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范文
时间:2023-04-06 09:2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主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的社会存在与这个新社会的主体形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现代生活锻造出现代意义上的人,锻造出他们的感受,锻造出他们的历史背影;而现代个体对现代生活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经验。人们对现代社会的体验和态度的书写,以及受到现代社会猛烈撞击的文人抒情称为现代主义,它包含了人们的欢呼与焦虑。
随着殖民输出,这种肇源于欧洲的现代性扩散到亚、非、拉等地区,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产生了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继发现代性。艺术史学者潘公凯认为: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后发达国家的知识精英对于这种巨变的敏感和应变性的“自觉”选择是继发现代性的关键和本质属性;在这种基础上形成的情感表达与文化逻辑即是属于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现代主义。
在“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课题研究中,潘公凯突破了欧、美学者对于现代性所做出的“本质论”上的定义,整体性地提出了把握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的研究方案,针对中国近现代艺术史提出了传统主义、融合主义、西方主义和大众主义,以此阐述中国的现代主义艺术。
篇2
后现代主义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信息革命的产物,它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方法论,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学、建筑设计等各个领域中。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在绘画上,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抛弃传统绘画的写实主义,创造了独立于客观自然状态之外的抽象艺术;杜尚则将其思想推进发展,彻底颠覆了艺术的固有概念,认为思想本身就是艺术。之后,波普艺术的流行、解构主义的热潮及超现实绘画、新绘画的多方面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时装上得到充分表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朋克们在清一色的黑皮茄克上随心所欲地装饰闪闪发光的别针、铆钉、拉链、锁链和刮脸刀片,嬉皮士们则留着刺猬状的短发在节奏激烈的摇滚乐中狂舞,街头时装与社会风潮相呼应。“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是当时指导着装打扮的名言,高级女装也由此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时装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时装发展到今天,体现了集多元文化于一身的精神,它在背弃传统的同时,坚决反对提出一个新的思想和秩序取而代之,有意识地不确定自己的身份。后现代主义时装大致有四大特征:
一、延续性。 既对抗它的前身――经典传统,又反对有一个特定的新的概念标准,这种混浊性使其跨越了高雅与大众化的疆界,并有意游戏于这种分界之间。在后现代主义时装作品中既可以看到过去的影子(借用历史风格来增加设计的文化内涵),又完全是崭新的形象。
二、广泛性。后现代主义跨越国家和学科界限,从建筑学到艺术、音乐、文学,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几乎都涉及到了。后现代主义时装的设计理念、灵感与视野具有全球性的广泛空间。
三、包容性。后现代主义时装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自然、历史、社会、未来及今天的所有时装形态都被包容进来。
四、不定性。后现代主义的急先锋索特萨斯认为“设计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没有永恒,只有瞬间” 。后现代主义时装的模糊性、多元性以及意义上的混合、夸张、幽默与消费主义等特点被描绘成重大文化变革的一种预警信号。
后现代主义时装的设计大师
英国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1941――)性格怪僻,设计风格独特,常带有特迪青年风貌和朋克风貌。她和社会名流麦克拉伦在伦敦国王大街开设第一家服饰店。歪斜的楼梯、粗野放荡的情调、店名频繁更换,由于一些服装使得穿着者看上去更像可怕的屠杀受难者,或是一批惊奇、兴奋和心甘情愿的牺牲品,不少人将她视为颓废派艺术家和自甘堕落者。1982年她开设第二家服饰店,经销朋克青年喜欢的化妆品和奇装异服。80年代后推出“新浪漫主义”和“海盗风貌”,如内衣外穿、有吊袜带的西短裤、带葡萄叶的紧身衬裤、无上衣的撑架裙等奇装异服。韦斯特伍德将逆反设计思想渗入时尚,把现实的丑陋和阴暗面暴露出来,从而迅速成为世界时装的主题。
日本设计师 高田贤三(1940――)在石油危机的日子里,他适时地为正在扬弃和否定自己传统的欧洲青年消费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如女装上衣采用男式夜礼服,裙子采用包缠形式等。他说:“我喜欢直线所具有的大气和大方,面料无论冬夏都使用棉织物,而且不要里子,把鲜艳的原色组合在一起,自然花纹与条纹、格子纹自由地搭配―――我喜欢把许多不同的东西混合在一起……我的设计、我的事业从这里出发。”
法国设计师 珍・保尔・戈尔捷(1952――)以奇异怪绝的设计风格著称,并以摇滚舞星、通俗音乐学者、手工艺泰斗三项美名集于一身而闻名于世。在首次个人会上推出令人惊叹的“先锋派”系列,他让模特儿穿上表现粗狂的超短男式皮茄克,配以显示娴雅女性感的芭蕾舞短裙,内衬古朴轻柔的长裙,腰系层层绸带。此外,他还专门设计了内衣外穿的式样,尽管与当时潮流相悖,却在数年后风靡欧洲;在与日本成衣商合作时,创作出臀部半露的红色天鹅绒内裤和男女都可穿着的战壕服等。至80年代,他已成为巴黎最有影响的新一代年轻人崇拜的偶像型设计师。他有着顽童般的叛逆心理,常以流浪汉、妇女的荒诞和邋 遢行为作为构思背景,而没有一味跟随法国的设计思想。1990年8月推出整个后背的男式女装之后,又于1992年10月了一套女装,这一新时代的“皇帝新衣”,实践了彻底的“女性复归”;同时另一套男装“头发裙装”―――身着波浪金发裙的父子,表述着作者对自然人性的赞美。近几年,戈尔捷常将科技感很强的材料运用到服装设计中,造型创意十足。
法国设计师 克里斯丁・拉克鲁瓦(1951――)他的女装设计风格充满着飘忽不定的幻想色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今日价值万元的女装,几个月后也许会变得一文不值,今天的赞扬又可能变成明天的反对。” 1990年他推出金字塔型外轮廓的女装,其超短裙和羊绒混纺大衣同色、同质、齐长,加之几处黄金色点缀,使女装的整体效果新奇、婀娜。不断变化的时尚,是他永恒的追求。
篇3
