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范文
时间:2023-03-29 18:5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城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城镇化率”指标下,一个现实问题正在引人担忧,那就是农村会不会出现“撂荒”,进而引发“粮荒”?近日在湖北省考察工作时强调,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4、5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所以只有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其实,本届政府反复提到的“新型城镇化”中的“新型”2字,深意所在正是为避免单纯城镇化,导致农村出现土地荒芜的现象。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应该和谐统一,不存有矛盾。从经验来看,城镇化水平越高,农业发展也会越好。保障土地不荒芜,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降低农业综合成本,促进非农产业的开拓,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谢扬表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普遍现象,农村耕地的大量减少,同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一方面,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支持,更离不开市场的培育,所以这不仅是农民要考虑的问题,更是国家要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不能单一靠农产品,也应在农村区域适当发展一些乡镇企业、非农产业等。这样既可与农产品的市场发育相衔接,又可以跟整体城市相衔接,实为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目的。谢扬说:“但问题在于,农产品的国家支持保护政策在逐步完善,而小城镇的政策虽一直强调其重要性,却总把它放置在完全的市场环境中。简而言之,国家的支持、补助和投入现在还相当少。近几年来,地方较为重视城市扩张、强调规模,真正给农民补偿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支持往往不多,因此这种只考虑城市个体,而不考虑农村的大拆大建,应予以防范和制止。”
眼下农业生产成本高,再加上有些耕地的质量和条件较差,加之交通不便,种了之后收成不好、离市场又远,还不如打工挣钱多。于是,农民不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种地,土地才会荒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一部分村庄从地图上抹去,这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过程。要想把农村的生态环境和耕地保护好,帮助农民降低农业综合成本是关键。这包括几方面,一是推进规模化农业,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采用先进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三是帮助农民降低流通成本;四是改善整个农村的基础设施。在农村,改进服务设施、基础保障,特别是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策略的重要体现。改革的方向尽量与市民的社会保障接轨,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肤浅意义上的“就地城镇化”并不实际、准确,要推进城乡一体化,还是得吸引人口大规模到城市去。目前,我国二、三线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潜力还很大,希望真正把土地的城镇化转变为人口城镇化,打破以往制度束缚,为农民创造自主迁移、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优良条件。
篇2
关键词: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城镇化
农民市民化的研究视角
农民市民化是现代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然而在我国学术界,对于农民市民化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公认的界定。但从市民化的主体来看主要包括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成为市民的过程,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农民在身份上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合法身份和相应的社会权利(包括居留权、选举权、受教育权、劳动与社会保障权、社会事务管理的参与权等等)。这是从城市的视角来构建农民市民化,市民化的对象主要是指已经迁移到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第二种观点是指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现有的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因此,市民化过程的实质是农民争取“市民权”的过程。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推动相应的农民市民化过程,其重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导向和学术研究的重点被局限在基于城市视角的市民化过程,主要关注的是那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那部分人和城郊失地农民,把城市化看成是农民市民化发展的重要舞台和载体,这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因此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而是社会权利、角色意识、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一系列变迁过程。农民市民化的最终目的和意义,不是让所有的农村人口都迁移到城市,而是要让所有的人口,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够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逐渐消除城市差别。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必然选择
(一)农民市民化要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相适应
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上,大多把城镇化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因此,我国的城市化不是单向的城市化,即单纯地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是双向城市化,即一方面促使部分农村人口通过多种方式向城市转移,成为城市居民;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加强农村建设,使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达到城市水平,实现城乡的融合,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分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农村城镇化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
在过去的多年中,城市化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了积极作用,今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还会有大量的农民向城市转移,最终成为市民。问题的关键是,一方面,目前我国仍实行高强度的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就业、保障等种种制度仍阻碍着农民向城市流动。另一方面,抛开制度性因素,就中国国情看,占全国人口70%多的农民,通过大量的人口迁移来实现农民市民化,这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由于大量农民迁移到城市,给流入地带来了人口过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已越来越让现有的城市无法接受。一些现象都表明:城市化不能作为中国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舞台,因此,我国农民市民化必须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和使用等方面的差距。推进农民市民化的途径
(一)改变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
1.推进户籍改革,消除农民市民化的体制障碍。首先要打破挂在户籍名义下的种种权利壁垒,取消隐藏于其背后的权利资源分配体系,让农民和市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及民主政治权利和待遇。其次是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户口管理模式,实施以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以职业确定身份,最终实现城乡人口一体化管理。
2.创新土地制度,推进农业规模经营。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长期化和固定化,增强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促进已经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出售长期经营权,使土地规模经营得以实现,推进经营效益。为了防止农民将卖地的收入在短期内用光,各方都应为失地农民的未来生活和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地方政府和土地开发商应共同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把一部分土地收入拿出来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基础账户,并纳入地方统一的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统一管理,为失地农民建立应有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3.按国民待遇原则,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城市已经基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比较薄弱,农民实际上是游离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群体,这是缺乏社会公平的。依据现有条件,我们有选择有重点地展开,分步走,先解决眼前的困难,逐渐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建立平等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导致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如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体制,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建立问责机制,公共财政支出应做到城乡均衡发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和基础设施等的投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按现代城市要素建设小城镇
农村城镇主要是指县辖镇和农村重要中心城镇,在城镇的发展布局和规划上要按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观念来建设,使小城镇具有现代城市的功能。城市在现阶段最为突出的是为生产服务的功能,其中包括市场功能、信息功能、金融保险功能、通信功能等。这意味着建设城市不仅仅是建设居住环境,其首要内容是功能建设、市场建设。在城镇建设中,要把农民纳入到规划中,公共基础设施应作为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加大投入,适度扩大城区规模,提升规模效应,并及时推动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促进现代文明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传播和确立,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生活。
(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就业能力和文化素质提高都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来实现,因此,政府、社会等应担负起这个责任,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面向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从组织上、制度上和机制上进一步确保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民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身的不足和缺陷,要善于抓住机遇,不断超越自我,积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劳动技能,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另外,还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意识,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各种兴趣和爱好,增强市民意识,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五)优化产业布局
优化产业布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体系不断优化。随着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产业的聚集,农村小城镇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改变,城市文化对乡村的影响加大,农村地区的城市性会显著提高。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劳动收入、劳动环境、居住条件、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差距,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从而达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
总之,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城市文明生活、公平享受公共物品的权力等。因此,我们必须有效增加促进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制度供给,突破农民自身素质束缚,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城乡融合,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篇3
