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工作会议范文

时间:2023-03-18 21:2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化工作会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镇化工作会议

篇1

全面完成推进新型城镇化年度目标任务

住房城乡建设厅

 

今天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对2013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我们要按照这次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印发的《关于2013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及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加快城市新区建设,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新区建设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主要途径。要把加快城市新区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增强新区承载人口和吸纳产业的能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加快发展。

一要科学规划城市新区。坚持集约、绿色、低碳的先进理念,高标准、高水平地加快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市政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要针对我省人多地少的省情,积极探索“城市上山”、“产业园区上山”和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城市发展新途径,高效利用土地等资源,注重城市自然山水保护利用和生态绿地系统建设。

二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建设的原则。严格新区项目建设次序,优先安排供水排水、供电供气和广电通讯等设施及地下配套管网管线的建设,积极推进综合管廊管沟建设试点。新区要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建设完善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地下管网工程要争取一次规划到位、一次开挖埋设完成。

三要加快新区项目建设。积极采取多种渠道筹措新区建设资金,加快新区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省新区建设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必须在6月30日前开工,到年底形成60%以上实物工作量。今年,全省要完成新增建成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二、推进城市旧城更新改造,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在加快新区建设的同时,要把旧城更新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加快推进。

一要树立改造新思路。旧城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降低过高的人口密度。这些年来,我们所习惯的旧城改造方式虽然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人口密度进一步加大,交通堵塞更加严重,居住环境质量进一步下降,市政公用设施不堪重负,因高强度开发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加剧。因此,必须要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因地制宜,采取改扩建、综合整治、原规模拆除新建等多种方式进行旧城更新改造。在旧城更新改造中,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旧城改造降低人口密度,改善交通条件,增加绿地空间,提高城市品质。

二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这些年,一些地方在旧城改造中盲目大拆大建,历史文化建筑、优秀近现代建筑不同程度破坏,有些地方破坏程度还比较严重。因此,在旧城更新改造中,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建立保护名录,凡列入名录的建筑要严格保护,不得随意拆除;要严格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加大保护力度,保护城市的传统格局、历史街区、建筑庭院、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遗存,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内涵。

三要鼓励支持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要借鉴国内外旧城更新改造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积极支持居民自主更新改造。各地要积极研究财政、税收、土地、金融支持政策,加大推进力度。今年有旧城更新改造任务的市州至少要确定1个项目,采取居民自主更新改造的方式实施。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加快小城镇发展对于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农民就地就近低成本城镇化,同时农民也更容易融入城镇生活。要通过开展“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带动全省小城镇加快发展。

一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小城镇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工业镇要着重提高对工业园区的支撑和服务配套能力建设;商贸镇要着重加强商业街区、集贸市场和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旅游镇要着重塑造文化风貌特色,完善提升服务接待能力建设。

二要关注民生,解决突出问题。试点镇要实行雨污分流,着力抓好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要按照“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的原则,做好垃圾收集和清运等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改变小城镇环境“脏、乱、差”的突出问题。

三要加强管理,提升水平。目前小城镇建设普偏存在规划水平不高、建设标准偏低、建设质量差等问题。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试点镇要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加快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今年上半年要全面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并严格实施规划;要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监督管理力度,镇区房屋建筑必须要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增强抗震设防能力,提高建设质量;要把镇区的危旧房改造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各地要摸清情况,制定方案,分步实施,加快推进。

四、启动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一要高度重视农民工住房问题。当前,农民工进城的最大难题是住房问题,政府有责任提供帮助。将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各地要按照这一要求,切实履行解决农民工住房困难的职责,将农民工住房保障作为一项长期性、制度性的工作来抓。

二要确保完成今年农民工住房保障任务。今年全省30%的公共租赁住房要向农民工定向提供,各地要按照下达的目标任务抓好落实。5月底前锁定具体房源,制定和公布农民工住房保障准入办法,及时接受农民工申报并按程序审核。各地房源、准入办法、入住情况要按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制度的规定向社会公示公开,并报住房城乡建设厅。

