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范文
时间:2023-04-03 11:3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用菌栽培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食用菌是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2000年统计中国的食用菌达938种,人工栽培的50余种,中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7类,它们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产业日益发展壮大起来,人们对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研究也是越来越多,既要达到绿色自然、无公害的目标,又要做到保质保量的要求。
一、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背景及现状
(1)食用菌的生长环境:食用菌数量较多,各种各样,分布的地区及生长的生态环境各异。例如,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食用菌生产的成败、产量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生产制作过程中的每个技术环节。因此,要做好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必须调查清楚要栽培的食用菌的生长特点,搞清楚其适应的生长环境,为培育出高产、无公害的食用菌打造良好的环境、研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
(2)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现状: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对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倡导健康、绿色无公害的基础上,达到高产量、高质量。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改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人工培养栽培菌丝,有些国家或地区还建成了年产鲜菇千吨以上的菇厂。在掌握选育优良品种、改进制种和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加快了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
二、 如何栽培高产无公害食用菌
(1)采用适应的栽培用料:要做好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工作,必须要做的就是选择适应的培养料。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食用菌的培养料应以桦木料的木屑为最好,配以玉米芯、棉子壳、黄豆杆等,再加米糠、麦麸皮为辅料,并要添加有效地微量元素。选择确定好培养料之后,要明确食用菌培养料的比例调配以及消毒工作。要根据食用菌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培养料的配制方式及调配比例,根据培养料的含水量、空气干湿度、粗细软硬状态做相对应的调整。并在这些工作完成后及时做好栽培用料的消毒工作,配制好的培养料最好在6到8小时之内完成装袋,装好的菌袋还要及时进行灭菌,切忌过夜。
(2)选择优质的菌种及接种:要挑选优质的菌种来培养,根据要栽培的食用菌的生长特点以及适宜的生长环境来选择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优质、高产、高抗的优良菌株。在挑选菌种时一定要严格查看菌种,确保其没有杂质污染和虫害,适用于栽培养育。必须按照科学、严谨的接种程序来为所要栽培的食用菌接种,并在接种后及时将装菌种的袋子放入无污染、空气适宜的培养室内进行发菌培养。
(3)选取良好适宜的栽培环境:早选择适宜食用菌栽培生长的环境来加以栽培,对于地势、水源水质、交通、空气以及环境的污染程度进行一定的选择和处理,这些都是影响食用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例如高温蘑菇栽培生产时一般要选择地势高爽、近水源、排灌通畅、交通便利、水质清澈、空气清新、没有污染源的地方。所栽培的食用菌适宜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就需要为其需求选取、营造适宜的栽培环境,在栽培环境上打造好的栽培技术。
(4)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栽培养育的食用菌时,要严格按照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通过以往的栽培经验,并结合实际的培育现状,研究出最适合、最科学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方式。以无公害、绿色健康为前提,运用无农药危害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栽培工具和培育工作人员进出时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根据食用菌的实际生长状况及时对周围环境做出处理,调节培育室内的通风、通气、采光条件,掌控好温度和湿度情况,在培育长成后采取时,也需要做好消毒工作,要以正确的方式、适时地采收。
三、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前景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于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的要求,人们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的研究将会越来越细、越来越严格,无公害的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已经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经验得到不断地改进。面对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市场前景广阔,人们生活对于食用菌的需求,政府部门也大力支持无公害、高产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加大研究力度。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要求也将会越来越高,无公害、高产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将会不断地创新、进步,得到大量的应用。
四、 结语
食用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用产品,食用菌产业也是社会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市场经济发展项目。无公害、高产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是目前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人们高品质的日常生活的需求,必将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成群.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155-159.
[2]车勇,王红艳.两种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8(5):60-61.
[3]陈麟璋,周建光.姬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6(6):38.
篇2
1 选择适宜的食用菌种。玉米间套食用菌,由于环境条件与菇房和温室栽培不同,针对玉米生长中后期气温高的特点,应选择耐高温的平菇、草菇等食用菌品种为好。其特点是适应高温环境,菌丝体生长温度为15~35℃,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2℃,当玉米进入抽穗期时田间温度为25~30℃,较适合菌丝体生长,在玉米乳熟期后,田间温度为23℃左右,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
2 选择适宜的培养料。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料种类很多,其中以棉籽壳的效果最好,其生物效率较高,一般在180%以上。在选料时,要尽量选新鲜、未经雨淋、无霉变的培养料,在烈日下曝晒2~3天,以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料中杂菌。其配方为:棉籽壳100%,外加石灰2%,按料水比为1:(1.2~1.3)搅拌均匀,含水量达60%~65%,即可装袋接种。
3 装袋接种。接种前将压制好的直径25厘米,长47厘米的塑料袋的一端扎好,将转级好的菌种撒一些于扎口处,然后向袋内装拌均匀的培养料,边装边压实,装至袋的体积的1/3处撒一层菌种,继续装料,同样边装边压实,在袋的2/3处再撒一层菌种,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装料至袋口处撒一层菌种,压实后将袋口扎紧。应特别注意在装料、撒菌种及搬运的全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要把袋子弄破,以免引起杂菌污染,每袋装培养料1.5千克。
