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培训范文

时间:2023-04-08 11:0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验式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验式培训

篇1

在导师的指引下每个人把自己曾经8个没有实现的梦想,然后我们一一把他们撕碎掉然后狠狠的摔在地上。

我们曾经满怀梦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结果,梦想到理想是有个过程的理想到实现又是一个过程的。梦想与理想是有本质的不同,激情可以燃烧梦想,但是激情无法成就理想只有习惯才能成就理想,而是需要形动起来。

二:在训练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倾听搭档讲述他一段痛苦的经历。在这个当中,讲述中,有自责,有谴责,有委屈,有抱怨,有仇恨。当我们有这些情绪说明我们都是活在过去之中。

怎么样才不活在过去之中呢?惟有放下。

佛教,基督教都讲忏悔,忏悔的目的就是为了为了放下,而非一直自责。每次自责一次你都将伤害自己一次,就会生活在无休止的自责之中。所以我们惟有放下才能再次快活起来。

我们不要活在过去要活在当下,或者是当下与未来,但不能偏于当下。

我们需要自责,但不能活在自责之中。

三:为什么要选择共赢

在踩气球过程中虽然看似简单普通的游戏,那队剩下的球哪对就是胜利者,大家在当中互相残杀。做为我们所有的成员来说都希望自己队赢。结果可想而知,大家仍然不段残杀,最后大家都输了。没有一队赢了。最后最后大家意识到了不能继续下去。

其实游戏就是一面镜子,裸的把我们自身的掠性显示出来。

四:通过电网游戏中认识到,一个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所先要有一个决策者就是领导,领导者进行团队管理,授权分工,组织运筹。领导最重要就是要计划好,组织好,指导好,协调好,控制好这样才能有效的把任务完成。其次;在工作中也好,在生活中也好做任何一件事情犯错的正常的,关键在于重复的犯下去。在这次游戏中我们同一个错误犯下了27次。在这短短的2个小时之中。所以才会造成最后的失败。最后;既然是一个团队那就要靠每一个人有共同的信念然后付诸于行动最后达到我们要的成果。

最后一个游戏数数在短短的一分钟,这样简单的事情小学幼儿班的小朋友都会玩然而我们队友不断的犯错误,然而惩罚尽然是由我们的队长来承担,从这点我体会到了做另何事情认真第一,聪明第二。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力一赴。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最终胜利属于自己。

五:从训练中我学会了如何去感恩父母,爱人,领导,朋友。父母养育了20几年了,爱人的支持,领导的摘培,朋友的关心与帮助。在导师的引导下终于把自己藏在心底的话说出来了。心情特别的高兴与轻松快乐。

体验式培训中,如果你把游戏只当做游戏,你真的被游戏了。

体验式培训中的每一个环节,要全身心的投入,它展示的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做个真诚的的人,真诚的对待自己,对待周遍每一个朋友或者事情。

篇2

作为源自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体验式培训与其他培训方式相比,更加注重人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更加注重人本身的需要。

1、参与性强,员工接受程度高

任何培训的最终效果都取决于学习者的参与程度,作为由企业组织的在职培训,学习者非主动参与,传统的课堂授课往往难以达到预定效果。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体验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热情,通过在欧美长达半个世纪的验证,体验式培训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培训方式。

由于培训项目趣味性强,可以缓解员工工作压力,同时,活动中提供了一个企业内部矛盾难以到达的交流环境,能拉近参与者之间的距离,有效融洽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深受企业员工欢迎。

2、效果明显,应用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实践

体验式培训的课程不是说教,而是对现实环境的模拟。学习者的收获来源于自身的体验和感悟,以及通过教练引导获得的新的行动方法。这些收获将使学习者获得经验积累,提升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最终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这些经验达到成功。

3、效果持久,形成学习型团队

参与者将经历体验一感悟一分享一提升一整合一运用的循环。这种方法将不仅仅运用于培训过程中,它使团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思维工具,企业可以将这种模式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达到在实践中持续地学习、在学习中提升的良性循环。

4、与在线学习不同,体验式培训触及了人的社会性和内心世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的运行越来越多地依赖电子网络来完成,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更多地以网络为媒介,网络化的工作环境使现代企业的员工更加关注与工作有关的技能,而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显得有些乏力。体验式培训,通过将教学思想具体化,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无论是在学习管理知识、体会管理艺术方面,还是在培养团队精神、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方面,它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在当今个人注重学习和发展、组织注重团队修炼的时代,体验式培训的兴起有其必然性。

影响因素分析

从理论上讲,体验式培训的效果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分析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时,必须将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体验式培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从企业方面来看

1、是否具备正确的培训理念。培训的效果需要有系统的计划和长期的坚持才能有效果,而其效果的体现是间接的,衡量是困难的,由于培训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对待培训随意性比较大,不能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培训,过分强调短期效应,使得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持,往往流于形式。

2、是否形成系统的、分层次的培训体系。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组织机构的不同层次对人员技能、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培训要系统、有序地开展、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需求,以确保培训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个人与组织的绩效。但在我国企业培训中却往往忽视这一点,往往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是否进行有效的体验式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负责人、培训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参与培训的所有组织及其员工的培训目标、知识结构、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这些组织和员工是否需要培训及如何需要培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企业在培训前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培训的必要性、内容及学习者特性分析,则会极大地提高培训的效果。

4、是否建立开放的企业文化。做好体验式培训的基础是要在整个公司内形成一种充分交流、乐于沟通的开放氛围,鼓励员工之间互相学习。培训效果的凸现需要这个企业有重视培训的氛围。培训管理者要熟悉公司的整个业务流程,做组织发展的顾问、问题的诊断者。

(二)从受训者来看

1、培训的意愿。任何一项培训实施前都要了解员工真正的需求,只有员工具备接受培训的意愿,认识到培训对自我提高的价值,才能改变被动接受的局面,从根本上保证培训的效果。培训的意愿与根据组织目标确定的培训需求是两个层面的内容,需求是客观的,意愿是主观的。培养员工培训的意愿必须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相结合,树立员工自我发展的目标。

篇3

几乎所有参加过营销或销售培训的人员都有这样的感受,而且无论多么炙手可热的培训师都无法使学员完全摆脱这种感受。

以销售管理为例:无论培训师如何引经据典、如何做出精彩的案例分析与实战问题解答,都无法令学员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往往回到企业依然我行我素,精彩的培训恍若南柯一梦。同样的,课堂式的《销售技能》、《促销策划》、《现场导购》、《营销人员招募》、《区域市场竞争》等培训都无法令学员获得实战的能力,充其量是相关知识和经验的资讯的获得。

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为一群种庄稼的高手做一场《提升植物种植能力》的培训。仅仅告诉他植物的构造能行吗?不行。仅仅告诉他植物的化学关系能行吗?不行。仅仅告诉他别人的成功经验能行吗?不行!如果仅仅那样做培训的话,一个可怕的结果就是:他或许从此不会种田!

