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范文

时间:2023-04-09 02:1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运动品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运动品牌

篇1

当生活追求利落舒适,华丽繁复明显变成枷锁,不管是运动时装化还是时装运动化.运动品牌与名设计师间的跨界合作,流行偶像代言运动品牌的推波助澜,令时装大气候日趋舒适与随意,保留华丽的同时,降低了隆重与刻意。运动的灵活变通与舒适功能,结合时装的摩登用色与刁钻剪裁,搭配手法越来越出神入化,已成为21世纪号令天下的时尚准则。

运动装的时尚感变化

现在的运动装,越来越在意每个流行季节的潮流指标。除了对专业化的需求,还有对生活与时尚感的追求。讲究功能、线条、灵活、闲适的运动服饰,向高级时装刁钻剪裁与绮丽用色取经,就是运动品牌时装化的不变方程式。像Nike、Puma、Lacoste等运动服老字号,纷纷把上衣的腰身收窄,下摆改短,束绳运动裤也低腰,大腿紧窄,裤腿呈时髦的小喇叭形,甚至推出女人味浓的迷你裙、连身裙等,提供社交场合的穿着需要。它们又在品牌Logo上做文章,添入高科技的电光、镜面、金属,Puma那只飞越的美洲豹,还特别有卡通花朵图案呢。人气品牌Sketcher一直走潮流路线,如今更添一笔尖锐的未来感,粉嫩糖果颜色更似一针品牌回春剂。Lacoste一向是个最爱玩颜色的品牌,共有65种颜色,至今无人能及。新任创意总监Christophe Lamaire更大玩拼接、撞色等青春元素,令Lacoste这条沉睡多时的鳄鱼重新成为抢手的品牌。

如果说过去的运动时装化是停留在表面的改良,从2004年春夏开始,运动时装化则体现在打破搭配的禁忌,展现惹火的青春。运动外套配雪纺纱裙,运动短裤配高跟拖鞋,质地材料互冲互撞,功能与否早已抛诸脑后。从此,运动服告别挥汗如雨的健身房,开始踏入社交场合。

运动品牌跨界合作之风

大众化的运动品牌在近千年间,为彻底改变刻板形象及突破行销策略.进行了一场Crossover(跨界合作)的革新运动。这场运动的始祖正是Puma与德国极简主义女设计师JiSander 1999年合作推出的一款Avanti运动鞋。当时售价200美元一双,三天就被抢购一空,立即在时尚界及运动界造成震撼。之后,Puma又与退役超模ChristyTurlington推出史上第一个瑜伽运动服系列Nuala,而与日本新生代设计师三原康裕合作的MY球鞋,至今已经第6代,都大获好评。

篇2

1.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营销不仅仅是简单的推销过程,是一个包括前期市场调查、品牌宣传、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的完整体系。因此,高效率的营销活动必须以高素质的营销人才为保障。与诸如阿迪达斯、耐克等世界知名运动品牌相比,国产运动品牌无论是在产品质量、受众群体的规模、消费者的认可程度,还是在品牌的文化底蕴以及营销理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无疑会导致国产运动品牌在激烈的营销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加强国产运动品牌营销队伍的建设,提高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助于促进国产运动品牌营销理念的创新与变革,并能够依据国内消费市场对于运动品牌的发展需求,开发设计适合于国内消费市场特征的品牌产品,进而从营销策略、产品质量以及消费群体等诸多方面,缩小与世界知名运动品牌之间的差距,提高品牌自身的竞争能力。这对于国内运动品牌产业的健康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与重要的保障作用。

2.促进营销理念的创新,实现与世界知名运动品牌的主流营销模式的接轨

世界知名运动品牌的营销模式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哑铃模式”,即两个铃头分别代表着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而铃杆部分代表着生产环节。这种注重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而简化生产环节的营销模式,多被诸如阿迪达斯、耐克等世界知名品牌所采用,成为引领世界运动品牌营销的先进模式。而我国国内运动品牌在营销模式的运用上,则过于注重生产环节,强调生产的规模。而在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上,大多采用“跟进”的手段,缺乏独创性。因此,不仅难以保证产品的性价比,同时,在营销方面更是难以与世界知名品牌形成竞争。由此可见,加强对国产运动品牌营销队伍素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营销队伍的整体水平,能够确保对世界先进营销理念的接纳与吸收,构建起适合于国内消费市场发展需求的营销模式,逐步实现与世界知名品牌主流营销模式的接轨。这对于提高国产运动品牌的社会认可程度,推动国产运动品牌经营体系的优化与重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国产运动品牌营销队伍素质的途径

1.打破“经验论”的束缚,加强对营销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由于受传统营销理念的束缚,在国产运动品牌的营销过程中,“经验论”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是在营销队伍的组建上,更是对具有丰富销售经验的人员青睐有加,这就造成了我国国产运动品牌的传统营销理念、营销手段得以长时期的沿用。这种重经验而轻素质的营销观念,已无法适应当前我国运动品牌消费市场的竞争形势,已成为影响与制约国产运动品牌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打破“经验论”的束缚,建立完善的营销人员培训机制,全面提高营销队伍的整体素质,就成为提高国产运动品牌营销效率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应加强营销人员在企业知识、产品和技术知识、市场知识、销售技巧、业务程序以及管理技能等多方面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促使其营销能力的切实提高。尤其是要加强对营销人员销售技巧的培养,使之在面对各种营销环境时,能够从容面对,激发灵感,产生奇效。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的“怒掷酒瓶振国威”、成就茅台酒名满天下的灵感式营销手段,应为当前国产运动品牌的营销人员所借鉴。

2.植根于大众体育消费的沃土,促进营销队伍营销理念的变革与创新

篇3

本文将以运动品牌为原点,以海洋融合为理念,并以科技、体育、娱乐和网络等四大方面为扇形,来解读中国体育产业品牌升级的圆周运动!

