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22:5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公民素质论文

篇1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活跃在大学校园里的一支特殊教师队伍,是应大学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出现的,辅导员工作实际需要对辅导员的专业素质、道德人格、思想品德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具备一定的技能素养来满足工作的需要。本文拟从辅导员工作的内容与要求出发来探讨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素养,探索出培养高校辅导员技能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以期对高校辅导员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辅导员;技能素养;提升

大学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的主力军,是大学生与任课老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充当着“引路人”的角色,辅导员自身的素养与技能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同时,辅导员通过其自身的技能实行对学生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稳定大学生群体工作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大学辅导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技能素养与培养辅导员技能素养就成为各个高校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辅导员工作基本构成

大学生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与最终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陪伴大学生走完三年至四年的美好大学生活,长时间的相处很容易使大学生对辅导员从心理上产生信任与依赖,辅导员对学生的工作开展也就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多”与“杂”的特点,与学生相关的各项工作都或多或少的与辅导员工作有一定的联系,对辅导员工作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有利于强化辅导员的责任意识与指明辅导员工作努力的方向。

二、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爱国大学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进入大学学习的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逐步进入稳定和成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定型的作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二是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是任何时代的公民都必须具备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存在与发展与屹立的基石,大学生是先进文化与知识的传承者与发展者,更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强烈合理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三是公民道德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手段,加强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内涵的需要,也是全社会对所有人的基本要求,当今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出现了不同程度道德缺失的现象,造成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对大学生的基本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四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教育的最终目落在的人的发展的人的幸福度。

1.心理咨询与辅导。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诸如学习、爱情、经济、与人交往等方面的问题,部分人能通过自我调解和自我调控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好的解决发生自己身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给大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些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甚至导致大学生轻生现象的出现,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大学辅导员为大学生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有利于及时发现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困难与问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教育与辅导主要包含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与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等方面。

2.指导学生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搞好学习是进行其他活动的基础,大学生学习和初高中学习有一定的共性,但是又有其特殊性,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考核方法体现出了许多自身的特性,大学生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学习成为刚入校大学生面对的重要问题,大学辅导员及时有效的学习引导对大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完成规定学业,发展自身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发生学习倦怠的现象,由于高中高强度与高负荷的学习,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突然间的放松很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放弃学习机会,最终影响到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成长,这就需要辅导员对大学生正确的指导与监督,使大学生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加强学习。

3.就业指导。

就业是大学毕业生必须面对的,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大学生就业牵动着学生和家长的心,让学生就好业就成为学校,家长,同学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大学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包括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等方面的内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决定了了其面对选择时缺乏心理准备,大学生急需辅导员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其就业。

三、辅导员技能素养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决定了辅导员需要具备相关的职业技能素养,辅导员职业技能的高低会对辅导员工作的效果起到重要影响,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技能。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可以说是高校辅导员最首要的工作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和辅导员的教育技能是密切相关的,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与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水平是分不开的,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的选择将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正确性,其价值取向的正确性,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要学会选择正确并合理的教育方式,同时辅导员需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针对性,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2.引导学生学习技能。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学习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辅导员的指导与帮助,大学究竟该学什么与怎样学也是辅导员必须注意为同学解决的课题,“闻道有先后”,知识需要传承,同样,学习知识的方式也需要传承,大学的学习更多强调的是指导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辅导员的学习观和学习技能技巧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可供借鉴的重要资源,对大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

3.宿舍管理技能。大部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里度过的,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宿舍的管理涉及学生人际关系处理、学生行为习惯,环境卫生、学习等各个方面,宿舍管理好了,学生也就基本管理好了,因此辅导员需要具备相当高超的宿舍管理技能,在学生如何搞好宿舍卫生,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加强宿舍安全等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对辅导员学生工作的开展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4.活动组织技能。大学是一个分水岭,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和大学之前的学习生活方式有一个很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增多,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空虚,无聊也就成为大学的“必修课”,如何使大学生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也是辅导员需要注意的,各种丰富有意义的活动的开展是大学生活的调味剂,辅导员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又可以使大学生得到锻炼。

四、提升辅导员技能素养途径

1.加强辅导员技能培训。各行各业,培训与教育是提升工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定期对辅员展开培训与教育对提升辅导员素养,加强辅导员技能素养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是提升辅导员技能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对辅导员的技能培训要坚持下去,使之制度化,从而培养起全能型的辅导员,提升辅导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

2.辅导员交流讨论。辅导员面对的作为个体的学生,也可以说是作为群体的学生群,他们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面对各种不同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但同时我们又不能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尽管我们不能把解决一个问题的方式方法完全照搬去解决另外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别人成功的方式方法,辅导员的交流讨论有利于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有益于辅导员技能素养的提升。

3.积极开展辅导员技能竞赛。通过开展竞赛,找准差距,提高水平。找学生代表和专家当评委,找到提高技能的切入点。

4.开展辅导员技能职务评定的探索。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一直提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落实到实质上还是不够,要通过设置辅导员技能评定的标准,积极开展辅导员业务职称的评定,职称的评定可以参照教师系列的职称,享受同等待遇,这样既可以提高辅导员的技能,也可以稳定辅导员队伍,真正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

随着社会和高校的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其整体职业技能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现实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日益复杂的学生工作,辅导员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素养,在实际的工作中去找寻方法,途径,同时需要加强辅导员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对辅导员的技能培训,培养出一直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以此来适应大学生学生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爱萍.刘瑜 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探究 [期刊论文] 2011(7).

