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范文
时间:2023-04-08 17:2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文阅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讲的费劲不费劲、透彻不透彻、到位不到位,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现代文考查的内容也倾向于反映社会热点、焦点,也贴近学生的生活,表现人们精神生活的状态,涉及到亲情、友情、爱情等以及面对人生的不同态度、感悟等等。现代文考查的重点不仅仅是书中的基础知识,更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测试。在此,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几点看法:
一、通读全文,把握主旨
文章的每一个段,每一句话都是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服务,都归根于文章的主旨。首先要理清思路。在平常的阅读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文章,给文章每段标上段序,归纳段意或找出中心句。其次要把握关键句。在文章中,表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议论性的句子,抒发作者情感的抒情性的句子,承上启下连接上下文的句子,在文章开头或结尾独立成段的句子等等都要反复阅读,做到心中有数,意思明确。文章的主旨往往隐含在其中。所以,在阅读之前,不要急着就去做题,而是做到速读与精读的结合。第一遍读文章要做到速度快,重点是把握文章体裁,对文章的大概内容了解,归纳主旨。然后是精读。精读前我认为最好是带着问题阅读文章。这样,目的明确,知道问的是什么,要回答什么,能及时的抓住文章里与问题密切相关的信息,从而节省时间,以便更快更准确发掘答案。第三,要圈点勾画。对各段的中心句,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要进行圈点勾画,尤其要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的关键点。通过寻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然后带着问题找到需要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他们往往是答案所在。接着再来重点理解和分析,直接提取有效的信息。如果问题要求用文中原话回答的,就直接用原话回答,如果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原话作答的,我们就可以选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就是挖掘出文中隐含的信息和深层含义然后作答。注意,就是答案不在本句或本段,可采取“就近”原则,即先在上下句或上下段找寻,如找不到,再扩展到稍远一段寻找答案。
二、准确审题,找到诀窍
准确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目,把握题目要求,即包括和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要答题,审题是第一步,是关键。题目提示了答题的范围,规定了答题的角度,提供了答题的思路。题目中往往提示了答案在文中的位置,甚至是限定了某个句子或段落。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回答区域,细心、认真揣摩上下文,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就在文章中能找到。而现代文阅读中多数的题目是主观题,故要站在“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要回答的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另外,要弄清楚试题中常用的术语。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论证方式、描写方法等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往往是因为没有搞清楚常用术语而答错题。如问表达方式,却用修辞方法或者是说明方法中的一些内容回答,因此而失分,且大多失分非常可惜,甚至是无谓的失分了。掌握了这些知识,再加上正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有兴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篇2
善待挫折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现代文阅读善待挫折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善待挫折原文
①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转干不成,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借贷无门,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天灾人祸。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翩翩而来。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为,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炼,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问题一:1、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2、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一句中“往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文章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
1.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为重主要运用了司马迁和贝多芬的事例有力的论证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不能,往往前掉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常常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遇过去掉就显得过于绝对
3.绊脚石:指人生道路上的障碍
垫脚石:指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的凭借
4.要学会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成为生活的强者。
问题二:10、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1∕23∕4∕5B.1∕23∕45
C.1∕234∕5D.12∕34∕5
11、第③自然段运用两个事例进行论证,删去一个事例好不好?为什么?(4分)
12、第4段引用科学家贝佛里奇的名言论述了什么观点?(3分)
13、⑤段加点的“绊脚石”和“垫脚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6分)
14、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4分)
参考答案:
善待挫折(20分)
10、(3分)B.
11、(4分)去掉一个不好.因为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写《史记》的事例,是从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角度来证明的;贝多芬遭受挫折成为世界音乐大师的事例,是从外国近代仁人志士的角度来证明的,如果去掉一个,证明角度少了,就不全面了.
12、(3分)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13、(6分)绊脚石:指人生道路上的障碍垫脚石:指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的凭借
篇3
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A】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B】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C】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乱荷”,有一种不触动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出来了,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何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做“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支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⑤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拨又一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阅读训练题
