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运营范文
时间:2023-03-17 03:0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地产运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我国商业地产的迅猛发展,与商业地产相关的理论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的崭新课题。目前在商业地产领域有“万达订单模式”、商业地产产权式商铺销售运营模式、房地产投资信托等等。
本文认为商业地产运营是个系统工程,并从商业地产运营的构成分析入手,结合成功案例和具体实践,从系统角度对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商业运营商占商业地产运营主导地位的新型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商业地产运营构成研究
商业地产运营环节构成
本文认为,商业地产运营环节应主要由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和资本运营等三块构成。在商业地产整体运营中,商业是核心和本质,项目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其商业运营的成败;地产开发是基础和表现,没有主要包括拿地和建设的地产开发,附着其上的商业运营则失去了必要的基础和载体;资本运营是线索和目的,商业地产运营的各环节都由资本运营实现耦合,并且任何商业项目都是以良性的资本运营为最终目的。
商业地产运营主体构成
根据运营环节构成,相应的运营主体应包括地产开发商、商业运营商和资本运营商。在商业地产实际运营中,可能出现主体重合的现象,比较常见的是地产开发商同时承当了资本运营商的角色,并且承当了部分商业运营商的工作,这是我国现阶段商业地产运营的一个显著特点。
商业地产运营中的常用模式
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
所谓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是指地产开发商除完成地产开发外,还参与项目选址、商业运营商的选择,并主导整个运营过程的资本运营。
从功能来讲,地产开发是商业地产运营的基础和表现。地产开发是个阶段,而商业地产运营是个长期,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考虑,地产开发商并不适合整体运营的主导地位。但地产开发商具有资金雄厚、土地储备丰富、拿地、建设和销售流程熟悉的优势,并且由于商业地产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被认为首先是地产开发,然后才是商业经营。地产开发商占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具有先天优势。
540)this.width=540"vspace=5>
万达模式是地产开发商占主导地位类型的代表,其创新性和优势在于:地产商充分发挥自身领域优势,通过模块化的标准开发可大大降低项目建设成本;通过耦合大型商业,实现了商业地产运营的内在逻辑流程;在资本运营上,也不仅仅局限于住宅的短期销售模式,而是以地产为载体(分零销售、整体销售、整体上市等)实现资本运营。
但万达商业地产模式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关注,它们分别是:
商业地产运营中的地产开发具有地产项目本身的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以地产耦合商业,地产占主动对其在整个项目中的利益博弈并无益处,商业运营商可能的变更对地产运营商影响巨大。除通过地产的载体、租金的形式外,资本运营未与商业运营实现耦合。商业运营与地产开发商通过契约方式的耦合,在实现商业的持续经营上(尤其是在商业低迷阶段时)存在一定隐患。
万达商业地产模式要求作为项目主体的地产开发商同时拥有商业经营、资本运营方面丰富的能力。
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
所谓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是指商业运营商除完成商业运营外,还参与地产开发(主要是商业选址、商业设计和商业规划),并主导整个运营过程的资本运营。
商业地产运营的核心是商业运营,无论是地产开发、资产运营,最终的盈利都需要商业运营来体现。商业运营商承担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有以下优势:商业运营商主导项目选址和前期规划,为后期商业运营的成功提供良好基础;商业运营更具稳定性和持续性;资产运营可与商业运营耦合,而不仅仅以地产为载体,可拓宽商业地产资产运营渠道和手段。
下文以颐高商业地产模式为例,分析商业运营商占主导地位的具体情况。
颐高是一家以专业数码连锁业务为基础,IT蓝色房产、IT网络资讯为核心业务,融合IT相关产业于一体的全国性大型IT集团公司。其商业地产具体运营模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地产耦合:颐高早期采用租赁、品牌输出等形式实现商业扩展;近年逐渐采取购置、联合开发等形式进入商业地产运营的前端,直接与地产开发商在资产上进行耦合,占据商业地产运营的主导地位。表现在:参与并主导商业物业的选址;用资产的形式与开发商形成强耦合;在项目之初即与开发商建立完善的开发商退出机制,获得项目建成后的资产处置权。
资本运营:颐高通过购置、联合开发等形式获得房屋的产权处置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兼顾商业经营和物业资产的资本运营模式。
总结颐高资本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资产介入商业地产开发,建立完善开发商退出机制,完成开发商的资本周期(投入并获得合理回报);通过物业资产的部分销售、物业抵押、经营型贷款或引入信托投资等形式,平衡前期资产投入;部分物业长期持有,通过持续经营获得持续的商业收益,物业增值,满足投资人、信托基金的投资回报。
颐高商业地产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商业运营商占据商业地产运营主导地位的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该商业地产运营模式的创新点在于:
充分发挥了商业运营商在商业领域的专业性,通过资产的强耦合关系实现商业运营在整体项目运营的主导地位,进而实现商业地产运营以商业运营为核心;充分发挥了地产开发商在地产开发领域的专业性;完善的退出机制,保障地产开发商利益的同时,强化商业运营对项目的主导作用;除传统商业地产资产运营模式外,还可实现以商业经营为载体的资产运营,使商业地产的运营更具有持续性;颐高商业模式事实上是实现了以商业为核心,以资本为杠杆的商业地产运营。
颐高商业地产模式对商业运营商提出了新的要求,除商业运营的领域能力外,还需要具备利用资本杠杆把控项目整体运营的能力。
比较分析
篇2
关键词:商业房地产;收益率;运营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10-0149-03
商业地产的营业模式决定了商业地产要从微观上应用与零售餐饮和娱乐以及休闲健身等有别于住宅房地产的收益方式。从经营规模上也区别于普通的居民住宅、公寓和普通的写字楼。商业房地产是一个综合的房地产运作形式,要从投资和开发上区别于传统的地产开发项目。商业地产按照实际的功能可以分为商业广场、商业区、大型商铺区、综合性购物中心、休闲广场、专业步行街等多种形式。
1 商业地产的运营管理
应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房地产的租赁收益以及品质的价值,将现代房地产理念加入传统的经营项目当中。统一地将这些元素结合到一个信息平台上,不能单纯地只进行运行管理房地产项目,从而逐渐从“商业管理”发展成为“物业管理”,从而逐渐增强核心竞争统一化标准运营模式是商业地产发展的关键,在运行管理上的统一最主要的就是开发商和入驻店铺的合理合作,在同一个主体概念下进行统一步骤的经营管理工作。把传统的经营管理细分为广告宣传、市场营销和商户运营售后安保三方面管理的方式,同时促进维修好消防设备以及灯具的管理。虽然商业物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复合商业物业,但是它的运营管理模式可以以一个店铺的模式形成统一的感觉。这些同意的精英模式包含了四个方向的内容,有统一规划、统一营销、统一售后服务管理、统一品质监管和物业服务。为以后的统一招商奠定了基础。这项工作是这个商业地产是否能成功的成为城市商业圈中心的重要执行措施。所以执行人员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所以,准确的商业规划是商业项目成功的运营基础。
2 商业地产运营与收益的常用模式
2.1 只售不租,出让产权
通过采取只出售而不出租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出让自身的产权,这种经营模式可以快速地收回自己的投资,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都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降低了自己的置业门槛,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卖场面积难以出售的问题。很多商业地产都使用出售后租出的形式同时以高回报租金为回馈,除此之外还做出若干年之后回购的承诺,这就营造出来很多概念。房地产商以商铺潜在的升值空间吸引部分居民进行投资。产权类商业地产商铺也成为了近些年的趋势,房地产开发商也是以一个物业为整体进行整体开发的。通过对类型的商铺的科学规划和分类,这样既可以在不同的市场都取得一定的利润,又可以保障小业主的除了每年必须缴纳的店铺费用外还能每年获得一定的收益。从而为发展商和商铺店家形成长期的租赁合同。对于这种大型的商家以租赁为主要销售模式,并且得到了广大商家的认可,并且也被投资者所接受。
2.2 只租不售
而单纯地出租而不销售的好处就是房地产的产权一直在开发商手中,开发商可以将产权进行抵押贷款,待产业增值后再继续出售,这样做也会将整个地产都纳入资产运作的范围内,这样既达到了开放商对于商家的控制,也便于管理,执行自己商业地产的经营风格。
2.3 又租又售,部分租,部分卖
将销售和出租结合的形式具有非常好的收效,这种模式可以进行以租代售,还可以不租不售,将产权作为投资资本进行再开发,还可以同商家进行联营,以物业为入股股本参与整个地产的运营当中,也可以合作经营。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物业和其他工作单位成立商业经营公司,专门为经营商业物业,同时以租赁的方式从业主手中取得商业物业的使用权,同时还能获得产权的租赁收入和合伙经营搜如以及物业增值多方面的收益。目前,随着商家和房地产商的强强联合,逐渐形成了一种万达模式,这种模式也被如今万达房地产应用到了极致,并且利用商业地产的形式让沃尔玛、欧倍德等国际大企业进驻万达房地产,并且建立和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万达集团通过租金的形式获得了比较稳定的现金流,而商家则是节省了很多选址时间和降低了风险,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新店建设上的巨额资本原始
投入。
3 商业地产运作中存在的风险
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区别在于商业地产的资金周转较慢,需要整个环节都不能有差错,才能形成一个完成的商业模式,也能保证这个商业环节上的开发商、投资者、经营者、物业都能得到自己应有的利润。主要的经营环节包括了开发、销售、招商、经营和管理几个工作环节,这几个工作环节中每一个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且在法律意义上也存在着和普通房地产的区别,同时商业地产的风险也是比普通房地产大,通常会有以下几个风险:
3.1 宏观调控的风险
因为现在如今房地产的开发非常的火热,带动了整个房价的不合理高涨,国家层面已经多次出手调控,例如上海市就已经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详细的法规规范,同时要明确商场的产权以及分割转让的明细标准,并且规定商铺必须在有产权证的时候才能够开发、使用和转让。这个同志就是通过行政手段的方式对开发商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规范。