【关键词】 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抽象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当代主义
教学实践期间听导师点评学生作业。作业是要整理20世纪的流派大纲,学生是美术史专业大三的学生。但在梳理美术史的时候,仍有很多学生把波普艺术紧挨着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回来查阅了一些书,至少在我拿到的资料中,波普艺术和超现实主义之间还有个抽象表现主义,在安纳森的西方现代艺术史中,甚至还要加上美国20年代初期的艺术现象,包括八人画派和军械库展览。
我不知道他们把抽象表现主义放到哪里了,对于美术史的学生来说,抽象表现主义是不可以忽略的艺术现象,而把抽象表现主义放到波普艺术之后呢?也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因为美国的波普艺术发生在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并且是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抗而产生的。
在《英国的波普艺术:现代主义在理论上的终结》中,可以读到“汉密尔顿曾经是新达达主义艺术家,杜尚的门徒,深受后者艺术哲学的影响,而且跟杜尚一样,人和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思辨性,是波普艺术当仁不让的理论家。”1
汉弥尔顿是波普艺术的开山者。初学美术史时,看到的第一幅介绍波普艺术的图片就是他作于1956年的《到底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非凡,如此有魅力?》。提到英国波普艺术,这件作品就是绕不过去的。当把英国波普艺术和美国波普艺术混到一起作介绍时,这件作品变成了波普艺术的开端。
在能查到的资料中,波普艺术的时间是从英国波普艺术算起,把英国的波普艺术与美国的波普艺术混同在一起了。事实上,这两者应该分开来算。一个是美国波普艺术并不是从英国波普艺术发展而来,二个是在世界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这两者的地位相差是很大的。英国波普艺术进入世界艺术史,更多的是体现当时进入消费社会并且作为艺术史的细节,保证艺术史的完整而存在。对世界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美国的波普艺术。
而事实上,稍微留心一下,在艺术史的课本中,大多是把波普艺术放在60年代的艺术流派中。它们在50年代英国就出现的开端只是作为对波普艺术的补充描述而存在。这是因为波普艺术在60年代才在美国兴起,并且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英国的波普艺术只能说是提醒了美国人要关注他们自己社会,就像杜尚初到美国时促使纽约的艺术家们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城市,从而引发出精确主义一样。
波普艺术对达达主义和杜尚的传承不用多说,众多的美术史课本上都会提到波普艺术的“新达达主义”名号。并且波普艺术常用的拼贴手法确实来源于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团体在1922年之后与达达主义团体很难完全分开了。这也是学生们看到波普艺术对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传承的一部分,以至于他们把波普艺术紧紧地编排到超现实主义之后。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王林《形态学》讲古典主义的那一章里已经分析了西方艺术的发展进程,“文化的交叉和政治的分裂形成欧洲美术传统在地域上的扩散和在历史上的断裂,由此造就二评论经传统的更替,而不是一元性文化传统的兼并。”虽然这只是归纳的结果,而不能作为演绎的根据,但我们在学习西方艺术史时应该有这么一种基本的观念在其中。西方文化的更替和批判更容易造就一种隔代继承的状况。在西方艺术史中,这种状况比直接传承更普遍。
印象派反抗古典学院主义的权威,走出尊重个人感观的第一步,后起的现代主义运动纷纷效仿,要绘画和艺术摆脱文学和宗教的绑架,走向“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路子。美国的抽象主义艺术家们吸收了抽象形式的宇宙性和普遍性,放弃了理性的分析;他们剔除了超现实主义精致描绘的细节,保留了自动绘画,最终把这两者揉合成带有美国气质的抽象表现主义,把世界艺术的中心从巴黎转到美国。
原本绘画摆脱文学是为了追求自由,当形式主义的清规戒律成为了权威之后,又成为了对自由的限制,失去了反抗最初的目的。他们的艺术脱离生活,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们在市场和理论的重压下陆续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波洛克醉驾死亡,形同自杀。罗斯科在卧室中割腕,警察的报告中写着“明白无误的自杀”。
此时,艺术家们再一次发动了追求自由的革命。由形式主义发展而来的极简主义硬边艺术等抽象艺术虽然存在,但此时在艺术舞台上唱主角的成了美国的波普艺术。这在美国已经是60年代的事情了。他们继续杜尚的思想,把形式主义者们看不上眼的东西拿来摆在画廊里,指定它们为艺术品。他们表现消费社会为人们欢迎的大众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与印象派反抗学院艺术对艺术家的限制与压迫,着重表达人的感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到这个时候,从超现实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再到波普艺术的关系已经是很清楚了。即使挑出艺术史年表中的一些相关的事件,这几个流派间的关系也是一目了然的。
1915―16年,达达运动出现于瑞士。他们提倡自动性和偶然性。当时的社会情形使得达达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破坏性与批判性。
1922年超现实主义召开巴黎大会,正式取代了达达的地位。此后,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社团很难完全分辨清楚。
1940―41年,蒙德里安和超现实主义者们来到美国,促进了抽象表现主义的产生。
1947年,超现实主义者们回到欧洲,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们摆脱了超现实主义的束缚,陆续发展出自己的签名风格。
1955年,劳森伯格展出结合绘画《床》,既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抗,也是拼贴与抽象的结合。
1956年,汉弥尔顿《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变成如此与众不同,如此吸引人?》成为第一件波普作品。
篇4
关键词:艺术化生存现代主义艺术观念设计创造性思维
一位教士登上一列火车,由于他经常乘坐这辆车,因此列车长认识他。教士伸手到口袋中掏车票,但没有找到,他开始翻他的行李。列车长阻止了他:“教士,我知道您肯定有车票,现在别急着找。等找到后再向我出示。”但教士仍在找那张车票。当列车长再次见到他时,教士说:“你不明白。我知道你相信我有车票,但——我要去哪里呢?”这是一个幽默故事,但是却暗含了我们人类对自己未来命运的追问——我们要到哪里去呢?我们未来的生活理想和目标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如何获得?
