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健康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3:1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体育健康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体育健康论文

篇1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途径和方法。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4.1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2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体育教育必须具备健美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体育教学中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选择最佳的教法很重要的,要实现体育教学健身健心的目标,教师就必须集思广义,挖掘教法,把"快乐体育"带到教学中去,因为"快乐体育"是以快乐为导向的渐入佳境的一种启蒙的诱导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篇2

1.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出现偏差。目前,很多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是下设于学生管理部门的,很多工作是由学生管理部门分管和领导的,所以出现了完全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把二者的概念混淆,而且在高校里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多是简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没有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独特的学科性和实践主体性[1]。还有一些高校把心理咨询或心理干预工作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任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身上,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补救性目标层次上,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目标,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2]。

2.师资人员多元,专业素养较低。目前,高等学校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有心理学方面的教师、学生工作干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等。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配置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师资力量不足较为普遍,配备多元,结构复杂,而且兼职人员相对较多,专职人员缺乏。屈正良等人调查我国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师生比约为1:10985,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名学生[3]。二是缺乏具有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多是由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转型而来的,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少专业资质,进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

3.课程教学随意,忽视学生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以公共课形式开设,课时少,覆盖面窄;任课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课程内容设置随意,缺少针对性,没有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切身感受,而且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需求。

4.机构机制不完善,运行效果不理想。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大多隶属于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同时,仍然存在一部分高校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学校的教育与咨询工作机制不完善,责任和分工不明确,工作经费、专用的团体训练室以及团体辅导和培训设备得不到有效保障,工作内容和形式多是走过场,覆盖面窄,缺乏针对性,以上种种原因,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和学生心理发展需要。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方法和途径。经过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总结得出,只有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和系统化,才能提高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1.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当前高校里几乎都是“90后”大学生,他们早早接触到了网络,熟悉网络操作,能够灵活运用网络,所以很多人也依赖网络。他们的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到2013年7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人,网民中年轻和高学历群体所占比例最高,但手机网民数量大幅上升,达到4.64亿,手机是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在当前网络普及和发达的前提下,网络也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平台。大学生在心理上已经完全接受这种学习的模式,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及时运用网络开展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扩展了宣传和教育覆盖面。传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主要依赖于发放心理健康图书资料、印发宣传纸质材料和开展心理咨询,利用广播站、电视台、校刊校报、橱窗、宣传板等媒体,这些宣传方式会受到时间、空间和成本的限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时展的必然,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它是新形势下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4]。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和博客等网络载体具有覆盖面大,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特点,扩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阵地和覆盖面。

3.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预防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每一个学生才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正主体,因此,自我调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电子刊物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面向全体学生推行,以方便、快捷的形式使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并学会有效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达到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作用。

4.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遵循不同时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注,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讲授、课外知识宣传和咨询中心干预的被动状态,实现了网络宣传、网络教育和咨询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面,不仅对传统教育方式是有益的补充,而且促进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

1.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助于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等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层策略,即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仅浮在表面,应该面向在校的全体学生,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高校要严格执行“学校—院系—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成立专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级主管领导工作小组和二级院系主管领导工作层面,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统筹领导,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反馈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危机预防工作体系以及“发现、监控、干预、转介、善后”五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系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2.规范心理委员管理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朋辈辅导作用。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型模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5]。在大学生中间朋辈心理辅导的开展主要依靠班级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委员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较少的重要补充。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有效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和预防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需要规范和完善心理委员的选拔、管理和考核制度,对心理委员实行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相结合,考核可以从自评、班级考评和辅导员评议三方面进行,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心理委员工作的认可度,促进心理委员工作的主动性。

3.做好心理委员和宿舍长培训,扩大培训面,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中纳入学生宿舍的宿舍长,可以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链。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是建立在舍友之间,他们同吃同住,彼此深入了解,相互倾诉,建立信任关系。因此,宿舍长扮演着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倾听、共情、沟通和帮助、支持、引导的角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加强对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心理档案的建立、朋辈辅导的技巧、沟通技巧、心理问题识别、心理危机干预流程等。通过定期对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培训,提高了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胜任力。其次,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要应用各种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基层力量作用,契合自身生活实际与班级同学心理状况,以班或宿舍为单位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剧等活动,建立班级心理档案,并实施动态信息更新等。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锻炼 研究现状 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40-02

