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专业范文

时间:2023-03-22 16:3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艺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艺专业

篇1

【关键词】:电大 现代园艺设施课程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S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核心领域和实质环节。《现代园艺设施》是电大农科园艺专业(专科)的一门主要课程,笔者从2000年开始一直从事电大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现代园艺设施》课程的教学辅导,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现行农科园艺专业《现代园艺设施》课程有必要重建,以更加适应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 园艺专业培养目标

中央电大园艺专业(专科)教学计划中“培养目标及规格”为:本专业为农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园艺生产技术指导、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2 现行《现代园艺设施》课程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2.1 现行《现代园艺设施》课程内容 目前该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园艺工程设施、环境调节控制设备、信息传递设备、材料和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四个部分,内容涉及园艺学、环境调节学、机械学和建筑学等学科领域。

2.2 现行《现代园艺设施》课程存在的问题

2.2.1 与专业培养目标差异较大《现代园艺设施》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园艺设施的发展、设施场地选择与布局、建筑投资计划的制定、温室大棚及主要构筑物的建设与计算、环境调节设备的建设、无土栽培装置及掌握建筑识图的知识”,培养的是“设施”设计人员,而不是“能从事园艺生产技术指导、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脱离了培养目标。

2.2.2 不符合生产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生产中缺乏的是园艺生产技术人才、温室管理人才,而不是设施设计施工人才,从现代园艺设施课程内容来看,与设施园艺生产实际差距较大。

2.2.3 课程内容难度大现行课程内容跨学科(园艺学、光学、热学、电学、信息、自动控制、结构力学、建筑学等)多,由于学生没有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学习难度非常大,根本掌握不了所学知识。

2.2.4实践教学无法实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实践教学来实现,而《现代园艺设施》实践教学在基层教学中几乎无法实施。

3 课程建设的原则

从电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性质上来看,园艺专业属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在课程建设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实现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解析出该专业所需的职业能力,由职业能力分解出各项技能,围绕各项技能进行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

3.2 符合生产实际

课程开发与决策,必须以广泛的社会和生产调查为依据,把生产实际的需求和该专业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课程开发,在课程建设中全面体现出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最大限度的适应生产需求。目前在我国西北地区园艺产业并不发达,大型温室的经济效益不十分明显,生产中需要的是设施条件下的环境调控及作物栽培技术而不是设施的设计与施工。

3.2实用性

实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在课程建设与教学中是以技术应用为目标,这一点对园艺专业尤为重要。因此在课程建设上要围绕这一点来做文章,课程设置具有实用性,学生学习目标才能明确,才能学以致用。

4《现代园艺设施》课程建设思路

4.1 更改课程名称

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使课程设置更科学、更合理,改《现代园艺设施》为《设施园艺学》,二者是两门不同的课程。“园艺设施”是研究学习“设施”的设计与施工、重在“设施”,而“设施园艺”是研究学习在设施条件下环境调控及园艺植物的生产技术,重在“园艺技术”,这虽是词语顺序颠倒,但意义相去甚远。

4.2 课程内容建设

4.2.1 “绪论”,介绍国内外设施园艺新进展、新成果和新趋势。

4.2.2 “作物生理生态”,介绍设施环境下作物生理生态。

4.2.3 “园艺栽培设施的类型、结构与性能”,重点介绍当地园艺生产实际中应用的设施类型、结构和性能。

4.2.4 “覆盖材料”,重点讲授常用及先进的覆盖材料和废弃覆盖物处理。

4.2.5“设施环境的变化规律及其调控技术”,重点讲授设施条件下的温度、湿度及光照调控技术。

4.2.6“设施条件下园艺植物栽培技术”,重点介绍 “园艺作物设施栽培技术”,内容需精练。

4.2.7 “设施育苗技术”,重点介绍电热育苗的操作技术;蔬菜作物嫁接的方法及嫁接苗的管理技术,穴盘育苗技术。

4.2.8 “设施园艺新技术”,主要介绍设施作物的营养液土耕栽培和太空农业等新内容。

4.3 明确实践教学内容

设施园艺学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应包括:

4.3.1 园艺植物育苗技术

4.3.2 芽苗菜的生产

4.3.3 电热温床的设置

4.3.4 园艺设施的类型和结构、应用讲解

4.4 合理选用教材

设施园艺学教材选用有两个途径,长远看由中央电大组织有关专家编写,编写组由全日制高校教师、电大教师(包括基层)、园艺专家构成,忌由单一全日制高校教师编写,以免脱离电大教育实际;临时过渡可选用用已成教材,如《设施园艺学》(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通用教材,主编:胡繁荣,2003年1月1日出版)。

4.5 改进教学方法

面授辅导应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4.5.1 直观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受直观,易理解和接受。

4.5.2 启发式教学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认真思考、综合分析,获得答案的学习情景。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4.5.3 多媒体教学在保留传统授课方式优点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从平面到立体,由单纯文字到图文并茂,拓展教学空间,增加教学信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4.5.4 实践教学对本地区的各类园艺设施进行调查,充分利用田间实验课和校外参观实习,应用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实际技能,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 小结

以上是本人对电大园艺专业《现代园艺设施》课程建设的一点思考,观点、思路不一定正确,但作为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园艺专业的一名课程辅导教师,有责任把自己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的积累与看法写出来,与同行进行探讨,以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央电大园艺专业教学计划,2002

【2】 现代园艺设施,邹志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1.

