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户口范文
时间:2023-03-24 16:0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户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前,二哥户口背后的“福利”有:稻田两亩、山地近十亩、宅基地120平米及数分菜地。这些确实较有诱惑力,也让二哥动心。单说他那近十亩山地,目前就是没有收益的荒山坡,一旦被承包了种果树、药材或者被圈为养殖场等,一年该有近千元租金收入。
二嫂坚持让侄女入户城区,为今后上学、看病方便。她认为,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城镇户口的保障还是比农村要完善些。目前农村户口要上城里的小学还是不容易的。
我给他们分析了两点:一、“农转非易,非转农难”,要想从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很容易,反之几乎不可能;二、农村女孩没有宅基地,出嫁后所有的山地田地等将被村里收回重新分配。
虽说小侄女最后还是落户城区,但艰难的选择也足见农业户口的魅力。而日前大家纷纷关注的重庆市大中专院校学生不愿转户一事,更彰显了农业户口的给力程度。
20lO年重庆各大学新生报到后,网络传出学生被“农转非”。此事因该市高校动员农村大学生将户口转到学校,许多学生不愿转,遂在网上发帖而起。我想,学生担忧的是:一、户口迁出后,一旦毕业找不到稳定工作,很难享受到城市完善的保障;二、迁出后,老家的宅基地和农田使用权将被收回,未来老家出现征地、土地规模承包等,其相应的补偿、租金便与他们无关。
对农村学生来说,要成为城里人容易,但要在城市真正扎下根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正如唐代诗人顾况以自居易的名字开的玩笑:“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现如今是“北京房贵,居忒不易”。高房价将在―二线城市上学的农村学生逼回三四线城市生活,而三四线城市上学的农村学生干脆将户口留在村里。当然对于其中的优秀者,也会如情况改口所说“有才如此,居易何难!”
事实上,如果户口不迁出,对日后考研、考公务员和找工作几乎没有影响。于是,学生认为转出户口不值当而放弃转户。
重庆的农业户口尚且如此,东部沿海省市的农业户口更是炙手可热。20lo年10月,浙江省义乌市政府出台新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该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可以“非转农”,并首批公示了s4位“非转农”毕业生。在义乌,农业户口的收益包括宅基地上的建造房屋出租,获得征地补偿费以及集体经济组织分红等。有“好事”媒体甚至计算出每一义乌农业户口有超百万的收益。按此法计算,随着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备大中城市郊区农业户口的收益,几乎个个数十万。
曾几何时,考取大学,将户口迁到城市,“跳出农门”,是多少农村莘莘学子追求的梦想。而如今他们却努力把户口留在农村。农业户口如此“吃香”,说明了其背后的潜在收益大大增加。
反之,城镇户口不那么吃香了,尤其在入户几乎没有门槛的中小城市。如果政策允许市民入籍农村获得宅基地的话,相信会有很多市民会放弃城市户籍,流向农村。
相比“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农民工始终处于城市边缘。为了支援城市发展,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限制农业人口进城。“农民工”这一称呼直接与该政策有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代农民工进城他们处于城市最底层,既享受不到居住地的社会福利与保障,也无法从老家农业户口得到任何收益。在那个年代,农村都是“倒贴”式种地,即农民工将农田交给亲戚邻里耕种,自己不但没租金,还得补交农业税及村里提留。于是,只种一季或抛荒的农田在各地都存在。好在那时,东南沿海农民工工薪相对城镇企事业机关工资来说,差距不大。
2000年之后,第二代农民工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他们的工薪与父辈比增长较慢,与城镇企事业机关工资比、与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比,差距增大了。令他们欣慰的是,前些年国家不仅免了农业税,还逐年增加各种农业补贴。这样,农业户口愈发“吃香”起来,尤其随着城镇化迅猛发展,农村拆迁、征地成本、土地承包租金等渐趋高涨,于是出现义乌一个农业户口的宅基地价值数十万的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一项研究显示,八成受访农民工不愿放弃农村户口。农民不愿意放弃农业户口,已是不争的事实,是全国普遍现象。
早在2008年,国家允许当年评出的1000名“全国优秀农民工”可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在就业地落户。可据《陕西日报》2010年跟踪报道,该报所联系上的省内25名“全国优秀农民工”中只有3人进行了转户,且均为女性。要知道,女性出嫁后,原籍村将收回其耕地使用权等权益。这说明农民工对国家的“优待”并不买账。
篇2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 注册地址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性别_____居民身份证号____________出生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在甲方工作起始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 户口所在地_____省(市)_____区(县)______街道(乡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规定,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一致,自愿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第一条 本合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期限劳动合同。本合同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生效,其中试用期至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 本合同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止。
二、工作内容
第二条 乙方同意根据甲方工作需要,担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岗位(工种)工作。
