更能提高他们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应用所学知识完成设计任务。

针对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计划的设定以及实践教学大纲的不断完善,《数字通信系统仿真设计》实践教学的改革要跟上当前通信类学生就业需要。结合本人多年实践教学经验,针对课程设置等方面问题,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1 结合新的培养计划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可自主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数字通信系统仿真设计》实践教学主要是学生利用已学的MATLAB软件对基本的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在之前的所学课程中,很多课程都是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所修学分情况以及难易程度选择所学课程。例如,MATLAB的基础教学中,部分班级选修人数不足一半,而有些班级学生大部分选择了Systemview软件学习的理论教学。在新的培养计划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应变能力。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熟悉的软件,对通信系统中的常规模型进行调制解调设计,模型的选择以及参数的选择都很重要。《数字通信系统仿真设计》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根据选修课程的学习程度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模型的建立。重点是MATLAB软件和Systemview软件的学习和应用。有时间和精力的学生可以选择尝试两种软件设计,通过比较得到更好的设计方法,书写设计体会。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出成绩,结合设计报告和操作情况给出优、良、中、及格等。实践证明,改革之后的实践教学方式更容易区分和掌握的设计能力,学生可以在软件应用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提升,采用改革之后的实践教学形式,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与设计的主动性,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达到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2成绩的设定不唯一,更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在原有的基础设计题目中增加综合设计类的题目,让有能力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设计过程,原有综合设计中基础性的太多,比如针对基本调制ASK,FSK,PSK的调制解调模型建立,学生无论采用什么仿真软件都很轻松的完成,内容简单,太过于基础。学生用时较短,成绩无法区分。而对于综合设计能力较强的学生很难在综合设计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这样的实践设计题目的设置,使学生能够由基础到综合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的从简到难的过程。在综合设计中,提前一周布置设计要求和题目内容,学生可自行查阅文献资料,确定自己所选择的设计类的题目,在设计实践过程中逐一论证,得到更好的结果,写出设计改进方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合理选择题目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完成设计的E努力和综合研究的创新能力,改革效果显著。

3综合多门课程,实现《数字通信系统仿真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打破以前的课程的限制。结合多门课程的交叉融合,改革后的《数字通信系统仿真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完成一些比如通信原理、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的必修课程后,能够综合应用在通信原理课程当中学到的基本的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的建立以及通过软件进行一下验证,使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通信原理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根据选修课程所学,选择合适自己的仿真软件,建立多种综合设计类题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参与辅导学生设计,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新的内容,一起分析并得到解决办法,做到真正的提高。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字通信系统仿真设计》设计的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老师能够在实践中更能体会学生的需求以及学习的乐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通过实践教学中的指导工作更能体会学生的弱点,反过来调整理论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践,教与学相辅相成。通过上述三点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也能在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更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含义,对理论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通信原理中各种调试手段以及解调方法都有深刻的理解和直观的判断。通过以上改革,使学生对通信系统内容和相关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真正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生深入学习和创新,帮助学生自己设计、调试的能力的提高,查阅文献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的工作就业、论文书写等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群,舒华.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改革的探索[J].甘肃科技,2007,23(9):252-253.

篇4

关键词:电子式互感器;数字同步;数字通信技术

1 电子式互感器

1.1 基本概念

在设计电子式互感器的结构时,对于高精度采集模拟电信号的任务,需要利用采集器来实现,使电信号得到传递。在电子式互感器当中,外部接口数字化、传感原理新型化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光学无源电子式互感器当中,传输和采集信号的传输介质使光学器件,其信号传变性能十分优良。此外,还有一种非光学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在此类电子式互感器当中,高精度信号是由高压侧电子回路进行采集,通过对罗氏线圈等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等进行应用,向低压地电位传输采集的信号。

1.2 主要特点

在电力系统当中,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式互感器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而且在不同的荷载状态下,也不会影响其测量精度。同时,电子式互感器的绝缘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电压互感器短路或电流互感器开路的风险不存在,同时具有较大的电子式互感器动态范围。在电子式互感器中,没有铁芯存在,因而不会发生铁磁谐振,具有良好的暂态特性、易携带性、轻便性等特点。

1.3 输出信号

在电子式互感器当中,主要包括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输出信号的类型。测量的数字信号输出电流为2D41H的测量值,电压保持为2D41H、电流保护数值保持在01CFH,在模拟信号输出的电流互感器当中,数值为4伏、225毫伏、150毫伏。

1.4 配置原则

在110千伏及以上的电压环境中,综合考虑成本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可采用常规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如果对于66千伏以下的电压来说,用户外敞开配电装置保护测控集中布置的基础上,也可采用常规传感器、电子式传感器。[2]如果保护测控下放布置,则不应采用常规传感器。

2 数字同步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电磁式互感器当中,是连续输出模拟量,同时模拟量同步状况较为良好,而不同传感器的传变角差是其主要区别。而在实际应用中,传变角差数值都会很小,因此基本可以忽略。而在电子式传感器当中,除了模拟化传感头之外,还包括数字处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所以在应用电子式传感器的过程中,必须对数据同步的问题加以解决。而在电子式互感器的同步方面,涉及了很多相关的内容。[3]在相同间隔当中,数据计算对于母线电压、线路电压、功率因数、电流、电压、无功功率、有功功率等同步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来开,在一个间隔当中,同一单元最多能够对12个测量量进行处理和输出,因此,应当保持这些测量量之间的良好同步。在变电站当中,一些设备需要对多个不同间隔的电流、电压数据进行应用,例如平行双线横联差动保护装置、集中式母线保护设备、集中式小电流接地选线设备等,在相关间隔中,应当确保同步的合并单元输出数据。对于输电线路,如果差动保护方式为数字式纵联电流,在线路各侧,也应保持同步的数据,也涉及了很多相关的变电站。在电网检测系统当中,需要对全系统同步相角测量进行提供,在全系统当中,也可能实现同步的数据采集。

3 数字通信技术的应用

在高压传感器当中,通常会输出较小的数值模拟量,在传输过程中,为了对损耗进行降低,在传输当中通常利用离散数字信号。而在光纤通信当中,还应当利用光信号对电子信号输入进行转变,在光纤当中进行传输,进而完成通信的过程。相比于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具有更高的质量,在通信系统当中,其应用也更为广泛。数字通信中对电路信号进行调制的主要方式就是数据编码,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使之形成光信号实现光纤传输,利用光电转换器在接收端对光信号进行接收,重新转化为数字信号,完成传输信号的任务。光源是数字光纤通信中的主要信号,因此,选择传输码,对于数字通信来说非常重要。很多码型都可以应用在光纤通信当中,例如伪双极性码、插入比特码、mBnB码等。在实际选择中,应当注重选择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比特序列,可以检测的接收误码、误码的扩展性很小,为了提取信息方便,不能有长串的1或0出现,同时还应控制较少的码速率提升较低的码光功率代价。电子式互感器由于具有较短的传输距离,并且在能量供应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难以有效地通过以上的编码方式加以实现。因此,利用数字传输的方式,采用数据编码、V/F-F/V、异步串行传输等方法,能够更好地确保测量精度。在光纤数字通信当中,应当先编码数字信号,然后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在电子互感器当中,也可应用这种方法。根据电子式互感器的特点来看,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双稳触发器、门电路触发器等。在开始每个数据的时候,对输出状态利用双稳触发器进行翻转,在中间时段的数据当中,如果数据为0,则保持不变的双稳触发器状态,如果数据为1,则其输出状态由双稳触发器再次进行翻转。在这种编码方式的实现当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应当确保初始状态为0的编码电路,并根据系统时钟频率的二分之一设定数据时钟频率。在低压侧当中,为了对原始数据进行更为准确的翻译,应当在低压侧恢复和处理相应的时钟和数据。在数字通信技术的应用当中,时钟信号的恢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电子互感器整个系统的传输质量、传输距离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恢复时钟信号的步骤中,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判断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对稳定的数据信号进行恢复,从而将抖动和噪声除去,为后续的处理和传输提供便利,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相应的特别信号,为系统的良好运行提供支持。

