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仪范文

时间:2023-04-12 09:3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测绘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测绘仪

篇1

关键词:RTK;全站仪;联合作业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测绘仪器的进步,全站仪和RTK测量的方式已经成为当今地面测绘的主流。同时,两种测绘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有其测量技术的局限性。随着快节奏工作效率的要求、以及对测绘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使用RTK或者全站仪测量的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工程测绘的需求。为了解决工程测量中多样式的测绘需求以及弥补由于单独使用一种测绘方式测绘作业的局限性。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采取全站仪和RTK联合作业方式以便适应现代测绘的需求。

一、 RTK及全站仪工作原理

(一) RTK是利用GPS差分原理,利用载波相位实现实施差分定位。RTK测量包括放置在已知坐标点上的基准站和用于测量的流动站,并通过通讯设备(广播链路、手机通讯链路、网络链路等)将主站的观测数值实时传输到流动站接收机,流动站接收机在移动的状态下求解整周模糊度参数,实现实时获得流动站测量的点位坐标。

(二) 全站仪是把测距、测角、微处理机等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体能够自动控制测距、测角、自动计算水平距离、高差、坐标增量等的测绘仪器,同时自动显示、储存、记录和数据输出。

1.RTK及全站仪工作使用条件

(一)全站仪的使用条件

1 只能在有充足的光源情况下作业。因为普通全站仪须要人眼照准目标,没有光线或者光线太弱,人眼就很难照准观测目标。

2测站和目标点需通视。即观测的目标和全站仪之间的连线上不能有任何遮挡物。以上两点是使用全站仪测量必须要满足的条件,缺一不可。

(二)RTK的使用条件

1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测点的位置。所以,RTK测量时要保证上方有一定的开阔空间,即保持RTK与GPS定位卫星能保持光学通视,并且能保证能与一定数量的GPS卫星保持光学通视。

2RTK的主机间无需光学通视,即用于作为固定不动的基准站的主机与用于数据采集测量的移动站主机无需通视。但是RTK两台主机之间需要某种无线传输设备将基准站上的观测数据实时地发送给移动观测,在移动观测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的同时,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GPS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移动观测站的三维坐标。所以只要二者之间的通信存在,那么二者之间就可以依靠电磁波传送的信息进行坐标计算。

从二者的使用条件上来看,对天通视要比光学通视容易得多(当然隧道等工作除外),所以从这点上来看,RTK要略胜一筹。

二、 RTK及全站仪测绘距离

(1)RTK技术测量距离

根据GPS相对测量原理及RTK技术原理,只要基准站和移动站同时能接收相同的一定数量的GPS卫星信号并且在基准站和移动站之间能保持数据传输就能计算出移动站的三维坐标。由于CORS基准站的建立及使用中国移动信号作为数据传输的载体,RTK技术目前在山区测量也能保证30公里距离。

(2)全站仪测量距离

全站仪工作要使用红外线或者激光来测量距离用于推算坐标,红外和激光的波长非常短,用来测量直线距离,而且要反射回全站仪的测距头,因此只能保持光学通视才能工作。并且,照准目标需要人眼照准,这大大限制了全站仪测量技术。一般最都适用于2公里以内。

三、 RTK及全站仪测量误差

(1)RTK测量主要是通过接收的GPS信号解算基准站和移动站得相对位置关系,所以其误差主要来源于基准站和用于解算相对位置的GPS信号。故RTK技术测量的误差相对稳定,测量精度均匀。

(2)全站仪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距离较短,故在测量过程中为了完成测区数据的采集要不断地进行搬站及后视,根据误差传播理论,进行重复设站及后视,会差生误差积累。所以全站仪测量有误差积累,重复设站次数越多,误差积累越严重,采集数据精度越弱。

四、RTK及全站仪其它测量功能

RTK及全站仪测量主要功能就是为了获取待测点的三维坐标,然后通过坐标可进行相关的测量。然而,全站仪有个特殊功能是RTK测量所不具有的即全站仪的测角功能,这就使得RTK在测量工程中也无法完成某些全站仪能完成的工作。

五、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常规测量工作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原则,从流程可以看出,完成一个测区的测量工作需要多次进出作业现场,完成一次测量需要多人完成。并且,在同一点上多次设站,导致作业效率低下,数次设站也将造成不必要的精度流失(如对中误差和定向误差增加等)。采用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打破了常规的测量模式,可克服作业过程中工序过多的弊端,简化原有的首级、加密、图根的选点、观测、计算过程、可使工作效率极大的提高。不管在任何数据采集过程中,在RTK能够观测的地方尽量使用RTK进行观测,在RTK观测受限的附近,采用RTK进行图根点测量,然后使用全站仪进行测绘。

如在地形测绘中,空旷地方采用RTK进行地形数据采集能发挥RTK极大效率,速度快,不用重复设站,一人就可操作。在城镇地籍、地形测量中,由于城区建筑物密集,用全站仪做图根导线非常困难,并且很多地方导线无法穿越,此时采用RTK配合全站仪测量可以发挥相互优势,使用RTK测量图根点,全站仪测量碎部点。

又如在线状工程测量中,为了进行线状工程测量,如果只采用全站仪测绘,须在线状工程中心线附近进行大量控制测量。这样,为了获取少量测量数据需要进行大量的控制测量,使得测绘效率非常低下,而成本上会大大增加。而单纯采用RTK进行测绘,在线状工程测量中可能会出现RTK测量盲区。并且,由于RTK无法测量角度,故在测量过程中又有其弊端,某些特殊要求测量无法达到。比如输电线路测量中,RTK无法测量交叉跨域中输电线路的悬高,而用全站仪通过在测量点附近测量该点至待测悬高点正下方的平局和至待测点的仰角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架空线路的悬高。

采用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不但能够解决RTK测量过程中存在的盲区和必须测量相关角度才能达到测量目的外,还能大大的减少全站仪为了线状测量而耗费的控制测量时间和人力。

六、 综合以上事例,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有以下优势

1.效率高。RTK和全站仪联合采集数据可将有关数据一次采集完成,避免了作业人员重复进入同一作业区域,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生产时间。

2.精度高,精度均匀。该方法尽量避免了重复设站,减少了测站对中误差和定向误差,有效地控制了测量误差积累,成果更加可靠。

3.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测距仪测距较短,测站至测点间要求通视,但全站仪可测量角度,进而计算建筑物、输电线路悬高等;而RTK不要求两点间满足光学通视,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讯和对天基本通视,测量半径非常大,特别是建立了CORS站或者借助于移动信号作为数据传输载体的RTK技术,避免为了测量局部而所作大量控制测量。

篇2

关键词:电子全站仪;测绘工程;注意事项

从性能来看,电子全站仪不但可以进行角度测量,并且能够进行距离测量。因而在测绘工程中得到普遍的应用。通常而言,电子全站仪通过一次安置的便捷,便可以实现全部测量任务。与传统的光学仪器相比,电子全站仪操作简单、测量准确。那么,电子全站仪的应用现状如何,在测绘工程中该如何应用,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将一一进行探究。

