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基质范文
时间:2023-04-10 22:5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栽培基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S31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1.052
无土栽培历史悠久,早在17世纪,国外就有无土栽培的相关记载。我国的无土栽培历史也很悠久,如生豆芽,船上种菜,盆养水仙等都是原始无土栽培。我国无土栽培基质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以下3个阶段:国外引进技术及设备阶段、国内试验研究阶段和迅速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无土栽培的面积也在成倍增长,为我国工厂化农业的顺利实施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条件,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设施农业的技术进步,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质栽培实质上是采用固体栽培基质(或栽培介质)固定植物根系,并借助该栽培基质来吸收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液及氧气的栽培方式。无土栽培基质对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液的吸附特性也直接决定了植物营养的供给情况。因此,对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无土植物生长状况、无土栽培的技术优劣以及发展水平。
1专利申请分析
本部分的专利申请分析涉及分类号A01G31/00,是基于CNABS和VEN数据库中筛选的与无土栽培基质相关的2133篇和1962篇专利文献进行的(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
1.1申请量变化
如图1所示,通过对世界范围内和国内的无土栽培基质专利申请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世界范围内还是我国,关于无土栽培基质的专利申请正在逐年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了关于无土栽培基质的专利申请,而中国则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类似的申请出现;在世界范围内,关于无土栽培基质的专利申请在2005年以前的申请量一直缓慢增长,且中间有轻微的申请量的波动;而中国的无土栽培基质的专利申请量在2005年以前,一直处于较为缓慢的发展过程,而在2005年以后则处于直线上升的态势。
1.2申请国分布
如图2展示,世界各国关于无土栽培基质专利申请技术的专利申请分布图,从图1可知,中国关于无土栽培基质的申请量最多,占全世界申请量的32%,而其他国家的专利申请量则较为平均,可见中国的种植栽培领域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农田土壤种植,近些年在无土栽培栽培领域的发展研究也已经风生水起。
1.3国内主要申请人分析
如图3所示,国内申请人的类型主要包括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其中,排名前10的申请人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比例占据90%,要多于企业和个人的申请量。虽然这仅是排名靠前的申请人以及申请量的分布数量,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无土栽培基质专利技术在中国的申请状况。
2结语
通过对无土栽培基质技术领域的检索、统计和分析可知,我国关于无土栽培基质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比较多,且近年来关于无土栽培基质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速度较快,但相较于荷兰、日本、美国等设施农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我国的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发展虽与之前相比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其技术基础和先进程度仍需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未来我们应抓住机遇,继续不断重视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加速发展国内无土栽培基质技术,提高无土栽培等设施农业的含金量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仓直.世界无土栽培的现状及今后的展望[J].世界农业展望,1986,(06):40-44.
篇2
关键词: 花卉;无土栽培;基质
0 引言
室内花卉是指从众多的花卉中选择出来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比较耐荫而喜温暖,对栽培基质水分变化不过分敏感,适宜在室内环境中较长期摆放的一些花卉。室内花卉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调节温度、湿度和净化空气,而且有些植物放在室内对人体还有保健功能。因此,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花卉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而且对种植花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土壤种植花卉存在许多的不足,不能满足人们所需。因此,出现了无土栽培技术。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花卉,不受土地条件的限制,极大地拓展种植空间;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可以避免土壤连作障碍;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生长健壮、叶色浓绿、花多且大、色泽鲜艳、花期长。
1 室内花卉无土栽培的研究进展
从19世纪50年代起,各国包括美国、西班牙、法国、英国、瑞典、以色列、荷兰、日本等国广泛开展了研究并实际应用。从60年代起,无土栽培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深液流技术、营养膜技术和岩棉培在生产上得以应用。Sanderson曾进行了污泥堆肥作为传统的栽培基质泥炭的替代品的研究,结果认为可以从含污泥堆肥的基质中得到品质好的切花[1]。Wilson将不同比例污泥肥添加于椰糠和泥炭的混合基质种植墨西哥石楠,随堆肥量的增加,基质的C/N下降,稳定性、氮可利用性、pH值和EC值上升[2]。Coma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泥炭可被污泥堆肥部分取代,混合基质中的泥炭可降到1:3,泥炭、堆肥、珍珠岩以2:3:1混合种植发财树、天竺葵、红掌、仙客来、文竹等,植株均生长良好[3]。
我国无土栽培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1世纪是花卉产业高度发展的时代,无土栽培技术在花卉方面的应用将会进一步促进花卉工厂化生产的实现。近年来花卉无土栽培专用基质不断研制出而上市,据报道,叶土是盆栽杜鹃的理想用土[4];珠岩、蛭石各半混合是栽培大岩桐的优良基质[5]。吉林省大安市冰花花卉研究所,研发的高科技产品“发光土”完全迎合了现代人养花种草绿色环保的需求,它克服了土壤和其它栽培基质透气排水、缓冲性差和滋生菌虫的弊病,增加了无土栽培新的领域。
2 室内常见花卉的无土栽培方法
无土栽培是指栽培花卉不用土壤,而是根据构成花卉植株的各种元素,用通透性和惰性都较好的基质固定植株,用完全营养液,采取人工供给的方法,供给花卉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元素。无土栽培包括非固体基质培和固体基质培,而非固体基质培有分为水培和雾培。在水培和雾培中营养液的浓度、配比、元素的种类是关键,营养液是栽培的核心[6]。而在基质培中,栽培的核心是恰当的基质,基质的选择是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7]。
2.1 非固体基质培 水培花卉就是使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并以营养液为基质培育出来的新型水培花卉。其核心是光合营养液代替土壤向花卉植物体提供水、肥、气、热等生长因子,满足花卉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并保证植物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因为植物从营养液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营养液中的养分会越来越少,同时因为根的呼吸作用和新陈代谢作用,水中有害物质会越来越多,所以水培花卉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要更换新的营养液。其适合于栽培的花卉有发财树、苏铁、袖珍椰子、春雨、小天使、绿萝、滴水观音、紫罗兰、粉掌、红掌、文竹、龙舌兰、仙人球等。
雾培又称雾气培是当前世界上最为前沿的无土栽培技术,它与水培技术相比,节省更多的能源,更少的水份及营养液的外排浪费,是一种最适合于工厂化立体化高效率栽培的植物培育新方式,将营养液压缩成气雾状而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根系悬挂于容器的空间内部,通常是用聚丙烯泡沫塑料板,其上按一定距离钻孔,于孔中栽培作物。两块泡沫板斜搭成三角形,形成空间,供液管道在三角形空间内通过,向悬垂下来的根系上喷雾。一般每间隔两到三分钟喷雾几秒钟,营养液循环利用,同时保证作物根系有充足的氧气。其适合于栽培的花卉有兰花、滴水观音、白掌、鸭掌木、绿萝等。但此方法设备费用太高,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且不能停电,没有缓冲的余地,因设备投资大,花卉种植上很少应用,大多作为展览厅上展览用。
2.2 固体基质培 固体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它是将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作物营养液。基质培可以装入塑料袋内,或铺于栽培沟或槽内,其营养液是不循环的,称为开路系统,这可以避免病害通过营养液的循环而传播。因成本底、易操作推广,又能变废为宝,因此固体基质培的研究仍然成为我国无土栽培的热点。适合这类基质栽培室内花卉很多,如岩棉适合于栽培彩色马蹄莲;珍珠岩适合于栽培富贵竹;泥炭适合于兰花等。不同基质适合于不同花卉的栽培。
篇3
关键词: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石砾含量;栽培基质;生长发育;生物量分配;生理指标
中图分类号:S792.28;Q948.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9-4941-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9.010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medium made from limestone and soil was used to th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Dalbergia odorifera. The Dalbergia odorifera’s adaptability to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dium could be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y indexes,which was used to discuss the prospect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ltivation medium with different grave content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gy of Dalbergia odorifera seedlings. It was also proved that the Dalbergia odorifera seedlings could make active respose to adapt to the rock desertification environment. Therefore,it had a nic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Key words:Dalbergia odorifera;gravel contents;cultivation medium;growth development;biomass allocation;physiological indexes
石漠化,又称喀斯特荒漠化,喀斯特石漠化区域由于长期失去森林植被的覆盖,土壤会遭受严重侵蚀,造成土地退化,出现岩石大范围在地表的现象[1,2]。喀斯特环境问题是当代国际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生态环境建设和植被恢复是科技工作者多年来一直未攻克的难点和重点。当前,改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根本是恢复植被[2]。
豆科植物在西部大开发中潜力巨大[3]。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豆科碟形花亚科黄檀属树种的半落叶常绿乔木,又名花犁木、黄花犁,原产于海南省,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降香黄檀根系发达,有根瘤,能固氮,耐干旱瘠薄,其生长适应性较广、抗逆性和萌芽力强,是华南、西南石漠化地区最具有发展前途的主要造林树种。
