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培训范文

时间:2023-03-23 08:1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内部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内部培训

篇1

关键词:内部培训 企业文化 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67-02

在目前国际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作为一个企业,面临来自内部外部的各种挑战和机遇。企业要发展得更好,就要不断去适应这种变化才能生存和发展。在企业中员工的素质是制约提升企业整体战斗力的主要因素,而企业内部培训则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企业通过培训不仅要提高每个人的管理知识、管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全体管理干部和整个组织按照统一的方法去应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效率。

一、企业内部培训的必要性

当前,克服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障碍,获得更多合适的岗位人才,正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一项全民参与的“2005CCTV年度雇主”调查给出了答案:所有入选的优秀雇主都有一项突出的共同指标――员工从内部培训中所获得的被尊重感。就企业而言,对员工培训得越充分,对员工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培训不仅提高了职工的技能,而且提高了职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对工作目标有了更好的理解。

内部培训能促进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层的双向沟通,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不少企业采取自己培训和委托培训的办法,这样做容易将培训融入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认同企业文化,不仅会自觉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增强主人翁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大家的敬业精神、革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上上下下自学科技知识,自觉发明创造的良好氛围,企业的科技人才将茁壮成长,企业科技开发能力会明显增强。

现今,通过内部培训,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已经在摩托罗拉、LG电子等跨国公司成为普遍现象。而跨国公司在内部培训上的成功之处,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效仿。良性的内部培训机制,正成为企业是否具备跨越人才鸿沟素质的关键指标。

二、如何创建企业内部培训

1.打造以人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与中国企业的短期培训不同的是,跨国公司的内部培训一向以分层、个性化和深度化见长。通过在中国复制内部培训机制,无论是欧美企业,如惠普、IBM,还是韩系企业,数年来都已经在内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本地化内部人才培育体系。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跨国企业通常是首先靠“挖”人来满足需求,但是很快地就转为以内部培训为主。正是如此,本地化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不仅形成了企业人才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更带来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取得业绩不断增长的原动力。一个鲜活的例子就是,LG电子1995年就设立中国培训中心,各法人内部也成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全面开展人才培育工作。通过不同职级的培训课程、e―learning网上培训等人才培育机制,LG电子在98%以上的本地职员构成中,根据2∶8原则,培养了大批本地管理层人才,维持高速的发展和增长。“人是企业中最具活性的因子,需要随着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变化。”该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通过言行一致及以身作则的领导力,构建“对话与沟通”的3C组织文化;建立成果主义体系,基于人才差别化的观点进行资源分配;逐步实现主要岗位的全球化,由中国的人才管理中国事业。这些都是跨国企业人才体系中最核心的成分。

归根结底企业发展的关键还在于人,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技能和理念。首先,培训是管理的前提。作为管理主体,管理者首先要通过培训具备实施管理的素质、知识、技能和信息;作为管理客体,被管理者要通过培训掌握自身的职责、义务及相应的专长、技能,以适应管理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培训通过唤起员工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可为员工自主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培训是管理的过程。人们的认识及行为取决于从他人那里接受或凭自己获得的信息,这种信息决定了人们在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持某种态度及采取行动的参数和准则。管理的过程就是帮助员工掌握相关信息的过程。培训通过使员工对指定的、标准的信息的接受和消化,影响其认识和行为,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再次,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实施培训,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的联系,掌握工作进展状况,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不断地提高工作绩效。

2.组建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建立,可大大增强企业内部培训的师资力量和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时性。可以更快地满足企业内部培训的需求,能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自主开发课程,而且讲课内容和案例更贴近企业实际,较易为员工所接受,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培训效果进行考察,落实改进措施。

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建立,可大大节约培训成本。建筑企业由于一线劳务人员流动较快,上岗培训需求较大,每年必须举办数十次新进劳务人员的培训,还有企业内部“十一”大员的上岗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的综合培训等。企业每年在培训上需要花费大量经费。而内部培训师授课就可服务于现场,到一线授课,节约了员工的车费、住宿费等,授课时间也可灵活掌握。所以,组建和发展内部讲师团,在满足企业员工培训需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建立,培养了人才,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为了满足企业培训需求,提升员工培训的质量,内部培训师必须不断充实自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及时总结工作成果,收集提炼典型案例,所以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幅度提升,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有的内部培训师甚至还因此走上公司领导岗位。在内部讲师的引导和榜样示范下,企业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将大大提高,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3.企业内部培训制度化。北大青鸟的一位高级人才培训经理认为,在全球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国内很多企业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人才短缺情况,甚至部分企业在快速成长过程中“患”上人才饥渴症,对于人才的招募不惜代价。一边是水,企业对于人才的渴求;一边是火,合适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却成为企业无法承受的痛。如何选择更为合适的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跨国公司蔚然成风的内部人才培训机制,成为国内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今日,TCL、联想等国内大型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长期培养的企业忠诚度、对企业文化的深度理解能力,使企业内部培训出的人才在贯彻企业发展策略方针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为后来者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无论是联想的杨元庆,还是TCL电视的少帅杨伟强,都是国内企业培养和提拔的典型人才。

尽管如此,在体系性、科学性和方向性上,国内企业目前仍与跨国公司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资深业内人士坦言,能否将内部培训建成完善的企业人才培育体系,并加以传承,将是决定国内企业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的关键。

