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范文
时间:2023-04-09 05:1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信设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通信设备;接地;分类
中图分类号:TP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1
Ground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Meng Zidong
(Henan Province Information Design Research Co.,Ltd.,Zhengzhou 45000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ground,refine the classification of ground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ractical work in a reasonable manner.
Keywords:Communications equipment;Ground;Classification
接地技术在现代电子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接地就是指在系统与某个电位基准面之间建立低阻的导电通路。“接大地”是以地球的电位为基准,并以大地作为零电位,把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电路基准点与大地相连。因此通信设备的“地”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大地”(安全地),另一种是“系统基准地”(信号地)。在实际工作中把通信设备“接大地”,往往是出于以下考虑:(1)起到屏蔽保护作用,提高设备电路系统得稳定性;(2)静电泄放,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以下介绍接地的类型和作用:
一、安全接地
安全接地即将通信设备的外壳与大地连接。一是防止机壳上积累电荷,产生静电放电而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二是当设备的绝缘损坏而使机壳带电时,促使电源的保护系统动作而切断电源。三是可以屏蔽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二、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通信设备电路正常工作而提供的一个基准电位。这个基准电位一般设定为零。该基准电位可以设为电路系统中的某一点、某一段或某一块等。当该基准电位不与大地连接时,视为相对的零电位。但这种相对的零电位是不稳定的,它会随着外界电磁场的变化而变化,使系统的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路系统工作不稳定。当该基准电位与大地连接时,基准电位视为大地的零电位,而不会随着外界电磁场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合理的工作接地反而会增加电路的干扰。比如接地点不正确引起的干扰,通信设备的共同端没有正确连接而产生的干扰等。为了有效控制电路在工作中产生各种干扰,使之能符合电磁兼容原则。通常在设计电路时会根据电路的性质将工作接地分为以下不同的种类。比如:信号地、模拟地、数字地、电源地、功率地等等。不同的接地,不在一个电路里面将它们混合设在一起。例如数字地和模拟地就不能共一根地线,否则两种电路将产生非常强大的干扰,使电路陷入瘫痪!
三、信号地
信号地是各种物理量信号源的公共基准地线。由于信号一般都比较弱,所以不合理的接地容易使电路产生干扰,因此对信号地的要求较高。
四、模拟地
模拟地是模拟电路零电位的公共基准地线。模拟电路中有小信号放大电路、多极放大、整流电路、稳压电路等等。不适当的接地会引起干扰,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模拟电路中的接地,对整个电路来说有很大意义,它是整个电路正常工作的基础之一。所以模拟电路中合理的接地对整个电路的作用不可忽视。
五、数字地
数字地是数字电路零电位的公共基准地线。由于数字电路工作在脉冲状态,特别是脉冲的前后沿较陡或频率较高时,会产生大量的电磁波而干扰电路。如果接地不合理会使干扰加剧。所以对数字地的接地点选择和接地线的敷设也要充分考虑。
六、电源地
电源地是电源零电位的公共基准地线。由于电源往往同时供电给系统中的各个单元,而各个单元要求的供电性质和参数可能有很大差别,因此既要保证电源稳定可靠的工作,又要保证其他单元稳定可靠的工作,就必须很谨慎的做好接地工作。
七、功率地
功率地是负载电路或功率驱动电路的零电位的公共基准地线。由于负载电路或功率驱动电路的电流较强、电压较高,如果接地的地线电阻较大,会产生显著的电压降而引起较大的干扰,所以功率地线上的干扰较大。因此功率地必须与其他弱电地分别设置,以保证整个系统稳定可靠的工作。
八、屏蔽接地
(一)电路的屏蔽罩接地。各种放大源和信号器等,易受电磁辐射干扰的电路应设置屏蔽罩。由于信号电路与屏蔽罩之间存在寄生电容,因此要将信号电路地线末端与屏蔽罩相连,以消除寄生电容的影响,并将屏蔽罩接地,以消除共模干扰。
(二)低频电路电缆的屏蔽层接地。低频电路电缆的屏蔽层接地应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屏蔽层接地点,应当与电路的接地点一致,一般是电源的负极。对于多层屏蔽电缆,每个屏蔽层应在一点接地,但各个屏蔽层应相互绝缘。
(三)高频电路电缆的屏蔽层接地。高频电路电缆的屏蔽层接地应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高频电路的信号在传递中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因此,屏蔽层接地一般采用以下原则:当电缆长度大于工作信号波长的0.15倍时,采用工作信号波长的0.15倍的间隔多点接地。如果不能实现,则至少将屏蔽层两端接地。
九、设备地
在通信设备中,往往含有多种电路。比如低电平的信号电路(如高频电路、数字电路、小信号模拟电路等)、高电平的功率电路(如供电电路、继电器电路等)。为了安装电路板和其他元器件、为了抵抗外界电磁干扰而需要设备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屏蔽效能的外壳。这些较复杂的设备接地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安全接地螺栓设在设备金属外壳上,并有良好电气连接。为防止机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绝对不允许用电源零线作地线代替机壳地线。
篇2
关键词:通信设备;管理维护;探讨
中图分类号:F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通常设备是传输数据信息的载体,设备日常运行的效率对数据信息的高效传输有决定性作用。我国通信工程改造项目实施之后,各种先进的通信设备运用更加广泛,维持通信网络传输的正常进行。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是通信行业的两大形式,为保证数据传输阶段的安全性能,运营商必须加强两种通信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程控交换设备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相当重要。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应用极为广泛,因此,加强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管理与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通信设备管理缺失的表现
软硬件设备是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良好的设备性能可以维持数据信息的高效传输。相反,当通信设备发生各种故障问题后,其不仅中断了数据通信的持续性,也会干扰到其它设备性能的发挥。由于企业过度追求工程建设的利益,在向客户提供通信服务时未顾及到通信设备的管理,降低了通信网络的运行效率。通信设备管理缺失主要表现在:
1.1 操作方面。通信设备操作应安装其使用说明的规定要求,否则出现误操作会影响到设备性能的发挥,也会破坏通信系统传输的安全性。以有线通信为例,其主要的设备包括:电脑、电视、电话等,用户在操作设备中随意性使用,操作不规范便无法把数据信号对点传输出去。
1.2 故障方面。故障管理是通信设备管理的必备内容,这是由于一旦设备发生故障便会造成整个系统的中断运行。对故障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可在短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但企业用户或个人用户的故障管理意识不足,对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故障缺乏综合性的管理策略。
1.3 更新方面。设备更新不仅方便了用户的正常操作,也降低了通信设备的管理难度。从经济投资角度考虑,企业对于现有设备基本上无法定期更新,旧设备存在的故障率高、维修难等问题也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流程。此外,通信设备养护措施不足也是其管理不当的表现。
2 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基本原则及基本任务