整合科技资源 锻造品牌核心能力

小平同志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此话道出了科技的重要性。

本土运动品牌在国际品牌高科技的眩光中,意识到科技的至关重要,开始寻求可利用各类与科技相关的资源,借助外部专业机构,甚至与各类科研机构实施资源整合,重塑专业形象,在形象代言的旧时代中走出来,实现新一轮品牌跨越。

品牌的跨越是建基在产品力的良好规划;没有产品力的品牌是很难有容身之所。产品决定一切的时代中,产品的专业性将长久维持消费忠诚的王朝。为了保持产品专业化和领先性需要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创新科技的研发,是需要大量财力物力人才力的;在当今仅靠单力打拼是难于奏效。品牌的保鲜和成长,必须仰赖于产品力。而提升产品力,从直接意义上讲,就是打造品牌竞争力。由于整体产业的发展需要和竞争的逼迫,实施科技资源整合成为不可逆转。

品牌管理专家王君玉先生认为,实施科技资源整合的手段有以下四种:

一是与国内或国际外事专业结构合作;二是科技技术购买;三是借助外脑建立自身技术机构或体系;四是整合科技专业人才。

李宁公司在2004至2005年的两年中间不断与科研机构、研究所、设计事务所建立合作联盟,实现彼此资源的共享共生,于9月5日,了最新研发的核心科技平台---“李宁弓”。

2005年,安踏公司成立第一家运动科学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50多名研究人员,同时开展与北京体育大学生物力学研究室、中国皮革与制鞋研究院的合作,分别借助他们在人体运动科学及制鞋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以快速提升安踏实验室的科技研发能力。

2006年年初,鸿星尔克与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中科院将向鸿星尔克提供鞋及鞋制品专业抗菌材料,为鸿星尔克运动鞋的抗菌性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并负责对鸿星尔克运动鞋的抗菌功能进行全程监制和技术服务。

2006年3月,爱乐鞋业研发中心与著名田径运动专家共同研制了一项新技术,成为运动鞋制造业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还有,亚礼得“纳米技术”和361度的“猎豹仿生”技术等等,都是与专业机构合作或借助专业机构诞生的。科技是二十一世纪的货币。它是品牌增值的金钥匙,是品牌抗外力的强心剂。在科技称雄的时代里,尽管这条道路充满荆棘和坎坷,必须前瞻未来,锻造品牌核心竞争力。“没有科技创新就意味着挨打”的紧箍咒,大家不敢忘。

整合体育资源  品牌国际化的提速

体育是全球的文化,是稀缺的资源,是注意力经济;同时也是助推品牌国际化的引擎。

体育赛事赞助,是体育资源当中重头戏。如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等影响深远的国际赛事等寻求资源合作,对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保鲜度,其传播效果,是“路人皆知”的。耐克等国际品牌的国际赛事的赞助,是他们进军全球化的通行证。打开国门的中国市场,也是全球的一部分。换一句话,本土化亦是全球化。本土品牌莫大意,以免败走麦城。08奥运在中国,应当珍惜好商机,不要成为一道难于迈越的坎。同时,还有放眼世界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品牌的分子。

如何整合体育资源呢?王君玉先生认为有三种做法:其一、体育赛事赞助;其二、赛事或专业运动项目组织的授权;其三、组织或引导体育大众化活动。

“源于体育,用于体育”,本土第一运动品牌李宁公司的工作原则。李宁,在体育赞助方面,一直走在前面的,从1990年创业始,就与体育结下甚深因缘。从奥运圣火的传递开始了李宁与奥运的第一次亲吻。1992年巴塞罗那、1996年亚特兰大、1996年残疾人奥运、2000年悉尼、2004年雅典等等,李宁都是中国代表团获奖装备的赞助包装商,在奥运赛场上,“春城无处不飞李宁花”。在奥运情结方面,其他品牌也较少涉足,安踏只是做了相关的04雅典奥运助威团的促销活动。体育资源的国际情结,李宁也是始作俑者。2000年,李宁公司成为法国国家体操队的赞助商,2002年李宁公司在世界女蓝锦标赛上签约西班牙女子篮球队,后来西班牙队取胜,媒体盛传《李宁打败耐克》的报道。2006年9月12日,李宁公司与苏丹国家田径队正式签约,双方将携手奔向2008年奥运会。这是李宁品牌签约的第一支国家级田径队,也是李宁品牌专业化、国际化的又一次推进。

在福建运动品牌当中第一家走体育路线的当数匹克集团,80年代,匹克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家喻户晓,可谓全国闻名。当时匹克已是全国最好篮球队八一球队的运动装备赞助商。匹克回顾自己成功的路,于2004年警醒起来,继续走体育赛事赛事路线,重温来时的路;加大在体育营销推广的力度,集中在篮球运动专业领域上建立国际品牌和篮球帝国的梦想。从乌兹别克斯坦国、欧洲篮球全明星赛、欧洲篮球顶级联赛、乃至2005年赞助NBA休斯敦火箭队主场,登陆世界篮球运动的神坛,打入篮球一线市场美国。匹克品牌,如果资金链健康的话,具有后发优势。鸿星尔克也挟着重金赞助了2006-2008年国际女子网球系列赛;但其行为是光着膀子听交响乐。

安踏在国内赛事上,量化细节,注重成效,全系统地包装CBA、CUBA联赛。 如今赞助街头滑板挑战赛,效果不错,但关注力度不够,未能在品牌与该项运动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361度投资大型体育项目的,先是联手CCTV创建了“娱乐篮球”互动节目,接着又连续三年赞助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但终其所为徘徊在主流专业赛事的边缘上。

体育赛事,联动全球的稀缺资源。整合国际资源是每一个品牌必须做的事。中国已经没有国界,已是国际化的部分了。中国运动品牌的品牌国际化,必须走在体育赛事的路上,因为赛事赞助是实现国际化的至道和近道。积极伸出合作的双手拥抱全球化的体育资源吧!

整合娱乐资源:时尚演绎品牌新活力

娱乐时代已经来临了!她在资源整合的花园中更是楚楚动人、花枝招展!