一、艺术化生存的必然选择——艺术与设计
人类生存的美、生存的合理性以及人类的未来命运,都与设计的理念以及设计的方式有根本的联系。设计是我们追求理想生活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当代文明的一种境界,一种诗意的、艺术化的理想,同时也是我们当代人无法回避的事实,无法逃遁的生活环境。
未来社会,人类理想的生存方式是艺术化生存方式。艺术化生存方式,是一种全面和整体的生存方式,不仅需要知识和技术,还需要更成熟的人类情感。按照这种生存方式,从事艺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更好地掌握自己和认识自己,而不是让无情感的技术和机器掌握自己。人类必须通过这种艺术,在技术发展遭遇的暗礁中踏出一条回归自己的路。在这条路上,设计和艺术一直相伴相随,共同改变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视觉时代,每时每刻目睹媒体的各种图像,不断从艺术角度做出抉择。选购服装、买块地毯,购置家用电器等,我们都要在款式、颜色和图案上做出抉择,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到艺术抉择这件事,或者很少留心自己兴趣和标准的起因。
每件艺术品都是一种潜在的刺激物。能给人以最深刻的人生体验的艺术品就应算是最伟大的艺术品。艺术是一种想象,与生俱来,还可以培养成生命的一部分,使人终生受益。艺术抉择从根本上是我们自己的视觉文化意识的趋向性。就创造和欣赏而言,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这种意识,使我们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多种文化的世界,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
与其说艺术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艺术既是创作活动,也是观赏者的响应活动。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社会产品的生产已不再被简单地分为纯物质或纯精神了,模糊性填平了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沟壑。逻辑性的求同思维不再是科学家的代名词;形象性的求异思维也不再是艺术家的天赋。两种思维综合交叉将使设计之树遍布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角落。设计与艺术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一个二者之间对话的“边缘地带”迅速形成。因此这样的设计理应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设计的重要方面。“设计应被认为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的活动,而不是一个科学的活动。”(Marco Diani语)
作为有艺术含量的创造活动,设计通过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满足着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于具体的设计项目而言,技术的规定性和艺术的创造性是为达成设计目标而存在的两个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满足设计艺术最终形态的物质和精神功能要求的整体。设计中也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一个设计不是直接地进入生产,而是巧妙地引发另一个新的设计。因此艺术相对于设计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艺术在设计活动中可以开启设计者的思维,拓展其想象空间,探索无限的可能性,以解决设计中表达的问题——观念设计或概念设计。
二、难解难分——现代主义艺术与现代设计实践
在近代,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新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产生的契机。很多工业设计品的形式表现出与现代雕塑和绘画的密切关系。现代主义艺术与现代设计相互影响,在建筑和雕塑方面尤为瞩目。许多设计家就是艺术家,设计了许多时代性的代表作品。如赖特的流水别墅、门德尔松的爱因斯坦天文台、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等等。而勒·柯布西耶等许多设计家,早年几乎都热衷于现代艺术活动。
包豪斯时期,结构主义的抽象形式设计与新造型主义绘画和雕塑就存在着惊人的共同之处。许多现代主义艺术家被邀请到学院讲学,教授基础课程,如著名的现代主义艺术家费宁格、依顿、康定斯基、保罗·克利、莫霍伊·纳吉等等。
依顿在教学中重视发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启发学生的色彩感受;康定斯基对色彩、形体的近乎科学方式的理性分析,影响了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康定斯基总是在一系列讲演中用图表来说明自己的色彩理论。他那强调数量有限的原色以及外加黑与白的“日尔曼式的”色彩理论,后来形成了广泛的影响。纳吉的构成主义摄影实践和基础课教学,对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保罗·克利对包豪斯色彩观念的特殊贡献是他关于色彩级数特性的结论,并将这种结论应用在绘画和教学中,体现了很强的色彩科学的精神。约瑟夫·艾尔伯斯的绘画《向正方形致敬》就源于其老师保罗·克利的色彩级数原理。
保罗·韦茨(Paul vitz)和阿诺德·格里姆奇尔(Arnold Climcher)在其《现代艺术与现代科学》一书中,对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归纳如下:现代主义艺术的最突出特征是它对抽象的偏爱。
到了20世纪早期,许多重要的艺术家如康定斯基、德劳内、波洛克和德·库宁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就是从早先热衷于描绘可辨识的景观或形象,转向完全或几乎完全抽象风格的成熟阶段。另一个值得注意和最整体性的倾向,是消除了透视空间,这就导致了画面的平面化。第三个显著特征是,它自觉地关注自己的历史功绩,尤其是诸多不同艺术运动理论上的解释。第四个特征是所谓的艺术的“知觉”本性,它涉及我们如何“看”和“看”什么。
现代主义艺术的这些特征和观念,不但深深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形式的面貌,提供了设计产品的美的精神特征,更重要的是艺术家通过设计实践,积极参与到对现实物质世界的改造中来,使人化的自然具有了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功能,为人类艺术化的生存方式提供了可能。
在当代,观念艺术作品又在纯艺术领域内掀起了艺术思潮的巨浪,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和潮流。观念艺术启迪着创造的灵性,也影响着当代设计潮流的走向。
三、殊途同归——观念设计与创造性思维
观念设计又称概念设计,原是产品设计中的一种设计方法,是设计过程的早期阶段,其目标是获得产品的基本形式或形状;是开发性的,对未来从根本观念出发的设计;是预见的,在设计中不考虑生活技术水平和材料。现在,概念设计已经从产品设计领域拓展到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各个领域,成为观念设计的同义语。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设计也是一种传达活动,是运用形象或符号向观众传送一种信息的过程。通过视觉的基本元素的设定、计划、构成来达到预定的目标,使设计家同观众达成一种信息沟通。如何使信息和形式有机结合则是设计过程的全部。信息即观念,观念是设计审美评判和表达的主题。观念始终是设计的核心。观念在这里可以是一种哲思、理念、感受,也可以是形式因素本身特有的抽象内涵……它是设计的灵魂。观念设计则是一种强烈夸张的甚至是怪诞的忽发奇想的方式。把观念寓于形式之中,以一种理想的方式或非理性的,有时可以是纯抽象的方式向观者传达引导或预测着使用设计的方向和潮流。
观念设计启迪着艺术的创造思维,影响和引导着设计的潮流,设计艺术家要彻底解放思维的禁锢,进入创造的自由王国,观念设计将会是开启这自由王国大门的金钥匙。
设计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的创造性过程。设计的过程是寻求解决问题最佳办法的过程,也是需要发挥设计师创造能力的过程。创造性是衡量设计综合价值的重要标准。创造性还来自设计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的要求。通过设计满足引导和创造需求,是社会对设计的要求,也是人类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具体体现。
技术创新在观念设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念设计中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要在设计领域中发现某种新事物、提出某种新思想,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现有的产品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激发出的新颖构思和创见。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和灵感的进发,是设计人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创新本身就意味着不拘一格,不局限也不依赖于某种特定的模式。技术创新的结果是一种新材料的选用或新科技手段在设计中的运用。