三、内部培训的意义

总之,企业内部培训的安排不能搞形式主义,培训后的考核、评估都是必要的配合手段。而且评估要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相关联,为其人力资源的含量分析提供量化依据。

企业内部培训有两个根本的意义,一是为企业培训出合格的生产、管理或开发人员;二是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使个人有所发展。实践应该说是培训的延伸而不是终结。

变化,是企业环境的永恒主题;应变,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企业适应不断变化和日趋复杂环境,所迎接的挑战是,你无法明确究竟谁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因而也就失去了指定对策的目标。而唯一能做的是,找出自身的问题,对准短处开火,进行好每一次培训。

参考文献:

1.李宝元.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李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3.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

4.萧鸣政.人力资源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5.金招弟.培训为何老是走样.企业管理,2003(11)

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内部培训师;管理模式

21世纪,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培训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培训员工、如何保证员工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并进而与企业共同发展,成为摆在企业经营管理者面前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不断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培训师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企业内部培训师的起源已经很难去推究,但是可以相信内部培训师与企业内部导师制度以至于企业“师傅带徒弟”的岗位技能培训有着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不同之处在于受众的多少和培训方式的正规与否。业内学者对内部培训师制度也给出了一些相类似的定义。例如刘洋认为,企业内部培训师制是指由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专业技能或管理技能的资深技术专家或管理人员,对新员工或经验不足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地专业辅导和支持。

如今,国际知名公司大都拥有了自己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在内部培训师的选拔、管理、评估和激励上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与制度,甚至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企业学院。据报道,宝洁公司90%以上的培训都是通过内

部培训师来完成。相对来说,国内企业的内部培训师在制度建设和人员建设上仍处于一种相对薄弱的状态。

一、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利弊

一方面,内部培训师具有很多外部培训师所不具备的优点和长处,从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一)内部培训师的培训课程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一般而言,内部培训师均在企业内部有较长的工作年限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企业内部的运作情况和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均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内部培训师在知识讲授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状况,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方案,从而帮助受众较快地将相关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内部培训师的培训课程往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由于内部培训师是企业自身的员工,因此企业在培训时间的设置上、培训频率的掌握上以及培训内容、方式的调整上,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从而保证了培训课程的机动性,避免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三)内部培训师制度的开展使企业的培训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一般来说,外部培训师的培训课程是针对某一问题较为理论性的讲授,无法不断地积累升华,很难对企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产生影响。而内部培训师的培训课程则可以根据员工的意见反馈,在之后的授课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地修改和深入,从而达到最佳效果。对于某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内部培训师授课的过程也就是企业现有知识成果不断积累升华的过程。从长远来看,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升级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内部培训师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从而阻碍了培训效果的实现。一般来说,内部培训师在培训技巧的把握和培训风格的体现上与有着丰富培训经验的外部培训师相比,会有一定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内部培训师着力于本专业的实践与研究,不可能对相关专业和前沿知识有更深入的研究与把握。尽管如此,这些问题还是可以通过对内部培训师有效的选拔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来规避的。因此,在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决不能“因噎废食”,忽视了对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建设,而是需要通过加强对内部培训师的选拔、培训、考核与激励,使该项制度切实落在实处。

二、内部培训师的选拔

内部培训师的选拔,尤其是一支较为稳定的、受到广泛认可的内部培训师队伍的选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在选拔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相应的选拔标准和尺度。一般来说,培训师需要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思想品德、工作业绩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和接受,从而避免员工对培训师可能产生的抵触情绪。同时,培训师需要是对企业有较为深入了解和把握的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对于已经实施“专家”制度的企业,则可以明确规定专家在内部培训工作中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其次,在明确相应选拔标准的基础上,选拔程序的规范细致,对于选拔工作的顺利完成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一)在全面推广内部培训师选拔工作之前,需要明确出台相应的《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

不可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技术骨干对于是否申请内部培训师资格存有一定的顾虑。根据目前国内企业的现状,绝大多数内部培训师的培训工作属于兼职工作,培训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加大内部培训师的工作强度和任务甚至影响本职工作的完成情况。出于类似原因的考虑,部分技术骨干对内部培训工作会持有回避态度。因此,企业应当通过制度的建设和相关政策的倾斜,来保护内部培训师对培训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使潜在的内部培训师意识到该项工作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二)对于内部培训师的选拔工作需要进行充分的动员,各级领导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认可

一件新鲜事物从酝酿到实施到最终被大部分人所接受,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企业的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需要借助各种途径,传达对内部培训师工作重视和肯定的讯息,从而增强员工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消除对可能因耽误本职工作而造成不良后果的担心。

(三)在内部培训师的选拔工作中,需要进行严格审核和评估

在单位内部进行相应的宣传动员工作后,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及时组织相关领导和专家对申报内部培训师资格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在考核和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对应聘人的工作业绩、专业知识水平、交流沟通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对相关指标在量化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排序,进而确定相应人选。三、内部培训师的培训

正如第一部分所分析的那样,内部培训师在具有诸多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在于内部培训师普遍在授课技巧和授课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同时,由于长期从事实践性的工作,内部培训师往往在知识更新换代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对内部培训师的培训过程中,培训的内容和方向至关重要。

篇3

2、员工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培训能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4、培训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根基。