1.“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中描绘的三个诗意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描写细腻动人,请从第②段的A、B、C三句中选择一句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说“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这“道”指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会给人各种各样的感觉,如果你伫立在秋风之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请你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至少用一种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
梁实秋
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啄,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蜷着一条脚,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⑤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的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鸟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的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鸟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⑥鸟并不永久的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说,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缩缩的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余的僵冻的果儿,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的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见那麻雀的羽毛特别的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⑦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阅读训练题
1.从全文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我爱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章的第②段中,作者写笼子里的鸟的苦闷,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上下文,从表达的内容、情感方面赏析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⑤段,谈谈作者如此爱鸟,却为什么破坏他人对杜鹃的诗意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
李舫
①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在中国考察之后对城市规划界说:“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尊重城市原有的特色。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太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那些虚假、肤浅的标准概念的洪水淹没。我确信你们将会遭遇这种危险,你们要用全部智慧、决策和洞察力去抵抗。”
②20年后的今天,这个意味深长的警告不幸言中。
③目前,我国各地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中,襄樊古城的千年城墙一夜之间惨遭摧毁,曾是明代抗倭前线、清代主战场、宁波商帮发祥地的定海古城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被夷为平地,作为北京民居灵魂的四合院也在减少……朱门绿廊、雕梁画栋、青砖碧瓦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盲目的建设和更新正在使我们的城市失去记忆。
④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城市是复杂的,可是往往也如此简单。厮杀声依然回荡不已的古罗马角斗场,蛛网般交织的威尼斯水巷,清冽蔚蓝的多瑙河,清秋远村旷野平芜的圆明园废墟,横亘万里烽火连绵的长城……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就蜿蜒在城市的每一方土地、每一片草坪、每一道天际轮廓线……无数的城市史告诉我们,城市的记忆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
⑤城市不仅仅是单体建筑的简单集合,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立交桥、高架桥,更是一股从远古吹向未来的心灵之风,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而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⑥建筑界有一句被建筑师们经常重复的话:“建筑创作从寻找城市开始。”韩国首尔市现代化建设初期,决策者填平了蜿蜒于古城内的清溪川,建起了高速公路。然而,人们发现,尽管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城市却越来越失去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2003年,首尔市政府毅然决定炸掉高速公路,重现清溪川古河道,追溯城市的历史记忆,恢复城市的历史脉络。
⑦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中国城市史行进到21世纪,已经进入需要我们反思的阶段。
阅读训练题
1.请品析题目“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③段中列举了三个具体事例证明城市“正在失去记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强调“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末句说“中国城市史行进到21世纪,已经进入需要我们反思的阶段。” 请联系我们城市的更新和改造之实际,谈谈你的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丽的谎言
友仁
菲・蒙特娜是音乐天才。3岁时在微型木琴上模仿弹奏电视广告曲。父母常给她讲“狼来了”的故事。教她要诚实,不说谎话。蒙特娜聪明而刻苦,14岁练习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竟把手指磨出老茧。15岁那年冬天,她因晚上迎着暴风雪去上钢琴课而患了肺炎。 她住进了汉诺威医院。病床左面是位女教师,右面是位文化不高的老太太。女教师的女儿是医生,对母亲的病历总是严密收藏。
有一天,女儿不在,小护士竟把诊断报告稀里糊涂地送到女教师手中。她见报告上写着:肝Ca(癌症的缩写)晚期。这无疑是一纸死亡宣判书。她掩面而泣,一头倒在床上再也没起来。由于精神崩溃,半月后便离开了人间。蒙特娜非常震惊――一个事实由于真实地传递给患者,竟然加速了患者的死亡进程,“狼来了”的故事在这里绝对禁用。母亲对蒙特娜说:“病人也必须讲道德:一、最好别打听病友是什么病;二、即使知道也万万不可对病人讲――因为,在这里住院的人,有许多是癌症患者,这是要命的病。”
住在左床的女教师离去了,让住在蒙特娜右边的老奶奶慌了神。老奶奶天天追问医生她是什么病,是否也得从医院后门被蒙上白布抬出去。医生告诉她是肺炎,她却半夜溜进护士的值班室,偷来了自己的病历。她叫“醒”佯装熟睡的蒙特娜。病历上写着:右肺下叶中心型Ca。
“Ca是什么病?”老奶奶问。蒙特娜很为难。15年,她没说过半句谎话,怎么办?灵机一动,她想起一根救命稻草:“啊,您那肺叶上有钙,过去有肺结核,现在钙化了。”老奶奶半信半疑:“那我为什么还咯血?”“医生不是对您说了,有点肺炎,跟我一样。”“小姑娘,Ca是钙吗?你不骗我?”“当然,您看――”蒙特娜翻开化学课本中的元素周期表:“老奶奶你看,Ca是钙的缩写。教科书还能骗人?”老奶奶凝视着蒙特娜天真无邪的大眼睛,紧紧抱住这位报喜的天使哭了。
老奶奶美美地睡了一宿踏实觉,第二天,老奶奶主动向护士承认了自己偷拿病历的错误,护士惊讶地看着老奶奶,她奇怪,这个病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为什么还会如此乐观。
蒙特娜把自己编织的谎言偷偷告诉了护士,护士抱住蒙特娜连说:“谢谢,谢谢。”
医生谎称老奶奶肺部感染扩大,给她切掉了患癌的肺叶。令所有医生和护士感到惊奇的是,不到一个月,老奶奶竟康复出院了。她的大女儿为了感谢蒙特娜那有根有据、天衣无缝的美丽谎言,愿接受这位机灵的小姑娘做她的学生――义务教蒙特娜钢琴课。当蒙特娜得知新老师的大名时惊呆了!她就是德国最著名的钢琴家安妮・索菲・穆特尔!
名师出高徒,蒙特娜的演技一跃成“家”。去年她录制了第一张自己的演奏专辑光盘,很快销售一空。今天,这位18岁的清纯漂亮的女钢琴家每天坚持练习5个小时。日前又录制出版了老师安妮作曲、她本人演奏的第二张光盘,专辑的名字就叫《美丽的谎言》。
老奶奶倾听唱片,击掌打拍,摇头晃脑,大惑不解地问:“我怎么听不出这谎言到底美丽在哪里?”
安妮对蒙特娜使个眼色,狡黠一笑:“妈妈,您仔细听,这美丽就在七彩的音乐里,在人类的心灵里!”
(选自《邯郸晚报》
阅读训练题
1.本文是以什么顺序行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部分有两个加点的词,选其一对该词的表达效果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常给菲・蒙特娜讲“狼来了”的故事,教她要诚实,不说谎话。那她为什么还要对老奶奶撒谎呢?
