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3-20 13:5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乔润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
城镇化已经成为下一个阶段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我认为城镇化并不是新问题。我们前十年、前三十年一直都在推进,如果继续走老路,城镇化不一定能够成为我们的最大红利,还有可能产生风险。如果延续以往的路子,由快速城镇化所导致的高房价、农民工不公平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就会进一步涌现。由于缺乏透明造成的金融风险也会带来,由于建筑能耗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土地污染、河流水源污染问题也会有风险。由于城市扩张模式占用大量的耕地,我们的粮食也有风险。如果继续走老路,风险非常大。二战以来的经验表明,除了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成功进行了城镇化并实现了现代化之外,在很多的国家和地区,城镇化虽然很高,农民也大量进城,不仅没有促进经济发展,反而陷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
所以说,我们的城镇化一定是新型的。这新型是指不能走老路,一定要转型升级。根据我的理解,城镇化应该有4个重点:第一,新型城镇化一定是一个体制变革的过程,比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第二,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改变过去人口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过度积聚的现象,是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过程;第三,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过程,由过去的粗放发展、污染发展向绿色、低碳、智慧的方向发展;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城镇化一定是一个包容式、分享的过程,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是城镇化的重中之重。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存在哪些机遇?
接二连三产业综合体 和二产接着又和三产连着,不仅仅是生产业,还包括小型的科技公司、创意集团、文化产业、旅游公司等,这在中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过去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中间,就是搞生产。产业链前端的高附加值部分,从设计和策划开始,全部是在国外。现在要搞中国版的产业升级城市,就是将这个产业作全面发展,需要做文化、创意、科技、培训以及人力资源的提升。这一块我们需要大力解决,首先需要闯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我把它概括为接二连三,二产接着,连着三产。
健康产业、养老产业、绿色产业 这是未来的新型产业,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以健康产业为例,健康地产在中国基本上没有。谁如果能解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在京沪看病的问题,把商业地产开到某个地方,人们不再集中北京、上海看病,你这个产业不就做成了吗?麦肯锡咨询公司有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我国医疗市场价值预计高达1万亿美元。我国的医疗市场是全世界增长最为强劲的市场,所以说健康地产、养老地产,发展前景广阔,需要房地产投入。
篇2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从地域结构上看,中原经济区主要包括了河南省以及周边省份部分区域,中原经济区处于一种血脉相连的,文化经济发展共生的客观环境当中。中原经济区能够形成的重要基础在于其具有区位优势,整个区域处在重要的战略发展空间当中。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且文化积淀较深厚。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相对人口压力较大。农业发展程度与水平都较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中原经济区属于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开创之举,这意味着我国发展经济建设的水平显著提高,本文针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性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从性质结构上看,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的内容。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的外延扩张主要是指城市的规模、数量以及地域扩张情况。内涵部分则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体现。
其一,狭义内涵。也即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内部结构以及功能性的建设。
其二,广义内涵。也即是指于特定的环境当中,多个城镇主体环境内部结构以及功能性的建设。
其三,泛义内涵。也即是指多种城镇生活形态的发展与变化。这种是城镇以及乡村统筹发展的重要表现。
(二)传统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别分析
1.背景分析
我国的传统型城镇化建设发端于计划经济环境当中,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战略方式往往伴随具有多种缺陷。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当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集约化城镇化建设为内容,是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城镇化建设内容。
2.目标分析
从这个角度上看,传统城镇化建设主要是一种粗放式的以外延扩张为主要方式和目的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型下,需要不断的扩大投入来增加发展的速度。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则将发展的关注点放在了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上来。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为方向。关注提升城镇建设的品质。
3.侧重点分析
传统城镇化的重点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有时为了城市甚至不惜牺牲乡镇利益;新型城镇化重点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
(三)新型城镇换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建设摸索过程中逐渐形成相对科学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工业、城镇化以及农业的方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我国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上的提升。截止到2009年为止,全国范围内共有31个省市地区的655个市镇进行了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提高到46.6%“,十一五”以来年均增加约 0.9 个百分点。与同期国际社会比较,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二、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路径
(一)推进方式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多元化发展,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城镇规模建设、区域差异性、城镇建设动力机制以及城镇特色发展等。
首先,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型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影响始终保持协调共进的步调。需要共同担负起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口转移的责任。
其次,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允许模式发展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特征,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优势。
再次,充分协调市场机制以及宏观调控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多种经济发展内容。
最后,根据撑怎发展实际特点、空间结构以及文化历史当中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的城镇化格局。中原经济区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时,一定要因地制宜,渐进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合理有序流动或就地转化。科学把握城镇化的速度和节奏,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本土转化人口的能力相适应,防止出现超越承载能力的“过速、过度城镇化”。
(二)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1.在形成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首先确保基本农田建设,在规划用地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造成土地使用浪费情况,高校使用土地资源。将发展紧凑型城镇作为规划用地的根本性原则,切实有效保护和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2.充分建立和发展循环性,可持续性经济。这个过程中应当重点发展具有现代意义的高薪技术产业,同时加快发展当代社会服务行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工业、信息行业、服务也等多个行业与领域的共同发展。
