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16 19:5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性化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性化教育

篇1

〔关键词〕 语文教育 人性化 个别化 个性化

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实际上是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这正如巴班斯基所言:“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和相互联系是教育过程的规律。”①语文教育是传递以语文课程形式组织的人类生活经验、并以掌握语言为中介进行文化创造来促进人类个体发展的教育活动。将“教育”与“教学”机械地相分离,把教学变成孤立于教育之外的智育甚至是轻视或忽视能力培养与智力开发的知识传授,把教育变成狭隘的唯功利性的德育,甚至是某项具体政策的教导,都是处在一定历史时期偏颇片面的观念。这种观念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将学生异化为物或工具,成为专制政治的附庸,而不是发展为能占有其本质、具有创造性的人。笔者在此使用“语文教育”这一概念,正是为了打破这种狭隘的功利观念,以完整的全面的大语文教育观念来审视语文学科的问题、研究它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及其规律。

随着教育时空的拓展,学校与学生都无可回避地面临着语文教育个性化的问题———即把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语文教育个性化的真正实现,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学校语文教育具有个性特色。

一、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

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其英语对应词是personality或humanity。其内在含义是,语文教育要高扬人性,遵循人道的原则,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依据学生的生理规律,又满足其心理需求;既促进当前的语文学习,又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既满足个体需求,更是通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而非人道的语文教育,则漠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并不把学生视为生命与精神的统一体,将学生的语言发展等同于机械加工,不顾其内心要求,不讲情感交流。

从根本意义上说,人是实践的人。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变着客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同时又在改变外部客观环境的过程中改变着自己。人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为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双向建构关系。客体主体化指人通过实践将人类历史与现实中已有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与心理结构;主体客体化系指人在实践中将自己的能力与精神外化为客观成果,即创造文化。只强调客体主体化而忽视主体客体化的教育,将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仅仅是对现有文化的机械临摹与简单复制,无形中使学生成为仅仅适应社会并被社会所奴役的婢仆,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专制的需要。人只不过是专制的工具,教育仅仅是维护与巩固的手段,这是一种违反人性、背离人道的教育。列宁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时就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工农青年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要为资产阶级训练称心如意的奴仆,既能替主人创造财富,又不会惊扰主人的安宁。”②只有当教育既强调客体主体化又重视主体客体化,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以适应社会为手段来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具有能动性和自主性的人,以及在内化一切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新文化的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才是实现了人性化、人道化的教育。

人既是自我存在(自然存在),又是社会存在,是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③要实现人的双重存在的统一,其中介就是通过交际表现出来的精神存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这个意义来说,人主要是以语言交际所获得的精神存在作为中介来沟通连结其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同时,语言又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诚如萨丕尔所说:“言语是一种非本能性的,获得‘文化’的功能。”④语言总是负载、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任何处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都不可能只是一些声波或文字符号的简单交换。文化是什么?答案为:“文化———人性的外衣。”⑤因而,我们可以说,人主要通过语言进行交际以实现其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在这种交际过程中人既内化先前已有的文化又创造出先前所没有的新文化;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对于文化的内化与创新,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人性的或隐或显的展示与呈露。

现代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既是社会的,语言又是可以感知的。语言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语言具有强烈的交际功能,决定了语言在交际过程中必须受社会的规范与制约。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称,人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必须具有一种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什么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的能力”⑥。而语言又是可以感知的,则意味着学习与使用语言实则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必须经过主体心灵的观照以后才能对言语形式与言语意义进行选择与再加工再创造。语言可以感知,说明了语言的学习、使用同主体的感觉、认知与情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人们从心理的角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实际上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被称为智力过程,后者被称为非智力过程。语言的智力过程一般对应着语言的社会属性,而语言的非智力过程一般对应着语言的可感知性。

因而,语文教育除语言交际教育(认知教育)的功能外,还有审美教育与伦理教育的功能,培养人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品质。真、善、美的终极指向是人性,是人的精神自由。“教育就是把人培养成为具有求真、求善、求美和求自由的主体精神的人。”⑦语文教育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既有利于实现客体主体化,更有利于实现主体客体化,对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与作用。只有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双向建构,实现了人的双重存在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语文教育通过实现个体(学生)发展来实现共体(自然、社会)发展,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社会对人的奴役,这种语文教育是人性的、人道的。

二、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

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其英语对应词是individualization。其内在含义是,学生作为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具有差异性,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所以,为了尽量开拓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必须给他们的个性以发挥的余地,在语文教育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对待,使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这一思想的关键是在时间、空间这一纵横广阔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⑧

古人设帐授徒,以个别传授为主,因而做到个别对待相对容易一些。《论语·颜渊》有四段记载: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讠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对仁所作的四种解释,是分别针对四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而言的。而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后,班级授课制便逐渐为各国学校所采用。然而,班级授课制也在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严重的划一化与同步化的局限性,那就是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甚至是抹煞学生个性。前苏联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倡导者赞可夫说:“个性的东西是共性的东西的存在形式。因此,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阻碍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与形成,也阻碍了学生的一般发展。”⑨在没有找到另外一种更好的教育形式取代班级授课制以前,有一些教师对因材施教还存有不同程度的误解,步入了赞可夫所批评的个性发展简单化的误区,以为给优等生做难题、让差生多做题就是根据不同对象进行个别对待与分别教育了。这简直是对差生的摧残。

其实,语文教育是最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在本世纪70年代末编拟的《发展语言教学大纲》认为:“语言———这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⑩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使学生的语文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差等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因而,要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就必须注意个体在不同年龄的个性差异与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这两个方面。转贴于

