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系统范文
时间:2023-03-20 07:3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绩效评价系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P311.52;U4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09)19-208-04
Framework of System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ural Traffic Projects
FANG Xuhua1,ZENG Tao2,WANG Xin2
(1.Zhejia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Hangzhou,311112,China;
2.School of Highway,Chang′an University,Xi′an,710064,China)
Abstract:In need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ural traffic projects around our country,framework of system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ural traffic projects based on GIS is presented.The function modules design and implement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cluding moduling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moduling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etc.The system is developed using Visual Basic and MapBasic.The system is also tested and applied based on a real project.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ystem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ural traffic project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Keywords:rural traffic projects;performance evaluation;evaluation system;framework
0 引 言
当前,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全面展开,农村交通项目纷纷上马开工,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到2007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19万多公里,占我国公路总里程的89%[1]。针对各省市农村公路建设,交通部提出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就是从农村交通项目的规划、实施、竣工、验收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入手,来评判农村交通项目“好”的一个有效方法。
农村交通项目覆盖范围广,绩效评价所需要的数据量大,评价指标多而分散。仅仅依靠传统的统计软件,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且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才能开展,使很多地方无力进行农村交通项目绩效的评价。
本文提出构建基于MapInfo的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系统,对农村交通项目的数据资料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实现对农村交通项目科学、快速、方便的绩效评价和管理[2]。
系统软件可以更好地为决策者和规划者提供一个分析和决策的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引导正确决策,加快农村交通信息化进程,最终达到为农村交通项目“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支持的目标。
1 绩效评价系统构架
1.1 系统目标
结合当前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的需求,以及其自身的特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基于GIS的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系统要实现以下目标:
(1) 建立农村交通项目绩效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评价工作者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
(2) 根据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模型,准确、快速地实现对农村交通项目的评价,并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显示评价结果。
(3) 输出数据。根据用户的需要,制作报表,输出各类数据、图表、地图,才能使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实用。
(4) 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这是系统应该实现的最基本目标,可以方便系统的推广和在现实中的应用,特别是能够方便交通项目管理者的应用和决策。
(5) 系统具有可维护性,预留数据接口与其他应用软件的结合,使其能嵌入其他软件,也能与其他软件兼容。系统具有超前性和开放性,为以后的扩充留下余地。
1.2 系统结构设计
从当前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的需求、以及系统目标出发,根据注重系统结构设计的系统设计与开发原则,按层次结构将系统划分为:
硬件和操作系统层(操作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硬件虚拟机)。它负责整个系统底层的操作、硬件的协调、进程的分配、内存的管理及图形元素处理等[3]。
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等数据交互层。系统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使Access属性数据库与MapInfo空间关系数据库相互进行数据交换,此外还能实现与Excel,dBASE等数据的链接[4,5]。
系统应用层。这个层包括一般的文件模块、编辑模块、地图浏览模块,还包括空间查询模块、绩效评价模块、绩效管理模块等。
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系统在Windows平台环境下,利用Visual Basic嵌入MapInfo[6],并在Visual Basic环境下进行界面设计、菜单设计、模型设计,并充分利用MapBasic语言对MapInfo Professional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系统。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系统结构层次如图1所示(虚线箭头表示其中的模块层次关系,实线箭头表示数据的交互)。
图1 系统结构层次
2 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系统构架设计,将系统的总体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绩效评价管理功能两部分。系统主要由文件模块、编辑模块、空间查询模块、绩效评价模块、绩效管理模块、地图浏览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七部分组成,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编辑模块、空间查询模块、地图浏览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是满足对绩效评价文件和数据和评价结果存储、管理、修改、查询、浏览及相关的分析等功能,是一个GIS系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功能,也是绩效评价系统功能实现的一个基础。绩效评价模块和绩效项目管理模块,是系统的核心,主要对绩效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和对绩效项目实施管理。
图2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
2.1 基本功能设计
作为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性能,结合绩效评价的需要,根据系统整体设计,本文从文件操作、编辑操作、空间查询操作、地图操作和输出五个方面进行组织,以期实现对绩效评价结果的数据管理、查询、存储、浏览和各类专题地图的输出。
文件操作
主要实现数据的加载、保存、表的打开与关闭。同时提供与DBMS的通信连接与断开。
主要实现基本的编辑要求,如操作的撤销、剪切和粘贴,创建新的空间实体等功能。以便使用者来对空间数据库进行编辑和维护。
空间查询操作
主要是通过基于MapInfo的信息查询,可以获得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系统提供了两类查询,第一类就是普通意义的查询,另一类就是SQL查询方式。
地图
主要提供范围图、饼图、等级符号图、点密度图、独立值图和格网图等专题地图制作。这些专题地图,对于绩效评价的分析是完全满足的。
输入输出
主要是为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的交换提供接口,尽可能地满足不同格式数据相互之间的转换。在此功能下,还提供对表结构的维护,包括表中字段数据类型的变更、字段的增减、表的重命名及删除。
2.2 绩效评价管理功能设计
(1) 绩效评价模块,主要是确定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矩阵的权向量,计算评价结果。绩效评价模块是农村交通项目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模块。模块需要实现的功能主要是标定权重、指标无量纲化、领域层评价、总目标层评价[7-9]。
绩效评价的具体评价主要包括领域层评价和总目标层评价,在系统中实现的流程如图3所示。该功能的目标是:在权重确定和指标无量纲化的基础上,计算各领域层的绩效分值和总目标层的分值。需要达到的功能是:计算区域的各领域层的绩效分值和总目标层分值,并把数据存储在区域数据库中。
图3 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结果计算流程
(2) 绩效项目管理模块,主要是针对需要评价的项目,在逻辑上(如:是否为重复项目、是否满足改建要求等)判断绩效项目是否符合项目实施要求而进行审核。
交通项目审批管理主要是对每年计划进行修建或改建的交通项目其立项合理性进行管理。结合MapInfo提供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当前农村交通项目审批的标准,交通项目审批管理的功能如表1所示。
3 实例应用
2003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将“乡村康庄工程” 作为农村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突破口正式提出。省交通厅对“乡村康庄工程”高度重视,将“乡村康庄工程”确定为浙江省交通“六大工程”之一,并作为浙江交通系统的重点工作。
到2007年,全省等级公路(准四级及以上)通村率达到90%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80%以上。与公路建设同步,推动城乡客运公交化、一体化。目前“乡村康庄工程”进展顺利,效益已经凸显,需要系统总结和评价[10]。
3.1 浙江省交通项目绩效评价系统建立
要实现绩效评价,必须具备空间数据库和绩效属性数据库两个部分。
(1) 空间数据库建立
农村交通项目的空间信息,包括国省道、农村道路信息、村庄信息、区划信息、水系和地形等信息在内的详尽地理信息。建立的空间数据库如图4所示。
(2) 浙江省农村交通项目的绩效调查数据库利用Access建立,主要是用来存储调查获得的数据,如图5所示。
(3) 绩效评价系统,对浙江省开展的乡村康庄工程产生的绩效进行评价。图6为浙江省“乡村康庄工程”对比矩阵的输入及检验。由于绩效评价涉及的领域较多,在此本文只以该系统对浙江省“乡村康庄工程”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与最后的综合绩效评价应用为例,如图7,图8所示。
表1 农村交通项目审批管理功能及要求
项目类别性质功能要求
道路新建
道路重合性检验在当前空间数据库中,项目不会与其他已建项目重合,且周围规定的范围内没有平行线。
道路路面等级检验按照农村公路建设规范,路面应该与等级要求的最低路面标准一致。
竣工年限检验项目应该在当年内完成。
道路
新建受益村检验项目与受益村村委会或相应的学校垂直距离距离不应该超过规定距离。
改建
改建年限检验根据道路等级的不同,重建道路不应低于道路正常使用年限。
改建道路等级检验改建后的道路等级不应该低于改建前的道路等级。
改建里程检验低于一定里程的道路不能纳入改建项目。
桥梁
新建
桥梁重合性检验项目位置下不存在已建桥梁;周围规定范围不存在桥梁。
桥梁一致性检验桥梁所在位置有河流沟谷,且应该在道路上。
改建
年限检验改建桥梁应该满足使用最低年限的要求。
重合性检验改建桥梁应该是存在的已建桥梁。
等级规模检验改建后的道路不应该低于已经存在桥梁的等级规模。
注:对于规定性要求,可以根据区域特点自行制定,检验时只要输入相应数据即可。
图4 浙江省农村交通项目空间数据库
图5 绩效评价调查数据库
图6 对比矩阵输入
图7 浙江“乡村康庄工程”绩效资金管理等级划分
图8 浙江省“乡村康庄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各市量化值等级
3.2 绩效评价系统效果分析
把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系统使用前后,“乡村康庄工程”的评价过程及结果进行对比,很容易看出绩效评价具有以下优势:各类调查数据的利用更加充分、存储更加方便;方便的权重标定、指标计算;结果输出更加丰富、方便和实用。
4 结 语
(1) 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农村交通项目的绩效评价,构建了基于MapInfo的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系统的框架。
(2) 本文利用MapInfo和Access分别对农村交通项目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并对相互之间的连接进行了一致性设计。
(3) 在VB程序下嵌入MapInfo,根据农村交通项目绩效评价的需要,有目的地实现基本的GIS操作功能。
(4) 在绩效评价与管理模型上,利用VB实现层次分析法,来进行指标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和指标权重的标定,并集成于基于MapInfo的绩效评价系统中,实现绩效评价结果计算和绩效项目管理,对提高管理的从而达到提高绩效评价效率和水平,加强绩效项目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07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R].2008.
