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范文

时间:2023-03-18 19:5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摊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摊经济

篇1

收入:一月2000到4000元

晚10点,在观音桥一住宅小区门口,徘徊在各个地摊的市民络绎不绝。这条长约100米的“地摊街”上,饰品、冬装、打底裤、鞋子、袜子、玩具、手机配件、卡通绒毯、宠物衣服等小物件琳琅满目,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摆摊的人从大学生到白领,再到中年人都有,他们中有些为了赚外快补贴家用,另一些则是以此为生。

秘诀:和网购比价

在杨家坪一条背街上,摆摊卖“卡通绒毯”的张先生今年快40岁了,他的摊点却有很多年轻人光顾。他介绍,有的绒毯进价30元,而网上最低价卖60元,“我卖65元,同样有很多人买。”买这款毯子的都是年轻人,网上60元不包邮,我卖65元能让大家选,还可以摸到质地,没有卖不出去的道理。

微笑

在顾客多的摊点,老板的态度特别好,笑脸迎人。不少摊主都表示,销售技巧在地摊族中很重要。“美女,来看一哈嘛,今冬最流行的加厚打底裤哟,穿起显瘦得很。”在观音桥附近一小区摆摊的刘露是个80后,只要看见有人在她的摊位前放慢脚步,她都会一脸笑容的揽客。“笑容可以拉近距离,再说顾客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多笑笑也是应该的。”几句话的功夫,原本只是随便看看的女顾客买了两条打底裤。

察言观色

“做生意口才要好,也要会察言观色。”首饰摊主王朗介绍。有一次出摊他忘了带镜子,一名女生看中了一对耳环,在试戴后要镜子看效果,“我看出她很喜欢这对耳环,所以继续鼓励了一下,我说我就是你的镜子,戴上显精致。”这么一说,女生很快就掏钱了。

地摊货热度:

第一档:围巾、打底裤

在杨家坪餐饮街上,卖围巾的摊点上聚集了很多顾客,摊主周玲玲说: “选择销售的货品很重要。现在是冬天,我就把目光锁定在围巾上。冬天需要的围巾绝对不止一条,所以我每种风格都会进,有时一个女生来一买就是两三条。最多的一天卖出了30多条围巾,毛利润在500元左右。”另一位摆摊的李俐主卖打底裤,平均月收入约4000元,她介绍,打底裤在近两年的冬天都在热卖,今年卖不完明年也可以卖。

第二档:首饰、配饰

篇2

关键词:地摊经济;城市;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9-0051-03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地摊经济也是日益活跃在城市周边。地摊经济以其少有的低门槛、低成本吸引了大批低收入人群。地摊经济由来已久,只是城市政府没有给予正式的名分,是一种民间默许的经济补充形式。但是,它的存在与发展对于城市生活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产生很大影响。

一、地摊经济的概念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由于其非合法性存在而被视为城市里的边缘经济形式。地摊经济对某一地区或城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地摊摆设的使用面积、布局和摆地摊的时间等都既要方便当地居民,又不能影响城市形象和道路交通,也要方便管理,同时要考虑地摊经营者的成本和税收的平衡,这些还与所在城市的地域、区位、文化习俗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实践证明,对于地摊经济,只有通过合法的手段,规范和引导其发展,对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摊经济的由来

著名的古罗马城中有一个大型的露天跳蚤市场,它是罗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地方,成为游客来访的一道著名的风景线,露天跳蚤市场,也就是本文所讲的摆地摊,而这个跳蚤市场是规模更大,并有一定组织管理的小商品零售交易市场。

所谓城市,一是‘城’,二是‘市’,前者主要是居民集居的社会意义,而后者主要是一种经济的意义:在‘城市’里可以自由、方便、有效率地进行大量的交易活动。经济学上有个互惠性基本原理,如果不受外部的负面影响,一般的自由交易,都能增进交易双方的利益,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所以我们要“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和繁荣市场。由市场来主导城市经济。市场经济形式有正规和非正规之分,利用城市信息、交通、人多消费旺盛的优势,占据一定的城市空间进行加工小产品、给市民提供服务和小额商品交易,并且形成一种习惯的经济活动形式,这便是所谓的“地摊经济”。近年来大学扩招,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剧增,下岗职工连绵不断,就业需求增多,而市场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较少,他们为了生存,在街道两边、在码头、在车站等地方摆摊设点,以挣点外快。使地摊经济注入了新鲜的力量和有了新的发展变化。

三、地摊经济的现状

地摊经济由来已久,笔者常亲眼目睹小摊贩是在城管的严管之下“灵活应变”,将“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略发挥得淋漓尽致。众所周知,城管之所以这么严打地摊,是因为其脏乱差的形象,影响市容,滋生小市民斤斤计较、唯利是图的劣根性。当然,这是某些管理者的意见,至于广大市民怎么看待地摊经济,必须通过调查来了解。近年来城管对小摊贩的管理力度减小了,而且小摊的形式也逐渐规范化。笔者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许多经济学家都大力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支持全面解禁对地摊经济的限制,这是反映民意的意见。2014年,笔者就娄底城区地摊情况作了关于娄底摊贩生存状况的调查,在娄星广场、石马公园、孙水公园、城区学校附近等地方,发放调查问卷开展抽样调查。共发问卷120份,走访摊贩160余人次,调查市民220人次。调查了摊贩家庭信息、经营方式、收入情况、居住情况、教育状况、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调查市民对摊贩的看法以及与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调查数据结果表明,娄底城区摊贩的工作时间长,收入不稳定、职业受社会的危险、生活水平一般,但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满意度相对较高。市民对摊贩的容许度较高,与摊贩有经济联系的占调查人数的78%。娄底地摊经济状况可归纳为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便民、利民,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购买需求。地摊商品包罗万象,价格低廉,其“短、平、快“的优势使交易更加活跃,并拥有一大批顾客群。由于其成本低,摊主无需高价出售商品就能获得利润,这也是地摊经济能够生存的重要原因。

二是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拉动了城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地摊提供了大量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并为地摊集结地带来了人气、商气。与商场、店铺一起造就了城市的繁荣。

三是非合法性。尽管地摊经济存在由来已久,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但其一直未得到法律上的认可并取得合法地位。

四是低成本性。摆地摊无需工商注册,无需交房租,无需支付雇佣工资,无需交税。摊主只需支付购买批发商品所需要的资金就能开张做生意。

五是规模小、非正式。地摊经济的规模一般比较小,一个地摊只有一到两个人经营,经营的商品种类少,数量也不多,没有正式的组织结构。

六是流动性。地摊经济的经营没有固定的地点,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其经营方式灵活,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全凭摊主自由决定。

四、地摊经济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

地摊,作为市场经济中一个最底层的存在,对于市场的繁荣起的作用是不容否定的,对于城市经济确实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方便群众,活跃市场,有快捷的交易效率

绝大多数市民对摊贩的经营活动持肯定的态度。摊贩一般在远离大型超市或缺乏市场而又人口较多的地方出现,如,道口、工棚区等售卖日用品,这些都大大方便了消费者。消费者以低收入或无收入的人居多,打工者、学生等是他们的重要消费对象。地摊商品在消费者眼里是价廉物美,因为经营者几乎不需要多大投资,无需租门面店铺,流通环节少,经营灵活。同质商品售价较正规商场低,消费者可以以较低的费用获得较大的效用,节省双方的交易费用。

(二)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激烈的法治经济,在中国这个经济不发达,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国度里,要保障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有劳动岗位很难做到。只要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口相继涌向城市,城市消化富余劳动力的承受能力受到严峻的考验。进城的人有的顺利找到工作,有的没法立足,不得已在城里摆摊张罗生意,再者,一些小商小产品的卖买确实宜于通过摆摊形式进行交易;这就决定了城市即使是现达城市地摊经济存在的必要。

(三)丰富城市生活

地摊经济从实物上看,好像是一种物质形态,其实还有的是以精神形态服务市民,能营造一种特殊的城市街头文化,丰富城市的精神生活,让外来的游客和本土市民体味着地方特色。北京的快板、长沙的街头象棋比赛、杭州的故事会等地兴起的“城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地方之一,那里欢声笑语,一片祥和;那里人才辈出,是民间艺术家的自由天堂。他们利用城市地摊展示、出售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就是地摊文化的一种升华。柳永有词《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纵观世界各地,但凡有底蕴,有文化的城市,“地摊经济”都较为发达,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聚集,更是一道人文景观。正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展示的那样,开放地摊经济也可以使城市更加繁荣。另外,地摊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街头文化,可以让游客和市民感受地方的特殊风味。调查中人们也表示支持地摊上出现更多的商品,如小吃、衣服、日用品、手工艺品等,从而使得地摊经济更繁荣,使得城市文化更加自然地展现。

