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范文

时间:2023-03-22 03:5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政策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政策法规

篇1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主要探讨了教育法学的原理、高等学校法律的重要性、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以及权利与义务、学生的法律地位以及基本权利等,下面就我所学到的《高等教育政策法规》,谈谈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我所任职的*****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我国的高等学校按举办主体可划分为公立高等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两个类别。公立高等学校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举办并由公共财政经费维持发展,区别于以社会力量而非用国家公共财政经费办学的民办或私立高等学校。民办高校管理从本质上与一般教育管理并无二致,只是管理活动聚焦到了民办高等学校这一特定对象,但民办高校管理在实践中又应与公办高校有所区别,因为办学主体的非官方性,办学经费的自筹性,法人地位的特殊性,管理决策的自主性以及人员聘任的灵活性,办学目的的多样性等原因。按办学形式又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即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普通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社会活动,成人高等教育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办学层次划分可以根据实施学历教育的层次分为本科层次院校和专科层次院校。高等学校的设立也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2. 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3. 不得以盈利为目的; 除此之外,高等学校的设立还需满足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等条件,通过申请和审批成功后才得以成立。学校作为依法成立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门机构,为完成其基本职能,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利,如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权、招生权、学籍管理权、颁发证书权、聘任权、财产管理权、拒绝干涉权等。高等学校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包括遵纪守法、贯彻方针、维护权益、提供情况、合理收费及接受监督等。

一、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社会责任能力。主要体现在:(1)高等学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教育的法人地位,高等教育一定要经审批机关审批。(2)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有义务接逐级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和管理。高等学校是以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身份进入行政复议程序或是以原告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但高等学校同时作为行政主体,在依法享有并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教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位置。这主要涉及到教师的法定身份,以教师为主体的法律关系的特征以及法律规定的教师的权利义务等问题。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教师社会地位的具体体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就要依法确定和保护教师的法律地位。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具体来说是通过教师所享有的法定权利与义务表现的,而法定的权力与义务直接来源于法律对教师身份的确定和相关的具体法律制度。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身份与地位,法律上尚未明确规定,加之处于转型期的高教体制,都对教师的权利义务有直接的影响。高等学校教师既不是特殊公务员,也不是自由职业者,在现阶段是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专业人员,拥有独特的权利义务,其职业具有公益性质。国家应弱化对教师的人事管理性,增强行业自律性管理。对高校教师的救济保障主要是通过教师申诉制度解决,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学生的法律地位。从法律意义上讲,高等学校是受教育者中的一个群体。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因此,高等学校学生就是在我国高等学校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学生。高等学校的学生也有参加教育活动权,获得学金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申诉诉讼权,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权,组强和参加学生团体团等。同时,高校学生基本都是已满18周岁的公民,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寻衅滋事,严重破学校教育秩序,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高等学校也实施了一些管理制度,如高校学籍管理制度、高校奖惩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切实努力为提前学生素质服务。

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民办高等学校的界定即非国家机构举办、非国家财政性经费来源、是面向社会的。一般分为民办普通高等院校、独立学院、国有民营民办高校。民办高等学校的举办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及遵循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申请程序,而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有校长负责制、主办单位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我们****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也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重要途径。

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16-02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要发展文化产业,首先就要规范文化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国家就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文化产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到了21世纪初,又根据WTO的相关原则对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合理完善。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合文化市场要求的专业人才,目前国内大多数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校都开设了与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相关的课程。此类课程属于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今后的职业规范。因此,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笔者目前所在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招生近十年时间,笔者先后担任三轮《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任务,使用的规定教材为陈杰、闵锐武编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此外,笔者还参考了由林日葵编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与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由赵阳、徐宝祥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这三本书构成了笔者此课程的主要内容。笔者发现这门课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内容繁杂枯燥。本课程涉及出版业法律法规、演出与娱乐市场法律法规、网络文化市场法律实务、文物艺术品市场法律实务、广告法律实务等内容,在2012年修订的培养计划中又增加了民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使得整个内容繁杂枯燥,既激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很难活跃课堂气氛。另外,用于参考的案例分析书籍虽然设计了诸多案例,但是这些案例内容陈旧,解释简单,学生根本无法完全把握其中的内涵,更理解不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最终的结果就是课程结束后学生对课程几乎没什么印象,只是觉得这门课程太枯燥无聊了。

2.学时设置严重不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主要面向大二大三学生开设,共有48个学时,3学分,但除去国庆等假期时间,实际教学学时仅为40学时左右,在规定学时内根本无法完成全部教学任务。笔者每次开设此门课程最后最多只能完成三分之二的教学任务,由此可见这门课程在学时设置上的不合理。

3.实践环节形同虚设。本课程属于理论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但是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法律背景知识。可是学生的整个培养计划中几乎没有专门关于法律方面的课程,导致在笔者设计的案例分析环节根本无法理解,最后基本都变成老师自己唱独角戏。再加上学时比较紧张,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将理论基础理解透彻,使得任课老师上课也比较吃力,更加重了教学任务。

二、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就需要从根本上进行一些教改,笔者认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首先要遵循客观性原则,这也是该课程教改的最基本原则。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循文化产业诸行业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正确对待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如知识内容繁杂、学时不够等问题,结合教学事实进行理性分析,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和教学任务提出改革设想和措施。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立足点,要求将教学模式与教学目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学方法尽量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教学内容要与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相吻合,日常教学设计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符合科学性原则,也才能让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实用型的科学课程。

