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栽培范文

时间:2023-03-28 19:0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向日葵栽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向日葵栽培

篇1

关键词:向日葵栽培;高产

中图分类号:S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35-1

1 播前准备

1.1 选地

向日葵具有耐盐碱、耐瘠薄的特点,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除了低洼易涝、积水地块外,从轻砂土到重粘土,从偏碱性的土壤,沙坨子地都可以种向日葵。但仍以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黑钙土种植更适宜,在这样土壤上种植,产量和含油率均高在于瘠薄土壤种植。

1.2 轮作

向日葵植株高大,根系发达,需肥量大,连作会使相同养分消耗过多,地力难以恢复,向日葵生长发育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提高。连作还会使寄生性杂草列当(兔子拐棍)逐年加重,同时病害越来越重,影响产量。实行轮作可以平衡土壤养分,恢复地力,避免减轻病、虫草害发生,从而提高向日葵-谷子-杂粮-高粱-玉米;向日葵-谷子-玉米-大豆-高粱。

1.3 精细整地

在秋季用机引五铧犁深翻20cm左右,同时结合耙地,镇压可一次性达到整地目的。在春季可以利用旋耕机作业,做到灭茬、施肥和耕耙一次完成。另外使用圆盘耙调整好角度重耙土壤,也可以达到深翻整地目的。

2 施肥

2.1 施肥原则与时间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用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氮肥施用分两次,一次在播前整地;第二次是在7-8对叶时追肥,磷、钾肥做底肥一次施用。另外,可以使用向日葵专用复合肥作底肥一次施入。

2.2 施肥各类与施肥量

在中等肥力的土壤农家肥作为底肥使用,每公顷施15m3;向日葵专用复合肥每公顷施300-400kg;或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30kg,尿素14kg,硫酸钾60kg。

3 播种

3.1 品种选择

3.3.1 油用型 “白葵杂4号”,中熟种,高产、高油、抗病虫;“白葵杂6号”早熟品种,生育期85d。

3.3.2 仁用型 “白葵杂6号”即白971,中熟品种高产、高蛋白、抗病虫、耐盐碱,子实长度1.5-1.8cm。

3.3.3 嗑食型 “寸嗑”,中熟品种,高产,高蛋白,抗病虫,耐盐碱,子实长度1.9-2.1cm。

3.2 种子处理

3.2.1 晒种 播种之前3-5d内晒1-2d,有利于种子发芽、杀菌。

3.2.2 浸种 浸种催芽出苗快,提早成熟,用20℃左右的水,在18-20℃室温下,油用型品种浸8-10h,食用型浸10-12h。

3.2.3 播种时间 我县向日葵播种时间为5月5日至5月20日左右。

3.2.4 种量 每亩0.7-1kg。

3.2.5 播种方法 向日葵播种方法分为人工穴播,开沟点播两种。开沟深度5cm左右为宜。如春季多风少雨、土壤干旱,要深些,一般以6-7cm为宜。以防种子落干,造成缺苗断条,影响产量,播后要及时镇压。

4 田间管理

4.1 铲趟

要做到早疏苗,早定苗和早铲趟,一对真叶时疏苗,两对真叶时定苗,生育期间要做到两铲三趟,要在现蕾前封垄。

4.2 密度

向日葵种植密度,主要是根据当地土质、气候、水肥等条件确定。我县种植密度为:公顷保苗2.6-3.0万株左右。

4.3 人工辅助授粉

当开花株数达70%以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粉朴子法)隔3d授粉一次,2-3次即可;或每公顷放2-3箱,可提高产量10-15%。

5 病虫害防治

5.1 向日葵病害

主要有白菌核病、黑斑病、褐斑病等。

向日葵菌核病(烂头病)防治方法:(1)实行四年以上轮作,避免种在豆茬上;(2)深翻:收获后及时深翻地,把菌核翻入土层7cm;(3)种子处理:用60℃热水浸种10-20分钟;(4)调整播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晚播,使花期错过高温多雨季节;(5)化学防治:每亩用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防治。

5.2 向日葵螟

向日葵螟是向日葵主要虫害,一年发生两代,第一代危害较大,一代成虫在七月中、下旬开始出现,成虫在花盘上产卵,形成幼虫,蛀食种子。

防治方法:(1)种植皮壳中带有硬壳层的品种;(2)秋翻冬灌可使幼虫死亡,减少虫源;(3)药剂防治:8月初,以敌敌畏熏蒸,生物农药“BT”乳剂(0.15kg/亩)防治。

5.3 向日葵列当(兔子拐棍)

防治方法:(1)严格检疫,引种时禁止把带有列当的种子传入;(2)加强中耕管理,及时除草。在列当出土没开花期多铲、多趟。铲断和拔除列当;(3)实行八年以上的轮作。

6 收获与贮藏

篇2

1 选地

选择土地平整,肥力中等,灌排方便,土壤粘性相对较小的地块。不宜重茬。向日葵具有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的特性,茎杆中含氯化钾0.5%,在盐碱地种植向日葵,能起到使土壤脱碱的作用。

2 整地施肥

深翻整地利于主侧根的生长,减少地下害虫的危害。结合深翻整地施优质农家肥4.5-7.5万千克/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50-300千克/公顷,缺钾的地块施35-50千克/公顷硫酸钾,根据各地的土壤测试结果适当补充硼、锌、钼等微肥。

3 播种

3.1播期

当土壤表层5厘米温度连续3-4天稳定在8-10℃时向日葵,即可播种。向日葵幼苗在短时间内有抵抗-3至―5℃低温能力。黑龙江省一般在5月15日前后播种为宜,第一、二积温带也可在5月下旬播种。适当晚播可使向日葵最易发病的阶段躲过高温多湿的发病高峰期,这样能躲避或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减轻菌核病、叶斑病和向日葵螟虫的危害,但要以向日葵的成熟不受初霜冻的影响为原则。

3.2播量

根据“龙葵三号”向日葵品种特性和栽培要求确定播量。一般人工点播每667平方米需种600克,机播需种700克。

3.3播种方式

播种时墒情要好,深度3-4cm为宜。播种方式采用精量点播,每穴1-2粒。

4 田间管理

4.1定苗

及早定苗,有利于培育壮苗,也有利于花盘发育。定苗应在2对真叶时进行。

4.2合理密植

为保证出苗株数,实际播量比计算播量应加大10―20%。食葵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种植密度大则花盘小籽粒小;密度小则花盘大籽粒也大。在既保证产量、又保证商品性的前提下,667平方米保苗株数应保持在3000株左右为宜,行距60-70cm,株距30-35cm。

4.3中耕除草

全生育期中耕2-3次。第1次中耕在1-2对真叶时结合间苗定苗进行,深度10cm。第2次中耕在定苗后1周进行,深度15cm。第3次中耕在封垄前完成,结合开沟、培土、施肥,深度20cm。

