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00:3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

篇1

关键词: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比较分析

 

1前言

当前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这一特点在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上也、有所体现,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由于不同的经济背景和成长环境,在体育消费动机方面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消费动机是直接驱使消费者进行某种消费行为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反映了消费者在生理上、精神上和感情上的需求,实质上是消费者为满足某些需求进行消费行为的动力。【1】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主要是愉悦身心、社会交往、强身健体、审美追求等。但这种消费理念还不完全稳定体育论文,【2】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其消费行为容易受到感情的支配及攀比思想的影响,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予正确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2 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五所普通高等院校随机抽取三个年级(包括大一、大二和大三,大四因毕业实习不作为调查对象)740名大学生为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生源地划分,其中农村340名,占45.9%;城镇327名,占44.2%;大城市73名,占9.9%。

表1 被试样本生源地情况一览表

 

生源地

农村

城镇

大城市

人数

340

327

73

百分比

45.9%

篇2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

 

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是实现一个国家教育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院校的竞技体育,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以一种充分发挥大在全面教育人、培养人方面的优势,全方位造就优秀体育人才,为国家竞技体育作贡献应当是高等院校应尽的职责。现代体育意识的不断更新和改变,以及社会“市场化”功能的逐步完善,为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的形成奠定基础。

21世纪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际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校园体育文化需求的增长,将对我国学校体育赛事走向市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可行性

1.1商家对大学生体育赛事的关注

商家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惜重金潜心研究市场,以便向公众传递信息和施加影响,来改变公众的观念、态度、期望和行为,达到提高企业和产品知名度,扩大产品销售,增加市场份额等目的,有经济学家提出了“眼球营销”概念,体育赛事是最能吸引眼球的事件之一。例如,1998年世界杯赛的现场观众达260万人次,电视观众累计370亿人次庞大的观众群体所蕴藏的巨大商机让每个商家都会为之心动。体育赛事电视画面的企业广告是传统的广告媒体无法比拟的,精明的商家借助体育赛事的传播功能达到与公众沟通的目的。据新华社报道2004年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总规模已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招生人数2001年达到480万人,2004年为7011万人。对于部分商家来说,大学生这一群体可能就是他们产品的主要目标顾客或潜在顾客,加上青少年

消费观念尚未定型,其消费行为容易受到商家引导以至成为未来几年里最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和忠诚顾客。因此,如果商家致力于投资这一市场或争夺未来市场,那么参与大学生体育赛事活动,与在校大学生积极进行沟通并博得他们的好感,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赞助大学生体育赛事,借助体育赛事达到企业营销的目的,无疑是明智之举。我国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于1998年起步,从1998年到2005年赛事的规模不断扩大,商家的资金投入也不断增加。例如,2004年“交通银行”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赛、2000-2004年“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2000年和2004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筹委会筹资部利用大运会的各类冠名权和大运会会徽、吉祥物等,面向社会招商,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见,思想观念的改变,加快了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的发展步伐。

1.2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是符合体育营销的需求

从体育营销的市场定位出发,同样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和结果。免费论文。商家在受众群体中的市场定位,主要针对潜在消费者的心理采取行动,使消费者心中产生对该产品或服务认识和认同。而高校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最集中的场所,大学生群体正是未来市场最大的潜在消费者。从这一点看,学校体育赛事能体现体育营销理论“受众相对集中”的特点,符合市场定位的需要。商家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并得到发展,还必须进一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不断扩大自己的潜在消费者群体,建立这个群体对该商家的忠诚度。忠诚度是促使消费者重复购买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是商家持续发展的根本。大学生群体尚处初级消费阶段,商家很容易在这个群体中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那么,它给商家所带来的利益将会是巨大而深远的。因此,从体育营销市场定位和商家适应市场的发展出发,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符合体育营销的市场规律,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3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将更为规范

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冠名权、门票、广告、电视转播权、指定产品和标志产品的开发等。免费论文。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的运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随着,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的不断发展,赛事的参与者将进一步明确各自的权力、义务和责任,使大学生体育赛事在未来的市场化运作中纳入法制的轨道。根据新形势下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和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体育赛事的宗旨是以体育竞赛为突破口,适应我国高校教育和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为“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作贡献。这个奋斗目标为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营造了无限的契机。

2.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策划

目前,教育部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为了把大学生体育赛事推向市场,结合我国大学生体育赛事的实际情况,为各项大学生体育赛事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推广策划,以促使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推广策划的过程中,大致分为以下步骤。

第一,介绍大学生体育赛事的背景及已举办过的赛事情况。

第二,确认赛事的相关事宜。确认批准单位、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赞助单位、比赛时间和比赛地点。

第三,商家承办比赛的意义。扩大赞助商的公众影响力,宣传企业文化,为其提供强大的广告支

持,全方位的展现企业优势,使企业形象得到更充分的提升,促进企业与大的交流,使二者达到双赢的合作效果。

第四,赛事的商业推广计划。分为大学生体育赛事商业推广计划和商业推广计划两部分。大学生体育赛事商业推广计划,是联合知名企业和商家并发挥媒体雄厚的优势,通过各种媒体的

制作和宣传,利用媒体的全方位、立体式的信息传达,为企业形象和赛事的规模效应进行大力的宣传,从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详细的媒体计划包括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商业推广计划,要求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关于赛事的具体经费要求,要根据比赛的规模及赛制详细规定,应初步列出该赛事所需要的几类主要经费预算:竞赛费用、比赛推广费用及比赛组织、管理费用。