(四)带动城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据调查,凡是经济活跃的城市,地摊经济是重要的活跃因子之一,它的活跃,能加快小商品的流通速度,增加服务量,服务业的引入和发展,带动区域内相关小商品的生产。如近几年在新九龙、新体育馆、孙水公园等地组织的大型农博会、年货展销会等等,就属于正规化的地摊经济,大大促进了其周边商铺的繁荣。另外,地摊经济也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五)有利于启发创业,促进就业

摆地摊对于有创业头脑的人来说,不仅是争取小利润,更是个获取市场信息的直接渠道,为创业提供市场和个人决策参考。许多个体企业就是通过个体老板了解和积累原始资本建立起来的。而且摆地摊投入小,技术要求不高,风险小、灵活性大、利润可观,经营方式易于复制,门路广阔,进退方便,多层次容纳就业人员。

五、地摊经济挑战城市社会管理

地摊经济属于非组织经济形式,经营区域分散,没有行业约束标准,自由化程度极高,经营不规范,给城市管理和经济活动制造麻烦也不少,其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没有行业标准,常发生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

因为摊贩的商品固然廉价,但是多数商品来源非正规厂商,商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屡见不鲜。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43%的人认为地摊上的商品质量一般,更有23%的人认为质量较差。事实上,地摊80%以上的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参与市场竞争,会扰乱商品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

(二)地摊影响市容、市貌并妨碍公共秩序

在地摊往往集中于交通要道或人口密集区,如学校、商超门口,公共活动场所等地方,见缝插针,摊点乱摆乱放是摊贩们的习惯,影响市容市貌,造成交通拥堵;兜售商品刺耳的吆喝声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所有的不良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给外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招商引资的质量。

(三)存在安全隐患

摆地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摊的主要商品通常是随用随食的生活食品或日常用品,他们的食品并没有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消毒处理加工,如凉粉、烧烤、煎饼之类,看起来比店铺中的同类食品便宜很多,消费者喜欢贪便宜忍住诱惑,盲目食用,身体健康因素受到潜在危害还不知;不仅如此,消费者在逛街时买的食品,吃完之后随手把食品包装丢在地上而造成环境污染。二是摊位不是固定的,谁占有谁取得。这样一些有利的地理位置就成了众多摊贩必争之地。摊贩法律意识淡薄,摊贩之间为了占据有利位置而大打出手,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危害社会治安。

(四)影响城市管理

以前曾有摊贩为了争地盘而大打出手,也有摊贩因为对城管的不满而拳脚相加,这些都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对地摊主来说,大多数认为城管管理严格甚至非常严格,而对城管来说,地摊经济的存在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难度。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管与地摊主之间的矛盾,随着矛盾的突出,执法简单和暴力对抗就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五)损害正规店铺的利益

消费者在买了廉价便捷的产品之后可能会打消了在正规店铺的消费念头,使得正规店铺的商家收益减少。虽然笔者未对正规店铺的商家设立问卷调查,但通过询问一些商家了解到,如果小摊上的商品跟自己店面出售的商品类差不多的话,小摊的存在的确会或多或少影响正规店铺的经营收入。

六、解决城市地摊经济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国外经验借鉴来的发展对策

地摊经济确实存在问题,但是不能因噎废食把它彻底取缔。可以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地摊经济形式很普遍,无论是纽约、伦敦,还是巴黎、罗马,都有小摊贩、集市、夜市、周末市场、跳蚤市场等各种不同的地摊个体经营形式。那么,他们是如何治理的?法国对“跳蚤市场”约法三章定时、定地,轮流开办,只许在交通不受阻止、环境污染少的地方摆摊设点,宜于开设夜市就划定夜市区域。韩国,把地摊打造为为“道路文化”,美化摊位,把五花八门的摊子统一装饰为“旅游马车”,使零散的摊位变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在规范摊贩的行为上,采取行业协会式管理。所有摆摊设点者必须加入“小摊业主协会”,才可取的营业资格,同时必须服从行业管理。在我国香港地区,采取法制化手段管理小商小贩。

(二)政策法规对地摊经济的地位确立和支持

1.消除误会,不要认为地摊经济行为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放开对地摊经济过多的束缚,不再“一律封杀马路摊点”和“有序开放马路摊点”。因为按照经济学原理,在不存在负外部性的情况下,只要是自由的交易,都能够促进双方的利益增进,这是种双赢的方案,而且地摊经济无须政府的投入,市场便能根据人们的需要自发形成,促进就业,增加小摊主的收入,而政府要做的只是少些限制。一份份路边摊解禁的地方性文件,则体现出了“权力的弹性”,彰显了民生权利与公共权力的互让性。公权力的“弹性”理论认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并非不可调和。“合法的决定往往并不是唯一的。行政职权的个案使用离不开行政主体的掂量、比较、评估、权衡和决定。这本身就隐含着对公权力的处分。”而现在,这场牵涉到数百万城市边缘群体生计的变革,说明公共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合法的决定往往并不是唯一的”。政府适当把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矛盾这个度,在避免公共利益受损,哪怕对公共利益没有丝毫增加,只要对摊贩个体有益的前提下,政府不应干预和禁止摊贩的经营行为,反而要正确引导,营造环境,给城市的这些边缘化群体一个适合他们生存空间,因为他们生活稳定就是对公共利益的增加。

2.加快城市立法,给地摊经济一个合法的名分。在城市管理的实践中,地摊经济被视为违规经营的经济形式,而城市的社会生活中,它被许多市民所青睐。这种古已有之的经济形式为什么不被政府认可或许可经营呢?因为它没有取得正式营业执照,没交税,所以不受保护。但是它存在的合理性是明显的。从满足市民生活需要来说,应该允许它存在和发展,它也能创造社会效益。至于合不合法不是地摊经济自身就有的,可以放低入市门槛准予入市。有些城市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如,上海市2007年已出台了《城市设摊导则》,允许一部分小商小贩存在,并为他们颁发临时许可证。让地摊经济这个“私生子”变成地地道道合法“公民”。

3.加强对地摊经济的监管,提高地摊经济的品质。地摊经济是一种自由职业,无论经营场所还是经营项目都由摊贩自己决定,会引起经营场所的混乱,彼此抢夺有利的地理位置,在流通商品时,商人考虑的是如何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对商品的安全性、质量忽略不计。因此,政府既然让它合法化就必须加强监管和引导。指定经营地点和限制经营时间,规范商品入市手续,确保商品质量,避免地摊经营陷入混乱状态。

4.加强政府引导,促进经验交流。地方政府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咨询机构,对地摊市场进行一些专门调查研究,听取地摊主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摆摊设点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其不盲目发展,同时,鼓励地摊主成立自治机构,选举机构代表,定期进行经验交流,也可以在政府的组织下,划定区域,规定时间策划较为大型的地摊展会,如农博会、年货团购等,这些都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地摊经济是当前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城市政府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受到了政府、学界的普遍关注。地摊经济的出现和良性发展不仅具有推进城市经济协调的功能,更具有促进城市民生工程和就业问题解决的社会功能,为社会弱势群体、低收入阶层提供了生存空间和通过努力改变生存状态以及增加就业的机会。现代化城市对待地摊经济应持宽容之心,作为政府和职能部门则应更多地通过人性化科学管理,使地摊经济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抵消城市生活受影响的成本后尽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地摊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必要的,它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地摊经济的双重作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切实加强管理和引导,营造出有利于地摊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地摊经济走进新时代。让经济更加繁荣,让群众更加幸福,让城市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韩民春.国外地摊经济的启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6-14(10).

[2] 朱铁臻.现代城市管理:21世纪管理学的重课题[J].城市管理,2003(1).

[3] 王 乔.城管员之死:警钟为谁而鸣?从崔英杰案看社会管理的模式[J].企业家天地,2007(1).

