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范文
时间:2023-03-31 14:2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策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落实政策,全面贯彻实施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
(一)全面实施粮食流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按照全省粮食流通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结合《市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市现代粮食流通产业“6632”工程,完善规划,搞好衔接。
(二)全面贯彻落实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政策措施。要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意见》(皖政办[2011]57号)及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滁政[2010]149号)文件,积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出台实施意见,落实政策措施,推进粮食产业发展。
二、加强学习,深入开展粮食行业法制教育宣传活动
(一)加强法制学习。根据《市粮食行业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要求,加强领导干部、干部职工法制学习,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重点学习宣传与粮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如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粮食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并将学法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二)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开展“5.26”《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日、“10.16”世界粮食日和“12.4”法制宣传日等集中宣传活动,进一步深化“法律六进”活动。
(三)组织参加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全省政策法规业务培训,加强粮食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规范程序,扎实推进粮食依法行政
(一)提高依法行政意识。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提高粮食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组织参加粮食行政执法资格培训。按照省局要求,今年将进一步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全省粮食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考试。
(三)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重点是对2011年形成的粮食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切实提高粮食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四)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清理。进一步做好不符合省政府《关于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
(五)加强粮食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机构,确保复议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复议人员办理。畅通复议申请渠道,简化申请手续,方便当事人提出申请。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四、搭建载体,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步伐
(一)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指导。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积极吸纳社会资本、生产要素参与园区建设,集聚粮油食品加工项目,打造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进一步组织我市粮食企业和园区项目与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企业洽谈对接,推动各类要素向园区集聚,努力实现园区项目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对已经承接的项目,要跟踪落实,搞好服务。对宣传推介的项目注意信息反馈。对有意向的项目组织签约、搞好对接。重点启动粮食产业园、来安粮食产业园、明光粮食物流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天长粮食产业园、凤阳粮食产业园、琅琊粮食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早见效益;积极推进全椒粮食产业园、定远皖东粮食物流园项目谋划与建设,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加强园区建设督查工作。要按照省局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会精神,因地制宜,加快园区建设;扩区扩容,完善功能;突出科技含量,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体制机制,规范园区管理;发挥园区综合效应,提升园区质量效益。重点督查和指导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园区建设。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做好《全省粮食产业园区规划建设进展情况统计表》报送工作。
(三)抓好“861”项目建设。积极组织申报2012年省“861”重点计划项目,加强“861”项目建设管理和进度报送工作,
篇2
这次全省水利政策法规工作会议开得很好,不仅总结交流了*6年全省水利政策法规工作,而且分析了新时期水利政策法规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部署了*7年水利政策法规工作的主要任务。张小马副厅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泰州市、南京市、连云港市、盐城市、徐州市和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等6个单位作了大会交流,他们的经验各有特色,值得大家借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水利政策法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都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全省工业化、城市化高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实现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省水利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新形势下的水利政策法规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的发展要求,提供政策支撑和法制保障。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是实现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转变的紧迫任务。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有本质的区别。顾名思义,工程水利是以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为主,而资源水利则是以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为主,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水利工作的不同需求。不同的治水思路,不同的水利工作任务,需要实行不同的水利管理模式。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新形势下,我省一方面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问题也相当普遍;一方面水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另一方面水污染问题仍然大量发生。可见,要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不仅需要比较系统的工程手段,而且需要有效的政策手段和法制手段。而政策法规的建设是我们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转变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任务。
(二)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是实现水利工程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是一个水利大省,建国五十多年来,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设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水利支撑和保障。但是,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和宏观政策的调整,这些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和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突出地表现在:大部分水利工程设施严重老化失修、功能衰减,普遍进入更新改造周期;河(湖)床淤积,水面湿地大量减少,调蓄功能明显弱化;许多河湖被非法圈圩,堤防被侵占,水利设施被破坏,这已经严重威胁到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威胁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可以说,贯彻资源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工程更新改造和运行维护的政策体系和投入机制,就是要加快建立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法规体系和执法机制。