3.协调性原则。协调性原则主要是要让影响教学质量的各要素之间彼此协调,共同改进,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两个层面。其中,内部协调是指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各个具体教学要素进行协调一致的改革探索。例如,一个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那这个教学理念就是空谈;反之,如果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去讲授空洞的教学内容,这个教学方法也就变得一无是处。外部协调则是指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教学改革大方向要与文化市场和社会发展方向、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相互协调发展。此外,协调性原则还应该关注到教学共性与学生个性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教学共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4.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教学改革应该照顾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应该覆盖到有关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科发展、专业发展和实践发展的每个环节。在《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对于教师而言,在努力提高执教水平的同时也要为教师个人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对于学生而言,则要既考虑学生专业知识的习得,又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职业能力的锻炼;既重视专业知识教育,又不忽视实践教学。总之,在《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遵循全面性原则,将会使教学的内容更丰富,产生的意义更深远。

5.发展性原则。每一种教学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随着物质和精神文化条件的改善、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科学研究的创新不断向前发展,使之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像文化产业管理这样还处于基础发展阶段的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快,实践信息密集度高,更要求课程的教学实践要遵循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要以动态化的眼光去理解教学过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不断推陈出新,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适时性和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三、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与主要措施

为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通文化、懂经营”的创新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在《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实践中,必须紧紧围绕“怎样培养好人”这一工作中心来改进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笔者认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思路,从“淡化知识传授,强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思路出发,在现有学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简化理论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方式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主要包括:

(一)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最新的教学大纲,笔者所在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影视文化概论》、《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艺术概论》等课程。因此,针对《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笔者在教学中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总论部分,包括文化产业概述和文化产业政策概述两大章,共用8个学时来介绍;下篇为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讲解,利用20个学时来具体介绍出版市场、演出市场、网络文化市场、美术品市场、广告类等七大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利用10个学时来讲授知识产权保护和文物类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最后留10个学时由学生分组进行相关行业政策法规的案例。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根据《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试图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改革。

1.案例教学法。《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笔者认为可以从当前比较热点的文化现象入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通过制订详细的案例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景,了解案例中提示的有关事实,主动展开讨论,寻求各事物之间的法律关系,并提出自己认为合理的法律解决方式,再由老师进行总结评述。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尽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分组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要与案例教学法结合使用才能有效。在学期初就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由7~8个学生按兴趣自由组合,每个小组按照不同产业类别收集本产业的资料与案例,并制成PPT文件。等到教学计划执行到相关产业分论部分时,先由教师分析相关政策法规概况,然后由小组成员讲解本小组的产业典型案例。其他同学对报告进行分析讨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问,由主讲小组成员予以回应,实在无法解答的由师生共同商讨解决,最后教师要对本组案例讨论进行点评,加深学生的理解。

篇3

关键词:政策法规;外墙;外保温;管理;视角;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技术推广应用管理中,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来实现。它们可以明确建筑节能领域各方主体的法律地位,规范政府、市场、企业、个人在建筑节能中的行为,使建筑节能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节能技术的市场机制尚未成熟,市场中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还不规范,人们对节能建筑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因此强制性的法律和行政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2建筑节能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

各项建筑节能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对我国建筑节能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宣传建筑节能让各省市意识到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建筑节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节能建筑不断增加。2000年底,我国能够达到采暖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只有1.8亿平方米,仅占全部城乡建筑面积的0.5%;2002年我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3.2亿平方米,占全部城乡建筑面积的0.83%。据原建设部对民用建筑节能标准实施情况的调查,按照节能标准设计的民用建筑项目,2004年为60%,2007年为97%;按照节能标准建造的民用建筑项目,2004年为20%,2007年达到了71%的比例,节能住宅面积快速增加。

(2)建筑节能的技术研发得到重视和发展。如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节能和新能源关键技术”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低耗能建筑节能技术、新型高效节能建筑围护结构材料,节能建筑护结构设计技术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等成为重点研发内容。

3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我国在推动节能建筑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远远不够,政策和规范的配套性、可操作性也存在许多不足。具体如下:

(1)缺乏针对建筑节能的专门立法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对建筑领域节能的立法,且相关的法律中也缺少建筑节能的具体内容。虽然出台了《节能法》,但缺少关于建筑节能的具体内容。现行的《建筑法》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建筑节能的规定,仅在第四条规定:“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代管理方式”。

(2)在法律层面上缺乏明确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我国第一部规范建筑活动的法律《建筑法》对建筑节能、新型建材和建筑科技等工作没有做出强制性的规定,而是采用了“支持”、“鼓励”和“提倡”的文字表述。明显缺少强制性,没有具体条款来约束。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建筑节能法律法规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再如,《节约能源法》第十二条和第三十七条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以及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的节能工作做出了规定,但是该法的处罚部分并未对违反这些条款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规定。只有规定而无强制措施和法律责任,使该法关于建筑节能的规定缺乏实施力度,难以实现立法的目的。

(3)具有操作性的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大

我国具有操作性的法规多是由建设部、地方政府制定的一些规范性文件、办法、规定和通知等,在具体运用中难以产生法律效力,缺乏对行为主体的法律制约。例如,作为部门规章,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法律地位较低,对推动强制性标准实施与监管的力度远远不够。

(4)部分法律法规内容陈旧,节能法规体系结构不完善

我国目前执行的有些法律法规是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延续而来的,存在适用范围不当、规定内容过时等问题,急需补充和修订。目前我国没有一部关于建筑节能的行政法规。相对来说,法律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而部门规章又只能在某一个行业内颁布施行,用于调整建筑节能这样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家战略,显得效力层级不够。因此,建筑节能的法规体系在结构上还很不完善,法规体系尚未形成。

