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医疗范文

时间:2023-04-07 03:0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策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策医疗

篇1

本周晨会,海通证券推荐了通策医疗(600763),推荐原因是看好公司辅助生殖业务的成长空间。二级市场上,在过去的18个月中,通策医疗基本围绕20元的中轴上下震荡,整体走势脱离大盘。而从持股结构看,由于公司作为二级市场上比较稀缺的医疗服务类个股,良好的基本面也吸引了多个基金驻扎,其第三至第十大流通股东均为公募基金。通策医疗的箱体走势实际上与基金集中持股有关,投资者在介入时可把握这一特征。

除了投资者熟悉的通策医疗目前已经成熟的口腔医疗服务业外,公司最新的变化为即将介入辅助生殖业务。通策医疗5月30日公告与波恩(英国)有限公司签署提供服务和授权意向合同,计划与波恩(英国)成立合资波恩(中国)有限公司。合资公司中,波恩(英国)拥有30%的股份,通策医疗拥有70%的股份。

进一步的业务拓展则规划为:波恩(英国)和通策医疗将率先在中国建立两个“旗帜”IVF中心(辅助生殖),这些中心将由波恩(中国)管理。波恩(中国)对这些中心没有所有权,但波恩(英国)将授权波恩(中国)使用其商标和技术为两个“旗帜”IVF中心提供知识产权和服务授权5年。在两个IVF中心成功运作的前提下,波恩中国拟以加盟形式管理其他价格较低的IVF中心。

海通证券指出,上述计划实际上是波恩(中国)将引入波恩品牌和技术,并提供培训、质量检测和市场营销业务。目前通策医疗是国内首家有望与波恩(英国)合作的公司。若本次合作成功,将有助于公司在IVF(辅助生殖)领域相关核心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并以此为平台成功进入IVF(辅助生殖)医疗行业。

资料显示,波恩(英国)(Bourn Hall Clinical)的创始人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

具体到中国市场的现状,目前国内虽然生殖市场空间巨大,各个省份很多大的公立医院有辅助生殖中心,但行业还处于散乱状态,而且由于试管婴儿技术难度较大,国内没有一个全国的知名品牌。有业内人士指出,通策医疗此次和波恩(英国)合作,公司将能够借剑桥“波恩”这个试管婴儿技术发源地知名品牌。

通策医疗的辅助生殖业务“第一站”设在昆明。海通证券了解到,公司的妇幼生殖中心目前处于实验室装修阶段,涉足昆明妇幼生殖中心建设主要出于两个考量:一是昆明妇幼保健院肩负整个昆明市妇幼保健任务,市场潜力大;二是公司重点开展体外受精项目(IVF),市场利润丰厚,投入1-2年后即可回本。投资1000万,做1000例就能回本。海通证券预计,未来一年做4000例悬念不大。

篇2

关键词: 区域医疗; 数据交互; 异构系统;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02?005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医疗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新医改的推动下,建立数字化“医疗联合体”和“区域医疗平台”成为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各个医疗部门的软硬件条件各异,部门、单位特点不同,势必造成多种关系数据库共存的局面。多种异构数据库的存在严重限制了数据共享和交互的范围。因此如何在保留原有成熟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基础上,实现异构数据库间透明信息存取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1 医疗信息系统现状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开始医疗信息化建设。目前各种医疗信息化系统已经开始部署到地方各级医疗机构,典型的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EMR)、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和超声信息系统(Ultrasound Information System,UIS)等。

为落实国家“十二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物联网发展规划和电子政务发展规划,需要对卫生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提出新的要求。国家已从战略层面指出:根据当前医改对信息化发展形势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工作要在以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方面有所作为[1]。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便是区域卫生信息化中的数据交互建设,这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课题。数据交互的实现,能够满足政府更高效、更灵活、协同性更好的实现对医疗卫生的管理,帮助医疗卫生单位实现大量信息快速、有效、准确地获取、管理和传递,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国内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且无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信息系统开发商在设计、实现过程中所采用的系统架构、技术方法、开发平台千差万别,势必出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相同业务类型的数据存储定义、语义表达方式不同。这些不同,形成了无数个孤立的信息系统,导致患者就诊时医生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准确了解疾病史、药物治疗史、过敏史和前期检查结果等,降低诊疗效率和诊疗质量,增多患者重复检查的次数,提高诊疗成本,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构建异构医疗数据交互平台是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核心环节。通过外挂中间件的方式,对医院已有的HIS不做改动的前提下,在系统间高效、安全的传输和处理基于相关医疗信息标准的医疗信息。

2 系统设计

为了异构医疗数据间的交互,首先必须建立稳定可靠的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在保留原HIS和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外挂中间件的方式交互数据。当某医院有申请数据的需要时,通过HTTP请求以XML格式表示的有效数据。发送方通过数据访问模块从源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然后基于HL7的医疗信息标准进行数据转换,以WS?Security的安全机制实现SOAP消息的安全传递,保证医疗数据标准、安全、有效的传输给数据申请方。

3 关键技术

在整个异构医疗数据交互系统架构中,数据的转换、表现形式以及数据的传输安全是最核心的技术。

(1) 基于HL7的数据转换模型。医疗信息传输与交换技术标准(Healthy Level Seven,HL7)是医学信息系统应用和执行的标准,是基于消息实现数据传递的标准规范[2],多个HIS之间进行数据的交互都是以HL7为标准的。在HL7标准中,若干个字段构成一个消息段,有一定顺序和逻辑关系的消息段构成一条消息,当某事件发生时将消息按照一定的网络传输协议传送到接收方,接收方在消息的接收、解析之后将其送往应用程序。相比于之前版本,HL7 v3版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支持可扩展标记语言,运用XML技术来加强和改善医疗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能力。

(2)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针对包含结构化信息的文档而设计的一种标记语言。在本系统的研发中通过以XML格式表示和传输以HL7标准建立的共享数据信息。考虑到HIS数据的复杂性,它需要在数据类型、主外键值、数据完整性约束等方面的定义,使用XML schema定义XML文档数据交换格式的标准[3]。