篇2

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工程,组建园艺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08年园艺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球宿根花卉生产创新团队”,“叶菜类蔬菜安全高效技术创新团队”被确定为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积极引导教师参加专业实践,走入基层,服务基地,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服务农业的能力,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2推进为农服务工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09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精神,学院承担了与徐州市睢宁县结对的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2012年又增加了与南通市海安县和苏州太仓市两个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点。学院根据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文件精神要求,每年选派十多位教师参与驻村指导工作,推广农业“三新”技术,为促进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获得省农委的认同。由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主要服务的是园艺企业,重点是蔬菜、果树,园艺科技学院的老师成了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主力军。学院连续3年被江苏省农委评为“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集体”。2010年应南通市海安县人民政府邀请,园艺科技学院与海安县签订了《“院-县”科技服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要求,学院每年选派5名园艺专业的老师组成科技服务团队,重点推进特色设施园艺规模化生产。通过规划生产基地、引进花卉新品种、建设蔬菜示范点等方式,初步形成了以雅周镇花卉和蔬菜示范基地为龙头、以点带面的技术服务模式,在海安实现了瓜类、茄果类等蔬菜周年生产,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高度肯定。作为与苏州市农委的“院-区”结对科技服务,学院每年组建二十余个科技服务团队,分赴二十余个园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其中园艺科技学院每年组建3~5个团队,担任首席专家,与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结对,开展技术服务。随着形势的发展,科技服务内容也从原来的以技术为主转向技术服务、园区规划、园区经营管理、园区信息化服务等多元化,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全方位。2012年11月30日,在省农委、省教育厅、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搭建了省内政行校企的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目前共有理事单位144家。其中园艺相关企业30余家,共同致力于构建“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师资锻炼、岗位实践、就业创业”五位一体的合作目标。借助“江苏现代农业校企(园区)合作联盟”的大平台,成立了园艺科技学院分理事会,确立了8个常务理事及22个理事单位。园艺科技学院与太仓现代农业园、昆山“星期九”、苏州东山吴侬茶叶合作社、苏州吴中区东山雨花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常熟海明蔬菜园艺场、苏州维生种苗有限公司等形成紧密型校企合作联盟。校企双方在校企技术人才互兼互聘、学生顶岗实习、公共实训资源开发、园艺项目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

3提升科研水平,增强服务能力

篇3

关键词:园艺专业导论;课程改革;意义;效果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于2004年由原娄底师范高等专业学校升为本科,2011年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资格,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成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成为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园艺专业为2017年新建本科专业,园艺专业导论课程是新生入学后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强的专业引导类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明确专业学习目的和目标、提升专业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1园艺专业导论课程开设意义

园艺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宽厚的园艺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体系,系统掌握园艺专业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在园艺及相关领域从事现代园艺生产、园林绿化、技术开发、产业服务、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园艺专业学生在大一入学期间,对专业了解程度不深,对就业前景迷茫。园艺专业一年级学生通过入学教育及军训后马上进入课程学习,根据培养方案,第1学期植物生产大类专业的课程相同。园艺专业导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第1学期开设,对学生更好地了解园艺专业、提高兴趣和自信力具有重要的引航意义[1]。课程内容、信息量丰富程度、覆盖面及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大学阶段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2]。

2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介绍园艺学专业定位、专业培养方案(学分学时、实践环节、能力目标、专业内容、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和学习基本要求)、国内园艺研究发展进展、园艺生物技术及园艺创新创业等,使园艺专业学生对专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有一定认识,了解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和工作领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规划好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初步拟定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院的优势和特色资源、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及科研平台进行介绍及现场了解。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社团、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企共建植物组培实验室、教师教学科研团队、植物生产与加工社会服务团队等。通过适当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分享园艺学科知名育种家及创业者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钻研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另外,介绍各二级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科专业状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各课程之间的联系、专业活动和专业资源、专业领域状况及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领域等。授课期间,重点讲授本院园艺专业的办学历史、园艺专业本科生大学学习内容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具体教学内容及课时见表1。

3课程研究性学习及非标准化考核

园艺专业导论是园艺专业入学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是应用型教学改革后新设置的课程。通过设置不同的专题,让学生迅速适应大学专业的学习,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发展方向。由于内容丰富,课程采用非标准化考试,注重过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构建网络课程,设计课程专题测试题库,及时检验和了解学生学习效果;以更丰富的专题,多种形式展现专业的魅力;建立合理的学习过程管理模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团队合作学习能力。主要内容与分值设置见表2。