[2]许五第.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3][美]Roger S Pressman.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陈正江,汤国安,任晓东.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王英杰,袁勘省,李天文.交通GIS及其在ITS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6]李应.OLE自动化在VB应用程序中的应用[J].琼州大学学报,2006,13(2):40-41.
[7]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8]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问题研究[R].北京:交通部科学研究院,2006.
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系统;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1-0044-02
目前关于电子商务概念的界定还不明确统一,本文定义的电子商务系统是建立在因特网和其他网络基础上,完成企业供、产、销等需要,从系统运作、管理和决策等多层次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为企业获取利润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国内企业对电子商务系统系统的投资力度加大,但具体实施运作效果却差强人意。为了改进完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评价问题就迫在眉睫并且意义重大。
一、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对电子商务系统的评价,首先评价指标的设定应该是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并且合理构造层次数量和指标数量。既要考虑正面收益,又要考虑负面风险,只有全方位的指标才能保证评价内容的完整性。
(二)重点性原则
在选择企业电子商务评价指标时,要尽可能筛选与目标关联最紧密的重要指标,指标设置数量要尽可能精简和概括,对于次要指标可以进行适当粗略化。
(三)层次性原则
对于反映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绩效的多重指标应该进行归类,一方面将主要的、概括性强的指标作为评价的主导指标,放在评价的第一层次,形成绩效评价的内在核心,将概括性稍差、从属性的指标放在第二层次,以此类推。这样有助于明确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利于简化评价过程。
(四)准确性原则
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必须对评价指标所反映的内容进行明确,确保指标的含义清楚,如果评价指标模棱两可,就会影响评价效果,甚至使评价无法进行。
(五)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建立要能保证不同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指标体系内部及外部的同类指标间要能够进行比较,同一指标要有历史可比性。
(六)可度量原则
在选择关键绩效指标时,需要遵循可度量的原则。可度量是指绩效指标针对系统评价目标起到增值作用的系统输出而设定,指标本身或者是定量的,或者是行为化的,验证这些指标的数据与信息可以获得,容易度量与界定。此外,数据资料应收集方便,计算简单。
(七)独立性原则
每个指标应该能单独地反映某一方面的水平,同一层内的指标不应有包含关系,以避免指标间信息的重复。
(八)结构层次性原则
按照指标的隶属关系,至少应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确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
二、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绩效评价是按照上述八项原则,设计一套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有效、使用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的绩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一个设计良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使应用电子商务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判断现有经营活动的获利性,及时发现尚未控制的领域,有效地配置企业资源,评价管理者的业绩。因此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联系企业电子商务的功能和职责,结合实践中企业电子商务的成功因素,特建立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得出下面的比较完整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它包括三个层次,五个大类,二十五个具体指标(见表1)。
三、电子商务系统绩效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因为影响电子商务系统应用绩效的指标若干类,度量指标有的是定量的,有的是定性的,具有模糊性。因此本文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是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一种系统评价方法),这是一种能较好地解决系统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
(一)建立评价因素集和评价集
1.确定评价等级V={v1,v2,…,vm}。评价等级论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作出的各种总的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本文设定V=(v1,v2,…,vm)=(优,良,中,差,劣),m=5。
2.被评事物的因素 U={u1,u2,u3,…,un}。指标的第一层因素U=(u1,u2,…,un),其中n=5。
(二)建立评价各层因素的权重
W={w1,w2,w3,…,wn}T
在AHP的“同层次求单权重”步骤中可采用“对数最小乘法”。求
的最小值。其中,i=1,2,…,m;=1,2,…,t;(本综合评价模型m=5,t变动)。从而求出一个向量w={w1,w,2w3,…,wn}T,将其归一化后,得W={w1,w,2w3,…,wn}T。给方法准确合理,可以省略各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工作。n=5
(三)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指标层的一级综合评价。对指标层中的每个ui ,由其中每个指标的隶属度(R|ui)组成的隶属关系矩阵R。
(四)计算评价结果向量S,并做综合比较
其中S是评价结果向量,它反映了对评价论域r中各模糊字集的隶属程度;“0”代表模糊合成算子。
最后,采用加权平均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即
其中,T为处理后的最终结果,它代表在评价论域V中的相对位置,k为待定系数,目的是控制较大的sj所起的作用。可以看出,T越小,方案越好。(i=1,2,…,m;=1,2,…,t;m=5,t变动,n,m=5)
四、结论
定期进行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既可以对企业电子商务绩效的总体状况进行客观、全面的判断,又可以通过指标权重的计算,明确影响企业电子商务绩效的敏感因素,更重要的是在评价过程中可以经过层层判断,找出企业电子商务中的薄弱环节,使绩效控制工作有的放矢。比如,对模型中的si,按最大隶属原则取maxl(T)所对应的评语vi为结论,即可得到企业电子商务绩效指标体系中25个方面指标层元素的优劣情况,为企业改善电子商务绩效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曹国强.机械设备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5(2).
[2]王涛.电子商务企业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模糊评价[J].现代情报,2007,(1).
[3]奚祥英.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估指标浅析[J].企业经济,2002,(4).
[4]徐伟,刘秋生,江裕显.电子商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
[5]Ammar S,Wright R. Applying fuzzy2set theory to performance evaluation[J].Socio2Economic Planni ng. Sciences,2000,34 (12).
篇3
一、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的现状
(一)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的角度
1.宏观层面。根据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确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组织进行绩效评价的依据。国际上流行的网络化准备指数评估体系、信息社会指数评估体系均属宏观层面的评价指标。
2.微观层面。是以信息系统作为主要对象进行评价。系统根据其生命周期分为战略层、控制层、执行层,分别对应于IT治理结构、系统运维管理和项目开发。因此,从微观层面将信息系统评价分解为以信息化战略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以信息部门管理控制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以项目开发管理为基础绩效评价三个层面。
(二)信息系统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有代表的绩效审计评价模型有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关键业绩指标法(KPI)、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COBIT)、平衡计分卡法(BSC)等。但这些成熟的评价模型更适用于对整个企业评价,而对信息系统的绩效评价相对较弱,主要是由于信息系统的特殊性、技术的复杂性、收益的不易度量性,导致其用于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时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1.以财务收益为主对信息系统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其绩效。从信息系统资源开发利用、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等方法进行绩效评价,没有考虑他的社会效益及无形收益等。实际上对信息系统的高投入并不一定能得到高收效,以投入为主的绩效评价难以全面衡量信息系统的绩效。
2.评价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考虑技术与业务的融合。由于信息技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会不断产生机会风险,并且信息技术本身需要与业务进行融合才能发挥作用。信息技术具有的价值潜力,必须与业务整合后,才能显现出来。
(三)央行信息系统绩效审计现状
近年来,央行先后开展了系统开发、运行管理、内部控制、科技综合管理等审计项目,均以合规审计为主,基于系统的绩效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央行与其它金融机构、其它行业的信息系统有着很大的区别,若从宏观层面进行评价缺乏操作性,故笔者认为应从微观层面进行。本文将从信息部门管理控制角度,开展构建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
二、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以应用系统为评价的基本对象。
基层央行信息部门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各类应用系统,计算机基础设施、系统维护等都是围绕应用系统进行的,因此以应用系统作为评价的基本对象,相对简单、好操作。
2.以合规性为评价的基础。
信息系统绩效评价应建立在系统开发、管理、运维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等原则之上,若不以系统真实、合规性作为评价的基础,评价则无意义。
3.以适合的评价标准为前提。
对相同的评价指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其结论可能截然不同。科学、合理、适度的绩效评价标准,是开展信息系统绩效审计的前提,也是信息系统绩效审计成败的关键。如在对计算机基础设施评价标准选取方面,应根据人民银行计算机安全等级保护规定,为不同的分支行、不同安全等级的应用系统选择适合的评价标准。
4.以定量定性分析为评价手段。
定量分析是用具体的数据来分析评价事物的好与不好、高与低、优与劣;用定性分析来分析信息系统符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情况,评价合规与不合规。两者要结合使用,以保证绩效评价的健全。