4 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电力能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因此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控制与检测当中,电子式互感器是一种十分常用的设备,对于电力系统网络的良好运行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电子式互感器当中,数字技术得到了更为良好的应用,而其中的数字同步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在实际应用当中也发挥出了更为良好的作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新华,殷玉洋,韩永军.电子式互感器数字接口的研究与设计[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2(02):40-

43+47.

[2] 罗彦,段雄英,邹积岩,王宁,郑占锋.电子式互感器中数字同步和数字通信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

(09):77-81+91.

[3] 张明珠,李开成,李振兴,易杨.基于高精度采集卡的电子式互感器校验系统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15):114-118.

作者简介:于庆(1994―),男,吉林洮南人,沈阳理工大学学生。

篇5

关键词:DSP; 数字语言; 网络通信; 实时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09-0148-03

Real-time, Multi-point Speech Communication of Digital Language Learning System

LIU Fang

(Engineering and Commerce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Experiment Center, Wuhan 430065, China)

Abstract: Digital language learning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networks and multimedia, which needs real-time transmission,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and packet communication of speech for achieving its good teaching resul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SP, it is applied to the digital language learning system to realize speech information digitization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ing. DMA is taken to read the hard disk, mak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good and achieve the full digital language teaching.

Keywords: DSP; digital language;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al-time communication

0 引 言

全数字语言学习系统(语音教室)在本专院校培养外语人才中广泛运用。本文主要设计了数字语言学习系统的语音通信过程,实现了教师端和某个学生端、教师端对一组学生端、分组的多个学生端、单个和单个学生端间的实时交流通话。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语音通信系统也从传统的模拟电路产品发展成为全数字化产品,改进了传统语言学习系统的不足。在结构设计上,本系统的数据传输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的IT技术之上,结构由复杂变得简单,功能由单一变得齐全,更重要的是在语音通信中不仅保证传输的实时性,而且抗干扰能力强、失真小、清晰、音质音色好。该系统的设计主要结合现代高端DSP技术,保证系统的稳定和通信的实时可靠。

1 数字语言学习系统的设计

1.1 系统功能

数字语言学习系统所应有的功能如下:一是能对教师端或学生端发出的语音信号进行采集和播放;二是该系统具备数字录音和点播重放的功能,需要对语音信号进行存储,由外设的FLASH存储器来完成;三是在整个教室的局域网系统中,语音的传输要通过DSP的ISA总线平台来进行网络化的传输。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技术上必须实现语音信息的数字化和数字通信网络[1],语音的数字化指对从麦克风发出的语音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后通过ADC采样转化成数字信号,然后由DSP芯片对数字信号进行纠错、压缩成语音压缩包,按照MPEG标准对语音进行编码,最后通过解码,解压缩,DAC转换成模拟语音信号,通过功放放大后输出给终端的接收部分。数字通信的网络化是指局域网中的多台学生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传统语音通信中的控制线路和模拟线路改进为单一的数字线路。在这个网络语音通信中,学生机也采用PC机的声卡和网卡,基于DSP的ISA总线平台,通过网卡直接编程实现DSP与声卡、网卡的接口连接,构建了DSP的以太网,通过DSP接收和发送以太网的数据,通过标准的网络协议实现网络数据的交换。

1.2 数字语言学习系统的结构图

系统硬件主要包括网络交换机、教师机、服务器、语音控制器、学生终端[2],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中央控制器是插在计算机里的一块 ISA总线适配卡,它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它与交换机和语音控制器相连接,采用时分多址的策略对整个网络进行管理,同时控制所有语音信息通信的切换和处理。一方面中央控制器将PC机发出的语音和控制信号通过以太网传传递给学生端,另一方面又对学生端发出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发终端信号给PC机,在该系统中以太网数据包中包含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每个学生端网卡的IP地址是惟一的,方便教师端对学生端的控制。

图1 数字语言学习系统的结构图

2 数字语音通信的DSP平台设计

2.1 数字语言通信的DSP平台硬件图

该数字语音学习系统的语音通信平台由数字处理器DSP作为核心部分,通过语音采集与编解码模块TLV320AIC23实现语音的采集与传输,由以太网控制器实现该系统通过网卡、声卡在网络上传输语音数据,由DMA控制器直接读取硬盘数据,其硬件结构图如┩2所示。

图2 数字语言通信的DSP平台

2.2 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VC5416

DSP作为一种专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3],是一种可编程的微处理器,对语言和图像有强大的处理功能,运算速度快,接口灵活,能实时、快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在数字语言学习系统中DSP选用TI公司TMS320VC5416芯片,对语音压缩编码运算能力达到50 MIPS,数据、程序的存储空间大,对语音输入/输出、信码输入/输出提供双向串口。为保证语音质量,语音压缩编码技术采用ITU-T制定为低速率编解码算法G.729标准,即CS-ACELP 算法。它实现了8 Kb/s的码率,能实现DSP对编解码的处理。

2.3 语音采集与编解码(CODEC)模块TLV320AIC23

音频芯片采用一块可编程的芯片TLV320AIC23[4],AIC23是通过数字控制口将芯片的控制字写入AIC23内部的寄存器。音频控制口与DSP的通信主要由多通道缓冲串行口McBSP1来实现,支持立体声或MIC两输入方式和立体声输出。TLV320AIC23的模数转换(ADCs)和数模转换(DACs)部件高度集成在芯片内部,采用了先进的Sigma-Delta过采样技术,可以在8~96 kHz的频率范围内提供16 b,20 b,24 b和32 b的采样。语音控制器的控制接口为标准的RS 232接口,TLV320AIC23与TMS320VC5416的接口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3 TLV320AIC23与TMS320VC5416

的接口电路图

2.4 DMA控制器,HPI的配置

在数字语言学习系统中,DMA[5]在对声卡进行控制和访问时,需要实现DSP对DMA功能的扩展,通过ISA总线兼容声卡、网卡的硬件结构,为了有效地采集信号、播放语音,对声卡、语音网卡采用中断和DMA控制方式,结合DSP使用HOLD操作进行,直接读取硬盘数据,DMA控制器可以不需要CPU介入而直接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和芯片上外设之间传递数据,当操作完成后,DMA控制器可以向CPU发出中断,同时DMA有┮桓龈ㄖ端口用于HPI 和存储器间传递数据。

