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20 13:0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诗词

篇1

端午思

徐晓伟

年年思,年年思。

那伟大的英雄,

你的正义的灵魂啊!

早早的住进了中华民族的心中。

年年思,年年思。

那伟大的诗人,

你的篇章啊!

是我们万代歌颂的精神。

年年思,年年思。

我伟大的民族骄傲啊!

今日是你的节日呀!

就让我为你敲起那民族的鼓声吧!

年年思,年年思。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篇2

尊敬的老师,今天是您的节日

您还记得我吗?那个顽皮而不懂事的孩子.当您收到这张心意卡时,就想我又来到您的身边.您的教诲,是明朗朗的阳光,照在我的心田里,让我青春之花开放.

老师,您启迪我真正领会了大自然的恩惠,从此我读懂了每一瓣绿叶,每一片彩云,每一个浪花.

敬爱的老师,素白的雪,是您的象征;献上为您编织的神圣光环,祝福您岁岁愉快,年年如意!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我们喜欢你,年轻的老师;您像云杉一般俊秀,像蓝天一样深沉;您有学问,还有一颗和我们通融的心.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亦融融.祝福您,节日愉快!

别后,漫漫岁月,您的声音,总在我耳畔响起;您的身影,常在我脑中浮现;您的教诲,常驻在我心田......在今天这属于您的日子里,恭祝您平安如愿!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崇敬的老师.在您的节日,您的学生愿您永远年轻!

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

敬爱的老师,您的教诲如春风,似瑞雨,永铭我心.我虔诚地祝福您:安康,如意!

您给了我灿灿如金的生活真谛,经过岁月的磨洗,弥久而愈明!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亦未必永垂千古;而刻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您的名字,将真正永存!

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一切逝去了的方知其可贵------我怀念这您带我们走过的分分秒秒

今天,在遥远的他乡,您的学生把您给予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心湖......

你的谆谆教导,是爱的清泉,将在我心灵的河床里,永远流淌......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浓;甘雨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祝您节日愉快!

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我成为挺拔的白杨,还是低矮的小草,老师,我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敬!

愿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着您;愿欢乐年华,永远伴随您.祝您节日愉快!

老师,我们诚挚的祝福,就像老树上的翠绿,浓浓密密,与岁月俱增!

所有的思念,更融合着不尽的感激与敬仰,愿您的节日里洋溢着 璀璨,平安!

当我们采摘丰收果实的时候,您留给自己的却是被粉笔灰染白的两鬓白发. 向您致敬,敬爱的老师!

多想再一次注视您的目光,多想再一次倾听您的讲课,多想再一次紧握您的双手,衷心道声"谢谢",用我所有的真诚.

篇3

关键词:次贷危机 金融脆弱性

五大投资银行解体、美国“两房”收归国有、全球央行联手降息,表示次贷危机向纵深发展,演变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观其表现、究其成因,次贷危机的爆发源于现代金融的脆弱性,是金融风险积聚到某一临界的必然表现。

金融脆弱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金融脆弱性的研究正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内容包括金融脆弱性的原因分析、金融自由化趋势与金融脆弱性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方面的研究。

(一)金融脆弱性的产生原因

经济主体的内在机制是信贷市场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明斯基从企业角度研究信贷市场的脆弱性,提出了“金融脆弱性假说”,认为信贷市场上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于借款人的高负债经营。克瑞格从银行角度研究信贷市场的脆弱性,提出了“安全边界说”,指出银行不恰当的评估方法是信贷市场脆弱的主要原因。

信息不对称是金融脆弱性的根源。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内在的脆弱性,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进一步加重银行危机。信息不对称主要包括借款人与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及存款人与金融机构间信息不对称。在前者的情况下不正当激励和道德风险是造成金融机构困境的重要原因,而后者诠释了存款人的“囚徒困境”银行挤兑的原因,说明金融是建立在集体信心基础上的,如果市场信心崩溃,金融机构是脆弱的。

宏观经济不稳定是金融市场脆弱性的主要原因。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不稳定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尤其是股市价格过度波动,而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及其联动效应往往是金融市场脆弱性的重要根源,风险积聚到一定条件下则形成危机。而引起资产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则是市场集体行为非理性导致的过度投机。

(二)金融自由化与现代金融脆弱性的关系

金融市场膨胀发展之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渐渐脱节,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金融自由化更加激化金融体系固有的脆弱性:

利率自由化导致银行部门的风险管理行为扭曲,从而带来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

混业经营使资本市场的波动极易冲击银行体系,导致金融业稳定性削弱。除证券业外,房地产业也是高风险行业,历史上,多次金融危机都与房地产投机有关,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

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但随着新市场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发,许多传统风险和新增加的风险往往被各种现象所掩盖,给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卡特(1989)指出,金融创新实际上是掩盖了日益增长的金融脆弱,金融创新在整体上有增加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倾向。金融衍生品具有极大的渗透性,其风险更具有系统性、全球性特征,打破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之间、衍生产品同原生产品之间以及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的传统界限,从而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风险传播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不断增加。

资本自由流动使国际资本日益显示出游资的特征,它们通过杠杆原理控制巨量资产、造成金融市场的巨大动荡、增加主权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使经济泡沫化、汇率无规则波动、货币政策失灵以及传播扩散效应,造成整个国际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加。

(三)金融脆弱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则演变为金融危机

金融脆弱性理论说明了金融体系自身的特点和缺陷决定了金融脆弱性的必然,而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加剧了这种脆弱性。但由金融脆弱性到金融危机还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演化过程。当经济发生变化或突发某些事件造成信心逆转、前景暗淡到达某种“触发点”时,就爆发金融危机,当全部或大部分指标——利率、汇率、资产(证券、房地产)价格、企业偿债能力(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变化,便意味着金融危机的发生。次贷危机就是金融脆弱性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突发表现。