2.1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基本原则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坚持预防为主,坚持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2.2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基本任务
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建立健全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运用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全过程综合管理,为企业提供最佳的技术装备,保持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最佳状况,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通过择优选购、合理配置、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以及适时地更新改造,达到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技术状况好、能耗低、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均较高的目的。
3 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方法
3.1分析数据关联,处理故障
某Centrex用户申告,需拨3个“0”才能呼叫话务台而不是用户要求的一个“0”。查看Centrex用户数据相关表格:“Centrex群数据表”、“Centrex出群权限表”、“Centrex号码分析表”、“Centrex话务台表”、“出群字冠描述表”,在未发现问题症结所在。进行多次呼叫试验后发现只要“quot;0XX”均可呼叫到话务台,说明呼叫拨3位后才开始处理,此时发现Centrex用户和普通用户共用了一个呼叫源,预收号位数为3。而Centrex用户通常要拨一个接入码到话务台,拨一个出群字冠听二次拨号音,再进行出群呼叫。因此Centrex应另用一个呼叫源,预收号为1。修改数据以后呼叫正常。在日常维护中,理清各种制作数据思路,清楚了解正常呼叫接续的径路,才能更好的维护设备稳定运行
3.2加强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点检管理
点检制较传统的日常保养有如下优点:
3.2.1 及时发现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隐患,有利于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进一步劣化及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事故的发生。
3.2.2 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点检制符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是预防维修的重要基础。通过点检资料积累,提出合理的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维修和零部件更换计划,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维修标准,保持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性能稳定,延长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寿命。
3.2.3 参加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日常点检,对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结构、性能进一步掌握、理解,提高自觉地爱护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责任心和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保养水平均有好处。
3.2.4 点检制是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运行信息反馈的主要渠道之一,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停机率大幅度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靠性逐步达到并保持较高的水平。点检也是编制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维修计划,提高计划准确性的重要资料。
3.3加强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使用管理
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使用的日常管理贯彻“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使用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及维修人员)。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使用的工作人员应能胜任所担任的工作,熟悉所使用的设备性能特点和维护、保养要求。所有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要求进行,严禁超负茶运转。所有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在使用期间要按《设备保养规程》的规定做好日常保养、小修、中修等维护保养工作,严禁带病运转。
3.4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使用和维修管理优化
在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管理过程中,一般将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视为独立的过程,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负责管理。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使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发生故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有些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操作技术水平低,不具备预防事故和排除故障的能力,以致故障发生后,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通过与设备操作人员交流设备操作的过程,维修人员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出问题所在,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性;在与维修人员的交流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避免犯相同的操作错误,降低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故障,同时能逐渐掌握一些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养护和维修方面的技能,进行简单的设备维修工作。另外,也要培养维修人员具有完成抢修任务和应急修理的能力,做“一专多能”的人才,通过对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的管理,以达到良好的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管理效果。
4 结束语
程控交换设备在通信系统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一旦出现故障,将造成极大的损失。本文首先分析了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基本原则及基本任务,其次,就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管理和维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了充分发挥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的作用,必须重视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管理与维修。切实执行相关的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使用和维修管理规定,同时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优化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孙莉萍.试析程控交换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维护措施[J].企业导报,2009(3).