第三条 乙方工作应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第四条 甲方安排乙方执行________________工时制度。 执行标准工时制的,乙方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每周工作40 小时。 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乙方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执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乙方自行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第五条 甲方安排乙方加班,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甲方安排乙方延长工作时间,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甲方安排乙方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甲方安排乙方法定休假日工作的, 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乙方加班工资基数为每日________元或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行。
第六条 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工具,建立健全生产工艺流程,制定操作规程、工作范围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第七条 甲方负责对乙方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劳动安全、劳动纪律和甲方规章制度的教育。
四、劳动报酬
第八条 甲方每月______日前以货币形式支付乙方工资,月工资为_____元或按_________执行。
乙方在试用期间的工资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对工资的其他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条 甲方生产工作任务不足使乙方待工的,甲方支付乙方的月生活费为____元或按____执行。
五、保险福利待遇
第十条 甲乙双方按国家和XX市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甲方为乙方办理有关社会保险手续。
第十一条 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医疗待遇按国家、XX市有关规定执行。甲方按________支付乙方病假工资。
第十二条 乙
“劳动合同书样本”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方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的待遇按国家和XX 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甲方为乙方提供以下福利待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劳动纪律
第十四条 甲方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依法制定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乙方违反劳动纪律和甲方的规章制度,甲方有权根据规章制度进行处理,直至解除本合同。
第十五条 乙方应遵守劳动纪律的规章制度,遵守劳动安全卫生、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爱护甲方的财产,遵守职业道德;积极参加甲方组织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七、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乙双方应变更劳动合同并及时办理变更合同手续: (一) 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的;(二)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三) 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发生变化的。
第十七条 当事人依据第十六条第(二)项的约定,一方要求变更本合同的,应将变更要求书面通知另一方,另一方应在15日内(含15日)书面答复对方;15日内未答复的视为不同意变更本合同。
第十八条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
第十九条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一)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甲方规章制度,按照甲方单位规定或者本合同约定可以接触劳动合同的;(三)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但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一)乙方患病后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或者不符合国家和本市从事有关行业、工种岗位规定,甲方无法另行安排工作的;(二)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经甲乙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第二十一条 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报告后,可以解除合同:(一) 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的;(二) 因防治工业污染源搬迁的;(三) 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的。
第二十二条 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不得依据本合同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解除本合同:(一) 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达到伤残等级的;(二) 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在甲方连续工作10年以上,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5年的;(五) 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初次参加工作未满3年的;(六) 建设征地农转非工人员初次参加工作未满3年的;(七) 义务服兵役期间的;|(八) 集体协商的职工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5年以内的。
第二十三条 乙方解除本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甲方应予已办理相关手续。但乙方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尚未处理完毕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甲方未按照本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四)甲方未依法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二十五条 本合同期限界满后,因甲方原因未办理终止手续,乙方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关系即行解除。