篇4

员工是企业的最大资源,没有员工就没有企业。人才是兴企强企的根本,是提高优质服务的根本。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专业人才的优势已被打破,但要做复合型人才却很难。内部培训是企业将每一普通员工铸造成人才的特殊学校,是企业造就复合型人才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培养方式。首先,内部培训师对公司、工作流程、工艺技巧掌握很深,他们大多是一线优秀员工,开展培训有的放矢、立竿见影,有疑惑可现场探讨、及时纠正。其次,培训时间、地点、方式灵活,组织周期短,培训期间工作不受影响。

大理供电有限公司自并入南方电网以来,一直把内部培训和培训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以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营造内部培训和培训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机制和政策环境。在培养培训师的过程中,注重内涵建设,建立“引导、激励、竞争、约束、淘汰”的培训师管理机制。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支师德优良、工种涵盖全面、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培训师队伍已初具规模。

培训师讲什么?首先取决于你有非常清晰的需求层次定位和课程定位,应针对培训对象先做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编制相应的培训程序和课件。其次应知晓与你讲授同样内容的学习和培训都处于什么阶段,你能迅速找到与他们的差异吗?培训不是在校学习,更不是员工变学生的简单再回炉。培训应模拟标准的工作环境,其节奏快、信息量大、重点和难点突出,所有知识点都围绕相关工作展开,目的是解决员工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新员工培训是员工进入企业后接触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企业将聘用的员工从社会人转变成为企业人才的过程,同时也是员工从组织外部融入到组织或团队内部并成为团队一员的过程。回顾自己十几年前刚入职时的情景,一切都历历在目。见习期间,各位师傅生活上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工作中毫无保留地帮助我,指导我学习安规、规程、专业知识、倒闸操作技能,使我很快融入了变电运行团队、快速进入了变电运行工种角色。那是一段难忘的岗前内部培训,它激励着我在以后的电网规划、农网改造、电网调度岗位上努力进取、积极拼搏、无私奉献,让我从一名不谙世事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专业电力工人。在快乐工作的今天,我将继续演绎这段传奇。

培训新员工十分重要,既要调动新员工情绪,又要让新员工尽快适应企业环境。培训即将闪亮登场的电力新生力量,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针对电力行业野外工作环境艰险的特点,通过登山、渡险滩、走迷宫等实战游戏,训练他们野外求生的能力和技巧,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精神。二是让新员工了解企业的基本背景情况,使员工了解企业历史、文化、战略发展目标、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向他们传递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培养他们热爱企业、献身企业的精神。三是到调度室、变电站、供电所、营业窗口等一线场所,熟悉设备、工作流程、规程。四是安全教育,安全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一切工作都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

一线员工特点是都是资深操作手,有过无数次的操作经历,有着丰富的操作经验,都是身怀绝技的操作能手,但理论知识相对较低。技巧和经验虽能快速地解决日常工作和本工种之内的实际工作,但长期如此容易形成一种定势思维,以至于他们不能快速接受和适应新设备、新岗位,难以应对较复杂的突发事故。全面向员工讲授工作经验和技巧并将理论知识由浅入深地融入到工作中是电力培训师的基本职责,如何使他们更多、更快地掌握并应用新知识是每位培训师要考虑的深层次问题。

篇5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0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之中对于物资的供应也是越来越看重,良好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体系是确保企业物资供应正常的前提,也是企业正常生产和运行的先决条件。企业之中,物资的供应部门不仅仅属于生产的先谴部队,同时也是企业生产急行军,同样也是企业生产的后勤服务保障,它在企业之中承担的责任以及体现的功能是其他部门无法取代的。提升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水平,应该是企业自发的一种行为,同样应该是企业内部的一种需求,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企业的生产以及企业的正常运行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一、思想上重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

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多年来一直在企业中处于尴尬的地位,特别是对于生产中的物流管理,物流管理导致物资物资供应出现差错,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当务之急那就是应该改变对企业物流管理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企业物流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下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企业在内部物流管理上应该转变企业内部物流的管理体制,完善物流的管理制度,进而强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职能。

企业应该利用企业本身的管道储运优势,是其能够最大程度上服务于企本身业,在企业的管道储运方面,应该重新设置专门的科室,将物流管理的基层站队的一些二级部门转变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机构,加强对内部物流管理职能的利用。

企业应该就物流管理而制定一些类似于管理规定、网络管理、内部控制手册、物资采购、存货企业物资采购评审规定以及SAP物资模块管理办法等等,这些文件既强化了管理,也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企业应该重视物流管理在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地位,从根本上去改变企业物流管理部门的地位,提升企业物流管理形象,使得企业物流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本着积极的态度对待物流管理的工作。

二、完善企业内部物流信息

完善企业内部物流信息,这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物资采购而言的,因此建立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也是最重要的手段,而物流信息系统应该要结合企业内部物资供应、详细的采购需求以及采购计划。下面就简单的阐述:

第一,那就是做到了解和评估材料需求情况。作为物资供应工作人员应该利用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企业公司对采购的材料的需求情况以及企业或者公司的生产销售计划还有就是企业公司的材料库存的情况以及所剩余订单的信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这些,而做出一个大体的采购量,保证物流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第二,那就是要确定基本采购数量。对于一个企业或者公司来说,适当的材料采购数量和时间对于满足企业的公司生产的用料需求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所以,确定一个基本的采购数量对公司企业的生产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的。而要做到这个基本量得确定,那么首先就应该将公司的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综合后转变成生产计划,把综合后的生产的需求量减去已存在产品的数量。其次那就是要精确的计算可用库存量,以便采购时能够准确的掌握采购的信息,给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提供最准确的数据。