[4] 张维迎.博男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文化;低碳时代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172-02

经济、生活、文化是一组互相影响的变量,经济的转型、变革意味着生活的变革,生活的变革将沉淀为新的文化,新的文化又将推动生活与经济的转型、变革。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与低碳文化三者也具有同样的关联。正是三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推动人类走进“低碳时代”。

一、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并研发利用新能源,以实现高能效、高清洁、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引发的生产方式的转型意味着人协调与自然之间关系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人以低碳的方式生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各种产品,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低碳经济有两个具体目标:一是碳排放降低,二是碳利用率提高。在此基础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两个具体目标,低碳科技创新与低碳协议、法案、政策的签订与实施是基本保证。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率先发展低碳科技并研发利用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引发了生产方式的转型: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由低效向高效转型。低碳经济转型的实现仰仗一系列去碳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利用,即通过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来实现经济的新增长,推动以“碳排放降低”、“碳利用率提高”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低碳技术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利用必将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

此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一系列协议、法案、政策的保障。只有充分发挥协议、政策、法案的保障作用,才能有力实现“碳排放降低”和“碳利用率提高”双重目标。

二、倡导低碳生活

高碳到低碳转型不仅需要发展低碳经济,还需要我们改变高碳生活方式,过低碳生活。生活方式是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生活模式的总和,它具有相对稳定性。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一致的,按萨伊定律所言,“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生产创造需求,需求也推动生产。生产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会引导什么样的大众生活方式;同样,大众需求也会引导生产,生活方式会推动生产。从这一点来说,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改变生产方式,还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从某个角度说,改变生产方式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而改变生活方式则是民众的责任。高碳经济提供的高碳产品,如不为大众消费,高碳生产就无法维系,生产将会由高碳向低碳转型。因此,不仅要改变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还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转变消费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树立理性消费观是关键。人的需求、欲望具有不断增长的特点,人总是对自己的生活提出超出现状的要求。在消费领域,民众容易过度消费,沉浸在“冲动式的生活享乐”之中。韦伯认为,“冲动式的生活享乐”“会导致人们逃避职业劳动”[1]。在冲动式的生活享乐观指导下,人通过无节制地占有物质产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从而出现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性消费,而过度性消费又增加了不必要的碳排放。国内有学者指出,“碳排放分为用以基本生活需要的碳排放和奢侈、浪费性的碳排放”[2],应在国际气候制度中,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碳排放,用个人消费排放的“碳预算”来规范约束消费行为。把保障人的基本需要作为出发点,有利于告别冲动式的生活享乐,形成理性生产、生活、消费习惯,使人类自觉选择低碳生活。

生活方式是一种习惯性力量,对日常生活的改变和批判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已经习惯了已有的生活,习惯了已有的高碳。转变“高碳”生活方式,过“低碳”生活需要全世界所有人的参与。日本学者茅阳一的“卡亚公式”揭示出,碳排放量取决于四个因素:碳排放量=人口×(GDP/人口)×(能源用量/GDP)×(碳排放量/能源用量)[3]。卡亚公式中的后两个因素与生产直接相关,前两个因素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人多,碳排放就多;人均GDP高,人们生活水平高,很少有人希望它不再提高。但如果“一切照旧”的高碳方式继续运转,地球将难以为继。转变“高碳”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地球人个个有责。

三、塑造低碳文化

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低碳会计

碳会计首先是由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Stewart Jones教授提出,他将碳排放、鉴证及交易等问题统称为碳排放与碳固会计。此后,随着与低碳经济相关产业和学科的蓬勃发展,低碳会计作为一个新的会计领域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关于低碳会计的定义国内外基本达成了共识,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低碳会计是一门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环境保护等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学科。与传统会计相比,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目标、假设、会计报告及其披露等事项均发生了相应变化。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会计目标

与传统会计目标相比,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目标发生了显著变化,强调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涉及企业的永续经营和资源环境问题,凸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看,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目标,即充分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敦促会计主体通过技术创新、节能改造等手段进行低碳、绿色生产。第二层次是具体目标,即披露关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会计信息,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较传统的会计主体,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会计主体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层面的微观主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在谋取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必须兼顾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社会责任。因此,在核算的时候,应将企业资源环境的价值消耗、留存量、节能减排量等指标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以便在了解企业资源状况的同时能准确核算企业环境资源投资的成本与收益。二是社会层面的宏观主体。环境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所以低碳会计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情况,还要考虑与社会及其他会计主体之间的环境联系。

(二)持续经营。传统会计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进行核算,但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可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必须走低碳发展之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开发等方式降低对环境的扰动,从而实现企业、社会和环境三者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假设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长短一致的时间段,即会计分期。在可持续经营前提下,企业会对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指标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不仅要考虑传统的会计分期,还要考虑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的周期。由于将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的支出分配到各个收益期既困难又不切实际,而收益的长期性更增加了分期的难度,因此,对于低碳会计而言,如何准确地确认和划分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的收益期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四)会计计量。传统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五种计量属性。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污染程度、排放量等指标很难用货币进行量化,这就要求会计的计量属性必须更加多元化,除了货币计量,还应包括非货币计量和实物计量。首先,在以货币为主体的基础上,应适当引入“二氧化硫”、“标准煤”、“氮氧化物”等计量指标。但是,低碳会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起一套系统的低碳会计体系,因此以节能量作为唯一计量标准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其次,要引入会计计量的新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五种计量属性已无法满足企业低碳发展的需求,可以引入节能机会成本的概念。节能机会成本是指用于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而放弃用于其它“非低碳”方面投入将会面临的利益损失。最后,应建立以碳排放权为核心的计量体系。当前,随着我国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的不断完善,各地纷纷开始了碳排放权交易的探索。关于采用何种计量属性,学术界目前存在两种观点,分别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对于企业而言,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会计报告及披露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低碳环保意识不强,而我国的会计准则对此也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致使大部分企业不会也不愿主动披露低碳会计信息,即使披露,低碳会计的信息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鉴于此,规范的低碳会计信息披露是十分有必要的。

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包括财务报告和单独报告两种,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会计信息披露也可以采取这两种形式。一是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增列低碳会计项目,在不改变原有报表形式的前提下加入低碳会计信息。也就是将能够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低碳信息反映在会计报表和相应的科目中。对于无法用货币形式量化的信息,可在附注中加以报告和说明。二是独立的低碳财务报告,即把与企业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相关的信息集中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

总之,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传统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报告及披露等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只有不断对会计体系进行完善,才能适应新时期低碳经济的要求,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篇5

低碳经济是指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方式,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来降低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共同发展,促进人类长远发展,不断优化现有的生活环境。低碳物流是指通过降低碳排放量的方式来达到低排放、低污染的目的,达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其降低碳排放的手段主要有管理车辆行驶、引用新技术、引用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等。低碳物流强调要在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碳的排放,将低碳经济的理念引入到物流行业中,既可以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也是深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工作。

2低碳物流的重要性

首先,从企业角度来说,低碳物流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企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便是运输成本,运输成本中的能源消耗的比重较大,能源消耗多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而倡导和应用低碳物流会提高运输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从社会角度来说,低碳物流有利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物流的推广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这也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发展低碳物流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再次,从思想理念角度来说,低碳经济有利于人们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通过低碳物流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生产和消费的低碳生产,在社会中推行低碳生活消费的理念,使得社会大众可以树立起低碳的观念。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消耗,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推行这一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3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低碳物流运输策略

首先,树立低碳物流发展理念至关重要。要想促进低碳物流的发展,做好低碳物流业的发展,树立低碳发展的理念至关重要,只有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之下才能使人们的行为更加有方向性,才能在行为上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同时要进一步学习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政府要加强对低碳物流的发展。政府也要积极促进低碳物流的发展,其一,要对低碳物流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对于低碳的交通工具给予鼓励和推广,对于碳排放量较多的运输企业征收更多的排污费,对低碳物流发展较好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与政策鼓励。加强低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提高效率,为低碳物流企业的发展奠定好金融基础,增加其融资渠道,促进物流运输网络化、高效化。其二,加强物流企业专业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时注重低碳经济理念的教育,在高校中设置低碳物流专业,并积极引导低碳物流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其三,要建立低碳物流的技术体系,积极引入先进的低碳物流技术,为低碳物流的发展提出中央的顶层设计,做好相关计划,积极发展新型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科研创新和发展。其四,要做好低碳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有设施的应用效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信平台建设。再次,企业在运输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运输方式。其一,要采取共同配送的方式,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有效做到集约发展和规模经济,防止重复运输和资源浪费,降低空载率,降低运输次数,从而降低碳的排放。其二,要采用更先进的运输方式,采取滚装运输、集装箱运输与传统甩挂运输方式相结合,有效降低碳的排放量并提高运输的效率。其三,可以通过对运输设备的改进来降低碳排放量,多采用无污染的运输方式也设备,充分发展电动汽车、清洁新能源汽车等,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其四,通过多式联运的方式降低碳排放量,充分发挥各个运输方式的优势,根据运输方式的特点有计划地选择碳排放量较低的运输方式。其五,企业应加强信息化管理和相关人员团队的素质,进一步降低碳排放量。总之,低碳经济的理念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十分重要,企业应积极发展低碳物流,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在整个社会中推行低碳物流。