4.4开沟追肥

第3次中耕时进行,以氮磷肥为主。每667平方米磷酸二铵5公斤,尿素10公斤,混合均匀后施入土壤。通过开沟培土,保证次生根生长发育,防止倒伏,减少子叶节以下基部分枝。

4.5灌水

采用沟灌方式,减少每次灌水量的方法可有效防止倒伏。推迟灌头水时间,能有效地控制食葵株高。一般株高1.5米的品种,灌头水时应在花蕾直径4-5cm时进行,二水在初花期,三水在灌浆期。株高2米左右的品种,灌头水时间在开花前4―5天进行。二水在头水后6-7天,三水在灌浆期。

4.6授粉

“龙葵三号”向日葵是虫媒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结实率极低,主要靠蜜蜂、昆虫传粉结实。积极开展蜜蜂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在蜂源不足情况下,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未经授粉的柱头,保持授粉能力10天左右。每天上午9点,露水消后十一点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效果最好。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用“对花盘”、“粉扑子”、“棉线手套”等方式进行花盘问相互传粉,或收集父本花粉用小刷子轻轻涂抹在母本的柱头上。授粉在盛花期进行3-4次。

授粉时间过早,露水未干,花粉结块,影响授粉效果。中午天气炎热,花粉生活力减弱,效果不好。用硬纸壳剪成圆形,上面放上棉花或纱布,在用毛巾包上,在背面扎紧,便形成凸起,既成为授粉时用的花拍子。用拍子挨头沾花盘,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挫柱头。一般3-5次即可。

5 病害防治

向日葵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霜霉病防治方法:采用轮作种植,消灭菌源,及时清除病残体。早期发病可用百菌清、多菌灵、甲托等喷雾防治,有一定效果。

菌核病防治方法:与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将地面上菌核翻入深土中使其不能萌发;清除田间病残体,发现病株拔除并烧毁;适当晚播,增施磷钾肥;种子处理用35~37℃温水浸种7―8分钟并不断搅动,菌核吸水下沉,捞出上层种子晒干。种子内带菌采用58-60℃恒温浸种10-20分钟灭菌;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32%的50%腐霉利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拌种。花盘期喷洒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重点保护花盘背面。

篇3

关键词:向日葵;高产栽培;田间管理

1 合理轮作

向日葵需要进行轮作,并且年限较长为好。在有列当寄生和霜霉病严重地区轮作周期应在8~12年以上;在向日葵灰霉病发生地区轮作周期不少于6~7年,在菌核病、锈病、叶斑病发生地区轮作周期应在3年以上。实行轮作,避免连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增产措施。因此要求在没有列当寄生地区,至少5年轮作一次;如有列当寄生,则一般要8~10年轮作一次。

2 土地耕作

2.1耕翻 耕翻能加速释放土壤中有效养分,加深耕作层。适宜的耕翻深度以20~25 cm为宜,耕翻宜早不宜晚,以秋季耕翻效果最好,秋翻比春翻增产效果明显。

2.2深松 深松深度以30~40 cm为宜,一般在秋季早熟期进行较好,一般2~3年松土一次。深松后增产效果明显。

2.3表土整地 包括耙地、耢地、镇压等,秋季深耕后及时耙、耢、镇压,开春解冻之初顶凌耙地。

3 合理施肥

向日葵在一生中需肥较多,不仅需要氮、磷、钾元素,而且也需要硫、硼、锰等微量元素。具体施肥时期和方法如下。

3.1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 kg,再施用一定数量的过磷酸钙。可撤施,条施或穴施。

3.2种肥 每亩施纯氮2.5~4.5 kg,纯磷1~2 kg,纯钾7.5 kg或草本灰200 kg左右。施用时必须与种子保持一定距离,不与种子接触。

3.3追肥 可追施硝酸铵、硫酸铵和氯化钾。食用向日葵亩施40 kg硫酸铵以4叶期或花期分二次施用或4叶期一次追肥为好;油用向日葵以现蕾期一次追肥效果最好,其次为4叶期一次追肥。

3.4叶面喷肥 向日葵花后喷施锰肥、钼肥和锌肥效果较好。花期或灌浆期喷施0.005 %的锌、铜、锰和钼溶液,能提高子实含油率。用0.1 %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有明显增产作用。向日葵开花时喷施1 : 3 : 3氮磷钾溶液,可大幅度增产,并可提高含油率。

4 播种

4.1种子准备 除选高产优质品种外,还要选择纯度95 %以上,净度95 %以上,发芽率90%以上,含水量11 %~15 %,无菌核和列当种的种子作为播种材料,另外要求籽粒饱满,千粒重高。

在播种前选择晴朗天气,把种子摊开晾晒1~2 d,能促进种子内酶的活动,增强生活力,有提高发芽率的作用。

向日葵在播种前浸泡12 h,可以吸收其发芽所需水分的25 %~30 %,可以提早发芽和出苗。

用高效内吸杀菌剂拌种,可防治向日葵霜霉病、菌核病等病害。

4.2合理密植 向日葵密度大小,主要根据当地的地势、土质、气候、品种、水肥供应等条件确定。食用型向日葵植株高大,叶片繁茂,生育期长,宜稀植。油用型向日葵植株低矮,叶片少而小,宜密植。

在土质和施肥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向日葵种植密度应大些,反之,土质较差,土壤薄,施肥较少或不施肥情况下,密度应小些。土壤水分充足时适宜密植,干旱地区种植密度应稀些。

4.3播种方式 采用穴播的播种方法,这是人工播种质量最好的方法。

食用种以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为好;油用型品种,生育期短,播期应适当推迟,在保证霜前成熟的前提下,尽量晚播,躲过发病高峰期。油用播种期一般在5月5日至15日。由于我省气温变化较大,因此食用种早播起点是气温稳定通过5 ℃,油用种是气温稳定通过10 ℃为适宜。

5 加强田间管理

5.1补苗定苗 当向日葵出苗时,在1~2对真叶前进行补苗较好,成活率高。向日葵一对真叶展开到第二对真叶展开时是定苗的适期,注意淘汰弱株,病株和混杂株,留大小一致生长健壮的幼苗。

5.2中耕除草 向日葵生育期间一般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1~2对真叶期进行,深度8~10 cm,不培土;第二次在定苗一周后进行,不要求加深,但要培土;第三次在封垄前进行,要求高培土,还可以进行行间深松20~30 cm。

5.3打杈打叶 在田间生长过程中,向日葵时常会出现分枝,以致产量显著下降。要提高产量必须进行打权,一般打杈2~3次,通常在现蕾后10 d左右打第一次,间隔10 d打第二次,再隔10 d打第三次。

5.4人工辅助授粉 在向日葵开花期间,如蜜蜂很少或没有蜜蜂时,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提高结实率和增加产量,以2~3次为好。一般当田间70%以上的植株开花后2~3 d进行第一次授粉,以后隔3~4 d授一次粉。授粉时间以上午8~12时,下午15~18时为好。