第五,赞助商权益及回报。赞助商拥有赛事的冠名权,并在赛事举办城市及比赛场地拥有悬挂冠名横幅的权利。赞助商可获得荣誉赞助商称号,其产品或商标可以在各媒体广告中、品牌宣传活动中及纪念品或奖品上使用,拥有锦标赛标志、正式赞助商名称、比赛中的照片等的广告使用权。赞助商可派代表出席比赛的开幕式、闭幕式并致词,可在闭幕式中为获奖队伍颁奖。赞助商可在比赛赛场内进行产品销售,并拥有展示台的设置权(设置及运营自理)。免费论文。双方协商同意的其它各项活动。除此之外,赞助商还可拥有比赛场地广告、比赛用品广告、比赛会场广告等权益。

第六,赞助商产业回报。在全国众多高等院校内开展联赛及相关宣传活动,对赞助商的产品、品牌、企业形象进行了宣传,同时也扩大了企业在大学生中的影响。一年一度的赛事,形成了一个长期的宣传效应,促使赞助商与大学生之间建立起了牢固的感情纽带,促使企业与大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达到相当程度的广告覆盖效应,满足了企业全方位向更多的消费者展示自己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进强.中国体育赛事市场化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展望

[2].市场经济与体育改革发展[G].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周进强,吴寿章中国体育赛事活动市场化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01,(6):9-11.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消费调查 分析 建议

一、前言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消费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而研究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不但有利于掌握他们的体育消费行为与消费观,而且对培养他们良好的人生观具有实际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北华航天学院、廊坊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方面的著作论文,以及高校体育场地设备情况等资料,为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调查400份,回收366份,有效率91.5%;其中男生228人,女生172人,统计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符合研究的要求。

(3)访谈法。有针对性地咨询、访问有关专家、教授,多方面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体育消费情况。

(4)数理统计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研究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具体因素,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必然有利于引导学生们进行体育煅炼活动,形成体育消费意识。调查发现结果如下表1:

调查表明:良好的体育消费物质基础和消费条件,充裕的余暇时间,都是体育消费行为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经济条件差成为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第一因素。调查中发现,54.4%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兴趣,能进行完全自觉的体育行为;87.96%的大学生每个学期都有体育消费,调查中还发现46.15% 的学生表示体育课中教师从未涉及“体育消费“的概念,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都不同程度扩招,学生人数大量增加,学校体育场馆数量基本不变或扩建跟不上,因此,高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制约了体育消费,同时将面临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和考研上,这必然导致体育煅炼时间的减少。

2.大学生的闲暇时间与体闲项目

调查发现,89.8% 的学生表示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其中男女生、高低年级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关于大学生所喜欢的闲暇节目如表2:

从中可以看出,上网看影碟之类占用了大学生们许多闲暇时间,体育活动不是大学生休闲方式的主流,另外男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时间明显高于女生。

3.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调查表明,物质性消费(例如运动服装、球、球拍、运动饮料等)占了大多数,数据显示体育消费最多的是体育服装、鞋帽费用;其次是运动饮料费用;第三是体育器械费用;第四是场地器械租用费;第五是比赛表演门票费;第六是体育报刊图书音像费用;体育服装费、器械费占较大比例是自然之事,众多学生对高档次的服装器材有一定的追求。

4.大学生所从事的体育消费项目分析

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选择羽毛球项目的大学生有24.03%;选择乒乓球的占19.62%;;第三是三大球占15.65%;第四健身操健美瑜伽占8.38%;其他占5.69% ,男生中选篮球排球足球的最多占20.83%,选羽毛球的人数19.89%;女生选择三大球的极少为9.53%,最多是羽毛球和乒乓球球占52.11%。低年级选择三大球者远多于高年级学生。

四、结论

第一,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没有完全树立,体育消费总体水平较低,经济能力有限。

第二,制约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依次是经济条件差、时间不够、体育场地太少、没有体育兴趣、体育消费种类太少、体育场地质量差及其他。

第三,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支出依次是:体育服装鞋帽费用、伴随运动的饮料费用、场地器械租用费。

五、建议

篇4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体育消费

1天津体育学院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探究的概览

1.1大学生月平均体育消费额度调查分析

在全民健身运动和奥运会的影响下,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体育消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出于经济原因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整体上得不到满足。其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运动服装鞋帽之类的低级消费上。当被问到条件允许时是否会增加体育消费投入时,80.8%的同学表示会增加。可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已十分强烈。其中,有66%的同学对其当前的体育消费状况并不满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将发生巨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学生对体育健身等方面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1.1.2在现阶段由于大多数家庭的消费开支基本用于吃穿等物质生活上,这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制约因素。

1.1.3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价值取向将发生改变,具有多元化的趋势。

1.2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调查分析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健身健美、消遣娱乐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动机,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识。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明确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如何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等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具有科学体育素养的人。

1.3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制约因素调查分析

结合其他有关调查可以看出,场地缺乏、体育器材简陋和大学生缺少余暇时间,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活动开展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约35%)由于家庭经济制约了其体育消费。值得注意的是39.4%的同学把缺乏课外体育指导视为影响其体育锻炼的又一重要因素。这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应该关注的问题。调查数据和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可见全国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普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经济基础对体育消费的影响。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家庭供给,消费承受力亦随着家庭的供给的变化而变化。