根据本研究目的和内容,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三大数据库系统以"体育锻炼"、"体育健身"、"体育学习"、"身体锻炼"、"身体消费"等关键词进行了多重检索,共检索到了1994―2010年12月发表相关论文426篇,硕士论文53篇。另外,在互联网GOOG L E,百度等搜索引擎上搜索相关文献80余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可以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2)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体质关系的研究;(3)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意识、习惯和行为的研究;(4)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

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对策研究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学生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居多。既有以全国为调查对象,也有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之文献资料调研、访谈法;调查研究的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大致属于同一范畴,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常生,陈及治(2004)发表于《体育科学》的"中国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研究"指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锻炼阶段参加闲暇体育锻炼的频度、时间和强度差别具有显著性;参加体育锻炼后的心理感受与锻炼阶段存在相关;年体育消费水平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每周的平均闲暇时间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不存在相关。由此推论,大学生不参加闲暇体育锻炼,非闲暇时间缺乏所致;接受媒体体育信息状况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建议重视大学生锻炼后的愉悦感受,在对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中,应引导选择集体锻炼形式,促进锻炼氛围的形成,同时,应重视和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坚持性。"

赵一平,马力(2005)发表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指出,有90%以上的学生参与了课外体育锻炼,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生源、不同家庭条件的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周参与次数、每次锻炼时间上存在差异;锻炼场所呈分散趋势,锻炼方式男生倾向于和同学一起,女生倾向于单独练习,锻炼内容男生喜爱球类项目,女生喜爱中长跑锻炼价值取向呈多元化与统一性特点,锻炼的时间与方法主要是随自己的喜好,大学生体育锻炼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同一因素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影响程度不同。

另外,肖桃芳,刘建炜,黎冬梅(2006)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发表的"江西省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董晓虹发表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现状分析"; 李建疆,范磊,张惠(2010)发表于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的"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育锻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等研究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国大学生这一整体参与体育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很有远见的对策,为本研究做好了铺垫。

2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体质关系的研究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日常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正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其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和机制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得到阐明和证实。

何颖,季浏(2004)在《体育科学》发表的"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及其心理中介变量(Body-esteem)的研究"显示,锻炼组被试抑郁水平和Body-esteem水平都有显著变化,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针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改善抑郁水平、Body-esteem水平的效果不同;Body-esteem是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心理中介变量。

蒋碧艳等人的研究也证实: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中学生消除疲劳,减缓紧张、愤怒、抑郁、慌乱,提高自尊感,增进心理健康水平。李林,陈丽娟,季浏认为: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受运动处方的影响。季浏,汪晓赞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即小学生适宜采用中、小强度以及运动技能较为简单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大强度锻炼对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无益,中学生则适宜参与大、中强度以及技能相对复杂项目的锻炼,从而揭示了中、小学生在进行不同运动项目以及不同运动强度的体育锻炼后,将会产生不同的体育锻炼心理感觉,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能获得较多的运动愉,而运动愉的获得有益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徐波指出: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何颖的综述也指出:体育锻炼可以调节情绪,强化自我概念和自尊,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季浏认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健康:提高心肺适应能力;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的柔韧性。李茹萍指出:体育锻炼可以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积极的影响。何颖的综述也指出: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心血管病变,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预防骨裂,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等,从而对人的生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意识、态度与习惯的研究

锻炼动机则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健身的一种内在动力。从动机理论来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人参加一种活动可以有多种动机,不同动机有不同强度,动机的强度与需要的迫切性成正比。

张中江,陈善平,潘秀刚(2009)发表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一文,通过对2072名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男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结果表明:1)与男大学生相比,女生每次锻炼的时间短,锻炼强度小,锻炼频率低,锻炼坚持差;2)男生的健康动机、能力动机和社交动机比女生强,女生的外貌动机比男生强,乐趣动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3)大学生健康状况和体型的性别差异存在显著性,男生的健康状况比女生好;4)应该通过学校体育制度、体育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改革缩小在体育行为和健康状况方面的性别不平等。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态度的趋向是肯定、否定或中性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邓志茂(2010)的硕士论文"昆明地区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研究"研究发现,(1)师范类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要好于非师范类大学生,原因与他们将来的就业方向有关。(2)大学生对参与锻炼的自不够充分。(3)大学生的主观标准较低。(4)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大学生的锻炼态度有年级特点。(5)不同性别、生源、专业的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表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类似的研究还有,王放(2007)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锻炼习惯", 刘晓莉(2009)的"参与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各阶段影响研究", 魏瑶(2009)的"目标定向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内在动机的影响", 潘秀刚(2010)的"体育社团对大学生锻炼动机的影响",等等。

