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景观范文

时间:2023-04-06 10:0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艺景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艺景观

篇1

关键词:园艺景观 维护 养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是在现代城市中,人口膨胀,建筑楼群密集,城市下垫面的改变导致“热岛效应”的产生并不断加剧,因此人们对绿色空间更加向往。园艺景观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维系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而园艺植物的大量应用,是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根本措施之一。和谐、科学地营造园艺植物景观,做好城市园艺景观绿化建设,创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1]。

1.园艺景观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把虚无的想法转化成真实存在的景观,把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施工就是园艺绿化的施工过程,但是,要把虚无的想象完全的变大出来存在很大的难度,而且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又无法全面的沟通,所以,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才能尽可能的造就现实的园艺产品。

建成园艺后,养护工作必须要得到重视,如果养护不到位,植物就会出现枯萎死亡的情况,这样就使绿化工作失去了意义,更没有景观可言。要想园艺绿化工程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出了保证施工过程没有问题外,还要对园艺养护和管理工作始终重视。因为园艺绿化工程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而是生命就需要水和养料的滋养,否则就会枯萎死亡,所以园艺绿化的关键就是对植物的养护和管理。养护和管理工作要受到必要的重视,这样才能真实体现出绿化的效果,而且能使效果保持,,而且还降低了工程成本,使有限的植物材料资源得以充分利用[2]。

园艺绿化养护贯穿整个工程,但在工程结束后,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结束了,养护工作不管是在工程进行中还是在工程结束后,都一直进行着,不能中断,植物得到了合理的养护,才能茁壮成长,真实的体现出绿化的成果和效果,这是植物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的共同体现,只有这样,园艺绿化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园艺景观维护与养护要点

2.1园艺树木的养护

2.1.1 修剪

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灌木要求整齐有形,可修剪成圆形、方形、扇形、抽象图案等,乔木要求枝干笔直挺拔,不管是乔木灌木要及时清理残花废果,以免消耗养分。

2.1.2 灌溉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主要依据从土壤中吸收的,而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足或地表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必须采取灌溉的方式。不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有些抗旱类的植物对水分的要求极小,不需要经常灌溉,而某些植物则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就必须经常性的进行灌溉工作,灌溉是园艺施工中植物养护的基本要求。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树木定植以后,一般乔木需要连续灌水 3~5 年,灌木最少 5 年,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 - 乔木不得少于 90,灌木不得少于 60。

2.1.3 施肥

施肥须等植物根系损伤恢复并开始生长后才能进行。树木成活进入正常生长状况后,由于园艺中各块地的土壤成分不同,以及各种植物对于肥料的需求也不相同,所以在植物养护工作时,要进行适当、合理的施肥工作。肥料是保证植物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如果施肥不当,有可能导致植物的叶片发黄、成长缓慢,甚至死亡现象,施肥工作应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经松土除草后进行。施肥是园艺施工中植物养护的必要保证。

2.2花卉的养护

2.2.1温度对花卉的影响

温度是花卉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各种花卉的生长发育和休眠都要求一定的温度;不同种类花卉因原产地的气候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超过最高温度或低于最低温度的界限,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损害,甚至死亡。常见花卉在3℃一40℃的温区范围内都能生长,在此界限范围内,若温度升高,生育速度相应加快;进入适宜温区范围后,生育速度接近最快,生理活动进行也最旺盛,此后温度继续上升,生育速度反又减慢下来,直到生育停止或进入休眠状态。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种子发芽时:对温度要求不高,但对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培育健壮的幼苗,通常在播种后保持较高的土壤温度。幼苗出土后:温度宜略低一些,以防徒长。植株进入营养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促进营养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开花结实阶段:多数花卉不需要高温,温度略低一些,有利于繁殖生长。温度对花卉的影响极为复杂,甚至同一植株上的不同器官,对能适宜的温度也不一致。

2.2.2光照对花卉的影响

(l)不同种类的花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栽培实践中要根据花卉对光照的不同要求,对花卉进行栽培。

(2)同一种花卉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光照要求也不一样,从幼苗到成熟开花需光量增加,有些花卉对光照的要求随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夏季的时候需要适当遮阴,而在冬季的时候又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生长发育良好。合理地利用光照条件和巧妙地调节光照,是花卉栽培的重要技艺,在光照达到花卉生理需要的同时,适时适度调节光照,可以使花卉保持清新鲜艳。

2.2.3水分对花卉的影响

盆花浇水原则:花谚说:“活不活在于水,长不长在于肥。”浇水是养花成功的关键。“见千见湿”、“千透湿透”、浇透而不浇漏”。这些浇水原则都是根据花卉对水需求的习性总结出来的。见盆土表层发白千燥时就浇水,浇到湿润即可,不要等到盆土千透了再浇,也不能浇水过多,做到盆土有千有湿,既不可长期千旱,也不能经常湿透,要千湿相间。

2.2.4肥料对花卉的影响

盆花施肥的三种方法:基肥:基肥充足可少施追肥,甚至可用专用花费作追肥。基肥以迟效的有机肥料为主。在上盆或翻盆时,把基肥施在盆底排水层上,防止花卉根系与肥料接触伤根;追肥:供植物生长之需要,以各种化学肥料为主,多用液肥;根外追肥:叶面施肥,将化学肥料溶液喷雾于花卉叶片上,以补充根系施肥不足。具有吸收快,见效快的特点,以清晨或傍晚喷施为宜。

3.结论

总之,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而园艺是模拟自然景观的伟大成果。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提高,园艺绿化日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一个全新的产业体系,使城市的发展更有潜力及竟争力。园艺建设将会不断出现新要求、新变化、新问题。对此,园艺工作者只有创新理念,才能确保园艺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观赏园艺作物;城市道路景观;园林艺术

目前国内大多城市普遍习惯运用园林植物,进行乔灌草搭配,营造道路景观。虽然这种做法构图简洁,易于管理植物,但景观缺少变化,植物种类单调。园艺作物作为植物种类中一大类,通常包括果树、蔬菜、各种香料和药用植物,它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具有人类长期利用所赋予的文化特殊性。随着人口膨胀,以及环境的恶化,人们开始对土地、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这新的形势下,国外园艺学家再次提出了“合宜园艺”的概念,强调食物和燃料生产上的自给自足,以及都市的需要和生态学倾向[1]。而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园林工作者也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因此,如何将园艺植物巧妙的运用于城市道路景观,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现就具有观赏价值的园艺作物如何以适时、适地、适量并符合本土文化为原则的运用于城市道路景观之中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进一步丰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1 运用的可能性

园艺作物长期以来作为农作物被园艺种植者栽种于园田,它们究竟能否被应用到城市道路系统的美化设计中,其可能性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1.1 大众认同感