4.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对文中菲・蒙特娜向老奶奶说的谎言有何看法?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乡村的风
1.①风拂炊烟如狂草;②风吹莲荡翻新意;③风摇树木剩骨骼。
2.A 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风的活泼、顽皮,见到多年未见的我时却一点也不生分的形态,表达了“我”对乡村的温馨、亲切之感。B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乡村的风”比做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风亲切、可爱、热情,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风的无比喜爱之情。C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乡村的风”比做去镇上打酒的孩子,通过嗅觉,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风令人陶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天丰收的故乡的喜悦、陶醉之情。
3.①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②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
4.提示:能运用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语言优美流畅,表意清楚即可。
鸟
1.①我爱听清脆嘹亮的鸟鸣。
②我爱看俊俏的鸟的形体。
2.①为下文抒发对鸟深沉的爱定下情感基调。
②引出下文“我爱鸟”的缘由及内容并引发读者思考。
③反衬出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中的鸟的可爱,并表达出作者不满于把鸟囚在笼中的做法。
囚在笼中的做法。
3.含蓄地写出鸟高踞枝头的美给我带来的愉悦感。其中的“刺”字形象地写出了鸟带给“我”的喜悦是强烈而深刻,显得爱意流溢。
4.作者不仅以鸟鸣传喜,鸟形传爱,而且直接表露这种爱好是单纯的,不带任何幻想。为了验证这种感情的真实,特别讲述了曾带给人无限诗意的杜鹃的习性。其目的不在于贬诗人骚客,而是在于抒发自己对鸟的纯真感情。
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
1.不要在城市建设中,丢掉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
2.①襄樊城墙惨遭摧毁;②宁海古城被夷为平地;③北京四合院在减少。
3.①尊重城市原有特色,继承历史文化传统。②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4.开放性问题,只要围绕我们在城市更新和改造中要学会认识城市,尊重城市原有特色,继承历史文化传统这方面来反思即可。
美丽的谎言
1.时间顺序
2.①“竟” 表明出乎意料,该句把菲・蒙特娜认真练习的样子生动地刻画出来。②“总是”是一直、一向的意思,该词能充分表达女儿对母亲的病历本小心保管的慎重态度。
篇4
摘要:现代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令人堪忧。要提高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可以从激发阅读动机、提高知识积累、教授阅读技巧和培养思维能力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语文考试的一个重点内容之一,但是,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却令人堪忧。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1激发阅读动机
强烈的阅读动机或兴趣,是阅读行为产生的动力,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使其能进行自觉地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中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都有选择性的,对于文艺作品,诸如小说、散文、戏剧的阅读,自然饶有兴趣,这类文章无论是人物或情节,均有较强的感染力,适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特征,能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老师应鼓励他们多阅读此类文章。但在阅读训练中也应逐渐增加抽象的说明性和议论性的文章。对这类文章,一般的学生往往引不起阅读的兴趣,思维活跃不起来,而恰恰这类文章具有特殊的功能,对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训练这类现代文的阅读能力,正是社会现代化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课题在阅读教学中的反映。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引导他们审视一下自己的阅读动机和目的,要从现代社会对阅读教学的需要入手,对自己的阅读内容作适当的调整,确立起一种超越兴趣的阅读观。要引导学生问问自己,在阅读方面,你好什么,乐什么;阅读的好与乐是否还停留在感官的刺激上,有否注重理性的思维;明确为什么阅读,以及阅读对于自己能力的培养,跟未来社会的发展有何联系。这样,阅读的动力就能由兴趣到乐趣,再到志趣,这是阅读的心理素质产生质的飞跃的标志。有了意志的作用,阅读训练才能进入高度自觉的境界。为此,除了主要利用好教材上那些“例子”进行训练外,每学期还可以有目的地选编一些文质兼优、短小精悍、贴切生活的典范文章,按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按序列编拟一些训练题,经常让学生去阅读,去历练,不断激发学生自觉需求心态。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品质的关键性一步。
2提高知识积累。
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具备某领域的一些常识,也有助于理解关于该领域的文章。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领域中较新的研究概况。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3掌握阅读技巧
这里指的阅读技巧,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另一方面,在阅读过程中应掌握篇中的中心段,段中的中心句,句中的关键性词语的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中的关键性词语,从文句的意思不难确定。
4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要强化整体观念。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者刘守立先生曾经说过:“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整体与局部,宏观和微观,是当代许许多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重视并妥善处理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使局部功能服从于整体目标,从而取得理想的整体效益,这正是现代系统论的重要观点。而阅读理解中的整体性思维,说到底,就是对阅读载体能够整体把握。因此,这一理论对学生现代文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要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阅读应该坚持独立思考,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既注意发现其中的妙处,认真学习和领会,又注意发现其中值得商榷的地方,甚至是不足或不妥之处。其关键是不迷信、不盲从,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特别是对名家名篇更需要有这种态度。因为人们对于事物认识从深度上或广度上出现某些不足是很自然的,表述中出现疏漏或含混现象也是难免的。教师要引发学生在无疑处见疑,在有疑处无疑。学生如一时不能发现问题,教师应运用各种方法加以启发,让学生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再次,需要发挥想象力。科学家说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学生在阅读中善于联想,具有一定的智力活动的强度和广度,促进思维能力的增强,就能不断有所创见。如阅读材料中的短短一句话、一个素材、一个情节,常常意有未尽之处,在符合原文写作意图的条件下,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的翅翼,思考更为广泛的问题,或大胆设想,增添补充扩展一些内容,或用不同的方式,改造原有的材料,这对于深透理解原文大有益处,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篇5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39-01
一、系统总结,培养能力
首先,在复习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它们往往是带有总结性质的,是系统归纳、加深加宽的好材料。归纳时要注意不要只是罗列一些名词术语,要向纵深发展。比如文体知识中的人称问题,学生都知道有两种,但每一种作用是否清楚,还是个问题。比如1993年六省市试卷《青菜》阅读文后的一个题目,共有三问:
第一问: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
第二问: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第三问: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其它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举一例简要说明)
关键是第二问,作用就是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在本文中起到拟人化的作用。平时复结时,如果不细致不深入,答题就显得很盲目。
其次,要特别注意一些难点知识的归纳与迁移。比如语文表达中的四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学生比较熟悉,而心理顺序,特别是实用性强的逻辑顺序,有的学生就一知半解了。在议论性文章及事证明说明文中常常使用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安排顺序。或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或由因到果、由果到因,或由主到次、由次到主,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或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或由一般到特殊、由特殊到一般等,总的原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明白了这些,我们在阅读时就会迁移过来,变成我们的一种运用能力。
例如有这样一道考语言连贯方面的题,我们不妨也把它当作一个小阅读题:
在下文空缺的甲、乙、丙、丁四处选填恰当的项。
在当今世界上,某些国家出于一己私利,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人,以自己为尺子衡量别人,稍有不同就视别人为异类,横加指责和干涉。这种君临天下、称霸世界的做不法是甲、是乙、是丙、是叮
A注定行不通的
B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
C违背时展潮流的
D不得人心的
我们分析这四个选项,很显然四句话存在着内在的逻辑顺序,即因果关系,依次为B、C、D、A.