次贷危机中现代金融脆弱性的集中体现

(一)银行“非理性亢奋”是次贷危机的根源

现代银行制度决定了银行的冒险冲动。一方面,银行业是高负债经营行业,股权资本占资金来源的比例非常小,具有典型的“内在脆弱性”,如果资金的投资利率超过债务利息率所获得的好处被股东所得,一旦出现损失则股东以出资为限承担有限损失,因此冒险所获得的收益无限,而风险有限;另一方面,银行保险机构为银行提供的保险承诺进一步激励银行的道德风险冲动,而且多次银行危机使人们认清政府一定会伸手救助,使存款人逐渐丧失了对银行的监督积极性。因此,现代银行制度主体缺陷所造成的金融内在脆弱性是次贷危机的源头所在。

银行向风险群体提供了超过收入承受能力的贷款。次级按揭贷款的借款人往往属于低收入、高按揭、收入证明缺失的高风险群体,按照以往优惠市场的标准他们根本不可能获得融资拥有住房。银行在利益驱动下为他们提供了高风险的融资,获取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的利息。

(二) “房贷泡沫”破灭是次贷危机的导火线

随着美国经济流动性过剩特征的显现,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至5.25%,翻了两番半;2004年-2006年发放的次级贷款从2007年开始,59%的贷款月供增加25%以上,19%的贷款月供增加50%以上,2006年浮动利率的次级按揭贷款逾期近15%。自2006年2季度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负增长导致的抵押品价值下降,进一步加重还款压力,致使不堪重负的购房者抛售房产,房价继续走低。宏观经济变化挤破了“房贷泡沫”,金融脆弱性积累到一个触发点,次贷危机爆发。

(三)以“费用”为激励的证券化链条印证现代金融体系的道德风险

资产证券化使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日益融为一体。虽然银行部门的风险可以通过证券化分散到资本市场,但因证券化融资各环节较银行融资的延长,信息不对称加剧,以道德风险为代表的金融脆弱患也随之增加,进一步印证了现代金融脆弱性理论的核心命题——市场经济内含金融脆弱性。

就抵押贷款证券化链条来看,其关键有六个主体:政府、借款人、贷款机构、住房GSE、评级机构、投资者;四个环节:一是贷款环节,二是贷款转让并打包形成证券环节,三是评级环节,四是销售环节;以及三个委托关系:一是政府委托住房GSE实现其公共政策;二是政府委托评级机构实现其信息公开目标并充当金融市场“守门人”的角色;三是住房GSE委托银行提供高质量的信贷资产。

在各个环节中每个利益主体目的各不相同,政府希望住房拥有率提高、金融系统保持稳定;借款人希望利率成本降低;贷款人希望通过证券化分散风险并获得更多的服务费;GSE购买打包贷款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担保和服务收入;评级公司则希望获得更多的评级收入;投资者希望投资安全并达到一定收益。

转贴于

道德风险就存在于信息不对称中的利益角逐。首先,银行在贷款之后将抵押贷款出售,违约风险已不重要,这使它对贷款的质量关注下降,而发放更多贷款,银行则可以获得更多的服务费收入,并且银行还会进一步做出逆向选择:出售高风险的抵押贷款来转嫁风险,而将优质资产继续保留;其次,住房GSE在从事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实现政府的公共政策,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政府的潜在信用支持与各种优惠条件来谋取高利润;第三,评级结果是评级公司为证券销售颁发的“许可证”,政府通过评级公司来实现公开信息的目的,但政府并不直接向评级公司付费,评级公司是向债券发行者收取评级费,因此评级公司的利益来源为证券发行的数量。

上述以“费用”收入为激励的证券化链条使得贷款信用标准一再放松,证券化各个环节的机构对于长期贷款的质量失去了监督激励作用,抵押贷款质量下降、抵押债券数量增加、风险上升,金融脆弱性加大,甚至导致住房GSE、评级机构和贷款银行三者形成有意识的“共谋”来实现各自的利益。由此可看出在特定的信息结构下,金融市场通过经济主体自动的理性选择及行为变化,形成金融脆弱性。一旦某一链条发生断裂(房价下降),潜藏的风险势必浮出水面,引起次贷危机。

(四)金融创新在金融脆弱性不断积聚中掩盖了金融危机

明斯基(1986)认为,“用不着分析金融资料本身,仅仅金融层次的增多以及撇开流动性的新金融工具的发明就是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加的明证”。一方面,那些深受青睐的低(零)首付,可调整利率的住房贷款创新产品掩盖了房地产市场日益增长的脆弱性,因为预期房价永远上涨的前提下,只要能及时将房子出手就可以控制还款风险。因此,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虽逐步积累,但同时也被悄悄掩盖起来。另一方面,证券化衍生工具的复杂性使风险评估和监管更加困难,各种金融机构通过衍生产品被捆绑在一起,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使风险更快在各个金融机构间扩散。

我国应采取的“抗脆弱性”措施

目前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我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情况下更要采取措施缓解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在挤出泡沫的过程中稳定房地产市场。受次贷危机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回归理性,泡沫被逐步挤出,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大起大落,矫枉过正,谨防银行不良资产抬头。

警惕热钱外逃、短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虽然我国资本项目并未全面开放,但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中国资本市场也受到一定影响,表现出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同步下跌。某些热钱会撤资回国“保驾”,出现外逃,我国应积极关注人民币汇率,避免汇率大起大落。

缓解世界经济低迷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次贷危机将造成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下降,这首先通过外贸渠道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目前在外贸与投资双降的情况下,内需是拉动经济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已出台庞大的政府投资机会,但仍需保证措施落到实处。

结论

从历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虽然金融危机表现在金融市场,但其来源和归宿都必定是实体经济。因此,采取措施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是避免金融危机、缓解脆弱性的根本。

参考文献

篇4

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再创黄金发展期的战略选择

以“八项工程”推进实现基本现代化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殷切希望江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先导作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这表明,总书记赋予了江苏为全国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子的重要使命。