信息爆炸和竞争剧烈已成新经济社会的特征,人们对物质的因素的重视程度在逐步降低,非物质或是人文的因素在快速增加;人们感兴趣的是哪个品牌能提供给他们更多的附加价值,或者说有哪些更能够取悦他们的。

当生活越来越紧张、工作越繁忙,人们更渴望得到片刻的休闲放松和娱乐。而作为运动品牌的目标消费者的年轻人来说,娱乐是更有另一番含义:时尚、新潮和酷。这些永远是他们的生活主题。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说:“想卖东西?搞培训?抓管理?调动积极性?首先,你必须让人家高兴。在今天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上,娱乐被认为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企业需要做的事,是整合娱乐精神和元素,让消费者在娱乐的体验中,对产品或服务产生好感和联想,从而感染消费者,将消费者生活方式融合在娱乐的体验中,并建立关系。

整合娱乐资源的方式方法很多,比如说,要洞察消费者娱乐心理,关注社会时尚潮流的萌动、焦点事件及新生现象,整合电影、电视、音乐、体育等各方面的娱乐资源,找准娱乐载体与品牌价值主张的良好嫁接;或者寻求与娱乐传媒的合作。

德尔惠品牌的娱乐营销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分别在中央五套,中央三套、湖南卫视、东南卫视、光线传媒的体育新闻及娱乐栏目进行高频次重点投放。其品牌知名度、品牌购买频度及品牌美誉度不断上升,也从逐渐掌握了市场主动权。特步本身走的是时尚路线,目标是成为“时尚运动第一品牌”, 将时尚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当中,并携手打造网络游戏,满足消费者对时尚、个性的精神渴求。

但是,娱乐元素,是易变的。一旦没有掌握好娱乐的新鲜度和喜好期,其风险性是巨大的。同时,娱乐活动的执行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作为整合娱乐资源的品牌务必引起重视。

整合网络资源 新经济时代的品牌沟通魔咒

网络使世界没有疆界。在自由、放松和休闲中释放自己的喜好、憎恨、不满和幽怨---

网络是年轻人或缺的生活元素。更酷似他们的一位知心朋友,形影不离。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公布,到今年4月底我国上网用户已经突破1亿,达到1.002亿人。目前,中国网民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因此,网络特别是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日益成为体育运动品牌的争夺的要地。在运动鞋等行业市场上,高端品牌的消费者网络接触增长率均高于中低端品牌消费者。这些现象都说明消费者对于网络媒体抱着更积极的态度,并且越来越喜爱和信赖它。

而网络媒体的优势表现传播的广度、深度及互动性。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几乎被体育运动品牌结盟:新浪与耐克,阿迪达斯与雅虎、李宁与网易、搜狐与安踏,腾讯与361度。一时间内掀起体育运动品牌的网络营销浪潮。目前,特步跟随可口可乐与九城的合作模式,牵手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盛大网络,成为了其在运动品牌领域的惟一合作伙伴。由此可见,新兴网络资源在剧烈的运动品牌竞争中居然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网络资源是深厚,必须用心去挖掘其市场潜力,同时作为一项功课常修常练。网络时代,网络营销是新经济时代的品牌沟通魔咒!

结语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得分越多越好”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个人面对面,彼此右手拉右手,看谁能把多方的手,拉到自己的身边;拉到自己身边的次数越多,得分就越高。游戏的过程,发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得分都很高,实现共赢;一种是两人都想把对方的手拉到自己身边,两人的得分都一样很低。

上述游戏可以看到游戏者两种心态和两种结果。

第一种,懂得互利的效应,善用彼此资源,创造了共同利益。

第二种,怀揣私心,以尖角对抗,最终两败俱伤。

篇4

由于受到全球化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加后奥运时代的重新洗牌,在目前的国内外市场上,运动品牌的竞争更是达到了空前白热化的状态,许多企业都试图通过差异化的营销手段在逐渐细分的市场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立席位。在金融危机正逐渐逝去的2010年,这些迅速崛起的运动品牌的营销又将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和趋势?笔者归纳有以下七点。

冠名体育赛事加快品牌国际化运营脚步

“借助重大体育赛事来推广品牌,是运动品牌惯用的营销手法之一,但是相比往年,冠名、赞助热潮在今明两年打得更为激烈,基本上企业都在围绕着这方面以提高品牌位能,从而带动和激发品牌的动能和势能”。谢佩伦管理机构品牌导师谢佩伦如上回答《广告主》记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谓是安踏豪掷近5亿牵手中国奥委会,首次打包提供国字号未来四年共计个大型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的颁奖服,其次,鸿星尔克集团在赛事赞助方面也进行了大手笔的投入,携手世界职业男子网球协会,成为2009-2013年上海ATPl000大师赛的官方合作伙伴后,继而赞助了海南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一系列的国际顶级赛事。匹克集团品牌管理中心总监杨斯羽在接受采访时说,借助某种专业级的赛事和机构来打造自己的品牌个性,并在这个细分化市场里精耕细作以至成为专业领域的寡头,是未来运动品牌发展的趋势之一。

稳固终端打造分销商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加强对分销商的掌控力,建立与其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是安踏今年取得骄人业绩的一大主要因素。根据安踏的2009年营业额数据,在国内二、三线城市驻扎的安踏上半年净利润已经超过2007年全年水平,业内人士估计,照此发展,安踏全年收入可能超过60亿元人民币,这与安踏逆市扩增终端数量脱不开关系,但也离不开其对分销商的强大掌控力。安踏销售链条的最上游是安踏总部,第一级是分销商,第二级是经销商,由分销商来控制。安踏在全国有40多家分销商,近年来,安踏开始拿出资金向分销商注资,原来分销商和安踏是两家人,安踏参股以后,结成利益共同体,安踏对分销商的控制力增强,所以安踏总部的决策可以在销售环节得到有效执行。“这是学习娃哈哈的管理经验,它很好地解决了企业与分销商、终端经销商之间的利益博弈问题,是未来许多企业可以学习的经验。”谢佩伦肯定地告诉记者。