[2] 吴桂玲.程控交换设备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铁道通信信号,2011(S1).
[3] 宋继成.浅析程控交换机的维护与管理[J],2008(1).
篇3
关键词:通信设备;接地;型式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83-02
1 通信设备接地系统
通信设备主要是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接地一般有三种:信号接地、功率接地、保护接地。根据需要,有可能还包括重复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这时它们可以和保护接地统称安全接地。电子设备的接地型式一般根据其工作频率和设备到接地母线或总接地端子(板)等上的接地引线长度来决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当接地引线长度小于波长二十分之一,频率在1MHZ以下时,一般采用辐射式(星形)接地系统。这种接地系统是将电子设备的信号地、功率地、保护地分开,用绝缘接地引线分别先接到电源室总接地端子(板)上,再引至接地体。这种接地系统又叫“一点接地系统”或“单点接地系统”。
(2)当接地引线长度大于波长二十分之一,频率在10MHZ以上时,一般采用环状(网形)接地系统。这种接地系统是将电子设备的信号地、功率地、保护地都接在一个公用的环状(网形)接地母线上,再引至接地体。这种接地系统又叫“多点接地系统”。这种接地型式的特点是不同接地之间的接地引线在较多点互相连接起来,不会产生的电位差,减少了通信回路的干扰。(3)当接地引线长度等于波长二十分之一,频率在1MHZ到10MHZ之间时,可以采用混合式接地系统。辐射式(星形)接地系统与环状(网形)接地系统相结合的接地系统称为混合式接地系统。这种接地型式的采用是辐射式接地引线将电子设备的信号地、功率地、保护地分开,在机壳或机架上汇接一点,然后再把若干设备的汇接点接至公用的环状(网形)接地母线上,再引至接地体。多用于电子仪表等的接地。
2 计算机设备的接地型式
以计算机设备为主的现代通信设备的网管系统自成体系,因此计算机设备的接地与通信设备的接地密切相关。计算机设备一般有三种接地:逻辑地、功率地、保护地。根据需要,有可能还包括重复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这时它们可以和保护地统称安全地。计算机设备的接地型式实际上是逻辑地与其他地的关系,一般有四种型式。
(1)悬浮接地系统。即计算机逻辑地不接大地,与大地严格绝缘。采用直流地悬空的理论依据是:可以避免地磁场及地电位差的影响,不使其形成回路而造成噪声耦合;同时逻辑地与交流功率地分开,可以避免交流电网的干扰以及仪器仪表、检修工具等漏电进入计算机造成的干扰。
悬浮接地又有两种型式:一种是电路设计上“地电位点”,机内各个悬浮电路均分别有各自独立的基准电位。悬浮电路之间保持严格隔离,(依靠电感线圈的磁场耦合来传递信号);整个设备包括机壳都与大地绝缘隔离。另一种是将机柜固定在地板上,由于空气干燥时,积聚在机柜上的静电荷将对某些地电位点放电造成干扰,因此可以将机柜保护地与逻辑地分开而将机柜外壳接地。
(2)交直流接地系统。这种接地系统是把逻辑地与直流功率地合接在一起,接在单独接地网上(即将计算机的直流地用编织铜线或多股铜线连接成地网,再用接地线引出机房外,焊接到单独的接地体上,有称分支式直流工作地布局);交流功率地和保护地合接在一起,接到单独的接地网及接地体上,或交流功率地通过电容器与逻辑地、直流功率地联接在一起,接在单独的接地网及接地体上。这两种作法都可以避免交流电网的干扰。
(3)一点接地系统。这种接地系统是将逻辑地、功率地、保护地分开,相互绝缘并分别与(地板下)铜排网或格栅均压网相联,然后通过同一点(如电源室总接地端子板上)再接到接地体上。这种接地系统的优点是通过铜排网或格栅均压网来使逻辑地有一个统一的相对稳定的基准电位(零电位),减少了相互干扰,同时静电荷得到了泄漏。
(4)联合接地系统。这种接地系统是将逻辑地、功率地、保护地均接到机柜内专用接地端子上,然后通过保护地或交流功率地的接地引线接地。这种接地系统的优点是安装简单,只需将符合要求的接地引线接到接地端子上即可。
3 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
通信设备由低压配电系统直接或间接供电,其接地安全与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往往密切相关。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一般可以区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又可以分为“接地”和“接零”两种(这里“接地”具体指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的电气连接;而“接零”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与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点(即中性点)进行直接的电气连接。其接地型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1)TN系统。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与电源端的接地点相连接,且必须将能同时触及的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至同一接地装置上。
按照中性线(N)与保护线(PE线)的组合情况,又可分为三种型式: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TN-C-S系统,系统中前一部分的线路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然后从某点(一般为进户处)分开后不再合并,且中性线与相线绝缘水平相当。
TN-S系统和TN-C-S系统,中性线N必须与设备机架、机壳、机盘和全部建筑物钢筋等严格绝缘。为防止中性线断线造成的危险,可以做重复接地。
(2)TT系统。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直接接至与电源端接地点直接无关的接地极。
(3)IT系统。电源端的带电部分与大地无直接连接(或有一点经足够大的阻抗接地),而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可以通过保护线接至接地极。也称为“不接地系统”。在IT系统中的任何带电部分(包括中性线)严禁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电源系统对地应保持良好的绝缘水平。
4 通信机房的接地型式
通信机房的接地是为通信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接地服务,主要是提供基准电位参考点并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常见的接地型式有以下两种:
(1)一点接地系统。即所有要接地的设备接地线都绝缘地接到一个单独的接地汇集点上,从而为所有设备提供一个公共参考点,不受地电流和电位差的影响;同时将设备的电容、电阻、电感、变压器等元件和机壳之间在机壳上进行一点接地,以便使杂散电容短路,保持元件底板或外壳与机壳的等电位。
这个接地汇集点一般是总接地端子板,它向外用绝缘接地引线与机房外的接地体或闭合环形接地网连接,向内用绝缘接地引线与机房内的接地端子板或接地母线连接,再从接地端子板或接地母线引出绝缘接地线与设备的机壳或机架内的接地螺栓连接。
(2)共用接地系统。即将不同设备和不同接地点的接地线,在较多点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等电位面,不致产生较大电位差,减少通信回路干扰并防止雷电等过电压反击。
现在多层建筑一般利用钢筋作为避雷引下线,若想将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与通信设备等的接地系统从电气上真正分开,两接地体必须保持20米以上且设备极其有电气连系的各中线缆、金属管道等也必须与钢筋等保持一定距离绝缘,以防雷电反击、闪击、电位差干扰等。共用接地系统与般是建筑物的主钢筋互相焊接成一个法拉第笼,在建筑物顶敷设闭合避雷带,在建筑物外敷设闭合环形接地网,在楼层敷设闭合均压网,在机房内敷设环形接地母线,上述带、网、线、主钢筋之间应多点且均匀分布连接。机房内设备的各种接地,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管道、金属结构等都要与环形接地母线多点且均匀分布连接。
5 通信线路的接地型式
通信线路(一般分为信息线路和供电线路,供电线路包括低压交流线路和直流线路两种)的接地主要是防雷、防静电、防电磁干扰、防强电误碰等,全长地埋电缆还要防腐蚀,有的线路还要提供零电位。即有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保护接地,及防腐蚀接地、工作接地等。其接地型式单一,即将电缆金属外皮或屏蔽层两端接地且每隔一定长度接地;架空电缆进入通信站(通信机房等)前还要入地直埋一定长度和深度并两端接地;线路的其他设施(如电杆、钢绞线、分线箱、接头盒等)也要接地等。具体做法详见有关规程。
6 选择接地型式时主要注意的问题
无论采用哪种接地型式,应根据其安全保护所具备的条件及所供电的通信设备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1)IT系统一般用于有特殊安全要求的场合如井下,纺织车间等,通信设备一般不采用IT系统这种接地型式。