另一方面,观念设计需要创造性思维的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放式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创造性想象。没有创造性想象,作品就没有生命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设计人员要打破习惯性思维,变换角度,开阔视野,才能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建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创造性思维有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多种形式。在观念设计中,要努力发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充分注意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辨证统一,准确把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巧妙结合,善于捕捉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的“闪光和亮点”,这样才有可能设计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产品。
在观念设计中,主要就是通过创造性思维解决设计中的创造问题。创造性思维是艺术的主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观念设计中,由于艺术与设计的上述关系,借助艺术思维的某些特性,探索艺术思潮对设计的诱发因素,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选择。历史已经给出了我们答案。
参考文献:
1、荆雷著《设计艺术原理》,山东教育出版杜,2002年
2、鲁道夫·阿恩海姆[美]等著,周宪译《艺术的心理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艾迪斯·埃里克森[美]著,宋献春等译《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4、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5、柳冠中著《工业设计学概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6、廖军著《视觉艺术思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
篇5
【关键词】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
引言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主要通过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艺术装饰等来展示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浪潮下如何体现中国传统特色始终是设计者无法回避的焦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成功将现代社会功能溶于古建筑群之中,其古而新的建筑形式蕴含着本土化与时代化融合下的创新。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由贝幸铭及其事务所设计。新馆最终选址在苏州古城内,而且紧依古典建筑和园林―它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基地环境,不论对建筑师、还是对于生活在古城的居民、甚至对苏州古城的整体风貌以及基地周边的原有环境都是一种考验。当查阅了关于贝老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的相关资料、报道后,对于贝老贯穿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整体观、自然观、发展观甚是敬佩。而这种反映在旧建筑改扩建设计中的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建筑文化的理念正好映射出作为东方建筑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是一种学习。从社会成员的角度看,人类天生并不完善,建筑文化不仅提供了一个人居环境,而且提供了一个思想与行为的习得之所。建筑反映出人类的文化系统―宗教、科学、艺术、哲学、经济、伦理等综合的观念和认识,通过世世代代的学习,人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群体特质。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大厦,是由许多材料部件构成的,他们总结并包容了我国数千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又影响到我国数千年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中国古代建筑作为这种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在世界建筑文化之中,自成体系,独具风格。
2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
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诊释。
2.1轴线新馆建筑总面积:15391m2,分首层、二层、地下一层。新馆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大堂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展厅;东部是行政办公区、教育区和饭店。这种类似三条轴线的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
2.2院落布局基于传统规划思想之上的建筑单体的组合以及浓于伦理的道德传统,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的庭院文化应运而生。贯穿新馆设计之中的东、西两侧的院落式组合和周边的传统合院式住宅相互呼应、协调统一。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这种传统的庭院组合设计不仅满足现代建筑对于功能、景观的要求,同时赋予现代建筑以传统文化内涵。
2.3环境设计从新馆设计中,我们首先可以解读到的是和城市肌理的密切关系,这种在城市肌理上的嵌合,表现在东北街河北侧I-2层商业建筑的设计,新馆入口广场和东北街河的贯通;亲仁堂和张氏义庄整体移建后作为吴门画派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区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侧原张宅“小姐楼”(位于补园南、行政办公区北端)作为饭店和茶楼用等;新址内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兰树也经贝老设计,恰到好处地置于前院东南角。从时空上延续了苏州古城的文化脉络。在空间上,书画厅巧用传统规划符号九宫格,中间贯通,这种处理同时对表达条幅式书画的用光和所需墙面十分有利;首层展厅与天窗廊道由墙隔断分开,人漫步廊道,展厅的构架、天花和木边使人联想起中国古建筑的语言,而廊窗外的一个个庭院,由窗取景,若隐若现。而所有的组织,则是以非常简明、便捷、出神入化的建筑语言来表达的。
在水面处理上,从博物馆大门进去,从八角形中央大厅后往西走,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室内水幕墙和荷花池。一座曲折的石桥将水面分隔成大小不等的空间,为了使死水变活,将北墙西北一角设计得细水潺潺,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而为了增加水面的情趣,在水面上种植了睡莲。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八角凉亭、竹林等无一不体现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
篇6
[论文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工业
詹姆逊(F.R.Jameson)(1934一)是美国西方理论研究在中国造成巨大影响的人物之一。詹姆逊糅合各个流派于一身,从独特的视角来解读当今复杂的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社会。他认为从未过时,而且也从不会过时,永远是分析社会的一把犀利的利剑。在对美国社会进行分析后,创立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1首先,在前人划分的基础上,他把资本主义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处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英国为首,在血腥暴力的支持下肆无忌惮地进行掠夺,人们之间体现为裸的金钱关系,体现在文学中是对社会人物之间围绕金钱展开的全知的讲述。现代主义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以欧洲列强为主,开始了殖民地掠夺,人们之间体现为典型的异化,体现在文学中是对个人的无限崇拜,是天才辈出的时代。后现代主义大体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主,进入了跨国资本主义阶段,人们之间体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体现在文学中是对此时此刻感受的无限强烈感。
其次,资本主义的一切规律都适应于后现代主义,而后现代主义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社会。如:M—c—M公式(Money—Capital—ExtraMoney)即把钱变成资本,然后再用资本产生更多的钱。在后现代主义,现在人们追求的是概念中的钱,即用股市炒股来实现钱生钱。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永无止境的贪求,对新的市场的不断开发,新产品的不断创造。在后现代主义中,人类最后两个未被资本践踏的领域——人类的无意识领域和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也已遭到破坏。对新产品的不断开发,使后现代主义中的人们购买产品不仅仅是为了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商品占有的欲望;广告业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知道某种商品,而更多的是使人们产生购买的欲望。