作者:王昱衡 单位: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艳,李作聚.浅谈低碳物流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商业时代.2010(14)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太阳能;核危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低碳经济”最早源于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希望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以降低对化工能源的依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低碳经济的盛行,催生更多新型产业板块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板块主要体现在这些产业中:环保产业,节能产业,减排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

中国政府已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降低40%~45%,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上升到国策。建立低碳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需要提倡使用洁净的可再生能源。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中,水能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居世界第二位。清洁绿色的可再生资源行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是秉承着鼓励扶持发展的态度,太阳能行业的迅速发展正得益于此。

据估算,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为17.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500亿~1000亿度,全球陆地部分3公里深度内、150 ℃以上的高温地热能资源为140万吨标准煤,世界风能的潜力约3500亿千瓦,海洋能理论储量十分可观,今后新能源的利用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质能、风能、潮汐能、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

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36 GW增长到2015年的180 GW。截止2008年中国太阳能发电量世界第一,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将达到2200 MW。中国已通过《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上网电价”和“全网平摊”的法规条款。

即将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进一步明确我国光伏市场未来发展目标。在屋顶上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德国、美国、日本等许多家庭的建筑时尚。推广“能发电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将是全球太阳能利用产业的发展主导。

目前中国是世界光伏产品生产第一大国,95%的产品都被出口。2009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750万千瓦,挤入世界十强,有望在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

随着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道路亮化是必须工程。虽然太阳能路灯目前价格比较贵,是一般路灯的三倍左右,但是太阳能路灯后期维护成本更低,太阳能LED路灯的理论寿命可以达到10年,而一般钠灯只有3年左右。一盏普通的250瓦钠灯平均一天工作10小时,一年将耗电量约1100度,电费就在1000元左右。采用太阳能路灯就可以节省大笔电力资源。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火热。到2020年,产量将达到4500万平方米,保有量达到30000万平方米,千人拥有量达到210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正式纳入“家电下乡”范围,一股巨大的消费潜流已在农村市场迅速翻涌。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看到的“太阳能锅炉(模块定日阵)”的聚焦光热技术系统由中国掌握独立知识产权,将迅速转为产业,撬动万亿元经济市场。

经过15年的快速发展,电动自行车整车企业有1000余家、6000余家相关联配套企业、100000家经销商,市场保有量达1.2亿辆,年增长率高达15%~20%,已成为“草根财富”人群中的消费新亮点!

日本福岛地震引发的核危机后,世界第二大核能生产国――法国,拥有58座核电反应堆,反对声不断。德国可能在2021年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完全停止核能发电。世界上核反应堆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国暂停审批新的核电项目,总之,世界“核神经”绷紧,老百姓谈“核”色变,由此带来的世界性光伏产业发展机会将迅猛广大,光伏发电将大规模启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潜力将无比的巨大!

二、低碳经济的衍生,催讨众多对口专技人才

低碳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带来高科技人才的缺口和实用人才的匮乏,相关新能源专业都将受到学生和家长热捧。

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到2015年将雇用137万人,到2030年雇用355万人。产生的每兆瓦电力和装机容量将平均创建30个就业岗位,光伏领域在创建就业岗位方面也是一个大亮点。

财政部公布: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五个城市试点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电动车被视为未来发展方向,这类汽车的维护人员也会与日俱增。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2008年全行业从业人数达250万人。太阳能热水器看似简单,实际上售后服务量几乎是空调的10倍,这类专技人才将更加短缺。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招聘职位所需学历要求,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下,所占比重为69%;其次是大专学历,所占比重为28%。

如何让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实行产销和售后服务一条龙,就是产销商们需要深思的如何组合壮大的课题。

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的制造、消费大国,目前中国市场年产销量超过2000万辆,整个产业链的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以上,从业人员近500万人。

2010年3月的数据显示,以汽车、环保、电力为代表的北京低碳行业,3月的职位需求比2月分别增长了11.8%、20.8%、8.2%,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98.6%、107.3%、137.5%。

所有这些低碳经济产业链都为未来毕业生们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很大的创业空间。

三、低碳经济的推进,催促专技人才的加速培养

教育部网站发出通知称:为加大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有关高校可从本科教育入手,积极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

国内各高校也掀起了一股“低碳研究”热潮,清华大学成立低碳研究所后,“低碳研究与教育中心”也在一些高校成立。谁抢占了低碳经济职业教育的领先地盘,谁就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的新亮点,谁就将拥有这一学段低碳教育的制高点。

从百才招聘网等得到消息,目前全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人才有关地区供不应求。

随着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蓬勃发展,虽然全国有强大的就业队伍,但皇明集团认为招聘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从业人员并不容易。因为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从业人员数百万人,除皇明集团筹办学院外,全国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院系学校目前还很少,专业化人才已经成为新兴太阳能行业的老大难问题,行业内每天都在上演着上岗、辞职、跳槽、升迁、竞争创业的情景剧。

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推进,有关低碳教育的专业将成为广大学子和家长关注和选择的专业焦点。

四、低碳经济的威势,催逼职业教育的更多调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再次重申“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在低碳经济的推动和影响之下,如何在现有专业群的基础上,拓展和开发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做好后备能量,是低碳经济时代培育专业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职业教育新专业的设立,当然要建立在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态势、地方产业结构的趋向、高职教育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的。要适应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思路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又要谋求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和创业机会。既要有预见性,又要有客观性和时限性。既要看好大产业的发展,又要着眼大局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的趋势。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审时度势把握专业设置和拓展的制高点。

尽管太阳能产业目前也许不是本地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低碳经济的进一步推进,随着日本大地震核危机的引发,太阳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将大大超出有关部门几年前制订的规划,这就进一步驱使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教育要更多更深去涉足,集中人财物力进一步加快调兵遣将,增加低碳教育的着力点和驱动力,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尽快突显一份自己应有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要求高校培养互联网低碳等新兴产业人才.中新网,2010-03-10.

[2]各国激励太阳能光伏发电或成经济发展新引擎.科技日报,2009-08-10.

[3]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市场调查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商情报网.

[4]国内外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北京唯绿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2010-04.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农业;低碳作物生产;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38

现如今,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焦点。而低碳农业产业的构建于发展是建立在低碳经济基础之上的。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将推行低碳作物生产作为重要战略内容。本文作者积极对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低碳产业概念与意义,探讨低碳作物生产有关的技术,有些观点可能不具体,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指正,使本篇文章更加完整。

1 低碳经济

1.1 内涵

对低碳经济进行定义国内外学者各抒己见,大体上是从社会资源结构、经济发展模式、技术应用等方向对其进行思考与研究。而实际上,低碳经济就是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在发展进程中结合的产物,在物质循环与碳平衡理念的辅佐下,对人类碳排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以后,提出标准,那么在低碳经济的约束下,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不仅仅考虑经济利益取得的情况,而且极关注“环境―社会―人”之间发展的协调性。

1.2 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善气候,管控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号角吹得愈发响亮,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控气候变化的趋势,改善地球生存面貌;使产业结构发生转型,践行“科学发展观”路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结目标;维护生态平衡,降低能耗量,最终完成小康社会的构建工作,为社会、人类创造财富。

例如,浙江省杭州华辰国际酒店,其在经营方面践行了“低碳”的路线,例如变频器在每个机房中都有安装,保证了酒店时刻处于恒温的模式中。这样的经营达到了低碳经济的效果,不仅仅使华辰国际酒店省电率高达30%,同时也给客人带去了舒适的感觉。目前浙江省绿色饭店有328家,在全国居于首位,达到了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尤其是华辰旅业中水泵变频节电、照明智能节电、太阳能等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2 低碳农业