再如,调整下面各句的顺序,使之合理。①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②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③总之,我们要拿来。④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会成为新宅子。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①②③④句属于正面阐述,⑤句属于反面阐述,这两大层次就明确了;再看前四句,第③句是前提条件,应放在第一位,第①句是“拿来”后的具体做法,又是第④句话的条件,第②句是强调第④句中“这人”应具备的品格,可放在④句之后。顺序就调整为:③①④②⑤
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在阅读中注重提高思维能力,也就成了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思维虽然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有它的表现形式―――借助于语言。
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要进行好以下几方面的思维训练:
A认识理解能力;B分析综合能力;C抽象概括能力;D调整组合能力;E比同较异能力;F评价鉴赏能力。
例如,1995年高考语文第26题:通观第二自然段,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
篇6
对一朵花微笑
刘亮程
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干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而这一小片的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阅读训练一]
1.文章开头写了“我”在荒野草地上的感受。“我”为什么“笑了起来”?
2.第⑨段和第⑩段分别使用了“出来”一词,其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3.如何理解“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一句话的含义?
4.“人埋在自己的事情哩,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这句话怎么理解?
5.作者在文章中谈及了哪些“人的道理”?请分点叙述。
[文章阅读二]
用不着对一朵花微笑
单保伟
一棵香椿树,几丈高,在院子里,和我同龄。掰椿芽的时候,爬到高挺的树杈上,整个小山村就尽收眼底了。老屋们石墙草顶,高低错落。从树上往下望,或贴在山崖上,或卧在涧底边,或掩映在树阴里。一只山鹁鸪闪动着银色的翅膀从山村上空掠过,也有时落到院子里和鸡们争食。我趴在树杈上呆呆地看着,在浓郁的香气里吸吮着山村的静谧与闲适。只有爬到树上,我才有俯视的感觉。俯视是挺好的一件事儿,能让人心安理得,远比仰视来得轻松平和。人这一辈子,行走在仰视的路上,是多么劳累。有时侯,真的需要爬到高一点的地方,弯下身子往下张望。好的风景往往不在高处,需要俯视才能看到。
含苞,吐绽,羞赧,灿烂。山坡上的花,一大片一大片的,野、妗妗棵、黄连翘、老鸹嘴……,像织染的地毯,把山村包裹得严严实实。
花草们在微风中摇头晃脑,或龇牙咧嘴,或芳唇半掩、犹抱琵琶。几近坍塌的院墙上开着一棵婆婆丁,敦厚的叶片刻着肺片样的纹理,粉嘟嘟的花瓣张着嘴巴,不知道是它把蜜蜂含在嘴里,还是蜜蜂咬着它的舌头。我感觉到花瓣撕扯般地颤动。
我喜欢在一片片绿草丛中,光着脚丫小心翼翼、散漫地踱步,随便地想些该想和不该想的事儿。刚出土的嫩芽儿,毛茸茸,软绵绵,逗得脚心发痒,那感觉触电般传到每一节神经末梢。久违了的惬意和天真在这一刻涌出来。这是春天特有的感觉。我太喜欢这片蓊蓊郁郁、摇人心旌的绿了。辛劳、拮据、失望、怨恨、苦恼、焦躁、仇恨、愤怒,所有诸如此类的字眼,在这散漫的行走中,没有了点叉撇捺,变得七零八散,甚至消失得杳无踪影,披上了春天的色彩和温暖。
有一场春雨最好。雨后初霁,花草们生龙活现,微笑着鼓足劲头窜个子。片片墨绿,像青黛的潭水。那种绿,积攒了多少年似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撮一顿,但我可以在湿漉漉、绿茵茵的草丛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生灵一起打个盹儿,在白云若有若无的漂浮中做一个或远或近或真实或荒诞的梦。
有些草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只是长几片嫩叶、伸几条柔枝、开几瓣小花,不在乎长高长大,不在乎是否有人欣赏,娇小单薄,让人生怜。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从人们的漫不经心中,默默地走过一个个春秋冬夏。这个冬天里,我不止一次地把它们跟我的父辈相比较。就是这些简单的草木,它们习惯了贫瘠的土地,一旦遇到肥腴的土壤,会在舒适安逸里更快地老去。它们习惯了在麻木里生活。
麻木,不见得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有一个作家说:“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而我的体验是,花们压根儿就没有渴求人们的微笑、欢迎和鼓励,也并不因为这些而感到卑小。在更多的时候,无动于衷是一种境界,就像我的那些麻木的无动于衷的父老乡亲。
[阅读训练二]
1.“人这一辈子,行走在仰视的路上,是多么劳累”的含义是什么?