6 病虫害防治

6.1主要虫害 金针虫、蛴螬、地老虎、草地螟、金龟子、向日葵螟。地下害虫可用氧化乐果配制毒饵除治。草地螟、金龟子危害茎叶,可喷氟矽酸钠。若危害种仁可在管状花序凋谢时用氧化乐果喷花盘。

6.2主要病害 锈病、菌核病。锈病从幼苗到成熟均能危害,防治办法一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增施钾肥或用25 %的萎锈灵2000倍液进行茎叶处理。菌核病俗称烂大头,危害茎和花盘,可用“雷多霉”拌种或茎叶处理。

篇4

[关键词] 宁夏;隆德县;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

一、轮作倒茬

前茬为小麦、玉米、瓜类等农作物较理想。向日葵不宜连作,连作会导致病害发生,减产甚至绝产。

二、施足底肥

一般亩施尿素20kg,磷肥100kg或二铵20kg,硫酸钾15kg作底肥。也可亩施2000kg~3000kg农家肥有机肥做底肥。

三、合理密植

采用大小行种植,播前覆膜,一膜三行(1.45m地膜),小行行距45cm,大行行距70cm~80cm,株距45cm~50cm,播种密度3000株/亩~3200株/亩,保苗2500株/亩~3000株/亩。

四、播种时间

要求5cm地温稳定超过8℃时即可播种。春播一般在4月20日~5月20日播种为宜。

播种以人工点播为主,可按每穴1~2~1粒的播种方式播种;机播一定要掌握好株距以及播种深度,不宜过深,播深3cm即可。

五、田间管理

灌水保墒:壤土冬灌,水量宜大;风沙土春灌,水量宜小。深翻整地:要求土平土细,上虚下实;补苗:出现缺苗情况要及时补苗;中耕除草;出苗期至现蕾期,进行中耕除草2次—3次,深度5cm~10cm;合理追肥:现蕾期每亩可追施尿素5kg~10kg,二铵10kg;灌浆中期,每亩可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 溶液30kg,以提高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排灌结合:结合实际情况,一般灌水2次~3次,时间分别为现蕾期、开花期、灌浆期。严格控制头水时间,严重缺水地块可于现蕾期灌头水;墒情较好地块,可在现蕾中后期灌头水,可明现降底株高。

六、病虫害防治

在幼苗期,结合补种,要密切注意黑绒金龟甲(黑盖虫)、蒙右灰象甲、地老虎(截虫)的发生情况,进行及时的方治。每hm2用50%的甲胺磷乳油800mL,兑水250kg~300kg,对幼苗根部和全田喷雾防治。

该品种不抗黄萎病,该病防治措施为:与禾本科作物实生3年以上轮作;病残株应清除出田间烧毁,药剂拌种: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5%拌种,也可用80%抗菌剂402乳油1000倍液浸泡种子30min,晾干后播种;土壤处理:可用农抗120水剂50倍液,于播种前处理土壤,每亩用兑好的药液300L。灌根:用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500mL;叶面喷雾:发病初期,选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7%可杀得101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0%龙克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4%络氨铜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雾。

七、适时收获

篇5

向日葵又名朝阳花、葵花,属菊科植物。种子可榨油,也可炒熟食用,经济价值很高。果盘、花瓣、茎、叶、茎髓均可入药。其性味甘、平,无毒。有平肝去风、清湿热、消滞气之功效。种子油是制作各种药用软膏的基药;茎髓可作利尿消炎剂;花瓣及叶可作苦味健胃剂;果盘(花托)则有降血压作用。

目前,向日葵在我省西部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向日葵主产区,经济效益很好。按照以下方法实施,会达到理想效果。

1、基地选择

基地需要空气清洁,3km内无污染源,大气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质量标准。灌溉水清洁无污染,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水质标准。土壤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土壤质量标准。

向日葵适应性较强,对土壤的选择不甚严格,除盐碱地及长期积水地外其它地块均可种植,但其最适宜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向日葵不宜连作,切忌重茬和迎茬,轮作期以3—5年为宜,禾谷科作物是向日葵的良好前茬。豆科作物虽是向日葵的好前茬,但容易传播菌核病。

2、选择良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良种,以油用型、油食兼用型为宜,如甘葵一、二、三号、三道眉、龙96—1品种等,进行人工精选或机械精选,剔除杂粒、瘪粒和小粒,选用大粒和健康粒做种子。

3、整地

整地要求:深翻整地有利于主侧根生长,减少地下害虫危害,耕深20—30cm,整平耙细。

整地时间:春秋整地均可,但春整地宜早不宜晚,最迟在播种前结束,不误播期,至少在4月20日前结束。

4、施肥

向日葵耐瘠薄。为了高产应施足底肥、配施种肥。每667m2施发酵腐熟好的有机粪肥750kg左右,磷酸二铵10kg,硫酸钾10kg,尿素7.5kg。

5、播种

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3天,提高种子发芽率。播前用冷水浸种4—8小时,能提高出苗1—2天。

播种:适时早播。根据品种和当地生育期确定播期,我地区向日葵最佳播期在4月25日至5月5日左右,中早熟品种播种期可后延。

播种密度:食用型向日葵种植密度相对小些;油用型相对大些。肥地宜稀、瘠薄地宜密,盐碱地宜稀。一般油用型品种每667m2保苗1100—2000株;食用型品种每667m2保苗1000—1850株。

播法:机械条播或人工穴(埯)播,播后浇透水,覆土3—4cm。

6、田间管理

间苗、定苗:向日葵如果间苗不及时,小苗互相争肥争水,造成幼苗瘦弱,影响花盘形成,因此,出苗后应立即间苗,出现二至三对真叶时定苗。

及时铲趟:向日葵幼苗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威胁,因此要及早进行中耕除草,出苗后15—20天,苗高7—10cm,幼苗2片真叶时结合间苗铲趟头遍,4片真叶时结合定苗铲趟二遍,每穴留一株壮苗,6片真叶时铲趟第三遍并培土。

保护叶片:向日葵叶子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营养器官,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要保护好叶片。只有在植株生长过于繁茂叶部病斑严重时,适当打掉下部一些病叶和非功能叶片,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控制叶部病害蔓延。 转贴于

辅助授粉:一般每667m20.2箱蜂。蜂箱距向日葵地120m左右。或人工辅助授粉,可用新毛巾包在手上,在花盘上逐个授粉。或用硬纸壳剪成花盘大小,上面垫上棉花,缝上纱布用绳子扎紧,即成粉朴子,用朴子逐个授粉。