1电子全站仪应用现状

从电子全站仪的组件情况来看,其乃是由测角系统、补偿系统、光学系统以及外设系统等共同组成。对于地面测量技术而言,全站仪的问世标志着该项技术的里程碑式进步,原因在于,电子全站仪融合了测量、数据存储等功能于一身。从电子全站仪的研发过程来看,早期的全站仪体量相对较大,研发成本相对较高,尽管其能够在测绘方面发挥技术优势,但是由于各种阻碍因素的存在导致推广起来有一定限制。20世纪80年代,借助集成电路、半导体等元件性能不断提升,使得电子全站仪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最终变成小巧、轻便、价格实惠,在小面积范围测量、隐蔽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等多个领域中展现出良好的数据采集功能。

2全站仪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电子全站仪操作十分简单方便,而且精准度比较高,因此其在测绘工程领域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如果应用不当效果将会事倍功半。具体应用中,应该控制测量,并且增补图跟点或者测站点。2.1控制测量在实践中,电子全站仪对于一些复杂地形的测绘效用明显,如带状地形等,其优点在于布线较为便利,同时便于操作者进行实时观测,测绘的精度相对较高等等。尤其在测绘人员应用GPS的情形下,全站仪的布网方式更加便利,更易于操作者进行实时观测,测绘的精度极高、其不足之处表现为,一般必须根据对应的等级测量要求加以实时观测与计算。在应当电子全站仪进行测绘过程中,能够实现平面与高程控制的同步,三角高程测量精度较高。此外,操作人员通过将全站仪安置在测点间保持棱镜登高,则能够有效地实现测绘精度的提升。2.2增补图跟点或者测站点从城市测绘实践来看,通过测绘人员会遭遇测量控制点数量不足的问题,遇到此种问题时,测绘人员必须进行图跟点或测站点增补处理,通常的做法是,依托全站仪极坐标法,对图跟点等加密处理,之所以采取此种做法,原因在于能够便利计算,限制相对较少,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测绘人员工作量,并且能够使测绘精度达到要求。由此看来,在测绘过程中应用极坐标测量法效果明显,通过此种方法,在高等级测量的控制点上进行测站设置,并推算出待定点三维坐标。

3测绘工程中应用电子全站仪的注意事项

电子全站仪在应用的过程中,很多细节都是十分关键的,为此,使用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宜:①电子全站仪在剧烈震动之后其测量功能会受到影响。为此,在运输电子全站仪的过程中,要注意防震,尽量减少震动。②使用电子全站仪之前,应检查仪器箱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仪器从仪器箱取出或装入时,要握住仪器提手和底座,不可握住显示屏的下部,切不可拿仪器的镜筒,否则会影响内部固定部件,从而降低仪器的精度。③为了避免震动,应尽可能选用木制三脚架来架设仪器,以便仪器更为稳固。④为保证观测精度,在强的太阳光照射下时,应给仪器打伞,并带上遮阳罩,不要将仪器直接对准太阳,否则会严重伤害观测者的眼睛,也会对仪器造成损坏;在潮湿环境中进行测量时,作业结束后,要及时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和灰尘。只有在细节处加以重视,才能切实发挥电子全站仪在测绘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增长使用寿命。

4结语

根据上文的介绍和阐述能够看出,电子全站仪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原因在于其同先前的测绘仪器与设备相比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具体表现为智能化与操作便捷等。对于广大测绘人员而言,应当对电子全站仪的性能、组件等形成系统化地了解,唯有如此,方才能够在测绘实践中有效地应用该设备进行测绘,进而确保测绘工作的效度。同时,测绘人员通过对该设备的了解,能够有效地使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进而降低项目成本,最大程度地发挥电子全站仪的效能。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电子;全站仪;测绘;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子测距技术的出现大大地推动了测速仪的发展。用光电 测距代替光学视距,用电子经纬仪代替光学经纬仪测角,使得仪器的测量距离更大,时间更短,精度更高。随着仪器结构,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便出现了全站仪的概念。

一、全站仪基本原理

全站仪自身带有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快速而准确的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放样点的方位角与该点到测距点的距离,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

全站仪上半部分主要有测量的四大光电系统,也就是水平角测量系统、竖直角测量、水平补偿与测距的系统。运用键盘就可控制操作指令、数据以及设置参数。综上各系统在功接口接入总线和微处理机联系在一起。

微处理机(CPU)是全站仪的核心部件,包括寄存器系列(缓冲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指令寄存器)、运算器以及控制器组成。微处理机的核心功能是按照键盘指令启动仪器实施测量工作,执行测量过程中的检核与数据传输、处理、显示、储存等方面操作,保障整体光电测量工作顺利实施。输入输出设备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装置(接口),输入输出设备使全站仪能与磁卡和微机等设备交互通讯、传输数据。

二、全站仪的应用

(一)控制测量。在控制测量中,使用全站仪的基本测量功能布设全站仪导线,特别适用于带状地形和隐蔽地区,如线路控制测量和城市控制测量:布设导线网和边角网十分灵活,观测方便,精度高;特别是与GPS全球定位系统配合,布网形式更灵活,观测更方便,精度更可靠。但需按相应的等级测量要求进行观测和计算,不能使用坐标测量功能。

平面和高程控制可同时进行,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完全可以代替四等谁准测量,仪器安置于两个测点之间并使两个棱镜同高,不需要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可以提高观测精度。

(二)地形测量。在地形测量过程中,使用全站仪的程序测量功能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前方交会、后方交会等,不但操作简单,而且速度快、精度高;并可将控制测量和碎部点测量同时进行;通过传输设备可将全站仪与计算机、绘图机相连形成内外一体的测绘系统,从而大大提高地形图测绘的质量和效率。

(三)工程放样。使用全站仪放样测量功能可将设计好的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等设施的位置,按图纸要求快速、准确地测设到施工现场的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特 别是一些造型复杂、要求高、规模大的建(构)筑物等。

(四)变形监测。在建(构)筑物的变形观测、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测中,使用全站仪的坐标测量功能对变形部位的三维坐标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变形规律,保障结构安全。

三、全站仪的发展分析

(一)全站仪发展简介

电子全站仪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组合式(积木式)全站仪,它由测距头、光学经纬仪及电子计算部分拼装组合而成。可测出平面距离、高差、方位角和坐标差,这些结果可自动地传输到外部存储器中。其优点是能通过不同的构件进行多样组合,当个别构件损坏时,可以用其他构件代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早期的全站仪都采用这种结构。代表产品有日本索佳生产的RED mini短程测距仪加DT2, DTI、或DT5电子经纬仪等。

