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法范文

时间:2023-04-08 22:3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保护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物保护法

篇1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第三条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四条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

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文物保护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

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

第七条各级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协调、研究和审议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乡镇文化站、文物保护管理所、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应当在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相应的文物保护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应当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文物保护事业可以接受社会捐赠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在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制定。

第九条利用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开辟参观旅游场所,其门票收入应当在财政部门的监管下,全部用于文物保护,其中用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养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五十。

第十条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科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第十一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并享有劝止、检举和控告违反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行为的权利。

第十二条文物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第十三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和核定公布,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其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向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经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报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国务院备案。新发现的具有重要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应当先征得本级人民政府同意。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市、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名称、类别、年代、位置、范围等予以登记并公布,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

第十四条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拟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方案;

(二)已作出标志说明;

(三)已建立记录档案;

(四)已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文物的保护需要,自文物保护单位核定公布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并公告施行。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本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可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应当经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建设等部门组织评审并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经同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等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后,由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七条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必须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相协调;其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管理不可移动文物的,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论证,与使用者或者管理者签订保护协议,并报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管理不可移动文物,必须接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持文物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未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进行装饰、装修。

第十九条利用纪念建筑物、古建筑、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物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不得从事可能危及文物安全及破坏文物历史风貌的活动。

第二十条严格控制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拍摄电影、电视以及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确需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拍摄电影、电视或者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拍摄单位或者举办者应当征得文物管理人同意,提出拍摄方案或者活动计划,制定文物保护预案,落实保护措施,并按相关规定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拍摄电影、电视以及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管理人应当将所得收益用于文物保护。

第二十一条鼓励和支持非国有文物所有人将文物的所有权、使用权移交所在地人民政府。所有权、使用权移交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文物,其修缮、修复、保养和管理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

第二十二条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存放危害文物安全的易燃、易爆、放射性、腐蚀性危险物品;

(二)擅自从事采石、采矿、取土;

(三)违法排放污水、废气和其他污染物;

(四)其他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建设单位应当做好资料记录并报原登记的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迁移异地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在迁移前制定保护方案,落实复建期限、地址和经费,报原登记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工程竣工后,由原登记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第二十四条需要变更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体制或者隶属关系的,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由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原核定公布的人民政府批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变更管理体制或者隶属关系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国有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变更管理体制或者隶属关系的,应当报告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不可移动文物严重损毁、灭失,丧失保护价值的,应当予以撤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撤销,由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撤销,经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经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原登记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撤销。

撤销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由同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

第二十六条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水下文物遗存,由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水下文物保护区,并予以公布。

在水下文物保护区内不得从事危及文物安全的捕捞、爆破等活动。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水下文物或者疑似水下文物时,应当维持现场完整,并立即报告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八条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文物勘查工作的管理。

市、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历史沿革及地下文物分布状况,经组织勘查核实后,将地下文物埋藏比较丰富的地区划定为地下文物埋藏区,报省、市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

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者划拨涉及地下文物埋藏区的,有关行政部门在办理相关批准手续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九条在地下文物埋藏区进行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报告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现文物的,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会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保护措施。遇有重要发现的,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三十条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征集文物或者受赠文物必须经过鉴定确认。

征集或者受赠的文物拟确定为珍贵文物的,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鉴定确认;拟确定为一般文物的,由文物收藏单位组织专家鉴定确认。

第三十一条借用国有馆藏文物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防范条件,依法签订文物藏品借用协议,并按规定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或者批准。

文物藏品借用协议应当包括借用馆藏文物藏品的名称、等级、借用期限、无偿或者有偿方式、保护责任等内容。

第三十二条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文物商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文物违法经营行为。

第三十三条涉案文物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有鉴定条件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三名以上专家鉴定。

第三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海关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及古人类化石、古生物化石,应在结案后及时无偿移交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具备条件的国有博物馆收藏保管。

第三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文物安全责任制,并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文物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辖区内的重大文物安全事故的防范预案并组织落实,建立定期检查和定期报告制度,及时消除文物安全事故隐患。

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包括: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被盗、人为破坏、火灾、倒塌的;

(二)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发生严重被盗、大范围人为破坏、重大火灾、大面积倒塌的;

(三)文物收藏单位或者考古工地发生一级文物或者两件以上二级文物或者五件以上三级文物或者十五件以上一般文物损坏或者被盗的;

(四)未经国家或者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违法进行考古勘探、发掘,或者虽经批准但不按规定程序发掘,对古墓葬、古文化遗址造成重大破坏或者大量文物流失的;

(五)工程建设前未按规定进行考古勘探,或者在施工中发现文物后不报告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致使文物遭到严重破坏或者文物被哄抢、私分、藏匿,造成不可弥补损失的;

(六)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造成文物严重毁损的;

(七)擅自修缮、装饰、装修不可移动文物,明显改变文物原状,后果严重的;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重大文物安全事故。

第三十六条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保护事故现场,避免事态的扩大和发展,并立即向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同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人民政府应当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抢救工作。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擅自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装饰、装修,明显改变文物原状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未进行考古调查、勘探而擅自施工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篇2

第一条为加强对我省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财政部、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文物行政部门管理和使用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管理和研究机构等文物单位。

第三条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包括中央财政补助我省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和省财政设立的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两部分。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由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共同管理。

第四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的规定,文物保护所需经费应由文物所在地政府解决。地方政府解决确有困难且符合本办法规定使用范围的项目,可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

第五条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分配和使用,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突出重点、专款专用、注重实效”和“统筹安排、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和挪用。

第六条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应接受财政、文物、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使用范围和支出内容

第七条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

(一)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抢险、维修、保护和安全技术防范、消防;

(二)经批准的重要考古项目的调查、抢救性发掘、资料整理、报告出版;

(三)省级博物馆馆舍、重要文物库房的维修;

(四)三级以上(含)珍贵文物(标本)征集;

(五)三级以上风险单位的安全技术防范、消防;

(六)重要出土文物和馆藏珍贵文物的科技保护;

(七)经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批准的其他项目。

第八条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支出内容:

(一)文物维修保护项目支出,主要包括勘测费、规划及方案设计费、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人工费、监理费、维修资料出版费、管理费等;

(二)文物考古调查、发掘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调查勘探费、测绘费、人工费、出土文物修复费、考古遗迹现场保护费、占地补偿费、报告出版费(含资料整理费)等;

(三)博物馆馆舍、文物库房维修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规划及方案设计费、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人工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等;

(四)文物征集项目支出,主要包括文物(标本)收购费、采集费、捐赠奖励费、调查鉴定费等;

(五)安防、消防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规划设计费、设备器材购置费、材料费、监理费、管理费等;

(六)文物科技保护项目支出,主要包括方案设计论证费、试验费、人工费、专用药品药剂费、材料费、专用设备购置费、聘请专家费等;

(七)经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批准的其他开支内容。

第九条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支出内容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和审批

第十条各市财政局、文物行政部门和省直文博单位为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各县(市)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时,需经市财政局、文物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联合向省财政厅、省文物局提出申请。

越级上报或单方面上报的不予受理。

第十一条申请单位应于每年6月30日以前,向省财政厅、省文物局报送下一年度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请和相关材料。申请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相关材料,包括《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报书》(格式另发)、《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申报汇总表》(格式见附件一)以及其他必要材料。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报送。以上申报材料均包括文字、图片等书面材料和软盘。

专项项目预算编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规范的原则。有预算定额的,按定额计算;无预算定额的,按概算工作量和费用构成计算,各种取费按有关规定计取。预算作为竣工财务决算验收的依据。

第十二条根据《*省省级预算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省财政厅、省文物局对申请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项目建立项目库进行管理。编制年度预算时,省文物局按照本年度工作重点和有关要求,从项目库中筛选项目,经省财政厅审核后列入部门预算。经批准的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预算由省财政厅下达省文物局执行。

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项目由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共同审核汇总后,上报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

第四章财务管理与监督

第十三条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实行“专项申报、逐项核定、按进度拨款、年终核销支出、项目完成后结报”的财务管理办法。