3.2 行业规划失误的风险
行业规划具体指的是对某一个地区的产业、地区以及人口等方面内容的安排或者计划,这种规划属于法律法规范畴内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出现宏观上的规划失误可能会造成商铺的贬值。同时,相关的企业也应该在当地开发商业地产的时候应该熟悉当地的政策法律法规,避免触犯法律或者犯方向性的错误。一项成功的商业地产开发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以来市场调查等商业活动,但是在法律的角度上来了解城市发展的政策倾向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3 租金价差带来的风险
开发商在卖出商铺之后,消费者和小业主们委托开发商经营该商铺,而开发商则是将整个商业地产交给大型商业地产进行统一经营,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租金,注重保障小企业主的合法利益,保障他们的收益率,对于每年产生的一些差额,要进行多退少补,不能克扣差额款。如果要回避开放时候产生的风险,就要聘请相关的法律律师,在前期规划阶段就要规避法律风险,并且按照市场的需求和规律来办事,不能脱离市场。如果只是单纯提高价格和回报率。因为商业地产有较高金额的租赁和增值税。对于普通的投资者可能不清楚,会因为合同而产生就飞需要注意在前期详细解释。这也需要开发商在进行销售的过程中做好正确的引导,同时要做到承诺的售后服务,以此提高商业信誉,维护企业品牌。
3.4 大型商铺因为投入高而产生的经营风险
如果几个大型的上家在长期的承租期间内因为自身的经营管理不善而无法继续经营而无力支付预先约定的房租,这就会导致开发商无法支付固定的收益给业主,因此开发商在进行出租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租金的角度来挑选商家,而是综合性地根据商铺的行业前景、资质一级履约能力进行全方面的考量,尽量选取一些具有较强实力和较高资质的客户,以此保证其履约能力。这部分风险最主要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在招商工作上多进行综合性考量,很多开发商在进行招商的过程中知识单纯地追求入驻率,经常忽视商家整体的精神风貌和影响商业信誉和形象,也会因此造成商业布局的不合理、不科学,而且因此导致商家经营困难造成退租。这种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延长招商时间,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3.5 售后包租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通过公平的法律法规确定购房者和开放商之间的相关利益和义务。也确定购房者和租房者的利益需求。而目前存在着一部分开发商采用委托经营管理的合同方式保障投资收益,以此保证投资收益。业主除了和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之外,开发商或者提供的管理公司还要和购房者签订一份委托管理合同,开发商要特别注重委托经营的合同,因为这种委托合同将是保障未来收益的最主要的法律文书。
3.6 产权分散所带来的风险
开发商也要公平公正的分配整个商业地产的商业布局,保证在产权上不要和经营者产生纠纷和矛盾。针对这一问题开发商可以在进行分割的过程中成立业主委员会,通过业主委员会对商场未来经营管理进行总体性的规划管理,具体运作层面要确定每个利益诉求的权限,这样签合同之前确定产权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后期发生
纠纷。
3.7 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在商业物业当中单独成立的物业委员会的困难很大,而且管理内容相当冗杂,涉及了多种费用的收取管理和分摊,商业地产的管理费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在后期增加多余的管理费,让很多消费者和开发商产生了纠纷,这是物业的管理水平问题就体现了出来。而且很多不同形态的物业也都面临着不同的收费标准和服务标准,这就增加了发生物业纠纷的概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地产的已经在我国开始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不仅是已经进入的房地产开发商还是新参加的开发商,都是处于探索阶段。商业地产是一个高回报和高风险的投资领域,但是从整体上来讲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不仅有政策上的支持,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空间。作为商业地产开发商,要紧密地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合作,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进行项目开发之前要做好可操作性研究和规划设计, 商业地产的经营周期很长,在进行经营的过程中要整合好各个方面的力量,同时要整合整条产业链,才能实现良好的运行,取得预期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夏联喜.商业地产新兵入门[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武能尧.商业房地产开发运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篇3
关键词:商业房地产;运营管理模式;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F293.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虽然房地产发展的比较早,但是商业地产起步较晚,缺乏专业的人才和有效的运营管理模式,使得我国很多商业地产不具备长期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国外成熟的商业地产管理模式对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不少企业成功冲出了管理的围墙,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也是目前我国商业地产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商业房地产运营的主要特点
运营的组织方式有所不同
房地产的运营管理不像工程建造与产品销售那样具体明确,它是无形的不可触的,主要是对人员的管理,属于服务范畴。制造业运营管理主要是对生产线、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进度等进行控制,可以制定详细而具体的计划,实施起来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商业房地产的运营管理则具有很大的变动,运营管理主要针对人而言,无法实现制定详细的计划并按步骤实施,运营的过程常常会因为投资商、经营者、消费者以及工作人员的随机性而产生变动,产生不同的运营结果。因此,我们不能将制造领域的那一套运营管理模式照搬照套到商业房地产的运营管理中来。
运营系统的设计方式有所不同
在传统的制造业中,产品和运营系统往往是分开设计的,因为,在制造业中一种商品可以用不同的生产系统来制造,但是在商业地产的运营管理中运营管理服务和提供系统必须要同时设计,因为提供系统是服务本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营管理与生产消费是不可分割的,同时发生的。因此,商业地产的产品与运营的设计必须同时进行,不同的运营方式会形成不同的产品特点和服务特色。
客户在运营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有所不同
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流程是封闭的,产品出厂后才会与客户发生联系,而在商业地产的运营管理中,客户是直接参与生产的,他们对商业地产的运营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如果客户对于运营管理有着消极作用就会干扰正常的管理工作,如果客户对于运营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就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服务效率,调整客户在运营管理中的角色也是商业房地产运营管理的重要任务。
员工在运营管理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与制造业相比,员工在商业地产的运营管理中更加重要,因为商业地产的运营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没有愉快的员工就没有愉快的顾客,也就没有一个高效的运行管理结果,因此,员工的表现对于运行效率、结果的影响极大,是决定商业房地产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商业房地产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
因地制宜,把握当地的人文历史环境
人文历史、自然环境是运营创新的源泉,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特征、文化底蕴与经济发展状况,商业地产尤其是大型的商业地产项目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互动关系。因此,在设计商业房地产的运营管理模式时要以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将地区特色融入设计中,做到因地制宜。如上海新天地通过简单地组合将国际化的时尚元素与大上海的石库门的建筑外形相结合,建造出了一种上海特色的国际时尚。又如浙江的西湖天地,将传统的江南水乡浙式民居优美的园林景致融入国际化的时尚设计中,打造出了独特的娱乐休闲商业中心。武汉的楚河汉街将武汉特有的民国文化与欧式风情相融合,加以楚河汉界的概念,将历史、民族与世界融为一体,让商业建筑与城市建设相协调。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商业地产的审查,控制其资金投入不能超过城市经济能力,整体的商业地产风格要多元化,避免重复建设。
建立商业地产新型资金筹措模式
虽然我国的金融市场已经有所发展,但是商业融资的地产还是主要通过间接融资的方式进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在商业地产融资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中小城市的城市开发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达到了90%以上,而全国城市建设对银行依赖的平均水平也高达70%,融资渠道的问题不解决,商业地产就很难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发展信托、基金成为商业房地产融资的主流渠道。让具有开发意向的房地产开发商与信托公司或者投资银行进行合作,直接在市场上募集资金,并聘请专门的人员对商业地产的资金募集工作进行具体的管理。
推动地产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有效融合
在世界范围内,商业地产有两种主流开发模式,一种是欧美模式,将商业与地产进行分开发展,一个搞投资开发另一个搞后续经营,另一种就是以日本为主的亚洲模式,将二者有效融合,这样二者的资本可以互相渗透,形成更大的资本链,遇到风险可以相互扶持,有利于促进二者更好地发展。我们要采取哪种运营模式还有待探索,在近几年的运作中,有很多大型房地产公司成功地将零售行业引入房地产,这是一条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道路。
商业房地产运营管理模式的运用
1.统一运营管理模式