2.5 以太网控制器

该系统的交换机采用先进的芯片作为以太网控制器[6],简化了系统的线缆连接,解决了语音通信的堵塞问题,以太网控制器采用台湾Realtek生产的RTL8019AS,内置16 KB的SRAM,用于收发缓冲、半双工通信,达到10 Mb/s,与主机采用PnP接口模式。在DSP接收和发送以太网数据时,选择联合体作为DSP接收和发送以太网数据包的缓冲区,使得在各层协议间的数据传输,实质上是数据指针在传递而不是数据拷贝传递。该控制器实现该系统通过网卡、声卡在网络上传输语音数据,通过DSP对声卡直接操作实现语音的录放控制。

2.6 DSP的存储器扩展

为了防止TMS320C5416在断电程序和数据的丢失,需要用配置容量为(512K×16)b FLASH和(256K×16)b SRAM将程序和数据存储起来,在系统恢复电位后,将外部FLASH中的程序搬移到DSP内部的程序存储空间中,同时也通过 FLASH存储器[7]进行语音数据的存储。

3 语音的网络传输

3.1 传输方式

传输控制协议TCP[8]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这两种传输协议都是在IP协议上完成的。TCP协议需要在教师端和学生端间建立直接的通信通道, 采用存储转发式的非实时方式。而语言学习系统的语音通信要求实时性强,UDP作为一种底层的传输协议, 是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不需要建立通信通道,直接把数据送到接收端,且提供复用机制的能力,可以迅速地实现该系统的实时通信。

3.2 传输协议

RTP/RTCP协议,是由实时传输协议(RTP)及其控制协议(RTCP)组成,控制数据的拥塞和流量。在数字语言学习系统中,RTP和RTCP配合使传输效率最佳化。实时传输协议是一种应用型的传输层协议,通过UDP协议对语音数据进行单播或者多播,实现通过学习系统的语音间通信。

3.3 IP组播

IP组播(IP Multicast)[9]是一种点到多点的通信方式,包括3种IP数据通信方式:点对点通信、全网广播和居于以上两者之间IP多播。能实现源IP主机教师端向指定IP的某个学生端间进行通信;源IP主机教师端向一个网络段中所有IP的学生机组间进行通信;更重要的是IP多播通过使用一个特殊的IP地址组作为组播地址,并对这个组进行命名,这个地址也同时惟一地表示了一个多点广播组,在这里,源主机能够向 IP 网络上的任何一组IP地址组发送IP信息包,实现了IP分组语音通信[9]。

4 结 语

通过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结合现代通信基本协议实现了数字语言学习系统的语音传输的实时性,采取DMA读取硬盘的方式,实现了多点语音传输和分组语音传输,满足了现代教学的需要,解决了在通信中语音信息数字化和数字通信网络化,使得该系统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国福,张屺,王跃科,等.基于DSP的全数字式语言学习系统的设计[J].网络与多媒体,2003(12):57-59.

[2]曹军.基于IP组播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郭良涛,黄建国,韩晶,等.基于DSP的小型数字语音通信平台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7(6):1209-1211.

[4]游燕,李开贵,吴静.DSP网络实时视频教学系统[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2):25-27.

[5]汪春梅,孙洪波,任志刚.TMS320C5000DSP系统设计与开发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罗剑.基于以太网传输的语音录放存储系统[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7(1):70-71.

[7]刘国福,张屺,王跃科.基于DSP的语音录放、存储及传输系统[J].电声技术,2002(11):30-32.

篇6

1结构设计

根据电务段的生产组织机构设计网络结构,包括3级,分别为段指挥中心、车间中心和车站子网。段指挥中心设于段本部,车间中心设于车间本部,车站子网设于沿线各站,如图1所示。该系统采用有线和无线混合组网方式。1.有线链路。系统整体网络以有线链路为主,各车站数字基站配备基站控制器(含有线链路联网模块),通过铁路内部有线IP网络与车间、段中心连接,每个基站、终端、服务器分配固定IP地址。2.无线链路。各车站数字基站具备无线自组网链路接口,具备无中心无线数字链路自组网功能,能与固定式无线自组网基站(长大区间设置)、便携式无线自组网基站(短隧道区间设置)进行无线互联。

2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段指挥中心终端、车间服务器、车间终端、车站数字基站、无线自组网基站、数字终端、网络设备等组成,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1.段指挥中心。负责整个网络的调度指挥及管理,设置一套数字汇接交换机(一级节点)、3个调度台和2个网管终端,供总指挥中心进行远程调度、录音分析及远程管理。2.车间中心。为一个能够独立工作的模块,每个车间设置数字汇接交换机(二级节点)、1台调度录音服务器、1台中心控制服务器,供车间的调度指挥、录音分析、维护管理使用。3.车站数字基站。经调查线路实际情况,车站站间距离约10km,每个车站设置1个基站可基本满足信号覆盖,每个站点(有IP网络)均放置一套单数字基站设备,所有车站基站通过IP网络进行联网。一个车间内的所有基站组建成一个独立子网,所有车间的基站联网可组成多个子网,同一个子网内的基站可以实现同频同播功能。4.盲区信号覆盖设备,分为3类:①长大区间盲区,对不具备有线链路条件的地点,采用固定式无线自组网基站实现信号覆盖,该基站与相邻的车站基站通过无线连接组网,并通过有线基站的群组划分来实现固定式自组网基站的群组划分;②短隧道通信盲区,采用便携式无线自组网基站,与车站基站通过无线连接组网,多个无线自组网便携式基站可组建片区无线自组网与车站基站连通;③普通区间盲区,采用车载式无线链路机实现信号覆盖,使数字终端能可靠的与车站通信。5.数字终端。采用高性能的专业数字对讲机,具备噪音抑制、音量优化、通话录音、防护提醒、模拟数字双制式、内置GPS定位模块等功能。

3功能设计

3.1基础功能1.呼叫功能:包括个呼、组呼、全呼、紧急呼叫4种呼叫方式。其中,车间可以呼叫车间管内各工区,段指挥中心可以呼叫段管内各工区。2.分区域同播:通过网管终端可设置任意区域内的同播,对基站进行分组、分群、组合、互联互通,实现全网或区域的同频同播。3.无线自组网:各基站均配备无线链路收发模块,以单频点无线方式自动识别并握手联网,实现同播,具备级联能力。车站基站平时采用有线网络与所属交换节点联网,当基站有线网络中断时,采用无线单频数字自组网联网,保证同频同播正常使用。4.制式切换:在管理终端,通过软件配置调整即实现全网模拟同播、数字同播等工作模式的切换,无需硬件更换。

3.2调度功能段指挥中心、车间中心调度台具备调度功能,主要包括发起呼叫、监听分析、发短消息等。1.发起呼叫:调度台对指定的号码发起呼叫,与数字终端或组进行通话。2.监听分析:某个通话正在进行时,调度台能够随时加入到该通话或监听该通话音频。3.发送短消息:调度台可向网内的任意数字终端(须有显示屏)发送短数据消息,内容由发送者编辑,可包括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中文等。

