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法规范文
时间:2023-04-11 04:1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妆品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历史上看,在加拿大化妆品市场上销售产品似乎有些过分简单,对化妆品的要求很多基本上与美国一样。事实上,除了制造商注册和进口商品要标明经销商以外,大多数加拿大产品与美国相应的产品非常像,只是要求有法文说明。化妆品市场的规模一直只有它南部邻居的十分之一大,而传统的法规多半是早在1938年通过《美国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建立的美国传统管理办法的翻版。
虽然自2003年12月12日新任命的保罗・马丁,从前总理让・克雷蒂安接任以来,议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很显然过去几年中,许多其它势力和财团已经对推进法规改变产生了影响。由于最近全球对成分安全性的关注、为实现国际协调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和欧盟《化妆品规程》的第6和第7次修正案的提出,加拿大卫生部似乎准备稳妥地采取一种新的管理体制。
政府管理和法律许可
在加拿大,化妆品必须遵守《食品与药物法》和其它一些法令,包括《消费品包装与标签法》,包括《消费化学品与容器条例》的《危险品法》中部分I和《检疫法》。这些由加拿大卫生部健康环境与消费者安全局的化妆品处管理的法规,用来禁止在不卫生的条件下和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的环境中制造化妆品和类似化妆品的药物。检查部门也要进行设施调查、样品收集和可疑违规产品的查封工作。这些法规适用于出售给消费者的产品,不适用于美容院或专业使用的产品。
在1993年修订《加拿大广播法》以前,所有的化妆品广告都需要事先审查和清理以保证诉求的适当性。虽然这项严厉的要求取消了,但是现在加拿大广告标准委员会(ASC)通过加拿大卫生部和加拿大洗化用品与香水协会在2001年了《化妆品广告与标签诉求导则》。行业和政府联合工作组不断对导则做出重大修改,以解决新的类别和新的诉求,例如最近口腔护理和抗氧化剂产品的问题。
在加拿大,化妆品被定义为任何"为用于清洁、改善或改变面部外观、皮肤、头发或牙齿而制造、销售或提供的物质或物质混合物,包括除臭剂和香水"。每年化妆品销售额估计超过10亿加拿大元,包括美容用品如彩妆、香水、指甲油、护肤霜和护肤水,以及修饰用品如香皂、香波和除臭剂。所有的制造商都必须为投放市场的每一种产品向保健局提交一份《化妆品通知》表格。
被分类为非处方药的化妆品通常要遵守《第IV 类专论》(Category IV Monograph)的要求,并且在进入市场销售前必须由治疗产品理事会(TPD)予以简单的核准。药品公司必须注册,并且必须持有药品公司执照。强制性的产品注册必须包括符合药品GMP的证书,证明产品不包含违禁物质以及支持性数据对于适用的专论来说是准确和完整的。一旦按加拿大卫生部各导则注册成功,每一种处方和非处方药产品都会发给一个药品确认号(DIN)。治疗性产品(药品)的例子包括防晒产品、止汗剂、氟化物牙膏、去屑香波和医疗性护肤产品。
化妆品标签要求与美国产品有许多类似之处,预计不久在成分表方面将有明显的改变。传统上,对识别警告、警示声明和危险一直有特殊的要求。与药品不同,化妆品上不需要标注批号和失效日期。这一法令还要求注明品名以及制造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在外容器上以公制标明净含量(相应的英制含量也可以标明)。重要的是要指出,最必要的标签必须同样显著地使用英文和法文,而由于实际的原因只有双语的包装才允许在加拿大各地销售。
1998年最初由加拿大卫生部对化妆品成分标签提出的一项新要求现在已经实行,之前在《加拿大政府公报I》中经历了一个三阶段的公布程序,有大约75天的评议时间,在《加拿大政府公报II》中最后公布,并附有实施细节。经历了议会新管理机构签署的短暂延迟,可能早在2003年3月《加拿大政府公报I》中公布,要2006年才生效。
确认成分的过程最初很复杂,与世界上任何这种要求都不同,当时提出在内外包装上都要有成分表。经过一次折中,许多以前已经自愿印上成分表的制造商受到鼓励只在(销售单位产品的)外包装上印上成分表。其他问题在极大程度上是通过允许使用术语"香味"(aroma)而不是最初建议的"气味"(saveur)来指明添加的"香料"(flavor)成分获得了解决。按浓度的递降顺序使用成分的通用INCI名称,将符合世界大多数管理惯例,包括对植物性成分统一使用拉丁文种的命名法。然而在使用种子油和树皮提取物等的英文俗称时,魁北克法语办公室(OQLF)宣称,必须包括法文和英文的译文。过去OQLF曾对当时自愿印出符合INCI的成分表而没有法文译文的许多制造商以违反《魁北克法语》为由发出传票。在加拿大洗化用品与香水协会等行业协会坚持不懈地提出异议之后,由于允许进行联邦修正,在2005年1月之前,提交魁北克总检察长的威胁暂时消除。
至于化妆品成分的管理,加拿大卫生部处理原料安全和环境影响评定的方式有相当大的改变。对于化妆品的成分限制在《化妆品条例》的几个部分中公布,而非处方化妆品药物的要求出现在《第IV 类专论》中。
化妆品处最近修改了它的《化妆品禁用与限用成分清单》,也称作"热表"(Hotlist),它从以前的66种成分增加到接近500种。尽管种数大大增加,但是其中大部分材料不常在化妆品中发现,而现在这个清单与欧盟《化妆品规程》等其它法规控制的范围更加协调。
在环境方面,1994年根据《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EPA)制定了条例,要求在这个国家制造或进口了新化学物或聚合物时发出《新物质通知》。为了对按特定数量使用的化学品的环境和人类安全做出评定,要求有适当的文件说明。发现不可接受的材料就被当作"CEPA毒物"。
为了归类和对化学物存量进行分类,加拿大制订了一份大约包括23,000种物质的《国内物质清单》(DSL)。属于《食品与药物法》管辖的新材料要向DSL报告,而DSL的职能之一是确定其可能的存在和对环境的可能影响。
保健立法更新
加拿大《食品与药物法》的制定可以追溯到1953年,而其目前的法规包括适用于防晒剂等OTC产品的《第IV 类专论》。到2003年6月,正式开始了对整个保健法规的修订,建立了新的《加拿大保健法》,这项法律做了广泛的修改,特别是将对产品按照指定的危险程度重新进行分类。危险性大的产品可能受到"总安全要求"(General Safety Requirements, GSR)的更严格的管制。产品的定义将在适当的法规中解决而不放在这项法律内。同样,"食品、健康产品(药品)、天然健康产品"和"化妆品"各类都要修改以反映它们的诉求。提出生理学诉求的化妆品(类似化妆品的药品,或称CDL)将按健康产品对待并提出更严格的管制要求。