八、劳动合同的终止、续订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终止:(一)合同期限届满的;(二)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三)乙方达到法定退休条件的;(四)甲方依法破产、解散的;(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条 本合同期限界满前30日,甲方应将终止或续订劳动合同意向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甲方未提前通知乙方而终止劳动合同的,以乙方上月日平均工资为标准,每延迟1日,支付乙方1日工资的赔偿金。
篇3
1、“农户”和“非农户”以前是在吃商品粮上在区别。
2、社会保险方面,这两者的区别也不大。总体只和城市间的区别有关,在一个城市则没什么大区别。
3、劳动就业方面,城镇也不是包工作的,但有个劳动再就业,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应该是比农村好点,农村如果有新技术示范区的,在这方面也会加大农民的技能培训的。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中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这意味着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成为历史,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也将作古,今后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户口均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1)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apply/cjcx/),考生输入名字;证件号码;准考证号;在选择报考省市及院校,最后点击查询即可获取2018考研成绩信息。
点击进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apply/cjcx/
(2)进入湖南农业大学考研成绩查询网址:hunau.edu.cn/
点击进入: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unau.edu.cn/
为及时获取湖南农业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入口变化,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
更多需要关注的考研成绩查询信息:
篇5
如报道所称,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为居民户口,这意味着,自1958年开始、在中国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城里人”和“乡下人”户口身份识别将不复存在。“居民”二字,顾名思义,它的深层次内涵在于,旨在解决过去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打破城乡户籍壁垒,这正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归宿。
毋庸讳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乡下人”是蔑称,一度被标签化,充满了歧视意味。如今,“乡下人”退出历史舞台,标注着时代进步的刻度。更重要的是,从“乡下人”到居民,并非只是名称上的变化,这背后更伴随着权利的“补给”和公共服务走向均等化的难题。
当前,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福利还无法相提并论。比如,农业户口参保的新农合一般只保大病,住院才可以报销,但城镇居民和职工的医疗保险,不但住院可以报销,门诊看病也可以报销,退休后还有各项医疗费报销待遇。这种差距的存在,与历史原因有关,也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关。
不难想象,经此改革之后,城乡居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将逐渐靠拢。比如,社会保障体系将逐步统一,乡村居民更有获得感,也更能体面生活,感受到权利平等彰显的尊严。当然,这种公共服务的平衡不是削峰填谷,将城里居民的福利打折分给乡村居民,而是致力于共同提升,尤其是加大乡村居民的跃升水平。同时也要看到,乡村居民的福利,也许不可能一下子完全与城市居民同步,两者差距将逐渐缩小,最终实现平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改革不是建立在剥夺“乡下人”现有利益的基础之上。换言之,不是把农民手中的土地夺走,更不是让农民失地后享受不到基本保障,而是尊重农民的现有各项权利,并在此基础上升级。正如有学者所称,“转居既不是变成非农户口,也不是变成过去概念的城市户口”,而是强调在国土范围内,都是平等的身份。这就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也让户籍制度改革更有魅力和生命力。
篇6
《意见》规定,在四川省内除成都市五城区和高新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市常住户口。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可以随迁。成都市五城区和高新区将另行制定落户的具体政策。这意味着从今之后四川省将只有一种户口,而不再有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之分。
无独有偶,2003年2月22日,北京市也宣布将于4月1日起实施新的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户籍改革方案。方案规定2003年1月1日以后本市农业户口妇女所生的孩子,可在父母户口所在地自愿登记为非农业户口;本市农业户口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及经教育部门确认的职业高中的在校生,可自愿转为非农业户口。
种种类似的举措表明,中国的户籍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自2001年小城镇户口改革启动之后,一些大中城市甚至包括省会城市也迈出了户口放开的步伐。广东、湖南、吉林、辽宁、安徽、浙江、江苏等省份先后宣布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城市户籍准入放开的改革。
不过,当媒体为各地的户籍改革不断取得进展而欢呼的同时,户籍改革理论上的受益人――农村户口人员却似乎没有了初时的惊喜。如石家庄等大城市宣布放开户口后,并没有出现大批农民争相涌入的热闹场面。根据石家庄市公安局的统计,2001年8月石家庄市宣布全面放开户口之后,四个星期内仅有17972人办理了落户石家庄的手续。北京在1997年开始了小城镇户籍政策改革,但截至2002年底,26个小城镇办理了农转非户口的总共只有4万多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农业人口对自己和家庭的未来生活的设计已趋于理性,特别是进城的农民工,他们对于城市户口的向往其实是基于城市中有他们所看重的生活和发展条件: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多、环境有利于子女的成长等等。如果他们放弃了在家乡的土地,得到了一个城市户口,而在就业、社保等方面并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对他们来说,莫如依旧保持农民身份,因为家乡的土地毕竟还是一块最后的保障。