3.实现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实现创新,激发创新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将创新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4.集约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现还需要发挥多层次城镇化对象的聚合做账用,形成通过发展,这时进一步推动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是在结合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下形成的区别于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其次,充分明确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方向,规划设计了有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众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再次,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走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形成多层次建设平台,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式。最后,从发展策略上看,需要采用集约式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实现城乡之间的统筹管理,以此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杨焕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9.
[2]罗煜.试论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J].决策探索,2008(10):4041.
[3]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经济研究,2010(4):75-78.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综合测度 因子分析
一、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2%增长至2015年的56.10%,表明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了从城镇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跨越。2016年中央8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可以看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转移与身份转变是核心,城镇空间扩张是载体,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最终目标,生态环境是承载者和约束条件。人口、空间、经济、生态环境共同协调发展才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路。然而,目前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存在人口、空间、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不相协调,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因此,亟待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内在质量的提升,即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向提升质量内涵转变:由过去粗放式用地、用能转向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由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转向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实际上就是利用具体的指标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进行具体化、层次化的统计描述和综合评价。
(一)构建原则
1.全面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全面把握新型城镇化内涵,反映其发展水平,同时考虑到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便于有关部门进行具体操作。
2.可行性与可比性原则。既要从现实状况出发,考虑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也要区分不同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可比性。
3.先进性与动态性原则。应考虑指标选取的先进性与导向性,同时考虑动态延续性,保证其客观地反映在一定时期内新型城镇化水平。
(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出发,遵循以上构建原则,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人口、产业、空间、环境等四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测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具体框架如下:
四、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安徽省区域位置优越:西接河南、湖北,东临江苏、浙江,北靠山东,南临江西,人口较多,在未来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4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将安徽省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因此,研究分析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对于该地区乃至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与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以安徽省2015年度各地市为样本,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数据来源于2016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二)方法选择
目前,人们开发出的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根据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多是采取咨询评分的方法确定权数,如综合指数法,专家评价法等;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即根据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或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数,如主成分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等。主观赋权法一般适用于综合评价指标数目较少,各指标对综合评价值确定的重要性易于区分,并且各指标间相关性较小的情形。当很难区分指标的重要性时,可选用客观赋权法,利用各指标实际观察值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提供信息量越多的指标所赋权重就越大,反之所赋权重就越小。
由于本文综合评价指标数目多,难以区分各指标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选用因子分析作为综合评价方法。
(三)综合评价
根据统计资料,将上述指标的实际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16.0进行因子分析。
1.适合度检验。采用KMO检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这两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KMO=0.615>0.5,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sig值P=0
2.相关系数的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由输出的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及其方差贡献率可知:前4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6.215%,表明前4个因子已经包含了原11个变量86.215%的信息量,故可用这4个因子代替原来11个指标来评价安徽省各地区2015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因此取前4个因子即可。
3.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由输出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因子在非农人口比重、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养老保险参保率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人口城镇化的状况,命名为人口城镇化因子。第二个因子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空间城镇化状况,命名为空间城镇化因子;第三个因子在非农就业比重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产业城镇化的状况,命名为产业城镇化因子。第4个因子在污水处理率上有较大的载荷,主要体现了环境城镇化的状况,命名为环境城镇化因子。
4.构造综合评价模型。以所选取的前4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W1,W2,W3,W4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模型:
F综=F1*W1+F2*W2+F3*W3+F4*W4
F1,F2,F3,F4分e表示前4个因子得分,将前4个因子得分,代入模型得出2015年安徽省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2所示:
由综合因子得分可知:合肥、马鞍山、淮北、芜湖、铜陵、蚌埠、滁州等7市综合得分为正,表明这些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在综合得分为正的城市中,合肥综合得分最高,排名第1,其他城市依次分列2-7位。亳州、宿州、阜阳、淮南、六安、宣城、池州、安庆、黄山等9市得分为负,表明这些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安徽省评价水平,其中:阜阳、宿州、亳州等3市得分较低,综合排名依次分列14-16位。
五、主要结论及建议
一是安徽省型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总体来看:安徽省南部城市高于北部城市,东部城市高于西部城市。二是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城市F1得分均较低,说明这些城市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阻碍了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且F1所占的权重较大,说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状况。因此,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应重点加大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通过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市民化等途径,使转移人口享受城镇带来医疗、养老等各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
[3]王冬年,盛静,王欢.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6(6).
[4]顾君颖,韩亚琼,王允.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5).
[5]李栋林.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绩效评价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6.
[6]王际宇,易丹辉,郭丽环.中国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6).
注:本文受到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2014LY095)、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5B001)资助、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ACSK2015B04)资助,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
篇4
【关键词】理解;城镇化内涵;推进;城镇化建设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城镇化发展正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面临我国13亿人口的基数,我国城镇化水平显得十分薄弱,这将阻碍城镇化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地方城镇化建设过于追求“扩大城镇面积,盲目征收用地”,在实现量的积累时并不注重质的转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将地方县,镇,乡的经济提升,打造能够吸引外资的精神面貌,搞好基础设施设备,才能真正地实现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过程,指传统农村经济向新型社会经济转变,其中也带动了二,三产业在农村发展,使农村户口向非农村户口过渡。随着城镇化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精神文明都会向农村进行传播扩散。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以及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其是经济城镇化的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社会城镇化则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情况,基础设备以及精神文明都被同化,农村和非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减。产业结构城镇化则是指产业的演变,升级。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是指随着城镇化数量的增多,新型城镇的出现使城镇空间形式扩大。城镇化的内涵包含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城镇化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脚步。
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近几年,城镇化建设从表面上看发展得十分迅速,许多农村人口纳入了城镇人口,特别是北山广等一线城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转变的过程并不真实,新增的城镇人口并没有城镇户籍,并不能像其他城镇人口那样享受优待的城市福利。因此,在一线城市中,某些城市移民只是被“被城镇化”,并没有达到实现城镇化建设真正的目的。另外,地方城镇化盲目追求征地,开拓城镇土地资源,但是相关经济政策并没有随之出台支持,因此也是“被城镇化”。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土地,还变成了三无农民,同时还被留在了城市之外。
2.2城镇资源条件恶劣
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地方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略了土地资源过分利用,工业污染,环境污染,人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过量开拓土地资源,这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以及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支持工业快速发展,这会导致出现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重工业污染等情况。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总是要面对选择,到底是保留“绿水青山”还是追求“金山银山”。同时,在城镇化发展中还要面临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难题,这也是我国目前的急需攻克的难题。
3.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3.1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人口城镇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们应该以户籍改革为切入点,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纳入城镇户籍,并且为他们提供他们应享受的城镇福利。同时,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政府要进行相关的住房调控。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新能源,不可以为了追求发展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只有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2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农民得到应有的权利和福利。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剥削农民的一种手段。城乡一体化最为重要地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农业产业和轻工业转向农村,这样利于产业结构转变。最后,我们还要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分配,带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局面。
3.3高效能管理
在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管理也尤其重要。第一,我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通讯设备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要加快建设,打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污水处理和垃圾整治,其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第二,我们要加快城镇形象整治,积极处理道路“脏,乱,差”的现象,对交通,建筑,摊贩加强管理。第三,我们要对新城镇进行宣传,加强市民的精神文明,对市民在法律道德的教育上要加强教导,提升整个城镇的素质。通过高效地管理,新城镇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为引入外资而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涉及到人口,经济以及空间的变迁,因此不可一蹴而就,要踏踏实实地发展每个方面。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开急于求成而导致的误区,根据可持续发展方针来实现“质”的转变。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在于人,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实现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并且享有应得权利的局面。因此,城镇化建设应该时刻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衷旨。
参考文献:
[1]张友良.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传承,2013,(9):76.
