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瓜栽培技术范文
时间:2023-04-07 07:5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香瓜栽培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选择耐低温、抗病性、商品性等综合条件好的品种,如河南的中甜一号。香瓜喜充足的光照,生育期每天需要10~12h的日照时数。香瓜比较耐旱,不耐涝,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但坐瓜后,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瓜的产量和品质。香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以土层深厚、通透性好的冲积砂土或壤土为宜。香瓜属高温短日照作物,忌重茬,忌土热时浇水,忌含氯肥料,忌花期除草,忌施氮肥。
2育苗
大棚提早栽培应采用育苗移栽,可以采用54孔穴盘育苗,也可以进行常规自制营养土进行育苗,营养土配制用腐熟禽畜粪按粪土比例为2∶3混拌,捣碎用筛子筛一下,然后用多菌灵和甲霜灵锰锌等杀菌剂进行营养土消毒,可以预防香瓜的猝倒病和霜霉病。提前用水洗种,温水淘洗,用纱布包裹放入55℃热水中慢慢搅动20min,冷却后用2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min,然后把种子上残留液清洗干净,早晚各淘洗1次直至露白,放入穴盘里或者苗床上,穴盘每孔放1粒种。播种前苗床要浇透底水,可以用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覆土1.5cm厚,摆放到育苗床上,覆盖地膜,然后再拱大棚,大棚四周注意用毒饵进行预防鼠害。播种后5d左右出苗,在有70%的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开地膜降湿,并让幼苗见光以使幼苗粗壮。在齐苗后4~5d内,保持白天温度20~25℃,夜间降到8~10℃炼苗4~5d,以后白天23~28℃,夜间为13~18℃,一般不低于8℃。早揭晚盖并清扫薄膜上的草屑和尘土,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和提高光照强度。定植前的7~10d,对幼苗进行由小到大的通风。苗期防治立枯病、猝倒病,在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后,及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播种后至出苗前高温管理,促使早出苗。白天22~26℃,温度逐渐降到20℃,3~5d内不浇水,防止徒长。第1片真叶展开后,恢复出苗前的温度,利于花芽分化。定植前7d进行低温炼苗,以适应露地气候环境。
3定植
定植前施足有机肥,施过磷酸钙700kg/hm2,尿素400kg/hm2,硫酸钾250kg/hm2,施后深翻耙细整平。在香瓜苗定植前15d左右把大棚薄膜扣盖好,并封闭大棚提温,在棚内温度稳定后定植。在定植前2~3d先把定植沟浇足水,定植时只需浇少量的水把苗根周围的土湿润即可。选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大棚双膜覆盖可提早到2月定植,即在立春后地温上升到12℃,定植时看天看地保证温度,不要在冷空气时定植,定植后大棚要浇地下水,定植深度以盖住营养土块为宜,定植后要进行土壤消毒。定植后及时扣小拱棚膜盖上草帘,而后4~5d不通风,使温度维持在30℃左右,中耕松土,提高地温。掌握好温度时要按时揭开草帘,即使在阴天也要揭开草帘2h左右让香瓜得到充分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4田间管理
4.1浇水追肥
原则是轻追苗期肥,重追结瓜肥。当瓜长到鸡蛋大时,要追结瓜肥,用二铵120kg/hm2,钾肥180kg/hm2,注意钾肥一定用硫酸钾,不用氯化钾,以防瓜苦。在瓜膨大期灌水,适当灌水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早春棚室内栽培香瓜,在定植时气温低,水分蒸发少,在浇过消毒水定植后应注意保温,控制浇水。缓苗后分次中耕划锄,并喷叶面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香瓜为忌氯作物,不应大量施用含氯尤其是含双氯的复合肥料。
4.2整枝摘心吊蔓
香瓜的分枝性很强,大多品种以子蔓和孙蔓结瓜为主,因此一般在瓜苗长到4~5片真叶时进行摘心,促进侧枝生长。幼瓜坐住后,再对子蔓摘心。一般棚室栽培的厚皮香瓜多用单蔓或双蔓整枝。单蔓整枝是在主蔓4~5片真叶时摘心,在基部留一健壮子蔓,其余子蔓全部摘除。留子蔓第7~11节上长出的孙蔓结瓜后,瓜前留1~2片叶摘心。
4.3病虫害防治
篇2
关键词: 大棚香瓜;高产栽培;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
1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抗病性、商品性等综合条件好的品种,如河南的中甜一号。香瓜喜充足的光照,生育期每天需要10~12h的日照时数。香瓜比较耐旱,不耐涝,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但坐瓜后,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瓜的产量和品质。香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以土层深厚、通透性好的冲积砂土或壤土为宜。香瓜属高温短日照作物,忌重茬,忌土热时浇水,忌含氯肥料,忌花期除草,忌施氮肥。
2育苗
大棚提早栽培应采用育苗移栽,可以采用54孔穴盘育苗,也可以进行常规自制营养土进行育苗,营养土配制用腐熟禽畜粪按粪土比例为2∶3混拌,捣碎用筛子筛一下,然后用多菌灵和甲霜灵锰锌等杀菌剂进行营养土消毒,可以预防香瓜的猝倒病和霜霉病。提前用水洗种,温水淘洗,用纱布包裹放入55℃热水中慢慢搅动20min,冷却后用2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min,然后把种子上残留液清洗干净,早晚各淘洗1次直至露白,放入穴盘里或者苗床上,穴盘每孔放1粒种。播种前苗床要浇透底水,可以用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覆土1.5cm厚,摆放到育苗床上,覆盖地膜,然后再拱大棚,大棚四周注意用毒饵进行预防鼠害。播种后5d左右出苗,在有70%的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开地膜降湿,并让幼苗见光以使幼苗粗壮。在齐苗后4~5d内,保持白天温度20~25℃,夜间降到8~10℃炼苗4~5d,以后白天23~28℃,夜间为13~18℃,一般不低于8℃。早揭晚盖并清扫薄膜上的草屑和尘土,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和提高光照强度。定植前的7~10d,对幼苗进行由小到大的通风。苗期防治立枯病、猝倒病,在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后,及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播种后至出苗前高温管理,促使早出苗。白天22~26℃,温度逐渐降到20℃,3~5d内不浇水,防止徒长。第1片真叶展开后,恢复出苗前的温度,利于花芽分化。定植前7d进行低温炼苗,以适应露地气候环境。
3定植
定植前施足有机肥,施过磷酸钙700kg/hm2,尿素400 kg/hm2,硫酸钾250kg/hm2,施后深翻耙细整平。在香瓜苗定植前15d左右把大棚薄膜扣盖好,并封闭大棚提温,在棚内温度稳定后定植。在定植前2~3d先把定植沟浇足水,定植时只需浇少量的水把苗根周围的土湿润即可。选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大棚双膜覆盖可提早到2月定植,即在立春后地温上升到12℃,定植时看天看地保证温度,不要在冷空气时定植,定植后大棚要浇地下水,定植深度以盖住营养土块为宜,定植后要进行土壤消毒。定植后及时扣小拱棚膜盖上草帘,而后4~5d不通风,使温度维持在30℃左右,中耕松土,提高地温。掌握好温度时要按时揭开草帘,即使在阴天也要揭开草帘2h左右让香瓜得到充分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4田间管理
4.1浇水追肥
原则是轻追苗期肥,重追结瓜肥。当瓜长到鸡蛋大时,要追结瓜肥,用二铵120kg/hm2,钾肥180kg/hm2,注意钾肥一定用硫酸钾,不用氯化钾,以防瓜苦。在瓜膨大期灌水,适当灌水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早春棚室内栽培香瓜,在定植时气温低,水分蒸发少,在浇过消毒水定植后应注意保温,控制浇水。缓苗后分次中耕划锄,并喷叶面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香瓜为忌氯作物,不应大量施用含氯尤其是含双氯的复合肥料。