(2)TN-C系统因其中性线(N)与保护线(PE线)合为PEN线,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但PEN线带有电位(运行中的PEN线不仅要通过正常负荷电流,有时尚有三次谐波电流通过),可能产生杂音干扰,通信设备等电子设备不宜采用;另外,当PEN线断线或相线对地短路等事故发生时,故障电压会沿PEN线串击,从而使事故范围扩大。
(3)TN-S系统,PE线不通过正常负荷电流,避免了交流电网的干扰,可以用于通信设备等电子设备;绝缘损坏时短路故障电流大,易使保护装置动作来切除故障。但不能解决对地故障电压蔓延和相线对地短路引起的中性点电位升高或位移等问题。
(4)TN-C-S系统电源结构简单,又保证一定的安全水平(建筑物内的PE线消除了电源线路的PEN线上的电压降),也可以用于通信设备等电子设备。
(5)TT系统内,由于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采用单独的接地体接地,和电源的接地在电气上没有联系,避免了故障电压会沿PEN线串击的危险;也适用于对接地要求较高的通信设备的供电。
(6)当专用变压器位于通信设备所在建筑物院内或建筑物内等时,只能采用TN-S系统供电;无论是采用TT系统还是TN-S系统哪种接地型式,通信设备及相关系统都不得采用中性线(N)作为保护线且中性线(N)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篇4
首先我们排除两方面原因:(1)测量光纤的衰减度为-25dB以内,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2)在接收设备的前后两端,测得的数据完全一样。除了这两方面因素外,我们针对通道误码较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1)综自设备的通信服务器与2020智能化PCM之间的连接网线通过地下电缆沟连接且电缆沟比较潮湿,由于敷设的时间较长,有可能导致绝缘层破损,造成误码率偏高;(2)现有2020智能化PCMV2.44个接口已有三个存在问题,如果该接口出现问题也会造成误码率偏高(;3)COM板上的RS232接口存在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只能用在15米左右,由于呼坨变的综自设备的通信服务器与2020智能化PCM距离比较远,连接网线达到了50米以上,存在衰减,也会造成误码率偏高。
二、解决方案
(1)对通信服务器与2020智能化PCM之间的连接网线进行检查,发现连接网线有点破损,更换带有屏蔽层的网线,并加装防护套。通过几天观察,无论阴雨还是晴朗天气,误码率一直徘徊在25%左右;(2)更换2020智能化PCMV2.4板,误码率降低到0.1%到0.5%之间;(3)通信服务器与2020智能化PCM之间的连接网线较长,由于COM板上的RS232接口存在传输距离有限,而RS485传输的最大的通信距离约为1219m,我们设想将RS232转换成RS485,使传输的距离增大,以致不会衰减那么厉害。通过此方法是误码率降低到0.01%以下。下图为安装转换口之后数据传输的过程:
三、防范措施
措施一:在通信设备安装时,尽量考虑缩短综自设备的通信服务器与2020智能化PCM(或其它通信设备)通信网线的距离,并选用抗干扰能力强的通信网线,最好每段通信网线距离尽量不超过10m。
措施二:综自设备的通信服务器与2020智能化PCM(或其它通信设备)通信网线,应加装防护套管,并保证电缆沟通风干燥,防止因潮湿腐蚀网线。
篇5
1现状及问题
传统车载通信设备主要是无线列调机车电台,设备组成简单,承载业务单一,机车交路一般在本铁路局管内进行运用,为了动态掌握机车电台运用信息,维护单位使用“机车电台运用揭示牌”进行运用管理,基本能够满足运用管理要求。
随着铁路无线技术发展,GSM-R、CIR、客列尾、货列尾、列车接近预警、列车防护报警等新技术、新设备、新业务的大量应用,车载通信设备的装备数量快速增长。以南昌铁路局为例,全局1274台机车、58列动车组和323台自轮运转设备均加装了CIR设备,投入使用的CIR设备近2000台。CIR设备结构复杂,承载业务多,是当前铁路最主要的车载通信设备,其关键组成部件达10余种,有主控单元、G网语音和数据单元、450MHz列调单元、防护报警单元(LBJ)、操作显示终端(MMI)、存储记录单元、合路器和多频段天线等。目前车载通信设备运维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传统车载通信设备动态运用揭示牌更新不及时,数据不准确,与实际运用存在较大偏差;②设备或板件故障修复后,难以换回至原车使用,定机、定台(板件)实现困难;③设备软硬件版本靠人工台账记录,管理手段落后;④机车、动车组频繁调整配属,车载通信设备随车调整配属,车载通信设备的技术履历管理困难;⑤现场无线检测作业与无线检修作业之间检修信息未能实现共享,信息交互困难,同时对车载无线设备的故障或状态跟踪困难;⑥设备到期按整机报废处理,管理粗放,部分未到使用寿命的板件也一并报废,整机和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不能按实际寿命区别管理,造成投资浪费。
随着机车交路不断延长,车载通信设备的运用管理和动态质量依靠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模式,难以实现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2解决方案
采用物联网、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应用、无线局域网、RFID、条形码、数据库等现有成熟技术,结合车载通信设备出入库自动检测系统平台及既有运维管理模式,构建车载通信设备动态运用管理系统,解决无线车载通信设备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难题,实现设备整机和关键部件的智能化、精细化、寿命化、定机定台(板件)管理目标,最终达到充分挖掘设备潜力,降低设备更新改造成本。车载通信设备的动态运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处理服务器、现场客户终端、现场手持终端和RFID扫描检测设备等,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采用B/S与C/S混合工作模式,在铁路局(或通信段)设置服务器,铁路局、通信段、车间、工区用户按分层分权管理,分配操作权限,操作相关功能模块。系统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系统界面简洁、操作简便,符合现场快捷要求,尽量在无输入或较少输入的情况下,完成数据采集、记录、上传,系统关联、分析、统计现场碎片化作业行为和内容,实现设备维护管理、运用管理等生产过程控制,充分体现自动化、网络化的管理模式。
3系统功能
3.1设备基础台账管理
针对机车、CIR主机、LBJ、MMI,设置RFID身份识别标签;针对主控板、语音模块、数据模块、GIS单元等板件,设置身份识别条形码;人工输入软、硬件版本信息数据,以无线出入库检测点为最小管理单元,将各出入库检测点管理范围内的运用设备、备品备件等设备的基础信息、状态信息录入或导入系统服务器,形成全局的无线车载设备基础台账。条件具备情况下,无线出入库自动检测系统和动态运用管理系统之间开放数据交互接口,无线出入库检测系统可获取归属该出入库检测点的相关基础数据,动态运用管理系统可获取出入库自动检测系统检测结果、质量分析等相关数据。
3.2电子无线车载设备动态运用揭示牌
现场操作终端使用专用账户登录后,弹出电子揭示牌,揭示牌信息根据权限从数据服务器提取与出入库检测点配属相对应的设备信息,定期刷新。揭示牌分三个功能区:①当前机车入库到达信息;②设备运用揭示,一般情况显示机车型号、机车号、设备厂家、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等,当鼠标移动至该机车时,弹出悬停窗进一步显示主机设备、软硬件版本等详细信息;③该出入库检测点的备品备件、故障修设备等信息。
3.3机车入库到达提示
在机车入库咽喉位置设置RFID读取设备,当机车入库时,自动读取机车上RFID卡片并反馈至后台,系统将机车的到达信息及搭载的无线设备信息推送到无线出入库检测点现场操作终端,例如显示:2014年7月21日7:37HXD3C-0037机车入库,CIR厂家世纪东方,WTTJ-I。另外,根据实际情况提示前期故障修的设备(板件)是否需要执行归位操作,供作业人员参考。
3.4板件级动态运用管理
车载通信设备或板件因故障等原因需倒换时,或设备或板件入所修(含返厂修)时,使用现场手持终端扫描RFID或条形码并选取相应操作即可完成。设备(板件)的状态、位置发生变化时,手持终端将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并上传至数据服务器。根据系统记录运用日志信息,当维修板件位置信息已经到达对应无线出入检测点时,系统根据机车入库到达信息,判断并声光提示在出入库检测点进行设备(板件)归位操作。现场对设备(板件)进行故障倒换时,输入故障现象等信息(为了减少输入繁琐,可预制常用故障信息供选择),信息自动跟随故障件至无线检修所。无线检修所对故障件进行维修后,检修记录终身跟随故障件,供各级技术人员查询。
3.5全寿命跟踪管理
运用RFID及条形码技术,结合手持终端的使用,系统对无线车载设备(板件)从上道开始,至报废或调拨出局,对其运用状态发生变化的行为及原因进行跟踪,记录运用日志。系统可设置无线车载设备或板件使用寿命年限,根据上道时间自动计算到期时间,在运用揭示牌界面可根据要求自动提示到期剩余时间。系统还可设置运用日志组合查询、智能分析功能,对设备运用情况自动进行统计分析,对即将到更新改造周期或经常使用不良的设备进行智能分析、提示,也可人工手动定向查询、分析,实现对设备全寿命动态跟踪管理。
3.6机车或设备调拨管理
机车或设备的调拨由通信段级管理人员发起,选择机车或设备、输入/导入调拨原因和依据,发起调拨程序。局内调拨时,调出的出入库检测点在确认机车下线并进入整备状态后,确认调出,调入的出入库检测点在确认机车到达后确认调入,完成调拨工作。出局调拨时,调出出入库检测点在确认机车下线并完成整备后确认即可完成。
3.7报废管理