随着尼采的上帝已经死亡的呼声,在后现代主义出现的是典型的拜物教。随着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在物化的驱动下,文化和经济渐渐的合二为一,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文化工业的出现。经济的发展在于推动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在于获得经济利益。如美国娱乐业的大量出口,是受到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在文化工业的推动下,在后现代主义中,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每个人都被铸造成毫无差异的消费者。
2根据詹姆逊的描写,后现代主义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首先,后现代主义以空间感为主。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空间感越来越窄。互联网的出现,使得网络虚拟空间出现;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我们周围都是毫无表情的摩天大楼,各地都很相似,而且资本主义的不断深化使得乡村和城市的区别已经越来越模糊,所以后现代主义的人们没有方位感,很容易迷失自己,也没有距离感,犹如雾里看花。现代媒介的快速发展,使得周围的一切都可以复制,创新没有了发展的余地。工业技术的长足发展,使得手工业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物品已经看不出手工的痕迹,如汽车,导致了类像的出现。类像不同于复制品,复制品仍然可以找到原作,但是类像没有原作。类像的出现,使得人类自身和周围的物品失去了联系,人类越发变得无能为力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哥白尼已否认了地球中心说;达尔文否认了人类的优越性;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和性驱动力;而语言学更宣称是语言在说人,而非人在说语言。在科技的耀眼光芒中,人类越来越迷失自己。距离感的消失,使得人们失去了批判的能力。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独立的语言国,说着属于自己的话语,因此模仿不再行之有效,在后现代主义中只剩下空洞的模仿即剽窃。剽窃在后现代主义中也是典型特征。在现代主义造就天才的年代中,一切想得到的都已经想到,因此后现代主义只留下对已有的东西进行重新安排整理,即所谓的剽窃。在后现代主义中,人们不再批判某人的观点不正确,而是会说其措辞表达有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中,充斥的不是各种不同的思想,而是不同的表述。
其次,后现代主义的时间感断裂。詹姆逊认为,现实主义处于解码阶段,脱去了神学的外衣;现代主义处于再译码阶段,推崇个人崇拜;后现代主义则力图跳出这个解码译码的圈子,所以出现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不到语言的线性特征,只活在现在,有很少的过去时间感,根本无将来时间感。因此,现在的感受特别强烈,会产生犹如吸毒者一样的幻觉。体现在文学中,就是怀旧电影和魔幻电影,都是重点在借过去或将来来讲述现在。时间感的断裂使得主体也变得四分五裂,主体的死亡意味着创造性的终结。超级秘书网
篇7
传媒的喋喋不休――后工业社会固有的白噪声――对后现代主义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这种流行本身也是一个自悟的行动,它表明,一种文化力图理解它自身,发现自己在历史上的独特性。事实证明,时尚既是文化需求的表达方式,也是它朦胧地认识自身的方式。时尚召唤我们辨析现在与以往的异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认识我们自身。这样,对新事物的虚构变成了一种推陈出新的传统,后现代突破的神话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讨论。
后现代主义像现代主义一样,很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十分矛盾的范畴,时而是能指,时而又是所指,在指意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虽然如此,我们试图阐明它的努力并不完全是徒劳的。倘若这一辨析差异的努力是为了预示我们的文化选择,勾勒我们对历史真实的理解,描述我们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形象,那就值得我们给与清醒的关注。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的、必须对话的宇宙中,舍此而外也许别无他途。
我知道,所有这些评述都无法使那些想要获得后现代主义确切“定义”的人满足。但是人的任何行动都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而所有历史事件都无法获得公理性的定义。后现代主义像其他任何运动――例如至今依然众说纷纭的浪漫主义――一样是人类文化行为中的综合体。而人类的文化行为也很难与他们的其他行为区分开来。因此,后现代主义的任何特征都可以在其他时代和其他运动中找到先兆。我以为,对任何运动中的任何特征都可以作如是观。
我的看法是,至少有三个理由可以解释这种历史理解的特殊性。第一,历史上绝对新的、断裂性事件是极其罕见的,例如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北欧人就发现了它,而埃及人则可能比他们双方发现得还要早,所以,任何“新”都有各自的来历。当我们接近它时,它就可能退却。第二,历史的叙述要求某种抽象,因此,只有以模糊事物的本质界限为代价才能获得连续性。例如,我们可以在这一前提下断言,崇高从朗吉努斯经过博克、华兹华斯、爱默生一直“延伸”到利奥塔。第三,任何关于“先行者”的声明――X并不新,你可以在Y中找到它――都掩盖着一种三重的解释:关于X、关于Y和关于“新”的特殊概念。而且这种复合的解释往往倾向于现在。例如,我们所以现在,而不是30年前,才感觉到后现代的特征存在于《商第传》中,恰恰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现在才学会辨认后现代的特征,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才能把《商第传》而不是《汤姆・琼斯》,看作后现代作品。
亚里士多德式的定义――人是一种能思维的二足动物之类――很难移用到我们的文化史中来,那么,怎样在没有定义的情况下来讨论文化问题呢?从传统与实用的角度看, 我以为要靠惯例。这本文集倾向于这一方式,即让后现代主义的关键术语、观念和语境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澄清它自身的含义。通过“后结构主义论争”我们大家已经非常熟悉这种作用。虽然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许多方面有共同点,但二者却是无法合并的。后现代主义似乎更广阔,其规模是国际性的,艺术、政治、技术,举凡文化的所有层面都在它的领域内,从日本建筑到哥伦比亚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种种思潮都可以是它的部分。后现代主义宽泛、松散、奇形怪状、光怪陆离的特点常令批评家们沮丧不已。
现在看来,后现代主义现象比我原先预料的更为繁纷,它的结构也更加复杂。尽管对技术的梦想和对乌托邦的憧憬依旧是它的核心,然而同我原先的设想相比,它的技术乐观主义和乌托邦主义要少一些。我现在的看法是,它要求更多政治上特别是地缘政治上的关注,当然这种关注不应缩减为或左派的空话、假话。也可以说,它要求一种富有韧性和弹性的实用主义,既内在于人的欲望中,又不失信仰的机灵性。
篇8
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起源,现代主义设计思想
现代主义运动是贯穿并主导整个20世纪设计界的一场运动形式,几乎涉及到意识形态的所有范畴。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内容和实用性、功能性、形式服从功能、批量化标准化生产和为大众服务等特征。
现代主义设计体系和设计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工业革命的完成,是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条件。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首的大部分欧洲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各国工业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成果膨胀,彻底摧毁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农耕经济基础,农业时代的手工业设计形式随之失去了存在和生长的土壤,而当时盛行过分装饰、矫揉造作的欧洲维多利亚装饰风格,与社会发展很不相符。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女王于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产品国际博览会。博览会的展览大厅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派克斯顿设计,采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完成,材料特殊,造型奇特,采光良好,被戏称水晶宫。它的创新之举在于两种新材料的应用和采用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被称为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开山之作。博览会上的众多展览品中,工业产品外形丑陋,而传统手工艺品精雕细刻,两者之间形成强烈对比。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知识分子的思索,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结出了当时设计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机械产品质量低下、外型丑陋,二是大批工业产品的生产缺乏既定的美学标准,折衷主义盛行,缺乏统一风格。另一方面,他们排斥工业化,都是机械否定者,认为是机械带走了曾经的美丽,一时间言论纷飞。其中,英国著名评论家约翰·拉斯金提出,艺术家都应该参与工业品的设计,赋予产品更美的形式;艺术和技术应该互相结合;设计应该从自然界汲取营养;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他的理论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成为之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指导思想,也为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萌芽创造了条件,至此,众多设计家的思索拉开了设计界改革的序幕。