(5)建筑节能工作涉及部门多,协调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建筑节能是一项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有效推动建筑节能工作,会涉及到发展改革、建设、财政、税务、科技、质量监督、环保等诸多部门,因此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合作。而由于缺乏对建筑节能概念的科学认识,当前建筑节能在整个节能工作体系中的地位尚有待于加强和完善。并且,由于尚未建立起针对上述各个相关部门的有效协调合作机制,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容易导致管理职能和相关政策的交叉重叠或者政策的缺位。

4.外墙外保温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发展对策

针对建筑节能政策法规领域存在的问题,要加大政策法规的整合力度,在纵向上考虑不同层面法律法规的一致性,在横向上充分考虑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之间的配套和衔接。努力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政策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行政监督和执法力度。

3.1加强政府对建筑节能工作引导和推动

政府在我国管理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主体,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制定政策,完善法律、规范和行业引导和调控。在建筑节能领域,建筑节能如何从强制节能的“被动阶段”走向“主动阶段”,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

3.2不断完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根据经济发展调整结构的需求,国家相关部门应对现有的节能法律进行补充、完善,填补作为调整建设领域各项活动法律基础的《建筑法》、国家节约能源方面根本法律的《节约能源法》在建筑节能领域法律上的空白,统筹考虑建筑节能的有关规定,为其他效力层级较低的法律提供上位法依据。

3.3加大建筑节能地方性法规建设力度

针对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加快其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鼓励地方政府出台适合当地实际的地方性法规,解决节能不节钱的问题,调动消费者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建立建筑节能政策激励的长效机制

建筑节能是一个公益性的领域,需要政府主导出台的经济激励政策来对市场加以引导。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利益驱动”是基本规律,建筑节能效益是影响相关利益主体节能积极性的关键因素。需要尽快建立基于市场的政策长效机制,通过多元化的税收优惠、开征能源税、补贴、特别折旧制度和建立投资银行贷款优惠或贷款担保等财税激励体系,并逐步建立鼓励建筑节能的专项资金和节能公益基金,不断完善我国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相关利益主体参入节能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不想违规”。

5.结语

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推广应用的过程是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理论突破与实践探索互动过程,建筑节能领域的立法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是逐步的完善。建筑外墙保温节能管理需要克服单纯的技术、经济观念,还要综合考虑法律法规、政策方面因素的影响,规范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刘学来,李永安,居住建筑外墙外保温做法及经济分析,建筑技术,2005.

[2] 赵沛楠,权威解读《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国投资,2008.

[3] 任邵明,郭汉丁,续振艳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的外部性分析与激励政策,建筑节能,Vol.37,2009.

篇4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107-02

一、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公共性原则

公共政策作为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订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本质属性是公共性。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是指既实现人类经济发展的目标,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并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公共政策分析就是根据政策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各种备选的公共政策中确定何种政策将最有效地实现一套既定目标的过程。在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必须遵循“公共”原则,才能使公共政策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里所谓公共性原则,一是指政策问题取向的公共性,即在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坚持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原则。二是指政策目标取向的公共性,即在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坚持以代际目标的实现为原则。从一个历史过程来看,公共性原则要求通过公共政策分析,使政府决策得以把政府的行为目标规范、约束在既立足当代人的利益要求,又确保未来人可发展的基本条件的取向上。三是指政策问题范围取向的公共性,即在公共政策分析的过程中坚持以系统、全面、协调发展为原则。因此,从政策问题认定的范围来看,公共性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就所有制约持续发展的问题,包括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当代人到未来人的各种有关发展问题的有序而系统的解决,既尊重人类的利益,又尊重自然界的利益;既尊重当代人的利益,又着重作为利益主体目前尚还缺位的未来人的利益。

如上所述,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公共性原则,实际上已经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联系在一起了。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状态,又是当代人类在发展问题上的一种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公共”原则之间,是内在相连的。可持续发展理应成为人们透视公共政策分析的公共性原则的基本角度。

二、当代公共政策分析中公共性原则偏离的体现

从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角度看,当代公共政策在若干环节上的局限,使公共政策难以真正体现公共利益要求,实现代际发展目标,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偏离甚至违背了公共性原则。

(一) 公共政策理念对公共性原则的偏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提出的个人利益先于公共利益的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政府的决策理念。美国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肯尼思・阿罗专门论证了“不可能定理”,认为社会一般不可能形成某种一致的选择,或对事物进行一致的优劣排序;即使这里的所谓“一致”仅仅理解为“多数决定”,也是不太可能的。按照这样的逻辑,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公共利益,至少,不存在一种能够明确定义,在现实中能够实际起作用的公共利益。这种否定公共利益的存在,片面强调国家中立,而不得干预所谓不损害他人利益的个人利益的决策理念,无法使公共政策分析体现公共性原则。

(二)公共政策过程对公共性原则的偏离

不少学者认为,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不能通过经济市场来解决。因此,当代政府的政策分析过程,多是凭借政治市场进行博弈的过程。一方面,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尽管政治市场在起点上具有一人一票的平等性,但在终点上受“少数服从多数”的主导,表现出“少数强制多数”的不平等。并且,“国家在过去被看作是大公无私的,现在则被当成参与政治活动者“进行交易的市场”。因此,作为“经济人”特征的选民与政治家,其政治市场上的价值取向,不能不受组织良好或力量强大的利益集团的影响,使政府常常不得不制定有违公共性原则的政策,把公共资源的利用导向对公共利益的破坏。另一方面,受认知能力的局限,当代政府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按政治市场的要求去准确地收集信息,并形成与整个社会的公共要求相一致的偏好。这就使政府与其各个部门之间难以获得有效的沟通,最终使发展中可利用的资源被迫中断,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公共政策的公平目标对公共性原则的偏离