1.3.2学习压力对体育消费的影响。随着学校扩招后,大量的学生进入高校深造,造成了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

1.3.3体育场地设施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现在学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学校场地数量有限,场馆数量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造成学生参加运动的人数下降。

1.3.4消费品价格与质量对体育消费影响。由于大学生掌握的资金有限,因而在消费中首先会考虑到价格,而质量也是他们不会忽略的一大要素。

1.4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途径。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包括以下几种途径类型的消费:①用于购买运动服装、鞋袜、小型体育用品及器材等的费用;②用于购买体育锻炼卡,参加各类体育培训班、俱乐部和租用体育场馆等的费用;③用于购买体育书刊、报纸、杂志、画报、音像品等的费用;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大部分为福利性和低水平消费,这与大学生群体尚无稳定的收入,经济实力相对较差有关。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学生体育消费也正在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尤其是在奥运会全民健身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更多的学生现在开始愿意购买门票观看比赛,学习新兴的体育项目。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80.8%的学生愿意增加其在其在体育方面的消费。很大一部分学生愿意参加培训班或俱乐部,通过交流还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愿意通过参加培训班或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并达到健美形体的目的。

2结论

2.1天津体育学院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精神娱乐、审美追求、社会交往等,男、女生在消费时间消费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其消费动机大致相同。

2.2 天津体育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虽仍以实物型为主,但消费方式也正趋于多层次、多样化。

2.3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体育选课制度等教育因素还存在不满。

3建议:

3.1增开体育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必要的运动卫生保健知识,使学生学会自我卫生保健。

3.2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发展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要条件。

3.3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3.4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增加体育场馆器材的投入,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3.5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3.6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优化体育选课制度。

参考文献:

[1]王莉华等: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2

[2]杜国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经济行为研究[J].体育科研2001.4

[3]丁锋等:关于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

篇5

[关键词] 体育消费 因素 解释结构模型法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达国家的人们用于体育消费的开支通常占整个社会消遣和娱乐的30%~40%。我国的体育市场刚刚形成,还不完善,但我国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尤其大学生。大学生作为未来知识经济的主流,他们对物质和精神消费敢于大胆追求,锐意创新,其体育消费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人们体育消费行为的走向。因此,研究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问题可以合理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促进体育经济的增长,也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二、体育消费的内容和类型

很多体育研究者对体育消费做出了定义,笔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总结有关体育消费的研究,认为体育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体育的需求而消费体育产品的经济活动。根据体育产品的功能,体育消费可分为参与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和实物型体育消费三大类。参与型体育消费是指人们为了身体健康、体态健美、娱乐消遣、促进智力和体力的发展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而进行的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是指人们为了观赏运动竞赛、体育表演而购买的门票费用等;实物型体育消费就是人们用货币购买各种和体育活动有关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的消费行为,如购买运动器材、运动服装、体育报纸杂志等。

三、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体育消费是一个由消费品连接消费品供货商、服务商和消费者四种对象的一个链式结构,在本文中消费者特指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但是不同类别的体育消费所涉及对象的具体内容却是不同的,根据体育产品功能的分类方法,分别考虑体育消费所涉及对象的具体内容以及影响不同类型体育消费的具体因素,最后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包含体育产品的类别、价格,消费者从事体育活动的偏好、习惯、可支配收入、性别、空闲时间,体育产品提供者的服务等。

四、因素分析及建议

1.因素分析

解释结构模型法是管理学领域中系统工程的技术方法,它的作用是把任意包含许多离散的,无序的静态的系统,利用系统要素之间已知的、但凌乱的的关系,揭示出系统的内部结构。其基本方法是先用图形和矩阵描述各种已知的关系,在矩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运算、推导来解释系统结构的特点。利用这种方法,通过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的结构模型中最高级的要素是消费者的偏好和习惯,下一级的是体育产品的价格和空闲时间,次一级的是体育产品提供者的服务,更次一级的是体育产品的类别以及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最次要的因素是性别。

2.建议

由因素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偏好和体育活动的习惯,这两大因素都是主观因素。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加以引导:

(1)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

首先,加强对体育消费观念的宣传和引导。受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及审美价值等认识不够。这就需要有关工作部门对体育消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体育消费。

其次,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良好的体育消费氛围与学校有紧密的关系,学校的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发展学校体育俱乐部,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大力扶持和建立学生体育俱乐部,同时学校还要在社会多方面筹集资金,吸引各界人士投资学校体育消费,为兴趣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第三,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增加体育场馆的开放程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娱乐活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从中去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引导大学生为健康而投资,促进体育消费。

(2)加强习惯养成教育

首先,观念的转变,针对现行的全民健身观念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潮流与趋势,在高等学府要大力宣传新的健康观、消费观,为体育消费推波助澜,同样,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是广泛多样性的,我们要正确引导他们的体育消费观念,积极树立“花钱买健康”的正确认识。

其次,高校学生的文化层次高,对社会、对自身的认识比较透彻,对体育价值观的理解也较清楚,他们对健康的消费容易产生共鸣,所以要对高校学生的主观认识进行正确的引导,来培养其体育意识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体育消费观。