4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

在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方面,比较全面的有:杨娜(2010)在其硕士论文《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得出,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强度方面,呈现出女生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偏低的现象,每周锻炼 3 次或 3 次以上的占 11.4%,每次 30 分钟或 30 分钟以上的占 44.0%,达到中等强度以上的仅占到 29.15%;影响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身因素排在前三位依次是个人兴趣、个人时间安排、个人锻炼习惯;外部因素前三位依次是:适宜运动项目、运动设施、学校氛围,等结论。

赵薇薇(2007)的硕士论文《长春市女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调查与研究》指出,(1)长春市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是良好的,但体育参与意识不强,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偏低,造成认识与实践相脱节。(2)长春市女大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高校体育教育对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和体育行为的促进起到决定性作用。(3)长春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频度偏低,时间、强度现状良好。低年级与高年级的。体育人口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被动参与型已成为女大学生的主体,她们缺乏自我锻炼的主动性,运动的依赖性较强。(4)影响长春市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缺少运动伙伴、懒惰、学习压力大、场地器材的缺乏、没有技术指导。

另外,在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某一侧面的文章研究的比较多的有"对女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调查","女大学生经期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2009)","关于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研究","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研究"等。

综上所述,近年来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已卓有成效,涉及内容也相当广泛,如体育锻炼现状与干预策略研究;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健康与体质的关系;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动机、习惯的调查研究等。但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参与体育现状的研究还不多见,对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现状的研究基本是空白,特别是对高职高专女大学生参与体育现状的整体性研究还寥若晨星。在目前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大背景下,从女大学生的主观意识出发,对其体育行为、体育动机、体育态度、体育取向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常生,陈及治. 中国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4(9):69-72

[2] 赵一平,马力.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897-899

[3]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何颖,季浏.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及其心理中介变量(Body-esteem)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5):32-36

[5] 史小英.江苏省民办大学生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08

[6] 杨娜.山东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篇4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途径和方法。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4.1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2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篇5

摘 要 体适能就是身体适应能力的简称。它包括心肺功能、肌肉适能、柔韧性、身体组成五个方面。本研究通过对南通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指标进行测试和统计分析。准确掌握南通大学大学生健康状况,并对影响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改革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待改善南通大学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现状。

关键词 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校学生213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中国知网、维普进行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2.专家访谈法

3.实验测量法

测试时间:2014年3月中旬

测试地点:南通大学

测试人员:经过专门培训的南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

测试仪器:秒表、皮尺、体操垫、体脂测试仪、坐位体前屈测量仪,身高体重测量仪等

测试指标及项目: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确定了5项测试内容,有氧适能(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肌肉力量(立定跳远)、肌肉耐力(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体成分(BMI,体脂百分比)、柔韧(坐位体前屈)。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南通大学普通专业学生有氧适能水平测试现状

学生有氧适能测量结果:男女生的优秀率分别为11.39%和10.61%、良好率分别为24.05%和37.12%、及格率分别为58.23%和46.97%、不及格率分别为6.33%和5.30%。测量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的心肺适能都比较良好。

(二)南通大学普通专业学生肌肉力量水平测试现状

学生肌肉力量测量的结果:男女生的优秀率分别为2.53%和8.33%、良好率分别为17.72%和21.97%、及格率分别为69.62%和61.37%、不及格率分别为10.13%和8.33%。结果可以表明,男女生立定跳远成绩的优秀率都偏低,表明男女生需要加强肌肉力量的练习。

(三)南通大学普通专业学生肌肉耐力水平测试现状

学生肌肉耐力的测量结果:男女生的优秀率分别为1.27%和5.30%、良好率分别为0%和27.27%、及格率分别为8.86%和53.79%、不及格率分别为89.87%和13.64%。结果可看出,男生需要加强肌肉耐力的训练,而女生的肌肉耐力处于较正常状态。