一、对*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区设市十六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20*年底,全市有123个乡集镇,61个建制镇,其中国家级重点镇5个,省级试点镇48个,县城以下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乡镇平均建成区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着一个小城镇。恩阳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清江镇近几年来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以每年5—10万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2000人的速度增长。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抓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小城镇成为人口、经济、社会等资源的重要集聚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辐射点,成为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结合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起到了吸纳作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1%。比如,乐坝镇总人口7680人,城镇人口达到6100人,城镇化率达到80%。白衣镇十年来镇区面积扩大8倍,城镇人口增加6倍,达到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基础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20*年底,全市乡镇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条,里程12*公里;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70%;乡镇通电率100%;60个乡镇建有集中供水厂(站);所有建制乡镇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60%的乡镇开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综合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经营超市,促进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阳、清江、乐坝、涪阳和兴文实现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地处深山的空山乡实现了“五通”。
(四)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加快增长,特别是建制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乡集镇。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小城镇。据不完全统计,20*年,全市小城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4亿元,其中二产业6.47亿元,三产业10.63亿元。如,乐坝建镇十五年来,坚持以工业、商贸为主导,去年底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占GDP的8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为4:43:53,提供税收超过2000万元。涪阳镇兴办12家超市,新建1万平方米综合商品交易楼,吸引了一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个体户达到250户,带动了以涪阳、陈河为中心的通江银耳、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
(五)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文化。长赤、毛浴、沙溪、光雾山(桃园)、得胜等镇具有光荣的红色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白衣古镇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著称。恩阳古镇以文化、特色民居远近闻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水宁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清江、曾口、涪阳、铁佛等21个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镇。
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规划明显滞后。城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率仅为27%,绝大部分小城镇没有控制性详规,更没有小区规划。已有的小城镇规划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总体布局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镇规模偏小,90%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乡集镇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城镇品味,基本上是一条水泥路、一排卷帘门,“千镇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由于自身财力薄弱,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投入明显不足。一方面,乡镇政府性债务沉重。据对恩阳、清江、曾口、白衣、元山、驷马、诺水河、广纳、涪阳、乐坝、大河、光雾山12个小城镇的调查,除涪阳已消化全部债务外,其余11个镇政府性债务达到1.25亿元,最少的乐坝镇为140万元,最高的驷马、恩阳达到2200万元,平均达到1000万元以上。制约了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路、水、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不配套。沿公路建设的乡镇,公路与街道功能不清,以路代街、以街代市现象突出;多数乡镇未实现雨污分流,未集中进行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缺乏;燃气普及率仅为0.1%。
三是缺乏产业支撑。城镇经济总体效益不高,产业发展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小、链条短、水平低的状况,产业支撑能力弱。不足以刺激基础设施的快速改善和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的有效积聚,城镇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弱,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同时,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对外交流合作有限,对外开放的水平低,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不强,借力、借势、借资金、借技术发展尚未真正起步。
四是集镇管理水平不高。城镇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求,政府主管部门调控能力较弱。规划应有的指导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作用发挥得不够,随意性明显,重建轻管的现象比较突出。小城镇违法建设屡禁不止,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准确把握小城镇建设在城乡统筹中的功能定位
城镇化直接体现着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一)发挥小城镇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镇是一个行政区域的中心。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一头连农村,一头连城市,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是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在该地域系统内发挥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镇的发育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此,必须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二)发挥小城镇的聚集作用。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当前,大中城市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原因,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满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低成本需要;有利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相对集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利于解决农民离土不离乡,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扩大内需之功效。建设小城镇,可以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发展一个地方的生产,繁荣一个地方的经济,富裕一个地方的百姓。
(三)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工业文明向农村扩散,离不开小城镇,城市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以小城镇为基地,才能尽快为分散的农民所掌握、所享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多要通过小城镇向农村传播。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带动作用,对农村产业的辐射作用。
(四)发挥小城镇促进对外开放的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是农村进步的强大动力。小城镇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起点低、积累少,招商引资难度大,更应该加快建设农村小城镇,充分发挥其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像乐坝镇多年来重视抓小城镇建设,促进开放开发,吸引了大量外地和当地人务工经商,兴办企业,镇域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五)发挥小城镇促进科学发展的作用。要确立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发展的思想观念。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作为体现以人为本、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作为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立足特色资源,打造产业集中区,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三、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舆论导向。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形成广泛共识。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落实市委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需要,是推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需要,是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也是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需要。根据*实际,应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市、县中心城市,完善功能,提升品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一手抓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创新体制、突出特色,把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增强小城镇的发展活力、发展后劲。
(二)坚持规划导向。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按照起点要高、规模适度、分步实施的要求,提高规划水平。明确小城镇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节约资源、突出特色、个性发展,体现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切实避免“千镇一面”的雷同。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选址、规模、标准和设施配置,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镇。一要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二要搞好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包括控制性详规、小区规划、管理建设规划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的规划;三要搞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小城镇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教育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有机地衔接起来,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基础潜力、产业潜力。四要严格实行规划控制,增强规划的严肃性,保障规划的连续性、权威性。
(三)坚持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和效应,推动小城镇建设。一要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农村居民到城镇的入户条件;在小城镇范围内收取的土地出让收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配套费,除按规定上缴集中调剂使用的部分外,其余应全额返还给乡镇,用于小城镇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改革城镇公共设施的价格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价格,逐步实行企业化运作;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按照“等质等量,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土地调整交换;运用灾后重建的政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伐;充分运用村居民自治手段,推进小城镇开发。二要建立财政引导、民间投入、外资进入的多元投入机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资金向小城镇建设倾斜;积极争取信贷投入;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以特许权经营(BOT)、转让资产权益(TOT)方式及资产收益抵押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经营好城镇有形和无形资产,可将市政设施的使用权、经营权实行市场营运,通过转让、拍卖城镇空间、广告经营权、线路经营权、设施冠名权等获得收益;积极利用世行贷款建设重点镇,争取供水设施和历史文化名镇专项资金扶持小城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个人和外商投资建设和经营自来水厂、燃气、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或者经商兴办乡镇企业。