总安全要求程序的优点已经在食品部门应用。据说有助于消除创新和协调障碍的经过修改的法规,仍将继续强调消费者在产品寿期内的健康和安全。
开始与行业和有关各方协商的漫长的立法过程,预期将在2005年底之前产生草案。再经过在2007年结束的两年议会审议过程,法规草案可能在接近2010年的某个时候获得通过。
虽然这些提议和后来的立法过程看起来漫长而乏味,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加拿大的保健体系及其化妆品法规正在进行广泛的技术审查和修订。
网址链接
加拿大卫生部化妆品处热链
hc-sc.gc.ca/hecs-sesc/cosmetics/hotlist_intro.htm
加拿大卫生部(立法更新)
renewal.hc-sc,gc.ca
加拿大卫生部化妆品处
篇2
关键词:新品种;利用现状;发展规划;陕西安康;汉滨区
近年来,汉滨区农业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存在问题也很突出。因此,如何按照市场需求,把粮油品种调优、效益调高,形成品种布局合理、更新有序、配套技术完善到位的良好生产格局,对于提高安康市粮油生产水平、增强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汉滨区新品种利用现状
1.1主推品种不明显,多数品种品质、抗病性及稳产性较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高产高抗性状与优质性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优质不抗病的问题[1-2],尤其是中早熟品种达到优质二级米标准的水稻品种极为稀少。目前国内选育并通过审定的高产杂交水稻品质绝大多数为国标优质米三级至四级标准,少数虽能达到国标优质米二级标准,但多数又存在抗病性较差或生育期偏长的问题。近年来,在陕西省通过审定或引进的水稻品种中近80余个,能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的仅有丰优香占、胜泰一号等极少数品种,丰优香占曾经作为陕西省陕南川道平坝区主推品种,但由于其稳产性与抗病性较为偏差,尤其是对稻曲病抗性差,近两年种植面积已很小。玉米品种方面,陕西省通过审定或引进的玉米品种近200余个,但真正适宜汉滨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型品种较少,仅有临奥1号、正大12、中北恒六、晋单46、博丰109、正大999等少数品种,绝大多数品种在大田生产表现一般。在油菜品种方面,陕西省通过审定或引进的玉米品种近70余个,但多数品种存在高产与早熟相矛盾的问题,如秦油7号、秦油8号、秦油10号等高产品种,其生育期均偏长,不利于下季水稻的丰产性发挥,而德油8号等生育期较短的品种,虽利于下季水稻的丰产性发挥,但其丰产性欠佳。
1.2良种良法难以结合
由于种子市场的放开,各乡镇种子销售网点繁多,农户买种不知买什么品种;而种子销售人员业务素质均较差,销售个体户大多都以销售利润为品种推荐标准,使良种良法难以结合,严重影响了农民粮油双丰收。
1.3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少
安康市水资源相对较缺,有时无法保障水稻前期插秧和后期的有效灌浆。如在汉滨区五里镇、河西镇、建民镇、张滩镇等区域,处于水库灌区下游,水源相对较缺,水稻品种如种植晚熟品种,成熟期一般在9月底,此期经常遇到连阴雨危害,难以保证水稻丰收。如种植中熟品种,农户如按晚熟品种播期播种,会造成水稻秧龄过长导致减产。
2品种发展规划
2.1思路
立足汉滨区特色,按照农业资源比较优势,压缩和淘汰低效稳产性差的粮油作物品种,大力引进优质高产型粮油新品种,筛选主推粮油新品种;建立优质高产粮油新品种示范基地,引导农户种植优质高产主推品种[3],使粮油产区良种良法得以配套,提高农户粮油单产,增加农民收入。
2.2工作重点
一是全面改造提高种植业。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汉滨区农业工作的重心。近两年来,在频繁征占耕地的情况下,汉滨区种植结构调整坚持以“压缩普通粮食作物,稳步发展优质专用粮油作物”为原则,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档次。二是培育开发粮油品种科技示范园。汉滨区有粮食种植面积5.20万hm2,每年复种指数在180%以上,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19万hm2、小麦种植面积2.80万hm2、玉米种植面积2.15万hm2、油菜种植面积1.47万hm2,种植区域分布在川道、浅丘、中高山区,海拔在230~1 300 m,跨度较大,农田小气候特点比较突出,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在这种自然环境条件下,要实现粮食油料作物的优质高产并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就要切实地建立起新品种资源库,以满足农民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要求。因此,大力引进优质高产粮油新品种,并有计划地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主推优质高产粮油新品种;在各乡镇每镇搞好一个粮油品种示范片,引导农民选好粮油新品种,聘请专家、技术能手进行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4],提高农民素质。印发各类技术资料及明白纸,使种植户能够选好品种、种好品种,使粮油种植区域品种种植优质化、栽培技术规范化,提高农户种植收益。建立优质高产新品种科技示范园具有非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示范园以优质高产高抗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为主,配套研究不同区域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适合汉滨区海拔230~1 300 m区域不同的品种类型,分区域进行试验,并建立优质高产新品种科技示范园,示范引导推广。
3参考文献
[1] 朱丽娜.浅析经济作物品种推广[J].农场经济管理,2009(1):73.