(四)南通大学普通专业学生BMI水平测试现状

学生BMI的测试结果:男女生偏瘦分别占据11.39%和26.52%、正常体重分别占据60.76%和70.45%、超重分别占据17.72%和3.03%。结果可看出,男生的BMI处于正常状态,而女生则处于较理想状态。

(五)南通大学普通专业学生身体成分水平测试现状

学生体脂百分比:男女生非肥满分别占据20.25%和74.24%、轻度肥满分别占据40.51%和21.21%、中等肥满分别占据31.65%和1.52%、重度肥满分别占据7.59%和3.03%。结果可看出,男生体脂百分比的成绩结果显示男生的脂肪含量偏多,而女生则处于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

(六)南通大学普通专业学生柔韧适能水平测试现状

学生坐位体前屈的测量结果:男女生优秀率分别为5.06%和44.70%、良好率分别为29.11%和40.15%、及格率分别为58.23%和15.15%、不及格率则为7.60%和0%。结果可看出,男生柔韧适能一般,而女生处于较优秀状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由有氧适能等级分布结果显示女生的有氧适能现状比男生稍强;2.由肌肉力量等级分布结果显示女生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整体水平都高于男生;3.由柔韧等级分布结果显示男女生的柔软适能状态差异显著,女生柔韧水平高于男生;4.男女生体脂都处于比较均衡的状态。

(二)建议

1.提升学生对健康体适能的重视;2.开设有关健康体适能课程;3.根据测试的结果对其进行相应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关英凝,徐晓阳,谢敏豪.“Physical Fitness”的中译与辨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1).

[2] 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马海燕.广西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现状与体育锻炼行为分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

[4] 刘照宇.江苏省高中学生健康体适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5] 徐洋.吉林大学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测试及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7.

[6] 徐洋,于洋,安宁,孙茹.长春市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测试与评价[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7] 杨敏,刘平请.关于高校开设体适能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大学生,综合素质,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目标。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宽厚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健全高尚的思想品德、强壮健康的身体和一专多能的业务和能力素质。高校体育文化倡导健康文明的积极行为,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德,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融合体,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高校体育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高校现存环境中,在高校体育教育、学习和活动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的所有内容。从狭义上讲,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而创造出的高校文化形态之一,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念、体育道德行为和体育能力,是高校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意识的综合体现。

高校体育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制度文化是高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也是高校体育意识的体现,包括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科研、体育竞赛、体育协会、体育交流等,物质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础,也是高校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的客观物质保障,三方面相互关联,在高校体育文化中是一个有机整体。

2 高校体育文化对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高校体育文化主要通过各种非强制的教育手段,通过创造特殊的文化氛围来达到一般的课堂教育难以达到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这种目的和效果的实现依靠的是潜移默化的情感沟通、思想感化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大学生逐步强健体魄,陶冶身心,培养良好的道德风貌。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

强身健体是体育活动的主要功能,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功能。身体健康是大学生进行正常生活、学习的基本条件,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和社会压力,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骨质增厚,提高骨骼抗压能力,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活动强度,使整个大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学习效率。

2.2炼心益智,提高心理素质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及思想变化期,心理状态和情绪动荡不安,心理承受能力薄弱,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决定了竞争是残酷的,成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每个运动员具备战胜困难的勇气、决心和毅力。论文参考网。其次,体育运动把人生过程中常常遇到的成功、失败、挫折、欢乐和痛苦等情感融入短短的瞬间,使人们经受意志的考验,心理的冲击,体验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从而锻炼大学生以积极、冷静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达到了心理素质培养的目的。

2.3陶冶身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体育文化主要通过各种非强制的教育手段,通过创造特殊的文化氛围来达到一般的课堂教育难以达到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这种目的和效果的实现依靠的是潜移默化的情感沟通、思想感化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良好的道德风貌,高尚的道德情操。

2.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文化素质

追求知识,崇尚科学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崇旨。高校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在于通过体育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系统地接受人类科学知识和优秀的体育文化成果,使他们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掌握体育理论与科学锻炼的方法,懂得体育原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并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生活质量。