学生作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那么,语文教育就要根据这种特点来进行,使语文教育呈现出相对的阶段性。乌申斯基对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作过心理学的阐释。他说:“幼年时期,从6岁或7岁开始到14岁与15岁止,可以称为机械记忆最强烈的时期。到这个时期,记忆已具有很多痕迹,而且利用词的大力支持,儿童可以迅速地和巩固地掌握新痕迹和新联想;但是内心活动即阻碍这种掌握的联想之重新组织与改造,还很微弱。这就是为什么幼年时期可以称为学习时期,而教师就应当利用人生的这一短促时期来丰富他的内心世界,使能运用思维能力所需要的表象和表象的联想。”乌申斯基所说的“幼年时期”的后期,即13岁到15岁阶段,相当于我国的初中阶段。初中学生,机械记忆力强,作为保持在记忆中的具体事物的形象———表象逐渐丰富起来,再现与重构表象的联想能力开始发达起来,而抽象概念较少,对抽象概念的联想能力不是特别强。因而,初中语文教育应当以学习形象性较强的记叙类课文为主,以诵读背诵的学习方法为主,以写作记叙文为主,而不可过分拔高地让初中生去大量阅读和写作深奥玄远的论说文。关于青年时期的心理特点,乌申斯基写道:“在想象发展的历史中,没有一个时期会有青年时期那样重要。到青年时期,一些个别的、或多或少丰富的表象联串,组成一个网。到这时候,青年已积累很多的表象联串把他的心灵占据住,而也正是在这时候对这些表象联串进行着强烈的改造。我们认为人生中从16岁到22岁~23岁的时期是最有决定意义的时期。”乌申斯基所说的青年时期的早期即从16岁到20岁,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在初中基础上,高中学生的(涵义宽泛的)“想象”能力日益发达与成熟。所以,高中语文教育除了继续学习形象性较强的记叙类课文外,还必须加大论说文的阅读与写作训练,在诵读背诵的基础上泛读广览,博观约取,最后达到能说善写,真正体现高中语文教育的“高”来。

语文教育个别化或个体化,还必须注意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提倡“自由选择”。自由选择并非漫无目的胡选乱择,而是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为目的。“课本里所附的问题和作业题,其用意并不在于要求每一个问题都得到直接的透彻的回答。我们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的多种多样的思想和感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且在课堂上结合所读的东西展开生动的谈话。我们不是把文艺作品的阅读看作是简单地感知和理解作品,而是看作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我们避免两种极端的作法:一种是关于课文的意思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另一种是教师一个人解说课文内容,说明艺术形象,却没有给儿童留下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而儿童的这些思想和感情正是能够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的。”阅读教学如此,作文训练亦应如此。题目不必死板统一,可以同时出几个练笔题目让学生任选一个,也不必规定学生去怎样开头、过渡、结尾、取材立意、布局谋篇等,写一些千人一面的八股文,而要给学生一定的选择度。提倡让学生自由选择,还应该鼓励“超前”,正确对待“滞后”。对于语文学习水平不高的差生,老师应有·意·地·教·,学生是在无·意·地·学·,增强其学习信心,而不是采用无休无止的补课,更不必以惩罚性的多做习题来增加差生的负担。对“行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创造条件让他们超前学习内容更深刻、范围更广阔的语文材料,如四书五经、《史记》、《老子》、《庄子》、《红与黑》、《哈姆莱特》等,鼓励他们超前投入创作实践。

三、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

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人才……”“中小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纲要》要求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来,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校具体学科教育的个性特色化。当然,学校语文教育也势必要有各自的个性与特色。

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其英语对应词是individualization。它要求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作为实施语文教育的集体,应该使语文教育从过去封闭、单一的学科类课程转变为开放、多元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共同组成的复合体,即使是语文学科类课程也必须从过去整齐划一的必修课转变为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三者共同组合的复合体.高中学校应开设好语文选修课与语文活动类课程,选择那些与学校周围生活息息相关或更及时更深广地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语言材料作为语文教育的内容,以更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方法来切实有效地实现语文的运用—交际目标。

学校语文教育应重视课程建设。“课程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共同体验———文化的一种特殊选择和组织,其目的是使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建设语文课程,应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中心,语文课程应包括语文学科类课程与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语文活动类课程两大类。

所谓语文学科类课程,是以语文学科为中心,强调语文学科内部的系统、结构与规律,并通过系统化、逻辑化的教材形式出现的。为了让学生更系统的接触文化遗产、更深入地了解汉语文的内在规律,语言学科类课程应包括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三种形式。语文限定选修课是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高中生的社会志向与职业选择的需求来开设的,分为文科限定选修课、理科限定选修课与就业限定选修课。而语文任意选修课是为了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如乡土文学、民俗文化、中外文化史话、影视欣赏与评论等。语文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属于选择性语文学习,这二者尤其是后者有助于改变语文必修课的比较完整而封闭的内在结构性。

语文活动类课程主要包括阅读活动、写作活动与听说活动等,主要以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语文小组与文学社团等形式来组织。语文活动类课程应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开设。天津市南开中学在解放前的话剧演出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活动类课程,成为该校语文教育的一大特色,培养出了这样的戏剧大师。语文活动类课程也属于选择性语文学习。

语文学科类课程的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开设符合学生实际与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已逐步淡化了课内与课外的区别,实行课内与课外的交叉渗透。同一类学校的语文教育中,一个学生只学一类课程的大一统局面即将成为历史,寻求统一答案的时代也将逝去。一个学校要想使自己的语文教育获得成功,就肯定要在选择性课程上花力气,下功夫,以自己独到的个性特色跻身于众多同类学校的语文教育之林中。