早在1980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我的城市构想”会议上,人们提出了街道建设的三项基本目标:能安心居住的街道;有美好生活的街道;被看作自己故乡的街道[2]。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设计师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而尊重人的感受是设计师考虑的重要因素。远离土地、乡村及农业的都市人虽生活在城市之中,但内心深处所揣怀的对古老农耕文化的向往之心却曾丝毫不减。这种心灵的认同感就是园艺作物运用于城市道路景观的首要条件。

1.2 栽培技术支持

园艺作物的栽培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人们已经充分掌握了其生长习性,完全可以将其运用于更加广阔的景观领域。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园艺作物观赏性状得以改良,提高了园艺作物运用于城市道路景观的可实施性。

2 应用原则

园艺作物有其自身特点,如何将其有效应用到城市道路设计中,还是受许多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如园艺作物管理技术相比普通灌木要求较高,一些园艺作物生长周期比较短,有些园艺作物的抗性较差等,园艺作物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有如下基本原则。

2.1 适时原则

园艺作物与园林作物的不同在于对前者人们的栽培目的是获得其实用价值,而后者更重于观赏的视觉效果。所以园艺作物通常有明显的生长、开花、结果、死亡过程,且整个生长周期比较短,人工播种及管理工作频繁。因此,设计师在运用时应充分了解所选用的园艺作物的生长全过程,以便更好的把握全年景观的营造,避免因对植物属性的不了解而误用,造成景观的“秃斑”现象。

2.2 适地原则

在城市道路景观系统中存在着明显的“点”、“线”区域。道路绿地中面积较大的空间,道路的转折点,道路交叉口及居民区附近的道路绿带是所谓的“点”区域,而联系这些“点”的分车带绿带,路侧绿带,人行道绿带就成了“线”区域。由于受园艺作物自身条件的限制,所以并非所有的道路绿地都适宜栽种。其“线”区域中的分车带绿地因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属高危地带,应尽量减少人工管理次数,只要把握整体景观,做到整洁大气即可。对管理要求高的园艺作物不适于栽种。路侧绿带是指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由于城市中环境恶劣,空气中灰尘和有害气体含量较高,汽车尾气污染严重,栽种于路侧的植物自身不仅需要具有很好的抗性,还应起到防灰防尘作用。所以环境要求较高的园艺作物也不适宜栽种于此。除上述区域外,园艺作物在城市道路景观中仍有很大的运用空间。

2.3 文化原则

任何一种设计首先必须考虑文化特性,园艺作物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中也不例外。设计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社会风俗、人们习惯及主要宗教,避免运用与本土文化相冲突的景观元素。其中一典型的实例是通往以色列的BENGURON国际机场的景观大道。以色列是一个对三大宗教来说都意义重大的国家,在设计通过它的必经之路时,设计公司没有运用其中任何一种宗教元素,而是使用了该地区的典型风格特征,并且强烈结合了当地的农业环境,共种植了4500棵柚子树和橘子树,以及大量抗干旱灌木,让原本可能会出现的人文矛盾在大自然最广阔的胸襟中得到融合[4]。

3 常见园艺作物种类的应用参考

3.1 据园艺作物观赏特性及适用区域的不同进行分类

(1)观叶型

这一类园艺作物叶形奇特或雅致,叶色鲜艳或异彩,让看惯了朴素的绿色作物的人们颇感好奇。

(2)观花型

亦花亦菜的园艺作物最为人们所爱。

(3)观果型

植物的果实本身就具有极大的趣味性,作为观果性质的园艺作物大都奇特。

(4)闻香型

园艺作物中有许多具有特殊香味的植物,其中以唇形科和伞形科的植物最为典型。不过香草植物大多单薄,需将其与其它花草搭配。在不经意间触动人的嗅觉神经,这是香草作物带来的惊喜所在。

篇3

关键词:园林景观;花卉园艺;城市建筑;重要作用

DOI:10.14051/ki.xdyy.2015.24.123

1园林景观花卉园艺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应用的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园林建设的要求也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在进行园林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合理和科学,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园林建设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植物进行园林的装饰和点缀,不同种类的树木、不同种类的花草、不同形式的园林小品等在园林建设过程中都会被使用到园林建设中。而园林中的花卉园艺要符合城市建筑的整体风格,这样才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园林景观中的花卉园艺在构建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改善生态环境基础上,满足人们居住环境需求的提升。园林景观不仅具有单一的观赏特性,还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的产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选择居住建筑时,不仅只看重房子的质量,而且会对小区中的园林绿化有很大的关注程度。住宅区的选择,人们关注的重点除了位置和价格因素外,环境因素也是至关重要,而在环境因素方面,园林景观建设程度的好坏对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住宅房地产的位置和价格因素的解决措施是全面易行的,但对环境因素的处理难度是较大的。一个住宅区的居住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建设城市园林的过程中,花卉可以单独成景,也可以与其它的植物组合构成景观,使用价值较高。在运用花卉园艺建设园林景观时,首先要对花卉的种类作全面了解,包括各种花卉颜色的搭配技术。为了保证花卉园艺的质量,要考虑季节的因素,因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温度,要求花卉种类按照季节来种植。春天,选择金盏菊、金鱼草和串红等观赏性较强的花卉,并且颜色一定要较为鲜艳。夏季,可以选择的花卉种类较多,颜色鲜艳、花香四溢的花卉都可以被种植,主要有万寿菊和鸡冠花等。秋冬,由于天气较冷,气温不高,适合这个季节的花卉很多,如羽衣甘蓝、银叶菊等。

2园林景观花卉园艺在现代城市建筑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现代城市居住房产的出售,房地产开发商会通过改善周围环境来提高房地产出售数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环境要求也会相应提高。为了提高房产的销售和满足人们对园林绿化的高要求,要对园林景观进行合理科学的建设,做好园林景观中的花卉园艺配置。园林景观配置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将住宅区内的园林景观设计与住宅区进行合理定位。景观内的结构要协调,景观审美要和谐。

3景观建设中花卉园艺建设的方法

以羽衣甘蓝为例,为十宇花科甘蓝属,2年生的草本观叶花卉。在种植的方法上主要采取播种繁殖,种植的时间主要在8月中旬,种植密度保持在每1m2内350粒种子,在种子上覆盖上一层薄土,浇透水,还要搭一个拱形的棚将遮阳网覆盖住,下雨时在表面覆盖一层薄膜,8天后发芽。当幼苗长出5片叶子时,要将它们移到营养钵中,营养钵的大小一般为16cm×14cm。羽衣甘蓝比较喜肥,浇水时配合施入液肥,为了防止植物的根系扎得过深,要经常换盆,及时松土除草,摘除底部的黄叶。将金鱼草点缀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门庭等地方,给人以空中花园般的感觉,也可以成片地置放在建筑物的广场和街道的花坛中,组成景点,装饰效果比较好。