三要加大建设力度提供更多房源。要加大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力度,认真落实省政府规定的商品住房按5%的比例配建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定,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支持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集体宿舍类公共租赁住房,为农民工提供住房。

五、大力发展建筑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建筑业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在7%以上,建筑业从业人员已突破500万人,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人口,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也将为农村人口转移和增加就业岗位发挥重大作用。今年,全省建筑业企业要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各地要层层分解落实,进一步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企业,加强劳务基地建设,组织成建制的劳务输出,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六、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篇2

今天,我和建中同志现场察看了天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保大厅、市中区舜玉路街道办事处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竹兮同志介绍了我市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开展情况。总体上看,医保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资金保障充足,软硬件配备到位,人力准备充分,宣传发动深入人心。从二天半时间就有1.2万余人积极参保这一效果看,说明劳动保障、财政、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工作到位,措施得当,下了功夫,同时也说明了这项工作是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是一项民心工程。下面,就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我谈几点意见:

一是明确目标,加快推进。

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我市承诺的为群众办理的12件实事之一。目前,我市仍有近78万城镇居民缺少基本医疗保障,要尽快将这一群体纳入医疗保障覆盖范围,使城镇居民病有所养,实现社会公平和发展成果共享。今年,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年底前参保率力争达到60%以上,惠及46.8万居民。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抓紧抓好,时间往前排,工作往前赶,周密部署,严密组织,措施有力,扎实推进,努力扩大参保覆盖面,不折不扣完成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对市民的承诺。

二是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各级各部门要有大局意识,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劳动保障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实施和工作指导职责。财政部门要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完善基金管理办法,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和安全运行。公安部门要加强户籍管理,严格审查新立户口,确保“以家庭为参保单位”的原则真正落到实处。教育部门要将在校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统一办理参保手续。民政部门要提供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的有关资料,保证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身份准确无误。卫生部门要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管理,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舆论媒体要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的浓厚社会氛围。其他各部门也要按职责分工,主动配合,形成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强大合力。

篇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发展定了调,作出布署,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人口城镇化,不要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有区别、有序地对待大中小城市的落户问题,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等。两会始终强调的是稳,稳中求进,求改革创新。把民生放在首先考虑的地位,把老百姓能够直接得实惠的改革摆在优先位置,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注重实效,取信于民。总之,中央以上两会是对十八届三中会全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总部署总动员的具体落实和具体安排。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控风险列为重要任务,这也是要特别注意的。

资本市场也是改革的重要领域,股市的稳步发展牵涉众多中小股民的切身利益。随着上述各项改革部署措施的具体落实,股市发展的曙光也将渐显。有人认为,“中高速”经济增长的共识代替了“高速”增长的认同,利息上升空间较大,2014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可能比不上2013年。但也有人认为,改革将会使经济出现新催化剂,外需继续改善会使经济增长提升,资本使用率会有所提高,明年经济增长或会超8%。因此,对股市的预测是:更乐观。由此联系到第三低点(2132点)至第四低点(1849点)之可能的低点循环规律及这之间可能的之前出现的1949点的反弹行情的预演,明年年中可能出现一次第五低点反弹前的反弹行情的预演,而根据低点循环规律和大行情循环出现规律,第五低点之反弹很有可能出现在2014年或2015年初,而且,此一低点之反弹极有可能演化为第五轮大行情的产生,这很可能也是股市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全面改革决定以及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初步成果的反映。这完全符合求稳的核心要求。

由于以上所述的规律还属投机炒作市规律。因此,明年随着新股上市核准制的实行,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的修订,退市制度的落实,借壳上市制度的修订,优先股发行的落实,那些上市不是为了造假变现提款走人而是实实在在做实业为股民谋利益,如落实分红的企业会受到股民的欢迎,投资分红市规律将会开始起作用。这样股市在资本市场的真正作用才能明显发挥出来,才能对我国的金融改革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篇4