公安部治安局户政处一位负责人的表述非常直白,他认为,过去城乡户口统一的改革之所以进展缓慢,表面上问题出在公安部门,其阻力的根源却是来自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城建等方方面面。
2002年12月1日,分布在北京市石景山区50个自然村的尚为农业户口的15535人,一次性整建制变更为城镇居民。在这个过程中,人员转换后社保资金的支付成了困难。因为在此之前的社会保险需要补缴,已经在当地乡镇企业工作的大批农民在转为城镇居民户口以后,乡镇企业要为他们负担社会保险,当地政府非常担心企业的支付能力。
这一困境反映的正是中国特色户籍制度下形成的“农民有土地,城镇居民有社保”的保障模式在户籍改革中面对的尴尬。各地在改革中对此也并非没有考虑。如江苏省的户籍改革方案就提出要考虑农业人口转为非农户口后如何参加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四川省在出台《关于推进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之前,也在参与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作出了政策上的铺垫。2003年1月2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在成都市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也应参加综合社会保险。也就是说,四川的农民工,无论是继续保留其农民的身份,还是转换为非农户口,在参加城乡统一的社保体系方面并没有任何政策障碍。
篇7
一、总的原则和目标
按照党的**大精神,结合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划,着眼于从观念和管理上改变我县城乡分割的二元制户籍结构,始终坚持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适应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有利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原则,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因地制宜,政策配套,积极稳妥,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
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实行户籍人口按照常住地登记常住户口,使户籍登记客观反映公民的实际居住状况,为各级政府准确行使各项行政管理职能奠定基础,积极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促进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不断推动我县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户口突出问题,实现城乡社会共同发展。
二、实施办法
(一)实施区域及时间。从**年9月1日起,从龙水镇、邮亭镇、宝顶镇三个市定百强镇开始试点,逐步向其他街镇乡推进,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口性质,打破户口管理二元结构,实施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原内外户口簿册登记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称为“**市居民户口”,实行公民在常住地登记居民户口的登记管理制度,原则上按居民实际居住区域予以区分,居住在城镇的登记为“城镇居民”,居住在农村的登记为“农村居民”,原居住在农村的非农业人口,仍登记为“城镇居民”。
(二)认真开展户口清理核查。在实施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工作之前,各派出所要分别结合人口信息定期维护、人口统计和即将开展的换发“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认真开展户口清理核对和对常住人口登记表、计算机人口基本信息、居民户口簿相应栏目的核对修改工作,确保相应栏目的登记项目与公民实际情况相一致,使城乡户口一体化工作得以有效顺利实施。
(三)严格户口登记。从9月1日起,实施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的派出所,要认真做好辖区公民的户口转换登记工作。一是派出所内部,对户口内册常住人口登记表“户别”栏原来的“非农业家庭户口”、“非农业集体户口”分别更改填写为“城镇居民家庭户口”、“城镇居民集体户口”;“农业家庭户口”、“农业集体户口”,分别更改填写为“农村居民家庭户口”、“农村居民集体户口”。二是可不更换新的居民户口簿外册。一方面由户籍科新刻制“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字样条型印章(0.8×1.2公分),交派出所户籍民警对所管村、段常住户口进行清理核对时,上门服务,免费为公民的居民户口簿首页“户别”栏加盖上相应字样的印章。盖章时,印章只覆盖“农业”或“非农业”字样,后面保留原“家庭户口”字样。另一方面也可由公民持居民户口簿到派出所对居民户口簿首页加盖相应字样予以免费更正。公民自愿要求更换居民户口簿首页的,可按规定予以更换。三是对新迁入的户口,即按新的规定打印、制发新的居民户口簿首页和常住人口登记表。新制发的居民户口簿首页和常住人口登记表中不再加注户口性质,也不得在“户别”栏或其他栏目中打印户口性质项目。“户别”一栏,一律按规定填写或打印“城镇居民家庭户口”、“农村居民家庭户口”或“城镇居民集体户口”、“农村居民集体户口”。更改或更换居民户口簿首页的工作,应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在日常户口管理工作中及时予以更新。
人口信息系统中的户口类别代码采用新的编码,原户口类别代码停止使用。
(四)对有关人员的户口登记。对原非农业人口投靠原属农业人口直系亲属的,仍应另户登记为城镇居民家庭户口。对散居在农村的原非农业户口人员(如退休职工回原籍、毕业生未就业回原籍生活居住等人员),均登记为“城镇居民”,并免费为公民的居民户口簿首页加盖相应字样印章或根据公民本人自愿按规定更换居民户口簿首页。
对因城市建设用地需要,土地被全部征用后的公民,可直接登记为“城镇居民家庭户口”。各派出所可报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将人均耕地较少的“城中村”原农业人口登记为城镇居民,并根据实际情况,将计算机人口信息数据作相应的调整。
