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范文

时间:2023-03-31 13:2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德与生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品德与生活

篇1

【关键词】品德生活;课堂教学;启蒙教育

Let moral qualities and life return to return life

Hao-cai

【Abstract】《Moral qualities and life 》BE the course that 1 living to carry on to enlighten thought education to the primary school.It with plain society social ethics, life common sense is basic contents;With educate students first step to develop honesty, brave, diligence, thrifty etc. moral qualities and civilization manner, obey discipline etc. behavior habit is main purpose.

【Key words】Moral qualities and life;Classroom teaching;Enlighten education

儿童的品德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学中采用儿童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它突出的表现了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1.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

在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根据本课程的特征,放飞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让教育与学校、社会、家庭之中,让品质在老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中形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温暖的家》“我长大了”主题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我课前让学生搜集自己的出生证,纪念品,照片以及婴儿时的小件物品。并在课上开展了“小小展示台”(我来介绍我自己)的活动。学生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拿出准备好的照片、精美的出生纪念品和小时候穿过的小衣物……我以“猜猜这是谁”的方式请出猜中的同学继续自我介绍。看到孩子们儿时一张张天真、童稚、有趣的照片真让人忍俊不禁,猜起照片上的人还真要费些周折,因为身体上的变化太大了!一脸秀气的小娃娃竟是如今壮得像小牛犊的;而头无毫发,小脸胖乎乎的,一幅男生像的宝宝今天竟是竖着小辫亭亭玉立的女孩。同学们在惊诧和欢笑中了解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看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提高,进而懂得了长大了要更加懂事了,要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并表示以力所能及的自理和家务劳动来分担父母的劳动。

在“和春风一起玩”的活动中,我启发学生在自己设计并制作了一些与春风一起玩的玩具,然后一起到户外去玩。在操场上有的学生举起双臂,迎着春风把小巧的飞机抛向远方;有的学生拿着五彩的风车顶着春风跑向前方;有的学生单臂一挥将圆圆的飞碟抛向天空;有的学生蹲在地上,观察滚龙的移动轨迹;有的学生牵动线轴,试图让风筝飞上空中……后来,又引导学生按玩具种类分组进行比赛,接着启发学生还可怎样玩?回到教室,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与春风一起玩时有什么发现,有的学说:“我发现小飞机顺着风飞时,在空中飞得时间长。”有的学生说:“我发现风车上的图钉如果按得太紧,转不动。”有的学生说:“我把滚龙放在地上,有风时它滚得快,没有风时它不动。”有的学生说:“我的风筝没有风飞不上天。”好玩,好动,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玩得这么忘情,感受岂能不深;玩法这么独到,感受岂能相同。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和他们一起去体验、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才能使他们愉快的、有创意的生活。

2.发现生活素材,整合活动资源。

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从中挖掘、提炼课程资源。如执教三年级上册《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表格,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思想:

课堂交流时,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了几位学生完成的表格,用实物投影出示,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要的物品中哪些己经买了?如果全都买下,会花多少钱?你所买的东西花了多少钱,占全家每月收入的多少?结果发现,有位同学的购物计划竟然超过了600 元,占全家月收入的70%。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而其购物清单中有一部分是目前根本不需要的,如自行车、名牌运动衣等。紧接着,教师引导大家探究:是不是“我想要”的东西都能要呢?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之后终于澄清了认识。课程资源来自学生的生活,问题的解决也回归学生生活,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了现实的问题,有助于其道德品质的发展。

3.模拟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前,我们学校正好组织观看电影《一样的人》,讲的就是残疾人的故事。在看电影时,有些让人落泪的画面,在学生眼里成了非常滑稽的搞笑,我的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到过的残疾人,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一节课上,演盲人的小朋友连简单的从讲台走到自己的座位都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而其他的学生也真实的感受到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不幸啊!过后几天,有学生向我打小报告:“老师,××小朋友昨天跟我一起上街,看到一个‘跷脚’,他笑话他呢!”那个被打报告的小朋友马上反驳:“老师,我马上就不笑了的,我觉得他有点可怜!”孩子的话是幼稚的,也是真实的,从这里我看到了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及其细微,相信经过努力,它一样会成为“燎原之火”。