4结语

对园林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不仅可以对生态平衡起到保护作用,更有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小区的环保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任何人都希望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生活,所以,园林景观是房地产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纪会琴.园林景观花卉园艺在现代城市建筑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

篇4

[关键词] 世界园艺博览会 景观设计 人文体现 价值分析

引言

华夏故都,山水之城。西安——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内陆腹地一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生态化新城。

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行。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会,是宣传生态文明,提升国家形象的重大机遇。世园会是推广展示陕西、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新形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本届世园会是从园区自身和西安城市的需求出发,传承和保护城市原有的文化格局,体现西安世园会的景观功能和结构与人文精神的最佳融合。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诠释本届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这一主题,积极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新模式。

一、西安世园会的整体布局概况

世园会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会徽取名为“长安花”,取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构思源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由三、四、五、六边形自然花瓣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从三到六自然递进,体现了人、城市、自然、宇宙的和谐共生,契合西安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主题。吉祥物为长安花,形象来自西安市花--石榴花,身体的形状和色彩以石榴为创意核心,既符合西安的民族特色,又与世园会会徽的设计理念相呼应。理念为“绿色引领时尚”,倡导“简单而不奢侈,低碳告别高耗,回归自然,不事雕饰,绿色生活成为追求的时尚”。形象代言人由西安籍明星闫妮、西安女孩李梦担任。

世园会园区总面积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标志性建筑有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主题园艺景点分别为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并设有灞上人家、椰风水岸和欧陆风情三处特色服务区;同时将设置展示来自国内外的精美艺术品、雕塑以及珍禽、珍稀动物等,将让人们充分领略园林、园艺、建筑、艺术之美。

二、世园会中标志性景观元素的设计理念

1.长安塔位于园区制高点小终南山上,是世园会的标志,也是园区的观景塔。在设计上保持了隋唐时期方形古塔的神韵,同时增加了现代元素,既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又彰显出时尚现代的都市风貌,是生态建筑的实践和示范,成为提升西安城市建筑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

2.自然馆是世园会的植物温室,主要展示地球上不同地域、气候带的珍稀植物及生态景观。位置处于许多特色景观的交汇点,用以展示多种类植物及其生态景观以及不同气候带下的典型植物景观。建筑半埋地下,倚山而建,层层叠叠,与地形完美结合,即从高度上、视觉上弱化了建筑的体量,保证在建筑室内可以从不同标高领略湖面和对面花园的美景。

3.创意馆位于主轴线上,整个展馆结合码头和周边场地进行设计,建筑布局呈“王”字型,由三翼不规则几何体组成,青铜金属、石材及花园式种植屋面等不同饰面的无规则衔接处理,形成了错落有致、内涵丰富的艺术效果。结构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合钢结构的形式,优美的结构形式体现了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建筑艺术最高境界。作为东道主展馆,力求体现西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辉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展现西安光明的未来。

4.广运门是主入口,由踏步、水景、方块式园艺花卉造型组成的坡道把上下之间联系起来,与长安花谷浑然一体,以其恢宏的气势形成强烈的震撼效果。步行大桥横跨世博大道,其设计概念紧扣主题。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材料选择上以自然的木材及地域性的花岗岩为点缀,中国元素亦巧妙的穿插其中。

5.银龙雕塑高达36米,内部为钢结构,外包镜面不锈钢,既像一股水花,又似一条飞龙,既蕴含了上善若水的中国传统理念,又有巨龙腾飞的时代精神。在这种观念后面,最为深层的思想底蕴则是龙的精神,是龙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以大综合的手段,求大和谐的目标。

6.三大特色服务区:灞上人家、欧陆风情、椰风水岸。其中,灞上人家是提供给人以特别的建筑与景观体验,向游人们展示独特的陕西地域文化,让游人更多的体验到陕西关中的人文精神和自然风貌。设计通过结构等生态观体现,呼应了世园会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精神,暗喻了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欧陆风情是提取欧洲传统皇家园林风格特点,结合欧洲城市住宅及乡村城镇的规划典型特征,形成亲近人的建筑空间尺度,塑造出一个风格特征突出、具备典型特征代表的欧洲小镇建筑群组,使游客可以身历其境的感受欧洲异域的传统文化风情。椰风水岸提取东南亚地区园林风格特点,结合东南亚乡村城镇的规划典型特征,塑造出一个风格特征突出、具备典型特征代表的东南亚小镇建筑群组,在为游客提供餐饮,休息,接待服务的同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东南亚的异国文化风情。

三、世园会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的价值

1.文化价值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高速发展带来了文化的趋同危机,以致于本土文化的衰退与消亡。如何协调好本土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从景观设计角度出发,就需要将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使景观有一种文化的体现。

世园会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在于凸显文脉,延续历史;以人为本,和谐化设计。例如长安塔这一景观元素,此塔具有“天人长安”文化的标志性,其形象带有“长安”的特色。此塔根据唐长安宝塔的特点设计成方形,塔外观造型具有唐代木结构塔的造型特点。反映历史上长安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此塔具有文化的标志性。

2.生态价值

将景观设计融入人文精神,是生态景观既能与人类和谐共处,也能有生态的可持续性价值。例如,作为世园会的三大服务区之一的灞上人家服务区景观种植配合建筑设计,体现田园、野趣的村落环境,在游览丰富多样的世园景观后带给游人一种回归、宁静的心理感受。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主要特征之 “四水归堂”。 天井作为人对于自然的接纳,暗喻了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3.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及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自我实践活动发现、创造社会或他人物质或精神的发展规律及内在矛盾的贡献。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景观设计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精神,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同时,景观设计也必须要以个人价值为前提,才能更好实现社会价值。

四、结语

西安世园会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在世园会的主题和诸多景观设计中和谐互补,体现出“和美”的精神理念。目的是能把西安城市的历史文化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呈现给大家,展示现代西安的崭新形象。同时也对西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塑造起到十分积极推动作用。2011西安世园会是推广展示陕西、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新形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800多万西安市民正伸出双臂,拥抱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一届有创意、有特色、水平高、影响大的世界园艺盛会。

参考文献

[1] 人文精神之重建[专著],唐君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2]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赵和生,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人文精神之重建[专著],唐君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4] 詹秦川.2 0 1 1 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观规划设计对西安人文精神影响研究[J].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1

[5] 城市规划中的文化策略与作为,王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06

[6] 世界城市精神文化论,奚洁人,学林出版社,2003.03

[7] 张小溪. 生态景观设计中人文元素的融合探究[D].北京:城市建设杂志社,2012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中式园林、现代园林、园林景观、意境、融合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人们用对自然美深刻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凝就了独特的中式造园艺术,《园冶》中明代造园大师计成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句子,形象地归纳了园林艺术风格,中国园林艺术就是这样,皈依自然,“宛自天开”,清雅幽远,想象力无边。中国园林具有深邃幽远的意境,通常以象征的方式来塑造综合的艺术体。将中式园林意境式的深邃风格融入现代园林景观中,将会创造一种别开新面的园林作品。