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站在改革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针,对土地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发展、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进行了整体部署。

众所周知,中国城镇化过去多年走的是粗放扩张、大量占地、破坏环境的发展老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些地方在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和城镇化发展中,也出现了乱占滥用土地的新苗头。应当说,这些问题的出现与规划管控乏力有一定的关系。

今后,在中央新的发展战略引领下,我们既要做好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篇大文章,又要在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控、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上下功夫,为改革顺利推进创造条件。总体上看,我们将从健全规划体系、推动专门立法、完善规划标准、扩大公众参与、严格规划监管等多方面入手,加大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力度。近期,将着力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严格执行现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严格把关各类新城新区规划,严禁突破土地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设立城市新区和各类开发园区;严格把关涉及土地利用的各类改革试点方案,严防借改革之名突破土地规划;严格把关基本农田规划调整,凡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不得通过调整规划变相占用基本农田。

第二,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依据土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统一组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任务是:根据查清的土地基数,调整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总规模等规划目标,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确需扩大的,要采取串联式、组团式、卫星城式布局,避让优质耕地;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规划硬约束;合理安排生态退耕规模和布局,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第三,开展“多规合一”试点。

围绕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会同有关部门,选择部分县、市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多规合一”试点,探索建立可供各个规划共同遵循的战略目标、管控方向和标准规范,最终形成一个市县一张蓝图。

第四,加强土地利用计划调控。

篇5

前几天,大盘股似有蠢蠢欲动之势。然而,本周二(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见诸于媒体,大盘股又重现萎靡之相。笔者甚至有一个直觉,在经济转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关键词”之际,大盘股的好日子恐怕已经过去了。

是的,调结构、促转型几乎每年都提,但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的却是从未用过的“刻不容缓”这四个字。会议公报强调:“这场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的“四个更加”的总体要求中,第一个就是“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内涵,正如许多专家指出的,就是要将投资为第一推动力,转变为消费为第一推动力。对此,经济工作会议也有明确表述:“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遗憾的是,中国股市的大盘股大多数是传统行业、周期性行业,并且绝大部分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获利,包括银行、电力、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石油石化、交运建筑等莫不如此。数据显示,名列市值前50位的大企业目前合计市值约13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总市值约24万亿元的54%,这50家大市值股百分之八、九十都属于上述行业和产业,并且多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盈利。无可否认,我国以重化工为主、大型国企为主、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化模式,在过去数十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正是几次大牛市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大盘股,能够带领指数冲上6000点的宏观背景。但是,这种以能源利用率低、生态污染严重为代价的经济高增长,已越来越难以为继。如果没有这场金融危机,经济转型早就该有大动作了。如今,尽管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尚未取得全面胜利,尽管国内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中央就发出了“刻不容缓”的动员令。试想,在“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的明年,诸如钢铁、有色、建材、建筑,也包括银行贷款,还能像以前那样出现超预期增长吗?更何况,中国已经作出了2020年之前碳排放降低40-45%的庄严承诺,而钢铁、有色、建材、火电、以及大部分重化工行业,都属于受限制的高碳行业。

这种以投资拉动的盈利模式,在资本市场上还表现为三年一次再融资,因为投资拉动只能是平面推进的数量增长。2007年是大盘股发行的年,三年再融资已经和正在逐渐逼近,一只大盘股募资相当于数十只中小盘股,在明年货币政策将适度微调、流动性将适度收紧之际,大盘股的天量再融资将始终是行情前进路上的一道坎。

篇6

不仅如此,年末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用罕见的笔法写到“乡愁”,提出要重视小城镇与村庄建设;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城镇化要带动新农村建设,而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搞所谓“去农村化”;最近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管理部门在讨论改变过高的市民交通出行补贴问题

这些不同层面的意见、声音、行为传递出一种新的理念与价值导向,即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同发展;在探索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获取“城乡二元困局”的破解之法。