病虫害防治:菌核病可采取5年以上的轮作,在适播期适时播种、杜绝田间脱粒、打小场等农业防治措施,并配合化学防治。五氯硝基苯按种子量的 0.5%拌种;或用菌核净按种子量的0.5%拌种。锈病可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秋深耕,清洁田园,增施磷钾肥等进行防治。褐斑病可选用抗病品种,精细整地,合理轮作,调整播期使花期躲过雨季等农业措施;也可进行化学防治,可用种子量0.3%的福美双拌种。现蕾后用50%的退菌特5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治。向日葵螟利用Bt乳剂每667m2150ml,稀释成500—800倍液,每个花盘喷稀释菌液50ml。或在向日葵盛花期、幼虫未蛀入子实前,喷洒90%的晶体敌百虫500—1000倍液2次,防效在90%以上。但对蜜蜂有害,造成空壳多,所以宜慎用。

篇6

关键词:食葵;引种;宁夏

中图分类号: S5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09-1

1 宁夏食用向日葵的发展现状

向日葵是一种具有耐脊薄,耐盐碱、适应性强等特性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在我区乃至全国发展很快,也是我区主要的特色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目前,我区食用向日葵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达到2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固原地区,食用向日葵已成为当地区域特色优势作物,但与周边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品种和栽培技术严重落后于周边地区。为做大做强固原地区及相邻区域的葵花产业,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推广种植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非常必要,刻不容缓。

2 宁夏向日葵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宁夏全区食用向日葵生产正处在稳步发展阶段,农民有很高的种植积极性。但由于生产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食用向日葵产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生产上目前种植的品种仍为老化、退化的常规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单产低、品质差、病害严重,一般亩产只有200-300斤,而周边地区食葵杂交种种植面积超过80%,产量高,商品性好;其次是栽培技术落后,主要表现为播期不合理,播种时间过早,开花期逢高温多雨季节导致结实率差,严重影响产量,常年连作,导致病害频繁发生,产量降低甚至绝收,栽培管理粗放,而周边地区食葵生产已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科学选择合理播期,合理密度,合理轮作倒茬等。这些均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向日葵生产的发展。最后农民品种更新意识淡薄,在向日葵主要生产区,农民基本上是自留种子或串换留种,以农家品种三道眉为主,致使新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应用于生产。向日葵常规品种存在植株高大,分枝多,生长不整齐,易倒伏,产量低的缺点,所以常规品种对向日葵生产的促进作用有一定局限性,生产上迫切需求生长整齐一致、产量高、品质好的食用杂交种;科研、种植、加工、销售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科农工贸一体化、产业化一条龙的局面。

另外,引进的食葵杂交种,种子价格昂贵,每公斤300元左右,每亩种子投入近百元,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生产成本,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群众不易接受。地区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群众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速度较差,加上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科研推广部门的努力工作,才能是这一先进的科学技术得到迅速推广。还需科研育种工作者的努力,培育出我们自己的品种,从根本上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从而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效果。

3 食葵杂交种LD5009主要特点

LD5009是最新引进的一种长粒型美国食葵,品性好,商品性更佳。它突破了传统长粒品种结实率差、产量低、商品籽粒不整齐等缺点,使产量更高更稳。在食葵育种水平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种,生育期105天,株高180-200cm,平均茎粗3.3cm,叶片数30片,适应性广,种皮薄,出苗好,易抓苗;抗病性强,大田生长整齐一致。花盘直径18.5-21cm,空心直径0.8cm,单盘粒重151g左右,大田表现花盘均匀一致,盘口紧密结实;平均百粒重18.31g,籽粒饱满,结实率高;籽粒长2.0cm以上,宽0.9cm,种皮黑色带白边间有白条纹,颜色较为黑亮,商品整齐一致,收购价也是目前所有商品中的佼佼者。

产量表现:该品种生育期适中,2007-2009年在固原地区种植,一般地块产量超过600斤/亩,最高亩产850斤,比常规品种亩增产一倍以上,若在固原地区大面积得到推广,产量会增加1倍,保守计算年推广10万亩,每亩增收300斤,总产增加3000万斤,年产值增收近亿元,对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有重要作用。

4 食葵杂交种LD5009的发展前景

向日葵适应性强,具有耐干旱、耐低温、耐盐碱、耐瘠薄、节水、省工、播期灵活、适合机械化收获、种植成本低、商品率和比较效益高等特点,我区大面积其它作物难以利用的可耕轻盐碱地、低洼地、瘠薄地和河滩地,适宜种植向日葵,也是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以及灌区灌水困难地区的优势作物。在该地区大量推广杂交种和高产栽培技术,从根本上就会解决当前食用葵生产中品质退化、品质不优、病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以带动我区食用葵这一优势产业的发展,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种植业的生态平衡。

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品种引进后能否得到发展和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给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食用向日葵杂交种LD5009因其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诸多优点,给农民带来比种植常规品种更多的经济效益。如籽实产量比常规品种(150kg/亩)增产50-100%计算,增产籽实75kg-150kg/亩,按7元/kg计算,则亩增加收入525-1050元。随着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的发展,在生产上应用杂交种已成为提高向日葵产量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今后种植食用向日葵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素捧,王菊.杂交油葵栽培前景广阔[J].北京农业, 2010,(2).

[2] 赵菊莲.我国葵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探讨[J].中国种业,2009,(1).

[3] 范丽娟.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2号的应用效果及评价[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5):167-168.

篇7

关键词:向日葵;空秕;原因;防止措施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向日葵市场价格的上涨,固原种植面积日益增大,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在生产中向日葵存在产量低而不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障碍因子。而影响单产高低的关键因素是空秕现象严重。据调查,一般空秕率食用葵20%~40%,高则达50%以上,油用葵15%~30%,高则达40%以上。在多年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试验研究摸清向日葵在当地条件下空秕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止措施,更进一步促进向日葵增产增收。

1向日葵空秕发生原因

1.1品种因素

目前固原市向日葵生产中新品种的覆盖率不足10%,生产中以当地常规品种麻葵花为主,且该品种存在严重退化,出现多、乱、杂的现象。农民选种没有目的性,食用葵90%以上为自留种,造成种性退化,是导致向日葵空秕增多的直接因素。

1.2环境因素

一是干旱。向日葵是一种抗旱适应性较强的作物。据测定,向日葵每生产1 kg干物质,需要460~560 kg的水,蒸腾系数是禾谷类作物的2~3倍。尤其在花盘形成至终花期需水量最大,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60%。此期缺水就会空壳秕粒增多,造成严重减产。生产上受干旱胁迫,又缺乏水源的补充灌溉是导致空秕增多的重要因素。二是温度。向日葵对温度适应性较强,既喜温又耐旱,在种子发芽至幼苗阶段耐低温能力较强。种子在4 ℃时即能发芽,5 ℃时即可出苗,8~10 ℃即能满足正常出苗的需要。发芽的适宜温度为31~37 ℃,最高温度为38~44 ℃。生产中由于播期不当,农民习惯采用早播避开鼠害的经验,常因播种后温度不适而使向日葵发育受阻,影响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三是光照。向日葵为短日照作物,其幼叶、叶片和花盘都有很强的向光性。日照充足,幼苗生长健壮,生育中期能促进茎叶生长旺盛,正常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生长后期能促使籽粒充实饱满。而生产上由于气候因素,影响了光照强度,造成开花授粉不良,空秕率上升。