活动营销建立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关联

冠名体育赛事,开展互动性强的体育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把体育运动的激情、拼搏的精神注入到品牌之中,加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互动。近些年来,许多运动品牌企业开始尝试改变以往单一的依靠媒体宣传来提升品牌影响力的营销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增加品牌的张力和内涵。除了活跃于各大篮球赛事,杨斯羽告诉《广告主》记者,2010年匹克将在全国各大高校开展“青少年篮球发展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个计划设置很多赛事,明星训练营活动,并借用NBA的明星资源,举办明星来华活动,拉近篮球爱好者与匹克、NBA球星之间的情感关联,也让更多的篮球爱好者认识匹克这个品牌。同时,匹克还有计划在未来的一年里在全国重点城市建立10个左右的篮球公园。在09年下半年,风靡全国的鸿星尔克上海ATPl000大师赛球童选拔赛,就让无数大学生因为网球认识鸿星尔克,因为鸿星尔克而爱上网球。

科技制胜:赋予品牌以新的内涵

据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的最新报告,中国已拥有全球65%以上的体育用品生产份额。但是,在体育用品“生产大国”的背后,国际品牌的欠缺,有“量”无“质”,使得中国体育用品的国际化进军道路遭遇瓶颈,如何在兼顾产品外观设计的同时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成为了当今国内运动品牌发展所要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

作为国内运动品牌的行业老大,李宁在奥运会前夕率先在全国各地开展“科技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体育爱好者零距离地接触“李宁”科技,体验这些科技在生活中是怎样提升运动感受的。 “在增开篮球专营店的同时,我们也会通过在终端陈列、表现载体和表现内容的差异化,来更好地向消费者诠释我们匹克战靴的科技性、功能性,这也是我们在2010年的工作中需要强化的内容。”杨斯羽补充说道。

整合网络资源营销向电子商务领域全面进军

众品牌的后奥运之路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格外的一致,那就是品牌的互联网效应。奥运之后众多国产体育品牌,都把更多的宣传重点放在了互联网上。谢佩伦认为,这不仅与网络的准确定位、精准投放、有效到达有关,也与运动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体――年轻人相符合,而且网络投放的性价比也极为可观。鸿星尔克为了进一步对品牌销售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巩固和提高自身的渠道优势,在近两年特别提出了“网络深耕、精准投放”的理念,在投放、监测、维护等方方面面进行细化、深化、优化,将网络营销作为渠道为王的中坚保障。2010年,鸿星尔克在营销传播上新增的投入主要用于网络投放上,将继续联合国内主流门户网站,针对已有的消费人群和赛事资源,共同策划系列品牌推广事件,从而达到最优化、最迅疾的网络推广、覆盖。同时开启网上销售终端,利用淘宝等网上交易平台,扩大品牌和销售的影响力。

延伸产业链:提升品牌的综合价值

在稳定原有主品牌概念的基础上,延伸产品链是2010年体育品牌营销的另一趋势。杨斯羽表示,2010年,匹克在坚持篮球发展主线的同时,有计划将产品链延伸至足球、网球领域,通过篮球专业品牌的张力和资源以发展全系列的产品。鸿星尔克品牌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恪守中国第一网球品牌之际,鸿星尔克也在今年树立了新的战略愿景,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运动服饰品牌。诉求“生活化”

篇5

行业龙头李宁在2012年的年报出现关于“降”的关键词:盈利率持续下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下降。

与此同时,其库存结转周期也大幅增加,从原来的52天增长至72天。不仅仅是李宁,同一阵营的运动品牌一降到底。从股价上看,从年初至今,安踏跌54%,匹克、361度、李宁、鸿星尔克等公司跌幅也超过四成。2011年的存货周转周期也处于同期的高水平。

本土运动品牌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国内原材料与人工成本逐年攀升,内外销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使得本土运动品牌遭受“高库存”危机。

它们也难逃规模增速下滑、市场集中度偏高、存货量高的市场盲点。

在轻时尚品牌越来越受青睐的今天,运动品牌的目标市场在逐渐萎缩。

高库存危机

自2011年年初开始,本土体育用品品牌的库存危机受到关注。

有媒体报道称,在全球竞争中,李宁公司等中国体育产业从业者为了避开耐克与阿迪达斯的夹击,走出一条差异化路线,放弃高端产品,将目标市场定位在中产阶层的消费者,没想到市场往两边挤压,高端与低端都被耐克与阿迪达斯抢走了,如今中国体育产业面临库存危机。

根据中报,李宁、安踏、匹克的存货量仍在上升,截至6月底分别为11.38亿元、6.28亿元、5.29亿元;特步和361度则有所减少,分别跌至7.01亿元、3.66亿元。

面对高库存问题,几家品牌显得很是无奈,几乎都是在困中求生。

匹克CEO许志华在中期业绩说明会上宣布,目前终端零售的最重要任务仍是清理存货。“相信下半年不会有明显好转,明年上半年才有改善的可能性。”他为公司鼓气。

在近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李宁公司执行副主席金珍君也强调,行业发展不如年初预期那样理想,上半年渠道库存压力加剧,去库存力度不够。

目前,李宁将重点放在了清库存问题上,虽然公司预计在1到2年内清掉库存,但效果并不理想。郑州一位分销商在落实公司政策时感到力不从心。“我们采用打折、促销的方式降低库存,销量是短期增加了,但是冒着亏本的危险,这不是长久之计。”

为清理库存,在此前订货会上,李宁公司继续减少了今年三四季度的订货量。特步、匹克等公司也在下调订货量。特步郑州的一位店长李颖介绍,由于店里积压货品太多,在2013年首季订货会上,订单比去年减少了近20%。