4.2整枝摘心吊蔓
香瓜的分枝性很强,大多品种以子蔓和孙蔓结瓜为主,因此一般在瓜苗长到4~5片真叶时进行摘心,促进侧枝生长。幼瓜坐住后,再对子蔓摘心。一般棚室栽培的厚皮香瓜多用单蔓或双蔓整枝。单蔓整枝是在主蔓4~5片真叶时摘心,在基部留一健壮子蔓,其余子蔓全部摘除。留子蔓第7~11节上长出的孙蔓结瓜后,瓜前留1~2片叶摘心。
篇3
辽宁省彰武县自2008年以来设施农业发展速度很快,尤其吊蔓香瓜生产面积很大,先将吊蔓香瓜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整地
施足底肥,农家肥1万kg,45%硫酸钾复合肥100kg,地力差的150kg,均加5kg生物钾肥,铺平地表深翻30cm。
二、起垄定植
1.定植密度,亩栽2700-3000株有利产量。
2.定植方法,实行先定植后覆膜,带水稳苗,也就是说苗坨必须栽在水里不许按在泥里,用滴灌把定植水浇透浇足,10cm地温应达到15度。
三、定植后的苗期管理
1.结合缠秧及时去掉5片子叶以下的子蔓和病叶,从5—10片叶腋中留子蔓上的瓜胎,在瓜胎前面掐尖,留瓜胎5—6个,为第一茬瓜。其后瓜秧边长边缠,5片叶留瓜,上市早,7片叶留瓜,质量好。
2.授粉,当第一茬预留瓜,全体每株保证有两个以上的瓜胎露出黄嘴,将要开花时是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期,每棵授粉5—6个瓜胎。授粉药剂严格按瓜类专用的说明配好,用好,每茬预留瓜争取一次性授完。
3.在第一个瓜胎长到核桃大小时,在本株第一茬瓜胎上端露出小黄嘴瓜胎上,像第一次授粉一样再授粉3—4个瓜为第二茬瓜可根据瓜秧长势决定是否留第三茬瓜和瓜个数,长势弱或准备留三茬瓜的一茬定3-4个,二茬定二个,反则定三个。
4.在一茬和二茬中间没授粉子蔓和瓜胎都去掉。
四、肥水管理
1.在浇足浇透定植水的基础上,见瓜胎时,浇一次小肥水,按冲施肥说明每亩用最低量冲施。
2.当第一茬瓜长到核桃大小时,及时追肥浇水,按冲施肥高倍量冲施,也叫膨瓜水。
3.应该在膨瓜水过后,授二茬瓜的粉,然后根据秧的长势壮与弱进行调整,第一茬每株留3—4个瓜多留3个,个别弱秧留2个,壮的留4个,然后调整。
4.瓜成熟前12d,分别向瓜秧下部喷施壮秧促根叶肥二次。
5.如果发现第一茬瓜不算整齐,可适当给小个头的喷点膨大剂,大个的千万别喷。
五、及时采收
播种——定植——授粉——核桃大小——成熟
篇4
选地、整地、施肥
甜瓜是喜光作物,温室应建在择背风、向阳的地方,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前茬最好为大口作物。一般,在冬前结合深翻(30-40 cm),667 O撒施充分腐热的有机肥2000 kg-4000 kg,三元复合肥60 Kg-100 kg,将土壤与肥料耙压、混匀整平。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标准要三看.一看外观、品质和市场:二看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三看对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的耍求。唐山地区主要种植品种有鹤研七、红城二十、京香二号、永甜十一、永甜十三等。
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与定植期
播种期的确定要根据目光温室的增温、保温性能,在确定好定植期的基础上,选定好适宜的播种期。一般,深冬生产温室内气温应该经常保持在12℃以上,短期的最低气温不能低于10℃。适宜的播种期距定植期40天左右。
育苗
育苗分常规育苗法和嫁接育苗法。常规育苗法适宜新建棚室,病害轻,不易死苗;嫁接育苗法重点采用了甜瓜侧蔓和南瓜苗嫁接,可以有效地防止枯萎病等重茬病害的发生。其嫁接的砧术一般采用白籽南瓜品种。侧蔓的选择采用上一茬栽培的甜瓜生长的侧蔓。南瓜的适宜播种时间
南瓜种子的播种时间可掌握在适宜定植时间前25天-28天。适宜南瓜苗嫁接的标准当南瓜苗出土后,子叶展平1天-2天即可开始嫁接“甜瓜侧蔓”接穗。南瓜可直接播种在营养钵里,直接和侧蔓进行换头嫁接,南瓜不伤根利于伤口的愈合,可提高成活率。用此方法不需考虑甜瓜播种的错期和缓苗过程的延长问题,一般用“甜瓜侧蔓”嫁接后20天左右即可定植。
甜瓜侧蔓选用
选择甜瓜无病虫感染的健壮侧蔓。最好在侧蔓采用前结合甜瓜植株病虫害的防治,进行1次用药。可用金雷600倍液、阿米西达1500倍液进行立枯病、炭疽病、霜霉病和晚疫病等病害的防治;10%吡虫啉10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倍液进行根结线虫、白粉虱和蚜虫、茶黄蜻等虫害的防治。
甜瓜侧蔓叶龄指标,采用4叶1心以上的侧蔓,侧蔓粗度和南瓜下胚轴粗度接近。甜瓜侧蔓的留用,一般从直径4 cm左右的叶片开始往上保留,去掉下半部大叶及茎秆,这样嫁接后利于成活。
换头(贴接)嫁接方法
嫁接前1-2天,把南瓜浇1次水,结合用6875%杜邦易保1000倍叶面喷施进行保护,预防病害发生。嫁接前把甜瓜侧蔓从上茬甜瓜棚里分批地采集到育苗棚里,并注意遮阳和保温。嫁接时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南瓜的1片子叶,另一只手用刀片削掉生长点和另一片子叶,再由生长点处和下胚轴呈30。角,由上向下斜削1刀,刀口长0.9 cm-1.0 cm,深度至少达到南瓜胚轴直径的一半:再在甜瓜侧蔓上选择直径为4 cm左右的叶片,在其下方的节间茎秆0.5 cm处,和茎秆呈30度角,用刀片由上向下斜削1刀,削断整个茎秆,刀口长0.8 cm-0.9 cm。然后迅速地把甜瓜侧蔓切口贴在南瓜切口上,使二者刀口互相吻合,及时用嫁接夹固定。注意:南瓜苗和甜瓜侧蔓的刀口要求平。
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及时将接好的幼苗放入用竹片搭建在育苗棚内遮阳用的小拱棚里,摆放整齐,覆好保湿的薄膜。
温度管理:甜瓜侧蔓嫁接后前3天,室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6℃-28℃,夜间20℃-18℃;第4-10天,白天28℃-32℃,夜间20℃-15℃。地温保持在15℃以上:嫁接10天后,当生长点长出新的叶片,说明接穗完全愈合,白天温度保持在22℃-30℃,夜间温度18℃-13℃。形成一定的温差,促进花芽分化。移栽前炼苗: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温度15℃-10℃,最低可以到8℃-10℃,使苗逐渐适应定植棚室环境。
湿度管理:嫁接后第1-3天,温室内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95%以上:嫁接后第4-10天,是愈合组织形成阶段,室内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如湿度不够,可在秧苗上的上方,喷雾器喷头朝上进行喷水补湿,水量不宜过太,落到叶面上不流即可,视湿度变化1天可喷水2次-3次,以保证接穗叶片不萎蔫为宜。10天以后湿度可转入正常管理。
肥水管理:此期一般不需大量施用肥水。根据土壤墒情和秧苗长势,适时、适量进行浇水、施肥。当幼苗出现萎蔫现象时,可在午前浇灌提前准备好的与室温一致的水,要选在近2-3天没有阴雪天气时进行,以防苗期病害的发生。有脱肥现象时,可适时、适量喷施50倍液的美国亚联生物菌肥(2号)等,提高秧苗抗寒性、防止病原菌侵害。
光照管理;嫁接后1天-3夭,早晚要见散射光,有直射光照时及时遮阳:第4-10天早晚正常见光,有光照时见散射光;随着嫁接后天数的增加,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第10天后当生长点长出新的叶片,可开始撒掉覆盖物及速阳物。在保证叶片不萎蔫时,即可进行完全见光管理。
砧木赘芽的处理:甜瓜嫁接后,南瓜生长点处会生出赘芽,要及时用刀片去掉赘芽,以免消耗养分。
定植
定植前需提早升温。温室甜瓜一般都是反季节生产,这就要求提早扣棚进行升温,地温达到12℃以上,方能定植。扣棚时间与定植时间,一般要相距30天以上。定植前5-7天进行棚室消毒。
定植时实行大小垄栽培,大行距80 cm,小行距60 cm,垄高20 cm。在做好的垄背上开沟或打孔,采用水稳苗的方法定植,水下渗后封坨。封蛇时要注意土坨与垄面持平,嫁接苗的切口不能离地面太近,吊蔓前覆盖好地膜。打孔定植的,可先将地膜覆盖好,再打孔定植。
定植后管理
做好定植后每个环节的正确管理,要确保甜瓜稳产、高产,实现甜瓜的高效益。
温度管理:定植至缓苗:白天气温30℃-35℃,夜间应不低于15℃;缓苗后至瓜定个前:白天气温25℃-30℃,夜间不低于12℃:瓜定个至成熟.白天气温25℃-35℃,夜间尽量保持13℃以上。
光照管理:保持棚膜面的干净,提高透光率。其次,在能够保持温室内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早揭晚盖草苫等设施,以增加光照时间。
肥水管理:定植后7天左右,浇一次缓苗水,要浇足;甜瓜在开花(激素处理瓜胎)前,施用一次肥水,一般不宜过大,可采取隔垄浇灌的方法,每667 O随水冲施三元素复合肥10 kg-15 kg;在坐瓜后,当大多数瓜长至核桃到鸡蛋大小时施用肥水(膨瓜肥水),一般667 O施三元素复合肥25 Kg-35 kg,以后从膨瓜到成熟根据土壤墒情、植株长势,适量追肥浇水,切忌忽干忽湿,以防裂瓜,采收前7-10天停止浇水。第二茬和第三茬瓜依照第一茬瓜施肥水。