大学生接受健康投资的意识还处在一种开发、引导阶段,因此,要扩大提高体育消费水平,还须在重视大学生体育兴趣、习惯的养成,培养其终身体育观念,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帮助其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杜国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经济行为与策略[J].体育科研,2001,(12):28

[2]沈:我国长三角城市居民假日体育消费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汪应洛主编: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篇6

从不同的性别对比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女生以减肥塑形作为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目标,其选择比率远远大于男生,这源于大学女生对美的追求,对自身审美的认识。大多数男生以自身娱乐和增长体质作为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目标,这是多数男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可见学生中既有理想的追求和理智的思考,又有非理智性的随意性动机,有待教师积极疏导。 同伴影响通过调查同伴因素对体育课项目的选择和促进课余锻炼的影响,综合两方面分析,从年级来看,同伴影响在大学生对体育课项目的选择中虽然比例都不是很突出,但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各年级同学都有至少一半以上的同学都认同有同伴相邀会促使他们参加体育活动,这说明同伴影响是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其将间接影响大学生体育兴趣的改变,故同伴影响在体育兴趣的改变作用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从性别看来,女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受同学影响较大。特别在促进课余锻炼的因素中,从侧面体现了男生较女生更具独立意识,女生更加依赖于同伴对其的影响,同伴是一个重要的作用因素。同伴影响方面看出,大学生思想性格尚未真正的独立,许多事情的处理和选择时从众的因素较多,这或许与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同时,运动过程中有人陪伴,可以增强娱乐性,互相督促和帮助,有效通过外力克服惰性,有利于体育兴趣的培养和锻炼的坚持。新项目的尝试有 47% 的学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新的体育项目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而去选择中学所未尝试过的体育项目。由于中学期间,体育教学设施、体育教员、体育教学环境等的相关限制,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体育项目较为有限。大学期间体育教学模式及体育锻炼环境的改变,扩大了学生体育项目的接触面,为学生尝试新的体育活动,体育兴趣的改变提供了有利条件。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促进人们改变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好奇心是促进大学生进行中学时未接触过的体育项目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其次才是为了好玩。好奇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好奇心能促进大学生对于体育兴趣的建立,这属于内在的影响因素范畴,因此,对于新鲜事物的猎奇心和尝试能够促进新的体育兴趣的形成。

体育消费从调查中看出,购买运动服装、运动器材、支付体育场所租金等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去向,体育兴趣的建立和持续与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家庭经济能力有较大关联,各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46% 的同学表示自身对体育有较大的兴趣,因此,在日常消费中会对体育锻炼方面进行费用投入。另有 48% 的同学表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校园体育场馆的费用较高而缩减了体育消费。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靠家庭供给,消费承受力亦随着家庭的经济条件而变化。首先满足基本的生活和学习的需求,然后才会去考虑和承受其他各方面的消费支出。经济状况越好,其消费承受力也强,在体育消费支出方面的承受力也相应增强。如果体育消费支出超出了学生经济承受能力,就会改变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现实行为,进而影响大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的取向。结论与建议锻炼懈怠及学习忙碌是锻炼时间减少的主要因素,而锻炼时间减少则使体育兴趣受到影响而下降。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本身认可的人数占大多数,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活动变化主要与其个人对体育作用的认识、体育价值观等有关。高校应加强终身体育思想的引导,加强体质监测和运动处方的实施,指导科学健身的方法、掌握日常锻炼的技能,使学生关注自身健康,以及健康对自身生活质量的影响等,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进健康和丰富课余生活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动机。

营造优良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发挥体育的多种功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并从中受益,逐步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同伴影响在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伴影响在大学生体育兴趣活动中占有很大比例,因而,高校可以加大对各种合作性锻炼项目的开设和投入,统一组织管理和积极鼓励学生独立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相结合 ,倡导学生会、体育社团、俱乐部等各种组织开展多种活动,从而增加校园体育人口,增进学生情感交流,形成稳固的体育群体,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持续发展。 大学生对项目的新鲜感尝试在体育兴趣取向改变中有着明显的作用。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中要不断创新,论文拓展更多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和健身作用的新课程、新项目、新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走上终身体育之路。体育消费观念和体育消费能力对大学生体育兴趣取向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支付能力的大小影响着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实现程度,从而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所以在培养大学生广泛的体育兴趣取向方面,要考虑到体育消费能力方面的因素。学校应在体育场地、器材及设施的利用方面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并充分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锻炼需求,不因经济能力的限制而受阻。

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游泳馆;经营管理;可行性

0.前言

选题依据: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活动日益频繁,体育经营活动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特别是游泳场所的经营活动在推动地方群众体育健身,引导群众体育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调查表明:20岁以下的年龄组花钱参与的体育项目,首选是游泳;其它各年龄组在花钱参与的体育项目中,游泳排第二,仅次于健美操。因此,参与游泳健身休闲的人将会越来越多。而高校游泳馆的建设作为体育设施的一部分,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基地,应该从院校本身的使用功能实际要求出发,结合学校的实际规模、课程设置、教学训练、综合利用等方面全面考虑。合理定位院校游泳场馆的主体功能是为本校教师及学生教学训练和课余体育锻炼使用,并举办一定规模的比赛,同时也要考虑面向社区、面向体育爱好者开放,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研究的目的:大学游泳馆作为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硬件设施,是学校的公共体育设施,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任务,具有很明确的社会公益性质,这就决定了高校游泳馆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完成大学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等,管理及经营不可能以盈利模式进行所谓的自我管理。然而,各高校游泳馆的日常维护费用较大,在学校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又必须走“以馆养馆”的道路。为了使其走向自主经营,避免维修保养经费的不足,使游泳馆走向良性发展,避免资源浪费,资源闲置,更高效率的使用公共资源,节能环保,特提出可开发性与可经营意见。