(四)坚持产业导向。兴镇必兴业,兴业才能强镇。小城镇发展必须以产业为依托。应当因地、因镇制宜,找准主攻方向,发展主导产业,避免“小而全”。要通过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产业政策来引导集镇的发展,制定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集中的扶持政策,引导龙头企业、经营者向小城镇汇集,形成产业集中区,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地,既壮大镇区经济实力,又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功能。比如,曾口、恩阳、江口镇可以规划为工业园区;又如,光雾山、诺水河、白衣镇可以建设旅游园区;再如,乐坝、清江、巴州镇可以发展商贸物流园区,涪阳、大河、驷马、尹家、铁溪等地可以规划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
篇4
目前我国乡镇大概四万个,行政村60万个左右,每个行政村一般有10-13个自然村。现在这些乡镇和村几乎都没有环境治理设施,环境治理上我们国家整体上是欠账的。现在每年90亿吨的污水、2.8亿吨的垃圾,绝大部分都没有处理,都是自己排放。有一个形象说法“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农村的饮用水安全,还有3亿人口的饮用水是不安全的,包括土壤污染的问题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整体看,我国环境形势就是这样的现实。
在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方面我们还面临一些农村自身环境污染的特点。我们做土壤污染调查的时候,甚至上百年土壤的金属污染还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禁用“666”,现在有一些土壤还可以检测出“666”。我国从环境保护到现在四十几年,整体设计都是围绕城市和工业设计的,包括法规标准体系、监管体系,面对农村、面对农业很难适应。比如有些畜禽养殖场排污超标,老百姓不断地上告,有些地方部门去执法说你得停产整顿,养殖场所就问执法人员,你让我停产是不给这些牲畜喂养还是不允许它排?再一点就是我国的投入不足,从2008年—2012年国家投入135亿,地方财政146亿,这些投入才治理了4%的行政村,大概2.6万个村庄,所以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有一定的难度。
在农村环保工作的重点思路上,下一步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的综合整治,饮用水安全保护问题,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问题,这是重中之重。下一步还会重点推动全县覆盖,试行全省全覆盖,增加连片整治要求;二是畜禽养殖,“黄埔江漂浮死猪事件”也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国家养殖业比较复杂,今后重点还是在规模化养殖上,密集养殖区管理起来非常难;三是土壤问题,今年1月23号国务院发了近期工作安排提出要实施土壤环境保护工程,实施“以奖促保”的政策,尤其是2013年将会有一些重点突破的工作。
针对今后的农村经济形势,有两方面建议。第一个方面建议关注三大问题:
1.城镇化过程中和农村经济社会尤其是和环境间的联动关系。因为城镇化以后不可能是空壳子的,没有产业支撑的,现在城市里“退二进三”(缩小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退二”退到哪里了?肯定是退到郊区,郊区往往是城乡接合部,往往是重点城镇化的区域。所以到底城镇化对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积极因素是什么?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如何有效应对?这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2.关注农村的土壤安全问题。现在国家重点跟进是耕地和饮用水源地的土壤将作为重点考虑。
3.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在我们大量用人工系统替代自然系统将来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篇5
(一)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之一,也是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户籍制度的改变,打破了固有的“农转非”界限;其次,土地政策发生变化,采用土地使用制度;再有,国家每年规划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城镇公用设施的构建和网络信息化的建设。而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的民俗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改变。
(二)民俗文化。我们常用的定义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表现,能够体现时期性的社会文化状态。但由于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因此,民俗文化会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凸显着变异性。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的变迁
在上文中我们谈到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涉及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本文受论述所限,不能把民俗文化全部罗列分析。因此,仅以河南庙会和嫁娶丧葬为例,探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的变迁。
(一)河南庙会
1.河南庙会。赶庙会是河南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历经千百年,庙会一直是河南百姓祭拜祖先和古代圣贤之地。庙会会期不一,规模也较大。每年农历2月2到3月3,太昊陵庙会盛况空前。“朝祖者来自四面八方,南至南阳、襄阳,东至亳州、阜阳。”从河南风物志的记载中可见,河南庙会历史悠久,盛况空前。
2.河南庙会的变迁。众所周知,传统庙会是以拜神,乞求平安健康、祈子赐福为主。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庙会的发展逐渐在内容上进行着改变,最大的内容变化是由祭祀宗教活动转变为娱乐商贸活动。如今,农村百姓不再拘泥于传统庙会的功用,而是以庙会为依托,进行休闲娱乐。可以说,河南庙会文化的改变是凸显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化变迁的一大典范。
(二)嫁娶
1.嫁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婚嫁是天地人神共同见证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是需看八字、择吉日,还要秉承神迹,渗透阴阳五行学,方能完成一个热闹的嫁娶。旧时的婚嫁是两个家庭之间进行的事务。再说礼仪,有资料对婚姻礼仪的记录:“整整一个月婚姻大礼才算完成。”;在仪式上更是要三拜九叩,上香、放喜炮等。另婚宴规格样式繁多。可以说,旧时嫁娶仍以听天命成分居多。
2.嫁娶的变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思想逐渐向城市化文明靠拢。农村家长在改革变迁中,改变了旧日封建礼教的束缚,以男女婚恋自由为本。在嫁娶之前,无论相亲或自由恋爱的年轻人,家长仅提出个人意见,不能用父母之命阻拦儿女婚姻。自由恋爱的夫妻双方感情基础牢固,不易出现婚姻破裂。
(三)丧葬
1.丧葬。与嫁娶相比丧葬更显得是一场复杂神圣的宗教仪式。农村丧葬习俗繁琐,有五服制度即农村家中有人故去,便要通知五服内的亲戚,并购买大量白布做成孝服、孝帽等,供给穿戴。故去之人的衣服、被褥通常烧掉;在棺材上也极为讲究,比较好的棺材在几千至上万元不等;丧葬礼仪更为复杂,农村通常不发讣告文书,而是请关系亲近或村里掌管丧事的人,逐一将死讯通知到五服内;最终逝者终将入土为安,农村辈分高的长辈通常不愿火葬,而是选择土葬。
2.丧葬的变迁。有资料表明,丧葬习俗在仪式上历经百年的发展变化并不多。其最大的变迁是花费方面与日俱增,自步入城镇化后,家庭收入增加,而攀比心理也层出不穷。可以说,城镇化发展进程能够逐步的帮助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但在进程发展初期,整体收入水平还并不高,特别是在丧葬花销问题上,应继续弘扬勤俭朴素的作风,杜绝并减少一些不合理的浪费和支出项目,尽孝道的同时仍需顺应民族节俭的习俗。
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影响民俗文化变迁的原因及显著特征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影响民俗文化变迁的原因
1.社会环境及生产力。民俗文化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而中国人多数具有从众心理,既对周围的大环境和人群的选择作分析,然后进行选择性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出现,导致社会环境及社会生产力发生变化,由此便产生社会观念的变革。农村百姓大部分不再以耕种土地为生,而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在思想观念上便逐渐的融入到城市文明中。这种随着社会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的观念的改变,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
2.经济基础。在上文中我们提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生产力的改变,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变迁。而在社会生产力变化的过程中,也引发了经济基础的变革。上百年来,我国的农村面临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是极为匮乏的。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经济的富足使农村人的生活观念亦发生重大改变。我们以庙会为例,庙会由最初的朝拜祈福之地,演变为今日的商品交易场所。而这种农村民俗文化的变迁,正是源于经济基础的丰富,而成就了精神生活的富足。
(二)民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1.变迁存在同步性差和不可逆性。民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会呈现出物质、精神和社会等几个层面的不同变迁类别。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在体现的文化意义上变迁不大,但在婚嫁丧葬中所耗费的物质成本有所增加。从中可见,虽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文明意识有所增强,民俗文化发生了一定的变迁,但仍与城市文明存在一定差距。可以说,民俗文化的改变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它与时代的发展相接轨,因此存在不可逆性。
2.农村区域性的显现。民俗的区域性特征是民俗文化在变迁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的显著特征。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民以旧村改造等形式举家搬迁,但传统民俗文化依旧延续下来。而在农村,更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农村民俗文化具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
四、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进程过程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态势启示
民俗文化跟随城镇化发展的脚步发生变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由农业为主逐渐向工业化转变。纵观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文化反哺现象出现。农村城镇化进程使得经济基础成为重点,旧时的文化交流逐渐被经济交流所取代。年轻一辈接受者少许的民俗传统文化,而更多的是从城市文明中获取文化,反哺于长辈。可以说,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青年人所接受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已与城市青年人相差无异。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和城市的界限日渐模糊,而民俗文化也必将呈现出反哺的现象,渐渐走向城市文明。
(二)民俗文化内核的消逝。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沉淀,是精神的渲染。文化思维和文化价值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转变。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农民带来丰厚的物质条件,为农村百姓带来城市现代化的精神享受,但是人们会发现缺少了一种融入感和归属感。不可否认,经济财物的增加,为消费个体带来一定的满足感和充实感,以及被社会认可的自我认定感。而传统的轻利价值已逐渐淡薄,民俗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核也已消逝,不可逆转。
篇6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教育;现状;对策
一、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
(一)农村教育是推进城镇化的基础工程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面貌,对城镇化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城镇化既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产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的过程,这些都离不开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赖于各级各类人才的支撑。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它对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先导性、全面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发展农村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了城镇化的核心。离开了这个核心,城镇化就不可能得到正常、顺利、健康的发展。
(二)农村教育是促进农业发展稳定城镇化的基础
世界城镇化的历史经验说明,发达的农业是城镇化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城镇化提供了充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稳定的农产品来源,而且为城镇工业品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和一部分资金。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和农产品供应不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因而,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城镇化必须以发达的农业为基础和重要前提。而农业的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只有加大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推动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稳定的基础。