整枝与处理瓜胎:植株管理采取主蔓单干吊蔓整枝法。定植后5-7叶时,用胶丝绳将主蔓吊好,并随植株生长随时在吊线上缠绕。一般,第四片以下长出的子蔓全部去掉,从第五至第九片真叶长出的子蔓上留瓜,一个子蔓留一个瓜,摘除瓜后叶及生长点。一般,主蔓长至25片-30片真叶时去掉生长点,以促瓜控秧,第10-20节位不-留瓜,但生出的子蔓可留1片叶掐尖,第一茬瓜用高效坐瓜灵喷花药剂喷瓜胎4个-5个,待第一茬瓜定个时,可留第二茬瓜3个-5个。第三茬一般在孙蔓上留2个-4个。
疏瓜:在膨瓜肥水后,要根据植株长势,进行疏瓜。第一茬瓜留3个-4个,第二、三茬瓜留2个-3个。
套袋:套袋前1个3天,在瓜胎上面喷施一次杜邦易保等保护性杀菌剂。纸袋规格16 cm-20 cm,纸袋分2层,外层为防水纸.里层为黑色遮光纸。在棚内甜瓜果面没有水膜时套袋,套袋时间一般在9:00以后,将甜瓜从下向上套至甜瓜果柄处,将袋口封严。
脱袋:在甜瓜成熟前5-7天进行脱袋见光,以促进甜瓜的糖分积累,提高果皮耐贮运程度,直至成熟采摘上市。
篇5
关键词: 哈密瓜; 日光温室; 早春栽培; 留果节位; 熟性; 产量; 品质
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其肉质酥脆,风味独特,味甘如密,奇香袭人。新疆哈密瓜优异的品质和特有的口感闻名国内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哈密瓜开始东移栽培,1994年陕西开始引进栽培[1-2],但由于栽培设施、技术滞后,效益不高,2006年种植面积下降到133 hm2[2-3]。
目前,陕西甜瓜面积约 8 000 hm2,但主要以种植光面早熟厚皮甜瓜品种为主,种类单一,花色品种少[2-6]。为了发展哈密瓜生产,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促进陕西甜瓜产业提档升级和高效持续发展,笔者积极探求哈密瓜栽培技术。许多研究和实践证明,不同栽培、整枝、留果方式等技术因子对甜瓜的熟性、产量、品质、商品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10]。笔者进行了日光温室早春茬哈密瓜整枝留果试验研究,目的在于为指导哈密瓜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西农脆宝,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育成的早熟哈密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较强,根系发达,耐低温弱光,叶片大,抗甜瓜枯萎病、炭疽病,适应性强;苗期生长速度快,易坐果。中早熟,果实发育期43~44 d;果实椭圆形,果面绿色有裂纹;果肉厚度3.3~3.5 cm,橘红色,肉质松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15.5%,单果质量1.1~1.5 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吊蔓栽培,单蔓整枝,留果节位设5个处理:(1)16节留果;(2)18节留果;(3)20节留果;(4) 20节留果;(5)24节留果。小区面积21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667 m2栽植密度2 200株,大行距90 cm,小行距60 cm,株距40 cm,每小区68株,每株留果1个。
1.3 栽培管理
试验于2012年3―6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甜瓜试验示范站1号日光温室进行。供试日光温室为2006年建造,西北2型,面积400 m2,土墙体外用12 cm砖包,钢骨架,保温被覆盖保温。每年春、秋栽培 2茬甜瓜,已连种11茬。2012年2月9日播种,采用穴盘基质育苗,3月9日幼苗2叶1心时定植,5月31日开始采收,6月末采收结束。
2011年12月施干鸡粪约1 m3(14袋),施后深翻30 cm。2012年3月6-8日400 m2温室施生物有机肥200 kg(40 kg×5袋),有机质≥25%,有效活菌数≥0.2亿・g-1,N+P2O5+K2O≥4%);尿素15 kg(N≥46.4%);磷酸二铵13 kg(总养分≥57%,N∶P2O5∶K2O为14∶43∶0 );硫酸钾15 kg(总养分K2O≥52%)。施后旋地起垄,垄宽100 cm,垄高15 cm,沟宽50 cm,每垄定植2行瓜苗,沿瓜行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植株主蔓5~6片叶时开始吊蔓;按试验设计分别于16、18、20、22、24节预留子蔓坐瓜,坐果节位雌花开放当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子蔓坐瓜后留2叶摘心,幼瓜核桃大小(约50 g)时选留1果;主蔓25叶后摘心。结果期(4月27日)穴施尿素5 kg(每株4.5 g),硫酸钾6 kg(每株6.5 g)。灌水采用滴灌灌溉,温度管理按常规进行。
1.4 记载项目
试验主要调查记载项目:播种育苗期、定植期、甜瓜开花坐果期、成熟采收期,节间长度、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单株结果数、果实大小、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式折光仪(成都泰华光学有限公司生产,WATO-32% 型)测定。
2 试验结果
2.1 留果节位对哈密瓜生育期的影响
不同节位留果对哈密瓜生育期的影响较大:开花坐果期、采收期均以16节坐果最早,24节坐果最晚。16节位留果开花坐果期比24节位留果开花坐果期早7 d,平均推迟1个节位留果开花坐果期晚1 d;留果节位低成熟提早,16节位留果比24节位留果采收期早10 d,平均提早1个节位留果成熟期提前1.3 d。5个不同节位留果哈密瓜果实发育期相差1 d或相同(表1)。
表1 不同节位留果哈密瓜生育期比较
[注] 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后表同。
2.2 留果节位对哈密瓜茎叶生长的影响
早春哈密瓜不同节位留果对节间长度、茎粗度、叶柄长度、最大叶长度和最大叶宽度等的生长影响差异均不显著。最大叶着生在20~23节。
表2 不同节位留果哈密瓜茎叶生长比较
[注] 节间长度为1~20节平均值;茎粗为第16节间茎粗。
2.3 留果节位对哈密瓜产量的影响
2.3.1 单果质量 试验结果表明,留果节位提高了单果质量,依次为20节位留果24节位留果22节位留果18节位留果16节位留果。20节位留果单果质量1.30 kg,比16节位留果增加13.68%(表3)。哈密瓜产量由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产量构成,单株坐果数系人为留果因素影响,显然单果质量是哈密瓜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
2.3.2 产量 5个处理以20节位留果哈密瓜产量最高,16节位留果最低。20节位留果667 m2产量2 857.8 kg,比16节位留果2 513.9 kg增加了13.68%。经F检验,不同节位留果哈密瓜产量差异不显著(F=6.137>F0.05(4,8)=4.07);新复极差测验进一步表明,18、20、 22、24节位留果4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16节位留果处理与其他4个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表3)。
表3 不同节位留果哈密瓜产量比较
[注] 表中不同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2.4 留果节位对哈密瓜品质的影响
哈密瓜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衡量哈密瓜品质的重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早春哈密瓜在16~24节位范围内,不同节位留果对哈密瓜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5种处理果形均呈椭圆形;果肉厚度最大仅差0.27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仅差0.73 百分点(表4)。