第十四条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负责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各市财政局、文物行政部门负责本地使用的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确定后的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由省财政厅下达预算批复或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联合下达专项补助经费的通知,结合项目实际实行政府采购、财政集中支付或拨付部门。对使用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大型项目,根据地方资金的到位情况,结合工程进度一次或分次拨付资金。

第十六条项目完成后的结余资金,原则上收回省财政厅,经省财政厅或国家文物局同意,可以调剂到其他项目,优先调剂到该项目单位的其他项目使用。

第十七条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或变更已批准项目或内容的,由申请单位向省文物局提出申请,省文物局报省财政厅或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方可调整或变更。

第十八条年度终了,项目单位使用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应向申请单位报送《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决算表》(格式见附件二)。申请单位于每年1月31日前,将《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决算汇总表》(格式见附件三)报省财政厅、省文物局(省直文博单位直接报省文物局)。使用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的,按国家规定的格式依照上述时间和程序上报。

第十九条各项目单位要加强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专项资金支出的内控制度。

第二十条项目单位应加强项目资金的收支核算。每项专款应客观真实地单独核算。一项专款包括若干子项目的,还应对子项目进行单独核算。明细核算科目应按规定的支出内容设置。

第二十一条项目单位应在项目完成后一个月内,出具项目总结报告和财务决算报告,由市文物行政部门行文上报省文物局,抄报省财政厅(省直文博单位直接报省文物局)。省文物局会同省财政厅组织验收(或国家文物局直接组织验收)。对重点项目由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或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业务和财务评价。

第二十二条项目单位应将有关项目的申报文件、批准的设计方案和预算、工程竣工总结报告、竣工决算报告、上级有关部门的验收结论和审计结论等相关资料立卷妥善保管。

第二十三条已批准补助并拨款的省级补助项目,在收到拨款后半年内无故仍未开始实施的,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将对该项目予以撤销,并将已拨经费调至其他项目使用。

第二十四条使用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将暂缓拨款或不予拨款,并责令其停止施工。

(一)没有按照批准的方案、项目内容和预算范围使用经费的;

(二)被查明为虚报补助项目的;

(三)地方承诺的资金没有到位的;

(四)其他不具备开工条件和应暂缓拨款的项目。

第二十五条使用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将分别给予项目单位停止拨款、暂停核批新项目、收回补助经费等处罚,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触犯法律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补助项目内容或设计方案的;

(二)虚报补助经费预算的;

(三)挪用专项补助经费的;

(四)因管理不善,给国家财产和资金造成损失和浪费的;

篇3

笔者认为,文物保护的资金支持来源应该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文物有可以移动的,也有不可以移动的,移动的还好说,可按级别管理,不同级别在不同级别的文物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不可移动的纳入所在地地方财政预算,级别高的,中央财政应给予一定支持。第二,多方面开辟筹措资金的渠道。文物保护的资金支持单单靠政府的一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打开思路,寻找更广泛并且合理的资金来源。比如,有一些文物是可以合理利用后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当然这必须做到既保证国家利益又保证文物的安全。像有一些文物可以办展览,这一般是可移动的文物;不可移动的则可以开发成旅游资源。这样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吸引合作者,并且不仅是国内的合作对象,还要放眼全世界,让国际上了解我国文物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吸引国际组织、个人的资金或合作来发展我们的文物保护事业,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发展经济时要注意文物的保护

现在我国的旅游业随着百姓的富足、日常工作的繁忙和黄金周的出现等等因素变得很热,但是距离成熟的旅游业还很远;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会涉及到破坏老建筑的问题;在建设新农村建设中有很多古村落从此消失。如何保护可开发成旅游资源的文物,如何在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老建筑,如何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保护古村落,这又是对文物保护工作者的严峻考验。这其实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前社会中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保障社会效益这一第一位的利益不受到损害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起来确实很有挑战性,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文物保护工作者要对人民群众宣传什么是文物、文物保护具有怎样的意义、文物保护法规的内容等等,提高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尤其要对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等的领导进行宣传,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对旅游业和房地产开发等产业所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二,加强执法力度。文物保护虽然与发展经济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我们认为是可以调和的,文物保护法也指出:“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所以我们要做到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坚决依法治理破坏文物的问题,树立权威;提高文物工作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文物工作的效率;最后还要加大各个职能部门(公安、城管、工商等)联合执法的效率。

篇4

关键词:壶口瀑布 文物保护 开发 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了大量的遗物、遗迹,这些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对于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并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黄河壶口景区地质结构独特、峡谷风光优美、人文历史久远,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壶口景区现有寨子沟兵工厂、民国石刻、圪针滩明清窑洞群、龙王辿遗址等文物景点[1-3]。文物古迹是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更是区域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壶口旅游产业高歌猛进的新形势下,研究和探讨壶口文物保护和开发,努力实现文物保护与景区开发的互利双赢,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4,5]。

1 壶口景区文物保护及其开发的现状

就国家级贫困县——宜川来讲,面对矿产资源匮乏的实际,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抓住壶口瀑布这个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及时提出了“建设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把以壶口为龙头的旅游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文物管理是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制止和防止人为和自然力对文物的破坏与损坏,是文物工作者的职责。随着壶口景区的蓬勃发展,景区内文物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文物管理与旅游发展等矛盾日益显现,面对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大部分文物管理都因管理体制和领导认识等因素,尚拿不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众多的文物古迹使壶口拥有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也带来了巨大的管理压力。壶口景区内的寨子沟兵工厂没有被很好保护起来,基本处于闲置、待开发状态,其历史研究价值、经济价值都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利用;景区管理局20世纪90年代虽然在民国石刻上建设了碑亭,将民国石刻保护起来,但是景区没有充分挖掘其史料价值,也没有很好宣传这块碑刻,游客只知壶口,不知壶口在古代的地理界线,更不知民国期间,政府对壶口的开发利用把持的态度;古代黄河航运十分发达,尤其在明清时期,圪针滩做为河运重要码头,商贾云集,生意昌盛,同时,古窑洞群落也是黄河文化的独特展现。但是现在明清一条街只是停留在景区规划的书本上,这些建筑群落还没有得到商业开发利用起来;龙王辿遗址2006年和2007年发掘出土了约5000余件石制品及一些动物骨骼,并发现多处烧土遗迹。考古人员在这里还发现了1件带有磨制加工痕迹的石铲和1件石磨盘,为中国细石器工业起源、黄河中游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龙王辿遗址现在也处于未保护状态,龙王辿遗址附近正在建设禹王庙,禹王庙建成后,将把大禹治水的神话传奇、古代壶口河运文化、黄河中游古代先民生活文化等内容串联起来,充分展示黄河壶口的博大精神的文化内涵[6-8]。

篇5

一、建立文物保护的激励机制

(一)鼓励上交新发现文物

根据我国2002年《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发现文物及时上报或者上交,使文物得到保护的,将由国家给予“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1】。尽管法律明确规定对主动上交发现文物者进行物质奖励,但多数情况下这种奖励只是“名义上”或者“象征性”的,无法激励文物的发现者积极上交。在一些国家,例如韩国,根据法律,发现文物也必须上报有关权力机关。对发现者的补偿视文物发现地的权属而定。如果发现地属国有土地,则发现人获得的补偿数额是文物价值的一半;如果土地属私人财产,则土地所有人和发现人各得文物价值一半的补偿额。根据韩国的经验,有学者认为,“政府给予发现人较高的价格补偿是阻止走私和非法交易的最好方法。”【2】为鼓励上交新发现文物,应该通过激励机制向文物的善意发现者支付合理的现金补偿。尽管补偿金不一定与发现文物的市场价格相同,但如果政府给予的奖励接近文物发现者可能从黑市交易中获得的非法收益,文物的发现者也必定乐意上交,因为这毕竟是合法行为。

文物保护经费的短缺是给予发现者补偿面临的一大困难,没有相应的财力支持,合理补偿是不可能的。但正如在修改《文物保护法》时一些专家建议的,文物保护经费除了规定国家应给予相应的经费保证外,还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多方筹措文物保护资金。但任何激励机制都不能成为刺激文物盗窃和非法盗掘的诱因。仅有偶然发现文物的善意发现者才能获得补偿,任何人都不能为了获得补偿而专门寻找甚至盗掘文物。除了金钱激励机制外,政府还应向公众表明对积极上交文物者的认可,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真正使物质和精神奖励落到实处。