3.3网管功能主要包括设备状态管理、信息统计管理、软件和配置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操作日志管理等。1.系统状态管理:显示和查看全网所有设备的拓扑及运行状态,动态监控全网呼叫的实时情况;系统具有API接口,可通过接口对外提供对数字终端的定位、轨迹查询功能。2.软件和配置管理:对信道机频率、亚音、功率、电源、数字终端等参数配置管理,对系统软件进行远程升级维护。3.信息统计管理:对系统类故障告警信息、所有呼叫数据等进行查询和统计,并以不同的形式显示统计结果。4.安全管理:对用户进行管理,并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5.操作日志管理:记录、存储和查询系统内各个用户的操作情况。

3.4录音功能1.通话录音:录音服务器能够将参与通话的音频录制下来并存储到硬盘上,存储的录音能随时调出播放。2.录音回放:可根据通话双方的信息或一些其他参数,包括主叫号码、被叫号码、通话时长等,查询调出该通话记录,播放该通话音频。

4现场应用

篇7

关键词:数字通信;网络终端;优化;布局方案

中图分类号:TN9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在数字通讯网络运行过程中,中心机要联系成百上千的网络终端,如何优化数字通信网络终端的布局,影响着中心机的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科学合理的选择终端和中心机之间链路的连接是改进数字通信网络工作的重要步骤。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数字通信网络的发展将会备受重视,为了实现数字通信网络终端的布局的优化和完善,下文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数字通信网络中设计注意事项

(一)限制流量

由于数字通讯网络线路的传输量是有限制的,如果无限制的接纳传输的信息量,当某条线路的处理工作增加时,线路上的信号传递达到饱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信号的消耗量就会加大,信号的处理和使用效率便大大降低,影响数字网络通信的正常使用和优化发展,因此在优化布局设计时,要注意限制流量。

(二)控制终端数量

数字网络通信的工作过程,中心机要和数量庞大的终端机连接,本身的处理和工作压力就很大了,如果不断增加终端的个数,中心机的处理将会面临崩溃的境地,处理质量和效率会降低到相当低的水平,最终严重影响客户终端机的正常使用。因此控制终端数量才可以保障用户使用时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多点式的线路终端数量要少于承受最大量,其他的终端数量也要严格限制,保证数字通信的信息处理水平。

(三)延时限制

在数字网络通信运行中,信号的传播速度迅速,但是即使这样信号从信号源出发到达网络终端也要有时间上的延迟。时间的延迟出现在三个环节:信号传递过程中,在网络节点处需要处理时间,造成时间延时;信号在网络节点处的排队时间;信号自身在线路上的传输时间。通过以上对造成信号延迟原因的探究,我们认识到为了缩短信号消耗时间就要尽可能的减少线路中存在的网络节点,尽量使中心机和客户终端直接联系和传递信息。但是这样的方法会造成数字网络通信的成本提高,直接相连可以减少信号消耗,提高运行效率但是会增加大量的成本。延时限制是数字网络通信工作要处理的重要问题。

二、影响数字网络通信布局的原因

(一)设备可靠性大小

数字网络通信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是必不可少的优势。对于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要经过认真科学的推敲和测定,设备的可靠程度关系到数字网络通信事业的发展,要保证可靠性。就需要在建设网络终端时,要选择质量优和性能强的设备。

(二)干扰因素

在数据信息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信号的传播在受到干扰后会出现不稳定,影响到客户的使用。干扰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相邻干扰、数字网络通信系统自身产生和其他信号干扰因素,优化数字网络通信的布局,信号的稳定性才能保证。

(三)全面覆盖性差

进行数字网络通信建设要实现的是网络的全面覆盖,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扩大覆盖范围才是重中之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保证质量。数字网络通信的覆盖首先应该实现地区性然后进行补充,尽量做到均匀覆盖。

三、数字网络通信终端优化方案

(一)优化处理的计算方法

在数字通信网络终端设计时都要经过严格的计算,以往的设计都是将链路集合和链路容量的确定区分开来,单独处理。在解链路集合时,假设容量已知,在确定连接结构之后,采用解析法进行全网链路数量的再分配。传统的算法不能够完全适应实际的需要和现实情况。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链路和容量都是未知的,并且链路成本和长度、容量为正比关系,信号的延时与容量大小成反比,要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和信号延时的最小化,链路连接和容量并不是独立的,二者是关联很大的变化量,综合考虑才能得到最优结果。

为了计算的简便和效率及质量的提高,可以选择将网络进行分层,链路连接和容量分配同时进行,密切关注限制指标兵进行相应调整满足约束条件。为优化联接结构可采用分层联接法,从距离中心最远的层次开始和层内最短链路连接,这样可以避免离中心距离小的点先饱和远距离的点不能良好运行的问题。新算法应用的是联接和纷飞交错进行,分配和检查都是分片进行,及时发现有延时超过预定值也不用过多进行调整。这样的算法比以往的全网分配得到的结果更优。

(二)优化数字信息网络干扰项

数字信息网络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干扰因素,影响信号的传递,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干扰因素进行列举和分析,对于干扰因素的特点和特性进行分析和记录,同时要做好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工作,尽量避免干扰因素的扩大,本部门也要做好自身的规划,避免出现越战干扰情况影响到正常工作。去除干扰因素可以为数字信息网络发展贡献很大的力量。

(三)对数字信息网络设备进行管理

数字信息网络设备的好坏,关系到数字信息网络工作能否正常实施。对于设备要关注性能、质量和效率,对于关键系统设备的选择更是要格外重视,对于产品的服务和维修要多加注意。在设备使用中,要注意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对设备的质量和安全进行跟踪和记录,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好应急方案,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对于老化的设备要及时更换,避免事故隐患。此外,加强数字信息网络设备管理,还要注意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操作的水平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因此,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作用重大。

三、结束语

数字通信网络终端的布局优化设计是要尽可能控制好链路和链路的容量,同时还要减少投资成本,优化资源的使用。数字信息网络的发展离不开对其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处理,我国的数字通信网络发展要不断改进方法,提高技术水平,满足大众的通信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崔永奎.浅谈数字通信网技术的发展[J].海外英语,2011(13):56-61.

篇8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随着职业教育在全国的推广,各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已经是作为一项新的教研课题在各级展开,目前比较热推的教学重头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这一类课程,从职业教育的对象来看,现在的“90后”学生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都较强,因此不愿接受传统训导式的教育,喜欢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乐于以平等的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因而这类新的教学模式正符合了他们通过自我探讨的兴趣式学习方法来接受新知识的渴望。

但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这个看似简单的新名词,到底应当如何实施,没有先例,也没有定论。究竟如何来将它良好的实现,是我们每个专业老师研究的课题。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本人接触的比较多的是移动通信这一门课程,这是通信专业系列课程中综合使用基础技术、与实际联系紧密的一门课程。为了尝试将其开设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我必须对授课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安排,按说课的形式[1]就《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这一章为例说明教学思想。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是高职教育阶段所适用的项目教学法,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3]。学习移动通信的学生,必然都学过通信原理,对通信技术有一定了解,这对于后续学习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不过由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没出过校门,对移动设备没有实际感性认识,相对理解能力较弱,教学中要避免纯理论的灌输,整个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学习注意切和实际来引导学习。

本文所举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一章,是移动通信课程的核心章节,它在前面三章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及通用组网配置原理后,具体突出介绍了当前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就必须要注意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实践来帮助掌握课堂知识:

1.知识目标:了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地位,理解两大主流系统(GSM、CDMA)的结构、技术和特点;