让李颖忧中有喜的是,今年商品的批发折扣从原来的4折扩大到3.9折。在市场遭遇寒风时,公司总部带给经销商一缕暖风。

有业内人士分析,体育用品行业高库存情况,至少还需要1年半的时间才能有所缓解。

经营模式之惑

在业界,李宁利润缩水的事实,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在困境中,李宁一方面与“库存压力繁重、竞争加剧”抗衡,另一方面在“人力成本及租金成本的高企,使得利润率承压”的问题中挣扎。

李宁公司中报显示,上半年,零售终端竞争趋于白热化,零售折扣有所提高,而人力成本与租金成本持续增长,使得终端零售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为控制新店成本,李宁公司上半年关闭了952家低效店,李宁零售店铺减少至7304家。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盲目扩张、对渠道控制不强,人员结构动荡,多位高管离职等因素,使得李宁在行业调整期,无法像奥运时一路“高歌猛进”。

值得一提的是安踏。安踏在上市之初便加强了对渠道的控制。这也是在业绩上超越李宁的原因。安踏采取的是垂直模式,有自己的加工工厂,可以赚得加工利润,其次对库存的控制力很强。但最终,也难逃本土企业业绩下滑的噩运。

本土运动品牌的困境,舒美捷一位高管一语中的,“本土运动品牌在做大上市后,对市场消费能力预测失误,盲目加速开店以争取市场份额,导致库存居高不下,业绩下滑。”

而纵观几家运动品牌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们的共性:以代加工方式起家,缺乏研发创新能力,产品相互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

它们挟上市所带来的雄厚资本、多年为国际大牌代工积累的经验,通过明星代言、体育赛事赞助、专卖店经营、服饰全系列开发的营销策略疯狂扩张,发展加盟。

于是,“跑马圈地”成为它们的杀手锏。当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一线品牌占据了一线市场时,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格局,在三四线城市寻找市场商机。

跑得快并不意味着跑得稳,最后,它们可能在渠道革命的时代败下阵来。

市场出口

黄金十年过后,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三四线市场成为品牌商渗透的“主战场”,阿迪、耐克也纷纷下乡,与本土品牌争夺市场。

今年5月初,阿迪达斯公布一季度业绩显示,中国区销售额同比下降15%。这个数字,让阿迪达斯意识到一线市场已趋于饱和的现状。它们很快调整战略方向,就是改变销售渠道和产品结构,快速杀入消费水平较低的三四线城市。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耐克决定在中国销售价位较低的产品,那么平均售价偏高的国产品牌如李宁等将首当其冲,短期内受到的影响最大,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很可能将目光转投耐克等国外厂家。

这无疑让本土运动品牌雪上加霜。如何破冰成为摆在本土运动品牌商面前的难题。

郑州服装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建议,本土运动品牌应果断地关闭低效店,降低运营的成本,提高单店经营业绩,结束野蛮生长的时代。

业内专家指出,可以适当借鉴世界一线品牌的先进经验。比如,在产品研发上,更注重面料和工艺的核心技术,提高自主产品的竞争力;在品质上,加强产品功能和技术的完善,推广品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

从运动过度到时尚运动,本土运动品牌还需要下内功。在提高市场运营能力的同时,有效拓展终端渠道。

篇6

相比国际性品牌在国内市场上依旧火热,消费者穿着大牌面子大,形象好,品味高,更是身份体现。同样的产品,同样的质量,同样的时尚,国内与国际品牌相比,国际品牌的库存款式同样在国内二三线市场上卖得火热,而国内的新品出炉却不温不火。即便是新品价位的降低也依旧找不出火爆的场面。

另一方面,市场无法占据一线市场,特别是在本土一线市场的份额中,本土运动品牌占据极少的成份。本土的一线市场以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大城市市场为例,多以百货商场设专柜为主,并没有多大的实力占据中国的一线市场。中国本土运动鞋服在品牌运作中缺乏对品牌在文化塑造过程的累积及把关,而是过意地追求商品的市场份额,大多数运动鞋服企业追求短期的经济日益而不顾培育品牌市场,从而形成了品牌附加值极其底下的困局。相反,国际运动鞋服在塑造品牌和终端运营模式上有了自己独特的招术。

A.国际品牌在产品更新速度快,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文化、产品硬技术的研发,每开发一件商品都能引导国内消费群体及国内运动鞋服的跟风。与国内相比,国际品牌更加注重产品的研发,而国内品牌更加注重商品的广告宣传,而忽视了对产品技术含量的投入,这也导致国内品牌只器重“卖出去”,而不培育“再来买”的理念。因此导致国内消费群体对国内品牌忠诚度不高的原因,这也正是为什么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在同一屋檐下生产的鞋子或服装,却不一样的价值原因之一。同时也让国内消费者形成了固定的消费习惯,宁愿多花点钱买贵点国际品牌也不愿意买国内二三线品牌的商品。

B.在市场终端运营上,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非常注重对中国市场的调研,对消费群体的年龄阶段有了更加细分的定位,对目标消费群体的生活特征更加细化,善于利用中国本土的文化引导中国的消费群体的消费,且能入乡随俗,贴切中国消费群体。从电视媒体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媒体的价格年年飙升,但是我们很少看到国际品牌如阿迪达斯、耐克、匡威等大品牌在国内电视投放广告,而国内鞋服每年在本土央视及省级卫视投放的广告费用,是整年销售额的20&~30%左右,却无法达到企业预期的品牌效应。因此,国内的消费群体接受国际品牌的程度远远高于国内的其他品牌。

C.从2008年到2010年,虽然国际市场的频繁变动,国际运动品牌在某些区域市场份额缩水,但国际运动品牌后劲依旧十足,以中国的市场为例,从中国各大城市集中的消费群体中,他们善于利用集群效应联合运作,如利用运动城、运动百货、运动街,等等打造专业的城,方便顾客在商城内寻找各大品牌的商品和新品的最新资讯。