(三)农村教育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人”向“城镇人”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但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发展农村教育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途径,这不仅比国家直接投资去安排农民就业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更快、更经济,而且使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更高、就业范围更广阔。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使农民在激烈的竞争中主动把握机会,走出一片新天地。不仅如此,通过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促进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养成,从而帮助他们在居住地域、居住环境和社会职业、劳动条件实现转变的前提下,实现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从“农村人”到“城镇人”的转变。
二、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差距加大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较落后,无论教学场地、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在许多城市学校,有大量的经费推行素质教育,而在乡村学校,由于经费少,素质教育只是喊喊口号而已,很难真正推行。城乡之间教育差距的加大,造成在文化知识、综合素质等方面也存在差距,形成了城乡之间的隔阂。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短缺,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思想观念落后,教育观念陈旧
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困难,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又在农村抬头;再加上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以后,收入微薄的农民,供子女上学已是一个十分沉重的经济负担。受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和小农思想影响,许多农民只看眼前利益,不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到较长期才能显现和不一定显现回报的教育方面。
(三)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下,农村教育、农村学校基本上没有跳出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书生型”的学生,忽视了大批中、小学生毕业后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需求。再加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一样,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缺乏“地方特色”,学校的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农村的特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联不大,学校与当地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联系不密切,出现了教育与学生互不欣赏、互不适应的两难局面。
(四)教师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者的素质对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很大。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专业教育程度低、师资来源复杂、管理松散、工资拖欠严重等多方面原因,农村的公办教师人心思动,民办教师边工作边务农,造成一些农村教师工作责任心、职业意识淡漠。由于缺乏提高进修的机会,农村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远远低于城市,相当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否则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三、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村教育科研工作,实现农村与城市教育的交流
我国农村教育的普及程度、发展水平和规模,必将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教育科学研究应该格外关注农村教育。一方面,理论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要深入了解农村,从农村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教育科研的项目和具体方法,为解决农村教育的实际问题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应逐步培养农村教育管理人员和农村教师的科研素养,因为他们对农村教育中的问题有直接体验和深刻认识,在解决方法上会更多地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
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建设教育网络“校校通”,以此来改革农村教育中教法、教材使用、课程进度的弊端,改善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旧模式,改变教育观念的落后性。
(二)推进人事改革。大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主要的是教师水平和质量的差距。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既是决定农村教育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一大弱项。要通过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的方式,逐渐形成学历较高、能力较强的专家型领导干部队伍;按照中央的有关要求,实行全员聘任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以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同时改革利益分配制度,将教师的工作与收入挂钩,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内在工作动力;提高工资待遇,实行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建立城、镇优秀教师轮流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制度,鼓励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建立新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除学历补偿教育知识技能培训外,还要做好教师教育理论学习、价值观引导、师德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学的学习等重要工作。
(三)构建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发展农村特色教育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就要在普及并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形成并完善以基础教育为纽带的“三教统筹”式的农村教育体系。同时要转变教育观念,实行农科教结合,创建农村教育特色。要调整农村学校的部分课程、专业设置,在选择教学内容、编写教科书、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紧密联系农村的实际情况。突出农村特色;要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适合当地企业需求适合劳动力转移和输出的各类合格劳动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拓宽农村教育投资渠道
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人,始终站在科教兴农的战略高度,“教育兴。百业兴”。为此,当地政府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把它作为战略性任务予以重视和对待。另外,捐资助学,是全社会帮助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增强经费保障能力。要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教育投入的责任,针对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提出新办法,努力理顺农村教育投入的体制问题。要建立规范的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国家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度”,一方面政府提高助学金,另一方面动员广大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参考文献:
[1]李少元,城镇化的挑战与农村教育决策的应对[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I):109―116。
篇7
[关键词] 自下而上;产业集群;农村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3-62-4
Study on the Mode of Rural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Ma Shanshan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Zhengzhou Henan 450004)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resources to the city and the important pulling force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re are many practical obstacles in the top-down urban mode, including urban resources shortage damage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cute urban dual structure, and serious loss of rural production factors and other issues. Therefore, the new mode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should break the routine, combine with resources advantages of our province, sum up success stories, and implement bottom-up industrial clusters based rural urbanization mode, to establish the hub of rural small towns for city and rural towns.
Key words: bottom-up; industrial cluster; rural urbanization
1 引言
魍吵钦蚧是工业化的结果,而新型城镇化是在过去城镇化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城镇化。首先,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尊重农民的城镇化意愿,注重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与参与度,实现农村城镇化。其次,新型城镇化摒弃以往的高消耗、高污染,走一条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用地、保障粮食安全的绿色城镇化道路。再次,新型城镇化首次将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注重四化的互动效应。最后,新型城镇化最终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的的全面可持续化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重视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以往实现城镇化的路径以城市拉动型为主,加大对城市发展的投入,即在已有的城市基础上,扩大城市规模,将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农业生产力转移至非农业产业中,进而实现身份转换,完成农民转换为市民的过程[1]。在自上而下的城市拉动型城镇化过程中,瓶颈难题凸显:一是,城市承载压力不断增加,城市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市二元结构严重等城镇化发展的负面结果不断显现。二是,在发展城市进程中,忽略了农村、农业以及农民利益,造成城市与乡村的非均衡发展,农村空心化加剧,农业生产要素不断流失,导致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所以,新型城镇化在实现路径上应打破常规,因地制宜就地城镇化或农村城镇化,集合农村资源,自下而上,创建新城镇。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既要完成粮食核心区的粮食安全生产以及保障耕种面积,又要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在保护农业用地、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尊重农民城镇化意愿的基础上就地实现城镇化,缓解大中城市在异地城镇化过程中的压力,留住农业生产要素,提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2]。所以河南省适合自下而上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2 河南省发展农村城镇化资源分析
城镇化发展要以自身资源为出发点,既要了解自身的资源优势,又要掌握资源的制约,扬长避短,结合城镇化发展条件、规律,通过政策指导和相关规章制度,内外融合,形成科学可持续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3]。就河南省的发展来说,外部环境已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遇,农村城镇化模式是以河南省基本资源现状为立足点,探索适合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首先,农村城镇化基础条件成熟。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既承载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任务,又要严守耕地红线,与此同时,还要进行以不牺牲农业发展为前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2015年,河南省启动了粮食生产核心区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工程,新建设高标准良田900万亩,并且通过创建农业产业集群和鼓励人们创立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建立适合三农发展的农村合作社,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另外,从2013年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工作,2015年,河南省投资13亿元建设140个美丽乡村,重点培育宜居小镇、中心村和特色村。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美丽乡村的推行为河南省发展农村城镇化提供了充分条件。