4 排袋发菌。在选择好的闲置房屋内用石灰水或杀菌液进行喷洒消毒。房屋内要保持通风、阴凉,阳光不能直射,门窗用草帘遮盖。将接种好的袋子轻轻地搬入室内进行发菌,一般采用料袋堆垛方式,但不宜太高太厚,垛与垛之间留出走道,5天菌丝开始萌发,由于袋内自身产生的发酵热,菌丝生长很快。堆上最好遮盖物,以创造黑暗阴凉的发菌环境。随菌丝生长量的增加,料温和室温升高,这时应每天将菌袋位置交换,当菌袋的菌丝长到3~5厘米时,可用消毒的铁丝,从袋的一端穿到另一端,均匀穿透4~5次,以加强通气,提高发菌速度,当堆垛温度达到28℃或料内温度达到30℃时,应及时向堆垛上面覆盖物喷水降温,同时要定时检查污染情况,若发现杂菌污染应立即剔除,搬出发菌场地妥善处理。
5 菌袋移植。当菌丝长满菌袋后,此时玉米进入抽穗期,将发好菌的菌袋堆码于玉米行间,高度以3层为宜,堆上遮盖并喷水降温,进行低温刺激2~3天,待菌袋两头形成大量菇蕾并长满菌袋口时,将扎口松开,保持空气湿度85%~95%。随着子实体的增大,袋口要逐渐松开扩大,以利于子实体的迅速生长,待第一潮菇采完之后,再将袋口扎起并留一小孔,以达到养菌和促进子实体形成的目的。
篇3
论文关键词: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820号邮政编码122000联系电话:手机
水乃生命之源,土为万物之本。土,具有较高的保水持水能力,并含有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和有益微生物菌群。正确利用覆土技术,能明显改善菌类品质,提高其产量。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祖先对食用菌覆土早已应用,公元一世纪,王充论衡有:“紫芝栽如豆”的记载。可见,我们的祖先把食用菌覆土技术已应用,并记入史册。实践证明,蘑菇、鸡腿菇、大球盖菇、姬松茸等不经覆土便很难出菇,如平菇、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不覆土能正常出菇,但覆土处理后有较明显的覆土增产效应。香菇、木耳覆土地栽,菇、耳的品质将大为改观,灵芝覆土后,菌盖明显增大增厚,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对种菇者而言,覆土是一项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只要应用得当,就能为菇农带来较好的收益。
一、覆土的作用
经覆土处理,可改善培养料内部生长环境,补充水分及某些生长元素,调节PH值,减少光线及温度变化对菌丝的影响,延缓菌丝老化,增强了抗杂能力。覆土处理后在土壤压力及土壤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又可刺激原基分化,对出菇及菇体生长发育大有益处,具体作用如下。
1、提供了保护层,使菌床温度变化和水分蒸发量变小,菌丝不会因失水而干枯,也不会因直接遇水而萎缩,保护了菌丝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覆土层中贮藏了大量水分,满足了菌丝体和子实体对水分的需求。
2、覆土对菌丝产生重力压迫和刺激,菌丝原来生长在丰富的营养环境中,覆土后遇到了营养明显变“瘦”的环境,加之覆土层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急剧升高,迫使菌丝变粗,并扭结成子实体原基。
3、覆土中含有益微生物生命的代谢物及对蘑菇的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分化都有促进作用。
4、覆土中施加的石灰粉可减缓菌床酸碱度过速下降,减少杂菌的危害,可以覆土为载体和媒介向菌床追肥,覆土还是蘑菇子实体的着生地和支撑物等。
二、覆土方法
(一)覆土出的菇种类
我国北方的种植区,主要方式有4种:
1、双排菌袋墙式覆土
两排菌袋之间留30厘米宽的空隙用来填土,放7层高,在两端解口处出菇。这种方式解决了菌袋后期易失水的矛盾,出菇多,产量高,菇形好。
2、全脱袋地埋覆土
将外表塑料膜全部去掉,挖畦将菌袋埋入土中,覆土厚3-5厘米。优点是菌袋不失水,可从土中吸取水分和养料,出菇多且菇体大,产量高,缺点是土中病虫害多。
3、半脱袋覆土
将两端多余的塑料膜割除,留住袋身塑料膜,在大棚内将菌袋直立相挨排放,袋与袋空隙内填入碎土,菌袋上端不覆土。其优点是菌袋失水慢,出菇较多,出菇期较长。缺点是菌袋直立,菇形不易平展。
4、菌袋内直接覆土
在菌袋的上部填入消毒处理的土壤,厚度3厘米。这种出菇方式解决了菌袋后期易失水的矛盾,定向定量出菇,菇形好,优质高菇率,产量高。
(二)覆土材料的处理
覆土材料可就地取材,菜园土、稻田或林地、河泥、泥炭等都可以,通常在表层以下30公分挖取,挖土后让阳光暴晒并敲成颗粒,最大颗粒直径不超过1.5公分为宜,并对土进行杀虫、灭菌、调PH值。下面介绍具体的处理方法。
菜园土、稻田或林地等覆土料:每百平方米面积需要土2500公斤,干牛粪粉30公斤,石灰粉30公斤,混合均匀后加水调湿,并用福尔马林2瓶,敌敌畏1瓶加适量水喷雾搅拌均匀堆制,覆盖薄膜1天。使用前先把堆制的覆土料爬散开,让农药味散发掉才覆用。在生产上可加5%新鲜谷壳混合,也可以用草炭土、蚯蚓粪等做覆土材料,既增加产量又品质优良。
(三)覆土方法
正确选择和处理好覆土的方法对提高菌类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蘑菇、鸡腿菇、大球盖菇、姬松茸等品种,菌丝长至培养料的2/3左右时为最佳覆土时间,平菇则是菌丝长好后原基开始分化或者出一潮菇后再覆土为好;香菇、木耳、灵芝均是菌丝满袋后,再脱去菌袋,将菌筒埋入土中,留出部分培养料在土面,才有利于出菇、出耳。覆土厚度以3~5cm为宜,覆土含水量要在20%左右,即用手抓可以成团,松开后不粘手,PH为8-9,第一次覆3厘米左右粗土粒(粒径约1-1.5厘米),并待菌丝长上粗土粒时再覆1—2厘米细土粒(过筛后的土粒)。覆土太薄,长出的菇多而密,品质较差;覆土过厚,菇体虽较大,但出菇较稀,也影响其产量。
三、覆土后的管理
覆土后3天开始通风,开始每天通风1个小时,逐天增加通风时间。7天左右菌丝开始冒土,覆土后的15天开始长出子实体。此时要检查细土下面菌索是否形成,如有菌索则表明子实体马上要出现,要加大通风量,促进菌索大量形成。此时要打一次出菇水,用水量为3斤/㎡左右,需在一天之内分2—3次打完,喷水时打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湿度85-90%,温度和光照根据不同的菇类具体掌握。
四、覆土后出菇前容易发生的问题及其补救措施
1、培养料表面菌丝萎缩
主要由于覆土后喷水过多,水经常流到料内。应减少或停止喷水,并在培养料反面戳洞,加强通风,使菌丝恢复正常。
2、菌丝徒长
在气温高,通风少,细土偏湿的情况下,菌丝布满土面。补救措施,加强通风,停止喷水,并在细土上再加一层薄薄的干细土。
3、菌丝不上土
原因有:菌丝尚未长透料底;覆土层过酸或过碱;气温和空气湿度偏低。解决办法:待菌丝长透料底再覆土;土层偏酸用1%石灰水喷洒,偏碱可用2%过磷酸钙调节;减少通风,注意保温。
篇4
食用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重要价值。《食用菌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食用菌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但在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高师院校《食用菌学》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之间关系,把理论与实践纳入一个整体进行优化,确立实践环节的重要地位,提出《食用菌学》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整体优化方案,对该课程的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食用菌 理论教学 实践环节 教学优化
Abstract
Edible Fungi has a good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and great value.The Course of the Science of Edible Fung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stering applicable talented persons.Although the Course of the Science of Edible Fungi is a course with a great quality of practice,the problem of the theories being isolated from practice exists.In this thesis,through the research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of the Science of Edible Fungi,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can be improved as a whole and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practice is established.The plan of improv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The Science of Edible Fungi and its practice as a whole is put forward,which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eaching this course.