第二代阶段为经典型全站仪,也称为常规全站仪,它具备全站仪电子测角、电子测距和数据自动记录等基本功能,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存储数据。有的还可以运行厂家或用户自主开发的机载测量程序(如偏心测量、对边测量、悬高测量等)。代表产品有徕卡TC系列、拓普康GTS-300系列、南方NTS-312等。

第三阶段为可扩展全站仪,具有上面两个阶段产品的所有功能,同时增加了数据传输的插卡装置,便于将观测数据直接记录在磁卡上。提高设备的数据存储量,便于实际应用。扩展卡可以直接(或通过读卡器)连接电脑,方便用户进行数据传输。代表产品有徕卡TC-1100、索佳SET2C(专业卡)、拓普康GTS-700、南方NTS-362等。

第四阶段为电脑型全站仪。支持W工N CE系统,测量程序更加丰富,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并可全汉字显小。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编写测量程序,从而使用户真正地成为仪器的“头脑”,使仪器按照人的意愿去进行工作。数据传输可采用电缆传输、PC卡传递、无线通讯。还可以进行系统开发。代表产品有索佳POWERSET SET}000、尼康DTM750、杰利FADY-511、南方NTS-9608等。

(二)全站仪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发展创造需求,需求指引发展,全站仪作为最常用的测量仪器,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它便开始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传统作业方式,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虽然GPS技术在大地测量领域已广泛应用,但在测绘领域中全站仪依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有着GPS接收机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点。如价格相对较低,不需对天通视,选点和布点灵活,带状地形及隐蔽地区适用性强,精度高等,数据处理能力强大。

全站仪早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硬件设备上,如减轻质量、减小体积等;中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软件功能上,如水平距离换算、自动补偿改正、加常数乘常数的改正等;现今的发展则是全方位的,如全自动、智能型。

(三)全站仪发展方向

(1)全站仪自动补偿功能

在测量工作中,整平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仪器的发展,全站仪的补偿功能越来越完善,原本必须先粗平再精平的,先看圆水准气泡再看长水准气泡,经过反复几次才能把仪器整平。现在不少仪器已经用一个圆水准气泡完全代替整平,只要气泡居中仪器就整平完事,其他的用仪器本身的电子气泡补偿,其精度完全可以掌握。比起原本的整平方法无论在时间上、效率上还是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2)全站仪与GPS的合作

伴随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使用GPS接收机或全站仪已经难以满足实际测量工作的需要,这样就会在同一工程中同时采用两种仪器,联合应用,但由于GPS与全站仪的开发完全基于不同的思路,两者数据直接共享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就要求全站仪与GPS的有机结合成为一套设备,便于突破传统的作业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业”,实现优势互补,真正摆脱传统测量方法的束缚。

(3)影像全站仪

将数码相机和全站仪有机结合用于三维建模的测绘仪器,实现工程测量与数字近景测量相结合,利用相应的三维建模软件,能对地形、建筑物、文物等对象快速生产高精度可测量的三维数字表面模型。

(4)实现数据共享

由于对仪器实时作业的要求,“内业”的“外业化”便显得十分必要。过去从外业到内业再到外业的工作过程,将被一次性的外业工作所替代,而这种效率的提高,需要以仪器间数据的共享为基础。这种数据共享主要是指全站仪和其他类型的仪器(如GPS接收机、数字水准仪)之间的数据交流。通过不同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流,从而减少内业、外业之间的衔接,提高测量工作的自动化水平。

结语

而工程测量则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带有普遍性的工作。随着技术的进步、仪器工具的更新和改进,促使工程测量工作越来越简化,精度也越来越高。而合理科学的运用全站仪进行测量,仍需我们进一步的积累经验和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字】全站仪;地籍;测绘;数据。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对地籍图的需求将急剧膨胀。地籍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澄清城镇土地的属性、位置、面积、用途、经济价值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一、地籍测量的意义和作用

地籍测量是获取和表述宗地的权属、位置、形状、面积、用途等基本情况的工作。地籍调查测量的成果,是土地登记所必需的基础资料,查清土地权属关系,测定宗地界址点、线及面积,登记土地准确数据,发放合格土地使用证,建立完整地籍档案,是地籍管理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也是建立和健全现代化地籍管理的保证。数字化地籍测量是采用数字测量技术进行的地籍测量,它在野外是全数字采集,室内是在计算机上处理,它的成果主要是各种资料的数据光盘,非常便于用计算机来管理和今后计算机在土地管理中的使用,同时也是地理信息系统必备的基础。在测量同时得出的数字化地形图,也是其它各有关部门如城建、规划、邮电、水利、公路等单位进行计算机管理的一个基础图件资料。

二、全站仪的导线控制测量

导线控制测量是用于图根控制测量的一种基本手段,往往采用近似平差即可。由全站仪直接测定各导线点的近似坐标值,平差计算就不用像传统的导线近似平差计算那样,先进行角度闭合差计算和调整,然后推算方位角,再进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最后根据平差后的坐标增量计算导线点的坐标。全站仪导线控制测量可以直接按坐标平差计算,采用坐标法进行导线近似平差,直接在已经测得导线点的坐标上进行改正,方法简单,易于掌握,避免了传统近似平差法的方位角的推算和改正,以及坐标增量的计算和改正,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不易出错。同时可以看出传统附和导线测量需要两条已知边,作为方位角的检核条件,而直接坐标法,只需要一条已知边和一个已知点即可,使导线的布网更加灵活。

1、全站仪在地籍测量中的碎步测量

全站仪在地籍测量中的碎步测量主要采取极坐标法,用全站仪进行量测角度,距离,全站仪自动记录野外采集数据每个组三人组成:一名立镜,另一名观测员,第三名绘图员进行现场点号标注及野外草图绘制。

2、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及内业成图

(1)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在外业测量中有些点无法用常规方法进行测量,所以必须运用全站仪的一些特殊方法并借助内业手段将图成功画出,下面就结合“全国二调”测量中遇到的几种测量方法介绍如下:

首先是距离交会

假设A、B为已知控制点,P为待定点,测量了边长DAP和DBP,根据A、B点的已知坐标及边长DAP和DBP,通过计算求出P点坐标,这就是距离交会。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定点的精度,避免边长测量错误的发生,一般要求从三个已知点A、B、C分别向P点测量三段水平距离DAP、DBP、DCP,作两组距离交会。计算出P点的两组坐标,当两组坐标较差满足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P点的最后坐标。

其次是偏心测量

假设A、B为已知点坐标分别为A(Xa,Ya)B(Xb,Yb),P点为待测点,由于棱镜无法到达P点,用全站仪中偏心测量的方法测量界址点P的坐标。运用全站仪中自带的偏心测量,在A点设站,将全站仪调到偏心测量,输入后视点B的坐标,输入CP之间的距离,并注明C点位于P点的左侧,然后照准后视B点,在C点立镜,在此情况下测得C点为P点坐标。