(三)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是水行政主管部门转换职能,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推动政府加快转换职能。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从过去直接组织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为主,转变到加强水利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问题日益凸现,由此引发的水事纠纷也明显增多;由于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多元投资主体走入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市场,行业管理、行业规范方面的工作越来越多;由于水资源的双重属性和水工程双重功能,也需要保障水利工程的公共服务功能和规范水利工程的经营等等。解决好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抓紧建立和完善配套的水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做到依法规范、理顺体制、完善政策、创建机制,充分发挥水利在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功能作用。
二、要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水利政策法规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建设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贯彻到水利行业就是要建立法治水利。所以新形势下水利政策法规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和资源水利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法治水利”的建设目标,建立健全配套的水利法规保护体系、完善的水利政策保障体系、权威的水利行政执法体系,促进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新形势下水利政策法规工作还要把握以下重要原则:
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权利本位、政府义务本位的思想。水利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保障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我们研究水利法规,制定水利发展政策,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方向,必须坚持为人民群众谋利,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标准。
二要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法行政是建立法治水利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围绕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水利政策法规工作;要围绕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完善水利政策法规工作;要围绕水行政主管部门阳光行政、文明执法,改进水利政策法规工作。通过这些加强、完善和改进水利政策法规工作,规范水行政执法体制和行政执法权力运行机制。
三要贯彻“两个规律”的原则。水利行业的政策法规工作必须把握水资源的双重属性和水利工程的不同功能,既要遵循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又要运用经济规律,使水利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体现资源水利的发展要求,为新形势下创新水利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
四要贯彻求真务实的原则。水利政策法规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水利改革、发展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工作和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中心,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系统论证提炼,上升为政策规范和法规制度,推动水利改革,保障水利发展。
三、要努力做好当前的水利政策法规工作
张小马副厅长的报告,对*7年水利政策法规工作已经作了具体部署安排,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突出加强资源水利发展薄弱环节的立法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省水利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围绕资源水利的发展要求,制定了一批法律、法规制度。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现有的水法规制度与资源水利的发展要求还很不相适应,与现有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的管理现状也很不相适应。譬如,交通部门已经出台了航道管理条例,而水利部门的河道管理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以至许多河湖被圈圩、填埋、蚕食的现象屡见不鲜;再比如,我们的河湖资源被非法污染破坏,环保部门可以让肇事者罚款,资源受损失的水利部门却没有处罚的法规依据,还要为最后紧急调水“买单”等等。所以,我们当前的立法工作,一定要突出资源水利发展的薄弱环节,一定要抓住水利工作的中心任务,做到急需为先、特色为重、质量为上。
(二)要突出加强资源水利发展的政策研究。水利政策研究工作必须服从当前资源水利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做到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当前,一是要重点围绕水资源的双重属性和水利工程的不同功能,创新水利发展政策,改革水利投融资机制,突破水利行业发展的投资瓶颈;二是要重点围绕水权、水市场制度建设,积极研究水资源统一管理、计量考核、总量控制、水权转让等相关制度;三是要重点研究全省河湖分级管理的体制、机制和相关配套政策;四是要重点研究各类水利规费征收的政策管理,加强对各类规费政策效应的评估,推进征管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为加快资源水利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和政策保障。
(三)要突出加强阳光行政、文明执法机制建设。我们既要看到这几年在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但更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现在一方面我们对大量的水利工程和水利资源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不到位,被侵占破坏的情况屡有发生;另一方面,基层对我们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又提出许多批评,这就是我们在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我们要继续在全省水利系统深入开展阳光行政、文明执法的创建活动,严格执行省厅颁布的“六条禁令”;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审批大厅管理,实行一个窗口办结、“一条龙”服务,统一行政审批项目、条件、程序和工作标准;要通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围绕行政决策、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的依据、条件、程序、结果等事项,不断拓宽政务公开的内容,接受社会监督,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强水行政执法工作,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文明执法,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坑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合理分解细化执法职权,落实执法责任,建立执法考核评议机制,严格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当前,要重点加大影响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擅自设置排污口、非法圈圩河湖资源等直接影响社会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非法水事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要突出加强水利政策法规工作的宣传教育。建设法治水利,关键要增强全社会的水法规意识,树立水法规权威。一要加强水法宣传的普及性。让水法规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校园,积极营造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水法制宣传教育环境和氛围;二要加强水法宣传的实效性。抓住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防洪安全、供水??、《防洪法》、《*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省湖泊保护条例》等水法律法规,增进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三要加强水法规宣传的针对性。充分利用对一些严重涉水违法事件的查处,以案释法,教育群众,警示社会,增强水法律的权威性。
四、要切实加强对水利政策法规工作的领导
水利政策法规工作是资源水利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现代水利发展的核心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水利政策法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扎实组织推进。
(一)要把政策法规工作放到水利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既是水利行业的长期任务,又是当前最为紧迫的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放到水利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重点抓。主要领导要提出不同阶段政策法规工作的思路、重点,组织研究解决政策法规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分管领导要整体部署,组织落实相关工作的具体推进,不断提升水利政策法规工作的水平。
(二)要切实加强水利政策法规机构建设。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政策法规工作,关键靠人、靠队伍。从总体上看,我省水利政策法规管理机构、人员队伍、业务素质,还不适应水利发展改革的形势要求。省厅要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政策法规部门作为重点行政科(处)室来建设,选调专业人员,优化配强干部,加强人员培训,增加预算经费,为加快开创全省水利政策法规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
篇3