(二)税收激励机制

在有些国家,例如在英国,当私人处理其拥有的文物或艺术品时,国家则鼓励将其转让给国内的公共收藏机构,这也成为英国控制文物艺术品出口的一个策略。一些税收立法条文即是以此为目的而制定的,例如,只要某物品被英国税务部门指定为“国家遗产类”财产,嗣后的遗赠和生前的转让就可免税,但条件是该物品必须永久性地留在英国。这种机制可以激励具有重要历史和科学意义的文物的所有人将其文物留在国内,这一方面有利于对国家遗产的保护,避免重要的文化遗产流失境外;另一方面也确保了公众的合理接触机会。在其他一些国家,属于私人所有的收藏或古老建筑如果向公众开放,也可以获得税收方面的减免。

在我国,从2002年6月25日起,由国务院文物管理部门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接管境外机构、个人捐赠、归还和从境外追索方式获得的中国文物进口,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3】。这一规定为促进流失境外的中国文物重回国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该办法并不适用于民间收藏机构。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公司和其他企业、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4】。这一规定也仅适用于个人、法人和组织的捐赠。目前还没有类似国家鼓励个人将文物转让给国有收藏机构的其他税收激励机制。今后随着个人收藏的逐渐升温,个人博物馆也将在各地出现,规模也会越来越大,有些可能还会超过国有博物馆【5】。为了丰富广大公众和收藏爱好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真正使个人博物馆成为国有收藏机构的有益补充,应通过经济杠杆,例如减免税收等激励个人博物馆向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甚至免费开放。

另外,为了进一步鼓励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也促进其他国家的文物艺术品进入中国市场,应降低艺术品进口的关税。艺术品进口关税税率从1998年以来,已由30%降到12%.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多种税费的累积,艺术品进口的综合税率最终已经超过30%。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和文化发达国家均采取了低关税,甚至是零关税的措施来鼓励艺术品的引入【6】。因此有专家建议降低艺术品进口关税,最理想的是实行零关税,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则逐年递减;对于从香港、澳门地区进口的艺术品实行零关税制度;对海外回流的艺术品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对于购买海外回流艺术品的机构和个人免除各种消费税等【7】。

降低艺术品进口关税,有利于引进更多的国外优秀艺术品,有利于海外中国文物和艺术品的回流。近年来,海外艺术品进入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已经是平常的事情,大量中国文物艺术品从海外回流也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一个独特现象,如果我国仍坚持艺术品的高关税政策,意味着我们将要花费更多的代价来收购这些作品。

二、规范文物的收藏和拍卖

2002年《文物保护法》专门规定了民间收藏,规范文物的流通,但由于《文物保护法》是规范涉及文物行为的法律总称,对文物的收藏不可能规定得很详尽。对此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对民间收藏文物应采取鼓励的态度予以支持,有些内容规定宜粗不宜细,只要是不违法,就应允许。国家应该集中有限的经费,保护好文物精品。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文物买卖一本万利,大部分人从事文物买卖是为了获利而不是为了真正的收藏,对民间收藏文物的流通若不加以引导和适当控制,就会诱发文物倒卖和投机行为,极有可能为非法挖掘的地下文物开辟一条销赃渠道。因此,国家还应尽快出台文物收藏法,具体规范收藏行为。文物法与收藏法虽有一定联系,但毕竟是规范不同社会行为的法律【8】。在此之前,也可以先制定相应的指导性意见,建立民间文物收藏鉴定、登记和转让制度,规定只有进行过鉴定、登记的文物才能进入流通领域进行合法交易。从国际上看,大部分国家,特别是文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文化遗产以及维护文物市场和民间收藏的正常秩序,都对文物的买卖和收藏实行鉴定、登记和转让制度,规定只有进行过鉴定、登记和注册的文物,才能进入流通领域,才能合法收藏【9】。

现今,国内进行文物拍卖的拍卖行有一百余家,但拍卖市场并不规范,除了拍卖品难以保证较高的水准,有哄抬价格之嫌外,专家的鉴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赝品、炒作、缺乏诚信成了这个行业的最大问题”【10】。此外,货源不足、文物人才紧缺以及相关法规的不完善也给我国流失文物的回流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按照行政法规和法律的规定,拍卖交易中可以要求“身份保密”【11】,于对拍卖进行“记录”的条款【12】能否得以实施和发挥作用值得怀疑。根据2002年《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拍卖企业拍卖文物,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出记录或者未将所作记录报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13】,这远远不能对未作记录或作虚假记录的拍卖企业起到震慑作用,完全有可能使非法来源文物通过拍卖“漂白”了身份。

尽管法律要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的监督检查【14】,但在文物拍卖市场的监管上,更存在着体制安排上的严重缺陷,使得国家对文物拍卖的管理从标的来源到拍卖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以致违规经营、超限经营和暗箱操作严重。

根据2002年《文物保护法》第58条的规定,国家可以对拍卖的珍贵文物行使优先购买权,购买价格由文物收藏单位和委托人“协商确定”,但未规定协商未成该如何处理,是强制收购还是由当事人撤回拍卖并不清楚。如果当事人考虑到政府不太可能以市场价购买拍卖文物的话,就会想方设法逃避有关部门的审核、监督,甚至通过非法渠道将文物出手。

不规范的文物拍卖活动,扰乱了拍卖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拍卖行业的声誉,同时给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冲击。文物拍卖是文物经营的主渠道,规范文物拍卖对形成健康有序的文物流通秩序和文物市场,促进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首先必须严格规范文物拍卖许可证制度和专业人员资格考核制度。2004年5月,国家文物局重新对拍卖公司的资质进行审核,这是自1992年我国出现文物拍卖以来,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就文物拍卖资格进行审核。从2004年5月1日起,没有文物拍卖许可证的拍卖公司将不得从事文物拍卖经营活动。

根据文物市场现状,为保护古遗址、古墓葬等不受破坏,国家对经营第一类文物从严控制。现在未从事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申领许可证,暂批准其经营第二、三类文物。为加强拍卖企业人才培养,使专职人员符合法规规定的条件,从2007年起,各文物拍卖企业将不得聘用离退休人员申请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资格。另外,对取得文物拍卖许可证的拍卖企业和取得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年审,如果发现违规现象,文物部门将重新考虑该公司的文物拍卖资格。

此外,还要完善文物拍卖鉴定制度。文物拍卖的核心是鉴定。一些拍卖业内人士建议,由拍卖协会出面,设立民间的、非营利的专业机构,定期对拍卖公司进行中立、公正、客观的评估,定期对社会公布。重要拍品的鉴定,就可以直接由这个非营利的专业机构完成,而不必由拍卖公司自己聘请顾问【15】。只有鉴定的中立,才能保证鉴定的公正。进一步加强文物拍卖行业自律,尽快建立一套由买家、卖家、拍卖公司和鉴定人员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和信誉机制。

三、实施开明的文物出口管理政策

2002年《文物保护法》摒弃了一切文物属国家所有的思维,从法律上明确承认了文物的私人所有权和中国文物市场存在的必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外市场对中国文物的需求就因此可以得到满足。根据现行法律,进入市场流通,可以交换和转让的只能是传世的文物,出土文物和馆藏文物是不能买卖的,而且,在文物专家看来,《文物保护法》规定的“交换”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不是买卖行为;“依法转让”指的是有偿转让,公民可以将其收藏的文物卖给文物商店或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还可以到具有拍卖文物资格的文物拍卖企业委托拍卖,不能私下转让【16】。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应允许公民个人收藏的文物在公民之间进行流通,改变现在的拍卖合法、市场交易合法而民间买卖和私下交易违法的现象。一般文物的流通,只要其来源合法,且不是以走私或其他非法形式进行交易都不应被禁止【17】。在《文物保护法》的修改过程中,许多人认为应放宽国内的文物买卖控制,减少政府对合法文物市场的干预。