1.3栽培因素

一是连作。在同一地块上,重复种植向日葵[1],由于病虫及杂草危害造成减产,而且连作还会造成土壤养分构成比例失调,而导致减产。二是密度。向日葵因品种类型不同,密度要求有很大的差别。一般食用型品种植株高大,宜稀植;油用型品种植株矮小,宜密植。生产上人们为了追求高产,盲目增加密度,造成群体结构不合理,争水争肥争光的矛盾突出,光能利用率下降,使向日葵空秕粒增加,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三是施肥不足。向日葵是喜肥作物。栽培上必须施足基肥,及时追肥。据测定,每生产100 kg向日葵子粒需耗纯氮4.4~6.5 kg、纯磷1.5~2.5 kg、纯钾6~18 kg,比禾谷类作物多1~2倍。而且,各生育阶段对肥料的摄取是不均衡的。生产上由于向日葵人们当作一般的经济作物种植,缺乏施肥的科学性,不能在向日葵现蕾到开花这个最需肥的关键时期及时追肥,导致营养不良,直接影响到花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特别是花盘中心部位空秕粒大量增加,造成减产。四是授粉不良。向日葵是异花授粉作物。花盘内有1 000~3 000朵结实小花,一般自花授粉结实率极低,异花授粉结实率较高。而且正常的受精过程决定于适宜的温度、光照、大气湿度以及昆虫活动、风力等情况。而固原市向日葵生产区6—7月的高温干旱天气容易减弱花粉的生活能力,影响蜜蜂等昆虫的活动,影响正常受精,导致向日葵因授粉不良而结实率降低,空秕率上升。

1.4其他原因

一是病虫危害。危害向日葵的主要病害有锈病、菌核病,主要的虫害有向日葵螟、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草地螟、大黑金龟钾等。由于农民对其危害时期、危害部位、危害症状、发病规律不清,不能做到及时有效防治,部分害虫蛀食籽粒、钻蛀花盘,加重危害,影响向日葵正常的生长发育,空秕粒增多,产量下降。二是不及时整枝。向日葵具有分枝的特点,特别是食用型品种尤为明显,每个叶腋都能长出分枝,形成花盘。分枝既消耗养分又消耗水分,形成的盘小粒秕,影响主茎发育,若不及时合理整枝,造成养分、水分分配失调,空秕粒增多,产量下降。三是疏于管理。部分农户思想上存在着现成主义观点,只管种植和收获,不进行施肥、灌水、病虫草害防治,造成向日葵关键生育时期缺肥缺水、生长发育受阻,空秕粒增加。

2向日葵空秕粒防止措施

2.1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等因素,选用高产优质、结实率高、粒大饱满的优良品种[2]是防止空秕的根本措施。如提纯复壮的三道眉、杂交品种LD5009 等食用品种值得大力推广。其中LD5009种皮薄、抗病性强、花盘平展均匀一致、籽粒饱满、结实率高;提纯复壮的三道眉具有适应性强,水地、旱地、丘陵坡地、盐碱地都能种植。

2.2合理轮作

近年来随着向日葵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越来越重,特别是菌核病化学药品防治效果差,最有效方法是轮作倒茬。当地种植向日葵前茬作物以麦类、豆类、玉米、蔬菜差为宜,水地以向日葵—小麦—胡麻—玉米方式为宜;旱地以向日葵—小麦—马铃薯—豆类方式为宜。

2.3合理密植

向日葵种植密度要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土壤肥料、栽培措施及品种特性来确定,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是降低空秕率的有效途径。试验表明,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食用葵保苗应在3.00万~3.75万株/hm2,株行距为40 cm×70 cm;油用葵保苗应在4.80万~5.25万株/hm2,株行距为35 cm×50 cm。

2.4加强水肥管理

试验表明,肥水充足的向日葵空秕率仅为3.5%~5.0%。因此,水肥条件的优劣对降低向日葵空秕率,提高产量有密切的关系。向日葵植株高大,叶多而密,是耗水较多的作物。向日葵在花盘形成期至终花期缺水,会导致空秕粒增多,严重减产,一般灌水比不灌水降低空秕率12.6倍。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差异很大,在生产上应结合其生长发育特点适期灌水,避免干旱胁迫。向日葵苗期需肥较少,现蕾至开花期需肥量最大,需氮、磷、钾量分别占一生用量的67%、54%、66%。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重施种肥,合理追肥,以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为减轻空秕率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水地基施有机肥45~75 t/hm2、普通过磷酸钙750 kg/hm2、碳酸氢铵750 kg/hm2,种施磷酸二铵225 kg/hm2、硫酸钾120 kg/hm2,追施尿素150 kg/hm2;旱地应重施基肥,基施有机肥3.75~6.00 t/hm2、普通过磷酸钙750 kg/hm2、碳酸氢铵750 kg/hm2,种施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75 kg/hm2,追施尿素90 kg/hm2 [3]。

2.5人工辅助授粉

向日葵自花不结实,人工辅助授粉或借助昆虫异花授粉才能结实。人工授粉方法是:用棉花作粉扑,授粉时一手扶着花盘,一手拿着粉扑子,先在一个花盘上轻轻摩擦几下,然后再往另一个花盘上轻轻擦几下,这样依次下去,直到授完为止。或采用花盘接触法[4],即在盛花期将相邻的2个花盘“脸对脸”轻轻摩擦几下即可达到授粉的目的。授粉时间以开花后的2~3 d的9∶00—11∶00最为适宜,一般整个花期授粉2~3次即可。

2.6及时整枝

从花盘形成期,有些品种在茎杆中上部常发生分枝现象,需要及时除掉,使营养集中到主茎花盘上,以保证籽粒饱满充实。打杈工作要及时,做到“打早、打小”,即“枝杈一冒,立即打掉”。据调查,及时打杈空秕率在10%以下,而不打杈的为41%。

2.7病虫草害防治

向日葵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又叫白腐病,也称烂盘病和锈病。近年来,随着向日葵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菌核病发病率较高,一般在20%~30%,严重时可达60%~80%,轻者造成减产减收,重者颗粒无收。防治方法应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生物防治主要以轮作倒茬,实行3~5年的轮作。化学防治:土壤消毒,主要以喷洒农药杀灭土壤中越冬的病菌孢子,在向日葵播种前用五氯硝基苯30~50 kg/hm2,对湿润的细沙土150~225 kg,搅拌均匀后撒在田间翻耕,即可抑制菌核病的萌发;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可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向日葵螟是危害向日葵最重的一种害虫,花盘被害率一般可在10%~30%,重者可达100%,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在幼虫发生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喷洒90%的敌百虫500倍液防治,间隔6~7 d,连喷2~3次。

3参考文献

[1] 王金花.向日葵空秕发生的原因及防止技术[J].耕作与栽培,2005(3):59-60.