D.在品牌的传播上,国际大牌更加重视品牌标识符号,懂得让中国人先知道“我叫什么名字”,他们在品牌的传播上,善于利用品牌标识符号,如在媒体宣传主抓品牌标识,视觉设计越大越好,越凸显越好,追求视觉的大气简洁。利求受众对品牌的识别;而国内运动品牌非常的喜欢在广告中装东西。特别在终端的宣传上喜欢大喊价格,他们喜欢告诉受众越多内容越放心,可他们殊不知道最终受众接受的程度是“什么都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东西”,甚至造成受众对广告的误解。更可悲的是,国内运动品牌在品牌的传播上没有阶段性,特别是很有不知道名的牌子,在广告诉求上很多运动品牌直接跨越到宣传品牌文化上去,造成受众看了广告却“不知道这个广告是啥牌子”的悲剧。

E.在终端形象塑造上,国内运动鞋服更可悲,国内运动品牌别是闽派鞋服企业特价突出,品牌视觉形象、终端货架、终端门店的规划、商品的陈列、商品实用的道具等等都相互复制,在国内市场集中的服饰街道上,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他们之间的相似性。他们缺乏品牌识别,单单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品牌标识,国内运动品牌N家。终端形象以红色为主色调的运动鞋服店N家。造成受众对品牌识别的混乱,无法清晰地记住品牌的识别色。

篇7

这种现象如果放在国内运动产业宏观层面来看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了,消费者及业界人士一般将这种现象的缘由归结为本土运动品牌身上强烈的“土气”,也就是所谓的“草根气息”。这种“草根气息”遏制了本土运动品牌的发展。虽然本土品牌已经致力于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善,譬如形象代言人采用国外面孔的国际运动巨星,卖场设计极尽国际化、专业化,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本土运动品牌身上强烈的“草根”烙印,这种烙印的普遍存在令本土运动品牌很难吸引新一代的追求时尚、专业的高端消费群体,只能被动的、很不情愿的沦为低层消费群体的至爱。具有这种典型“草根气息“的本土运动品牌,我们称之为“草根品牌”。

本土草根运动品牌无论是在先天定位还是在后天产品研发、品牌塑造、合作伙伴、营销手段、消费群体各个方面,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草根气息。然而,接下来这些草根品牌是需要向前发展,向世界发展的。今日风光无限的耐克、阿迪达斯昨日同样也曾经历苦涩的草根生涯,今日的草根品牌很有可能就是明日的耐克!要达到这个宏假的战略目标,本土草根运动品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产品研发国际化、品牌营销、传播专业化及消费群体细分化。

1. 产品研发国际化

产品是品牌消费的根本,消费者选择品牌首先需要满足的是产品的功能需求,其次才是更为核心的品牌价值和品牌理念。

作为一个成熟的品牌,必须要有自己在行业内独一无二的优势,正如耐克得意于篮球、阿迪达斯风光于足球一样,本土草根品牌也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格和领域,必须实现产品研发的国际化。

首先,本土草根运动品牌必须建立各于自己的独立国际化研发团队。本土草根品牌要树立起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首先必须摘掉克隆的帽子。其次,本土草根运动品牌还必须拓宽全球视野,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个性的品牌,在最适合自己风格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研发基地,积极吸纳国际上一流的研发资源,借以强化自己产品研发的国际优势。

2. 品牌营销、传播专业化

要想成为主流的运动品牌,就必须拥有专业的品牌形象。本土草根运动品牌必须改变此前简单的产品功能诉求模式,转而探索、挖掘出最适合自己,最具运动精神的品牌口号和理念,用自己的理念来影响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用自己的理念来形成品牌与消费者内心深处的共鸣。耐克自从1988年提炼出了代表其品牌核心价值的“Just Do I”'口号之后,就开始了其在运动用品领域火箭式成长和行业垄断的生涯。

除了品牌诉求,本土草根运动品牌还必须进入最核心、最顶尖的体育资源分配领域,占据资源的制高点,借以建立在运动用品领域的地位和形象。只有借助最顶尖的专业运动员、运动赛事等运动资源来推广、塑造品牌形象,才能建立顶尖运动品牌的形象。

3. 消费群体细分化

篇8

在百花齐放同时也是万马齐喑的运动产业,后来者要冒出头相当困难,品牌如何寻求突破,开创市场蓝海,是摆在每一个品牌面前的现实课题。

专业运动品牌的成功机会

福建的体育产业具有产品多、品牌多、企业多的三多特征。在这种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每家企业、每个品牌都在寻求出路。但我们发现,每个行业都有一个令人费解而又真实存在的“德比现象”(即行业最终形成两大寡头竞争品牌垄断市场份额,其它所有品牌瓜分余下的市场份额),要想在运动产业领域获得成功,就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领导行业的两大品牌之一。这个目标对U.S.POLO ASSN.来说无疑是异常艰难。要打破安踏、361度设下的市场障碍,意味着要有比它们更多的投入,承担比它们更大的风险,这些U.S.POLO ASSN.都不够充分,这条路明显走不通。U.S.POLO ASSN.的出路在哪里,麦迪逊广告与万泰盛集团一直在探索。

U.S.POLO ASSN.是一个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声誉的高端品牌,但如何才能将品牌的高端属性和市场结合起来,则是一个专业而棘手的问题。在与品牌授权单位美国马球协会深度沟通和接洽之后,同时也在广泛参考该品牌其它领域授权运营情况、其它国家市场发展情况之后,我们找到了最终的答案——商务运动。我们最终给出商务运动的定位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我们发现马球本身就是一项集商务、时尚、运动于一身的综合贵族活动,马球自身带给人的印象就是精英人士的高雅、激情、运动、时尚的户外活动;二是在专业或准专业运动、休闲时尚运动之中,U.S.POLO ASSN.很难获得竞争优势。在竞争优势与历史积累之间,我们最终为U.S.POLO ASSN.选择了“商务运动”的崭新定位。我们认为,对于体育产业消费潮流来说,商务运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区别于专业或准专业运动、时尚休闲运动之外的第三大类运动潮流,迎合了商务人士渴望运动但又必须保持商务生活状态的双重需求,是一个竞争空白地带,是一个品牌的蓝海。以商务运动这个定位推广,U.S.POLO ASSN.将成为这一领域最为专业的品牌,将分享商务运动市场最大的一块蛋糕。