篇2

一、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儿童的品德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学中采用儿童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

品德与生活课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或看图讲解。例如教学《春天里的保健》时,可以请医生讲讲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适宜当地的课程内容,本课程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儿童生活周围的人和物、家庭、学校、社区、自然、环境设施、人文景观以及儿童生活中的体验、经验、发现等,各种节目、文化活动、重大事件、民俗活动等均可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也就是说从儿童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发掘出课程的宝贵资源。

三、教师与家长合作

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家长的配合,品德与生活的教学需要家长的合作参与。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许多空间,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秋天来了》的第一节《一起找秋天》时,我把它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看课本上秋天图,学习秋游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第二部分实际的秋游活动让家长参与教学,请家长利用双休日,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带孩子去“秋游”,并且协助孩子收集好具有秋天特征的一些实物并填写活动表。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果实成熟了,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茄子穿紫袍。冬瓜披白纱。人们开始收获了,感受秋天的丰收。本周六、周日,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行动起来找秋天,请你把秋游的情况填写在活动表。

本次活动,由于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使得教学目标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活动受到了家长的高度好评,学生受益匪浅。

四、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创设情境

我在教学《我们长大了》这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自己从小到现在的生活照片。课堂上通过互相展示照片(同桌展示、小组展示、上台给全班展等),让学生感受体验到自己在长大。当有一个同学展示出这么一张照片时:一位年轻妇女抱着一个小姑娘,小姑娘手里拿着蛋糕在吃,妈妈在微笑。我就问:“这是你和你的妈妈吗?”小姑娘点点头。于是我接着说:“妈妈抱着小时候的你,有时胳膊都累酸了。从小到现在,妈妈疼你、爱你。有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总是留给你吃,为了你的健康成长、幸福快乐,付出了很多艰辛,你应该对妈妈说句什么话呢?”通过我对她道德情感的引导,小姑娘很悟,接着说:“我应该对妈妈说声:‘妈妈!谢谢你,你辛苦了!”’因此,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五、让学生参与实践

篇3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方法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课程,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和内容的约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应该了解教学这门课程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念。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真真实实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引发道德体验,从而提高道德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下面谈几点我的实际做法。

一、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培养优秀品质

小学生因为年纪小,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也较少。尤其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常识就更谈不上了。例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规则的遵守,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公共秩序的遵守,更贴身的是关爱他人、爱护小树苗等等。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在课堂上我常常有意创设某种特定情境,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和体验,从而得到收获。在教学第二册《我能为你做什么》一课前,我就布置学生认真观察需要别人帮助的盲人和残疾人。看看他们哪些事情不方便,需要别人关爱,如果没有人关心、爱护、帮助他们,他们的困难为什么不能自己解决,从而感受到一个残疾人是多么的不幸,多么的需要别人的关心。做好了课前的准备,在学生心中有数了,我在教学时,用不着怎样启发,学生都一点就通,一点就明,我一提问盲人的困难都有哪些?是否都需要别人帮助,你要帮助他们吗?怎样帮助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与答,学生有了感悟,他们都树立起了要自觉去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决心,爱心从此就激发起来了。

二、从学校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形成优秀品质

篇4

教学计划设计表

学科 品德 授课年级 一年级 教师姓名 课程标准要求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包括几个主题活动。 计划学时 60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 我上学了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主题:《上学去》、《 看看我们的学校》、《 在学校的一天》。

上学路上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主题:《看看时间》、《好好走路》、《平安回家》。

我的同学和老师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主题:《认识好朋友》、《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我们的老师真好》。

家里的我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主题:《我的家》、《我是家里的开心果》、《这是我的心愿》。

大自然真美丽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主题:《亲亲大自然》、《美丽的小问号》、《想个好办法,留住大自然的美》。 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刚迈进小学大门,天真无暇,他们以一种既新奇又充满希望的目光注视着学校的一切。在他们看来,入了学就感到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也开始像大人一样有自己的学习任务了,也许完成了一次由低向高的飞跃。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递进,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适应能力等并没有一夜之间走向成熟,完成质的飞跃。他们一方面聪明上进,单纯活泼;另一方面又任性、自私、脆弱、自理能力、约束能力较差。比如有的小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虚荣浮燥,不负责任,依赖性强,成绩不好,情绪低落,不能从主观上找原因;有的学生在课间无视学校纪律,吃零食,乱扔瓜果皮核,老师批评时则泪流满面表示悔过,可是事情过后不久则依然如故;还有的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理解家长的辛苦,认为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学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态度和情感:

感受新学校环境的美好,对老师充满信任、景仰,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愉快,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尝试自己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父母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对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和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

行为和习惯:

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能主动认识教师和课程特点,了解学校一天的日程安排,初步培养学校生活安全意识,有正确的做、立、行、走姿势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单的礼貌用语。能够参与各种和同伴合作的学习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课间活动习惯,初步形成“玩学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习惯。

过程和方法:

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联系,能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参与行为练习,从而完全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习过程,学习简单的统计和分类方法,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篇5

一、走进家庭,体验亲情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充满师爱的学习氛围,更离不开一个充满父爱、母爱和睦的家庭环境。善于从各个方面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是班主任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一年的教学,我发现一年级的教材改动很大,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是无法比的,所以必须要求教师、学生与家长三者之间互相联系,班主任要敢于把自己的教育活动向学生家长开放,允许家长随时走进课堂,给家长创造一个能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空间,家长可以发现孩子优点也可找与他人的差距。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走进家庭,和学生家长一起娱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心理,关注孩子进步,用心观察,用心记录,体验亲情,我们一起去摘星。

二、走进社会,体验民情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他不仅有人类和活动,而且还有大自然动物、植物,只有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才能构建美丽的家园。少年儿童从小就应走进社会,热爱身边的人们,关心社会,是人类发展的重大主题,品德与生活以社会主线,沿着家庭――社会――祖国――世界的思路。为了塑造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让小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他们适应社会能力。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地球村离不得长幼之亲情、同学之友情,要求人类讲诚信,讲互住,讲礼仪,也就要求老师带着学生走进社会。一年级, 《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社会里的生活是很好素材,我带着孩子们逐图看,共同走进社会,感受生活。

三、走进自然,体验风情

有一首歌“走进大自然”,歌词是这样的:走进春天,走进温暖,走进绿色,走进蔚蓝,走进原野,花儿点头笑,走进林中,小鸟唱的欢,走进山谷,有回声,走进河滩来野餐,走进阳光拥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拥抱明天。大自然的风光令人遐想,大自然的乐趣回味无穷,宇宙万象是“品德与生活”取之不尽的源泉。要让孩子们保持对自然世界好奇,发展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让他们在了解和认识自然世界过程中感到兴趣和满足。从而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由此产生对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情感。

儿童是幻想时代,自然科学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它蕴含了真善美三个领域,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是人类一面镜子”。犹如在《可爱的中国》中赞叹的“天然风景之美丽”,我们可以说不但有雄伟的峨眉,妩媚的西湖,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混一世称献。其实中国无地不美,到处皆景。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走进春天是一个很好素材,它从三个主题活动:冬去春来、感受春天、播种春天,反映了春天的特点及春天的美好。

“冬去春来”从一个大的视角来呈现春天的动植物及人们生活的变化,而“感受春天和播种春天”,是春天这个大背景中的一部分,都是春天的活动,进一步体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我认真备课,让学生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画春天,从小的地方发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孩子们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领着他们放风筝,让他们在身心放松、无忧无虑中感受春天,感受着风给人们带来的盎然春意,在田野上唱《春天的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风情。

篇6

一、网络“DIY”,挖掘新潮的课程资源

网络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不仅能从中阅读大量相关文字、图片、资料等,还可以获取各种信息,使学习变枯燥为有趣。

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门》中的奇趣“DIY”,是针对7~14岁少年儿童的,栏目中丰富的“DIY”内容,深得同学们的喜爱,玩具“DIY”、影集“DIY”,让农村的孩子大开眼界。一上第一单元《老师,您好》,针对目前一些学生及家长盲目攀比的心理,在教师节会花一些钱给教师送礼物的现象,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构思,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如各色吹塑纸、皱纹纸等,在课堂“感恩时刻”这一环节中自己动手,制作出漂亮的花朵、卡片等,作为教师节的礼物。有个学生参照《芝麻开门》栏目,用美丽的蝴蝶来制作各种工艺品,有简洁漂亮的书签,有精巧可爱的钟表表盘,还有别出心裁的蝴蝶画。