Key Words
Edible Fungi theoretical teaching the procedure of practice improving the course
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许多食用菌是美味的“山珍”。全世界食用菌大约有2000余种。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气候、地形、植被种类复杂多样,菌类资源十分丰富,已知食用菌种类有近千种。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深入研究,能够人工栽培或进行菌丝体深层培养的食用菌有90种以上,其中40余种可以进行商业性生产。还有许多质优、味美或具有药用价值的名贵种类有待研究开发利用。从广度和深度看,食用菌发展潜力很大。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富含多种维生素、矿质元素和膳食纤维,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而且食用菌还具有药用价值,如灵芝、茯苓、冬虫夏草等。因此食用菌不仅可作为人们的食物来源,改善食品结构、提高营养水平,同时又是防病抗病、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食品。
食用菌生产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生物转化率高等特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开辟农业增产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因此,食用菌生产也是农村重要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新形势下,发展食用菌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现代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相关专业开设《食用菌学》课程也符合时代的要求。高师院校生物系开设《食用菌学》,是生物系所开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是高师院校生物系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必不可少一项技能,对于形成高师院校生物系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农业、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中,《食用菌学》的教学内容日趋综合,日益丰富,特别是它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日显突出。因此,必须加强《食用菌学》课程的实践环节,防止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脱节问题,确立实践环节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学好这门课程。高师院校生物系开设的《食用菌学》课程学时较少,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就要求教师不但要钻研教材,掌握食用菌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还要了解当地食用菌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特别是对当地食用菌生产的主栽品种、栽培技术、生产规模及效益等内容要深入研究,掌握当地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最好和当地的食用菌生产组织建立联系,并协商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和参观基地,有利于学生参观实习,掌握食用菌实用技术。
《食用菌学》是一门应用技术,它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要求学生不仅掌握《食用菌学》的有关理论,而且要学会食用菌母种、原种制作及菌种分离技术,还要进行实习、参观等活动,增加学生对食用菌生产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根据本人多年《食用菌学》教学经验,提出以下《食用菌学》课程优化方案:
一、确定《食用菌学》理论与实践合适比例
《食用菌学》实践性强,应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以《食用菌学》一学期36学时为例,一般理论教学占60%,实践环节占40%,即理论占22学时,实践环节占14学时,这样安排即保证理论教学需要,又能进行较多的实践活动,实践环节的安排基本包括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应用技术。具体内容安排见下表:
学时
分配教学 内容
授课规划或实践形式
内容
要求
学时
备注
理论教学(60%)
食用菌生物学基础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分类、营养生理及生长发育条件等
掌握食用菌生物学基础的有关内容
6
包括绪论内容
食用菌菌种生产
制种程序与设备、培养基、消毒与灭菌、菌种分离与提纯及菌种扩大与培养等
掌握食用菌菌种生产主要技术措施
6
食用菌栽培技术
讲授当地食用菌主栽品种,如香菇、平菇、金针菇及双孢蘑菇等栽培技术
掌握食用菌主栽品种的栽培技术
6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简介食用菌生理性病害与常见害虫及其防治
掌握食用菌生理性病害,了解常见害虫及其防治
2
食用菌保鲜与贮藏加工
简介食用菌浸渍加工、脱水加工贮藏及罐藏等
掌握食用菌保鲜与贮藏加工方法
2
实践环节(40%)
实验
食用菌母种制作及接种培养
掌握食用菌母种制作方法和接种培养
2
食用菌原种制作及接种培养
掌握食用菌原种制作方法接种培养
2
菌种分离方法
掌握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
2
生产基地实习(校内生产基地或与当地建立实习生产基地)
食用菌主栽品种的栽培技术(一些活动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参加劳动)
掌握食用菌主栽品种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4
利用下午时间一次完成
参观(到当地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参观)
食用菌主栽品种的栽培技术
掌握食用菌主栽品种的栽培技术
4
利用下午时间一次完成〖HJ〗 转贴于
二、实践环节和理论教学相互协调
《食用菌学》实践环节的安排包括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应用技术,在理论教学涉及有关实践环节时,要进行相关实践教学活动,防止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脱节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教学的内容,并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实践知识,也有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利用各种条件,完成实践教学
建立食用菌实验室,能更好地完成课程要求的实验内容。如果没有专门食用菌实验室,要充分利用其他实验室的设备和用具,如微生物实验室的设备和用具,完成食用菌有关实验。对于实习和参观,要和当地的食用菌生产企业保持经常联系,建立食用菌生产实习基地,开展经常性调研工作,如能参与一些关系到食用菌生产企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则更能促进食用菌的教学,学生实习也更方便。
四、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利用较少时间完成实验
实验前,要做好各种仪器、消毒药品、实验用品等项准备工作,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才能利用较少时间顺利完成各项实验任务。
五、考核形式
《食用菌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改变只重视理论而不重视实践的传统考核模式,积极开展考核内容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业绩,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考核一般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实践环节,占总分40%,主要考核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验报告和实习(或参观)报告及实践教学表现等,提高学生对食用菌的实践环节的重视。第二部分,食用菌理论,占总分60%,采用闭卷考试等形式。