[2] 杨建设.作物品种推广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种子,1994(6):66-67.
篇3
一年来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股进一步强化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按照局制定的工作目标及年初工作计划要求,以保障公众食品安全、身体健康为宗旨,强化日常监管,狠抓专项整治,依法履行职责,完善长效机制,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现将2019年工作总结如下:、
全区共有保健食品经营单位321家,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411家,并对其全部进行了档案管理,建档率100%。
受理保健食品、化妆品投诉举报28起,其中保健食品举报以欺诈和虚假宣传为主占到了百分之四十三,举报化妆品过敏类的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七,针对投诉举报情况我局结合保健食品经营环节“百日行动”专项整治大力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的专项行动,以批发企业和集中商业街区为重点严厉打击利用会议、讲座、免费体检等方式违法宣传、销售化妆品、保健食品行为。
积极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药品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保健食品安全知识集中宣传活动。在政府网站,晚报等途径都做了相关知识的宣传报道。重点向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广大群众宣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保化监管职责、相关企业在安全监管中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科学选购保健食品知识等。
开展从业人员培训。为深入推进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强化从业人员依法经营意识,我部门对56家经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方面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保健食品化妆品相关法律法规、产品标签标识、有关经营管理规定、保障产品经营质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篇4
关键词:化妆品 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妆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而带动了化妆品科学的发展。近年来,化妆品的品种不断增多,功能性越来越强,同时对化妆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化妆品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已成为化妆品行业的当务之急,为了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 认真执行我国化妆品行业的各项法规。
1.、严格遵守、认真执行目前我国有关化妆品行业的各项法规
我国对化妆品行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监督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国家之一。我国化妆品行业是通过轻工、卫生、工商、技术监督等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共同和分别进行管理的, 中央有关行政部门颁布了多项对化妆品生产和质量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行政法规,我国化妆品企业只有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之后,方可允许生产化妆品。若要生产特殊用途化妆品( 防晒、祛斑、育发、染发、烫发、脱毛、除臭、、健美) , 尚再需国家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持有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一个产品一个批号)。另有关行政部门还制定了多种技术法规和标准,如《化妆品检验规则》、《化妆品包装规则》、《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等,对化妆品的原料、产品质量、包装、产品检验及标签等方面都做了具体、明确的技术规定, 这些技术法规同样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2.、化妆品质量控制的目的
产品的质量是随着生产过程而形成的,在生产管理方面要随时注意,因此,这就要根据产品标准的规定来管理生产和控制质量,使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符合国家的法规,这是化妆品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 ①根据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达到规定的水平。②根据生产发展要不断降低废品率和提高产品质量要求。③预测质量变化的可能,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3.、合理的配方设计
配方是化妆品的基本因素,控制着产品中各种成分的比例,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根据自己产品的定位合理设计,掌握所选用原料的特性以及相互之间的配伍协同性;此外,不仅要了解化妆品中禁用物质,还要谨慎使用限用物质。配方是化妆品生产的基本依据,必须严格审定,一旦确定,不宜随意变动,对配方的修改应经过严密的试验和鉴定方可进行,修改过程应执行文件管理系统,确保其经过审批和认可,并经过严密的实验和验证之后方可进行生产。
4.、原料的采购与验收
原料从属于配方,其指标的变动,容易造成成品质量波动,导致质量事故,故质量控制要先把好原料关。把好原料关需依据原料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编制原料标准,并选择合格供应商。原料购回后要有验证程序,包括检验、观察、工艺验证、查验合格证明文件,作出可否投产的决定。未经验证的原料,不得投入生产。下面列举几种常用原料检验时需注意的问题:
4.1 水 :主要控制总硬度、氯离子、铁离子。水的总硬度和氯离子含量过高,如氯化钠,当水中含盐量超过3 0 0 p p m时即可能出现盐析现象,导致膏体发粗,结构松懈,对膏体的稳定性有破坏作用,铁离子杂质会促使膏体中香精氧化、香气变味。受到微生物污染的洗发液中有95%是和水质有关。过去往往认为只要找到一种广谱的高效防腐剂就能解决问题,其实这是片面的。实验指出,配有良好的防腐剂的洗发液在含有戴亮微生物的水质中(由于水是洗发液真正的主体)也会趋于失效。
4.2 丙烯酸聚合物:是由丙烯酸聚合得到的,其相对妃子质量为数百万,它是一种水溶性树脂,商品名称为Luviskol。在化妆品中可作为增稠剂、固着剂、分散剂、乳化剂、稳定剂等。
美国古立德化学有限公司的这类产品的商品名称为Carbopol。其产品型号有Carbopol 940、Carbopol 934、Carbopol 941等,不同型号的产品虽有各自的特性,但是它们却有着许多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增稠效率高,溶液在地浓度下有高粘度,耐老化,即储存寿命长,对温度的稳定性好,粘液粘度等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抗菌性强,还具有良好的感触性,能与其他溶剂、表面活性剂相容。而在化妆品中,Carbopol 940,Carbopol 934应用较多,克用于制造膏霜、防晒化妆品、面膜、剃须膏、护发染发等制品。
对于不合格的原料未经技术处理不得使用,处理方法就是调整配方,若无法解决则退货。
4.3 生产操作