(3) 基于WebService和SOAP协议的异构数据源交互模型。SOAP 调用的数据和方法的表达方式是基于 XML 的、可以使数据的型和值在表达上分离, 有利于应用程序之间透明交换信息, 同时可以解决网络传输安全性问题[4]。本研究采用WebService和SOAP协议建立异构数据源交互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采用XML作为数据描述语言,转换时首先通过数据交换中间件把各种异构的输入/输出数据按照描述逻辑转换为统一规则的XML文件,然后通过SOAP传输协议在各异构系统之间的Internet网络之间进行传输,最后再通过数据交换中间件完成数据转换。

(4) 异构系统安全策略。采用基于WS?Security的安全机制实现SOAP消息的安全传递,其中对XML元素加密算法由WS?Security规范提供,这种加密算法满足了消息级安全的需要[5]。同时,采用基于X.509证书的PKI技术实现对SOAP消息进行加密、解密和签名、认证,最终实现安全的SOAP消息调用。

4 结 语

本文结合HL7 V3版本的特点和XML技术的优势,提出在保留原HIS和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外挂中间件的方式实现异构医疗数据交互的策略,构建了数据交互的系统架构,并阐述了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对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环境下的医疗数据交互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佚名.攻坚医改难题勇担发展重任:2012年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与未来展望[J].中国信息界,2012(12):40?45.

[2] Anon. HL7 version 2: health informatics [M]. [S.l.]: [s.n.], 2010: 107?128.

[3] AHMED K Z,UMRYSH C E.用J2EE和UML开发企业级应用程序[M].康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徐汉川,胡润波,刘国忠.基于XML/SOAP数据交换中间件的设计[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6):665?670.

[5] 蔡小芳,张永胜.在Web服务安全中XML加密与签名的应用[J].计算机安全,2006(7):20?23.

篇3

(1)通用植入材料类(A类)采取安全存量管理模式。A类材料以医院核定保有量作为供应商在我院的定额库存储备一次性代销入库。供应商每月至少两次按约定时间到医院查询使用情况并按定额库存储备数补足材料。物流供应管理员实时办理入库手续,科室库管员验收并确认入库,在使用后即时完成出库手续。A类材料采取安全存量管理可以实时反映该类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实际的使用状态,同时达到了实时动态物流管理的目的。

(2)术前可预测植入材料类(B类)采取最低安全存量管理模式。B类植入物按科室近期常用的品种规格,保证至少一个以上的物资储备,使用后即时补货。B类材料正常情况下跟A类材料一样进行实时代销入出库管理,如遇急诊手术可按C类材料进行入出库。

(3)术中才可确定规格、数量植入材料类(C类)采取最低存量管理模式。C类植入物不作储备要求,但使用后必须及时进行专购品入出库操作。如供应商愿意储备一些常用规格在科室,必须经医院同意并有相关储备记录。采用分类管理,可以使心内介入手术使用量大、价值相对低的材料(A类B类)按接近常规耗材管理模式进行规范管理,价格高、使用量小的特殊材料(C类)的管理采用特殊、安全的管理方式。降低了管理难度和工作量,使心内高值耗材的管理更加安全高效。

数字化物资储备定额管理

将三类材料根据实际临床需求,结合库房存量和管理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量,表3为我院部分心内植入物的储备定额。

代销管理模式

关键点2是运作模式,要解决的是库存积压和实时结算问题。引入代销模式进行入库、验收、出库及使用的管理。所谓代销模式进行入库、验收、出库及使用管理是指:入库物资在实物到货时,按正常入库程序进行实物入库验收和保管工作,和正常入库程序不同的是,在物流系统内进行的是代销模式入库操作,在此模式下进行的计算机入库是虚拟入库,不会进入到计算机台账,只有在该模式下进行出库操作并生成使用记录并确认后,才会在物流系统生成作为付款依据的电脑台账的物流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既能保障物资供应,又可以降低物资积压和资金垫支的风险。

(1)所有要求代销入库的心内植入物,均由医院医疗物资管理部门指定库管员按规定进行验收,并完成代销入库手续,包括代销入库确认、代销出库及生成专购入库单操作、完成使用记录并打印入出库凭证。

(2)术中才可确定规格、数量的植入物和急诊手术,由使用科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验收,在使用完成后,由科室报送库管员进行条码唯一对应、可追溯的专购入库操作,专购入库单中领用人、病人住院号等必须填写清楚,也可通过电子医嘱系统实时反映。(如图1)

条形码管理

对供应商和厂商供应的心脏植入物进行追溯性管理。采用条形码技术进行入出库管理,特别对心脏起搏器、支架和封堵器必须进行唯一识别的条形码管理,在物流管理系统中可以唯一对应这些植入物是哪位主治医生、何时使用在何病人上。其他的心内植入手术辅材,如导丝、导管等采用品种条形码每品一码,在物流系统内进行唯一对应病人的使用管理,进行可追溯记录的使用管理。

(1)建立心内植入物的条形码识别系统。由于植入性医疗器械品种繁多、型号复杂,国家的植入性医疗器械物品编码或行业标准不健全,编码比较困难,很难做到一品一号。因此,设计的系统中我们专门针对我院使用的各种物资进行了可以生成唯一对应条形码的功能模块。我院具有自己设计的医疗物资编码系统,几乎可以生成完全涵盖所有医疗物资甚至新产品的条形码,满足医疗物资信息系统要求。

(2)建立与收费系统和医保系统对应的唯一条码识别系统。一个条形码只能对应一个收费金额,在与财务的收费系统作连接的同时,考虑将各个医保的项目做到系统中,实现医保病人和非医保病人的区别收费。

(3)由于很多供应商存在着每隔1~2年更换供公司名称或者商更换以及条码更换等基础信息变化的情况,因此我院的植入性医疗器械条形码,是专门针对产品设计的,供应商和商变更时不需重做条形码。制作条形码界面如图2。