4课程改革效果

通过对近3年园艺专业转专业的比例统计,结合调查座谈,以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如图1所示,通过课程改革实施,近3年来学生转专业率有下降趋势,2019级为9%。另外,通过学生座谈和随机调研发现,学生对专业导论课的满意度较高。学生建议创新创业项目实施需要专业教师及学业导师指导,在专业导论课期间开展学术讲座活动,并增加一定的实践课。通过专业导论课程改革,学生能够参与课程教学环节并进一步了解专业,提高了专业兴趣,转专业率有一定降低。另外,课程内容根据需求进行了调整,课程考核方式实施形式多样化改革,注重过程考核。

5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篇4

关键词:园艺专业;问题化教学法;激发教育;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110-02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is essential for the traning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spirit.In practice teaching, students are inspired to learn to think by adopting the problem teaching method.In the course of practic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The automation practic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re obviously improved.

Key words:Horticulture;Problem teaching method;Inspiration education;Practice teaching;Innovative ability

园艺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果树、蔬菜、花卉、芸香植物等园艺植物的育种、栽培和生理等的理论与技术的学科。本专业实践性极强,对实践教学要求较高。在实践教学中,采取多种措施,实施激发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激发教育就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进行激励、鼓励与开发,包含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思维能力、问题意识以及探索精神的激发,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能力[1-3]。

1 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有效学习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在具有专业素质的基础上,要有较高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学科前沿变化飞快,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工作要求[4]。所以培养和造就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把激起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创新才能作为教学的核心和目的,采用课堂讨论形式让学生多参与,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发散式思考,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使教学内容不局限在书本、课堂。课下任课老师尽量抽出时间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答疑不能局限于本课程的内容,必要时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四、六级英语学习、专业学习、SRTP项目申报以及考研的准备等等。在课程论文、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采用学生自选题目,培养学生独立设计能力。在生产实习前,发放备选题目问卷调查,学生踊跃地自选题目,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5]。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第二、第三课堂活动,通过SRTP、挑战杯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实验有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之分。除了少部分实验是让学生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去验证已知的内容,多数情况下着重强调把实验作为一种手段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去验证假设。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学做结合、学练结合;倡导自主化、问题化、创新型等有效形式,把高兴趣、高效率放在第一位。在开放实验中,激发学生提高实践的主动性,自己设计、自行操作,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效比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好很多。

2 设计问题化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在实验、课程论文、实习过程中创设“问题化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强化他们探究的动机,使学生总有要思索和考虑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头脑中常挂问号,心中总有目标,激发学生学会思考,通过观察、试验、调查、模拟探究等系列活动,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得到锻炼,收获快乐。例如,在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实验――番茄植株调整课上设置问题,“番茄植株开花越多,结果就越多吗?”、“结果越多,产量越高吗?”、“开花与结果有何关系?”、“如何保证高产高效?”等等,这样做就是给学生启发,认真思考的机会。通过分析和采集数据,让学生明白“开花、结果、效益三者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茄果类蔬菜生产中“疏花疏果”的重要性。只有创设合适的问题化教学情境,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不失个性。

3 做中学,激发学生热情

以往生产实习教学中,侧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基本上采用由教师统一讲授实习内容,且每一个内容讲的过多、过细,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思维僵化,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造成实习效果不佳。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我们以技能培养为主线,采用“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做中学”实践教学方法[6-7]。让学生根据实物实际操作,自主参与设计,独立思考,创新思维,任个性发挥。教师在此过程中总体把握、实施指导。

实证表明:做才能学会、记住,理解透彻。这种教学方式更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发现、探究与归纳。学习的过程变为学生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载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主动过程,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

4 多点考核,综合评价

以往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一门课、一张卷、一个成绩的做法,导致“平时不学习、考前靠突击,死记加硬背,考后全忘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采用课前、课中、课后等多点考核,多点计分,改重视结果为注重过程,在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核基础上,侧重考核对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以及应用的能力。学生的能力不是由几门课程的成绩所能反映的,而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必须改革考核方式。学生学的灵活、不被分数所累、兴趣广泛、能参加各种活动,锻炼的机会多、锻炼的就会全面,其综合素质就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创新能力就会增强,参加工作后很快能适应环境、融入集体,打开局面,做出成绩。综合评估第一课堂的学习成绩、第二课堂(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的活动状况、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表现情况,从德、智、体等方面综合考虑,做出客观评价[6-8]。

5 结语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激发教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此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德江.激发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0(20):38-40.

[2]牛俊邦,宋玉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搞好专业生产实习[J].科教文汇,2010(9):29-303.

[3]于微波,刘克平.浅谈生产实习教学中的激发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365-367.

[4]李慧,姜长泓,魏红伟.以自主学习和激发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15(2):6-8.

[5]李慧,刘克平,尤文.自动化专业教学活动中激发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32-234.

[6]于微波,黄艳秋.以激发教育为核心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3):24-25.

[7]佘德琴,顾绘,孙正国,等.园艺技术专业“前校后园,校岗直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47-51.