要务之一是,要对已有的“城市偏向政策”进行纠偏,并防范可能新出现的城市偏向政策。

“城市偏向”(Urban Bias)这个概念出现已近40年。

它反映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部分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发展要求,也未能根据现实的发展情况及时制定合理的调配性政策。政策制定者出于多种目的,往往可能制定出更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政策,比如产业较多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更多地补贴给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市民等。

尽管这一理论还很表面化,但它仍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国外现成的案例也不少。

例如,巴西在1960~1970年代期间实行“赶超战略”,国家把重工业和消费品产业体系大多布局在港口城市,尤其是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这样的大城市。巴西的农村地区一直是以传统的种植、原料粗加工为基础,由于国家不够重视农村、农业,导致出现了庞大的失地、失业、无住房、贫困农民群体。

城市偏向政策表现在政策更容易倾向于大城市,而忽略规模较小或层级较低的中小城市或小城镇的发展。国外有的理论研究发现,这种城市偏向政策甚至导致大城市与小城市、小城镇之间形成剥削与依附关系。

在巴西存在的城市偏向政策,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值得高度警惕。

在城乡资金、土地等各类要素的流向中,总能看到一些城市偏向政策的魅影。比如,金融机构在农村获得的存款多被用于城市建设;土地指标被主要用于支持较高等级城市,例如中部某省获得的建设用地指标,96%以上用于县级以上开发区,县以下所获无几。一些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入巨大,但市民以近乎零成本的价格在享受,这是因为大城市的市民获得了比中小城市、小城镇多得多的补贴。

概括而言,城市偏向政策带来的后果主要显现在三个方面:农村凋敝;大城市过度扩张;靠近大城市的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其人口、资源、产业都被大城市吸收,成为名副其实的“灯下黑”。

城市偏向政策执行时间越长,城乡两极分化的问题就会越严重。而城乡对立、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畸形发展,最后都会对城镇自身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篇7

随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拟定的一系列政策的加紧落实,以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相对偏远的西部地区在升级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一批潜在城市群将升级。

除了西部地区已经形成的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北部湾地区、呼包鄂榆地区等重点城市群将加速发展外,一些潜力城市群,如黔中、滇中、银川沿黄、兰州-西宁-格尔木、呼包鄂、银川平原、酒嘉玉等城市群也将加速形成。另获悉,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规划,预计最早将在2014年下半年正式。

欧亚大陆桥涉及省份

成规划重心

2013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联合召开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听取地方及有关部门对推进经济带建设的意见建议。在该会议上,西北五省,西南四省市,以及东部五省参加。西北五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市包括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东部五省为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这五省主要涉及到海上丝绸之路。

据悉,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前期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操作。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有三条路线,即初步形成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三条线。目前,针对三条主线展开的经济带规划方案亦在制定中。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此番国家发改委在编制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规划时,前期将要充分的对所辖的和涉及的省市自治区的具体状况进行摸底,并根据当地的特色和禀赋进行规划。规划将涉及上述西北五省区、西南四省和东部五省等区域。

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透露,发改委以及相关省份的前期规划调研还正在进行中,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规划范围也已经渐次明晰起来了。其中规划重心是欧亚大陆桥涉及省份。

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群

将加速形成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有条件区域要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相关的城市群基本上是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目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显示,2012年末中国城镇人口数达到71182万人,以城镇人口所占比例表示的城镇化率为52.57%,城镇化发展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分别为56.4%、53.4%和44.9%。此番对于中西部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进,在西部城市中将起到政策叠加效应。

早在2010年,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显示,西部地区拥有10个潜力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分别是:南北钦防、关中、天山北坡、兰白西、滇中、黔中、呼包鄂、银川平原、酒嘉玉城市群等。而在这一系列城市群中,不少已经起航。

张宝通表示,西部地区已经形成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北部湾地区、呼包鄂榆地区等重点城市群,其次有省一级的城市群,比如黔中、滇中、银川沿黄、兰州-西宁等。这些城市群都处在丝路经济带或海上丝路的范围内。未来有产业特色支撑的城市群将在“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提速发展。