第三,计算剩余的订单数,这能够更加准确的根据需求确定数量,不至于浪费或者短缺。通过这三者的了解和计算,对采购数量做到一个基本的确定。从而进一步的对企业的内部物流工作进行妥善的计划安排。

三、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

随着目前的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内部生产的多元化,对于企业内部物流管理而言,传统的管理方式以及传统的物资供应管理人员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未来企业物流管理必然是走向现代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

因此对于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也是势在必行,具体培训的内容如下:对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人员应该进行专门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培训,确保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合理;对内部物流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以及管理进行培训,确保企业在这方面的发展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另外,要改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人员的现状,在培训现有员工整体素质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优势政策直接引进物流管理方面的大学专业人才以及引进具有物流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

四、沟通协调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单独的存在,是由具有各种功能性质的部门共同联合,上文已经介绍到物流管理部门既属于生产的先谴部队,同时也是企业生产急行军,同样也是企业生产的后勤服务保障,简单的说,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部门是专门为服务其他部门而存在的,因此,沟通协调对于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在沟通协调上,应该从以下的两方面入手: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部门与系统内部的沟通,与内部得沟通应该做到生产计划、以及企业财务还有各个物资需求的沟通,保证生产物资信息的全面,不造成企业物资浪费以及资金的浪费;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部门与系统外部的联系,这些联系应该包括与物资供应商的联系,和施工队的材料申报与验收,确保能够对企业物流管理采购过程中的产品性能特性以及价格有基本了解,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发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水平,从物资管理人员方面的角度,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具有基本企业物流管理才能以及拥有基本的现代化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从企业内部的角度,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应该得到该有重视,以及应该就企业内部物流管理而制定一些符合企业实际的制度准则。总之,在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方面,采用的先进的现代化物流信息管理已经是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崔东.监督管理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应用[J].时代经贸,2007(S9).

[2]张桂杰.浅谈生产企业如何进行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培训体系;企业管理;企业招聘

在当今经济激速发展的大时代里,企业想要在这个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时代里拥有一方立足之地,就必须提升自身的团队实力。提升团队实力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内部人才的能力,这时,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培训管理系统就发挥出了巨大的贡献。由此可见,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招聘与培训体系更好的结合管理,最终才能提升整个企业在当今时代中的竞争力,做到长久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培训体系简介

由于企业的发展要求所致,企业内的人才招聘与培训管理工作在当前市场经济趋势下变得日益重要。同时为了满足企业事先制定的战略发展条件,在专业人才寻找过程中必须应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进行吸纳,从而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做铺垫。在我国发展的目前现阶段,各大企业的展品工作开展一般都有企业内部晋升与外部公开招聘结合而成,在满足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理念的同时,也要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合理的招聘原则。在企业内部的培训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在能够使员工胜任当前担任岗位的同时,从而提升其个人的综合素质,进而将企业内部的员工整体工作素质进行一个质的提升。另外,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存在意义不仅仅能是为了将员工的文化涵养与业务工作能力进行强化,更深层的意义是为了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心理,进而团结一心,将企业的价值进行升华。

二、现阶段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各大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中出现的问题

在我国企业发展的目前现阶段,在企业人力资源招聘过程中主要存在三种比较大的误区。一个是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并不具备一定的规范管理制度,致使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开展招聘工作时没有准确的招聘依据来依靠。第二个是指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招聘工作时,对于企业内部招聘岗位的实际技能水平和知识掌握水准不够清楚,就大大的将针对性能降低,进而招不到真正能够胜任相应岗位的人才。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指企业在进行招聘工作过程中,将人才招聘与人才规划理念大大的分离开来进行招聘,导致实际的招聘工作“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的情况,没有注重企业长久的发展。同时在企业经济效益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大量招揽人才,反之就会进行大量裁员工作,这种人力资源管理误区是企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在这三点之外,还有部分企业存在招聘方式过于单一化的情况,使得人才吸引范围大大缩小。

(二)各大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前进的发展状况中,各大企业在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体系层面,主要在三个方向上存在问题。其一,有大部分企业内部培训共组的展开形式仅仅浮于表面形式,对于实际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不够重视,也就导致培训工作展开时出现人力不足、物力不足、财力也不足的尴尬现象,不具备工作开展的条件。其二,企业在开展培训工作时,并没有制定相关的详细执行方案,盲目的开展培训内容只会造成事倍功半的不良后果。其三,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并不具备完善的评价分析体系,造成管理决策人在掌握企业内部人员能力方面十分模糊,影响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同时在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够被即时发现立刻解决。

三、对于企业出现人力资源招聘与培训体系的建设与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将人力资源招聘体系与培训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进行优化

1.将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内容进行详细化

在进行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工作时,必须将人力资源招聘的针对性进行重点开展,才能全面将企业在人力资源招聘方向做到真正的系统完善。在人力资源工作开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将企业内部的不同岗位和不同的工作职责进行有效区别开来,并进行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步骤,必须针对所招聘岗位的职位需求进行实际的预测中介分析。只有在全面的掌握整个企业内部的不同岗位应具备的不同职责需求、不同岗位对应聘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任职要求,才能够在高效的工作效率下为企业招聘到适应该职位的应用型人才。