篇5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1]。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目前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园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来源于生产实践,生产实践需要理论知识指导[2]。

 

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培养的园艺专业人才,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科学实验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3]。只有加强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教学,才能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实践教学的形式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园艺专业课程除相对应的正常的实践课教学,各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基本都设置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见习、学年论文实验、毕业论文实验和毕业实习等培养模块进行实践教学,进一步促进理论内容的消化并指导生产实践。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园艺专业都拥有本专业的实验室、校内教学基地、校外教学基地,基本可以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来配合理论教学,但是存在实践教学受学校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排课的限制较多、距离园艺作物生产园较远或交通不便等不足,不能灵活地与当地时令园艺作物的生产紧密结合。为此部分高校大胆创新,推出很多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如校企联合式、订单式、工学交替式、产学合作式、“三位一体”模式等[4],有效地提高了实践学水平。

 

二、关于实践教学的调查反馈

 

1.已经毕业学生的调查反馈。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4届园艺学专业57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仅有4名同学尚未就业,就业率达93%,其中约占73%的毕业生选择留在高校所在省份工作,但是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低,从事园艺或相关行业的学生仅为38%,就业现状满意度为50%。从事园艺或相关行业的这部分学生,对于是否坚决从事园艺专业态度不坚定,认为要看待遇情况做决定。

 

他们认为:以前学校安排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对于目前的工作非常有帮助,能够帮助其在短时间内胜任目前的工作,希望学校能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办专业,让学生能够经常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部分学生还提出目前校企合作培养园艺专业的学生,还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管理体制不健全、与专业内容相关度不高等不足。

 

2.在校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的调查反馈。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5届园艺专业51名参加完毕业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86%的学生认为,在学校所学专业技能与本专业工作应具备的技能大致相同;67%的学生对合作单位旳岗位安排、工作环境、发展现状感及提供的薪酬待遇比较满意,很快能胜任新岗位;33%的学生感觉有压力,对专业课程没有认真学习而后悔,表示需要努力学习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新岗位。

 

他们普遍认为,毕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在短时间内收获颇多,不但提高了专业水平,还了解了企业文化和园艺产业现状,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不足之处就是时间短暂、参与的内容太少,如果毕业实习的时间能延长到一年,就能参与一个园艺作物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完整过程,效果会更好。

 

3.合作单位的调查反馈。通过走访大量校企合作单位,调查得知各单位均急需大量园艺专业人才,也愿意与高校合作,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合作单位对所需人才的标准主要有以下方面:能结合天气的变化进行园艺作物的田间管理、对进行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利用专业知识正确操作、能灵活多变地解决生产当中出现的问题、能发现问题。

 

用人单位对园艺专业人才实践动手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高校对园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成为实用技能型专业人才[5]。

 

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实践动手锻炼得多,基础比较扎实,对园艺行业的工作比较感兴趣,从业后比较固定。而实践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工作兴趣不高,从业后容易频繁换岗位。高校与合作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对园艺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改革冲击力比较大,校企合作教学将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对新岗位的适应。

 

三、建议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就业影响很大,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更稳定地参与到园艺行业中。优化实践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删旧补新,做到精内容、重应用、强素质[6],都可以加强实践教学。部分高校给学生建立标本园让学生管理[7],贯穿课程实验实践教学和技能操作实践教学;加强与周边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完成专业实训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实践教学和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等措施,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8]。

 

部分高校以实习环节作为切入点,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延长实习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育种、田间管理、加工、销售等各环节[9]。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园艺专业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加强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对于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企业紧缺人才,完善相关企业人才输入渠道[10]。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充分消化吸收,加强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开拓创新,培养出一批达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合格人才。

篇6

>> 新形势下园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初探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下的园艺专业国际化课程群建设实践 浅谈园艺专业实施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措施 架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3+4”分段人才培养模式 园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园艺专业人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摸索与实践 卓越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构建与实践探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园艺专业《园艺场地经营与管理》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园艺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林业院校园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地方性院校园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休闲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制糖工艺专业"八学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构建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系 基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下卓越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师范院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究 演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柳松,刘春桃.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农科类高校实`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4,(9):74-77.

[6]刘斌,何晓华.基于卓越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探索[J],亚太教育,2015,(7):134.

[7]赵宏伟,邹德堂.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措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4):89-93.

[8]焦洪超,杨萍萍,崔言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经验浅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3):20-22.