[2] 赵文德.向日葵空秕粒产生的原因及预防[J].新农业,1980(13):8.

篇8

关键词:食用向日葵;硼肥;磷酸二氢钾;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1-0037-02

向日葵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且其对施肥的时间、方法和种类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现蕾期,其所需水分占整个生育期需水量的40%~60%,养分占全生育期总需养分的30%左右。因此,现蕾期追肥是向日葵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选择采用适宜的追肥方式、肥类,不仅能增强向日葵对不良环境、病害的抵抗能力,还可提高结实率和食用向日葵的产量以及其商品性,改善籽粒品质,增加种植效益。

定襄县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地处忻定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忻州市粮食主产区。笔者于2015年在该地进行食用葵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的同时,针对该县具有代表性的轻度盐碱地进行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比试验,旨在为食葵种植获得高产和提高农户收益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5年6―10月在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镇安寨村进行,试验地为河滩沙壤轻度盐碱地,前茬为玉米,产量为6 000kg/hm2,土壤全盐量0.1%,土壤有机质8.9g/kg,全氮为23g/kg,碱解氮为32mg/kg,有效磷为4.3mg/kg,速效钾为82.6mg/kg,试验地播前深浇压碱,平均用水量1 800m3/hm2,施底肥57%N、P、K三元复合肥225kg/hm2,黑矾375kg/hm2,旋耕整地后,划分小区播种,供试品种为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14年审定的晋葵11号杂交食用葵品种。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小区面积60m2(6mm×10mm),每小区种植10行,平均行距0.6m,株距0.55m。播种时间为6月10日,种植密度30 300株/hm2。共设置3个处理:A底肥+现蕾期喷施硼肥(0.2%的硼砂溶液)、B底肥+现蕾期喷施KH2PO4(0.5%磷酸二氢钾溶液)、C底肥(CK),底肥施57%NPK三元复合肥225kg。重复3次,四周设保护行,田间设1.5m观察道。成熟期在每个小区选10株供测量盘径和单盘粒重,取平均值。收获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室内考种,测算籽粒长、宽,皮壳率,秕籽率,百粒重以及折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方式对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处理A和处理B对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影响不同,对盘径、百粒重、籽粒长度、单盘粒重均比对照增加,且处理B高于处理A;2个处理均降低了皮壳率和秕籽率,且处理B优于处理A。只有籽粒宽度较对照有所减小(见表1)。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2个处理在百粒重、籽粒长度、单盘粒重、皮壳率和秕籽率上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其余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见。为了对比硼肥和磷酸二氢钾两处理间对各性状的影响程度,对数据进步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对百粒重和秕籽率的影响的处理A和处理B与对照以及2个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对籽粒长度的影响,处理B与处理A、处理B与对照之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而处理A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对皮壳率的影响,处理A与对照、处理B与对照的差异性都达到极显著,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2 不同施肥方式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2个处理的籽实产量均比对照增产,处理B(磷酸二氢钾)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7.1%,处理A(硼酸)较对照增产6.1%,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论

食用向日葵杂交N晋葵11号在现蕾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硼肥,均可提高盘径、百粒重、籽粒长度、单盘粒重,并降低皮壳率和秕籽率,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性状和商品性,并且磷酸二氢钾优于硼肥,并在百粒重、籽粒长度和秕籽率方面磷酸二氢钾显著优于硼肥。两者都可提高食用葵产量,磷酸二氢钾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较对照增产7.1%。硼肥对产量的影响次之。因此,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现蕾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要比硼肥对于提高籽粒的商品性和产量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陈萍,何文寿.不同施肥配比对宁夏盐碱土壤油用向日葵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01).

[2]姜雪峰.向日葵吸肥规律及高产施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

[3]崔建忠.旱地食用向日葵在不同栽培方式下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2011(11).

篇9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育种;历程;问题;种质资源创新;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 S56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134-02

食用向日葵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休闲食品,很多地方都有种植食用向日葵的习惯,但是大多以传统的的农家品种为主。在我国向日葵杂交种选育起步较晚,向日葵杂交种特别是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育种基础比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向日葵育种工作科研设备落后,研究思路不开拓,学术交流少,技术手段落后,引进品种有限,资源库匮乏,所育新品种较少,而且品种在产量、品质及抗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因受知识产权保护的限制,真正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向日葵品质资源却极端匮乏。因此,我国的向日葵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重要性状上都存在较大的改良潜力,加快食用葵育种进程、开拓思路、加强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向日葵主要分布在北方12个省区,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新疆、山西、辽宁、宁夏、陕西、甘肃、河北、青海、山东。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生态条件多样,向日葵生产遍布全省各个地区。由于地形南北狭长,气候条件悬殊,除晋南地区属北方夏播区外,其他地区均属西北春播区。生产上向日葵种植的分布大体为晋南夏播区及晋中大部以油用葵为主,磕食向日葵也有少量种植,晋中以北地区则以食用向日葵为主,油用葵只有少量种植[1]。全省向日葵面积约13万hm2,其中食用葵面积逾6.5万hm2。

1 山西省向日葵育种历程

我国向日葵育种工作起步较晚,直到1973年才开始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1975年农业部把向日葵研究列为部管重点项目,并成立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协作组。1977年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首先在国内育成了胞质雄性不育系74102-4A,保持系74102-4B和恢复系矮113,实现了“三系”配套,为我国杂种优势利用于生产奠定了基础。1981年,山西省加入了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协作组,向日葵遗传育种研究正式开始,到1987年育成了山西省的第1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晋葵杂1号。目前,国内食用葵杂交种选育方向仍以优化生育期、结实率和产量为主要目标,而国外研究重点已转向品质育种和抗病性育种。

目前,山西省市场上销售的食用葵杂交种中主要是从美国、以色列等国进口,有DK119D、RH118、757C等,而国内品种由于其适应性、产量、抗逆性等诸多因素,形成规模种植的食葵杂交种寥寥无几。

山西省从1981年开始向日葵遗传育种研究,1987年山西农业大学以派列多维克为材料通过辐射选育育成了晋葵1号育成了山西省的第1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其后共育成16个品种,其中有6个食葵品种,分别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晋葵3号、晋葵4号、晋葵7号、晋葵10号,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YS809和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同葵杂1号,品质和产量都得到了改善。