综上所述,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化是基础,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是途径,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是归宿,终极目的是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与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三位一体,共同奏出语文教育个性化深沉激越的旋律。

注释:

①转引自程少堂《试论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见《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②《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52页。

④顾嘉祖、陆升主编:《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⑤黎鸣:《问人性》下册,团结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695页。

⑥转引自李杏保、陈钟梁《语文教育观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132页。

⑦黄崴:《教育的超越价值》,《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⑧《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第1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63页。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实施策略

高中审美教育是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和片情趣。基于此,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在帮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不仅需要国家行政及其相关部门的支持,也需要教师的深入探讨和努力,去强化教学个性发展意识,从而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对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审美赏析,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所谓的想象,从心理学家的方向来看,是指人的大脑里对于已经储存的表现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形成形象的一个过程。而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一种深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都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通过对文章的了解进而做出想象,丰富了高中文学的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且,教师通过审美教育个性化能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使他们创造思维从而提高审美想象力。

2.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后,在教学中越发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中学生的好知欲和求知欲都较为强烈,如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于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情感意志,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时,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能够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著名的教育界叶圣陶先生说过,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将审美教育个性化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一方面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提高高中语文教育的有效性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策略

1.教师培养自身个性化教学能力

审美教育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审美教育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自身的个性化教学能力的高低,对于教师综合审美素质和教育实践和研究水平来说,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养成个性化教学能力,从而成为学生审美学习的有效资源。首先,教师需要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个性化审美态度。这是高语文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起始点,直接地影响了审美教育的效果。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学科基本知识的积累,培养学习技能。在一定程度下,知识的积累与领悟,是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追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最后,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去提升个性化审美教学能力。正确的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不仅在于感性的认识,同时还有理性和感性的融合。

2.创建个性化审美教学环境

高中审美教育个性化对于审美氛围和环境要求比较高,这是实现审美教育个性化特征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的要求。在和谐自然平等的教学情境下,教师开展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会更加顺利。因此和谐的审美气氛不仅能够使学生有积极的审美心态,也会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审美教育个性化教学前,去营造一个合适的审美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而后多角度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去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理性评价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习惯,提升对语文审美经验以及判断水平。同时,教师也应该坚持审美教育的民主性,用一个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在他们进行审美学习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特点,从而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到审美活动中,去鼓励每一个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观点。

三、结语

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研究,作为提升审美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对于现今人们所关注和追求的美和审美有着重要意义。而随着经济和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关注怎么去通过审美教育实现审美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发展,研究也会更深入。

作者:邓斐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平川中学

参考文献:

篇3

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什么呢?那就是进行个性化教学,要重视孩子非智力方面的培养,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进行教学。美国有一项调查研究:对1500多名智力相当的儿童进行4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成就最大的20%的人(有些获得诺贝尔奖,有些在美国政府担任重要职务)和成就最小的20%的人(大多是普通职员)之间显著的差异是非智力因素,他们在谨慎、自信、不屈不挠、进取心、坚持性等人格品质上明显优于成就最小者。

所以,进行个性化教育,即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是非常有用的。

要真正做到个性化教育,首先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包括他的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类型、认知风格等非智力因素及当前掌握的知识和达到的能力水平等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和成绩提高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之间也是有千差万别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孩子的特点,然后依据这些特点来展开教学。

1.沉思型——冲动型在学习能力上,沉思型的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都比较好。这些学生可多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少讲多思。而冲动型学生往往有阅读困难,学习成绩也不太好。通过适当训练,安排一些特殊的材料并设定一定的规则让他们阅读,可以提高冲动型儿童的思考能力。

2.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能灵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可以给这些学生稍有难度比较新颖的题让他们解决,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场依存性的学生在解决熟悉的问题时,不会发生困难。但要解决没有碰到的问题时则难于应付,缺乏灵活性。在教学中,我们则要把相关知识相互衔接,让他们练习举一反三,培养发散思维,这样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于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比较稳定。例如,在中学时代就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烈动机,这样的动力一直支撑他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终身。外在动机是在外界的要求和外力作用下的动机。有些学生学习动机以外在动机为主,容易产生也容易消失,很不稳定,所以这些学生在成绩上会表现出此起彼伏。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激发他们的内在的兴趣和集体荣誉感,把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4.归因类型。一般来说,当学生在学业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些学生会把原因归为内部原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而有些则归为外部原因,如任务难度、外部奖励与惩罚、运气等。有些原因如能力、任务难度等是稳定的;而有些如运气、努力是不稳定的,我们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让他们在失败时归因于不稳定因素,成功时归因于稳定因素,这样来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5.成就目标。有些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有些则喜欢在学习过程中证明或表现自己的能力。两种类型的学生在很多方面不同,学习效果也不一样。对于想提高能力的学生来说,给他们安排的学习任务难度应适中,有挑战性,让他们感觉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而对于想证明自己能力的学生则要么安排简单容易些的任务,要么安排很难的任务给他们。这样他们会对结果感到满意、自豪,即使做不到也有理由(因为太难,大家都不会,所以他们也就心安理得了)。

篇4

个性化教育的涵义

个性是一个人有区别于其他人的,具有一定意识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人独特性的体现。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就是我国最早的个性化教育的思想雏形。现代的个性化教育的思想理论,就是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承认受教育者个性的差异性,依据受教育者不同的兴趣特点、性格爱好、智力能力结构以及心理倾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引导受教育者个体得到全面和充分发展。因此,个性化教育实质上就是教育者充分兼顾了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势利导,充分挖掘其自身存在的潜能和社会价值,使受教育者个体的身心和智力能力得到充分和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实施个性化教育的策略