一、借鉴中式园林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表现模式

“天人合一”的观念反映了人们迎合大自然的传统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自古,人们对大自然都怀有的强烈感情,中式园林就着意迎合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园林讲究在有限的空间造无限的自然,将建筑、山水、植物等有意识地交融渗透,经过必要的加工和提炼,移天缩地、兼容并蓄,实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我国众多的名山胜景,给园林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不同形状不同纹理不同质感的天然山石,被园林家塑造成了风格各异的峰、崖、壑、洞和假山,带给人们一种置身于崇山峻岭之感。自然本身随着湖石、竹树、流水、阁台轩榭等等渗透到园林里,园林便向自然敞开。

现代社会繁华而浮躁,水泥建筑林立,城市里找不到多少纯自然的空间,加之环境污染也侵扰着人类,如何创造一个安全、舒心、合理的生态式现代园林,成了一个新的课题。现代园林可以继承“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充分取材于森林山水景观,创造出返璞归真的自然的山水园林。将山水作为构景的一个主要部分,因山就水布置亭榭廊桥、花草木石;就园林建筑而言,力求把自然与建筑融为一体,注意山水环境与建筑类型之间的融合和协调。至于比例尺度、空间构图和结构工艺这些方面,可以根据实际和具体需求,引用现代的建筑艺术手法和施工技术。这样,运用自然要素营造出有形或无形的空间性格,如叠石飞瀑、暗香花影等,将“高山流水、鸟语花香“高度地概括和升华,实现真正满足当代人生态需求的现代园林目标。人与自然本来就是同根同源,这样,人们会在这种园林里感受自然,放松身心,陶冶性灵。

二、采用中式园林构景奇特、布局巧妙、别有洞天的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有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构景要素,通过巧妙绝笔的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借景等造景手法,融情于景,构思新颖。比如园水的构造,园水分为多种形式:湖、池、河、溪、涧、泉、瀑等,在园中根据水源和园内地势的具体情况,加以自然疏导,在大小、动静、曲折的对比和联系中实现“对岸曲水徊,似分还连”的意境,立意精巧。

以苏州留园为例,其空间处理方式就是园林中的典范。每一条游园路径都能带给人独特的感受和审美享受,整体上观其空间的大小、开合、明暗、高低参差,连贯和谐,毫无断裂感,非常奇妙,非常悦人。

现代园林设计中,就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处理使一部分空间适当断裂,但不至于使之完全隔绝,并借助建筑物、墙、廊、曲径、树木、山石等把空间连贯起来,形成动态和静态的彼此渗透,这样,极大地丰富空间的层次感,意趣无穷。

三、循环往复,峰回路转隐晦表达

中国园林的池、泉、桥、洞、假山、幽林等自然式布局风格,在空间上追求无穷无尽的含蓄境界,无论是蜿蜒曲折的道路,还是变化无穷的池岸,都带给人“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园林中常常通过空间组合关系的变化,借助亭台、阁榭、假山、奇石、流水、幽径、林池等分隔空间,利用多种题材进行组景,最终营造出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境界。如采用“园中园”“叠嶂”“长廊漏窗”等方式来创造另一种境界,往往给游客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感觉。

现代园林讲究新鲜超前、简单抽象,在元素的搭配上趋向于后现代化,古典园林中循环往复、峰回路转的手法正好可以被加以现代式阐发。现代园林可以利用自然山石、水体、植被等构成自然空间,结合清风明月、树影扶摇、山涧林泉、烟雨迷蒙的自然景观,构成令人心旷神怡的园林气氛,还可以设计以小品、雕塑等人工要素为自然元素作拾遗补缺的点缀。

四、含蓄深沉、虚实共生、欲藏先露的表现风格

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讲究含蓄、虚幻、步移景异、曲折多姿、含蓄莫测,其中奥妙正在于虚实相生,曲径通幽,求形外之形、意外之意,使人们置身于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想之中。

现代园林中建筑物趋多,在园林景物的布局时,要注意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使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空间处理上,闭合和开敞结合,闭合为实开敞为虚,虚虚实实,变幻莫测,充分利用建筑的特点和需要,加强含蓄深沉、欲藏先露的艺术效果。充分利用有限的园林空间,采用假山奇石、林泉回廊等构成立体画面,制造视觉上的景深,打破视野上的局促感,从而增加现代园林的风致。

五、在现代园林中融进诗文艺术

中国园林中注重文学情趣和哲理意义的传统,常常用楹联题记点景明志,现代园林中也可以有所体现,如芜湖翠明园和广州兰圃,多数景点和景区根据设计构思和观赏效果的统一来命名,主要园林建筑也有配诗词楹联或匾额题字。园林内的楹联、诗文、匾额、碑刻等不仅烘托着园景主体,形成古朴、典雅的气氛,同时还作用于意境的鉴赏指引。适当运用诗文绘画艺术,记述典故、命名点题、画诗一体,于无形中点染园林韵致,会给现代园林增加许多文化艺术气息。

六、互为融合,互相借鉴,和谐共生

中式园林亦讲究借鉴融合,南北方园林的风格就有融合的典型例子。北方著名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静明园、圆明园中的景点繁多而深具美感,每一景点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意境和表现手法,其中,某些艺术手法就是取法于西湖十八景中的三潭印月、柳浪闻莺、断桥残雪等南方景观;园内建筑群景点方面,借鉴江南园林的风格也比较明显,文园狮子林模仿于苏州狮子林,文津阁模仿于浙江天一阁,承德避暑山庄中的金山亭和烟雨亭分别模仿了镇江金山寺和嘉兴烟雨楼。这种将江南园林那种质朴娟秀、诗情画意的墨韵融进庄重工整、精致典雅的宫廷园林中,更添情致。

现代生活的空间和方式变化迅速,现代园林为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应当具备使用、生态和艺术三个功能。传统园林艺术风格是现代园林的立足之本,应博采众长,根据自身设计实际,做出相应的融合和取鉴。

中式园林艺术风格归纳:

中式园林风格经过历代的智慧沉淀,非常精深,现代园林在继承和吸收古典园林创作理念的同时,应结合现代工艺和手法,根据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欣赏水平,在园林的内涵和思想方面下功夫,创造出人、自然、建筑彼此和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现代园林。

结束语:

园林艺术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体,中式古典园林长期受深厚的哲学和美学的陶冶,以含蓄、蕴藉、清幽、淡泊为美,并不太在意自然物的各种形式主义如形状、线条、比例、组合,而重在情感的表达和自然的宣泄。古典园林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具有其时代性,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与当下的审美价值毕竟存在一定的距离,不应该不分条件,随意套用传统园林的风格,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灵活借鉴其创作思想和手法。

参考文献:

[1] 楚芳芳.中式园林景观意境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2,38(2)

[2] 谭静,王军.中式园林景观的意境与现代景观园林融合的探讨[J].中外建筑,2010,(11)

[3] 古丽巴哈尔..木合热木 .浅议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景观意境融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篇6

关键词:园林景观;中式园林;意境;艺术境界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有了长足进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日新月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思潮下“百家争鸣”的“繁荣”,欧陆风格、地中海风格、澳洲风格、东南亚风格、中式风格等可谓琳琅满目,有时甚至出现了异域风情泛滥、追求表面奢华、景观雷同和邻里关系淡漠等现象,所以在这种“繁荣”后面,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风景园林大师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应深入研究西方风景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深入了解国际一体化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营造具有深刻内涵和本土特色的风景园林作品,这才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正确的发展方向。

1.中式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

大量的中式园林,随着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不断涌现这其中不乏优秀的园林作品,但也有大量的仿古景观在设计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新建和扩建的中式园林景观中的存在,大多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或艺术的了解不够深入,或是地理经济因素条件的限制所致。

1.1植物配置缺乏意境。

与建筑和环境未充分结合《园冶》中曾经提出:“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提,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耸翠。”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对植物的培植要求极高,不同种类的植物有其特定的栽种位置来体现园林自然之美。植物配置之精巧在于遵循画理诗情,还常常赋花木以人性,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牡丹豪放富贵,莲花象征吉祥,而梅则代表坚强高洁,此外,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这些都在园林中有大量的体现。另外,建筑的名也与植物相配合,体现非凡的意境和情趣。

但现在建成的许多中式园林,在建筑采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同时,却使用西方风致园的植物搭配风格,色彩丰富,变化多端,高低错落有致,这虽然体现了自然之美,却忽略了园中的诗意。更有甚者,用大量五颜六色的植物带,拼出各类图案,一味追求视觉效果,连自然之趣也丧失殆尽。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多赋草木以情趣,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也才能体现出中式园林的意境,使整体风格相互协调呼应。

1.2缺乏对地形条件的考虑

中华名园的景致,往往讲求蜿蜒衄折、起伏跌宕、地形高差和空间大小的变化,带来丰富的游园乐趣。而现在一些设计师,不考虑城市的地形单调、缺乏变化的特点,营造中国古典风格的景观,无论亭台楼榭多么精美华丽,都无法充分展现园林艺术的美。而有的设计,强行改造地形,凿池堆山,虽然营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但后期的维护缺乏管理,导致山枯水竭,反而影响景观。地形是否适合建造中国古典式的园林景观,应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认真考虑。

1.3建筑物装饰及其他硬质景观缺乏意境和文化内涵

丰富的意境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不同的材料或装饰也表达了不同的含义。铺装的图案、门窗的雕花等都具有各自独特的象征意义。例如古典园林中常用云石来作为踏步,代表平步青云的含义。而现代完成的许多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师省去了大量精美的装饰,而有些装饰也仅是为了景观效果的饱满,并不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反,有的设计为了体现主题,而在古典景观中加入现代景观造型,显得突兀而缺乏美感。

1.4单纯模仿名园。缺乏对现代环境的分析

皇帝下江南,可命工匠模仿江南名园建造园林。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盲目地将此法用于现代园林的建造,有失妥当。不同的地域环境,应该有适合该环境的园林景观。比如叠假山,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表现山水这一主旨所必备的。它在私家园林中虽然实际的尺度和体量都不大,却仍然能体现其高峻与幽深的境界,宛若自然。可是,不考虑场地规模或外部环境条件,不分场合地堆叠假山,既显不出山峦的气势,破坏了原有环境的整体性。例如狮子林的石景,远近闻名,但如果将其照搬到现在某些完全开放性的园林景观当中,石林中的很多地方则可能成为无人问津的消极空间。

2.中式园林之美

中国的造园艺术源远流长。以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的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独创性。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认为在进行现代园林设计的时候,应该以古典园林的建筑特色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今的时代特点,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2.1“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山石在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古典园林,不分南北大小,几乎是凡有园,必有山石。所以有人认为山石应与建筑、水、花木并列,共同作为构成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

2.2亭廊的运用,中国传统亭廊风格有南北之分,南方的纤细、轻巧、玲珑剔透,翼角起翘,颜色淡雅。北方的严谨、粗壮、朴拙,颜色富丽堂皇。

2.3中式园林讲究空间对比的运用,即便是很小的一块地,为了求得小中见大,多以欲扬先抑的方法来组织空间序列,即在进入园内主要景区之前,有意识的安排若干小空间,这样便可借两者的对比而突出园内主要景区。这种手法在今天寸土寸金的时代更加有用。

3.中式园林意境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3.1与城市建设协调统一

在城市快节奏生活与文化消费影响下,市民对园林的审美,要求简洁、容易识别但影响深刻。这就要求传统中式园林要体现城市的现代感,体现民众的时代化审美要求。中式园林的设计不应局限于特定的范围和独立的空间,而要灵活的应用“天人合一”思想与城市建筑完美融合起来,在形式上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统一。

3.2注重场所感与归属感传统园林意境、场所感和归属感三者是紧密联系的。

传统园林体现了主人的心理意境,与环境产生共鸣。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居民心理,尽量满足其归属感和场所感,使带有园林景观的城市真正成为居民心中想要的生活场所,成为居民的心灵栖息地。

3.3体现生态设计理念传统园林意境中的“自然”情结,即是今天所说的生态设计理念。

我国源于农耕社会,对自然有着崇拜及浓厚的感恩色彩,深深的积淀于民族文化结构中。在当今城市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应该注重体现“人与自然的共存”,发挥“天人合一”思想等生态设计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3.4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园林的长期发展,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思想观念的综合表象,成社会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文化的映射。中国传统园林中“诗情画意”就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体现。因此,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也要与现代城市文化结合起来,包含与承载现代社会文明气息;通过特定的空间序列表达城市的文化特色。

4.结束语

中国园林发展数千年,博大精深,是一门值得仔细研究的学科,中国古典式园林也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一项成就,荣耀毕竟只能属于过去,经历了百年的断代之后,能否在我们这一代复兴?就要靠我们所有从事园林事业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了。希望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动中国园林的复兴。总之,发扬中式园林文化,切忌盲目发展,要把握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把握中式古建筑结构,同时也要与科技和生态环境的发展相结合,以传统为设计的根基,以和谐完美作为追求的目标来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中国式园林景观之美。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乡村景观;历史园林;现代园林设计;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乡村景观规划

自人类定居以来,乡村一直都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人类在乡村地区因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展现了农业文明特有的田园风光。现代文明诞生之后,科学、艺术和社会的发展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不管怎样,园林依然是人们“理想的天堂”,是人们为了补偿人与大自然环境的相对疏远而创造的“第二自然”。乡村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区域环境和国土环境的主体。20世纪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乡村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传统美丽、和谐的乡村景观受到冲击,也对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师涉足乡村景观规划的领域,可以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传统乡村风貌,提高乡村地区的景观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的协调发展。