3 结 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早春茬哈密瓜采用吊蔓栽培、单蔓整枝,在 16~24节位范围内留果,留果节位低,哈密瓜成熟早,平均留果提早1个节位,成熟期提前1.3 d。新复极差测验表明,18~24节位留果4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与16节位留果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在16~24节位范围内,不同节位留果对哈密瓜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单果质量是甜瓜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在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坐果数相同条件下,单果质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因此,早春哈密瓜采用吊蔓栽培、单蔓整枝,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是增加单果质量。
西农脆宝哈密瓜生长势强,叶片面积大,早春茬采用吊蔓栽培、单蔓整枝,在18~24节位范围内留果为宜,作为早熟栽培可以在16节留果。留果时必须达到一定叶面积,才能满足果实充分发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马克奇,陈年来,王鸣. 甜瓜优质栽培理论与实践[M]. 第1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 任瑞星,孙逊. 甜瓜产业配套栽培技术[M]. 第1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 徐永阳,俞正旺,那 丽,等. 洋香瓜和精品西瓜保护地栽培[M]. 第1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 常宗堂, 杜军志,司立征,等. 陕西大棚厚皮甜瓜规范化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2007(12): 75~76.
[5] 刘建辉,常宗堂.日光温室洋香瓜补光栽培试验[J]. 陕西农业科学,2004(4): 26-27.
[6]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站. 日光温室高效节能蔬菜栽培[M].北京: 农村读物出版社,1993.
[7] 常宗堂,杜军志,李省印,等. 早春厚皮甜瓜留果节位研究[J]. 中国瓜菜,2009(6):5-7.
[8] 常宗堂,李省印,杜军志,等. 厚皮甜瓜冬春茬栽培整枝方式研究[J]. 中国瓜菜,2010(1): 7-10.
篇6
1 天蜜脆梨甜瓜的特征特性
天蜜脆梨甜瓜是国内少见的脆梨风味的洋香瓜品种。果皮纯白色,光滑靓丽,晶莹剔透,人见人爱。果实质地细密,脆爽似梨、香甜可口,故取名“天蜜脆梨”。其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8%,耐贮运性极强,自然条件下可贮存30 d。因天蜜脆梨特有的特性,自推出以来,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脆梨”甜瓜走俏各大中城市,市场供不应求。该品种产量特高,667 m2最高产量可达6 000 kg。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栽培模式
2.1.1 拱圆大棚春季早熟栽培和秋延后栽培 (1)3膜1苫模式:3月上旬定植,上市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期按育苗苗龄30 d向前推算;定植期早的可于果实膨大期结束前留第2批瓜。(2)双膜模式:3月中旬定植,最迟不晚于3月25日,上市期在6月上、中旬,播种期按育苗苗龄30 d向上推算;定植期早的可于果实膨大期结束前留第2批瓜。(3)秋季延后栽培:应以11月上旬果实成熟为准,按果实发育期40 d向前推算授粉期,定植期8月上旬,播种期按苗龄25 d向前推算。
2.1.2 日光温室栽培春季早熟栽培和秋季延后或越夏栽培 (1)春季早熟栽培:定植期以2月中下旬为宜,定植至授粉需50 d左右,果实发育期需40 d,上市期5月中下旬。(2)秋季栽培:定植期自8月中旬至9月中旬均可,而适当晚定植对育苗和苗期生长有利,且可于冬季上市,有利于调节市场供应,获取高效益。(3)越夏栽培(番茄茬套种):5月上旬播种育苗,5月下旬套作定植于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中(番茄尚余2穗果),就番茄畦式(大行距75 cm,小行距46 cm,株距60 cm)667 m2套种1 800株,4~5片叶打顶,双蔓整枝,每蔓于18片叶以上连续留3个瓜,于8月上旬成熟,平均667 m2产量4 000 kg,按近2年每kg平均销价2.4元计算,667 m2产值在9 600元左右。
2.2 施足有机基肥,采用恰当畦式
结合整地做畦,667 m2施腐熟圈肥4~5 m3,腐熟鸡粪2 000 kg,过磷酸钙5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80 kg(或尿素25 kg、硫酸钾40 kg)。其中有机肥的70% 于整地前撒施,30%有机肥和化肥于做垄前施于垄沟中(分层与土壤充分掺匀)。
日光温室或拱圆大棚栽培,适宜的畦式为大、小畦双小高垄,双小高垄做于大畦中,每1小高垄垄底宽40 cm,垄高20 cm,2垄底间距20 cm,形成小沟利于生长前期浇水,中后期采取大、小沟轮替浇水。2大畦之间距离40 cm,共计140 cm,于垄顶栽植,形成小行距60 cm,大行距80 cm,既有利植株生长发育和通风透光,也便于操作管理。
2.3 实行吊蔓栽培,合理密植
在拱圆大棚或日光温室中实行吊蔓栽培可充分利用空间,叶片离开地面不但通透性好,而且叶片舒展,分布均匀,受光好,同时也便于操作管理,可适当增加植株数量,合理密植。但挂吊蔓绳的纵向铁丝,应当是可移动的,以便于植株生长后期调节小行距的距离,提高株间通透性。
2.4 栽培密度与整枝方式
天蜜脆梨甜瓜连续坐果能力强,可1株留多果,可采取以下2种整枝方式:
2.4.1 立式单蔓整枝 整地按大小行,大行90 cm,小行60 cm,起垄栽培,小行比大行高20 cm,株距40 cm,667 m2定植2 200株;高垄小行开浇水沟,预防浇水后因温度降低引起根腐病及蔓枯病。
2.4.2 立式双蔓整枝 整地按大小行,起垄栽培,大行90 cm,小行60 cm, 株距50 cm,667 m2定植1 800株;小行比大行高20 cm,高垄小行开浇水沟,预防浇水后因温度降低引起根腐病及蔓枯病。
2.5 人工辅助授粉,适时定瓜吊瓜
2.5.1 人工授粉 洋香瓜属雌雄同花作物,大棚栽培必须人工辅助授粉,露地栽培靠昆虫授粉。人工授粉早春在8:00—10:00进行;夏秋季节在7:00—10:00进行,用毛笔蘸花粉在雌花的花蕊里轻轻涂抹均匀,即可完成授粉。用这种方式授粉,坐果整齐,外观光滑漂亮,糖度高,商品性好。
2.5.2 坐瓜灵授粉 根据温度高低,适时调整坐瓜灵的浓度,按使用说明对水。(1)蘸花。在雌花开放的前后2 d,整株上的果一起授粉,把整个雌花在配好的坐瓜灵溶液内浸一下即可。(2)点花。在雌花开放时,把配好的坐瓜灵用毛笔涂在瓜柄上,用这种方式可节约强力坐瓜灵的用量,坐果整齐,产量高。
2.5.3 选瓜、吊瓜 当幼瓜鸡蛋大时,双蔓整枝选留4~6个果,单蔓选留2~3个果,其余幼果及时打掉。选完瓜后,在瓜后留12~15片叶打顶(保持每个瓜有8~10片营养叶)。当幼瓜长到200 g左右应及时吊瓜。用绳系到靠近果实的瓜柄部位,绳另一端挂在棚顶的铁丝上,把瓜吊到与坐瓜节位持平的位置上,以便于日常管理和成熟后采收。
2.6 浇水、冲肥
全生育期一般浇2遍大水即可:定植后浇1遍定根水,一定要浇透,浇完后大放风排湿。到坐果前不浇水,如果特别干旱可以酌情浇小水,以防瓜秧徒长坐不住瓜。坐果后当幼果鸡蛋大时浇第2遍水,同时667 m2随水冲施硫酸钾复合肥(低氮、高钾、中磷)20~30 kg。温度白天控制在30~33 ℃,夜间在15 ℃以上,拉大昼夜温差,以利于糖分的积累,提高瓜的商品性。
3 预防为主,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的防治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甜瓜病害主要是蔓枯病、疫病、 白粉病、根腐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是蚜虫、白粉虱、潜叶蝇、螨虫等。
3.1 蔓枯病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时容易发生。蔓枯病要以防为主,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苗期用1 500倍百泰喷雾或灌根,生育期每隔10~15 d喷施1次,或用甲基硫菌灵喷雾。
3.2 疫 病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时,容易发生:选用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恶霜灵锰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药剂喷雾、灌根或用药剂原粉调成糊后涂抹病部。
3.3 白粉病
白粉病高温高湿时容易发生,蚜虫、白粉虱容易传播此病。用嘧菌酯、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3.4 根腐病