[2]王沛悦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与素质培养 [期刊论文] -职业时空2010(1).

[3]别向红 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期刊论文]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3).

[4]林泰;彭庆红 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特色及其发展[期刊论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

[5]付继发 论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 [期刊论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

[6]叶进.侯鸿雁.任泽明.张海虹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角色定位之我见 [期刊论文] -职业时空2010(8).

[7]何欢 浅谈高校"80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期刊论文]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9).

[8]孙辉 浅谈高等院校的辅导员工作 [期刊论文]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0(5).

[9]林惠敏.吴镇聪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2010(24).

篇2

(1)政治思想观念淡化。有些学生思想上不关心政治,认为“政治可有可无,唯有金钱是真的”,在他们的思想上认为“谁富谁光荣,谁穷谁狗熊”,“谁赚大钱,谁发大财谁就是英雄好汉”等等,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热情,没有兴趣,感到厌倦、没有动力;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志向;认为考上大学了,个人理想实现了。因此,对待学习,马虎从事,抱着“60分万岁”的思想,到了要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甚至考试作弊。

(2)集体主义观念弱化。部分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很薄弱,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不顾集体、国家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3)人际关系僵化。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和发展。因此,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同学与社会人之间都应建立一个健康向上、互帮互爱,彼此尊重的和谐氛围。这对于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工作的开展大有益处。

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之一,就是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环境的和谐。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创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培养诚实守信,奉公守法的公民,造就讲文明,懂礼貌,有知识,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是必不可少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1)坚持正面引导,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应该从培养其自我教育的途径入手,大学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人,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要加强用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和启迪新时代的大学生,例如:参观革命烈士馆,参观故居,请石战辉等模范人物作先进事迹报告,观看革命历史故事片等。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心灵贴近、思想有促进。活动结束后,组织同学讨论,谈体会写心得,出黑板报、墙报,写广播稿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知、情、意、行方面触动学生的灵魂,激发出高昂的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和择业观的形成,从而为树立远大的抱负、志向和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走向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和应对职场的挑战,鼓足勇气、加强斗志、增添信心。

(2)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价值观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忽略和否定。“跟着感觉走”一度被许多人当成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大学生处在各种思想观念冲突和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也难免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于是,有的同学懈怠了,学习不上进,纪律不遵守,思想不提高。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针对大学生可塑性较大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到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中去,引导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从而克服自卑情绪,认识自我,欣赏别人。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十分必要,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在校期间就要培养他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之成为具有较强公民道德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引入

信息时代,全民族都要提高媒介素养,从而让我们的大众都成为能积极地善用媒体、制作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媒介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媒体已经构成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媒体的进步也是人类的进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大学生成长需要优秀的精神食粮,关键是如何发挥媒介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途径或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对全社会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出借鉴和思考。〔1〕〔2〕

二、媒介素养的简介

(一)媒介素养概述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3〕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事实上学者们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与界定往往少补了对信息的涉及,甚至有学者将媒介素养划分为微观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直接取名为“媒介信息素养”,并分析了其内容。更有学者从教育视角深刻地解析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关系,从概念的起源层面,内涵的变迁过程、培养的实施方式的三方面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明确阐述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相互融合之趋势是明显的,并提出以教育技术为支点构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之桥梁。正如学者冯延群所言:“媒介素养倾向于一种综合的文化素养,而信息素养则是一种知识管理策略。”〔4〕

(二)媒介素养”的发展现状

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文化、传播科技与媒介形态关系紧密,并且反映出人们文化观念、传播模式与媒介观念的转变,社会文化与科技技术推动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到来创造了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多媒体与计算机技术则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方式,然而当人们体验数字化生存的同时,其媒介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当代公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传统媒介素养的丰富和发展。不论是研究新媒介素养的理论,还是时间新媒介素养的教育,或是测评公众新媒介素养的水平,都必须建立在对当代新媒介素养的内涵发展,并构建新媒介素养的内涵体系,是当代传播与媒介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工作。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 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5〕〔6〕

(三)“媒介素养”引发的教育思考〔7〕

1、媒介素养的现实性

现代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的可能性

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可以利用手机、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

3、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容易被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设置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四)“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8〕:目前《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9〕〔10〕: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青少年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青少年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其实现途径、方式的创立,对目前社会公众阶层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实现也必将起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篇4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等。

前言

《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这是由于该门课程的丰富内容和人文色彩特别显著所决定的。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人文精神,为他们学好专业课和未来的知识创新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大学语文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文学、文化素质有一个新的提高,并努力促成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及理想人格的建立,使之成长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有力保证。

因此,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首先,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其次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等等。