2.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流程进行有效测评

在进行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过程中,对于建立完整的招聘工作流程测评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该项测评系统中,主要的目的就是将招聘的人才标准进行具体要求化。例如:对于应聘人员的道德品行、知识掌握、专业水平以及自身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进行明确化。在具体的招聘流程中,将笔试、绩效测试、面试、简历跟踪调查工作等招聘方式,都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展开的重点,从而对所有应聘人员进行一个做科学合理的有效评估,M而做到对于应聘成功人才的筛选淘汰工作,用数据来保证录取的员工是能够真正符合企业人才岗位需求的。

3.依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定向招聘

在这一方向上,必须将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与企业自身发展经营战略进行有效结合。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使人力资源招聘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的良性辅助工具。另外,在进行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工作完善过程中,可以按照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规划进程对开展的招聘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完善。在这步完善的工作步骤中,通过将企业内部员工的团队建设重点方向进行明确,从而针对企业发展当前阶段内的员工团队组成的结构形式、员工自身的学历构成现状都进行一系列的有效分析,才能更进一步的将企业当前招聘计划与措施进行高效实施。

4.积极拓展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方式

为了能够为企业发展招聘到更多人才,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将招聘渠道与方式进行有效拓展。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各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在各大高校校园内部开展招聘会,通过录取大量的优异应届毕业生来充实企业内部人才储备库,同时也可以录取部分未毕业学生进行假期实习,利用企业的独特魅力促使其毕业后留在企业任职,还可以与猎头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挖掘具备超高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为企业发展做铺垫[1]。另外,为了降低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因招聘会的人山人海无法认真筛选简历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顺应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人力字眼部门应该积极的利用好各个网络招聘渠道,将本企业的招聘要求进行,与此同时,将投递简历进行实际审核过后,筛选出符合招聘要求的应聘人员进入初试、复试。

(二)将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工作的建设进程进行加速强化

1.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加强重视程度

作为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内部人力资源培训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将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精力放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展工作上,同时加大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资金投入,保证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一定要针对本企业的实际发展经营状况,制定出适用于本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培训制度进行深度健全完善。

2.培训过程中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定向培训

根据当今时代的市场经济发展进化趋势,各大企业开展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员工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向培训工作。在确定企业内部员工的实际培训需求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办法进行分析完成。首先,应该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整体一致方向上的需求结合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其次,应该开展一系列的调查问卷填写、部门领导面谈、以及通过直面观察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需求表现,还可以组织企业内部剖析活动,通过员工自身的诊断和员工之间互相诊断的方式来进行,在以上所有确定过程工作完成后由各个部门负责人将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汇总交送至人力资源部门。最后,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依据整个企业提交上来的汇总数据,制定出培训体系的内容。在这一基础上开展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不仅在培训内容上确定了具体的培训流程与培训大纲,同时又将最适用于本企业员工的培训方法进行了最终确定[2]。另外,在已经开展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一定要将培训的方向集中于提升员工的知识素养、专业技能、工作效率上面,如此才能将员工的人力资源潜力进行有效开发,并真正推动了企业的加速发展进程。

3.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进行定期评估

对于判断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过后是否出现了明显的提升效果,这时就应该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展开定期的评估测评。该项测评内容工作的展开形式,既可以是以组织培训考核测评的方式展开,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展开,但无论是哪一种评估方式,都是通过将培训的员工在培训后是否将自身的实际知识掌握能力、专业技能水平与工作效率行为上面进行了有效提升,做一个真实的判断,其目的都是将企业内部员工的实际知识掌握水平与任职的综合素养进行清晰的统计。评估过后,最好将本次的评估结果融入到与企业员工的晋升、奖金等福利中去,激发员工的积极参与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如果想要在当今的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中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就必须将自身的人力资源招聘与培训体系建设工作做好,也就是将自身的人才团队综合实力不断强化提升。只有将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内容进行详细化,同时辅以有效的招聘流程 在多踊的展品渠道中采用定向招聘实用性人才,另外在企业内部积极开展一系列的人力资源培训建设工作,从基础上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才能在保证企业稳步运行的期间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1 在人力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状

1.1 在建设人力资源工作中,其思想理念陈旧,缺乏较强的管理意识

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企业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文化氛围,并且把企业内部员工看作是该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以及财富,对其进行开发和保护,使得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管理思想方面,因为我国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各种影响,所以让供电企业的市场化大大降低,由于受到这种影响,致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最为传统的“人事管理”上,并没有建立一套适合人力资源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完整体系,对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们的思想也基本停留在过去的事物管理上,使得整个人力资源在管理以及开发方面都属于粗放型。

1.2 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不能有机结合

就从目前情况上看,在我国供电企业内部,很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都只是把企业管理看成是自己的主要职能,在整个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规划方面还比较欠缺,没有为供电企业的战略发展做到强而有力的推进作用。最近几年,某些单位虽然把自己的人事部改成了人力资源部,对其赋予了新的含义,可是在工作的本质上,还是没有得到进一步改善,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上还是保留了传统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思想较为陈旧,为企业的发展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供电企业内部的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还是处于严重脱节的状态。在对调配、考核以及薪酬等方面做出规划的同时,严重忽略了供电企业整体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

1.3 对员工的开发不够全面,缺乏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因为供电企业和其他普通企业相比,性质较为特殊。其本身具有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等特点,所以使得供电企业内部基本上都属于技术型人才。在培养和选拔经营型以及管理型人才方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做的工作还不够全面,其选拔机制也不完善,在专业的管理人才队伍中,素质以及能力都未能达到要求,尤其是供电企业内部严重缺乏那些既懂得生产,又懂得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供电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扎实功底的基层人员组织队伍,其主要原因是企业本身对基层员工的培训以及潜力开发工作做得不到位,即便有对员工做出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也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1.4 在培训体系上不够完善,机制不健全