(二)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选择
目前,绩效评价成熟模型较多,综合比较以平衡计分卡(BSC)模型为基础,更适合对信息系统绩效评价。
BSC通过分析企业的绩效形成原因,总结出一套能够囊括整个企业组织活动的绩效指标的计分卡,从而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绩效评价方法。BSC在保留了主要财务指标的同时,引入了未来绩效的理念,使财务评价指标与未来绩效指标相辅相成,将企业绩效评价有序地分为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相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维度,各维度之间相互作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笔者参考BSC模型,将基层央行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分解为资源配置、履行职责、客户评价、综合效益四个方面,并分解若干具体指标,资源配置为履行职责提供资金、物质、人力支持,履行职责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得到客户的认可,最终取得各项综合效益,实现其总体目标。这些指标中既有结果指标又有过程指标,既有内部指标又有外部指标,既有短期指标也有未来指标。分述如下:
1.资源配置。
从信息化重视程度、人员基本素质、系统维护能力三个核心指标评价信息资源配置经济性。
(1)信息化重视程度。
信息化管理最高领导者的地位。指信息化管理最高领导者在单位的位置。
电子设备资产总额。当年电子设备资产总额与上年度电子设备资产总额之比。该指标反映一个单位信息化投入状况。
信息化经费开支额度。指每年运行经费、维护经费、购买设备和软件等支出与上年支出的比率。该指标反映单位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强度。
(2)信息技术人员基本素质。
信息技术人员数量。指信息部门技术人员配备数量占单位员工比率。该指标反映单位信息化人力资源支持力度。
信息技术人员受教育程度。指单位大专学历以上的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该指标反映单位信息化人力资源支持力度。
信息技术人员接受培训频率。指从事信息工作的员工每年接受职业培训的次数。该指标反映一个单位对信息技术人员后续教育的重视程度。
培训效果。指应用培训(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接受业务系统管理、操作培训)和岗位培训(信息安全员、机房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等接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结果。
(3)系统维护能力。
岗位人员胜任率。是否实行A、B岗位责任制,A岗是否称职,B岗是否具有独立运维能力。
自我维护量比率。本部门信息人员维护系统数量与全部维护系统数量之比,该指标反映可持续发展能力。
2.履行职责。
从计算机基础设施状况、信息系统应用情况、信息系统性能、内部控制等方面评价其履职质量、对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以及工作效率。
(1)计算机基础设施状况。
机房标准化建设情况。标准化机房是指符合计算机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按照机房建设指引要求建设的机房。央行每个分支机构必须拥有一个标准化机房。该指标评价机房分区、装修、门禁、配电、空调、防雷、防火、防水、防震、环境监控、机房管理等是否合规。
人均计算机数量。计算机包括大中小型机、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该指标反映计算机硬件配置水平。基层央行人均计算机在1.4至1.7台均正常。
网络性能水平。网络性能可从网络结构、网络冗余容错、网络安全管理、VLAN划分、QOS保障、网络出口带宽进行综合评价。
计算机联网率。指接入内联网的计算机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一个单位信息资源配置协同应用的条件。
(2)信息系统应用情况。
重要业务活动信息化水平。指主要业务活动(如支付清算、央行会计核算、国库、货币发行、账户管理、外汇管理、征信、反洗钱监测)信息化的覆盖面及应用的质量水平。该指标反映一个单位重要业务活动信息化的深度广度。
办公自动化应用程度。是否实现了公文收发文管理、公文内部流转、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自动化。该指标反映一个单位网络办公自动化程度。
管理信息化水平。指一个单位管理信息化应用覆盖率及数据共享水平(如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协调度。
网站建设水平。网站整合一个单位网络宣传、信息、政务公开、业务讨论、经验交流、学习培训等内容。该指标反映单位信息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状况。
(3)应用系统性能。
服务器性能指标。指服务器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网络宽带占用率、存储空间等性能指标。
数据库服务器性能。除服务器性能指标外,还包括数据库系统是属于大型数据库还是小型数据库,数据库最大用户连接数等指标。
数据安全性指标。指系统输入、处理和输出数据的保密、完整、可用和抗抵赖性。该指标属系统应用控制指标之一。
系统可重构性。指系统的适应性、可调整性,可升级、可迁移。反映信息系统对外界变化的反应速度和敏捷性。
(4)内部控制。
主要考核信息系统一般控制情况。
授权审批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系统变更、系统升级、网络变更等,须经信息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后进行。
不相兼容岗位控制。如系统开发与系统运行,系统管理员与业务操作员是不相兼容岗位。
系统监控。包括系统、网络、机房环境日常监控技术措施及执行情况。该指标反映信息系统预警状况。
业务连续性管理。指机房、供电、网络设备及配置、计算机硬件、业务系统及数据等遇到威胁并发生安全事件时的恢复计划,系统容灾备份管理等。该指标反映一个单位信息化条件下的业务连续性能力。
防病毒软件安装率。指计算机安装上级行统一规定的防病毒软件数量、病毒定义码更新率。该指标反映信息安全措施应用情况。
3.客户评价。
央行信息系统的客户包括内部机构、金融机构及其社会各界法人和自然人,与企业客户相比有很大不同,一是央行是中央银行,具有政府行政特性,不以盈利为目的,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客户只能被动接受,所以市场占有率、客户保有率、客户创利能力等指标可不取;另一方面,央行是金融经济的枢纽,其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关系到国计民生,对申请加入央行网络服务、银行卡联网服务的,必须经过严格技术和安全认证。因此,客户评价指标可包括客户满意度、认证审批二个核心指标,即从客户角度评价央行信息系统的优劣,又从认证审批方面考核对客户的安全控制水平。
(1)客户满意度。
系统性能满意度。指客户对系统功能、界面、报错频度、易操作性、易维护性、流程简洁性满意度。
技术服务满意度。指客户对提供系统支持的信息技术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满意程度。
系统响应速度满意度。指从指令的发出到反馈结果所需的最短时间,如点击一个超级链接到打开网页所用时间。该指标可综合反映一个系统软件、硬件和网络的性能。
(2)认证审批。
接入内联网审批率。指审批接入内联网计算机数量与全部联网计算机数量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一个单位对网络接入访问控制水平。
接入城市金融网控制率。指对辖区内金融机构接入城市金融网进行技术和安全性认证的数量。该指标反映省会中心支行对金融机构接入城市金融网网络控制程度。
银行卡系统安全和技术认证率。指对辖区内商业银行新增银行卡系统进行技术和安全性认证的数量。该指标反映省会中心支行对辖内地方性商业银行银行卡系统信息安全控制程度。
4.综合效益。
从直接收益和非经济收益两方面评价,反映收入增长、成本下降、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创新能力及社会效益等。
(1)直接经济收益。
系统固定收益率。指由于系统的运行需要,每年获得的上级行拨款与上年度拨款之比。上级拨款没有明确款项用途的,该指标不用。
系统应用收益率。指系统提供服务所获得的净收入与信息化经费支出之比。没有直接收入的该指标不用。
(2)非经济收益。
工作创新情况。指年度内信息部门创新工作得到上级行认可情况。
目标考评结果。指年度内信息部门业务工作目标考评排名。
获奖情况。指年度内信息部门获得单项奖励情况。
社会影响力。信息服务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能力。
(三)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方法。
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描述、评价方法组成,如《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所示。
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系统;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电子商务有不同的定义,本文所定义电子商务系统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采购和销售、服务,以及通过互联网与合作伙伴沟通的系统。随着Internet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正日益受到广大企业和用户的关注。电子商务缩短了产品的供应链,加速客户服务响应,提高客户个性化服务、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增加销售额并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剧烈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电子商务系统。
电子商务建设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已经建设完成的电子商务系统的成功评价问题开始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管理者们的关注。这一问题既关系到企业IT投资效果的评估,又关系到如何促进企业更好地利用电子商务系统,发挥电子商务系统的潜能。
一、电子商务系统成功评价的特点
对信息系统应用的收益与影响进行评价从来就被认为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信息系统是一种社会技术系统,对信息系统的评价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项目评估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电子商务系统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系统的新发展,其复杂性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单一功能的信息系统。因此,对电子商务系统的评价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电子商务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电子商务系统初始投资大,系统发挥作用的时间较长,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因此在评价电子商务系统时要考虑长远利益。
(2)它既可以产生直接利益,又可以产生间接利益;既可以产生有形利益,又可以产生无形利益;既可以产生战术利益,又可以产生战略利益。因此在评价电子商务系统时要考虑管理效益、战略利益等效益。
(3)它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可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在评价电子商务系统时要考虑对企业组织的影响。
(4)它的功能主要是面向企业外部的。因此在评价电子商务系统时要从客户和供应商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是电子商务系统与传统信息系统在进行成功评价时的重要差别。
因此电子商务系统实施后对企业带来的利益很难确定和量化,在建立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的范围更广。传统的信息系统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合评价电子商务系统。