降香黄檀能在广西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条件下生长[4,5],但其生长及适应机制尚缺乏研究。本试验以粉碎的石灰石与壤土配制成不同石砾含量的栽培基质,用于降香黄檀的人工栽培。通过测定栽培基质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评价降香黄檀幼苗对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的适应性,探讨降香黄檀对喀斯特石漠化环境的适应机制和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前景,为降香黄檀在南方石漠化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广西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降香黄檀为一年生幼苗(地径0.7~0.9 cm,高54~56 cm);石砾为采自广西南宁市石山区域的岩石(石灰石) 清洗后加工粉碎成约0.5 cm3的碎石颗粒;壤土为相同区域过筛后的壤土(pH 5.2,土壤容重为1.26 g/cm3,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为24.48%,全氮含量为0.068%,速效钾的含量为0.006 g/kg,速效磷的含量为0.014 g/kg);栽培容器为35 cm×30 cm的塑料桶,桶底部打直径2 cm的小孔以利于排水。
1.2 试验处理
将碎石颗粒和壤土配制成含碎石量(体积比)为0、25%、50%、75%、100%的5种栽培基质,以不同含碎石量模拟不同程度的土壤石漠化水平,装在塑料桶内,其中对照组不含石砾。种植幼苗前将植株根系用水洗净,每处理种植9株。试验在广西大学林学院苗圃进行,试验期间采用一致的田间管理,各试验组早晚各喷灌一次,每次1~2 min,定期除草。
1.3 测定方法
每项试验测定设3次重复,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LSD最小显著性差异法检测数据间的显著性(P0.05)。
1)株高和地径的测定:在降香黄檀幼苗刚种植时及正常生长6个月、12个月后用卷尺和电子游标卡尺分别测定对照组和各处理组植株的株高和地径。
2)生物量的测定:待降香黄檀幼苗正常生长12个月后,对采集的新鲜的降香黄檀幼苗105 ℃杀青30 min后恒温(75 ℃)烘干,用电子天平分别称量植株全株叶片、茎、小枝、一级根、二级根及三级根的干重,计算植株的根冠比及生物量的分配。其中小枝为连接叶片的枝条,一级根为和主茎直接连接的根系,二级根为从一级根发育出的根系,三级根为从二级根发育出的根系。
3)生理指标的测定: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的测定参照王学奎[6]的方法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对降香黄檀幼苗株高、地径的影响
由图1可知,在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条件下,降香黄檀幼苗正常生长6个月和12个月后,50%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株高增长倍数均最大,分别为1.947倍与1.893倍。对照组地径增长倍数最大,分别为2.439倍和3.155倍。
6个月和12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除100%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外,其余处理株高增长倍数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处理组地径增长倍数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处理组中,25%、50%、75%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之间株高增长倍数和地径增长倍数均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大于100%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
2.2 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对降香黄檀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对降香黄檀幼苗生物量的分配有明显的影响。由图2可知,随着栽培基质中石砾含量的升高,降香黄檀幼苗的根冠比呈上升趋势,且在100%石砾含量处理达到最大,为75.16%。
由图3可知,随着栽培基质石砾含量的升高,除小枝的生物量分配无明显变化外,根、茎、叶的生物量分配均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栽培基质中石砾含量的升高,叶和根的生物量分配呈升高的趋势,而茎则呈降低的趋势。这表明栽培基质中石砾含量明显影响降香黄檀生物量的分配,即随着栽培基质中石砾含量的升高,茎中生物量向根和叶转移,尤其向根部(特别是二级根和三级根)转移更为明显。
2.3 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对降香黄檀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4可知,在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下,对照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均最大,分别为1.642、0.526、2.168 mg/g。降香黄檀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栽培基质石砾含量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处理组中,25%、50%、100%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之间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大于75%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
2.4 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对降香黄檀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由图5可知,降香黄檀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栽培基质石砾含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其中,对照组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大,分别为55.973、64.832 mg/g。处理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但25%、50%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2.5 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对降香黄檀叶片POD和SOD活性的影响
由图6可知,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对降香黄檀幼苗叶片POD活性影响不大,但对叶片SOD活性影响较大。在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条件下,75%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叶片POD活性最大,为380.597 U/g・min,100%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叶片SOD活性最大,为278.405 U/g。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叶片SOD活性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处理组中,50%、75%、100%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之间叶片SOD活性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大于25%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
3 小结与讨论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其所处的逆境环境,一直都是生态学探究的热点问题。一般认为,植物在不断地适应所处逆境环境的过程中,植株生物量的分配模式会发生很大变化,这种模式具有可塑性,且植株的分配模式与最优分配理论往往较为一致[7]。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通常会发生个体发育漂变,但在逆境环境下生长的植株个体发育漂变往往滞后于正常生长的环境下,造成植株年龄相同,但植株的个体大小却不一,且植株数量特征间有显著的差异[8,9]。通过试验可知,在不同的石砾含量栽培基质条件下,生长6个月和12个月后,虽然25%、50%、75%石砾含量栽培基质株高增长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地径增长显著大于处理组,且在100%石砾含量栽培基质条件下,植株生长明显滞后于对照组。
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对降香黄檀幼苗生物量的分配有明显影响,幼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分配均发生显著变化,贺海波等[7]、肖春旺等[10]、李丽霞等[11]对植物在逆境环境下的生长进行研究后发现,在逆境中生长的植物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给了植物地下的根系,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随着栽培基质中石砾含量的升高,根和叶的生物量分配也有升高的趋势,而茎则明显降低。表明随着栽培基质中石砾含量的升高,植株减少了茎生物量的分配,而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给叶和根,特别是二级根和三级根,生物量分配显著增加。随着栽培基质石砾含量的增加,植株的根冠比也显著变大,胁迫植株生物量分布与正常生长的植株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叶片叶绿素含量反应了植株光合作用潜力的大小[12],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降香黄檀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栽培基质石砾含量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限制了降香黄檀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可溶性糖为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产物,当植物处于逆境时,植物体内的淀粉和蛋白质等化合物会水解成为可溶性糖,可溶性糖含量会显著增加。因此,可溶性糖含量是植物遭受胁迫程度的重要指标[13]。可溶性蛋白中含有多种重要的酶,对其他蛋白质的合成和植物光合作用起重要作用[14],植物在遭受高温、冷害、冻害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往往会显著减少[15]。通过试验可知,随着石砾含量的增加,降香黄檀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一方面,可溶糖含量没有随着栽培基质石砾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说明降香黄檀幼苗对不同石砾含量的栽培基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随着栽培基质石砾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在高石砾含量栽培基质环境下,降香黄檀幼苗营养物质的积累受限于生长环境及自身的光合积累,而较低的营养物质含量又反作用于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自身的生长发育。
植物在逆境胁迫下,植株体内的活性氧平衡会被打破[15],自由基会大量积累,造成植株生理紊乱,而植株体内的SOD、POD可以有效的清除植株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从而保护植物不受侵害。抗逆性较强的植物,在适当的逆境环境下,保护酶活性会增加,例如耐旱植株在适度缺水条件下,SOD会显著增高[13],但当胁迫程度逐渐加大时,植株体内的保护酶活性会显著降低。通过试验可知,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对降香黄檀幼苗叶片SOD活性影响较大,但对叶片POD活性无明显影响,SOD与POD相比,对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反应较为灵敏。随着栽培基质石砾含量的增加,叶片SOD活性呈上升趋势,且在100%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时达到最大,未出现SOD活性降低现象,表明降香黄檀幼苗对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100%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处理时,仍可以适应胁迫环境。
综上所述,不同石砾含量栽培基质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及生理有显著影响,降香黄檀幼苗对贫瘠的石漠化土壤环境能够做出主动的生长和生理适应性反应,体现出较强的耐贫瘠性。降香黄檀在石漠化土壤环境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石漠化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J].中国岩溶,2002,21(2):101-105.
[2] YUAN D X. On the karst ecosystem[J].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1,75(3):336-338.
[3] 陈文新.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体系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J].草地学报,2004,12(1):1-2.
[4] 曹坤芳,付培立,陈亚军,等.热带岩溶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对于南方石漠化土地生态重建的启示[J].中国科学,2014,44(3):238-247.
[5] 黎云昆.降香黄檀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N].中国绿色时报,2013-6-13(A03).