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是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于2011年11月6日,在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题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报告中提出的,即到2015年,全省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全面建成体现党的十七大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使江苏的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再经过5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再创黄金发展期的战略选择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就以昆山为例,在调研时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并且嘱咐江苏发展得要比全国快一些。进入新世纪,同志、总书记都殷切希望江苏率先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来看,江苏已经具备了朝着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冲刺的基本条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国情,这就决定了各个不同区域的现代化进程必然有先有后。从国家发展大局看,全国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东部地区的率先探索和实践来引领示范,中西部地区的跨越发展需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来带动和支持。就现代化的基本要素来看,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工业化与都市化,江苏都有较为雄厚的基础,都走到了全国多数省份的前列。从经济层面看,江苏产业体系健全、结构优化,在全球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从科教层面看,资源丰富,居于全国前列,是为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动力支撑;从文化层面看,人文素质高、干部队伍管理能力强,全民具有争先、率先开拓的精神风貌;从社会层面看,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国较高,基尼系数在全国较低,市场经济体制因素在全国较活跃,社会安定和谐,生态体系不断优化。这些构成了江苏率先基本现代化的主要支撑体系和重要先行动力。特别是江苏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为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发展阶段的先行基础,为先行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按照中央的要求,江苏提出“两个率先”,即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实行现代化。其中,针对第一个“率先”,江苏省于2003年率先制定了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目前,江苏省已经在全国率先实现小康水平。“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速年均13.5%。全省GDP连续跨过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大关。20多个全国百强县,24个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乡镇,数量众多、遍布南北的亿元村,这是江苏率先小康的“表情”。

完成第一个“率先”后,立足江苏发展阶段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实现第二个“率先”,描绘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美好蓝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江苏抢抓机遇再创黄金发展期的战略选择。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为江苏加快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大机遇。江苏正在推进的转型升级工程,核心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契合了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大势。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考验中,江苏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能力加快提升,新兴产业发展不仅在规模上形成了一定优势,而且在一些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创新型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具备在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中抢占先机的有利条件。

以“八项工程”推进实现基本现代化

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崭新实践,江苏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八项工程”,包括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推进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文化建设、民生幸福、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目的是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2011年4月21日,江苏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推出《关于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决定》,对“八项工程”做出了全面部署。

篇5

关键词:传统装饰艺术 陶瓷装饰艺术 结合一、传统陶瓷装饰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就像一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空中我们也只能是艺海撷贝。

宋瓷的发展,深受宋文化审美的影响,在其装饰风格上,和宋画一样追求一种细节的真实和诗意的“灵气”,画面多为飘逸潇洒,一气呵成。在宋的五大名窑中,以磁州窑、耀州窑的装饰为上品,折枝莲花、花叶、卷草、缠枝、牡丹、莲瓣飞鸟衔草、凤穿牡丹等等,题材内容广泛,造型饱满,构图生动,尤其称道“刻划法”的装饰手段,它集装饰、工具材料的美为一体,在瓷土上行刀自如,腕力顿挫抑扬,最后的一层青釉把装饰美与工艺美完美无瑕地结合体现了出来。瓶、碗、盆边脚在连续纹样装饰上,此时也达到了一个顶峰,它既衬托了主纹饰又丰满了器皿的整个造型。此外,民窑在装饰风格上的较为随意,从而坯体刻划装饰形式,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它不但追求质地之美,还体现材料间交合之美,釉与坯体、坯体与装饰的划痕迹美。它们都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美学特征,对这一时期装饰艺术的推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龙泉窑绿而晶润的梅子青,耀州窑的葱绿,磁州窑的黑白化妆土等,都是坯体装饰与表釉结合的经典代表。

传统装饰艺术虽历经千年的衍变,确未在变迁中暗然失色,反而愈加有东方民族的特色,历经时间长河的冲刷,更显出其独有的魅力。科技革命已经把人类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中,生活的多元化、意识的宽泛化,使艺术的传承薪火相传。

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继承性,是一个历史的扬弃与发展的过程,从装饰题材到内容和形式,从创造方法到技巧,我们今天无一不是在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秀的装饰纹样如“牡丹纹”、“莲花纹”、“卷草纹”等等在继承和改良的基础上,仍然被今人认为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而广泛地运用,正是这种历史的积淀使这些“纹饰”大受欢迎。具有民族性,也就是具有世界性,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在经历了千年之后,仍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艺术在时代的变革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容纳百川,囊括经典,汇成了变异多彩的艺术长河,在流淌过程中,产生了继承性和统一性。

我们今天的陶瓷装饰艺术行为,无不是站在古人的肩上,在先人已奠定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乖凉”的基础上继承与借鉴其有益的东西上发展起来的。

二、传统陶瓷装饰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

在现代陶瓷装饰上,追求艺术上的独创性和鲜明的个性风格,是中国陶瓷艺术家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各个地区的不同窑场,甚至各个窑场不同作坊,在保持传统形式、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创造和发展自己艺术个性,使得现代陶瓷艺术百花齐放。

1.民族风格在现代陶瓷装饰上的反映

在陶瓷装饰方面,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宝库。现代的陶瓷艺术家在继承民族优秀的陶瓷装饰经验的同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先进工艺创造出许多装饰上具鲜明时代特征,意蕴美好的陶瓷艺术作品。

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时代新意。现代陶瓷艺术家在注重传统的同时,力求作品完美的艺术效果,永恒的艺术魅力。例如,景德镇巴德伟设计制作的“楚乐”台灯,就是作者运用了多年积累的有关历史、文学、书画等方面的知识及各种专业技能,在造型上借助了青铜编钟古朴、深厚、气度恢宏的民族风格,在装饰上主体画面采用三面汉砖刻画像:收获、弋射、导车,画面填上青花色科,用刻刀剔去空白部分,任其自然斑驳的痕迹,刻刀留下的凹凸不平的涩胎与青花形成色调与光泽的对比,画面之间竖直凹起部分,采用阳文篆刻书:“致广大,尽精微,融古今”,围绕房篆刻阴文书“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并填上珑釉,画面的上下绿边饰以乳钉,其它部分帽粘上一层细碎的泥颗粒,从而增强了整个装饰的粗犷、质朴风格,通体施青釉,使青花色料在青绿釉下显得格外沉着、庄重,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又例如瓷板画“冬”,它是以景德镇传统刷花工艺来表现的,装饰内容以表现自然界冬天雪景的气氛,展现出的是一幅宁静舒展和秀美的乡村雪景图画。作者在表现形式上,把现代人们的审美趣味与爱好通过色彩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使传统刷花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使传统刷花艺术重新展示了新的精神风貌。