心脏内科植入物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1可行性

我们运用互联网实时处理技术,规范管理操作人员完成作业,改善从收货到发货的各个环节的过程中,必然会增加一些对物流系统应用软件的操作要求(如:条码维护、字典维护、申请计划维护审核、订单制作、库存设定等等),我们的管理操作人员在初期可能会因为不习惯、不熟悉,对新的管理模式产生一定的抵触,但我们施行近两年,我们克服困难,及时应对出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实践操作经验,我们可以说在心内植入物的管理上已具备了一定的领先水平。并且实践已经证明,实行电子化物流供应管理,便于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商流进行优化和整合,促进了信息交流,有利于流程改进,提高了操作准确率,规范了物流供应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将继续不断完善心内植入物物流信息系统。

2科学性和创新性

篇4

上海 张读者

张读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顾名思议就是因腰椎间盘突出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在人体的椎体与椎体之间有一个椎间盘,它是由外部的纤维环和内部的髓核这样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组成,椎间盘主要有缓和冲击的作用。成年人,椎间盘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样的变性,以致最后断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所能承受的压力。在过度的劳损、体力的骤然变化、猛力动作或暴力的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裂隙向外突出,导致椎邻的组织如硬膜囊、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腿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因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的长短,有无外伤史及个体差异的不同,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如腰痛、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患肢肌肉萎缩、下肢麻木、下肢发凉等。拍X光片不能作为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直接依据,有条件者可作CT或MRI成像检查以确诊。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医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三大类。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牵引、理疗以及封闭治疗。微创手术治疗包括经皮穿刺技术和腰椎间盘镜手术等,这些治疗方法各有优点和适应证。手术治疗,最好限于有马尾神经受压,、进行性腰神经功能损伤或难以处理的疼痛症状的患者,以及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篇5

关键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医疗器械是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获得市场准入,和医疗机构在医疗活动中相关的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和其他物品lll。医疗器械不良事件(Medical Device Adverse Event,MDA)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通过加强医疗器械上市后的监测和管理,控制医疗器械的潜在风险,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地使用。我院自2011年以来,逐步提高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的认识,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不断提高对此类风险的控制及管理水平,为保障医患安全、减少医患伤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

医疗器械作为医疗、科研、教学等活动的物质基础,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由于医疗器械上市前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受医学伦理、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存在研究时间短、试用例数少、对象范围窄、人群选择偏倚等问题,导致医疗器械的潜在问题只有在产品投入市场、大量人群长期使用后才可能被发现l引。目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1产品固有风险 由于科技水平、认知能力和制作工艺等因素的限制,医疗器械研发过程存在目的单纯、考虑单一、设计与临床实际不匹配、应用定位模糊等问题,造成设计缺陷;由于制造原材料存在生物相容性、放射性、微生物污染、化学物质残留、降解等潜在问题,存在人体使用安全性问题;部分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复杂,需与其他医疗器械协同使用,医生对新的医疗器械熟悉程度等造成的临床应用风险。

1.2产品性能故障或功能丧失 医疗器械使用者按照产品性能规范要求下使用时,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或损坏,不能按照预期的意愿达到所期望的功能。

1.3产品标签或说明书错误 生产企业提供的医疗器械标签、使用说明书存在错误或缺陷,产品标志或说明书不明确导致临床使用者错误操作,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2.我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2000年国务院颁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8年国家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国食药监械[2008]766号),2014年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进一步加强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医疗机构是患者集中就医和设备使用频次最高的地点,也是开展我国药械安全性监测工作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院在医院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对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完成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

2.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按JCI认证要求,我院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由医院质控办牵头成立了院级不良事件工作委员会,建立了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共涉及14种不良事件,包括:医疗器械、医疗事件、药品事件、护理事件、输血事件、院感事件、行政及其他、公共设施、治安消防、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工程安全、职业暴露、生物安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工作组由设备处负责,职能院长、设备处处长和物资科科长主管。①制度完善:制定《医院医学装备委员会工作制度》、《医疗设备,器械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医疗设备,器械召回管理制度》、《医疗耗材管理制度》、《高值耗材管理制度》、《t疗耗材索证、查证制度》等相关制度。②建立覆盖全院的监测体系:不良事件工作委员会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不良事件培训,医院不良事件网络报告系统对全院员工开放,每位员工均能通过登录个人OA,填报所有类型的不良事件。③激励机制:对不良事件的上报行为采用只奖励不处罚的机制,上报不良事件的报告人按填报例数进行经济奖励,每例50元,提供重大改进方案或被医院采纳者实行一次性1000元奖励。

2.2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遵循可疑即报原则和濒临事件原则。临床医务人员发现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首先停止使用该器械,尽快对受伤者进行治疗救治,保留、封存不良事件产品;病情稳定后,登陆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以时间为线索陈述事件过程,完善相关资料;该报告自动流转到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经审核无误后自动流转到我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工作组;由设备处组织不良事件处理专家组对不良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处理建议,同时告知供应商和生产厂家,要求工程师到临床收集资料,对问题器械进行检测、分析,并将分析报告及整改措施以书面形式回复到我院不良事件工作组;根据专家评估意见、厂家分析报告,我院对发生问题的器械采取暂停使用、观察使用、换批次使用、更换品牌四种院内处置方案;如需重新进入临床使用,须经国家、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后方可使用;我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工作组将本事件的所有资料上报国家不良事件监测系统,见图1。

2.3不良事件的评价和控制 将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发明的鱼骨图分析法应用于我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经常由多个因素引发,使用鱼骨图分析法有助于明确问题的实质内容,关注产生不良事件的各种原因;通过根因分析,发现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全面的防范控制措施,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院定期对上季度侔度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行总结,对发生率较高的不良事件运用鱼骨头分析法进行调查,发现根本问题,找出改进方法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为我院医疗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发挥重要作用。

3.工作过程遇到问题及提升

3.1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培训 按照现有医疗器械分类规则,我国医疗器械分43个大类、259个亚类,涉及化学、物理、机械、材料等相关学科交叉应用,技术水平高、技术领域广,致使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复杂、分析评价工作难。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专业的系统培训及风险控制理念的推广相对较少。虽然国家已建立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但由大数据带来的预警机制尚未体现。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强不良事件监测培训工作,加大监测信息的搜集,扩大监测工作的影响力,提高对医疗器械风险的认识,满足公众和相关工作者的信息需求。