二、电子商务系统成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根据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特点,在构建电子商务系统成功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 全面性原则。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人机系统,系统各组成部分需要协调工作才能发挥作用,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地反映所评电子商务系统的综合情况。选择评价指标,既要考虑正效益指标,也必须考虑负效益指标,只有这些全方位的指标,才能保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2. 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客观、准确地反映电子商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注意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概念清晰、内涵明确。层次的划分和指标的数量并非是越多越好,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指标体系层次和评价指标太多,评价过程就显得十分复杂,其评价精度反而会降低。
3. 可测性原则。评价指标的涵义必须明确,数据资料应收集方便、计算简单。如果评价指标的含义不清楚,就会影响评价结果,甚至使评价无法进行乃至失败。
4. 可比性原则。在评价指标确立时,要考虑到可比性,同类指标之间要能够比较,同一指标要具有历史可比性。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量化,对定性指标,也要运用一定的算法和工具进行恰当的处理。
5. 独立性原则。评价指标之间应尽可能避免显见的包含关系,对隐含的相关关系,要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消除。
三、制造业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成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国外很多专家对电子商务系统的成功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企业所属行业千差万别,规模大小也各不一样,因此不存在一个统一通用的电子商务系统成功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主要以Delone & Mclean在2003年提出的改进的D&M IS成功模型(见图1)为基础,结合其他专家的研究成果,以中国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中国制造业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成功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具体企业时,可根据其特点适当加以修改。
Delone和Mclean在2003年提出了一个更新的IS成功模型,包含6个维度: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系统使用、用户满意、总利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制造业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成功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如下:
1. 系统质量维度。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系统质量是由电子商务系统用户来评价的。电子商务系统评价应考虑的系统质量维度的指标包括:系统适应性、系统可靠性、系统效率、系统集成性、系统可维护性等。
系统适应性 系统的适应性是指系统在运行环境、约束条件和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时系统的适应能力。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及更新换代、使用者新要求的提出,都向电子商务系统提出了适应性的要求。具体包括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兼容性等。
系统可靠性 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是由其中的硬件系统可靠性、软件系统可靠性及数据可靠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系统硬件的可靠性可定义为:在一个指定的时间周期内,在给定的控制条件下,硬件系统执行所需功能的成功概率。数据的可靠性是指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
系统效率 系统的效率是指系统为完成信息处理任务而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情况。系统效率是系统对用户服务所表现出来的与时间有关的特性。电子商务系统的效率指标可以采用以下两个:(1)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从用户发出查询或处理要求到用户得到所需信息的时间间隔。(2)吞吐量。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作业个数加以衡量。
系统集成性 电子商务系统能否与企业内部的其他信息系统整合是制造业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成功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只有良好的集成性才能使电子商务系统最终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系统可维护性 在系统的运行中,由于环境的变化、人为的失误、设备的故障使系统离不开经常性维护活动。系统的可维护性是由系统自身的模块化程度、简明性以及一致性等因素决定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应便于维护和管理,尽可能降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费用。
2. 信息质量维度。这个维度关注的是电子商务系统提供的信息内容,如果企业期望客户和供应商通过电子商务系统来进行交易,网络提供的内容应该具有个性化、完整性、相关性、实时性、易于理解和安全保密性。
完整性 电子商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既要有一定的详细内容,又要有一定的覆盖面。
个性化 电子商务系统要提供个性化的信息。
易于理解 系统提供的信息应该容易理解,避免模棱两可。
相关性 电子商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和系统的用户紧密关联。
实时性 电子商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及时更新。
安全保密性 电子商务系统是建立在网络之上的,企业依靠网络所进行的商务活动和与商务决策相关的数据信息是电子商务系统的重点保护对象,因此要为电子商务系统建立并采取技术上的和管理上的安全保护机制来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保密性。
3. 服务质量维度。这个维度对电子商务系统来说比传统的信息系统更重要,因为电子商务系统主要的使用者是客户和供应商,服务质量差将导致企业失去客户和市场。因此在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中,服务质量指标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服务质量维度涉及是否热情、是否积极回应、技术是否过硬等。
4. 用户使用维度。这个维度衡量的是电子商务系统给用户提供的功能。电子商务系统的用户包括企业内部用户、客户和供应商。可以采用下面的指标来进行衡量:使用功能、网站访问次数、执行交易次数。其中使用功能是定性指标,可以从企业内部用户、客户和供应商3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5. 用户满意维度。用户满意是评价传统信息系统的重要指标,对电子商务系统来说,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这个维度应该涵盖所有的客户活动,从客户登录网站开始检索信息到决定购买、付款、签收以及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包括供应商的整个活动。可以采用下面的指标来进行衡量:用户满意度、重复交易数、新增客户数。其中用户满意度是定性指标,需要从企业内部用户、客户、供应商3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6. 总利益维度。这个维度是电子商务系统实施后评价的最重要的成功指标。这个指标必须结合电子商务投资的背景和目的来确定。对于一个制造业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来说,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指标:
(1)经济利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其经济效益。因此,经济利益评价是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评价的重要内容。经济利益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成本降低、市场扩大、销售额增长、存货周转率、生产率提高、资金周转次数等。
成本降低 采用企业在电子商务系统投入使用前后总成本的变化来衡量。总成本=采购费用+生产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市场扩大 采用市场占有率来衡量。市场占有率=本企业产品销售额/市场同类产品的总份额
销售额增长 采用销售增长率来衡量。销售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成本
生产率提高 采用全员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全员劳动生产率=总产值/员工平均人数
资金周转次数 资金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2)管理利益。管理利益评价主要考察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可以从管理体制的合理化、管理水平和效率等方面进行。
管理体制的合理化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组织结构的合理性、组织职能的合理性、岗位与职能设置的合理性。
管理水平和效率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企业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变革情况、及时提供管理决策信息、决策所需信息的满足程度。
(3)战略利益。战略利益评价可以从提高企业知名度、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竞争优势等方面来进行。
(4)组织利益。组织利益评价可以从业务流程合理性、团队工作改进、员工能力提高等方面进行。其中,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衡量:企业供应链的工作效率,企业各业务部门、人员间的协调和协作情况。
以上初步提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成功评价的指标体系,可用表1表示
四、结束语
本文构建的中国制造业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成功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一般性的框架,在具体应用中尚需根据企业的具体特点以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的目的进行适当调整。由于电子商务系统是正在发展中的新事物,对于建立适合具体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关于电子商务系统评价方法及其实证分析,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闵庆飞,唐可月等. ERP系统成功评价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
[2] 徐维祥. 信息系统项目评价理论与方法[J].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 崔耀东,周儒荣等. 制造业信息系统应用评价研究[J]. 系统工程,2001,19(6).
篇5
关键词:营销人员;绩效评价;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F8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5-0081-04
一、商业银行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及难点
(一)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扩大业务,各银行不断推出新产品,特别是近几年来中间业务产品大幅增加。这样,银行的管理部门也从传统单一的存贷款业务管理职能扩大到有多个条线业务管理的职能。每个部门为了完成本部门的经营目标,都会将各种考核指标分解给经营单位和营销人员,有的业务品种还存在一定的重叠,这样就出现了考核指标繁多、口径不一的情况。多条线、多部门、多标准的考核要求,往往对营销人员的绩效难以进行有效的评价。
银行经营的产品数量成百上千,客户数更是以百万或千万计。每天的业务数据是相当多的。而且考核指标繁杂,统计工作非常浩大,现行的绩效评价系统没有及时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也不能及时将这些数据与考核指标生成考核数据,并将数据在最短的时间内生成报表展现出来,让营销人员在业务拓展时做到心中有数。
(二)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难点