(2)内业成图

对应于外业测量分组情况,内业工作配备了相应的计算机,采用CASS7.0绘图软件,可以进行图形编辑,最终生成地籍图和宗地图,并自动进行面积计算。

首先绘制宗地图

完成绘制地籍图后,在计算机屏幕上去掉相应的图层要素,只保留界址点。街坊划分,将同一街坊进行重新统一编号,在计算机上再定义一个个封闭的宗地,标注界址点的边长宗地号及地物类别等,形成包含宗地号,地类号,宗地面积和界址点号等项内容的宗地图。

其次检查与验收

为了确保所有地籍图的质量,除了施测过程中加强检查外,在地籍图测完后,必须对成图质量作一次全面检查。首先是小组自查、互查的过程检查,然后是作业单位最终检查;一级验收:即甲方对测绘产品的一次性验收。质检工作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各级检查配备足够的技术力量,有计划有组织地工作,各级检查不得省略或代替,各级检查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和精度统计表。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应作为生产的工序,纳入到生产中。过程检查的时间间隔应短、批量应少,项目运行过程中质检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过程产品上交期限,及时反馈质量信息,使得后续工作规范运行。最终检查项目要齐全,要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质量评定标准。确认测绘产品作业质量合格后,方可将最终成果交甲方验收。过程检查后评定成果作业质量,单位检查后,核定成果成图质量,不合格成果返工重测,一定保证提供给用户的都是优良产品。

三、全站仪数字测图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采用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使用全站仪于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施测界址点、地物点坐标和高程点,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观测数据、野外绘制草图、记录观测点号和相应地物及属性。

2、将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将数据格式转换为CASS软件数据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号,对应草图绘制数字化地籍图及宗地图等。根据相应图式、规范和设计书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

3、根据回放图外业补绘地物。地籍图是专题图,它首先要反映地籍要素以及与地籍要素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地籍图内容主要有:地籍要素、数学要素及地物要素。

a.地籍要素。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类号、地籍号、座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名称以及土地等级等。

b.数学要素。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数学要素包括:大地坐标系、坐标格网线及坐标注记、控制点点位及其注记、地籍图分幅索引图、地籍图比例尺、本幅地籍图分幅编号、图名及图外整饰等内容。

c.地物要素。包括:建筑物、道路、水系、地貌、土壤植被、注记等。

4、图件整理和汇总统计

一般规定地形图图形编辑要充分考虑对建库的影响,对一些较大的的地形、地物,必须保证其目标对象的统一、保证地物符号的一体化,即一个地物只能一个符号对其进行表示,不能用几个或多个对象组合起来进行表示。图形编辑时,要保证各要素图形真实反映实地地物的形态特征,不能出现变形扭曲。线划应光滑、自然、清晰,无抖动、重复等现象。

四、结束语

随着数字产品的日益丰富,数字化地籍管理系统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应用数字化测图技术,通过全站仪进行高效率、高质量地测绘,使测绘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琪;数字化测绘在地籍中的应用[J];调查与研究;2009。

篇5

【关键词】静态GPS;GPS-RTK;全站仪;城市测绘

一、GPS定位技术和全站仪测量工作原理

实时动态测量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快速地获得测量点的三维定位坐标值。全站仪是指能自动地测量角度和距离,并能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将测量数据传送给相应的数据采集器。全站仪的工作原理是在测站上架设仪器,以测站为中心和依测站上的已知方向,测定已知方向与所求点方向间的角度和测量测站点到各碎部点的距离,以确定所求点在图上的位置。

二、GPS-RTK和全站仪联合测量的优点

(1)作业效率高。流动站采集1个碎部点仅5s左右,即使是做一级GPS控制点,也只需要几分钟,其作业半径可达几公里,无需迁站。(2)测量精度高(平面精度可达2cm~3cm)、点位精度分布均匀,完全满足地籍测图和控制精度要求。(3)GPS-RTK和全站仪联合进行测量,简化了原有的首级、加密、图根的选点、观测、计算过程,大大加快了数据采集速度,缩短了作业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4)GPS-RTK和全站仪联合测量碎部点,既解决了水平方向遮挡(全站仪)问题,也解决了上方遮挡(GPS-RTK)问题,避免了单独使用GPS-RTK或全站仪作业的局限性。

三、GPS-RTK和全站仪联合的实施

1.作业依据和设备。(1)作业依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地籍图图式》、(CH5005-94)《地籍测绘规范》、(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JJ88-99)《城市测量规范》、(GB/T9292-1995)《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等。(2)仪器设备:GPS-RTK两台套、全站仪1台、测图软件、电脑两台等。作业前仪器设备均应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和精度均符合标称精度。

2.作业组织安排。(1)用GPS-RTK布设一级GPS控制点,布设的点位密度以直接满足地籍细部测量为宜。(2)用GPS-RTK技术测量测区内的道路、管线、球场、围墙等。(3)建筑物、界址点和其它用GPS-RTK采集,有困难的地形地貌用全站仪采集。

3.3GPS-RTK控制测量。直接以GPS四等点作为起始点,用GPS-RTK技术布设一级GPS点25个,每个GPS点至少与两个相邻的GPS点通视,充分满足地籍细部测量要求。

4.地籍细部测量。GPS-RTK采点必须保持净空,不能有遮挡,以使其能够接收到高度角>15°不少于3颗的有效卫星,并使卫星几何图PDOP<6。同时选点周围应无大面积水域,要远离强电磁场的干扰,选点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在50m内不能有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递通道。在建筑物密集区、树木密集区和对空通视受限制的地段,则用全站仪直接在控制点上采集碎部点。

5.内业数据处理。外业数据采集完毕后,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在计算机上用测图软件直接编绘地籍图、生成宗地图、量算面积、汇总统计。

6.实地检查及精度分析。首先是点位精度的检查,用GPS-RTK测量出待检查点的坐标,然后与图上坐标对照,确保其精度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其次是边长检查,采用钢尺量距,丈量边长与反算边长相比,确保其精度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最后进行地形、地物检查,对于漏测的地物及时进行补测内业处理时把补测的坐标数据展到原地形图上,进行地形图的修补。界址点测定精度要求: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相邻界址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5c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不大于±5cm。

地籍图精度要求: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碎部点对于邻近图根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6mm。GPS-RTK测点的点位中误差为2cm~3cm,满足精度要求。

综上所述,GPS技术和全站仪已成为现代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操作简单、数据准确、携带方便,提高了测绘工作效率,为城市地籍测绘的数字化提供了最为简便经济又行之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GPS ,RTK测量, 全站仪 ,数字化测图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ps-rtk measuring technology GP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project, the detail of how a RTK technology and combining tachometer, bring their own advantag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digital mapping and speed. At last, it points out that the limitations of RTK technology and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Keywords: GPS, RTK measurement, tachometer, digital mapping