篇7

兰花是花卉众多类型中比较独特的一类,它的种类繁多,地域分布广,形态各不相同,开花时间也不一样,主要以春季三月开花的品种为主。云南因气候温暖适宜花卉生长的环境和花卉种类齐全而被称为“花卉王国”。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隅,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南端,东与香格里拉县隔江相望,东南与丽江市玉龙县接壤,南与怒江兰坪县相连,西与怒江州贡山县、福贡县为邻,北与德钦县衔接,国土面积4661平方公里。县城保和镇距省府昆明737公里,距州府香格里拉219公里。境内最高海拔为碧罗雪山的查布朵嘎4880米,最低海拔是维登的碧玉河1480米,海拔高差3400米。

维西资源富集,素有“横断山脉中的绿宝石”的美称,被誉为“兰花之乡”、“药材之乡”、“天然杜鹃花园”和“滇金丝猴的大乐园”,特别是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维西生物多样性特征突出,是滇西北动植物基因库之一,境内不仅生活着滇金丝猴、小熊猫、羚羊、云豹、金猫、雷豹等国家级保护动物,而且还生长着兰花、杜鹃、龙胆草等360种名花奇卉和红豆杉、秃杉、榧木、珙桐等多种珍稀树种。维西兰花更是一枝独秀,其树形优雅、花香幽久,奇花、名花倍出,深得爱兰者的赞誉。

兰花属于观赏类植物,并不具备药用价值,也不能用于生活用途。它主要用于室内环境的装饰,开花时能散发奇特的香味,可以清新空气和缓解居住者工作疲劳和压力。著名的花卉王国—荷兰每年的花卉收入中,“兰花”占到了15%左右,而我国的“兰花”出口收入在花卉产业中站的比例却很低。2002年~2006年间,受社会喜爱“兰花”人的买卖,维西“兰花”价上升很高。有许多全国各地的“兰花”栽种着来到维西购买自己喜爱的兰花品种,他们的到来拉动了许多维西农民种植兰花和寻找新的兰花的热情,也推动了维西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扩张。但是维西的兰花交易市场建设的不完备,许多买花人都是直接通过推销人的介绍到花农家中购买。由于山区道路建设质量差和受信息传播的限制,许多花农不了解自己家中兰花的价值,出现了很多上当受骗,低价销售的现象。在假期中,我到县城几个兰花交易市场考察,到多家熟悉的花农家中参观,了解到许多的知识和问题。

在花价上涨的几年之间,许多当地的老百姓也加入到兰花的栽培和交易中来。山上的野生兰花基本被人挖完,每天早上许多农民背着箩筐到附近山上,以前他们找的一般是菌子活着一些有用的药材,现在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够找到几株兰花。不得不说兰花改变了他们一些生活,也增加了他们收入,但是短短的纪念之间,山上的兰花被洗劫一空,森林的精灵就这样消失在经济的风暴里。维西的兰花大多被购花者买走之后,差的可能被丢掉,好的带到其它省市,当地的兰花相比以前大量减少。再加上大多数花农缺乏养花经验和技术,导致大量病虫害的发生,兰花已经像其他珍惜动植物一样需要保护。尽管现在政府和许多养花人也认识到危机,开始保护兰花的行动中。受百姓观念的限制,不可否认兰花对他们而言就意味着生活的提高。但是花毕竟是自然地精灵,我们应该爱护它们,它们是大自然赐予我们至高无上的宝物。

篇8

我们如何把创新这把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打开创新之门,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更新的物质财富,为人类历史创造更新更美的文明,这是我们目前教育教学的真谛所在。在园艺专业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我们国家观赏植物最丰富的国情,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开发。

一、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园林艺术也和其它文化事业一样,很早就有发展。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园林科学技术无处不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生产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而这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又都在进化和革新,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一个工厂生产水平的提高,其主要标志是生产手段的发展,从手工劳动到半机械化、机械化,到半自动化、自动化,一直到最新的科学技术――电脑化,也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实现现代化就意味着逐步迈入高科技时代。所谓高科技,就是指以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仪表化和电脑化的机器、系统和装置以及最新材料所从事的生产或服务工作的手段和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与传统技术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方位技术”。这些“全方位技术”要求我们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艺术人才。

创造学原理告诉我们,创造力人皆有之,每个学生都是创造之才,都有巨大的创造潜能,有待开发。人生下来就具有一定的潜能,具有一定的创造力,每一个人都急于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这几乎是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科学家的共识。人所以能培养成才,潜能是基础条件。从人的发展来说,潜能是人得以发展的内因,而教育、环境则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外因。人的潜能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只是人发展的一种内部依据,并不是现实的东西。为了使人的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使人的这种内在依据得以充分发挥与实现,就必须注意学生潜能的挖掘。如果挖掘不得法,即使身心素质很好的人,潜能也得不到深层次的发展;至于对那些智力低下的人,如果挖掘跟不上,即使自食其力也很困难,其可能发挥的潜能也要遭到压抑而泯灭。可见,我们如今教育教学的真正含义,就是把学生的种种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养成相应的品德行为、智力能力和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杰出的园林艺术之才。

二、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个性发展是人创造性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应试教育体系中,统一课本、统一作业、标准化教参、标准化考试,让学生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受到了致命的扼杀。如何在班级授课制的桎梏下,开垦出一块让学生个性发展的绿洲?――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只有把生命个体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有可能焕发个性的魅力。