2.“它们习惯了在麻木里生活。”中“在麻木里生活”具体指的是什么?
3.文章的绝大部分篇幅是在用描写自然世界,其用意是什么?作者说“用不着对一朵花微笑”的理由是什么?
4.文中引用作家的话的目的是什么?本文作者与作家的观点发生了分歧,对于这个问题,你持什么样的观点呢?请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篇7
现状一:没有读懂而匆忙答题
在中考中,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少同学在做阅读题时,对文章的阅读只是走马观花,甚至一目十行,这样,就出现了对文章感而不知的现象。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文章大体的思路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认识不清,更谈不上对文章精细而深刻的理解。试想这样去答题,又怎么能不失分呢?
对策:在正式解答之前,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将文章完整地读2-3遍。一般情况下,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了解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整体感知问题――概述内容、理清思路、归纳主旨。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每一段,感悟一些重要的句子和段落,领会文章主旨。在阅读时要找寻文章的关键句,主要指体现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的句子,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议论抒情句、比喻句、过渡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现状二:审题不清而答非所问
中考时,不少考生由于紧张、急于求成而常常造成审题错误。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看不全题目要求,或者看不清题目的重要信息,就去答题,常常会造成答非所问的情况。有时题目不仅显示答题区域,还能显示答题方式,考生要站在命题人“问”的角度答题,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答非所问,最终“吃力不讨好”,丢了时间又丢了分数。
对策:面对题目,心里要静、沉住气,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重要提示,要养成用笔圈点题目中主要信息的习惯。如题目中常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句子内容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最后一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对画线句子,请你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各有什么作用?”显然,“联系上下文”“从全文看”“从结构和内容”等都是主要信息,要求学生一定注意,它既是答题的要求,又是答题的依据。因而对题目必须仔细推敲,切不可粗心大意,仓促解答。
现状三:脱离语境而主观臆断
在阅读中,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及作用,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品析句子的表达作用等语言类题目是基本的阅读试题。不少考生只看到词语的浅层意义(本义)而忽略了深层意义(语境义),对句子的理解也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不去分析句子的意义,不注意段落的结构层次,不注意联系句子的上下文和全文等,解题时仅凭主观感觉,或猜题,如此失分也就难免了。
对策:我们知道,文中的每句话、每一段归根到底都指向文章的主旨。所以,词语、句子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特定的语境义。因而解答时,必须还原它的语境义,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在词句所在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才能正确理解。具体地说,理解词句的含义及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理解词句的本义。(2)联系描写和修辞的角度,了解其运用的表现手法。(3)联系上下文提供的语境,理解其隐含义。(4)依据全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及感情基调,领会词句的语境义。
只有经过这样的“左思右想”“上下求索”“前后勾连”,才能准确而全面的答题。
现状四:顾此失彼而以偏概全
现代文阅读中,归纳能力的考查也是一个重点。如对文章的内容、情节的归纳,对人物形象的归纳,对画线句的理解等。面对这些考题,不少学生只抓住局部而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答题很容易犯的误区不是把答案写错而是答案表述不准确、不全面。如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往往复杂,而考生只盯住人物的某一件事,也就单一片面地理解人物,“只见一斑”的分析归纳显然要失分。
有些句子含义要在对比鉴别中才能理解,有些题目虽然从某一段中提出,但要联系上下文和全文才能答全。如《那一扇门》(2009年扬州卷)有一道题:从内容上看,“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百分之七八十的考生只是就句论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少年的提防和厌恶”。考生忽略了此句在全文中的作用,“联系全文看,这儿用邻居对少年的态度反衬老人对少年的信任和帮助”。考生往往顾此失彼,答题要点归纳不全,失分严重。
对策:(1)要有耐心,要细致入微地读懂文章。(2)正确把握文章的要点和主旨,把握解答的大方向。如记叙文要抓住主题思想、人物的思想性格、行文思路。说明文要把握说明对象及对象的主要特征,文章的结构特点。议论文要善于抓住中心论点,抓住论题的要点和本质,理清论证的结构和思路。(3)归纳时要善于思考,多层归纳,对比思考,横向纵向联系。(4)放眼全篇,以抓关键句、主旨句、过渡句、议论句等为突破口,然后用简洁的语言,主次分明地表达出来。
篇8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 阅读现状 阅读能力培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界普遍认识到:阅读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阅读对于积累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有重要的作用。现代文阅读是全面考查理解能力的一种形式,它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灵活多变,所以难度较大。正因为此,在整个试卷中往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认真对待,寻找解答规律,力求快速高效。要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现代文阅读能力”。依据2016年《考试说明》,可以概括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那么,理解、筛选、分析、归纳、概括就是语文高考重点考查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由于阅读能力培养被长期忽视,导致在现代文阅读考试中失分严重,众多教师和学生反映,在语文高考复习中,现代文阅读是最难把握的一个项目,师生戏称之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即使“食之”,大家也觉得无从下手,在复习过程中很多存在“怕”的心理,没有主动、大胆地训练,这就造成在考场上学生碰到现代文阅读题而不知所措、慌乱无比的现象,从而无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就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一、立足课本,举一反三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科书都是采用“文选型”的模式,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范文制度”,“语文教材无非是一批例子”的观念影响深广,阅读教学内容似乎就是以范文为例,证实各种语文知识规律。