(五)受理户口迁移的处理。实施城乡一体化户口登记制度后,在受理户口迁移时,一是以准入条件取代人口增长控制指标,取消“农转非”制度。凡符合准入条件进入城镇入户的,包括吸纳人才、购房、纳税、“三投靠”及其他类型人员等,应予批准入户。二是县内的户口迁移,不再具有户口性质的差别。在受理公民申请户口迁移时,不得再要求提供户口性质证明,也不得在户口迁移证件中加注户口性质。三是县内迁往县外及县外迁往县内的户口迁移。由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迁入我县入户的,在落户时取消其农业、非农业户口类型的性质,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本县迁往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在迁出时系农村居民的,以农业户口性质迁移;系城镇居民的,以非农业户口性质迁移;原国营农场、林场、经济作物种植场职工,仍按非农业户口性质迁移;在校的中专(含技校、职高)学生户口以非农业户口性质迁移;未成年的小孩迁移,属随迁的根据其随迁亲属的户口性质迁移,单独迁移的根据其父母的户口性质迁移。
人口统计年报表中有关“农业”、“非农业”人口的统计,仍按原规定进行统计。但须将农业居民对应按“农业人口”、城镇居民对应按“非农业人口”进行统计。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建立我县城乡户口一体化户口登记制度,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关注的一件大事,公安各内设机构要高度重视,以党的**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强对工作的领导,组织精干力量,了解掌握有关情况,认真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和组织实施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和廉政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禁止违反规定审批户口、买卖户口、弄虚作假、等,确保工作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篇8
一、我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为应对“入世”挑战,引导农民向非农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口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有序流动,根据江苏省的统一部署,泰兴市从××年月日起,全面实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非农户口、地方城镇户口、自理口粮户口等各种户口性质,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统称“居民户口”,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对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速城市化建设步伐,具有积极意义。
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给优抚安置工作带来的影响
我国改革前的户籍制度是社会主义建设和计划经济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退役士兵安置方针政策是在农业、非农业这一户籍制度大框架下制定形成的。户籍制度改革,没有“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之分,这给做好安置工作带来了不少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⒈给安置工作的思维模式带来冲击
我国过去户籍制度已实行多年,无论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长期习惯于城镇户口、农业户口这种制度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即使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仍然如此。退役士兵安置实行“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城镇户口由政府实行“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的办法进行安置,农业户口的政府不负责安置,只能“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些政策,退役士兵了解,政府机关熟悉。退役士兵对照政策“对号入座”,政府机关依照政策“定式操作”。户籍制度改革了,没有了“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之分,退役士兵的欲望思维在调整,政府机关的工作思维不适应。
⒉给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提出了新要求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没有了城镇户口、农业户口之分,市民统称居民,不少的退役士兵就提出,同为居民,待遇应该均等,农村入伍退役士兵提出,同样按照法律服兵役,尽义务,但是,城镇户口的服役期满回来,政府安排工作,不安排工作的,享受政府自谋职业补助。因此,他们提出:城镇户口、农村户口退役士兵权益和义务应均等,要统一,不能歧视,一视同仁,不能一个政府两个政策等。
⒊给国家安置方针政策带来挑战
我国现行的优抚安置方针政策是过去长期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它为国家建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调控指导作用,维护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过去以“户口”性质为依据制定的退役士兵安置方针政策面临新的挑战。
⒋给国家、地方财政增大了负担
户籍制度改革后,如果按照城市居民权益均等的原则,政府势必要加大财政投入。退役士兵安置补助金,就是重要的一个面。我们泰兴全市每年退役士兵约人左右,城镇户口的约人左右(含转业士官人左右)。从××年开始,我市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实行改革,对城镇退役士兵全面推行自谋职业为主,安置就业为辅的就业办法,动员鼓励城镇退役士兵、转业士官积极自谋职业,政府发给自谋职业补助金。对农村退役士兵发给元的生产生活补助。××年共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补助金和生产生活补助费万元。如果退役士兵全部按居民户口即作为城镇户口安置,安置数量将会增长。政府每年需增发一次性补偿金万元。这无疑给地方财政带来更大的负担。
三、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新形势下的安置工作的对策
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法制性、政策性、社会性。做好安置工作,对巩固国防,促进部队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退役士兵安置难矛盾日趋突出和尖锐。一是安置人数越来越多,二是企业改制,用工制度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安置模式已不复存在,三是安置渠道狭窄,政府安置工作的调控手段越来越少。四是即是实行货币安置,经济发达地区由地方财政负担,另操作,矛盾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实行统筹,这既无法律依据,且统筹难度大;五是货币安置的标准不尽统一,产生攀比等新矛盾。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原有的矛盾没有得到有缓解,新的矛盾接踵而至,从根本上解决安置难的问题已刻不容缓,改革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已迫在眉睫。作为政府安置工作职能部门退役士兵的“娘家”,我们要敢于进言,有新作为,以改革的精神认真做好安置工作,从根本上保障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我们的粗浅设想是否可从四个方面改革现行的退役士兵安置政策。