网络就像一扇漂亮的天窗,让学生看到了知识的蓝天、白云和无限春光。在网络这个大舞台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做,他们的品德学习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具体操作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到某种知识,感悟到一些道理。这样,学生学习的空间扩大了,眼界变宽了,心情变好了,思考深刻了,从而使他们的品德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课堂“DIY”,激活充实的课程资源

“DIY”活动,学生不仅感到新鲜,而且学得自如、开心,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火花。课堂中,我们可利用“DIY”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尽量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把教学设计成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形式,促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

在学上《金色的秋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秋天这一收获季节所带来的喜悦和成果,强化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笔者设计了一个“DIY教学活动——“我来种”实践活动。

课前向附近的农户租一小块农田,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种子,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种植,然后要求学生常常去观察,试写发现日记,并向父母及周围的人调查了解当地常见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通过活动,有的学生发现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浇水、施肥、除虫、除草等很多环节;有的学生发现水浇多了,种子发出的芽会死掉……课堂交流中,学生纷纷阐述了田间农作物的来之不易,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深敬意。

课堂中开展“DIY”活动,教学时更能“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强调从活动中学习” “切实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极大地丰富、拓展教育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

三、家庭“DIY”,探寻多彩的课程资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DIY”资源。良好的家庭氛围,成员间的互敬互爱等,都可成为“DIY”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去开发,在“DIY”活动前拿出活动预案,预案主要涵盖活动名称、背景、时间、对象、目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活动前让学生知晓。实施“DIY”主题活动,特别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要让学生既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又能从教师处得到有效的启发。

孝敬父母(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上第三单元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德育内容。学生在品德课中接受的是正面教育,而眼前看到的现实又不尽如人意,形成课中激情澎湃、课后依然冷淡的尴尬局面,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迷惑:我到底该怎么做呢?这时,我们可以开展“爸妈,我真的长大了”的“DIY”活动。以每个家庭为单位,“DIY”洗发水、保健器材等。可以先通过和父母沟通,知道父母为了家庭、为了我是非常辛苦的。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和父母一起选材,“DIY”出适合自己家庭成员使用的洗发水、保健器材。有的学生因为父母有头皮屑,就DIY了菜子饼洗发水;根据父母、邻居的身体状况,“DIY”了针对肩、腰的健身器材……通过这一活动,将第一册第三单元上的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继而养成孝顺、体谅、理解、尊重父母的品格。

有效整合家庭生活中各种有利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储备出发,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做,家长支持、配合、帮助学生动手做。“DIY”活动把《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家庭生活有机结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激活教材,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四、社会“DIY”,捕捉丰盈的课程资源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让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大世界,真实体验,深切感受,使课内的教学延续至课外,使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更为立体、丰满。因此,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慧眼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美。

二上第二单元《我是中国人》针对传统节日可开展“DIY”剪纸活动、“DIY”包粽子活动、“DIY”制作香包活动等,要求学生跟着妈妈自己购买材料,自己学着剪纸、包粽子、制作香包等。款式也让学生自己设计,例如有个学生“DIY”的香包上端为松口系带型,可按个人的喜好装中药、香料。活动结束时有学生在小结中这样写道:“做香包,首先要找合适的或者是漂亮的布料,剪裁合适大小的图形。正面相对,将边缘缝好。记住要留一个小口,将一些香料放进去。如果手工好的话,可以在上面粘一些东西,或者是绣上一些东西。再做一根带子,或编一个中国结,或做一个吊坠。很漂亮,也很香。如果没有什么香料,可以采一些比较香的干花瓣。自己动手做了一个,非常有成就感。”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学生自己动手做,从中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经过一个个制作环节,当学生到自己的活动成果时高兴得不得了,迫不及待地相互欣赏起来。通过参与“DIY”活动,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活动中学会了剪纸、包粽子、做香包等传统工艺,感受传统文化,一种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篇7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生活化教学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构建理论主义,他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应该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必要的资料,在其他人的帮助下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即学生在走进课堂学习前,应当基于生活体验对所学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在教材和教师的引导下,构建及丰富个人观念。尤其是《品德与生活》这样的课程,更需要学生贴近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