2.传统艺术在现代陶瓷装饰上的具体体现

一般来说,民间艺术最富有传统色彩,各民族艺术家往往都是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就好像孩子吸取乳汁一样。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剪纸、年画、泥塑、木雕、蜡染等等。我国当今陶瓷装饰巧妙的吸收和借鉴了流行了两千多年的民间剪纸艺术。传统的剪纸其表现内容极为丰富,花鸟虫鱼,山水树石,人物走兽等应有尽有。题材也相当广泛,有寓意吉祥的,有借喻长命、富贵的,有企盼招财进宝等等。民间剪纸在装饰上的简炼、流畅、连续、概括性和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也形成了剪纸作品从创作构思到制作成品之速度快、时间短的特色。因此,它应用起来很灵活,适应性强。出于上述的种种因素,剪纸被陶瓷装饰吸收与借鉴,并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增添了器物的美,同是也表达了现代陶艺术家们的崇尚美、向往美的纯真、善良的情感。色釉综合装饰“京剧脸谱”就是作者采用民间剪纸的形式在瓷瓶上表现京剧脸谱的上乘之作,作者运用剪纸的形式,使脸谱的面块和线条用色块根据艺术构思加以组合,并辅之以名贵的色釉装饰,更加突出了脸谱的色彩感和立体感,这种集剪纸艺术、脸谱艺术和现代陶瓷艺术于一体的艺术作品,进一步表现了浓郁的传统审美情趣。

三、小结

现代陶瓷装饰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要立足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成就,另一方面要善于融汇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营养,发展自身的现代陶瓷装饰。吸收外来文化,不是照搬,更不是消失自己的艺术特征,相反是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优秀传统。

只有认真研究传统装饰艺术、总结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这一份珍贵遗产,应用并吸收、融汇现代科技技术的新成就、新工艺,充分发挥现代陶瓷装饰善于表现传统审美情趣之特长,才能使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在世界艺术中重放异彩,在世界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永善.说陶艺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秦锡麟.中国陶瓷.江西美术出版社.

篇6

目前市场上的虚拟磁带库依照架构不同,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备份软件型(D2D)、应用服务器型(VTL Appliance)、智能化专用型(Intelligent High Preformance VTL)。

第一代,备份软件型虚拟磁带库。

将磁带库模拟软件直接安装在备份服务器上,把备份服务器的某些文件系统分区模拟成磁带库,从而使备份软件以磁带库方式使用磁盘文件系统。

此类方案下的备份磁盘暴露于主机的操作系统,本质上依然“在线”。在用户看来,依然在线的数据一定是不安全的。举例来说,如果备份服务器不幸被病毒感染,该病毒完全可能在损毁在线磁盘上数据的同时,损毁备份盘阵上的数据。另外,此类方案占用主机资源,性能受限。这种方案多由备份管理软件作为一个功能模块提供,价格比较低廉。但由于受制于文件系统,其应用场合、I/O性能及数据安全性具有一定局限。因此,此类方案主要用于备份缓存,即先备份到磁盘,然后在服务器不忙时再将备份转移到物理磁带库上。

第二代,应用服务器级虚拟磁带库。

该方案实际上是另外一种虚拟磁带库的软件实现方案:通过把虚拟磁带库管理软件安装到一立的专用服务器内,而将该服务器及所连接的磁盘存储设备模拟成磁带库。

这种方式下,备份服务器或其他应用主机通过FC或SCSI与专用服务器连接。此时专用服务器及所连接的磁盘存储系统一起体现为虚拟磁带库。

与备份软件型虚拟磁带库方案的不同点是,备份服务器或应用服务器把专用服务器及其磁盘阵列当作一台磁带库设备,实现了虚拟磁带库设备与主机设备在物理和逻辑上的分离。

此类方案下,虚拟磁带介质―磁盘逻辑卷, 不再是操作系统格式化的扇区,而是和磁带一样的裸介质(raw disk)。其上备份数据也是按顺序存放的,在物理层上实现了磁盘读写的线性化,避免了文件系统的碎块问题,充分利用了磁盘设备的高速I/O性能。

这种方案的不足是需要利用一台具有一定扩充能力的PC服务器作为虚拟磁带库管理器,系统优化性较低。另外,控制器部分采用了PC服务器结构,不够精简,并且PC服务器及其连接的磁盘阵列管理不统一,不是一体化结构,容易产生PC服务器和后端存储的不兼容问题。

第三代,智能化专用型虚拟磁带库。

就存储市场而言,我们熟知的主流磁盘阵列是采用ARM结构、嵌入式实时系统作为核心的。最早的磁盘阵列形态是PC服务器+JBOD磁盘柜。这种老式的设备在可靠性、性能上都无法与采用ARM结构的主流磁盘阵列相比,因此,现在市场上已经很难看到这种早期形态的磁盘阵列产品了。

篇7

关键词 传统陶瓷,现代陶瓷,装饰艺术

1引 言

所谓陶瓷装饰,是根据装饰美的一般规律和表现形式,在限定的陶瓷器物上,将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来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运用装饰规律和美的法则组织、安排陶瓷从器型到画面的关系组合,从而构建起一个新的视觉世界。现代陶瓷装饰艺术更加强调作品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作用,同时艺术家用自己的设计理念,将更多新的内涵融入到陶瓷装饰艺术作品之中。陶瓷装饰艺术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