个性化教育的综合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一系列相关教育要素:如何有效实施个性化教育,必须有以下教育因素支撑。

转变教育观念和评价标准。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教育要从脱离生活的设想状态中回归社会生活本身:一是使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融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相联系。掩藏个性、蔑视个体差异只能导致文化教育与生活的分裂,进而导致人格的分裂;二是实现学校教学活动的教师之间内部联合,反对传统的单线学科分裂、不合理竞争,倡导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其次,是评价标准的转变。各个行业都需要各类人才,安于本职、乐于本职并精于本职就是此种人才,社会就应予以承认其独特的、个性化的价值,那么学校教育的评价标准势必更加动态、更多的维度和方法来评价学生。

优化课程体系。优化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一要建立以功能性课程为主干多维度的课程结构,优化学科课程,对各学科课程进行梳理,对于课程之间重复、交叉的内容进行归并,陈旧的内容要扬弃。二要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体现学以致用。加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既要提示知识结构本身,更要注意知识的产生过程及其应用。三要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增加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的选修课。顺应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克服学科的封闭性,降低学科难度,增大学科之间的全面综合,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的结合。

改进课堂教学。实施个性化教育必须改期课堂教学,逐步建立学校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体系,探索最优化的个性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育的价值取向,把握课堂教学的内容,善于利用学生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引导学生生疑、质疑、激活思维。二要激发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的需要,运用问题教学、体验学习挫折演示教学、发展问题与探究研讨等多种教学形式,三要营造民主氛围。教师应转变角色,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合作者,应实施民主教学,给学生留有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个性化教师。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它呼唤着一支素质优良、个性鲜明的师资队伍承担个性化教育全面实施的重任。个性化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主要表现:一要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念。明确个性化教育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作为人道主义事业的教育,理所应当关注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关注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破除旧的教育思想,树立科学教育思想。二要发挥教学个性。教学个性是一个教师区别于另一个教师的根本属性,是一种特色,一种风格,是教师人格的外化。在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学个性。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凭借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参悟,寻求最佳的教学途径,优化教学过程,不断完善和创造适应培养个性化人才的教学模式。

建设特色学校。日本的教改报告界定“个性”为“个人的个性,同时还意味着家庭、学校、社会、企业、国家的文化和时代的特征。”学校的个性体现为学校的特色化。学校通过整体改革,形成自己的特色。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独特办学宗旨。英国伊顿公学以其”培养上流社会精英”的办学思想著名;独特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既符合本校特色,又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思想相一致。如美国中学在教学管理上都实行学分制,许多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几乎占全部课程的5O%左右,而且必修课也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学生的流动性较大,接触面较广,为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篇5

体育课程;改革;健康;个性化;实施;措施【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150-01

“个性发展”不是狭义上的心理层面的个性品质,而是指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独特性是个性化教育的必然产物。学生的个体差异,既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结果。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性别、认知能力、性格类型、气质、身体素质的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在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其主要反映出人高度的主观能动性,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能力性、创造性。在人类活动中,人们总对原有的认识、操作、成果有所革新或突破。从而创造出丰富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同时也促进了个人的创造性发展,其表现的内容有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等方面。下面我谈谈初中体育教学中个性化培养的策略。1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对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将发挥重大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个性化教育是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情况,确定适当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根据不同学生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才能使优秀学生施展才华,使中等生提高进步,使后进生有进步的希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开发。统一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心理开发。学生参加或不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机,了解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体育健康理念。一方面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培养更高层次的需要,构建坚实并持久的参与动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因素。因此,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之处,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体育活动内容,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利用体育运动帮助他们。这样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体育特长,而且能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化,克服不足扬长避短,促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2改革教学思想理念和方式

个性化的教育首先应从传统的文化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竞争、开拓、创新的价值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建造一个有利于发展个性化的适宜的教学环境。这是实施个性化体育教学的大前提。其次应正确地看待学生的个性化开发。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实际的多方面因素,一些人对个性化开发仍然抱有一定程度的偏见,他们认为学生天真幼稚,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担心张扬个性会导致问题的出现。解除这样的担心,需要理清个性化开发和创造性的关系,同时提高体育教师的管理以及教学水平。最后应认识到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灌输通常的知识,而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完善学生的个性化。建立更新的体育教育的培养方式,就必须在体制、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系统,满足各界对各种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因此,建立个性化的课程系统是首要任务。课程是学校与人才培养的桥梁,是实现人才培养个性化的方法。建立特色鲜明的体育课程系统,设计多种层次与风格的课程,大量开设个性鲜明的选修课,探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等都是比较好的方法。3运用研究性学习和分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开发

篇6

【关键词】体育;个性化;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体育个性化教育在我国能否得到真正落实的问题日益浮出水面,成为国人特别是每一个中小学体育教师极度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过分强调技术动作规格、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生理学指标,使学校体育教育带有过多的强制性,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的进行教育,导致教学过程趋于集体化、统一化、程式化,忽视或压抑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因而降低了学校体育的育人效果。正是这种传统体育教育积累的种种弊端,促使今天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去全力探索学校体育改革的新路子。学校体育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其独有的优势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中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体育学科,开展体育个性化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容易存在着片面的认识。教师只有充分理解个性化的概念及其特征,个性化教育活动才能顺利的开展。从而,探索一条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有利途径。