[6] 王学奎.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贺海波,李 彦.干旱、盐胁迫条件下两种盐生植物生物量分配对策的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8,25(2):242-247.
[8] EVANS G C.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lant Growth[M].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
[9] COLEMAN J S,MCCONNAUGHAY K D M,ACKERLY D D.Interpreting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plants[J].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1994,9(5):187-191.
[10] 肖春旺,周广胜,马风云,等.施水量变化对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形态与生长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2,26(1):69-76.
[11] 李丽霞,梁宗锁,韩蕊莲,等.土壤干旱对沙棘苗木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2,22(2):296-302.
[12] 覃勇荣,潘振兴,黄江滨,等.桂西北岩溶地区11种常见桑科植物生理特性比较[J].生态学杂志,2012(2):292-298.
[13] 喻方圆,徐锡增.植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 2003(5):6-11.
篇4
关键词:基质栽培;草莓;土壤栽培
中图分类号:S66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47
本课题选择草莓为基质栽培试验品种,以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草莓基质栽培的各种表现,以期将基质栽培的水肥管理技术应用到舟山海岛特性较明显的土壤栽培中。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择的草莓品种为红颊,小苗从建德购入。
1.2 试验设计
1.2.1 基质配比
蛭石、珍珠岩、牛粪按4:2:2:2比例混合,并在基质中加入尿素1kg/m3碳氮比,堆放于立体槽架上,浇透水。
1.2.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桃花岛镇宫前基地和茅山村基地进行。选择宽6m、长40m的标准钢质大棚,面积0.024hm2槽的形式,槽深20cm、宽50cm,槽内先铺薄膜和无纺布,后填入混合好的的栽培基质,上面铺设滴管,盖上黑色地膜;以土壤栽培为对照。1个标准大棚的面积设为1个点,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分别在2个大棚中进行,每个大棚9个槽,每槽种植2行,株行距30cm×30cm,共定植2160株。对照按常规的土壤栽培进行,宽6m、长40m的标准钢质大棚施牛粪300kg、复合肥30kg、过磷酸钙10kg,撒施后深耕整地做畦,畦宽60cm、沟宽40cm、畦高15cm,共6垄,铺设滴管,盖地膜,株行距30cm×30cm,定植1440株。
1.2.3 缓苗管理
将买来的草莓小苗沾下生根粉后下种,立即浇透水,大棚外覆盖遮阳网,前3d每天喷灌浇水,以后视情况每2~3d浇1次水,缓苗15d后开始剥除草莓基部老叶,11月初当夜温低于10℃时覆膜,开花前后每667m2滴管施复合肥10kg,硫酸钾10kg,并喷洒杀菌剂防病,加强肥水管理。基质栽培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故应严格控制水分。土壤水分含量对有机肥的分解有明显的影响,基质不能过干或过湿。
1.3 试验方法
草莓苗种下开始测量植株叶片、高度等生长势情况。从第1束花开放起,每天记录每个点第1雌花开放数及坐果数,确定第1雌花开放期、始收期、终收期。采果开始后,每个点定片调查100株,记录当日采果数及单果质量,直至采收结束,计算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在采收前、中、后期,分别选取不同栽培方式具有代表性的草莓进行相关性状测评,取平均值。在终收期,每个片随机取样5株,测定草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数等生物学性状。每次采果时按片单独统计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方式草莓移栽成活率和缓苗期的比较
草莓移栽定植后15d,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的草莓苗成活率相差较大,垄地栽培条件下,草莓的移栽成活率为89%左右,基质栽培条件下,移栽成活率为97%左右;草莓移栽到定植后30d,为缓苗期,在同等管理条件下,土壤栽培的草莓缓苗期为30~35d,基质栽培条件下仅为25d左右
2.2 不同栽培方式草莓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草莓植株有6片营养叶开始为进入正常旺盛生长期,从生长势看,基质栽培时,在营养液的作用下,草莓植株的平均高度为20.8cm,而土壤栽培下平均高度只有18.6cm。草莓花前叶面积大小,对植株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有较大影响。叶面积的计算方法采用的是吐德拉测定法,计算公式是y=7.0918x-13.4784(公式中的x是叶宽度,y是叶面积)。统计后得到,基质栽培下,草莓的平均叶面积为28.32 cm2,土壤的为24.69cm2,从生长发育速度上看,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无明显差异。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第1雌花开放期提早5d,始收期提早6d。终收期提早4d。
2.3 不同栽培方式草莓果实主要性状比较
每串花序留果4,每株草莓留4个花束。第1个草莓为最大果,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的最大果重分别是38.8g和33.6g,第一花序基质栽培的平均单果重为23.7g,土壤上的为20.8g;从果长和果径上看,两者相差不大,基质栽培的草莓平均糖度为11.6%,土壤栽培的为10.4%。果表面颜色均为鲜红色,口感无明显差异,均柔绵细腻。
2.4 不同栽培方式草莓产量比较
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的残果率分别为2%和8%,四束花序的平均单果重,基质栽培的为20.6g,土壤栽培的为19.7g,从单株产量看,基质栽培的平均为329.6g,土壤栽培的平均为315.2g,定点总产量除去残果,基质栽培的定点产量为676.77kg,土壤栽培的定点产量为371.64 kg。
3 结语
基质栽培表现的比土壤栽培最有优势的是草莓移栽成活率提高了8%,缓苗提早5~10d,这在舟山海岛尚热的9月,移栽成活率高有着很大的意义。
从生长发育上看,基质栽培稍优于土壤栽培,但差异不大,基质栽培的收果期比土壤栽培提早了6d,为抢占市场提供了优势。
从草莓果实性状看,基质栽培的第一果比土壤栽培的大5.2g,基质栽培更具优势的是,糖度比土壤栽培的高1.2%,这与基质栽培更好控制水分有关。
从产量看,基质栽培的产量无论单株还是亩产,均高于土壤栽培,最为突出的是基质栽培的残果率才2%,而土壤栽培的高达8%,这是因为土壤栽培的草莓果受机械损伤、虫害及授粉不均匀比较容易,而基质栽培是采用立体方式,草莓果悬挂槽两侧,残果率自然大大降低。
基质栽培有其不稳定的因素,但在栽培效果上与土壤栽培相当。通过基质栽培,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又可以利用废弃物。土壤的温度、水分、有机物料的组成等对有机肥营养元素的释放速率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基质栽培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但其栽培管理中水肥等因素可以比较直接得出,能作为土壤栽培的参考指导。
参考文献
[1]邓长智.水果黄瓜“萨瑞格”基质栽培试验[J].蔬菜,2012(03):
篇5
关键词:大窗玉露组培苗;移栽;驯化;基质配方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0-0124-02