任何的实战培训都好比教农夫如何把田种得更好,所以,仅仅讲述概念、因素、案例的培训只会让学员更加迷惑。因为“庄稼”是活的,而教条是死的。同样的道理,基于解决营销实战问题的培训,首先必须是活的,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多年的培训经验告诉我们:惟有围绕具体问题的实际体验才能够帮助学员获得解决营销实战问题的能力。而这种培训方式我们就把它称之为“体验式培训”

体验式培训是当今欧美非常时尚并且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培训方式之一。它以其实战情境模拟与专业应用知识结合的训练方式、寓教于乐寓乐于教的培训风格深受企业管理者与学员的喜爱。被喻为与企业实战目标最为契合的营销实战训练方式。

体验式培训与课堂式培训的最大区别在于:

课堂式培训:提出概念在先,案例分析再后,实战问题解答仅仅停留于“语言”阶段,所以不能构成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无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体验式培训:由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的任务)开始,围绕问题的解决,讲解相关知识传授相关经验,最终现场解决具体的问题,并形成具体的行动方案。它强调的是目标与操作步骤。

我们根据企业需要解决问题的不同将体验式培训分为四个大类。

一.与户外拓展相结合的营销/销售专业培训

2004年9月年麦肯特-程烈工作室联合上拓培训将这一培训方式在国内实验成功。

当时我们是以美国经典的内训课程《销售管理能力强化》为知识框架,结合中国本土销售的实践活化而成。运用室外拓展课程激发学员潜意识的原理,通过声音、场景、道具、器械等刺激物激发学员的潜意识,使学员将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但没有被自己察觉与归纳的知识与经验“显性化”。在成熟知识体系的引导和总结下,与实际工作中的难点要点有机对接,最终形成实战的工作能力与习惯。

这种培训方式尤其适合与营销实战中团队能力的提升。

二.与企业工作任务相结合的培训

近期我们为某著名摩托车企业的销售人员进行了一次为期三天的培训:《如何制定年度销售计划》。培训的目标非常简单,通过三天的培训使每个学员实际完成“2005年度经销商销售计划”的制定。验收的方式也非常简单,每个学员讲解自己的销售计划,由销售经理对每个数据的制定理由、完成这些数据量在未来所需要的具体行动与任务向学员提出质询。通过质询就是培训合格,反之由我们继续辅导直到人人通过“验收”。

将培训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让企业感到实实在在。

同样的,促销策划培训、营销计划培训、竞争方案培训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达到让企业学员都满意的效果。

三.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的培训

营销中的很多情况与当时的情境有关,这就要求培训必须模拟当时的情境,让学员在情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销售技巧。

课堂上理论的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演练都无法使学员获得实战的能力。原因在于课堂上没有真实的交易对象。我们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1. 如果是以销售商为主要交易对象的销售员,我们就邀请同行业的销售商做现场教练,作为学员的靶子,同时为学员现场打分,对交易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2. 如果是以现代商超为主要交易对象的销售员,我们就邀请现代商超企业的谈判代表或采购主管为现场教练。

3. 以消费者为主要交易对象的业务员,当然就是以消费者为现场教练了。

在情境模拟的培训中,现场教练与众多的情境道具在主讲教练的协调统筹下组成了一道风景线,实战能力就在这里生长。围绕竞争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实战情境的营造培训出来的销售员,很快就可以在实战中体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由计算机模拟的培训

这种体验式培训方式,主要适用于学员分析统计能力的提升。涉及的范围包括:企业经营分析、企业决策分析、营销信息统计与分析等等。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版本,也可以将适合企业实际运用的思想与工具委托软件工程师进行课程软件开发。

体验式培训是通过动作与任务的实际与模拟执行(行为),达到使学员拥有实战能力的目的。而不仅仅是通过理论的宣讲及信息的传递来改变学员的专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道出了个人意愿的提升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而个人应用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实践,尤其是营销与销售这样的绩效性非常强的商业活动。所以,态度上的提升对于提升营销及销售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这里的态度泛指学员理论知识及对经验的认知)

实施体验式培训课程的三个步骤:

步骤一:课程方案准备

根据企业实际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分解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受训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原理、主要知识点、解决问题需要执行的任务、具体的行为动作及如何综合运用以解决问题。

步骤二:学员角色辅导

明确学员在解决问题中的行为角色。(实践证明很多实战问题在解决过程中的处置不力,是由于执行者对自己的行为角色不明确。)同时,明确学员与操作环境及团队其他成员的关系。

步骤三:学员岗位辅导

围绕学员身处的具体岗位,提供训练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行为辅导。

篇4

【关键词】教师;体验式培训;培训游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3―0061―04

一 引言

体验式培训虽是近年来培训市场上崛起的新面孔,却因能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而成为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之一。目前,国内外的很多大学,都将体验式培训列为MBA教学的必修课程,更多的院校,则将体验式培训作为整合校园文化、激发教师潜能的必要培训。通常一个教师体验式培训项目会包含多个培训游戏项目。因此,对体验式培训中的游戏项目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对实现培训目标以及提高培训绩效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 体验式培训概述

1 体验式培训的含义

所谓体验式培训,就是通过个人在培训游戏(又称体验活动)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老师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1]。

2 体验式培训的特点

(1) 强调培训的主体性。培训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出发,以提升学习者能力为目标,关注学习者的感受、学习者的领悟和体验。

(2) 在培训内容上,体验式培训主要内容有:自我挑战、团队合作训练、和谐沟通等。

(3) 体验式培训项目通常会包括多个培训游戏项目,培训游戏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身心的投入、回味体验、经验共享。

3 体验式培训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培训作为一种深受关注和欢迎的培训方式,有着极其坚实和科学的理论基础,其主要理论基础包括:

(1) 体验式学习理论

体验式培训主要的理论来源的是Kolb(1984)提出的体验式学习模型(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该模型非常重视亲身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2]。Kolb认为,学习、转变及成长可以用一个整合过程来表示,在这过程中每个人置身于活动之中,每个人得以亲身体验、探索内心世界、了解自我并且通过思考得出具有突破性的因应之道。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有效的学习需要从学习者的兴趣出发,从解决实际的问题出发,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帮助和指导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经验并引导学习者从直接经验中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还鼓励教学信息的多方向流动,而不只是从老师到学习者的单向流动。可见,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3]。反观体验式培训,无论是学习情境的设置、学习者以主体身份通过活动获得体验,还是培训的指导、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最终成果的形成,都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学习主体观、教师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3) 杜威的课程哲学理论。

杜威认为经验是一种知行合一的循环过程。由体验反思得到观念,是由行到知;依据观念进行实验,验证还处于假设阶段的观念,是由知到行;通过观察并体验自身和外界的变化进一步反思并修正原有观点,是对前一循环的总结和提升[4]。目前大多数培训师采用的体验式培训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知行一致”的思想而形成的。

三 教师体验式培训中游戏的教学设计

一个体验式培训项目通常是由多个根据需求分析而设置的培训游戏子项目构成。因此,为了保证每个培训游戏子目标的达成进而实现体验式培训的总目标,对所选择的培训游戏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结合迪克(Dick)与凯里(Carey)[5]教学设计的系统化方法模型和教师培训,认为体验式培训中对游戏的教学设计可以按照图1所示的过程进行。