3.2关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对儿童特殊群体的伤害 我院作为三级甲等儿科专科医院,儿童是我院就诊服务对象。由于儿童没有判断力,病情变化快,其不能准确或完全表达身体的不适,在诊疗过程需要医护人员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我院医务处、护理部和设备处三部门多次联合开展新耗材和耗材使用技术培训会,切实提高医疗器械和耗材的操作能力,降低耗材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和风险。

加强小儿用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与监管。由于小儿具有体型小、好动,身体结构和功能随年龄增长变化较大,器械长期应用等特殊性,成人医疗器械可能不适用于儿科对象,或者需要对成人器械进行特别的设计改进和/或增加特殊的标签才能用于儿科对象。如婴儿培养箱、保暖台、小儿用呼吸机等小儿群体专用医疗器械,必须符合我国医疗设备安全专用标准;如生理电刺激仪、医用脉搏血氧仪、输液泵、注射泵、小儿用植入类医疗器械、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等小儿群体应用条件的医疗器械,其上市提交的临床资料未对小儿群体进行验证,出厂参数范围较广、不适用于小儿的参数精度,属于高风险治疗类产品,使用时要求生产企业结合小儿的特点,制定单独的安全标准和使用说明书;如x射线、CT、MRI等其他诊断和监护类医疗器械,使用时要考虑小儿诊断时辐射剂量和特定吸收率。

篇6

关键词:医疗空间;景观;传统美学;意境

现代综合医院的形成源于现代医学、护理学、建筑学的发展。医院规模从普通的个人或者团体形式转变为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建筑也发展成为公共服务建筑的一部分。将医院所有功能集中起来的发展趋势来自于美国、斯堪的纳维亚与瑞士。拥有综合医疗功能的现代医院建筑在19世纪初已开始出现。综合医院发展之初是非常重视其周边环境的,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芬兰帕米欧疗养院成为建筑史上代表性的作品。建筑与空间设计中的优雅的功能美学成为二战之后众多医院建筑效仿的对象。

帕米欧疗养院反映了阿尔托将功能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思路。然而处于现代城市中的综合医院的外部环境对患者大都难以形成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多数的大型综合医院都处在人口众多交通发达城市的中心位置,外部环境自然不能和人少地多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比较。在当今对社会公共服务建筑大量经济投入的同时,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营造出对患者有积极影响的治疗环境,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意境”理论向来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本体问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说源于老庄哲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过对于“象”、“意”、“意象”、“境”、“意境”的多种归纳和讨论。“境界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的体现,是中国的境界论哲学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理想的体现,其本质是一种生命美学、自由美学。它是寻求人的心灵寄托安身立命诗意栖居的审美智慧。西方哲学美学重外轻内,尚“实体”(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的认知和探索,在思维上注重理性分析;在文学艺术上的“所指”上重“典型”,在艺术表现方法上,便重“摹仿”,重“再现”,… … ;东方哲学美学重内轻外,尚经验、尚感受,故中国哲学儒道释三家关心的都不是外在世界的问题,在文学艺术的“所指”上只重视“境界”、“意境”、“兴趣”、“神韵”、“灵性”,在艺术表现方法上更重“写意”、“表现”。在此引用对于东西方传统美学的概念是想在了解其差异的前提下更加认清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重视符合传统审美的医疗景观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分析营造具有传统美学意境的医疗空间景观的特殊意义。

前文分析了现代综合医院大都难以有帕米欧疗养院那样的外部环境。东方传统庭院大多采用围合式的空间格局,外部环境对建筑与庭院内部影响甚小。“多方胜境、咫尺山林”,在这种围合式的空间环境中,古人渐渐总结出各种手法,营造出种种审美意境。彭一刚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一书中归纳出看与被看、主从与重点、藏与露、引导与暗示、疏与密、起伏与层次、虚与实、蜿蜒曲折、高低错落、仰视与俯视、渗透与层次、空间序列等手法,综合运用各种手法以谋求审美意境。可见审美意境的营造是传统建筑与园林设计的追求所在。

当然对于传统的审美意境的营造不能简单的模仿,传统美学中的精粹应当赋予当代的表现形式。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是一个极好的可以借鉴的例子,他尊重场地周边的环境风貌,但并非对于传统的模仿。整个博物馆使建筑与周边园林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中充分利用古典园林的表现手法,叠石、理水、造亭、建桥、植树,化山川丘壑于方寸之间,并运用现代材料来诠释传统的审美意境,做到了古代园林审美意境在现代的延续。行走于其中,真正能够品味到“草色入帘青”、“步绕珍丛,看笋将成竹”、“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这样的审美情趣。

除了在庭院中造景、现代景观设计也已经进入了室内,室内外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模糊不清,现代建筑共享空间使得室内景观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约翰・波特曼把自然景观引入到建筑内部,使得建筑内部单调的空间环境得到调节与改善。自然景观渗透到建筑内部,这对于医疗空间来说无疑是有利的。患者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能接触到阳光、植物,自然有利于治疗与恢复。

虽然现代社会对于美的追求、意境的追求、天人合一、诗意栖居的理想始终不曾改变,但传统意义的审美意境如今已难以复制,因为语境已经不同,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的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审美的主体是人,并且是生活在这个地域内的所有的人。对于审美的精神、理想、境界的追求、本来只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趣味,园林过去也只是少部分人生活的场所。在哲学美学的层面,这本身就是极少数人探究的领域,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为美学家,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对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境界、审美理想了如指掌,但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渴望能够享受到宜居的环境。对于医疗空间中的景观设计,我们要做的是让传统审美意境在现代医疗空间中得到延续得到体现,要营造出有利于患者恢复的积极的景观环境,使得医疗空间中增加一些审美上的情趣,使患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人性化的关怀。

参考文献

[1] 马正平,《生命的空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华书局,2012.7;

篇7

【关键词】 温度 气压 湿度 差值分析

桐柏县气象局2006年1月1日正式进行平行观测,2006年以人工观测为主,2007年以自动观测为主。2008年1月1日自动站正式单轨运行,每日20时自动与人工进行对比观测。现把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如下:

1 温湿度的资料来源及统计分析方法

1.1 温湿度资料的来源

把桐柏站2006-2007年两年的平行观测月年报表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月、年的资料序列。

1.2 温湿度的资料统计及分析方法

(1)对所选的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列出1-12月和20天的平均值,计算出差值,并进行资料特征对比分析;

(2)根据所统计的资料数据绘制出折线图,对折线图进行特征量的对比分析。

2 对比观测期间平均温湿度的差异

2.1 平均温度的差异

把2006年和2007年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平均气温月年数据整理列表进行比照。从连续两年的自动站和人工站逐月平均气温数据的差值来看,自动观测的气温比人工观测的气温偏高0.1~0.2℃。2006年2~3月份偏高0.2℃,7月、8月和12月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月平均气温一致,其它月份偏高0.1℃;2007年1月、3~4月和9~11月偏高0.2℃,其它月份偏高0.1℃。2007年5月3日更换温湿度传感器后,5~8月自动观测数据较人工观测数据偏高0.1℃,8月份后性能稍有下降,差值维持在0.2℃。

从年平均值来看,2006年自动观测较人工观测偏高了0.1℃,2007年自动观测较人工观测偏高了0.2℃。

2.2 平均相对湿度的差异

根据桐柏2006~2007年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月年报表数据,统计并列出了2006年和2007年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逐月平均湿度比照表。从中可以得出两年逐月平均相对湿度的自动观测数据比人工观测数据偏低。2006年6~8月份偏低5%~7%,其它月份偏低1%~4%。2007年1~2月偏低3%~4%,3~4月温湿传感器性能突然下降明显,差值偏低10%~17%,2007年5月3日更换温湿度传感器后,差值恢复正常,在-5%~-7%之间。

从全年的平均差值得出,2006年自动观测湿度比人工观测湿度偏低了3%,2007年由于温湿度传感器性能下降,故年差值较大,为偏低7%。从更换后的温湿度传感器的差值来看,更换后的温湿度传感器性能没有之前的温湿度传感器性能良好。

3 干湿球温度表的更换对温湿度的影响分析

3.1 对温度记录的影响分析

根据人工站月报表的记录,2007年6月12日干湿球温度表到期后更换了新的干湿球温度表。从中可以得出,6月2日~11日,逐时气温自动站较人工站偏高0.1~0.4℃,10天平均值偏高0.2℃。6月12日~21日,逐时气温自动站较人工站偏高0.1~0.2℃,10天平均值偏高了0.1℃。

根据更换干湿球温度表前10天和后10天,自动站和人工站观测系统的定时气温差值变化曲线,可以得出人工站温度表更换前后,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的气温数据没有明显差异。

3.2 对相对湿度记录的影响分析

根据列表可以得出6月2日~11日,自动站的逐时相对湿度较人工站平均偏低8%。6月12日~21日,自动站的逐时相对湿度较人工站平均偏低5%。人工站干湿球温度表更换后,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相对湿度也没有很明显的差异,故人工站干湿球温度表的更换,对人工站相对湿度记录没有明显影响。

4 自动站温湿度传感器的更换对温湿度记录的影响分析

4.1 对自动观测温度记录的影响分析

根据自动站月报表的记录,2007年5月27日自动站仪器检定,更换了新的温湿度传感器。可以看出,5月17日至26日逐时气温自动站较人工站10天平均值偏高0.1℃;5月27日~6月5日逐时气温自动站较人工站10天平均值偏高了0.2℃。

根据更换温湿度传感器前后10天自动站和人工站观测系统的定时气温差值变化曲线,可以得出人工站温湿度传感器更换前后,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的气温数据没有明显的差异。

4.2 对自动观测湿度记录的影响分析

列表可以得出,5月17日~26日逐时相对湿度数据自动站较人工站10天平均值偏低6%;自动站检定更换了新的温湿度传感器后,5月27日~6月5日逐时相对湿度数据,自动站较人工站10天平均值偏低了7%。故温湿度传感器除故障之外更换,对自动站相对湿度的数据没有明显影响。

5 结语

(1)桐柏自动观测温度较人工观测呈偏高的状态,气温的月年平均值偏高0.1~0.2℃;相对湿度的自动观测较人工观测呈偏低状态,月平均值偏低范围在1%~17%之间,年平均值自动观测较人工观测偏低3%~7%。

(2)通过对人工观测干湿球温度表更换前后及自动站温湿度传感器更换前后的对比来看,除了仪器故障和性能下超标,影响数据之外,更换仪器对观测资料的序列连续性没有显著影响。

(3)自动观测温湿度传感器在长期使用中性能可能会随时下降超标,特别是在出现故障后对自动观测数据序列的影响最大,故在每日20时与人工仪器的对比观测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 异位妊娠;孕酮;抑制素A;药物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1(a)-0079-04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作为一种常见的产科急症,因其可引起短期内大量内出血导致患者发生死亡而备受关注。近年来伴随着流产手术相关的宫腔内操作次数增多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高,EP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1]。临床上对EP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由于患者对保留生育能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药物保守治疗,但仍有5.2%~28.6%患者会出现药物保守治疗失败[2-4],这往往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上对EP患者能否接受药物保守治疗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多项研究表明治疗前血清孕酮及抑制素A(INH-A)等血清标志物水平可用于EP的早期诊断,但治疗前血清孕酮及INH-A水平能否用于预测EP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既往研究少有涉及。由此本次研究拟对治疗前血清孕酮及INH-A水平能否用于预测EP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6月1日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EP患者52例,平均年龄(25.21±6.21)岁,停经周数(8.64±6.2)周,28例患者未生育,生育一胎患者20例,4例生育两胎,身高(159.45±6.12)cm,体重(52.53±5.29)kg。所有患者命均体征平稳,经阴道B超检查证实异位妊娠包块未破裂。诊断标准:①停经>1个月;②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查呈阳性;③超声发现附件区存在混合性回声团,而宫腔内未见孕囊[5]。患者入选标准:①患者有保留生育功能的愿望;②体重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单次肌内注射甲氨蝶呤(MTX)(50 mg/m2)及口服米非司酮(50 mg,2次/d)3 d治疗,并监测患者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及INH-A水平。