在2008年,《中国农业信息》(第8期)有“低碳农业经济略论”,该论文也因此成为“低碳农业”产生的源头。此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的对策”一文中也做出这样的表示:只有增强我国农业应对多变气候的能力,这样农业总产值才不会受到影响,也会落实持久、平稳发展的战略计划。其实无论是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还是“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还是普通刊物上,“低碳农业”的论文占有很高的比例,可见“低碳农业”一词的提出是广泛性的。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衍生出的产物,实质上就是在农业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在多样化高端技术的辅助下,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的耗损量,同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人们谋福造利。其特征可以总结为,低能损、低物耗、低排出、低污染、高效率、大效益。

低碳农业模式并非单一化的,立体、生态、绿色、循环、休闲观光、生态高值农业模式较为常见且有较高的应用率。对其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行探讨,在多变的气候面前也不会慌乱,有效的解决资源紧张问题;同时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保护生态平衡;使农产品安全性能更高,为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此外使人体健康水平与素养水平综合提升。

3 低碳作物生产

目前研发出的“低排品种”Disang与Liut可以达到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这是因为在农作物生长期间CH4排放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研究资料显示,后者比前者降低30%的CH4。对Disang品种特征进行描述,叶面积指数高、根系体积大,而Liut自身具有高产量植株的形态特点。水稻品种CH4排放量存在差异性,内在原因是其基因存在差别。此外绿色超级水稻品种的推广使用发挥了“三节”的功效,即节约氮肥、节约水资源、节约农药。

低碳栽培技术,主要用于填间管理进程中,其应用原理就是田间农作物生长发育时期,为了降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可行手段。实践表明,间接灌溉应用于水稻生长阶段,使CH4排放量为20.04g/m2,比长期淹灌降低45%,N2O排放量也比长期增加四成有余。通过计算,CH4与N2O产生温室效应的总量为4651.70kg/hm2(CO2),比长期淹灌降低43%左右。低碳栽培技术水稻田间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仅缓解了温室效应,而且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的建立健全。

篇8

关键词:地铁经济 经济效益 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 U231文献标识码: A

一、地铁经济的概念

地铁经济是围绕地铁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所形成的市场,是依托地铁发展经济,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地铁经济中,地铁建设是基础,运营是目的,附属资源开发为地铁附加收益,三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构成地铁经济的完整体系。其中,地铁附属资源建立在地铁运营基础上的,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一种可以持续给当前及未来社会带来财富的经济资源。地铁附属资源依据地铁资源的形态可以分为可心资源和衍生资源。核心资源主要包括:地铁商铺资源、地铁广告资源、地铁通讯资源、地铁视讯系统资源、地铁房地产资源等。衍生资源主要包括:工程咨询、技术咨询、工程监理和设计;物业管理;地铁绿化与苗圃;旅游、宾馆、餐饮;停车场服务;设备储运、租赁;参与施工管理;建材、建筑装饰;文化等。

二、地铁经济的特点

地铁是规模经济,由上百个专业,几百个工种岗位、上百亿的拱顶资产和上千上万人组成的规模企业;由成网络、多线接驳、各种交通工具接驳,形成天上、地上、地下,告诉、中速、低俗,城内、城外、城际,火车、汽车这样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规模规划;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政府规划、建设、计划、交通、社会上的供电、供水、煤气以及拆迁、征地、交通疏散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多条战线、多个部门和系统,是一个规模建设的过程;综合开发利用的地铁资源,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局面。实现房地产业、广告业、通信业、物业供应业、服务业、商贸业等多元经营。实现房地产、广告业、通信业、物资供应业、商贸业等多元经营,规模经营。

地铁是科技经济,地铁的发展覆盖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设备、车辆、材料等各个方面,例如,隧道施工过去是采用矿山法,人挖、初支、二衬分步进行,现在也是采用盾构法,机挖、衬砌同步完成;车辆材料过去是不锈钢、现在是铝合金;控制信号过去是“红灯记”的手持红灯,现在可以无人驾驶(ATP),两者比较具有质的区别;此外,车内功能、性能都在不断改进、完善。地铁属于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品,涉及几百个专业、几百种设备、几百个工种,采用最先进的施工工艺、最先进的通信信号、最先进的运行车辆和最先进的机电设备,体现了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高水平的科技产品。

三、香港地铁

香港地铁之所以成为全世界唯一盈利的地铁公司,关键在于其开发经营模式,是一种以地铁为核心,沿线开发地产和物业及地下商业,这样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地铁建设方便了出行,缩短了通勤时间,创造了大量客流,由此蕴藏的巨大商机对房地产开发形成吸引。同时,开发后的房地产又能积聚更多的客流。随着地面交通拥挤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地铁作为交通工具。为了充分利用地铁带来的大客流量,香港地铁致力于开发地铁沿线写字楼、商场、住宅等物业发展项目,物业带动人流,人流带动物业,市场的聚集效应吸引市区内外大量的乘客需求量。

香港地铁上盖物业项目的开发模式可以概括如下:

参与区域开发规划,获取物业发展权

香港地铁公司具有很强的规划能力,承担了站点周边大片土地的区域或规划及项目规划的职能,通过区域开发规划,更好地实现政府战略,承担部分城市运营商的角色,以此获得政府的支持,香港政府则授予地铁公司物业发展权。香港地铁的成功与香港地铁建设和尝试规划的紧密联系是直接相关的。

与地产商共同开发,共享利润

香港地铁公司在取得车站上层空间发展权后,寻求合作伙伴,利用发展商的资金,交付土地费用,建造大型住宅、写字楼和商场。在与地产商的合同中,地铁公司掌控了整个开发价值链上增值较大的拿地、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环节,而将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的施工建设环节主要交给开发商操作。

地铁物业通常为车站上盖

香港地铁公司选取的地皮、通常为车站上盖。其做法是将地铁车站大厅与上层物业同时发展,在每个车站出口建了很多建筑,成为一个综合建筑体。通过对站点及周边试行地上、地下空间“高强度、高密度”开发,可以节约用地,实现土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上盖商业“只租不售”

香港地铁上盖商业无一例外采取相同的做法,就是“只租不售”,以固定租金或营业额百分比提成方式收租。这样做主要目的是拥有绝对话事权,更有利于商场经营。因为地铁上盖商业拥有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又有地铁大量客流作为保障,商业价值非常高。

5、商业业务

香港地铁沿线主要的商业业务包括海报广告及电子媒体、电讯服务和车站商铺租赁。发展这些业务,主要是要利用地铁的市场优势,为乘客提供额外服务。地铁沿线和机场铁路沿线除采用海报广告板外,香港地铁还推出了一系列新颖的广告媒体,包括列车车身广告、月台和车厢电视广告、车站主体和墙身广告、车厢和车站电子广告板等。地铁流动通信服务进一步扩大,为进出地铁及地铁全线乘客提供更流畅及全面覆盖。乘客除可以使用流动电话,更可以上网或使用其他数据服务。

四、香港地铁开发经营模式的借鉴

香港地铁公司“地铁+物业综合发展经营”模式成功的核心是获取围绕地铁沿线的土地开发权。因此,一个城市要成功借鉴香港地铁的经验,就必须解决好地铁沿线的土地开发权问题。一要转变对地铁功能定位的认识,充分发挥地铁“交通疏散”和“交通引导发展(TOD)两大功能。对于旧区是“线跟人走”,主要满足人们交通出行的需要;对于新区则应是“人跟线走”,通过轨道交通TOD功能的发挥,优化和扩大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果,优化人口和产业布局,同时也为“地铁+物业”的综合开发建设模式奠定资源和市场基础。二要及早做好地铁发展规划和站点周边土地入市桀纣的科学预控。例如,对于深圳,在土地“招拍挂”之前,应科学规划站点周边土地,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减少政府对地铁建设的直接投入。否则沿线土地大多被开发或圈定后,地铁开通后上盖物业的升值实际上是间接造成了政府大量土地价值的浪费和流失。

五、地铁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地铁经济的发展使商业资源向地铁枢纽站聚集,促进了商圈的形成。商圈的形成为商品的交换提供了集中、便利的场所,大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商圈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由集聚而产生的规模经济。