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分析,有众多学者对游泳馆的建筑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对于游泳馆管理、运营方面研究则不是很充分,期刊与论文相对较少。在万方数据以“游泳馆”作为关键词输入,检索出期刊论文325篇,会议论文74篇,学位论文40篇,其中无有关游泳馆管理方面的文章。以“高校游泳馆”作为关键词输入检索出论文五篇,其中无有关游泳馆管理方面的文章。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游泳馆管理”作为关键词输入,检索出两篇文章,相关的也是关于“游泳馆管理系统的开发”的研究文章。而以“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作为题名输入,在相关数据资料库可以查到学术期刊及学位论文五万余篇。从已有的文献分析,现今国内学者对高校游泳馆经营、管理从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较多的研究。同时因为各高校政治、经济背景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差异,这就决定了各高校对场馆的管理模式上的区别,而且,作为高等院校有着其特殊背景,决定了高校游泳馆经营管理不能完全市场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查阅了2001年-2011我国有关体育场馆现状及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状况等体育期刊杂志、学术论文、体育类的核心期刊等共30余篇。

以南昌航空大学游泳馆使用时间与经营时间场馆利用情况为例进行考察。

对南昌航空大学游泳馆管理员和专业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游泳馆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运用Excel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原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用归纳、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收集的各类信息进行讨论和分析

2.研究结果分析

2.1游泳馆的使用现状和设施状况的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得知南昌航空大学游泳馆使用率低下,开放较少,馆内设备需要维护。游泳馆目前完全靠学校财政拨款才能保证正常的教课使用,由于只作为教学使用,并没有配备游泳馆必有的设备,像全天候恒温系统,全套的通风系统,地热系统,水污染清洁系统,救生设备等,然而这些现阶段都只是处于正在建设筹备中,对比于周边其他院校属于落后了。

从对大学生群体调查中显示非常喜欢游泳的学生占有率为9.4%,喜欢的学生占有率为74.8%,不喜欢的学生占有率10.5%,非常不喜欢的学生占有率为5.3%。由此看出学生中喜欢游泳的人群占有率为74.8%,游泳馆的经济开发市场前景可以说非常看好。

调查中得知还有很多学生希望增设游泳选修课,大多数学生都认可学校对游泳课的增设节次,喜欢游泳但是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这也造成了公共资源的闲置浪费。

2.2游泳馆经营中的问题

2.2.1没有完整的经营性目的

大学属于事业性单位,不适宜执行真正意义上的经营;同时游泳馆经营管理政策尚不完善,体育政策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不能灵敏反应和及时适应发展变化的体育实践。既然是市场化就必不可少地涉及到收费问题。作为高校要想把公益型资源转化为经济型资源首先得打破行政的条条框框,收费标准、监督机制、经费的管理等诸多因素权衡到位后,还要与教学单位协调,不能只围绕创收这个敏感性指标,否则很难创建一个法制型场馆管理的局面。江西省各高校的游泳馆管理方法基本上都是自主制定的,缺少统一性和规范性。目前全省各高校的游泳馆经营的方式较为混乱,随意性较大,还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游泳馆的经营管理。如承包主体经济责任未明确分,经济权力无法得到保证,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回馈等等。整体来说管理属于低水平和低效率,管理方法仍处于不规范和不完善阶段。而且管理人员大多数不具备游泳方面相关体育知识和设备器材的使用与管理知识,只是为了保证游泳馆正常的教学使用,他们对于专门去经营管理游泳馆是很陌生的,无经营理念,更谈不上去对游泳馆提出管理模式。

篇8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市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和分析,试图寻找出影响我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就其制约条件和发展思路提出参考意见。

一、不同学历水平差异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我市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和硕博研究生等不同学历层次的共计250名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对于大多数初中和高中学历层次的居民,对于日常体育活动的最主要方式是在居住小区周围的公共健身场地进行健身联系:对于体育消费最主要的投入主要是体育器材和体育服装的购买。根据经济收入水平,发现大约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居民在体育服装和体育器材上面的投入都选用的是中低端产品,在服装选择上他们很少选择名牌体育服饰,更多的体育服饰以物美价廉的休闲体育服饰为主,对于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取向是帮助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

二、不同年龄阶段的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大致上将调查对象的年龄阶段分为四个阶段:中小学生阶段、大学生阶段、青年阶段和中老年阶段。从调查发现,对于中小学生阶段来讲,在户外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花销是非常少的,但是对于体育服装的投资和购买能力并没有减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城市当中的家庭来讲,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父母在孩子身上的投入成本越来越大,休闲化和时尚化的体育品牌服饰受到更多孩子的青睐,再加上体育活动也是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父母都选择给孩子购买名牌体育服饰。