公共政策分析的公平目标,是指“政策执行之后,政策的目标的团体,所分配到的社会资源、所享受到的效益、所担负的成本等公平分配的程度”。公平应该是代际内与代际公平的统一,是政府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满足社会公众利益要求,提高自己合法性及其政策权威的重要目标。从伦理上讲,公平是指未来各代人与当代人分享资源与环境利益的平等权利。然而,当代人的认知局限及其难免的功利主义倾向,使他们难以克服代内公平目标偏好,很难理性、自觉地站在未来人的角度,要求公共政策分析能着眼于在代内和代际之间公平地分配公共资源,并使之成为其政策诉求的主要取向,谋求从当代指向未来的持续发展。

(四)公共政策模型对公共性原则的偏离

国内外学者都把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概括为多种决策模型。其中一些决策模型的固有局限,决定了相应公共政策偏离公共性原则的倾向。一是团体决策模型的局限,二是精英决策模型的局限。精英决策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掌握统治权的精英人物决定,并由行政官员和行政机关付诸实施,公共政策反映的是精英阶层的偏好、利益和价值选择。与团体决策模型相比,该模型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少数的精英阶层的利益,更是直接地背离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原则,漠视了公众的公共利益。

三、公共政策分析中公共性原则回归的对策

公共政策从本质上是面向未来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公共政策中体现公共性原则,就是使公共政策既能立足当代,又面向未来;既面向人类自己,又兼顾资源、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共有的公共利益。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并使其利益得到持续实现,进而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可靠保障。

公共政策分析体现公共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公共政策分析的理念必须反映公共性原则。人类的活动在自然界面前不是绝对自由的。为了保护更多的公共利益,政府在公共决策中,必须彻底抛弃视人类为自然界的中心的陈旧理念,形成以保护自然并协调其与人类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新理念,进而“建立一个以自然持续发展为基础、经济持续发展为任务、社会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新的发展观。

第二,公共政策分析的主体必须遵循公共性原则。政府是公共政策分析最主要的主体。在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内各要素、各环节的利益要求,包括资源、生态、环境作为利益主体,即能否遵循公共性原则,既影响着政府自身的合法性,又造成人们对资源的种种不合理占用。

第三,公共政策分析的公平目标必须体现“立体”要求。多数学者认为,就社会意义而言,公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现代社会规范的灵魂,因此是公共政策分析的重要目标。要促进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分析就要在其目标取向上,以横向的代内公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当前发展,从而为未来发展准备条件;以纵向的代际公平保障经济、社会未来不间断的发展。也就是说,以“立体公平”来反映代内、特别是代际间的公共性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篇5

[论文摘要] 作者多年从事校长岗位培训《教育政策法规》教学工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体会,感到要想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必须依据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既系统又有重点又不乏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育政策法规》是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必修课程之一。开设这一课程的目的是使中小学校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端正教育思想,提高对依法治教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掌握依法治教的方法,懂得依法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办好社会主义学校,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中小学校长首要职责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中小学校长应该具有教育政策法规知识,主要包括:领会和掌握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与中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与教育有关的法规的基本知识。

根据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的要求和以往的教学经验体会,我感到要想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在坚持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基本知识系统讲

教育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组成部分,为了使校长们能够正确理解教育法规,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学基础知识。例如:如果不懂法的本质特征、法律规范、法是怎样制定出来的,法是如何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调整,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有何属性等基础知识,就难于理解和运用教育法规知识开展有说服力的教学,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 主要政策法规重点讲

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的有关规定,中小学校长应具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包括校长们应具有一定的政策的法律法规知识,对待政策和法制具有正确的态度,并在实际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贯彻、维护政策和法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破,难点排除,搞好应知应会的教学。

三、 紧密联系教育管理实际(依法治教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讲授,提高校长依法治教的自觉性

教学法规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校长在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具体运用。这就需要中小学校长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教育政策法规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的要求。为使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我们教学人员就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讲授过程中加强针对性。目前许多中小学的实际工作还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违反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学校不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智育,轻待体育,甚至没有真正做到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智育方面,只重视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忽视甚至减少、取消不考试的科目的课时或内容,随意改变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意增加考试和练习,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意增加考试和练习,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校和教师工作成绩和水平的唯一标准。随便停止学生上课、侮辱体罚学生、私拆学生信件、乱收学生费用等行为都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校长岗位培训质量,搞好教育政策法规课的教学,教学人员在教学中就要紧密联系依法治教的实际,选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实例进行剖析,培养学员运用法规的能力,达到使学员回工作岗位后,能正确地宣传法规,能按照法规的要求部署工作,从事教育和教育管理活动;对符合法规要求的行为予以肯定、支持,对违反法规的行为予以纠正或依法处理;当学校、师生包括校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懂得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本地和基层实际,加进地方立法内容,更能突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