除了以上所说的各种原因外,还有一项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的培训,那就是培训观念的落后问题。很多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都只是把培训当成一种形式化的东西,走走过场,并没有将其落实到实处,那些能真正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根据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对员工做出培训的企业并不多见。对于企业的培训体制而言,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方法也非常单一,很少有和员工互动的拓展式教学培训,基本上都属于老旧的培训模式,例如单一的课堂授课,对员工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等。现在很多供电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一套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只重视如何加强资金投入以及改善培训方法等问题,从根本上严重忽略了科学、合理培训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2 搞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方法

2.1 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有新的认识,改变过去老旧的思想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它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尤其是在新形势环境下的今天,这对于一个供电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身为供电企业中的管理者,要从过去对人事分散性以及事务管理性方面,逐渐朝着战略性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方面转变;将过去那种只重视事务管理的模式朝着“人本主义”模式转变,从根本上做到以人为本。若要想使得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企业就应该把工作重点以及核心放在如何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激励上。如果这方面工作做好了,就会发现,某些员工自身的优势或者特长会给整个供电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帮助,个别员工的特长也许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这些方面我们都不难看出,供电企业应该把人放在第一位,强调人才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

2.2 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为战略管理

首先应该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开发纳入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并且站在科学、合理的视角上来看待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问题。供电企业应该把这种发展战略看成是企业内部核心价值、经营战略以及长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和企业文化、管理以及组织结构相互融合,从根本上实现供电企业的战略目标,使得企业业绩不断提升。

2.3 对人才队伍进行建设,突出其中的重点

供电企业内部只有搞好了人才的建设工作,才可以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这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特殊作用,同时也能对企业内部的人才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企业内部势必要搞好人才队伍建设,因为这项工作是推进人才全面发展建设的一个重点以及核心。对于供电企业而言,若是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就要不断造就出高层次人才,以这种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不断带动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篇8

1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经济、政治以及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方便社会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后果以及问题,知识经济近年来带来了极大的生产力,企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更有利的契机。但是要想企业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稳步前进,必须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确保企业的资产安全,确保企业运行良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人员管理,提高生产率及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发现了解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易被忽视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断改进完善,是保障企业不断发展前进的基础。

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21企业相关认知匮乏

就目前而言,对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一部分企业仍然持观望态度。建立这项制度会消耗很大的人力以及财力,对于企业而言,在没有对一件新生事物或者制度进行准确的价值和收益估算之前,不会轻易尝试。除此之外,企业的领导者对内部的会计控制不是特别重视,缺乏主动性以及相应的积极性,而员工为了保持和领导的共识,也不愿意过多地去接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最终,使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无法良好地运用到企业管理上。

22法人治理形同虚设

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当前企业发展状况结合,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许多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形同虚设,例如:很多企业的董事长可以身兼数职,这样一来,董事长兼职的那个职位就很难发挥其作用。如果董事长兼职的还有监督部门的工作,那么,这个企业的监督部分就很难发挥相应的职能。其直接后果就是:因为一人的身兼数职,很多职位都等于形同虚设,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相应的独断专权随之产生。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也只是多了个部门,完全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

23企业内部控制不合理

很多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却在内容上不完整,在制度上也不太完善。提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许多人会想到内部监督,却没有充分地从企业管理的整体性上来看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员工都不了解,内部会计控制也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往往在生产、经营上,没能及时地评估、控制,使得在有风险事宜之际,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整合,以避免风险的发生。会计控制的基础就是结合企业的实际资产情况,不能过高地估计自身情况,也不能过于贬低企业自身的能力,否则会对企业进行资产整理、风险预估造成很大的偏差,影响企业发展。一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严重偏离现实生活,脱离现有目标,最终问题发生时,难以解决,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也失去了信心。使会计控制的作用发挥不出,形同虚设。

24会计人员自身水平有限

如今,在现有的实行内部会计控制的企业,因其从事会计的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一定的会计知识,对企业内会计工作,不能很好地执行。同时,也不能正确地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在自身控制范围内滥用职权,做一些有损企业利益的事情,如一些会计人员为了达到私人利益,与出纳的相关人员串通一气,侵占公司财产,严重损害企业的利益,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除此之外,一些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对会计工作的实质以及内容的理解有限,不能较好地完成领导的工作指示,耽误工作进度,影响工作效率。

3对会计控制问题的改进措施

31管理者提高认知

一项工作得以很好的开展,管理者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管理者能充分重视,普通员工也会跟着重视。因此,培训工作必不可少。首先,要让管理者和企业员工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原理、作用及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气氛。员工们自愿了解、掌握,并严格执行。另外,管理者要加大培训力度,员工可以有模糊不清的时候,但是,管理者必须时刻警惕。只有从根本上认识,从意识上接受,从行动上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才会真正地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从而解决企业相关认知匮乏的问题。

32合理改善法人治理机制

法人治理越是规范,越是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就越能很好地执行。对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部分的管理者是?炔炕峒瓶刂频闹魈搴投韵螅?对内部会计控制能否良好地执行至关重要。所以,董事会的建立必须经过严格的规范准则,突出董事会的重要性。强调在法人治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及地位。然后,要建立独立的董事制度,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适当地对董事会进行外部发展,具体的做法就是引入外部的,对本企业有利的,可以充分信任的独立董事。这样一来,可以对董事会成员形成监督,可以最大化地体现公平公正,维护股东们的权利。最后,权利一定要准确细化。建立相应的专门委员会,实现严谨的内部分工,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法人治理方式的不完善及带来的众多不利后果。