现代陶瓷装饰悄然发生着变化,并不意味传统陶瓷装饰的材料和技法不复存在。现代陶瓷装饰不是使用现代材质、技术去烧造一个历史曾经有过的形式,也不是去抄袭和拼凑一些传统的艺术符号,而是要把握住长期生活在传统之中的人们的审美情趣,创造出有时代气息、新颖独特又不乏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所以说现代陶瓷装饰是以传统陶瓷装饰为基础,不同的是在陶瓷器皿的造型、装饰形式及材质的综合运用上有了创造性的变化。以下就从三个显著变化谈起。

2器皿的造型

器皿的造型能表现时代的一般精神,反映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一般面貌。

通过陶瓷这种材质的特殊性,将造型装饰烘托出一种气氛、一种情趣,给人一定的艺术美感和享受。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设计文化的日趋深入,陶瓷装饰造型设计已不单纯是物质形态的表象,而应该是涵盖了功能性、经济性、审美性的一些内容和含义。现代的陶瓷艺术家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形态的形式追求上,没有拘泥于传统设计中对称等一些规律法则,也没有沉湎于华丽的表面装饰,没有局限于泥性与烧成制约的框架中,而是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对传统造型中的呆板、停滞、僵硬和缺乏情感风格的厌倦。另外,在大力提倡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前提下,现代陶瓷装饰在造型上也充分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人们选择一件陶瓷装饰器皿,不仅是为了满足物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体现一次完整的审美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所以,在人们的消费呈现多元化的今天,陶瓷装饰中的造型设计也将日新月异,以适应时展的潮流。

3陶瓷装饰的形式

现代陶瓷装饰的形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形式有:陶瓷绘画、陶瓷肌理、艺术釉等。

3.1陶瓷绘画

陶瓷绘画的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其本身规律发展的同时不断从姐妹艺术中借鉴,也就是说,现代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广泛吸纳、厚积薄发的过程。从现代陶瓷装饰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青铜器的厚重与威严、漆器的朴质与单纯、织绣的华美与富贵、染颉的随意与神奇、玉器的细腻与温柔、金银器的繁缛与高贵,可谓海纳百川。

传统陶瓷绘画的风格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画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而现代社会发展之快,人们已经很少使用毛笔写字、画画,这也影响了陶瓷绘画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角度和水平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陶瓷艺术家们利用传统陶瓷颜料的手段和方法也有了更广泛的范围和更多尝试。如李林洪的山水瓷板画系列、戚培才的手指画、张文冰的新彩花卉装饰等(见图1),都使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传统陶瓷装饰中的多子多福、一虫一道、群仙祝寿、连生贵子等题材逐渐减少,因为它们与现代人的思想理念和认识范围已产生了矛盾,与现代时尚的家具设计产生了冲突。鉴于这种现象,逐渐出现了单一的几何图案、卡通形象、抽象花卉、人物、动物、建筑等现代陶瓷装饰图案。这些图案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虽然这些题材在传统的陶瓷装饰中也出现过,但两者之间在表达的形式、色彩构图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也许是人的审美情趣不同于以往的缘故。

3.2 陶瓷肌理

肌理作为陶瓷的艺术术语,指物体表面诉诸视觉或触觉的组织构造。一般指陶瓷作品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手法和烧成阶段所造成的表面肌理组织,它是材料、制作、火炼等因素的综合表现。现代陶瓷装饰中的肌理表现注重视觉感受对于器皿表面的质地的作用,同时对器皿本身来讲也可以增加它的立体空间感。

肌理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创作过程中偶然出现的,我们通常称作偶然形态,另一种是我们借助某种工具或力量在胎体表面随意刻划,试图寻找肌理的独特效果。通常后者往往呆板,而前者会出现超越想象的魅力。当我们欣赏一件作品时首先是心理有感应,进而产生想触摸的愿望。从这两方面来看,陶瓷装饰中的肌理的运用带给人的愉悦是两方面的,既可以满足人们视觉上的审美要求,同时又满足生理上对自然物质的亲近感。肌理的运用可以让人们在欣赏同一件作品时享受两种及多种的艺术美感。比如一件圆柱型花瓶,如果它表面是平整的,会给人一种明快舒畅的感受,插上花束也会很协调;如果采用平行排列的泥条盘筑纹理,那么就会给人一种粗犷的朴实感,这种感觉会跟花束产生强烈的对比感。再如,现代陶瓷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充分考虑到肌理与光的关系,如果陈设时在作品上方放一盏射灯,那么肌理的效果可以说达到了完美。

陶瓷肌理有着极宽的表现领域和丰富的潜能,它可以华丽也可以淡雅,可以凝重质朴也可以晶莹璀璨,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可以是臻广大也可以是尽精微。但尽管它们如此丰富,其内在品格和潜能仍未受到重视和开发,新的环境、新的观念、新的要求,迫使我们对传统的老观念提出反思,相信它必将在构造陶瓷装饰艺术的创造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3.3 艺术釉的运用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陶瓷装饰在釉色这方面来讲种类更为繁多,出现了各种颜色釉、结晶釉、无光釉、流动釉、碎纹釉等。现代陶瓷釉色的装饰不仅仅局限在一种釉的运用上,可以充分掌握各种釉的特性来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在色彩的把握和处理上也充分考虑到色彩的协调、面积的对比等,使作品更富有时代气息,满足人们的要求(如图2所示)。

4材质的综合运用

相对于传统陶瓷装饰而言,现代陶瓷装饰在总体上更体现出现代开阔思维方式和综合运用各种材质的表达方式,这种运用打破了以往单一使用瓷泥材质的工艺,而是在原有的陶瓷表现基础上,扩展到陶瓷与木材、不锈钢、玻璃、塑料等材料的综合运用,这样就使陶瓷装饰材料的使用由一种增加到两种甚至更多。由于材料的不同,那么它们在质感、肌理等方面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感染。材料的综合运用在发挥陶瓷特性的基础上又同时弥补了这种特性所带来的一些限制,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我们在欣赏一件作品时,除了留意它蕴藏的精神内涵和表达语言外,还会为某种特定的材料本身所拥有的美感而激动不已。综合材料的运用使现代陶瓷装饰艺术进入一个无比广阔的领域,但利用各种材料的同时要注意主次关系,对陶瓷设计来讲,瓷泥的成分占的比例要大一些。另外,还要充分保留材料的个性,探索材料本身的规律,掌握其性能差距,使材质的运用与陶瓷本身的结合达到完美。图3即为多种材质综合运用的陶瓷工艺品。