四、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掌握乃至高于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要求的知识领域,教给学员正确无误的科学知识和学科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贯彻自学、研讨为主、以高质量的辅导为辅的原则,在集中辅导过程中,教学人员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出科学的论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 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这是岗位培训教学的方向性原则,是保证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问题。案例是教育政策法规科学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载体,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向培训对象一方面传授教育政策法规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进行社会主义的活生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培训对象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条原则在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教学中具有突出地位。校长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要求所学的知识与理论能够有助于指导他们办学、育人、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以发展能力为主的原则。在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教学中明确要求,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由于岗位培训教育的短期性、针对性要求强,单纯靠扩大知识积累来发展能力是难以达到培训目标的。因此,必须注重在教学中突出对培训对象能力的培养,使培训质量落到实处。案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媒介,通过案例既能使培训对象理论认识得到深化,更能从中培养培训对象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能力。

篇6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四项监督制度等有关政策法规为指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健全选人用人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和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二、工作目标

坚持把健全制度、严格监督、严肃纪律贯穿于选人用人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制度选人、阳光选人的长效机制,打造选人用人公信度“链条”,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选人用人范围不宽;干部初始提名操作程序不够规范;一定程度上存在以票取人现象;干部选任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不够,推进选人用人工作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选人用人政策法规的学习教育。(3月-6月)

1、开展政策法规集中教育活动。将新《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列为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学内容,在全镇开展一次选人用人政策法规集中教育活动,采取专题培训、集体学习、个人自学、研究讨论、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增强乡科级领导干部执行选人用人政策法规的自觉性,自觉抵制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2、开展分级分类谈心谈话活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分类开展干部谈心谈话活动,着重了解干部思想状况,及时理顺对干部工作有疑虑或对选人用人政策法规不了解等人员的情绪,并对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带头遵守组织人事纪律、遵守选人用人政策法规、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等提出明确要求。

3、开展领导干部守纪承诺活动。研究制定《领导干部抵制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守纪承诺书?,并组织领导干部签订《守纪承诺书?,作出个人承诺,切实做到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

4、营造舆论宣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对选人用人政策法规进行大力宣传,努力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选人用人政策法规,支持并监督选人用人工作。

(二)清理规范健全选人用人工作制度。(3月一12月)

1、清理规范现有制度。组织专人对近年来制定的选人用人工作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行之有效的要继续坚持,不够健全的及时修改完善,不合时宜的及时废止,努力形成一套内容全面、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选人用人制度体系。

2、健全初始提名制度。完善推荐提名责任制,探索试行“三推两决一述”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以及“五看”、“五有”、“四选”、“两不用一比较”的要求,重点强化党委对初始提名人选的把关作用,全面树立以德为先、注重实绩、重视基层、群众公认、作风过硬的用人导向,进而拓宽选人用人范围,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操作程序。

3、探索解决“四唯”问题。坚持发扬民主与组织把关相结合,在评价干部时做到既要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以优化结构、提升素质、增强功能、形成合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强化班子配备的宏观管理,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在实干上竞争,在实绩上比拼,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工作积极性,进而解决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的“四唯”问题。

4、严格履行相关程序。根据新《条例》,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各环节操作步骤和程序,同时执行好《白城市县(市、县)党委提拔调整干部任前报告审核工作暂行办法》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制度?,进而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提名、推荐、考察、酝酿、决策等环节的全程监督,为开展问责追究提供依据。

四、组织领导

篇7

关键词:双语教学 师资 教材 模式 政策法规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掀起了高校双语教学实验的热潮。截至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实验已经进行了10年之久,但仍然存在师资匮乏,教材不足,模式无特色,政策法规欠完善等瓶颈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一些人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实验充满疑虑,制约着双语教学实验的广泛开展和双语教学实验质量的提高。相比之下,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他们就开始对双语教学进行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长期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颇具特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国外双语教学的开展,促使着双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双语教学理论的不断丰富,指导着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进而形成了良性循环。事实表明,我国高校只有在开展双语教学实验的过程中,在不断加强实践经验总结与摸索的前提下,借鉴外国成功的双语教学经验与比较完善的双语教学理论,解决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逐步改进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双语教学质量,才能确保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真正走上大力发展的道路,才能引起各级领导层面对双语教学的高度重视,也才能转变人们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实验的看法。

一、双语师资的培养

根据《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教学”是指“the use of a second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即在学校使用一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在双语教学中,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的主要资源,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是保证双语教学的关键。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日本等许多国家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双语教师具有崇高的双语教学职业理想,它被认为是驱使双语教师投身双语教学事业的根本动力,也是双语教师较高质量完成双语教学工作重任的前提,是国外各学校招聘双语教师的首要条件。其次,国外要求双语教师具有特有的专业素养与独特的教学机智,如宽厚的双语双元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双语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双语教学科学知识。为保证高质量双语教学的实施,双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必须持有国家政府教育部门颁发的双语教师任职资格证书。因此,为了稳定双语教师队伍,国外许多国家不断加强双语教师的培养,己经形成了高质量的双语教师队伍与多样化的双语教师培训模式,有效地保证了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双语教学长足的发展。

我国目前高校双语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于适应较高质量双语教学实验的开展。由于单语的社会环境,决定了我国高校精通中英双语的专业教师的严重匮乏。Cummins (2006)提出双语教师不必是二语本族语使用者,但他们必须能够流利、精确地使用二语/外语。再由于目前高校双语教师大部分由学科教师担任,大部分专业学科教师的英语能力不全面,表现在词汇量大、语法好、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差、听力差、写作能力差,而双语教学对教师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和写作能力要求很高。目前的情况是,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一般不具备专业知识,而懂专业知识的教师其外语水平,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低。双语师资的严重缺乏是导致双语教学难以推广的关键因素。