低温高湿时易发生。发病初期选用600倍液甲基硫灵喷雾。定植后选用医用链霉素3支加恶霉灵10 g加15 kg水灌根。严重时选用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加70%的代森锰锌1 000倍液灌根。
3.5 病毒病
高温干旱时容易发生病毒病,蚜虫、白粉虱容易传播此病。病毒病要以防为主,进入高温干旱期,每隔10 d用病毒A等药剂喷雾防治。
篇7
关键词: 寒地甜瓜;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甜瓜不但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而且口感好,香味浓郁,被人们美称为“香瓜”。近年来,北方寒地甜瓜生产发展很快,不但面积增加,而且生产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在甜瓜生产上,我们针对寒地的气候特点,推广应用了许多先进生产技术,其中在覆地膜基础上再加扣小拱棚技术就是一项投入低、经济效益高、易于掌握、深受瓜农欢迎的早熟优质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早熟、高产、耐运输、商品性好、适应市场的甜瓜品种,如龙甜4号。
2育苗期及育苗方式
甜瓜育苗苗龄30~35d,达到3~4片真叶。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双扣栽培在4月初播种,一般采用大棚内或中棚内扣小棚的育苗方式。
3育苗用营养土配制
用充分腐熟厩肥40%,细砂或细炉渣10%,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10%,葱蒜茬或玉米茬无除草剂残留的肥田土40%,充分混合过筛后,用50%多菌灵600倍液均匀喷洒,然后用塑料布盖上闷2~3d,揭开塑料布,摊开营养土,待药味散尽后装营养钵,摆在苗床上。
4种子处理及播种
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0min,捞出再放入55℃热水浸泡10min,并不断搅拌,然后捞出在25℃温水中浸泡8~10h。把浸泡好的种子捞出放在纱布上包好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每天翻动、冲洗2~3次,萌芽后播种。将营养钵用25℃左右的温水浇透,待水渗下后每钵放1粒芽种,覆土1cm厚。
5苗期管理
播后及时盖拱棚,保温保湿促进出苗,白天25~30℃,夜间18~20℃,出苗后夜间降到15~18℃。第一片真叶展开后,白天20~25℃,夜间13~15℃。第三片真叶展开到定植前1周逐渐降低温度,锻炼幼苗,定植前3d将小拱棚膜全部撤掉,大棚加大通风降温。播种前打透底水,扣棚后如太干时喷水,在晴天上午10时前后浇水,定植前不宜浇水。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幼苗长出4片真叶时及时摘除心叶。
6选茬、整地、施肥
选择无除草剂残留的玉米、高粱、谷类为前茬。秋翻秋起垄,结合整地施优质农家肥60t/hm2。春翻地在土壤化冻15cm后及时整地,及早翻耙,破垄夹肥、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定植时施磷酸二铵225~300kg/hm2、硫酸钾150~225 kg/hm2做底肥。
7定植、覆地膜与扣小拱棚
黑龙江省鸡西市一般在5月初地膜加拱棚定植甜瓜。选晴好天气上午,按株距40~50cm(根据品种特性决定)刨埯,栽2垄空1垄,便于扣小拱棚、管理,浇水定植,定植同时覆膜。栽好苗后,苗顶膜处破膜放苗,边覆膜边拉紧压平,使地膜与垄台贴紧,封好苗孔。也可在定植前1周将膜先覆于垄上,定植时用打埯器打埯,浇水栽苗后封严苗孔。定植后立即扣小拱棚,2条垄扣1个小拱棚,5月末至6月初天气转暖无冷害情况下撤掉小拱棚。
8田间管理
定植后经常检查小拱棚和地膜,有破损和透气处及时封好,及时补苗。定植时浇透水,如干旱,在第一雌花没开时可浇1次水,初花期、初果期控制灌水,瓜开始膨大期干旱可适当灌水。伸蔓初花期追施饼肥1 000kg/hm2左右,在果实膨大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
摘心后留下4个子蔓,子蔓留瓜,瓜坐住后,在瓜前留3~4片叶掐尖。
生育期发生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3%莫比朗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瓜成熟时及时采收。龙甜4号七、八成熟就得采收,防止完熟后瓜软;需长途运输
的也得七、八成熟采收。
9病害防治
我国较常见的甜瓜细菌性病害是角斑病,是一个世界性的大病。
9.1危害症状
起初叶背面出现一些水浸状的小点,以后病斑扩大,由于受叶脉的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在病斑的周围有黄色的晕圈。而后病部逐渐变为淡褐色至污白色,潮湿的情况下病部往往会出现白色的溢脓。病菌还可以为害茎、叶柄及果实,初为水浸状斑,后扩大并形成一层硬的白色表皮。果实病部沿维管束向内发展,果肉变色,最后果实腐烂。这种病害主要以带菌种子传播,也可借助棚顶滴水和浇水传播。
篇8
一、我镇棉花生产的现状
1.生产基础不牢
大部分棉田基础设施仍然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产物,排灌能力不能抵御特大洪涝灾害,棉花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改变,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棉花产量损失较大。
2.土壤肥力下降
大多数棉田土壤几乎不用有机肥,没有压青绿肥,全部使用化肥,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5%左右下降至现在的1.0%左右。从近几年我镇的土壤化验结果看,土壤普遍缺硼,缺磷,养分失调;土壤板结、质地变差,用地与养地不能有机结合,耕地地力下降。
3.老棉区重茬产量低
大部分田块年年连作,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增加,枯、黄萎病混生、一旦遇到适宜发病条件容易蔓延大爆发。产量现状:2005年—2010年全镇6年平均籽棉产量184 kg/亩,其中2007年159.5 kg/亩,2010年216 kg/亩。2011年预估产量只有100 kg/亩。
4.品种多、乱、杂
自从种子市场放开,统一供种已成为历史,每一个种子门市经营渠道多样化,为求效益品种五花八门。农民买棉种专听个体宣传,而对省市推广高品质棉不闻不问,还有的农户为了保险起见,买几个品种,导致纤维品质不一致,鱼目混珠,高品质的棉花也卖不到高价格,严重影响了我地棉花的品质,也给棉花纺织行业带来市场危机。
5.栽培技术难配套
由于杂交棉种经营高度市场化,配套技术宣传商业广告化,对部分棉农种植产生了误导,栽培技术应用形成了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密度偏低。近几年,全镇棉花密度连年调减。好多棉农认为杂交棉密度越稀越好,认为桃子大了,密度低一点也能高产,再加上一些种子销售商误导宣传,过分强调省工稀植,致使密度连年调减,其不利因素:抗灾能力减弱,灾后群体补偿能力差,抗灾的回旋余地小,大灾容易造成大减产。
(2)氮磷钾肥施用不平衡。重氮肥轻磷钾肥,全镇大面积调查:棉田亩施用纯氮超过20kg,磷肥施用量只有3.6kg左右,同时为图省工有相当一部分是撒施,降低了肥料的利用率。另由于长期不用有机肥,导致土壤板结、质地变差,耕地地力下降
(3)不整枝。好多棉农认为杂交棉省工省事,栽培管理简化,因此不整枝抹芽,也不去除叶枝,任其生长,甚至超过主茎高度,疯长赘芽重生,棉田不清爽,个体、群体质量不高,通风透光差,脱落率高,烂铃多。
(4)轻化控。以前常规棉种植,全程化调是培育棉花高光效株型高质量群体的一项创新技术,是沿海棉花高产栽培的成功经验和关键措施,推动了棉花由中产向高产的跨越。杂交棉普及后,棉花全程化控技术应用弱化,部分棉农不愿意化控,果枝节间过长,叶片肥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形成了架子好看桃子少产量低的格局。
(5)重抗虫轻防虫。由于近几年来大力推广抗虫棉,棉田用于防治棉铃虫的药剂大为减少,加上近年来为提高棉田综合效益,推广棉花—西瓜/香瓜立体种植,该种植模式在其共生期盲蝽象、红蜘蛛等次要害虫明显上升,斜纹夜蛾害虫上升,成为主要害虫,而在防治棉铃虫的同时又易忽视盲蝽象、红蜘蛛、蓟马等害虫的及时防治。每年有相当一部分棉田秋桃看上去较大但铃内发育不充实,最后未能形成理想产量。
二、对策分析
1.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利用农闲季节清理河、沟、渠,建立好水系,做到田间一套墒、一条垅和沟、河、闸、站要相配套,保证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
2.优化布局、选用良种