1《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普通的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调用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二者相辅相成,从而达到陶冶情操、享受生活的最终目的。对于《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来说,教材只能作为引导,并不能从根本上为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将《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就是将课堂带入到生活中,用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仅仅把它当作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从内心深处认可品德教学。

2开展《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2.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实践证实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教师是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君”与“师”的地位,一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古代私塾中,学生拜师还要向私塾老师行三拜九叩之礼,但这在新时代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仍为主导者,但学生也应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其主体地位。教师应当做学生的朋友,抛弃之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会聆听学生的想法,并用鼓励取代责骂,拉近师生距离,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2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是运用现代教学媒体,通过模拟生活实际,将学生带入到某种特定情境下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令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达到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目的。

比如在开展《消除安全隐患》这一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利用ppt或其它技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妈妈出门去买菜,临走前叮嘱小美记得关掉煤气灶上正在烧的水,小美当时正在看动画片,就随口应了下来,但没过几分钟就将这件事情抛到脑后了。过了一会,水烧开了,从水壶中溢了出来,将煤气灶的火浇灭了。在这种情景设定下,学生都会开始为小美着急,与此同时就将此情境记住了,加强了对安全隐患知识学习的同时还丰富了情感体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这种教学方式同样可以适用于公交车让座(令学生扮演老年人或孕妇)、尊重残疾人(令学生扮演盲人进行活动)等课程,利用学生的切身体会达到教学目的,增强教学的生活性和多样性。

2.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想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单纯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不够的,需要教师或学校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进行《助人为乐》这一节课程的学习时,首先应该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然后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在各种真实的环境中考验学生,让学生明白,助人为乐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应付出实际行动,将美德常记心中。又或者在对学生进行祖国文化教育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学生由长城、去天安门看升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的伟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4挖掘生活资源,整合教学资源

生活中藏有巨大的宝藏,作为教师,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资源,与教材结合,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同样在为学生讲解“春节”的由来及习俗时,就可以使用日历教学生区分农历和公历,也可以尝试使用红色彩纸、剪刀等工具,教学生简单的剪纸艺术,还可以将品德课与语文课结合起来,教学生区分对联的上下联等方式,整合教学资源,更好地辅助教学。

3结语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品德与生活》课虽不是像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能够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学期考核,却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体现。品德课不应作为一门简单的课程进行教学,而更应把它看作是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全方位建立。教师应当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课下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方式,实现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荣连.简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课程与教学,2015(11).

篇8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走进教室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白纸,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学习不单单是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教学资料,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及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得,在学中培养品德。

如教学《看电视》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打开电视电源,不打开电视画面,问学生:“大家喜欢看电视吗?”待学生回答后接着问:“想看什么节目?”学生们抢着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教师继续引导:“大家从电视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本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进入了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接下来教师抓住契机,打开电视画面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交流怎样选择频道,如何选择节目。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仅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得到了充实和丰富,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即生活”,生活世界成为课程的内容。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所以教学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对生活的意义进行探寻,对人生进行有意义的指导。现实生活才是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归宿。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知识与课本的密切联系,让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学习《学会看天气》一课时,课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向学生展示魔术般的天气变幻以及恶劣天气给人们带来的灾害。直观的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后,再引导学生去讨论,去搜集、了解一些和天气有关的知识。如组织“奇妙的天气”破案小队,由他们自己担任探长和探员,去破案解谜,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了解预测天气的一些常识。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指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并通过写观察日记,评选优秀气象员等活动,增长了有关天气的新知识,训练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些生活问题,把品德教育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激发更多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有勇气挑战,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促进学生经验的改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转化,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并内化为道德行为。

三、作业布置生活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就是让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因此,作业的布置应该由传统教学中的“统一”、“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应该具有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

在教学《学校周围探秘》一课时,课堂上笔者先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和爱好组成探秘小组,然后指导各小组制定出探秘计划。这样,在课后笔者就布置学生按照计划对学校周围进行了探秘。活动中,各小组采用调查、访问等方式,体验公共实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探寻了小河,找到河水的污染源,商议治理的措施。最后各小组把调查情况汇总整理,记录到“我的发现”中。这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学生的情感在探究中得到体验,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得到了满足,从而促进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篇9