通过对《食用菌学》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环节的研究,提出了该课程教学优化方案,对《食用菌学》的教学工作势必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展食用菌是提高人类营养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振兴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开设《食用菌学》这门课程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食用菌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最新的食用菌理论和栽培实用技术。要充分认识该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深入研究教材,联系实际,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食用菌学》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之间关系,结合当地实际,确定《食用菌学》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整体优化方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项目资金来源:淮南师范学院院级教研项目
参考文献
1.秦俊哲,吕嘉枥.食用菌栽培学[M].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2003
2.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松.食用菌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凌丽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5.黄毅.食用菌生产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6.宫志远,等.食用菌保护地栽培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秀珍菇;高温季;高效栽培
秀珍菇,又称环柄侧耳、白环柄侧耳,商品名为姬平菇、灰姬菇等,是近几年国际市场上新开发的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珍稀食用菌。秀珍菇肉质脆嫩、纤维含量少,菇味清香浓郁,口感柔、爽、滑、脆,营养丰富。据报道,秀珍菇蛋白质含量为26.8%,比双胞蘑菇、香菇、草菇更高,比一般蔬菜高3~6倍;此外还含有苏氨酸、赖氨酸、高氨酸等17种以上氨基酸以及维生素、铁、钙、磷、钾、镁等矿物质,经常食用能降血压,减少血清胆固醇,对肝炎、胃溃疡、软骨病等都有疗效,属于营养型、低热能的保健食品。
人工栽培秀珍菇,原料来源广泛,木屑、棉籽壳、稻麦秆、玉米芯以及其它农作物茎秆均可栽培。因夏季气温高,市场上供应的食用菌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因此在高温季节栽培秀珍菇,其经济效益显著,在蔬菜供应的淡季供应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一、菌种选择和培育
夏季高温季节栽培秀珍菇,应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转潮快、生长周期短、抗病虫能力强、耐高温的优良品种,本单位最初引进的秀珍菇为夏杏60。
为了保证菌丝体旺盛生活力,每年在7~8月高温期栽培的秀珍菇中,选择株形紧凑,出菇整齐,产量高,菌盖大颜色白的菌棒中,选取子实体。然后将选取的子实体用试管培养剂进行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剂斜面后,将试管移至0~5℃的冷藏箱中进行保存。来年的1~2月进行原种扩繁,3~4月培育栽培用种,4~5月将栽培种接种到培养料(菌棒上)进行生产。为了便于操作管理,栽培用种选用规格为17×33×0.05cm高密度聚丙烯塑料袋进行培养,待菌丝长满全袋后,将培养料分成小块,通常一袋可接种50个菌袋。
二、栽培季节安排
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弥补夏季高温季节市场食用菌产品供应不足,根据苏州本地的气候特征和本单位的栽培条件,秀珍菇高温季节栽培,一般4~5月制作菌棒,接种后在大棚内养菌,6月中旬开始采收第一潮菇,以后每隔15d左右可采收一潮菇,到10月份结束,共可采收5~6潮菇。
三、栽培技术
1.培养料的准备
(1)培养料的配方
栽培秀珍菇的原料配方:①棉籽壳92%,麦麸5%,石膏粉2%,石灰1%;②棉籽壳91%,谷壳4%,蛋白胨0.5%,谷氨酸0.5%,麦麸4%,石灰少量。其它配方还有①杂木屑50%,玉米芯26%,麦皮15%,玉米粉5%,石膏粉2%,石灰2%,磷酸二氢钾100g,硫酸镁25g。②甘蔗渣50%,木屑32%,麦皮15%,石膏粉1%,石灰2%,尿素100g。
秀珍菇菌丝生长最适pH值7.0左右,在培养料配制时可用试纸进行测量,用石灰和磷肥加以调节。培养料的湿度应掌握在60%~65%,生产中以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出现水痕而不往下滴为准。
(2)培养料的蒸煮和消毒
将备好的料加水,用搅拌机拌匀,然后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规格为17×33×0.05cm高密度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料约1.25kg,装料要求松紧适度,以培养料紧贴袋壁为准。给塑料袋套上套环塞上棉花,按顺序摆放在塑料框内。将塑料框码堆,从底部通人蒸汽,然后将塑料框堆用两层塑料薄膜覆盖严实,当塑料框中心的塑料袋内温度达到100℃后,继续蒸煮15~16h,彻底杀灭培养料中的杂菌。蒸煮消毒结束后,待温度稍下降,揭开覆盖的塑料薄膜,将塑料框移至已消毒的接种室内,待料温降至25℃左右时,用气雾消毒剂或菇保1号灭菌剂对接种室进行全面消毒灭菌,5~6h就可进入室内接种。
为了达到良好的蒸煮灭菌效果,一次蒸煮的菌棒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2200个左右。用塑料框装菌棒优于用蛇皮袋装菌棒或菌棒直接码堆的蒸煮效果,同时也便于搬运。
2.大棚的准备
大棚选择镀锌钢管大棚,其标准宽为6m,长度可根据具体场地进行确定,以长度不超过40m为佳,过长夏季通风效果较差,不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在大棚内,为了防止杂菌感染,特别是浇水时泥水溅起而引起的病菌传播,应在大棚内土壤整平后,再铺上10cm厚的瓜子片(大小约2.5×2.5 x 0.5cm的碎石子),铺好后用漂白粉水溶液进行冲洗杀菌,再用5%甲醛水溶液大棚内喷施灭菌,备用。
秀珍菇喜弱光至黑暗的环境,因此大棚上面应采取遮光措施,具体方法可灵活掌握。如在生产上可选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或采用塑料薄膜加遮阳网覆盖,或用塑料薄膜加草帘覆盖等,创造一个相对黑暗、低温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出菇。
3.接种和菌丝培养
(1)接种。首先将栽培用菌种袋打开,将菌棒分成50块大小均匀的菌块,然后打开栽培菌袋,将分好的菌块接入,放在栽培袋内或稍塞入培养料中,再重新套上套环塞上已消过毒的棉花,移到大棚内码堆养菌。
(2)码堆。因4~5月份塑料大棚采用遮阳网覆盖、棚内气温和地温回升较慢,菌袋可集中码堆在大棚的中间,仅在四周留有通道,一般可堆3~5层,6×26米棚内可堆菌袋(规格17×33×0.05em)5000个。
(3)菌丝培养。在菌丝培养阶段,要控制好温度,通常要求控制在20~28℃,黑暗条件,同时要注意加强通风,防止湿度过高而引起杂菌的生长和传染。约经过45d左右,菌丝长满袋口,并且深达全袋1121)~时即可进行低温处理。
4.出菇管理技术
秀珍菇虽然属中高温菇,但其出菇仍需要有低温和散射光的刺激才能完成,因此,当菌丝长满到培养料的1/2时,即可将栽培袋移到冷库中,同时将冷库的温度调节至8℃,使栽培袋及内部培养料温度降至8℃后,继续保持该温度10h,同时保证冷库中有一定的散射光,对菌丝进行低温和光照的刺激。刺激结束后,再将栽培袋移至生产大棚内,码堆后打开袋口即可出菇。
为了便于出菇和日常管理,减少气温对秀珍菇生长的影响,在栽培大棚内,通常沿大棚长度方向直接在瓜子片上进行码堆,6m宽的大棚可码10排。具体方法是:大棚两侧各码一条,菌袋要求打开的袋口向棚内;中间则菌袋底部相对,码四个双排,中间留80cm左右的走道,每条码3~5层,在长×宽为26×6m的大棚内,一次可堆放10000个左右菌袋。
待第一潮菇(控制在6月中旬)采收结束后,一般在原地经过5~7d的养菌,菌丝又长满袋口,并达到生理成熟,可再移到冷库进行低温刺激,进行第二潮菇的生产。这样经过反复的养菌、低温刺激、出菇,一般隔15天左右可采收一茬,共可收5~6潮菇,每个菌袋可采收0.35~0.4kg鲜菇。此外,出菇期还应加强温、湿度等的管理。
(1)温度。秀珍菇属中高温型菌类,其菌丝生长的温度为3~28℃,最适发菌温度为25℃;子实体的生长温度为5~27℃,最
适温度为15~20℃;出菇温度为15~25℃,最适温度为18~22℃,出菇时需要8~10℃的温差刺激。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调节大棚的温度,是获得秀珍菇栽培成功的关键措施。菌丝生长期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应适当加大通风,防止高温高湿诱发杂菌的生长和传播;子实体生长阶段,则要通过增加覆盖、向棚面喷水、向大棚内空隙处喷雾或向地面喷洒深井水等措施,降低棚内温度,同时应注意加强通风。