中图分类号: P2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时代的高速发展,使得全站仪完全代替经纬仪和测距仪,成为地形图采集的主要仪器,并在传统的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中得到充分应用。辅以配套的数字化测图系统软件,提高了作业效率。但图根控制点布设都是通过导线测量或者静态GPS测量,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近几年,随着GPS-RTK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应用RTK技术来布设图根控制点,在作业精度和作业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需要接收卫星信号并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数据,RTK技术受卫星状态、测区周围障碍物、大面积水域、其它无线电波等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所以直接利用它来测图效率不一定令人满意。考虑到以上情况,将二者结合起来,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数字化测图,有效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速度。

二、RTK基本原理

RTK测量技术即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测量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的以载波相位测量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标志,它由三部分组成,即基准站接收机、数据链、流动站接收机。

RTK工作原理是:在已知高等级点上或任意点上(基准站)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和测站信息,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受基准站传输的数据,然后流动站借助于数据处理程序将观测数据和基准站数据组成差分观测值,并进行实时处理,解算其三维坐标。

三、在工程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

大唐国际庄河核电厂1:1000陆域地形图测绘工程是为大唐国际庄河核电厂的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总平面布置提供地形资料,同时为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地质调查、岩土工程勘察和水工构筑物的布置等提供相关的基础资料。本次陆域地形测量除大面积的陆地以外还有一小部分在海岸线以下,测区面积3.6㎞2。测区东、西、南三面濒临黄海,陆地是起伏的丘陵地,沿海岸线边分布着陡崖和较大的斜坡。测区内多为街区式居民地,部分沿海边附近为散列式居民地, 房屋周围树木覆盖较少,通视条件较好;大部分为旱田,一小部分平坦地区是水田,沿海边修建了大规模的水产养殖场。考虑到测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用GPS-RTK和全站仪相结合的方法。

2、作业过程

(1)、求定测区的转换参数

GPS-RTK测量是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的,而测区的坐标系统为北京54坐标系,它们之间存在坐标转换问题。因此,首先要求出测区的转换参数。计算测区的转换参数,至少需要2个以上的点分别有WGS84地心坐标和北京54坐标,该点最好选在测区的四周及中心,均匀分布,能有效控制测区。

测区内国家等级三角点有2个,分布状况较好,利用这两个点进行GPS-RTK测量能够控制整个测区,满足测图的精度要求。由于2个三角点位于山顶,不方便GPS-RTK测量的检核校正。为此利用了测区内和测区外的国家级三角点4个,采用静态测量的方法在测区布设了5个四等GPS控制点和4个一级GPS控制点,分布在测区的四周及中心,以达到控制整个测区的目的。通过解算求出这些点的WGS84坐标和北京54坐标,在流动站GPS接收机上利用求得的控制点的WGS84坐标和北京54坐标,求取它们之间的转换参数。

(2)、基准站的设置和检核

基准站的设置是GPS-RTK测量顺利进行的关键点之一,在一般的地形条件下,高质量的RTK设站可以覆盖大约5㎞半径的测区,可以大大减少传统测量中仪器迁站的次数,节约了时间。基准站应满足下列条件:

 可以是已知的控制点,也可以是任意点。

 地势较高且交通方便,四周通视条件好、开阔,电磁波干扰比较少,有利于卫星号的接收和数据链的发射。

 周围没有大片的水域或者高楼,不产生多路径效应。

对于本次工程,由于测区三面临海,是丘陵地形,所以我们在测区内离海边有一定距离的地势较高突出的任意点上架设基准站。启动基准站,采用基准站电台发射的作业模式,然后打开流动站接收机,查看是否接收到基准站的数据信号。然后采集测区周边及内部的5个有已知成果的GPS控制点求取测区的转换参数,再采集其它已知点坐标检核GPS-RTK成果的精度。检验结果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利用RTK测得的坐标与静态测量解算的坐标相差5mm左右,高差有8mm,证明求得的转换参数设置正确,可以进行图根控制点的测量。

(3)图根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

由于RTK测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需要两点通视,也没有误差的累计,只要能够接收到基准站的电台信号和有效地卫星信号,即可在平面上达到厘米级地精度。本次工程采用的仪器的标称精度指标为:平面1cm+1ppm;高程为2cm+1ppm。仪器技术指标均优于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由于居民地内观测环境和条件不利于GPS-RTK测量的展开,采用全站仪测量的方式能够提高成图的精度,因此为满足测图需要,施测了GPS图根控制点。为了检核RTK测量精度,一般布设图根点都是3个点一组,并且互相通视。本次工程GPS-RTK实际作业半径为2Km,通过七参数测量图根点。对于每个图根点均进行同一参考站和不同参考站下的两次独立测量,其点位较差最大为1cm,高程较差最大为3cm。图根点点名以〝T〞为点名开头字母,采用流水编号。

(4)GPS-RTK测图和全站仪测图

①GPS-RTK测图

使用GPS-RTK测绘居民地的地形地貌,转换参数采用重合点求七参数的方法进行。测图前,对转换参数的精度、可靠性进行分析和实测检查。检查点分布测区中部和边缘。把基准站设在测区内地势较高突出的地方,采用基准站电台发射的作业模式,以求在最大范围内发挥作业优势。在有效检核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了GPS-RTK的作业半径大、流动性强、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特点, 精确采集了地形地貌特征点,能准确反映测区现状。尤其对于退潮后的海滩测量更有优势,在全站仪不方便架设在泥地和光滑的岩石表面及作业距离较远的情况下,GPS-RTK技术体现了它的灵活性。

②全站仪测图

由于在居民地房屋角下、海边陡崖及大的斜坡下, GPS-RTK在高仰角和多路径反射情况下接收不到有效卫星和电台信号,不能采集到数据,因此要采用全站仪测绘地物及地形点坐标,弥补了GPS-RTK的不足。在测量时选择较远的图根点作为测站定向点,并施测另一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测站检核。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对定向方位进行检查,减少误差的产生。检测RTK测量的图根点的精度见下表:

点号 RTK反算距离(m) 全站仪测量距离(m) 距离差值(m m)

从表中各通视点的反算距离和全站仪的实测距离的比较,二者的差值非常小,也验证了RTK测量结果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全站仪测绘地形图的精度。

四、RTK测量的局限性

通过GPS-RTK的技术,在大面积的空旷区域测绘地形图可以极大的提高测量的效率和速度,对全站仪测绘地形图由于多次迁站而产生精度误差和时间耗费上都是一个改进。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发现了GPS-RTK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卫星状况的影响。在房角下、陡崖及大的斜坡下,接收不到有效地卫星信号,无法求出固定解,所以应避开这些地方,采用全站仪等其它的测量手段进行。

2、基准站电台发射功率的影响。电台发射功率的大小,限制了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信号的传播,也限制了基准站和流动站的距离,RTK测量的精度也随着基准站与流动站距离的增长逐步降低。在居民地内,受障碍物反射的无线电信号的影响接收不到电台,所以还要用全站仪施测。