33企业内部完善会计控制

没有规律不成方圆,没有规范的制度,企业也不能很好地发展。因此,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要根据企业内部发展情况,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发展,以达到内部控制。企业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状况,采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企业内部控制方案,强化对产品的采购、票据的开发,以及相关的印章等的管理,严格控制、把关。企业内部发展情况,做到客观了解,一目了然。同时,制度在前,发展在后,这样对于即将出现的状况可以提前进行预警。对外投资活动,通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审核,评估,最终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

3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重视个人的作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方面进行展开的有效管理制度。它对每位员工都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财务会计方面,需要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能力及水平,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及企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迫在眉睫。因此,企业要不断地开展各种相关的培训,员工形成自觉自愿的学习意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操作能力,承担起企业会计的重任。所以,企业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合理的培训方式,通过选拔人才提高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道德修养,集体主义价值观,诚心价值观等,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财会人员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篇9

关键词:汽车行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2

目前汽车行业属于大型制造企业集团,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何保障企业运行的稳定和质量,成为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问题,由此,企业将发展的内涵放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通过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高企业效益,近几年,企业意识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逐渐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运营、发展的核心思想,以保障企业面对当下社会经济现状,保持稳定发展的姿态,提高企业对社会经济的适应能力。

一、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简介

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运营因素,实行审核、计算,内部审计质量即是审计、计算的效果,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实行控制,即是对企业内部与审计活动相关的部门或机构,实行有目的的管控,重点针对部门或机构所发生的审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避免审计质量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降低其对企业发展的推进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审计主体,目的是提高审计的行为质量,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可行使多项审计职能,不论是审计管理,还是审计操作,都是内部审计控制的对象,综合考量多项审计主体,提高审计质量控制的水平;第二是审计客体,审计客体是指质量控制的对象,以审计内容为主,通过审计业务活动提高客体的质量,例如:企业内部审计客体范围,构成审计的主要范围,其审计内容并不是单独存在,主要客体业务范围决定;第三是审计过程,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象需建立在全体审计过程的基础上,包括审计目标质量控制、审计信息质量控制、审计监督质量控制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水平决定企业审计的工作能力,因此,企业需通过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保障审计在企业运营中发挥功能效果。

二、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在汽车行业等大型制造企业中,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逐渐完善,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对其做以下分析:

1.缺乏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就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而言,因缺乏完善的审计制度,导致质量控制水平较低,首先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构建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不仅缺乏对审计行为的前期计划,而且在审计程序、审核等方面同样存在欠缺,导致企业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质量控制时,缺乏依据;第二企业本身忽视内部审计制度的重要性,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仅限于表面化,实质并未发挥可观的效果,例如:部门企业成立审计部门,但是没有实行审计行为,审计部门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审计保障,促使企业不能深入了解审计质量控制的含义和服务。

2.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牵连性过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部分审计工作人员将其曲解,对审计工作抱有片面性理解,同样企业对审计工作的应用仅限于大型事件发生后,实质审计工作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环节,既要核实企业的各项财务,又要明确企业的会计内容,对企业形成全面核查,目前企业在内部审计部门成立上,过于牵扯,不少企业将审计部门挂名在财务、行政或者人事部门下,无法保障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忽视审计的权威,同时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审计质量控制。

3.企业审计人员技能、素质欠缺。企业审计工作人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方面存在不足之处,部分企业中的审计人员,大多属于非专业工作者,或者是在本企业其他岗位调任,导致审计工作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审计工作的内涵,无法保障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1]。例如:某汽车行业的审计部门,由会计部门的老员工组成,由于老员工比较熟悉会计操作,对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未能利用审计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约束环境,无法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缺点,因此降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的水平。

4.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内审方式落后。部分企业内部的内审方式仍然采取较为传统的账目方式,不仅隐含审计风险,而且无法保障审计质量控制的效果,内审方式中,过多依据审计工作者的个人观点,缺乏客观意识,导致落后的内审方式无法满足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实际需要。

三、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

针对目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化分析,根据企业实际的运营情况,提出高水平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具体措施分析如下:

1.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完善性,主要体现在审计前期、审计中期和审计后期三个方面[2]。审计前期制度的建立主要以控制为主,企业需重点投资建设审计机构,确保审计机构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具备充分的审计环境,设计好审计方案,清晰审计思路,同时构建审计前期制度,明确内审人员必须有的工作和行为,细化审前控制制度;审计中期主要是构建审计流程和技术的规章制度,例如审计中期审计机构会撰写多项审计报告、审计材料,协助内审人员工作,重点对审计机构与内审人员的行为进行制度约束,避免出现审计风险;审计后期制度构建主要以完善为原则,审计后期基本是审计定型,主要包括复核、结论两方面,既属于最终环节,也属于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所有的审计结果都需公众性公布或汇报,因此必须利用相关的制度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际性。