一年来,政策法规股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兄弟股室的帮助下,认真做了本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全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农资打假专项整治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局领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农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安排法规股认真组织了法律法规宣传、春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等农业执法工作。按照局领导的要求,法规股组织了种子管理站、土肥站、植保站、农药管理办公室等执法股室站依照自身职责团结协作认真开展了农业执法工作,年初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的方案。
(二)、加强宣传力度,维护农民权益
法规股按照上级的要求,3月15日等时间组织了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日。法规股还组织了3月7—13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活动,组织了农业执法人员抽调了宣传车组成宣传队,深入18个乡(镇)进行了《农业法》、《土地承包法》等农业法律法规。散发宣传单1万余份,受训群众达1万余人。通过组织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农资经营户依法经营的意识。
(三)、完善执法措施
县农业局为了规范好农资市场,依法加强了农业执法力度。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采取首查不罚制。对于违法情节较轻的农资经营户先予警告不做出罚款,如果下次再发现其有违法行为,则依法予以严惩,可以给予首次违犯的农资经营户一次悔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活跃市场经营气氛。
2、发现问题,跟踪整改。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跟踪追击,限期整改,如在农药检查中发现一些农药经营门店的农药摆放不规范、杂乱无章,高毒农药和杀鼠剂未设专柜单独摆放,农业执法人员就现场监督经营者对农药归类摆放,并对高毒农药和杀鼠剂设专柜单独摆放。
3、认真清理整顿农业系统所属农资经营主体。县农业局对农业系统所属的农资经营主体继续进行了清理整顿,加大了日常监管力度,依法规范其经营行为。并要求其严格执行并落实国家有关农资价格的各项政策措施,严禁违法违规经营或乱涨价,坚决杜绝坑农害、损农伤农事件的发生。
4、加强抽检,强化监管。加强对种子、肥料、农药的抽检工作,依法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对于不合格产品一经发现立即曝光,引导农民放心消费。
5、完善制度,规范执法。县农业局制定了《行政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监察举报制度》等一系列执法责任制度,公示农业行政执法程序、监察举报电话等。进一步规范了农业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和农业案件的的办理程序。
(四)、加强农资市场执法力度,取得明显效果
1、种子方面。共检查种子种子企业2家、经营户96家,目前已完成备案92家,建立种子经营档案92家;查处种子违法案件7起,其中种子不合格4起:六塔1起、古城1起、县城2起;经营未定审品种3起:古城1起(品种是邢抗6号),县城两起(品种是咏玉1号、99B);共扣押玉米种子350斤,棉花种子150斤,共计500斤。对以上情况都依法进行了处理。
2、农药方面。共检查企业2家、农药门店86家,整顿市场18个。共检查农资品种194个,其中种子98个,农药96个,其中修改标签内容7个,冒用农药登记证的2个,另外有擅自修改标签内容、扩大使用范围和更改商品名等违规行为,未发现假劣农药。对以上情况都依法进行了处理。由于部分农药经营户思想不够重视,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药产品摆放混乱;二是个别是农药经销户对于高剧毒农药没有设立专柜,无明显标志;三是部分农药经销人员对高剧毒农药保管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对此,我们立即对出现这些问题的经营户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农药要立即按照类别及毒性进行分类摆放,并且要求摆放整齐有序;二是没有设立高剧毒农药专柜的经营户要即设立高剧毒农药专柜,加强管理;三是要求农药经营户加强对鼠药、高剧毒等农药的有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保管意识和措施。
3、植物检疫方面。检查中发现有部分种子经销商户种子无检疫证或手执检疫标识而未粘贴等现象,执法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4、肥料方面。通过对18个乡镇的肥料市场的全面检查,经检查未发现有经营假劣肥料的现象。
全年共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农资经营户80人,出动执法人员600人次,出动车辆120台次,对全县18乡镇农资市场进行了多次有重点的拉网式排查。通过农资打假活动,共散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有效地净化了农资市场,规范了农资经营秩序,有效遏制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二、查处有害蒜薹
按照《濮阳市农业局关于转发河南省农业厅关于查处有害蒜薹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濮农字[2005]40号)文件精神,**县农业局从6月中旬至7月中旬,抽调人员组成了有害蒜薹查处工作队,对全县范围的冷库、生产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关键环节的蒜薹进行了检查。经检查,我县境内未出现有害蒜薹。
三、食品安全
4月10—5月20日,按照市农业局、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要求,法规股组织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在这次行动中对农药、化肥门市进行了专项检查,对下在田间使用农药、化肥的农民进行了指导,专项整治工作达到了一定效果。
四、安全生产
1、元月份,对从去年12月21日至今年元月份的冬季农药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了总结。
2、按照县“五一”黄金周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安排,4月27日—5月9日,法规股组织安排了这段时间的农药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中发现大部分农药经营户对农药的摆放不够重视。
3、按照《关于开展200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清安[2005]3号)文件精神的要求,6月份,法规股组织了安全生产月活动。
4、按照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会议要求,从9月28日至10月8日,法规股组织开展了黄金周安全生产大检查。
五、执法案卷清查
6月份,按照《濮阳市农业局关于转发农业部<关于开展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濮农字[2005]42号)文件要求,法规股对我局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了清查。六、执法文书回复
1、6月8日,法规股接到县政府法制办清政法函[2005]2号文件《关于科技局拟定的<**县食用菌生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函》,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法规股对科技局的侵权行为做了一一辨驳,对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的权力进行了据理力争。
2、9月份,法规股接县政府法制办《**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五年规划》征求意见函,结合实际给予了答复。
3、10月份,法规股对县政府法制办关于制定行政强制法的征求意见函,结合实际给予了答复。
七、有害除草剂案件查处
7月中下旬,县农业局接案:部分庄稼地里喷施了玉达牌除草剂后受到了严重损坏。县农业局立即组织人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工作,通过调查取证、专家鉴定、司法公证、物价评估,得出:全县10个乡镇258户农户因使用玉达牌除草剂造成910.55亩玉米作物受到严重损害的情况,产量损失363582公斤,损失金额443571元。最后生产厂家和县级经销商同意调解,达成协议:由生产厂家和县级经销商共同负责赔偿受害农民每亩平均200元。赔偿款目前尚未到位,正在催促中。
八、文字材料方面工作
4月23日编写制作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建设项目文本》;6月21日,依据《关于推荐老干部先进个人和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通知》(濮老[2005]27)号文件要求和局领导的指示,法规股为我局退休老干部岳登法同志编写了个人先进事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成功地为岳登法同志争取到了市级先进个人。全年共编写了大小材料100余篇,上报市农业局信息科、县委县政府两办、**农业信息网信息130余篇。
九、农技推广区域站人员招聘
按照局领导的要求,从4月底至7月中旬,法规股组织参与了县农技推广区域站人员招聘工作,从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核达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所有环节都随机抽签,客观选择,避免了人为因素和暗箱操作,最后确定36名,并于7月13日正式上岗。
八、农业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农业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农资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要求更多较细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肥料方面的管理缺乏进一步较细的法律。2、农业执法队伍不专业,手段落后,缺乏执法经费,缺乏配套先进的检测设备,影响执法的顺利进行。3、农民识别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4、执法不规范。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能严格按《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办案。
九、下步工作打算
㈠、今后五年初步打算。1、建立一支有力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抓好执法队伍的培训,精选执法人员,建设成作风硬、素质高的执法队伍。2、进一步加强农业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的培训。3、不断增加农业执法工作的投入。4、不断总结交流先进执法经验。
篇4