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向日葵科学研究工作的5个单位之一,在国际交往和协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跨入国内同类研究单位的先进行列。开展了抗病向日葵杂交种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的产业化开发,大粒向日葵新品种选育,抗列当向日葵育种等研究工作。先后育成了9个向日葵品种,4个为食葵品种,其中大粒复播向日葵新品种晋葵7号2007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加强了向日葵杂交育种研究力度,从国内外广泛征集到大量的种质资源,并对征集到的资源进行鉴定、筛选、加代提纯,通过自交、侧交、回交等育种手段逐步完成了杂交三系材料的配套,已选育成功不育系62份,稳定且恢复率100%的恢复系74份,并开展了辐射诱变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幼胚组织培养技术等研究,走在了国内食葵杂交种选育的前列。

2 山西省食用向日葵育种存在的问题

2.1 单产水平不高

由于应用于生产上的品种混杂、农民科技意识淡薄、良种良法配套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导致山西省向日葵产量一直处于低水平,以2005年为例,山西省向日葵播种面积13.9万hm2,占全国播种面积的16.3%,而总产量只有16万t,占全国10.3%,平均产量1 151 kg/hm2,远低于1 890 kg/hm2的全国平均水平,可见山西省向日葵单产水平低已成为制约山西省向日葵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2.2 育成品种应用率低

虽然选育成功一些向日葵和油用葵品种,但目前省内生产上的食用向日葵主干品种仍是传统的常规种三道眉,还有少量的星火1号及个别从国外引进的杂交种,如DK119、DK188等,其主要原因是新育成的向日葵品种结实率仍过低;其次是籽粒商品性差,籽粒饱满度和籽粒长度不理想,不适合当地人们磕食的习惯喜好,导致经济效益低,减少了种植积极性[1-4]。再次是山西省自己研发的品种占的比例很小,而其他品种对于适应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能力较差。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品种的应用率。

2.3 研究领域单一

目前,山西省向日葵育种研究主要还是以产量因素为主,而且现有食用葵杂交种多属矮杆高水肥品种,而食用向日葵多种植在土壤贫瘠、干旱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如遇到严重干旱等不利条件,就会限制其产量优势的发挥。因此,在抗病、耐瘠育种研究、品质育种研究等方面还需加大力度。

2.4 种质资源匮乏

种质资源的缺乏是限制山西省向日葵育种研究进程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山西省向日葵杂交优势利用研究较晚,种质资源匮乏问题尤为突出,育成的品种难有突破。广泛征集种质资源,加大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正确选配亲本和尽早地确认优良组合是杂交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5-7]。

2.5 科研投入不足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研究经费不足、技术储备有限,也是使得山西省向日葵研究水平与国外研究水平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8]。

3 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创新

3.1 向日葵种质资源创新的必要性

山西省自从1981年加入了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协作组,向日葵遗传育种研究正式开始,到目前已有30余年,向日葵育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有所不足。据了解新育成的向日葵新品种结实率仍过低,单产水平难以突破,因此开展向日葵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对山西省今后食用向日葵育种水平的突破、育种手段的创新、产业的发展、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民增产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由于山西省向日葵育种研究起步较晚,种质资源储备不足,缺乏综合性状优良、遗传配合力比较高的资源。丰富的三系材料是向日葵杂交育种的关键,往往好的保持系、恢复系经多代自交提纯后一些优良性状出现退化,因此种质资源的改良是进一步提高向日葵育种水平的物质基础。利用地理远缘杂交、理化诱变进行种质资源改良,是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三系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一是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品种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利用自交、回交等育种手段转育出新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资源;二是通过地理远缘种间杂交对已选育出的稳定的保持系和恢复系按照性状互补的原则进行改良,通过种间杂交回交导入优良性状来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资源;三是通过辐射诱变、化学诱变对已有自交系材料进行改良鉴定;四是通过对征集到的和已有的品种资源进行抗性鉴定,以获得抗病种质材料(图1)。向日葵种质创新研究是育种研究的材料基础,通过种质创新研究获取大量的高品质杂交三系材料,从而开展优良向日葵杂交品种的选育。

3.3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选育目录

在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获得的综合性状优良的食用向日葵杂交三系材料进行交叉搭配杂交组合,从中优选结实率高、籽粒大、籽仁饱满、商品性好的组合,并通过对亲本材料的千粒重、籽粒长、籽粒宽、单盘粒数、结实率、籽仁率等性状的分析,得出正相关性状,确定亲本目标性状并扩大选育范围,鉴定选育出优良的向日葵三系杂交种。

选育目标:重点选育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的食用葵杂交种,并具备适应山西省地理气候条件、商品性优良的条件。技术经济指标:大粒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选育:籽粒长度不低于2 cm,产量比对照增产不低于5%。高产复播向日葵品种选育:复播生育期小于85 d,产量不小于2 250 kg/hm2。

3.4 向日葵的育种创新措施

一是种质资源的创新。通过广泛收集国内外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转育新的种植材料,并利用地理远缘杂交、理化诱变等进行种质资源改良创新。二是耐密植品种选育研究。目前国内外种植食用向日葵的趋势是向小株密植的方向发展。目前,许多向日葵育种者认为茎杆粗壮、叶面积指数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将其当作向日葵理想株型,其实过高的叶面积指数已属多余,只能造成遮光郁蔽、降低光合效率,从而影响干物质积累,影响产量的形成。E.Zaffaroni认为,向日葵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在3.4~3.7,即可获得最大的光截获量(95%),通过叶面积大小与种植密度相结来选育耐密向日葵品种是提高山西省向日葵单产的重要途径。三是开展品质育种研究。通过对已有品种资源的鉴定筛选,筛选出一批适合山西省自然生态条件种植、性状稳定、高产高抗病的优良自交系,成为高品质向日葵品种选育的宝贵资源。在高产、高抗育种基础上逐步拓展高油酸亚油酸型、富含维生素E的保健型、高蛋白及高赖氨酸型向日葵育种。四是多抗聚合育种。目前,向日葵菌核病、黑斑病等病害是威胁向日葵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这些病害的抗源至今仍未找到。因此,在向日葵抗性育种方面,还是主要以抗病育种为主。通过筛选鉴定优异抗源,充分利用杂交重组、生物技术等手段,将其转育到食用葵栽培种中,以期培育出综合抗病性较强的食用葵新品种。

3.5 应用前景

目前,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生产上使用的品种中杂交种已达95%,其他国家杂交种的覆盖率也很高,在我国向日葵主产区中内蒙、新疆、宁夏等省区也在70%以上,只有山西省还不足40%,其主要原因为适宜本土种植的食葵杂交品种少,而国外优质杂交种价格昂贵,严重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加强向日葵育种创新工作,丰富向日葵种质资源,既为向日葵育种工作提供保障,也是今后育种工作的发展重点。有了自主研发的向日葵杂交种,种子成本的大幅降低及优良的商品性,可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促进扩大向日葵种植面积,并可推动相关加工产业的发展,推广前景可观。

4 参考文献

[1] 崔良基,王德兴,宋殿秀.国内外向日葵遗传改良成就与发展趋势[J].杂粮作物,2006,26(6):402-406.

[2] 安玉麟.中国向日葵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4):1-4.