5结 语

现代陶瓷装饰艺术应该不单单是悦目的形与色以及生活的点缀,更应该是对生命意义的愿望表达,刺激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作出更大的努力。所以,现代陶瓷装饰艺术应该继承传统装饰的精华,吸收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同时又要扎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使其以清新而粗犷的气息引人关注,充分体现出自由个性和材质的自然属性。

参考文献

1古泥者.陶瓷艺术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E]./f?kz=208072544

2 刘宏伟.现代陶瓷器皿造型与陶艺[M].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75~76

3 程 耀.陶瓷材料表面肌理的变化[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6:418

篇8

大自然赋予了人们视觉上不同种类的事物,那些丰富的外观形态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人们仿生造型的源泉。这些事物为人们带来了美的形式,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式,使我们获得了多层次的思维。原始社会陶器制作、新石器时代的篮纹、绳纹的肌理形式都是古代人类最初的仿生意识。先民们从自然中选取优美生动的形态或局部,经过提炼与概括,使造型与纹饰达到完美的统一。从早期的仿生陶塑到宋瓷的仿莲花碗,葵花式碗等造型,它不仅是对外形的塑造,更重要的是把自然事物与生活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使一件陶瓷既美观又有实用价值。

宋瓷独特的美感来自形似到神似的艺术境界。宋代仿生瓷器型从实用角度出发,进行抽象凝练,把自然中的元素特征融入到造型中来,形成了特有的清雅脱俗的特点,在满足实用价值的前提下,具有很高的审美性。在中国陶瓷史上,各种仿生陶瓷层出不穷,且各具有时代的鲜明特色,但宋代各个窑口的仿生瓷器造型在历史上是很突出的。如图宋代绿钧瓷,模仿莲子造型,但又不是全部照搬,它截取了莲子顶部圆弧,使得整个器形将莲子的可爱,圆润的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爱不释手。

宋代 钧窑绿釉莲子形水盂 北京中汉拍卖有限公司2014年春季拍卖会 高6.4cm

由此可见宋代的陶瓷仿生造型不会陷入纯粹为模仿而模仿的境地,而是在仿出效果的同时,达到平淡的美学境界。宋人追求一种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美,在宋瓷的造型上,宋人善于从自然生物形态中找到创作的灵感,截取生物形态中最生动、最优美的部分,与器物固有的形体相结合,通过理性思维的创作,从形似上升到神似。从这种自然美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人温厚宁静的精神世界追求。

图示定窑白釉印花芦雁穿花纹碗,六瓣花形口,碗内满印花纹,口沿印回纹一周,器底作缠枝瓜果图案。胎质洁白细腻,胎体轻薄,内外均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黄,第一感觉这个碗就给人带来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六瓣花口配以大雁,石榴花,瓜果等浅雕更加提升了其田园风格,使人心灵得以净化。宋瓷在造型上的仿生是将生物形态抽象化,用简单的形体线条反映自然物的本质特征,它让器物的造型回归自然,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赋予了器物返璞归真的个性。

宋代 定窑白釉印花芦雁穿花纹碗 首都博物馆藏高7厘米,口径19.2厘米,底径6.8厘米

现代生活陶艺是现代社会、经济与审美多种因素的产物 , 是造型艺术中强有力的新门类。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审美要求的变化,生活陶艺成为更加自然原始的艺术品。在陶艺创作中介入仿生设计的作品可以给人更贴近自然的感受,因为泥土是最纯朴的更接近于最初造物者的材料。泥土、水、火再加上高温的锻炼,自然就成就了质朴的艺术品。例如陶艺家崔迪作品《山・云》,静穆的群山延绵起伏,幽兰而又深沉,器皿口沿如行云流水般飘逸而又自然。“山・云”的艺术性和工艺性完美结合,这不仅是作者对陶艺本能语言把握,还是对大自然的高度仿生。

审美性和实用性兼具的特性使生活陶艺从传统的艺术瓷中脱颖而出。陶艺创作中提取自然界中最具独特造型元素,以简约概括的造型形态创作出既美观,又具自然形态之美的作品。自然界万物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如果用心去体会,必然触景生情有所获得,生活陶艺的灵感就是源于普通的事物,高度的仿生也能成功表现美的价值和魅力。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一直从大自然中寻得启示和灵感。现代生活陶艺也是如此,但单纯的模仿自然界追求形似,或者是追求造型的独特而忽视其功能性,是行不通的。宋代仿生瓷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缘于“理性思维”。从理出发,达到造型与功能的完美统一,用简约的造型却恰到好处的表现出自然物最美的部分,带给人的便是清淡典雅、爱不释手的感觉。对于现代生活陶艺来说,器形功能的实用性是永远不能忽视的,作为生活陶艺的本质便是实用,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器形造型上的仿生改变,用陶瓷表现最合适的仿生设计艺术品。

篇9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框式词条 词典建设

一、前言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设有一些特殊的词条,如,[爱…不…]、[半…半…]、[大…大…]、[一…一…],等。这些不同于一般的词条,他们是由一个个框架组成。我们把它们叫作“框式词条”。邵敬敏(2008)提出“框式结构”这一术语,而李振中(2008)在支持此术语下并提出了单独研究“框式结构”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所涉及的框式词条乃是“框式结构”中的一个分支。邵敬敏把它们叫作“双项双框式”。

框式词条本身有许多的子集。其子集由常项和变项两个部分组成。以下材料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四八]分别用在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或词素的前面,表示各方面:~面~方,~通~达,~平~稳。如“四面八方、四平八稳、四时八节、四通八达”等。