二、对体育个性化教育的概念理解

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说:“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他方面的成功”。一般来说,发展人的个性特长,往往能最有效地开发一个人的个性潜能,如果个人的天赋、才能、爱好得到充分发展,会促使他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

体育与健康个性化的教育首先要承认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承认学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爱好、兴趣和需要,并以此为基础,以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心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帮助下找到“表现自我”的领域,让学生认识自己,显示“自我”的存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形成学习团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多元的评价、教师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的运动兴趣、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形成“终身体育”作为目标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展示、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集体精神,培养、发展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体育兴趣是人们为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在体育课中,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如好动的孩子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其组织纪律性的意识不强;内向的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凭趣的孩子只凭个人兴趣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在我任教的六年级就有一个特别顽皮好动的孩子,上课在教室里坐不住,上体育课无集体意识,许多老师对他束手无策。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他自尊心特别强,不服输,在同学面前爱表现。所以我积极鼓动其参与课堂的管理,让他负责体育器材配置和回收,转化其活动兴趣,培养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在说服教育的同时,说明器材管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老师的重视程度,要胜任这份工作应该在课堂上做其他同学的表率,建立威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这位同学的组织纪律性和活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把器材管理工作做得有条不紊。综合上述因素,我建议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

其次,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情境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化。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时也应多样化,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多选择一些儿童化,趣味强的运动项目,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加以引导和转变,让学生放开心扉,融入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中,激励学生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

三、体育个性化教育的特征分析

个性化人具有的特征是:创造性、独特性、和谐性和主体性。体育个性化教育具有的特征为:

1.公平性

体育个性化教育是真正的公平化教育,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以适应并促进个性发展的方式,实现具有完善个性的人的培养。比统一的、一刀切的、统一进度的体育教育更具公平性。

2.主导性

体育教育中,教师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主导性作用,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施加各种因素的导引。主导性表现在体育教育活动是学生在一定目标下的活动,有内容框架的活动,有各种评价的活动。

3.多样性

不仅包容多种有益的教育方法,还在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模块的构建、体育评价机制等各方面全方位地兼容,以适合个性不同的学生发展的需要。

4.全面性

全面发展即指和谐发展。体育个性化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强调诸要素和谐发展。使学生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体育个性化教育,形成有利于自身解放的、由多种素质(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融合而成的全面的和谐的独特整体。

5.社会适应性

社会适应是体育新课程的五大目标之一,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任何进步都是个人发展的结果。人的个性化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化过程。

6.主体性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及主体价值。主体性表现在体育教育是学生自主的活动,创造的活动,自我教育的活动。

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对于谁是主体的问题,教师是具有权威性的,教学的中心是教师,虽然这个观点已不占主流,但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是主导者,组织者,他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我们广大农村学校,场地器材比较落后,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而且许多体育教师要兼职好几门课程,造成了教师对体育课敷衍了事,讲得多,动得少,不注重学生的感受,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许多认识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体育教育要生活化,教师在教学的应用中也要转变思想,抛开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从增进学生健康这一目标出发,认真分析教材特点,仔细研究教法,最大限度的适应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充分展露其个性天赋,鼓励学生自觉的、主动的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在中段年级一节利用轻物的练习课中,我把用什么器材练习的问题交给了学生,学生对我的问题非常感兴趣,最后学生是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袋装报纸替我解决了难题。于是在课上我也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自由想象设计练习,他们觉得长长的塑料袋像尾巴,总结提炼出了不同形式的抓尾巴游戏;看报纸装进塑料袋像炸药包,与我交流后完成了最感兴趣的战斗游戏,我不得不叹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妙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追求的个性发展是放在整体教学的角度上,以学生整体发展为导向,以整体活动促进个性发展,并不是偏激地由学生随意放纵,进行”放羊式”教学。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表现在对学生差异的充分认识上,对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上,对客体价值的充分发掘上,对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上,而不是利用教学舞台淋漓尽致的进行自我表现。

四、体育个性化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育个性化教育离开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正如苏联学者科恩指出的,“自主的人能够认识并且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它不仅能够成功的控制外部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同样《学会生存》中也指出: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

2.搭建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

多提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我发挥。准备活动的小组自主练习,小组学习方式的自选,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多采用逆向思维,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器材,一物多用等等,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们性格各异,在课上表现及反映也有所不同,个性化教学不是盲目的顺从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任其自流。如果那样,势必会影响整个班的教学秩序和效果,但如果看见学生稍微有点分心,就用斥责与惩罚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则容易产生相反的效果

3.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其思想基础是个性的差异。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课堂组织应依据课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不同的形式,教师在课程的组织形式上要有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建议多采用以下组织形式:

①兴趣分组。按照学生的兴趣选择,组织成多种班组或组别。由于整体的成员,都是因为喜欢某一项运动才自愿参加的,所以他们的学习动机无疑是积极的。这样教师在课上的组织与安排,都会得到学生的全力配合,易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们也能够尽情地运动、享受,心情格外开朗。

②性格分组。这种方法是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进行技术学习和练习时,按照两种性格类型(内、外向型),结合他们的运动能力,分组教学。这种分组教学方法,是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做到了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全体学生在心理、身体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③友伴型分组。在教学班内让学生自愿组合分组。教师注意宏观调整,保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样有利于组内的互帮互学以及组间的公平竞争。分组时,要设立组长、副组长,平时注重对组长的能力的培养,使之能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4.改革传统评价学生的方式