[2]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05):52.
篇5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破解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因素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湖南农民工市民化的就业技能培训创新研究 新型城镇化下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核算研究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城镇化视角下的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路径探讨 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探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廊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探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档案管理模式研究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民工进城焦虑问题探讨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 中国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民工市民化探析 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及成本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住房保障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
-02-27.
[3] 胡杰成.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障碍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2,03:33-35.
篇6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生态化 生态文明建设
2013年湖北省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4.51%。城镇化已成为拉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长期以来湖北省城镇化发展走的是重物轻人、高代价、粗放型的传统城镇化发展路径,物质资源消耗过快,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质量堪忧,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一、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
早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不断强调了生态文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从生态文明角度促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实际内涵是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为宗旨,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为基本途径和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最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近年来,政界、学界和社会各界人士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以往城镇化暴露的问题,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主张及建议。强调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走一条质量型的城镇化道路。主要强调人的城镇化,既要强调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身份的真正转变,又要考虑城镇的人口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更注重城镇中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更加注重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更加注重协调经济、资源、环境关系,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去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一味追求空间无序扩张建设和偏重经济效益的发展偏差。
综上可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一致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逐步转变以破坏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改善人们生存的生态环境质量,最终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以生态文明视角审视湖北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湖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及挑战,本文从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四个维度来分析我省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1、空间格局失衡
一是在空间开发强度上。目前湖北省城镇化建设用地较多且粗放低效,直接表现为土地的城镇化远远快于人口城镇化,同时侵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造成耕地的大量流失。据统计,1996―2008年我省耕地减少类型的贡献率中高达76.98%的是建设占用耕地。
二是在空间结构上。当前湖北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我省城镇大多沿长江、汉水及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分布,既是全省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开发的主要地带,也是城镇分布和发展的主要轴线。突出表现为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却较低,而东部地区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却城镇密集。城镇主要城市沿交通干线集聚,空间分布东密西疏。东部城镇规模大、数量多、密度高,出现了武汉―鄂州(黄冈)―黄石的城市连绵区(带)的雏形。西部地区以丹江口―远安―宜昌―宜都一线为界,超过全省面积的40%,设市城市数量却不足20%,建制镇仅占23%。不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同样导致了城镇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导致人口过度集聚,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加剧,公共安全事件频发。
2、产业结构失衡
回顾过去高速发展的城镇化过程,可以发现其是伴随着工业化高速发展而发展的。在我省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4.51%,各地仍在强调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从生态文明视角来观察我省的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是城镇污染的主要制造者;而耗能低、排放少的第三产业,能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的产业。目前,我省第二产业能源的结构中60%以上是燃煤,这是酸雨和TSP等城市空气污染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在工业能耗中,COD、CO2排放量分别占到全SO2的38%和70%。作为低耗能、排放少的第三产业,其增加值占省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46%,而一个城市的发展是退二进三的过程。这种产业结构严重失增加了我省的能源衡的城镇化过程,消耗,直接导致了很多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枯竭,导致生态系统破坏。