2.技能目标:能完成数字通信技术的仿真设计,通过实践掌握技术原理;

3.情感目标:通过使学生亲历动手实践操作,使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教法学法的设定

不同于教室当中的纯粹理论教学,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始终要强调的就是“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打破专业限制、围绕实践增加课堂探讨。

据此所定的主要教学教法是:1.对于新概念:采用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习。2.对于设计实践,按任务驱动法,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以目标展示-学生试做-演示点评-思考修改的思路进行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围绕知识点由浅入深,以分析任务-接受任务-小组讨论-操作演练-归纳总结的学法模式,通过自主式和合作式学习,掌握本章内容。

在教材处理上,把它拆分合并为四个任务,共安排20个学时。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接受能力,本章知识以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学,并辅以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加深学生印象。

三、教学过程设计

把教法学法定好,只是一个上课思路的确定,关键还是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毕竟这种课程没有任何先例可供参考,“要实践”这个口号,对于每门课程、不同硬件配置的老师来说,只有靠自己真正的创新,如果设置的成功,当然是皆大欢喜,但是一旦有任何问题,则可能是一个全盘、重头做起的过程。

最终按照项目式教学法的设计要求,对本章内容重新整合安排,主要划分为四个任务,层层渐进:

任务一:为第一第六节,共同介绍了整个移动通信发展的传承和展望,原理性较强。以讲授法为主,安排2个课时。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整个移动通信中的地位。本任务学习结束,留下思考,这代系统的技术与原模拟系统比有何不同?引出任务二。

任务二:为第二节,数字移动通信技术。重点介绍了在这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常用技术,要求学生能明白各项技术引起的信号变化。相关的基本原理在学生三年级的《通信原理》课程中已有涉及,这里以精讲多练为宗旨,按数字调频、数字调相和信道编码三项技术划分,各分配2个学时(共6个学时)。数字调频、数字调相技术的学习,对原理进行逐步分析讲解后,要求学生进行仿真设计(高频环境,实验箱操作信号状态难追踪,不适用)。设计是本章学习的难点,为保证学习效果,学生的设计以分组形式进行。一方面,便于学生讨论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便于教师进行指导。最后要求学生通过实践观察信号情况,进而分析原理的实用性。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设计成果的评价我安排了学生演示研讨、教师讲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而编码技术比较复杂,主要通过引入一段手机生产商公布的各点信号测试视频,使学生对该知识产生直观印象。

同样,任务学习结束时提问,这些技术究竟可以用在哪些系统中,具有什么特色?引出两大主流系统,即任务三GSM系统和任务四CDMA系统。关于这两个系统的学习是本章重点,各分配6个学时。

任务三:GSM系统。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对于GSM系统的结构框架有个全面印象,然后通过与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对比,举一反三,让学生理解GSM系统所采用的各项技术,其中穿插实验箱上的对比实验,着重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推论出GSM系统的特点,加深印象。例如:通过对模拟系统的信号放大和数字系统的信号再生两种信号处理技术的传输效果对比,得出GSM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性能好的特点。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技术与特点的对应关系,比传统的讲授法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重点。

任务四:CDMA系统。CDMA系统和GSM系统同属于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教学中,应注意递进式学习,直接与GSM系统对比,突出其区别所在。先引入CDMA手机的宣传广告,引起学生对该系统特点的兴趣。然后,整个教学内容都直接从系统的结构框图上引出,逐步推进。

四、教学反思

专业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做专业课老师同样也是一个不断尝新的职业,碰到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周围老师的教育形式也在不断翻新,教育内容日益深化,自己也不断有新的领悟。当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慢慢走上正途之际,也正是需要我们不断开动脑筋,采取各类积极措施去帮助教育我们的学生,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工作者的目标之时。

由于在课堂上一个教师要面对众多的学生,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除了表现出诸多共性外,还有许多“个性化”的问题。如每个学生对学习中不理解的方面可能不尽相同,理解问题的角度、感兴趣的方面也可能各有所异,甚至有的学生会对教学中的某些问题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寻求帮助、进行辩论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由于当前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影响了后续章、节的学习,更为可惜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大大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便于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讨论问题,学习反馈的机会增多,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也就随之加大。

当然,在教学中更需要大胆改进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授课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课堂交流多运用表扬语句、允许在学生分析自己所收集的与本课有关的资料时采用小品等非常规资料、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模式综合打分。可以说,本人把自己在这几年教学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想方设法的综合应用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去了,目前来看,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夏雪刚.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说课[J].职业技术,2009(2):40.

[2李延廷.移动通信设备原理与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3]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篇9

关键词:电子通信;通信技术;创新

一、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当前,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主要在于科技综合力的竞争,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现阶段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并成为信息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电子通信技术创新是满足消费者需要与提升现代通信服务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撑,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对于国家而言,电子通信技术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对国家军队建设有着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企业而言,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其生产运营成本,并促进企业的发展。不仅如此还有利于企业实施把握国际的相关信息,进而能够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让企业发展更为稳健;对于资源利用而言,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减少资源损耗,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对于人们生活而言,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远程沟通与交流,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如此,对于新闻事业以及社会教育而言,电子通信技术也发挥了极为积极的作用。是进行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也必将会让国际间的信息交流更为便捷,为实现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各主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策略

1.加强创新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

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创新企业产业核心技术与基础技术。只有注重创新产业核心技术与基础技术,方可以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保核心优势。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第一,加大核心与基础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大力引进与培养创新型人才,将工作重心放在开发、研究以及突破关键技术上,从而为企业更好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持。第二,应当要创新电子通信设备的组建。第三,应当要创新电子通信的软件系统。如此一来方能够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例如,研究与使用面向异构/融合分组业务的动态控制技术、对等网络体系结构(具有异构网络融合特征的新型结构)以及新一代异构网络融合协同管理技术等,只有不断创新技术与研发新技术才能够让电子通信行业更为健康的发展。

2.切实推进电子通信产品的业务创新

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有效推广电子通信产品,而创新电子通信技术则能够给推广电子通信产品创造了更多机会,而推广电子通信产品业务则能够给创新电子通信产品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以及物质支持,所以说二者相辅相成。所以,不断推广电子通信产品,不但能够促进电子通信技术创新,推动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并且还能够有助于电子通信产品产业链的拓宽,实现电子通信开发商与业务商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3.加强对电子通信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

电子通信技术在通信市场中并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不仅具有兼容性,而且还有合作性,想要促进电子通信技术的健康发展,则应当要正确认识自我的发展,避免在对电子通信技术进行应用过程中产生独断专行,应当要将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作为强制的发展计划。在创新电子通信技术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方法就是保护产权,并将电子通信技术的空间和应用方法进行拓宽,以形成产业化技术。加强对电子通信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给电子通信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相关研究人员研究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能够有利于促进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不但可以将电子通信技术运用于更多领域,并且还可以确保在应用电子通信技术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好的进步和提升。

4.重视培养电子通信技术专业人才

要想实现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专业人才是关键。当前,我国电子通信领域中,相对专业技术知识人才仍是较为匮乏。也正是因为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进程。所以企业应当要对电子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予以充分重视,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并对该类人才开展深入的培训工作,加强企业专业人才储备。除此之外,还应当提升专业人才在企业中的待遇与地位,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学习与科研环境,提升其创新的积极性,以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子通信产业的技术水平。