坚持因地制宜,进一步调整棉田布局,实现产业化生产,病重田块实行水旱轮作或换茬。推广高品质棉:如盐抗杂3、科棉3号等,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做好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工作,改变品种多、乱、杂的状况。
3.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以全苗、早苗、壮苗提高成苗率为目标,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4.合理密植﹑均衡生长
合理安排栽植方式和密度。采用宽窄行种植,密度因品种类型﹑土壤肥力﹑栽培方式而不同。一般麦套移栽杂交棉密度27000株/hm2左右,基础肥力和施肥水平高、茬口组合大、株型紧凑,结铃性强的品种密度可适当加大,反之则密度可适当降低。
5.适时化调、协调生长
杂交抗虫棉生长势强,搞好化调尤为重要,特别要加强中期化调,建立高光效群体,发挥产量潜力。做到因苗(情)、因天(情)、因时制宜,勤调、轻调、主动调、多次调、系统调。一般长势旺的、肥力高的、密度高的、雨水多的年份要早、勤、重控,反之,长势一般的、干旱年份、密度小的、用量小,次数要少,迟化控。在壮苗早发的前提下,一般蕾期每亩1~1.5g/亩,初花期每亩2~2.5g/亩,盛花期3~4g/亩。
6.中耕除草﹑慎留叶枝
要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防草害,同时搞好培土壅根,形成条高垄。这样既有利于排水降渍,又有利于防风抗倒。
7.平衡施肥防止早衰
以科棉3号、6号为代表的杂交抗虫棉结铃性强,铃重高,增产潜力大,肥料运筹上应坚持“前适、中重、后补”的原则,1500 kg/hm2皮棉产量水平全生育期要用足纯氮300~375 kg、五氧化二磷75 kg、氧化钾450 kg以上,如果钾肥不足就会出现红叶茎枯病和早衰。一般基肥占20%~25%,配施有机肥,花铃肥占60%,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初花期7月10日左右,用量占总量的20%,第二次在盛花期施用(7月25日左右)用量占总量的40%),打顶后5天左右增施盖顶肥(8月10日左右)占15%~20%,同时要在蕾期、初花期连续喷施3次硼肥(要是正规渠道),以保证其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
8.及时防治病虫
要针对炭疽病、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发生加重的实际情况,采取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市植保站虫情预报预测,指导农户及时用药,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9.扩大棉田立体间套种
间套适销对路经济作物,优化间套作物布局,加强间套棉田管理,增加棉田综合效益。积极推广“棉花套大蒜”、“棉田套西瓜/香瓜”、“棉花套蔬菜”等高效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技术,提高棉田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
篇9
关键词 棉花;生产现状;建议;陕西大荔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072-01
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85.2 h,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526.35 kJ/cm2,平均气温13.4 ℃,年降雨量514 mm,无霜期212 d。黄、洛、渭河三河穿境而过,水利条件优越,灌溉便利,是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之一、陕西省典型的农业经济发达县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67万hm2以上,占总耕地面积的40%,总产量2.25万t,产值4亿元以上。
1 近年棉花生产现状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棉花生产受到很多因素制约,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方面棉花生产不能满足省内需求,产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粮食生产任务繁重,粮棉争地的矛盾难以缓解,棉花种植面积逐年下滑。同时,棉花生产面临着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植棉效益下降、竞争力水平降低的困境。加强示范引导,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2009―2013年,大荔县棉花生产的基本状况是:面积随着棉花单价的起伏而下滑,单产上升,总产减少。
从表1可以看出,近5年来大荔县棉花面积除2011年受上年价格影响略有增加外,其余年份逐年递减,到2013年只有1.24万hm2;单产逐年提高,但受植棉面积减少的影响,到2013年总产降到1.49万t,较5年来的平均总产2.19万t减少31.96%。
2 其他产业与棉花产业的效益比较
冲击棉花产业最大的是粮食作物的需要,设施农业(大棚冬枣、大棚香瓜、大棚蔬菜)等悄然兴起,形成了争地的矛盾,导致棉花种植面积逐年下滑,最主要的是棉花近年来增产不增收。以小麦为例,小麦产量6 000 kg/hm2,单价2.2元/kg,粮食直补1 215元/hm2,麦后玉米产量9 000 kg/hm2,单价2元/kg,直补150元/hm2,共投入12 435元/hm2,净收入20 130元/hm2;棉花高产创建区棉花产量1 725 kg/hm2,单价23元/kg,直补225元/hm2,投入17 025元/hm2,净收入22 875元/hm2。虽然棉花收入较高,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用工多、劳动强度大,部分群众在利用小麦和玉米生长的闲暇时间外出务工,实现了务农务工两不误。设施农业以大棚甘蓝为例,甘蓝产量45 000 kg/hm2,平均2元/kg,收入90 000元/hm2,投入48 255元/hm2,净收入41 745元/hm2,与棉花相比较,净收入增加18 870元/hm2,且生产周期短、见效快(以上数据来自于群众调查)。
3 稳定大荔县棉花生产的建议
3.1 因地制宜,发展轻简化栽培技术
充分利用大荔县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采用轻简化栽培技术[1],实现一年两熟制解决争地矛盾,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粮、棉、瓜、菜双丰收的目的。
3.2 开展高产试验示范,带动棉农植棉积极性
2010年至今,大荔县一直是全国棉花高产示范县。共建立了6个万亩示范方、7个百亩核心攻关田。按照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节源降污、环境友好的原则,示范推广优质高产抗病虫棉花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同时采用精量播种、膜下滴灌等技术,以及节本增效简化种植技术,提高棉农植棉积极性[2]。
3.3 转变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化与机械化管理
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使热爱植棉事业的农民扩大了经营规模,小面积、零散种植的农户在缩减,大面积规模化、机械化的种植农户在增加,棉花产业由成效型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3]。发展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使土地向少数农户集中,形成企业化经营,在生产过程中实现机械化、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不仅使棉农从繁重的农务中解脱出来,还能有所收益,这是棉花产业发展的未来,也是每个棉花人的“中国梦”、“棉花梦”。
3.4 成立棉花专业合作组织,降低棉农单独经营风险
棉花专业合作组织的成立,采用统一组织采购、供应农资,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棉花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销售也可采用“订单农业”,形成棉花品牌,抵御单独经营产生的市场风险[4]。
4 参考文献
[1] 刘德征,贾朝阳,张海之,等.周口市棉花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3(8):232,239.