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个性也就没有人的发展。但是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不是自发的,而是经过受教育及主观努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日益完善。正基于此,古往今来,许多富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把发展人的个性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十分重视学生优良个性的培养,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在个性的培育中,既要对学生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也要对学生提出共同的教育要求,使学生成为和谐的、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要达到到这一目标,我们要作到以下几点:

1、亲近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能够满足人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快乐、满足等,反之,则会引起否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怨恨等。情绪、情感伴随认识过程而产生,对人的身心健康、智力开发、个性品格形成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现在课堂教学要教给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毋庸质疑,但学生在课堂内精神生活的质量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学生积极、成功、愉悦的体验太少,对待学习还没有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咿消得人憔悴”的境界。所以,使学生身心愉悦,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是非常有利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到张家港去讲学,会场里外挤满了人。于老师课上提问一个坐在后面的学生,那个学生迟疑的站起来,不作声,于老师启发他,他还是不作声,再启发,询问,那学生鼓足勇气,轻声说:“对不起,我没有听清您问的问题。”说完低头等待挨批。于老师听后诚恳的说:“说对不起的应该是我。对不起,我刚才说得太轻了。”接着把问题响亮的重复了一遍,学生马上答了出来。上完课,学生争着说:“于老师,您真是一个好老师,您特尊重学生!我们就是爱听您的课!”于老师就是这样让学生觉得亲近,那么他在教学时,与学生的沟通就十分融洽了。

2、放飞学生

放飞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让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就要摆脱传统有序教学模式,变有序为相对无序,构建“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课堂教学形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变有序为无序,变封闭为开放,变单一为多元”的特点,这 要求我们首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给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对教育影响具有选择性,他们可以积极的接受某种影响,也可以以消极态度抑制教育影响。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首先要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而当今世界教育的总趋势,是在人才素质上开始侧重培养这样的人:有准确的选择力、勤奋的自学力、理论的创造力、独特的组织力和实践中的决策力。而这一点,发达国家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他们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实践证明,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我们中国学生却仍然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框框,他们没有自由,被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一个笑话,说美国总统出访回到国内,走下飞机,机场上冷冷清清的,除了有关的人,再没有谁去迎接他。但美国的代表团来到中国,看到成千上万的中国小姑娘在寒风中穿着短小的裙子挥舞着花束,一边跳着,一边不停的喊着“欢迎”“欢迎”,他们实在羡慕的了不得,他们对中国人说:“要是美国儿童也能这样该多好!”他们想知道中国人是怎样把孩子教育成这个样子的,这是他们做梦也梦不到的事情。然而这却正是我们的悲哀。我们的孩子被培养成一个个画地为牢的小绵羊,还有什么创新精神可言呢?

创新精神来源于好奇心和动手实践,爱迪生是一个创造天才,但他的学习成绩却一直不是很好。许多孩子可能考试成绩一般,但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社会同样需要这样的人才。60年前的陶行知先生就是一个善于培养孩子创造性的教育家。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放飞学生,让学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据说,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的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陶行知先生。不料,陶行知先生却幽默的说:“恐怕一个中国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陶行知先生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的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她问陶行知先生:“那我现在该怎么办?”陶行知先生说:“办法是有的――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店,让孩子站在一旁看钟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店就成了课堂,修表匠就成了老师,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理费就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这就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可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却完全背离了这种教育思想,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有人说,学生的学习好象操作Windows98,打开窗口出现一排菜单,让学生自愿选择感兴趣的菜单,点击鼠标进入,或者获取知识,或者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参加讨论,不满足者还可以到其他地方去求知、下载、拷贝,重新组合。这样,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学习规律由学生自己揭示,学习领域由学生自己去拓展。这样是教育才是新世纪培养学生的正确模式。

第二,给学生实践活动的时空。学生有了选择学习的权利,于是课堂上就势必“红杏枝头春意闹”了。学生会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甚至叽叽喳喳的讨论不休,使课堂进入了无序状态。实际上,课堂的无序正是学生求知欲旺盛的时候,也是情绪亢奋的时机,更是灵感、顿悟产生的契机。这时教师千万不能心慌意乱,试图把学生拉回来,推回原来的轨道。这时的老师要抓住机会,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顺势而教,让学生顺势而学,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到黑板上写写画画,让学生自由的查找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允许学生离开座位跟任何一个人谈话议论,让教室里一切顺其自然。

这一点,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比登天。因为,中国的教师,全都是按“统编教材”授课,上课时,老师念笔记,学生记笔记,考试默笔记。而外国的教育就不是这样,据调查,在外国,尽管同时有10个教师开设同样的课程,但所教的内容却大不一样,学生也可以根据每个教师的“菜单”选择不同的教师,而且明确规定,学生并不要求一定要听从和服从老师的观点,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能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行,学生可以和老师辩论,可以把相反的意见以论文的形式在学报上提出来,而学生这样做的结果,会更加受到教师的敬重,因而,学生的实践气氛非常活跃。而中国教育却不是这样,学生很少有人提出新的见解甚至与教师相反的意见――因为那样做将会被视为不恭不敬或大逆不道,是会受到鄙视的。因而我国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刻苦勤奋,成绩优异,但很少有创新精神。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给学生最大的实践活动的空间。