结合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外国双语教学的理论和经验,笔者认为,应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师进行大力培养。一方面,要培养双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培养双语教师的特殊专业素养,即较高的两种语言表达能力、双语教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力与营造双语教学环境的能力。而且,在双语教师资格认证上,应该在国内大力推广双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以确保我国高校双语师资的素质和质量。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双语教师的培训迫在眉睫了。对高校双语教师的培训可以采取职前、在职和职后培训三种形式进行。对于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进行职前培训;同时鼓励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报考跨专业的研究生,鼓励部分研究生(非外语专业)去国外深造、留学。学成归来时,由负责双语教学的专家对其进行双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对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课教师给予在职培训,如进行系统的辅导培训辅之以语言教学的技巧,使其在短时间内转型为双语教师。职后培训是指采取跨校、跨系等合作式的研究项目、定期或不定期的双语教学研讨会等形式,让教师不断地受益于最新的研究发现,促进校际交流,提高双语教学和研究的水平。

二、双语教材的选取

双语教学教材既是双语教学教学实验内容的载体,也是双语教学实验目标的具体体现,高质量的双语教材与高质量的双语教师同等重要。尽管国外许多国家存在接受双语教学对象的复杂性,使双语教学教材开发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但是为了实施高质量的双语教学,仍然普遍重视双语教学教材的开发,使双语教学教材呈现出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真实性与实用性等特点,从而为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些特征集中体现在国外双语教学教材开发的多种版本、多种渠道、多种类型、多层面人员的参与以及多途径搜集教材内容;体现在内容的开发、编写,双语教学教材的设计、出版,各地方学区、各学校对双语教学教材的选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自由度或自主性;体现在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能够迎合学生真实的双语交际需要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需要;体现在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教材开发非常重视趣味性。

由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尚处于实验与探索阶段,双语教学教材的缺乏是我国高校目前实施的双语教学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还未引起教材开发部门的足够重视,加之我国高校双语教师质量普遍不高,还不具备开发双语教学教材的条件,因此,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教材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多样化与择优选择。我国高校目前的双语教学教材有原版或影印教材、翻译教材、国内出版教材、自编讲义等几种,每种教材各有利弊。原版或影印教材观点新颖、表达生动、逻辑性强,具有时代气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具有完整的教学辅助体系,但价格昂贵、未必适应我国高校教学大纲的要求;翻译教材避免学科损伤,满足教学的要求,但翻译周期漫长、知识可能会淘汰,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国内出版教材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但答案趋同,难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实践能力;自编讲义有针对性、通俗易懂,但语言准确性较差。

借鉴国外双语教学教材开发的经验,结合我国双语教师的实际及其各方面的状况,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实验教材应该坚持以国内出版教材为主,以进口的、翻译的双语教学教材与自编双语教学教材为辅。在国内出版的双语教学教材中,应该注意学科知识与双语知识体系相对系统完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应该注意双语教学教材的多样化、实用性、趣味性、系统性、基础性。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时,可以与外国出版机构签订国际知识产权协议,购买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的外国原版教材版权使用权,然后利用国内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降低教材成本。

三、双语教学模式的借鉴

基于双语教学模式关系到双语教学人才培养的规格,体现着各国双语教学的目的与双语教学政策法规。国外各国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依据本国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双语教学的对象、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双语教学的政策法规、语言价值观等,或创建具有本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或借鉴他国可行的双语教学模式、依据自己的国情加以改进与整合,为自己的双语教学实践服务,从而使双语教学的模式呈现多元性、针对性、操作性、全面性、具有长效性与创新性等特征。从国外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双语教学有多种模式,主要包括隔离式、沉浸式、过渡式和维持式等。隔离式,将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从一些课程中分离出来以便接受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强化课程,其他课程仍是正常的只说英语的主流课程。过渡式,指学科内容用母语来教,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此模式是作为使学生从母语过渡到英语的一种桥梁,此模式在美国较为普遍。维持式,学生刚入校时仍使用本族语教学,然后逐渐地使用二种语言进行部分学科教学,一些学科仍旧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在许多欧美国家移民后代的教育中常见。这种模式母语占重要地位,不是处于补充语的地位。双向双语式,是将少数语言学生和多数语言学生融在一个班里, 用两种语言教学,他们在进行学科知识磋商的交互活动中,形成一种积极的跨文化交流的态度和提高各自语言文化自尊的教学氛围。浸入式,首先由加拿大倡导。所谓沉浸式,是指在校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学生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不但用第二语言讲授语言知识,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非语言类学科课程;就是说,第二语言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工具。在加拿大,根据第二语言使用比例又分为“部分沉浸式”和“完全沉浸式”两种,前者是指第二语言使用比例始终占50%左右,后者则由最初的100%降至两三年后的80%以及三四年后的50%。一是通过创设全面化的外语环境,用各种渠道或方式对学生进行外语教学,很少或基本不用学生的母语。二是所采取的基本上是母语,当然也进行部分内容的第二语言教学。

鉴于英语在我国教学语言中的特殊定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目的,以及双语言环境、合格的双语教师的匮乏、缺乏原汁原味的双语教材、加之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又存在中外文化之间的冲突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实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渐步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体系。从理论层面上讲,加拿大“浸入式”的双语教学模式应该说是一种相对比较理想的双语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达成培养双语双元文化人才的双语教学目标,比较适合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实验的初衷。采用这种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对学校、教师与学生等各方面的要求较低。因此说,“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比较适合我国高校目前实施双语教学实验的需要与我国的国情,这种模式可以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其次是“保持式”和“双向式”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实验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四、双语教学政策法规建设