一、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状况

我们从乡村景观与东西方历史园林、乡村景观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两个方面来阐述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园林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优秀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查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影响园林设计的因素很多,哲学思想、自然观念、功能需求、艺术潮流、技术水平都会对园林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建设园林也就是建设一种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人对理想生活环境有不同的认识,会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继而也影响到特定环境中的园林形式。这些地域特征除了纯自然环境之外,在相当程度上就体现在农业景观上。地域的农业景观对西方历史园林以及对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地理学界和规划学界;对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在其他知识结构体系的规划学科中。

二、乡村景观的概念

1.乡村

乡村,在现代地理学词典中的解释为: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生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国内外对乡村概念的理解和划分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乡村的人口密度低,聚居规模较小,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类同,居民生活方式上及景观上与城市有明显差别。典型的乡村地区包括城镇、村庄、村落和环绕它们的开放地带;森林、农田、湿地、牧场及其它开放地带构成了围绕乡村居民点的环境。

2.乡村景观

景观一词自出现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概念的争议,在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中,景观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纷繁复杂。论文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认识景观以及乡村景观,认为景观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

三、乡村景观的特点

乡村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产、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和土地的适应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乡村景观的形成和构成来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生产性:乡村景观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使用者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对原有乡村地区的土地进行完善、修正和创造,这种行为本身是以生产、实用为功能目的的,因此,生产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

自发性:乡村景观的形成是“劳作”出来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使用他们所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最低能耗下去满足生产、生活和居住的需要。

地域性:乡村景观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受所处地域影响较大。另外还有生态性、审美性,还有文化与历史的体现

四、乡村景观的价值意义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乡村景观这种“人工化的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不断的体现出其所对于人类文明的内在价值。

1.农业文明时期: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在农业社会中,农业开发活动创造了农业文明所特有的“田园风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体现了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2.工业文明时期:对环境的意义

在延续着农业文明时期所具有的价值意义的同时,乡村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鲜花盛开的果园、落英缤纷的田野等自然气息,在工业文明下也突出的体现出对于城市环境、对于城市居民的环境价值和休闲游憩作用,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也是智慧的源泉,对后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后工业文明时期:地域认知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

乡村景观所体现的这些特点和价值意义,既是影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因素,也是在乡村景观规划中所应关注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H].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陈晓彤.传承整合与嬗变——美国景观设计发展研究[H].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单德启著.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H].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韩炳越.风景园林规划中历史景观保护、恢复与更新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5]韩西丽,俞孔坚.伦敦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的绿色通道网络思想[J].新建筑,2004

[6]韩选棠.农村社区更新规划之基本理念与实务[J].台湾:农业工程学报,1992

篇8

【关键词】现代小区 园林 规划

较之传统景观,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有几大特色。强调功能性,传统景观发展到后期,其对于形式美的苛求已远远超过了功能的需要,而现代景观往往是以功能需求为出发点,适应人们使用中的需要,面向普通民众。小区园林景观宗旨是追求亲、静、美、闹,雅、秀的意境,令人工艺术与自然景象浑成一体。这是规划小区高起点的期望;规划内容包括:①对空间组织要有层次;②园景配置要有韵律感、对比性,活泼逗人;③园中分区、分级、分段设置要分老少,动静,景中有景、园中有园;④山,水、花木、草地要统筹安排:⑤园路、小品、园灯、亭、廊、台、喷池、花坛等设置要精、巧、趣,因应衬托,步移景异。

一、园林景观设计要遵守的原则

1.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绿化景观设计,就要充分了解冬冷夏热、半干旱、碱性土地区,不能把温暖湿润酸性土地区的植物胡乱搬过来,即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水土的植物,以保证其成活和生长良好。

2.要遵守“多种树、少种草”的原则。因为就调节小气候、涵养水分、净化空气、降低噪声、增加美感等各种功能来说,树木的作用均较草坪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3.要遵守“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的原则。乔木、灌木、花木、草坪要有合理比例,其比例基本上是按上序由高到低。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植物景观还是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座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质感、色彩的对比,突出小品等的景观作用。

4.要遵守“四季皆常青,三季有花果”的原则。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充分了解每种植物的习性,如阔叶与针叶的、落叶与不落叶的、泛绿发芽早的与晚的、开花早中晚的、结果早中晚的等。根据植物的上述习性,科学安排、合理配植,就能够达到“四季皆常青,三季有花果”的要求。

5.要遵守“丰富多彩”的原则。观叶植物有绿叶、紫叶、红叶、金叶等多种,观花植物有红花、紫花、白花、粉花、黄花等多种,要合理配置,才能达到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要求。

6.要遵守“各种植法合理安排”的原则。根据不同绿化功能要求,选择合理植法。如乔木、花木、果树的孤植、行植、片植;灌木的树篱、造型、模纹等。

7.要遵守“不同位置选择不同档次品种”的原则位置重要处选择较高档次品种;位置次要处选择较低档次品种。如为遮挡相邻破旧房屋,就要选择价低、速生、高大的多倍体速生杨等树种。

8.遵守“民俗禁忌”的原则。如民俗有“(宅)前不栽松(宅)后不植柳”的禁忌,我们在绿化设计施工中就要严格遵守。还有,民俗约定柏树只能在庙宇寺院内或墓地栽植,我们在绿化设计施工中就绝对不能把它栽植在住宅区、办公区中。

二、构成现代小区园林景观整体的五大元素

1.元素1: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以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下“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的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出几种趋势:(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同水性结合,追求构图、色彩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窗等绿色景现,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2.元素2: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座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3.元素3:驳岸

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亭,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

4.元素4:铺地

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山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园林中源于日本的“枯山水”手法,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全新的铺装手法。

5.元素5:小品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

5.1雕塑小品。优秀的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耐人寻味。

5.2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的居住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

5.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标示牌、信报箱、垃圾箱、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

神”的设计。

三、现代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1.主景与配景

主景是在园林绿地中能起到控制作用的景物,是整个园林绿地的核心。如纪念性建筑,小游园中的雕塑、喷泉,大公园中的主体建筑。

特征:主题或主要的使用功能,是整个园林绿地视线控制的焦点。

配景起衬托作用,使主景突出。

以深圳水岸新都景观设计为例,突出主景的手法:

主体升高。主景主体升高,相对使视点降低,看主景要仰视,一般以简洁明朗的远山、蓝天、树木为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突出。

图1 深圳水岸新都钟楼

面向朝阳。①建筑的朝向,以南向为佳;②山石、花木南向,有良好的光照和生长条件,富有生气;③从观赏者角度讲,一般要观赏主立面,即正立面,主体面南,则在阳光照耀下醒目,利于观赏。