第三,给学生多元的思维空间。学生是具有思维的生命主体,在自主实践活动中,由于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让每一个学生斗争教师的指导下得到最大的发展。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价值

我们的基本观念是,任何人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价值。所谓人的价值,接受人应有的地位、作用和尊严。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要教导人们发现人类的价值和发现教育对象的个人价值,对学生来说,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开发学生的创新机智就是体现学生的人生价值。教育教学的基本功能和价值,基于人的发展。促进活生生的、具体的人的发展,是教育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国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教育教学很大程度上妨碍和阻滞了发展,成为摧残、贬抑、泯灭学生发展的滞因。只有那些富有想象力、富有创新性,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只有那些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确切的发现学生的价值,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篇9

关键词: 高校园艺专业 实习教学 问题 对策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专业目录,将原来多数农业院校设置的果树、蔬菜、观赏园艺3个专业调整合并为园艺1个专业[1]。这一调整的实质是合并,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将大大拓展,无疑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园艺专业人才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调整,许多院校纷纷从各个方面进行改革[2]-[5],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实践教学的问题很突出。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精神及创新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对我国高校园艺专业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为我国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1.存在的问题

1.1实习时间不足

合并后的园艺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方面要学习以往3个专业的知识,学习内容无疑增加了,实习的内容也必然相应增加。而且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增大,在大学最后一学期,学生基本忙于投简历、参加招聘会、面试、试用等,教学活动开展困难。然而,本科学制仍然是4年,在内容增加、实际教学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如果不对园艺专业实习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或调整,在完成理论教学的时间尚紧张的情况下,实践教学更难完成,更不用说有足够的时间使果树、蔬菜和花卉的实习面面俱到。

1.2 实习资源不足

自高校扩招以后,许多学校的校内教学实习基地或实习农场的规模来不及或没有相应地扩大,不能适应这种学生人数快速增长的需要。而校外实习基地,由于事业单位改制、个人承包经营等因素的影响,生产经营内容和规模,以及食宿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实习学生的接受量在减少[7]。而且,以往的果树、蔬菜或花卉专业的分专业校外实习,很多相关的企业或单位的植物种类品种都可满足实习需要;而专业合并后,如果不对实习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或调整,基本没有一个企业或单位能够拥有如此丰富的园艺植物种类,来满足学生同时进行果树、蔬菜和花卉实习的需要。

1.3 实习教学体系不合理

目前,本科实习教学有专业劳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由于实习教学体系缺乏系统研究和优化,不同院校的实习教学体系设置各不相同,导致实习安排缺乏科学合理性,存在着时间安排不合理、内容不全面、内容缺乏有机衔接或内容重叠等问题。因此,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8]。

2.解决的对策

为了适应将果树、蔬菜、观赏园艺3个专业调整合并为园艺专业这一调整,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许多农业院校纷纷在园艺专业中设置了果树、蔬菜、花卉、茶叶、设施园艺与园艺种苗工程等不同的专业方向,并将职业综合能力分解为不同的能力模块和能力要素,不同专业方向的能力模块要求和侧重不同,然后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志愿和学习成绩,按方向培养[2],[3],[7]。这种按方向培养的改革,虽然是在大园艺专业的框架下,但实质上与原来分果树、蔬菜、观赏园艺等专业培养没有本质区别,根本不能达到满足社会对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人才要求的效果。因此,只有大园艺专业的框架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才能适应专业合并这一调整,达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园艺专业人才的目的。

2.1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合并后的园艺专业,学习内容增加了,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现行的园艺专业课程主要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必修课主要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大部分构成,选修课由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组成[5]。在构建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1)整合公共课程,将性质与理论相近或内容上有重复的公共课程进行融合,压缩公共课时数;(2)将部分公共课及基础课的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如将与专业关系不大的课程去掉,如《大学物理》、《C语言》;又如现在绝大部分学生在大一就能通过CET4,可以从大二起只对没通过CET4的学生开设英语必修课程,而对通过了CET4的学生开设英语写作、口语及听力等选修课程;(3)整合专业课理论的共性部分,压缩专业理论课个性部分的课时,以增加实践课总课时,完成多个种类的园艺植物的实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影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实习等实践教学的进行留出足够的时间。

2.2校内实习安排要全面

校内实习基地或试验农场是园艺专业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通过校内的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并掌握生产管理技能。因此,校内实习要全面,一方面要使学生接触尽可能多的园艺植物种类,果树、蔬菜和花卉不能有所偏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周年地参与生产、管理、营销活动[7],以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各个时期的生长规律和生产管理技能。总之,在大一到大三上学期这段时间,通过专业劳动、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实习方式,让学生反复深入到校内实习基地的果园、菜地、花园的田间地头,在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全面、牢固地掌握园艺专业必备的实践技能。需要强调的是,园艺作物具有生长周期长、生产季节性强等特点,生产上需要根据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来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短期实践锻炼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要实现对某园艺植物整个生长周期的全程实践锻炼,这就要求有一个固定的、交通方便的实习基地,即校内基地[9]。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或试验农场的建设,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实习条件,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习场所。