兴起于19世纪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威廉·莫里斯的出现,使得拉斯金的思想从理论付诸到实践中。工艺美术运动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生产,具有忠实自然、反对矫揉造作、讲究简单朴实的特点。莫里斯设计的红屋,设计风格清新自然,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典型代表作。同时,莫里斯还提出了民主思想,反复强调设计中应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主张设计风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他依旧主张手工艺生产,恐惧机械生产,对大工业持反对态度,使之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潮流。
19世纪末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在工艺美术运动影响下,掀起了新艺术运动。它是一场装饰艺术运动,涉及领域广泛,是一场承上启下的运动。它完全放弃了对任何一种形式的追求和参照,主张曲线,造型自由流畅,反对直线和几何造型,主张自然主义,反对机械和工业化生产,带有更多的幻想和唯美色彩。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便是新艺术运动的精彩代表作。许多设计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预示着新设计运动的到来。
20世纪初,设计的发展由量变飞跃为质变,很多国家早期的设计探索成果,可以看作是现代主义设计的雏形,尤其以德国、荷兰、俄国最为显著。德国彼得·贝伦斯是世界上最早从事功能化工业产品设计的设计家,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他于1909年为德国电器工业公司设计的厂房,完全摈弃了以往旧的建筑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和幕墙结构,使厂房极具实用性,是现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最早雏形,为以后功能主义原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于1900年出版的《庆祝艺术与生活—作为文化最高象征的演艺事业的审视》一书中,全部采用无装饰线字体,版面简单,设计风格朴素,为以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发展圈定了大的方向。他的很多设计思想在以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中逐步得到充实,是真正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定人。
美国设计家伊兰克·赖特、苏格兰的察尔斯·马金托什以及其参与的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维也纳的分离派运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主义设计进行了探索,他们的成果为日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赖特的设计具有强烈的功能主义倾向,主张有机设计,具有现代主义的特征;格拉斯哥四人在平面设计中的象征主义、采用几何造型、采用黑白为基本色彩和马金托什著名高背椅的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简单、高度装饰的平面特征,也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萌芽时期的一个鲜明组成部分。
众多设计家的设计风格逐渐成熟,与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和德国工业同盟之后的包豪斯,共同掀起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他们的设计思想则构成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体系。20世纪3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进而影响了全世界。
【参考文献】
篇9
恰恰相反,现代主义强调无装饰是一种极端主义主张,它的装饰是隐藏在产品内部的,具有深刻文化语义的装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主张形式符合功能,反对不必要装饰
现代主义发轫于大机器生产时代,是从历次的设计与运动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适合大机器生产的设计思想、主张,以及表达形式的总和。现代主义设计最大的成功所在,就是克服了过去设计运动中给机器生产带来的障碍,它用几何形式来表现设计产品的造型,以适应大机器的成批量生产。一般来讲,设计是以实用功能为目的的造物实施计划及其结果。既然强调设计时的功能,所以形式就理应在次要地位,装饰也就显得更无足轻重了。因此,从设计的目的上说,现代主义设计主张是正确的。事实上,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和主张及其成果也是正确的,它完善了设计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关系,科学地解决了设计与技术、设计与艺术以及设计与生产的关系。例如,早年英国的魏德伍德所组织的陶瓷生产,事实上就是接近现代设计与机器生产之路的,魏德伍德的陶瓷厂使用了机械化设备,并实行劳动分工,在陶瓷产品装饰技术上采用印刷图案转印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陶瓷产品批量生产的装饰问题。但是,魏德伍德的创举没有被足够重视。适合大机器生产的设计还在继续摸索。现代主义在摸索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设计的主流思想,解决了让人们困惑很久的设计与生产问题。那就是为了设计目的和功能的需要现代主义设计主张形式符合功能,反对不必要装饰。
二、现代主义对装饰的态度,是反对影响大机器生产特征的装饰
现代主义对装饰的态度可以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及设计理论家的设计思想与他们的设计实践中得到证实。在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家看来,面向现代主义的设计是大众化的、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思想的理想设计王国;强调功能主义特征展现,并以其作为设计的目的和中心,讲求设计的科学性,重视效率和经济效益;强调利用现代结构,并与新材料诸如钢筋、水泥、玻璃等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结合体;反对装饰,尤其反对不必要的装饰,并认为装饰是罪恶;主张简洁的几何形式与严整的表面形式,其目的是要符合机械化和批量化生产的需要。总之,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主张对现代环境的适应性设计,反对盲目的形式主义和不必要的装饰。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们为了践行他们的理论,也积极参与到设计实践中去,并设计出代表他们设计思想与代表时代潮流的作品。与其说是他们的设计思想指导了他们的设计实践,还不如说是他们的设计实践为理论成熟做了必要的准备。作为“机器美学”的创始人,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柯布西埃,投身到现代设计中设计了不少现代建筑,充分反映了“机器美学”的特征,例如,1929―1930年,他设计的印度旁遮普邦省会迪加尔最高法院①(图1),从内到外,从局部到整体都是方体形,即几何形。不仅形式简洁,就是材料也采用了现代钢、水泥和玻璃等新型材料,可谓经济适用。就是这样,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从建筑开始践行了他们的主张,不仅为社会化生产节约了大量经济开支,也为现代社会文化生活开辟了新环境。
总之,现代主义从设计的功能性目的出发,进行设计造物的内容和形式,避免不必要的过分修饰给大机器和批量生产带来障碍,克服了以往设计没有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现代主义设计极力反对装饰,认为装饰破坏了工业生产的秩序性,是对机器美学的否认,是对功能的贬低。
三、现代主义设计的装饰表现,是充分利用了装饰中积极和有益的因素
装饰,从广义上讲,就是给物体以表面的装点与修饰,是美化物体的手段及其结果。装饰艺术,就是利用艺术的法则对物体进行装点与修饰,或以装饰为目的对物体进行艺术加工。从设计角度来看,装饰不是功能的设计,是可有可无的设计内容和过程。因此,现代主义为了全力解决机器生产中的主要矛盾,弃装饰于不顾,甚至反对装饰来解决设计与生产的关系问题。因为,在工业革命以后的若干时间内,世界范围的设计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不论是以英国为主的工艺美术运动及其设计,还是强调装饰的设计,乃至新艺术运动的设计,都是在机器生产的“”进行修补,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机器生产与设计的关系。一是人们当时的认识局限性所致;二是人们不愿意放弃传统,总想将传统的东西嫁接到新事物上。故此,长久以来,总是出现良莠参半的设计,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而现代主义设计在解决了设计与生产的关系后,大张旗鼓地主张反对装饰,实际上是反对传统与现代的不理性结合,而不是反对所谓的装饰。客观上,现代主义设计产品的装饰是隐藏在产品形式内部的一种更加隐蔽的装饰。