这些“范文”和“例子”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经典文篇和言语经验。经典文篇就是从古今中外文化典籍中选出来的世界和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文学作品。以课本为“本”,这不仅是因为“别无选择”,而且是“最佳选择”。因为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例子”,有代表性,这些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篇和言语经验,给阅读训练提供了各种典型的规范的言语材料,让学生在接触、体验和分析比较中找到言语现象的特点与规律,进而获得因反复训练而形成能够迁移的阅读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何在文章教学的广博内容中举好“一”?首先,必须明确这里的“一”并不是单一、孤立的文章知识,而是一个个的文章知识板块。有创造力的教师总是引导学生运用辐合求同思维对知识进行不断总结、归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出最基本的概念和系统的知识,得出规律,达到获得文章知识板块益于理解的目的。课文是“一”其他文章是“三”,“举一”后还要“反三”,“反三”的过程就是发散思维求异促创新的过程,不“反三”,思维的创造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课本既定的情况下,“举”便成了关键。而在具体的“举一”过程(阅读教学)中,又存在不同层次的“举一反三”。因此,立足课本,优化“举一反三”方法便成为应试对策的核心部分。
二、注意选材,有效阅读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选好阅读材料。高考是综合性的选拔考试,复习时,考生时间非常紧张,不能像平时一样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阅读,而必须有所选择地进行有效阅读训练,即围绕高考语文的总体要求选择阅读范围。作为高三,除了通过阅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阅读足够量的课外材料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现有的阅读材料,加大阅读训练的力度,加强与备考有关的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题得分率。其次,要学会解读高考试题和应用已经学过、做过的练习题。学生应对过去三年的高考题进行解读,而不是单纯地做,要解读出题人的意图,了解解题的思路、命题的趋势,从而得到当年应试的策略。题目不在多做,重要的是透视、解读它。因为高考题目是不会重复的,但是考点、思路是一样的。
三、敢于尝试,从容应试
老师和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上都存在一个“怕”字,即在阅读训练中只注意帮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怕因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的能力而浪费时间;只注重落实基础知识,怕阅读能力训练劳而无功。那么,学生一旦做起陌生的阅读综合题,原来上课听到的、记住的答案就不能对号入座,此时,游泳于大海中的学生就像从浪峰被人推下浪谷,茫然而不知所措。究起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平时所学的知识是较单一的听来的或记来的,而不是从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中、从阅读能力的训练中学来的。能力训练的特点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学会分析、综合、比较的方法,自主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学改革既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冒险精神。教者要变“怕”为“敢”,还要鼓励并引导学生突破“怕”的封锁线,教育学生懂得:有所失才能有所得。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不怕训练。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从某种程度上决定高考的成败,且训练面广量大,任务繁重,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退却,必须提高认识、树立信心、讲究方法,师生共同努力,力争打赢这场硬仗。
以上本文对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了几点阐述,但是要真正地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还需要训练,在考试的时候才可以挥洒自如。正所谓“实践出真知”,阅读也一样,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需要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培养出来。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有效之法要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反思 命题建设
多年来,对于现代文阅读测试一直研究、探索得不够深入。本文试图汲取教育测量学、思维科学等学科的理论,系统剖析与批评中、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相关问题,以期利于未来的命题建设。
一、测试重心不准,语文本味淡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小阅读题总是以社科文、自科文的内容理解为测试重心,实际上完全淡化了语文学科的本味,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本体与实质。比较明显的是自科文阅读题,混淆了普通阅读和专业阅读的界线。这种只有相关专业人员才能阅读和只有他们才可能读到的文本,拿来给我们这些可能一辈子都在进行普通阅读的考生进行阅读,有什么阅读价值?让考生到完全缺乏经验支撑的构不成对话关系的阅读沙漠中去找寻答案,除了发挥他们那种本能的“求生意识”,还有什么意义?此题背后的支撑性知识应该首先是读懂文本的经验性知识,然后是有关阅读的知识和技巧。但历年此题所选的文字几乎都是深奥的专业研究。阅读这样的文章,只有识字量这一种语文知识在支撑着,而由这些汉字所组合的话语系统对考生来说却完全是陌生的,学生们固有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并不能为阅读这样的自然科学论文进行支撑,所以说这不是语文试题,倒是自然科学试题。考生完成这样的题目,不是在调动着他十几年中渗透在他们脑中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而是在扮演着儿时捉迷藏时那个“捉人”的角色,在一个非常低的甚至是本能的层次上进行信息的搜寻。因此,答对了题目并不见得这个考生的语文水平就高,答错了也不见得他的语文水平就低。
再说试卷中的文学作品阅读,不少考题裸指向于文章的主题。这样的试题也是只注重选文的内容而忽略其言语形式。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言语形式的重要性。其他学科通过言语形式掌握了内容之后,就可以得鱼忘筌,把言语形式抛在一边;语文学科正好相反,它是通过理解文章内容来掌握表达特定内容的特定的言语形式。文本的言语形式是阅读测试的重心,可是上述考题对言语形式的考查几乎是一片空白。
不仅考试如此,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乏这样的设问:“这篇课文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意思?”“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一些新编的语文教材,更是设计了大量的主题活动,围绕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等话题,要求学生走入社会,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虽然这些活动,也要求学生查阅文字资料,有的也要求写出调查报告或进行口头演讲,但活动设计的重心,并不在母语教育本身,而在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这些主题。有人批评这种貌似语文但其指向却在语文之外的语文教学为“泛语文”、“反语文”。这种不良现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与语文阅读测试之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且愈演愈烈!