3、生产方式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
长期以来,我省城镇化存在着以“资源换增长”的外延式增长模式,物质资源消耗过快、粗放型生产方式造成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能源消耗量大效低,且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未来城镇化进程将面临日益紧迫的生态环境与资源压力,可能引发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危机。据中国科学院的预测,未来城镇化进程对能源的需求将净增加1.89倍,对水的需求将净增加0.88倍,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将净增加2.45倍,对生态环境超载的压力将净增加1.42倍。将进一步加剧我省资源能源的紧缺和资源环境恶化,对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两型社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产生直接而严重的影响。在湖北省能源消费结构中,能源消费长期以煤炭为主,天然气、核能、风和水等可再生能源占比非常小,能源消费结构十分不合理,并且能源使用效率极低。
4、非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
人人都是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因此每个居民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生活方式体现在人们的衣、住、用等各个方食、行、面,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仅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更会主导生态资源的消耗。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产品极大地丰富起来,刺激了人们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表现是存在着大量的超越资源约束和生态承载的破坏性消费。据统计,我省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在重量上已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而在体积上更达到1/2之多,且排放量以每年10%的惊人速度递增。另外,一次性消费“品”虽然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前社会中人们对“卫生、方便、快捷”服务的需求,但随之带来的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伴随着人口向城镇的不断集聚,城镇的人口压力也与日俱增,人们对于生态产品例如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等的期待不断加强,这都迫切要求人们改变过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三、湖北生态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综上分析,我省以往的城镇化呈现出空间格局不规范、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等与生态文明理念冲突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挑战也将在这些方面凸显出来。因此,加快转变外延式、粗放型的城镇化模式,推进和实现城镇的生态化发展已迫在眉睫。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应该是生态要从优化文明贯穿全过程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改善生活方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实现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有效结合,构建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以城镇生态化为趋势的新型城镇化,这既关乎新型城镇化建设未来的质量,也更关乎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因此,城镇生态化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镇空间格局的生态化。根据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着力抓好“三个空间”的建设,以良好的城镇空间格局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三个空间”的建设,即指依据集约发展的理念,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与空间资源为原则,统筹安排、合理开发适度规模的建设用地,打造布局科学、功能完善、有利于产业发展的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建设与人口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规模适中的城镇,控制城镇开发强度,防止城镇无序扩张,大力解决空气污染、垃圾围城、水资源紧缺等“城市病”,构建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以满足人们对优质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为导向,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和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保护生态空间,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的供给能力,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第二,城镇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实现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就是要根据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能源、资源过度消耗;适应转型升级的需求,扩大第三产业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积极发展那些污染少、能耗小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低排放-高效益”实现的生态文明高级阶段。
第三,城镇生产方式的生态化。合理的生产方式是城镇健康运行的主要推动力,实现生产生态化意味着要转变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树立和推广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的理念,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消耗,改善能源需求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把节能环保的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生产全过程。
第四,城镇生活方式的生态化。城镇生态化还应该体现在人的行动上,选择生态化的生活方式也是城镇生态化的基本内涵。生活生态化就是要树立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作为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自觉改变过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减少对高耗能产品的需求,比如选购节能环保的家用电器等绿色产品,实行绿色消费;另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厉行节约和节能减排,比如节约用水用电、重复利用、“光盘行动”选择响应,绿色出行。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立足发展阶段并结合城镇化进程来推进。依据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紧扣城镇化进程中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内容,构建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金龙: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好乡村建设[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
[2] 程志毅:把发展绿色建筑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J].重庆建筑,2014(6).