早在1974年【18】中就指出,文物部门应防止只注意收藏、不注意出口的片面思想,要积极采取措施评估和挑选可以出口的文物,将其提供给外贸部门出口。根据这一通知,对“时代较晚、有大量复品、又无收藏价值的一般文物”,可适当地组织出口,而且要充分意识到国际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稍后1979年出台的《文物特许出口管理试行办法》【19】指出,“根据国际文物市场变动情况,抓住有利的时机,以出口少量的文物,换取较多的外汇,支援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可以出口的文物包括存在大量复品、没有科学利用价值或在国内无保留价值的三级以下的文物。

在第一次修改《文物保护法》时,就有意见认为应开放国内文物市场以遏制文物走私,减轻文物保护重负,同时也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尽管这种观点在当时只占少数,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物管理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就是国家逐步放宽了实行多年的严格的文物交易政策。从世界范围来看,文物需求旺盛的市场国一直坚持认为,文物资源丰富的来源国的出口立法应允许文物的国际交流和租借,也应在一定的范围允许将不太重要或重复多余的文物投放市场。“缺乏一个发达的文物市场事实上确保了高度发达的非法市场的生存。”出口控制越严,非法市场就越大。一旦合法的市场需求得到满足,也就切断了非法贩运的获利来源。仅将最重要的文物留在国内,而允许一部分出口,才能实现出口管制立法的目的【20】。

中国经济的繁荣促生了一批新兴的富庶阶层,尤其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越来越多的文物商店向国内购买人和外国人开放,文物收藏者的规模在逐步扩大。现今,私人收藏者也开始建立个人博物馆并举办个人收藏展览,也许将经过拣选的充裕的文物投放市场能更好地保护国家无暇顾及的文物。另外,这也为改善国有收藏机构条件、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筹集更多资金增加了另一条渠道。

经济上的发展给中国文物保护带来的变化不仅要表现在中国保护文物的能力的增强,而且还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能够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欣赏,籍此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但任何开明的文物出口管制政策的实施都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文物的出口必须按照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精心的选择,哪些应留存在国内,哪些应投放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经过慎重的拣选。有一点必须指出,限制文物流通不能仅以文物的年代为标准,在国内留存价值不大的复品和冗余文物应投放市场。四、促进文物保护中的公众教育与公众参与

我国政府通过加入和批准文物保护的国际公约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为了宣传和促进这些公约的实施,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公民意识教育计划,邀请了来自国际刑警组织、世界海关组织、国际博物馆学会和失踪艺术品记录组织的专家来华交流经验。今后,各级政府应积极通过开展教育计划促进文物的保护,让人们尤其是文物资源丰富地区的人们充分了解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文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育应注重加强人们对文物的非经济价值的了解和欣赏,广泛宣传2002年《文物保护法》和1997年《刑法》关于文物违法犯罪行为的规定,使广大公众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盗掘和走私文物的严重后果以及政府打击文物犯罪的决心。应对从事文物管理和保护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文物保护的水准。还要对相关的行政管理和执法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防止、等腐败现象的滋生。尽管教育不能及时解决面临的问题,但在保护文物的长期过程中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教育应成为未来我国文物保护中的关键因素,青少年的教育更是至关重要。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我国苏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呼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要更加重视青年人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加强针对青年人的世界遗产保护教育。《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作为实现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集体行动的纲领,其目标是让全世界所有青少年均接受世界遗产教育,确立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自觉担负起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

我国境内已发现的遗址有40万处,许多遗址都在荒野或边远地区,而由于许多地方保护资源严重不足,保护工作难以到位。所以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我国已经在一些省份开展文物保护的实验性工作,例如将遗址的保护工作分配给当地居民,并向其支付报酬等。

五、加强文物保护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为文物的国际交流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和政策上的支持,与有关国家在文物保护方面达成关于资金援助、人员培训、技术开发和考古研究等的协议或安排。通过形式多样的文物展览促进国际文化交流。重视文物领域的国际技术合作和信息交流,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研究,促进中国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水平。

通过和有关国家签订类似于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之间订立的双边条约建立文物返还和交流合作机制。我国除了加入主要的文物保护国际公约外,还与一些国家在打击文物走私方面开展合作,达成了关于文物科学和技术交流的双边安排。近些年来,还与许多国家在返还被盗或走私文物方面达成了双边协议。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与美国、秘鲁、印度、意大利、菲律宾、希腊、智利、塞浦路斯、委内瑞拉等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口文物、促进文物返还和交流的双边协定。根据这些协定,双方承担义务禁止并防止对方国家的被盗、非法出口或贩运的文化、考古、艺术及历史财产进入本国。

这是我国政府按照已经加入的文物保护国际公约的原则和精神在文物的保护和返还问题上与他国加强双边合作的结晶。这些重要的双边合作协定表明了我国政府通过双边合作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反映了使文物在被盗或非法出口的情况下得以尽早收复并使之受到保护的愿望,对于防止被盗或非法出口的文物的流转将会起到积极的遏制作用,同时也会对国际社会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努力产生积极影响。这些协定的成功签署与运作为今后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在文物追索、技术交流、人员培训、文物展览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物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弘扬我国优秀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

结语

篇6

关键词:考古发掘;损坏因素;保护措施

以前,文物保护大多数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近年来,随着大量文物的出土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更受考古界重视。文物在现场的损伤大多是由于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引起的破坏和潜在的问题,是在出土文物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在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非常必要的。

一、造成文物损坏主要因素

(一)温湿度急剧变化

出土文物对保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敏感。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是各类文物遭受损害的根本因素。一般相对湿度的变化会可以马上造成文物自身结构的收缩效应,如:一些出土的漆木器表面外观良好,实际上表面还是有大量的微裂纹。在相对温湿度的不稳定的情况下,温湿度急剧变化将会使漆皮起翘,木质胎体开裂,甚至会引起甚至漆皮与胎体相剥离,导致材料中可溶性盐的潮解结晶,导致纤维素分子结构断裂。同时,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太大,木材的干燥,失水速度太快会引起文物收缩开裂,会造成文物表面严重的油漆脱落。

(二)微生物霉菌的侵蚀

实践中,考古学家早就觉察,出土文物才出来是有其自身的色泽,一旦暴露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木材类的颜色会逐渐加深。出土文物变色通常分为三类:微生物变色,化学变色,物理变色。研究发现,一般的坟墓,密封性好,器物在埋藏环境中不会出现微生物变色,微生物最易引起并造成文物色彩变化,文物受空气中的真菌、细菌作用,微生物色素或木质组与微生物分泌物反应的有色化合物相互作用而导致变色。

(三)害虫蛀食

由于出土文物组分中有机质成分有丰富的养料和养分,是昆虫的最爱,所以害虫对文物所造成的损害是很严重的。另外,虫蛀,特别是害虫幼虫期对文物的破坏性最大,其主要的破坏作用是蛀食。

(四)酸性介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空气中往往含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时,会产生很强的腐蚀性酸,这些酸对金属、石质文物表面所造成的腐蚀,易使器物表面发生酥解、粉化。

(五)空气氧化

在潮湿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在紫外光下,分解成新生氧,发生光氧化。这些出生态氧一方面可以氧化有机物质,让文物发黄、发脆,还与水分子结合成过氧化氢,氧化金属类文物,让彩绘文物颜料出现褪色、甚至改变颜色。

二、发掘现场常见的保护措施

(一)湿度控制

保持文物出土的含水率,因物而定。处理办法是含水率大于100 %的竹子,木材,漆器可采用清水浸泡;含水率低于100%的器物要保持其原有湿度,可以是酌情采取密封措施,防止环境湿度变化太快,损害文物。

有的文物需要保持干燥,干燥剂控制是其主要手段,目前国内外的干燥剂产品是有很多种的,实验室一般用硅胶干燥剂。硅胶除与高氟或强碱物质反应外,不腐蚀、不溶于水,即使吸满水,还是觉得干燥,硅胶干燥剂无毒、无味,对文物无污染,干燥后可重复使用,是理想的干燥剂,因此,发掘现场控制保护环境湿度建议使用硅胶干燥剂。

(二)密封处理

文物出土后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还有灰尘微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虽然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但也会对文物会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应避免出土文物和大气开放环境直接接触。例如,可用于食品保鲜膜材料对一些出土的文物的腐朽木材密封处理,使其与大气环境之间保留或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直到慢慢地和外界保存环境相适应。