其次,农村人口众多。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居多,2015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已达10 722万人,常住人口9 480万人,在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约为4 441万人,占46.8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 039万人,占53.15%,同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790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71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8.03个百分点。从人口数据上来说,农村人口慢慢在转移至城镇,农村人口转移的大头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从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角度看,河南省仍需要转移出大量的农村人口。完成城镇化,须将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按此比率来测算,农村至少还需要转移出约2 195万人至河南省现有城镇中,这是对城市承载力的巨大考验,也是对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后要适应很多诸如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考验。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城镇的现状是河南省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所以对于河南省来说适合发展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即以农村为中心,借助产业集群及乡镇企业,组织新型的农村经营模式,依靠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化。
3 农村城镇化成功案例分析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农村城镇化是从三农问题的核心部分着手,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民以及农村问题。农村城镇化提倡农民靠近家乡的方式来实现城镇化,将农村集中发展成具有特色的小城镇,实现人、业、地等各种要素的结合,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开始至今,较为成功的农村城镇化或者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城镇化模式主要分布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区域,其中较为典型的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模式[4]。
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首批试验区,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是既重要又艰难的环节,珠江三角洲在城镇化初始阶段,主要是自下而上,提升农业增长,发展乡镇企业,并借助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吸引大量外商的直接投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这种从一开始的农村城镇化模式不仅仅解决了三农问题,也积极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全面发展。而现有的城镇化进程中,很多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工业的发展,而忽略农村和农业的利益,造成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所以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是值得我们分析及借鉴的。
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动因主要有:第一,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香港与澳门,并且在发展的初期,国家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扶持,使得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极速发展,且模式多样,较为典型的是顺德县的集体经济模式和南海的非公有制经济模式。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就地转移至非农产业中,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但中国加入WTO后,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后的调整中,事实证明只有形成自己品牌和具有一定市场的乡镇企业才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第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凭借着地理优势以及引进外资政策和劳动生产要素成本低等优势,承接来自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外资的进入,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工业化水平,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动力也从外资投资型向以政府为导向的基础设施建设型转变。
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的成功主要是在于当时的经济环境以及国家给予的扶持政策,农村城镇化的成功也是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力。农村城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受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水平、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没有一种万能的模式来促进农村城镇化,所以农村城镇化要结合当地的资源,以经济发展规划为导向,探索科学可持续化的农村城镇化模式[4]。4 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模式发展政策建议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又是我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既要保护耕地面积和保障粮食安全,又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所以应当根据河南省基本情况以及资源要素,自下而上的推进农村城镇化,整合资源型行政村,形成特色小城镇,并与大中型城市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生产要素等资源互动,实现同步发展、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社会[1]。空间发展结构图如图1所示:
所以,积极优化河南省农村城镇化路径,以产业集群和乡镇企业为核心,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工业反哺农业,农民就地转移至非农业产业中,以河南省资源为核心,借鉴珠江三角洲农村城镇化模式,实现河南省农村城镇化的新型道路。
4.1 注重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一体发展[1]
城镇化既要有工业化的拉力,又要有农业现代化的助推作用,“三化”要有机结合。首先是工业化的发展,工业是城镇化的先决条件,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5],工业化发展可以为城镇带来大量的企业,产生集聚效应,形成外部性的规模化发展,同时企业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且工业的高生产率创造了较高的利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性使得农村劳动力从利益相对低的农业向工业转移,增加城镇人口,这也为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国民经济得到发展,地方政府税收增加,为城镇的基础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其次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原始动力[5],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得农业释放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工业,也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铺垫良好的条件,最后形成城镇化。三化不同步所带来的代价极大,例如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初期,工业发展快于城镇化,造成环境污染,城镇空间布局混乱等后遗症。所以河南省在实施农村城镇化时,首先要摆正三化之间的位置以及关系,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形成绿色集约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4.2 以产业集群为核心,实施农村工业化建设
河南省农村数量多,规模小而散,没有形成集约的发展模式。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最为直接的动因,是实现质与量的农村城镇化重要途径,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应以现有的农业产业集群为依托,集中发展比较优势的产业,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完善产业链,并以产业集群的形式进行招商引资,创建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园区建设的功能既要满足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要为员工以及家属的生活提供便利的条件,即在产业园区中建立生活区,完善园区内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合理布局生产区、行政区、居民区以及文化教育区,使得园区不仅是工作区,而且适宜人们的居住和生活,形成以产业导向的农村新社区。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提倡农民用宅基地置换新社区的住房,享受新社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吸引有条件的农民进住新社区。新社区的不断成长和壮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以及资金流入,为农村新社区成为新城区留下发展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新型城镇是融合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化新型城镇模式。
4.3 提倡农村成为双创主战场
发展农村城镇化,要更加注重民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鼓励本地农民积极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创政策,依托当地资源以及个人优势创办小微企业,生产具有特色的产品。鼓励农民进行双创,一是为本地政府创造收入,二是为当地农村解决就业问题,三是,在农村进行双创,既可以有效地对传统农业进行创新,又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衍生,例如景观农业等。在农村新社区的基础上,提倡本地农民根据自有的资源,创办小微企业和贵传统农业的创新,小微企业数量的不断提升,新社区的市场才有活力,才会缓解本地的就业压力,提升就业率,农民的收入才会相应增加。人们会将自己的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消费提供了其他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市场繁荣,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可以增加新资本品,为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所以,发展农村城镇,要鼓励本地农民参与创业,积极大胆的创新,并为本地农民创业提供资金、技术和规章制度的保障,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4.4 吸引企业进入农村,提升农业生产率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不仅仅要依赖本地农民创建的企业,而且还要吸纳更多的适合本地的龙头企业,吸引龙头企业的模式有很多种:一是提倡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和农业相关技术的形式入股企I,形成企业+农户新型农村合作社,鼓励农民成为合作社的股东之一,参与经营和管理,掌握企业的发展动向,提升农民的积极性。二是,由当地的政府与农村管理者负责寻找企业,帮助农民进行专业化的生产,提升农业生产率,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产品。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释放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要素资源,并且企业的进入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市场,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市场销售能力,培养新型农民,进而使得当地的小企业形成规模化,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4.5 以资源禀赋探索适宜的农村城镇化模式
农村城镇化是从城镇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每一个农村或者部分农村存在不同的情况,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农村的资源进行产业化,探索适宜当地的农村城镇化模式,这些模式中也存在较为成功和典型的案例,比如,湖北武当山,以“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了当地的城镇化发展,并保障了农民的长期利益,使得农村城镇化更具可持续性。河南省很多地区也有旅游资源,借此资源发展旅游业,应鼓励农民借助旅游业创建小微企业,为当地旅游业提供配套的服务设施。另外,河南省已存有较为成功的农业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为核心,发展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率,鼓励村与村的合并,使得农业的发展更为规模化。据此分析,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资源,所以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农村城镇化的模式。
5 结语
城镇化的过程看似是将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中,实现地点转换到职业转换,最终完成身份转换的过程,但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从农村人口转移的角度来看,河南省的城镇要承载较大的压力才能完成三种转换,很难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目标。但是,农村城镇化的提出克服了现有城镇化进程中的障碍,自下而上,以农民的意愿为核心,村与村之间不断地合并扩大,最终形成城镇,完成了三种转换,农村城镇化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
参考文献:
[1] 厉以宁,艾丰,石军.中国新型城镇化概论[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
[2]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82-100.
[3] 魏人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解决七大失衡问题[J].经济纵横,2013(9):12-15.