(2)湿度。发菌阶段对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不严格,最好能控制在70%左右,让培养料表面稍干,有利于抑制杂菌的生长;子实体生长阶段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9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过高会影响菌盖与菌柄的正常分化。高温时,利用微喷技术,一天向棚内喷水3~5次,以保证较高的空气湿度。
(3)光照。秀珍菇发菌阶段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完全黑暗或有一定散射光的条件下菌丝都能正常生长。但在出菇时必须给予适度的光照刺激才能正常分化形成菇蕾,因此,经冷库低温刺激移至大棚栽培时,应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可促进菇蕾的形成。子实体生长阶段,光照的强弱对菇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光照度越高,出菇慢,菇的颜色越深,光照度越低,菇的颜色越浅;同时光照度越低,空气湿度越高,菇脚越长。因此,通过揭、盖覆盖物或调整覆盖物的厚度,保证大棚内有一定的散射光量,是获得优质秀珍菇的重要措施之一。
(4)通风管理。秀珍菇属好气性菌类,菌丝生长及子实体生长阶段都要求有充足的氧气,供氧不足会造成发菌不良和畸形菇的发生。通常情况下,打开大棚两端的大门(覆盖遮阳网时两端要留有足够的长度,即使在开门通风时,也不能让直射光进入大棚)通风即可。但在夏季高温期,气温高,风力小,自然通风效果很差,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通过风扇进行强制通风,以保证大棚内有充足的氧气和相对的湿度条件,保证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四、秀珍菇病虫防治
大棚外面采用遮阳网覆盖或用黑色地膜全覆盖,因此虫害相应较少。菌袋进棚前可先用敌敌畏和氧化乐果对整个大棚喷雾灭虫一遍,如果在栽培过程中发现害虫,要选用高效无毒,残留期短的广谱杀虫剂,如除虫菊、氯氰菊酯、菇虫净、鱼藤精等,在空棚时全面喷施并闭棚,1~2d后开门通风,待无气味后即可移入菌袋进行栽培。
高温期栽培秀珍菇最常出现的病菌危害是链孢霉菌,又名红霉菌,可用800倍多菌灵加柴油消毒局部感染处,或者将菌袋口重新扎好,小心移出棚外,集中进行焚烧处理。
五、采收和销售
当秀珍菇子实体的菌盖逐渐平展,菌盖边缘内卷,菌盖长2~3cm时应及时进行采收。采收时,用锋利的小刀在菇体下部连同约0.5cm厚的培养料一起割下,割下后连同培养料一起装框,并及时放人冷库中,上市前再集中进行修剪处理。这种采收方法可将老的菌种或肥大的原基一起清理,省去以后对老的菌种或肥大的原基进行清理工作量。
采收下来的秀珍菇不宜久藏,应尽快上市。根据本地的市场行情,在夏季高温期间,秀珍菇的平均价格在12~16元/kg。如果按照目前的生产条件计算,26m×6m的大棚内可排放10000个菌袋,每袋可收秀珍菇0.35~0.4kg,一个大棚的收入约为42000~64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德云,潘祖华,徐向进.秀珍菇设施化反季节栽培技术[J].浙江食用菌,2008,(01)
[2]林育健.秀珍菇冷藏保鲜技术[J].现代园艺,2008,(02)
[3]黄良水.无公害秀珍菇标准化栽培技术[J].当代蔬菜,2006,(01)
[4]张汝兴,黄志龙.秀珍菇周年栽培技术关键[J].福建农业,2006,(06)
[5]范盛华.秀珍菇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
[6]陈生良.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7,(04)
[7]江业明.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3)
[8]李国贤,金卫群,杨永权.无公害秀珍菇管棚标准化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6,(01)
[9]徐仁庚.反季节秀珍菇生产技术要点[J].新农村,2006,(01)
[10]陈君琛,沈恒胜等.秀珍菇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3,(04)
[11]孙静林,王少龙等.优质食用菌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7,(07)
[12]陈生良.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7,(04)
[13]唐三定.秀珍菇室外反季节栽培试验[J].食用菌,2006,(03)
[14]李志生.秀珍菇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7,(01)
篇6
关键词:桑枝;茶树菇;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1-0042-02
广西属低纬度地区,年均温在16-23℃之间,雨水多,湿度大,适合大多数食用菌栽培的要求;山多平原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落差大,适于周年生产[1-2]。在广西有13.3万多hm2的桑田,桑枝利用不好就是废料垃圾,影响环境,而桑枝含有丰富的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且碳氮比合理,基本没有农药残留,是生产绿色、有机食用菌的绝佳原材料[3-5]。2011年,广西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8000多万棒,产鲜菇4万多t,产值超过3亿元,居全国之首。地处桂西北的河池市属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7℃,无霜290d以上,年降水量1300-1600mm,境内山多,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为不同种类的食用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2,6]。2011年河池市栽培桑枝食用菌6000多万棒,年生产食用菌产品1.5万t,产值1.2亿元,其中常年栽培茶树菇10万棒,产值约80万元。经过多年的试验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桑枝栽培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适时安排栽培季节
周年栽培安排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栽培。实践证明,在高温季节温度降至24℃,低温季节温度上升至18℃时,将形成大量子实体,因此,春季栽培应安排在当地气温稳定在18℃时往前推2个月做好料的准备;夏季栽培要在3月前准备好料,清明节前后播种完毕;秋季栽培应在气温稳定在24℃往前推2个月接栽培床,这样周年能正常出菇。
2菌种制作
栽培种制作时间,等于制栽培袋的用种日期向前推栽培种培养所需天数,原种制作时间等于栽培种制作日期向前倒推原种培养实际天数。同样方法,可计算出母种制作时间。茶树菇菌种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的培养基所需的培养时间差异较大。一般在30-40 d左右。
3母种制作
茶树菇母种,常从栽培的子实体或野生子实体中,选择生长良好、朵形圆整的用作组织分离材料。组织分离获得的菌株再经适应性试验,筛选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菌株。3.1母种培养基配方
配方1: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配方2:马铃薯200g、葡萄糖5g、蔗糖5g、琼脂20g,麸皮50g(煮汁)、硫酸镁0.15g、水1000ml。
3.2栽培料配方
一般因地制宜的选用桑枝做主栽培料:配方1:桑枝76%、麸皮20%、糖l%、过磷酸钙1%、碳酸钙1%、石膏l%;配方2:桑枝68%、麸皮15%、茶籽饼粉15%、糖1%、石膏粉1%;配方3:桑枝58%、棉籽壳20%、麸皮20%、糖1%、石膏粉1%;配方4:桑枝60%、甘蔗渣18%、麸皮或米糠20%、过磷酸钙1%、石膏粉1%;配方5:桑枝60%、玉米芯20%、麸皮或米糠19%、石膏粉1%。该5个栽培料配方含水量为60%,秋季栽培应加入0.1%-0.2%的多菌灵;有油茶栽培的地区可加10%的茶籽壳粉,能有效提高产量。
4拌料分装灭菌
按照选定的栽培料配方,称取各种原料,加水拌匀使含水量达60%-65%,有条件的可以先发酵10多d,然后用手工或装袋机分装入17 cm×33 cm×0.00 5cm的聚丙烯折角袋内,松紧一致,料面平整,装料高度为13-15 cm,上加无棉盖体或套环棉塞封口。常压100℃保持26-30 h闷过夜或高压0.138 MPa保持1.5h灭菌。
5场所选择和场地消毒
用于室内袋栽的场所,要求干净、卫生,远离作坊、仓库及家禽家畜栏舍,调温和透光性能良好。栽培前须进行全面杀虫和消毒,首先打扫清洗干净后用500-800倍的敌敌畏溶液喷洒杀虫,隔3-5 d后,再用硫磺或甲醛溶液熏蒸消毒,以防治杂菌孳生。
6生产管理
经灭菌冷却后的料袋,在无菌条件下人工接种,菌种尽量成块状,避免过碎以防死种。将接种后的菌袋竖立排放在室内的层架上,发菌期间,室内尽量保持黑暗,出菇期要有少量散射光。夏、秋栽培时,因夏、秋栽培的气温较高,所以要搭双层高架棚,棚高要高达3 m左右,盖10 cm厚的草席最高处安上喷雾头,在2 m高的地方再用遮阳网搭第二层棚(棚中棚),高温时开喷头喷水,温度可以降到茶树菇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50 d左右,可以出菇,出菇后要求湿度保持在90%以上,向空间、墙壁喷雾,不能直接喷在菇面上,留有散射光,每天通风透气1-2次,增强菌丝活力。