1 需求分析确定项目总目标

在培训之前,培训机构必须从学校、任务、老师三个维度,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绩效分析等方法了解老师参加培训的需求和目的是什么?他们目前在培训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目的在于确立培训目标,同时也为最后评估阶段制定标准铺路。

2 目标分解确定每个游戏的目标

游戏的选择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如果选择没有明确目的性,游戏往往不能够在老师的控制下进行,从而导致活动的体验结果与培训的目标之间形成巨大的偏差[6]。在培训项目总目标确定后,我们通过询问如果要实现总目标,必须通过哪些步骤来实现?如果要实现每步目标,需要选择哪些培训游戏?选择的游戏是否有助于达到培训的目标?通过这样的层层询问来确定将要选择的游戏。

3 受训老师分析

受训老师分析主要是对受训教师的社会背景、知识结构、学习期望和学习风格以及身心发展特点的分析。此外,游戏中还应注重分析受训老师的心理空间,掌握其心理状态的变化。

4 游戏的环境设计

合理的设计、控制游戏环境,才能使游戏环境为培训工作服务,培训才能最终取得理想效果。培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外显的,较容易设计;软环境是内隐的,较难以把握,良好的游戏环境除了取决于物质条件外,还取决于合理的组织形式、科学的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调控等。

5 媒体设计

媒体设计旨在提供足够的与活动任务相关的道具、器械、角色和任务说明书、人员等,供受训老师解决问题。

6 安全设计

安全设计的目的是本质上消除任何不安全隐患,做到培训过程中受训老师的绝对安全。

7 游戏的过程设计

培训老师把所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游戏中,使受训老师参与游戏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培训游戏可按图2进行组织。

8 游戏的评估

游戏的评估主要是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过程评估可以分成游戏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两个阶段,培训实施前主要针对培训实施前的游戏选择和计划过程,检查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培训无效的问题。过程评估以确定的方案为基础,结合实施的跟踪记录和受训老师的反馈,将和实际实施情况计划相比较,找出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效果评估我们可以应用唐•柯克帕屈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从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次上来判断培训的有效性[7]。评估结果将反馈到分析过程之中,从而形成新的循环过程。

四 教师体验式培训的案例:

这里以我院辅导员心理健康与素质体验式培训为例说明体验式培训中的游戏的具体设计方法。

1 需求分析确定项目总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绩效分析等方法确定本次培训的目标为:以团队活动为导引,以心理挑战为重点,借助参与性、互及挑战性强的项目为载体,培养受训教师个人作战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沟通能力,突破心理障碍;并通过团队的生成、整合、提升和实战模拟,培养受训教师创新意识,加强学员间的理解和沟通,创建卓越团队。

2 目标分解确定每个游戏的目标

在确定了培训项目总目标之后,还需要根据培训主题选择具体的游戏项目。目前培训市场上培训游戏众多,为我们进行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但是要将这些活动运用到本次培训中.仍然需要从游戏的关联性、适用性、趣味性等方面来仔细地筛选,即首先判断该游戏的内容是否符合本次训练主题的需要;再次,该游戏是否适合本次培训的对象,完成该游戏的时间、地点、游戏工具的选择是否适当。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被选择的游戏趣味性,即培训的趣味性和学习性能否取得平衡?通过以上的选择,再结合培训对象的特点对游戏加以改进、设计,以使其更好地适合培训对象,同时尽可能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的可操作性。最终本次培训选择了如下游戏项目(部分):(1)破冰游戏―“解人链”,由于参训的学员有很多新聘的老师,以这个游戏做开场来消除学员陌生感,为同小组的学员提供交流的机会。同时,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教练技术”,游戏目的:用于说明班主任在指导班干部或交代任务时所需掌握的技巧。(3)“瞎子摸号”,活动目的:让受训教师体会到沟通的方法有很多,当环境及条件受到限制时,你是怎样去改变自己,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4)“迷失从林”,该游戏通过具体活动来向学员说明,团队的智慧高于个人智慧的平均组合,只要学会运用团队工作方法,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 受训老师分析

参加本次辅导员心理健康与素质体验式培训的老师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既有刚刚毕业年轻老师,也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辅导员。在感知事物方面, 综合性、 目的性、 选择性、 理解性都较强, 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情绪较稳定。

4 游戏的环境设计

要事先明确教学的地点和场所,同时要按照培训教学的要求对教学的地点和场所进行整理和布置,以保证游戏能顺利进行。如“迷失丛林”游戏的场地环境要求既能便于受训者从任何角度进行观看,又能便于受训者从倾听讲座转向分组实践;还需便于教室里受训者相互交流,因此座位安排上我们采用了扇形座位。同时准备了与游戏的气氛相协调的音乐、灯光和视频。

对于涉及的游戏项目,我们根据每个游戏的特点,结合学员分析和场地实际,选择合理的组织形式,例如前面提到的“高空飞弹”游戏先以个人形式,之后再以5人的小组形式完成。游戏的过程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调控也都做了详尽的设计。 例如“经纪人”游戏一开始就竞争激烈,这时培训师不必插手,游戏一直按计划进行下去;但有时效果不很理想,各公司进入状况较慢,培训师就得及时介入,通过把利润翻倍,加大刺激力度,给了许多原来亏损的公司翻身的机会,往往使现场气氛陡然升温,效果非常好。

5 媒体设计

游戏中的媒体选择要适合培训任务的要求、能够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在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的同时还应兼顾一定的艺术性和实时性;比如“高空飞弹”游戏中,我们采用的气球、鸡蛋、竹签等等多为成本较低、但又能充分调动学员创造力的道具,在“飞弹”设计环节,由于运用摄像机将制作过程和实物通过大屏幕进行实时展示,学员的参与意识得到充分激发,竞争气氛更为浓厚,也更容易达成预设的游戏目标。

由于培训游戏中涉及的器具、道具众多,为了保证游戏有序进行,培训游戏中所用到道具、器械及辅助人员等都需充分准备和预案。如“高空飞弹”游戏中比较容易损坏的气球、鸡蛋等就需备足,避免小组设计中出现气球和鸡蛋破裂而造成游戏无法正常进行。

6 安全设计

除了需要在游戏中遵循安全操作规范外,游戏前和游戏中必须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并控制环境因素。如“高空飞蛋”对安全要求较高,因此安全锁、保护绳就需高度重视。在趣味跳绳游戏中,场地宜选择户外草地进行,以免受伤,合组运动时应注意其他老师的位置及距离,以免踏伤伙伴或互相碰撞,同时应提醒膝盖或脚部有伤者,视情况决定是否参与。

7 游戏的过程设计

(1) 创设情景:这一步培训师设计出层层切合实际和真实生动的游戏情境并说明游戏规则、奖惩措施,积极调动学员的兴趣和热情。以游戏“迷失丛林”为例,培训师把“迷失丛林”工作表发给每一位学员,然后讲下面一段故事:你是一名飞行员,但你驾驶的飞机在飞越非洲丛林上空时飞机突然失事,这时你必须跳伞。与你们一起落在非洲丛林中有14样物品,这时你们必须为生存做出一些决定。