旅游政策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与其他旅游专业课相比,该课程不仅涵盖大量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又同时包含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基础知识。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又能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旅游相关问题,这对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对教师本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主动掌握相应的知识,也是教师必须考虑并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解决该问题的角度,本文以普通本科院校为例,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旅游政策法规中的应用。
一、旅游政策法规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具备一定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对真实具体和开放的案例进行相应的分析、推理、演绎和总结。完全不同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阐述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举例分析,其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和培养其应用能力的目的。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旅游政策法规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多,内容庞杂。而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课时有限,如何有效地将大量的、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是授课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面临的实际难题。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的案例教学法更加生动直观,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有助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外,旅游政策法规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学生从业后应具备保护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合法权益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亦需要利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分析促进理论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旅游政策法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经常是以理论为中心,强调法律知识点。而学生是配角,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容易造成“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全忘记”的现象,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以案例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承担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例如,以新闻大事件马航MH370作为资料背景,要求学生分析旅客伤亡的责任,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实现旅游法规的实践互动式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有助于将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使得教师可以清晰地将教学难点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阐释给学生,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同时,教师对学生要有适当的要求,如必须参与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等。这就要求学生预先准备,认真分析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决策。通过这一主动学习的过程,将会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参与的课程内容深刻理解。
(四)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发展
其实旅游法规的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法学和旅游领域的知识,且要有把控整个课堂的能力。例如,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又能做到收放自如,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个挑战,但同时又是对其教学能力提升的促进。众所周知,长期从事某一项工作会产生职业倦怠,教学工作同样如此。而一件件活生生的案例也使得教师的教学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师也会更有成就感,对自己教学的满意度也会提升,从而从主客观两个角度促进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二、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多年的国内外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可以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但如何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旅游法规的课堂并发挥其积极效果,也是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一)正确把握案例教学法的精髓
案例教学完全不同于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的为形象说明某个术语或理论的举例分析,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对具体的、真实的和开放的案例进行分析、演绎、推理和总结。当然,案例教学法成功引入旅游法规的课堂并起到积极的效果,应掌握案例教学的精髓。案例教学法改变的不但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理念,其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知识的巩固和能力运用的目的。
(二)案例的编写要兼顾典型性、真实性和时效性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是承担着设计者和鼓励者的角色,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但在案例的编写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其真实性、典型性和时效性。例如,可以适当参考国家旅游局每年公布的十大旅游案例及每一年度影响较大、引起行业关注度较高的真实事件等。除此以外,案例的编写要注意语言精练和适当的疑难性,课堂时间主要用在理论讲授和学生思考讨论上,而不能使堂课变成故事会;案例的疑难性则能给学生开辟一个引起广泛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主动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地发现和思考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相结合
案例教学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但大多数学生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成长,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惰性,因而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课堂讨论容易出现“冷场”。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每参加一次案例就相当于一次情景再现,也是对学生一次很好的实践锻炼。通过分组讨论案例,由小组总结讨论意见,并由小组代表陈述最后的观点,然后组与组之间交流观点,最后叫师应给予适当和及时的总结。情景模拟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下扮演一定的角色,按照教学过程进行演练,从而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旅游证的申领、旅游合同的订立、旅游纠纷的处理等场景,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并分别扮演相应的角色,模拟问题处理的整个过程,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这样通过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具体化,也促进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案例教学和讲授教学的共生性
虽然案例教学法在启发人的灵感、创意等方面有好处,但仅靠这种启发远远不够,高校是探索和传承普遍学问的场所,她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强调对系统化和结构化知识的掌握。学生必须在具备基本训练的基础下进行实际的训练和灵活运用,切忌本末倒置。因而,案例教学和讲授教学具有共生性。我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有完整的法律体系,与案例教学法起源地美国的判例法体系不同。成文法有固定的逻辑推理方式,在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时需要具备系统的法律知识,这就需要应用讲授教学法。但两者如何具体结合,先案例后讲授,先讲授后案例,或两者交替进行,具体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调整。
三、结语
篇5
一、充分认识利用信贷手段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一些地区建设项目和企业的环境违法现象较为突出,因污染企业关停带来的信贷风险加大,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严格对企业和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和信贷管理,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各级环保部门、人民银行、银监部门、金融机构要把贯彻国务院《决定》、落实环保政策法规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环保和金融监管部门合作与联动,以强化环境监管促进信贷安全,以严格信贷管理支持环境保护,加强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经济制约和监督,改变“企业环境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法治意识,促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加强建设项目和企业的环境监管与信贷管理