生产一种产品应有严格的工艺规程及操作规程,确保生产人员在生产中按规定操作并及时填写批生产记录,记录内容真实、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之间有着广度和深度的关系,前者体现了标准化,后者反映的则是具体化。工艺及操作规程要注明投料量、投料顺序、搅拌时问、冷却时间、温度和真空压力度等,及生产操作流程。在生产过程中应规定质量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加强半成品检验,以能保证每批产品符合产品标准。
5.、成品检验及留样察
成品检验为产品出厂前的最终检验,若以上质量控制工作做好,每批成品质量应符合 《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行业标准》的要求。
对于不合格成品, 坚决不允许出厂, 确保市场监督部门抽检合格率为1 0 0 %,以维护消费者利益。
5.1 成品留样观察,成品留样观察很重要,它能掌握产品出厂的质量状况。要求把每天的产品按每个品种、每个批号、每条生产流水线进行抽样、定期检查,按保质期保存。同时建立产品质量档案,做好产品留样观察记录,记录好每天的生产品种、批号、质量等情况,并与销售发货记录连在一起, 便于产品追踪。
篇5
原料安全,重中之重
化妆品行业经历了“石棉”、“二烷”等一系列事件后暴露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违法添加禁用、限用物质、原料中的杂质成分不明等方面,这使得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纷纷加强了对违法使用禁用物质和超量使用限用物质、标签标识不规范等方面的监督检查。
目前,中国化妆品行业的监管部门主要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0年6月至11月对保健食品、化妆品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专项检查,其检点是保健食品、化妆品的违法添加。这是中国首次全面开展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和安全评价系工作的一部分。
化妆品生产企业对于原料的质量要求也随着相关法规的出台而严格起来,对一些合成原料中的副产物的限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0年08月2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风险评估指南》,其中对“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的定义是指“由化妆品原料带入、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带入的,可能对人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除对风险物质的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含量、检测方法、毒理学等的要求外,特别提出“对植物来源的原料应当说明可能含有农药残留的情况”。由于有关媒报道少数生产企业存在使用贝壳粉假冒珍珠粉原料生产保健食品、化妆品产品的违法行为,2010年09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关于加强含珍珠粉原料保健食品化妆品及药品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之后,又陆续了《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化妆品中二氧化钛等7种禁用物质或限用物质检测方法》(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已酯、二乙基己基丁酰胺基三嗪酮、二苯酮-2、亚苄基樟脑磺酸、二烷)。同时,对化妆品中丙烯酰胺等10种禁用物质或限用物质检测方法(包括丙烯酰胺、甲醛、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咪唑烷基脲、三氯卡班、苯氧异丙醇、奎宁、6-甲基香豆素、防腐剂苯甲酸及其盐、防腐剂苯甲醇),化妆品中挥发性有机溶剂等禁限用物质检测方法(包括挥发性有机溶剂、钕等15种稀土元素、邻苯二甲酸酯),化妆品用乙醇等9种原料要求(乙醇、滑石粉、甘油、DMDM乙内酰脲、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合成熊果苷、聚丙烯酰胺、乙醇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征求意见正在进行。
现状与挑战
目前,对于原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检测项目越来越多。对于这些要求,国内日化行业大多数的企业不具备实力,没有完善的实验室来进行研究,很多数据都依靠国外的文献资料。针对原料方面的数据,大多由原料生产商提供,但目前国内化妆品企业采购原料的厂商多为化工厂一般执行国家标准,国内针对化妆品原料的国家标准很少。化妆品企业面对的问题是,原料生产商在出厂时对国家标准之外的某些检测项目不做检测,作为原料的使用者,化妆品生产厂家很为难。目前的监管程序是由产成品来限制原料,但是化妆品企业毕竟是原料的使用者而非制造者,不会了解所有原料的加工情况,这就使得化妆品企业处于被动的局面。面对原料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的代入,企业很无辜也无能为力,一旦上市产品出现问题,企业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就对化妆品配方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方师不再闭门造车,在采用原料时必须考虑原料的加工过程、所含的杂质及含量、以及是否会对人产生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关注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及法规变化等。针对原料杂质的去除,原料生产商势必通过增加反应步骤等方式来满足化妆品原料的特殊要求,这样必然带来原料价格的上涨,最终导致化妆品涨价,这些成本都要有消费者来买单,这是影响整个行业的大事。
与国际同行业相比,不仅企业实力差距甚大,我国的法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目前,化妆品监管最主要的执行标准是《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其规范性引用文件是“欧盟化妆品规程、76/768/EEC及其2005年11月21日以前修订内容”。2010年12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2010年版)》,它是对美国化妆品盟洗用品及香水协会2008年出版的《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和手册(第十二版)》中所收录的原料命名进行了翻译。针对“二烷”来说,它是含聚氧乙烯醚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在制造过程中烷氧基化时产生的副产物,很难完全去除,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中将其列入化妆品禁用组分,但对原料中带入的二烷未作规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2000年后对化妆品中二烷含量的规定为不大于20ppm;澳大利亚卫生部认为,日常消费品中(食品和药品除外),二烷的理想限值是30ppm,含量不超过100ppm时,在毒理学上是可接受的。这就造成监管部门对化妆品企业进行监督时存在执行标准的不确定性,企业更是无从下手十分被动,只有更多的关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消除消费者的误解,保护企业利益。
未来与展望