针对车载通信设备(或板件)进行报废操作,报废界面应显示设备的主要构成,如CIR主机、LBJ、MMI、主控板、语音模块、数据模块、GIS单元等,以及上道时间、障碍信息。选择已到报废年限的部件进行报废操作,对于还未到报废年限的部件进行转备品操作,可实现精细化管理,节约投资和成本,减少投资浪费。
3.8软硬件版本管理
车载设备或板件的软、硬件版本及GIS数据版本发生变化时,可选择软硬件版本管理界面,采用人工手动操作方式进行修改。具备条件时,可通过出入检测系统或无线车载设备开放的数据接口,在出入库检测时,自动获取并自动更新软、硬件版本等相关信息。3.9履历管理
根据总公司车载设备履历簿管理要求,系统提取设备基础台账信息、运用日志信息,自动生成实时履历簿。3.10信息共享
各级用户可根据权限查阅设备(板件)全寿命范围内的基础数据、检修记录、运用日志等相关数据。如:无线检修所可以查询现场设备运用情况、机车入库检测记录、设备故障现象、倒换原因、处理人员等信息;无线检修工区可查询设备(板件)的入所修测试记录、状态、检修人员,上次机车入库情况等信息;各级管理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查询。技术管理文件、设备技术资料、作业指导书、故障案例、数据分析软件、维护软件、GIS数据、各次软件升级补丁等资料的共享,通过、浏览、下载方式实现。充分利用办公局域网覆盖通信各管理环节,以及系统基础数据、检修记录、运用日志等,可根据不同管理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如:工作任务管理,具备任务下达通知、签认、闭环管理;年、月度检修计划及进度管理;无线检修所设备轮修过程管理及检修记录电子化;设备运用质量报表统计、分析;故障、障碍登记簿管理等,最终实现无线车载设备维护管理无纸化。
4系统构建建议
物联网、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应用、无线局域网、RFID、条形码、数据库等均为现有成熟技术,不存在技术上难点。系统涉及面广、作业环节较多,有专业交叉,管理较复杂,而且通信管理人员与系统开发人员彼此专业了解不够,这些都对双方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通信管理人员要参与并协助系统开发人员充分了解车载通信设备维护管理体系及特点,现场作业流程和各环节要点,设备的编号规则,设备主要构成、关联关系;机务部门相关的机车管理体系及特点;通信与机务部门结合部的关联关系;通信部门的需求等,这些需求对接清楚是系统构建的一个难点,需要双方充分交流。而且系统覆盖全局,点多面广,现场维修人员接受和使用信息系统的能力参差不齐,因此,现场维修人员与信息系统的衔接是否顺利成为了构建车载通信设备动态运用管理系统的又一个难点,需在系统启用前,在试用期间对员工加强培训。
篇6
关键词:电子通讯设备 可靠性 设计技术
中图分类号:TN6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2-0026-01
1 电子通信设备在设计技术上的可靠性指标
1.1 可靠性在电子通信设备设计中的意义
电子通信设备再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其可靠性是无法绕过的关键节点。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非常看重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的研发,也会通过一系列的管理体制和技术手段去实现符合当下需求的可靠性设计,并将其适用于产品的实用效果当中。由此不难看出,加强对可靠性的投入,让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就是令其电子通信技术强大的意义所在。
1.2 通过元器件控制可靠性
元器件是电子通信设备能否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否选择可靠性高的元器件在产品整体的质量上异常重要。科学的使用元器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保障设备性能,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对元器件在可靠性上进行严格监管,以保证它在质量和使用年限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1.3 通过降额设计技术提高可靠性
能够提高电子通信设备可靠性的另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降额设计技术。降额设计技术在产品应用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让设备运转时承受低于其工作应力的额定值,大大降低设备出故障的几率。通过降额设计这样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的提升设备运行过程中可靠性,这而是其技术应用的最核心目的。
1.4 通过简化设计提升可靠性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使用电子通信设备,享受其带来的便利和功能,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保障可靠性的前提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也是企业需要克服的问题。所以简化设计,在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很好的降低了产品的初始成本和故障率,从另一个方面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
1.5 通过余度设计增加可靠性
余度设计是指设备中配备多套能够完成功能呈现的单元。利用可靠性、稳定性更高的软件取代硬件的余度设计,设计过程简单,成本不高,是很常见也很实用的。采用软件替代硬件的设计会增加设备的复杂程度,在基础可靠性上并没有让产品获得提升。所以余度设计的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都是在使用高质量元器件以及设计技术后,仍然无法让设备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2 电磁兼容设计技术对可靠性提升的作用
由于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占据电磁频谱,随着市场对电子设备的大量需求,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相继出现,造成了电磁频谱使用紧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这就使电子设备的兼容问题暴露出来,加上国内的电子兼容技术起步晚,发展不成熟,是的电磁兼容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顺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近几年国内也开始加强对电磁兼容设计的研究(见图1),逐渐完善了电磁兼容设计的理论体系,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目前在很多电子通信设备的设计生产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实践,为产品可靠性的提升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3 热设计技术对可靠性的帮助
通过冷却、加热或者恒温等多种温度调节的技术手段,来保证电子通信设备中元器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正常运转,这是热设计为设备可靠性提供的最大帮助(见图2)。随着电子通信设备高密度、集成化的发展方向,散嵛侍庵鸾コ晌了考验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热设计的研究成果和研发进展对设备可靠性的提升贡献了新的标准。一套成熟的热设计方案,需要对成本进行管控,同时解决设备的散热问题。在电子通信设备进行热设计的实践操作中,必须要通过对电路设计、结构设计、维修设计的综合考虑,才能达到设备可靠性的必备条件,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过程。在热设计使用之前,先要做好初步的评估工作,彻底释放设备的散热风险,依靠可靠性研发在各个环节的联系和沟通禅城评估流程,完不成热设计风险,就不会进入流程的下一个阶段。
4 结语
上述内容对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在设计研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做了分析。可知,想要提升可靠性,就要优先在热设计、元器件的采用、降额设计等发面进行有机的结合,将其融入到电子通信设备的总体设计中。能否坚持执行,把控细节是提升可靠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应该秉承将可靠性设计放在首位的原则,加强研究开发过程中数据整理工作,为电子通信设备的性能提升和质量打好基础,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作为电子通信设备的生产企业更需要确立自身产品在可靠性方面的优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寇晓莹.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技术探讨[J].科技论坛,2013(17).