2.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独立性。针对汽车行业的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根据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情况,成立专业的审计部门[3]。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仅具备较高的独立性,而且具备权威性,保障审计部门的独立和权威,才可实现高效率的质量控制,企业可借鉴国外审计部门的工作方式,例如:美国某公司在成立审计部门时,以审计委员会为指导,采取双向报告制度,实现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既不调职企业内部的老员工,也不进行部门混淆,直接将审计部门挂钩在审计委员会旗下,不论是在行政上,还是在业务上,都可体现审计部门设计、监督、核查的权威性,达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目的。

3.重点培训企业审计工作者的技能和素质。审计工作者是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因素,保障内审人员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和公平性,才可发现企业运营中的缺点和问题,因此重点利用培训、教育的方式,提高内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4]。首先是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素质是一切内审行为的基础保障,企业可以利用相关的学科内容,培养内审人员的素质,例如:企业在审计工作中开设课程学习,引进财务、管理、审计、法律等多项学科教育,重点对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进行教育,在思想上提高内审人员对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解,企业还可在高校吸纳综合型的审计人才,扩充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其次企业需提高内审人员的技能和业务水平,为保障内审人员适应现代化内部审计的转变,企业需根据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对内审人员实行技能和业务的培训,例如:企业需保障内审人员全部属于持证上岗群体,针对在职内审人员实行定期教育的方式,将新型的内审知识引入到内审人员群体中,同时还要对内审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培训,促使其具备综合的现代化审计能力;最后构建绩效考核制度,以此约束内审人员的行为,通过考核的方式,挂钩内审人员的绩效,不仅可以营造积极竞争的工作环境,还可以提高审计工作公平性和公正性。

4.推行现代化的内部审计方式。现代化的内部审计方式主要是围绕审计技术展开,重点防止在审计过程中出现风险,确保内部审计质量控制[5]。第一,可利用现代化的审计技术对传统审计方式进行改革,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作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支持,在转型期间,以传统审计方式为基础,现代化审计方式为辅,主动发现转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提高现代化审计方式的使用效率,因此,可根据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各类因素,构建审计平台,根据审计平台对审计工作者实行技能培训,保障工作者对现代审计技术的掌握程度;第二,构建以制度为核心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模式,重点将传统内部审计中的方式结合,例如:利用详细、兼容两种审计方式,构建基础审计质量体系,将其作为审计质量控制的中心内容,为审计工作提供基础指导。

结束语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既可以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约束性的指导,规划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又可以保障企业的内部运行处于合法、合理的状态中,对企业的发展具备深远的推动意义。目前大型制造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据较高的经济影响比重,必须通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在保障企业顺利运营的基础上,提高其在社会中的经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黄国瑞.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保证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02).

[2]姜玲玲.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12).

[3]巴埃秀.审计质量控制的管理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2).

篇10

关键词:企业;发展;内部审计

近年来,我国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对于企业来说,改革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必须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才能够在市场站稳脚跟。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认识不深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是增强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是为企业领导层提供企业重要发展意见的顾问,但就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现状来看,多数企业领导层没有意识到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只是负责在企业内部查错纠弊,或者将内部审计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混淆。这样一来,企业领导层直接就将内部审计工作定位成了查处违法违规的工作,使得整个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偏离原有的工作定位,整个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根本得不到企业的重视。

2.对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设置不科学

通常来说,企业会为内部审计工作制定一个审计机构,并为其配备专业水平较高的审计人员,通过审计人员直接完成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但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构成和设置模式来看,还存在着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首先,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调查来看,目前只有不到20%的企业设定了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为其配备了高水平审计人员,其次,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直接管理人员是由企业经理或会计主管担当,并没有选取有经验、有实力的审计人员负责,最后,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直接由企业董事会直接安排,没有真实性可言。

3.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管理较为落后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往往能够直接决定最终审计结果的质量,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高标准、极其严格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同时还要掌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管理较为落后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引起:第一,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与企业需求量不符;第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稳定;第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工作没有得到支持;第四,企业对内部审计机构考核不合。

4.企业内部审计技术不合理

对于企业内部审计项目和企业内部审计对象、内容等缺乏系统的评价,尤其是只会采用经营分析、管理评审技术等,使得整个企业内部设计技术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另外,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内部审计人员只能采取最简单的查账方式或者对财务支出进行分析,内部审计工作根本没有发挥其本身意义。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问题的应对策略

1.提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既然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发展,是作为帮助企业客观评价经营活动有效性和效率性而存在的,那么不同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自然而然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目标也会有所不同。要提高企业领导层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首先,应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领导层的交流,尤其是应该让企业领导层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要对企业发展目标进行结合,最后,要对企业体系有大致了解,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

2.设置科学内部审计机构

设置科学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帮助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关键,第一,选择一位有经验、有能力的直接负责人来负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第二,内部审计机构要与企业领导层有着直接联系;第三,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应与企业领导层商议和备案;第四,定期提交内部审计工作报告。

3.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管理

内部审计人员作为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自然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第一,提高企业领导层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尽早解决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需求量不符的问题;第二,及时引进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第三,从内部审计机构中培养可造型审计人才;第四,安排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咨询人员,并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4.改进内部审计流程技术

只有改进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改善企业内部审计流程,才能看到企业内部审计的可能性发展,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流程,并按照这一流程完成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其次,应及时培训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并让其尝试使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来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最后,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评价和研究,确定是否能够用于改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三、结语

虽然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及时改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技术流程,提高企业领导层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度,这样就能看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未来发展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崔飚.我国企业内部绩效审计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会计之友,2011(16):82-85.

[2]雷红秀.论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2015(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