统一运营管理模式的关键性环节有市场、战略、策略、管理几个方面,任何项目的运营都必须从市场入手,而市场的情况又是千变万化的,对于市场信息了解的不及时,掌握的不到位必然影响调研分析的结果准确性,造成决策的失误。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对市场的调研,为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了解市场信息后,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特点确定服务产品的相关设计,要解决“我们要提供给顾客什么”和“怎样提供的问题”。一个房地产项目只有持续不断地向客户提供价值才能生存下去,而项目运营的有效保障就是各项有力的策略。通过策略的指导才能提供比竞争者更好的价值,让客户满意。统一运营管理模式具有很高的聚合力,采用这一类管理模式的大多是一些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开发商,他们拥有很大一部分忠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种良性的效益也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吸引新的商家进入,最典型的统一管理模式就是万达广场。强势的开发商,强势的投资者,强势的经营者,打造出优秀的商业项目,也使得商业项目的效益不断提升。这种运营管理模式需要庞大的资金、科学的管理系统和良好的运营模式,比较适合大型的商场。
与零售相结合的运营管理模式
将零售引入商业地产的运营管理是中国的独创,主要有零散销售统一经营和零散销售各自运营等几种,各自经营是指商业运营由购买商铺各自进行运营,开发商不得再进行干预。这种运营模式比较适合商业街以及一些规模不大的商业地产,这种模式有利于开发商的资金周转,能够让他们获得比较高的售价收益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资金,但是这种经营模式容易出现混乱,各自为政,对于长期的发展以及整体的收益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很多店主缺乏一定的知识和长远的眼光,贪图短期的利益,使得整个商业街变成廉价的大排档,拉低商业街的层次,影响长期的发展。
总之,我国目前商业地产的经营管理模式多种多样,既有整体经营的大商场模式,也有零散销售各自为政的小商铺模式,我们要摸清中国的国情以及当前的市场趋势,引进国外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利用金融市场、零售市场等多方力量,做到因地制宜,促进我国商业地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涵.商业房地产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及运用分析[J].山东大学.2007(09)
[2]韩亚东.我国商业地产经营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08(06)
篇4
近年来,一些商业地产项目逐渐暴露出成本管理上的问题,商业地产项目成本管理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项目的整体利益,使对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管理研究成为必要。
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起步较晚,许多管理理论和方法仍不成熟,在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结合我国商业地产项目的特点,目前在其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商业项目套用住宅项目的成本管理体系。在既有住宅地产又有商业地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商业地产通常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与住宅地产的成本部门分开而论。正因如此,商业地产的成本管理并不能形成一个体系,无法对商业地产项目做到全面的成本管控。由于成本管理体系的缺乏,商业地产项目在开展成本管理前,缺少组织架构的支撑、没有专职的成本管理者负责成本工作,从而难以实现项目的成本管理需求。商业地产项目目前多采用住宅地产项目的一套成本管理办法来管理,只注重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建安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意识上没有脱离造价成本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商业地产项目成本管理的含义。
第二,商业地产项目没有专门的成本管理组织。在对五家大型地产开发商的商业地产项目组织设置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企业内的组织构架一般单独设立商业管理公司或者商业地产事业部,负责商业地产项目的策划、招商、运营、市场等。而考虑到在开发与建设阶段能够与住宅项目进行资源共享,往往由负责住宅的设计、施工及成本等专业公司来负责商业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好后再移交商业管理公司运作。商业地产开发的成本管理依然套用住宅地产的成本部门来进行,成本管理的组织设计对商业地产项目没有针对性。
第三,缺乏全寿命周期的思想。商业地产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一般包括投资决策、规划设计、前期招商、工程实施和商业运营五个阶段,成本管理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对项目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
目前商 业地产项目的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缺乏全寿命周期思想的问题,主要是对以下三个阶段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轻前期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一些住宅地产开发商转投商业地产后管理经验不足,评估体质不健全,成本决策指标往往直接套用一般项目的成本数据,有可能导致成本决策失误。前期决策失误对项目成本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后期只能通过削减利润来弥补。
二是轻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一些开发商容易在设计阶段忽视建筑设计与商业设计的互相作用,导致商业项目建成后无法满足商家的设店要求,后期不得不接受商家的整改意见,对已完工程进行大量的拆除和新建,造成项目成本的极大浪费。
三是轻运营阶段的成本管理。许多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管理依然流于工程施工阶段,对运营阶段的成本管理重视度不够,导致后期运营受阻。商业地产项目的一个特点是,在商业地产项目投资中,存在开发初期高利润,开发中期微利,运营期间无利甚至亏损的现象。商业地产项目的一次性投资越大,项目质量越好,项目运营成本越低。商业地产项目全寿命成本应该选择一个合理的质量水平,如何处理一次性投资与项目运营成本的平衡是目前商业地产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解决措施及建议
一是建立商业地产项目成本数据库。重视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调研与成本数据分析,建立商业地产项目成本数据库。企_业应重视商业地产项目成本数据的积累,成立专门的商业管理团队搜集积累已完成商业项目的历史数据及对同行业项目进行调研,建立针对商业地产的项目投资评估指标体系,提高决策准确率。
二是建筑设计与商业订制相结合。宁波万达置业的刘华指出,“订单地产”模式是围绕满足主力店等商业的商务对接要求和开业前准备工作要求来进行商业项目的建设,是商业地产的核心内容。在设计阶段应该将建筑设计与商业订制相结合,在招商前置的情况下,由商业设计指导建筑设计。同时,在满足建筑设计的条件下,对商业地产项目的业态组合进行优化,能够使得开发商和商家获得最大商业利益。
三是将运营成本纳人项目总成本综合考虑。研究表明,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构成中,项目前期成本占全寿命周期成本的7%-12%,建设阶段成本占27%-28%左右,而运营及维修期的成本高达60-66%。商业地产项目的运营阶段通常要持续20年以上,因此,运营成本直接影响项目的收益情况。将运营成本纳人项目总成本,在决策阶段就进行综合考虑,选择一个合理的运营成本,达到一次性投资与运营成本的平衡。
四是树立可持续经营的理念。能真正将商业地产运营起来,并实现持续盈利增长,才称得上是商业地产项目的成功。不能可持续经营的商业,会逐渐整体衰落,形成严重的资产滞后。商业地产项目建成开业后,后期运营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在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管理中,应融入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建立可持续的回报机制。
五是建立商业地产成本管理体系。房地产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项重视成本管理的过程,加之商业地产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对于其成本管理体系的要求更加严格。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商业地产开发商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这就使得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管理体系成为必要。对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研究证明,既然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主体、建设主体、运营主体都是同一法人,就应当将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管理视为一个整体,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商业地产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会是笔者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篇5
关键词:商业地产 战略转型 基础条件
产行业结构升级趋势凸显及国家宏观调控常态化实施,商业地产以其高端化形象、经营现金持续流入和规避国家调控等特点,成为房地产行业延伸产业纵深、分散运营风险及扩大行业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选项,众多原本专注于住宅开发的主流房企正积极谋划向商业地产战略转型。同时,尽管商业地产红极一时,但行业中也存在盲目开发、空置率居高及回报率趋低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传统房企往往忽略商住地产之间的固有差异,习惯于以住宅模式进行商业地产运营,对战略转型商业地产困难预估不足,导致企业在前期融资、中期建设招商、后期运营管理乃至组织安排等方面应对不足,这在近几年商业地产项目供应井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将在分析商业地产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传统房企战略转型的基础条件。
1.商业地产的主要特点