5.注重产业内部的沟通和合作

加强电子通信产业内部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各方构建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有效促进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发展。加强内部各单位在计算方面的组合,不但可以大幅减小开发成本,而且还可以实现大家的优势互补,可以对技术上的问题进行沟通探讨,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该领域的技术水准,并为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三、结语

总而言之,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对该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以及我国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若不加强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则必然会导致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在国际竞争中失去优势。所以,应当要对电子通信技术创新予以充分重视,通过加强创新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切实推进电子通信产品的业务创新、加强对电子通信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视培养电子通信技术专业人才、注重产业内部的沟通和合作来更好的推动电子通信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李京宙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篇10

通信系统是数字化建筑及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备对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提供决策支持的能力,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以满足建筑及居住区内外通信的的需要。通信系统由用户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信息传递的形式主要有语音、文字、数据及图像等。

本部分描述的通信系统主要包括程控交换系统、电视网络系统、广播系统、无线信号覆盖系统、接入系统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通信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和所开展的业务也在不断的丰富。

本部分所检测的范围主要包括由用户自主管理的通信设备,及其与公用通信网络之间的接口部分。涉及电信和电视公网部分的线路和设备,仍应由行业主管部分负责。

二、技术要求

1、程控交换系统

电话是当今人们使用最多的通信工具之一,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交换技术和电话通信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的电话通信系统主要包括用户交换设备,通信线路和用户终端设备等部分,其中用户交换设备是电话系统的核心。

用户交换设备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步进制交换机、纵横制交换机、空分模拟交换机和时分数字程控交换机等几个阶段,目前主要采用程控交换机系统。

程控交换机是一种采用现代数字交换、计算机通信、信息电子、微电子等先进技术,进行综合集成的模块化结构的集散系统。程控是存储程序控制的简称,它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执行事先编好存放在存储器中的程序,用以控制交换机的动作,完成电话的接续任务,也就是用软件来控制交换机的动作。通常的电话网是以交换机为主体构成的电路交换型信息网络,目前它所承载的业务仍以语音通信为主,但随着综合数字业务交换技术的发展,它已经配置了各种接口,可以传送数字电话、计算机数据和图像等信息。

程控交换机主要由接口单元、交换网络、控制系统、信令系统和网络连接设备等部分组成。程控交换机从功能上主要分为交换和中央控制两个部分。交换部分主要由外线电路、交换电路和接口电路组成。外线电路用于连接用户线和中继线,交换电路提供数据和信令的传输通道,接口电路辅助中央控制部分完成呼叫的有关任务。中央控制部分主要完成呼叫建立和拆线过程,一般还带有设备,用于显示交换机状态、资费和业务信息的统计等。

建筑及居住区的程控交换系统一般容量较小,通常会采区以下两种入网模式,一是由电信运营商直接接入,电信部门根据用户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向用户直接提供接入,二是建筑及居住区的管理部门自主建设程控交换机及配套线路,自行组网后再统一接入到公网。第一种模式下,通信网的维护、管理由电信部门负责。第二种模式下,公网接口以内的部分由用户自主负责管理和维护。

2、电视网络系统

近年来,电视网络发展迅速,特别是有线电视已发展到城市联网、地区联网阶段。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系统可以为建筑及住宅社区提供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是建筑及住宅社区内不可缺少的子系统。随着电视网络系统的扩大、内容的丰富,节目套数增加到几十套甚至上百套,业务内容也从以前的单一广播式电视业务,向双向交互型发展,并逐步支持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等业务。

(1)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由多种视听设备、数字设备、有线电视部件和器件组成,用电缆、光缆、微波或其组合把这些设备、部件、器件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系统,用以传输、分配和处理声音、图像、数字等信号。该系统主要包括有信号源接收系统、前端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和分配系统等。

信号源

有线电视系统的信号源主要有空间收转的信号、有线电视系统的自办节目信号、由系统内传输的上行电视信号等等。其中空间收转信号包含VHF、UHF频段开路广播电视信号;从微波接力站收到的经解调的视、音频信号;调频广播信号等。

前端系统

前端设备是处理和混合多个信号源的设备,主要由放大器、频率变换器、信号处理器、调制器、和多路混合器等组成。前端设备的主要功能有:

将天线接收的各频道电视信号分别放大到一定电平。在实际情况中各频道信号强度不一致,且有各种干扰、噪声,一般选用专用频道放大器进行放大调整;

将自办节目调整为某一频道的电视信号;

把接收的微波信号转换为某一频道的电视信号;

将各频道的电视信号电平调整到基本一致,经混合器混合;

将混合后的多频道信号经分配器分配,传输至分配网络。

干线部分及传输设备

本部分的功能是将混合后的多频道电视信号传送、分配到最终用户。干线部分用来进行光电转换、信号传输和光、电信号的放大。干线部分的传输媒介可以是同轴电缆、光缆、微波或其组合。其传输的信号类型有射频电视信号、光信号、调频广播、数字信号等。这部分的设备和器材主要有光发射机、光分路器、光缆、光接收机、同轴电缆、干线放大器、均衡器等。由于同轴电缆对电视信号有衰减,一般在线路上间隔一定距离要安装放大器,当远距离传输时一般采用光缆传输。

分配网络

分配网络是将放大器的输出电平按一定准则分配给楼宇、单元和用户的网络,由分支器,分配器以及系统输出口等组成,此外还有连通系统输出口和电视机或新型用户终端的连接线等。

(2)卫星电视系统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发射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多个地球卫星地面站之间进行通信。通信卫星也被称为同步卫星,一般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36000公里,其飞行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时间相同。卫星电视是卫星通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相对于地面开路信号来说,具有传输带宽宽、节目容量大;传输质量高;信号覆盖面广;成本与距离无关等优点。卫星电视接收站有天馈部分、高频头,引下电缆、功分器、卫星接收机、监视器(或电视接收机)等组成。

卫星电视接收天线

卫星地面站的接收天线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设备,一般为抛物面天线,其实质上是一个电磁波收集器,把天线收到的电磁波以相同的相位集聚在它的焦点上,使其强度加强。

馈源

馈源的功能是把天线聚集在焦点上的电磁波信号接收下来,以最低的损耗输送到高频头。

高频头

高频头又称低噪声下变频器(LNB),作用是对来自馈源的微弱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放大后的信号再通过电缆送至室内卫星接收机。

功率分配器

功率分配器将输入信号功率分成相等或不等的几路信号输出,分为有源型和无源型。

卫星接收机

接收机的主要作用是将调制在载波上的电视信号恢复出来。卫星接收机可接受C、Ku等波段卫星电视信号,通常用到的是既可以接收C波段又能接收Ku波段的C/Ku兼容卫星接收机。卫星接收机输出的是视频图像信号和音频伴音信号,一般需要用调制器将其调制成射频信号再送入传输系统。

(3)数字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就是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实现电视节目的采集、录制、播出、发射和接收。由于采用了数字压缩技术,原来传送一个频道的空间可以传送多个频道,数字电视提供的频道量大大增加,可以高达数百个频道,同时音质和画质也会大幅提高。