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①不同空间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②主景前方的景物宜采取中轴的布置形式,以强调陪衬主景;③主景一般布置在中轴线的终点。

动势向心。一般四面环绕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景物往往具有动势,趋向于一个视线的焦点,主景宜布置在这个焦点上。空间构图的重心。主景布置在构图的重心上,规则式园林主景常居于几何中心;自然式园林主景常布置在自然重心上。

2.景观环境的规划

图2 深圳中海华庭的屋顶花园

景观环境必须满足景观文化、休闲健身和生态绿化三种功能,达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效果。即从人的视觉形象感受出发,研究如何创造优美、宜人的环境,营造高雅的人文气息。

屋顶绿化不仅美化了建筑的第五立面,还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一个空中休闲、交往的场所(如图2,深圳中海华庭的屋顶花园)。在有条件的地方,还要重视外部景观的开发利用(即采用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如公园、大型绿地,河流等等,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如何营造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景观环境决不能单从“好看”、“好用”考虑,而应通过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建设,在提升小区的晶位,提高小区开发“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为了有利于小区生态环境的形成,要重视植物的配置,特别是保健型、生态型的植物群落的配置。

环境景观的定位要考虑今后物业管理的承受能力,如居住小区投入使用后,草坪、花木的养护,水景的维护与循环泵的运行费用,小区照明的电费,公用设施、园林设施、交通设施的维修与保养等等。

3.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开发

住宅小区建设要重视地形地貌和绿化的保护和利用,基地内的名木古树,应在小区总体规划和工程施工时注意保留和保护,对其他树木,也应尽可能保留或根据绿化规划移地栽种;小区的总体规划和环境设计还应充分利用基地内的天然水系作为居住小区的环境要素。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厦门新村在规划建设中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树木、水系,使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海口府城小区,总体规划布局时就注意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利用,创造了良好的生态居住环境。广州红岭花园小区,结合地形,依山就势,住宅随坡地而建,形成多种形态的组团空间,并保留了原有的荔枝,同时结合地形地貌进行绿地建设,创造了优美的小区环境。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的“樟树苑”,就是在基地开发时注意保留了许多高大的香樟树,使住宅掩映在樟树丛中而得名。

对居住小区原有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不仅能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重要意义的认识,还可起到改善小区环境,提升楼盘品质的作用。

总之,住宅小区设计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规模最大、改变速度最快的城市建设项目之一,它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活聚居地,它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生活空间和各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高品位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使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

参考文献:

[1]余源鹏主编. 住宅开发产品策划[M].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06月第1版.

[2]苑军编著. 景观设计[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9.

篇9

关键词:园林设计;茶文化元素;美学意义

园林景观设计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或区域内,利用设计手段和艺术思维对区域环境的地形、植物、园艺、建筑等开展人工再造活动,以此赋予园林景观新的生命力,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在满足人们对园林布局、规划、空间结构等方面要求的同时,致力于增加园林崭新的艺术价值和欣赏性,同时能够保护神态环境的发展,促进生态条件的优化。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项建筑活动,更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和人民的价值取向。园林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实用、美观,在实用、美观的基础上追求深层次的审美价值。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茶文化的传承、升华与融合过程,也是彰显美学意义的过程。

1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

1.1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传承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园林景观的设计也已成为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促使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并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对茶文化元素获得较为深刻的理解,也就要求将茶文化的精华部分进行展示[1]。此外,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涉及众多部门,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因此,也就为茶文化元素传承的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使得文化的传承在一个较长时期中进行,更加增加了茶文化元素传承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茶文化元素的影响力。

1.2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升华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不同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政治背景、文化底蕴及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城市与城市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其文化底蕴的差异,而文化底蕴的差异又是通过城市一系列的生产、生活活动来体现的。其中,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深刻的反映了一个城市特定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自然环境,也是见证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利用茶文化元素加以设计,在彰显茶文化元素内涵的同时,也能赋予茶文化元素新的审美意义和社会价值。文化元素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民族人民生产及生活方式的缩影。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同时也是茶文化元素再生产的过程,通过社会群体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和催化,茶文化元素的内涵得到极大的丰富,并逐渐得到升华,使得茶文化元素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更加鲜明。

1.3茶文化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

茶文化元素和园林景观设计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项客观存在着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现象[2]。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也是园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随着园林景观设计的繁盛,社会上已形成一种特殊的园林文化,并对社会成员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园林文化的形成是离不开茶文化元素的熏陶的,可以说,园林文化中包含着一定的茶文化元素,而茶文化元素中也蕴含着园林文化的因素。通过一系列的社会生产、制造活动,两者不断融合,在融合中促进园林文化和茶文化的发展。园林文化作为小范围的环境文化逐渐受到大范围茶文化的影响,最终带给社会成员崭新的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

1.4园林景观设计与茶文化元素结合更有艺术感和社会价值

园林景观设计与茶文化元素都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两者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其他元素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社会实践活动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园林景观艺术与茶文化元素的结合,使园林设计成果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而茶文化元素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也大为增强,两者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价值观念变革的结果,同时也是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其他领域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享用园林景观和茶文化元素的结合物,人们将会感受到巨大的美学意义,并开展更富有效性的社会活动,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2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应用的美学意义

2.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本质———“比德”与“悦心”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项社会性的生产实践活动,也是彰显文化美学意义的重要途径之一。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艺术形式,受到了美学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也是美学思想在建筑领域的生动体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本质是美善统一,同时将遵守伦理道德作为美善的行为准则和基础,倡导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感悟自然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茶文化元素的社会美学观点是“比德”,即将社会伦理道德、道义转移到自然景观上,自然景观则成为抽象道德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比德”也是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3]。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比德”则在植物配置环节得到了生动体现,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挺拔虚心有节”等古代诗词都体现了园林景观中“比德”的设计理念和美学思想。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常有的植物有“四君子”:梅、兰、竹、菊及“岁寒三友”松、竹、梅。“比德”强调的是儒家学派的社会审美观念,主张利用道德伦理对社会成员进行约束,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通过欣赏并运用自然之美,达到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状态。虽然自然中的花鸟植物并没有思想意识,但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即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实现了自然物的社会价值,扩大了生命形式。而“悦心”则主要是针对园林景观的空间结构设计而言的,合理的空间划分及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的精神体验,园林的功能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也是建立社会联系、优化社会关系的重要支撑。中国园林的最大特色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则是情感、观念及思维方式的综合,通过欣赏园林景观的设计,满足了人们精神和物质的双向需要,产生愉悦的社会体验和身心感受。

2.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形态-“乐而不、哀而不伤”