以往的品德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纷杂的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围的生活世界自然地沟通起来,品德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所以《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

一、从生活情境出发,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其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的。教材设计的生活性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基于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把生活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寓教于生活。如在教学《温暖的家》一单元时,我着力挖掘了一些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内容,使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家的温馨与甜蜜。教材中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小朋友在家做家务的内容,于是我随机问道:“你们做过哪些家务呢?”学生们都自豪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做饭、扫地、擦玻璃;有的说:洗衣服、整理书包;还有的说:帮家长干农活等。我又不失时机地让孩子们展示自己会做的家务,并教一教其他同学,学生们的兴致非常高。我相信他们会把这种乐趣贯穿到生活中去,一定能“我的事情我来做”,并做家长的好帮手。

二、引导学生努力地从生活中发现

儿童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和特点,不从这种需要、特点出发,教育的开展几乎就是不可能的。教育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效、有针对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书本上及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我们的教学如果不能解决儿童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也就是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所以教师要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

如学生认识到自己长大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但家里的人不让做。于是有的学生就会想: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这时候,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有了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就不只是自我服务能力的锻炼,还有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鼓励学生积极到生活中体验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需要融入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如在教学《我成长的故事》之前,针对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导致他们只知道享受,不知道付出,没有一点体谅父母心的这种情况。我先布置学生利用星期日的时间,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让学生从早上的做早餐、买菜,到中午、傍晚的饭菜准备,从室内的打扫到生活用品的采购,当一天的家。一整天下来,许多学生都体会到了当家的不易,想到父母平时既要上班,又要操持家务,该有多辛苦。有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一天下来,我才体会到当家也是不容易的,仅仅一天的时间,买、洗、烧,再加上打扫卫生,就累得我腰酸背疼的。爸爸妈妈天天如此,而且他们白天上班,在单位也忙个不停。一天下来该有多辛苦啊!”学生有了这些体验后我再上《我成长的故事》,感觉得心应手,许多学生谈了那天当家的感受,对父母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发自内心。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这种认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从学生的心中滋生蔓延。

四、激发学生主动到生活中实践

新课程品德教学强调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篇10

一、表演中明事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最善于模仿,而且他们的意识行为,尤其是道德行为主要是靠模仿而形成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中采用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变呆板为活泼,化枯燥为生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道德认识,在生活体验中规范言行。在学生理解“礼貌用语”、“礼貌动作”之后,我让学生做填空练习:“小明到叔叔家做客要( )敲门。当叔叔请小明坐下倒茶给他喝时,小明应用( )接过茶杯,说声( )。跟叔叔告别时,小明应该说声( )。”填空练习复习巩固了礼貌行为规范。为了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的礼貌规范,我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按礼貌热情待人的要求去做,学生不仅再现了课本中的礼貌热情待人的情境,还调动了生动中原有的积累,弥补了生活中不到位的礼貌缺失,使“礼貌用语”和“礼貌动作”更规范。

表演中明事理适用于《品德与生活》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测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

选用这种教学模式时,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枝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谈他心中的老师,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尊敬老师,提高教学实效。

二、游戏中学知识

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具有很大的作用。在游戏中指导学生行为实践,可以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遵守好的行为规范,我先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住在哪里,每天是如何上学的,路上要经过哪些地方,有哪些主要的标志性建筑或景点,有哪些不安全的地方,并引导学生画出简单的上学路。同时让学生在平时过马路注意观察交通安全标志,收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并展示自己搜集的交通标志,介绍在哪儿找到的,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在上学路上如果遇到各种交通标志则应如何做。为了强化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认识,我进行了模拟游戏,让学生轮流扮演交通民警,进行上学路上的模拟游戏,比如,听红绿灯指挥、避开汽车、走人行道等,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在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鼓励学生分配角色,我根据内容创设各种各样的情节内容,让学生在模拟的交通状态中,掌握交通安全的一些基本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生活中悟真理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注意联系生活,以学生为基础,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同时,新的课程要求教师变“以教论学”为“以学论教”。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进行教学活动中,我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真实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