其具体传输过程是,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卫星、地面无线广播或有线电缆等方式传送,由数字电视接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原来的图像及伴音。因为全过程均采用数字技术处理,因此信号损失小,接收效果较好。在接收模式上,目前主要是通过在模拟电视机加装数字电视机顶盒方式来实现对数字电视节目和数据信息的接收。

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以下几个优点:收视效果好,图像清晰度高,音频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受外界的干扰,避免了串台、串音、噪声等影响;传输效率高,利用有线电视网中的1个模拟频道可以传送6~8套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兼容现有模拟电视机,通过在普通电视机前加装数字机顶盒即可收视数字电视节目。

通过数字电视的实现,可以节省出大量空间来提供新服务,包括提供自主选择的互动性质的服务,比如点播服务;提供综合信息的家庭服务平台,比如天气预报、路况信息等;互相发短信和邮件;还有各种游戏等多种数据增值业务。

3、视频会议系统

视频会议是利用视频终端和通信网召开会议的一种通信方式,主要由终端设备、传输信道以及多点控制单元组成。传输信道存在于各类通信网中,终端设备和多点控制单元是视频会议系统所特有的部分。

目前视频会议的传送网络大多是利用现有的电信网络或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信号可以在PCM数字信道或DDN网中传输,可以在计算机局域网中以分组方式传输,其所使用的网络平台也包括目前发展最快的Internet网络等。

自视频会议技术应用以来,该领域的技术和相应的标准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传统的会议电视系统主要是采用H.320标准,基于专线的会议电视系统。目前视频会议技术正在向多媒体会议通信方向发展,随着IP技术的成熟,在IP网上同样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传输服务,因此基于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正在迅速发展。

终端设备

视频会议系统终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视频、音频信号的采集、编辑处理及输出,视频、音频数字信号的压缩编码和解码,并将符合标准的压缩码流经线路接口送到信道,或从信道上将标准压缩码流经线路接口送到终端中。此外,终端还要形成通信的各种控制信息,如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远端摄像机的控制协议、定义帧结构、呼叫规程、加密标准及密钥的管理标准等。

视频会议的传输

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利用各种网络来传输图像信号、语音信号、数据以及各类控制信号。视频会议可以通过光缆、电缆、微波以及卫星等数字信道或其他信道传输,在用户接入网内可以采用xDSL等设备进行传输,H.323标准可以保证视频会议信号在LAN、Internet等计算机网络中传输。

多点控制单元

视频会议是一种多点对多点的双向通信业务,在目前的各种网络本身的通信控制机制中,还不能完全满足视频会议所要求的多点对多点的控制功能,所以除了终端设备和通信线路外,还必需有多点控制单元设备,以便根据一定准则处理视频、音频等信号。它是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对视频、语音及数据信号进行切换、管理,例如它可以把某会场传送来的发言者的图像信号切换到所有会场。对于语音信号,若同时有几个发言,可以对它们进行混合处理,按要求选出相应的音频信号,切换到其他会场。

信息压缩技术

图像、声音等采用模拟信号形式传输时,占用的频带宽并且损耗大,远距离传输时会比较困难,因此视频会议通常采用数字信号传输。但视频和语音信号数字化后的数据量很大,一路电视图像数字化后将占用几千路电话的信道,因此直接将PCM方式的数字视频和语音信号用于视频会议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对图像和语音进行压缩编码和解压缩。图像编码利用图像固有的统计特性,视觉生理、心理特性,以及记录设备和显示设备等的特性,从原始图像中经过压缩编码提取有效的信息,尽量去除无用的或用处不大的冗余信息,以便高效的进行图像的传输或存储,在复原时仍可以获得与原始图像相差很小的图像。按照压缩编码所采用的算法不同,图像压缩编码主要有消除图像时间冗余度的预测编码方法、消除图像空间冗余度的变换编码方法或两者的组合。

4、公共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是现代化建筑及居住区中传播实时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目前的公共广播系统主要包括消防广播、背景音乐广播、酒店客房广播以及会议系统广播等。

建筑物内的公共广播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用于播放背景音乐,当发生火警等紧急情况时,则应立即切换为紧急(消防)广播。公共广播系统的扬声器应设置于公共场所的走廊、电梯门厅、电梯内、大厅入口、餐厅、商务中心、办公室等处。由于公共广播系统不仅有背景音乐,还有紧急(消防)广播的要求,因此系统还要与火灾报警系统相配合,并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公共广播系统一般实行分区控制,并且分区的划分应与消防分区一致。

5、宽带接入

目前,常用的宽带接入方式是通过局域网(驻地网)经光纤接入城域网或Internet。但也有采用其他宽带接入方式的,例如在一些智能小区中,采用基于电话系统的xDSL接入方式,或采用基于双向有线电视网的HFC接入方式。局域网接入有关内容参见本书第二部分,本部分主要介绍数字用户环路(xDSL)、混合光纤同轴网(HFC)接入方式。

(1)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环路

DSL技术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在双绞线上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减轻

了电话交换机的负载,且不需要缴另外的电话费。xDSL中的“x”代表了各种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包括HDSL、ADSL、VDSL等等。下面分别介绍几种DSL技术。

HDSL(高速率数字用户环路)

HDSL是一种对称的DSL技术,即上下行速率一样。HDSL利用现有电话用户线的两对来提供全双工的1.544Mbps(T1)或2.048Mbps(E1)信号传输,传输距离可达3~5公里。HDSL的优点是双向对称,速率比较高,充分利用现有电缆实现扩容。其缺点是需要两对线缆,住宅用户难以使用,传输距离限于3~5公里以内,费用也比较高。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ADSL能够在现有的铜双绞线提供高达8Mbit/s的高速下行速率和1 Mbit/s上行速率,传输距离达3~5公里。ADSL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网络(电话线网络),在线路两端加装ADSL设备即可为用户提供高带宽服务。ADSL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在一条普通电话线上接听、拨打电话的同时可进行数据传输而互不影响。

ADSL不仅继承了HDSL技术成果,而且在信号调制与编码、相位均衡以及回波抵消等方面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性能更佳。

V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

VDSL技术是鉴于现有ADSL技术在提供图像业务方面的带宽有限以及经济上成本偏高的弱点而开发的。VDSL是xDSL技术中速率较高的一种,在一对铜质双绞电话线上,下行速率为13Mbps~52Mbps,上行速率为1.5Mbps~2.3Mbps,但VDSL的传输距离较短。

(2)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 (HFC)

HFC是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接入技术的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在我国建筑和居住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网络结构简单,一般由中心局到建筑物或小区采用光纤,小区光节点到用户采用同轴电缆。HFC网络可以提供语音、数据传输、视频传输等业务,用户端通过使用Cable 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可实现双向数据通信,从而进一步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综合通信服务。目前大多数新建的HFC系统的带宽都在750M以上。