“如何对化妆品进行监管”应该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个重大课题。近2年出台了很多法规、公告及通知,在保护消费者利益、约束企业的同时,也引导着我国日化行业走向正规完善的发展道路。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及强制性国家标准GB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中均对化妆品标注全成分表做出了明确规定:在2010年6月17日之后生产的化妆品标识应真实地标注化妆品全部成分的名称。在西方国家,标注化妆品全成分早已实施,大多数国内企业对此规定也表示支持。此规定不仅规范了企业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防止不法企业对产品功效夸大宣传。但是,由于此规定刚刚开始执行,消费者对此能够接受到什么程度,是否会对部分成分产生误解,国内日化企业心里没底。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媒多做正面宣传,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恐慌。企业在开发产品配方时也会更加谨慎,尽量少用或避免使用容易引起争议的原料,在进行宣传时要结合全成分表,并对销售人员加强培训,向消费者普及科学的知识。
篇6
第一条为规范进出口化妆品监督检验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化妆品是指以涂、擦、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或口腔粘膜,以达到清洁、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对下列进出口化妆品的监督检验管理:
(一)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的;
(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须由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的;
(三)国际条约、双边协议要求检验的。
第四条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国家检验检疫局)主管全国进出口化妆品的监督检验管理工作。国家检验检疫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地区进出口化妆品的监督检验管理工作。
第五条进出口化妆品必须经过标签审核,取得《进出口化妆品标签审核证书》后方可报检。
第六条国家检验检疫局对进出口化妆品实施分级监督检验管理制度,制定、调整并公布《进出口化妆品分级管理类目表》。
第七条经检验合格的进口化妆品,必须在检验检疫机构监督下加贴检验检疫标志。
第二章标签审核
第八条化妆品标签审核,是指对进出口化妆品标签中标示的反映化妆品卫生质量状况、功效成份等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符合性检验,并根据有关规定对标签格式、版面、文字说明、图形、符号等进行审核。
第九条进出口化妆品的经营者或其人应在报检前90个工作日向国家检验检疫局指定的检验机构提出标签审核申请。
第十条申请进出口化妆品标签(以下简称化妆品标签)审核须提供以下资料(一式3份):
(一)化妆品标签审核申请书;
(二)化妆品功效及其相关证明材料、检验方法;
(三)产品配方;
(四)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标准;
(五)产品在生产国(地区)允许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
(六)化妆品标签样张6套,难以提供样张的,可提供有效照片;
(七)申请出口化妆品标签审核的,应提供进口国(地区)对化妆品标签的有关规定;
(八)其它必要的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申请化妆品标签审核时,须提供相应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其数量应满足标签审核要求。
第十二条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合并提出化妆品标签审核申请,但每种标签必须提交6套样张:
(一)成份、工艺相同,规格不同的;
(二)成份、工艺相同,包装形式不同的;
(三)成份、工艺、规格及包装形式相同,外观不同的。
第十三条化妆品标签审核的内容包括:
(一)标签所标注的化妆品卫生质量状况、功效成份等内容是否真实、准确;
(二)标签的格式、版面、文字说明、图形、符号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三)进口化妆品是否使用正确的中文标签;
(四)标签是否符合进口国使用要求。
第十四条进口化妆品标签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进行审核;出口化妆品标签按照进口国法律、法规、标准要求进行审核。
第十五条经审核符合要求的化妆品标签,由国家检验检疫局颁发《进出口化妆品标签审核证书》。
第三章分级管理
第十六条国家检验检疫局定期组织专家组对进出口化妆品进行等级评审,按照品牌、品种将进出口化妆品的监督检验分为放宽级和正常级,并根据日常监督检验结果,动态公布《进出口化妆品分级管理类目表》。
第十七条专家组根据以下资料对进出口化妆品进行等级评审:
(一)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自我声明的自律资料;
(二)化妆品通过国家检验检疫局标签审核的证明资料;
(三)化妆品使用的色素资料及安全评价资料;
(四)化妆品生产企业获得国际有关机构认可的证明资料;
(五)化妆品生产企业获得所在国(地区)官方卫生许可的证明资料;
(六)化妆品经营企业获得认证评审机构签发的GMP、HACCP、ISO9000系列及ISO14000证书的有关资料;
(七)同一品牌、同一品种的化妆品在最近半年内不少于4批的进出口检验合格率达100%的证明资料。
第十八条经专家组评审,对资料内容齐全、真实可靠,化妆品质量稳定,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评定为放宽级化妆品;其余评定为正常级化妆品。
第四章检验管理
第十九条出口化妆品由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查验放行;进口化妆品由进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
第二十条进出口化妆品的报检人应按《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的要求报检,并提供《进出口化妆品标签审核证书》。
第二十一条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化妆品实施检验的项目包括:化妆品的标签、数量、重量、规格、包装、标记以及品质、卫生等。
第二十二条检验检疫机构应检验化妆品包装容器是否符合产品的性能及安全卫生要求。
第二十三条检验检疫机构对10%报检批次的放宽级化妆品实施全项目检验,其余报检批次的仅检验标签、数量、重量、规格、包装、标记等项目;对所有报检批次的正常级化妆品均实施全项目检验。
第二十四条进出口化妆品经检验合格的,由检验检疫机构出具合格单证,并对进口化妆品监督加贴检验检疫标志。
第二十五条进出口化妆品经检验不合格的,由检验检疫机构出具不合格单证。其中安全卫生指标不合格的,应在检验检疫机构监督下进行销毁或退货;其他项目不合格的,必须在检验检疫机构监督下进行技术处理,经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使用或出口;不能进行技术处理或者经技术处理后,重新检验仍不合格的,进口化妆品责令其销毁或退货,出口化妆品不准出口。
第二十六条进口化妆品原料及半成品的,参照上述条款进行监督检验。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化妆品及其生产企业实施卫生质量许可制度等监督管理措施。
第二十八条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化妆品实施后续监督管理。发现未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未加贴或者盗用检验检疫标志及无中文标签的进口化妆品,可依法采取封存、补检等措施。
篇7