商业地产是兼具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和资本运作三重属性的复合型行业,与传统住宅开发强调的“高周转”不同,商业地产注重“长期持有”及持有期间的租金收入、物业升值和资本运作,其涉及的专业领域和需求的核心资源也远多于住宅开发。
1.1价值体系复杂
商业地产价值体系远较住宅复杂,这构成了商住间的根本差异。从价值组成来看,传统住宅地产主要体现为“开发价值”,即房企开发项目所获取的“销售收益”;商业地产价值除开发价值外,还体现在“资本价值”、“租赁价值”和“商业价值”等三个方面,即持有期间的资产增值、租赁收益和消费终端的经营收益,这其中最核心的是商业价值,它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其他三项价值。从价值链利益相关方组成来看,住宅地产主要是开发商和消费者,两者构成相对对立的买卖关系;商业地产则包括地方政府、开发商、投资商、运营商、经营商和终端消费者等六大相关方(我国商业地产领域的开发商、投资商、运营商和经营商等四个角色通常全部或部分由同一主体担纲),各方各取其需,价值体现分别为税收和城市形象、开发价值、资本价值、租赁价值、商业价值及消费体验等。这就要求开发商强化上下游资源整合,高度重视后期经营成效,以提升项目整体价值。
1.2运营周期较长
住宅地产的基本运作模式是“滚动投入集中产出”,运营过程包括拿地、开发、销售和竣工交房等环节,周期一般为2-4年,项目投入使用即意味着运营的完结;由于预售制的存在,“高周转”房企从拿地到销售回款的周期甚至低至6-8月,可较快收回成本和获取收益,资金要求相对较低。商业地产的基本运作模式是“集中投入分期产出”,运营过程包括策划、招商、选址、设计、开发、竣工和后期经营管理等环节,项目投入使用意味着运营价值开始产生,运营周期比较漫长,部分超大型商业项目仅开发建设周期往往就达7-12年,整体运营周期最长更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因此对资金筹集要求较高。
1.3开发理念迥异
住宅使用功能为一般性居住,商业地产则为多样化商业需求,包括商品展示、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商务办公等,使用要求相对复杂,这决定两者开发理念的迥异。在地段选择上,住宅主要体现在环境舒适性和交通易达性等,地段选择更为多元和弹性,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住宅发展空间;商业地产不仅关注交通易达性,还要考量区域人口规模、客流辐射、经济水平、商业氛围以及城市规划等,地段选择空间小,通常经济人口规模较大的重要城市才适合开发重大商业地产项目。在定位规划上,住宅结构相对固定,其规划设计的创新基本围绕园林景观和装修开展;商业地产则须通盘考虑地方政府要求、招商使用、消费者体验等因素,其规划设计应融入更多商业运营理念,同时,由于商业地产不同业态对建筑结构、土建、暖通、给排水、消防、电气、弱电系统等需求不同,一般的设计单位往往难以单独胜任。
2.战略转型的基础条件
基于商业地产以上特点,有志于商业地产战略转型的房企应认真考量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源储备和核心能力,是否具备战略转型的条件。
2.1强大的现金流平台
商业地产项目投资额大且回收期长,近年随着商业地产投资进入,商业用地价格也水涨船高,投资门槛不断提高,譬如笔者供职企业旗下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珠江新城西塔,2005年开工,现已竣工使用)投资额高达75亿元,而一路之隔的周大福中心(广州珠江新城东塔,2009年开工)预计投资额超过100亿元。因此,商业地产成功转型前提是拥有强大的现金流平台。目前,我国现金流平台模式主要有:一是万达地产的“以售养租”,通过出售非核心的公寓、底商和少量写字楼,实现项目内资金平衡。它强调 “重资产下的内部资金平衡”,项目销售收入扮演着核心商业资产现金流平台的角色。二是华润置地的“总部孵化”,华润集团为华润置地商业项目前期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华润置地虽也强调商住并举,但其商住分开发展,开发收益对商业地产支持有限。三是新加坡凯德置地的“产融结合”,其现金流平台为“双基金配置(嘉德置地旗下私募基金和REITs)”。基本路径为,商业项目建成后注入私募基金,培育成熟后再注入REITs,实现资金的快速回笼,表面看这是“轻资产下的外部资金平衡”模式,但嘉德置地仍控有项目股权,可同时分享开发收益、物业升值和租赁收益。
2.2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基于商业地产价值体系的特点,以出售为短期目标的开发行为不是商业地产运营。由于商业价值是商业地产价值体系的核心,构建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创造盈利空间成为提升项目价值的必经路径。目前,万达等企业的成功经验被广泛学习,但商业模式不能简单移植,而应根据各自特点差异化构建,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比如万达地产的“订单模式”建立在庞大的商业资源储备基础上,“订单模式”也已成为万达地产的独门标签;华侨城近年确立了“旅游+地产”商业模式,以主题公园等旅游产品为卖点,拔高其地产拓展能力,带动企业业务复制和规模扩张;华润置地构建了“住宅开发+持有物业+增值服务”模式,形成商业地产和住宅开发并驾齐驱和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并以“万象城”、“印象城”和“万家”三条产品线覆盖高中低商业市场,其“增值服务”的创造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2.3专业的运营能力
根据业务涵盖范围及商住地产在开发运营等方面的差异,笔者认为商业地产核心运营能力由四大业务能力构成。一是投资能力,商业地产与住宅开发在区域适应性方面区别较大,专业的投资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正确选择符合自身定位的发展方向和进行土地投资。二是策划能力,商业地产是商业和地产的结合体,它既有地产景观设计和建筑形态要求,也强调商业组合的通用性和客户体验感,这不仅需要传统建筑设计能力,同时需要专业商业思维植入能力。三是经营能力,包括商户招商和后期运营能力,商户招商固然是商业经营成功的敲门砖,但日常运营是商业项目长期成功的关键。四是品牌打造能力,商业地产面对着比住宅更多的参与者,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对企业从土地投资、商家整合、商业经营乃至资本运作都具重大意义。
篇6
关键词 商业地产;经营模式;风险因素;对策
一、引言
商业地产,即用于商业用途的非住宅房地产,通常是指餐饮、娱乐、写字楼、商店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商业地产的发展在西方较为成熟,其与资本市场的业务对接相当成熟,法律保障也较为完备,而学者的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在商业地产选址与定位问题、商业地产管理和商业地产融资三方面。1940年,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勒施出版了《经济空间秩序》,从而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1],为商业地产的选址理论做了基础性的研究,此后包括Philppe等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零售中心位置与消费者满意度模型。而在商业房产管理领域,Grass kamp所发表的《房地产开发基础》被认为是奠基之作,其提出了商业地产项目是一个不断适应市场的竞争的动态型企业[2];同时Miles在此基础上更是提出了物业管理者、资产管理者与组合投资管理者之间协调的重要意义[3]。伴随着西方资本市场发展与金融产品的创新,商业地产的融资成为了目前商业地产研究领域的主流,其中最早涉足的是Zerbst教授,其于1977年开始研究商业地产的抵押贷款问题[4];Miller通过对REITs的研究发现,其可以改进中等风险的长期投资组合[5];Seiler于1998在分析历史交易数据的基础上认为REITs是良好的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6];Gregory和Michael阐述了高成本抵押贷款对商业运营的影响规律及效果[7]。
我国的商业地产研究起步较慢,主要是基于近年来商业地产以其高回报率、政策干扰较小、升值空间大等优势而得到了蓬勃发展的现状而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众多学者从金融、风险调控、城市规划和经营模式等各角度对商业地产进行了研究。孙飞(2005)在比较了商业贷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基金融资等融资形势后,提出信托融资更符合商业地产的发展需求[8];陶桦(2007)将商业房产风险划分为关键风险和非关键风险,指出通过事先的战略规划对关键风险进行全覆盖管理,非关键风险进行全程监控来规避可控性风险;张娇娇(2010)对租售结合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售后返租、只租不售等模式进行比较后提出了节点招商的租售结合模式[9]。赵晓鹏(2012)提出了应根据不同城市的产业组成和经济职能对商业地产进行与城市相符合的商业地产的开发管理。
二、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分析
1、商业地产发展阶段分析
波特曾提出,产业结构表面现象按发展源泉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资源阶段、投资阶段、创新阶段、财富阶段[10]。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商业地产市场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经过了资源阶段,现在处于投资阶段,但即将进入创新阶段。
现阶段的商业地产需要经营创新、理念创新、人力创新、金融资本市场的创新与相关的设计与技术创新,以上的创新元素相结合形成的创新效应将推动我国房产创新阶段的来临,进而进入财富阶段。因此,我国的商业地产还有巨大的可改善空间。
2、房产政策分析
我国的房产市场(主要是住宅房市场)从2010年以来经历了一系列政府调控,而进入2011年到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更是推出了一轮又一轮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组合拳。
随着房地产市场中的住宅房市场的政策打压,许多资本转入商业地产,许多商业地产或提前开铺布局,或设立专门的商业地产公司,高调集中的推售商业楼盘。因此,在住宅房市场低迷之时,适时地转向商业地产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3、商业地产开发与销售持续增长
2013年1-6月份,我国商业地产开发与销售持续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514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其中,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1.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8.3%。商品房销售额33376亿元,增长43.2%,其中,办公楼销售额增长45.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20.5%(见表1)。
三、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分析
梳理我国目前的商业地产经营模式,主要可以将其分为产权出售模式、只租不售模式、租售结合模式、售后返租模式、散卖与资产精装修相结合模式。(见表2)
1、产权出售模式
产权出售,即开发商为迅速套现,在项目建成将其产权出售给各类投资者的运营模式,在产权出售之后,开发商便不能对各投资者的经营活动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使得商业地产项目的定位不明,商铺经营业务混杂。因而这种模式已经渐渐被淘汰,但在中小型开发商因为资金流转较为紧张而成为其重要的运营选择模式。