据了解,目前关中城市群大体经济总量近4000多亿元,呼包银榆城市群产业规模也超过5000亿元。近年来,西部地区近年来已开始崛起以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为主导的城市群雏形。

篇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近几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显现出来。而启动“新型城镇化”,再造一个中国发展的黄金十年、二十年,成为最高决策层开出的一剂重要药方。

而推进新型城镇化,除了“人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之外,绕不开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土地从哪里来?土地蛋糕怎么切分?

《财经国家周刊》从一线调查来的情况是:发达地区面临着用地不足的矛盾,有着通过“新型城镇化”释放发展空间的强烈冲动;中部地区则一边是新开发的一些“工业园区”人气不足,一边是基层干部忙着“赶农民上楼”腾用地指标;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干部则还是一脸茫然。

一些基层干部告诉记者,现在地方财政较为困难,是想通过“新村改造”等工程,置换出一些用地指标,多出让一些土地“换钱”,来缓解一下财经紧张的情况。

农民怎么想呢?一方面,他们有着对进入新城镇生活的憧憬,包括希望进入大中城市安居乐业,离开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又焦虑与不安,担心今后的生活没有着落,成为城市里的“新贫民”。

一些学者则表现出他们的忧虑,担心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新型城镇化”,以各种名义掠取农民的土地利益,上演强势政府、强势资本与弱势农民的不对等博弈。

因此新型城镇化“破土”,必须解决“土地蛋糕怎么分”这个大课题,千万不能忽视农民的眼前和长远利益。

近日,由国土资源部历时三年编撰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和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导研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有消息称,这两部事关未来城镇化道路、模式选择的规划,目前“正在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当中”。

篇9

关键词:小城镇 房地产 特点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0-002-06

我国从九十年代开始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小城镇的城市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城市化的程度,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小城镇城市化就要加大对小城镇的建设力度,其中,小城镇的房地产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随着小城镇城市化的加快,小城镇房地产开发也随着不断扩大,高速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小城镇房地产有别于大中城市中房地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

一、小城镇房地产的发展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首先,小城镇房地产的发展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其次,由于小城镇外来人口相较于大城市少很多,因此,小城镇房地产的发展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当地居民的就业率,还能够吸收当地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带动当地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当地的建筑业、建材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饮食业等。最后,小城镇房地产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基础实施的建设发展和完善,带动当地的消费市场发展,促进当地居住环境的发展。

二、小城镇房地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房地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房地产业的建设周期长,导致了资金回流的速度较其他行业慢,同时,影响其收益的不确定的因素又有很多,因此,房地产业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小城镇房地产业的发展必然是在风险中前进的,这就需要对小城镇房地产业的发展进行一定的风险控制。

1、小城镇对房地产业消化能力的局限性。

小城镇不同于大城市,小城镇人口虽多,市场较大,但是其中外来人口相对较小,绝大部分是当地的常住人口,而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有自己的房产的。这就导致了,对新开发房屋的需求动力相对于外来人口众多的大城市略显不足。但是,小城镇的房地产需求,主要集中在当地居民对住宅一类房地产的需求,当地居民对大型商铺、商场、写字楼、旅馆、酒店、饭店等房产类型的需求并不明显,并且大部分小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要比大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保守一些,这就降低了小城镇居民对当地房地产的消费水平。

2、小城镇自身规划的局限性。

房地产项目的规模都不会很小,所以,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首先就要考虑其项目所在地的城市规划,先要同城市规划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关于城市规划的问题,在大中城市,一般都是规划的比较具体,严格,和规模化。但是,对于小城镇的城市规划问题,当地相关部门并没有大中城市中要求的那么严格,城镇的建设规划和思路可能会变化,或者,有的小城镇虽有规划,但是规划不一定科学合理,随时存在着修订的可能性。如果规划不能严格按照原来的计划执行,那么将可能会产生房产项目与城镇规划中的功能区分区不符,生活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功能区相互混杂,房产项目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不协调等方面的局限性。