篇8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居民消费,机理分析,回归分析
一、引言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受国际经济低迷的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面对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状况,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的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创造供给,而城镇化创造需求。城镇化在扩大需求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显著的。有研究指出,如果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0~15个百分点,未来5~10年的居民消费率就有望从35%提高到50%,即提高15个百分点,而最终消费率可由不足50%提高到60%。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严重不足是启动内需的严重阻碍,而城镇化是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对城镇化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1990-2012年的相关数据对城镇化与农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二、城镇化促进农村消费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城镇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一)城镇化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增长慢是制约农村消费的关键。城镇化的建设将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伴随着资金、技术的涌入,行业的发展(尤其是服务业)将会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同时,城镇化能有效促进农村生产的工业化,提高农民生产效率,形成规模经营。这些都能提高农民对于收入的预期,进而提高即期消费的比例。
(二)城镇化有利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拓展农村市场。长期以来,由于消费成本的制约,农民很难享受到城市消费市场的服务与质量。而且信息的闭塞导致农村消费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再加上配套设施和产品售后服务质量跟不上,制约了农村消费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将改善交通、水电、通讯、医疗卫生以及文教娱乐设施条件,有利于降低农村居民的消费成本,大幅提高消费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城镇化会促进农村商业、信息业、文化娱乐业等的发展和完善,为耐用消费品的推广和普及创造条件,拓宽农村市场。现代化的消费品将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农村,提升农民的生活消费层次,有利于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城镇化有利于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城镇化能够较好的实现城乡的对接,从消费领域来说,它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优化农村产品供需结构,从而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现阶段农村居民节俭、滞后消费的观念是农村消费增长的主要内在制约,而城镇化的过程是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方式辐射农村的过程。根据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消费水平不仅受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与周围人们的消费水平有关,即周围消费环境对其有正的“示范效应”。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将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再加上示范效应的作用,农村居民消费必然会从生存性消费逐步转向发展性消费,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将会增加。
三、城镇化对农村消费的回归分析
本文通过1990年-2012年的城镇化率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回归分析来研究城镇化对于农村消费水平的影响。以X表示城镇化率(%),Y表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元),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Y=-4441.875+182.109X
该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为0.885。采用F统计量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计算得F=160.989,观测的显著性水平P0。给定显著性水平,由于,因此拒绝原假设,可认为Y(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X(城镇化率)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提高182.109元。
接着本文通过对1990年-2012年的城镇化率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回归分析来研究城镇化对于农村消费结构的影响。以X表示城镇化率(%),Z表示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得到以下回归方程:Z=81.240-0.841X
该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为0.969。采用F统计量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计算得F=652.828.,观测的显著性水平P≈0。给定显著性水平?琢=0.01,由于P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我国城镇化对于农村消费的积极影响是大于消极影响的,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四、结语。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消费的作用机理,并且采用我国1990年-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能够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在当前力求拉动内需的背景下,应注重城镇化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积极影响,保障城镇化的质与量,为启动农村消费注入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方辉振.城镇化创造国内需求的机理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3):51.
[2]蒋南平,朱琛,王向南.中国城镇化与农村消费启动——基于1978- 2009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消费经济,2011,27(1):23-26
[3]孙虹乔,朱琛.中国城镇化与农村消费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5):90-92
[4]于淑波,谷文博.基于相对收入假说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探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1(6):105-109
篇9
《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99%,两者之间存在着162%的差距。我国城镇化率的计算对象为城镇常住人口,尤其是将居住在城市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纳入统计范围,但这一群体数量并不稳定,流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从城镇化的实质性意义上讲,单纯的城镇化率并不能准确反映出城镇化的质量,虽然其数值在不断提高,但纳入统计范围的流动人口只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工人,而并非真正的市民家庭。
近年来,“举家进城”“家庭团聚”“家庭发展”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追求。2016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开始凸显,全国247亿流动迁移人口中,越来越多的是举家流动,第一代农民工曾经经历的抛妻离子、亲人相隔式的流动模式正在悄然改变。以农村家庭为单元的整体城镇化看似农民自身的家庭发展问题,实则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解决好的社会问题。家庭城镇化既涉及个人幸福,也关联到家庭成员的幸福。家庭城镇化更容易使个人产生安全感、归属感,有利于增强幸福感,体现社会的人文关怀。在城镇化过程中,大批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镇,他们个人进入城镇工作生活相对容易,但农村家庭的城镇化成本很高。受个人能力、经济实力、社会体制制度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当前农民家庭城镇化的羁绊还比较多,成为融入城镇的沉重负担,这种负担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由此产生了家庭分裂,引发了家庭成员留守、隔代教育、候鸟式迁移等问题,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和良性发展。无论从现实需求来讲,还是从国家城镇化战略目标来讲,家庭城镇化是更具人情味、更具幸福感和稳定性的城镇化,是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S着家庭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单元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的不断凸显,家庭在城镇化研究中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王兴平等界定了家庭“三元耦合”式城镇化的内涵,并对一些地区家庭城镇化进行了持续跟踪和实证研究。李卫民以家庭流动人口为视角,研究了城乡关系重构下乡村人口城镇化的微观进程。王绍琛、周飞舟以内蒙古赤峰市为实地研究对象,研究了打工家庭的城镇化问题。夏璐以家庭的内部分工与支出优先次序为研究重点,分析了家庭城镇化问题。施远涛以家庭为视角,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逻辑、困境及政策变革。陈宏胜、王兴平研究了家庭城镇化的路径,提出构建与家庭城镇化需求相适应的城镇化空间格局。①综合来看,学者们有的关注宏观的政策支持,有的关注家庭内部的微观变化,有的关注家庭城镇化的路径,有的关注家庭城镇化的实证考量,有的还构建了家庭城镇化的研究框架,但大多从单个学科或某一层面研究相关问题,从家庭全域发展的视角,综合分析家庭城镇化的研究还不多,本文尝试以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为指导,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二、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的主要观点
家庭思想是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整理摩尔根关于家庭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家庭问题,提出了诸多科学的家庭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的起源及发展形态。家庭属于历史范畴,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从较低的形式进行到较高的形式。恩格斯指出: “最初不是家庭发展为氏族,相反地氏族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自然形成的原始形式。由于氏族纽带开始解体,各种各样的家庭形式后来才发展起来。”[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家庭形态的发展变化,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和制约的。马克思指出:“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3]恩格斯把家庭概括为:血缘家庭(血婚制)、普那路亚家庭(伙婚制)、对偶家庭(偶婚制)、一夫一妻制家庭(专偶制)等几个阶段,为家庭的产生和发展勾勒出了大体的轮廓。
2家庭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唯物史观的视角,始终把家庭置于社会发展过程来考察,揭示家庭的本质。他们指出,家庭主要担负着两项任务:一项是作为生产人的单位,为家庭和社会生育更多的人口;另一项是作为生产物的单位,为家庭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就是家庭。”[4]80“生命的生产, 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4]80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家庭看作人类生产的社会基本组织,从深层次讲,家庭既体现着物质关系,也体现着社会关系,家庭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3家庭伦理。家庭伦理在维持家庭和谐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家庭伦理的基础是两性的自由平等。“现代的专偶制家庭,它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它过去那样,它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我们可以推想:它还能更加完善,直到达到两性间的平等为止。”[5]此外,还谈到爱情、婚姻和家庭责任等问题。恩格斯指出:“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6]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7]列宁还谈到了恋爱行为的社会内涵:“恋爱牵涉到两个人的生活, 并且会产生第三个生命,一个新的生命,这一情况使恋爱具有社会关系,并产生社会责任。”[8]家庭伦理是任何一个有着正确家庭观的人都必须重视的,也是必须严格遵守的。