一是不能很好地适应考核内容的变化。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指标很多,有些传统考核指标基本不变,如考核存贷款额,主要是进行数量考核,有余额数、日均数、计划完成率等指标。但是,更多的考核指标是“与时俱进”的,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对营销人员利润指标的考核,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考核的重点是完全不同的。然而,目前银行的考核系统不能适应绩效评价指标变化的需要,一旦设定考核指标,就难以中途变更。
没有构筑起统一标准的考核平台。银行的业务品种繁多,要求各异,考核的标准难以统一。有时候,即使是同一项业务,不同部门也会采用不同的考核指标。不统一的考核标准难以对营销人员的绩效作出客观的评价。
数据不完整、处理不及时也是营销人员绩效考核中的一个难点。这几年,各商业银行逐步完成了系统数据大集中,这比起以前的数据平台是个很大的进步。然而,数据大集中后,有关银行各项业务的数据量骤增,不能做到及时处理。通常情况下,每天业务数据在营业结束后,系统将自动进行日终处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完成日终处理已是第二天凌晨了。从名目繁多的业务数据中生成相应的重要数据差不多到营业时间了。从重要数据中再完成相应的报表已来不及了。因为业务系统不完善,有的业务信息还不能自动生成,须由人工补录。这样,造成了数据的滞后,难以完成T+1日生成数据的要求。
国外银行往往拥有比较先进的绩效评价系统,其使用的是管理会计方法,以会计语言来表达管理思想。从理论上讲,考核系统应该是相通的,无论是国外商业银行还是中资商业银行其绩效考核的动力、主要内容和目的应该是一致的。然而,国内银行的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银行的经营必须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框架内进行,而且,我国的客户结构与国外银行也不完全相同,特别是在个人客户方面,国内尚未像国外银行那样为每位客户配备一名客户经理,客户也做不到一旦有金融需求就联系私人理财师。因此,国外先进的绩效评价系统只能对国内银行起到某种参考、借鉴的作用,国内商业银行对营销人员绩效考核必须本土化,结合本行的实际情况来开发实现。
二、商业银行营销人员绩效评价系统的实现
本文根据营销人员绩效评价的现状,开发了一套全新的绩效评价系统,比较能够准确反映营销人员的绩效。
(一)绩效评价系统的基本架构
该绩效评价系统由五大组成部分,包括统一的数据平台、基础数据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公私联动营销考核板块和各类报表、图表展示。具体架构和流程见下图:
系统首先将全行所有的业务数据集中到统一的数据平台,这样可以保证原始数据的完整性。根据预先设定的基础数据表要求,从数据平台按设定的取数规则取数,生成标准化的基础数据表,这些基础数据表是整个绩效评价系统的核心。然后,系统根据管理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和公私联动营销考核办法,通过各种计算生成绩效评价指标的结果和公私联动营销的考核结果。结果通过报表和图表等多种方式展现给管理部门和营销人员。管理部门以此为依据对营销人员进行绩效评价和考核,营销人员则可知道自己的业绩和努力的方向。
(二)绩效评价系统的基本功能
1、构建统一的标准化考核平台。
构建统一的标准化考核平台的基础是必须统一基本数据的来源。银行的各种数据极其繁杂,数量庞大。主要数据有三类:一是存贷款业务和各项中间业务的业务数据;二是客户信息数据;三是帐户与营销人员的归属关系、营销人员与机构的归属关系的有关数据。其中,存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的数据量最大,占了70%以上,有关客户的数据不好取,有时须通过手工补人完成。大量的各种数据进入数据库后。往往造成了信息垃圾桶。由于数据来源不一,所反映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给绩效考核造成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绩效评价系统在各种信息进入数据平台之前先进行筛选,将各类业务的基础数据进行归类、整合,规定基本数据的来源,从源头上进行综合平衡,消除绩效评价指标的不统一性,防止信息垃圾桶的产生。经过归类、整合后,形成一个包括各类绩效评价数据的平台。通过这个数据平台,管理部门可以采集到有关的考核的原始数据,为营销人员绩效考核作好准备。数据平台的基本结构见下图:
由于各管理部门考核的口径不同。往往会根据本部门的要求来“定义”考核标准。即使是同一项业务也会有不同的考核要求。在统一数据来源过程中,评价系统完成了统一各项指标的取数口径。这样,既避免了考核过程中的多重标准。也支撑了统一的数据平台。
2、生成各类基础数据报表。
数据平台在导入了相关数据后。根据考核的需要能够生成大量的中间报表,大大减少了后续处理数据的时间,体现了实效性,避免了滞后性,做到T+1日生成主要业务数据,T+2日生成全部数据。对有些重要的考核数据,在绩效评价系统开发时已经提高了它们的处理优先级,能够在第一时间展示出来。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平台中的数据量,减少系统的数据处理时间,增加数据的时效性。基础数据报表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业务数据基础表,二是信息数据基础表。其中业务数据基础表又可以分为存贷款和中间业务两大部分,具体分类见下表:
基础数据表是对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基础数据表的及时生成,就把统一数据平台的成果具体化了。
3、能够适应绩效评价指标的变化。
在绩效评价系统中设有一个绩效评价指标库,绩效考评时,可以通过指标库选取一些常用的、不变的指标,也可以随时输入新的变化的考核指标。而且,该指标库中的各项指标能够进行任意组合。如通过时点余额、日均余额等数据生成存贷款的计划完成率。或是通过利息、经济资本成本等数据生成利润指标。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动态考核指标的需要。见下列各项绩效考核指标表:
上列各项绩效考核指标有的相对固定,有的变化较大。然而,不管考核指标变与不变,或是任意组合调整,绩效评价系统都能够适应。评价系统会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设定各类绩效考核指标和相应的参数及计算公式,生成相应的考核数据和总体评价结果。高层管理部门可通过基础数据报表和各类指标,对全行各条线管理部门和各级经营单位进行绩效评价,做到心中有数。各条线职能管理部门同样也可以通过基础数据报表和各类指标对各级经营单位进行绩效评价。各经营单位则可根据全行和条线职能管理部门所设定的绩效评价指标,将本部门的目标进行分解,对下属的每个营销人员设定相应的个人绩效评价指标。并且,绩效评价系统能够支持多层考核体系,即总行――分行――中心支行――二级支行――营销团队――客户经理。
4、支持全员营销考核。
绩效评价系统开发成功后,使全行人人参与成为可能。银行每位员工(包括营销人员和非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客户信息平台推荐自己的客户资源,有对公营销人员推荐对私客户、对私营销人员推荐对公客户和管理人员推荐对公或对私客户,做到全员营销。推荐人通过客户信息平台将客户提交相关业务部门后,条线职能管理部门将该信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给相关的经营单位,收到客户信息的经营单位可以再次将被推荐客户分配给客户经理进行营销。客户经理营销成功后在客户信息平台中进行反馈,反馈的客户号将作为客户身份识别的唯一有效标识。绩效评价系统根据推荐的成功客户号在基础数据平台中取得相应的业务数据,并根据客户所办理的业务品种按预设的记分规则给推荐人计分。不同业务品种的记分规则由全行的管理部门添加维护,一般按各类业务的收入、日均余额、发生额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分。绩效评价系统汇总每位推荐人的记分,由全行管理部门根据得分数进行绩效激励。具体流程见下图:
5、提供决策选择。
(1)个性化报表和图表的展示。
绩效评价系统可根据不同的要求个性化展示报表和图表,展示中心的侧重点如下:
(2)多指标、多维度展现绩效评价结果。
考虑到绩效评价指标的多变性。系统又预留了“自定义”报表的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指标“定义”各类报表,展现符合当时考核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报表。如银行管理层可以看到各级经营单位和营销人员的排名情况,各经营单位和营销人员也可以看到自己在本部门的排名情况。如果选择相应的时间段,系统可以展示出该时段考核的总体情况,也可以显示该时段各项指标的单项情况。
(3)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预测分析功能。
绩效评价系统能够根据当前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预测全年的完成情况,可以使用线性函数进行预测,或采用经验预设的分布函数进行预测。同时系统还能提供对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资料,为决策服务。
三、营销人员绩效评价系统的展望
首先,绩效评价系统应该能够做到对全行所有业务品种的绩效进行评价。上述评价系统的一个不是之处是缺少对资金业务的评价考核。由于银行资金业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采用存贷款业务和中间业务的绩效评价方式进行,拟建立以资金定价模型、风险计量模型和资产负债管理模型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才能对资金业务进行比较科学的评价。另外,通过柜台办理的部分会计结算类业务和个金业务也没有纳入绩效评价系统中。由于办理这类业务的客户一般没有配备客户经理,直接由网点柜员操作,只能通过业务系统中的记录,根据业务办理难易程度及耗时对柜员进行记分,这样做,既费时费力,又很难科学合理。
其次,绩效评价系统应该能够做到对全行所有行员进行绩效评价。除了营销人员以外,银行还包括柜员、和后台业务人员。在营销人员办理业务时,其他业务人员需要作支撑。对做支撑的其他业务人员进行绩效评价是目前国内银行考核工作的难点。参照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可以通过建立管理会计系统精确计算每笔业务相关人员在该笔业务中所做的贡献,给出合理的绩效评价。不过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需要较长的时间,目前国内银行在这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
篇6
摘 要 传统会计和传统激励措施相比,经济增加值有着不少创新和优势,在资本密集性的电力行业,经济增加值的固有局限以及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使得的EVA应用还属于起步阶段,指标公式调整空间比较大。本文正对地电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对EVA绩效评价产生的影响提出一种思路方式的探讨。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陕西地电 评价缺陷改进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EVA是由美国学者Stewart提出,并由美国著名的思腾思特咨询公司注册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它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入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EVA80年代开始盛行欧美,2000年引入中国并推广,近几年来中央国资委一直在积极地鼓励推广,2009年开始在个别央企试点EVA考核,2010年开始在央企正式推行。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于2011年开始对辖属的县级供电企业正式开始进行EVA考核。
一、EVA应用的基本理论
EVA的衡量指标,帮助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运用两条基本财务原则。第一条原则,任何公司的财务指标必须是最大程度地增加股东投资财富。第二条原则,一个公司的价值取决于投资者对利润是超出还是低于资本成本的预期程度。在不产生EVA的地方占用大量的资金是最不合算的。寻找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对EVA影响敏感的管理决策因素,使管理层把时间、精力投入到真正可以影响企业价值的经营行为中,是EVA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关键。
1.财务管理理论中:
EVA=税后营业净利润-资本总成本=税后营业净利润-资本×资本成本率;
2.国资委在引进后,根据国内的会计制度和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结合国外经验对EVA公式内容重新做了定义: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的资本成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平均资本成本国资委暂定为5.5%
3.地方电力(集团)公司结合县级分公司会计核算指标,对EVA做了如下规定: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营业外收入)×(1-企业所得税税率)