3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3.1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体育基础设施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础、前提和保障,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都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因此,高等院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同时应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充分利用校内空地,建造小球运动场,对体育馆、田径场、游泳池、体操馆等进行设计、改造和利用,扩大场馆开放领域,增加开放时间,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的发挥体育设施作用。同时,学校领导应更新观念,对体育文化建设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有计划、有步骤的完善教学设施,为校园体育文化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论文参考网。

3.2培育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体育教师不但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的人格修养、专业素养对学生正确体育观的形成和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一方面,体育教师应自觉加强个人修养,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根据形势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筹备;另一方面,学校也应为体育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以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3.3营造多元的体育文化氛围

课外活动、体育竞赛和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开展的主要形式,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等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余暇生活,吸引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既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可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技能和对健康个性的培养。把体育竞争意识引入高校教学、体育锻炼和学习生活中,将刺激学生的进取精神,激发奋勇向上的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荣誉感,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另外,也可以通过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增强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对稳定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积极作用。论文参考网。

3.4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传统高校的运动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同时对全校师生员工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如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本着“发展高校篮球,培育篮球人才”为宗旨,吸引了众多的在校大学生加入到体育运动中,经过十个年头的发展,如今的CUBA已经吸引了1070所高校,800万在校大学生的参与,成为了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进了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而且推动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4结语

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作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者,要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多种途径,采取不同形式,加大建设力度,同时,广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到体育文化的建设中去,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师生齐心合力,共同营造一个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良好的育人环境,使高校体育文化沿着正确的道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荔仙.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社会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2]梁永桥,李英春,徐东岩. 新视角洞察高校体育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01)

[3]黄欣加,高校体育文化与社会化关系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

[4]王艳云,左成. 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09)

[5]谢明正,熊姿.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性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2)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 休闲 体育

一、国外大学生休闲体育

在国外高等院校是休闲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他们开设了与健康、体育、娱乐、休闲服务、公园等有关的高等院校。如,在北美,各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休闲课程,以美国University of Northern Lown为例,健康、体育和休闲服务系开设的课程有:休闲策划、休闲史与哲学、休闲教育、休闲旅游、休闲问题研究、休闲心理学等,休闲专业的学生一般都要经历二十门左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半年以上的实习体验。关于休闲体育国外强调兴趣,他们不会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某些体育活动,一切体育活动均以促进全民参与为出发点,以“平等、自愿、快乐”为原则“尊重所有人的平等权利”是他们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休闲体育是娱乐人们身心的活动,也会使一直忙于工作的人,尤其是在21世纪快节奏工作环境下,人们更需要通过一些休闲方式来放松身心。

二、国内大学生休闲体育

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是指列入普通高校正式列入教学计划,面向全部在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其课程基本可分为两类:公共必修体育课程和公共选修体育课程。全国高校相继开设了多样的体育课程,篮球,足球,网球,武术,太极拳以及各种的休闲体育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体质,更可以通过这些休闲体育项目来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我国普通高校公共必修体育课程和公共选修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纲要》对教学目标表述为五个领域的基本目标和五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里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我国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运动技能类内容,其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

三、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影响因素分析

人们要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有许多,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中又会罗列出许多小问题,比如人们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不够,认为休闲体育不过是在浪费时间,休闲体育不仅可以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加强与别人的交流,建立以融洽的友好关系,而且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制,将自己的身体锻造的更加强健。外在因素中: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是需要许多外部条件的,比如打篮球需要篮球场,踢足球需要足球场,一些场地设施是必要的条件。天气原因也是不可忽略的外部因素,大雨天在室外跑步不仅不会使人们身体健康,可能还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一些小麻烦。

四、大学生有关体育消费体质与的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体育观念的更新及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时尚,正逐步走向大学。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进行调查,不仅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行为及体育消费在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地位,由此可以引导大学生科学健康的消费。[4]大学生做未来祖国的接班人,拥有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是非常的重要,就目前的调查研究可知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大学生是体育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有些大学生家境富裕,在消费方面非常阔绰,都会选择一些名牌体育用品。

对于采集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大学生在肺活量、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台阶实验指数等于各方面身体机能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在专家的研究基础上,可分析出造成这些身体机能差异的原因,并结合学校可以因地制宜设置一些休闲体育课程,将我校大学生与其他高校的体质差异减小,对于本论文的研究分析具有更强的说服力!目前许多论文研究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和参与体育运动的方式、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等等。在体育运动中受伤是难免遇到的问题,然而很多同学在受伤后会对该运动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失去对该运动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很多学者是没有过多的来阐述如何在各种运动中规避运动伤害,以及如何在受伤害后及时处理,将受伤程度降低到最小。