地铁经济的发展使商业资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趋势发展。地铁建造前的零售商业布局以单中心集聚为主。改革开放以后,零售业逐步放开自主经营,零售商业得到发展。商业网点由计划时期星罗棋布散网点变为综合性的大商场。地铁建造后的零售商业布局呈现多中心分散的发展趋势。从国际大城市发展趋势看,城市商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商业容纳能力。如果一个城市只有一个核心商业中心,那么这个核心商业中心肯定会不堪重负。地铁的建设,促使交通枢纽站台增多,地铁线路长度增长,这就是商业资源开始向多中心的方向发展。

篇9

一、全球FDI趋势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在2009年下半年跌至谷底,在2010年上半年出现了缓慢复苏,这意味着在短期内FDI的前景比较光明。从长期来看,FDI流量的增势将逐步恢复。联合国贸发组织估计,2010年全球FDI流入量有望升至1.2万亿美元以上,201 1年进一步增长至1.3万亿至1.5万亿美元,2012年则上升至1.6万亿至2万亿美元。不过,较为光明的FDI前景中仍然伴随有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全球经济复苏还比较脆弱。

FDI流量在2009年急剧下跌之后,目前尚处于恢复阶段。全球FDI流入量在2008年下降16%,2009年又进一步下降了37%,达到1.114万亿美元,而FDI流出量则下降了43%,达到1.101万亿美元。

2008年以来,全球FDI流量的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中短期之内这些变化预计还将继续。首先,2009年全球FDI有一半流入了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全球FDI流出量中有四分之一来自发展中同家和转型经济体。作为FDI的目的地和来源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相对作用还会进一步增强,凶为全球FDI是在这些经济体的带领下复苏的。其次,服务业和第二产业吸收的FDI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尽管此次危机造成了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和附加值下降,但是FDI存量和资产却仍在不断增加。

(一)FDI尚处于恢复阶段

2009年,FDI流量的所有组成部分――股票投资、公司内贷款和再投资收益――均处于收缩状态。跨国并购交易水平下降,以及外国分支机构利润下滑对股票投资和再投资收益造成了严重影响。不过,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利润的改善推动了再投资收益的适当恢复。2010年上半年,FDI重新显现活力。跨国并购交易额――2009年仍处于2500亿美元的较低水平――在2010年前五个月同比上涨了36%。

全球跨国并购市场的日益疲软是造成2009年FDI流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总体而言,海外收购交易数量减少了34%(交易金额下降了65%),而绿地投资项目的数量减少了15%。绿地投资在危机期间表现出一定的抗跌能力,但是反弹的速度比不上跨国并购。跨国并购对金融环境的敏感程度通常比绿地投资强。这是因为,股市的波动模糊了跨国并购所依赖的价格信号,而且跨国并购的投资周期通常比绿地投资短。全球危机减少了FDI的资金来源,从而削减了并购交易数量。虽然低迷的股价降低了交易金额,但是在全球重组趋势的推动下,它们也为那些仍然拥有融资渠道的跨国公司创造了机遇。2010年FDI流量在两种进入渠道中都显示出了复苏迹象,但是跨国并购的反弹速度更快。

基础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FDI均出现下滑。诸如汽车和化工这样的周期性行业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危机伊始,流入制药和食品加工业的FDI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跌力,但是这些行业的FDI在2009年同样遭受了打击。只有少数行业2009年吸收的FDI高于2008年,如电力、天然气和水的分销行业,以及电子设备、建筑和电信业。总体而言,制造业吸收FDI的情况非常糟糕,其跨国并购比2008年下降了77%,由此可见一斑。基础产业和服务业的跨国并购情况略好一些,分别下降了47%和57%。这在削减制造业的影响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另两个产业在全球跨国并购领域的权重。不过,这些产业中的一些行业也遭受了沉重打击: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金融业,其跨国并购交易额骤跌了87%。

从金额来看,私募股权基金带来的FDI在2009年减少了65%,而财富基金的FDI金额则上升了15%。这些基金占全球FDI流量的10%以上。2000年它们所占的比例还不到7%,但是在2007年的巅峰时期它们的占比为22%。融资额的减少以及杠杆收购市场的崩溃影响了私募股权基金的FDI投资。2009年,私募股权基金开展的跨国并购交易额下降至1060亿美元,比2007年的高峰时期减少了四分之一。不过,小规模的交易显露出了活力,而且私募股权基金参与的交易数量实际上也在增加。2010年私募股权基金显露出复苏迹象,不过欧盟提议的监管措施也许会限制未来的交易。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滑以及贸易顺差的影响,2009年财富基金的资金也有所下降。不过它们的FDI活动并未因此减少,从中反映出拥有这些基金的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新投资重新转向基础产业,受金融发展影响较小的产业,以及发展中地区。

(二)公司加快国际化步伐

尽管全球危机对FDI流量产生了影响,但是并未阻止生产国际化的扩张势头。跨国公司外国分支机构在2008年和2009年的销售额和附加值下降的幅度小于世界经济衰退的幅度。因此,外国分支机构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例破纪录地达到了11%。2009年,跨国公司的外国雇员人数小幅上涨,达到8000万人。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在国际生产模式中崭露头角。这些经济体现在是外国分支机构主要的劳动力供应地。此外,2008年这些经济体的跨国公司数占全球8.2万家跨国公司的28%,比2006年高两个百分点。1992年,这些经济体的跨国公司数占全球跨国公司总数的比例还不到10%,从中反映出这些跨国公司及其母国与日俱增的重要性。

2009年,外国分支机构的资产增长了7.5%,其主要原因是FDI流人存量增长了15%,达到18万亿美元。全球股市的大幅反弹,以及FDI流入量的不断增加(保持上涨势头,但是速度却远不如从前)是FDI存量增长的原

因。

(三)全球一半FDI流入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

流入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FDI在连续增长六年之后,于2009年下降了27%,达到5480亿美元。尽管FDI流入量有所下滑,但是面对危机它们的复苏能力似乎比发达国家强,而且它们的下降幅度也小于发达国家(下跌44%)。流人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FDI占全球FDI流人量的比例继续增长,2009年首次达到50%。

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的FDI连续增长五年后,在2009年下降了21%。不过,随着这些经济体的跨国公司的崛起,其FDI流出量的下降幅度也比发达国家小,来自发达国家的FDI减少了48%。来自发展中世界的FDI的复苏速度也非常快。它们的对外投资在全球对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但是它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已经达剑全球对外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一。

在2009年全球吸收FDI最多的目的地中,中国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目前,全球吸收FDI最多的六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三个是发展ql或转型经济体。三分之二以上的跨国并购仍然发生在发达国家,但是在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的跨国并购的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26%上升到2009年的31%。此外,这些国家和地区在2009年吸收的绿地投资占全球绿地投资额的一半以上。从对外投资的角度来看,中国香港、中国和俄罗斯均跻身全球最大的FDI来源地排行榜的前十名。

(四)各地区FDI发展不平衡

2009年,世界各地的FDI流人量均m现下滑;2010年初,流人大部分地区的FDI开始恢复。FDI的演变特征和作用不尽相同,各个地区均有自身的鲜明特点。

1.非洲地区

经过近十年的连续增长,2009年流人非洲的FDI下降至590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19%――其主要原因足全球市场需求的萎缩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F滑。西非和东非的_人宗商品生产商受到了影响。尽管北非的FDI呈多元化,而且不断推进私有化项目,但是流入北非的FDI还足出现了下滑。流入非洲服务业的FDI的下降幅度小于其他行业。由于电信活动日益普及,电信业成为吸收FDI最多的行业。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再加上新兴亚洲经济体的日益关注,2010年流入非洲的FDI有望缓慢复苏。

近些年来,发展中和转利经济体逐渐加大了对非洲的投资。2005-2008年,它们的投资额占非洲吸收FDI总额的22%,而1995-1999年时只占18%。来自巾国、马来两亚、印度和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投资者表现的较为积极,尽管其投资在非洲吸引FDI总额中的比重还不太高。南部非洲和北非投资者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在增加。这些新的投资来源地不仅提供了额外的发展机会,而且其抗跌能力也有可能比传统米源地高,从而增强了非洲抵御危机的潜在能力。