(三)虫害的早期防治

在考古挖掘过程中,昆虫和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和活动已经威胁出土文物和遗址的安全。例如,有些墓葬出土的文物是腐烂的木材和其他有机物构成的文物,文物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有利于各种昆虫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直接导致了对出土的文物和遗址进一步损害。因此,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害虫,会使出土文物受损程度的增加,所以害虫的防治和研究在考古挖掘中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害虫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怕干,喜暗怕光的习惯,生命力强大,可以长期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能耐干、耐饿,虽然通过破坏其生活环境能抑制害虫生长,但不是与被熏蒸物的接触面广而均匀,十分有效。怎么办?——用熏蒸剂。熏蒸剂渗透性,挥发性,扩散性非常强大,可以渗透到固体药物所达不到的缝隙,由于吸附较小,很快就会从被熏蒸物内部分散,无残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和有效的杀虫方法。

(四)氮气保护

氮气常用于食品保鲜、中西医储存、塑料生产等行业,近年来在文物保护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北京房山寺石经回藏就是利用氮气保护,有效地阻止了进一步风化,湖北博物馆荆州尸体也是用氮气保护法保护的。国内已有文献报道,故宫博物院与北京相关科研机构合作研制出了适用于考古发掘现场的空气制氮机——XDN-B型,此机型属于袖珍型的制氮设备,外形尺寸500毫米×300毫米×800毫米,重量为15~20千克,下设胶轮,一个人可随意移动,而且直接利用空气来分离制氮,是特为野外考古发掘现场而设计生产的,适合短时间刚出土的文物被隔绝空气、水分。可以在考古遗址可以进行金属、石头、纺织品、纸、竹、木材、油漆、树脂、陶瓷、骨、皮肤和其他各类文物的氮气保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出土文物。

(五)避光保护

实验表明,黑色塑料袋屏障,双波长紫外分析仪(254纳米/ 365纳米)照射的双色荧光粉,观察荧光粉的颜色,其结果是在波长254 纳米的波长到365纳米的情况下,没有刺激变色,说明黑色塑料袋阻挡紫外线功能强。此外,黑色塑料袋本身是不透明的,可以阻止可见光。因此,在发掘现场使用黑塑料袋可防止外界开放环境中的可见光对出土文物的危害,且黑色塑料袋材料范围广,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文物保护;城市建设; 协调发展

1 引言

国内很多城市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都共同存在着这样的矛盾:要文物保护,还是要城市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物保护和现代化城市建设之间的这样的冲突越来越多,甚至有开发商不惜去通过破坏文物的方式来进行土地开发和建设:

比如:2013年6月,广州民国建筑妙高台和金陵台一夜之间被开发商铲为平地;[1]

2013年6月中旬,广州地铁一夜挖掉5座先秦古墓;[2]

更奇怪的是2013年10月,东莞三大名园的道生园被拆,其理由竟然是要在其上建设艺术画廊、画家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3]

难道假古董里的所谓艺术就真的有那么高的价值吗?值得为了她去破坏真的历史建筑?

2 广东文物保护的现状分析

广东是经济建设的排头兵,是全国经济建设的试验田,这给广东的文物保护工作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土地价值增长,对文物破坏的惩罚措施力度不够,导致破坏文物处罚成本偏低。

民国建筑妙高台、金陵台所在地块的房地产土地价值,根据地产中介的贴在外面的数据,其二手房价格都已经超过每平方米2万元,如此巨大的经历利益,导致开发商蠢蠢欲动;但是妙高台和金陵台尚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范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拆除历史建筑的,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此低的违法成本,违法成本最高额度50万元相对于2万多一平方的房价而言实在是太低,在这种情况下,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发商敢于铤而走险,明目张胆的拆除古建筑,这更增加了保护古建筑的难度。

2.2 文物保护意识薄弱,指导思想错误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广州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大搞穿衣戴帽工程,使广州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总的来说使广大人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文物保护人才,也为文物保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比如广州广雅中学,作为广东地区的历史名校,早就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具有历史沧桑感的围墙,更是给人幽幽学府的感觉,但是在广州市“穿衣戴帽迎亚运”工程中,该围墙外侧被现代化的瓷砖重新装修一番,破坏了文物原状,得不偿失。

2.3 相关保护规划尚未出台,造成文物保护工作滞后。

广州市从2003年开始编制《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直到2012年底才拿出初稿征求公众意见,历时10年才完成初稿。造成了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的历史街区在过去的10年内无法可依,使大量的高层建筑得以审批通过,建成后严重影响了广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市容市貌。

2.4 缺乏科学指导,好心办坏事:

汕尾妈祖庙建筑风格颇具地方特色,保存也较好,本来可以评定为省保,但是在评定省保单位之前,当地民众为了更好的显示自己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热爱,加大了维修力度,将地面大阶砖换成了大理石,把墙面的平面壁画改造成立体壁画,严重违反了文物保护“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使该建筑物失去了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格。

3 国内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路

3.1 深入调研,简化手续,协调发展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位于西安市韦曲东侧,凤栖原航天产业基地内的文物点共有87处,包括史前至明清时期的遗址、汉唐墓葬、石刻、古建筑以及近现代建筑和史迹。在这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华严寺、明秦王墓地等。自2008年开始,航天产业基地开始优化投资环境,大规模引进项目,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势在必行。

为了更好的保护好航天产业基地内的文物,陕西省和西安市的文物部门多次到基地内调研,最终达成共识,通过签订了文物保护合作协议书,成立“文物管理办公室”作为产业基地管委会的一个部门的形式,统一管理区域内基建中的文物勘探、考古发掘工作,使文物保护的行政工作深入基层,并简化了审批手续,使文物保护工作适应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发展过程中得到文物部门的直接指导,形成了良性发展。[4]

3.2 合理引导,活化利用,良性发展

很多地方,城市建设和发展,是通过进行三旧改造完成的。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很多领导往往片面的认为老建筑都是破旧的房子,往往忽略了老建筑的文化、历史价值,使古建筑和历史建筑被推倒。

但是北京的798,却是通过合理引导,被成功改造的典型案例。

北京的798本是北京的一个老的国有电子元件厂,但是由于位置比较好,在旧有的城市 规划中,要进行改造,由于一部分艺术家的艺术实验和聚居,该地块最终被政府整合成为“北京的艺术聚居区”,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下来的厂房,这里逐渐发展成为艺术中心、工作室、小型公司、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艺术部落” 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艺术、文化、历史建筑的环境整合,最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并成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3.3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2014年春,广东河源发生建筑商故意损坏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洋溪桥的违法行为。案件发生后,广东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都高度重视,广东省文化厅特别派工作组到现场了解情况,经过当地公安机关的侦破,最终确认8名犯罪嫌疑人,并最终批捕两人,被拆毁的洋溪桥必须进行恢复,复原重建费用由肇事的房地产公司承担。

4 广东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协调发展的方向

综合广东省内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的现状,结合国内很多地区的优秀做法,广东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文物保护必须坚持“保护规划先行”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单霁翔早在2005年就指出,文化遗产保护要树立保护规划先行的意识; 国家文物局专家陈同斌指出 “规划先行”是避免文物保护与旧城改造矛盾的有效措施,“一个项目在规划期,就要与文物部门协同商讨项目范围内文物保护的问题,进而避免后续问题的发生。”[5]

文物部门如果能尽快制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保护规划,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相关管理规定,那么我们在城市建设初期,文物保护部门就能够先行介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管理,就能够避免很多破坏文物周边环境甚至是破坏文物本体的行为。

文物保护工作必须坚持保护规划先行,

4.2 文物部门必须深入基层,真正的参与到建设活动中

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由于各级文物部门的行政经费有限,往往部分文物行政工作者不能深入基层,不能了解基层真正需要怎么样的工作指导,使政策和实际相脱节,使文物保护工作不能落实到实处。

只有将文物保护的相关意识带到广大基层,使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那么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他们才会首先意识到自己所有的建设行为必须和文物保护关联,那么文物保护才能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4.3 文物保护必须发挥群众力量,实行文物破坏案件举报机制