根据这些参考文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休闲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相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首先培养学生,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达到终身体育的意识,高校需开设各种休闲体育课程,来增强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1.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影响因素:天气原因最为重要。

2.大学生有关体育消费的分析:大学生目前消费十分盲目跟风。

3.大学生对于休闲体育认知的分析:本校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认知不足,对于机发性体育事故不知如何处理。

参考文献:

篇8

体质健康锻炼方式保健知识1研究目的

根据我国教育部日前的相关监测结果,我国的城镇男女学生的体质健康在不断改善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陕西省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其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今后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陕西省民办在读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研究和分析,目的在为今后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提有效的供参考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5文献资料法

查阅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上的相关数据和中国期刊网检索上的有关论文。

2.2问卷调查法

对陕西民办高校的400名大学生,30名在校体育工作者发放了问卷。其中学生问卷回收388份,有效问卷369份,有效率93.4%;体育工作者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都达100%。

2.3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软件对最终数据进行整理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锻炼形式的局限性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2002年试行以来,在各校认真组织推广试行下,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在高校进行体质测试工作,以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质监测。所以,各学校通过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与个性式竞赛、群体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但是,通过调查了解,只有极个别院校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公共体育课的同时又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设体育课选修。这表明各院校只是将体育课视为一门简单的课程,而没有注意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才是这门课程的根本目的和长远效益。次外,各个高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人数和所造成的影响却远远不如学生们自发的体育活动。即使是国家教委等相关部门所提倡的每天锻炼一小时与阳光体育活动在各个高校的落实也只是依赖于学生们的自觉行为。

3.2场地器材的限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中明确要求,一个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生人均运动场地面积≥3平方米,学校应该为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提供充足的场地,在拥有室外运动场地的同时也应该具备室内体育场所,而且设备齐全。但是,调查发现不少本科高校并没有完全达到上述要求,或者只是保证了教学所用场地,导致学生闲暇时间锻炼和教学起了冲突。面对拥挤的锻炼环境,不少学生不得不放弃锻炼。

3.3教师因素的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有一部分体育教师在教案书写中没有考虑到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还有一部分老师将书写教案和其中的运动负荷只作为一种形式,在课堂上根本不考虑运动负荷,致使运动负荷达不到要求。调查中还发现,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质现状的关注程度不够详细:一方面老师在教学内容中所安排的素质练习仅仅只是与所讲授的专业有关,而不是以素质练习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当中;另一方面体育老师对大学生的体质测试关注程度不够重视。超过78%的老师只将体质测试视为一种形式,而不采取任何措施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在教学上没能将教学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致使体育课在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体质健康增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

3.4学生因素的分析

3.4.1学生体育活动动机和行为的分析

在对各种体育活动的调查中发现,有72.7%的大学生选择了不固定、比较随机的活动锻炼方式。从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的锻炼计划性不强,没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性;调查中还发现,有91.9%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几乎不考虑体育锻炼的时长、强度,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运动。从这一方面表明学生的体育锻炼不够科学;另一方面也说明体育锻炼同体育活动在计划性、目的性、时长、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11.4%的大学生对自身的体质情况进行了关注,而高达87.2%的大学生,根本没有关注过自身的体质状况,更不用说结合自身测试的实际结果和所测试标准以及体育老师对其所提供的运动处方来加强体育锻炼,只是将体质测试的结果作为毕业的基本条件来对待。

3.4.2学生生活方式的分析

不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国内外学者都将生活方式列为影响我们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了到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熬夜、逃课、通宵上网的现象;不按时吃早餐和不吃早餐的情况;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

3.4.3学生体育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我们人类的健康长寿60%取决于人的自我保健状况。大学生欠缺对体育卫生健康知识的了解与掌握限定了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科学性。调查中发现82.1%大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的掌握渠道来源于体育理论课。只有8.8%的学生是通过书籍和网络等渠道获取体育保健知识的。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各民办院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关注程度不够,不论是对体育课程的开设时间还是课程内容和课外体育活动都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长远效益存在着脱节现象,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4.1.2受到教学理念和传统思维习惯影响,体育老师在教学态度和具体实施行为上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现象,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中和大学生体质增强方面存在着一些脱节现象。

4.1.3体育锻炼、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体育卫生健康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以及健康行为的习惯性不同程度地限定了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科学性。

4.2建议

4.2.1各民办院校是培养造就合格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应该将体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抓,注重将体育课程与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的长远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4.2.2体育教师同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增强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关系。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将教学和课外活动以及运动训练等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健身知识和方法,从而使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

参考文献:

[1]杨晗.专项成绩与身体素质训练关系研究[U].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谢佩娜.对我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内容的改革与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2001,4.