1、加强宣传,强化培训。保健食品、化妆品存在的问题具有社会普遍性,是一个有待全社会关注的共性问题。积极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户宣传培训化妆品的相关法律法规、标签标识有关规定,并提出具体要求,如:索取相关证件,建立档案,上柜产品验收、建立台帐等。充分利用“3•15”活动或安全宣传月,发放法律法规宣传单,并在年内举办一、二次法律法规、保化知识培训班,从而不断提高经营企业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同时深入开展群众安全食用和使用保健食品化妆品知识宣传,引导群众科学、合理消费保健食品化妆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重点企业监管机制,探索保健食品、化妆品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办法。保健食品、化妆品企业众多,特别是经营企业点多面广,而行政监管力量有限。为此,我们按照科学监管要求,采取对重点保健食品、化妆品企业实行重点监管的措施,以重点带全面,推动保化监管工作的全面落实。按照保健食品、化妆品品种的安全风险程度以及产品销售辐射情况,结合我市实际,明确保健食品重点监管企业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保健食品批发企业;经营保健食品的药品经营企业;保健食品专卖店;经营保健食品并在当地有一定规模的超市、商场。化妆品重点监管企业为:化妆品生产企业;化妆品批发企业;化妆品专卖店;经营化妆品的较大超市、商场;经营特殊用途化妆品的药品经营企业;在当地有一定规模的美容美发店。要求各地按照所列范围,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列出辖区内重点保健食品、化妆品企业监管名单,建立健全重点企业监管档案。对列入重点监管的保健食品、化妆品企业增加监管频次;对正常生产的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还应进一步增加频次。同时要求落实“痕迹”管理,监管责任人下企业监管一般要针对检查情况,制发现场监督检查笔录,提出监督检查意见,留下监管书面“痕迹”。继续保持与兄弟单位的联系和协作,形成监管合力,规范市场。
3、实行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企业“五个一”管理模式。按照《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以及《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实际,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企业提出“五个一”的规范管理要求,即:建立健全一套产品质量经营管理制度、确定一名质量管理人员、做好一本购销台帐、收集一册供货商和产品相关材料、每天进行一次经营场所卫生和产品质量自查。“五个一”的要求任务明确,易于理解掌握,有利于各经营企业实际操作,规范管理。继续做好企业经营单位的产品备案制,做到对问题保化产品可追根溯源,有案可查。
篇8
公共场所是人们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种类繁多,目前能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公共场所共有7类28种,其存在的卫生问题,涉及环境卫生学等公共卫生的各个领域,公共场所相关联的法律法规在公共卫生法制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得以充实和发展,确保了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笔者结合多年公共场所执法实践,论述公共场所相关联的法律法规在卫生监督执法中的综合应用。
1公共场所基本卫生法规和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有关的法规性文件很多,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在门类繁多的法规性文件中,直接有关的公共场所卫生法规是指国务院于1987年4月1日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条例》是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执法的根本依据。由国务院所属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规范性文件,最直接的是卫生部于1991年3月11日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细则》由卫生部根据《条例》授权所作的解释性规定,是《条例》的具体化。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依据直接关系的标准是卫生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布,于1996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共12个),《标准》是实施《条例》和《细则》必须遵守的卫生技术准则和卫生技术规范,是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至此,我国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走上了法制管理的轨道,从根本上保证了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
2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监督
公共场所为了满足顾客需要和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要使用大量的水,有的由所在地区供水部门输送市政自来水,有的建有自备水源,多数公共场所还建有二次供水设施,近几年许多宾馆安装了管道直饮水和饮用桶装水。提高饮用水卫生质量,必须具有国家法律控制,而卫生监督是国家法律控制的重要表现形式,应依据相应的饮用水卫生法规,加强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保障饮用人群身体健康。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是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标准的规范下进行的。新《传染病防治法》自2004年12月1日实行,该法中与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有关的条文共7条,其中第29条规定了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我国第一部饮用水卫生监督法规性文件由建设部、卫生部共同批准颁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7年7月1日施行。共5章31条,包括:总则、卫生管理、卫生监督、法则、附则等。其中第6条对供水单位必须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作了明确规定,加大了执行《标准》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2001年9月1日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共包括7个文件,其中《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是在原《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水质指标由原《标准》35项修改后共96项,包括常规检测项目34项,非常规检测项目62项。新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GJ/T206-2005)是国家建设部,从2005年6月1日实施。规定了检测项目101项,其中常规检测项目42项,非常规检测项目59项。这些新增加的项目都是事关百姓身体健康的,在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加,各地普遍建起地下蓄水池和高位水箱,公共场所二次供水成为城镇居民主要供水方式之一。由于缺乏相应的二次供水监督管理规定,各地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加强公共场所二次供水卫生监督管理十分必要。依据《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二次供水水箱(或蓄水设备)每年至少清洗消毒1次,并对水质进行检验,包括必测、选测、增测项目,及时发现和消除污染隐患,保证居民饮水的卫生安全。