要依照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新建项目的环境监管和信贷管理。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关,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管理。对未批先建或越级审批,环保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未经环保验收即擅自投产的违法项目,要依法查处,查处情况要及时公开,并通报当地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应依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环保部门通报情况,严格贷款审批、发放和监督管理,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收的项目,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金融机构应依据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对鼓励类项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限制和淘汰类新建项目,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对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且国家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升级的,可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对于淘汰类项目,应停止各类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
要依照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现有企业的环境监管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对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必须依法严肃查处,并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当地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和金融机构。各级金融机构在审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时,应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加强授信管理,对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贷款,防范信贷风险。
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督促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进行整改,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达到环保要求,为防范信贷风险创造条件。金融机构应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项目整改信息,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合理控制信贷投放。
三、加强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
各级环保与金融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环保部门要按照职责权限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向金融部门提供以下环境信息:
(一)受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结果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果;
(二)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名单;
(三)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业名单;
(四)拒不执行已生效的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企业名单;
(五)挂牌督办企业、限期治理企业、关停企业的名单;
(六)环境友好企业名单;
(七)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信息;
(八)其他有必要通报金融机构的环境监管信息。
各级环保部门应当按照环保总局与人民银行制定的统一标准,提供可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企业环境违法、环保审批、环保认证、清洁生产审计、环保先进奖励等信息。
人民银行及各分支行要引导和督促商业银行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将环保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防范可能的信贷风险。
各级银行监管部门要督促商业银行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授信审查条件,严格审批、严格管理;将商业银行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配合环保部门执法、控制污染企业信贷风险的有关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围;要对因企业环境问题造成不良贷款等情况开展调查摸底。
各商业银行要将支持环保工作、控制对污染企业的信贷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信息,严格限制污染企业的贷款,及时调整信贷管理,防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因环保要求发生变化带来的信贷风险;在向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时,应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批贷款的必备条件之一。
环保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及有关商业银行可根据需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确定本单位内责任部门和联络员,定期召开协调会议,沟通情况;研究制定信贷管理的环保指导名录;组织开展相关环保政策法规培训和咨询,提高金融机构对环境风险的识别能力。
四、加强监督检查,追究违规者的责任
篇6
1.1政策法规能够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于医院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医院能够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医院一切工作必须以服务患者为重心,行政管理也不例外,他们或者直接服务于患者,或者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而对于患者而言,医院行政管理中能够将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等运用其中使患者实实在在地感到医院带给他们的温暖和关心,也就无形中树立了行政管理及服务的品牌。
1.2政策法规是医院行政管理的后盾
医院的行政管理和企业行政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在医院行政管理过程中政策法规则成为了运转的坚强后盾。在我国医院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传达、组织、协调、督促等任务。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树立“临床第一”的服务理念,将相关政策法规熟记于心,并且善于运用政策法规去解决科室间的关系,能够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尽可能地减轻医务工作压力,把行政管理功能发挥到极致[5]。此外,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一线科室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保证一线能够正常运转。
1.3政策法规能够提高医院整体效益
医院行政管理在我国现行医院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政策法规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管理人员掌握政策法规并且正确、合理地运用,将直接影响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运行,它制约着全院的整体效益。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等人曾经在自己的书中说到: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政策法规则是“做正确的事”。医院的行政管理并不应该背离政策法规而独立存在,两者应该共存。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该着眼于政策法规,然后再更好地完善行政管理[6]。医院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更是一个高技术含量、多专业协作的特殊专业,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相对较大。医院应该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管理主动性,让他们能够根据政策法规充分激发人力资源潜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从源头上促进医院整体效益的提升。
2讨论
篇7
然而,互联网政策与立法是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规范保障。放眼全球,面对“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业务的挑战,各国在政府数据开放、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立法建议,在网络空间、网络犯罪、跨境数据流动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在我国,尤其是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逐步进入商用领域和实行市场化运作,我国有关互联网的立法活动也呈上升趋势,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与互联网相关的政策与法律,这些政策与法律具有管理、促进以及保障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作用。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产业的发展,我国也在积极完善相关政策法律。
制定数据开放立法及政策,促进大数据产业及信息化发展
大数据正成为继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之后引起广泛关注的新概念,将像能源、材料一样,成为战略性资源。美国政府已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可以预见,大数据应用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深刻影响零售、金融、教育、医疗、能源等传统行业。