(2) 游戏体验:这是整个游戏的关键,这一步直接决定了以后的工作。亲历或行动就是说受训教师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单独或团队合作去经历一些模拟的场景,去完成一项任务,这些都必须是受训教师亲自完成。在丛林脱险游戏中,要求受训教师先以个人形式把14样物品以重要顺序排列出来(如图3所示),把答案写在第一栏,当大家都完成之后,培训师把全班学员分为5人一组,让他们开始进行讨论,以小组形式把14样物品重新按重要顺序再排列把答案写在工作表的第二栏,讨论时间为20分钟。当小组完成之后,培训师把专家意见表发给每个小组,小组成员将把专家意见转入第三栏;用第三栏的数据减第一栏,取绝对值得出第四栏,用第三栏的数据减第二栏得出第五栏,把第四栏累加起来得出一个个人得分,第五栏累计起来得出小组得分。培训师把每个小组的分数情况记录在白板上,用于分析。

(3) 回味体验:受训老师通过置身其中,得到最真切的感受,这种感受将是全方位的,活动性很强的,印象深刻的。通过回想和对这段经历进行分析,他们开始产生一些观点。找出团队得分低于平均分的小组进行分析,说明团队工作的效果(1+1大于2);找出个人得分最接近团队得分的小组及个人,说明该个人的意见对小组的影响力。

(4) 反思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引导、鼓励受训老师发言,避免局限于游戏本身,不能够与受训老师现实生活相联系,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如通过讨论:你对团队工作方法是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你的小组是否有出现意见垄断的现象,为什么?你所在的小组是以什么方法达成共识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受训教师建构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5) 归纳总结:当大家都把观点分享了之后,得到的肯定是一些超过自己想象的,凌乱的信息,这时培训师将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把受训老师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形成自己思维和价值观,改变原有的认识。游戏“迷失丛林”告诉我们团队的智慧高于个人智慧的平均组合,在辅导员工作中只要学会运用团队工作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6) 游戏的评估:培训评估表明,培训形式得到受训教师的欢迎和肯定。教师普遍反映训练形式生动新颖, 互动性强, 既能在思维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启发, 同时又能从作风、意志等方面得到训练, 体验式培训在教师培训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但是,培训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所选游戏项目一般比较适用于企业员工的需要, 很少有针对教师教育的特定培训项目、个别培训师在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方面经验不够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绩效。

五 结论

教师体验式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培训方式,为传统的师资培训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要发挥体验式培训在培训中的优势和作用,使受训老师既感受到有趣的体验,又能联系现实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受训老师处理问题的能力,培训实施前必须从游戏选择、受训老师、实施环境、媒体、安全、游戏过程、评估等方面对训练中的培训游戏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

参考文献

[1] Beard, C., Wilson, J.P., The Power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A Handbook for Trainers and Educators[M]. London: Kogan 2002:11-12.

[2] Kelly,C.,David Kolb,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and ESL[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1997,3(9):21.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7,(8):22-27.

[4] 于翠玲.游戏教学法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5,(10):23.

[5] David Kitchen,Dougtas Mcdougali,University of Toronto,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n The Internet[J].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1998,27(3):245-248.

[6] 郭京生,潘立 著.人员培训实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6-19.

[7] 雷蒙德•A•诺伊 著,徐芳 译.雇员培训与开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9-81.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Game in the Experiential Training for Teachers

CAI Li-lu1 DIAO Yong-feng2

(1.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Anhui Finance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0601,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 ,Xi Hua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637002,China)

篇5

关键词 体验式培训 社区护士 舒缓疗护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22-0010-04

Practice and effect of the experiential-based pre-post training about palliative treatment and care for the community nurses

LIU Yingyan1, MING Xing2, YANG Min1, ZHU Boqin1, JIANG Shenzhen1, LI Ning1, JIANG Changying3, MEI Jiuhong1(1.Yingb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5, China; 2.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Medical Technology of Sand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9, China; 3. South Ferry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experiential-based pre-post training about palliative treatment and care for the community nurses. Methods: With the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40 community palliative nurses were chosen and given the experience-based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scenario simulation, case sharing,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self designed questionnaire of community nurses’ knowledge about palliative care and the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training for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hospice care knowledge of the nurses was higher after training than that before training(P

KEY WORDS experiential-based training; community nurse; palliative care

舒缓疗护是随着临终关怀运动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护理方式[1]。研究显示[2],我国护理人员对舒缓疗护的理念、原则及内容认识不足,缺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2012年上海市开展了舒缓疗护服务实事项目[3],在全市17个区、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试点舒缓疗护服务,2014年又增加了舒缓疗护病床1 000张,虽然从床位数量上有了飞跃式发展,但舒缓疗护服务的质量才是决定该项目能否顺利推进和发展的关键。

社区护士作为舒缓疗护的服务主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提高社区护士舒缓疗护理论知识与适宜技术的培训迫在眉睫。体验式教学是通过情景创设、实际操作、体验感悟为过程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调整、升华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与潜能,是对“体验”的重视[4]。本研究采用体验式培训对40名社区护士进行舒缓疗护知识、技能及共情能力的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目的抽样方法,于2015年1月至7月自上海市浦东新区14家试点舒缓疗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594名护士中,选取40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培训。40名社区护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5.55±5.45)岁,35岁及以下20名(50.0%);其中本科护士25名(62.5%);主管护师25名(62.5%);平均护龄(16.03±6.06)年,其中年资11~20年的27名(67.5%);已婚者35名(87.5%);有者4名(10.0%)。

1.2 培训方法

1.2.1 培训方案构建

本研究通过系统文献分析,在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及案例的基础上,仔细研读《上海市社区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工作规范》[5],该方案修订稿形成后进行专家认证最终定稿。其内容涵盖身体、心理、社会、灵性4个方面,其中,灵性是使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在内的生命得以统一的力量,根据个人不同信仰,它可以含有或不含有宗教成分[6]。

培训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舒缓疗护概论、躯体症状护理、患者心理护理、灵性关怀技巧、家属哀伤辅导、护理书写规范、品管理、疼痛评估。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个案管理计划、护理病例书写、患者心理疏导、家属哀伤辅导、尸体料理规范、沐浴床、洗头机的使用。

1.2.2 培训方式

该培训共70学时,每学时45 min,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2部分。理论教学安排30学时,实践教学安排40学时。

1)理论情景模拟体验

所有理论课程讲授以案例导入的方式展开,案例均来源于临床,涵盖患者入院评估、诊断、护理、患者离世前、后对家属的哀伤辅导,以视频、照片及文字形式呈现,涉及到关键知识点时会预设问题。授课结束后预留10 min让学员进行思考,然后进入情景模拟体验阶段,即请学员分组轮流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

扮演患者的学员尽可能再现癌症患者躯体疼痛失能、听力、视力有障碍时的表现,面临死亡时的恐惧、不舍及表达未了心愿时的状态;扮演护士者尽可能真实体现照护者的照护方法,重点回答教师在案例展开时提到的问题;扮演家属者尽可能再现面临家人进入临终状态时的无助、担忧、心痛以及对于医护人员的期许。小组学员完成角色扮演后,其他小组学员就其表现、特别就护士进行照护的方法进行点评并分享其感受和观察结果,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员进行反思、总结。