2、只租不售模式
只租不售,即开发商拥有商业地产的产权,只是将使用权出租给使用者使用,定期收取租金,同时开发商还负责整体推广与服务,这种模式需要开发商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或融资能力。而只租不售模式也可以具体分为不定向出租与定向出租两种类型[11],前者是在商业地产建成后公开向市场招租;后者是在商业地产具有自身的定位,在建成后只向与定位相符、信誉较好、具有品牌价值的经营者招租。通过只租不售模式运营,开发商可以统一规划和管理整体的商业地产项目,有助于商业地产的整体价值的提升。
3、租售结合模式
租售结合指开发商将一部分产权出售,自己保留一部分商业地产产权的经营模式,鉴于产权出售与只租不售模式之间。开发商一方面可以通过出售部分产权来回笼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资金投入,同时又可以保留部分产权,甚至保留的部分商业地产产权可以是该项目的主力店,进而对整个商业地产项目可以进行相对集中的管理,保证经营格局的统一,可以相对较好地保证该商业地产的良性运营管理[12]。
4、售后返租模式
售后返租模式按大类划分应归属于租售结合模式的一个分类,而上文所提的租售结合实际上是一种“主力店+小店铺”的订单式模式。售后返租,开发商将一个商业项目分割成众多个小面积产权商铺出售,同时,与业主签订返租合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商铺由开发商统一经营,同时会按约定时间支付给业主固定的租金。对于开发商而言,这种经营模式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同时又可以将商业地产的统一经营权、管理权、规划权收归开发商,有利于商业的长期运行与资本的快速流转。
5、资产精装修模式
资产精装修模式是创新的商业地产经营模式之一,其实质是对原有的旧楼进行改造,根据现在市场的的需要,与原有的旧楼的所有者签订相应的合同,分配好具体的产权比例,根据市场需要对原有的旧楼进行精装修,之后再进行出售或者出租。资产精装修模式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土地面积极其紧张的一线城市具有较大的创新价值,这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土地资源与土地成本;另一方面,开发商可以快速的回笼资金,因为相较于新建商业地产,资产精装修模式时间较快。
四、商业地产的经营困境
如上文所述,由于住宅房市场的政策打压,商业地产呈现出了逆势走高现象,这直接推动了商业地产的集体投资的不理性。但是商业地产在俨然一片红火的表象下隐藏着多种风险因素。
1、盲目开发与过剩风险
自分税制改革以来,房产的坚挺一直是支撑着地方政府发展的保证,随着住宅房产的几近饱和饱受争议,住宅房产的市场看衰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出于经济发展、政绩等各方面考虑,商业地产成为了各地政府追求短期效益的“救命稻草”。同时商业地产因为其投资收益较高、转型难度较小等优势成为众多房产商“转变发展方式”的追捧对象,特别是2010年以来,众多住宅开发商高调宣称加入商业地产业。在政府与商业的双重鼓吹下,再加上市场研究、定位失准、开发设计等因为欠缺考虑,许多城市的潜在的商业地产纷纷处于供过于求的过剩风险之下,投资收益率也不断下降。
2、融资不畅与金融风险[13]
商业地产是典型的资金高度密集型行业,而目前我国商业地产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而且银行贷款将占到总体资金的70%以上,自有资金比例相对较低。随着经济形势的低迷和银根紧缩的宏观政策,而且在现有的银行贷款中以银行短期信贷为主,商业地产开发商随时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的危机,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将急剧增加,导致金融界的系统性风险。
3、批量生产与同质化风险
我国的商业地产同质化严重,许多地方的发展规划过分相似,核心点几乎来自一个模版。以以购物商场为例,一般都会包括一个大型超市、家用类商场、穿戴类商场和包括影院、电子游乐场、KTV等 娱乐设施。在2010年时,中粮集团曾高调宣布截止到2015年要在全国复制30个大悦城项目,而万达也表示在10年内复制100个以上的万达模式。这样的同质化现象必然会导致我国商业地产竞争力下降,空置率居高不下。
4、经营管理与运行模式风险[14]
我国商业地产管理运营模式具有很大的弊端,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商业物业的效率,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而引起管理运营风险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商业地产商一般由住宅地产转型经营,沿用住宅开发模式,抱着“卖完就走”的心态,因此开发商只注重前期开发建设,忽视后期管理;另一方面是我国的商业地产管理起步晚,缺乏统一的物业管理能力和项目的整体控制能力,这使得商业地产发展偏离开发商原有设计,项目出现风险。
五、优化商业地产的经营
1、加快商业地产信息化[15]
信息是商业博弈中输赢的关键,商业地产的信息化更是引导商业地产走向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主要可以从三方面加强。首先,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利用立法和行政手段来定期公开商业地产的行业现状;其次,建立健全社会商业地产信息供应商,根据特定区域特定商业地产类型进行更为专业的商业地产投资指导;第三,开发与完善相关软件,将开发、设计、管理、回报率、合同和服务信息等全面的模拟计算,并且在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率。
2、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
商业地产商要改变单一的融资方式,以REITs为代表的新型的融资方式在国内已经初现端倪,其2005年首次被广州越秀采用以来,其凭借税率较低,配息较高而深受欢迎,同时恒地、新鸿基等地产老字号都参与了REITs市场,这保证了商业地产的安全性与灵活的变现能力。
REITs往往由房地产公司将旗下物业打包设立REITs,并通过证券市场公开发行。REITs委托独立的房地产管理公司,而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又委托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对REITs所拥有的各类不动产进行物业管理服务[16]。其中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收取向REITs收取资产管理费,而物业管理公司向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物业管理费。同时在资本市场,REITs通过证券市场进行IPO或增发,很好的实现了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见图1)。
3、加强创新,避免同质化
商业地产即将进入创新阶段,因此简单的复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万达集团在商业地产的达到的成果也主要是由于其在运营理念中的创新,无论是第一代万达广场的单店模式还是第二代万达广场的组合店模式或是第三代万达广场的城市组合体模式都引领着我国城市商业地产开发的风向标。而现阶段,万达地产又开始向文化旅游地产转向。除了万达地产之外,合肥的汇银广场也是商业地产创新的佼佼者,其打造的欢乐街区等体验式服务与强势打造的“汇银·不夜天”概念也独树一帜,首创房地产产业链特色写字楼也将引领新的一轮商业地产的创新。
4、培育人才复合化[17]
商业地产是结合商业与地产业于一体的复合体,商业地产的特性要求了商业地产从业人员需要精通商业和地产业,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从业人员中比例极低,因此培育复合型商业地产人才成为商业地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万达地产作为我国商业地产第一品牌,其很大原因是其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其拥有包括万达学院、商业规划学院、万达商业地产研究团队等在内的培育平台,万达已经类似于一所人才培养学校,正是这些人才的存在保证了万达的发展。
5、经营管理专业化
开发商能够多站在经营者、商家的立场上去全盘策划开发商业地产,扬弃住宅地产的传统经营模式,重视后期的经营管理,将回报方式从短期售卖式向长期经营式转变,聘用专业的商业地产管理团队,以实现统一招商、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监督、统一物业管理的经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勒施著,王守礼译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2010年
[2] 孙斌艺,《城市运营与商业地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年 6 月第 1 版
[3] Miles,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real estat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8
[4] R. Zerbst, FHA and VA Mortgage Discount Points and Properties Prices[J]. Journal of Finance. 1977,30(2): 1766- 1773
[5] Norman Miller. Managerial Incentives: Implications for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J]. AREUEA Journal,1985,(13):404- 423
[6] Michael J. Seiler. Real Estate Returns and Inflation: An Added Variable Approach [J]. 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1998,(15):327- 338
[7] E. Gregory, E. Michael. State Regulat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Products: An Analysis of North Carolina's Predatory Lending Law[J]. 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4,29(4): 411- 433
[8] 邱惠芳,国外借鉴商业地产融资新模式及价值[J]. 经济纵横,2005(11):34-35
[9] 张娇娇,中小型商业裙楼经营模式研究与创新——以南京市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0(04):220—223
[10] 丁莹, 基于价值链的我国商业地产运营模式研究[D].硕士,2011(10)
[11] 刘建文,浅析商业地产运营模式[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08):46—47
[12]赵章对,完善商业地产开发与运营模式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01):200—201
[13] 孙哲峰,谢志华,韦京.商业地产发展新趋势:全价值链股权投资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财经,2012(10):86-96
[14] 徐水泉,浅谈我国商业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2(6):35-37
[15] 商业地产高效益的经营管理离不开信息化[J].上海商业,2007(12):78—78
篇7
关键词:商业地产,政策,管理
一, 什么是商业地产?