一、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缺失,已经是普遍的社会问题。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专业人才的摇篮,高职教育如果只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显然是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的,因此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1.重视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往往低于普通高校,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修养较差,人文素质不高,审美能力低下等突出问题。加上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职生存在着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甚至有很多学生上进心不强,无事生非,课堂捣乱已成家常便饭,课后作业不是抄袭就是不做,而自我感觉却很好;好多同学几乎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因此,高职院系迫切地需要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明确目的、增强信心、刻苦学习、关注社会、爱国爱家、关爱他人已经刻不容缓。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挖掘教材,以阅读教学及口语交际训练为依托,教师要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每节课都要明确并落实德育目标,以真实的情感感染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使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高尚的情操,以高昂的情绪去面对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以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我。可见,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重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语文教育中担起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这是一个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语文教学中以文学感染力和情感冲击力,有着得天独厚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条件。从古代的屈原、司马迁、李白等,到近现代的鲁迅、郭沫若、等伟大的文学家,不仅自身就是爱国主义的典范,而且他们留下的作品也无不饱含着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挚爱之情。在分析体现爱国主义的作品时,教师应注意拓展知识,引入更多的作品,让学生从历史、从现实去认识爱国主义对国家、对自己的重要性。

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理念,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突破口。语文教学以其丰富的创新内涵承担着对学生创新品质培养的重任。大学语文通过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营造一种创新氛围,使大学生走向就业岗位真正具有创新的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教学创新中进行的。语文课堂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思维的主动性。教师要避免将大量时间花在课文的内容分析上,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个体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语文基础性学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多向性,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多加鼓励,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激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它是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不可或缺的手段。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要是创新型的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师首先要做创新型的人才,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趋科学合理,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尤为突出。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不仅是专业技能上,其企业文化、团队精神需要较高基本文化素养的人才,甚至连会不会用普通话作自我介绍也成为他们面试的第一关。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服务社会,突出办学特色,在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爱岗敬业、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心理健康、与人交际等诸多人文精神与行为的培训。而大学语文课程的选文都注重思想启迪、文学修养、审美情趣、写作借鉴等综合效应,文学作品的丰富的想象性、情感性、思辨性、发散思维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它还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人格的有力手段和最佳途径。通过范文讲解、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成为人的稳定的内在品质。因此,大学语文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素质,共建大学生文化氛围的基础课程。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语文课程有着其它专业技能课程无法匹及的优势,也就有着其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结语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着内在的联系性。高职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新红.立体构建高职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

篇5

我的专业是中国思想史,即通过历史来阐述中国古代的理论思维;换言之就是古人关于自然、社会、人生和个人的理论。在这些方面,早已有专家写过教材和专著,不过,学理工科的大学生立即来读这方面的教材和专著,可能有些困难,因为这些著作的专业性很强,没有相当的知识准备,不易理解。由此我想试写一本主线清晰、文字简洁、字数不多的小书,使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接受,从中受到关于中国思想史基础知识的教育。我在1997年初春开始写这本书,名《中华人文精神》,到这一年的夏季便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印刷成册,公开发行。后来高等教育出版社将它列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丛书”第一批中的一种,仍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发行。

我曾经接到一些读者的来信和电话,希望这本书能够出“增订版”,在内容上更加充实一些,对我国古代人文精神与今天的联系能有进一步的阐述;还希望再增加一些注释,这会有助于读者对于正文的理解等等。我认为这些意见很好,我决定对此书加以增补修订,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文精神》的增补修订,从2007年1月开始,6月全部完成。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的陈战峰同志对全书所引资料进行查对,这不是短短几天就能结束的,要考虑资料的出处和版本等问题,力求准确,不要出错。除此,我们对全书文字加以审订,有些文句改了几遍仍觉不妥;有些叙述在时间上不够准确;有些文字语句的轻重未必恰当,都逐一修改。仅就书稿的校样,我自己动手改了两遍,有个别处仍然拿不准。我现在的体会是:写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很不容易,难就难在古代的人文经典用今天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这不能自己生造,应力求符合原意,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对于古论思维的来源、发展和作用有所阐述,这样对今天才有启示作用。这就需要研究;普及离不开研究;而且要参考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有所取舍。今天我只能说,《中华人文精神》一书的修订增补,我没有懈怠,认真严肃地进行这项工作,还有我的学生们的相助。至于这本书增订版是否符合读者的要求,以及其质量应如何评价,这不能由我个人来评定,最公正的评判应当是读者朋友们。

《中华人文精神》增订本附录了我的三篇论述中华人文精神的论文。因为是论文,可以比较自由地论述古今人文精神的联系与发展。正文限于体例,以及所论内容的逻辑关系,不能不遵守一定的章法与规矩,不能一会儿论古,一会儿又议今,但论文在这方面的局限性比较小。

篇6

关键词: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教育;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3-0128-02

Exploration on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Guan Haoying

(Xingta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Xingtai054001,China)

Abstract: In the mass media era,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al ideas and teaching methods raised for effection on people by a variety of media. The college student group is the future of society, although accepting the high level of education, but the media literacy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media literacy, analyses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sit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a,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Media literacy;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Medium; Transmit

信息时代的“素养”应当包括人们对各种信息的认知、反馈、取舍、质疑和提问的能力,对世界及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的感知能力,以及自己动手制作媒体产品的能力。