五、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全站仪;南方CASS软件;数据采集;绘制地形图

随着测绘仪器的更新,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测图已成为当前主要的测图方法,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具有高效、灵活、方便、简约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测绘工作者的青睐。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通过利用全站仪和南方CASS软件来就测绘地形图的过程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建立平面控制网

首先根据测区周围已有控制点和测区地形情况,平面控制网布设成闭合导线的形式。按测量规范要求对所测量地区进行选点、埋石、编号,并造标。点尽可能选在地势高且平坦的地方,导线边长尽量达到最大边长,以提高等级控制点的控制效率。

二、野外测绘工作

(1)按照控制点的布设形式,利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按照图根控制测量的规范要求,对测量结果进行测量平差,求得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如果测区较大,一个测站不能观测到周围全部碎部,这时还应该建立多个图根控制点(采用支导点方法)。(2)碎部测量数据采集,主要采用极坐标法,在现场绘制草图,将各碎部点点号标注在草图的相应位置上,并注记地物地貌。室内用点号定位方法成图。地貌采点测量时,采用多棱镜进行,地形变化较大地区,一般在地形线上采集足够多的点,多观测特征点,要有足够的密度,这样生成的等高线才能真实反映实际地貌,地形变化不大地方,可以适当放宽点的采集密度。

三、数据传输

每天测量工作完成后,必须把全站仪内存中的数据文件传输到计算机中,才能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传输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全站仪自带的传输软件;一种是用CASS软件传输。传输前必须将全站仪和软件上通讯参数设为一致,并给文件起名为***.dat。

四、数据处理

(1)地物绘制。进入CASS主界面,点击绘图处理菜单中的“展野外测点点号”,点击对应的坐标数据文件“***.DAT”,按“打开”,便可在屏幕上展出野外测点的点号。使用工具栏中的各种工具进行编辑,根据所测地物点的点号及野外作业时绘制的草图,到右侧屏幕区选择相应的地形图图式符号来绘制地物。一般绘图顺序为:先绘各种控制点、道路、水渠、河流等线状地物,使整个图形有个大致轮廓;其次绘房屋、独立地物、植被、管线设施等。为避免操作错误或突然断电造成数据丢失,工作中要养成随时存盘的习惯。地物绘制完成后,选取“编辑”菜单下的“删除”目录下的“删除实体所在的图层”,点击注记点号,删除注记点,在地图上只保留有绘制的地物。(2)等高线的绘制。点击“绘图处理”菜单下的“展高程点”,弹出数据文件对话框,选取目标文件“***.dat”,打开,命令区提示:“注记高程点的距离(m):”直接回车,表示不对高程点注记进行取舍,测量的高程点全部展出来。用多段线选择需要绘制等高线的区域,点击 “等高线”菜单下的“建立DTM”,选择“***.dat”,确定,不规则三角网将出现在选定区域内,根据实际草图删除不需要的三角形并保存。左键点取“等高线”菜单下的“绘制等高线”,输入等高距后选择拟合方式后“确定”,系统马上绘制出等高线,在绘制过程中,等高距可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设置,再选择“等高线”—“删三角网”, 从而完成地貌的测绘。(3)文字注记。用鼠标点击右侧菜单的“文字注记”项,依提示输入文字高度、注记内容、注记位置,完成文字注记。最后对图纸进行全面整饰,绘图工作即可完成。下图就是利用上面所述方法绘制的地形图。

五、结语

采用全站仪与CASS软件联合进行数字化测图,它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可以提高采集数据的速度和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 考 文 献

[1]冯炜.基于全站仪的地形图测绘方法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12)

篇8

关键词:数字测绘;地籍测绘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P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当今的数字测绘工艺合理的发挥了信息行业以及电脑制图等领域的内容,它是当今行业的发展方向。将数字测绘应用于地籍测绘工程中,利于为建立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系统提供准确、合理、规范、全面的基础数据。

一、 数字化地籍测量

数字化地籍测量是一种自动化管理模式,主要从各城市构建的数据库和相关的地籍管理系统中获取所需要的表册和宗地图件等信息资料,并进行相应的地籍测量工作。其内容主要有: 测量地籍图根、绘制基础图和宗地图、土地权属问题以及土地面积测量等。其以数字测绘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通过外接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其他一些设备,对实际土地进行测量,采集有效信息,加以整理以达到所需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字化测图技术在地籍测量中,是一个综合作业的过程,有赖于计算机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化测图技术的优势在于其不但能够完成地籍测量的工作,还能够将测出的数据信息收集到相关的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地籍测量的发展。

二、数字化测图的特点

1 数字测图促进了大比例尺测图的自动化

数字化测图在野外进行数据采集时,常使用全站仪 + 电子手簿的方式,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输入到计算机进行整理编辑工作,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比较常见,即全站仪 + 便携机 +测图软件,可直接把测到的信息发送给便携机,自动计算、实时成图、打印表格,实现了内外业的自动化和一体化。当前所使用的全站仪大都有内存,可以用来存储数据,然后通过其他软件传给计算机。

2 数字测图促进了大比例尺测图的数字化

数字化地图采用完全计算机化的管理模式,对地物属性的查询等工作提供了大大的方便,且还能够通过对图库链技术的使用,完成图库数据实时互动的工作,这种方式为图库成果的一致性提供了前提保障,并具有由库找图等功能,完成了数据向 GIS 的转化,有利于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各项地理数据信息; 面对实地的修改,能够方便地更改已输入的信息,保持数字地图的现势性。

3 数字化测图提升了大比例尺测图的精准度

传统的测图方式通常是平板测图,其实质是利用图解进行土地测量工作,通过图解把以往所测到的观测值转化为图形,大大降低了观测数据的精准度。数字测图则不会出现这些情况,从测量到成图的整个过程中,其数据的精确值都不会有损失,得到了和测量仪同等的测量成果。

三、 数字化测图在地基测量中的应用

1 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方法

目前,获得数字地图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是原图数字化,二是航测数字成图,三是地面数字成图。不管选用哪一种途径,主要流程大概一致: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当一个地区或城市由于受到经济条件或时间等其他因素限制,而不能获得所需的数字地图时,原图数字化是最佳方法; 当测区的面积较大时,适宜选用航测数字成图法,借助航空摄影机,在空中对地面进行影像摄取,并利用外业判读以便在内业建立起地面模型,最后结合计算机中的绘图软件,在模型上进行量测,直接获取数字地形图; 如果一个地区有着充裕的测绘经费,或者大比例尺不符合要求时,可直接采取地面数字测图的途径,此方法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也被称为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

2 数字化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作业流程

(1、 地籍测图准备

就当下情况而言,在进行数字化地籍测量之前,须做好以下几点准备: 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调查范围,做好区、街道的划分工作; 在地籍权属调查的过程中,要清晰地标明每宗地界址点的位置; 不设控制网; 依次划分各小组的测量范围和工作内容。