篇7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综合管理;对策
电力通信设备的综合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学科,在管理方面也是综合性非常强,在管理的时候对技术、经济和组织融合成为一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要保证在整个周期内任何的环节都不会出现问题。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相关的技术、经济以及组织方面都会出现一定问题,因此,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准确的定位,对找到解决措施也是非常必要。
1 设备综合管理的内容
设备综合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依照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管理的理论来进行分析,在设备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两个部分,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经济、组织和技术三方面内容。在管理的时候,要对成本是否合理,经济可行性和设备装置的合适性,要不断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也要降低设备各个部分的运行成本,这是设备运行的基本原则。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要保证其一直都处于最佳的状态,这样能够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和高效性。在进行电力信息通信管理的时候,要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安全生产方面进行重视,这样能够提高设备的综合运营水平。
2 电力通信设备分类及特点
电力信息通信设备主要是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通讯设备进行管理,这种设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是保障设备的重要设备,同时也是管理设备,还是公用服务类设备。电力信息通信设备在管理的时候,要实现电力信息的系统化管理,同时要实现通信设备的全方位综合管理,这样能对电力信息进行处理,同时也能促进企业发展。
3 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综合管理对电力企业的作用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电力信息通信设备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管理质量和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都是有很大影响。同时,对电力系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也是有很大作用。提高电力通信系统的整体运行能力,优化服务水平,要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这样能够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在技术和工艺上要进行不断开发,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和理念方面也要不断进行改进,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成为现代企业。
3.1 大力加强对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电力行业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电力信息通信管理方面要对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的统一性进行重视,对电力信息通信设备运行周期内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样能够提高设备的综合管理效率,同时,也能对设备的各个环节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进行掌握。在管理中,要对整个设备运行周期内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同时,要对设备的整体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在管理过程中要对部门和部门、专业和专业之间的关系要进行加强,对各个环节的连接也要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安装环节和运行环节进行必要的维护。
3.2 大力加强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目标管理
对信息通信设备进行管理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设备的综合运行效率,在最大的程度上更好的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同时在运行期间内也要对综合运行效率进行提高,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对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要进行必要的提高。在进行前期管理的时候,主要是要对投资进行管理,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整个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在后期管理的时候,要对各个阶段和各个系统的运行质量以及故障维修情况进行优化,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达到优化调整的目的。在后期设备管理中,要对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在维修方面要进行重点的检查,保证设备的运行在良好的状态下,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综合效率。
3.3 推行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综合分析管理
实行设备的综合分析管理即对计划、采购、安装、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等阶段的各个方面进行经济的、技术的分析和评价。建立前期评估和后期评价制度,对项目的决策、实施、投产、运行进行综合分析,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将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分解到全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追踪分析,研究设备的物质寿命、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建立综合性的运行维护监管体系,全面的监控、分析全网的运行状况以及设备的运行质量、故障状况和设备利用率,以确定合理的建设成本、维修成本投入以及设备改造、更新的经济界限,有效的增加设备的寿命周期、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投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3.4 全面实行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可靠性管理
对设备实行可靠性管理,建立完善的可行性管理和评价指导分析预测系统。强调前期管理不仅要关心设备的技术性、经济性,更要注重购置信息通信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设备的物质寿命和技术寿命的重要性。要切忌单纯的以降低维修费用投入来追求一时的综合效率,要强调正确、合理的使用、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从而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实行集中化、区域化相结合的综合维护管理体制,提高维护质量和响应时限;采用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把相对独立的设备以代维形式推向社会,而把主要维护精力用于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核心设备。
3.5 加强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实行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基础信息、资源调度、网络监控、维护管理、交流反馈等体系。特别强调建设设备集中化的信息管理体系,强调设备基础资料、设备运行状况、设备维护管理、设备使用效能以及设备运行成本等信息的有效采集、反馈和控制。实施设备信息化管理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减小设备的故障率,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可以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中达到设备的最优化管理利用,从而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6 建立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管理标准
标准化是技术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标准化管理可以带动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定设备管理标准,实行设备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可使管理机构的高效化、管理水平的科学化。推行电力信息通信设备标准化管理,建立安全运行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等标准体系。
4 结束语
电力行业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在电力系统中,电力信息通讯设备的运行状态对整个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有很大影响。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同时,在体制方面要不断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管理模式和策略方面进行发展,能够使企业更好的抓住机遇,同时,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也能进行提高,这样也能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企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神华准能公司通信系统分为中心局、露天矿、铁路三大部分,中心局与露天矿的维护工作由准能公司信息处负责,铁路通信隶属大准铁路公司管辖。铁路、露天矿为端局,中心局为汇接局。中心局机房设备包括华为公司1万门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OSN2500光传输系统、艾默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以及综合业务接入等设备,露天矿机房设备较少,但相应安全装置同样不可或缺。目前中心局机房正在进行软交换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原因为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公司现有ADSL上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访问互联网的需求,结合目前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建设趋势,使用光纤到户(FTTH)方式选择NGN和PON接入技术组网,实现用户上网速度的提升,满足用户需求。由于中心区设备较多,安全工作至关重要,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是接地,而人员的安全则是按规程操作,良好的接地及保护措施可以防止雷电的袭击,规范的操作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设备的保护由外及里,层层防护,外线电缆进入机房配线架,在上架前要对电缆进行接地,上架后,内线与外线之间有保安装置,单板上有过压保护,通过这一道道防线,切实做到保护设备安全运行的目的。中心局机房设备的接地方式为联合接地,也就是说交换、传输、接入等设备统一接到一个接地排上采取联合接地。