一、媒体素养的基本定义

媒体素养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以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因此,当前比较完善的媒体素养定义还是出自西方媒体教育学者。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体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体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1]。

简言之,媒体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体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体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2]。因此,媒体素养是信息时代大众所必备素质之一。

二、媒体素养教育的历史及其发展现状

媒体素养研究的历史既是文化观发展的历史,也是媒体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媒体素质教育起源于英国,成长壮大在加拿大、美国,以及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它的理论基础是现代传播学和教育学,所以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备符合时展要求的特点,即跨学科的特性。

媒体素养在我国是一个表较陌生的名词。在我国八九十年代学者们才思考媒体素养的问题。真正成为立论的热点更是在两千年之后,而媒体素养教育问题则才刚刚起步。中国的媒体教育在最近几年发展很快。尽管我国的媒体素养教育一直在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与国外相比是缓慢的。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媒体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

三、信息时代对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需求

由于媒体事业迅猛发展,今天的人们是生活在被媒体信息所包容的世界里。而且信息语言、信息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以及传播效果都与从前大不一样。特别是随着电视的兴起和大众媒体的普及,媒体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第二个教育课堂。媒体对现代文化塑造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代大学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大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大众传媒在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意义

所有媒体信息都是两种:一种是表层信息,一种是深层信息。当人们的知识结构处于低下水平时,他只能接受其表层信息,因而易受控于媒体信息。相反,当人们拥有了高水平的媒体素养能力,他就可以积极地驾驭各种媒体信息。透过表层信息,深人到信息内容内部各层面、并对深层次信息做出正确而有效的取舍[3]。

目前我国国内高校的媒体素养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和探索学习技能尚需改进[4]。通过多个学校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分层调查表明,青年群体对媒体的特性、功能以及影响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大学生媒体素养状况令人担忧。这些现象的出现更加深刻地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五、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方式

首先,媒体素养教育本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意,我国的媒体素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5]。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应加大媒体素养教育的投入力度,在各大高等院校开设媒体素养教育专业课程,培养媒体素养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媒体素养教育。

其次,加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深入交流和研讨,提升我国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层次和媒体素养认知度;建立专门的媒体素养教育机构,以此来推动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此外,还应在深刻调查理解我国媒体素养教育现状、借鉴国外媒体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提下,建立我国的媒体素养理论,并撰写相关的著作和刊物,使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真正可以落到实处。

最后,从行动层面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多途径强化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大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熏陶,参与各种媒体活动;使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真正可以实现学校教育、媒体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的联动,取得实效。

总之,媒体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6]。它以培养人的媒体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体和有效利用媒体的能力,建立获得正确媒体信息、媒体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相信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多方力量的协同配合、努力倡导和大力贯彻实施下,我国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必将取得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8

[2]袁升平.信息时代我国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3]张鲜艳.加强高校传媒素养教育奏议.中国科技信息

[4]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中华新闻报,2002,1,16

[5]单晓红.媒体素养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6]汤书昆,孙文斌.中国素养教育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

篇7

本论文系河北金融学院“红色梦之队”团队(团队成员:邢艳霞、王茜茜、周佳伟、刘美萱、张林栋、叶新茹、余珊、郭肖晨、郗梓辰、张琪强)社会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

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大学生调研和实践宣讲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义,对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蕴。

【关键词】

十八届五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

党的十报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定义方面,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明确提出“三个倡导”价值理念,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制度取向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定向导航作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治理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治理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国家治理对公民个体的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上述三个方面为国家治理体系及其现代化起到了定向导航的作用。

二、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助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中贯彻和传播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途径。作为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精神宣讲活动,既能极大的发展和锻炼学生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又能服务社会。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践行、培育和传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有机融合,不断为青年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进而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2.有利于全面塑造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素质。

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为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多个方面对我国未来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的同时还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作为祖国新生力量的青年大学生有理由站出来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更快更强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当代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可以深化其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要义理解,从总体上把握主题主线,紧扣时代脉搏,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目标。同时有利于强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创新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大学生得以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不断修正自我方向,使其有能力承担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任。

三、以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助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路径

1.深入借助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精神宣讲等有效宣传平台。

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是培养大学生参与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平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磨炼意志的有效方式,更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应该选择合理并且有效的途径进行精神宣传,建立社会宣讲长效机制,把学校更好的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基地,在大学生群体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研活动,深入社会,为国家尽力;通过精神宣讲等形式,帮助大学生及其他社会人员更多的了解党的精神,充分了解中国梦,更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更好培养扎实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人和未来接班人。

2.借助网络宣传平台,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量爆炸的今天,为了进一步助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借助网络论坛、微信平台、微博网站等新兴媒体巩固和宣传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成果,创新实践和宣讲形式,提高实践和宣讲手段,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引导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网络宣传平台宣传引导的重点是青年学生,少年强则国强,引导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导向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教育观,才能从根本上升华整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提高所有国民的精神素养。由此可见,网络宣传平台不可忽视。