大窗玉露(Haworthia obtusa var.pilifera)是百合科十二卷属的一种多肉多浆植物,是原种玉露的杂交品种,植株初为单生,以后逐渐呈群生状,具有窗面大,透明度高、晶莹剔透的优点[1]。这种优良特点使得其价格也较高,市场持有量较少,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使得大窗玉露可以大量上市。但由于大窗玉露组培苗在自然环境下成活率较低,要提高其成活率就必须加强驯化、移栽的研究。驯化的过程是整个组培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其移栽基质的筛选是确保瓶苗移栽成活和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为此,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方对大窗玉露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基质配方,为其规模化生产育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其处理 实验材料为刚出瓶的大窗玉露组培苗,由屏南县惠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移栽时选择均匀一致的健壮苗,每个处理20株苗,移栽于育苗箱中。大窗玉露组培苗在移栽前先处理掉少量残留在根系上面的培养基,并截去过长的根系,如果不洗去残留的培养基会导致组培苗根部发霉或黑腐[3]。然后溶解40%多菌灵5g于0.1%的高锰酸钾1L溶液中,将组培苗根部浸入药液中2~3s,放在托盘里,置于通风阴凉处晾干2~3d[4]。每个移栽箱中拌入多菌灵2g、杀虫剂0.5g、有机肥15g。
1.2 实验设计 组培苗驯化移栽的基质是组培苗在脱离组培瓶后适应自然状态环境和气候的重要生长介质,基质的成分和配比将直接影响组培苗的生根状况和生长状态。在实验中将进行9种基质的10种不同配比的实验,试验中9种基质为:泥碳土、火山岩、珍珠岩、蛭石、陶粒、砂、麦饭石、椰砖、药材毛须。不同的配比见表1。每种栽培基质栽植20株。将9种不同成分的基质按要求配比好,依次倒入移栽箱中并做编号,将大窗玉露组培苗栽植在相应的编号栽植箱中,组培苗之间的行间距为5cm×7cm。在移栽箱上封上一层保鲜膜,将移栽箱转移至阴凉的地方,控制温度的范围在15~25℃(注:本实验采用空调降温)。在自然光照及湿度下常规管理。栽后第6周统计成活率、移栽幼苗生长状况(苗高、根长及根数)。
1.3 实验数据及性状观察 栽植时间:7月5日。第一周末,组培苗表面褐化,叶片缩水植株缩短,去除保鲜膜。第二周,补充基质水分,每个移栽箱250mL。第三周,组培苗叶片开始充盈饱满,补充基质水分,每个移栽箱300mL。第四周,计算每个移栽箱组培苗成活个数。第五周,观察各组培苗生长状态良好,体态饱满,补充适当水分。第六周末,将每个移栽箱中组培苗拔出分别统计各移栽箱中组培苗成活棵数、植株高度和生根条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配方对大窗玉露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组培苗移栽6周后,编号4、编号7、编号10处理的生长良好且无死亡现象,成活率达100%(见表2)。
2.2 不同基质配方对大窗玉露组培苗移栽生长情况的影响 不同基质配方对大窗玉露组培苗根数的影响不同(表2)。在不同基质中移栽,幼苗平均发根盗吭3.2~4.1,编号1、编号4、编号7、编号10处理的幼苗根系数量较多。编号4、编号7、编号10处理的3组组培苗的平均高度依次从小到大排列为编号7
3 结论与讨论
本实验在夏季,所以对温度及光照强度控制尤为重要。组培苗栽培基质为幼苗提供水、气、肥等根际生长环境,基质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组培苗的移栽成活和后期生长[5]。本实验以常见的、来源广泛的9种基质,进行大窗玉露的组培苗移栽试验,10组配比基质中,成活率和生长状况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明显。但编号4、7、10基质配方对大窗玉露组培苗的驯化效果较好,成活率100%。在驯化6周后,对这3组大窗玉露组培苗的株高进行了一一测量,与移栽前组培苗植株高度进行对比,编号7组中没有添加有机肥和知母毛须,编号4没有添加知母毛须,由此分析可知,有机肥有助于组培苗植株生长发根,添加知母毛须更有助于保肥促近植株生根生长。对大窗玉露组培苗移栽驯化效果最好的基质配方为编号10,即火山岩、珍珠岩、蛭石、陶粒、河沙、麦饭石、椰砖、知母毛须,比例2∶2∶2∶2∶2∶2∶4∶5。栽培基质的选择应兼顾适用性和经济性原则,如果价格成本过高,不利于大窗玉露规模化生产[5]。本试验没有进行基质的成本差异分析,还需要进一步开展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郭生虎,朱永兴,关雅静.百合科十二卷属玉露的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4):85-89.
[2]汪本勤,朱志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
[3]李谦盛,樊晓亮,方俊,等.牛耳朵组培苗驯化移栽基质配方实验[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6,16(2):184-187.
篇6
关键词:秸秆;食用菌;基质
中图分类号:S64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25
能源危机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资源,总能量可与玉米、淀粉总能量相当,秸秆燃烧值可达到标准煤的50%,蛋白质含量可达到5%,纤维素30%,还有一定量的钙、磷等矿物质。我国每年可生产农作物秸秆6亿多t,若能全部燃烧可生产大约3亿t标准煤热值,若折合成为饲料,重达1.5亿t[2]。秸秆用食用菌基质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技术,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药用价值,食用菌栽培基质是指菌丝体能够生长在其上并能长处实体的栽培材料,是菌类生长的“土壤”。秸秆基质可提高食用菌生产水平,目前利用秸秆生产平菇、金针菇、香菇的技术已基本成熟,本次研究试就此进行概述。
1 资源情况
秸秆富含食用菌(供人类使用的大型真菌),所必须含有的碳源(单糖、双糖、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等)、氨源(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硫酸铵等)、矿物质(钾、钙、磷、硼、铁等)、维生素(B1)等营养物质,以其为原料,结合少量化肥等其他物质,可据生产配方制成食用菌培养基,不仅可用于养殖白灵菇等草腐菌,还可全部或部分替代木材养殖平菇、香菇、金针菇等木腐菇。目前,使用食用菌基质的秸秆与工业加工秸秆基本一致,总资源量约60000万t,占可收集利用重量的90%以上,可选择秸秆包括稻草、稻壳、玉米芯、花生壳、麦秸等。
2 不同类型秸秆在食用菌基质中的应用
秸秆其主要成分为粗纤维,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多为聚合大分子化合物,通过简单的发酵处理,便可经微生物降解为小分子碳水化合物,为菌丝生长提供碳源。稻草是食用菌栽培基质最常用秸秆,我国食用菌栽培已在全国普及,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稻草是南方栽培食用菌常用材料。随着机械化水平的升高,麦秸常被直接还田,致北方食用菌秸秆基质来源缺乏。东北地区采用玉米秸秆成功栽培了多种食用菌,生物学利用率达到40%以上,李月梅等一不同玉米秸秆配方栽培双孢蘑菇,结果发现玉米秸秆、麦秸秆1:1比例混合栽培,生物学效率与麦秸单独培养相近,且子实体生长高峰显著提前,出菇期更集中。王振河利用玉米芯为主料培养食用菌,投入产出比达到1:452,工时减少较原有配方下降1/2。万鲁长、牛贞福[3]、杨伟[3]、蔡志英等分别以棉籽壳、棉柴、高粱壳为原料,栽培食用菌,相较于原有配方,栽培效果明显增强。有报道称采用水生蔬菜可作为栽培草腐菌的新材料,并成功应用于蘑菇、草菇、鸡腿菇等食用菌。方显出等一稻草、空心莲子作为基质栽培成功双孢蘑菇,产量明显提高。其它诸如五节芒、芦苇末等秸秆都有成为食用菌基质材料潜力。郭氏对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形成的一条良性生态链,即从食用菌生产到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再到土壤改良,实现了秸秆的多极化重复利用。
3 秸秆制作基质技术
以秸秆制作食用菌基质的过程是将秸秆中的营养成分降解成为细菌可吸收成分的过程,常用的技术包括发酵技术、微生物降解等。
发酵是将秸秆制作成食用菌基质的关键技术,这一过程中秸秆中的营养成分被降解,常用的技术为推制腐熟,在适宜的条件下,基质中或环境中的维生素生长繁殖代谢活动,引起高温、好氧条件下发生生物降解反应,将基质中的营养成分转化为可被食用菌吸收、利用,且不利于杂菌吸收利用的低分子化合物。在这一个过程中,需利用不同种类微生物群落交替作用,呈现细菌-放线菌-真菌演替规律,这一过程中,细菌分泌催化各种物质化学反应,促秸秆基质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
除发酵外,还可直接获得敏感菌株对秸秆进行降解,获得目标物质,制得基质。周建斌等试对玉米秸秆进行碳化处理,并研究其碳化成分,证实其灰分和固定碳质量分数13.23%、77.05%,其富含动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5]。黄茜筛选出优质的木质素降解菌株,并与纤维素降解菌,协同发酵进行降解,效果较好。