商务运动,体育产业最后一块奶酪

商务运动,是区别于专业运动与娱乐运动之外的一个新的细分领域。纵观运动用品消费群体,我们发现最大的学生群体基本属于娱乐运动(以特步为代表,与动感地带相匹配,满足年轻群体个性、自由、娱乐的需要)和专业运动(以安踏为代表,以学生运动时刻的产品需求为主要消费形态)对象。学生群体之外的运动群体,大多被归入时尚运动(以KAPPA为代表,以30岁左右的新白领为主要群体)和休闲运动(众多低端运动群体)的类别,高端的运动群体,35岁以上、事业有成,企业金领等群体,则一直追捧鳄鱼等国际品牌,其需求主要是适应商务场合,兼备运动生活形态,这一领域此前为国际品牌占据,本土运动品牌鲜少涉猎。可以说,这一领域是体育产业最后,也是最好的一块奶酪。

商务运动市场广阔而集中,主要集中在四五十个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和35-55岁成功人士范畴内。他们大多有成功的事业和健康的生活理想,见识广、要求多、品味高,他们的运动着装需求一直被其身份所淡化和忽略。近年以来随着国际一体化和潮流同步化,这一消费群体日益与国际接轨,开始接受运动生活状态,主动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运动时刻,以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来享受事业的成功。而他们的生活结构决定了其商务的色彩较为浓厚,单纯的专业运动并不适合他们的日常使用需求,只有带有商务风格的运动鞋服才是他们需要的对象。

正是由于这一群体与学生群体、新白领群体存在较大的反差,才导致这一群体的运动需求被集体忽略和隐藏。U.S.POLO ASSN.进入商务运动市场,恰恰是最大化地发挥了其国际品牌的优势,抓准了市场的脉搏。必将获得市场的追捧。

那么,抓准商务运动的市场空间之后,U.S.POLO ASSN.如何能够凭借先天与后天的综合优势,最大化、最迅速的获得这个崭新的市场呢?

U.S.POLO ASSN.商务运动的致胜之道

品牌保障——正宗国际强势品牌

众所周知,POLO代表的是马球文化以及基于马球文化的一种生活形态,而U.S.POLO ASSN.即美国马球协会成立于1890年,已拥有上百年的历史,是美国和加拿大唯一的官方权威马球运动监管机构,代表最正统的马球文化和马球精神,是公认的在马球运动领域商业运作中最纯正的、国际性的马球品牌。同时,U.S.POLO ASSN.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知名的品牌,在最新的美国第四届“最受喜爱”品牌榜中,U.S.POLO ASSN.以其超过118年悠久历史,全球100多个国家畅销流行而位居前列,声名卓著。

市场广阔——商务运动潮流带来巨大消费市场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庞大、成熟稳定的商务群体。这个精英圈子的存在和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像是一道潮流的风向标,在创造历史,更在引导潮流。由于这个群体存在而产生的商务运动潮流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这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只属于最适合商务运动潮流的品牌。

此外,一个特殊的现象令我们备感兴奋。近十年以来,随着国际资讯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资讯与中国开始同步。在发达国家流行的POLO文化也在中国大陆盛行十余年而不衰。截止到目前,市场上存在各式各样与POLO品牌相关联的,大打POLO擦边球的类似品牌不下20个。这些品牌定位中高端,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培育了一个稳定而庞大的POLO消费群体。如果U.S.POLO ASSN.能够以其正宗嫡传的血统将这个市场收归己有的话,其空间之大令人诧异。

无忧营运——零风险、大支持;一流产品、强势公关

万泰盛鞋服根据多年国际品牌运营经验,依托美国马球协会,联盟国内外强大的研发机构,确保新产品研发的款式新颖、时尚、活力、领先,保障产品的高品质、高档次,形成马球运动的组合系列化和规范化;受美国马球协会授权组织建议,U.S.POLO ASSN.将实施“零风险”创新模式,并辅以货架、装修等其它大力支持政策,配合零售商开创马球商务运动蓝海。

与此同时,万泰盛鞋服也将在U.S.POLO ASSN.美国马球协会统一的协调和指导下,在男装、女装、皮具、旅行包等多个U.S.POLO ASSN.涉及的领域形成一个品牌大家庭,用一种共同的声音和价值方式推动U.S.POLO ASSN.品牌的传播和发展,积极展开媒体互动,举办各类高雅活动,让U.S.POLO ASSN.在中国复制美国的成功模式,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与信赖。

顾问服务——店长派遣制

U.S.POLO ASSN.将服务进行到底。为了解决零售商的服务和单店营运问题,U.S.POLO ASSN.特别推出了“顾问式”服务,为每个零售加盟商派出资深店长,全面掌管单店营运事务。店长将提供最优化的团队训练、产品陈列、库存管理、单店促销等各类活动,为加盟商最大化地节省成本、提高收益。

篇9

《钟表》杂志: 艾总,您好!首先请您简单的为我们介绍一下宜准品牌的定位。

艾总:Ezon(宜准)从2008年一开始组建研发设计团队时,就确立打造高端户外运动腕表的决心,以“户外科技 智慧运动”为核心理念,产品始终突出时尚、户外、健康、科技这四个核心元素,以泛户外运动装备为品牌属性。

与此同时,宜准坚持以国际先进技术与标准来进行产品开发,采用了来自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研发、生产的高端元配件,结合符合欧盟标准的严谨监测手段,三年多经过数以百次的原型(Prototype)测试,成功研发出多款经典而富有特色的户外运动手表,不仅得到业内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在行业交流互动平台上频频出镜,也受到诸多户外玩家的肯定和青睐,产品一直热销不衰。

《钟表》杂志: 宜准的腕表设计非常的国际化,能不能简单跟我们分享一下宜准设计团队的设计理念。

艾总:在宜准设计团队的眼中,手表存在的意义不只是简单的计时器,更是一种品位的象征,一种时尚与实用并重,讲究技术与艺术同步发展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工业设计产品。信息科技和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师可以在较大空间尺度变化范围内使产品的形态设计和功能设计日趋多样化和精致化。腕表设计在满足人们掌握时间和驾驭生活的不同层次需求的同时,经过长期的沉淀,已日趋成熟,成为一种倍受追捧的时尚产品和奢侈品。近年推出的运动表更是出尽风头,它不仅传达了舒适、实用、优雅的腕表哲学,满足了男人们的智能化机械情结,同时展现了健康而充满动感活力的现代女性的运动魅力。

《钟表》杂志:相对于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户外运动腕表品牌,宜准要想迅速的占领市场,您认为宜准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就腕表产品本身而言,您认为宜准户外运动表款自身的最大特点在哪里?