3.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成果。

学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摇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高校应当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盘活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着重加强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在硬环境上,应当借助校园物质宣传设施,着力提高和宣传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的影响力和成果,借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力。在软环境建设上,应当着力同学优良的学风、校风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借以巩固和扩大社会实践和精神宣讲的重要成果,不断提高其育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篇8

关键词:文化,人文素质,认同感

 

一个伟大的国家,除了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之外,还应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坚定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民族传统,而后者也可以称为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核,是支持这个国家不断发展与强大的根基。因此,组成这个国家的人民,除了具有先进的科学知识之外,更应该具备与本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民族性格。只有具有共同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核的民族才能够凝聚在一起,才能够一起沟通与交流,打破由于经济地位悬殊而产生的“巴别塔”,达成共识。从而从彼此“共同的过去”中认识到“共同的现在”,进而去期盼“共同的未来” [1]。免费论文。只有这样的民族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

因此,教育应该做的,除了积极发展科技之外,更应该将民族的文化内核深深地根植于大众的内心当中,使全民族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自觉性,“一个共同的历史的过去的基础,才会使每个公民意识到他不但有权利而且有对共同体成员以及共同体本身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不但人人有权利而且人人有责任的真正的文明共同体”[2][3]。免费论文。免费论文。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中广泛地进行“共同教育”,即以本民族自古以来的历代经典著作为体的人文素养教育。美国是当今世界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教育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20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通识教育革命。在此之前,美国也曾经历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断层,高等教育中充满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大学之道逐渐丧失。在一批有识之士的努力倡导下,逐渐在美国的高校中普及了通识教育。现在,美国的本科教育前两年主要是以通识教育为主,学生进校之后不分专业,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后两年才进入专业的学习。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实践,美国全社会都认可了通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可以说,美国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高度承担了美国现代社会奠定共同社会文化的基础,使得大学生毕业后无论涉足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能够有共同教育的背景,从而能够沟通,打造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熔炉”。

当然,美国与我国的国情不同,我们不能够照搬美国的经验。但是民族强大需要共同的民族文化内核,这是不言而喻的。当前,我国教育界已经开始认识到过早、过细的专业划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约束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也开始在一些高校中进行通识教育的试点工作,力图改变我国大学历来缺乏通识教育的状况。因此,把人文素质教育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值得我们高校工作者进行深入探讨。

一、我国高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现状

人文素质作首先要求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

但人文知识只是人文素质的表层,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和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什么样的民族有什么样的人文思想;另外,与科学思想的操作性和精确性不同,人文思想还具有很强的体验性,即要浸润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充分领会人文思想。

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将本民族以及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人文精神具有全民性,即要靠本民族的每个人、甚至每代人去传承。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涉及到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能够传承,民族的精神是否能够稳定,是否能够成为支撑这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信念和力量。这就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普遍性,即只有普及性的人文教育才称得上是成功的人文教育。因此,人文教育从一开始,就有其内在的困难性。

另外,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跨越式地进行了社会转型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生了断裂,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高校里批判的对象;建国初,又由于专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我国采用了苏联的大学体制,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实行专业教育,因此我国的大学历来就缺乏人文教育的制度与传统。

因此,尽管国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出台政策,要求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并从1999年开始批准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且各大高校都在强调“淡化专业”或者“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大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果仍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除了人文教育本身的困难性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正处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的负面影响比较严重,不仅在校学生,就连许多高校也不得不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来规定专业划分及要求;另一方面是大学扩招后带来的困难,在生师比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很难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另外,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采取“概论”、“通史”的教授方法,很少涉及经典原著,学生即使主动选择了人文课程,也很难在这种纯粹知识化的灌输下真正领会文化内核。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素质教育的生存空间就非常狭小,步履维艰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如何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全校的“通选课”实现的。但是通常情况下,这种课程的实际效用不大,一个老师面对上百甚至上千名学生,依然采取“通史”或者“概论”的授课方法,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加上授课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充分给每个同学思考、实践的机会,因此导致很多人文课程成了学生混学分的捷径,加强人文教育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因此,要彻底改变高校人文教育形式化的现状,必须改变当前僵化的授课模式和选课制度。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将人文素质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制定出相应的修学要求和年限;对授课老师也必须进行严格要求,允许一部分硕士生或者博士生作为“导生”而参与到本科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来,提高人文教育的质量。

另外,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中,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都在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缺乏人文教育的基础,因此,指望在高校中完全实现人文教育的成功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在初等和中等教育中夯实人文教育的基础,尤其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激发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需要改变我们目前的人才观念,改革考试制度,这需要国家、社会以及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因此,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不能仅仅成为高校的事情,这是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工程,同样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从基础做起,在全社会当中形成重视人文教育的风气和氛围。只有这样人文素质教育才可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引自甘阳,陈来,苏力 主编《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2、丁钢著 《大学:文化与内涵》,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王啸著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篇9

【摘要】现代公共精神尤为重要,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高低和,公民精神的集中体现,对大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精神;青年志愿者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行,政府正逐渐改变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做法,把过去部分属于政府的权力转移给社会,如果没有具有自主参与公共生活的良好国民来接管这些权力,那么将会导致社会混乱。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此,探讨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培育大学生自主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精神、信念,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