抓住大数据的机遇,中国将站在现代化的制高点上。我国信息化法治建设中,应紧紧抓住该历史机遇,制定大数据开放相关立法及政策,积极开展大数据技术应用,充分发挥示范效应,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及我国信息化建设。
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平台责任制度,促进互联网产业及信息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立法对互联网平台所应承担责任的要求有所提升。包括已经制定或正在征求意见的相关立法都体现了该趋势,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的出台,解决了消费者网络维权的难题,但同时也要兼顾行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平台责任制度,促进互联网产业及信息化发展。
首先,过度严格的第三方平台责任,将加大企业运营成本,有可能影响互联网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最重要的互联网力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这得益于我国互联网行业处于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律环境。国务院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要求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等。同时,第三方平台不具备法定安全监管等职能,缺乏必要监管手段与监管能力,难以承担安全监管责任。
其次,要求平台承担食品安全责任与当前国际立法趋势不一致。第三方交易平台责任问题是当前各国互联网发展中都面临的问题,目前美欧日韩等相关立法均未要求平台承担食品安全责任,而是要求平台履行合理注意义务,根据过错承担有限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立法也采纳了类似立场,引入“避风港”等原则,对平台责任问题进行限制。
尽快出台网络安全战略,加强网络安全立法
加强网络安全立法是大势所趋。从2003年开始,美国相继了《网络空间国家战略》、《网络空间政策评估报告》、《网络空间可信身份标识战略》及《网络空间国际战略》。
从欧盟成员国来看,2005年,德国通过了其《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国家计划》;2006年,瑞典制定了《改善瑞典网络安全战略》;2007年,爱沙尼亚在受到严重网络攻击后,于2008年了欧盟第一个广泛的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战略。2013年2月,欧盟委员会了第一个欧盟范围的《网络安全战略—一个开放、可信、安全的网络空间》。目前,欧盟已有10个成员国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一些成员国正在制定网络安全战略,部分即将。
此外,韩国、日本等国也纷纷网络安全战略,阐述其网络空间的相关立场、主张及措施等。
建议我国尽快出台《网络安全战略》,加强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完善网络安全相关立法。
积极推动中国互联网企业参与互联网国际治理
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在2014年3月14日的官方声明中表示有意将网络域名管理权力移交给由全球利益相关方组成的社群。此举意味着比起原先美国一国独大的管理模式,多方介入的互联网治理将给予各国政府、企业更大的空间。中国互联网企业属于其界定的“全球多方利益相关者”,有能力参与相关事务并有所作为。
建议推动我国企业积极参与ICANN等相关会议及活动,主动发声,形成国际影响力。目前ICANN会议通常设有供公众发言的论坛环节,ISP和各类机构也可以加入ICANN支持组织或者咨询委员会,参与域名系统管理进程。通过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相关论坛、工作组和提交行业意见的方式,可打造我国互联网企业与全球互联网行业机构和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主动介入相关事务并形成国际影响力。掌握相关技术标准规则制定权,才能对我国信息化提供强有力保障。
建立与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并成为全球互联网产业立法热点。欧美对于“被遗忘权”的争论肯定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俄罗斯最新法律规定,所有收集俄罗斯公民信息的互联网公司都应当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俄罗斯国内。以上均反映了个人数据保护加强的趋势。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比较零散。目前,我国没有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专门立法,现有立法中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分散在各个法律、法规、规章中,缺乏体系。此外,我国对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立法主要针对网络信息安全制定,其出发点在于网络安全。
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建议我国立法中建立与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明确个人信息的监管机构与职责,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此外,还应该切实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加强行业自律,推行行业个人信息保护宣言、建议、指南等。
互联网管理由“监管”向“治理”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互联网监管”的理念深入人心,虽然互联网治理与互联网监管表面相似,其理念却大不相同。互联网监管强调得更多的是政府单方面的管理,而互联网治理更多强调多元化参与,不仅包括政府管理,也包括行业自律、企业参与、消费者意识提高等诸多因素。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旅游政策法规 实践性教学
高职院校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1]。理论与实践结合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本质特色,摆脱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的重要保证。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是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此课程教学任务是艰巨的,本文将结合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实践性教学在旅游法规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1. 实践性教学含义以及种类
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扩展,是实现“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保证,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的主要途径。
实践性教学是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采用技能训练和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过程,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实践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包括军训、创业活动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2]。
2. 高职院校旅游政策法规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旅游行业特点要求。旅游行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实际操作和科学管理应用的能力[3]。旅游行业的行业特点要求旅游管理教育必须要与实践高度结合。旅游政策法规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是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该课程的教学更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需要。目前,不少旅游管理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普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的传递,忽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即使有些教师在专业实训室能为学生进行实际演示,但是由于平时不注重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协作,对饭店、旅行社、景区等的实际运营模式、流程以及最新动态了解甚少,从而不能达到使学生拓展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效果。另外,通过调查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90%以上的学生希望能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他们希望能增加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3. 旅游政策法规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具体运用
我校旅游法规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广东省导游人员考评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政策法规》,是广东省导游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全书内容包括政策篇和法规篇,政策篇是国家的方针政策内容,属于基本理论,法规篇包括旅行社经营管理法律制度、导游人员管理法律制度、旅游安全事故管理法律制度、旅游交通和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旅游住宿治安管理和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管理法律制度、旅游合同等内容。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本课程安排周课时4个,总学时数68个,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熟悉旅游行业的条文法规,必须考虑教学方法的改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摸索,认为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很好的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还能让学生更容易、更快接受新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笔者主要采用的实践性教学手段分为校内教学实践和校外教学实践两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模拟法、社会调查法、参观式学习等等。在此,笔者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实践性教学在旅游政策法规课程中的几项运用。