企业所得税税率按照25%计算。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无息流动负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和“其他流动负债”,即流动负债扣除其中带息部分。2011年资本成本率2.505%。同时对供电单元做了特殊调整:
供电单元调整后资本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调整后资本=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流动负债总额-其中带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期末考核时,将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调整资本成本完成值。资本成本完成值=本年实际资本成本/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目标值×100%
供电单元计算经济增加值时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影响,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营业外收入
二、地电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在EVA绩效评价应用中的缺陷
就固定资产管理从EVA计算公式分析影响供电单元的关键指标,平均在建工程是EVA的增项,表面上看资产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在建工程越多,当期EVA越大,但在建工程最终要转化为固定资产,成为下期EVA的减项,可见在建工程是把双刃剑。不过,在建工程达到可使用状态(结转固定资产时点)时间点的不同,对EVA的期间分布有一定影响,从而导致EVA的考核结果会产生大的差异。从主动性上,对达到预定可使状态的在建工程及时进行结转,反而降低EVA会对企业的考核造成不良影响。从被动性上,考核期间被考核县级供电企业为了提高EVA,往往采用延期结转在建工程增加固定资产。
EVA与传统会计和传统激励措施相比,有着不少创新和优势,但并非十全十美,电力行业属于资本密集性行业,固定资产比重较大,使EVA在集团公司供电单元的考核应用过程中也有一定的缺陷,其中有EVA自身的缺陷,也有电力行业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
具体表现如下:
1.从2009年集团公司开始了大的战略投资,先是完善工程,再者2010开始的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从电源点建设和电网运行质量上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总体的战略规划与县公司局部的实际生产需求有差异,笔者单位连续3年的投资规划中,集团公司为了电源点的战略布局,指令性的下达投资计划,虽然远期效益有待实现,但直接影响投资年度EVA考核指标的增长。
2.陕西电网国电、地电竞争体制现状,导致笔者单位投资的2个110kv变电站,已经完成投资,但无法接入上一层级电网,固定资产已经投资,但未能发挥应有效益,从而有利促进市场营销,增加企业收入,提高利润增长空间,提高EVA指标。
3.自2009年集团公司开始电网完善和2010年的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以来,笔者单位累计投资达6000万元,资产更新配置后,账务上对更新改造工程拆除资产没有及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程序上集团公司未能及时对拆除报废资产进行报废审批,账面潜亏资产比重大。2011年9月集团公司发出了《关于明确更新改造工程拆除资产处置程序及账务处理的通知》,对固定资产更新拆除做了财务规定,但未对处理程序进行具体流程规定,明确上级非财务主管部门在处理程序的职能和具体实施方案,处理效率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4.固定资产报废更新权限在上级公司,县公司急需影响生产运行、产生经营效益的资产更新,由于权限上移,无法及时更新,实行生产经营效益机遇性增长。
5.EVA绩效考核的通用局限性,也导致县公司对资本性支出不积极,管理层着眼于短期EVA考核指标,与集团公司长期战略目标不符。
三、地电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在EVA绩效评价应用中的改进措施
面对EVA评价指标在供电单元县级供电企业不适的现状,可探究性的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集团公司在进行战略性投资时,要结合县公司实际发展需要,制定战略投资计划的具体实施项目,同时在测算EVA的考核指标时,应当考虑考核期项目投资对EVA的影响,适当降低战略投资期EVA考核指标,满足各级发展需要。
2.集团公司层面,从政策上积极协调国电企业和政府帮助,促成急需的电源点接入工作,使县级供电企业现有闲置供电设备得以利用,迅速提升资产经营效益,提高资产投资回报率。
3.进行业务单元清产核资,提出考核单位潜亏资产,摸清家底,确保账实相符,并建立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动态管理机制,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
4.固定资产报废更新权限应当适当下放,或者提高固定资产报废审批的履行过程,或者根据县公司资产更新要求,每年下达固定资产投资的总指标,对急需更新资产加快审批程序,加快效能资产尽快投入运营。
5.EVA的历史局限性,导致基层县级管理层只关心任期内个年的EVA, 从自身利益出发,会对战略性投资、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以及进行必要的研发项目投资缺乏积极性,而这些举措正是保证企业未来经济增加值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评价县级公司管理者经营业绩及确定他们的报酬时,不但要考虑当前的EVA指标,还要考虑这些超前指标,下达项目投资额,并在计算EVA时予以考虑,这样才能激励县公司将自己的决策行为与集团公司的利益保持一致。
四、结论
如上所述,采用EVA方法进行业绩评价相对于传统业绩评价方法实现了一些新的突破,但EVA方法在地电系统也存在很多不适与局限。从目前EVA指标在地电集团的应用情况来看,县级非法人核算的供电企业业绩评价的EVA应用还属于起步阶段,指标公式调整空间比较大。
篇7
[关键词] 协同企业绩效绩效评价
引言
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流通活动,分工细化,协作增强,市场竞争不再局限在单个企业之间,而是企业群与企业群之间、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例如虚拟企业、动态企业联盟等。实质是在最终用户需求的牵引下,由多个企业联合形成一种合作组织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把这些企业连成一个协作网络,把各个节点的资源有效整合并互动管理,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来完成单个企业所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
但现有的绩效研究大多是对单一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而对这种新型企业模式的绩效评价研究则较少。本文在分析企业已有绩效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一种全新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企业协同绩效评价体系。
一、跨企业协同的含义
由于全球制造和经济一体化使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竞争的主体也随之改变,企业更多的是与上下游企业协同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谓跨企业协同,就是指价值链上的不同企业主体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以及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企业间从需求预测、产品设计、外协和外购、制造与分销、储运到外购等全过程的协作。
二、现有企业绩效评价模型分析
评价企业群运行绩效的指标,不仅要评价该节点企业(或供应商)的运营绩效,而且还要考虑该节点企业(或供应商)的运营绩效对其上下层节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即要考虑基于企业群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目前对于企业群绩效评价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SCOR模型
美国供应链协会于1996年提出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SCOR是一个以业务流程为基础的供应链运作标准参考模型。SCOR的供应链整体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指标是面向顾客的。它们是从顾客的角度来看供应链的整体运作,反映了供应链对顾客的价值。主要指标为供应链的可靠性、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供应链的柔性。第二类指标为面向企业内部的,从企业角度来看供应链的运作,这类指标包含了供应链成本和供应链资产管理效率。
2.基于平衡记分法的供应链评估模型(BSC—SC)
从供应链运作的角度并考虑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外向化,此模型认为应以平衡供应链运作的各个方面的绩效评价为主,同时反映供应链整体战略的目标,以体现集成、跨流程指标和诊断性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着重强调组织战略在绩效评价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模型提出了BSC—SC的4个评价角度:客户导向、财务价值、内部流程、未来发展性。BSC—SC不但集成了前人所研究的平衡记分法的特点和方法,还在其它3个方面进行了扩展:增加了未来发展性角度,涵盖了BSC的革新和学习的评价,包括了供应链成员关系,以及供应链资源的评价;在一个实时的基础上对所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在实现财务价值的主要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偏重于对运作流程的评价。
3.SCOR和BSC—SC模型的缺陷
以上模型大多停留在绩效评估总框架上,而没有建立完整指标体系,并且没有指标详细的指标计算方法。由于我国企业的供应链运作阶段还处于企业功能部门改进和整合重点上,供应链分环节指标是十分现实的需要。因此从全局考虑,以上两个模型在企业做供应链绩效评估上缺乏完整性、应用性。
更重要的是,随着企业协同竞争力成为其主要竞争力的同时,跨企业的协同管理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而SCOR模型和BSC—SC关注协同效应的结果测评,譬如供应链的反应性,而对跨企业协同行为过程绩效测评甚少,因此现阶段急需一种新的企业绩效测评模式。
三、现阶段我国企业绩效测评体系的构建原则
跨企业协同管理是以部门、组织、流程以及地理分布上的物流网络集成为基础的,这种特征有别于传统的基于所有权的控制管理及层次型的纵向集成,更为强调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和运营的管理。因而,对企业运作绩效的评价也随着跨企业协同管理运作的重点而发生改变。为此,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如下原则:
要能反映整个企业群的运营情况,而不仅仅反映单个节点(或部门)的运营情况;应重视对跨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行为过程的动态评价,而不仅仅是对协同效应静态经营结果的考核衡量;注重跨企业之间协同实现方式的测评;要能反映企业群各节点(部门)之间的关系,注重相互间的利益相关性;定性衡量和定量衡量相结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指标应分出评价层次,在每一层次的指标选取中应突出重点,要对关键的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对某个特定绩效指标的维持和改进不应以牺牲其他任何指标标准为代价,否则,任何绩效都是无法接受的;重视对企业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潜力的评价。
四、企业协同绩效测评体系的模型
协同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测评体系的制订一定要充分借鉴、利用现有的相关成果,在搜集、分析、评估了国内外所有主要的研究所果基础上,根据现阶段我国企业绩效测评体系的构建原则,得出了企业协同绩效测评体系的模型。
跨企业协同环境中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就是确定对核心竞争力的发掘,这是对于协同绩效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协同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的依据——协同竞争力,故整个评估体系紧紧围绕协同竞争力模型全方位展开,包括协同行为过程、协同效果、协同的实现方式三大体系结构。
1.协同行为指标