1 我国大学生缺失公民精神的表现

公民精神是指作为具有独立主体人格和平等权利义务的个人,自觉主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关心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并勇于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一种的积极态度和精神风貌。然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普遍较显缺失。这主要表现在:

1.1 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在食堂、校园等公共场所,经常可以看到喧哗、拥挤的学生,没有自动排队,遵从的行为规范是谁先抢到谁就是胜利者。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在校园里也是常见。校园里的公共设施也经常被弄得遍体鳞伤。

1.2 诚信守诺意识缺失。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中,许多人想着的是如何不折手段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些也影响到了大学校园。一些大学生在校时申请的助学贷款毕业后不按时还贷。大学生的论文抄袭之风也相当严重。

1.3 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似乎已成为过时的名言。大学生们没有了主动承担国家社会发展责任的意识,对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大事可以不闻不问,参与投票、选举、监督是只是形式的应付应付。

1.4 公平正义意识缺乏。尊老爱幼、扶持弱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今天大学生的社会正义感也严重缺失。可以眼睁睁看着偷盗抢劫发生而不动声色,甚至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可以见死不救。

2 大学生缺失公民精神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公民精神的缺失,有着深刻的和复杂的原因。这里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因素;既有经济的原因,更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具体地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中国长期在伦理价值方面的浮夸式建设,导致公共精神的扭曲、虚化。传统儒家学说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忠、孝、节、义”思想,其实质是一种个人的私德伦理修养,培养的不是具有公共精神的独立个体。与传统政治以“尊卑从属”的纲常伦理为依据竭力将普通民众排斥在公共事务外的做法相反,当代政党政治则是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名义下,通过一场一场的运动将民众的私生活最大限度地纳入公共事务的控制范围。

2.2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造成的影响。市场范围的扩大,为人们开放、自由、平等地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是完美的,还有其方面影响。我国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其负面影响对我国大学生的冲击更大。市场经济是以供需、价格、竞争等机制为运行规则的经济体式,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理性的个体都可作为“经济人”进行行为分析。大学生们在利己欲望的驱使下追求个体效用的最大化。

2.3 我国公民社会的特别不发达与公共空间的狭窄。公民社会是指介于“国家和家庭或个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相互作用的领域及与之相关的价值或原则。”我国在管制行政的行政理念指导下,政府行为范畴十分宽泛,大至国计民生,小至针头线脑,都由政府做出明确的计划安排,一切都在政府行政的辐射范围之内。就连一些群众团体、基层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也不同程度地行政组织化,成为基层政府的逻辑延伸或“准政府”。

3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对于培养公民精神的作用

从“5.12”地震到舟曲救灾,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几年来志愿者们以亲历者的角色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大事件”。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170多万名奥运志愿者以真诚的微笑、热忱的服务给给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展现了国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刚刚结束的上海世博会,200万名世博志愿者给世界各国游客提 供了无私的帮助,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这两次大事件中,有大量的大学生参加了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在自愿、无偿地奉献爱心的公益服务实践中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公民精神。

3.1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公民精神的契合性所谓公民精神,亦可称为公民意识、公民德性或公共精神,就是公民经由对公共事务的自由参与而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公益关爱与负责的精神品质。在理论渊源上,不同学派对公民精神的内涵有不同的诠释。如自由主义学者强调公民精神中的自由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等公民权利向度;而社群主义学者则注重公民精神中的参与意识、公益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等公民德性向度。

作为公共领域的价值核心,公民精神是民主法制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在公共活动的交往中生发出来的。作为公共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志愿者本着自由意志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以助人、利他的博爱精神,以组织形态提供的社会公益服务,以表达对社会的积极关怀。而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所彰显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公共责任意识和利他精神就构成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内核。

3.2 志愿活动是培育大学生的公民精神的载体。从内部效应看,志愿活动培养了大学生志愿者之间合作和团结的习惯,培养了公共精神。大学生志愿者之间具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通过志愿组织内部的事务管理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互动,大学生们学会了民主管理、自我约束、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既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也充分享受了应有的权益。大学生志愿活动中培养的自我克制、责任心、参与的主动性、公共伦理以及理性等品质,正式公民精神的核心内涵。

3.3 志愿活动是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意见表达的平台。公民社会是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中间地带。志愿组织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组织场所,它是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和形成公共意见的平台。参与性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与具有广泛总类的志愿活动,能够关注和参与到自己所关心的社会事务领域中来。大学生的公民精神必须有相应的表达渠道,大学生想要为社会尽职尽责的时候必须通过相应的组织,通过群体的力量才能实现。另外大学生志愿者在信息收集、处理方面有着自己特殊优势。

3.4 大学生志愿者是公民社会与国家沟通的中介。大学生志愿者是公民社会与国家相互沟通的中介,促进公民社会和国家合作的最主要形式,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志愿者对民主的推进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合法性。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合法的渠道参政议政,监督政府。在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公民的政治认同感,改善了政府的形象,从而提高政府的合法性。二是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可以提供公共服务,扩大社会公益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曙光。公民社会已经成为全球化领域势不可挡的一种发展趋势,而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独立意识”已经凸现,脱离对政府的依赖、寻求多样化的支持途径成为大学生志愿者团体发展的主流方向。我们相信,在此种趋势之下,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和公民社会的成长与发展能够对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结构产生影响,促进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部门的均衡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良性发展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科学素质;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行为