4 小结
秸秆资源丰富,是栽培食用菌基质的理想原料,我国相关研究仍较少,且技术水平低,主要集中在配方技术、秸秆特性、营养成分降解技术等,研究深度不足,生物利用率偏低,尽管有成熟的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技术推出,但技术市场化严重不足,大众认知率低。应加强宣传,推动技术市场化,推动秸秆多极化重复利用。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以配方基质和进口泥炭为试验材料,从植株各时期长势、产量等方面研究不同基质在温室辣椒无土栽培上的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不同基质持水持肥能力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配方基质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肥力,在栽培辣椒过程中不但可以明显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量,但其存在容重大、紧实度高、通透性差、持水持肥力过强的缺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关键词:配方基质;进口泥炭;辣椒;硼中毒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无土栽培在设施栽培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南京市无土栽培已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往的基质袋栽培主要采用进口泥炭作为栽培基质,进口泥炭虽然性质优良,但价格较高,导致温室辣椒无土栽培过程中成本较高。利用中药渣、菌渣等废弃物为原料开发廉价的配方基质,是降低温室辣椒无土栽培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笔者在以往所用育苗基质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一种配方基质,并以进口泥炭为对照,进行不同基质对温室辣椒无土栽培效果的试验研究,旨在找出配方基质与进口泥炭在温室辣椒无土栽培效果上的差异,以便使配方基质更好地应用于辣椒生产。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品种
供试的辣椒品种是富民长椒(日本)。
1.1.2 供试基质
进口泥炭:因不含任何肥料,ec<0.2 ms/cm。
配方基质:主要成分是中药渣,ec值1.5~2.0 ms/cm,氮磷钾总含量2%~4%,ph 6.5~7.0,总孔隙度60%~70%,有机质含量40%,养分丰富。
1.2 设备条件
采用现代化玻璃温室,其中包括内外遮阳网系统、水帘降温系统、管道加温系统、营养液滴灌系统、通风换气扇等。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1年8月15日至12月30日在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设施栽培温室内进行。
试验共设2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定植5株辣椒。自定植之日起,定时定量浇灌全配方营养液(配方因涉及知识产权,故不列出),除栽培基质不同外,其他所有管理措施皆相同。辣椒生育过程中,定期测定植株各项生理性状指标和产量,并记录植株各种差异性表现。在植株生长达到旺盛期时,分别在两个基质处理中选择1个小区,浇灌硼含量高达正常值15倍的全营养液,观察两个处理的植株对硼害的忍耐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对温室辣椒各生长时期长势的影响
辣椒自定植之日起10 d内主要是植株恢复生长的时间,在基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植株恢复速度相对快一些,而且主要表现在株高上。从表1可以看出,配方基质栽培的辣椒比进口泥炭栽培的辣椒株高略高。
从辣椒恢复生长开始一直到门椒采收,这段时间主要是辣椒植株营养生长逐步进入旺盛期的过程,在此期间,植株所吸收的养分主要用于辣椒的营养生长,肥力越足则植株长势越旺。从表1可以看出,配方基质栽培的辣椒长势明显强于进口泥炭栽培的辣椒,主要表现在前者株高比后者高,茎粗比后者粗,并且最大节间距还略低于后者,综合3项指标说明配方基质栽培的辣椒长势强于进口泥炭栽培的辣椒,并且植株长势不是由徒长造成的,而是基质肥力的作用。
辣椒进入丰产期以后,植株由原来的以营养生长为主转变为以生殖生长为主,植株大部分养分用于果实发育。从表1可以看出,辣椒进入丰产期以后,两个处理的株高、茎粗和最大节间距的大小基本相当。
2.2 不同基质对温室辣椒产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配方基质栽培的辣椒前期产量和中期产量高于进口泥炭栽培的辣椒,后期产量二者相当,在总产量方面配方基质栽培的辣椒高于进口泥炭栽培的辣椒。
2.3 不同基质持水能力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自然蓬松状态下,配方基质的容重为0.354 g/cm3,相对含水量43%,进口泥炭的容重为0.092 g/cm3,相对含水量5%;饱和持水状态下,配方基质的相对含水量(按湿基计算)为68.4%,吸水率80.7%,进口泥炭的相对含水量(按湿基计算)为83.2%,吸水率465.2%。
将两种基质各取1 dm3,分别加足量的水充分浸泡(加水量远大于基质达到饱和持水量时的需水量),之后用滤网滤掉多余水分,使基质达到没有水分滴下的饱和持水状态,计算自过滤开始至不再有水滴下为止所用的时间,进口泥炭用时30 min,配方基质用时8 h。将持水饱和状态的两种基质用相同的方法晾晒1 d后,配方基质的水分散失率为40.1%,进口泥炭的水分散失率为61.5%。
经过比对可以看出,配方基质容重大,紧实,持水能力强,通透性差,水分散失比较慢,很容易积水,对辣椒根系的呼吸与伸展有一定负面影响;而进口泥炭较为蓬松,通透性好,相对持水能力较小,浇水容易,水分散失的也较快,有利于辣椒根系的呼吸与伸展。
2.4 不同基质持肥能力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通过对比硼元素肥害在植株上的表现症状,可以间接地反映出两种基质持肥能力的强弱以及肥料在基质中的积累程度。从图2可以看出,配方基质栽培的辣椒硼中毒的症状明显大于进口泥炭栽培的辣椒,说明配方基质的持肥力强于进口泥炭,在浇灌营养液之后,多余的肥料更容易在配方基质中积累。因此,配方基质存在更容易造成辣椒营养失调乃至肥害的可能。
3 小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目前所生产的配方基质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肥力,在辣椒定植后可以提供更充分的养分供应,在浇灌相同营养液的情况下,辣椒生长势更强,前期产量更高,总产量也较高;而在进口泥炭中定植的辣椒,由于其基质中没有肥力,营养的惟一来源是营养液,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辣椒植株的长势及前期产量相对弱于配方基质栽培的植株。
篇8
金边瑞香为瑞香科睡香属常绿小灌木,株高1.5~2 m,单叶互生,叶质较肥厚,四季常绿,早春开花,枝干丛生,株型优美,叶边金色,花淡紫色,香味浓烈。既可观叶又可赏花,并且正值春节期间,是著名的常绿花木,深为人们喜爱。但由于它很娇贵,不耐日晒、不耐寒、不耐肥等等,所以栽培养护比较困难。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对盆栽金边瑞香的规模化生产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其繁育及种苗盆栽生产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繁育
金边瑞香花后不结籽,繁殖主要采用扦插法,其扦插生根较容易,能繁殖出大批量的优质苗,成活率高,生根快。只要枝条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都可作插穗。
扦插一般在6月~7月间,选择当年春天萌芽的一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剪成长6~8 cm,插条上部留4~6 片叶,因金边瑞香叶片叶芽间隔短,如有条件可用生根粉稀释成1000 mg/L稀释液,把插条捆成小捆,放在溶液里浸约10 min左右,一般浸没插穗的1/5为宜,浸后阴干,即可进行扦插。扦插基质,可根据当地条件,采用砻糖灰与沙混合比例为2:1或砻糖灰与珍珠岩混合比例为1:1,还可以用泥炭土与珍珠岩混合比例7:3。扦插基质一定要透气,排水性能好。苗床要选择避风,排水良好的地方,扦插株行距为3 cm×10 cm,插后浇透水。如少量扦插,可用大盆或其它物品,铺上基质就可扦插。如在室外扦插,插后要搭遮阳网。插后要经常保持基质湿润,过湿易烂皮层,过干插穗易失水枯萎。插后约20 天左右有愈伤组织,一个月左右开始长根,等根须长到85%以上并萌发新叶时,可上盆移栽。