[3] 樊云茜,段学艳.山西省向日葵育种现状之我见[J].杂粮作物,2008, 28(2):85-86.

[4] 段学艳,樊云茜,卫玲,等.山西省向日葵育种现状与发展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8,54(2):140-141.

[5] 金梦阳,危文亮,严新初.我国向日葵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4.

[6] 徐衡.向日葵对反枝苋的化感作用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7] 李素萍,安玉麟,聂惠,等.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典型性相关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29-31.

[8] 梁秀丽,刘壮,李惠英,等.食用向日葵群体改良方法[J].作物杂志,2007(2):6.

篇10

关键词向日葵列当;发生规律;发生原因;防治措施;陕西定边

向日葵是定边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世纪末,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向日葵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2年全县种植面积达4.0万hm2以上,占总播种面积的25%。由于种子调运频繁,重茬面积逐年增加,致使向日葵列当普遍发生为害,严重影响了向日葵生产的发展,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平均减产48%。2003年向日葵种植面积剧减,全县种植不到3 000 hm2。近年来,向日葵种植面积有所回升,常年稳定在1.0万hm2以上。但向日葵列当发生危害程度仍较严重,全县范围内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危害,危害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64%,发生危害轻的田块减产15%~25%,重的田块减产40%~50%。因此,全面掌握其发生为害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于发展向日葵生产是非常必要的。

1发生规律

向日葵列当为一年生双子叶根寄生草本植物,列当科[1]。当种子在土壤中接触到向日葵根部分泌物的刺激时而萌发,形成吸根,多侵入向日葵5~12 cm深处的测根上吸取水分和养料,并在根外发育成膨大部分向上形成花茎,向下形成大量吸根,吸根长短不等,最短3~5 cm,最长达45 cm。幼苗出土盛期7—8月,生长在向日葵植株周围45 cm内,花期长,籽粒成熟不一致,并在早霜来临之前一直开花结实。向日葵列当在田间发生危害程度不同,轻的1株向日葵平均寄生列当12株,寄生率为46%;重的寄生30~50株,最多达143株,寄生率为81%。受害向日葵植株茎杆细弱,叶片小而发黄,节间拉长,病株叶数较健株少1~2片叶,且花盘小,秕粒多,品质差,含油率下降,危害严重的植株不能开花结果,甚至干枯死亡[2]。

2发生原因

一是种子传播。向日葵列当种子微小如尘,极易粘附在向日葵籽粒上,随种子传播为害。定边县向日葵主栽品种为星火、黑大片、三道眉等。近年来,生产用种以外调为主,主要来源于内蒙古、甘肃等向日葵主产区,通过种子携带是向日葵列当传播为害的主要根源[3]。重茬种植严重,轮作倒茬不合理。向日葵列当繁殖种子能力特别强,每株繁殖种子达5万~10万粒,且种子生命力强,在土壤中可存活5~10年。因此,一旦田间有向日葵列当植株,就会产出足量的传播为害种源。由于定边县向日葵种植面积大,加之农民对向日葵列当的发生、为害、防治知识掌握甚少、认识不够,大田生产中普遍存在着重茬、迎茬种植问题,即使轮作倒茬也是周期太短,作物搭配不合理,这一问题是造成定边县向日葵列当连年大发生的主要原因。三是防治意识淡薄,田间管理粗放。受粗放耕作、广种薄收不良习惯影响,长期以来,广大农民群众将向日葵列当俗称为“和尚头”,认为田间有没有对向日葵生长及产量无多大影响,基本不采取防治措施,忽视了向日葵列当对向日葵生产的严重危害。四是其他因素。列当种子也能借风力、水流、人畜农事活动、农机具等传播蔓延。

3综合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向日葵列当属植物检疫对象,要严格执行种子检疫,防止从境外调进向日葵种子过程中,携带向日葵列当种子进入当地传播蔓延。选用对列当具有抗性的向日葵优良品种。近年定边县推广的现有常规品种对向日葵列当、锈病、菌核病的抗性较差,杂交食用向日葵、油葵对列当、病害的抗性较强,且丰产性、商品性好,应大力引进推广抗列当、抗病害、高产优质新品种。向日葵生产必须杜绝重茬或迎茬种植,也不能选择番茄、茄子、西瓜、甜瓜为前茬。一般轮作周期为6~7年以上。实行合理的轮作倒茬是防治向日葵列当为害的主要措施。按照全县农耕地面积和种植业结构,合理轮作倒茬必须将向日葵年播种面积控制在1.0万hm2以下。根据当地栽培作物种类、产业结构布局和生产实践,总结制定了轮作倒茬摸式如下:一是旱地。①向日葵—谷子—马铃薯—胡麻—荞麦—糜子—马铃薯—谷子—向日葵;②向日葵—糜子—马铃薯—大豆—谷子—马铃薯—荞麦—燕麦—向日葵;③向日葵—玉米—马铃薯—芸盖—荞麦—马铃薯—糜子—胡麻—向日葵;④向日葵—马铃薯—荞麦—谷子—马铃薯—麻子—荞麦—玉米—向日葵。二是水地。①向日葵—玉米—马铃薯—玉米—辣椒—玉米—马铃薯—辣椒—向日葵;②向日葵—玉米—南瓜—玉米—辣椒—玉米—玉米—辣椒—向日葵。向日葵田间结合中耕除草,及时拔除列当植株,将其灭除在开花结实之前,并将铲除的列当植株带出田外立即烧毁或深埋。向日葵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秸秆、残体,减少列当种源[4]。

3.2化学与生物防治

当向日葵生长发育至花盘直径大于10 cm时,用0.2%的2,4-D丁酯水溶液4 500~6 000 L/hm2,喷洒于列当植株和土壤表面,8~12 d后可杀死80%左右的列当。但必须注意向日葵花盘不得小于10 cm,否则易产生药害。或者在列当盛花期之前,用10%硝铵水灌根,每株150 mL左右,9 d后即可死亡;也可用0.2%二硝基邻甲酚水剂喷雾;或在播种后至出苗前喷氟乐灵10 000倍液于表土,防效良好[5]。用镰刀菌素“F798”防治向日葵列当效果良好。或将列当割断后用感染了镰刀菌枯死的病株和欧化杆菌腐烂的病株花茎碎块覆盖断茬,再用土压埋,盖住全部残茬,覆土厚度2~4 cm以上,使为害列当的菌类侵染蔓延,达到防除列当的目的[6]。

4参考文献

[1] 赵金龙,吴立明,关志坚,等.向日葵列当的发生及防治[J].农村科技,2007(10):31-32.

[2] 冯瑞盈,赵光辉,刘万华.向日葵列当的危害及防治[J].天津农林科技,2005(6):36.

[3] 刘颖,齐艳春,任丽梅,等.向日葵列当发生特点及防除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7(1):102.

[4] 陈明,薛丽静.向日葵列当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8):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