二、信度效度不高,内容分布偏颇
教育测量学告诉我们,考试需要讲究测试信度,中、高考更需如此。测试信度也叫测试的可靠性,即测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测试成绩是不是反映了受试者的实际语文水平。测试信度取决于试题本身的可靠性和评分的可靠性。试题本身是否可靠主要取决于试题的范围、数量、区分度等因素,评分是否可靠则要看评分标准是否客观和准确。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在这两个方面,又做得如何呢?
2009年福建卷选用《中国青年报》《寂静钱钟书》一文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测试材料。该文作者周南试做了一遍题,在总分15分中只拿了1分。尤为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答案居然是错的。诚然,阅读是一种二次创作,读者可以对作者的原意进行超越和拓展;命题者需要结合很多客观因素的实际进行拟题,最终形成的考题可能超出作者最初的创作思想或意图。但是文本作者与命题者之间的认知差距怎么这么大呢?退一步说,既然出题者可以完全超出作者最初的思想或意图作自己的“另行理解”,那么,考生同样有充足的理由完全否定阅读题的标准答案。因为考生同样首先是作为读者出现的,他们有权以自己的思想观念对作为阅读考题的文章进行二次创作,也有权做出自己“另行理解”的答案。但是,阅卷老师偏偏把命题者提供的答案奉为圭臬,其考查信度到底有多高呢?2009年湖南卷散文阅读最后一题:“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连阅卷教师也非常无奈地说:“这道14分的赏析题是湖南卷的鸡肋,阅卷时已经难见区分度。”
一些语文行家做不好中小学生的语文作业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主要原因在哪?不是试题的范围、数量、试题的区分度等因素出了差错,就是评分标准不准确。2007年,四川一所重点中学20多位中学语文教师做高考语文试题,居然许多答案与命题者提供的答案不相符合。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少还是资深教师,怎能如此出错呢?很简单,其答案并不准确。这一年四川卷散文(赵丽宏《烟火的变奏》)阅读15题中问:为什么说“战争的‘噩梦’与眼下的美妙火焰没有关系”?这话在文中并无深意,“烟火”是眼前景象,“战火”是联想情景,一实一虚,两者“没有关系”。但其命题者的答案却说:“炮火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和平、欢乐、繁华的象征;它们分别指向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这样的回答真是答非所问。人类生活的两个极端就必然没有关系吗?“焰火”的和平环境可以是“炮火”的战争代价换来的。测试信度如此之低,那些语文教师怎么能够“考正确”呢?
再说测试效度,即测试的有效性,是指一套测试对应该测试的内容所测的程度。也就是说,一套测试是否达到了它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测量了它所要测量的内容。一个测试即使对某个目的具有一定的信度,但它不一定是有效的;而一个测验对于某个目的是有效的,那么它一定是可信的。现代文阅读测试更要保证较高的测试效度,其内容的分布更要体现全面考查语文素养的要求。然而,不少现代文阅读题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如2010年四川泸州中考阅读题《雪地里的迎春花》,10分考查对内容的理解,4分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一道14分之多的小说阅读题,考点局限在两个方面,而典型化的环境、个性化的语言及相关词语、句子都没有考到。与之相反,2010年四川眉山中考试卷《父子应是忘年交》四道阅读题基本都是考查词语、句子。其中,第25题解释题目中“忘年交”这个名词,第28题中有三小题考查语句作用,而27题、30题都在围绕“忘年交”设题,要么回答“父子之间成为‘忘年交’后,‘我’与儿子是怎样相处的”,要么“探究你与你的父母是忘年交吗”?中考卷其测试效度如此之低,它们会给今后中学生阅读产生什么影响?
三、能力层级模糊,探究试题失真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新课标对探究性、创造性的重视,中、高考更加注重考查阅读过程的积累,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重视学生知识的迁移拓展,其中,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的考查即确定了“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四项。基于此,一些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便常常在题干中直接使用“理解”、“赏析”、“分析”等词语,以示紧扣《考试说明》的能力层级。其实这些所谓层级是“胡子连着辫子”的,不能清楚地分开,以致陷入模糊状态。比如2008年天津卷散文(《敦煌》)阅读三道题:
19.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20.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如果把三道题中的能力层级动词互换一下,好像也不会影响命题意图与答题内容。命题中的能力层次含糊不清,主要源于《考试说明》界定不清;《考试说明》界定不清,主要源于它照搬与沿袭了上世纪50年代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系统中的一个维度分类――“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到了本世纪初,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系统已经发展到“知识”和“认知过程”二维框架。其知识是指学习时涉及的相关内容,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四个类别――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其认知过程则包括六个类别――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总计有30个具体类别。运用洋人的东西本不是坏事,但要注意人家扬弃的过程,应当吸收人家更新后的成果。
再说“探究”,虽不是布卢姆等人的东西,但还是名不副实。2009年扬州语文中考试卷第23题,2010年江苏、安徽、福建三家试卷第14题,题干中都标明“探究”一词。但是,若把三道题中的“探究”字眼换掉,改为“写出”、“理解”等动词,好像也没有什么异样。题干中写有“探究”,不代表考生会去“探究”,因为探究的价值在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方略与过程,而不在于简单地呈现结果。所以,探究题一旦放到考试卷中,就不是探究题了。如果一定要说这也是“探究”,那么考生每一道题目的回答都是在进行一种探究,都是在和文本、试卷命制者、阅卷者进行对话。
还有,有些所谓探究题难度也太小,如2007年宁夏/海南卷要求“探究”林冲的身份、性格和心理就比较浅,只要写出人物身份、性格和心理就可得满分。这种非常容易的考题不仅失去了探究的价值,还会造成考生在未来真正探究中的浮躁心理。
四、批判思维欠缺,多元解读消弥