上盆种植
花盆的选用
花盆规格、种类的选用要视植株胸径、株高和冠幅来确定。原则是小苗用小盆,大苗用大盆,并随着植株的生长适时换盆。
基质的选用
金边瑞香性喜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基质。盆栽基质最好选择pH值在5.5~6.5的微酸性泥炭土,但国产泥炭土对金边瑞香生长适用性未摸清楚之前,为了安全起见,还是采用经过高温消毒灭菌的进口泥炭土,配20%的蛭石或珍珠岩混合栽培为好,采用国产泥炭土栽培应配40%~50%的蛭石或珍珠岩混合栽培。在上盆前,还应对培养基中加放一些奥绿颗粒控释肥作基肥,每盆施放量3~4 g与培养基混合使用,效果较好,不会产生肥害。
适时移植上盆
春秋两季是移植上盆最适宜的时期,金边瑞香的根系具有味甘,易遭虫害,应在移栽上盆时在盆底放0.5 g呋喃丹。把金边瑞香轻轻从扦插穴盘中取出来,尽量不要伤根,如根须过长,可以少量修剪一点。移植时,需先将盆底排水孔用一块塑料窗纱盖上,并覆以少量石子便于排水透气,填入半满基质后将幼苗放在盆中央,使苗直立。最后在盆四周内填入基质并压实,填基质后应留出盆沿口的2~3 cm,以便浇水。新上的基质很松,浇水时要用喷壶,第一次浇满渗下后,再浇第二次,直至盆底排水孔有水流出为止。最后要搭遮阳棚遮阳,有利于移植苗快速生长。
栽培管理
培育场地
金边瑞香是喜阴凉通风环境的植物,培育场地宜选择在有光照,水源较好,通风条件好,无渍涝,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并架设单体大棚或连体大棚,外加遮光率65%的遮阳网。
浇水
金边瑞香喜欢生长在半阴半阳较为湿润的环境里,但耐干,忌水湿,在整个生长季节,浇水要适度,不宜过繁过频,每次浇水要待表土干后再浇,浇时要浇透。盛夏高温季节和秋季以早晚凉爽之时浇水为宜,初春和冬季,则以中午稍暖之时为好。水质必须清洁无污染,含盐量不能超标(EC≤1.0)。以河水、塘水为好。使用地下水宜建贮水池贮存水静置2~3 天后才能使用。浇水最好的是多喷少浇为好,浇水过多湿度大易烂根,特别是多雨季节少浇水,更不能使盆花积水,否则会烂根影响其正常生长。
光照管理
金边瑞香属半阴性植物,需要一定的光照,俗称“喜阳光,忌曝晒”。因此,在光照处理上需针对不同的苗而采取不同的措施。①小苗的光照管理:小苗上盆时正值天气炎热阶段,上盆后需立即用80%遮光度的遮阳网遮阳降温,遮阳时间从每天9:00~17:00,阴雨天和晚上则不需遮阳,到十月下旬天气凉爽后可不需遮阳。②母本苗的光照管理:用作扦插的母本苗同小苗一样,从5月中旬天气炎热开始直到10月中旬天气凉爽后,每天9:00~17:00都需用遮阳网遮阳降温,阴雨天和晚上则不需遮阳。③用于销售的商品苗,从5月中旬开始就需用90%遮光度的遮阳网进行全天候遮阳,以控制其停止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同时还可起到降温和控花的作用,遮阳时间从5月中旬至年底上市销售前一个星期左右,注意需保证叶片不会因遮阳过度而萎蔫、发黄、掉落,因此,中途如遇阴雨天,也可适当掀开遮阳网。
温度
金边瑞香最适温度为15~25 ℃,其中5月~9月份为20~30 ℃,10月至翌年4月为13~16 ℃,既喜温暖又不耐高温,不喜闷热和久旱的恶劣环境。因此,应特别注意日常养护管理,夏季当温度超过35 ℃以上时,应适当遮阳和采取喷水、通风等措施,冬季应维持不低于3 ℃的环境温度,否则在长期3 ℃以下的温度时,容易冻落叶。金边瑞香开花需12 ℃以上的温度,为延长花期,应在初冬寒流到来前及时将温室内的遮阳网掀开,维持较高的环境温度。最长可在元旦、春节期间持续开花。
施肥
金边瑞香喜肥,要随时追肥,但不宜用人粪尿。如果栽培基质选用泥炭土,则施肥可采用8号花多多微量元素配方养分的肥料。金边瑞香不耐肥,没有经过腐熟发酵的肥不施,每次施肥以少量多次为好,过浓了反而会造成肥害。施用肥料要根据金边瑞香生长特性,适时、适量地施以适宜种类的肥料,不要单一施用某种肥料,要有机肥和无机肥交叉使用。在萌芽期,植株营养生长阶段以氮、磷、钾肥为主,其他营养元素为辅,每半个月施1 次固体肥(普通复合肥+干菜饼),每隔10~12 天用0.5%的花多多8号生长期专用肥进行叶面喷1 次,有利于促使枝繁叶茂,叶色金边浓厚;在孕蕾期的9月份,植株生殖生长阶段应多施磷、钾肥,每15 天用1%的磷酸二氢钾液肥浇1 次,每隔7~10 天用0.5%的花多多2号开花专用肥进行叶面喷施1 次,以保证植株由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有足够的养分,利于花芽分化。冬季气温低,植株处于生长停滞状态,一般不施肥,夏季高温季节正值金边瑞香半休眠阶段,最好不要进行根施,只能采取叶面喷施,且浓度要低。花多多肥是一种最安全、效果最显著的水溶性肥料,原料纯度高,不含多余的有害盐类,EC值低,富含金边瑞香生长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是理想的叶面肥。
换盆
随着金边瑞香的生长,需要从小盆换到大盆。应按植株发育的大小逐渐换到大盆,如果一下换到较大的盆,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和水分的调节。换盆时,应去掉部分原盆土中的老土,移入新盆里向盆中添加配好培养基,填土覆盖好四周培养基后再轻轻向上提一提,再稍微压实,使四周上下和盆土紧密接触,并墩实盆土,把培养基加至与盆沿保持2~3 cm为止,最后慢慢向盆内浇透水放温室内加强养护管理。
倒盆及松盆土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金边瑞香的株幅逐渐增加,造成株间拥挤,这就需要加大盆间的距离,以改善通气和透光条件,也可以使金边瑞香的生长均匀一致。如果在浇水后盆土出现板结的现象,就需要松盆土,使空气流通,植株生长良好。同时可以除去土面的青苔和杂草。
修剪整形
应从小苗开始直到大苗整个生长过程都要注意整形,整形的方法可通过摘芯、抹芽、疏枝、绑扎、拉枝等措施进行整形,促使其早发芽多长枝,提早形成一个树冠大、枝条配制合理、枝叶繁茂、花多花大,从而使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株形。
小苗整形 扦插小苗移栽上盆10 天以后,长势旺盛,小苗不断萌发新芽,如让其任意生长,一般就会出现四种株形。一是独干徒长,无分枝;二是萌发的枝芽过多,位置交叉重叠,枝芽细弱;三是苗顶花芽分化,不萌发侧芽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四是小苗新枝长不久,立即开花,延误营养生长时间。因而,要针对以上四种情况,分别对待。独干徒长的要及时摘芯,把新梢顶端嫩芽摘除,以抑制其独干徒长促使其萌发侧枝。枝芽过多的可抹掉一部分细枝弱芽,留下位置好的状枝状芽,以利集中养份,长好状枝状芽;对于苗顶盈育花蕾和新枝开花的小苗,要立即摘除花蕾,使其不会消耗植株体内养份,影响新芽萌发。小苗期间的整形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未来植株的长势和株形的美观。
中苗整形 中苗(即两年生花苗)整形,应在上年小苗经过2~3 次摘芯、抹芽,达到8 个分枝左右的基础上进行。用绳或细铁丝将8 个分枝向盆的四周适当拉开。在上年底或翌年初进行一摘芯或短截。一开春就能萌发出许多新枝,待春梢停止生长时按照蘑菇形的要求再进行一次绑扎整形,不要修剪,以防萌发秋梢,待整形稳定后可将绑扎物解除。若培育秋梢的中苗,待春梢长到半木质化后,可结合扦插修剪整形,待秋梢长到一定程度时要采取控制水肥等措施抑制其生长,变营养生长为生殖生长,然后按照蘑菇形的要求再进行一次整形造型,在销售前一个月解除绑扎物。
大苗整形 大苗指三年以上的盆花。整形主要采取拉枝、绑扎扭曲、修剪等方法进行整型。可按照蘑菇形或皇冠形的要求进行整形,在春梢萌发之前完成,春梢停止生长后再进行一次整型,待整型稳定后,解除绑扎物,以提高植株的观赏价值。
病虫害防治
温室栽培金边瑞香较少出现病虫害,对其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以下就其中几种常见病虫害作一简要介绍。
病害防治
枯萎病 枯萎病是一种全株性病害。发病初期表现在老叶上,叶片发黄,继而变褐干枯,并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病情严重时整株死亡,病程一般为15~45 天,危害性极大。 防治方法:合理栽培,发现病及时清理病叶病枝并销毁,上盆前用福尔马林液或五氯硝基苯将土壤消毒。发病初期,用多菌灵或苯来特800~1000倍液浇灌根部,每周一次,连灌5~6 次,效果明显。
茎腐病 茎腐病由土壤中的病菌引起,主要危害根颈部,导致根颈部变成黄褐色腐烂,维管束受到破坏,植株枯萎死亡。病原菌发病适温为27~32 ℃,低于15 ℃病害基本趋于停息,高温多湿的季节和天气易发病,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可杀得800倍液或25.9%络氨铜水剂6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800倍液交替连续喷淋4~5 次可较好防治。
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由盆土过湿渍水或施肥过量过浓,灼伤根系造成,可选用30%井冈霉素粉剂1000倍液或敌克松500倍液或根腐宁500倍液连续交替喷淋4~5 次,可较好防治。如因肥害造成则应立即停止施肥。
病毒病 病毒病又叫花叶病,属全株性病害,由病毒引起,暂无特效药,主要应采取综合防治手段防治,商品苗一般在长春梢后应控制其生长,可减少花叶病危害。在剪取插穗时,应剪取无病害插穗作母本。