一、问题提出

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种层面对科学的认识组成。在本项研究中,科学素质是在生理素质基础上,在科学环境和科学教育的作用下,通过个体主动认识和实践,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个体的学习、科研和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行为和科学知识几个方面。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都很强调科学素质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对培养人的科学素质都给予高度的重视。中国科协借鉴国际通用的测试公众科学素养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从1992年开始,先后五次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进行调查,尽管公众的科学素质在逐步增长,但是发展不平衡,且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当前,有研究者对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师生科学素质水平不容乐观。

全面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素质。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的全面素质转化为学生的全面素质的过程,教师科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非常重要,是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质、赶上发达国家水平的前提。人力资源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战略地位,提高西部公民的科学素质是开发人力资源的前提。因此,提高西部师生科学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要培养和提高西部师生的科学素质,首先要对西部师生的科学素质现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本研究立足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弥补了以往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从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行为四个方面对西部六个省市不同阶段的教师和学生群体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全面了解西部师生的科学素质现状,从而有效提高师生的科学素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西南地区六个省市(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重庆、)抽取学生和教师共计2440名进行调查,具体抽样情况见表1。

2.研究工具

本项研究的数据均源于西南地区“公民人文素质”数据库。采用项目组编制的(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该问卷共有六个一级维度: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环保素质,每个一级维度下面又有三个二级维度,即意识、知识、行为。题目共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误题,对每一个选项,答对得1分,答错得-1分,不答得0分;另一类是趋势题,对于每一个选项,选择记1分,不选记0分。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然后按照统一标准对资料进行审核、编码并输入计算机,结果用SPSS11.0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1.不同阶段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

图1和图2显示,在科学精神上,所有学生选择欣赏、追求、捍卫科学真理这三项的比例都比较高,中学生分别为76..0%、59.0%和42.0%,大学生分别为78.096、46.0%和38.0%,研究生分别为79.0%、58.0%和43.0%;而选择兴趣不大、反感和不清楚三项的比例都比较低,中学生分别为12.0%、5.0%和5.0%,大学生分别为18.0%、2.0%和5.0%,研究生分别为15.0%、4.0%和5.0%。在科学行为上,选择善于发现问题的比例最高,大学生为64.0%,要高于研究生(56.0%)和中学生(59.0%),在善于发现问题原因、提出问题解决办法和解决问题上,大学生分别为40.0%、40.00,6和32.0%,而中学生分别为46.0%、41.0%和39.0%,研究生分别为44.0%、43.096和34.0%,三者选择很少遇到问题的比例相对较低,均不高于25.0%,中学生最低,为16.0%。

对不同阶段学生科学素质的各个部分进行比较和差异检验,结果见表2。大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显著高于中学生和研究生(P<0.05),科学意识随着学历的增高而逐渐增强,不同阶段学生差异不显著。在科学精神上,在对科学缺乏认识一项上,研究生显著低于中学生和大学生(PC0.05)。在追求科学真理上,研究生显著高于大学生(PC0.01);大学生更倾向于对科学的兴趣不大和有机会才会学习科学知识,且均与中学生差异极显著(PC0.01)。在有机会学习上,大学生与研究生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C0.01);中学生更倾向于反感科学和追求真理,且与大学生差异显著(P<0.01)。在科学行为上,大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且与研究生差异显著(P<0.05);中学生更善于解决问题,且与大学生差异显著(PC0.05);大学生和研究生很少遇到问题,显著低于中学生(P<0.05)。

2.不同层次教师科学素质的发展

图3和图4表明,在科学精神的各项上,幼儿教师选择欣赏真理、有机会才学和捍卫真理的比例较高,依次为77.096、70.0%和53.0%,中小学和高校教师选择欣赏、追求真理和有机会才学的比例较高,小学教师依次为68.0%、48.0%和43.0%,中学教师依次为了3.0%、50.0%和44.0%,高校教师依次为75.0%、55.0%和38.0%;而选择反感科学和对科学不清楚的教师的比例最低,幼儿教师分别为2.0%和4.0%,小学教师分别为6.0%和4.0%,中学教师依次为3.0%和6.0%,高校教师依次为3.0%和5.0%。

在科学行为上,所有教师选择很少遇到问题的比例都低于其他几个项目,均低于30.0%,且在科学行为的不同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幼儿教师选择善于发现问题(54.0%)和问题原因(55.0%)的比例较高,中小学教师选择善于解决问题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9.9%和52.0%,高校教师选择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办法的比例较高,依次为55.0%和49.0%。

对于从事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师进行科学素质各个方面的比较和差异的检验,结果见表3。幼儿园教师的科学意识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P<0.001),幼儿教师和高校教师的科学知识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P<0.001)o在科学精神上,幼儿教师在追求科学真理上低于中小学和高校教师,而在有机会才学习上要高于后三者,在缺乏认识上低于中小学教师,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小学教师更倾向于反感科学,且与中学和高校教师差异显著(P3.教师与学生科学素质的比较