2防雷接地基础知识
雷电的产生首先是雷云的形成,地面气体(湿度较大)受热上升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形成积云,云层负电荷从而吸附其他云层的电荷,在运动中使电荷大量聚集。而云层中的电荷分布是不均匀的,当不同电荷的积云相互靠近时,或带电积云对大地的静电感应而产生异性电荷时,宇宙间将发生巨大的电脉冲放电,这样就产生了雷电现象。通过统计分析,雷电具有一定的特性,大多数雷电放电发生在云内,少数发生在雷云与大地之间,而90%左右的雷是负极性的。雷电的过压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电磁污染、电磁干扰、设备损坏甚至系统崩溃。雷击分为感应雷和直击雷两种形式。感应雷是指附近发生雷击时设备或线路产生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所产生的雷击。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中电气设备或线路,造成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击中的物体泄放入地,所以,直击雷的破坏性很大,大部分雷击为感应雷,其伤害相对直击雷较小,但如果防护措施不当,也会给设备和人员带来极大的危险。因此,有效的防雷措施是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必要手段。常见的防雷元器件有接闪器、消雷器和避雷器,大体上,雷电的防护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主要采取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装置,内部防雷主要有屏蔽、过压保护、合理布线以及安全距离。通过种种合理的措施与办法,通信机房设备与人员的安全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3中心局联合接地系统
通信局中接地装置或接地系统中的“地”指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地,因为其面积的幅员辽阔,因此具有无限大的电容量,可以作为良好的参考零电位。“接地”就是将通信设备中的接地端子,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作连接,并把该部位的的电荷导入大地,达到降低危险电压和防止电磁干扰的目的。在掌握联合接地系统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接地的分类及作用。通信电源接地系统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交流接地和直流接地,工作接地系统和保护接地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其中防雷接地系统又划分为设备防雷和建筑防雷。交流接地系统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是指低压交流电网中将三相电源中的中性点直接接地。交流工作接地的作用是将三相交流负荷不平衡引起的在中性线上的不平衡电流泄放于地,从而来减小中性点电位的偏移,使各相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正常运行。平时说的零线,就是接地后的中性线。保护接地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将受电设备与带电部分绝缘的金属部分与接地装置做良好的电气连接,这样设备即使绝缘装置遭到损害,也不会发生触电的危险。直流接地系统由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部分组成,这两者都起保护作用。工作接地保护通信设备和直流通信电源设备的正常运转;保护接地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在通信电源的直流供电系统中,为了保护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通信质量而设置的电池一极接地,称为直流工作接地,通常为48V和24V的正极接地。直流工作接地作用很大;①利用大地做良好的参考零电位,保证在各通信设备间参考点位没有差异,确保设备正常工作;②减少因用户线路对地绝缘异常时所造成的通信回路单音。直流保护接地是将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金属护套部分接地,主要作用有1、直流设备绝缘损坏时不致于发生触电危险,从而保证维护人员的安全;③减小设备和线路中的电磁感应,防止静电发生。减小杂音,达到屏蔽目的。一般情况下,直流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合二为一,继而出现了更为科学的联合接地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使所有接地系统联合组成低接地电阻值的均压网优点显著,具体表现为:(1)地电位均衡,同层各地线系统电位大体相同,消除危及设备的电位差;(2)公共接地母线为全局建立了基准零电位点。全局按一点接地原理而用一个接地系统,基本上不存在电位差;(3)消除了地线系统的干扰。依据各种不同电特性设计多种地线系统,使其相互影响,而采用一个接地系统后,成功地做到了无干扰;(4)电磁兼容性能变好。由于强、弱电,高频及低频电都等电位,又采用分屏蔽设备及分支地线等方法,所以电磁兼容性能获得提高。联合接地装置包括地、接地体、接地引入线、地线排和接地配线,把接地装置tongguo接地线与设备的接地端子连接起来就构成了接地系统。如图1所示。接地装置系统中,接地电阻尤为重要,它是接地体对地电阻和接地引线电阻的总和,一般由接地引线电阻、接地体本身电阻、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电阻以及接地体周围呈现电流区域的散流电阻这四部分组成。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电流的比值。衡量土壤电阻大小的物理量是电阻率,土壤电阻率,即电流通过体积为1m3土壤的这一面到另一面的电阻值,符号为ρ,单位Ω•m,土壤电阻率的大小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土壤的性质。不同土壤的性质对土壤的电阻率影响差别很大,一般来讲,土壤含有化学物质较多时,其土壤电阻率也较小。同一块土壤,大地表面部分土壤电阻率较大,距离地面越深,电阻率越小,而且有稳定的趋势。所以在世纪工作中,应根据世纪情况的不同,选择好接地装置的位置,尽量将接地体埋在较理想的土壤中。(2)土壤的温度。当土壤的温度在0℃以上时,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土壤电阻率减小,但不明显,当土壤温度上升到100℃时,由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反而使土壤的电阻率有所增强。但是当土壤的温度在0℃以下时,土壤中水分结冰,其土壤电阻率急剧上升,而且当温度继续下降时,土壤电阻率增加十分明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将接地体埋设在冻土层以下,以避免产生很大的接地电阻。同时,对于同一接地装置系统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里,其接地电阻不同,这除了土壤温度的因素,还与土壤的湿度有关。(3)土壤的湿度。土壤电阻率随土壤湿度的变化有着明显的差别,一般来讲,湿度增加会使土壤电阻率明显减小。所以,一方面接地体的埋设应尽量选择地势低洼、水分较大之处;另一方面,平时在测量系统接地电阻时,应选择在干季测量,以保证一年中接地电阻最大的时间里系统的接地电阻仍然能够满足设备要求。(4)土壤的密度。土壤的密度即土壤的紧密程度。土壤受力越大,越密实,电阻率就越小。因此,在接地体的埋设方法上,不用采取挖掘土壤后再埋入接地体的方法,可采用直接打入接地体的方法,这样既施工简单,又可以使接地电阻下降。(5)土壤的化学成分。土壤中含有某些特定化学成分(如酸、减、盐等)时,土壤电阻率就会明显变小,在实际工作中,要想减小土壤的电阻率,可以试用在土壤中深入食盐,或者添加其他的化学降阻剂。
4接地电阻测试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时电流极要布置的越远越好,一般情况下,电流极与被测试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应为被试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长度的4至5倍,电压引线长度为电流引线长度0.618倍。接地网肩负着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双重作用,当接地电阻过大发生接地故障时,使中性点电压偏移增大,可能使健全相和中性点电压过高,远远超过绝缘要求的水平而造成设备损坏。在雷击时,由于电流很大,会产生很高的残压,使附近的设备受到反击的威胁,并降低接地网本身保护设备带电导体的耐雷水平,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而至使设备损坏。同时合格的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可以保证维护人员安全;但由于土壤中含有的某些化学成分,会对对接地装置造成腐蚀,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接地装置被腐蚀,就会影响到通信局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对地网接地电阻的定期测试必须加大力度;运行中通信局地网接地电阻的测量,如果受到系统流入地网电流的干扰以及试验引线线间的干扰,测试结果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如果对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不准确,不仅损坏设备,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多年接地电阻测试经验,现总结如下: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ZC-8测试图连接:测试步骤:(1)首先要清楚被测地网的形状、大小和具体尺寸;确定被测地网的对角线长度D,仪表端所有接线应正确无误。(2)在距离地网的2D处,打下地阻仪的电流极棒C和电压极棒P,探针入地不小于40cm,测试两次。(3)保持接地摇表水平放置并使倍率调整检流计机械归零,把倍率开到最大档,摇动摇表手柄并匀速加快摇柄速度,达到120r/min,同时调整仪表电位器刻度盘,使接地电阻测试仪处于平衡状态。(4)在检流计指针偏向某一方向时,转动刻度盘,让检流计归到“0”点。这个时候,刻度盘上的读数乘上倍率档就是被测电阻值。(5)如果刻度盘读数小于1时,检流计指针却仍然没有平衡,那么,就把倍率开关开小一档,通过大小调节,直到完全平衡为止。注意事项:(1)测量前,对于辅助电极的布极位置选择有严格要求,所选择的布极点必须没有其他电流的干扰,并且辅助电压极和接地体边缘三者之间各自的距离不小于20m。(2)为保证测量精度,尽可能把接地体和它上脸的设备断开,防止接地体上泄露的杂散电流影响测量精度。(3)不允许测试极棒松动,土壤必须密实。测量时,可通过调整辅助电极上下位置来防止地阻仪灵敏度过高。如果地阻仪灵敏度过低,那么就通过在辅助电极周围胶水,来减小辅助电极的接触电阻。(4)尽量不在雨天或者雨后来测量接地电阻因为地面湿度大会造成接地电阻减小的情况。(5)禁止在被测物体带电时测量,另外,当测试现场是斜坡时,电流极棒和电压极棒距地网的距离应是水平距离投影到斜坡上的距离。在现实的工作当中,测试接地电阻存在诸多安全方面的问题,人孔井盖开启后,井中有大量有毒气体,测试时要求将气体释放一段时间后技术人员再下到井中作业,否则很容易造成窒息现象。测试时一人操作另外一人负责监护,避免发生其他意外。所有实地测量,除了是为整改提供依据以外,都是为了为作业人员寻求最有效的人身安全保障。同时,也能充分防止设备的进一步损坏。这样通信设备就可以正常运行,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也更为可安全靠。所以在每年的春季安全检查工作中,接地电阻测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5结语