黑斑病 黑斑病又叫叶斑病,发病初期叶片有褐色小斑点。斑点周围淡黄色,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成大小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病情严重的叶色变黄,叶片萎缩,最后脱落,甚至可致使植株死亡。病菌在枯叶或土壤中越冬待翌年气温条件适宜时繁殖发展危害植株,3月~11月份均有发生,7月~8月高温季节发病快而严重,中、小苗发病重些,大苗发病轻些。防治方法:合理浇水,防渍水,加强通风,多施含磷钾丰富的腐熟液肥,发现病叶应及时摘除,脱落病叶要及时清除,烧毁;在早春发芽之前用1%的等量式(1:1:100)波尔多液喷洒叶片,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在发病期坚持用50%多菌灵或7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每隔10~15 天喷洒一次,连续喷至枝叶老熟转入生殖生长期止,可减轻和防治此病。
炭疽病 炭疽病发生时,叶尖或叶片的前半段变黑色,很快叶片便脱落,严重的可一夜之间大部叶片脱落,周围的花都会被感染,1~2 天内就可能大片感染落叶死亡,多发生在立夏至秋分之间。高温高湿、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容易发生,特别是爆雨淋过后最易发生,而且发病率高而快。要及时剪掉病叶和扫除落叶,减少病菌感染;用500~600倍液的多菌灵或托布津灌根,可以防治和减少病情的发生。
落叶病 落叶病多发生在叶片上,发病初期叶下是灰白色斑点,逐渐变成褐色,黑褐色不规则斑点或斑块。造成叶脉组织坏死而脱落,严重时叶片全都掉光。此病是由病菌孢子在病组织上越冬,当翌年气温条件适宜时繁殖发展蔓延,在温暖多雨,多雾的季节发病严重。防治方法:①及时摘除病叶和清除落叶并烧毁,以减轻病情感染;②喷5000倍液农用链霉素或喷600倍液百菌清每隔7 天喷1 次,连续喷3 次可以防治。
虫害防治
蚜虫 蚜虫是危害金边瑞香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以口器刺吸叶片,嫩茎和顶芽上的汁液,造成叶片变黄,萎缩,卷曲枯萎以致枯死而脱落,严重影响金边瑞香的生长发育。每年的3月~11月均有发生,以春秋季节发芽抽枝时较为严重。其蚜虫能传播病毒病,因此要注意温室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杂草,不使其成为越冬蚜虫的栖息地;一旦有活虫体危害严重时应及时喷药扑杀,可用40%灭蚜松乳油或10%蚜虱毙1500倍液,或25%扑虱灵1000倍液,均可杀灭。
介壳虫 介壳虫是一种危害金边瑞香的常见害虫。通常群聚于枝叶上,以口器刺入枝叶吸取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介壳虫种类很多,危害金边瑞香的是一种褐软蚧,它的介壳颜色与金边瑞香的枝杆颜色相似,不仔细观察很难发觉。这种害虫多发生在5月~10月,是一种难以捕杀的害虫。因此要改善植株通风透光,盆株不要放置太密,要确保合理的株行距,并要加强花苗的观察检查,当发现个别枝叶有介壳虫危害时,立即用2.5%蚧必治浮油1000倍液喷杀。
篇9
关键词:屋顶花园 绿化 植物配置 种植 条件
由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口更趋密集,而现代建筑也随之增加。伴随建筑的增加,绿地面积锐减,相应的环境条件愈加恶化,致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特定范围内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购买或建造屋顶花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如何营造一个好的屋顶花园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它能够制造氧气、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它散发的气体特质具有杀菌作用,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它对建筑物还具有隔热保温、隔声减噪以及保护防水层和层盖结构等多种作用, 保护建筑物的作用,屋顶花园的建造可以吸收雨水,保护屋顶的防水层,防止屋顶漏水。绿化覆盖的屋顶吸收夏季阳光的辐射热量,有效地阻止屋顶表面温度升高,从而降低屋顶下的室内温度。这种由于绿色覆盖而减轻阳光暴晒引起的热胀冷缩和风吹雨淋,可以保护建筑防水层,屋面等,从而延长建筑的寿命。被广誉为“有生命的建筑材料”。
在北方,屋顶绿化如采用地毯式满铺地被植物,则地被植物及其下的轻质植土组成的“毛毯”层完全可以取代屋顶的保温层,起到冬季保温、夏季隔热作用。
屋顶绿化,在建筑物上进行种植绿化既可以改变建筑环境景观,降低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再生 缓解洪涝防风滞尘 改善建筑的小气候环境,也可以改善提高警惕建筑物的热工效能,提高建筑工程构造,尤其是防水工程的寿命期,降低噪音,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蓄排水等功能。屋顶绿化已经受到政府和市场各方面的重视,随着屋顶绿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提高,使得屋顶绿化的推广越来越变得经济实用,必将成为21世纪城市建设的新景观。
目前屋顶绿化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针对承载力较弱、事前没有绿化设计的轻型屋面,采用适合少量种植土生长的草种密集种植的地毯式绿化。二是针对承受力较强的屋面,种植乔灌木树种的花园式绿化。三是组合式,主要在屋顶四角和承重墙边用缸栽盆栽方式布置屋顶绿化。
屋顶花园的空间布局受建筑固有平面的限制和建筑结构承重的制约,与露地造园相比,设计既复杂又关系到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和水电等工种的协调配合,是屋顶花园成败的关键。
实用性是屋顶花园的造园目的。衡量一座屋顶花园的好坏,除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外,绿化覆盖率指标应该保证在50%至70%,以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进行植物选择时要考虑周围建筑物对植物的遮阴。在阴影区应配置耐阴或阴生植物,并防止由于建筑物对于阳光的反射和聚光,致使植物灼伤。
美观性是屋顶花园的重要表现形式。屋顶花园面积一般较小,应比露地花园更精美,为将其布置得较为精致,在景物配置、植物选配上均应是当地的精品,可选用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新品种,并精心设计植物造景的特色。由于场地窄小,道路迂回,屋顶上的游人路线、建筑小品的位置和尺度,更应仔细推敲,既要与主体建筑物及周围大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又要有独特的园林风格以提高屋顶花园的档次。
安全性是建筑屋顶花园的首要条件。建筑物要能安全地承受屋顶花园所加的荷重,如植物土壤和其他设施的重量。此外,屋顶的防水也要注意。屋顶花园的造园过程是在已完成的屋顶防水层上进行,必须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要求并且必须具备结构坚固、有一定承载力和隔水、防水层及排水设施等。园林小品、土木工程施工和经常的种植耕种作业,极易破坏防水层使屋顶漏水,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在屋顶建造花园必须设有牢固的防护措施,以防人物落下。
屋顶花园选择植物时,要遵循物种多样和能够共同在一起生长良好为原则,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相对比较稳定、能够耐热、植物根系抗高温的本地常用植物为主;选择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乔木也要选择耐旱的小型乔木为主;要选择那些须根发达的植物,不要选择根系穿刺性强的植物,防止植物根系穿透建筑物的防水层,要选择容易移植和耐修剪,适合粗放管理、生长缓慢的植物;选择抗风、耐旱、耐高温的植物;最后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屋顶绿化场地小,土层薄受承载力等自然条件的制约。