篇9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并于当年试行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此《纲要》在对高校体育的课程性质上明确表明: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一身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进行素质教育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由此看出《纲要》中的关于高校体育教育其指导思想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将体育与素质教育及全面发展的人联系在一起,标志了高校体育教育人文意识的觉醒。由于在新的《纲要》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程面临许多难题与困惑,如体育观念因循守旧,课程体系内容固化,教学过程单一,大中小学“一贯制”的体育课程形式等,使得从《纲要》试行几年来的效果来看并不乐观,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对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关注欠缺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出台,为高校体育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应具体地考虑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实际需求。在《纲要》的课程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然而在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虽然多数高校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在原来的竞技项目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群众体育及健身体育等的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体育课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反映出了高校体育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增强,但由于其核心教育思想并没有实质的改变,在体育教学任务方面仍然过于局限于增强学生体质,忽略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这种体育教学改革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变化,并没有真正系统地将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贯彻在教学实践中,因此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二、缺乏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所谓主体性人格,是指人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和独特的个性品质。其基本品质表现为独立性、能动性、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教育,就是培育学生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是以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为根据,在尊重学生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主、自律、能动和创新等品质的社会主体。免费论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体育实际需要对于教学的主导性;二是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独立和创造性。体育本身就是一个张扬个性,促进个性发展的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还原体育本质,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就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在现实体育教学中,由于选项课的出现,多数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开设学生喜欢的课,满足学生的上课需要,使得大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了相对自由选择的机会,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上课内容,学生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张显。免费论文。但受原有的课程本位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基本仍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教学手段也是鲜有创新,在课堂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创造性没有得到真正充分发挥。

三、缺乏对学生在校期间自我健身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育课课时是两学时。然而这一周一次体育课的运动量根本满足不了学生们强身健体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进行自我锻炼习惯,而事实是现在高校中很多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就是每周一次的体育课,长期坚持参加课外自我健身的学生仅占一小部分。曾在2000年国家体育局对大学生体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明显下滑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于是于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高校大学生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为《标准》。此《标准》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方面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定。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体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自我健身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是解决大学生体质下滑问题的关键所在。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保证其增强体质的前提条件,有32.2%的学生偶尔参加体育锻炼,有35.2%的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有32.6%的学生极少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由此可见,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能在课外其它时间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而同样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极少和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是要引起相关部门和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的。导致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存在这样那样的原因,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近些的各高校大量扩招使得现有体育教学设施的严重匾乏以至影响到课后体育的实施,同时场地不足也造成学生没办法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最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淡薄和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他们大多数不能在课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这主要源于目前大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中仍片面强调体育增强体质的目标,强调技能的掌握,并没有真正把“健康第一”思想放到首位,缺乏对学生自我健身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因此,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同时,向学生传授健康意识和自我健身思想,使学生树立起自我健身意识,传授一定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能自觉地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在校期间的自我健身习惯的养成也是学生离开校园后进行终身体育关键因素。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总结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体育从属于教育,其主要功能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使人身体健康和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拥有好身体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其本质属性是教育性与国家性。免费论文。因而高校的体育目标更多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注重“三基”和集体主义、协同思想与进取精神的教育,强调体育的社会功能与政治作用。正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体制过分地强调了体育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追求把个体塑造成社会所需要的掌握一定技能的人,把体育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理解为传授知识而存在的体系,从而使得体育所担负的责任就是培养一大批身体强壮的青壮年来为社会服务,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也就成了一个培养场所,体育在人们的观念中就只是简单的“身体教育观”,并且这种观点在人们心目中己经是根深蒂固。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只能够沿着铺好的道路向前走,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师徒相传”的接力赛式的人才,忽视了人的个性张扬和人格的完善,学生的感知、认知、精神、情感、意志、愿望等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较为片面的结果,只把体育看作是同人体生理活动有关的事情,体育只是一种达到社会、政治、经济等目的手段,即体育为政治服务,忽视了人的身心和谐对于生命健康的价值,忽视了体育“以人为本”的人本属性。