一方面可以满足孩子在同龄人中间的攀比;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休闲和舒适的设计适合孩子的穿着。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讲,由于其大多数都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性,且手里都有相对较固定的经济来源,很多学生在体育消费上的花销主要体现在服装购买和体育健身上,这方面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春节到夏季之间,更多的女生都愿意去健身俱乐部参加健身健美训练,来帮助她们完成塑身和形体美丽的展现。对于大多数男生来讲,都是为了使自己能看起来更加强壮和健壮。

这些时间段和季节,体育消费的支出相对会较大,体育赛事的现场观摩也是一个体育消费支出的亮点。对于越来越多的学生来讲,在追求时尚和生活的动态表现是喜欢和需要有活力的生活方式,现场观看各类体育赛事也是他们体育消费的重要支出环节。对于青年来讲是四个群体当中,体育消费水平相对最低的群体,通过询问和调查,大致上总结出一下四条原因:

(1)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城市生活负担使得他们在验证千年不变的那句老话,年轻的时候在用身体换取金钱,年老的时候是用金钱换取身体。

(2)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市场发展的疲软,很多年轻人为了最大化的节约生活成本和尽快购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或者还贷,在有限的收入下,节约昂贵的开支成为其主要方式,在服饰的选择上,昂贵的体育品牌服饰的选择相对较少。

(3)在工作之余,很多青年人,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往往都在开辟第二工作场所,这样无形中大大地压缩了他们休息和生活的时间,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去健身场所参加健身锻炼对于他们来讲更是奢侈的生活。:

(4)由于他们正处在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阶段,往往不会注意到自身的锻炼,也没有强烈的体育锻炼意识,从思想上根本就不重视体育锻炼,也是他们在体育消费方面投入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

三、不同性别的人群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篇9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4—0049—04

人才资源是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因素之一,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问题备受各方关注,是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常论常需的重要研究课题。

虽然自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不少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脱节的状况,这主要是由我国的社会状况、教育体制以及大学生的生源特点影响所致,因此,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需进一步地提高与加强其实效性。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文理科大学生群体来说,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其自身特点和特殊性,目前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存在着普遍性,而缺乏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研究。可见,研究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500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300名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人文素质教育方法论、管理论等相关著作,并结合有关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成功案例的评述,对近几年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阐述。

1.2.2 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72份,有效回收率96.5%。回收问卷后,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整理,建立数据问卷,并再次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测试,此次问卷的信度达到了0.851,说明此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1.2.3 访谈法 通过与学生访谈,了解大学生的一些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看法和态度。获取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论文的写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1.2.4 对比分析法 将其他专业的文理科大学生与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关键所在。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对比分析

体育院校大学生既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也具有不同于他们的特性。由于受其专业特点、招生方式及上课形式的多样性影响,使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表现上都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找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关键原因,更加有针对性地研究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从而在实践上切实有效地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从表1、2和图1可以看出,体育院校学生和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及各子素质水平有差异。综合性院校大学生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上都高于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只有人际交往素质高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

2.2 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剖析

首先,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在校园中,学校是对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而在学校这一平台上人文素质教育又分为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教育。人文素质课堂教育包括各种文化基础课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等课程,它是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有目的地讲解特定的教育内容、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完善他们的人格,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内在潜能。虽然目前高校人文素质的课堂教育已系统化,但是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一系统化的课堂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不完全适合他们的接受程度,这是由于入学前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普遍低于综合性院校的学生所决定的,再加上人文素质课教师对体育专业学生个性特点缺乏必要的研究,以及对于将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严重影响了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上述可见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是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其次,体育院校大学生不仅属于学校的一份子,同时也是社会成年人的一份子,因此,社会信息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建立,使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信息网。而这种社会信息网络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社会信息爆炸给体育院校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由于信息交流的障碍越来越小,社会敏感问题直接暴露在他们面前,使得社会经验尚不丰富、政治鉴别力不强的大学生群体产生扭曲的价值观和消极的人生观。第二,来自网络媒体的冲击,尤其是体育院校大学生作为接受社会新奇事物最快的群体,他们既接受了网络媒体中积极的内容也接受了网络中消极的内容。第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观念的滋长,继而导致了人文素质的下降。

再次,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综合性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体育专业。各高校在招生上存在激烈的竞争,造成生源文化基础素质降低,导致各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较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生问题复杂多样。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比较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思想活跃,感性意识强,抽象思维较差,对新生事物感兴趣,但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缺乏意志力。他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与文理科大学生相比,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2.3 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2.3.1 完善学校课堂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1)规划课程设置:体育院校术科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训练背景,导致了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很少,这部分学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文化课基础教育要弱于综合类院校,因此要在人文素质教育上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适合体育院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以黑龙江各体育学院为例,目前有83%学校正在进行新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根据专家的建议,其中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艺术欣赏、音乐欣赏等)适当地增加到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使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更加合理。除此之外,学校还增加了关于人文知识课程的比例,加强了通识教育的力度。

(2)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人文素质课的主导因素,确定了教学目标才能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它引导着人文素质课的每个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包括教学的总目标和教学的具体目标。对于体育院校大学生来说,除通过各种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及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外,还要利用众多的术科教学、利用术科教学本身特点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体来说,在各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等五个方面。如在网球、太极拳等教学中确定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的目标,在田径、游泳等教学中确定意志品质的目标,在健美操、体操等教学中确定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的目标。