在框式词条 “四A八B”中,“四、八”为框架,是常项,是固定成分,具有固定不变性。A、B为空位,是变项,是由固定成分搭配而成的空位中有待嵌入的自由成分,具有自由可变性。“四面八方”“四平八稳”“四时八节”“四通八达”是框式词条“四八”的子集。

二、《现代汉语字典》中框式词条收录的不足

《现汉》之所以设立这样的框式词条,是基于以下考虑:一些常在人们口语中出现而定性又不十分强的类固定语,没有资格作为词汇单位设立条目,便用框式词条以纲带目地使之出现。设立这种框式词条的目的是引导人们用某种架构去类推创造出新的类固定语。这种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现汉》中框式词条的收入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准入词典的条件探讨

词典设立框式词条,是为了人们以此为架构去类推创造新的准四字格式的类固定语服务的。实际语言中的框式词条并不只是《现汉》所收的这34条。这样一来,什么样的框式词条可为词典收入,什么样的框式词条不能为词典收入,就成了一个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

《现汉》从功能上看是规范型词典。规范型词典是为促进民族共同语规范化服务的词典。因此能成为规范型词典中的一份子的框式词条,不仅有一定的生成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如框式词条[一…一…]在北大语料库统计的子集个数是67,在《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使用度最高的前8000个词词表”的次位是2004位,累计频率是82.2447。因此,《现汉》录入这一框式词条是有必要的。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些第一、三项是自由成分,第二、四项是固定成分的词条,也具有一定的生成能力和使用频率。如“…来…去”在北大语料库统计的子集个数是87。在《汉语频率词典》中“使用度最高的前8000个词词表”的次位是4412位,累计频率是90.5653。但是由于词典处理技术的限制:1.头一个字隐含,则无法在以音序为主要检索手段的《现汉》中立定条目;2.第一、三为固定成分与第二、四为固定成分的框式词条同时收入的话,容易出现“撞车”的问题,例如,[说…道…]已收“说三道四”为例,[…三…四]条若再以“说三道四”为例就发生了重复现象。所以,我们不必录入这样形式的词条。

(二)框式词条与子集词条的关系的处理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一个框式词条设立后,会解释相应的子集即常规词条。但是笔者发现,《现代汉语词典》只拿出了某种框式词条的部分子集进行了单独解释,而剩余的子集并没有如此。但有的剩余子集的使用频率还是相当高的,有时甚至超过词典中单独释义的常规词条。词典收入高频率的词语并且对此词语,进行解释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的材料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一…而…]分别用在两个动词前面,表示前一个动作很快产生了结果:~哄~散,~怒~去,~望~知,~扫~光,~挥~就。

[东…西…]表示“这里…那里…”的意思:~奔~跑,~张~望,~拼~凑,~倒~歪,~涂~抹,~一句~一句。

[一…而…]和[东…西…]两个框式词条的子集很多,可是字典中只挑选了“一蹴而就”“一概而论”和“东倒西歪”“东拉西扯”“东鳞西爪”这几个子集。其它子集就或许也应该拿出来解释。根据北大语料库统计得出:

表1:框式词条[一…而…]子集出现的频率

表2:框式词条[东…西…]子集出现的频率

我们可以看出“一扫而光”“一哄而上”和“一拥而上”出现频率都高于“一概而论”。“东张西望”“东奔西跑”出现频率也都高于“东鳞西爪”,甚至“东张西望”频率高过了“东倒西歪”。像这样的框式词条还有[爱…不…]、[半…半…]、[不…不…]、[半…不…]、[七…八…]、[千…万…]、[一…半…]、[一…不…]、[一…二…]、[有…有…]。可见,《现代汉语字典》框式词条子集的收入需要进一步斟酌。

(三)框式词条的词典释义的探讨

有的框式结构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却没有随着改变,原有的释义就显得不够充分。下面是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笔者的研究给《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不合理的框架词条重新释义。

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半…半…]分别用在意义相反的两个词或词素的前面,表示相对的两种性质或状态同时存在。如“半文半白(白话里夹杂着文言),半明半暗,半信半疑,半吞半吐(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半推半就”。

如果按照字典上说的“分别用在意义相反的两个词或词素前面”,那么这个框架结构就不包含“半坐半卧、半搀半背、半咸半淡”等。“坐”和“卧”“搀”和“背”不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或词素,而是相关的两个词。而“咸”和“淡”是相对的两个词。并且用在意义相关、意义相对、意义相反的两个词,所表达的色彩意义也是不一样的。1)当“A、B”为意义相关的词或语素时,“半A半B”的色彩意义一般是中性的,没有褒贬之分。2)当“A、B”为相对反义词或语素时,“半A半B”的色彩意义比较复杂,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如果“半A半B”使用本义,则一般是用来描写一种客观事实,没有褒贬之分;第二,如果使用引申义,则一般为贬义倾向。3)语义相反,即指绝对反义词(或语素) 。这时“半A半B”表示一种令人不满的状态,有明显的强烈的贬义色彩,如“半生半死、半男半女、半阴半阳、半人半鬼”等。

(1)进门来,他便半坐半卧地倒在沙发上,一语不发。( 老舍《四世同堂》)

(2)a.这片位于日月山下、湖水半咸半淡、面积达四千四百五十六平方公里的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我这个万里之外的南方人早在读小学时就略知一二了。(何与怀《青海思》)(用本义,中性)

b.学生是我的上级,面对他们我胆战心惊,讲课时操着半咸半淡普通话,还夹有广州话,学员听得一头雾水,有的急得抓耳挠腮:“老师你刚才说什么?听不懂啦! ”(叶世光《“广州兵”海南从军记》)(用引申义,贬义)

(3)决心终身守寡的时候,你们以为在她心里的那个起轩,是我现在这副半人半鬼的模样吗? (琼瑶《鬼丈夫》)

在例(1)中“坐”和“卧”为意义相关的词,“半坐半卧”表示两种状态并存,没有褒贬之分。例(2a)与(2b)中的“半咸半淡”,“咸”和“淡”是意义相对的两个词。在例(2)a中“半咸半淡”用的是本义,是描写一种客观事实。而例(2)b中的“半咸半淡”使用的是引申义,有贬义倾向。例(3)中的“半人半鬼”,“人”和“鬼”是语义相反的词。“半人半鬼”表示了一种令人不满的状态。