⒈取消征兵工作中的农业、非农指标。农业与非农征兵指标的下达是户籍制度改革前征兵工作的需要,也是减轻政府安置压力的有效措施。在户籍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应取消征兵工作中的农业与非农指标,同时,取消《优待安置证》农业、非农不同的发放对象。
⒉统一“城乡”征兵文化条件。现行征兵工作中对应征青年确定了城镇户口的青年高中文化,农业户口的初中文化,户籍制度改革,难以区分城镇与农村,不应采取不同的征兵文化条件。
⒊全面推行自谋职业,实行货币安置。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户口性质,其安置工作量必然成倍增加,鉴于目前安置渠道越来越狭窄,调控手续越来越少。因此,全面推行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发给自谋职业补助金,实行货币安置,这是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必由之路。而且,这种办法已逐步被广大退役士兵所接受,现在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是由省级政府依据居住农村和居住城区以有无责任田为依据,统一制定自谋职业补助金标准,对居住农村有一份责任田的退役士兵其自谋职业补助金适当低一点,居住城区无责任田的退役士兵略高一点全省统一标准。由县(市区)级政府统筹发放自谋职业补助金。
篇9
上海市户籍管理规定如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常住户口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本市居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本市居民是指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户口管理是指户口登记,户口迁移,以及《居民户口簿》、《户口迁移证》、《户籍证明》、《居民身份证》等户口证件的申请、签发。
第四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包括本市监狱、劳教系统所属的皖南、苏北4个农场)办理户口登记,户口迁移,以及申请、签发《居民户口簿》、《户口迁移证》、《户籍证明》等户口证件,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定。
《居民身份证》的申请、签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是本市户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各公安分、县局治安支(大)队和各公安派出所按权限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户口管理工作。
第六条本市居民应当依法在经常居住的合法住所地登记常住户口。常住户口登记权利受法律保护。
第二章 户口登记
第七条户口登记应当按照《常住人口、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所列项目如实填写。
第八条新生婴儿可以随父或随母在本市办理出生登记,并登记为非农业户口,但另有规定的除外。
集体户口和中央各部、各省市驻沪办事处工作户口人员的新生婴儿,不可以随父或随母在本市办理出生登记,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规定在本市办理出生登记:
(一)父母双方均为本市单位集体户口(包括人才交流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集体户口,下同),新生婴儿可以随父或随母在本市办理出生登记;
(二)父母一方为本市单位集体户口,另一方为本市学生集体户口,新生婴儿可以随本市单位集体户口一方在本市办理出生登记;
(三)父母双方均为学生集体户口,新生婴儿可以在本市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出生登记;
(四)父母一方为本市单位集体户口,另一方为外省市集体户口(或者是现役军人),新生婴儿可以向本市单位集体户口一方的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出生登记,经区、县公安机关批准后,办理出生登记手续。
现役军人新生婴儿的户口登记,应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母亲为本市现役军人的,新生婴儿可以在女军人部队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出生登记;
(二)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人员应征入伍,其新生婴儿可以在本市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出生登记。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原本市居民,现旅居国外,其在国内出生、具有中国国籍的新生婴儿,可向本市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出生登记,经区、县公安机关批准后,办理出生登记手续。
随父或随母在本市集体户口办理出生登记的新生婴儿应当随父或随母一起办理户口迁移。
第九条本市居民应征入伍的,应当在入伍前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注销户口。
军人复员、转业或者退伍的,应当向安置入户地的公安派出所申报户口;被部队开除军籍或除名的,应当向原户口注销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恢复户口。
第十条出国、出境的本市居民不注销户口。已在国外、境外定居的本市居民,应当根据国家和本市出入境管理的有关规定申报注销户口。
未获得前往国家或地区定居许可,要求回沪恢复户口的原本市居民,经居住地公安分、县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批准,由公安派出所办理恢复户口登记手续。
已获得前往国家或地区定居许可,因投亲或工作等原因要求回沪定居的原本市居民,经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批准,由公安派出所办理恢复户口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被逮捕、判刑或劳动教养的本市居民不注销户口。
因逮捕、判刑或劳动教养已被注销户口的本市居民,在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或者被监外执行后,应当申报恢复户口。
第十二条本市居民死亡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的,应当注销户口。
经人民法院撤销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的本市居民,应当申报恢复户口。