要改变过去那样以几个竞技运动项目的成绩作为统一的评价指标的情况,转以注重目标全面系统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注重定性评价,注重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把评价作为一种期待,尤其对学生暂时表现出的不尽人意之处,更应巧妙地运用评价使学生体验到老师地期望,以便使学生进而转化为一种积极行动。

5.要注重教师的个性影响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教师具有良好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有益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我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把个性教育落实到行动上,而不只是口头上的口号。

6.注意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师生关系问题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要把传统的、被动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接受过程变为主动的、双向的、交流式的认识过程。切实确立学生在整个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体现学生在评价教育效果中的主人权利。在尊重个性中发现个性,在发挥个性中发展个性,在发展个性中完善个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7.处理好全面性培养和个性全面发展的关系

在重视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明确社会性培养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将二者统一起来,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前,在一些地方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只肯定活跃的课堂气氛,否定严格的课堂纪律;不分场合地肯定学生个性极度张扬;教学中有章不循,有纲不依,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放弃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取消学生以为枯燥无味的队列队形与中长跑练习;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不作全面地分析,简单的以学生喜欢不喜欢,主动不主动来肯定或否定一堂课,甚至提出要为“放羊式”教学正名。这些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8.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与共性的矛盾

现在新课改建议打乱行政班,按学生的兴趣选项编班,教师在这种前提下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及时给学生个别指导和提出不同要求,逐渐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规定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方面,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发展必然受社会需要的限制,而不能任其自由发展,不能在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时,忘记了共同前提是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人。

9.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进行个性化体育育人的同时,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体育教学,而应在继承中进行创新。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的关系

在新课程实验区或全国性的课堂教学比赛中,我们注意到,面对新课程,越来越多的教师处理课堂教学时陷入了种种误区,似乎课堂上越活跃越好,问题越开放越好,教师讲得越少越好,学生表现越自由越好。其实,无论课程怎样改革,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

参考文献:

[1]方建新.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问题初议[J].学校体育,1989(3).

[2]邱永诚.要重视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份[J].中国学校体育,1998.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个性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209-01

自古以来因材施教一直就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和策略。今天,因材施教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二是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但是,长期以来,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一直与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构成较大矛盾。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中处理好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深化,实施个性化教育是关键。

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人是富于个性的存在。人的素质、能力不是均一的,是有着可以区分的个性羞的;每个人所指向的自我实现又是个性化、多样化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可以说,产生今日我国“薄弱学校”、大量“差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视个性的存在,因此要真正践“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就得改造现存的“应试教育”体制,使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快乐及其意义。

承认“个性差异”是发展个性的前提。个性差异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从教学的角度看,有“成就度差异”、“学习速度差异”、“学习能力倾向差异”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改进教学、改进评价机制,运用多样的教学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于其学习方式与认知方式的学习机会。

首先要营造智能化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基本视点主要有:

1.多目化的视点――摆脱传统的基于单一化的局限,提供多目的多功能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要求与学习活动。

2.创造性立场的视点――使学校成为学生情绪开放的场所、智力发展的场所、愉快生活的场所。

3.信息环境化的视点――在传统的“治学文化型”的基础上增加图像、声音等种种媒介,构成信息化社会型系统。尤其需要确立以学生信息中心为主的教育信息支援体制。

4.环境的人性化视点――学校不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场所,也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人际接触、形成社会能力的场所。作为学生生活的场所尤需构成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舒适丰富的环境。

其次,是要注重个性评价的多样化。个人评价包括两个侧面。一是横断评价――比较评价同一个体的种种特质。例如各种成绩比较、特定学科内的各学习领域的比较。二是纵断评价――就同一个体在若干时点做出鉴定和比较。改革个性评价的基本视点主要有:

1.评价角度多元化。从多元观点看待素质、能力特质。不凭片面的分数演绎“排行榜”。

2.评价标准个别化。是否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不宜有统一标准,可因人而异。

3.评价机会多样化。实施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提供多样的评价机会。

4.评价形式灵活化。不偏于客观测验,多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的闪光点得以显现。

素质教育是基于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育,因此必须着眼于学生个性差异的个性化教育,切实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是现代教师的基本功。

因而,实施个性化教育,首先,要重视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个性教育强调人的价值、需要,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个性教育的内因,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自主性的人是客观环境的支配者和控制者,不盲目受客观环境的支配,也不盲目顺从他人。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是要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强、自觉的人。个性教育要求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实现其主体地位,培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等自主品质的个性。

其次,要注重差异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个性是人与人的差异性,是人的特殊性。既要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教材,也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个别化的教学方法。这要求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一切,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找到最能发了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并把社会发展的统一要求转化为每一个学生的主观因素。

第三,通过启发手段及审美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性。启发式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特殊性、好奇心,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敢于提出问题,发展求异思维能力,使创造性得到充分开发。审美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开发又依赖于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审美活动的形象性、直观性和愉悦性,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创造性情感,发展创造性品质。

第四,要注重活动性和未来性。学生的个性只能在具体的活动形式中得以形成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完整个性的发展。例如艺术活动有利于通过审美情趣和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兴趣和爱好;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公正观念、竞争意识、超越意识;公益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等美德品质。

教师经常变换活动的形式和方法以,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活动的需求,强化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兴趣和能力,并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使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完整的个性。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气氛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熏陶、感染作用。总之,活动是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个性教育要求学校为学生优化活动环境,提供实践的机会,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

篇8

“三同重塑”教育是由三味教育刘春燕校长提出并实践。近五年的实践证明,学生经过这种教育可以较快的实现人生目标清晰,学习欲望增强,自觉改正不良习惯,自我创造,自我潜能激发,自我超越,并能迅速提高学习效果。