[2] 刘燕,房金钺,杨卫.大丰市棉花生产特点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102-103.
篇10
20*年*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98.8万亩。其中,水稻是我市播种面积最大的种植业,也是我市第一大粮食作物,负有确保全市粮食供应安全的重任。蔬菜是我市农业产值最高的种植业,是发展最快,农民受益最多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亮点。近年来,我市农作物育种技术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如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单产已突破834千克。目前,我市已选育出10个杂交粳稻品种,早籼稻及晚粳稻新品种2个;选育出瓜菜新品种15个;选育出杂交抗虫棉新品种1个。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重大战略任务。在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竞争等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我市主要农作物种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育成品种市场竞争力不高。生态适应区域范围太小,大量出口创汇蔬菜良种依赖进口,育种缺乏优质专用型种质资源;二是育种手段仍以常规为主,高技术育种技术急需建立,一些关键育种技术有待突破;三是种子产业化水平低,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种业企业。因此,充分发挥我市主要农作物育种的优势,提升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和育种水平,通过实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有效地保持和发挥我市在水稻、瓜菜、棉花育种领域国内先进地位,对现代农业发展及农民增产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总体思路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推进我市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品种和品质,提高效益、安全为中心,以实施本专项的重大攻关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抓手,通过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有机融合,选育优质高效品种,结合新品种繁育、中试(示范)、推广,进一步增强水稻、瓜菜等主要农作物产业的创新能力。为*乃至全国的粮食、瓜菜等农产品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全面提升我国水稻、瓜菜等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我市种植业向优质、安全、高效方向跨跃发展。
2、发展目标
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市水稻、瓜菜、棉花等品种培育持续创新能力。通过攻关,使我市的籼粳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常规水稻品种和瓜菜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获得1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和发明专利;培育优质、安全、广适应性新品种8-10个,其中具有重大推广前景的品种5个,获得新品种保护3个;组织实施重大成果转化项目3-5个;建立一批规模化的种子生产基地,新品种累计推广500万亩以上。
二、发展重点与主要研究领域
(一)重点研究领域和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1、水稻育种技术
籼稻、粳稻、糯稻种质资源收集,构建核心种质,有利功能基因的挖掘;理想株型及强光合生理功能晚稻、早稻、常规稻新品种定向培育技术;优质、安全亚种间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技术;水稻褐稻虱、条纹叶枯病抗性资源的创制及利用技术;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利用技术;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
2、瓜菜育种技术
芥菜类、瓜类、豆类、茄果类、草莓等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分子评价技术;核心种质资源构建、重要新基因发掘与重要性状功能基因克隆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和定向杂交育种技术;功能型与加工专用型新品种选育技术;特异种质材料的创建与雄性不育系的开发利用技术;瓜菜高产、优质、抗病、抗逆育种技术;高亲和性瓜类嫁接砧木种质资源的创制技术;草莓杂交育种技术;优质鲜食、加工草莓品种选育。
3、棉花育种技术
棉花种质资源收集和鉴定评价与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选育技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聚合育种技术、杂交和系统选育技术;抗黄萎病、抗棉铃虫筛选鉴定技术;抗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棉铃虫、棉蚜、抗干旱、盐碱及除草剂、提高棉纤维长度、强度及改善纤维柔性、细度等定向基因转化技术;三系杂交棉育种技术。
4、水稻高产稳产配套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
水稻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超级稻环保型栽培技术;水稻节本增效轻简精准栽培技术;抗(耐)逆境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水稻持续高产、超高产理论与栽培模式;水稻两熟或多熟制持续生产关键技术;适宜机械化制种技术;确保种子纯度的繁种技术。
5、瓜菜高效安全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
瓜菜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精准栽培技术;主要病害预防与控制技术;瓜菜专用育苗基质和土壤连作障碍克服技术;主要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利用雄性不育系高效杂交制种技术;创汇蔬菜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瓜菜及砧木高效省本制繁种技术;草莓标准化栽培技术。
(二)中试、示范和成果转化
1、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推广与产业化。
重点推广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甬优6号、甬优9号等;推广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实施新育成品种生态适应性鉴定及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力争有一批新品种通过国家、省、市的审定;优质稻谷加工与大米配色技术。
2、高效、安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
重点推广早籼新品种甬籼69;推广优质、安全晚粳稻新品种宁03-88,宁04-81等品种;重点推广省本高效的单季直播、机械插秧等技术;育成新品系参加省、市各级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育成能作主栽的新品种。
3、优质瓜菜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重点推广已育成的芥菜类、瓠瓜、甜瓜、豆类、茄果类等功能型、加工型新品种;瓜菜产后加工、保鲜与贮运技术;新育成品种在省内外作生态适应性试验示范。
4、棉花育种技术
重点推广抗虫杂交棉新品种慈杂1号在浙江棉区及长江流域等适棉区种植;研究慈杂1号主要栽培因子肥料与密度构建的主要技术指标,完成高产优质低耗的配套栽培技术;选育的慈杂5号和慈杂6号参加浙江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力争育成我省主栽品种。
5、主要创汇蔬菜品种国产化及标准化生产技术
重点推广已育成的刀豆、榨菜、加工甘蓝等新品种及其配套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创汇蔬菜品种高效制种技术;新型生物农药、性诱剂推广等。
6、优质鲜食草莓新品种选育及高效安全栽培技术
重点推广日本引进的新品种“红颊”和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凤冠”;建立良种繁育资源圃;试验示范遮荫避雨育苗技术和示范推广专用育苗地育苗技术;示范推广土壤杀菌、草莓专用有机肥、微滴灌灌溉、蜜蜂放养、温湿度调控等多样化增效技术。
7、水稻高产稳产配套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
水稻重大农业生物灾害性病虫预测与控制技术试验与示范;制定水稻节本增效轻简精准栽培技术规程;抗(耐)逆境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试验与示范;水稻持续高产、超高产理论与栽培模式试验与示范;水稻两熟或多熟制持续生产关键技术试验与示范。
8、瓜菜高效安全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
瓜菜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精准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瓜菜专用育苗基质和土壤连作障碍克服技术试验与示范;主要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开发与示范;创汇蔬菜国产化良种高效制种技术。
三、重点项目
根据本专项目标,未来5年,应组织实施8个重大专项。
1、安全、优质、广适超级杂交水稻育种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研究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创制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新材料;选育广适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研究超级杂交水稻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超级杂交水稻种子标准化规模生产关键技术,制定超级稻种子生产技术标准;研究超级杂交水稻稻谷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制定超级杂交水稻稻谷生产技术标准;研究和建立超级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的经营体制。
预期目标:
育成适宜于长江中下游不同生态稻区不同栽培季节种植的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3-5个,在省级以上区试中比对照增产15%以上,单季百亩方均产超800千克,连晚百亩方均产超700千克,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以上标准,抗1-2种主要病虫害,对穗期高温和低温的耐性达到常规稻水平,最适宜种植区域由目前的两个纬度带扩大到4个纬度带。育成组合的应用面积由目前的100万亩发展到200万亩;育成不同遗传组份、不同形态类型和不同生态类型的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各3~4个;力争在不同遗传组份的早、中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选育上有重大突破。
2、安全、高效水稻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
研究内容:单季晚粳(糯)稻新品种选育;双季晚粳稻新品种选育;特早熟晚粳稻新品种选育;早籼专用稻新品种选育;功能型晚粳(糯)稻新品种选育;安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各种特异性状种质资源创制。
预期目标:
育成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2~3个,新品种要求比同类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或较抗稻瘟病(3~5级)、白叶枯病和褐稻虱(5级),稻米品质达到部颁优质稻米标准3~4级;新品种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审定;总结制定一套与新品种相配套的安全、高效的高产栽培技术。建立早晚稻新品种百亩示范基地3-5个,年推广面积50万亩,累计推广面积150万亩。