文物保护工作不光是政府的行为,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行为。文物工作者无论在人力还是在精力上毕竟是有限的,只有真正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发挥群众力量,加强鼓励机制,让更多地群众去揭发文物破坏行为,那么才能更好的去监督建设行为,将文物破坏行为降低到最低。

4.4 强化法律意识,对违法事件绝不迁就

文物保护过程中,如果发生违法的建设行为,应当严格执法,绝不姑息和迁就。

当前城市建设队伍良莠不齐,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文物保护意识,认为文物就是几栋老房子,拆了以后顶多就是重新建设就是了。在这种情况下,文物部门必须对破坏文物建筑的个人进行重拳出击,严惩相关违法行为的实施主体和个人,并通过法律手段,对相关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以达到“惩一儆百”的目的。

4.5 充分引导,加强管理,真正做到对文物建筑的“合理利用”

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并不是老房子都一定就是需要拆除的对象,很多建筑通过二次修缮,能够改造后重新利用,并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文物部门必须加强引导,使整个三旧改造区域适当的保留部分历史建筑,并因为文物建筑的存在,提升文化气息,有利于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的保存。

5 结论:

一座城市中现存的文化遗产往往就是一部物化了的城市发展史,是城市灿烂文化的证物和重要载体[6]。因此我们认为文化遗产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从上面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分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建设虽然有很多现实的矛盾,但是是可以协调发展的。

通过合理的引导,加强管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城市会因为文物建筑的保留,城市文化底蕴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城市建设得效果也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宜居。

[1] 龙成柳 被誉为东莞三大名园之一 157年历史道生园被拆[J] 《广州日报》2013年10月10日

[2] 刘怀宇 政府要花5亿“压低”大楼19.5米J] 《南方日报》2012年11月9日

[3] 石忠情 道生园被拆可惜太可惜 [J] 《广州日报》2013年10月14日

[4] 李颖科 西安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和谐发展的新探索 [J] 《西安晚报》 2010年6月12日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德昂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115-04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是这样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2005年中国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文化空间。

在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不断强化的保护和发展双重压力的今天,如何实现二者间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趋势。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在旅游开发的驱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各种盲动、无序、变形的行为和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地方甚至比较严重,其结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和难以修复的危害。作为中国极少数民族之一,云南德宏芒市三台山乡主要聚居地的德昂族民族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保护与发憎爱分明的矛盾和问题。

一、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以及1998年通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有关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定义及其范围的界定,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的一年时间里,笔者在德宏芒市三台山出冬瓜村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认为三台山乡德昂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6类。

(一)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也称为“文化场所”,是指与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或“某个民间或者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1]具有“活态性”“传统性”“整体性”[2]三个特征。就三台山乡而言,其文化空间包括村落的自然生态空间,如老杠山、良心泉、神水大榕树、天然溶洞、藏经洞、泼水洼等;精神信仰空间,如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大佛塔、平安庙、佛爷坟;生产生活空间,如德昂族老寨、村落民居、茶园、果园等;公共文化空间,如奘房、节日、学校、文化站等。多元、复合为一体的三台山文化空间,承载了悠久、丰富和深厚的三台山文化,动态地、立体地显示出这个千年古村落独特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与之相伴而生的水鼓、德昂酸茶制作工艺更加熠熠生辉。

(二)宗教、民俗标志“龙阳塔”

中缅两国的德昂族中,都有祖先出自“龙阳”的传说,称“滚思艾玛腊嘎”,认为他们的男性老始祖是传说中的太阳“思艾”,女性老始祖是神龙“腊嘎”,神龙和太阳的结合,才繁衍了德昂族后代。这是人类起源时代的图腾崇拜传说。由此,国内在德昂聚居地的公共活动广场有称谓“广目剌丁”的雕有太阳形象和龙身的标志性建筑物“龙阳塔”。龙阳塔又称喇定塔,是德昂族的标志和灵魂。德昂族自古为华夏民族的一员,是龙的传人。随着德昂族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龙阳塔由传说中的象征,竖立在德昂族聚居区。目前在三台山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已建龙阳塔标志,打造龙阳文化。

(三)口头传统

《达古达楞格莱标》是德昂族世代传诵的创世史诗,主要记述了人类的起源、创世造物的过程,独特地提出人类来源于茶树,德昂族是茶树的子孙,反映了德昂族先民与众不同的原始思维特点和价值观念。德昂人把茶树当作万物的阿祖,人类的祖先,祖祖辈辈都把茶树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达古达楞格莱标》始终以万物之源――茶叶为主线,集中地描写了这一人类和大地上万物的始祖如何化育世界、繁衍人类的神迹,并以奇妙的幻想将茶拟人化,长诗合起来就成了德昂族社会历史变迁的长卷。

(四)文化景观

三台山现存的代表性文化景观主要有:一是出冬瓜德昂族的历史建筑,包括四檐出水的诸葛亮帽子;二是德昂族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由主展馆、动态表演馆、手工艺展示馆、报告厅组成;三是出冬瓜德昂寨的奘房和佛塔;四是出冬瓜村茶园,欣赏茶园风光,亲自到茶艺坊体验传统的手工摘茶、拷茶、揉茶等制茶过程,感受当地人敬茶、品茶等独特而讲究的风俗传统;五是古榕树与佛爷坟: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地区一般都供养着佛爷。佛爷圆寂后时兴塔葬,雕刻上具有南传佛教风格的图案,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五)酸茶制作技艺

酸茶制作工艺十分烦琐,从采摘到成品需要半年之久,而且加工数量有限。其技艺有两种:一是土坑法。人类尚未发明使用陶器前,将鲜茶叶采摘回家后,用新鲜芭蕉叶包裹茶叶,放入事先挖的深坑内埋7天左右,然后将茶叶取出在阳光下揉搓并晒2天,待茶叶稍干时又将其包裹放回深坑内3天,取出晒干便可泡饮。泡饮时使用沸水,其味酸苦,有清洁口腔、清热解暑的功效,是原生态的绿色保健饮料。做菜用的酸菜则要适当在第二道工序时多放几天,取出后要在碾臼舂碎晒干。食用时用水泡发后凉拌,其味酸涩回味,使人增加食欲。二是陶器法。陶器创制后,便直接利用陶罐腌制酸茶了。

(六)节庆活动

浇花节、开门节、关门节、烧白菜是三台山的传统重大节日。德昂族的浇花节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浇花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一般3~5天。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和水龙。节日清晨,人们身着盛装,前往佛寺供佛,听佛念经,并在佛寺周围堆沙造塔,然后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尘小屋中,举行为佛洗尘仪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泼水仪式后,举行供食祭词和长队象脚鼓舞取水活动。浇花节内容涉及德昂族的宗教礼仪、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工艺、婚姻习俗和传统饮食文化及精神领域的诸多方面,是德昂族社会习俗千百年来传承、延续的主要载体,是德昂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

二、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性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近年来,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形成了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和异地集锦式开发等模式,[3]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损害遗产的可能性。笔者认为,除建立健全由法律、行政、经济、传承培训等构成的保障机制外,先行编制集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于一体的双主轴、一体化复合型规划,即实施对文化遗产保护性的旅游开发,是达成对文化遗产实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及前提。这里试以《联合国――西班牙千年发展目标基金中国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框架项目――三台山出冬瓜村》为例,加以说明。鉴于三台山文化遗产的构成、特性和现状分布,结合当地农民参与旅游的需求,从三个层面对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了规划。

(一)核心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1.口传文化《达古达愣格莱标》和浇花节文化保护

《达古达愣格莱标》和浇花节两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三台山乡邦外村83岁的李腊翁,重点是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要求,对古歌口传文化传承人进行保护。其保护的要点主要有:对传承人的保护,应逐步建立传承人传习机制,对传承人的传习技艺进行重点资助,依托德昂族博物馆的平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文物、历史建筑与传统村落保护

对于规划区的文物、历史建筑与传统村落等遗产,应逐步将其纳入到国家、自治区和省市或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序列;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和管理机构;通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申报促保护;建立不同建筑的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包括保护建筑、一般整治、重点整治、保留改建和拆除建筑等五类,并制定各类建筑的保护指南和细则。