三同重塑教育是在个性化一对一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个性化一对一教育理念的升华。

首先, 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是三同重塑教育的最基本理念。这是由人的价值和地位以及教育自身的本质特点决定。三同重塑教育主张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且不忽略教育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要。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人不能也不会脱离社会。存在主义的个性化教育思想虽影响很大但最终引起人们的质疑,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所宣扬的个性化均属于超阶级的人性化和极端个人主义化,把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绝对对立起来。既然人是社会的人,那么尊重人就是尊重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教育也不例外,即教育必须尊重人――学生。尊重人归根结底是尊重人的个性。这是三同重塑教育的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不是迁就、怂恿学生的消极个性。而是在平等、博爱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使其个性最优化。

尊重学生的个性意味着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将其作为教育的依据。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是三同重塑教育的基本理念。三同重塑教育就是要打破“教师权威”、“师道尊严”的传统局面,从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个学生,不只是在道德、人格上的尊重,而是要尊重每位学生的生命的独特性。对每个学生来说,生命是独特的,因此也是有差异的。教育必须根据差异来进行,谋求适合差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个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能力、学习风格、愿望、学习步调等因素中,而且也表现在先天形成的差异中,如智商、情感等。三同重塑教育不但寻求和每个学生相匹配的课程安排,也寻求与这些课程相适宜的教学方法。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学生的智能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组合形式,只要教育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方法,为他们刨设多种多样展示才能的情境,他们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个性特长,激发潜在的巨大的智能,形成独特的自我。因此,三同重塑教育要求发现并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帮助学生找到最能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并把社会发展的统一要求转化为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要素。

三同重塑教育注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选择性,要摆脱来自教师的绝对控制,还学生自主性和发展的主动权。自主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自己活动具有支配、控制的权利和能力。自主的人是客观环境的支配者和控制者,是自己活动的主人,能以自己的意识、思维支配自己的行动,而不是盲目受客观环境的支配,也不是盲目顺从他人的意志。自主的人能够自我控制,具有较强的自律性。

三同重塑教育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是人在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素质有机整合而成的心理结构特征。它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最高表现,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推动个性顺应环境、开发智力、走向成功的内在潜能;是人主体性的充分体现。三同重塑教育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唤醒个体内在沉睡的潜能,主张标新立异、打破陈规,强调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中,找到一条适合个体自身的创造性发挥的最适宜的道路。因此,三同重塑教育要求为每个学生优化创造环境,形成一种培养创造性的机制,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欲望和动机,发展创造想象、创造思维等认识能力,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联想、发散思维等创造性人格。

三同重塑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传统学校教育把对学生的培养封闭在对现行知识的记忆和背诵上,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陷入“唯书”、“唯上”的泥沼里,使学生独特个性难以充分表现和施展,变成一台台在父母和学校操纵下的机器。三同重塑教育注重个性发展的全面性、连续性,被认为是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将人的认识、动机、情感等个性心理的发展与人的体魄的发展整合为一体,贯穿人的一生,是惟一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适应人的需求和发展的教育,保证每个人都能充分表现自己的人格,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的一种必然途径。全面的、整合的教育能促进个性潜能的最大限度的开发,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用知识启迪个体智慧,将智慧融入生命,引起人灵魂深处的激荡,展示个体生命的价值。教育本身意味着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体现生命的价值。三同重塑教育就是培养个性化的人,培养独立意识、自主意识的过程,是个体从社会化回归个性化的过程,是个体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展现自我,彰显人格魅力、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过程。个性化人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体性,三同重塑教育与个性化人是教育不断个性化的结果。可以说,三同重塑教育与个性化人是一种结果的两种表述,它们互为表征。

篇9

语文知识的习得表现为作为主体的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语文知识的双向建构关系。前者表现为知识的外化,后者表现为知识的内化。知识的内化表现为学生个体把语文资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心理、品质等的重新建构。知识的外化是指学生把习得的语文知识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语文知识的再加工。个性化的语文教育注重知识的外化,只强调知识的内化而忽视知识的外化的语文教育,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仅仅是对语文知识的被动复制与简单接受,失去了光彩夺目的个性。

个性化的语文教育既有理性的思辨,又有情感的碰撞:既遵循着的知识接受者的生理特点。又充分考虑其心理需求:既立足于现实的语文学习,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需求:既满足身心发展的个体需求,更由此促进社会群体各具特色的和谐发展。而非个性化的语文教育,则视学生群体为结构同一的部件,把学生的语言训练等同于机械加工,忽视其内心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的不同建构。

个性化的语文教育首先必须有好的语文读本,它以语文学科知识为基点,遵循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构成规律,借助逻辑性、系统性的文本形式出现的。它包括必修课读本、选修课读本和扩展性读本三种形式。选修课读本是在必修课读本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和谐发展的意愿和就业工作的特殊需求而开设的,它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内涵,顾及现代社会的规范诉求。分为文科类的选修课、理科类的选修课与就业类的选修课。扩展性读本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如乡土文学、民俗文学、中外文学评论、影视欣赏与评论等。它主要为进入高校相应系科服务的。选修课读本和扩展性读本有助于改变语文必修课读本内在的封闭结构。