3、优质抗病瓜果类及瓜类砧木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
甜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创新;采用杂交育种和优势育种手段,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育系列优质甜瓜新组合;采用杂交育种和优势育种手段选育西瓜、甜瓜和黄瓜专用嫁接砧木品种;进行整枝、嫁接、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等配套高效生态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制定甜瓜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研究甜瓜及砧木高效制种技术,提高种子产量及质量;草莓加工、鲜食专用品种杂交选育技术研究;对现有品种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选育的新品种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预期目标:
收集甜瓜种质资源100份,并建立甜瓜种质资源圃1个;育成优质甜瓜新组合2-3个;网纹甜瓜品种要求座果容易,平均单果重1-1.5千克,网纹美观,中心糖度15%,较抗白粉病;洋香瓜选育生长前期较耐高温强光照后期耐低温的秋季专用品种;薄皮甜瓜较*海东青增产12%以上。
选育瓜类专用嫁接砧木品种1-2个;要求耐重茬,对枯萎病等主要土传病害的防效达到90%以上,嫁接后不影响品质;新品种申请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总结配套高效生态关键栽培技术措施,制订一套甜瓜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建立新组合推广示范及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示范基地3个,累计推广示范面积3000亩。
选育鲜食草莓新组合1-2个,要求育苗和大田栽培容易,果实圆锥形,色泽鲜红,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以上;果皮不易破损,较耐贮运;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5克以上,产量较当前主栽品种“丰香”高10%以上;在长期低温条件下连续结果性强,畸形果少;较抗(耐)炭疽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总结出一套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4、主要创汇蔬菜良种国产化与配套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
收集研究小松菜、高菜和其他叶用芥菜、刀豆等种质资源;利用航天育种、杂交育种等手段,选育系列适宜加工的小松菜、高菜和刀豆新品种;制定小松菜、高菜和刀豆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分析小松菜、高菜和刀豆等蔬菜品种中主要营养成分,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其营养成分和商品性状的影响;探索降低腌制高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并制定加工操作规程和技术质量标准;研究小松菜、高菜和刀豆等高效制种技术,提高种子产量及质量;建立技术示范基地,进行良种推广应用。
预期目标:
育成能替代进口品种的小松菜、高菜、刀豆等加工蔬菜品种3-4个;制定小松菜、高菜和刀豆等无公害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试验总结出小松菜、高菜和刀豆等蔬菜品种高效制种技术;建立良种生产基地1个,面积为200亩以上,年提供蔬菜良种1万千克以上;建立创汇蔬菜示范基地2个,累计推广良种与配套技术5000亩次。
5、加工型芥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
从国内外引进鉴定、评价芥菜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毒病的田间自然鉴定,为培育优质、抗病、丰产的芥菜新品种筛选抗源;创建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变异材料,以榨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不育源,通过变种间杂交和回交的方法,转育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创造新的雄性不育材料,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航天育种、化学诱变等手段创造及筛选变异材料;采用杂交育种和优势育种手段,选育系列芥菜品种,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制繁种技术研究和繁种基地的建立,种子销售网络、售后服务体系建设;芥菜新品种(组合)无公害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预期目标:
收集加工型芥菜(榨菜、雪菜)种质资源150份,建立芥菜种质资源圃1个;筛选获得抗病毒病的芥菜(榨菜、雪菜)材料2-3份;育成优质、高产、抗病、适宜加工的芥菜新组合3-4个;制定芥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综合防治病毒病措施及降低腌制芥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技术体系;建立新组合推广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基地2个,累计推广面积3000亩次。
6、地方特色蔬菜品种资源搜集、保存、创新与利用
研究内容:
搜集脆瓜、菜瓜、葫芦、黑油茼、矮抗青、茄子、豇豆等地方种质资源,鉴定其生物学特征特性,通过提纯复壮,保存种质资源;采用杂交育种和回交转育等手段,创造特异种质材料,选育新品种;研究适合*地区高效、生态、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和高效制种技术。
预期目标:
搜集、鉴定与纯合脆瓜、菜瓜、葫芦、黑油茼、茄子、豇豆等地方品种20个;创制高抗白粉病种质脆瓜及耐高温茄子材料各1份;选育脆瓜、菜瓜、黑油茼青菜、茄子、豇豆等新品种6个;总结制订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和高产高效制种技术;累计推广地方特色蔬菜新品种1万亩次。
7、设施栽培蔬菜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
适宜我市设施栽培的专用甜瓜、黄瓜新品种选育;专用茄果类蔬菜新品种选育;研究优良新品种设施栽培专用育苗基质、栽培季节、肥水管理、温光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土壤连作障碍克服措施;设施专用蔬菜新品种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
预期目标:
育成设施栽培专用甜瓜、黄瓜新组合各1个,要求甜瓜耐低温弱光性好,早春坐果率高,中心糖度达15%以上,较抗蔓枯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育成设施专用番茄、茄子、甜(辣)椒新品种各1个,要求番茄果实圆形,皮色鲜红,单果重15g左右,糖度8~9度,品质好,较耐贮运,甜(辣)椒果型大,单果重120g左右,果肉厚7~8mm,产量较当前主栽品种“中椒1号”提高8%以上。
8、高产、优质、低耗型棉花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
征集不同生态类型的棉花种质资源及亲本提纯;选育不同特色的杂交棉花新组合;创制大桃型及优质型棉花新种质;继续进行棉花抗虫育种;研究制定抗虫杂交棉花高产优质低耗的模式栽培技术;研究抗虫杂交棉人工制种技术标准。
预期目标:
通过抗虫转基因安全性评估1份;育成适宜于浙江棉区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种植的棉花新品系1~2个,要求产量比对照杂交棉湘杂棉2号增产10~15%,棉花品质的主要性状比强度达到30cN/tex、纤维长度达到30mm,马克隆值达到国标;育成不同类型的棉花新品系2-3个参加省级或省级以上区域试验;力争杂交棉花品种在优质、大桃和高产类型上有所重大突破。
四、创新平台建设
为加速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创新体系建设,创建“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蔬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建设海南水稻、蔬菜育种基地等一批育种与良种繁育基地。
1、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建设*市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主要开展水稻、蔬菜、瓜果等种质资源的调查、引进、搜集、鉴定、评价、长期保存及DNA指纹图谱研究。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为我市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广等服务。
2、*蔬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设*蔬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开展地方瓜菜种质资源搜集、鉴定、利用等;选育优质、高产蔬菜新品种及高效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瓜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瓜菜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瓜菜产后商品处理及加工技术研究应用。
3、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整合我市在杂交粳稻育种方面的优势资源,着力建设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心开展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新材料的创制,研究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选育广适应性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
五、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
由市科技局和市农业局、市农科院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领导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协调处理专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和相关种业企业要积极参与专项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咨询委员会,负责专项总体方案及实施计划的制订,对专项实施的项目组织评审、项目承担单位的遴选,监督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开展项目的跟踪管理及绩效考核。项目采用课题负责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的方式,以择优委托或公开招标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2、多渠道多方位加大科技投入
水稻、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主导作用,着力加大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培育专项的资金投入。市科技经费以及其它各类支农经费将作相应安排,支持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农业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本地区开展涉及本专项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成果转化资金、浙江省科技厅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资金的支持。今后五年,在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经营能力的同时,提取一定的经费反哺科研工作,同时,设立种业发展风险基金,每年从杂交水稻种子经营收入中每公斤提取0.2元,瓜菜种子销售利润中的10%作为风险基金,提高本专项实施的风险抵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