什么是商业地产呢?这个概念众说纷纭,没有一个严格意义的修辞来规范。我且简单的用拆字游戏来解析为:“商业+地产”。从其自身固有的模式来看,商业地产又可以理解为:商业运营管理和房地产投资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同时这种复合模式通常都伴随着项目运作周期长、资金投入高、行业专业要求复杂、投资高风险与高回报等基本特征。商业地产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大型和超大型购物中心、社区购物中心、零售百货业、专业批发市场、专业零售市场、主题商场、商业街和步行街、社区零售门店、大型综合超市、各种连锁门店、专业连锁大卖场、零售品牌店、现代生活街市以及各种商业写字楼等等,也有将各那么类型酒店和饮食娱乐业态等纳入商业地产范畴的。
二, 中国商业地产的现状
"总体来讲,中国的商业地产正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过程”,商业地产热持续吸引着越来越多资本涌入。最新了解,以上海为代表的众多城市,地方国资背景的企业大举进军各类商业地产的节奏近期呈现明显加快趋势。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周光源坦言,推动商业地产及商业地价上扬的主要原因,是住宅市场受到政策性限制,住宅投资前景不明,使商业店面和写字楼成为投资资金关注的对象,许多投资者将资金转而投向商业地产。报告特别提醒,应密切关注因在住宅市场上遇阻,房地产投资、投机资金转向商业地产寻找出路的倾向。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不少开发企业为了扩张业务,主动进入了商业地产,也有不少企业在住宅地产调控的情况下被动进入了商业地产,它们面临的挑战均不容忽视。
对整个升温中的市场而言,结构性的矛盾尤其需要提前防范。不少业内人士对整个商业地产市场的风险开始有所警觉和防范。世茂股份董事会秘书罗瑞华表示,住宅开发商想进入商业地产,需具备四个要素,有高素质的商业地产管理人才、要有优质的土地资源、要充足的资金、有丰富的商户资源。
三, 中国商业地产未来发展分析
2012年中国经济尚且不明朗,中央定调GDP增长7.5%,房地产高压态势不会改变,致使更多原本房地产的资金进入商业地产市场,中国这几年商业地产可能会实现一个跨越式的发展,用几年的时间,走过欧美三四十年走的路。但是,中国的商业地产行业还不成熟,特别是开发企业的“软实力”还远远不够,商业地产必将要经过起步、兴盛、衰退、再复兴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轨迹是谁脱离不开的。“因此,调控从某个角度来讲,就是一个催化剂,让商业地产发展速度更快了一些。”
目前在中国,大部分的商业地产项目,盈利回报还是靠住宅、商铺的销售来实现;这有可能仅仅是个商业发展的过渡。未来商业地产最终还是要通过商业部分的盈利,来实现其价值。未来,一些优质的商业地产项目将面临实现资本交易,以并购、投融资等方式,逐渐向实力型商业地产开发商手里集中。经过调整后,商业地产行业将更加成熟,开发商走向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
那么,未来,商业地产最理想的模式和系统架构应该是什么样的?肯定是开发者与经营者分离,这样的模式与国际Mall运营模式同步,这是大的行业格局变化。而不是像现在,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同步的。
把商业地产开发商分为两大梯队。一种是绝对的龙头老大,“有钱有势、有人有地。”比如华润、中粮,比如凯德、万达,无论是社会资源、人力资源,还是企业管理的模式,都已自成建设。
另一梯队实力较弱,和龙头们无法相提并论。但有潜力,心底有理想,手头有项目;缺的是专业、经验。所以,他们需要一个真正的帮手和推手。
因此,这个推手就是“经营者”。也就是类似于酒店管理公司,而要比其更专业化、系统化的商业管理集团。它涵盖了项目从前期的开发、设计、规划,到后期的招商运营、物业管理的全部内容。这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开的模式,要形成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公司来做这些项目。比如一些比较大的开发商,做住宅很牛,但商业却试了很多次都不成功。没关系,我跟管理公司签订战略协议,我发展多少个,你帮我规划、设计;从招商定位到运营,到物业管理都形成合作,形成管理上的互补,未来一定是这样的发展模式。虽然开发商在这方面让出了部分利益给经营者,但你别忘了,他们是可以帮着你实现项目以及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因为商业一旦做成功,是会实现土地乃至区域价值的极大升值的。
这种“搭桥”属于双赢的方式。地产公司的壮大会成为行品牌发展的契机,如果从原有的顾问形式变化为战略合作伙伴,那样的话,未来会拥有不少好的开发合作机会。
还有一种方式可以称为品牌租赁。行对一些标志性的地产项目,采用租赁的方式租下来,并寻找知名零售品牌进入经营,创造行自己的物业品牌。
所以开发商,做为企业的决策层,不是自己挽起袖子去干活,而是做好三件事:一是想清楚这个公司未来的发展,二是找到合适的人去干,三是激励这些人去干。
篇8
[关键词]商业地产;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DOI]10.13939/ki.zgsc.2015.12.104
1引言
近年来商业地产发展迅速,尤其是自2010年以来,商业地产的市场投资额增长迅猛,年投资均速达到了30%。2014年更是商业地产的关键一年,首次打破多年以来相对于住宅地产发展滞后的局面,目前其投资增速已超过住宅地产的投资。商业地产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经过几轮的调控,对整个住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在此背景下不少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开始转型,提高了对商业地产的持有比例,商业地产成为市场热切的关注点;另一方面是受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目前我国正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占比在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催生了对写字楼的大量需求。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了商业地产的需求。
2我国商业地产发展现状
2.1以城市综合体为核心的商业地产呈井喷式发展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高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传统单一的商业氛围难以满足居民对消费多样性的需求,而城市综合体正符合现代商业地产的发展趋势,能够将项目的建筑功能与商业功能融入到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对该区域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另外,由于城市化率的提高,人口扩张,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居民个人的生活成本增加,而城市综合体能够在空间形态上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化开发,在立面空间上能够融合不同功能。正是基于此原因,国内许多城市的商业地产都以城市综合体为核心的形态出现。
根据国际惯例,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年,将步入城市综合体快速发展阶段,虽然2013年我国人均 GDP为6767美元/年,排除地广人多这一因素,以及考虑到城市化进程,现今国内大多数的重点城市都已迎来城市综合体的大发展期。
就目前来看,各城市的城市综合体项目的数目都在处于增长的趋势,并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部分区域存在供应过剩。据统计,2013年全国50个热门开发城市中,其中有11个城市的城市综合体规模(除住宅外)超过1000万平方米。从现有土地供应与规划来看,这50个城市的综合体个数及规模还将持续大幅攀升,预计到2015年非住宅总体量将达5.64亿平方米,较2013年增长达77%。而到2015年在这50个城市中,将有26个城市的城市综合体规模(除住宅外)超过1000万平方米,见表1。国内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一批二线重点城市已进入城市综合体快速发展期,新区建设、旧区改造等城市的更新,为城市综合体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动力。
2.2商业地产总量过剩,区域性过剩已成必然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商业地产并不能无限发展而是有一定的市场容量,需考虑到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的能力。一般而言,商业地产的市场容量与城市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城市的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相应的对零售商品的需求量也较大,商业地产的市场容量也较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该城市的居民的收入水平会有所提高,而使收入成为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会加大对各类消费品与服务的需求量,扩大商业地产的市场容量。人均商业建筑面积与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一定的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着人均商业建筑面积的大小(见表2)。根据资料显示,世界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或国家的城市人均商业建筑面积一般在1.2平方米左右,例如香港为1.3。相较而言发达国家的人均商业建筑面积则较高,一般为1.2至1.7,如纽约和东京就达到1.7以上。这也说明商业地产是有市场容量范围。孙斌艺、张永岳、谢福泉(2012)基于定量与定性的方法,以上海经济人口承载力为基础,通过模型预测了上海市商业地产的市场容量,结果表明2003―2008年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容量增长速度与商业网点面积基本协调,2009年以来上海市商业地产整体规模存在偏大的倾向,也就是说目前上海商业面积已达到饱和。而在国内的一线城市,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人均商业物业面积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上海的人均商业建筑面积甚至超出了2平方米,部分二线城市也正在向这一数字靠近,区域性过剩明显。
2.3电商对商业地产的冲击