1.3 血清标志物监测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7天及以后每隔1周检测1次3种血清标志物,直至三者均降为正常值以下(血清孕酮水平

1.4 判定治疗结果及分组

如EP患者经前述药物治疗后,血清β-HCG水平能降至25 U/L以下,且未加用其他治疗手段,即视为治疗有效[5]。依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孕酮及INH-A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评价治疗前血清孕酮和INH-A水平对EP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同时比较有效组患者血清β-HCG、孕酮及INH-A水平降至正常值的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评价血清标志物的预测作用采用ROC曲线,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血清孕酮和INH-A水平的比较

经过治疗结果判定后,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有39例和13例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有效率为75.00%;与无效组患者相比,有效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孕酮水平明显偏低[(35.79±11.84)nmol/L比(52.54±14.49)nmol/L]、治疗前INH-A值水平明显偏低[(148.16±36.90)ng/L比(205.19±59.6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血清标志物的预测作用

ROC曲线结果显示单独采用治疗前血清孕酮或INH-A水平预测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95%CI:0.877~0.784,P < 0.05)和0.781(95%CI:0.829~0.741,P < 0.05),而联合两者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95%CI:0.947~0.863,P < 0.01),联合治疗前血清孕酮和INH-A水平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效果预测优于单独使用治疗前血清孕酮或INH-A水平进行预测。见图1~3。

2.3 有效组三种血清标志物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比较

有效组患者血清β-HCG、血清孕酮和INH-A水平降至正常值的时间分别为(25.76±5.75)、(13.78±5.29)、(4.21±1.56)d,血清孕酮与INH-A水平降至正常值以下的时间均明显短于血清β-HCG水平降至正常值以下的时间(均P < 0.01);在监测过程中还发现血清INH-A水平在降至正常值后[(6.57±3.21)d]又出现再次升高的现象,而血清孕酮水平未出现这种情况。

3 讨论

以往对EP诊断由于缺乏有效诊断技术及患者本身对该病缺乏认识,许多患者在入院时已经丧失了药物保守治疗的最佳时机。近年来随着EP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EP早期准确诊断得以实现,这给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机会。此外,EP患者对生育功能的重视,也使得更多患者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既往相关研究报道,药物保守治疗EP的有效率为71.40%~94.80%[2-4],在本研究中治疗率为75.00%,与既往研究基本相符,存在一定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患者选择有关。从前述药物治疗有效率可以看出仍有一定比率的患者在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时无效,而这些患者往往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时机,甚至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如能在治疗之间对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预测,将那些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EP患者提前区分出来则显得尤为重要。血清孕酮水平直接反映EP的黄体功能[6],而血清INH-A水平则与滋养层细胞能否在子宫内膜正常种植有关[7],近些年的有关研究表明,患者入院时血清孕酮及INH-A水平可作为EP患者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8-10],但它们能否作为区分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指标却不得而知。因此,笔者猜测治疗前血清孕酮和INH-A水平或许可以对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进行预测,为了验证这个猜测开展了本次研究。

本研究发现药物保守治疗有效的EP患者其治疗前血清孕酮及INH-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的EP患者。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为治疗前血清孕酮水平较高的患者,其绒毛组织得到了更多的营养支持可以更深入地植入子宫外的生殖组织,这使得治疗药物很难对其进行杀灭[5]。李楠等[1]发现治疗前血清INH-A水平较高的EP患者,其保守治疗的手术效果差于血清INH-A水平较低的患者,其前者术后容易发生持续性EP(PEP)。因此,对治疗前INH-A水平较高引起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从ROC曲线结果可以得出治疗前孕酮和INH-A水平对EP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的,将两者联合应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外,本研究还对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HCG、血清孕酮及INH-A水平降至正常值的时间进行了比较,发现血清孕酮及INH-A水平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血清β-HCG水平降至正常的时间。临床上对于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EP患者,多需连续监测其血清β-HCG水平以对患者是否发生PEP进行判断。但血清β-HCG半衰期为36 h,而血清孕酮和INH-A的半衰期分别为10 min和4 h,血清β-HCG半衰期明显长于血清孕酮和INH-A,这就导致监测血清β-HCG变化需要更长的时间,给临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如果监测血清孕酮和INH-A水平将大大缩短所需时间。但本研究在监测过程中还发现血清INH-A水平在降至正常值后[平均(6.57±3.21)d]又会出现再次升高的现象,而血清孕酮水平未出现这种情况,这可能与INH-A水平可随EP患者卵巢功能恢复有逐渐上升的原因有关[11-15]。

总之,治疗前血清孕酮和INH-A水平均可作为EP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将两者联合起来预测效果更好;血清孕酮水平还可用于EP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后的监测,且效果优于血清β-HCG水平。随着检测技术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和完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楠,孟莉. 测定血清抑制素A对异位妊娠监测的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2):198-199.

[2] 李蓉.352例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0):43-44.

[3] Stika CS,Anderson L,Frederiksen MC. Single-dose metho trex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ectopic pregnancy:Northwestern Memorial Hospital three-year experience [J]. Am J Obstet Gynecol,1996,174(6):1840-1846.

[4] 尚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不同方案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5):145.

[5] 范江涛,龙风宜.血清孕酮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监测作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23(2):170-174.

[6] 李颖,王瑚.血清孕酮对早期非正常妊娠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73-74.

[7] 绮颖,沈宗姬.抑制素A和激活素A与妊娠[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2):123-127.

[8] Florio P,Severi FM,Bocchi C,et al. Single serum activin a testing to predict ectopic pregnancy [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7,92(5):1748-1753.

[9] Refaat B,Amer S,Ola B,et al. The expression of activin-betaA- and -betaB-subunits,follistatin,and activin type Ⅱ receptors in fallopian tubes bearing an ectopic pregnancy [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8,93(1):293-299.

[10] Borrelle PT,Butler SA,Docherty SM,et al. Human chorionie gonadotropin isoforms in the diagnosis of ectopic pregnancy [J]. Clin Chem,2003,49:2045-2049.