篇7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 西部 差异 实证研究 因子分析
引言
全国两会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也滞后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然而,在国内外对城镇化质量的众多研究中,大部分是针对中国整体城镇化质量或某一省区的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又或者是针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城镇化发展差异的研究,对局部区域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的专门研究很少,即使有也只是针对西部整体区域城镇化质量的宏观分析,缺乏西部区域内各省份的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对比。本文以西部区域内部城镇化质量的实证研究为切入点,分析比较西部各省份城镇化水平发展的差异性,以此为基础,提出西部地区在今后城镇化发展实践中应有的政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城镇化率为主的衡量指标,而要更加全面地关注城镇化的发展质量。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一)西部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内涵,以及参照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本文将西部各省份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城镇发展质量指数、城镇化效率指数、城乡协调指数。此三方面衡量指数分别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的推进效率、城乡协调的程度的角度作为一级指标,以下分别构建相应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详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一级指标可以看作是城镇化发展的系统层级,二级指标则是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层,三级指标可以概括为指标层,对于指标层级的比较和差异分析,是我们对新型城镇化目标层是否实现的评价标准,为方便模型计算,将指标层的变量分别记为X1,X2,……,X27。
这些指标的选取有助于通过既定性又定量的方法对涉及城镇化质量的相关变量如城镇化的程度、发展的速度、城乡协调性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为未来西部各省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准确的定位。
(二)西部地区各省份城镇化质量指标的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
本文选择了西部区域内的12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均来自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西部各省市统计年鉴以及《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所涉及的人口数据则使用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数学处理。
数据预处理。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的各种数据在收集到之后必须进行检查,若都为正向指标,即可直接进行综合评估;若指标体系中具有逆向指标,则必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变逆向指标为正向指标。同时由于各项指标量纲千差万别,有必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的标准化处理。在本文中,我们运用了级差公式对指标进行转换,即:对于正向指标xxij :
(1)
对于逆向指标xxij :
(2)
其中,xxij为i省第j项指标转换后的无量纲化值,xij为i省第j项指标的原值;xjmax为各省第j项指标原值中的最大值,xjmin为各省第j项指标原值中的最小值。
评价结果与分析
(一)评价方法
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就是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和特定因子之和来表达原来观测的每个变量,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当这几个公共因子(或综合因子)的累计方差和(即贡献率)达到85%或95%以上时,就说明这几个公共因子集中反映了研究问题的大部分信息,而彼此之间又不相关,信息不重叠。因此,本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使用了因子分析法,来定量测度西部各省的城镇化质量,确定各省在城镇化质量上的得分,即城镇化质量指数F,该指数越大说明该省区的城镇化质量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数据评价结果
解释的总方差。本文通过SPSS软件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得到了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变量相关系数矩阵7大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90.253%,它们可以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标准化方差的90.253 %。即只要选取前7个主因子,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经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了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所以,选择7个主因子的信息已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代表西部各个样本区域城镇化质量的综合水平。
碎石图。图1为SPSS软件因子分析所得碎石图。由图1可知,前面所提取的7个公共因子特征值变化非常明显,公共因子之后的特征值变化趋于平稳。因此说明提取的7个公共因子对原有变量的信息描述具有显著作用,即认为提取的这七个公共因子反映了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可分别定义为F1,F2,……,F7。
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表3是SPSS软件操作得到的因子得分矩阵,负值的因子得分表示该省的因子得分低于平均分。
由表3得到的各省份基于公共因子的得分情况来比较各省份在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空间发展质量、生态发展、城乡协调等各项指标上的优劣。例如,对于第一因子得分较高的省份是内蒙古、新疆,而较低的是贵州、云南。在前述的分析中,第一因子是经济发展质量因子,而通过因子得分,我们可以得知,内蒙古、新疆等省份在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处于西部区域前列,而贵州、云南等省份却在此方面发展较为滞后。
最后,以F1,F2,……,F7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可以计算出西部12省市的城镇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得分,即城镇化质量指数F,详见表4。
F=0.27182F1+0.18877F2+0.15541F3+
0.11237F4+0.074681F5+0.05638F6+0.04308F7
结论
从表4中可以看到,西部各省份城镇化质量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在经济较发达的四川、陕西、重庆等地区,城镇化质量较高,而在贵州、宁夏、、甘肃等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城镇化质量较低。并且,表中有些省份综合指数为负值,这说明其城镇化质量不仅在西部地区中较低,且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文中表4给出了单指标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及排名,即各省的城镇化率。由此我们可以将综合排名和城镇化率单指标排名进行比较,其中两项排名差异较大,如城镇化率指标较高的内蒙古、宁夏等省份在城镇化质量综合排名中较为落后,说明这些省份在城镇化进程中只注重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而忽略了城镇化内涵的提升和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协调。相应的对于新疆等省份,其城镇化率指标虽然不高,但城镇化质量却在西部各省份中领先,这也说明了城镇化的发展应注重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更应强调城镇化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转变为注重质量内涵提升。