(3)重塑教学内容:对于体育院校大学生来说,要在人文素质课课堂上收到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成果,就要牢牢把握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时代特点,以教材体系的基本思路和逻辑框架为前提,重点分析他们的心理状况及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主导,深入了解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重新梳理并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根据体育专业生源的培养模式、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等实际状况,编写适合他们的教材,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针对性与差异性。另外,在术科的教学中渗透具有人文素质教学内容,教师要把各种体育专业课的人文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丰富专业课的内容,使其更加生动,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的人文知识、精神达到双丰收,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伦理水平。如在太极拳的教学中渗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及道德修养。

2.3.2 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 要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不仅要加强高校教学设施、教学载体等硬件条件以及教师素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软件条件之外,还要注重加强高校育人环境的建设,大学校园是高校日常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活动场所,校园环境的教育力量往往比正面的直接教育渗透性更强。一方面,学校不仅要从校容校貌等物质层面上优化校园环境,还要从管理和制度等精神层面上塑造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体育大学生自身的专业优势,使体育院校大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地参与者和建设者,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2.3.3 改善社会环境配合学校教育 首先,应挖掘社会环境的教育资源,因为蕴含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社会环境可以弥补高校校内人文素质教育的局限性,扩大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双赢效应,高校可与社会组织(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等)开展广泛合作,建立社会教育基地,通过这些社会教育场馆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灿烂,我党革命精神的崇高,人民艰苦奋斗的艰辛等等。这些社会教育资源还能够给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机会,增长社会阅历。

其次,利用社会环境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社会环境。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来说亟待改善的环境主要有两个领域:第一是网络环境。网络媒体是与大学生有关的媒体中最难控制的,它不仅对大学生的诱惑性最大甚至使许多学生产生网瘾,难以自拔。高校应加强校园网络的监控,并严格筛选网络内容,将不利于大学生思想和身心发展的信息隔离出去。第二是社会娱乐场所。由于体育院校大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他们已成为社会娱乐消费的主力军,许多娱乐场所营业的定位都指向大学生群体,尤其是体育院校大学生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爱热闹,使得商家将娱乐场所开在大学校园周边,严重影响育人环境。针对此种现象,高校应该和市政、工商等部门加以沟通,在校园围墙外一定距离内清除这些娱乐场所,还学校宁静清新的育人环境,纠正学生的生活风气,利用社会环境的优化强化校园环境及风气的提升。

3 结论

(1)体育院校学生和综合性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及各子素质水平有差异。综合性院校大学生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素质和人文素质总分都高于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只有人际交往素质高于综合性院校大学生。

(2)造成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较低的原因:第一,校园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设置与传授途径,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二、社会环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三、扩招导致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多文化知识基础较差,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较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3)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对策包括完善学校课堂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改善社会环境配合学校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问题是一个随社会进步不断发展的课题。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用心去思考、用爱去包容、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新途径,突出时代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莉,游战澜,等.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11—13.

[2]黄力艳.体育教学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体育科技,2002,23(2):31—33.

[3]刘良惠、张先华.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11—13.

[4]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2—114.

[5]张宏伟.全国体育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2:33—34.

[6]葛柳.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37—39.

篇10

关键词:消费水平 女大学生 大众健操

一、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妇女参与体育运动机会增加,但女知识分子体育活动参与不足是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不合理现象。女大学生是未来女知识分子群体,她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与未来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健美操运动分为竞技健美操和健身性健美操,本文特指健身性健美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众多女大学生的青睐,女大学生非常适合健美操运动,所以,健美操运动是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首选项目之一。因此,关注女大学生健康状况,了解她们参加健美操运动的情况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是为了了解不同消费水平的江西省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现状,探索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特征与规律,分析影响因素,为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江西省女大学生(大学中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江西省目前大学共有6所大学,抽取4所大学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按照体育社会学研究设计调查问卷,

最大限度地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及有效率并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

三、 分析与讨论

1、 女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情况

一个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情况直接影响本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本次调查对象月生活费200元以下的占9.92%,200-400元的最多,占36.3%,400-600元占第二位,为35.0%,600-800元为11.0%,800元以上为7.78%。

2 、不同消费水平江西省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动机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其基本含义是,动机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念头、展望或理想等。推动江西省高校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动机不同,因此,她们从健美操运动中满足不同的愿望或理想。

健美操运动之所以吸引女大学生,主要是因为它不但能使人们迎接身体挑战时产生兴奋感以及能力提高的满足感。而且在音乐伴奏下愉悦身心的功能。人的行为由多种动机同时发生作用,其中必有一种或多种占主导地位。对江西省女大学生来讲,增强体质、减肥健美、兴趣爱好是她们参加健美操运动的主要动机。

大学生的月生活费的高低代表本人消费水平。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动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的女大学生选择的动机排前四位的是增强体质、减肥健美、兴趣爱好、调节心理。月生活费在200-400元的女大学生选择的动机排前四位的是增强体质、减肥健美、兴趣爱好、健身意识提高。月生活费在400-600元的女大学生选择的动机排前五位的是减肥健美、增强体质、兴趣爱好、健身意识提高、追求完善。月生活费在600-800元的女大学生选择的动机排前五位的是兴趣爱好、减肥健美、增强体质、调节心理、健身意识提高。月生活费在800元以上的女大学生选择的动机排前四位的是增强体质、调节心理、减肥健美、打发时间。所以不同的经济能力消费水平参加健美操的动机不同。