“批判性”这个词源于希腊文“kritikos”,意思是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引申义有敏锐、精明的意思。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的态度”。综观多来的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似乎只有两题有一点检测考生批判思维的味道。其一为2009年扬州中考试卷23题: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少年”,有人认为是“老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其二为2009年宁夏/海南卷11题第(4)题: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其实,无论中考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文本中有不少可供我们测试考生批判性思维的资源,只是命题者还不善于从中挖掘。如2009年试卷,其中属于主旨值得反思的,有全国卷《孕妇和牛》一文中的虚假牧歌;属于思维单向缺陷的,有四川卷中《抗生素滥用》;属于论证逻辑欠严密的,有福建卷中《尺度》的随意发挥;属于言过其实的,如江西卷中《木车的激情》关于对木车的赞美、对现代交通的贬斥……如果我们有这方面的意识,考查批判思维的题目是不难命制的。
本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考试说明》根据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空间较大的特点,明确提出“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然而,在控制误差、弥补主观题目比重增加对高考选拔性损害的观点影响下,文学作品阅读题中多元解读基本消弥殆尽。教育部考试中心对主观题提出“在开放性的前提下尽量客观化”的要求,即“主观题目客观化”。这类试题的评分标准美其名曰“意思对即可”或“根据答案酌情给分”;然而,实际阅卷过程中仍是“采点”不“采意”。这类考题,其答案排斥多元解读,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个性体验与切身感受,不能鼓励考生的创造性解读。另外,多年来“阅读题答案在文中”一说被奉为经典的答题绝招,考生更不会大胆想象与向文外拓展。所以,考生在答题上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倒有点像做变相的填空题,根本谈不上多元解读。
五、文体测点不准,阅读习惯异化
虽然中、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题中的文体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一些考题忽略了文体的测试要点。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主要特点是有客观的研究对象、严谨的思维、独到的观点以及严密的论证过程;因此,其测试要点不应在词句意义的辨析与理解上,而应该专重于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其表述上,对主要观点的把握以及对论据、材料的判断上,对逻辑思路的明晰上。如2009年全国卷Ⅰ中《释“王”》一文,要读懂这篇文章,这样几个问题是必须回答的:(1)甲骨文的“王”字本意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述的?(2)甲骨文“王”的释义经过哪些阶段?(3)说甲骨文“王即斧钺”的理由有哪些?其中最充分的理由是什么?如果能回答这几个问题,这篇文章便全部读懂了。可是,这份试卷的题目,对上述问题很少涉及,相反,只考了一些段落和词句的理解,显然是抓小放大,测点不明。再如2009年上海卷《专家与通人》,首选测点应该是“文章认为专家与通人的区别在哪里”,或“现在不能成为通人的原因是什么”;但是,五道测试题总是在句子解意、语句填空、“太专”原因、“通人”重要性等方面做文章。
不仅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有着非常重要的测试要点,其实,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每一种文体都有其各自的测试要点。对有的文体来说,形式上的特征甚至更具有本质性,更值得考查。例如,新闻报道文体着眼于最快、最简洁地把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它的“倒金字塔”式结构就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若是考查学生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不仅仅要考查学生是否读到该新闻报道里的事件等信息,更需要检测学生抓住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恰当运用相应的技能快速、高效地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否则,选择新闻报道的价值就不大了。
篇10
一、认真阅读原文 这是我们做题最基本的保障,少了这一步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按照高考的一般性做题技巧,做好阅读文的题目,一般情况下要读三次。没有足够的阅读,何谈理解?没有理解又怎么能够作好题目?从心理学角度讲,多读九次能给自己增加信心。因此,充分的阅读作题的充要条件。第一次读,是首先对文章有一个总体的印象,通篇把握文章的信息点;第二次读,带着题目有针对性阅读,比如一个词或是一句话,看它在哪里,并注意上下文的情境。第三次,就是把草拟的答案放到文中去验证,能够讲得通就是对的。否则,就需要认真考虑了。
二、认真审题 这是考查学生对题目要求的把握,分析能力,所以必需高度注意!审错题就是“缘木求鱼”了。比如:“请结合原文找出对某某词的理解”这样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考查学生对与文章里面词语的理解。一般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可通过分析原文作答。如是“试判断某句话在文中的意思?”则是考察学生对文意把握,可多注意理解原文。
另外,审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再次阅读时候要有计对性地阅读,缩小提取信息的范围,提高做题准确率。
三、关注题目信息 大家往往会觉得很多时候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就像“老虎吃天无处下爪”,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信息点加以突破。要注意:除直接从文章里把握信息外,很多信息都隐藏在检测题目里,而题目本身其实就是对原文的分析和解读,学生可通过提炼题目本身信息来对文章内容、写作风格、主要艺术手法等做总结、归纳和分析、理解。这样做不但能加速正确认识文章,而且能提高答题(多是问答题)的准确率。
四、综合验证法 这一点是说做题(多是选择题)时注意各题之间的联系,提取各题答案以对比,归纳出你的答案。因为文章里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很突出的矛盾(反衬的手法除外),因此,把题目里面的信息加以综合,会容易判断出哪些信息对,哪些错。把不同的题目放到一起理解和分析,如一些观点在这里和另一题矛盾,那要注意,要尽量找出错误的来。并在选择答案时要提高警惕,可不采用与文意非常矛盾的观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