篇9
关键词:通信设备制造业 企业管理 通信设备 供应链
管理活动是时展的产物。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就是一种优化。
自从加入WTO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发展与需要,本文将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分析通信设备制造业供应管理的优化。
一、通信设备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就是制造。通讯设备包括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三大产品系列,但在通信设备制造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线路、网络设备等组装活动,均列为通讯设备制造活动,从事这个活动的行业就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点
1 市场需求复杂。通信设备市场需求一般可分为电信级需求和企业级需求。相比企业级需求而言,电信级需求更大更强,此外,由电信运营商带来的网络设备需求更加稳定。一般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电信级市场的竞争,从而导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较为复杂。
2 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优势。网络设备往往以整机机型作为研发目标,但生产任务一般分制造任务和装配调试任务两种。制造任务以半成品为对象,制造完成后将进行装配调试,对确实没有问题的入库管理。当客户实际订单来到后,由装配调试任务的工作人员对半成品进行组装成成品。这样做的好处不但使技术积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利用,而且客户订单下达后能够迅速交付成品。
三、通信设备制造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1 成本计算不准确。在我国通信设备成品一般采用人工成本核算,而人工核算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无法准确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成本计算存在相当大的误差。人工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所生产产品价格昂贵,根本无法与世界同类产品形成竞争机制。
2 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有的企业虽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很少应用到这些企业当中。因此提高管理工具的性能成了摆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
3 通信设备制造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级世界,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制造、设计、定制,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这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才能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四、通信设备制造业管理优化的建议
1 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要真诚合作。在通信设备供应链中,不但要求各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应链管理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市场机会。随着合作形式从收集信息到制定决策的不断提高,合作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不断增加,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会增加。据调查,企业之间进行了合作,就会使销售收入稳步上升,供货时间大大缩短,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
2 通信设备制造业要实行信息化。由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专业行业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必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信息化的范围、内容、进度。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应该坚持:经济市场引领、分类分别引导的方针,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
3 建立有效的集成信息共享系统。在一般的认识中,供应链各环节中流转的主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控制流等的概念。这些“流”的存在,大都离不开一个高效集成的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在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选择MRP系统成为世界主流,但相对于中国更加无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更加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其适应性不可乐观,所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利用企业自身的力量建设辅助的外部信息系统,才能较为理想的达到预期目的。
五、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篇10
【关键词】 数字光纤 通信设备 维护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和光纤通信系统的结合形成了光纤通信技术,利用该技术,人们可以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方便的实现通信。数字光纤通信设备作为光纤通信技术应用的基础,对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特点和维护进行研究,可以更好的为光纤设备的应用和改善提供保障。
一、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的特点分析
光纤通信作为信息传递的设施,信息传递的畅通和安全是其基本的要求。对于光纤通信设备来说,其应当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来满足信息的传递或者持续传递,对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问题和障碍应当做出快速的反应。对于现在的光纤通信设备来说已经具有各种完善的报警设施,如及时维护和延时维护的警报等。这些警报对光纤通信网络来说是完全覆盖的,网络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维修人员都可以从设备所附带的信号在得到详细的信息,其中包含了故障的原因、时间和影响的范围等[1]。
由于光纤通信设备的科技含量的比较高,其中重要的表现就是数字光纤设备通信的设备逐渐向高密度、高精度的集成化方向发展。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设备已经在可靠度方面获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相应的也增大了光纤通信设备在维护和保养上的难度,这对维护人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都带来挑战[2]。
二、光纤数字通信设备的维护
由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不能单独使用,而是要和其它的数字光纤设备的通信系统进行配套才能一起使用。对于通信设备的维护来说,其工作状态的正常与否也要依靠系统的畅通程度来进行判断。所以对光纤数字通信设备的维护就是对数字化的光纤通信系统的保养以及维护,然后使整套光纤通信系统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对光纤数字通信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来说一般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整个数字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周期性的监控,二是对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
根据通信设备的维护方法,考虑到数字光纤设备的特点,对于数字化的光纤通信设备设备来说,建立全面的监控平台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处于对信息传递的要求,应当对通信设备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对于光纤数字通信设备的相关的数据指标及时的记录,以便随时掌握系统的状态和进行定期的测试。通过对这些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及时的发现潜在的问题,可以对光纤通信设备维护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通过对光纤通信设备建立详细的工作档案,可以使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工作,以便于在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做出最快速的反应[3]。
对数字光纤设备来说,维护人员通过检测可以获得设备运行的相关数据,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针对通信设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和部位进行全面的判断,其中设备中的报警启示信息就非常的重要。对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所发生的故障和问题来说,上游的报警应当存在下游的故障中,下游的故障警告也表现在上游的故障报警中。维护人员要对整套系统有着较深的理解,并且具有熟练的操作经验,这样才能及时进行故障处理[4]。对于当前的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来说,其维护工作主要依靠故障警报。例如在光纤传输线路中,如果光接收机没有出现报警,而上游出现了无光报警,那么就可以考虑发送盘的问题。
三、结束语
数字通信技术已经作为一种高科技的通信技术在社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对于数字光纤通信设备来说,其和通信系统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光纤通信系统的监控,可以正确的判断通信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大大方便了其维护。通过报警提示我们及时发现设备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信息传递中问题,保证信息的安全输送。
参 考 文 献
[1] 蔚斌,冀巍. 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的应用与维护[J]. 科技传播,2012,(04):180-181
[2] 高皋. 铁路数字光纤通信设备维护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分析[J]. 信息通信,2012,(04):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