4家庭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用发展的视野看待和分析家庭的发展问题,他们对未来的家庭有着这样的预期:“个体家庭就不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了,私人的家庭经济变成社会的劳动部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业。”[9]从中可以这样理解未来的家庭:首先,生产力始终是贯穿家庭发展的一条主线。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人类家庭形态演进的决定性力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会产生与此相对应的家庭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预期的未来家庭形态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下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其次,家庭的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私人的家庭经济变成了社会的劳动部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业。在这样的家庭发展形态下,家庭的一部分职能由社会担负,这就为家庭成员尤其是妇女参加社会劳动提供了可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得她们不会被排斥在社会劳动之外,有个人的劳动所得,有经济地位上的独立,有自主的社会事务参与权等等,社会进步会使两性之间在物质生产方面的差异不断缩小,使夫妻地位不断趋于平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真正平等和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视域下的家庭城镇化问题分析
家庭作为基本的社会单元,承载着个人的梦想,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良性发展的基石。以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为指导,剖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家庭问题,推动以家庭为核心单元的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家庭离散问题。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家庭形态的发展变化,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和制约的。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在短期内还无法打破,新型城镇化建设也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传统的农业家庭向城镇家庭转型升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家庭形态发生着变化。2015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首个《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家庭发展在诸多方面都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流动家庭与留守家庭成为常态家庭模式,流动家庭的比例接近20%,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留守妇女占比超过6%,留守老人接近1/4,数据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单纯的人口个体流动而非家庭整体流动,使得传统家庭承载的子女教育、老人赡养、情感交流等基本功能不断弱化,家庭发展面临一些特殊困难,突出体现在教育教养、生活照料、大病治疗、养老保障、精神慰藉等方面,且这些问题还在不断加剧。
2家庭融入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家庭承担着两项生产任务,体现着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无论是何种生产任务,无论是何种关系形态,家庭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发生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新型城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既要有丰富的硬件设施,也需要高素质的城镇居民。农村人口融入城镇的过程,是开阔视野、增强知识、提升技能的过程,也是思想意识、精神生活、整体素质的持续提升过程。分散的农村家庭逐渐集中到城镇中去,如何接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具备文明素养的新型城镇家庭,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单从家庭成员个体人际交往来看,农村既是农业生产场所,又是社会生活场所,传统农民的生活生产活动往往局限在一定区域范围,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是农村人际关系的基础和纽带,一旦进入城镇,熟人社会被打破,原来的社会联系被分散或者弱化,相互间的思想交流也不再像农村那样便捷,加之生产方式大大转变,生活节奏大大加快,迫切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建立新的社交网络,进一步冲破乡村相对封闭的圈子。另外,小农意识的存在、文化素养整体不高、法治观念还需加强、陈习陋俗还需革除、休闲娱乐方式有待提升、文明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也将伴随着农村家庭城镇化的发展而愈益突出。
3家庭伦理问题。随着城镇化的深度推进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大量涌现,在农村家庭生活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传统农业社会所形成的“男耕女织”的家庭模式和传统的婚姻生活受到了挑战,焦点是打工农民夫妻双方异地长期分居。通常情况是男性离开故土,脱离农业劳动生产,首先转移到异地城镇,转移到更优势的产业上去,在故土留守的妇女代替男性,填补在农业生产中的空缺,家庭主要成员的分离,产生了过渡时期的婚姻家庭以及由此引发的家庭伦理问题。近年来,一些远离家庭的农民工个体组建起了“临时夫妻”。这是在异地打工的男女双方以“家庭”方式或暗或明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照应,借以弥补夫妻长期分居所产生的感情和生理需求缺位的问题,当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团聚时,“临时夫妻”自行解体,其显著特点是不触动原有的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关系。“临时夫妻”有其辛酸和?o奈,但毕竟是违背了家庭的道德伦理,对各自爱人出现了情感背叛。与此同时,留守妇女的数量也很庞大,同样承受孤单寂寞之苦,夫妻双方长期异地分居生活,严重影响着家庭的和谐幸福,在个别农村地区,也有留守在农村的男女走到一起,出现了农村的“临时夫妻”,还有个别妇女甚至遭受害,涉及到法律问题。这些家庭伦理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4家庭发展问题。家庭的发展,从大的层面讲,涉及整个社会发展,涉及城乡不同家庭的发展;从小的层面讲,涉及个体家庭发展,涉及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城镇倾向,城镇家庭在公共政策、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都拥有农村家庭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加之,在市场作用下,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要素向城镇流动和集中,城镇化进程越快,各类要素向城镇聚集的就越快,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农业生产资源投入不够,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缓慢,使得农村的发展又处于后劲不足的境地。目前,在一些地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农村家庭中出现了人口空心化现象,并由此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空心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不可能短期内将农村家庭都转移到城镇去,城镇没有这么大的综合承载能力,而且全部家庭的城镇化也不现实、不科学。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所确定的2020年城镇化达到60%左右的目标,届时仍将有5亿多农村人口,如何推进这5亿人口的发展,保证农村能留住人才,农业能稳步发展,农民家庭的幸福指数能不断提高,这也是新型城镇化在现阶段和未来一个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
四、破解家庭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思路建言
我国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决定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家庭城镇化的实现应当采取不同模式和路径,综合考量家庭的结构形态、迁移方式和发展诉求,制定精细化、精准化的策略,科学合理、有序有效地推动家庭城镇化。
1加强家庭城镇化的宏观指导和政策配套。推进家庭城镇化要从个体层面转向家庭层面,国家搞好顶层设计,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加强落实。我们看到,十以来,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主要有:2014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2016年7月出台《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2016年9月出台《关于建设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的实施意见》,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等等,从户籍、财政、土地、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的家庭城镇化,国家层面应当更多地关注家庭生产、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在战略导向、政策法规、工作机制、社会环境等方面给予更加有力的引导和支持,逐步建立和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一居住一公共服务”三维框架下的面向农村家庭城镇化的支撑、服务、保障和发展体系。地方政府层面应当结合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实际,统筹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城镇化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促进推动机制、城镇化发展投融资机制、农村家庭向城镇转移促进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实施积极的、发展型的家庭城镇化战略,让农村家庭有实力进城,有能力在城镇住得下、留得住、过得好。同时,要看到家庭城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充分考虑到社会转型期由于人口流动问题的复杂性,单亲家庭、留守家庭、零就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还可能继续增多的实际,加大对单亲、留守、零就业、孤残等特困家庭的政策支持和针对性帮扶政策,采取一系列普惠政策措施,帮助所有家庭实现良性发展。
2加大社区建设和发展力度。《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指出:“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农村家庭的社会融入融合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加强社区建设有利于解决好这一问题。社区是现代社会人口集聚的主要方式,它能够通过提供良好的环境维系家庭的稳定,也能通过引导教育促进家庭很好地成长发展。社区建设要以城乡居民家庭需求为导向,积极整合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要在落实社区生活服务、矛盾调解、社会治安等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重点发挥好社区的思想文化建设和教育培训的阵地作用,利用社区内的各种平台,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思想宣传、文化体育、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法治教育、技能培训等活动,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使城镇原有居民家庭的幸福指数更高,使城镇新居民家庭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和融入城镇生活,促进城镇流动人口家庭逐步培养起城镇生活所需要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和工作能力。要通过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大力弘扬倡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树立健康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弘扬文明家风,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促进家庭发展建设迈上新台阶。
3关注农村流动人口婚姻家庭生活。家庭城镇化过程中的家庭伦理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按照社会学的观点,家庭、婚姻和性作为个人生活与社会运行的中介,是一种系统整体的存在,是人类的初级生活圈,也是最深刻、最直接、最重要的人类关系。夫妻是家庭的核心主体,婚姻生活也是家庭生活的关键,因此对家庭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家庭婚姻理论问题,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稳妥地解决好。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予农村转移人口家庭中的夫妻更多的关怀,要积极发挥好多方面的职能作用,共同为夫妻团聚、婚姻和谐、家庭发展提供条件。流动人口输入地的政府部门要积极为家庭城镇化提供便利条件,人口输出地的政府部门要重视对留守妇女素质能力的培训,为其进入城镇培养必要的劳动技能,让她们能够在城镇找到工作,通过自身努力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助推农村家庭自食其力走进城镇。作为企业,也应该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保障劳动者权益,积极为农民工提供带薪探亲假期和其他形式的休假,同时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在城市居有其所,比如提供夫妻房,为夫妻在同一单位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等等,使农民工能够在城里安得了家。对于进入城镇的未婚农民工,企业和社会也要积极提供交往平台,保障其正常的情感交流。