2)实践病房跟师学习

实践教学阶段安排学员到舒缓疗护病房跟师学习,根据培训方案先由教师讲解规范要求并亲自示范,选择目标患者及家属。随后学员分组到患者床边进行护理实践体验,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再认识与提高,通过沟通、交流切实感受不同患者及家属的躯体与心理痛苦,以此发现护理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完成护理个案照护计划及各项书写要求。每位学员在护理实践后进行反思总结及小组互评、点评。

1.2.3 评价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问表:采用自设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护龄、婚姻状况、等。②社区护士舒缓疗护知识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4个纬度、45个条目,其中舒缓疗护概述11题、临终者躯体症状与护理15题、临终者心理护理与灵性关怀技巧9题、家属哀伤期心理护理10题。每项内容选项为:对、错、不清楚,正向题分别赋值为1、0、0,反向题赋值0、1、0分。每项得分相加求和,得分越高表示知识掌握情况越好。采用得分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得分率=(实际得分/可能最高得分)*100%。经5位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评定,问卷的内容效度(CVI)为0.893。40位护士问卷测评后内部一致性Cronbach a为0.792。问卷信、效度在可接受范围。③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该量表由台湾地区学者吴静吉等[7]于1987年依据Davis的人际反应指标修订,已经作为共情能力评估量表广泛应用于中国人群[8]。量表共包含4个维度(同情关怀、观点取代、幻想力、身心忧急)、22个条目,总分在0~110分之间,总分越高说明共情能力越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53~0.78间,重测信度介于0.56~0.82之间。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由“不恰当”至“很恰当”,分别赋予0~4的分值,反向题则相反进行计分。

1.2.4 资料收集

调查问卷由项目组成员逐一向研究对象解释条目内容,说明填写要求,当场填写并收回。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P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护士舒缓疗护知识得分

干预前、后比较发现,社区护士的舒缓疗护知识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干预前、后人际反应指标比较

干预前、后比较发现,社区护士的人际反应总分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体验式培训可有效提升护士的知识水平与共情能力

2013年,何静等[9]通过对上海市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1名护士调查后发现,仅19.0%的护士对舒缓疗护知识掌握情况达到良好,其余被调查者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仅处于中等或中、下等水平。然而,良好的掌握舒缓疗护知识是护士开展服务的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体验式培训方法前、后,护士的舒缓疗护知识与共情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体验式培训可有效提升护士心理和灵性照护知识水平

舒缓照护的核心理念是整体护理,整体护理强调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各层面的整合,其目标是满足患者各层面需求,以达到身-心-灵和谐,肯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12],而心理和灵性照护是舒缓照护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与灵性关怀知识维度得分在培训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 进一步探索提升护士躯体症状护理知识水平的有效培训方法

舒缓疗护适用于对各种康复性治疗无效的患者,最首要的问题就是镇痛及缓解患者的各种不适症状[15]。护士作为和患者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医疗服务人员,被视为症状管理最主要的参与者。王京娥等[16]于2012年调查98名从事癌痛治疗的医护人员,结果显示社区医护人员对于WHO倡导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知晓率很低。王晓庆等[17]也指出医护人员的癌痛、镇痛知识缺乏,混淆了止痛药物成瘾性、耐药性和依赖性的概念,同时忽略了对患者癌痛的控制。由此可见,提升舒缓疗护护士的疼痛控制等躯体症状护理知识水平对提升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而言是关键所在。

本次使用体验式培训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控制知识没有显示出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单纯采用情景体验、案例讨论和小组交流的方法对于躯体症状护理技能的掌握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则更适合用直接讲授和技能示教的方式。因此,建议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培训,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3.4 研究行之有效的哀伤知识辅导方法

哀伤辅导指协助哀伤者在合理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国内哀伤辅导的发展与舒缓疗护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哀伤辅导属于舒缓疗护服务的一部分[18]。当疾病发展到终末期,患者不得不面临死亡,其亲人也将承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此时哀伤辅导显得尤为重要,而国内哀伤辅导发展较为缓慢。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在哀伤辅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哀伤相关知识的掌握是较好参与此服务的关键和基础。本研究采用的体验式培训方法并未在提升哀伤服务知识水平上显效,提示该培训方法尚存在不足,需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真正达到舒缓疗护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戴红霞, 殷磊. 姑息护理―新型的护理方式[J]. 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2): 103-105.

[2] 邹敏, 徐燕, 袁长蓉. 国内外姑息护理认知现状的研究与思考[J]. 护理杂志, 2006, 23(6): 50-51.

[3]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做好2012年市政府实事舒缓疗护(临终关怀)项目的通知[沪基层(2012)10号][EB/OL]. (2014-04-09)[2016-08-02]. http://wsjsw. /wsj/n2006/n4081/n4082/n4083/n4152/u1ai137760. html.

[4] 钟启D, 陈向明. 体验式课程的教学知识[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

[5]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上海市社区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工作规范的通知[沪卫基层(2013)1号][EB/OL]. (2013-01-09)[2016-08-02]. http:/// dfzc/10003.jhtml.

[6] Baldacchino DR. Teaching on spiritual care: The perceived impact on qualified nurses[J]. Nurse Educ Pract, 2011, 11(1): 47-53.

[7] 詹志禹. 年级、性别角色、人情取向与同理心的关系[M].台湾: 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 1987: 7-14.

[8] 张凤凤, 董毅, 汪凯, 等.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2): 155-157.

[9] 何静, 徐蓉, 陈慎, 等. 社区护士临终关怀知识和态度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6): 73-75.

[10] Brunero S, Lamont S, Coates M. A review of empathy education in nursing[J]. Nurs Inq, 2010, 17(1): 65-74.

[11] Hope-stone LD, Mills BJ. Developing empathy to improve patient care: a pilot study of cancer nurses[J]. Int J Palliat Nurs, 2001, 7(3): 146-150.

[12] Lunder U, Furlan M, Simoni? A. Spiritual needs assessments and measurements[J]. Curr Opin Support Palliat Care, 2011, 5(3): 273-278.

[13] Peteet JR, Balboni MJ.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n in oncology[J]. CA Cancer J Clin, 2013, 63(4): 280-289.

[14] 董凤齐. 灵性照护在终末期癌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 2015, 30(20): 1853-1856.

[15] 苏永刚. 中英临终关怀比较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3.

[16] 王京娥, 黎莹. 社区医务人员癌痛治疗相关知识调查[J].实用临床医学, 2012, 13(2): 120-121.