在进行植物选择时,要切实考虑种植条件,种植土的深度与成分,排水情况,空气污染情况,浇灌条件,养护管理,植物的生长速度,体态,色彩效果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屋顶花园的植物选择,应具有以下特性:(1)乡土或在当地适生的树种必须根系较浅但侧根,须根较发达,且耐瘠薄。因为屋顶种植层的厚度因受承重等条件限制不可能很厚,因此植物的根系生长范围受到限制,同时水肥的保有量也较小,因此要求屋顶栽植的植物要根系较浅,耐瘠薄。(2)抗屋顶大风的品种在屋顶上空风力比地面大,风雨对植物的危害较大,种植层薄、蓄水性能差的植物易造成短时积水,易选择土壤湿度较大,耐积水的植物。因处于楼顶,特别是高层楼顶风力较大,因此要求植物根系应较发达,固着性好,且树冠不宜过大,树体应较矮。(3)耐干旱的品种由于屋顶种植层与大地的土壤被建筑物所隔离,其不存在通过毛细现象来利用土壤深层水的问题,因而全靠短暂的人工灌溉及自然降水,因此植物必须耐干旱。(4)耐短期积水的品种为较长久地维持种植层中的含水量,常使用保水性能好的栽培基质,因为常造成浇水后或大雨后初始的一段时间内土壤湿度较大,因而要选择耐短积水的植物。(5)选择既耐热又耐寒的品种夏季屋顶因没有物体为其遮挡阳光,加之因干燥而减少了蒸腾吸热等原因而造成炎热;在冬季,因无物体为其遮挡和抵御寒风而较寒冷,所以植物选择应既耐热又耐寒。(6)能抵抗空气污染的品种由于屋顶地势高,当气压低时,空气扩散变得缓慢,因此污染的大气在此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必须选择能抵抗空气污染并能吸收污染的品种。(7)选择移植容易成活,耐修剪,生长缓慢的品种由于屋顶绿化场地狭小,因此在选用植物时,应切实估计其生长速度及充分成长后所占有的时间和面积,以便计算栽植距离及达到完全覆盖绿地面积所需时间。选择生长缓慢,耐修的品种,可以节省养护管理费用,省时省工。(8)在进行植物选择时要考虑周围建筑物对植物的遮荫在阴影区应配置耐荫或阴生植物,还要注意防止由于建筑物对于阳光的反射和聚光,致使植物灼伤。(9)应强化冬季的生态效益北方城市常绿树少,常绿叶树更少,因此必须考虑设置一定数量的常绿树种。2种植土的选择及处理植物同其他所有生命体一样,必须在一定的生存条件下才能够正常生长,这种必要条件就是必要的阳光,水分,养料,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环境,只有保证多种条件的平衡,才能维持植物正常的生长。屋顶种植的特殊条件证明,在屋顶上完全应用园田土作为植物生长基质层是不合适的,必须根据特殊的条件和要求对土壤进行改良,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基质主要包括改良土和超轻量基质两种类型。改良土由田园土,排水材料,轻质骨料和肥料混合而成;超轻量基质由表面覆盖层,栽植育成层和排水保水层三部分组成。屋顶花园比较复杂,在小空间里需要多种元素来组成,如铺装,小品,种植等。如果处理不好,同样可以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总结起来适应北方地区栽植的植物大致有:其中,木本植物有云杉、冷杉、小叶黄杨、槐、山楂、元宝枫、红叶李、京桃、丁香、葡萄、海棠、等品种;宿根花卉和一年生草花有蒲公英、曼陀罗、牵牛、一串红、万寿菊、苦菜、芍药、大花美人蕉、大丽花等品种;草坪植物有早熟禾、高羊茅、野牛草、中华结缕草、黑麦草等。这些植物普遍具备耐旱、耐寒、耐瘠薄、喜光、抗风、不易倒伏的优势,适应沈阳地区屋顶绿化的区域特点。
1 栽培管理
(1)注意种植季节。树木栽植的季节应选择在适合根系再生和枝叶蒸腾量最小的时期。在四季分明的沈阳地区,一般以秋冬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的休眠期最为适宜。就大部分树种来说,以晚秋和早春栽植最好。
沈阳地区的绿化季节非常短暂,除了生长季短之外,要充分保证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根系和周围土壤密切结合,防止由于冻土而造成的高寒地带特殊的冻拔现象,从而在春季植株随土的解冻被提起,引起植株的生长不良或死亡。因此,早春土壤解冻,树液尚未流动之前种植植物最合适,既能保证成活率,又使植物有足够长的生长时间。
(2)栽植前修剪。栽植前修剪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成活率和培养树形,同时减少自然伤害。依次在不影响树形美观的前提下对树冠进行适度修剪。一般对常绿针叶树及用于植篙的灌木不过多修剪,只剪去枯枝、病虫枝和受伤枝即可。对于较大的落叶乔木,尤其是生长势较强、容易抽出新枝的树木,如杨、柳,槐、印度紫檀等,可进行强修剪,树冠可剪去l/2以上,这样可减轻根系负担,维持树木体内水分平衡,也使得树木栽后稳定,不致招风动摇。对于花灌木及生长较缓慢的树木,可进行疏枝,除剪去枯枝、病虫枝和受伤枝外,还要去除过密枝,对于过长的枝条要进行短截,可剪去枝长的1/3~1/2。
篇10
1、灵芝的栽培季节
灵芝属高温型菌类,一般北方地区栽培期4~5月份,出芝季节6~8月份,充分利用夏季高温。灵芝以一年栽培一次为宜。
2、灵芝对生活条件的要求
灵芝是木腐菌类,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力很强,在椴木、木屑、麸皮、米糠、棉籽皮、玉米芯、甘蔗渣、淀粉等各种营养基中,灵芝的菌丝都能够旺盛生长,适当添加石膏、过磷酸钙、碳酸二氢钾、磷酸镁等,可显著提高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灵芝是高温型真菌,其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在3~40℃,最适温度26~28℃。
培养料的PH值为3~7.5之间,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的适宜PH值为6~7。
3、灵芝袋栽培技术
3.1、栽培袋培养料配方
棉籽皮:39千克;麸皮:10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水:60千克。
木屑;39千克;麸皮或米糠;10千克;白糖;0.5千克;石膏粉;0.5千克;水;57.5~62.5千克。
玉米芯;39千克;麸皮或米糠;10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水;67.5千克。
甘蔗渣;39千克;米糠;10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水;67.5千克。
营养料必须保证新鲜、无霉烂、无变质。栽培之前先布晒4~6天,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3.2、拌料
将称好的棉籽皮及麸皮混匀,过磷酸钙溶于水中,倒入干料,反复拌匀,PH值6~7较好,闷30分钟。使营养料顺水均匀,翻堆拌料后装袋。
3.3、装袋
灵芝的菌袋一般35厘米,先用塑料绳把筒的一端扎好,接着将拌好的营养料装入筒内,边装料边压实,料袋上下松紧一致,使装壁光滑无空隙,装料接近袋口时把袋口合拢用绳扎好,每袋装干料300~350克,装袋时做到五点。
一快装袋,力争8小时内完成,防料变酸;二轻装轻压,用力均匀防袋破损;三装料上下松紧一致不留空隙;四扎紧袋口,防灭菌时袋内气体膨胀使袋口敞开;五袋料适量,过满影响出菇。
装好袋后,放在干净地方,防止杂物将袋刺破,引起污染。
3.4、灭菌
装袋后立即用高压蒸汽灭菌,装锅时将料袋直立或横卧排放,不要重叠堆积。如受挤压料袋间间隙被堵塞,湿热蒸汽难以疏通受热不均,灭菌效果不佳。盖锅严实无缝不漏气,点火升温。灭菌时要做到,开始烧旺火,锅内温度迅速升为每平米5磅,打开放气口,放出冷空气,一直降到0磅,这时冷空气全部放出,关闭阀门;再继续加温,当温度上升到15磅时计时,温度维持15~20磅之间灭菌2.5小时,再把气体放掉;闷一夜,次日晨出锅接种。
3.5、接种
将栽培袋移入接种室或接种箱内,严密封后按每平方米甲醛10毫升,木酸钾4克混合熏蒸消毒一天,然后接种。接种时3人配合操作,将菌种分成花生豆大小块,在点燃酒精灯的灭菌区内,一人解开料袋两头扎口,一人分别接入菌种,然后一人迅速把袋口扎好,要做到轻、快、准,减少杂菌污染机会。
3.6、培养管理
3.6.1、保持适宜温度
接种完毕,用小推车将栽培袋移入营养室,室内设床架,培养袋放床架上,发菌期温度控制在26~30℃。超过33℃菌丝长势易老化,易感染杂菌,可用空调降温到26~30℃,或及时通风降温。如温度低于20℃生长缓慢应设法升温。
3.6.2、保持适宜湿度
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宜低不宜高。空气相对湿度大易发生杂菌,培养后期可增加空气湿度。
3.6.3、定期翻垛结合检查杂菌
每隔7天翻垛结合检查杂菌,翻垛要上下内外调换位置,以保持湿度一致,利于菌丝生长。发现杂菌随时清除。黑暗条件下培养30天,菌丝将长满培养袋。
3.7、出菇管理
3.7.1、建造菇棚
按东西方向搭棚长10米左右,宽3~5米,棚内作畦宽1米。畦间开浅沟作灌水、排水沟。棚顶搭架,棚四周可搭成简单的壁墙利于通风。
3.7.2、出芝方法
袋两端出芝,放袋前先在沟内放水,提高室内湿度。畦面平净、整洁,有条件的可以用砖砌成面,可防止出芝后喷水时泥土溅在灵芝上。将料袋排在畦床上,两头朝外堆高6层,当袋两端表面有白色疙瘩的芝蕾时,将袋两头的口剪开,使袋内通风,促进芝蕾生长。芝袋口以2厘米为好,开得小,出芝少而大;开得大,出芝多而小,不能全张开,会造成芝袋内失水,影响子实体生长。芝袋口打开后,20天左右,苗顶上长出苗盖,在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温度在26~28℃,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90﹪之间。为达这一条件,地上要撒水,空气中要进行喷雾,每天3~4次。光线以散射光线为宜,避免直射光照。每天开通风口4次,每次30分钟。灵芝生长需要新鲜空气,湿度的突然变化,也会造成灵芝生长畸形。
3.8、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