商业地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正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购物空间的立体化;二是购物时间的零碎化;三是购物方式的移动化;四是信息传播的快速化。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将改变之前在特定时间及地点的传统消费习惯。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以其不限时间、地域的限制及购物的便捷性,成为消费者购物消费的新渠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网购的消费倾向颇高,消费模式也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转变。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0.2万亿元,与2012年的8.5万亿相比增长了近30%。其中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交易额为1.9万亿元,与2012年的1.3万亿元增长了42.8%,在社会总消费品零售额中占了8.0%左右。而2014年的“双十一”当天的总销售额为571亿元。种种数据表明电子商务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传统的零售商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着商业地产未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地产业态结构的调整及优化。
3商业地产未来发展趋势
3.1发展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它能够满足社区内居民的基本需求包括购物需求、各类服务需求及休闲娱乐需求。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与提高,社区商业将会是商业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社区消费约占整个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到40%左右。目前社区商业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形态比较单一,基本都是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并存的混合形式,且缺少一套完整且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研究理论。但社区商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国内一线的部分地产开发商如万科、保利及金地等开始关注社区商业,并加大了对其的投入。要使社区商业的可持续的发展,一方面是要考虑到传统模式的存在,加快对该模式的改造,对原先商业设施的业态组合及经营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可以引进一批先进的零售业态,基于社区居民的多样性需求增加服务项目,增设休闲娱乐项目,满足社区内居民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借鉴国际成功的案例经验,促进现代化的社区商业的发展,规划新的业态形式,满足社区居民集购物、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全方位需求。
3.2增加体验式商业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消费心态的日趋成熟,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已经将单纯的购物需求转向情感层面的需求满足感,逛商场不仅仅只是购物,更多的是出现了休闲、娱乐、餐饮、运动、培训等多样性的消费诉求。未来的消费者更愿意在环境、服务、情感等方面买单。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的统计,消费者在商场的一般逗留的时间在45分钟左右,而在一个具备体验功能的现代购物中心的逗留时间约为2.5小时到3小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其他方面而不是购物。体验式消费也在此背景下受到重视,它不仅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延长消费者的逗留时间,而且进一步促进商圈的成熟度。实际上,国外有不少成功的体验式购物中心的案例,诸如美国纽约第五大道、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英国伦敦牛津街等。国内一些房企也开始注重体验式商业,万科正在重新整合商业业态组合配比。2013年以来新开业的万达广场增加了体验式业态的份额,比例将达到55%左右,而计划在三年内该比例将达到60%。
3.3转变商业地产盈利模式
商业地产从起步到成熟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阶段一是商业地产的开发销售,该阶段主要以产权式商铺为导向;阶段二是租售结合,通过销售和自持商铺实现;阶段三进入到商业地产的金融阶段,表现为金融证券化影响物业持有主体。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对于商业项目盈利模式的选择,较多的开发商会选择销售或租售结合,这样
可以减小企业的资金压力,而选择自持则需要开发商具备足够的资金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过,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与完善,金融市场的改革,传统的商业地产盈利模式已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要求。像国外的商业地产市场,REITS的有望成为主角持有商业物业,一方面可以分散投资风险,通过估值盘活资产,实现价值增值,另一方面可以稳定项目的现金流。
3.4注重商业地产的运营
商业地产的运营是指在招商完成后,基于商业项目的不同规模、业态规划和主题定位,对商业项目进行一个有序、有效的经营管理。一个商业项目能否健康可持续的运营,除了正确的市场定位与招商外,关键还要看运营管理。而随着商业地产的不断成熟发展,运营的作用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开发商逐渐会从重招商转向重运营。但就我国目前来看,商业地产更侧重于招商部分,忽略了运营管理的重要性,而国内商业地产运营管理的水平也比较低下,参差不齐。与招商相比,收益较弱、见效也不够快,因此比较重招商。不过良好的运营管理能够提升商业地产收益和物业价值。现代商业地产运营的核心就是将松散的经营单位、不同的消费形态以及多样的业态组合统一为一个相同的经营主题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本质是把投资者、经营者与管理者三者直接联系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逐步形成商业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斌艺,张永岳,谢福泉.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容量及合理规模研究[J].科学发展,2002(2):70-79.
[2]马文杰.商业地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房地产,2011(11):55-56.
[3]张晓炜.我国商业地产经营模式探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4):3-4.
[4]吴步鉴.我国商业地产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6):88-89.
[5]吴步鉴.商业地产的市场定位分析[J].经济研究,2008(8):46-47.
篇9
关键词:商业地产;招商租赁;管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商业地产是房地产开发之中的一个分支市场,其物业交付的之时则是管理运营的开始。商业管理和资本运营其是否有效持续地执行,直接关乎商业地产项目的盈利状况以及物业价值提升,从根本之上决定一个商业地产项目是否可以获得成功。招商工作是商业地产运营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并且也是评价商业运营成功的标准。将一个松散的经营单位以及多样的消费形态,统一到一个经营主题和信息平台之上,对商业地产招商租赁的管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促进商业地产的可持续发展。
1.商业地产概述
商业地产,是指作为商业用途的地产,即具有非生产性、非居住性的物业。从经营规模和用途上区别于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地产形式。从业态分布方面讲,商业地产主要包括零售、批发、餐饮、娱乐休闲、旅游文化、健身美体以及其他商业配套设施等。狭义上讲,商业地产呈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shopping mall,百货,商业街,主题商场,专业市场等。为了方便大众理解,以下将以狭义的商业地产视角阐述观点。
2.商业地产现状
商业地产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摸索期和发展区。自以往即使商业单一,毫无特色和优势都可以令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到如今其随着消费者要求的多样化、体验型、主题式需求的持续升级以及消费理性化的趋势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大费脑筋。为了保障项目最大程度的成功,现有市场上几乎每一项目的项目选址、设计规划、功能分布、施工建设、市场营销、招商招租、开业准备、项目盛大开业、运营管理等环节都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其实施进度都是按照有针对、有节奏、按分类的方式进行。即便如此,中国的商业地产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尚且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从长远来看,商业地产将会成为下一个亮点行业,这已经是地产界的共识。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逐渐步入冷冻期,房地产商纷纷将目光转向商业地产。商业地产却属于慢热型,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运营管理复杂,让毫无经验的投资商们更是步履维艰。究其原因,招商管理之难位居榜首。
为了能确保一个颇具规模的商业地产项目的成功最大化,整体开发,统一运营管理,方便以收取租金来平衡投资回报是现有市场中常用模式。那么招商租赁管理对商业地产项目而言,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商业地产招商租赁管理系统设计