跨企业协同行为的渠道特征极大影响跨企业协同行为业务开展的效率和运营业务模式。如跨企业协同行为覆盖半径过长,企业的供应能力必然受到限制。跨企业协同行为渠道结构的规划和变革,更多的与跨企业协同行为战略、跨企业协同行为管理、跨企业协同行为渠道组织拓展相关。企业需要制订一套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期产品或服务能迎合顾客的需求。而规划的重点主要是发展出一套能监控跨企业协同行为,使其更有效率、成本更少,并能给予顾客更高品质与价值的产品与服务的业务规范。
根据协同行为模型,可相应对协同行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测评:协同计划测评指标体系;协同执行测评指标体系;协同支持测评指标体系;协同绩效测评指标体系。
2.协同效果指标
协同竞争力的体现在协同效应上,而协同效应的表现为: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协同效应结果测评指标应围绕客户和反应能力而展开,具体为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和协同的订单反应能力评价体系。
(1)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在以客户为中心原则下,建立协同管理的客户化评价角度,从客户的需求角度确定协同管理运作的方向和出发点,本质为以客户导向的运作。
(2)协同的订单反应能力评价体系。企业此时不再仅止于专注于改善企业群的效率,而是要达到整个企业群真正的整合,就像单一企业一般。让链中各环节可以清楚知道某产品的库存、持续补货、协调产品的设计,及彼此分享技术新知。而订单就是客户需求的物理表达和集中体现,协同的反应能力主要体现在订单的反应能力上,因此协同的反应能力通过订单的协同反应能力来评价。
3.协同实现方式指标
协同实现方式多样,业务标准的控制等是实现协同的重要条件,而现阶段信息化是协同竞争力实现的最充分核心条件。可以通过以下指标体系来衡量:
(1)系统适应性指标。协同管理的实现,乃至整个协同管理工程的基础就是基于应用平台的系统功能,但系统功能必须与企业业务能力适应,系统功能既不能落后于业务能力,更不能盲目地超前于业务能力,否则就是削足适履,IT黑洞的本质原因是信息系统是相对固定的,而业务是永远变动的,信息系统应该随着业务职能而变动。所以模型从建设方式、业务适应能力等角度评价企业协同管理绩效。其包括4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转贴于
(2)协同网络效应指标。协同管理具有明确的网络效应,也就是加入的企业越多,整个企业群的价值越大,为最终客户创造的价值也就越明显;加入协同管理的企业越多,整个供应链运作的复杂性越高,需要的协同管理水平也就越高,所以非常重视加入供应链的企业数量、互动能力等因素,也就是通过节点网络效应来评价整个供应链管理绩效。其包括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
(3)业务标准协同指标。协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仅要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奠定管理工程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业务标准协同、规范企业群上不同产权主体的业务行为和具体操作,业务标准就是指导企业群上各节点企业在业务上协同作业的约束性条款和工作标准。有无业务标准、业务标准是否完整科学、业务标准是否得到坚决执行等因素,是决定协同管理绩效水平乃至整个协同管理工程成败的关键,所以将业务标准作为评价企业协同管理绩效的关键指标。其包括4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
五、结语
通过企业绩效测评体系能测评企业目前的绩效水平,从而更好促进企业提高其绩效水平。其遵循着特定的演化规律,而现阶段的演化进程——企业协同绩效测评体系,可以分为协同行为测评指标、协同效果测评指标、协同实现方式测评指标,其模型能指导企业间更好实现跨企业协同,从而提高企业群的协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虹等:跨企业协同最佳实现方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霍佳震隋明刚:企业绩效及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J]. 同济大学学报,2001(8)
篇8
【关键词】 护理质量; 绩效考核; 结果分析
手术室是医院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关键性治疗的场所,手术室间护理工作是手术室业务活动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工作服务质量关系着整个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1]。本院手术室近几年来,从抓好护士整体素质及护理基础等方面切入,制定了一整系列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内容进行量化标准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得到增强,确保手术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累积了一定的管理心得,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肇庆市中医院手术室所有护理人员23名为调查观察对象。对实施绩效考核前,及实行绩效考核后每个季度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1.2 手术室建立护理绩效考核评分模块 由于手术室护理岗位在分工职能、知识技术、风险责任等方面存在差别,指标构成相对复杂,我们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量化成12模块:Ⅰ个人仪表、组织纪律;Ⅱ工作质量、职业态度;Ⅲ护理服务质量;Ⅳ沟通与协调、团队合作性;Ⅴ成本节约意识;Ⅵ工作知识、专业技能;Ⅶ手术室间管理;Ⅷ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Ⅸ手术司械及巡回配合落实情况;Ⅹ危急抢救措施实施;Ⅺ手术室护理文件书写;Ⅻ器械消毒、物品管理。每个模块又分成若干小项,每个具体的小项有相应的具体分数,每项评分有据可依,总分共100分。然后由手术室所有护理人员通过该绩效指标的工作数量及质量的反应程度进行考评,结果所有护理人员皆完成该考核指标。
1.3 研究步骤 投票选出3人成立的骨外科护士护理评估小组,测评各人每一季度的总得分,进行分析发现的问题,寻求改进方法。
1.4 质量控制 严格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对于收集的资料,两人录入并由考核组成员审核,保证数据的客观正确。
1.5 评价考核指标 对各项指标绩效考核前后变化情况及绩效考核前后秩和进行比较。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用t检验,以P
2.2 绩效考核前后秩和比较 四个季度的12项指标标准值编秩的RSR值能够反映被评价对象相对优劣程度,RSR值越大说明被评价的综合水平越高(所计算的RSR值在0-1,由优到劣编秩时,RSR值越大越好),数据结果显示,实施前RSR值为0.21,第1季度为0.35,第2季度为0.42,第3季度为0.57,第4季度为0.78,可见,随着绩效考核的展开,四个季度的考核结果是逐渐增加的。
3 讨论
护士长作为医院一线医护人员的直接领导,要发挥出科学务实的管理水平和领导才能,护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患者提供良好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近年卫生系统主导“要推进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同时又将护理质量管理提到日程上来,要求切实改变护理模式,改进管理模式”[2],不同的行业实践检验证明,绩效考核推行是比较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但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自身专业的护理实践,是每个护士首先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手术室作为辅助科室专门为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脑外科、心胸外科、耳鼻喉科等多个手术科室开展手术治疗,各个科室的手术护理及配合工作皆通过手术室人员协助完成。手术室是医院所有手术患者进行关键性治疗的场所,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有高强度、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其医疗护理质量不仅仅牵涉到医疗安全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关系着整个医院的声誉及长期发展。
护理管理评价是指对医疗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节省人力资源,优化护理模式,减少管理环节,节约医疗空间,推出了一个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经济上的独立,独立的独立性,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必须专注于改革,优化手术室护理管理路径,探索建立科学的,全面的,完整的,系统的和护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评价标准,根据结果的准确、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基于高临床护理人员,目标,提高士气和积极的护理[3-4]。绩效考核(performance examine)在战略方向工作队已定,特殊规格和标准的使用,计算和评价团队绩效的最后阶段和绩效考核结果,以及进一步的工作行为的人员使用后性能有积极的影响[5]。
护理绩效评价是指“护士长和护理人员反复双向通信顺序进程,在动态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护士长和护士同意工作的护士,教师,硕士生导师,护理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是护理工作与企业发展最大的平台”[6-7]。手术室护理绩效评价可根据绩效管理的客观标准,客观评价方案与实际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任务完成的实际情况,并将结果反馈到试验板的工作过程,用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手术室综合素质[8],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潜力的护士,更好地实施护理平台的管理目标[9]。
在医疗和护理工作的护理绩效评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护领域,也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果,但是由于现实中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不同测评小组的判断标准的差异等,使其略有不足[10-11]。本次观察分别从十二项考核模块,取肇庆市中医院手术室的全部护士为研究对象,每个季度对每位对象进行测评,总结手术护理中的优点及不足并进行持续改进,初步的探讨实行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的作用。本研究提供的结论可以看到,绩效管理能有效地改进科室护理的管理水平,改善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工作士气及热情,促进了手术室护理水平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 Noorein Inamdar.Apply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in healthcare procider organization[J].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2002,47(3):179-195.
[2]周菊珍.新形势下病区护理管理理念及模式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5):41-42.
[3]温肖玲.影响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5(1):144-145.
[4]刁秀莲,阳登位,陈艳玲.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患者的行为、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5(2):87-88.
[5]任益炯.国有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4):16.
[6]孙艳.护士绩效考核机制在护理垂直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91-92.
[7]杨秀娣.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0-91.
[8]翟树悦,吴健,陈恒年,范水平.国外医疗机构实施绩效管理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4):24-27.
[9]孙晶晶.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81-82.
[10]黄霜霞,王艳,裴静,等.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研究概况[J].蛇志,2011,23(2):171-174.