第十三条本市居民因应征入伍、出国、出境、被逮捕、判刑或者被劳动教养、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等注销户口,要求恢复户口的,应当在原户口注销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恢复户口。原户口注销地住址发生变动的,应当在新住址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恢复户口。
第三章 户口迁移
第十四条户口迁移应当由迁移人本人到公安派出所办理。迁移人因故无法办理迁移手续的,可书面委托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办理。
涉及全户迁移的,迁移人应当书面委托户主或有完全民事
行为能力的户内成员办理。
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户口迁移由其监护人办理。
第十五条涉及60岁以上老年人的户口迁移,如迁(移)出地住房系老年人自有或承租的,民警必须当面征得老年人同意,并由老年人在同意户口迁(移)出的书面材料上签名。
迁(移)入地住房系60岁以上老年人自有或承租的,如有户口迁(移)入,民警必须当面征得老年人同意,并由老年人在同意接受的书面材料上签名。
第十六条本市非农业户口居民(本市大中专院校学生集体户口、科研单位学生集体户口和中央各部、各省市驻沪办事处工作户口人员除外)以购买、交换、分配等合法方式取得住宅商品房、售后公房等住房所有权或者公有居住房屋承租权的,可以在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
本市农业户口居民以购买、继承等合法方式取得住宅商品房、售后公房等住房所有权的,经区、县公安机关批准后,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在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并登记为非农业户口。
第十七条本市居民系房屋产权人或承租人或农业户户主的,经其同意,其本市非农业户口的直系亲属(大中专院校学生集体户口、科研单位学生集体户口和中央各部、各省市驻沪办事处工作户口人员除外)可以在其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本市直系亲属之间的迁移包括:
(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迁移;
(二)夫妻之间的迁移;
(三)(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之间的迁移;
(四)公婆与儿媳之间或者岳父母与女婿之间的迁移。
第十八条本市农业户口居民可以迁移入本市农业户口配偶处。本市农业户口居民,经迁移入区、县公安机关批准,可以迁移入本市非农业户口配偶处,并登记为非农业户口。
本市居民系农业户户主的,经其同意,本市农业户口的直系亲属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在户主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一)系迁(移)入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
(二)系迁(移)入地农村集体土地承包人;
(三)离婚后迁(移)到子女或者父母处。
第十九条本市非农业户口居民(本市监狱、劳教系统所属的皖南、苏北4个农场,大中专院校学生集体户口,科研单位学生集体户口,中央各部、各省市驻沪办事处工作户口人员除外)因离婚、原居住地房屋动迁、出售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且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本市非农业户口的非直系亲属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户口迁移,经公安派出所批准后,办理入户手续。
(一)房屋产权人或者承租人同意;
(二)迁(移)入后不造成住房困难(按照迁移时本市城镇住房解困标准)。
第二十条房屋产权人或承租人死亡,因故无法变更房屋权证或者因正当理由无房屋权证,经房屋所有权利人或者户内所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意的,本市居民可以向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户口迁移,经公安派出所批准后,办理入户手续。
第二十一条本市家庭户居民被本市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录取的,户口一概不迁(移)入学校;本市集体户居民被本市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录取的,户口可以迁(移)入学校;被录取的新生原为本市农业户口的,由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变更为非农业户口。
已在本市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就读且户口已迁入本市的外省市生源学生毕业后,符合本市有关户口迁移规定的,可以办理本市户口迁移手续。
第四章 项目变更
第二十二条本市居民的户口登记项目需要变更或者更正的,由本人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由其监护人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所有权人、承租人以及农业户户主可以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变更“户主”:
(一)原户主死亡或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的;
(二)原户主户口迁(移)出户的;
(三)房屋所有权人或承租人认为有必要更改的;
(四)原户主要求或者同意更改的。
集体户申请变更“户主”的,应当由单位主管部门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
第二十四条本市居民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姓名”:
(一)父母离婚、再婚的;
(二)依法被收养或者收养关系变更的;
(三)在同一学校或工作单位内姓名完全相同的;
(四)名字的谐音易造成本人受歧视或伤及本人感情的;
(五)名字中含有冷僻字的;
(六)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对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或正在被刑事处罚、劳动教养的人员,不予更改“姓名”。
第二十五条本市居民因医学变性的,可以变更“性别”。
第二十六条本市居民已随父或随母登记“民族”,现要随另一方登记的,经县级以上民族工作部门批准,可以变更“民族”。
第二十七条“出生日期”一般不予更改。本市居民实际出生日期与公安派出所登记的出生日期确实不一致的,可以变更“出生日期”。
第二十八条本市居民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出生地”:
(一)实际出生地与登记出生地不一致的;
(二)出生地行政区划调整的。
第二十九条本市居民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籍贯”:
(一)实际籍贯与登记籍贯不一致的;
(二)籍贯地行政区划调整的;
(三)本人被收养随养父籍贯的。