7采收与加工
茶树菇不仅菌盖可食,且菌柄也十分脆嫩,应连盖带柄一起采收。当子实体长出后,菌盖尚内卷、孢子还未大量发生时采收,采收后的子实体剪去根部及附着的杂质即可上市鲜销,亦可烘干、分级包装、远销,也可分级后进行速冻保鲜或加工成清水罐头。采用采大留小、采老留幼的方法分批采收,分批收获时要注意保护好幼菇。一般可采收3-4批,每100kg干料可产鲜菇60-70kg。速冻保鲜是现在外销的好办法,采用真空密封包装延长保质期,先预冷至0-5℃,然后将温度降至零下39℃以下。速冻后的贮藏温度低于零下18℃,这样保质期可达一年,菇的味道鲜美度不改变,能填补市场空缺,卖价好,收益高。
参考文献:
[1] 甘立, 陈少珍, 韦仕岩,等. 广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广西农业科学, 2002,4 :220-221.
[2] 吴登.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J]. 广西农业科学, 2008, 39 (4 ): 548-550.
[3] 安显水,李才臻, 申鸿, 等. 不同食用菌菌种桑枝培养条件筛选研究[J]. 蚕学通讯, 2012, 32 (3): 6-9.
[4] 谭冠礼,黄扬文. 利用桑枝小规模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探讨[J]. 广西蚕业,2010, 47 (2):71-74.
篇7
菌砖法全生料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在东盟农业博览会上被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青睐。2014年,菌砖法新技术栽培食用菌项目相继落户老挝国家万象市(中老合作)现代农业示范园及柬埔寨金边市中柬合作优良果蔬示范园。2010―2015年,菌砖法种菇项目连续6年代表食用菌行业出席“广西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成果展”获得领导专家和菇农的一致赞誉,开创稻麦草全生料种菇的“废物变宝”的新征程。
继菌砖法全生料种菇的推广期间,发明人钟飞翔先生又成功的研发出一种“懒汉物理制种法”该方法不用烧柴和燃煤灭菌,不用接种箱,不用高压锅,不用任何消毒药,只用一只汽油桶,便能制作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20余个菇类的所有菌种,成功率95%以上。经有关部门检索查新,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15年,针对有些省份人工费用高,生产速度慢等难题,菌砖法种菇创新团队立志定向攻关,又研究出――新型菌砖机,投入生产后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彻底告别纯手工制作菌包的历史,让钟氏新法种菇技术走向更科学、更轻松的新时代。并在一这一年,菌砖法全生料种菇技术“南技北移”的过程中,成功在山东省、黑龙江等地取得很好业绩,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目前,菌砖法技术发明人钟先生与人合作在江苏徐州市邳州境内投资100万元,搭建好40亩的大棚,购买秸秆草料数十万斤,开展平菇、凤尾菇、草菇、榆黄菇、鸡腿菇、大球盖菇、木耳等多品种的秸秆栽培食用菌的示范工作,力争创造出“秸秆生财”的优秀典范。响应国家科普惠农精准扶贫的号召,为振兴农村经济添砖加瓦。
钟氏新法种菌技术,每年都有新的发明问世,2015年又实验出玉米秸秆谷壳、玉米芯、大豆秆等材料不用高温灭菌,不用发酵翻堆的最新生产菇类技术,所有技术适应全国任何地方栽培,猴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学员纷纷报喜,收入颇丰,有的更是以投资800元种菇,创造出收入9000元的惊人成绩,显示出菌砖式新法种菌的威力。
特别敬告:新法种菇发明人钟先生于4月10日在江苏徐州市邳州运河镇及5月18日在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举办的培训班,,欢迎大家预约学习。
你想知道投资20元就能种菇成功的秘密吗?你想知道万斤秸秆发家致富的秘密吗?你想知道小本创业的秘密吗?相聚在徐州,小本创业不用愁。
电话:13078284670 钟老师
篇8
各位领导,各位学员:
为了认真实施民乐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我县日光温室、中药材、食用菌、大蒜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栽培、产业化方向发展。更好地为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及广大农户提供方便、快捷、科学、优质的农技社会化服务。今天我们举办民乐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报考的农民技术员培训班,与此同时市农业局、市农广校对我县这次培训班给予了大力支持,特意将阳光工程蔬菜园艺培训班安排到民乐同时举行,其目的是让各位学员能够系统的掌握温室蔬菜、中药材、食用菌、大蒜等特色农作物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和一些先建适用的新技术、新品种,以利在今后农技系列化服务中做到学以致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标准化生产,用先进的技术去指导丰产栽培,用扎实理论去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切实为我县特色产业发展展示自己的学术知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实践经验,真正为我县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做出应有的成绩。
今天参加这次培训班的领导有:市农业局王乐局长,市农广校高晓云校长,县农委张万祥主任,县农委李雷副主任。
同时还邀请了:
市农业局经作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张文斌,讲授设施蔬菜育苗技术及栽培技术。
河西学院副教授雷玉民,讲授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县副县长、河西学院副教授魏生龙,讲授双孢菇栽培技术。
以及我县农技中心主任、推广研究段志山,讲授民乐县中药材生产技术对策、中药材栽培技术、大蒜栽培技术。
高级农艺师柴武高,讲授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中药材栽培技术、大蒜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艺师马庆融,讲授中药材栽培技术、大蒜无公害栽培技术。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参加培训的学员有这次新招考的日光温室、设施蔬菜、食用菌、中药材、大蒜专业的农民技术员46人,乡镇区域农技站技术干部19人,县农技中心技术干部20多人,共计80人。这次培训共5天时间(2013.11.25日-11.29日)
这次培训班的议程有三项:
第一:请农委李雷副主任就农民技术员招聘及工作要求作安排
篇9
有着丰富的农业副产品、工业废料资源。我县是玉米种植大县,平均每年种植面积都在100万亩以上,仅玉米芯产量每年都在1.5亿千克以上;还有大量各种作物秸秆、籽壳、糠、锯沫、禽畜粪、工业废料等;以及各种杂草、枯枝落叶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这些都可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培养原材料。尤其是有300公顷的沙棘林地,更是栽培食用菌的极好材料。
有着充足的食用菌栽培空间。我县有一万五千多农户,据初步调查统计,其中可利用的庭院种植面积六万三千多亩,是一项宝贵的土地资源。另外还有大量的温室、大棚。
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持及科研单位作依托。可与吉林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单位合作,由其提供先进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和优良菌种。这些年来,我县农业部门已有许多农业科技骨干力量,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培训能力。
有着方便的交通网络和消费市场。我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三省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齐、长白铁路穿越我县,通车里程近100公里;四十一条公路总长六百一十四点七公里,四通八达,有利于商品流通。各乡镇都修了村村通公路,每月各乡镇场基本有三次大集贸市场。有货不愁客,只要有大批量的食用菌生产出来,就可以招来四面八方的客商。
有着较多的剩余劳动力。据调查统计,全县有男女劳动力近八万五千余人,而耕地有限,约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剩余劳动力。尤其秋收以后,农民大多数都无事可做。
二、发展庭院食用菌栽培的优点
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实践证明,利用庭院栽培食用菌,易经营、好管理、投资较少,所获经济效益较高。