因此,我们为[半…半…]框架结构释义为:用在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词或词素前面,表示两种性质或状态并存。如“半坐半卧,半说半唱,半推半揉,半文半白(白话里夹杂着文言),半明半暗,半信半疑,半吞半吐(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半推半就”。

2.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不…而…] 表示虽不具有某条件或原因而产生某结果。事实上,词典中的解释只适用其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包括全部。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把此框式结构写为“不A而B”。我们根据前人的研究与语料的收集,得出此框式词条有以下四种解释。a.不具有某条件或原因而产生某结果:~寒~栗,~劳~获,~谋~合,~期~遇,~言~喻,~约~同,~翼~飞,~胫~走。b.因为其原因而产生某结果:~欢~散。c.没有做某事而去做另一件事:~期然~然,~量力~轻敌,~患寡~患不均,~患贫~患不安,~揣其本,~齐其末。d.“B”对“不A”的补充说明:~得~知,~一~足,~可同日~语。

像这样的框式词条还有:[半…不…][无…无…]、[大…大…]、[没…没…]、[七…八…]、[东…西…]等。

三、结语

框式词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出现是一个极其有意义的创举。但由于框式词条收入的不全面、其子集选择解释的不充分以及释义的不完善,《现代汉语词典》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词典的发展需要语言理论来支撑。解除制约取决于语言理论的发展的。自然,框式词条各个方面的全面、完善必然离不开“框式结构”理论的发展。“框式结构”还处于比较年轻的阶段,它只是构式理论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未形成一套理论。但是它有单独形成理论的条件和实用价值。我们相信,只要这套理论成熟并带入辞书研究中去,框式词条在词典中发挥的作用将无可限量。

参考文献:

[1]崔达送.论“词”“辞”类异形词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语文,

2007,(4).

[2]曹炜.《现代汉语词典补篇》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史上的地

位[A].中国辞书论集[C].2011.

[3]江蓝生.《现代汉语词典》与吕叔湘先生的辞书思想[J].辞书研

究,2004,(6).

[4]李振中.试论现代汉语框式结构[J].甘肃社会科学,2008,

(5).

[5]邵敬敏.汉语框式结构说略[J].中国语文,2011,(3).

[6]邵敬敏,黄燕旋.“半A半B”框式结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7]邹韶华.语用频率效应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8]马聪丽.现代汉语“A而不B”的格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

篇10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陶艺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这样一个历史环境背景下产生的。由于长期的文化专制统治被解锢,以及大量西方艺术思潮和西方现代陶艺的影响,当时的中国陶艺创作难免不受其表面形式所吸引。因此,现在要列举这一时期如美国现代陶艺之父彼得髙沃克斯这样一位几乎被世界公认的划时代意义的人,几乎是很难的。这也说明这一时期的陶艺家恰恰是为未来中国陶艺繁荣做铺路的人。这除了当时的客观条件外,恐怕就是作为“未竟的事业”现代意识精神原则不明确。这或许也是造成认识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尴尬局面,以致于20世纪90年代一些感时髦的艺术家介入陶艺创作并在全国举行了一些所谓青年陶艺家作品展。尽管这对陶艺在中国的造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并未在真正意义上确定陶艺的现代性,未来的现代陶艺还在脚下。

强调陶艺的现代意识,其实质目的就是要陶艺家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按胡塞尔说法,意识具有多义性,他最关心的“意识是作为间向性的体验,体验具有对对象的指向性”。很显然,意识除了抽象的理论思维外,还同实践相关联。所以意识的意向性是同经验主体的实践经验不可分离。陶艺创作的意识体验实际上是创作者心理上对陶艺作品的综合反应,它包含着经验主体所具备的文化积淀、教育背景,人生经历、艺术技能等等。而这些恰恰也是创新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国传统陶瓷历来注重分工明确,一件陶瓷至少要经历数十位工匠之手,有的甚至“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在突出个人特点方面很受限制。我们呼唤陶艺的现代意识,其目的就是要唤起、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个人的独立创作精神,甚至包括烧成方式上。为此,真正陶艺家必须亲自从陶艺媒介(泥、釉、火)中,采用试错法(trial and error)去发掘他们所需要表达的元素,找出适合自己的语汇,来表达他自己的体验,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自己特色的陶艺语言。至少从目前来看,能踏踏实实地把窑炉工程,配釉及艺术相结合的陶艺家并不多。

因此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谈陶艺的体验意识,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意识由于其意向性(internationality),总是呈现为“对……意识”,所以,现代意识实际上应该是“对现代的意识”,现代由于更多地被理解为一个时间要领一个相对传统而言的历史学范畴术语,而这里所涉及的则更不定期有哲学和文化意义上的倾向。而这方面也正是我们现代陶艺所忽略的。我们知道,宋瓷何以能够代表华夏文化审美品质,正是因为同宋代思想中的儒、释、道三者的渗透合流分不开,与宋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联。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宋人对自然,对宇宙的认识有所深入,对人本身的认识也较前代深刻许多,因此,宋瓷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

强调陶艺的现代意识,实际上关注的是现代性的意识。然而,现代性并不意味着与传统对立或分割。与此相反,我们必须站在“现代性”的立场上,对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做出批判性的考察和创造性的转化。一方面消解传统,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依靠传统。中国古人说过“天下大同”,在当今全球化的氛围中,发生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文化冲突,因此,现代性应在文化建设中,确立自主的主体意识与进取精神。“只有世界性,才有更深刻的民族性。倘若一个民族的东西,不具备普遍性特质,那就根本难以为其他民族所理解”,这说得太深刻了。比如:明代青花瓷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喜爱,这与郑和下西洋与世界交流分不开。海上贸易即是文化的输出,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的引入。我想这应该是形成明代青花瓷世界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当今更是一个综合创新的时代,综合是可以出现新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