许多公共场所使用饮水机和桶装水模式,其弊端可概括为饮水机、桶装水在使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桶装水存在着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不具备资质的厂家进入桶装水行业,有些厂商甚至采用不合格水源直接灌装。生产车间缺少空气净化装置,无严格的生产流程,导致水不合格。甚至使用废料和回收旧PC聚碳酸酯料制桶,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场所供宾客饮用的桶装水等饮用水应符合相庆的卫生标准。饮用纯净水其水质应符合《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共规定了感官指标4项、理化指标13项(其中污染指标9项)、微生物指标4项,计21项。瓶(桶)装饮用净水其水质应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规定了饮用净水的39项水质限值,其中感官指标4项,理化指标29项,微生物指标4项,放射性指标2项。购进使用的桶装水必须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瓶装标识符合卫生要求,饮水机等部位必须定期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必须持有有效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公共场所使用的水质处理装置(器)应视净水效果,及时进行维护、呈更换过滤材料,所更换的过滤材料必须持有有效的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使用的水质处理器处理后的净化水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的要求。
3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卫生监督
公共场所涉及化妆品种类多,不少化妆品无卫生许可批件或无产品合格标签,存在卫生问题不容忽视,是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卫生监督的重点。应加强对公共场所单位化妆品卫生法规的培训学习,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公共场所宾馆、洗浴场所使用的洗发、淋浴等化妆品,美容、理发场所的普通和特殊用途化妆品,商场超市经营的各种化妆品等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消费者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GB5296•3-1995)等的有关规定,要求使用和采购化妆品时须建立“索票索证”制度,进货要有正规发票,还要有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的复印件。如对小包装标签或说明书不符合《条例》要求,无质量合格标记的化妆品,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无卫生部批件的进口化妆品,应拒绝进货,禁止使用,对外来化妆品主动索证,并要出具检验报告,以确保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的卫生质量。
4公共场所空调卫生管理
随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日益广泛,人们生活、工作的室内空气质量更大程度地依赖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送风质量,集中空调系统的管理与群众的健康密切相关,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公共场所没有集中空调卫生管理制度,不少单位自空调通风系统建造后,一直没有清洗过。目前,一部专门针对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国家强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2003出台,规定了空调通风系统清洁程度的检查、工程环境控制、清洗方法、清洗后的修复与更换和清洗效果的指标和检验等要求,中央空调的清洗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机械设备或工具,以物理方式将通风系统中的污染物从通风系统部件表面剥离下来。清洗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制剂,应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应对通风系统和人员造成损害。为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通过集中空调系统传播,改善室内空气质量,2003年8月19日,卫生部颁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开始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为此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监督检查,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研究和探索公共场所空调卫生管理模式,制定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及清洁消毒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对开展集中空调系统检测与清洁消毒机构的管理,以确保公共场所空调各项指标严格达到国家各项卫生标准,确保广大人民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5公共场所消毒
公共场所人员往来极为频繁,直接或间接污染公共场所的机会很多,极易引起交叉感染,而消毒是控制传染性疾病传播以及疫情发生时应急对策的重要措施之一。公共场所的消毒对象品种繁多,性能各异,包括旅店的卧具、茶具、理发美容用具、游泳池水消毒等,所以,公共场所消毒工作难谟很大的,但从卫生要求的角度来看,有不少共同的消毒对象,如室内空气消毒、饮水机消毒、空调机消毒等。在实际工作中应按照《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要求,正确运用消毒方法进行疾病的预防控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的方式可参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第四部分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对室内空气的消毒处理方法。
篇9
一、开展调查研究,摸清监管底数
组织开展全市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生产经营情况调查摸底,各单位要尽快摸清全市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底数,建立完善监管基础数据库和监管档案,形成“一企业一档案”、“一店面一档案”;对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批发市场、专卖店、大型商场和美容美发机构等逐一登记造册,掌握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经营现状和监管工作形势,为下一步有的放矢地开展监管工作做好准备。
二、加强专业学习,提升执法能力
开展全员大学习、大培训活动。年内,分别组织1至2次监管人员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负责人、质管人员参加的培训活动。重点加强对《《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国家局《保健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和《化妆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的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培训,使监管人员尽快掌握监督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和要求,依法执政水平显著提高,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和行业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三、理顺工作关系,建立工作机制