(2、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主角要负责点位坐标的传递工作,并对测量误差的传播进行控制,其服务对象有两个: 一是地籍细部测量,二是日常地籍测量。在工作中,为减少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测量精确度,能够将测绘的各部分地籍图组成一个整体,需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调查区域内确定几个控制点,将其连成几何图形; 其次对其进行测量和测算,要注意保证高精确度,在统一的坐标系统中,求得其高程和平面位置; 最后在这几个控制点的基础上,算出其余细部点的坐标。控制网的建立工作常借助 GPS 卫星定位系统来完成。

(3 、地籍细部测量

地籍细部测量在测图时,主要采用的是 PGPS 和全站仪配合的草图方式,将关键部分绘制在草图上,因此,一张清晰明了的草图对工作相当重要,另外,草图的比例尺要适当,要大体现出物与物间的相对关系。野外数据采集是地籍细部测量的主要内容,其采集方法颇多,大致可分为: 电子手簿记录、GPS 测量、便携机记录和电子速测仪记录等方式。野外数据采集工作结束后,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专用电缆传输至计算机。为避免数据的丢失,一般情况下,在工作结束后都要进行及时的数据传输。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先对数据做预处理,即对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检查和修改,并将其格式转化成符合图形编辑系统的格式。接下来,将整理的数据进行图形生成,并建立图形文件。最后进行等高线数据处理,即生成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和自动运化标高线的变更。

将宗地草图和宗地关系图进行对照,依据不同图的坐标范围,选定其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文件,在地块描述信息以及测点平面坐标的基础上,自动生成平面图。地籍图生成后,在输出之前,务必要通过制图软件对其做有效的图形编辑处理。处理后,要给以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不当之处,并加以修改,尽量清除地物地貌的矛盾,做好文字注记和说明并填充地形符号,实施轮廓整饰等。经检查,若没有重大问题,则可以生成界址线等地籍要素,对相关的地籍要素加以注记,打印成初步的地籍图。开始外业巡查工作,参照初步地籍图,借助钢尺来审核其精确度,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一步。

(5、 进行面积量算的汇总

在错误得到修正后,依照整体到布局的模式进行层层控制、分级量算和块块检核,遵循面积平差的原则,做好面积平差、面积量算以及面积汇总等工作。

(6、 图表生成

在检查无误之后,借助制图软件的功能生成对应的图标文件,其中包括地籍图、宗地图、宗地面积汇总表以及土地面积分类表等。

(7、 建立地籍信息系统

认真校对图表、勘丈边长和反算边长的一致性,经检验,无误或有误而进行修改后,开始地籍调查数据库的初始建立工作,再次进行入库前的数据检查,没有错误后就可以入库,即建立了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建立之后,可增设管理人员,以避免数据丢失或被删除修改。

四、 结束语

从上述中可得知,数字化测图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广泛使用,使得新地籍测量方式要比传统的测量方式更先进,更具有前瞻性。而当前,各种高新技术层出不绝,尤其是计算机,已经推广运用到各个领域,测量技术也不例外,与计算机的结合也是大势所趋,同时,这项技术也标志着测绘行业的变革和成熟。

参考文献

[1]张盛.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图的特点以及应用[J].科技资讯,2010,43( 25) : 178 -180.

[2]金焱,刘家生.数字化地籍测绘方法事务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24( 8) : 22 -23.

[3]李新秀.数字化测图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支付向导,2012,47( 21) : 137 -139.

[4]贾俊峰.地籍测量基本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09,42( 2) : 187 -189.

[5]李光辉.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实践与探析[J].科技信息,2007,21( 3) : 35 - 36

篇9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土地调查;土地测绘技术;应用;遥感测绘技术

伴随着我国土地资源越来越有效的利用和管理,传统形式上的测绘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土地管理工作,因此现代测绘技术以及土地测绘技术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现代测绘技术相较于传统形式上的测绘技术在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上都有非常大的提升和优化。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在我国土地开发应用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着重阐述和分析我国目前现代测绘技术以及土地测绘技术的相关内容,在现代测绘技术内容阐述的过程中还必须结合现代测绘技术的主要应用,这样才能够实践理论相结合的进行综合性阐述,才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

1 简要叙述我国现代测绘技术以及土地测绘技术对于目前土地测绘工作的主要意义

相较于传统形式上的测绘技术,现代测绘技术包含的内容更加的广泛和丰富。这主要是现代测绘技术完美的融合了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在进行土地测绘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现代测绘技术主要包括了三项现代技术,首先是测绘过程中的全球定位技术;其次是测量过程中的遥感技术;最后是测量过程中的3S测绘技术。除去上述三种主要的现代测绘技术之外,还有很多的现代测绘技术在实际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的范围以及起到的效果和作用没有上述的三种现代测绘技术突出。现代测绘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目前已经基本涵盖了土地测绘领域的各个方面。在我国土地资源相对缺乏的今天,在进行土地测绘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土地调查工作,土地规划工作以及土地管理工作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土地测绘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伴随着我国土地测绘工作过程中的现代化要求,自动化要求以及智能化要求,现代测绘技术已经在逐渐的呼应和改变发展。根据目前实际应用的反馈来分析,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土地资源测绘工作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不仅仅实现了我国土地节省的目的,还在土地可持续化应用规划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工作中的应用已经给我国的土地测量带来了非常深远的意义,具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潜力。

2 简要叙述我国现代测绘技术以及土地测绘技术的应用调查

2.1 在应用现代测绘技术的过程中要对实际的土地现状进行相应的勘察

在现代测绘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进行的就是针对土地资源的现状勘察。在土地资源勘察的过程中包含了很多的方面。主要的工作流程为现场的实际勘察,现场的实际测量,对现场测量数据的校正,根据现场测量结果进行图片编辑以及对相应的测量结果的管理以及保存等流程。在实际的土地勘察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流程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最终的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土地勘察的过程中要针对每一环节和流程进行细致的衔接。目前在土地勘察的过程中使用的数据比例为1:1000,通过这种形式的测量数据在图纸中进行数据体现。在现场土地勘察的过程中使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是全站仪测绘解析法。通过对于数据的测量将数据传输到电脑进行保存。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测量数据的分析和绘制。

2.2 在应用现代测绘技术的过程中要针对土地的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

在现场土地测量结束之后,我们就会根据现场的测量数据来进行实际分析,我们分析的重点内容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土地的可利用空间;其次是土地的数据信息分析;再次是土地的结构分析,最后是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分析。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能够得出土地的开发评估。根据土地开发评估数据同相似的土地资源进行比较得出综合性的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效果,找出土地资源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和办法。特别是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对土地测绘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土地资源的无谓浪费,避免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直接损失或者是间接损失。