篇6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参与-体验式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不断增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教育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培养一支数量充足、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水平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相关教育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具体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然而目前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还是停留在传统知识传授式的培训基础之上,存在着培训观念落后并与培训方式相脱节、忽视教师的主体性、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缺陷。针对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中存在的不足,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构建出了“参与-体验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模式,努力探索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理论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涵义

“参与-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模式是指培训教师通过与受训教师之间进行人际互动,引导受训教师进行内部的人际沟通与经验分享,从而促使受训人员获得心理辅导理念与技能的培训方法。在该培训模式中,培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发疑问、促使成员之间积极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与情境相关的专门知识作为指导。受训教师通过对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体会并领悟这些理论,最终将其转化为个人化的理念和技能。

二、“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特征

“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充分体现了受训教师“主体性”和“参与性”的特征。受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不再只是带着耳朵和笔记本的被动听众和记录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在培训教师的引导下,受训教师积极发挥自身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主体参与作用。

“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突出培训的情境性和体验性,是指通过创设各种与受训教师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受训教师获得新的体验,积累情感体验,完成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参与-体验式”培训还充分考虑到了受训教师的情感因素,重视受训教师的情感体验。受训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情感因素,并在培训教师以及受训教师之间通过互动进行情感的交流。情感因素加深了受训教师在培训中的卷入程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保障了他们对心理辅导理论和技能的有效学习。

“参与-体验式”培训强调理论与技能并重,克服了以往传统培训方式只重理论或理论与技能脱节的弊病,有效地保证了受训教师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使受训教师能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最终形成个人化的心理辅导理论。

三、“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基本过程

“参与-体验式”培训是一个以问题为起点的五步递进式循环过程,即以对问题的探究与澄清为起点,经历情境设置与体验、尝试辅导与实践、经验交流与分享、辅导理念与技能五个个性化阶段。

第一阶段是问题探究与澄清阶段,是让受训教师自己发现问题,分析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部动机并对自己进行设想,进而形成计划的阶段。培训教师要引导受训教师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来,让受训教师考察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动机、澄清问题(理解心理辅导实质)、制订计划、确立目标。

第二阶段是情境设置与体验阶段,是通过情境设置让受训教师发生观念冲突并产生情感体验的阶段。受训教师在这一阶段中依次经历了置身于具体情境中、激活原有知识和观念、新知识与原有观念产生冲突、体验心理辅导过程以及对辅导活动的开展作出计划等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尝试辅导和实践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受训教师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尝试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能解决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受训教师解决学生的日常问题与学习问题是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来进行的。受训教师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以反思日记的形式,写下辅导的体会、感受、心得以及不明白的问题,并不时对自己作出评价和提出要求,再通过查阅资料或寻求同事与专家的帮助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阶段是经验交流与分享阶段,这一阶段是受训教师进一步澄清问题、考察并理解心理辅导的方式和策略、激发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交互作用、团体互动相互观察学习、反思心理辅导的实施过程并进一步增强体验和分享经验的过程。在受训教师积累了一定的辅导经验之后,以开展心理辅导研讨会的形式,让受训教师报告各自的辅导经验,并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经验。

第五阶段是辅导理念与技能的个性化阶段,这一阶段是受训教师经过自己的实践和行动研究后,再进行考察与反思,把所学的理论与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理论与技能,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技能。受训教师分组研讨心理辅导实质和价值,在团体互动中反思适合自身特色的辅导方式和策略,计划和实施心理辅导的研究课题,撰写心理辅导专题研究报告,并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我理论体系和提高技能。

四、“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策略

为保障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参与-体验式”培训可采用以下培训策略。

1.积极引导,主动参与

为了激发受训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在培训时从创设与受训教师实际相关的情境入手,引导他们思考这些与他们日常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先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把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培训内容中来,再一起进行理论和技能的探讨和学习。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脑力激荡,师生、生生对话,互动分享等方式,让受训教师的注意力和兴趣始终围绕所培训的内容,并始终保持高度的积极性。

引导受训教师主动参与,一改传统培训模式中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之间的单向交流模式,形成了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这种方式有利于形成活跃、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情景,还可以将受训教师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展现出来,有利于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以及受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使他们都能在反思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2.创设情境,充分体验

在传统讲授式培训中,单向传递通常采用灌输的方式,很少涉及受训教师的认知感悟和情感体验,这就容易打击受训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参与-体验式”培训强调关注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感悟和反思内化等心理活动。在该培训中,受训教师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因素,积极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3.交流互动,经验分享

“参与-体验式”培训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的形式,采用自我表露、头脑风暴等方法,让受训教师在交流和互动中充分分享彼此的经验,不仅分享以往的辅导经验,而且分享在培训过程中获得的新的体验;不仅与其他的受训教师进行经验的分享,还与培训教师进行经验的分享。经验的分享有利于受训教师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并在反思中学习到新的知识,达到使受训教师实现自我成长的目的。

4.现场演练,促进应用

“参与-体验式”培训的目标是让受训教师掌握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能,最终形成个性化的心理辅导理念和辅导技能。要达到形成个性化的心理辅导理念和辅导技能的终极目标,就需要受训教师将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断地融会贯通,并在应用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5.运用反思,整合经验

篇7

2011年初,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与英特尔公司合作,引进了英特尔公司开发的《Design and Discovery》(《设计与发现》)教材,这是一门通过各种具体活动,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系统地介绍工程与设计流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教材面向11~15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和科技场馆的青少年,是一门介绍设计与工程领域相关内容的科学与技术教育课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设计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科学概念,亲历并体验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实践活动,掌握工程设计与模型制作的流程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提高其与他人有效的沟通与合作的社会情绪能力。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组织专家团队将《设计与发现》教材本土化,旨在使中国的学生了解技术系统与产品设计领域的相关内容,提高他们的科学想象力和运用直觉选择最佳方案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运用木材、金属、塑料、食物、纺织品、纸张等材料操作并形成三维作品的技能,以及反思和评价自己决策结果的能力;引领他们形成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关注文化、社会和环境热点问题的多元视角。鼓励他们在使用教材中开展多种活动,通过各种具体活动,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推动青少年后备人才的成长。

《设计与发现》教材本土化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如何培训教师使用这套全新的教材,则更具有挑战性。2012年5月,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专家团队和东南大学科学教育中心共同合作,依据教材特点,举办了开放性、实践性非常强的教师培训。在培训班上,来自全国14个省的33名科技骨干教师与科技辅导员参加了培训。

培训根据教材的每个主题,把参训教师编成小组,小组成员间要求相互配合,妥善分工,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后,每个小组都要和其他小组进行作品的展示、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培训过程中,大家会经常处于“教师—学生—培训班的学员”之间的角色互换当中,这样有利于授课教师去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员在7天的培训中,还要在培训手册中记下反思、体会、总结等。通过“设计无处不在”这个主题,逐步了解工程设计领域的设计流程和发现问题的方法,让第一次接触《设计与发现》课程的学员们理清思路,明白教材的编排。

篇8

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成立于2008年12月,其前身为广西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在广西区内的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学院(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两校挂牌,依托两校承担面向东盟地区的旅游人才援外培训项目。基地旨在充分发挥广西区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交往中的区位和教育资源优势,为东盟旅游业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面向东盟地区的整体战略。基地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6期培训班,共培训了489名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及导游服务人员。面向东盟国家学员开设的培训课程,主要内容有以“旅游管理”“出境和导游业务”、“中国文化”等为主题的20多门课程。以“中国文化”为主题开设的课程有《汉字的起源与流变看中国文化的美学意蕴》、《中国常用社交礼仪》、《中国美食文化及广西特色餐饮》、《陶艺文化》等课程。