4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状况,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是否能够真正惠及全民,决定着家庭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政府部门要切实按照党的十提出的“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的要求,发挥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目标,积极寻找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衔接与统筹的突破口,重点完善社保、教育、卫生、医疗、就业、住房、生态等领域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效能,实现流动人口与城镇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上享有同等权利,保障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家庭和城镇家庭享受同样服务。同时,要不断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引入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加快公共服务建设,扩大多方参与承接公共服务的新途径。动员市场主体、非政府组织、民间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并不断加强对这些社会组织的扶持、引导、规范和监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努力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渠道多样化、供给内容丰富化的格局,逐步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家庭不断增长变化的多样化需求,促进社会公正,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家庭城镇化的后顾之忧。
5统筹推进城乡家庭发展。家庭城镇化是要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既让进了城的农村家庭和原有的城市家庭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也让继续留在农村的家庭从中受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最终让城乡家庭共享城镇化的发展成果,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所倡导的家庭发展。为此,要真正树立起城乡互容互惠发展的理念,实现好城乡两个地域、两种家庭的统筹发展。农村家庭城镇化不能单向依靠政府自上而下通?^行政手段推动,而是要充分尊重家庭意愿,让家庭自主选择。要兼顾城乡发展,尊重农民主体意愿,充分考虑当前家庭发展的阶段性、特殊性、差异性等特征加以科学指导和合理引导。同时要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盘考虑,有机结合,通过长期、持续性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设置,释放农村发展的活力,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促进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让更多的家庭从中受益。
篇10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改变过去以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策略和城市偏向策略,以农村城镇化发展为核心,采取根据地区差异化分步实施,以县域为单位先科学规划再有序推进,实施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农村城镇经济模式,以信息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等措施,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我国城镇化现阶段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现状特征。学者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部分学者是通过区域的角度对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如有学者对我国四大区域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或者分析某两个区域的发展差异,或者对某个区域内的一些省区市的城镇化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也有研究只聚焦于某一省份城镇化发展现状。尽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镇化现状进行分析,但是得出的结论却是很相似的。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领先,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较低,东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虽然居中,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省(区、市)域之间差异也较为悬殊。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1.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
在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的功能,是农民生活与生产的主要来源,土地被农民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陷入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了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完善,进城农民也没有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二是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经营效益不高,进城农民的收入不稳定;三是土地流转形式单一,信息服务不到位,流转操作不规范,没有形成市场化运行的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对于企业和大的承包商而言,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多,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可能会面临不确定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尤其是偏远地区,很难激起他们土地流转的热情。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大量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了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却被城市边缘化,称之为农民工,没有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一是由于进城农民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福利待遇,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就业农民无法市民化;二是进城农民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在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就业竞争没有优势;三是就业农民所期望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形成了短缺与剩余并存的现象,这些原因导致了部分就业农民处于城市与农村的游离状态。
3.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制约因素
我国城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却仍然比较薄弱。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是以新农保为主,以企业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制度为辅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实现了基本保障全覆盖。但这却是低水平的全覆盖,一是农村社保的种类少,项目不全;二是农村社保的实际获益非常有限;三是城乡保障制度不统一,没有建立城乡保证制度统筹制度,尤其是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导致农民不愿放弃土地成为城镇居民,进而导致农村户籍制度难以进行。
三、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1.根据地区差异化分步实施农村城镇化建设
我国农村是一个极为复杂、极为不平衡的特殊生活区和特殊劳动群体聚集地,由于受地理条件、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各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先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设农村城镇示范点,取得经验和效果后再进一步推广与实施,将农村城镇化建设与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等目标结合起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灵活合理流转,集中农村土地资源,逐步形成农业现代化的集团经营模式,促进传统农业向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
2.以县域为单位先科学规划再有序推进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地大幅度下降,各级村、组集体面临着规模缩小的问题,土地粗放经营甚至土地闲置的现象日趋严重。应以县域为单元,做好规划与布局,首先,要对农民群体进行细分和推测,计算就地农村城填化的农民总数;其次,以县为单元进行总体部署,在县域范围内,根据城镇规模与人口比例集中建设数量确定的小城镇;再次,要事先规划好支撑产业,确定产业所能容纳的就业农民数量,以及建设相应的配套生活设施,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最后,把握规划原则,保护耕地,耕地是最珍贵的资源,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少占耕地,还要建立完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即对于进城后的农民应退出在原村的宅基地和住房,杜绝农民闲置大面积住宅不用的情况下又占据新资源的现象。
3.实施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由于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农民群体已经高度分化,大致为四类:一是以纯农业为生的传统农民,二是徘徊在在城乡之间农民,三是完全脱离农业长期居住在城镇的现代农民,四是生长城镇基本没有农村概念的新生代农民。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逐步解决现有2亿多和每年新增1000多万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分类推进的原则,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全面放开小城镇的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小城镇的限制。
4.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有相当数量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征用,农民赖以生活与生产的土地被流转与征用后,就变成了失地农民。农民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还有相应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保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首先要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其次,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最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建立定额补助、责任分担、缺口自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机制,探索可靠稳定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和有效运营、严格监管的机制,促进社会保险基金平衡。
5.构建特色化、产业化、现代化、农村城镇经济模式
一是充分发挥当地农村城镇的资源优势,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优质农业资源向高端品牌化产业转化;二是着力发展农村城镇的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提升资源集约利用,实现能耗综合控制、产业集聚、延伸农业产业链,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将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对农村城镇经济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城镇金融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大中型银行延伸至农村城镇,并加快农村城镇股份制银行的发展组建步伐,拓宽农村城镇资金供给渠道。
6.以信息化促进农村城镇发展
一是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依托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二是以信息化拓展农业产业化活动空间,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率;三是围绕农村城镇的主导产业、特色产品等,建立交易平台等电子商务系统,产品购销信息,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城镇企业与居民利用电子商务系统进行产品交易;四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农村教育、健康医疗、社会保障等文体事业发展,促进农村城镇管理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积极发展智慧医疗,提高农村城镇的文化旅游服务水平,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等。
结语:
农村城镇化是改变我国农村的传统小农经营意识,剥离单位农民同土地直接的关系,构建以城镇化为核心的多元化大集团经济模式,集聚发展以工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构建以养殖、种植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集团经济模式,建设各具特色、功能异同的有中国特色“农村城镇化”,形成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市场组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娜.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0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