充分利用土地面积,一年多熟、一年多收,可栽培菌类品种多。根据自身条件,可以搭建大、中、小规模不等的棚室,还可以立体栽培,充分利用空间。一年可栽培多次,循环往复,可栽培春菇、夏菇、秋菇、冬菇,品种有平菇、香菇、黑木耳、灵芝、猴头、凤尾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药用菌,使一地多用、一地多收。
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两个剩余”,即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可因人、因地、因时合理安排生产栽培方式,把劳动时间化零为整,进行科学统筹的生产操作。
保险系数大,抗灾能力强。发展庭院食用菌栽培,受外界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小,而且病虫害较少且容易控制和治疗。
三、当前我县食用菌栽培存在的问题
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零散生产和无序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化;食用菌的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一体化;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菌种生产管理体系,大量常规品种出现老化、退化现象。
篇10
关键词:食用菌;新兴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利润点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071-03
Abstract:Edible fungus is a consumption of large fungi which available for human,which is rich in variety of biological active substances,which has important value to maintain human health.Edible fungi,with its unique flavor and taste,has always been popular with people.In the arrangement of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edible fungus is sixth,just under grain,vegetables,oil,cotton and fruit.Mushroom industry become a new rise in agricultural industry.Emerging in the mushroom industry has the following five profit points:The idle loop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forestry resources;Rare and precious edible fungus cultivated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The huge market of organic edible fungus industry;Late edible fungus products deep processing industry;Green industry building:the edible mushroom residue system of 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
Key words:Edible fungi;Emerging mushroom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trend;Profit point
食用菌是一N大型真菌可供人们食用[1],含有很多种类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营养物质,在维持人体的健康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食用菌因为具有独特的风味备受人们青睐[2]。现在科学家指出,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已经达到了“植食性食品的顶点”。食用菌富含蛋白质,一般占干重的20%~40%,享有“植物肉”之美称。此外,其氨基酸组成全面并且利用率高,一般包含17到18种,几乎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都可以提供,尤其是在谷物中普遍缺乏的赖氨酸、蛋氨酸以及苏氨酸在食用菌体内均富含。同时食用菌菇体内含有大量的谷氨酸,形成了鲜美的风味[3-5]。同时食用菌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护肝、抗氧化、抗衰老、保护神经系统等功效,关注度越来越高[6-8],这导致了新兴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
1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近况
中国各类农产品的产值排名中食用菌排第六位,仅次于粮食、蔬菜、油、棉花、水果,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提高农业产值的一个新兴产业[9]。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人工栽培食用菌的类型也越来越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用菌行业一直蓬勃发展,食用菌产量从1978年的7%,2009年产出增长超过80%[10]。中国食用菌生产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11]。自1986年至今,中国食用菌产业一直居世界第一。根据我国食用菌商务网市场部对全国食用菌生产产业发展调查来看,食用菌产业规模巨大:目前食用菌生产县(包括县级市、区)已经达到634个,生产加工企业近3 000家,工厂生产企业已达到300家[12]。
中国有着许多种类的食用菌,其中可人工栽培的已经超过60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达30种。包括常见菇类:香菇、平菇、杏鲍菇、草菇、鸡腿菇、海鲜菇、茶树菇、长根菇、金针菇、滑菇、银耳、黑木耳、毛木耳等大宗品种;珍稀食用菌滑菇、猴头菇、白灵菇、灰树花、竹荪、姬松茸、凤尾菇、银丝草菇、皱环球盖菇等;此外,还开发了以灵芝、天麻、冬虫夏草、茯苓等为代表的药用菌产业和以红菇、松茸、牛肝菌、块菌、羊肚菌等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产业[12]。
近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食用菌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食用菌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农产品的重要品种。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食用菌的出口快速增长势头迅猛,出口从2002年的326 654t增加到2010年的491 173t,增长量达50.36%。出口的金额从2001年的46.12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75.249亿美元,增长279.94%[13]。整体而言,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食用菌出口不管是数量还是创汇金额都显著增加,但在此间,出现了三次大波动,一是在2001年,二是2006年,三是2009年,前两次波动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进口国,而第三波动主要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出口总额相比,出口数量的波动很小,这表明我国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增加,和工业抗风险能力是逐渐增加的[14]。
2 新兴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
2.1 食用菌从零散化向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一种具有现代化农业特点的工业生产模式。工业技术的使用,在一个相对可控的环境设施条件下实行高效的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集约化、周年化生产[14]。食用菌生产没有明显的地域和时间限制,但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和林业的废弃料。目前,大多数当地食用菌产业在中国的工业化程度低,市场经营不完善,产品质量不均一等问题突出,严重限制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调整食用菌产业布局,促进食用菌产业的优化。从建立生态经济的概念出发,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及气候与环境条件,依照科学发展的原则,优化食用菌产业的布局,提高生产基础O施和设备水平,促进生产的优势区域率先实现现代化,提高食用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2 提高加工技术层次,发展精深加工业 目前,食用菌加工企业正在从早期的加工产品向深加工转型升级。食用菌加工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农业和农民增加生产,增加出口创汇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食用菌深加工是将已经预处理的食用菌产品,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菌类产品,如食用菌健康产品、食用菌休闲食品以及食用菌饮品等产品。到目前为止,中国通过提取食用菌的功效成分,直接加工健康产品,美容产品,生产的银真菌牛奶等食用菌饮品,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然而,由于我国食用菌产业还相对年轻,食用菌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储备还有待加强。