对于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此,通过西部各省份的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城镇化发展政策建议: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辐射带动力,提升各省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从目前看,西部有些大城市虽然是中心城市(例如甘肃省兰州市),但还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西部地区要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首先要促进西部省会城镇轴集聚发展,提升西部都市圈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而在城市内部,则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辐射带动力,加快交通、水利、环保、教育、卫生、文体等各项公共事业发展,提升服务功能。
注重发展质量,综合高效利用城市空间,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加强城市用地增量管理,鼓励城市转型升级和内涵发展,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摆脱走“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城市建设应做到集约用地,新区和开发区要强调“紧凑建设”,注重发展质量,而非规模的盲目扩大。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因此城市既有的建成区要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基础上,综合高效的利用城市空间,从而促进城市空间从地上到地下、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型”。
推进小城镇差别化发展,强调带动作用,克服同一化。小城镇集聚功能差,是西部各省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薄弱点,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过多地涌向了大城市,造成了大城市人口膨胀等诸多问题。为此,分布在城市带(轴)和都市圈地区的重点中心镇,应要加快发展成为建成区集聚10万人以上的现代新型小城市。并且,要加快中心镇、中心村的建设,形成人口集聚、资源要素集中的发展态势。
积极建设县域经济中心,加强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小城镇管理体制。要把城乡统筹切实落到实处,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一是要把西部各少数民族县城建成规模适度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加强政府财政倾斜,加快供排水、道路、通讯、供暖以及文教卫生公共设施的建设。二是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交通网络、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三是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建设,逐步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要引导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集中在小城镇,促进标准化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做好城乡协调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张战仁,吴玉鸣.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区域人类发展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5)
2.孔令强,王光玲.因子分析法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区域经济,2006
3.张琼.因子分析在学生成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惠州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6)
4.唐功爽.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辨析[J].统计教育2007(2)
5.夏怡帆.SPSS统计分析精要及实例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6.王志燕.山东省城镇化质量区域比较研究[J].山东经济,2009(11)
7.郝华勇.东部省域城镇化质量差异评价与提升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3)
8.田静.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四川建筑,2012(8)
9.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魏后凯,王业强,苏红键,郭叶波.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R].中国经济周刊,2013
10..甘肃省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3
11.吴小渝.西部城镇化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探索,2003.10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财税政策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财税收入效用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现象是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化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工业化的配套设施,是自然经济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的过程中人类聚集的需要,是地区由乡村变为城镇的历史过程。新型城镇化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推进与完善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健康环保、和谐幸福、民主平等的推进,同时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资源的高效转化,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向高端化升级。
(二)新型城镇化的财税收入效用。由于国外的城镇化进程较早展开,外国经济学家早就开始关注城镇化问题,并对城镇化与财税收入的关系进行过研究和探讨。许多学者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证明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是正相关的关系,对财税收入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许多学者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会出现许多社会矛盾,只有开展新型城镇化,有国家规划与推进,国家通过财政拨款进行投资建设,这样才能促进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缓解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社会矛盾,同时通过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国家全面发展[1]。
二、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存问题
(一)城镇独立税源的缺乏。城镇虽然担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任,但根据现行的财税运行体制,城镇缺乏独立税源,事权和财权不相匹配,这最终导致地方政府没有能力满足大量的关于城镇建设的资金需求,或即使完成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由于没有资金维持其日常运营而导致基础设施形同虚设,并未给城镇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便利,满足城镇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
(二)城乡分割的财税体制支农力度有限。由于国家财税体制是以城乡分割为原则,在这种二元化的财政体制框架下,相对于城市,国家对于农村拨款有限,扶植力度有限,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全面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农民为获得更好地生存条件,向城镇大量迁移,但又受到农村户口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在城市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而这种农民向城市迁移,使得农村主要劳动力流失,也严重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财税政策的功能乏力。目前,由于我国处速发展和社会转型阶段,许多相关的制度难以协调运行,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如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教育资源不公平,这些因素的制约使财税政策的功能更显乏力。在这样的综合体制和复杂的社会状况下,现有的财税政策无法很好地作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2]。