艾总:宜准的竞争优势在于市场的细分和产品的核心技术以及营销理念的创新。在人们关注健康走出家门开始户外的当下,宜准的产品在户外装备领域恰好迎合大家对高端户外运动腕表的需求,因为户外运动不再是单纯的人与自然地体能对抗,而是一种融入,一种和谐,及时的户外数据就让我们的户外更智慧,更科学。而宜准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满足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各项需求。

《钟表》杂志:宜准主要是做直销?还是?目前有没有电商销售平台?它的价格定位在怎样的区间?

艾总:宜准的营销是一种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的体验式营销模式,我们有直营的官方商城,也作为天猫的邀请品牌入驻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还有国美库巴,8264及绿野驴友商城等都和线下的专业户外连锁店,相得益彰。在价格方面,我们定位较为中端,2000元为核心价位层。

《钟表》杂志:据了解,新浪户外频道的主编蔡英元先生前阵子刚刚佩戴着宜准的表款首次问鼎珠峰大本营。这无疑是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再次验证了宜准腕表的性能。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作为宜准运营总监在这种情况下,是怎样一番感受。

艾总:当然是喜悦之情,蔡主编今年5月初佩戴宜准户外运动腕表首次问鼎珠峰大本营,在高达5181米海拔高度上成功验证宜准腕表的各项精准功能,并在哨卡横杆上留下宜准登山运动腕表的智能身影。这的确是一件让人精神振奋的事情。我和蔡总编相识也是偶然,但正因为宜准品牌的坚定品质信念,才让我们的体验结果变成必然,对于珠峰我们信心满满。

《钟表》杂志:最后一个问题,目前,国内的户外运动腕表市场情况如何?

篇10

近日,有媒体报道,某环保组织经过抽检发现,包括阿迪达斯在内的14家世界知名户外运动品牌服装采用的材料被检测出存在对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可能导致生育率下降以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

品牌服装含有全氟辛基乙醇

根据媒体报道,此次登上黑名单的包括知名品牌阿迪达斯、德国第一大户外运动品牌狼爪、The North Face(北面)等14个品牌。

报告的是绿色和平组织,报告提到,绿色和平组织委托的两个独立实验室通过精密的测试发现,包括阿迪达斯等在内的14个品牌户外服饰均含有全氟化合物(PFC)中已知的有害物质全氟辛基乙醇(PFOA)。报告显示,这些世界知名户外运动品牌所含对健康和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对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但在其网站上,记者费尽周折才找到10月29日的这份报告。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报告并没有出现在网站的主要页面。

除了近期针对户外服饰的调查,早在2011年,中国绿色和平组织就分别对国内纺织工厂和时尚、运动服饰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调查。2011年7月13日,绿色和平组织曾报告《时尚之毒》,称包括H&M在内的多个品牌的疑似供应商雅戈尔纺织工业城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壬基酚(NP),这是由有毒物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进入水体后分解产生的。

服装行业普遍使用化学物品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苑会林教授表示,这次曝出的全氟辛基乙醇在加热至高温时,会分解并释放出有毒气体,对眼睛、黏膜及皮肤都有刺激性,还会对免疫系统和肝脏产生影响。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装行业业内人士透露,全氟辛基乙醇在服装后整理过程中使用非常普遍。那么,这些化学物质究竟有什么“威力”,让一向看重声誉的全球知名品牌也对它们一时“难以割舍”呢?

苑会林告诉记者,“我们对服装的功能不断有新要求,如防雨、防风、防静电、抗皱、免熨等。而这些功能只能通过在面料加工过程中人为添加化学物品来实现。”苑会林说。

全氟辛基乙醇其实是一种有机酸,有独特的表面防水活性,能耐高温抗氧化。主要是在纺织品后整理过程中使用。用到户外服装的涂层中,主要是看中它能够起到防水、防污的作用。

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告诉记者,这次被曝出的全氟辛基乙醇是全氟化合物中的一种。全氟化合物在服装工业中使用普遍,主要被用来防水和抗污。但它们很难从环境中降解,并且有可能通过食物、空气和水进入人体。最近一些研究称,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可能导致生育率下降以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

这些化学物质,确实增加了服装某方面的新功能,但它们也是把“双刃剑”,势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而且,在纺织原料种植过程当中,为控制病虫害,会使用一些杀虫剂、除草剂,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就有可能残留在服装上。这就造成服装面料在加工制造、包括后期的印染、后整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染料、染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增白荧光剂等多种化学物质,都有可能造成污染。

含有危险化学成分≠有害

为了增强服装的特殊防护功能并让衣物易于打理,整个户外服装的生产过程,从纱线到面料直至成衣,都会使用化学物质。但服装检出化学物质残留就意味着有害吗?

“对于服装中含有化学成分的报道大家不要恐慌,只要没有超过相关规定标准,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苑会林强调。

“目前,户外服装中含有的全氟辛基乙醇还不受法律限制。不过,德国正在着手将这一物质列入‘极度让人担忧物质’名单中。”绿色和平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苑会林指出,对于目前还没有标准的化学物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对人体一定会造成危害,消费者对此也不必太过于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