翻开国外双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个国家双语教学的长足发展,都与其双语教学政策法规保障、规范、激励与导向等重要作用密不可分,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的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这几个国家都很重视双语教学政策法规建设,从而使双语教学政策法规显现出权威性、多样性、全面性、长效性等个性化的特色。这三个国家双语教学的发展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这三个国家的双语教学的肇始几乎都是民间、地区或个别学校的自发。伴随着双语教学需求的渐次增加与双语教学可行性及其成效的不断显现,双语教学逐步得到国家政府的认可与重视,得到了国家政府颁布的双语教学政策法规的支持与保障,从而使双语教学成为国家合法的教育举措。受益于国家双语教学政策法规的保障与促进,这些国家的双语教学得以长足发展。尤其是加拿大的双语教学成绩斐然,得到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的认可;美国的双语教学也在语言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美国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促进了国家的安定团结与发展。可见,这些国家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都普遍比较重视双语教学政策法规建设,从而也折射出了双语教学政策法规对双语教学发展起到的保障、规范、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从国外双语教学政策法规建设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国外双语教学的大力发展都受益于双语教学政策法规建设,我国双语教学欲得以长足发展,加速双语教学政策法规建设势在必行。美国虽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典型的联邦分权制国家,但却十分注重全国统一的双语教学政策法规建设,充分体现了国家政府对双语教学高度重视。新加坡是高度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然而然地有全国统一的双语教学政策法规。我国是集权制国家,全国各族团结一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而且我国一贯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完全可以建构全国统一的双语教学政策法规,以保证我国双语教学较高质量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Cummins, J. &M. Swain. 1985. Bilingualism in Education: Aspects of Theory.

[2]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教高[2001]4号.

篇8

校企职责没有分开:首先,劳动资格的审查没有得到完善。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在进行招工的时候,没有要求求职人员出示相关的从业资格证明,这一状况导致一部分没有经过中职教育实习平台培训的普通工冒名进入企业,他们往往以较低的劳动报酬与中职生抢夺本来就已经拥挤不堪的工作需求市场,形成了中职学校毕业生找工作难这一现象,使学生不愿意参与实习平台培训,形成恶性循环。其次,欠缺对不同学历层次实行不同劳动工资标准的确切规定。由于这几年中等教育的普及,高校不断的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找工作难的困境,很多高校毕业生开始和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竞争。

中职学校办学资源匮乏:事实上,职校的招生向来都是比较失衡的。一些学校办学思路清晰,实习平台不断革新,毕业生找工作推荐的情况良好,使得他们的生源十分充足。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职校,受办学的大小、校区所处位置、专业类目设置等限制,招生与找合作企业推荐工作都存在很大困难,更不用说实习平台的建设了。即使设立了实习平台,由于合作企业较少,导致投入不够,培训材料设备缺乏或者陈旧,中职生职业技能培训缺乏创新,此情况假以时日,必然会大大妨碍该校的生存以及发展,也同样制约着中职教育实习平台的建设发展。

1.市场主导的互通式教育模式

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政府应提倡中职教育实习平台应该自主创新,采用科学的培训方法,确保毕业生的供应数量以及质量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保持相对的平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找工作的比率是否较高,这些都是中职教育实习平台建设要考虑的。实习平台培训是不是符合市场要求,是不是以学生找工作成为导航的标志,都是影响中职学生就业率的关键。

2.发挥政策法规对中职教育实习平台的引导作用

地方政府部门建立的中职教育实习平台法规及相关的实施细则,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并且保证中职教育实习平台有序运转。政策法规应该以中职教育实习平台的社会实践性作为基础。由于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所以中职学校行政主体能够按照政策法规对实习平台进行引导,为实习平台运作作出合理的统筹安排,从而确保自身利益,也切实维护了中职学生的权利。

3.为中职教育实习平台多渠道吸纳资金提供便利

篇9

[关键词] 政府政策法规 汽车产业发展 节能 环保

从各个角度进行汽车产业的研究风起云涌,政策角度的大都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针对某一具体政策进行探讨和解读以分析其利弊;二是结合当时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针对现有政策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三是通过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得出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改进方向。然而对于政策导向的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探讨却鲜有论及。本文通过研究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法规的颁布情况在宏观层面上追踪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政策法规颁布数量趋势分析

1994年~2008年期间,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法规颁布数量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峰型”,如图所示。

前五年(1994年~1998年)的政策法规数低位运行,共计107条,反映了政府对汽车产业处于低度干预阶段。1994年之前,我国汽车产业置于政府行政管制之下,政府意志主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汽车市场“散、乱、差”现象严重,汽车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不高。

中间五年(1999年~2003年)政策法规数急剧上升,达到753条,反映了政府对汽车产业处于深度干预阶段,原因在于这五年汽产业发展迅速,对GDP的贡献率高、能带动的就业量大、出口能力强、产业带动效应大,一方面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了干预程度;另一方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原来许多政策法规与 WTO基本原则相悖,加之外商进入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国家有必要制定政策法规在开放竞争的同时对我国部分弱势产业行适时保护。

后五年(2004年~2008年)的政策法规数稳中有降,共计307条反映了政府对汽车产业政策趋向稳定和成熟,原因在于中间五年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引发了许多拭待解决的问题,如汽车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交通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等,国家需要制定政策法规保证汽车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二、政策法规颁布单位分析

笔者对三个阶段政策法规颁布的部门分布进行了比较。从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法规的颁布部门来看,我国政府多个职能部门都参与了政策法规的指导和运行过程,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从各阶段颁布政策法规的主要部门来看,由协作的行为主体结合其颁布政策的内容可以窥探各阶段汽车产业链的发展状况。