一、在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开设中国文化体验课程的必要性

(一)中国文化课程在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和旺盛生命力,在世界各国掀起中国热,随着中国文化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往来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和体验。从以往的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的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课程体系看出,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课程占到了近四分之一的比例,并且从培训质量调查来看,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东盟学员对中国文化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了解不多,因此,都希望在短期内对中国文化有个直观的了解。

(二)手工体验课程有助于外国学员理解中国文化

在培训过程中,开设代表中国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相关的手工体验课,可以帮助他们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如在我校开设的陶艺体验课,学员在观摩陶艺老师的介绍演示之后,自己动手制作陶艺,整个课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员通过这样的体验感受到中国陶艺文化的魅力,并且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中国陶艺所传递的中国文化元素。在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欣赏的同时也能营造学习氛围,拉近外国学员和中国文化的距离。学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其他课程难以具备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如何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中开设更多的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体验课程,让学员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课教学中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以为,传递中国文化把剪纸体验课纳入培训体系中,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在东盟旅游教育培训中开设剪纸体验课程的优势

(一)剪纸体验课可以帮助外国学员很好地领会中国文化

剪纸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镂空艺术,通过剪刀在纸张上游走,创造出精美的图形,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从南北朝时期发展至今,剪纸早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中国传统民俗生活中的必要文化元素。

2006年民间剪纸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体现了丰富的中国民间文化。(1)节庆文化:例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中国人有在春节剪窗花的习俗,窗花的图案可以是“春”字、“福”字,可以是寓意吉祥的花鸟虫鱼;(2)福寿文化:在老人过生日时,送上一幅“寿”字剪纸或松鹤图案的剪纸,则是表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3)婚庆文化: 中国人的婚礼上, 贴“帧保表示双喜临门,婚姻中男女双方共同迎接喜庆的一天,表达婚礼喜庆的气氛和大家对新人的祝福。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剪纸, 它代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态度,表现纯朴、鲜活的民族创造精神。

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包含丰富中国文化的民间剪纸艺术,以她最美的形式,展现她的亲和力。据何红一教授在她的论文《中国民间艺术走进美国当代社会――亲历与思考》中介绍,她在美国期间,曾在十所大学进行过民间剪纸艺术的交流,深深感到美国大学生对中国这门独特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厚爱,在剪“春”字时,她向外国学生介绍了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是一个从造型到内涵都十分美丽的中国文字。通过讲解与创作,他们了解到相关的文化知识。一位教西班牙文化的教授Fred写信向她述说他的感受:“我很欣赏你们通过美丽的剪纸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方式,在这难忘的夜晚,我的心真的像花一样开了!”

(二)剪纸简单易学,材料普通易得

剪纸的工具和材料普通易得,通常,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进行剪纸这种手工活动了。另外剪纸简单易学,常常在懂得剪纸的人指导下,只需要掌握纸张的折叠,再经过三刀两剪,便可产生栩栩如生的图案了。因此它成为当代文化交流中简捷、灵便、具有亲和力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的优势也不断地凸现。学习剪纸是一次创作与欣赏的过程,如能使剪纸进入东盟旅游教育培训教学体系,帮助初来乍到中国的外国学员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认识,让他们解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竞争力。

三、以剪纸为例谈中国文化体验课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来自东盟国家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学员。

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展示介绍及学员的参与制作剪纸,使学员了解与中剪纸艺术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文化内涵;同时掌握一些简单的剪纸技能,能够制作简单的剪纸带回去留作纪念。

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春节民俗剪纸(通过剪纸介绍春节习俗文化 示范剪纸 剪纸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春节习俗.贴窗花》,引入教学内容,向学员介绍中国的春节剪纸即窗花,并向学员展示有关春节主题的剪纸图片――“福”字,告诉学员,在中国,福字的含义是“福气”,“福运”,“幸福”的意思,春节贴“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γ篮妹魈斓淖T浮!案!弊终着贴表示“福临门”的意思,福字还可以倒着贴,表示“福到了”。“福”字和五只蝙蝠组成的团花剪纸寓意是“五福临门”的意思;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在中国,蝴蝶因为产卵多,是多子的象征,所以,蝴蝶牡丹组和的剪纸寓意“花开富贵,多子多福”。

(二)示范剪纸

1.介绍剪纸工具和材料:出示剪刀、铅笔(在纸上构图用)、红纸(介绍中国剪纸多以红色为主,因为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好运的意思)

2.介绍简单的窗花剪纸有对称剪纸和团花剪纸等等,剪纸有自己的语言符号如:月牙纹,锯齿纹等等。

3.示范剪纸:剪“春”字,向学员介绍这是左右对称剪纸,并告诉大家“春”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代表欣欣向荣的意思,是一个从造型到内涵都十分美丽的中国文字。春节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再让大家了解春字的构成,会写就会剪。示范六折团花剪纸,先示范纸张的折叠,并告诉学员,在中国,“六”表示顺利的意思,所以选择了六折,祝愿大家顺顺利利。然后在折叠好的纸上绘图,由于制作的是新年窗花,所以以“鱼”为主题,“鱼”和“余”谐音,鱼组成的团花寓意“连年有余”,表示人们对富足美满生活的向往。(三)剪纸体验

1.学员按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拟定一个主题如“花开富贵”,“连年有余”,“吉祥如意”,“春满人间”等等,创作一个或多个剪纸,可以是对称剪纸,可以是团花剪纸。

2.在创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商量,互相借鉴,也可以到其他小组观摩学习。老师给予每一组具体的指导。

3.课程结束前10分钟,每个小组评选出本组最满意的作品,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选出最佳手艺奖,最佳创意奖,最具内涵奖。

4.老师对获奖作品进行颁奖,并对每一个小组的作品进行恰当的点评。

5.学员们通过实际操作剪纸对中国的春节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可以请学员谈谈在具体体验中的收获,通过相互交流并再一次总结剪纸向我们传递的春节习俗。

四、结语

篇9

1 具备较广阔的知识面

教育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加工,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能力的形成,一方面基于体育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学校卫生学等知识的修养,和教师对中小学体育教材、教学大纲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基于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如果教师掌握了教育原理、教育方法,有牢固的生理卫生知识,对教学大纲、教材有深刻的认识,并详细掌握了学生的情况,教学就会有的放矢。学生就可能很快掌握一些基本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2 具备有效地传导信息的能力

经过教师设计加工过的信息,要使之作用于学生还必须经过一个传导的过程。通过语言、动作示范等传导方式将信息传导给学生的能力;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编制各种教学计划文件的能力、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规范的动作示范能力。教师具有了一定的运动技术水平,掌握了全面、正确的体育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能根据中小学体育教育要求,结合中小学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改进、设计、创新运动形式,准确生动地示范,并运用示范与身体练习手段使学生掌握走、跑、跳、投等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锻练身体,并终身受益。

3 组织管理能力

体育教学主要是在户外进行,它的组织管理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帮既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精心组织,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加强管理。

教师上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好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在教材、负荷的安排,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方面都要考虑周全;不仅如此,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摸清每个学生的特点。只有将这些先期工作做好了,体育教学才能井井有条;才能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才能对课堂中出现的违纪行为切实做思想教育工作。