2.3 在应用现代测绘技术的过程中要依托现代测绘技术找出土地资源的未来发展潜力

对土地测量数据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估能有效的分析出土地资源的发展潜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扩展土地的利用有效途径。在土地潜力评估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进行。首先是单指标土地资源潜力评估;其次是综合指标的土地资源潜力评估。需要注意的是土地资源的潜力评估还能够为日后土地资源升级改造整合提供便利。

3 简要叙述我国现代测绘技术以及土地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简述现代测绘技术中3S测绘集成技术的应用

3S集成技术是一项整体技术的综合,由全球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结合而来,实现土地的监测、应用分析和管理等内容。随着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日渐完善,其在土地调查的应用逐步得到拓展,所包含的功能有数据采集、分析和产品的利用等,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高精度调查和动态监测,达到实时化、全方位、精确化的监测模拟。

3.2 简述现代测绘技术中全球定位技术的应用

全球定位技术发源于军事领域,由于其具有高精度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满足土地资源的各种利用要求,全球定位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土地测绘中得到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球定位技术的基础是通过全球定位的24颗卫星,通过卫星数据接收装置获取信号,接收的信号具有全天候、无障碍的特点,可以实现对土地信息的精确测量。

3.3 简述现代测绘技术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是计算机设备,通过专业软件对土地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归总和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的影响因素比较广泛,如土地的环境因素、地形因素、土地的风土人情、土地的区域地段等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处理,可以加快信息获取的速度,经过软件的处理以数字和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翔,丘小春,叶科峰.浅谈全州泥石流灾害中的应急测绘技术[C].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测绘服务灾害与应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2]刘万利,张伟.浅谈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C].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

篇10

【关键词】房产;测量;测绘;工艺;实践

一、房产测绘的作用与意义

1、房产测量的作用

房产测绘是常规的测绘技术于房产管理业务相结合的专业测绘,而房产测量所获得统一坐标数据相联系的房产权属界址。房屋面积、房屋产别等等都具有法律效力,从而载入房屋权属证书,所以房产测量所得的房产图是发放房屋权属证书和财政税收的重要依据,拥有权属(法律上)财政(税收上)和城镇规划三大基本功能,它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1)从管理方面来讲

为了使城市房产管理和住宅建设都能稳步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城镇房产管理部门和规划建设部门都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房产的权属位置数量和现状等基本情况。

(2)从经济管理方面来讲

房产测量提供了大量准确的房产图纸资料,为正确掌握城镇房屋和土地的利用现状以及变化,、清理公私各占有的房产数量和面积、建立产权产籍和产业管理的图形档案、统计各类房屋的数量和比重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亦为开展房产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3)从法律方面来讲

房屋的权属范围,是经过逐栋房屋测量产权,并经过个户申请登记,经主管部门逐户审核确认的。房产图作为核发房屋所有权证书的附图,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图纸。它是加强房产管理、核定产权、颁发权属证书、保障房屋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及加强社会主义法律管理的重要依据。

2、房产测绘的重要意义

房产测量是城市土地资开发利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房产测绘技术标准和有关其用地的有关信息和资料,通过对房屋状况和其权属状况的专业测量,弄清城市房屋和土地占有位置、面积及使用等状况,为房地产产权的管理单位提供基础数据。

房产测量也是衡量和检验房地产开发商销售面积是否缩水的重要手段。由于商品房价格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部分开发商在利益的驱使下常打起房屋面积的主意,损害购房者利益,因此进行房产测量有利于保证买卖双方的利益,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房产市场秩序。

二、常见房产测量技术

1、房产数字化测图技术

数字化测图技术目前在房产地形测量、地籍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化测图具有成图质量高、劳动强度低、图载信息多、速度快等特点。数字化测图采用一定方法采集有关房产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相关数据,再经过图形生成和编辑,获得房产数字化图,最后经数控绘图仪,绘制成房产图。

2、运用坐标解析法进行房产测量的计算

一般来说房产面积测算可分为房屋面积测算和用地面积测算。其中房屋面积测算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产权面积、使用面积等测算,用地面积测算是封闭地块面积测算。在商品房销售过程中,房地产界址和房产面积纠纷经常发生。因此一个科学明确且能反映房屋面积测量结果的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可运用坐标解析法进行房产测量计算。

(1)房屋边长丈量较差之限差

为了便于和国际上通行的规范相适应,同时考虑到新规范对界址点的间距误差要求以及新仪器的广泛使用,规范应增加边长丈量较差的限差公式的相关标准。

(2)坐标反算边长和实际丈量边长较差之限差

相关规范对房产界址点的精度作出明确的规定,也适用于部分超长或者是不便丈量边长的房屋,因此测量其界址点的方法体现出了优越性,只要满足精度要求就能以界址点坐标反算边长来代替直接丈量边长。

(3)面积误差之限差

有关房产面积计算的精度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需要给出一个科学明确并且能反映房屋面积测量结果准确度的基本估算公式,保证房产面积精度标准的统一。

3、GPS技术在房产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是当前快速发展的卫星定位测量技术,GPS技术因其高效的性能而在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房产测绘系统以GIS的方式绘制、定义图形及属性,实现了图形属性的双向连接,使房屋面积的分摊结果更准确,并自动生成繁琐的分层分户平面图。RTK测量技术是是GPS定位的最新技术,更有利于测绘的精确化和准确化。其具有其他测量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可满足中小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

(1)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没有误差积累

(2)效率高

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一次设站就能完成大约6km半径的测区,极大地减少了传统测量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搬站次数。

(3)操作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

只要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以同步获得测量结果坐标。

三、房产测量中常见问题分析

1、层高与净高的区分

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中对层高的定义为,指房屋的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至屋顶面或楼面至地面的垂直距离。《规范》中没有给层高一个明显的误差,允许误差。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中所指房屋层高2.20m以上的计算建筑面积,其含义是层高在2.20m或2.20m以上的计算建筑面积。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净高是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到上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当实际操作只有净高没有层高的情况下,量测净高,净高允许值在2.05m。因此在房产测量过程中对于层高与净高掌握的原则为凡是有层高的依层高为准,没有层高的以净高为准。

2、对称边长度实地丈量不一致问题

在进行房屋实地测量时,由于误差的原因或者房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出现前后墙、左右山墙在施丁图中本应相等的边出现不相等的情况,使得设计中卫规则多边形的房屋变为不规则。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再进行绘图和面积计算。对于误差超过限差的边长数据应检查是否为测量不准确所造成,若确实不相等的,则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绘图和面积计算。

四、结束语

房产的测量技术具有基础测绘的技术性与合理性,其法律性也可直接对业主的经济利益造成影响。虽然现在测量技术渐渐成熟,但是在实际房产测量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以什么方法解决,都是人们所应当重视的问题,这关系着人们的根本利益。因此,测量单位应该运用一些高新技术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以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