2009年,非洲对外投资总额减少了一半,达到50亿美元。不过,来自南部非洲的投资额却增长至16亿美元。北非仍然是非洲最大的对外投资来源地,其对外投资额占非洲对外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2.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流入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FDI经历了自2001年以来最大的衰退,但它们是最先止跌反弹的地区。2009年,流入该地区的FDI下降了17%,达到2330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跨国并购的下滑,而且这种下滑趋势在服务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下滑了51%)。由于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下滑,地区间FDI的作用得到凸显,目前其投资额占流入该地区的投资总额的一半。该地区的对外投资总额下降了8%,达到1530亿美元,而跨国井购交易额下降了44%。尽管如此,中国仍在海外寻找矿产资源,以及因全球行业重组而带来的并购机遇,因此中国在非金融领域的对外投资继续增长。

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FDI已经开始复苏,由于该地区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因此其复苏速度有可能会逐步加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流入中国和印度的FDI从2009年中期开始就逐步加快,它们不断增长的对外投资有望推动该地区2010年对外投资的增长。不过,流入和流出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这四个新的工业化经济体的FDI有可能仍然保持缓慢、适度的势头。

在亚洲,地区间投资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技术传播、相对优势“循环”以及提高竟争力的工具。它有助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顺序实现产业升级。区域融合和中国的腾飞加快了这一进程,为广大国家创造了发展机遇。此外,顺序升级的进程不仅出现在电子产品等行业,而且进一步扩展到更先进的高技术产品领域。

3.西亚地区

2009年,由于国际信贷市场紧缩,以及国际贸易的下滑,流入西亚地区的FDI下降至680亿美元,跌幅为24%。除科威特、黎巴嫩和卡塔尔以外,流入西亚的FDI全部出现下滑。其中土耳其和阿联酋的下跌幅度最大。土耳其的跨国并购减少,而且出口导向型行业受到了全球危机的沉重打击。西亚地区的对外投资中有87%来自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国家,2009年西亚对外投资降至230亿美元,跌幅为39%。沙特阿拉伯对外投资的增长无法弥补迪拜世界(Dubai World)危机造成的影响。随着此次危机的消退,以及国际信贷市场的趋稳,西亚政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宏伟计划有望推动2010年该地区FDI流大量的复苏。另一方面,在短期内该地区的对外投资仍处于下滑态势。该地区的主要投资者――国有企业――已经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国内经济上,而且迪拜世界危机将继续影响阿联酋的对外投资。

4.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

全球经济和金融动荡的影响导致2009年流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FDI下降至1170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了36%。尽管流入巴西的FDI下降了42%,比整个地区的下跌幅度还要大,但巴西仍然是该地区吸收FDI最多的国家。该地区的跨国并购严重衰退,由于当地国内公司收购了外国分支机构(尤其是在巴西),导致该地区的跨国并购交易额为负。巴西和墨西哥仍然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因此2010年流入该地区的FDI有望复苏,而且在中期内保持增长势头。

由于巴西跨国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向其母公司提供了高额内部贷款,因此巴西的对外投资出现了负数。这导致该地区的对外投资下降了42%。不过,该地区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交易额增至37亿美元,上涨了52%。该地区的跨国公司从2003年开始崛起,在中期内它们将继续推动该地区对外投资的增长。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对外投资从1991-2000

年的年均150亿美元增长至2003-2009年的48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拉美公司――主要来自巴西和墨西哥――在该地区以外扩张市场,其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发达经济体。

自2003年以来,该地区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经济环境,政府政策也有利于国内公司开展重组和进一步海外扩张。如今,该地区主要的外国投资者通常是那些在进口替代时代繁荣发展的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商业集团。此外,巴西、墨西哥等国的私有化政策也导致了国家冠军企业的诞生。最近,巴西政府的刺激措施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海外扩张。不过,国内融资渠道的限制,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紧缩可能会阻碍其对外扩张势头。较低的债对盈余比将继续让这些跨国公司受益,从而减少受危机打击最严重的行业对它们的影响,

5.东南欧和独联体地区

经历了八年的上涨之后,流入东南欧和独联体国家的FDI下滑至699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了43%。2009年流入这两个次区域的FDI均有所下滑,不过东南欧受到的影响略小于独联体。由于当地市场需求萎缩,流入俄罗斯的FDI几乎减少了一半,从而导致与自然资源有关的项目的预期收益下滑,返程FDI投资枯竭。不过,在2009年全球吸收FDI最大的目的地排名中,俄罗斯列第六位。由于该地区最大的投资者――欧盟公司――开展的跨国并购大幅减少,当地跨国并购水平严重下滑。来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投资不断上涨。该地区对外投资的下滑幅度(减少了16%)比流入该地区的FDI的下滑幅度小。2009年,俄罗斯――目前该地区最大的对外投资来源地――成为净对外投资国。强劲的大宗商品价格,新一轮私有化进程,以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大宗商品出口大国经济的复苏,应该有助于该地区2010年FDI流入量的适当恢复。

在庞大的重组和私有化浪潮的推动下,自本世纪初以来,流入东南欧银行业的FDI一直处于上升势头。截至2008年底,当地90%的银行资产归外国企业所有。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外国银行在当地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前不久在希腊爆发的债务危机引发了人们的担忧,担心外国银行的大规模进入有可能给当地带来系统性的风险。

6.发达国家

2009年,流人发达国家的FDI的下滑幅度为各地区之最,其FDI流入量下降至5660亿美元,减少了44%。不过,这次衰退还比不上2000-2003年经济危机期间FDI流入量的缩减程度,尽管本次经济和金融危机的严峻程度远胜于上一次。北美地区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而欧盟27个成员同则较好地规避r这次危机的负面影响,例如,由于公司内贷款的大幅上扬,流入德国的FDI破纪录地增长了46%。另一方面,流入该地区另一个主要东道国英国的FDI比上年减少了一半。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交易额减少了三分之二,而制造业的交易额骤降了近80%。

2010年上半年经济的缓慢复苏稳定了流入发达国家的FDI,而且有望使2010年的流入量超过2009年的水平。从中期角度来看,电力等行业的自由化进程,区域一体化的深入,以及发展中和转型经济体跨国公司的持续关注应该可以使发达国家FDI流入量保持增长。2009年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下降了48%,2010年有望实现复苏,而且受全球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前景的推动,在中期内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有可能加快增长。不过,一些欧洲国家拖欠债务的风险越来越大,而且有可能向欧元区进一步扩散的趋势很有可能遏制这股上升势头。

发达国家的高失业率引发了人们对外向投资影响国内就业的担忧。近十年来,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导致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把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迁往海外。不过,如果FDl可以提高母国的出口或者增强投资公司的竞争力,那么它就能挽救或者扩大国内的就业。有关外向型FDI对国内就业岗位的负面影响的研究结果也是喜忧参半。实际上,这种影响取决于投资种类、外国分支机构的位置以及跨国公司的就业战略。

二、政策导向的新挑战

在继续推动投资自由化的大趋势下,在特定方面对FDI进行监管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其中包含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首先,各国一方面继续推动外国投资的自由化和促进外国投资,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种政策目标来巩固其投资监管框架,政策导向存在二元性。

其次,政府设法重新调整国家与投资者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联合国贸发组织发现,2009年对外国投资产生影响的政策措施中有近三分之一属于更严格的监管,这也是1992年以来此类措施占比最高的一年。

庞大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及许多政府采取的国家援助并未导致投资保护主义。6月底在多伦多举办的二十国集团峰会授权联合国贸发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继续监控东道国的投资政策。

第三,从国际投资协定的层面来看,各国继续签署新的协定(大约每周签订四项);因此国际投资协定网络不断扩大。国际投资协定体制还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如(1)新近出现的整合趋势――尤其是在区域层面;(2)系统性的改革,如标准双边投资协定的重新审评。或者国际投资协定的终止和重新谈判;以及(3)对国际投资协定内容的创新。

最后,投资者一国家纠纷调解(ISDS)体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共同创造了一个机遇,使得国际投资协定体制有望变得更有效、更协调、更平衡,而最重要的是,更加有利于发展。

决策者面临的让投资政策与其他政策相互融合的挑战愈益严峻,而且还要让它们相互协调、相互支持。这包括投资政策与其他政策(与农业、会融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政策)间的相互衔接。一项由粮农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贸发组织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共同起草的国际倡议已经启动,并获得了2010年6月G8峰会的支持,其目的是为负责任的农业投资制定国际规则,这是个积极的信号。尽管金融领域的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但是仍需小心谨慎,因为其结果要与国家在同际投资协定下所承担的义务相适应。