第三十条本市居民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变更“公民身份号码”:
(一)错号、重号的;
(二)更改出生日期的;
(三)更改性别的。
第三十一条本市居民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兵役情况、身高、服务处所和职业等户口登记项目发生变化的,应当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变更。
第三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户口登记项目变更,由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受理审核后予以直接办理。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规定的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应当由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审核后,报区、县公安机关批准后予以办理。
第三十三条因公安派出所的登记差错导致居民的常住户口登记项目与实际不符的,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应当及时予以更正。居民本人发现登记差错,应当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提出申请,并经公安派出所调查属实后,办理更正手续。
第五章 立户、分户、并户
第三十四条家庭成员同住一处、共同生活的可立为一户;一人独居的可单立为一户。
公安派出所凭居民提供的《上海市
房地产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证》或《租用居住公房凭证》等房屋权证办理家庭户的立户手续。
第三十五条符合下列条件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学校等单位,经区、县公安机关批准,可以设立职工集体户口:
(一)有在本单位工作和生活,且相互之间非家庭成员关系的公民;
(二)单位设集体户口地址的宿舍房屋产权为本单位所有;
(三)宿舍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当年市政府城镇住房解困标准;
(四)有专人负责管理集体户口。
在本市无直系亲属且无合法固定住所的职工,户口可以报入本单位的职工集体户内。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根据宿舍面积核定该单位可以申报集体户口的人数。
第三十六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大中专院校,经区、县公安机关批准,可以设立学生集体户口:
(一)经教育部或市政府批准,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及列入国家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普通中等院校;
(二)具有招收外省市生源新生资格的;
(三)有专人负责管理集体户口。
第三十七条本市居民因婚姻关系变更等原因,且生活独立,有居住条件的,可以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分户,经公安派出所批准后,办理分户手续:
独立成套住宅或者违章建筑不予分户。
第三十八条本市居民在户内所有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同号并户,经公安派出所批准后,办理并户手续。
第六章 证件签发
第三十九条本市居民因购买、交换、分配或继承住房等原因而立户的,由公安派出所发给《居民户口簿》。
户主户口迁(移)出户的,公安派出所应收回原《居民户口簿》,签发新的《居民户口簿》。
第四十条本市居民遗失《居民户口簿》,应当及时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报失。自报失之日起三十日内仍未找到的,由公安派出所予以补发。期间,居民需使用《居民户口簿》的,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应当出具《户籍证明》。
新的《居民户口簿》补发后,原《居民户口簿》自然作废;对重新找到的原《居民户口簿》,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应当予以收回。
第四十一条本市居民在本市范围内办理户口“网上迁移”的,公安派出所不再签发《户口迁移证》。迁往外省市或者在本市范围内迁移不适用“网上迁移”的,由公安派出所出具《户口迁移证》。
第四十二条持证人遗失《户口迁移证》的,应当及时到发证地公安派出所报失并提出补发申请,原发证公安派出所按原证内容予以补发。
第四十三条《户口迁移证》超过有效期而未报入户口的,持证人应到原发证公安派出所申请换发,原发证公安派出所按原证内容重新开具。
第四十四条凡《居民户口簿》没有记载的户口登记内容,居民可以向公安派出所申请出具《户籍证明》。对《居民户口簿》已记载的内容,公安派出所不再签发《户籍证明》,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派出所可以根据居民的申请出具《户籍证明》:
(一)《居民户口簿》在补办期间;
(二)因家庭矛盾等原因无法获得《居民户口簿》,经民警调查确需出具《户籍证明》;
(三)本市集体户口人员无法提供《集体户口簿》。
《户籍证明》只限国内使用(港、澳、台地区除外)。《户籍证明》自签发之日起三十日内有效,过期作废。
第七章 其他事项
第四十五条本市居民进行户口登记、户口迁移、户口登记项目的更改以及申请各类户口证件,应当按照《上海市公安局窗口服务告知单》(由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另行下发)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第四十六条本市居民违反本规定,在户口登记、项目变更等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应当予以纠正;在办理本市常住户口迁移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注销其弄虚作假取得的户口,并退回原户口迁出地;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各级公安机关应当认真做好各项户口管理工作,并依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工本费,收费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四十八条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户口管理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本规定中的“承租人”是指租用公有居住房屋的本市居民。
第五十条本规定中的“新生婴儿”是指本规定施行之日后出生的婴儿。
篇10
2、劳动与就业方面的差别。城市户口相比农村户口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城市有一个劳动再就业的政策,政府对于农村的投入和就业方面同城市在就业方面的投入相比会少很多。
3、城市户口最低生活保障比较高。
4、事故赔偿不一样。城市户口按照城市人均收入来赔偿,农村户口则按农村人均收入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