2.3 调整食用菌生产结构,扩大草腐食用菌生产规模 以木材为原料的木腐真菌需要消耗大量的阔叶林和其他森林资源,所以食用菌行业的原材料在使用木材的同时,也要拓展草腐菌品种的产业化,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例如,农业秸秆资源如稻草、小麦秸秆、甘蔗渣、玉米秸秆、豆茎、豆壳、花生藤、红薯藤、茅草石油茶壳等。以此可发展草菇、鸡腿菇、姬松茸、蘑菇。以其他秸秆为主要原料发展杏鲍菇、茶树菇、秀珍菇等[14]。这不仅会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3 新兴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利润点浅析
3.1 农林业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 食用菌栽培可以作物秸秆、棉籽壳、树枝、木屑和其他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发展新兴食用菌产业,可以提高农村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带动就业,增加整体农村的收入。中国农业生产大国,年生产的大米、小麦、玉米和其他秸秆,还有大量的园林废弃料、锯末等,这是一个巨大的可再生生物资源。例如水稻每1hm2生产7 500kg的稻谷,大约有等量的稻草可以培养蘑菇,可收获1 125kg的新鲜蘑菇。据南京农业部门统计,2003年,350万m2的蘑菇生产,能够带动超过40 000农村劳动力就业;蘑菇生产收入超过70亿。因此,食用菌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等优势,也是一个重要的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产业。
3.2 珍稀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开发 新开发以及引进新的珍稀食用菌,如红菇、羊肚菇、姬松茸、真姬菇、白灵菇、竹荪、大球盖菇等。红菇,又名美丽红菇、鳞盖红菇,是珍稀的野生食用菌,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在广州、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很受欢迎。红菇属于偏高温型真菌,野生红菇多发生在夏天。菌丝生长20~25℃是合适的,出菇期约23~28℃。目前,红菇的人工栽培仍在人工繁殖试验阶段。当地蘑菇目前不能人工栽培,通过技术研发实现工业化的蘑菇栽培,以获取巨大的利润。
3.3 食用菌产品后期深加工产业 根据食用菌深加工测算,每生产1kg蘑菇,产值可以增加2到3倍,深加工可以增加10到20倍。当前,中国食用菌产业以初加工为主,辅以深度处理。初加工包括简单的细切、除尘以及除杂,包装后直接进入市场;辅助的处理指在初加工完成的基础上,简单的处理(糖浸出、盐浸、膨化等)生产低糖蘑菇,食用菌罐头食品、休闲食品以及即时食品等等。食用菌深加工是将已经预处理的食用菌产品,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菌类产品的高新技术产业,如食用菌健康产品、食用菌休闲食品以及食用菌饮品等产品。到目前,提取食用菌的功效成分,直接加工健康产品、美容产品,生产的银真菌牛奶等食用菌饮品,潜在的需求是巨大的。
3.4 绿色产业打造:利用食用菌菌渣制生物有机肥 栽培过食用菌的菌渣中残留着大量的菌丝体,这些菌丝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而且食用真菌降解木质素生产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因此以菌渣为原料可以加工成高品质的生物有机肥料。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可以做到有效改善土壤缺乏营养物质(如C,N,P,S),贫瘠的土壤结构和土壤表面的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利用食用菌渣生产生物有机肥料,形成从农林业闲置资源(农作物秸秆、园林废弃物)食用菌栽培基质食用菌菌渣生物有机肥,闭合的农林业资源循环生产链,实现清洁生产,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食用菌栽培是一种古老的园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食用菌青睐程度不断增加,食用菌产业正蓬勃发展。中国食用菌生产在过去的20年中,快速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园林废弃物以及其他可再生资源生产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不仅丰富了市场,而且实现农民创收,出口创汇,引起地方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并进一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霞.中国食用菌产业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张树庭.中国蕈菌产业的发展[J].浙江食用菌,2010,18(3):1-3.
[3]Chang S T,Wasser S P.The role of culinary-medicinal mushroomon human welfare with a pyramid model for human healt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al Mushrooms,2012,14(2):95-134.
[4]Gao P,Hirano T,Chen Z Qet al.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of C-19 fatty acids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from the spores ofGanoderma lucidum(reish mushroom)[J].Fitoterapia,2011,83(3):490-499.
[5]吴家琛,陆辉.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及相关举措[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2):154-158.
[6]Gao Y,Deng X G,Sun Q Net al.Ganoderma spore lipid inhibits N-methyl-N-nitrosourea-induced retinal photoreceptor apoptosis in vivo[J].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2010,90(3):397-404.
[7]Wang J H,Zhou Y J,Zhang Met al.Active lipids of Ganodermalucidum spores-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leukemiaTHP-1 cells via MAPK and P13k pathways[J].Journal ofEthnopharmacolohy.2011,139(2):582-589.
[8]张树庭,马海萍,林懿宁,等.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作用[J].中国食用菌,2007,26(6):3-8.
[9]吴素蕊,赵春艳,侯波等.近5 年我国食用菌生产区域布局情况分析[J].中国食用菌.2013,32(1):51-53.
[10]张金霞,陈强,黄晨阳等.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J].菌物学报,2015,34(4):524C40.
[11]李玉.中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态势[J].食药用菌,2011,19(1):1-5.
[12]中国食用菌商务网.2009年度全国食用菌产业基本概况[J].中国食用菌,2010(4):11.
[13]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01-2011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