篇9
关键词:系统工程;成绩分析评价系统;正态分布;难度;区分度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169.03
0引言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更偏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考试形式也趋于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卷面考试外,有论文的形式,调查报告的形式,实际操作的形式等。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考试形式,考试依然是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门课程也都会产生一个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一方面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用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是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工具,是学生评优、评奖学金的主要依据。每到学期末,老师就要忙于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评价,虽然我院有教务管理系统,但是该系统对成绩的分析是基于总评成绩,且没有对成绩的评价功能,教务部门则要求老师要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评价。所以每学期末教师进行成绩分析的工作量很大,且进行评价时随意性较大,缺乏客观的标准。因此我萌生出研究一个方便实用的成绩分析评价系统的想法,以减轻教师分析成绩的工作量,降低教师评价成绩的随意性。
1相关概念研究
该系统分为成绩分析和成绩评价两个部分,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正态分布状况、难度、区分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下面分别阐述本系统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
1.1标准差
这是反映成绩差异情况的一个统计指标。
整个系统由三大模块组成:数据准备、成绩分析和成绩评价。
数据准备模块的功能是在Excel中准备好成绩的原始数据。成绩的分析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班级的某一门课程进行,因此在数据准备模块设置了课程名称录入和班级名称录入功能,为后面分析评价成绩时选择课程和班级做准备。在该模块中,系统能根据用户输入的课程名称和班级名称,自动生成课程成绩表,让用户完善原始的成绩信息。
成绩分析模块主要实现根据用户选择的课程和班级,对相应的成绩进行分析,生成成绩分析表,自动计算得到各分析指标,给出按成绩排名的名次及生成相应的图表三大功能。
成绩评价模块主要实现根据用户选择的课程和班级进行正态分布、难度、区分度三个方面的评价。
2.4操作界面设计
各操作界面设计如下图所示。
3部分关键代码
3.1成绩分析
3.1.1生成成绩分析表关键代码
P = Application.WorksheetFunction.CountA(Range("C1:C200")) - 1
h = Application.Max([C2:C200])
l = Application.Min([C2:C200])
a = Application.Average([C2:C200])
a = Format(a, "0.00")
s = Application.StDevP([C2:C200])
s = Format(s, "0.00")
Range("H4:N4").Select
ActiveCell.FormulaR1C1 = "实考" & P & "人,最高" & h & "分,最低" & l & "分,平均" & a & "分,标准差" & s & "分"
这部分代码是通过设置变量,从而实现让系统根据选择的课程和班级给出相应的分析指标。
3.1.2生成图表的关键代码
Range("J8:J12").Select
n = Application.WorksheetFunction.CountA(Range("a1:a60000"))
Selection.FormulaArray = "=FREQUENCY(R[-6]C[-7]:R[200]C[-7],RC[-4]:R[3]C[-4])"
Range("J13").Select
ActiveCell.FormulaR1C1 = "=SUM(R[-5]C:R[-1]C)"
Range("K8").Select
ActiveCell.FormulaR1C1 = "=RC[-1]/R13C10"
Range("K8").Select
Selection.NumberFormatLocal = "0.00%"
Selection.AutoFill Destination:=Range("K8:K12"), Type:=xlFillDefault
Range("K8:K12").Select
Range("K13").Select
ActiveCell.FormulaR1C1 = "=SUM(R[-5]C:R[-1]C)"
这部分程序是用来实现计算成绩分布表中各分数段人数和比率的。
Range("J7:K12").Select
Charts.Add
ActiveChart.ApplyCustomType ChartType:=xlBuiltIn, TypeName:="两轴线-柱图"
ActiveChart.SetSourceData Source:=Sheets(ComboBox3.Text & ComboBox1.Text & "课程成绩分析表").Range("J7:K12") _
PlotBy:=xlColumns
ActiveChart.SeriesCollection(1).XValues = Array("60以下", "60-69", "70-79", "80-89", "90以上")
ActiveChart.Location Where:=xlLocationAsObject, Name:=ComboBox3.Text & ComboBox1.Text & "课程成绩分析表"
这部分程序是用来实现成绩分布图的自动生成的。成绩分布图的美化程序可以通过录制宏功能得到,由于这张工作表中只有这一张图,将通过录制宏功能得到的程序中的图的名称改为“1”就可以了。
3.2成绩评价
3.2.1正态分布评价的关键代码
Range("D6:F6").Select
Dim zRange As Range
Set zRange = Worksheets(ComboBox4.Text & ComboBox2.Text & "课程成绩评价表").Range("A2:A200")
ActiveCell.FormulaR1C1 = WorksheetFunction.Skew(zRange)
Range("H6:J6").Select
ActiveCell.FormulaR1C1 = WorksheetFunction.Kurt(zRange)
Range("D6:F6,H6:J6").Select
Selection.NumberFormatLocal = "0.00_ "
这部分程序用来实现自动计算出选定的课程成绩的偏度值和峰度值,并将这两个值填写到评价表的相应位置中。然后系统根据用户所选择的课程成绩的偏度值和峰度值,及合理的偏度值、峰度值范围,从分布偏度和峰度两个角度给出相应的正态分布评价。
3.2.2难度评价的关键代码
Range("D17").Select
Dim dRange As Range
Set dRange = Worksheets(ComboBox4.Text & ComboBox2.Text & "课程成绩评价表").Range("A2:A200")
d = 1 - WorksheetFunction.Average(dRange) / 100
ActiveCell.FormulaR1C1 = d
Range("D17").Select
Selection.NumberFormatLocal = "0.00_ "
上面这部分程序用来实现难度系数的计算,然后系统自动对比难度系数与难度系数临界值,实现难度的评价。
3.2.3区分度评价的关键代码
Worksheets(ComboBox4.Text & ComboBox2.Text & "课程成绩评价表").Activate
Columns("A:A").Select
Selection.Sort Key1:=Range("A2"), Order1:=xlDescending, Header:=xlGuess, _
OrderCustom:=1, MatchCase:=False, Orientation:=xlTopToBottom, _
SortMethod :=xlPinYin, DataOption1:=xlSortNormal
Range("D24").Select
n = Range("a65536").End(xlUp).Row
N1 = n - 1
Q = WorksheetFunction.RoundDown(N1 * 0.27, 0)
Q1 = Q + 1
Q2 = n - Q + 1
Dim fRange As Range
Set fRange = Worksheets(ComboBox4.Text & ComboBox2.Text & "课程成绩评价表").Range("A2:A" & Q1)
f = WorksheetFunction.Average(fRange)
Dim bRange As Range
Set bRange = Worksheets(ComboBox4.Text & ComboBox2.Text & "课程成绩评价表").Range("A" & Q2 & ":A" & n)
b = WorksheetFunction.Average(bRange)
c = f / 100 - b / 100
ActiveCell.FormulaR1C1 = c
Range("D24").Select
Selection.NumberFormatLocal = "0.00_ "
上面这部分程序用来实现区分度指数的计算,然后系统自动对比区分度指数临界值,实现区分度评价。
4应用和验证
以会计1003班统计学基础课程的成绩分析评价为例。首先打开学生成绩分析评价系统,进入首页界面。然后点击数据准备按钮,打开数据准备窗口。在输入课程名称的文本框内,输入“统计学基础”, 点击确定按钮。系统自动创建课程名称工作表,并将输入的课程名称保存在A1单元格。在输入班级名称的文本框内,输入“会计1003”, 点击确定按钮。系统自动创建班级名称工作表,并将输入的班级名称保存在A1单元格。点击创建课程成绩表按钮,系统自动创建会计1003统计学基础课程成绩表工作表,第一行已自动输入“学号”、“姓名”和“成绩”。光标自动定位于A2单元格。将该班该课程的相关信息完善后,打开成绩分析窗口,点击请选择课程后面的下拉小三角,选择“统计学基础”,点击请选择班级后面的下拉小三角,选择“会计1003”。点击生成绩分析表,系统自动生成会计1003统计学基础成绩分析表,并计算出相关分析指标。点击“按成绩排名” 按钮,系统在成绩分析工作表的D生成按成绩排名的名次。点击“生成图表”按钮,系统在成绩分析表中自动生成成绩分析情况表和成绩分析情况图。所有分析工作完成后,最终可以得到图9所示结果。
打开成绩评价窗口,点击请选择课程后面的下拉小三角,选择“统计学基础”,点击请选择班级后面的下拉小三角,选择“会计1003”。点击正态分布评价按钮,系统自动生成成绩评价工作表及成绩评价表,将相应课程成绩复制到A列,并给出正态分布评价的相关指标数值及评价结论。点击难度评价按钮,系统自动计算难度系数,并给出难度评价。点击区分度评价按钮,系统自动计算区分度指数,并给出区分度评价。所有评价工作完成后,最终可以得到图10所示结果。
5总结与展望
虽然目前很多学者对成绩分析系统进行了研究,但是涉及成绩评价环节的较少;符合高职院校成绩分析评价要求,能让高职院校的老师直接使用的就更少。就是高职院校本身的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成绩管理子系统也不能完全满足老师分析评价成绩的实际需要。老师需要在系统中导出的成绩的基础上进行再次的处理,才能得到相关的分析指标。对于成绩评价,老师们基本上都是靠主观进行,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经过测试,该系统可以顺利运行,可以自动生成实考人数、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标准差等分析指标,生成成绩分布图表,并从正态分布、难度、区分度三个方面对成绩进行评价。但是,由于自己知识、资料、开发经验等限制,系统还不尽完善,仅能满足老师的基本需要,成绩评价部分只是对整份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进行了评价,没有涉及到试题的评价,评价指标也较为简单。系统的许多功能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下一步我将根据老师的使用情况,对系统加以改进,进一步与教务系统进行融合,使该系统真正成为老师得心应手的小工具。
参考文献
[1]盛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沈有乾.教育统计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郭熙汉,何穗,赵东方.教学评价与测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加替沙星序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疗效;药物经济学评价
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中细菌生长繁殖引起的、会侵犯尿路粘膜或者组织的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1]。临床表现主要有尿液不正常、尿痛、腰痛等。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常用药物是左氧氟沙星,但是随着生活的多元化,患病率越来越高,细菌的抗药能力越来越强,最终导致药效降低,患者为了治疗疾病,消费越来越高[2]。为了选出更好的治疗方案,我院对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比较并做出合理的评价。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患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中选出90例,男性患者45例,年龄为30-58岁,平均年龄为(44.2±1.32)岁,病程为(1.3±0.2)年;女性患者45例年龄为31-59岁,平均年龄为(45.2±1.32)岁,病程为(1.3±0.3)。把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选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实验组选用加替沙星序贯治疗,14天后对两组的疗效作出评价。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选用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静脉注射,1次/d,200ml/次,连续治疗2周。实验组:患者均选用加替沙星序贯治疗,第1周静脉注射,1次/d,200ml/次,第2周口服制剂替代注射剂继续进行治疗,1次/d,5ml/次。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分为三种情况:治愈、有效和无效。治愈: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细菌学指标和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有效:临床症状、细菌学指标、实验室检查有一项或者两项不符合标准。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恢复正常、细菌学指标、实验室检查都不符合标准。总有效率=(治愈例次+有效例次)/总例次×100%。不良反应:皮疹、上腹饱胀、便秘、恶心头晕。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分析,采用χ珋2检验比较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和加替沙星序贯治疗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7.8%,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细菌清除率为60.32%,对照组的细菌清除率为95.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泌尿系统感染与个人卫生有很大的关系,这种疾病主要是由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一般机体虚弱、抵抗力不强时,会给细菌滋生的机会。月经期间、分娩时机体都比较虚弱,在此期间若不注意卫生,患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性生活也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对照组选用左氧氟沙星,实验组选用加替沙星。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抗菌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临床上常用左氧氟沙星,但是由于药物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并且左氧氟沙星成本高,选用加替沙星序贯治疗的方法会降低用药成本[4]。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综上所述,加替沙星序贯治疗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葛洪娣.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J].预防医学杂志,2016,34(04):225.
[2]李国栋.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Meta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16,39(05):870-874.
[3]李绍成.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A):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