从装饰的形式看,装饰有自身的组织结构,比如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框架式结构等,为的是在装饰中形成一定的组织和秩序,产生一种秩序美感。从装饰的色彩表现特征来看,装饰的色彩有主次之分,各色之间讲求对比和协调的关系,既要突出主题色彩,又要做到协调性与互补性的统一。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装饰是人改变旧有事物和旧有面貌,使其变化、增益、更新、美化的互动。也就是说,装饰并不是人类必须抛弃的文化活动和内容。装饰艺术追求的是实用性的装点和美化,因而设计与装饰艺术结合也是设计的追求目标。工业革命后,设计发展的方向是向着大机器生产的适应性方向靠拢,因为人们坚持保守,或对新生产力认识得不够,屡屡将设计与传统装饰结合在一起,故此,长期以来没有实现大工业生产中的设计目的和要求。设计要发展,装饰也要发展。设计与大机器生产结合,装饰也应与大机器生产结合,并形成适应性。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张和设计实践来看,现代主义也没有从根本上全面认识与理解装饰,它固执地反对影响大机器生产的装饰,事实上是反对过于繁琐的装饰和影响生产的多余装饰。而现代主义在客观上却保留了有利于设计发展的装饰内容,装饰上的结构形式,在现代主义设计中就被吸收和保留;现代设计也同样继承与保留了装饰艺术的形式,诸如秩序化、规律化、程式化和理想化的规则,并将之发挥到平易和朴素的高度。中国传统上讲“饰极反素”“物极必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都是一种对自然的超越。从中国传统式设计,包括建筑、陶瓷、铜器、漆器和纺织等设计制造,都充满了这种“饰极反素”特征。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从开始到成熟,都是在不断扬弃影响大机器生产的装饰中向前发展的。从魏德伍德的陶瓷生产,到“水晶宫”设计展,再到后来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其实,现代主义设计就是从新艺术运动中分离出来并逐渐成熟的设计艺术运动,而且是对新艺术运动中影响批量化、机械化生产因素的扬弃。实质上,现代主义设计就是完整保留了装饰中的结构化因素、秩序化因素、规律化因素,以及科学化因素和艺术化因素,并将其完整地运用到“适合化”的高度,即适合大工业的机械化生产的高度。这就是现代主义设计的装饰本质。
因此,现代主义设计不是没有装饰,也不是反对装饰,而是将装饰中积极的、合理的和有利于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因素保留下来,并进行了自我改造。换句话说,现代主义设计对待装饰的态度是自我扬弃,而不是一概反对。
结语
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极力强调功能第一,并与形式统一,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反映。它固然确立了机器美学在社会生产中的主流地位,并以里程碑的姿态完成了自己在设计史上的使命。它将装饰隐藏在产品内部,形成一种巨大的隐喻,让人理解其良苦用心。
注释:
①王受之.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3:108.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3.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8,第2版.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
篇10
论文关键词:鲁迅,现代主义,复杂性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是一个大问题,且前人已有大量论述,但是,大多集中在局部研究上,如鲁迅与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与意识流等等,所以我认为有必要从宏观上去审视他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这对全面理解鲁迅的思想及文学实践是有益的。本文将此问题的基本方面作一梳理,希望有益于对鲁迅文学的进一步把握。我拟从鲁迅的哲学思想和文学实践两方面进行描述。
一、西方现代哲学对鲁迅哲学思想的影响
当我们从宏观上审视鲁迅与西方时,我们发现,鲁迅的文学视野几乎是和西方思潮同步的。他的眼光一直投射在世界文化思潮的最前沿。鲁迅的文化思想形成是在早年留学日本时期,他弃医从文,开始著述,并大量地翻译外国文学,出版了《域外小说集》,其早期的五篇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是探寻他思想轨迹的重要资料。综观鲁迅的思想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其与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复杂联系:
第一,鲁迅的“首在立人”,“张个性而尊精神”的主体论思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家们一样是在审视西方现代文明发展弊端的背景下形成的。18世纪以来,西方世界在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和卢梭的启蒙主义的影响下,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理性、科学、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观深入社会历史各个领域。这些观念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追寻的目标,构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社会哲学基础。鲁迅同五四一代人一样承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自由平等原则取代“以一意孤临万民”,“驱民纳诸水火”的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性,但鲁迅又以别人的终点为起点,看到十九世纪文明之偏至,他看到“文明无不根旧迹而演来,亦以矫往事而生偏至。”“人唯客观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一之省。”进而鲁迅认为纠偏的途径就是“张个人”、重主观。因此他极力推崇以施谛纳、基尔凯廓尔、、尼采、叔本华为代表的“新神思宗”。鲁迅抨击以众虐独,灭人之自我的共和体制,主张人必须独具我见,不和众嚣,这深受个人无政府主义先驱施谛纳的“唯一者”思想的影响;而“主我扬己而尊天才”,推崇卓越个人和雄杰,将庸众和天才对立则受尼采和易卜生的影响。鲁迅终其一生坚持对文化精神的看重、坚持对国民性的改造,这是和这种影响分不开的。可以说,“现代哲学先驱极大地影响了鲁迅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把个人、主观性、自由本质、反叛与选择置于思考的中心,从而鲁迅在他批判思想形成之始,就成为一位真正属于资产阶级世纪的‘批判思想家’。具有现代主义的反现代色彩”。
第二、与他的主体论哲学相联系,伴随鲁迅的孤独感、死亡、罪、绝望等生命体验的危机意识是和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相通的。由于将人的生命意义同中国令人绝望的现实相联系,鲁迅一生都未摆脱人生的孤独感、生与死、希望和绝望、黑暗和虚无的困扰。而悲观主义正是从尼采、基尔凯廓尔到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直至萨特、加缪等现代哲人的哲学基调。鲁在1908年翻译了俄国作家安特莱夫的小说《谩》和《默》。安特莱夫对人生之谜、死忘之谜和个体恐怖、孤独、忧郁、厌烦、畏惧的追究深深地吸引了鲁迅,鲁迅对安特莱夫的文学保持了持久的热情,对其评价甚高,称“俄国作家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如他的创作一般,消融了内面世界和外面表现之差。”安特莱夫的表现范畴与基尔凯廓尔的“孤独个体”的哲学精神是一致的。当然,鲁迅与西方先驱不同的是,鲁的生命体验始终不是抽象的心理现象,而是根植于他对中国社会解放的思考。
二、文学实践中的现代主义
鲁迅的文学实践可分为著述和翻译,这两方面贯穿鲁迅的整个文学生涯,是其进行精神启蒙的一体两面。如果说翻译是“盗火”的话,那么创作就是“放火”。我们考查鲁迅的整个文学活动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种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进入鲁迅视野,它们或者体现出相应的精神联系,或者在文学创作中有所吸收和应用。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和鲁迅文学活动联系最紧密的现代主义形态。他翻译的象征主义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安特莱夫的作品外,还有迦尔洵的《四日》,荷兰作家望-蔼覃的《小约翰》,鲁迅称之为“象征写实的童话”。1924年又译了日本厨川白村的专著《苦闷的象征》,他引用作者的话说此书的主旨是“生命力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凡有一切文艺,古往今来是无不在这样的意义上用着象征主义的表现法的。”1926年鲁迅又翻译了关于苏联象征主义诗人勃洛克的评著《勃洛克论》,鲁迅对勃洛克的著名象征主义长诗《十二个》给予高度评价。象征主义以宇宙万物和人的心态互为象征,一定的景物对应一定的情绪,文学通过变形、夸张创造另一个世界。西方象征主义的先驱是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美等,对整个现代文学产生广泛影响。