3、不同消费水平的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频度和时间

活动频度和时间是确定体育人口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对体育人口的制定标准主要是每周参加体育活动频度不少于三次,每次活动持续30分钟以上,活动强度为中等强度。统计参加健美操运动的频度和时间,可以了解健美操运动的开展状况以及受欢迎状况。下表数据显示,江西省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频度与时间,每周1次,60-90分钟的人数最多。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频度与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月均生活费400元以下的人选择每周2次以下的频度位居第一,90分钟以上的锻炼时间位居第一;而月均生活费400-800元的人选择每周1次

以下的频度位居第一,锻炼时间选择上400-600元的人选择60-90分钟位居第一,600-800元的人选择30-60分钟的位居第一;月均生活费800元以上的人选择每周4次以上的频度位居第一,锻炼时间选择30-60分钟位居第一;频度选择呈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时间选择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

4、不同消费水平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喜欢内容形式

健身性健美操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因此它的动作简单,实用性强,音乐速度慢,为了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和锻炼的全面性,动作多有重复,常以对称的形式出现。 健身性健美操一般的练习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在练习的要求上根据个体情况而变化,严格遵循“健康、安全”的原则,防止运动损伤的出现,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通常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格,有拉丁健美操、减肥健美操、跆搏健美操、大众健美操、水中健美操、街舞健身操等形式。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喜欢内容形式显著性差异。月均收入200元以下的调查对象选择拉丁健美操位居第一;月均收入200-400元的调查对象选择大众健美操的位居第一;月均收入400-600元的调查对象选择减肥健美操位居第一;月均收入800元以上的调查对象选择街舞健身操的最多。

5、 不同消费水平的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场所

江西省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场所集中在校内,其中校内健身房占60.13%,学校运动场占30.06%,寝室周围占20.04%。一方面是因为女大学生主要活动范围比较固定,活动半径较小,主要在校内,而且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口,对校园外缺乏安全感,对大学旁边的社区活动参与较少;另一方面女大学生经济能力有限,社会参与程度有限,这种结果有一定的必然性。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场所有显著性差异。月均生活费在800元以内的调查对象选择社会收费健身房的人数百分比呈递增趋势;月均生活费在600元以内的调查对象选择校内内健身房的人数百分比高达50%以上;800元以上的选择寝室周围的比例最高,差异显著。

6、不同消费水平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方式

江西省女大学生与同班同学一起参加健美操运动的方式最高,为58.66%。与同寝室同学一起的其次,为27.56%。

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的方式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自己锻炼,月生活费600-800元选择比例最高,800元以上选择比例最低;与同班同学一起,400-600元选择比例最高,800元以上选择比例最低;与同寝室同学一起,800元以上选择比例最高,400-600元以上选择比例最低;与朋友一起,400-600元选择比例最高,200元以下选择比例最低;其他,200元以下选择比例最高,600元以上选择比例最低;差异显著。

7、不同消费水平的江西省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消费情况

江西省女大学生对健美操消费的认识有非常值得、基本值得、不太值得和根本不值得,其中选择“非常值得”和“基本值得”的占81.00%,而选择“不太值得”和“根本不值得”的占19.00%。江西省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的消费形式有观赏性消费、实物型消费和参与型消费。参与型消费选择高达44.89%,而实物型消费与观赏性消费分别为29.23%和27.35%。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的消费情况中,选择不消费的高达44.05%,选择1-50元的占39.25%,选择51-100元的占10.44%,说明一方面大学女生受经济状况约束;另一方面说明女大学生习惯免费服务,对市场化有偿服务只有部分人能接受。

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运动消费有显著性差异。0元,200元以下选择比例最高,600-800元选择比例最低;1-50元,800元以上选择比例最高,400-600元选择比例最低;51-100元,400-600元选择比例最高,200元以下选择比例最低;101-200元,800元以上选择比例最高,200元以下选择比例最低;201-500元,600-800元选择比例最高,400元以下、800元以上选择比例最低;差异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不同月生活费的不同消费水平的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动机、频度和时间、喜欢的内容形式、场所、时间段、参与方式以及消费情况有显著性差异。总体而言,消费水平高的女大学生在动机更重视精神愉悦需求,而消费水平低的更重视生存健康需求,符合人的需求的层次学说。在频度和时间、内容形式、场所、时间短、参与方式以及消费情况的选择上,消费水平高的女大学生更喜欢追求新颖个性时尚,而消费水平较低的选择经济实惠。

各级领导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健身杂志等书籍及宣传品,使女大学生了解有关的各项健美操运动的政策、健身知识,介绍科学健身方法和注意事项。

充分考虑不同消费水平的女大学生的需要,在健美操运动课程安排、参与形式、场馆、锻炼时间等方面的设置安排上区别对待,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健美操学习环境。努力扩大女大学生健身的比例及养成每周三次以上、每次一小时以上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育人口比例。

进一步提高健美操教师素质,及时了解健美操的新动态。在开展健美操运动中,提供专业健身指导,满足女大学生的需要。

作者单位:曹爱春 南昌大学体育系

杨晓艇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戴艳江西省体育局

参考文献

[1]邰崇禧等.对江苏省大学教师健身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2,4: 13.

[2] 马鸿韬.对北京三所大学30-40岁女教师体育锻炼现状及有氧健身操锻炼方案研究[I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