(一)各县市区(分)局要严格按照市局下发的《市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暂行意见》的要求,理顺局机关科室、队、所的工作关系,明确职责权限。
(二)建立健全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监管、备案管理、GMP认证、生产许可初审等相关工作程序和规范,为规范开展许可和监管工作打好基础。
(三)积极探索建立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品种风险分类监管制度,实施风险分类监管。建立日常检查和执法稽查工作联动机制,在开展好日常检查的同时,加强执法稽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建立应急管理机制,提升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安全保障能力。
(四)健全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举报投诉受理制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强对违法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执法稽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
四、突出工作重点,开展专项检查
(一)加强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依据《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和国家局《保健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重点检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人员资质、厂房和设施设备、原料验收与使用、产品配方和工艺流程等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违法添加药物等。对保健食品委托加工行为,重点检查受托企业生产经营资质、生产经营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对保健食品经营单位,以药店、保健食品专营店和大型超市为重点,针对其销售产品的合法性、进货渠道是否正规、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违法销售冒用批准文号及违法宣传保健食品等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二)加强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国家局《化妆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对化妆品生产企业,重点检查企业资质、特殊用途化妆品许可批件、原料配方、生产工艺以及标签标识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违法添加药物、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是否按规定进行备案等内容。对化妆品经营企业,要突出重点区域(批发市场、集中街区)、重点单位(大型商场、专卖店、美容美发店)、重点产品(特殊用途化妆品、标签标识问题产品),对进货来源、标签标识、台账建立等内容进行重点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化妆品要及时依法处理。
(三)根据省局《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前期国家局对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违法添加等专项检查的工作要求,加大对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容易发生违法添加药物行为的减肥、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压、缓解视力疲劳、改善睡眠等保健食品和抗皱、抗衰老、抑制粉刺等化妆品的生产企业进行重点检查,从根本上打击和遏制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生产企业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一)积极开展面向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生产经营者、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强化企业负责人为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促进经营者及从业者自觉守法经营,维护和稳定市场经营秩序。
篇10
此次展会将云集来自40个国家及地区一千二百六十多家参展商,覆盖48000平方米展览场地。17个国家及团体展馆将齐集亮相,包括澳洲、中国、中国香港tt和地区台湾、法国、德国、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韩国、新西兰、新加坡、西班牙、泰国、英国、美国及首度组团参展的瑞士。
展会设有5个主题展区,涵盖美容及保健产业各个范畴:包括零售分销(香水、化妆品及护肤品)、美容院、美发、包装及天然保健。
2008展会焦点
1 国际买家推广计划
去年首次举办的“国际买家推广计划”大获好评,为购买商和参展商双方提供了建立联系和开展业务的机会。今年将再接再励邀请日本、印度和澳洲的重要进口商向目标参展群做自我推荐及介绍有关国家化妆品市场结构和经销渠道。日本化妆品进口商协会(CIAJ)的总监Shinji Nagashima高度评价这项计划:“日本化妆品进口商协会很荣幸能参与国际买家推广计划,介绍日本化妆品市场状况。这是一个创新及效果显著的渠道,促进买卖双方的业务联系。”
2 OMC世界发型大赛(亚洲区)2008
由香港发型设计师联盟(OMC世界发型组织附属成员)隆重呈献。OMC世界发型大赛被誉为是全球美发界的奥林匹克赛事。OMC世界发型大赛(亚洲区)首度在香港举行,亚太区美容展很荣幸被选为赛事举办场地。
这项世界级赛事,将会为300位参赛者及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名观众带来一次难能可贵的观摩交流机会,打造一场集合时尚、技术及教育元素的视觉盛宴。
香港发型设计师联盟会长彭锦钊表示:“OMC世界发型大赛(亚洲区)首次在香港举行,我们怀着兴奋心情,热切期待世界各地发型界好手前来参与,一同见证这个重要时刻。”
3 “水疗与身心健康一展望2010年及未来”会议
亚太区美容展与Spa&Wellness As-sociation Singapore携手为水疗、美容和身心健康界的成员荣誉呈献独特的会议,探讨如何在这个每年收益达2250亿美元的蓬勃市场继续获利。会议将由业界专家集中讨论如何在发展步代快速的国际水疗市场中找到成功的要诀。
4 “个人护理、彩妆原料及技术”研讨会
研讨会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国际化的沟通平台,帮助和指导个人护理及彩妆品企业更好地掌握有关市场、法规、原料、研发及加工方面的最新信息及技术应用。
5 “美好新世界:消费者的选择、领悟及市场趋势”研讨会――亚洲保健食品行业发展进程及动向
这场紧贴市场脉膊的研讨会将以亚洲区作为例子,重点探讨健康食品工业的发展进程,探讨有关产品质素界定及消费者意识的问题。
6 “美容院管理”研讨会
研讨会将针对美容院经营管理,为与会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和信息,帮助美容院有更佳的营运管理及业务发展,增加利润和盈利,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