个性化的语文教育除语文知识能力建构的功能外,还有道德渗透与社会秩序认知的功能,培养高尚的精神境界。语文教学所凭借的资源,涵盖中外古今,牵涉天文地理,浸透着作者个体的知情意理,喜怒哀乐,具有独特的作者个人情感的印痕,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熏陶着学生的精神领域。语文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文化浓缩的外化,既有利于人类历史熏陶学生个体,更有利于学生个体承继文明,对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融合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只有实现了语文知识外化与内化的双向建构,实现了人与社会的积极融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语文教育通过实现个体(学生)个性张扬式发展发展来实现社会状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正是个性化的语文教育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不同个体的学生以及学生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地域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实,学生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与技巧都有差异。所以,为了尽量拓展不同类型的学生发展的空间,必须在尊重他们个性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切实可行的语文教育。

学生个体的言语接受是个性化的过程,言语习得的过程是建立在对语文读本资源的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联系经验的情境进行信息的联结和扩延,获得新的言语意义的认知结构,然后把习得的知识进行强化,在语言的规范和积累中实现语言的接纳和内化。

语文教育的个性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听任学生“自由”地发展,视偏科为“尊重学生的选择”,也不能理解为教师在教学中有“我思故我在”的的所谓个人的独特见解,语文个性化教育也不是让所有学生都变得优秀,而是使各种类型的学生在个性张扬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的发展。因而,要实现语文教育个性化,就必须关注个体的差异性。

篇10

【关键词】班主远程教育 个性化信息服务 数据挖掘

1 个性化信息服务概述

所谓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策略和服务内容的服务模式。个性化信息服务基于“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理念。其特征为:以用户满意为中心、双向沟通的零距离及面向用户深层心理需求。

远程教育平台中个性化信息服务通常体现在:

(1)个性化信息检索:通过记录跟踪学习者的检索内容,了解学习者的兴趣、偏好、学习特点和习惯,主动为学习者推送相关信息和对查询结果进行分类。

(2)个性化信息推荐:在分析了解学习者的个人兴趣和习惯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信息过滤、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可提供的资源及服务进行分类组织,将学习者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资源进行智能推荐。

(3)个性化信息咨询:学习者利用交互式咨询台,即通过教育平台的聊天软件、网络会议等方式,与教育专家、名师等进行实时的交流[2]。

(4)个性化信息反馈与辅导: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特点,提供个别指导、提出下一步的学习建议,帮助制定学习计划和方案等。

2远程教育中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应用领域

远程教育平台中个性化信息服务涉及用户建模、个性化信息检索、信息推送、个性化推荐、机器学习机制、智能Agent技术应用、网站自适应技术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等。

2.1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是实现远程教育平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核心技术之一。判断数据挖掘所得信息是否有价值,就应该看所得信息是否具先前未知、有效和可实用这三个特征。数据挖掘就是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方法,流程如下图1所示:

常用的数据挖掘算法有决策树算法、遗传算法、粗糙集、神经网络、Apriori算法等。从广义上讲,关联分析是数据挖掘的本质。关联知识挖掘,在远程教育平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其他相关应用领域

(1) 用户模型的创建

用户模型的创建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础和核心,用户建模是指从有关用户兴趣和行为的信息(如浏览行为、浏览内容、背景知识等)中归纳出可计算的用户模型的过程。

(2) 资源文件的描述

资源描述文件可以用基于内容和基于分类的方法来表示。基于内容的方法是利用资源本身的信息来表示资源;基于分类的方法是通过将文档进行归类来表示资源。

(3)个性化信息检索及推送

个性化信息检索技术,是指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个性化行为特点进行检索,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检索结果的技术。

个性化信息检索涉及许多检索算法和建模技术,如基于词汇相关度模型、语义网、智能Agent和概念网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等。个性化信息检索实现流程如图2所示:

信息推送就是在分析了解用户兴趣偏好和信息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有目的地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发送给用户。

(4) 协作过滤推荐技术

协作过滤推荐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成功的个性化推荐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先找到与其有相似兴趣的其他用户,然后将相似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给此用户。

(5) 智能Agent技术应用

智能Agent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用户的干预和指导而智能完成用户委托任务,根据用户要求自动过滤、收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并且能根据用户指定的时间将其传递到用户指定的“地点”,成为用户与资源之间的中介而很少需要用户的干预。

3具有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远程教育平台

国外比价典型的代表有:加拿大的Simon Fraser大学开发的Virtual―U、美国Pennsylvania 州立大学开发的WISH和挪威fronter公司开发的ClassFronter(课堂先锋)等。

国内的网络教育平台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研究单位意识到网络教育平台的重要性,例如沪江英语网校、Vclass平台等。

4 小结

远程教育平台中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依托信息资源系统,利用相关技术建立起来的标准化知识服务系统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类型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汪锋.基于远程教育个性化服务的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4.

[2]李咏梅.浅谈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J].信息服务,2011, 41(1):102-106.

[3]孙丹.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研究[D].武昌:华中师范大学,2012.

[4]毛国君,段丽娟,王实.数据挖掘原理与算法(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陈安.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丁琳,吴长永.数据挖掘在远程教育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J].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2002,9(2):15-23.

[7]刘美玲.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9.

[8]曲贵英,冯丽娜.基于用户系统模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研究[N].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03-25(3):355-360.

[9]Witten I H,Franke.Practical Automatic Key-phrase Extraction[C].Proceeding of the 4th ACM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y,2000:254-255.

[10]Tumey P D.Learning Algorithms for Key Phrase Extraction [J].Information Retrieval,2000,2(4):303-336.

[11]李树青.个性化信息检索技术综述[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5(7):109-111.

[12]邹显春,谢中.电子商务与web数据挖掘[J].计算机应用.2000,5(21):36-41.

[13]Jannl Nlelsen. Master in ICT and learning Project Pedagogy and Collaboration in Virtual e-learning[J].Information Retrieval, 2010,5(18):1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