4 训练和组织竞赛的能力

中小学体育教师除了体育教学工作,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训练、组织竞赛活动,参加裁判工作。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仅有一定的教学、教育工作能力还不够;还必须要有担任学校体育代表队的选材、 系统训练和组织运动竞赛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掌握有关的理论知 识、技术、技能、训练方法、组织竞赛和裁判工作 的方法。要用科学指导训练。有分析动作结构、战 术方略以及分析运动员的心理活动的能力,以及动 用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原理指导例 练、比赛和裁判的能力。

5 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校体育是一项探索性事业,开展学校体育科学研究是提高学较体育科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师为适应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的需要,应具有从学校体育实际出发,动用教育科学理论来设计教育、教学实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以便采用有效的手段扣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6 自我控制能力

体育教学主要是户外活动,中小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人生观、是非观,有自己的思想,生性好动,在活动中容易流露出当己的内心世界。对中小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不规范言行,动辄动怒,只会把事情弄糟。教师要制怒;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学生的言行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引导、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加强自学,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敏感地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控制好自己的感情。

7 社交能力

中心学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等工作,应当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应当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学生在学期间,家庭环境与教育情况仍是学校教育的背景。如果忽视了学员家长的支持,我们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比如某学生在某个项目上有特长,其本人也愿意参加训练,但若家长反对,再好的苗子也难以成才。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做好工作,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 学校体育工作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现阶段我国经济还不发达,学校体育经费有限,体育经费更难满足现行体育教学的需要。我们的体育工作者应当走出校园,广开门路,寻求支援,争取社会的赞助,使学校体育工作走出困境,摆脱贫穷,求得发展。

中小学体育教师也不能忽视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要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春风,宣传体育的社会功能和体育法规,争取领导及班主任的支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正规化和制度他轨道,这样才能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得更如丰富多彩。

8 其它方面的能力

篇10

1 试题分析

今年中考物理实验考试共6个题目,分别是:秒表、温度计、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测液体的密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这6个题目综合考查了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几个重要物理规律的探究。有的实验是用仪器直接测量来完成的,有的是用多种仪器间接测量来完成的。通过实验考试,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操作要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意识。

2 存在问题

在实验考试过程中,很多学生能顺利完成实验,得出科学结论。但也有相当一本分学生不能完成实验任务,或者是不能得出合理结论。通过考试,发现系列问题,在此进行总结。

2.1 审题不清,目的不明确

学生进入考场到达指定桌号时,不能仔细看清所要考查的题目,更不看实验要求就开始做,造成丢分。如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开始就和教师要数据,是配置2%还是5%的氯化钠溶液,学生把这个题目和化学的一个实验混了;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个别学生把电路图设计成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的电路图,造成实验无法正常进行。

2.2 缺乏自信,凭想象或记忆填写数据

很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顺利完成实验,但看报告单上的数据,却发现和实验的数据不一致。究其原因,发现学生考试的数据和平时训练的数据不一致,怀疑自己的结果,最后还是按照平时训练的数据填写,造成丢分。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很多学生在探究u>2f时的成像规律时,像距明明是32厘米,学生硬是在报告单上填写28厘米;在测量物体重力时,物体的重力明明是1.8牛,但学生填写报告时却写成2.1牛。由于缺乏自信,造成填写的报告单与所测数据不符;在测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明明测得的结果是1.12 g/cm3,但学生填写报告单时却按理论值写成1.01 g/cm3。

2.3 不按要求进行实验

有的学生在实验时,随心所欲,按自己的思路进行实验,不听教师的提示。如测长度实验中,教师要求测木块长,学生却测宽;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要求测量3次电流电压值,分别是U实<U额,U实>U额,U实=U额,但学生3次实验都是U实<U额的数据;再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有的学生不按照教师给的力或力臂进行实验,而是自己选择数据实验,造成丢分。

2.4 测量方法不规范,图表不完善

有的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动作不够规范,有失科学性。如在测温度的实验中,有的学生把温度计的感温包接触到烧杯的底部,在待测液体中停留时间不够;有的学生把温度计拿出被测液体读数;有的学生在读数时,视线不能与刻度线垂直,造成数据偏差很大;有的学生在画图时丢原件,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路图丢滑动变阻器或者是开关等;有的学生在设计记录表格时,丢栏目或者无边框等。

2.5 计算不准确,数据处理漏洞百出

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较差,运算结果错得离谱,有时还丢单位或者没有估计数字等。如求像距58.5~28.3 cm时,学生竟得出28.2 cm;在测量长度的实验中,部分学生没有估计数字或丢掉单位,如测量结果应该是9.85 cm,学生却写成9.8 cm没有估计值,或者是9.85丢了单位;还有密度的结果学生竟然用体积除以质量,公式掌握不牢,有的学生在处理计算结果时竟把0.99 g/cm3四舍五入成1.01 g/cm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有的学生用透镜公式10×u÷(10-u)算出像距,再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找像的位置,把探究性实验变为验证性实验。

3 培训技巧

方法是成功的钥匙。好的操作技巧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规则,顺利完成实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前几年中考实验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现总结以下几点培训技巧。

1)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的实验中,操作内容多,加之画图,设计表格,时间很紧。因此,在改变电路连接时,只需改变电流表处的接线柱的连接方式就行,这样大大节省操作时间。

2)在测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倒出液体的体积最好是40 cm3,这样计算较为方便,能除得尽;如果倒多了就继续倒,直至50 cm3,这样计算也较为方便,千万别倒47 cm3、29 cm3或者53 cm3之类的数据,这样会给计算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果液体的体积取40 cm3,测得液体的质量为42 g,这样求密度用42 g/40 cm3,很容易得出待测密度为1.05 g/cm3;如果液体取29 cm3,测得液体的质量为30.2 g,求密度用30.2 g/29 cm3,这个数据很不好计算,耽误很多实验时间,造成学生的心理紧张或做不完实验。所以建议学生必须取40 cm3或50 cm3,这样计算简单、准确。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教师给出的钩码个数大于一个的,就先把这几个钩码挂在一起,挂在杠杆上适当位置,用一手扶着杠杆,再挂另一侧的钩码,这样有利于杠杆稳定,防止钩码脱落。

4)在测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训练时多测几次糖水的密度。因为糖水的密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密度越大,所以让学生多测几次不同温度下的糖水的密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5)读数方法的技巧和数据处理的技巧。只要读数,注意保持视线与刻线垂直,数据必须带单位,除去测长度的需要估读,其他都不需要估读;读完数据及时记录,免得遗忘。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的固定方法是:用A4纸卷成纸筒,直径刚好能蜡烛,把纸筒用胶条粘好一端插在光具座滑块上,一端插上蜡烛,这样保证蜡烛与光具座垂直,还能稳定蜡烛,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

7)所有实验涉及的到的表格,必须先画好后再进行实验操作,不能开始考试就进行操作,等数据出来了再画表格,或者电路图,这样有的试题会丢分的。尤其是教师给数据的题目,不先画表格的话,教师给的数据可能忘了,这样会造成心理恐慌,导致会做的实验也不能很好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