6,建筑物内的移动通信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建筑及居住区应该考虑到移动通信的相关问题。移动通信要求无线电波能够在其所需覆盖的区域内相对均匀的分布,以达到建筑物内可以自由通信的目的,但很多大型建筑物以钢结构为主,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无线电波在进入建筑物后的功率损失比较大,通信质量明显减弱。对于这个问题,目前的主要解决方案有直放站系统和微蜂窝系统。直放站系统就是将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同频放大再发射出去,一般是在建筑物外设置针对通信用频段和方向的天线,将无线电信号引入室内进行放大后再发射,使建筑物内的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正常工作。直放站系统价格便宜、安装简便,但并不能提高覆盖区的通信能力,而大楼内往往又是移动终端密集的区域,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微蜂窝基站。微蜂窝与移动通信系统相连,使其成为移动通信的一部分,微蜂窝所发出的无线电信号经过分配系统进入大楼内部进行多点辐射,从而保证通信的畅通。

无论是微蜂窝还是直放站系统都是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一部分,其频率的使用必需在网络规划部门的统一指导下进行,并应上报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

三、检测

1、程控交换系统检测

(1)基本要求

本系统中所使用的通信设备应具有信息产业部或国家相关部门的许可证明。交换系统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并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便于扩充新业务和新技术。交换机的施工安装工艺应符合YD5077的要求,其和公网的接口应符合YDN065的要求和规定。

(2)设备施工安装检测

程控交换机的施工安装工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下项目做出检测:

机房温度、湿度、电源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标志是否准确、齐全、牢固:

机架、配线架的安装定位是否牢固、准确,接地等是否符合要求:

话务台或维护终端等设备自检是否正常:

电缆的规格应符合要求,标识正确,路由合理;

设备内部电源极性是否正确,连接是否牢固:

电路板的规格、数量及安装位置是否准确。

(3)系统检查测试

程控交换机功能上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和GB/T 50314中的相关规定,并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便于扩充容纳新业务和新技术。

系统应在确认供电电压正常下,按厂家的有关操作程序,逐级加上电源,每次加电后应测量电压,确认正常后再进行下一级加电。系统经过初始化,进入正常使用后,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测:

系统可靠性测试;

用户连通性能;

中继电路测试;

信号与接口测试;

过负荷测试;

维护管理和故障诊断测试;

计费功能测试等。

(4)程控交换机的业务功能测试

程控交换机应具有的基本电话业务;

能向用户提供本地用户相互间的电话呼叫;

能向用户提供交换机分机用户直接拨出的业务;

能向用户提供各种特服呼叫;

能向用户提供与公网移动用户间的呼叫业务。

可选的电话业务:

缩位拨号;

热线服务;

呼出限制;

免打扰;

闹钟服务;

呼叫转移;

三方通话:

会议电话;

主叫号码显示;

语音邮箱;

IP电话业务。

可选的非电话业务:

话路传真和数据业务;

综合业务数字网业务;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业务;

其它宽带业务。

(5)通信线路的检测

线缆的规格、路由、位置及参数应符合设计方案要求,并且要排列整齐、外皮无损伤。电源电缆、信号电缆、用户电缆应分离放置。线缆布放完后,应对线缆线芯进行核对,不应有错线、断线、混线等现象。

通信线路是构成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缆的种类和技术指标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所提出的技术要求。通信线路检测的主要内容为系统的连通性和电气性能指标的检测。关于连通性检测见本标准综合布线系统相关内容;关于电气性能的检测,如通信线路采用3类线或5类线等则遵循本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对线路的测量方法及要求,如采用的是普通电话线缆,则按YD 5048对线

路进行检测。

2、电视系统检测

(1)基本要求

系统功能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所采用设备、元器件的电气性能和指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宜采用双向传输方式,并可与卫星电视系统联通,以向用户提供卫星电视节目。如设有卫星电视系统,应具有当地主管部门的安装许可证明。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检测指标包括系统输出口电平、系统载噪比、载波互调比、交扰调制比等。

(2)系统主要检测项目

卫星电视接收设备

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规定要求。其卫星天线性能、电气性能、室内外单元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卫星接收天线重点检测天线的方向性馈源是否安装在天线的焦点上。卫星电视接收机是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系统的关键设备,对于卫星电视接收机主要检测其频段、制式、接口电平、中频频率等是否符合要求。

用户端电平

用户电平是指每个用户终端上的输出电压,为方便计算、测量,一般取实际电压和参考电压之比的常用对数,并称之为电平。国标中规定用户电平为65±5dB,当电平太低时,图像会出现干扰、有雪花、没有色彩等现象,用户电平太高了,非线性失真就会比较大,也会影响图像质量。

载噪比

载噪比反映了系统内部产生的噪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其主要取决于系统所使用的放大器的性能。所以应尽可能选用噪声系数低的放大器,并尽量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平,一般规定载噪比C/M≥43dB。

交扰调制比

系统的交扰调制比是由放大器的非线性引起的,也与放大器的输出电平有关,一般规定交扰调制比不小于46dB。

图像评价

图像质量的评价主要采用五级损伤标准,至少应达到四级方可认定合格

(3)视频会议系统检测

视频会议系统设备的选型原则上应遵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和有利于系统扩容及设备扩展的能力。

系统整体功能、控制方式等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及YD 5032的要求。

根据承载视频会议的网络的不同,设备和网络间的接口应满足相应通信网络接口的技术规范。

视频会议的传输信道应采用双向信道,信道的误码、抖动等各项指标应符合YD 5033中的要求。

视频会议网内任意两个编码解码器(CODEC)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应符合YD 5033中的相关参数要求,并且在上述指标范围内,视频会议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图像和语音质量的检测以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为准,如无特定要求,图像质量的评价采用五级损伤制标准,其等级分数应不低于4分。语音质量宜采用主观评定的方法,对可懂度、清晰度和自然度等进行质量检测。

对于建立于局域网(LAN)基础上的桌面型会议电视,系统的验收按设计文件及产品说明文件进行,并可参照ITU-T H.323标准相关内容。

(4)公共广播系统检测

公共广播系统主要由控制中心、现场设备和通信电缆组成。系统的功能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保证系统的连通性,能够向建筑物内公共场所提供音乐节目和公共传呼信息,并和紧急广播系统结合,在必要时进行紧急广播。在检测中应注意以下项目:

扬声器系统

扬声器的分布原则上应均匀、分散配置于广播服务区。扬声器主要从灵敏度、额定功率、指向性和重量等方面进行检测。扬声器的布局应满足在所需区域内能够清楚的听到,并且所输出的音量应在10dB-80dB之间。

扩声系统

扩声设备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的性能指标的要求。用于重要广播的功率放大器(如火灾事故广播的功率放大器)应设置备份,并能在工作放大器发生故障时立即自动投入使用。备用功率放大器的数量应根据重要广播负载的容量确定。

传声系统

传声器的性能应根据扩声类别的实际情况,满足语音或音乐扩声的要求,并尽可能的抑制声反馈。

传声器的电缆超过10m时,应选用平衡式、低阻抗型传声器。

传声器与扬声器的间距不应小于临界距离,并尽可能位于扬声器的辐射范围角以外。

馈线

扩声系统设备间的馈线尽可能采用平衡式电缆连接,从而减少外部噪声的引入,提高抗干扰能力。扬声器的馈线与通常的配电馈线不同,通常采用聚氯乙烯绝缘双芯绞合的多股铜芯导线。严格来讲,从功率放大器到扬声器馈线的选取应使这段导线上的功率损失控制在0.5dB之内,在音质要求较高的场合可采用专用的扬声器馈线。

公共广播与消防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