[11] 成玉华.妊娠合并卵巢肿物94例临床诊断及处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9-51.

[12] 徐晓仙.妇产科手术后再次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0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4):13-14.

[13] 王力清,高惠敏,吴琦,等.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21-22.

[14] 任寰.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效果观察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7):66-67.

篇9

框架结构

Web service本质就是通过Web接口完成某个功能的程序段,在Internet 上通过HTTP等协议可以容易访问该功能。也可以简单理解为,Web service就是一个向外界暴露的能够通过Internet进行调用的API或者说应用程序。Web service是一种部署在Web上的对象,具有面向对象技术的所有优点,Web service建立在以XML为主的、开放的Web规范技术基础上,具有比现有对象技术更好的开放性,是建立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它定义应用程序如何在Web上实现互操作性。具有平台无关性、互操作性、功能复用和安全通信特点。Web service同时也支持在局域网环境下的功能调用;NET技术提供集成设计环境,同时支持Web应用程序和Windows应用程序的设计,为Web应用程序和Windows应用程序同时调用Web Service 提供良好的设计环境。

本系统设计主要采取采用 XML Web Service核心技术,实现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以适应不断业务发展,适应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功能的更新,本系统体系结构可见图1所示。

主要功能

社区医疗服务管理系统应用在Internet网络和局域网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下,一方面面向Internet网络环境,构建Web服务器,采用Web技术实现预约就诊、健康宣传、健康档案管理和双向转诊等功能,支持社区人员和社区医生等可以不同的身份和权限访问该系统;同时可以提供Web Services 功能,通过功能调用可以有效支持卫生行业主管部门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宏观管理。另一方面是针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内部管理,具体实现门诊挂号、门诊收费、医嘱管理、药品管理和住院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本系统是集成系统,包括Web方式提供的功能和基于医院内部网提供的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信息查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针对不同类别的用户授予相应的权限,提供各类数据浏览和查询功能。支持对社区医疗人员概况查询、显示各社区医生的基本状况,诊疗特色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机构信息查询。

预约服务:系统提供表格,有效用户填写申请,预约医生、家庭病房或上门服务,确定就诊时间、就诊联系方式及就诊地点等信息。

健康档案及网上查询:建立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表,存储体检及诊治信息,方便医生和患者查询。实现社区居民和医院在线获取个人健康档案资料、就诊资料、病历信息,支持社区群体健康调查统计与决策分析,支持区域内各社区服务中心健康信息集成与共享。

特殊人群保健服务和常见慢性病管理:进行孕产妇保健、儿童计划免疫、老年人保健、传染病人等特殊人群信息管理,支持对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有效管理。

健康教育、咨询和健康状况统计分析:根据不同时期对各种多发病、常见病及突发性疾病进行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及常见医学知识的咨询。根据各个季节人群易患病情况的统计,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传和指导;可将最新医疗诊治信息、最新医疗诊治设备和手段,以网页形式;同时支持社区人员健康状况统计分析,具体实现根据个人健康档案表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以直方图、饼图等、趋势曲线等图性进行直观显示。

双向转诊服务:引导社区居民充分利用社区医疗服务便捷、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在社区医疗中心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型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会诊和双向转诊机制。从而支持“小”病治疗在社区“大”病治疗在大医院,康复治疗仍回到社区的良性循环之中。同时达到社区患者整个病程信息完整保留并存储起来。

基于局域网(社区医疗中心内部管理)提供的功能有:

基础数据维护:负责对医院内包括人员、科室、收费项目明细和药品等各种基本信息的录入。同时完成医生、工作人员、科室等相关信息的维护,保证各项数据完整、准确。

门诊挂号:首先录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分配患者门诊病志号,确定就诊科室和就诊类别,同时患者信息自动传到门诊医生处,完成门诊工作量各项统计查询。

医嘱管理:医生可以查询就诊患者的基本信息,具有处方功能,支持医嘱模板,可同时执行包括药品和处置的医嘱,可进行各种查询统计,支持医嘱打印和处置单打印等功能。

门诊计价收费:支持人工处方和电子处方,自动完成计价收费,具有日结算月结算、科室费用统计和按项目类别查询统计与报表功能。

住院管理:支持预交金、收费、结算、出院结算,并具有当日和当月收入汇总统计功能。

家庭病房:设计“逻辑”病区,病人逻辑入院后由护士为其分配床位和医生,执行医嘱,提供对医嘱执行和费用使用情况查询。提供住院处理、患者费用明细查询 等查询统计功能。

药局管理:该模块包括药品摆药、退药、入库管理、库存管理、药品处方管理、药局台账、库存盘点、药品调价和查询统计等功能。

技术实现

在Microsoft .NET集成框架体系下,实现B/S和C/S结合开发模式,应用程序采用C#.NET技术开发。其中采用XML Web Service 核心技术实现面向服务和系统集成,较好适应今后业务动态变化和业务重组,满足系统较高的网络安全要求。后台数据库为MS SQL 2000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

系统特点

先进的系统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信息集成和共享特点:由于采用XML Web Service 核心技术实现面向服务和系统集成,系统具有良好集成性和可拓展性,支持区域社区医疗和具有综合特点社区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该系统支持在社区医疗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下的分层管理,具有支持区域、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三级管理的综合社区医疗信息平台。最终可以达到形成地理覆盖面广、统一规范、相互协调的分布式的区域性社区服务信息网络,有效避免以往单一社区服务中心的“孤岛”现象。便于社区服务中心网上提供优质服务,也便于医疗管理部门行业管理和群众民主监督,同时避免各个服务中心按各自标准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减少大量用于信息管理的资金浪费。

先进的设计思想:将Internet提供医疗服务和社区医疗内部管理融为一体设计理念,摒弃以往社区医疗软件网上服务与内部管理脱节的问题,实现医疗信息、财务信息和服务信息管理全方位、一体化统一管理,最大程度的实现了医疗信息数据的共享,有效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和服务水平。