2.3校外实习安排要灵活

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灵活安排学生校外实习(毕业实习),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生产经营实际,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一阶段以校外实习为主,不求校外实习单位园艺植物种类品种的齐全,而是根据社会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兴趣灵活地安排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10];而且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到准备接受毕业生的单位进行实习或顶岗实习,让学生与要人单位及早相互了解,单位可以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来确定接受人选,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实习单位来确定自己的就业去向[11],这样一来学校可以相应地解决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的问题,企业也可得到他们所需的专业人才[5]。长期稳定的生产实践基地是保证生产实践教学活动按时完成的前提,实践基地的好坏也是保证生产实践质量好坏的根本。在联系生产实践基地时,要选取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较强、实习单位领导重视、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单位[4]。为此,学校或相关院系要高度重视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以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单位,供学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业意向和兴趣选择实习单位。

3.结语

针对园艺专业实习存在的时间不足、资源不足、实习教学体系不合理的问题,高校可以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保证实习等实践教学的时间;校内实习要全面,让学生周年地参与生产、管理、营销活动,接触尽可能多的园艺植物种类品种,为全面、牢固地掌握园艺专业必备的实践技能奠定基础;校外实习要灵活,根据社会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兴趣,灵活地安排校外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园艺专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专业设置大全(2001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01.34.

[2]吴凤芝,霍俊伟,栾非时.关于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74-76.

[3]彭立新,孟智华,阎国荣.调整园艺(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沿海都市发展需要.高等农业教育,2009,(6):51-52.

[4]李国元,邓青云,姜益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园艺品牌专业建设[J].孝感学院学报,2009,29,(3):107-111.

[5]徐小彪,杨义伶,辜青青.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J].高等农业教育,2009,(9):49-50.

[6]何金明,肖艳辉.我国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园艺专业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86-11187,11189.

[7]韦杰.大学本科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思考.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增):16-17.

[8]别之龙,向佳玲,杨仁海.深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05-109.

[9]徐强.高校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4):63.

篇10

关键词:高职;园艺专业;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1],是高职园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实践。但在当前我国高职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和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手段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改革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植物生理学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理论性极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所以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较大的调整[2]。授课时,对各章节的教学内容不要做到面面俱到,而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对理论知识的教学把握“必需、够用”的原则。“纯粹”的理论,若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那么一定要将其主要原理讲透。如讲述植物生长相关性原理时,可联系果树的修剪。果树的修剪,幼树期主要是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对地上部分进行造型,如打顶、剪除徒长枝、合理施肥等;在成树挂果期,采取去梢、疏花疏果等措施,这些措施都是植物生长相关性原理的具体应用;讲授呼吸作用调控时,可联系农产品的贮藏、鲜切花的保鲜等措施;讲授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作用时,可结合整形能使植株矮化常用来塑造木本盆景、乙烯利能催熟果实;讲授植物光周期诱导时可结合鲜切花花期的调节等。

2 介绍学科发展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

在讲授呼吸作用时,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汤佩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汤佩松长期进行植物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研究,他率先用热力学原理解释呼吸作用中的某些问题;率先提倡当今在我国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大棚(塑料薄膜)栽培技术。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在讲授水分代谢时,及时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引导学生在头脑中牢固树立植物生理学与祖国各项事业紧密联系的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3 采用多媒体教学,能“活化”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由于具有丰富的图例、逼真的动画以及适当的配音讲解等,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光合磷酸化作用”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若采用传统的挂图形式来讲解其过程,虽然也能突出重点和难点,但由于缺乏直观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低下,而只能采取死记硬背了。而教师将光合磷酸化作用制成Flas来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绎。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重点,而且轻松化解了教学难点,降低了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每次实验前,先让学生充分预习实验内容,通过查阅资料,编写实验过程,写出预习报告。再选择几个学生参与教师的预实验,这样能对实验条件、实验成败的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实验异常进行预测,并能指导、监控学生的操作规范性,及时纠正错误。让这几个学生参与实验的指导工作。这样,学生参与了实验的全过程,包括仪器的准备、药品的配置、实验内容的预习和实验的操作等,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5 让学生参与科研,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许多专任教师都承担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教给学生从事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近两年,我们课题组承担了濮阳市科技局的一项重大科研课题《新优雪莲果的引种和栽培研究》,选择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参与,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5~6人。让他们研究雪莲果不同生育阶段叶绿素含量的变化、雪莲果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等。通过让学生参与科研,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 培养了其动手动脑能力,学生从中受到激励和启发,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 结语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和科研等几个方面的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作为高职植物生理学教师,要不断通过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把握课程的知识结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实践提高课堂管理能力,形成个人教学特色。(收稿:2013-04-23)

参考文献:

[1]潘瑞炽. 植物生理学[M]. 6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