参考文献:

[1] 左海燕. 2008奥运理念对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 甘肃科技, 2010, (02) :207-208,212

[2] 高斌, 秦纪强, 费战斗.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与改革研究[J].内江科技, 2010, (01) :49,8

篇10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西部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特点及影响消费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体育消费理念,对体育健身作用的理解较为深刻。建议高校改善体育环境与场馆器材,促进高校体育健康发展。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购买或使用体育有形产品与无形的体育劳务用品以满足自身体育需求的活动。大学生体育消费是指在校的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和健身需要而耗费的体育物质产品、体育劳务产品和体育信息产品。

    一、西部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 

    调查表明西部大学生对体育消费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广泛的认同性,有89%的大学生认为健康投资有必要其中有56%的大学生认为非常必要这说明大学生对体育参与、体育锻炼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体育消费观念有所增强。总体而言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动机比较单纯。大学生对体育消费功能的认识基本正确在体育消费过程中除了满足健身需求,还注重追求快乐的心理体验。这也与一直以来学校对学生传统体育知识的传授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大动机是消遣娱乐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价值理念相对应反映了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流方向。

    二、西部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或劳务消费资料的消费数额是用消费的货币数额来衡量。从调查的情况看西部地区大学生2009年参加过体育消费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0%这说明绝大多数西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费中存在着体育消费的支出体育消费观念已普遍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调查显示西部大学生每年体育消费支出多在10。元一30。元之间其中男大学生每年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下的占8%,  100元一20。元的占42%,  200元一300元的占26%,  300元以上的占24%;西部女大学生每年体育消费支出在10。元以下的占20%,  10元一20。元的占58%,  200元一300元的占12%,  300元以上的占10%。 

    通过调查得知在西部地区有94%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费用是由其父母或家庭提供,大学生生活费用的依赖性就决定了其体育消费行为的非独立性。随着大学生家庭提供的生活费金额数且的增加和自身在校期间创业能力的增强体育消费支出的比重会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支出总量基本上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还不高,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大学生一个纯粹的“消费者”还没有什么经济基础.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钱用在除了生活外的其他的消费上。由于经济原因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能力还比较有限.但相对已经发生的消费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西部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结构 

    所谓体育消费结构.是一定体育意识和消费层面的具体反映。体育消费结构的划分方式是将其划分为物质性消费和劳务消费。

  实物型体育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所消耗的实物产品运动参与型体育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休闲娱乐、提升自我综合素质而参加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班等各种体育实践活动所支付的费用;休闲观赏型体育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为了观看、欣赏体育比赛、体育表演、电视转播等而支付的门票费用阅读型体育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为了学习与掌握体育知识或获取体育赛事、体育明星、知名球队等背景材料或信息所购买的体育书刊、报纸、杂志及音像制品等消费。从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大学生体育实物消费所占比例最高,达到so%,与收入成正相关;健身消费和体育信息消费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12%和9%。  

    四、影响西部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是消费的基础经济水平决定消费水平。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家庭供给,消费承受力亦随着家庭的供给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受其可支配收入决定西部地区大学生的支出主要由其家庭提供,所以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独立性差整体水平偏低。 

    2.兴趣爱好。消费者在体育消费需求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反映了消费者对体育不同的价值取向而消费者的价值取向除受到不同个体差异影响外,还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体育消费结构的选择。调查了解到普通大学生中对某些体育运动有浓厚兴趣和运动技术水平高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较强品牌要求相对较高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大学生,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品牌要求最强,消费水平也最高,消费结构合理。体育锻炼习惯是影响体育消费结构的显著因素。 

    3.缺乏体育消费的环境。体育设施对大学生提供的体育项目、服务价格、服务环境、服务质量等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不可忽视的因素。选择该因素的男大学生为40%女大学生为45%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和指导力量等条件不足、体育消费价格过高、也是制约西部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但体育消费的资金比重仍然很少。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