采用先进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系统同时运行于Internet和医院内部局域网上,采用B/S和C/S模式混合的体系结构,既可以满足医院对信息集中管理、大量处理数据的要求,又满足面向社会向更广大区域提供社区医疗服务。同时,各Web子系统和医院内部子系统既可独立运行,也可联合运行,子系统间实现有效的数据共享。

功能齐全、界面美观、操作简捷,系统响应速度快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系统设计力求功能齐全实用,满足各项业务要求,注意用户操作习惯,系统操作简捷方便,同时进行充分的系统优化缩短读取数据所需时间,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由于系统具有连入Internet,增加了系统的网络安全设计和灾难恢复方面的设计。

结 论

本文给出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社区医疗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给出该社区医疗信息系统设计的体系结构、主要功能和技术手段。该系统是支持B/S和C/S混合模式的新型医疗服务信息平台,该系统是社区医疗信息系统的在Internet网络与医院内部局域网环境下的集成应用的有益尝试,通过实践表明以上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该系统既可以适应单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管理,又可以适应区域社区医疗服务信息管理,具有良好的可集成性和扩展性,能较好地适应今后业务的拓展和业务流程的更新,为促进社区医疗信息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整合、优化医疗资源,更好的发挥社区医疗资源和综合性医院的整体优势,为社区居民和病人提供更加优质健康医疗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当前国家十分重视社区医疗工作,它是解决看病贵和看病难有效解决办法,随着宽带网络进入家庭的日益普及,相信该项研究的应用将逐渐发挥出更大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殿奎,等.基于Web方式技术的社区医疗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5-98.

篇10

【关键词】 异位妊娠;血清β-HCG;孕酮

异位妊娠(EP)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病,是指受精卵种植并发育于正常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若不能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时机,一旦破裂常引起腹腔大出血,而危及生命。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为异位妊娠常规检测方法[1],而血清孕酮,在妊娠8周前主要由卵巢黄体和妊娠滋养细胞分泌合成,在妊娠早期无论异位妊娠还是宫内妊娠均稳定持续存在,可随机取样检测,十分便利。现对我院80例异位妊娠患者联合检测血清β-HCG及孕酮结果进行临床分析评价,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就诊的160例妊娠患者,其中未有内出血表现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正常宫内妊娠80例,年龄在18~37岁之间,平均为29.6岁。所有就诊的妊娠患者均为自然受孕,停经时间≤8周,无肝肾疾病和其他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异位妊娠患者根据病史、体征、阴道超声检查或经手术后的组织病理检验结果得以确诊。

1.2 检测方法及试剂 血清孕酮、β-HCG的测定方法:所有患者均抽取静脉血2 ml,置于干燥玻璃试管中,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β-HCG及孕酮值。采用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及原装配套检测试剂和校准、质控品测定血清孕酮和β-HCG;所有检测及质控操作均严格按照仪器和检测试剂的操作说明书进行。

1.3 方法 将我院就诊的160例妊娠患者分为两组:异位妊娠组80例、正常宫内妊娠组80例,对两组妊娠患者进行血清β-HCG及孕酮联合检测,并对其所有妊娠患者检测结果进行临床评价分析。(两组之间的年龄、孕产次数、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组间均数差异,P

2 结果

2.1 对我院就诊的160例妊娠患者分为两组 异位妊娠组、正常宫内妊娠组,进行血清β-HCG及孕酮联合检测结果分析,见表1。

2.2 两组妊娠患者进行血清β-HCG及孕酮联合检测结果总结:异位妊娠组孕妇平均血清β-HCG为(3916.4±671.9)IU/L、孕酮为(11.5±2.7)ng/ml,正常宫内妊娠组孕妇平均血清β-HCG为(7825.3±817.6)IU/L、孕酮为(69.2±10.8)ng/ml,异位妊娠组孕妇的平均血清β-HCG及孕酮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正常宫内妊娠组孕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异位妊娠由于其发病的隐蔽性及高危险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临床诊断异位妊娠的辅助检查主要是β-HCG测定、超声检查、后穹窿穿刺等。良好的异位妊娠诊断方法不仅需要鉴别正常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还要能鉴别非正常宫内妊娠(如先兆流产)和异位妊娠[2]。尿HCG定性检查是传统而简便的方法,但时有假阳性和假阴性发生,而血清β-HCG和孕酮的定量检测既特异又准确。早期的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和稽留流产均有停经史,子宫饱满或稍大,多普勒超声检查官腔内无孕囊,附件区无包块。正常妊娠的受精卵着床是排卵后的第6日,此时受精卵滋养层形成并开始产生HCG[3]。HCG具有类黄体生成激素的作用,妊娠5~6周时,刺激黄体产生孕激素,维持黄体功能,为妊娠提供生理支持。正常妊娠早期孕酮主要由卵巢妊娠黄体产生,血清孕酮水平相对稳定。由于异位妊娠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其血清孕酮水平低于正常宫内妊娠[4]。HCG反映的是滋养层细胞是否存活,而血清孕酮反映的是滋养层细胞的功能。HCG刺激黄体产生孕酮每天约25 mg,7~12周逐渐过渡到胎盘产生。血清孕酮在血循环中的半衰期

本研究显示:异位妊娠组孕妇平均血清β-HCG为(3916.4±671.9)IU/L、孕酮为(11.5±2.7)ng/ml,正常宫内妊娠组孕妇平均血清β-HCG为(7825.3±817.6)IU/L、孕酮为(69.2±10.8)ng/ml,异位妊娠组孕妇的平均血清β-HCG及孕酮检测结果,均显著低于正常宫内妊娠组孕妇。

血清β-HCG及孕酮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血清β-HCG是妊娠的标志物,而孕酮则能提供滋养细胞在量方面的信息。但由于血清孕酮及β-HCG的测定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建立自己灵敏正确的判断力,并结合B超等其他辅助检查,减少临床对异位妊娠的漏诊与误诊。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35.

[2] 朱前勇.异位妊娠的早期生化诊断现状.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31(2):93.

[3] 沈晓露.血清孕酮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作用.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6(3):223.

[4] 范江涛.血清孕酮检测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价值探讨.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6):343.

[5] 樊世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检测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价值.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