象征主义手法在鲁迅的创作中有大量的体现。《狂人日记》中,他从“狂人”这一形象的心灵中撷取种种状态,把要表达的思想赋予人物主体,从而获得礼教吃人的象征性。而狂人日记受安特莱夫的《红笑》影响,红笑通过战争机器造成的人癫狂,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当然,《狂人日记》对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及迦尔洵的《红花》、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荒唐人的梦》也有一定借鉴。茅盾当年读呐喊时说狂人日记“这奇文中冷峻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含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另外,长明灯中的“疯子”、“长明灯”、“吹灭长明灯”“放火”等均有一种象征的意味。而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的《药》则更具有象征主义色彩。《野草》则是象征主义的典范之作。它在构思、手法、作品的内涵方面同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极为相似。如“过客”与波氏的“陌生人”都具有孤独、无归宿感等特征。鲁迅对象征主义的引进和借鉴是有选择的,鲁迅早期翻译过尼采的《查拉图斯拉如是说》,但鲁迅并不喜欢其“超人的茫然”。鲁迅推崇的是“象征主义和写实主义相调和”的广义的象征主义,他赞颂陀斯妥耶夫斯大林基是“将人的灵魂的深显于人的”,并认为“是最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又说安特莱夫是“消融了内面世界和外面世界的差异,而现出灵肉一致的境地。”这些体现了鲁迅对外国文学借鉴的独特视角。
表现主义:
自20年代中期起,鲁迅开始密切关注、认真思考西方表现主义。据严家炎先生的考证,鲁迅大量接触表现主义是从1924年在北大讲授《苦闷的象征》时,此书中厨川应用弗罗伊德和克罗齐的学说,强调艺术是表现,“德国的称为表现主义的那主义,要之就在于以文艺作品不仅是从外界受来的印象的再现,乃是将蓄在作家的内心的东西,向外面表现出去。”另外,1924年以后,他大量购入表现主义的书,涉及文学理论、戏曲、雕刻、图案、农民画等,同时他还译了日本文艺理论家关于表现主义的一大批文章(分别收在《壁下译丛》和《译丛补》中)。而鲁十分喜爱的版画家珂勒惠支正是表现主义画家。鲁迅如此多地关注表现主义表明他有所思考和批判:他看重表现派与时代的联系,还有它崇主观、重心灵,以及夸张变形、荒诞怪异、自由灵活的手法。而且这引起他创作思想的变化,强调文艺要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制造“间离效果”。他在回答郁达夫关于写第三人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易使读者产生不真实的想法时说:“一般幻灭的悲哀,我以为不在假,而在于以假为真。”鲁迅利用古今杂揉的方法来制造“间离效果”以扩充艺术的自由度和表现能力。这和表现主义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而且,鲁迅这位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写小说的时间只有7年,而后期的故事新编和杂文的创作虽体裁不同但均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相当自由,没有“常规”形式的束缚。鲁迅大量借用表现主义不能说和他要摆脱有限形式的束缚、自由表达心灵的意愿没有相通之处。严家炎先生正是从这个角度去考察《故事新编》的,并称《故》是表现主义的产物。他归结为三个特点:首先,《故》在神话、传说及史实演义中引进某种现代内容和细节,制造反差的滑稽和间离效果。其次,情节内容的荒诞性。如《起死》《铸剑》。最后,借古代的故事将作者特定的情感、心境、意趣、加以外化和折射。《补天》宣泄五四落潮期的苦闷寂寞;《奔月》抒被青年利用的悲愤;《理水》寄托对实干家的期待和对一些文人憎恶。等等。鲁迅把英雄、神、写成平常人,“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其后来的小说更重“意”的贯注和表达,这和其借重表现主义文学是分不开的。
佛罗伊德主义:
弗罗伊德主义是鲁迅较早接触的现代思潮。有一个著名的细节是他在《故事新编》序言里明确说《补天》“取自弗罗特学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鲁迅接受弗罗伊德主义主要是通过厨川的著作了解的,而厨川的理论又掺杂了柏格森的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受文明社会压抑的生命力,鲁迅通过中介了解的并不全面(比如厨川象许多人一样误认为弗罗伊德将一切都归为性),所以鲁迅“将弗罗伊德学说中在下意识领域里的‘利比多’去掉了它的性和爱的成分,而变成一种带有个人主义意味的自求解放的生命力,把它作为文艺的起源。然后又借用弗氏的梦的理论,将之变成一种文学意象,成为‘广义的象征主义’”。因而李欧梵先生认为《补天》运用弗罗伊德的理论并不成功,“否则他可以从弗氏学说灵感中蕴育出一个真正了不起的《故》-------他可以大胆地把女娲的故事写成一个中国式的神话。”所以,虽然鲁迅宣称《补天》是按弗氏理论创作的,但我们应以更客观的更复杂的眼光去看待。
虽然,鲁迅对弗氏的理论的理解并不正宗(其实这正是鲁迅“拿来主义”的特点之所在),但是弗罗伊德主义给整个20世纪文艺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其心理分析、潜意识、梦的理论也必然为鲁迅关注。在鲁迅小说中的许多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影响。如《肥皂》《高老夫子》里的性心理的刻画,《狂人日记》里的心理意识流,《白光》中陈士诚的幻觉、臆念的描写等。
《野草》《呐喊》《彷徨》与存在主义:
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从基尔凯廓尔到海德格尔再到萨特、加缪等,他们虽然在许多方面相异,但至少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把个人面临复杂的世界时的感性、情绪、体验置于中心,从主观方面找到人的自由的活动以及人的真正存在的基础和原则。
二是在生命的非理性思考过程中,孤独、寂寞、惶惑、苦闷、死亡、焦虑、绝望等不仅作为生命的伴随,而且构成生命过程本身。
试观《野草》,可以看到和存在主义哲学的某些相似性。《野草》中处处充满悖论式的命题:“影”彷徨于无地的无归宿感;人被抛入毫无意义或荒诞的存在之中的荒谬感;“过客”不知道自己是谁,从何来,往何处去,只有“走”;走向坟墓的死亡观,死亡证明了生命的存在:“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在凛冽的天空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野草》中充满希望与绝望,生和死,幻与真,悲与喜,惶恐------鲁迅深刻的绝望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状况的认识,也来自于他对自我与自身否定对象的无法割断的联系的惊人洞见。而在《呐喊》、《彷徨》小说中,“荒原意象”正体现了孤独者对孤独的深切体验。狂人之于他生存的世界,疯子之于吉光屯,连殳之于村人、族人,当觉醒者体会愚昧的“庸众”和“吃人”的残酷时,他们内心深处必然弥漫着一种不可抑制的身处荒原的旷野之感。《孤独者》两次出现受伤的狼“当深夜中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描写,是何等的惊心动魄。孤独正是来自于个体意识的觉醒。由爱生恨,终至复仇,以至于“鉴赏路人的干枯”,“无血的杀戮”。凡此种种,我们仿佛看到了存在主义作家如卡夫卡、加缪笔下的那个荒诞、变形和虚无的世界。其实鲁迅的这种“存在哲学”的意义在于:感到传统、民族、自我负荷着难以宽恕的罪恶,因而以一种绝望的近乎赎罪的态度进行绝望的抗战。“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表达的种种情绪是‘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传统和现代)的历史中间物的人生体验。”
限于篇幅,以上只是从宏观上勾勒了鲁迅与现代主义的关系,许多问题均未充分展开。在此我想强调的是,以上将现代主义思潮分开来论述只是为了理清条理,而不能将鲁迅的文学活动和现代主义看作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鲁迅的创作活动本身是一个立体的复杂的整体。我们同时要注意到鲁迅思想的流变,尤其是后期接受以后他思想中的“变”与“常”。另外,也不能看成鲁迅对现代主义是机械的直接移植,而忽略其中国化特色。我们要充分注意到鲁迅对现代西方现代哲学的吸收的历史基点是“民族自新”和“建立人国”。只有如此,我们才不会看到一个单面的鲁迅。
将眼光从鲁迅身上拉远,从整个20世纪文学来审视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我认为在中国很难找到真正西方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文学。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渗透和改造,从而形成广义上的现代主义。五四时期,除了鲁迅外,前期创造社如郭沫若、郁达夫也自觉借鉴现代主义文学;30年代以施蜇存、刘呐欧、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是第一个自觉的现代主义流派。建国后革命现实主义定于一尊,现代主义成了唯恐避之不及之物。直到80年代初,王蒙、高行健等作家才开始尝试现代主义手法,终于在80年代中后期形成颇有声势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先锋文学派”,可谓是现代主义的二次登陆。但回首百年文学历程,鲁迅对现代主义的译介、借鉴和应用显得是那么突出和深刻——这是耐人寻味的。
注释:
[1]鲁迅:《文化偏至论》
[2]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3]《鲁迅全集》第10卷
[4]鲁迅译《苦闷的象征》
[5]沈雁冰:《读呐喊》文学周报第91期(1923年10月)
[6]本节参考了严家炎《鲁迅与表现主义》一文,见《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7]鲁迅:《三闲集-怎么写》
[8]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246页
[9]同上:第249页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