前五年的政策法规主要由交通部、机械工业部、证券委、贸易部和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反映了政府干预的重点在市场规范及整治、汽车生产质量、汽车企业上市和国际国内贸易方面。

中间五年的政策法规主要由国家环保局、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局、贸易局、交通部、财政部和国务院颁布,反映了政府干预的重点在节能环保、汽车消费信贷、市场规范及整治方面。与前五年相比协作部门数量的增加反映了汽车发展产业链的完善,同时干预的对象有所不同,有了对节能环保和汽车保险的干预,反映了国家对节能环保和消费者利益的重视。

后五年的政策法规主要由财政部、商务部、质量监督检疫局发改委、各级银行、海关总署、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局和财政部颁布,反映了政府干预的重点在品牌管理、质量监督、新能源汽车生产、汽车金融、关税税率调整、市场规范和整治、消费税等方面。与前一个阶段相比,部门数虽未增加,但颁布政策法规数在五条以上的部门却有所增加,说明了政策法规对汽车产业链的规范在追求全面的同时也有了针对性。

2.从各阶段颁布政策法规数极少的部门来看,公安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技术监督局、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在各个阶段颁布的政策法规数几乎为零,说明国家在汽车安全、技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重视不够。

三、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纵观1167项汽车政策法规的时间演变趋势,结合所颁布汽车政策法规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产业逐渐由单纯的关注汽车生产到重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汽车政策法规的发展趋势勾画出汽车产业的发展走向,主要体现为市场规范化程度提高。

加强对自主研发和汽车品牌的重视程度。“产业政策”明确提出品牌战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汽车工业自主发展明确政策导向。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在汽车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重,在乘用车领域,2003年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2l%,2004年有所下降,为19%,但2005年,又提高到26%,2006年为25.68%,超越日韩、欧美车系。

更加重视环保节能。环保法规越来越严厉,新能源汽车研发蔚然成风,“产业政策”明确提出“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于是《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出台,《节能中长期规划》也阐述了相同的引导方向。

汽车个人消费受到重视。政府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促进了汽车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颁布了与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和《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

四、结束语

汽车产业政策法规对于汽车的发展具有导向性和制约性,随着国家近年来对于节能、环保和自主开发等政策法规的颁布,我国对于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都颇为强调和重视。同时,国内很多汽车企业加强和提高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并已取得了部分成效。

参考文献:

[1]董 云 代 军:后WTO时代新汽车产业政策分析[J].时代经贸,2006(42)

篇10

一、指挥体系和工作职责

(一)领导小组体系

组长: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党委委员、副局长

机关党委书记

总经济师

成员:办公室、生产发展股、信息产业股、科技股、政策法规股、经济运行股、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发展服务中心等全体工作人员;

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政策法规股,由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政策法规股股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防汛工作日常事务。

(二)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1)具体负责指导全县地面工业企业和成品油企业的防汛工作工作,督促企业做好厂区和储油区排水系统检查及对周边地质滑坡进行排查,积极与施工单位、周边群众联系协调安排好企业的防洪抢险工作。要求企业以多种形式对员工做好防洪抗洪工作的宣传教育,坚持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做好防洪工作,立足于防50毫米以上橙色大汛,抗大洪,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等不受损失。

(2)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领导小组要组织局相关股室人员对企业的生产现场、厂房建筑、施工工地等的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对企业的地下管道、排水沟、公司周边河沟进行检查,指导企业抓好清淤、维修工作,消除防汛安全隐患,确保50毫米以上大雨过后企业厂区无严重积水。企业应定期对各种防雷设施进行检查,保证遇到雷电袭击时能充分导雷、防雷。

(3)开展宣传教育,增强防灾能力。要求企业通过生产例会、部门会议、员工会议,下发和张贴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积极的宣传活动,增强防暴雨雷击的意识和能力,使员工懂得在险情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懂得雨天不在空旷地带、大树下、高大的建筑物下和高处停留,雷雨天不要打手机,防止发生雷击事故。

(4)防洪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岗、脱岗、代岗。

(5)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组织协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开展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协调电力、能源企业为通信保障应急工作提供必要的电力、油料供应;及时向县政府及上级通信保障应急指挥机构报告通信保障应急工作进展情况。

2.各股室职责

办公室:统一安排值班表。

政策法规股:指导地面工业企业、加油站做好防汛工作;开展宣传教育,增强防灾能力;做好煤、电、成品油、医药等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协调工作。

生产发展股:协助政策法规股指导地面工业企业做好防汛工作;协助做好应急工作

信息产业管理股:指导通讯行业企业做好防汛工作;做好通讯应急保障工作。

2.值班值守

防洪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岗、脱岗、代岗,各值班人员做好值班记录、汛情接收传达汇总。防汛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要做到手机不关机,保证通讯工具畅通,及时联系,当遇到特大暴雨,接到通知后,相关人员均应立即赶赴现场,在防洪领导小组的指挥下,积极参与抢险。

二、应急响应及保障

省市县各级启动防汛应急后,按照《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立即行动。

(一)通讯保障:由信息产业管理股牵头组织协调各通讯企业优先保障气象、水文、汛情、灾情等信息的及时传递,保障救灾指挥系统和重要部门的信息畅通。

(二)供电保障:由政策法规股牵头组织电力公司开展抗洪抢险、抢排渍涝、抗旱救灾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保障。

(三)应急物资保障:由政策法规股牵头随时做好物资调运的各项准备工作,按调令保证防汛抗旱物资快速、安全地运达指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