3、小城镇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身的局限性。

在小城镇进行房地产开发的企业相较于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技术水平和员工效率较低,开发项目的经验相对是有限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情况,将影响到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每个环节和阶段,例如,投资决策、项目建设施工以及销售管理等环节。这一特点,将会对小城镇房地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4、小城镇房地产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局限性。

在大中城市,外来人口众多,居民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地方的习惯不尽相同,大家要互相适应,这种情况在大中城市已经是很普遍的存在,都习以为常。但是,在小城镇,外来人口很少,绝大多数是当地居民,他们有着共同的风俗习惯、消费习惯和对周围环境的习惯。如果在小城镇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不能适应当地居民的各种习惯,甚至对他们已经形成了的习惯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改变,那么可能会影响到周围居民的利益,从而得不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将会对项目的建设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三、小城镇房地产发展的潜力巨大。

党的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后,新一轮城镇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讨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有关部门根据会议讨论情况作出修改。2014年1月20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修改完毕并上报,规划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和配套制度安排。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这些充分证明了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城镇化战略将是未来中国一个长期增长和长期发展的主旋律。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又有利于提高小城镇居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水平,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为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从而为小城镇的房地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可以说是各有优势。小城镇的自然环境被人为开发的并不多,原始风貌保持的比较好,很适合作为城市人口的休闲好去处。我国的旅游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到小城镇旅游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以上三点是小城镇房地产在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特点将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孙光晨 王会珍.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探析 [J].行业探讨,2009,(6).

篇10

备受关注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时间一推再推,《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至今尚未出台。目前,发改委官员解释说,一再推迟的原因在于中央和地方理解的尺度不一。中央寄希望于要集约、要理性、要新型,地方是要加快、要建新城新区。新型城镇化方案至今难以出台,不仅在于利益难以协调,更在于找不到一个清晰的路径。新型城镇化面临艰巨挑战。

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新型城镇化如何弥补“素质裂痕”。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工业化后期的城镇化动力将从制造业转向房地产租赁业、专业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我国新型城镇化人口多处在产业低端,毋庸讳言人员素质较低产生了城镇化人口“素质裂痕”。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至少面临三个有利条件:

其一是当前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已经达到700万人左右,占当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不乏创新、创业人才。无论推进不推进新型城镇化,这700万大学毕业生新增就业就在城市,而且大部分就业在大型城市和中等城市。这部分新增城镇人口的素质是有教育基础保障的,他们所要求的仅仅是公平的创业、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当然还有住房保障。

其二是非户籍常住人口高达2.6亿,这部分人口基本在城市就业,其中大部分市民不存在就业难题。如果每年有1000万人转为城市居民,单单消化这部分人口,就需要26年;如果加快到每年500075"人,仍然需要5年的时间。这还没有包括他们所供养的子女、父母等人口,按人均抚养一个人口计算城市户籍人口吸纳总数将达到5.2亿人,如果仍按每年5000万人口转化为户籍城市人口。则需10年。他们转为城市人口所面临的问题是消除就业歧视达到同工同酬,在中小城镇部分人口甚至根本不用政府建设保障住房。当然,需要解决的、更急迫的问题是老人养老、孩子就学、保险医疗等问题。不仅对这部分人来说,就是对户籍城市人口来说,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更大的挑战在于未富先老带来的老无所依和供养压力问题。

其三是我国经济转型赶上了智能和互联网时代,这是当前最大的形势,高学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岗位甚至面临更为严重的挑战。比如我们通常认为医生是技术含量高的职业,很难被取代,但是由于医疗设备技术的发展,机器的诊断正在替代经验丰富的医生。制造业的流程化、分工精细化、智能化等管理,专业服务业也许会被智能技术所取代。网络和智能时代,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首先面临挑战。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