茶文化元素中所蕴含的“乐而不、哀而不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第一,人与人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秉承尊重之心,追求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适当;第二,人对自然、历史、规律怀揣敬畏之心,保持中立的态度;第三,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爱惜,追求本心的真挚和纯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乐而不、哀而不伤”,在古代,往往以制度作为实行方式,最为典型的是古代的社会制度,即要求各个社会群体严格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社会地位较高的阶层更是要严格服从宗法制度的约束,而社会阶层低的人士需要掌握系统的社会礼节。“乐而不、哀而不伤”的美学特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则体现为景观设计的层次感较为分明、具有规则意识。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的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价值准则,也就是“中庸”的思想,包含了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调和折中,十分推崇温而不厉、威而不猛、惠而不费的处世态度,如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追求的恬淡、静美、安逸等效果也是折中思想的体现。“致中和”便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处理办法,即世间的万事万物可以通过统一的调配和导向,形成最佳存在的状态。可是社会经济总是向前发展的,人的欲望和要求也随之产生,要想达到“致中和”的状态,必须使得世间万物各得其位,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社会活动,促使自然、社会、宇宙达到和谐共存。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注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协调,使自然景观达到和谐统一。同时,“致中和”的美学思想也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情趣。因此,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讲究寓意于物的表达方式,不断探究园林景观的美学特性,发现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美学意义,以此带给人们丰富的美学享受和美学熏陶。通过对茶文化元素的不断发掘,逐渐增强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提高其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是茶文化的传承、升华与融合过程,深刻体现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本质-“比德”与“悦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形态-“乐而不”与“哀而不伤”的美学意义。同时,随着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茶文化也逐渐得到繁盛,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仅极大推动了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也为弘扬我国传统茶文化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晴.羌族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刘宁.土家族文化元素在其聚集地域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篇10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 色彩艺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 K928.7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341-1

0引言

在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生态环境在城市经济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园林作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园林景观作为点缀园林的一部分,其具有相当多的造景因素,而色彩则是其最为引人注目的一方面。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遍布于墙上、街道上、建筑上等很多地方,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可谓是社会生活中的小小设计师,其可以点缀生活、装扮城市、美化环境等,给社会增添魅力和感官享受,是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1色彩在园林中的作用

色彩具有能够调节人情绪的特殊作用,不同的色彩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的色彩使人产生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红色通常让人感到热情、产生兴奋的感觉等,而黑色则令人感到压抑、沉闷、冷酷,这就是色彩独有的特色,是其不同于其它的明显地方。色彩在很多地方起到不同的作用,在园林设计中,色彩所担任的角色也是非常具有其独特性的。

1.1色彩是园林景观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景观包括很多美学特征,包括色彩、形态、味道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园林景观是由各种色彩通过一定的美化有效结合而成的,风格迥异、姿态多样,暖系色彩给人一种温馨、热闹的感觉,而冷系色彩则有一种冷艳、安静的浓重感。色彩不同方式不同手段的运用制造出别样的园林景观,给人神秘而美妙的独特感,作为园林景观的而组成部分,色彩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容小觑的。

1.2色彩能够创造不同意境

园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亮点,亲和、唯美、与生态相适应的园林设计能够给人带来亲切感。对我国而言,意境一直是我们几千年来所追求的精神效果,就像古诗词需要意境美与现实结合一样,在园林设计中,意境是园林景观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精神层次的表达,它能够完美体现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效果,既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又是园林景观的客观反映。

1.3色彩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色彩是很奇妙的东西,它既抽象地活在人们的思维中,也客观而真实地存在于园林设计中,色彩具有一种张力美,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体现出不同风格的主题。园林设计主要是围绕生态环境的,因此,色彩的表现上更加体现环境的主题,给人一种质朴、安然、和谐的美感。

2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园林景观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加之色彩予以补充和点缀,就更显得多姿多彩,俨然是一幅天然美的图画。色彩在园林景观中是富有多样化的,其给予园林景观生命和活力,把一个没有生命的客观物体点缀得活灵活现,仿佛在一瞬间拥有了生命。生态环境的要求是一定的,但是通过园林设计凸显的主题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就此来说,园林景观设计的依据是没有一定界限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多样,色彩不一,按色调的角度来说,主要有暖色系、冷色系、对比色、同类色、金银色和黑白色等。

2.1暖色系

顾名思义,暖色系所带给人的感受就是温暖、和谐、安稳的,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较为常用的色彩,主要有红、黄、橙三种比较接近的色彩,因为其象征着欢快、热情、温暖、和谐等多种美好的含义,经常被广泛运用于花坛、大厅以及一些热烈的场面。另外,暖色系还具有平衡人们心理温度和活动的重要作用,所以不宜大面积使用在可见度高的地方,如高速公路等,容易吸引人们的视觉,分散注意力,造成危害。

2.2冷色系

冷色系主要包括蓝、青以及颜色邻近的一些色彩,光波短,可见度低,具有一定的收缩感,同等面积的冷系色彩和同等面积的暖系色彩放在一起,冷彩则会显得面积较少,不过在视觉上容易产生疏远的感觉,适用于一些空间较小、狭窄的地方,以便增加空间的观感度和深远的感觉。

2.3同类色

同类色就是相差不大、比较接近的色彩,其在色相、明度、纯度上都比较接近,很容易混淆,难以辨认,因而协调度很好,在空间和心理上都会产生柔和的感觉,并且对于造景来说,也能凸显出层次感。

2.4对比色

对比色在色彩的比较中存在强烈的反差,对比效果明显、吸引人眼球,适用于节日中一些重大场面,可以通过对比色组建花柱、花坛等立体造型,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视觉效果特别强,能够明显突出主题。

2.5和黑白色

金银色和黑白色在园林景观设计的点缀中很少用到,大部分应用在墙体、护栏等一些建筑方面,金银色在现代园林建筑中是比较普通的色彩,其他环境中使用少;而黑白色被称为极色,多应用在南方传统的园林建筑中,表现出古代文人清雅的风格。

植物色彩作为园林景观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具有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植物是自然界中最具有观赏性的色彩因素,如果将其使用得当就能够凸显出它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园林更加富有生命;山石色彩大多比较灰暗,低调而不缺失魅力,能够带给人另一种感官上的享受,突出原理的艺术特性;建筑色彩在园林中占据的比例相对来说并不大,主要与游客之间有着直接关系,建筑色彩通常要注意与园林的协调对比关系;道路色彩也大多是灰暗性的,其应结合环境的设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渲染;水体色彩所反映的效果是非常动人的,具有灵动性,不过平时要注意清洁;天空的色彩不是人们能决定和改变的,大多做背景使用,色调处于明亮的范畴。

3结束语

总的来说,色彩是多种多样的,给社会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是平添了许多魅力。色彩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色彩,世界将呈现出一片灰暗,生活也将失去它独有的美感。我们要合理充分运用各种色彩,将园林设计与其很好地结合起来,突出时代特性。

参考文献

[1] 秦思.论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色彩艺术[J].现代园艺,2012(1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