三、促进低碳经济投资

目前,关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政策讨论已经不再局限于是否采取行动的层面。现在的问题是应该采取哪些行动,采取多大力度的行动,以及由准来执行。发展中国家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其中的机遇和风险,同时还要迎接两大挑战:首先,确保融资畅通并且在适当的领域开展投资;其次。创造或获取相关技术。在这方面,跨国公司既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也是低碳投资和低碳技术的供应方。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既是导致气候变化问题的原因之一,也是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实际上,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全球积极开展低碳投资。联合国贸发组织估计,2009年仅流入三个主要低碳行业(可再生能源领域、循环再利用领域以及与环保技术有关的产品制造领域)的低碳FDI就达到了900亿美元。跨国低碳投资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随着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其潜力将不可限量。

尽管许多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吸引低碳外国投资和技术仍能为它们提供机遇。其中的利益包括扩大生产能力,提高出口竞争力,缓和全球气候变化,并且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从长期角度来看,后者是大势所趋。

决策者必须把收益最大化,同时把低碳外国投资的风险降至最低,但是这并不能一蹴而就,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毫无经验。此外,促进低碳外国投资以及相关技术转让的国家战略必须与国际层面的气候变化和投资政策相互协调。不过,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金融资源以及有效完成这一任务的制度能力。有鉴于此,建立国际支持框架至关重要。

联合国贸发组织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的诸多挑战,以及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利用跨国公司实现发展的机遇。贸发组织建议推动全球合作伙伴关系,让投资与气候变化政策相得益彰,从而促进低碳国投资。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一是建立清洁投资促进战略。应将低碳外国投资的潜在作用纳入发展中国家适合本国的行动方案,建立扶持性政策框架。

二是实现清洁技术的普及。发展中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方面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瞄准相关技术,建立技术跨界流动框架,促进通过国内公司和外国子公司的联系传播技术,以及增强国内企业的吸收能力。

三是确保国际投资协定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必须注意,国际投资协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在国际范围内创造稳定、有规律的投资政策环境,并且提供投资保护,国际投资协定可以提高一国对低碳外国投资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国际投资协定有可能限制东道国制定便利措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权力。

四是协调公司温室气体排放的信息披露。要实行统一的公司温室气体报告标准,应加强为制定全球气候披露标准所作的努力。

五是成立国际低碳技术援助中心。此类中心可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制定并实施国家气候变化缓解战略和行动计划。

四、中国FDI的趋势和特点

(一)FDI流入流出基本情况。

根据贸发组织的估计,中国2009年FDI流入量约为95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FDI流出量达到约48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六。截至2009年底,中国内向FD]存量约为4700亿美元,外向FDI存量约为3000亿美元。

(二)中国对外投资的潜力。

对中国而言,继续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海外投资)已成为其经济持续发展、再上台阶的必然要求。按照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假说,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到了海外投资大规模增长的阶段,目前海外投资和吸引外资1:2的比重可望在不远的将来升至1:1。

(三)中国对外投资的作用。

近年来,亚洲地区由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驱动的产业升级过程出现了一些新特征:首先,区域内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产业调整和升级的贡献不断增大;其次,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到了区域产业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第三,更多的产业和更高技术的产品加入到区域内“雁阵”式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在亚洲新一轮产业调整和升级过程中,中国正日益显示出成为领头羊的巨大潜力。例如,2009年中国在东盟的直接投资近3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其他发展中区域(特别是非洲)重要的外资来源。中国对非投资在2006年到2008年达到年均26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仅次于南非。

篇10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北大又出新闻了,或者你也可以叫它娱乐新闻。北大弄了个“奢侈品”培训班,上课15天,学费89000元,平均下来就是一天6000元。本身的目的就是给学员教授有关奢侈品的内容,培训班本身就成了一种奢侈品,这叫“有教有类”,或者时髦点,就叫“情景教学”。

这样6000元一天的培训班都是谁在上呢?除了来自产业链上不同领域的管理人员之外,就基本上都是明星 。虽然说知识就是金钱,但是除了教授点石成金的速成术之外,让人实在想不通这6000元和一天时间的培训中间是怎么迅速完成转换的。

明星是不缺钱的,北大是不缺知识的,更重要的是明星都很希望镀一层北大的金,北大也很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把自己的招牌转化成“金子”。一切看上去好像都很合拍,很“郎才女貌”。

据说世界奢侈品市场中国就占了相当分量的比重。前几天,世界大学最新排名公布,北大好像又下滑了几位。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北大在忙什么呢,原来是在忙着准备6000元一天的奢侈品培训班去了。

“弹性退休”对谁有利

日前,当人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长透露:“有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此消息一出遭到90%的人反对。

明白人一眼就看出,延长退休年龄对公务员有利,对工人不利。现实情况是,收入高、待遇好、工作轻松,决定了公务员群体不想退休。有些人甚至通过修改出生年龄以达到晚退休的目的。延长退休年龄,无疑是公务员的“福音”。而对于工人来说,不少企业效益不好,在岗工资常常还不如退休后所拿的工资高。

“弹性退休”制度关键是如何“弹”。公务员延长退休年龄,空缺位置自然就少了,千军万马报考公务员将更加激烈,最终不利于年轻人就业。因此,公务员退休年龄不应“弹”长,甚至必要时可通过提前退休减少冗员。

炫富弊大于利

日前,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财富报告”。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上拥有百万资产家庭第四多的国家。另有报道称中国已成亚太区第二大富裕人士集中地。

富人多少、增长快慢,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却非常不全面甚至容易出现偏颇。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区域严重不平衡的国家而言,拿这一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的快慢、财富发展的速度,更加不合适。2007年,8亿农民年平均收入仅为4140元人民币,而资产(不包括房产)超过670多万元人民币(100美元)的富裕人士达到了41.5万位,坐拥2.12兆美元财富总值。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程度。

从人均GDP上看,2007年仅为2360美元,远远落后于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8亿农民更在这个平均线以下。实现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而没有农民的小康何谈全面小康社会。只一味关注富人增长多少,弊大于利。

“内需”缘何拉而不动

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8月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大约为20万亿元,但按全国13.2亿人口平均来看,每人仅1.5万元。且不说其中分布不均,即使真是人人有1.5万元存款,这些钱能干什么呢?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哪样不需要考虑?而这些必须花钱的项目是如此之贵,老百姓当然要未雨绸缪。这样一来,百姓手中还有多少钱可用于我们所说的“内需”呢。20万亿元存款总量真不是个小数,但从平均看,我们真的没有多少“内需”可拉。

显而易见,内需拉动不起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百姓有钱不花,而在于百姓钱实在不多,而顾虑却多多。所以,如果想拉动内需,其前提是先提高百姓的收入水平。

实际上,过去的实践也表明,尽管我们一再呼吁拉动内需,而内需并没有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在关键时刻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是仍以它自己的步子,慢慢

前行。显然,在我们现行的状况下,内需不是靠说一说或呼吁一下就能拉动的。

好鼓无需重捶?

又一个国内知名企业倒在了同一种化工原料之下,这一次三聚氰胺竟然跑到了鸡蛋里。它是如何进去的?中国的老百姓一头雾水,而更让大家不解的是,为什么接连出事的总是大型企业。

在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之前,长期的形象宣传和品牌培育已经让这些企业的产品拥有忠实的消费群体,在社会上口碑甚佳。也因为如此,当这些知名生产商最终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开了“软档”,出了“败招”后,所引发的社会风暴就特别巨大,其对整个行业生存环境和消费信心的破坏也非一般小企业、小品牌可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三聚氰胺事件给所有大型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课。

在某些官员眼里,名企业、大工厂是班里的“三好学生”,这样的好孩子无需监督管理就能长大成才。殊不知,在利益面前,摆脱了法律监管的企业战车,会像脱缰的野马在逐利的疆场上横冲直撞,甚至不惜以身试法,这是资本的原始冲动。因此,勒紧手中的缰绳,防止企业越过雷池,这不仅是对大众负责,也是对企业负责。

公民与公权力

去年我国民告官案有10万件以上,但胜诉率不足三成。

在当前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博弈。特别是,在公民与公权力之间,也呈现出林林总总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