对商业地产招商租赁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设计,首先要对系统的技术架构进行设计,对系统的功能设计有整体的思路与方向。由于该系统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商业地产招商租赁管理系统采用C/S模式和B/S开发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后台开发采用动态网页技术,客户端使用浏览器访问系统,实现系统信息间的交流、信息的查询等工作。
其在对用户的请求处理之时,通过与之相应的JSP引擎进行JSP页面转换,转换成相应的ActionServlet进行处理。而在系统中有且只有一个,处理所有的符合要求的用户的请求信息,并调用具体的Action去进行数据处理。由框架可知本系统的主要Action有商户管理Action、商铺管理Action、合同管理Action、收费管理Action、决策支持Action和系统维护Action。用户特有的请求信息会保存到ActionForm实例中,然后本系统所设计的Action类,例如商户管理Action、商铺管理Action等,会根据ActionMapping类中的路径找到具体的Action对于用户的请求进行处理。业务逻辑类将实现用户的请求,此处是JavaBean由进行实现,设计具体数据处理实现类如商户管理类、商铺管理类等,将处理的结果经过控制器再次调用相应的Action进行处理,返回给JSP页面,通过浏览器展示给用户。
3.1.商户管理详细设计
商户管理通常包括有商户管理,商户信息查询,商户添加向导等等三个部分。其对不同的模块之中,通常包括有比较小的功能模块。
商户管理控制类CommercialTenantMagAction之中包括商户管理查询、添加以及管理等等相关方法,而商户管理核心类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商户管理类方法表
核心类 方法描述
商户管理控制 查询商户方法
商户管理方法
执行方法
商户查询实体类 商户查询方法
商户信息修改方法
商户管理实体类 新增商户方法
删除商户方法
添加商户实体类 添加行商户方法
手里新商户方法
3.2.商铺管理详细设计
商铺管理主要包括有新增商铺向导、商铺查询、销售入住、商铺维护、商铺销售五个模块。而每一个模块的建立则是同其他模块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比如说商铺的入住、商铺的维护、商铺的销售则是在新增商铺结束之后才可以进行,同时每一个功能模块之间可以共享商铺信息。
3.3.登记商铺时序图
用户可进入到商铺登记界面,选择要查看的商场,进一步选择所需的楼层。选中暂时没有外租的商铺,调用SearchStore,得到未租售商铺信息。并且确定选择的店铺号,选择此商铺登记基本信息,调用商铺登记函数,登记商铺信息同时保存到数据库之中。然后可以浏览登记后商铺出租情况的信息。
3.4.合同管理
通过合同管理界面,可以录入实际的租赁情况,包括条款、房间、租金、物业管理费,提成比例、押金。录入完成后点击确定,系统便自动保存相关数据,
此外,合同管理模块还有如下功能:明确租赁项目的楼座、户型、房屋的相关规划;明确有哪些铺位、写字间或者车位用于出租,出租面积是多少;明确每一铺位、写字间的相关能源类仪表的表号、位置,支持一个铺位或写字间安装多块电表的情况。项目招商前期和养商过程中,公司市场部需要策划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市场宣传活动等,例如场地施工、场地美化、广告等,以吸引更多的租赁客户和终端消费者。该部分功能主要记录的是这些企划项目的相关内容、执行的里程碑计划、费用以及费用的支付进度等情况。在特殊情况下,企业需要对分包出租的商铺或写字间进行重新规划,对部分商铺或写字间进行合并、拆分处理,然后再重新出租。该功能支持对房屋的重新规划,并记录规划历史记录以及与以前房屋之间的对照关系。
3.5.客服管理
客服管理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如果客户区域的设备、门窗、强弱电等发生故障或者损害,客户可以自助申请维修。申请提交后,公司派工维修,维修完成之后,进行完工登记,并安排客户回访,以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为了确保设施的安全使用和使用寿命,应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复验并定期维护。而专人专责不仅能保证服务质量的提升而且将有助提升工作效率,节省后去运营成本。商业地产中,全面完善的硬件设备和周到细致的软件服务必将是抢占一席市场的重要因素。但及时再严格的体制也无法保证相应制度能十全十美的实施,客户对办公场地、服务等的投诉信息依然会发生。如果类似的情况一旦发生,具有人性化的客户管理制度和专业水准的管理人才显得无比重要。商业运营方应积极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处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事后及时回访投诉客户,记录客户对于商业区内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这些记录都将成为商业运营方提升商业质量和档次的重要数据来源。对于有价值的信息今后将予以采纳。记录企业组织的客户活动的计划情况,以及计划的执行情况。
3.6.决策支持详细设计
决策支持可分为费用查询和费用统计两个方面,费用查询主要是对预收费、租赁费、物业费、临时收费的查询,费用统计则是对己收款和欠费的统计。
3.7.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工作,主要通过对商业地产招商租赁管理的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对本系统的数据类型有了全面的了解,依据规定将系统中需要持久化存储的类转换成关系型数据表,并对表的列属性进行详细的定义,将系统中涉及到的数据以及角色信息反应到所设计的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联系上。根据本系统对数据的管理需求以及对数据存储安全性、程序正确性、功能完整性以及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高效的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数据库设计选用。
4.结语
该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商业地产招商租赁管理平台的扩展接入、分析功能和处理功能的有机结合;促进招商系统、服务系统、物业系统以及商铺特征,分析、缴费情况分析、缴费行为分析、客户特征分析、商铺租售决策的紧密关联;另外,多功能的搭载对推动商业地产项目各个环节实现全程规划和控制、专业管理和运营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家鹏.《商业地产:不一样的思维与答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董金社.《商业地产:策划与投资运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端宏斌.《中国商业地产大趋势》.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肖军,朱接文.基于B/S模式建筑器材租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47-50.
篇10
在此不去争论这种模式是否合理,就实际发展情况而言,尽管都是“二房东”,为什么有的孵化器可以做到“逼格”最高,全城最贵(诸如广州CCIC联合文创孵化器),同时又供不应求,究竟其中何种魔力使然。
最近一些创业者在闹客邦创业交流群向道哥咨询“商业地产该如何互联网+”,这里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剖析在双创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创业”概念,将传统商业地产项目瞬间升级为大受欢迎的“互联网+商业地产”项目。“互联网+”时代,商业地产也有独门的运营秘籍。
2015年9月8日,广州“腾讯众创空间”——羊城同创汇正式开园,这个由腾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同创地产、3W孵化器共同打造的众创空间,其组织方、参与方的名声非常响亮。不过,更值得关注是其组织和运作的模式,这个众创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互联网+商业地产”的标准运作模式参照。
整合四方资源,一手软一手硬
羊城同创汇,由羊城晚报提供物理空间即商业写字楼,由同创地产负责写字楼物业的建设与运营,二者共同完成整个众创空间的硬环境空间搭建;同时,腾讯提供空间上的软环境资源,包括创业团队以及宣传流量等资源支持,并聘请了3W作为软环境平台的具体运营方,从而完成孵化器服务平台软环境部分的构建。
在此,从硬件空间和软服务环境两个维度,四大主体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形成互补,整个合作过程是开放包容,同时又是配套协调的。
新玩法:创业概念+商业地产内核
羊城同创汇,以免费为创业团队提供孵化器平台和服务的方式,吸引众多的优秀项目进驻。(特别其物理空间服务基本是免费的,当然这要经过严格的项目评审才能进驻。)同时,3W配套的投资基金和腾讯配套的开放平台流量等资源,成为软服务的重要部分,同样吸引了团队的入驻。
然而,这种免费提供的众创空间只占其总体物理空间体量的1/4不到,而另外3/4的大部分物理空间,采取普通的商业写字楼出租方式,向市场开放,给那些拥有一定市场规模和业务收入的相对成熟的企业,最终实现整个商业地产项目的盈利。
在这种模式中,通过少量的免费空间提供,并且辅以诸多品牌资源等无形资产的注入,大大增加了整个地产项目的品牌价值并产生溢价,最终通过大部分的普通商业地产出租项目完成营收。这是典型的前端免费吸聚流量造品牌,后端业务正常收费、交叉补贴、免费投入的商业模式,这也是互联网经济兴起的早期,特别是PC互联网时期的典型商业模式。
而此时,加入了创业概念,加入了地产元素,则创新出了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的O2O版本——“免费地产”。从曾经完全依赖线上得以实现的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得以应用到双创大潮中的商业地产中。
“创业+商业地产”模式的三大要点
与其说这是“互联网+商业地产”,不如说是“创业+商业地产”,作为概念模式的创业,众创空间的前端品牌传播,后续的商业地产出租收费,其商业地产的本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操作手法上的细微调整,就顿时显得高大上了好多。
然后总结一下这种模式的运作,其核心因素大概有三点,做到这三点就基本上保证你的商业地产项目,在双创大潮下,既高大上,又有营收。
一、要有软硬结合的生态思维。商业地产的物理空间本身是死的,要吸引项目就需要对其软服务进行品质的提升和专业化的升级。同创地产与3W孵化器,作为两个比较典型的运营服务机构,分别提供硬件空间的软服务以及软环境的运营服务,不仅有利于硬件服务的增值,也为整个商业地产项目的增值添砖加瓦。
二、要有开放合作的基本心态。创业生态的基本特征以及地产业务的生态属性,客观上要求多种元素参与到整个项目的运作中,吸聚拥有核心资源的合作伙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为一种常态,用合作创造共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