3.1 校内实践运用
3.1.1 借助校内实训室
我校建有可供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实践用的模拟旅行社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酒店客房实训室、模拟娱乐歌舞厅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好教学,比如旅行社经营管理法规制度这一章,它主要包括旅行社设立、旅行社经营两大模块,借助旅行社实训室,向学生讲解旅行社设立的三大基本条件,应当准备什么材料向哪个部门提出申请,质量保证金需要交多少等等。这些知识点前呼后应,脉络清晰,最后让学生掌握旅行社的设立程序和条件,并动手制作申请设立模拟旅行社的全套资料。
3.1.2 课堂模拟演练
旅游政策法规第十二章内容《旅游合同》,如何订立旅游合同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导游资格考试的难点,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订立合同,使学生了解订立合同的程序和要求,培养学生依法订立旅游合同的能力,掌握旅游合同的主要条款与履行合同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例如,先设定一个背景资料:有一个旅游团要参加海南的旅游观光,双飞4天,住当地5星级酒店。根据法律规定,旅行社需要跟游客签定旅游合同。提出假设,假设学生是某旅行社的经理,请学生根据上述背景材料拟定一份旅游合同。要求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界定要清楚明确,不含混不清,不产生歧义,不得违反《合同法》和《旅行社管理条例》。
另外,实际教学中亦可以设立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以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学为依托,以学法、用法、普法为宗旨,以提高法律素质为目的,由非法律专业学生自编、自演的仿真法庭。每次从正在学习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学生中公开选出十余名学生担任案件中的“司法人员”,“律师”,“原告”、“被告”,“证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按照程序法的规定,模拟真实“案件”的审判活动。
3.2 校外实践运用
校外实践运用在这里并不是指校企合作的分段式或者顶岗式实习,而是指结合我校校情以及所处环境,布置学生完成课外实践调查或者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参观式学习。
3.2.1 课外调查法
旅游政策法规中的第九章内容包括了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制度、旅游饭店行业规范、旅游住宿业治安管理法规制度以及食品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运用性非常强,都是目前行业必须要遵守的规范。首先通过授课讲解主要内容,随后用课外实践调查作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要求学生分组并派组长抽题,给定1周时间,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调查,做好报告并讲解调查的过程及结果。每个题目的设计都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周边的环境,具体的题目可以是:①了解江门高星级酒店的星级情况,通过谈话了解酒店在接受检查时要准备什么。②调查酒店在保护客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及保护客人物品上有什么规定。③实地考察娱乐场所(k房)的环境,指出不符合娱乐场所设施规定的地方。④调查餐馆或者商场出售的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情况,将不符合的指明并进行记录等等。
3.2.2 参观式学习
我校位于江门市的氧吧白水带风景区下,周边有江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少白故居、外海五大祠等,较近处还有陈白沙纪念馆、圭峰山等旅游点,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提供了很好的课外学习环境。例如课程第十章是关于旅游资源管理的法律制度,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法律制度的内容。如何将这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是教师认真思考的重点。在此,笔者引入参观式学习,比如本章中第三节《文物保护法》的学习,可将教学“移出”课室,到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实地教学,如可以选择导游资格考试口试市点考试点之一的陈白沙纪念馆,一边介绍陈白沙纪念馆的同时,渗入课本上关于文物的概念、文物所有权的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法律保护等内容,让学生边参观边学习关于文物的法律规定。
结语
对于实践式教学在旅游政策法规课程具体运用的探讨还需要更加深入,这也需要任课老师平时不断钻研旅游和法律法规知识,熟悉行业内的动态,掌握课程特点,探索更多新的好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江娟.加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学理论,2010(13)
[2] 卢世菊. 李东娟. 王剑 利益主体理论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珞珈管理评论,2010(02)
[3] 李波.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及其对策分析研究[J]理论与研究,2008,(02)
[4] 刘惠芹.旅游法规课程的实践性互动式教学初探[J].职教与成教.
篇9
[关键词]
欧洲理事会;欧盟;跨国广播电视;公共广播电视
欧洲国家众多,广播电视业发达。为促进泛欧框架下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欧洲理事会与欧盟一直致力于跨国广播电视与公共广播电视领域的立法规范工作,并且卓有成效。
一、欧洲广播电视法规及其变化
1989年5月,欧理会制定了《欧洲跨国广播电视协议》。协议规定各国不得妨碍跨国广播电视,提出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实行反驳权制度、播出欧洲制作的节目等原则。其中要求成员国用半数以上的时间播放欧洲制作的节目。该组织还专门成立了“跨国电视常设委员会”,作为成员国之间进行协调并监督协议执行的常设机构。其实,协议中的规定仍处于各国讨论之中,直至同年10月,当时的欧共体十二国颁布《无国界电视指导原则》,才将协议中规定的上述原则确定下来。指导原则中关于节目播出的标准最为突出,即要求各国电视节目总量中应保证“欧洲作品”(即欧洲制作的节目)最少不得低于50%(不含新闻、体育、广告、电视购物等节目);而且10%以上的节目时间或节目预算属于独立制作人制作的欧洲节目。另外,还对节目赞助与广告也有相应的规定。欧共体也设立了一个联络小组,在各成员国与欧共体之间就指导原则实施方面的问题与意见进行交流,以保证其顺利实施。指导原则于1991年10月生效,至1993年底,欧盟所属国家已全部通过此项立法,而上述协议则于1993年5月才正式生效。
《欧洲跨国广播电视协议》只适用于跨国广播电视及其节目流通,对各国国内广播电视并无制约作用。《无国界电视指导原则》所规定的节目与广告标准既适用于欧盟成员国国内广播电视,也适用于欧盟国家之间的跨国广播电视。显然,后者的约束力强于前者。因此,指导原则真正在欧共体范围内为欧洲跨国广播电视规定了具体标准。
跨国广播电视还涉及作品著作权、邻接权等权利及其经济利益等问题。起初,各国对此各执己见,颇有分歧。欧盟委员会于1993年9月制定了《关于调整卫星广播及有线系统转播中著作权及相关诸权利处置规则的指导原则》,1995年1月生效。1994年,欧理会通过了《邻接权宣言》与《关于跨国卫星广播中著作权及邻接权诸问题的欧洲协议》。这些文件在保护跨国广播电视作品著作权、邻接权等权利的同时,不妨碍新传播技术的利用,保证跨国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与接收,为跨国广播电视协议与指导原则的有效实施与修改提供了法律支持。1997年7月,欧盟委员会与各成员国广播电视的立法与行政部门互相协调,修订其1989年指导原则。新指导原则详细规定了国家管辖广播电视服务的具体标准,继续执行欧洲节目配额制,但允许各国在执行时保留一定的灵活性。原则将“欧洲作品”推广至成员国与非成员国合制的节目,并对“独立制作人”如何更容易更有效地帮助各国执行原则中的标准重新作了规定。欧理会为完善1989年协议的内容,并与已经修改的《无国界电视指导原则》相一致,也于1998年9月修改了原有协议。其中对广播者、广告等概念重新进行界定,对答辩权、公众获取信息权、广告及电视购物等内容重新作了表述,着重增强协议执行的操作性。修改后的协议与指导原则在目的与内容上相辅相成。
2001年11月,欧理会通过关于音像遗产保护的协议及议定书。2002年1月,欧理会还成立了名为“未来欧洲跨国电视协议”的专家组,讨论该协议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广播电视环境。相信欧理会与欧盟将会有更新的广播电视管理规范出台。
在公共广播电视方面,欧理会曾于1994年在布拉格召开会议,主要讨论“新闻自由与人权”和“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的未来”两个议题。此次会议之后,欧理会通过了“保证公共服务广播电视独立”的决议,旨在消除政府对广播电视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一些咨询建议。布拉格会议标志着欧理会在东欧剧变之后开始从新的泛欧角度重新规划欧洲的公共服务广播电视业。①在1999年1月促进媒介多元化的建议中,欧理会强调公共服务广播电视应该体现社会不同阶层的呼声与利益,并在节目中反映出来,要求各成员国保证公共广播电视机构的编辑独立与组织自主权,在运作与资金方面确保公共广播电视实现其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各国应根据传媒技术革新与经济发展状况适当调整相关政策法规,有效保障媒体多元性。2000年6月,欧理会40个成员国召开以“未来的媒体政策”为主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传播网络化时代,欧洲传媒应反映欧洲文化的多样性,保持私营媒体与公共媒体机构的运作平衡。与会者批评了媒体集中及其趋利取向,认为公共广播电视在欧洲社会民主、经济、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②12月,部长代表会议颁布《文化多样性宣言》,重申公共服务广播电视对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欧盟对公共广播电视机制也给予肯定与认同。1996年9月,欧盟议会决议指出:“欧洲的媒体政策在成员国内以及在欧洲大的范围内都应该大力支持公共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在公共广播电视事业中引入竞争机制时,应充分考虑到广播电视在达成欧盟其他目标方面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次年6月,欧盟委员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共广播电视事业问题的议定书,并成为欧洲共同体条约的一部分。议定书规定,将在不侵犯每个成员国权限的前提下,为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资金。这笔资金是给予公共广播电视机构用于完成每个成员国具有公共服务价值的事项。议定书中还阐明了各成员国的权能;建立和组织公共广播电视机构;确定公共广播电视机构的社会价值;等等。这是欧盟立宪机构第一次明确承认公共广播电视的作用。③1998年,欧盟委员会还通过一项所谓“媒介融合”时期广播电视法制的绿皮书,认为有必要深入讨论公共服务广播电视机构应承担的公共利益的内容,并检验其在市场竞争中提供公共服务的程度。④这些规定为欧洲各国维护公共广播电视事业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欧理会与欧盟的目标