对教师和学生科学素质四个方面的各个项目进行比较和差异的检验,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在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上,教师的平均分低于学生的平均分,且在科学知识上,二者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要显著高于教师。

在科学精神的各个项目上,教师和学生选择最多的三项是欣赏、追求和捍卫科学真理,选择反感科学和不清楚的最少。通过差异的检验可以看出,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欣赏、追求、捍卫科学真理,且在欣赏科学真理上与教师差异极显著(P<0.001),教师更倾向于选择对科学兴趣不大、反感科学、对科学缺乏认识、有机会才学等,且在缺乏对科学的学习和认识方面与学生有显著的差异(P<0.05)。

在科学行为的各个项目上,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选择很少遇到问题的要低于其他三项。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善于发现问题和问题的原因,且与教师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和善于解决问题上,教师显著高于学生,且在善于解决问题上,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这表明,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要高于教师,除了解决问题方面教师强于学生外,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的其他积极方面学生要强于教师。

4.教师和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行为各项之间的相关性

对师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各项成绩求相关,结果见表5。欣赏科学真理的精神与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解决问题办法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1),追求科学真理与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捍卫科学真理与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1),这三项均与很少遇到问题有极显著的负相关(P<0.001)。兴趣不大、反感科学、有机会才会学习、对科学缺乏认识和学习与很少遇到问题间有显著的正相关(P<0.05),而与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P<0.05)。

四、讨论与对策

1.讨论

(1)师生科学素质发展的不均衡性。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教师和学生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比较高,但是其发展既有一致性又有不均衡性。相比较之下,中学生反感科学的较多,但是善于思

从事不同教学阶段教师的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比较高,但是也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幼儿教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要高于中小学教师,欣赏和捍卫真理的精神高于其他三类教师,但是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要低于他们,诸如反感科学、对科学缺乏认识等消极方面要低于其他三类教师,更多的幼儿教师有机会才会学习科学知识,幼儿教师更善于发现问题,却不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小学教师的科学精神相对较低,更多地反感科学,对科学缺乏认识和兴趣,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中学教师的科学精神和兴趣要高于小学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高校教师的科学意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兴趣要高于中小学教师,更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低于中小学教师。

这可能主要与当前中小学的新课程改革有关。新课程改革提倡创新、实践和人文。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中小学教师要高于高校和幼儿教师,中学生要高于大学生和研究生。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弱化了科学的教育,使得中小学教师的科学意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兴趣都低于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中学生低于大学生和研究生。现在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往往与科学对立起来,认为只学习科学知识就不能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创新是在遵循一定的规范的基础之上表现出来的新异性,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科学不仅使学生的思维更健康,而且使他们更富于理性。科学的教学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创新。因此,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就要加强科学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和中小学教师的科学兴趣和对科学的认识,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

(2)师生科学素质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水平较高,拥有健康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行为,善于发现问题,反感科学的比例最低。但是在科学素质的多数项目上,教师低于学生。

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对现实和理想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面对着升学、就业等压力,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科学意识比较强,了解和接触的科学知识也比较多,善于发现问题,并具有健康积极的科学精神。而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科学素质教育是其工作的内容。在日常的工作和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技能和阅历不断地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高于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但是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却不够。教师更具有现实性。与学生相比,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较低,更倾向于对科学反感、兴趣不大,有机会的时候才会学习。因此,学校和社会要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究精神加以鼓励和支持,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主动性,把对科学的学习和教学转变为一种爱好,提高其欣赏、追求真理和学习科学的精神,进而提高师生整体的科学素质。

(3)师生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的一致性。教师与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各项的相关表明,具有欣赏、追求、捍卫科学真理的教师和学生经常遇到问题,且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有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而对科学兴趣不大甚至反感的、对科学缺乏学习和认识的教师和学生则很少遇到问题,不善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缺乏良好的科学行为。

这表明,科学精神与科学行为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积极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反之,良好的科学行为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科学精神。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彼此协同发展。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质,首先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相互促进的作用,使他们和谐发展。

2.对策

(1)拓宽科学素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查结果表明,师生的科学素质整体比较高,但是发展不平衡,有一部分人对科学缺乏兴趣,有机会才会学习和宜传。科学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整个社会的任务,应该拓宽科学素质教育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整个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立体的科学教育体系。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科学的思想和理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索性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来影响、教育学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精神。另外,科学环境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科学、文化环境,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培养学生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精神。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部门和社会要为学校创造必要的条件,形成对科学素质教育有利的舆论导向,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广播、电视、报刊多开设科学文化专栏,充分利用网络、电影、图书等,把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作为科学教育基地。

(2)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教师在科学素质的多数项目上低于学生这一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要实现教育目的,要求学生具备的素质必须要先在教师的身上体现出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科学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科学精神、全球观念和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感、献身教育的人生价值观。

学习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通过学习可以掌握一门学科,跟踪一门学科的发展,能够为独立思考提供基础,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把学习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虚心地接纳别人的特别是自己学生的知识”。教师首先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思想和知识,拓宽知识领域,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其次,还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利于培养自身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另外,学校和社会还要创造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只有不断地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