3.古树名木、茶园与文物保护

三台山乡分布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对所有直径大于20cm的树木,建立和推行挂牌保护的制度;茶园是三台山乡重要的景观和生态资源,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森林植被保护法规、条例等严格保护;德昂族博物馆涵盖出土文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服饰纺织、民间工艺品、古籍文献、节日文化、宗教艺术等,集中展示着德昂族民族文化的精髓。

(二)空间规划

在综合考虑三台山历史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发展基础上,将三台山旅游发展的空间结构规划为:一馆(中国德昂族博物馆)、二区(村落发展与商业服务区、出冬瓜德昂族历史文化体验区)、三节点(茶叶文化节、浇花节和龙阳节)。

中国德昂族博物馆已经初具规模,作为德昂族的标志和灵魂,馆内正在新建龙阳塔。村落发展与商业服务区、出冬瓜德昂族历史文化体验区,民居作为民族特色的重要载体,适当隔离商业活动,避免同质化非常重要。茶叶文化节、浇花节和龙阳节可通过节日体现民俗文化,是保护和旅游开通的重要途径。

(三)主要旅游产品与项目策划

1.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

在原有《达古达愣格莱标》和浇花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组的基础上,组建项目申报工作组,负责将“出冬瓜村”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建立健全《达古达愣格莱标》传承人机制,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援助和支持等。

2.打造民族文化旅游景观

开发出冬瓜自然村生态旅游村寨及老岗山、女王宫民族特色景观;开发允欠温总理足迹景观及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芒里电站库区观光旅游;开发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观光及古树景观。通过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与人居环境打造相结合,把德昂族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规划1000亩丘陵地打造德昂古寨村落,吸引国内外人士来居住,把民族文化和人居环境的打造结合起来,拓展德昂文化外延,探索出一条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3.中国德昂族博物馆

中国德昂族博物馆由主展馆、动态表演馆、手工艺展示馆、电子展示厅等部分组成,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示、社会教育、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德昂族博物馆,整体建筑体现了德昂族传统民居风格。博物馆共收藏德昂文物200多件,其展陈形式包括图片、文物、影像、音像、实物与多媒体资料等。

拟通过上述规划设计,最终将三台山建设成为一个村落保护、集镇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文化鲜明的特色村落型小康集镇;融旅游服务、餐饮、游览、商业零售、住宿和深度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德昂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三、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

保护性旅游开发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指现存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以活的形态出现的……更注重的是技能和知识的传承,它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国或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智慧与情感的活的载体,是活态的文化财富。”[4]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文化形态,是有“生命”的文化体系,是具有体系结构和丰富内涵的文化“生命”体。

在旅游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被当作文化旅游商品市场的资源要素来认识和对待的,因此并不可能都进行市场开发。一方面,既要坚持保护性开发的理念,讲求开发的适度性与适当性,使民族社区树立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促进民族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与传承。其次,切实关注民族社区的持续发展。民族社区不仅是民族文化遗产的载体,同时也是民族旅游开发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中,应注重民族社区居民利益的实现,积极构筑多样化的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途径,理顺当地社区与政府、当地社区与旅游投资商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与真实性,并使民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建立在促进当地社会、生态与经济改善基础上,维持项目开发的可持性。最后,协助各个利益主体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意识。

目前,民族地区旅游出现的文化遗产退化、异化甚至消失的现象,归根到底,是由于当地社区与其他利益主体缺乏正确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理论指导,过分关注短期经济利益,一味迎合游客需求,而逐渐丧失自身的文化独特性所致。因此,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前提,融保护与开发于一体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规划,其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协助各个利益主体形成正确的保护意识和开发理念。通过规划,不仅要使民族文化主体更加正确地认识自身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社会的文化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从根本上减少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消极影响,同时,还要通过对政府、当地社区、旅游投资商等相关利益主体的指导,打造“影响和引导游客用客观的心态和正确的方式去体验”民族文化遗产的目的,从而逐步改变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出现的过于肤浅和流于表面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历史存续的“活态”的文化要素[5],其显著的异质性、独特性和不可移植性成为吸引民族文化旅游消费的重要的资源要素,在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日益“被”旅游开发着。德昂族独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旅游开发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应以培养文化氛围为前提,以彰显文化特色为核心,以适应时代需求为方向,使德昂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发展中实现遗产价值。在云南,还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充分利用云南旅游大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优势,结合地方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形成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互动机制,最终实现二者的双赢。

[参考文献][1]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Z].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8〕19号,国务院,2008,6,7.

[2]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11).

[3]汪宇明,马木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路径研究[J].旅游科学,2007,(4).

篇9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

一、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和《北京皇城保护规划》(以下统称《保护规划》),保护古都风貌,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本市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迁入保护区人口数量控制、居民住房条件改善等相关工作,执行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保护区是指市政府批准公布的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

本规定所称房屋包括不可移动文物、房屋、院落等地上物。

本规定所称保护区居民是指在保护区内有本市常住户口和正式住房,并且长期居住的居民。

第三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体现历史风貌为宗旨,坚持科学规划,有效保护,有机更新,合理利用,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逐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保护规划》要求,拆除违法建筑,降低人口密度,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对符合历史风貌的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对不符合历史风貌的房屋按照与保护区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原则逐步进行改建。

第四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的原则是:

(一)保护和恢复保护区的整体传统风貌,保护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原貌。

(二)落实《保护规划》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相结合,坚持统一规划、市政先行、有机更新、循序渐进。

(三)保护区保护与旧城外开发相结合,修缮保护与综合整治、加强城市管理相结合,降低人口密度。

(四)政府投入和房屋产权人或使用人合理负担相结合,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多方面积极性。

(五)由区政府结合各保护区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推进实施。

二、落实《保护规划》的重点和原则第五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规划要遵循《保护规划》,其他规划如与《保护规划》存在矛盾的,以《保护规划》为准。

第六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保持与保护区的空间格局、建筑体量、尺度、形式、色彩等传统特征相协调。

(二)保存胡同肌理、传统四合院的原有格局。

(三)保存不可移动文物和其他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建筑构件等历史遗存。

第七条保护区的各类建筑应按照《保护规划》分类,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保护和整治。

(一)文物类建筑应依据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和法规对其进行严格保护。

(二)保护类建筑只可按原有建筑格局和建筑形式进行修缮,不得拆除、改建和扩建。如确需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应保留原有格局和外貌。

旧城内被确定为保护院落的,按照保护类建筑进行管理。

(三)改善类建筑应以修缮为主。属国土房屋行政主管部门鉴定的危房,可按历史格局和外貌翻建。

(四)保留类建筑原则上应该保留,需要改建时应恢复传统建筑形式。

(五)更新类建筑应严格按重点保护区的空间格局、建筑体量、尺度、形式、色彩等传统特征拆除改建。

(六)整饰类建筑应按照保护区传统特征进行整饰或改建。

第八条保护区应保持原有的胡同格局,原则上不得对胡同进行拓宽,确需贯通或拓宽的,应按《保护规划》实施。

第九条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胡同内布置市政管线时,应保持该保护区的传统风貌,原则上不得改变原有胡同的尺度和走向。

(二)在原有胡同基础上布置市政管线时,原则上应按规范要求实施,胡同宽度不够、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经技术规范制定或管理部门确认后,可以采用相关技术措施予以解决。

第十条保护区园林绿化的规划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须保护历史名园及其遗存。

(二)由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注册挂牌的古树名木和《保护规划》确定的“准保护类树木”,须按《保护规划》落实保护责任。

(三)应采取传统的绿化形式进行绿化。

第十一条在保护区内,不得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牌匾标识、标语及宣传品,不得擅自架设各种管线。

三、组织实施第十二条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主要职责是:制定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计划;依据《保护规划》编制保护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和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组织拆除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积极争取和运用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专项资金,组织建设或筹集保护区定向安置用房,落实居民外迁等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第十三条保护区周边及区内主次干道、胡同等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保护规划》和保护区风貌保护要求一次完成,由市、区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其中,保护区外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电信等管线,分别由各专业单位负责落实。保护区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电信等管线及非主次干道整修、绿化等附属工程建设费用及所涉及房屋的拆迁补偿费用(以下通称附属工程费),由区政府负责落实。区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方案》中参照以下原则和标准确定附属工程费的分担办法:

留住的产权人现住房面积部分,可减半分担附属工程费;在规划允许的前提下,留住的产权人修缮后增加的不超过10平方米的厨房和卫生间部分,减半分担附属工程费;除上述之外的其他住房面积,全额分担附属工程费。

第十四条各区政府组织编制的《规划方案》应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各区政府组织编制的《实施方案》应包括:房屋及人口现状,逐幢、院、片的规划设计及房屋保护和修缮措施,外迁人口数量及相应定向安置用房的位置和规模,留住和外迁政策等内容。在《实施方案》审定前,应邀请有关方面专家论证,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居民代表意见。

《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经批准和审定后,应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原则上应统一组织实施。在实施之前,应先进行非主次道路整修、市政基础设施和绿化等附属工程建设,为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创造条件。在组织实施时,可结合各保护区实际情况,以院落或者若干院落为单位进行,也可以采取土地置换或整合的方式。

第十六条加强保护区综合整治工作,拆除保护区内违法建筑,落实产权人的保护和修缮责任。由区政府根据保护区居民外迁情况、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实际需要,负责具体组织落实。

第十七条自本规定之日起,保护区应实行迁入人口数量控制性管理,由市公安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另行制定具体办法。

自本规定之日起,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保护区房屋出租出售市场管理。对出租出售的房屋,应依法征缴相关税费。原土地属于划拨的,须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

第十八条市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区政府开展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结合各区的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计划,按年度向各专业单位下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保护区居民及其所在工作单位和房屋产权单位,要积极配合和支持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

保护区居民属于廉租住房对象的,可不参加摇号排队,给予优先配租。

四、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的措施第十九条建立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专项资金。在2008年前,根据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年度工作安排,市、区分别按年度安排相应资金,主要用于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其中,市对区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办法由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保护区下列单位或住户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外迁:

(一)需要腾退后对社会开放的不可移动文物内的单位或住户。

(二)为引入市政基础设施或道路整修需要拆除房屋的单位或住户。

(三)恢复建筑物原用途需迁出的单位或住户。

(四)按照《保护规划》需要拆除、改建房屋的单位或住户。

第二十一条根据保护区外迁居民人数、家庭结构情况,各区可申请提供定向安置用房或专项建设用地,涉及有关税费缴纳和房屋销售管理等按照本市经济适用住房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各区政府可以结合本区或者各保护区实际情况,根据以下规定确定每片保护区降低人口密度的具体政策:

(一)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在购买保护区四合院后,落实对所购四合院的保护和修缮责任。具体政策按照市国土房管局等部门制定的关于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历史文化保护区四合院若干规定执行。

鼓励公有住房的产权单位按照《保护规划》和经审定的《实施方案》有关规定,迁出现住居民,修缮后自用或出租出售。

(二)由区政府组织实施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落实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异地外迁的居民可参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加快城市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京政办发〔2000〕19号)第八条规定购买安置住房。具体优惠办法由各区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方案》中明确。

保护区居民人均原住房建筑面积不足5平方米,并且在保护区外无正式住房的,外迁购买定向安置用房时可按照人均5平方米认定原住房面积。

外迁居民放弃购买定向安置用房的,区政府可参照《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政府第87号令,以下简称87号令)规定给予货币补偿。

(三)在有利于保护文物,恢复和保持历史风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的前提下,各区政府要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可采取政府组织、由投资人参照87号令外迁保护区居民等方式。

区政府在审定各保护区《实施方案》时,不得重复使用优惠政策或扶持措施。

五、保护和修缮责任第二十三条保护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二十四条不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非住宅房屋,由产权人承担保护和修缮责任,承租人应积极配合和协助。

第二十五条不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住宅房屋,由产权人按下述规定承担保护和修缮责任,承租人应积极配合和协助。

(一)保护区的私有住房,由产权人按照《实施方案》承担并履行房屋保护和修缮责任。产权人可以出售其住房,出售时同院其他住户有优先购买权。购买房屋后居住或使用的居民和单位应按照规定对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

(二)保护区的直管公有住房,可由留住的承租人按本市房改成本价及有关优惠政策购买后,作为产权人承担保护和修缮责任。产权单位可以收购承租人的公有住房使用权。经申请产权单位同意,承租人也可以出售公有住房使用权,出售时同院其他住户有优先购买权。

(三)属于单位自管公有住房的,可以参照直管公有住房有关规定处理,也可以由产权单位按照《保护规划》统一对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

第二十六条保护区留住居民应当按照《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对房屋进行保护和修缮。

第二十七条保护区留住居民按本规定购买住房涉及的有关税费,按照职工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的规定执行,颁发经济适用住房房屋所有权证。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的,颁发商品房房屋所有权证。

第二十八条 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应做到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保护区房屋修缮后,必须使用清洁能源。有关工程项目可享受本市改用清洁能源的优惠政策。

六、拆除房屋的处理第二十九条为落实《保护规划》需要拆除房屋的,被拆迁单位和居民应在规定期限内搬出。拆除住宅房屋内的居民可以按照本规定购买定向安置用房,或申请货币补偿。拆除非住宅房屋的,按照87号令规定给予适当补偿。

第三十条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中拆除交通、公交、绿化、供电、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电信、邮政、环卫、消防等设施用房,以及当地房屋维修管理用房,应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及规划设计方案安排迁移、还建或者给予适当补偿。其中,拆除热源时,组织实施单位应按照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将热用户并网或新建其他热源。在还建的用房交付使用前,应先建临时用房,确保修缮、改建区毗邻单位和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第三十一条在拆除保护区房屋时,经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为有价值的建筑构件,应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有关单位收存保护。

七、保障和监督第三十二条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支持区政府组织实施保护区房屋保护和修缮工作,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三十三条建立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机制。市、区规划、文物和国土房屋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保护区房屋保护、修缮、转让等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对未履行职责的部门和单位,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篇10

一、完善文物保护法律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在文物保护的理念和制度的设计上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相关法律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文物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因此,梳理文物保护立法现状,分析文物保护法律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文物保护法律的建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立法现状

现有文物保护的法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宪法中的相关规定。宪法的规定为文物保护具体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二是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三是行政法规,如《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四是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山东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海北藏族自治州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管理条例》等;五是有权部门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文件。它们共同构成了文物保护的法律体系。

(二)文物保护法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立法理念相对落后。由于立法机关以及文物保护部门立法理念相对落后,导致文物保护法律所创建的保护制度不能有效对文物施以保护,致使文物在社会发展中屡屡受到严重破坏。二是法律规定内容缺失。从实践运行看,存在一些内容缺失、规定空白的情形。三是保护措施有待细化。现有文物保护法律的许多条款规定得过于笼统,过于原则,保护措施有待细化。四是执法力量亟待加强。

(三)完善文物保护法律的建议。

根据文物保护的严峻形势,应通过树立文物保护的先进理念、贯彻科学保护原则,完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促进对文物的法律保护。应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入先进立法理念,弥补文物保护法律空白。二是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增强文物保护法律的可操作性。三是建立专门执法队伍,赋予执法机构更多权力。四是确立多种保护手段,发挥文物保护法律的综合治理功能。

二协调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文物立法虽然逐渐在完善,但是由于目前政府大力提倡绿色产业,旅游业已成为政府资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物遗迹数不胜数,令世人所仰望。发展旅游业,必将大量开发文物,利用其潜在价值。为此,协调好文物与旅游的关系对于文物的保护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文物是一项主要的旅游资源。文物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凸显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遗迹则能予人以直观、形象、写实、生动的感受。如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西海镇作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 1957年选址,1958年建厂,1987年退役,1995年移交海北州人民政府使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都在这里研制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核试验爆炸成功,它向全世界宣告: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为打破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圆满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1995年更名为西海镇。1996年9月被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被中央文明委正式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种军事文物丰富而独有的的特征,也势必让我们充分利用文物之优势,打造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事业整体推进。

2、文物可以推动旅游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大量的文物直接生动鲜活地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教育,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可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但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态。为了使文物能长久地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旅游部门应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应从其收益中按一定的比例用于区内文物保护。文物的社会效益可使人们了解文物的重要价值及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而使重视文物,使保护文物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