欧理会与欧盟十分重视欧洲范围内广播电视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工作,主要是因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的传播技术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大众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卫星电视传输技术的普及与革新,使广播电视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欧洲国家众多,经济发达,电视信号的跨国溢出与接收和各国广播电视业密切相关。90年代以后,数字信息压缩与传输技术同网络服务又成为时代宠儿,为开发新的频道提供了技术前提。这使得欧洲广播电视迫切需要制定共同标准,消除原有规定因技术进步而引起的模糊性。
第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与默多克进军欧洲以后,欧洲各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抵制美国影视业的大举入侵。美国影视业一直是其对欧盟出口中的第二大创汇产业,这不仅严重阻碍欧洲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也使欧洲在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另外,欧洲广播电视内部市场也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电台电视台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媒体并购变化无常,各国之间的广播电视纠纷也时有发生。1996年,欧洲法院判定瑞典不得禁止欧盟其他国家针对儿童的广播电视广告;欧盟还要求法国允许播放含有酒类广告的体育电视节目。*这促使欧理会与欧盟对协议和指导原则进行修改,尽量减少欧洲各国在跨国广播电视方面的磨擦,从而达到互惠互利。
第三,私营化浪潮方兴未艾。当前广播电视业私营化的规模与势头已经严重威胁到公共广播电视业的生存环境,再若缺乏法律上的保障,其资金与经营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私营化浪潮与美国影视业的大举入侵,同时还使欧洲原有的社会生活与文化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维护公共广播电视业的生存及其作用,增强“欧洲意识”,成为理事会与欧盟在跨国广播电视与公共广播电视领域的重要任务。
在一体化与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入的欧洲,这三方面因素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着欧洲广播电视法制的完善。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欧理会与欧盟力图通过这些广播电视法规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一、构建欧洲信息与思想自由交流平台,推广“欧洲意识”。《欧洲跨国广播电视协议》与《电视无国界指导原则》充分体现了《欧洲人权公约》与欧洲《表达与信息自由宣言》中的相关规定,⑥在欧洲各国共同,遵守的标准之上,鼓励利用新技术、新方式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自由流通,促进信息与思想的自由交流。扶植公共广播电视业,继续发挥其促进欧洲政治民主化与文化多元化,维护与发扬欧洲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的功能。
中、东欧国家在90年代初经历了政治体制剧变之后,广播电视业也开始转型,它们在跨国广播电视与公共广播电视方面也面临着同西欧各国一样的问题。目前,欧理会与欧盟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就集中在如何使这些地区原来国有广播电视机构转变为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并趁此机会将协议与指导原则等法规中的规定推广到这些国家。
二、建立欧洲广播电视业的统一市场,与美国抗衡。欧洲各国通过协议与指导原则中有关节目与广告内容的标准,遵守共同的著作权与邻接权等相关规定,逐步统一欧洲范围内的广播电视立法规范;通过保护欧洲作品扶持欧洲影视业的发展,将广播电视业纳入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轨道,最终建立欧洲广播电视业统一市场,增强整体竞争力,扭转美国影视产业在欧洲独占鳌头的局面。
协议与指导原则生效以后,美国对“欧洲作品”及其制作的规定十分不满。在1993年前后进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极力推崇包括影视及文化产业在内的“自由贸易”原则。以法国为主的欧盟国家则针锋相对,一再强调要将文化产品排除于谈判范围之外,并最终取得胜利。欧盟坚持“欧洲作品”标准的规定,成为缓解美国影视业在欧洲入侵程度的杀手锏。
欧洲的共同目标需要各国共同努力。从1993年至2002年4月,已有23个欧理会成员国和一个非成员国先后执行《欧洲跨国广播电视协议》,另外,还有11个成员国已经签署该项协议。但是,各国在执行欧理会与欧盟法规规定,尤其是欧洲节目的配额标准方面很难统一,而且差距甚远。欧盟委员会对指导原则的执行情况做过调查。在1994年第二次调查中,抽查欧洲各国频道148个,只有91个频道播出的节目内容符合规定,其余均未达到规定要求,其中英国未达标的卫星与有线电视频道就有21个之多。⑦法国与德国为维护各自民族文化,也主要是为了抵制美国影视业的入侵,在达标比例上大大高于其它欧洲国家。法国规定:公营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60%应为欧洲视听节目,40%须为原版法语视听节目。公营电视台还应制作17%的原版法语视听节目,并将每年净营业额的16%用于独立制作。私营电视台必须严守职业道德、信息多元化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原则。在节目播放中,也应遵循公营电视台的标准,并将每年净营业额的15%用于制作原版法语作品。⑧德国主要电视频道播出的欧洲节目比例比法国还要高,将近70%。至1997—1998年度,“欧洲作品’’达标率基本令人满意,大多数欧盟国家对节目播出的规定均高于欧盟所制定的标准,而且大部分电视频道欧洲内容的节目比例超过半数,从53.3%到81.7%不等。但仍有一些国家难以达标,其中葡萄牙的达标率最低,仅为43%。⑨此外,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欧洲一些新的专业频道和特殊利益频道难以实现欧盟所制定的标准。
各国同时也努力在传媒商业化浪潮中继续扶持公共广播电视业。1994年,英国通过了《英国广播公司的未来》白皮书,在注重商业运作的同时,仍然确立英国广播公司的核心地位。次年11月,英国政府颁布新的特许状和协议,其有效期至2006年底。与此同时,政府还对英国广播公司进行机构调整,力求提高工作效率。德国公共广播电视的地位与功能由联邦法院确认,法院要求各级立法机构应对公共广播电视的组织与资金问题作出有利的规定,以便增强其与商业广播电视的竞争能力。同时,各州政府还对电视电影业提供政府补贴,鼓励与美国影视业的竞争。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名义上是一个独立的广播电视管理机构,但其权威性实际上使它成为一个政府部门,该机构成立了一个由30人组成的执法队伍,对所有电视机构播出的节目进行监督,加强电视中公共利益的维护力度。
欧理会成员国远远多于欧盟,作为一个泛欧组织,其工作重心在于促进欧洲社会的民主进程,对泛欧广播电视的立法管理自然侧重于政治与文化方面。欧盟从成立之日起,积极推动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因而在广播电视法规方面多从消费者服务、竞争与投资保护等经济角度出发。”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法规管理框架。它们制定或修改的各项政策法规,有利于统一与协调欧洲广播电视业的技术标准,为欧洲广播电视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欧理会与欧盟在应对公私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冲突与美国影视业的冲击中,立法工作任重而道远。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新闻出版、影视文化领域必将向国外开放,与世界接轨。作为一个市场潜力巨大的国家,中国有必要借鉴并学习欧洲的一些方法,保护本国的经济与文化利益。
注释:
①A media policy for tomorrow fifty years Of media policy in the Council of Europe—a review,http://www.humanrights.coe.int.
②《欧委会召开“未来的媒体政策”会议》,《世界广播电视参考》,2000年第10期,第40页。
③[德]卡尔—欧根·埃贝莱《欧洲政策背景下的公共广播电视业》,(世界广播电视参考),2000年第5期,第3—6页。
④《欧盟研讨媒介融合时代的法制),(世界广播电视参考),1999年第5期,第30页。
⑤[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著,甄春亮等译:(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53页。
⑥《欧洲人权公约》第l0条规定:“人人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此项权利应包括保持主张的自由,以及在不受公共机关干预和不分国界的情况下,接受并传播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表达与信息自由宣言》也强调不分国界表达思想与接收信息的自由。
⑦[德]伯思·兰格:《卫星电视与欧洲统一电视市场》,《世界广播电视参考》,1997年第7期,第26页。
篇10
一、认真准备2017年度执法评议考核工作及年终考核工作相关材料,做好迎检工作。
二、组织申请执法车辆警灯使用证相关工作,共申请9辆,通过4辆,剩余5辆需要补齐相关材料再次上报。
三、组织上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信用信息工作,截止目前共上报423条;另外向市工商局的涉企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上报信息38条。
四、抓好执法人员法制培训工作,制定年度法制培训方案,并督查二级执法机构抓好落实。
五、联合市公安局,共同制定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实施方案,规范治超检查和处罚行为,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六、针对市委、市政府开展的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定出台了我局旅游工作方案,并认真抓好交通运输涉旅相关工作落实,按照工作要求定时向上级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七、开展交通运输部执法证件审核工作,查漏补缺,规范信息,截止目前共审核补录150件。
八、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新修订的宪法宣传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