三、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的需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项目,是我国的战略规划之一,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同时又关系到百姓的幸福。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国家统一规划并给予极大的财政支持才能有效实现的。只有通过财政拨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大量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有效保证新型城镇化的进度与质量,即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的需要成为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
(二)创新融资机制的诉求。当前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种融资方式无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的保证,且由于缺乏监管,这些资金是否真正用在城镇化建设上,也往往无从得知。因此,财政政策对于市场有调节作用,财政政策不仅能够财政拨款上体现出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支持,还可通过创新融资机制,形成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三)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呼唤。财税政策作为国家指示的风向标,其对于新型城镇化进行支持,可以提高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努力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度的同时,注重城镇化建设的质量,注重城镇化建设的均衡性、全面性、有效性。因此,财税政策也可起到呼唤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作用,形成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又一动力机制。
(四)改善民生的根本目标。强化财税政策的功能,能够体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和谐推进的基本思想,能够实现城镇的精细化管理,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实现改善民生的根本目标也是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改进措施
(一)改革完善分税制财税体制。只有改革完善分税制财税体制,才能有效改善独立税源的缺失问题,平衡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财权与事权,强化地方政府的自我生存与发展能力。在划拨相应的财权给地方政府的同时,还需建立与实施良好的监督机制,以保证划拨资金投入到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当中。此外,国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适时对一些税种进行调整,并开征新税种,优化城镇税源结构,为新型城镇化的长期发展提供保证。
(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及服务机制。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其服务意识,增加公共服务能力,重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要注重科教文卫事业的全面推进。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上,深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模式和管理体制,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及服务机制,加强市场监督,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功能作用,提高划拨款项的利用效率。
(三)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转移支付政策制度。国家应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提高财税政策诸如社保、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农村变成城市的同时,农民也能快速适应这种变化,实现农村居民到城镇居民的身份转变。同时要结合地方优势与特色,在资金投入规划上全面考虑投入产出比,将有限的资金放在刀刃上。此外,还要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基础上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新型城镇的包容性。
(四)完善财税绩效评价体制。完善财税绩效评价体制是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财税资金利用效率的保证。对新型城镇化实行绩效管理,对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要素的财税投入产出进行定量评价,对于推进城镇产业升级、农民转市民的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为保证税源,杜绝腐败,国家应建立全面的监督惩罚体制,对于偷税、漏税、贪污等行为予以惩罚,保证财税政策能够有效地实施。完善财税绩效评价体制能够使财税政策设计得到优化升级,更快地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结语:新型城镇化顺应了时展的潮流,对现代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财政收入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因此,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背景,探讨我国财税政策的现状和改进措施,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良好的推进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存问题和动力机制,提出了改革完善分税制财税体制、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及服务机制等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明斗,王雅莉.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财税政策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3(11).
篇9
>> 涪陵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 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城镇化四维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协调发展评价 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 长江经济带中部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性发展评价 贵州乌蒙山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呼包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对郑州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分析 城镇化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保定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测度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流转协调发展问题探讨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许昌市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初探 湖南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 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新型城镇化引领新乡市“三化”协调发展 柳州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兰州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兰州市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fromId=61401,2013-04-20.
[14] 咸宁市统计局.2012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zlm/tjgb/ndtjgb/xns/xns/96543.htm,2013-04-07.
[15] 咸宁市城乡规划局.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Z].2010.
篇10
关键词:金融支持 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应对措施 金融市场发展
现在来看,新型城镇化更注重的是可持续发展以及协调性,因为十已明确指出了中国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其坚持的理念便是以人本、生态文明、四化同步、文化传承。对于新型城镇化来说,不同于以往的城镇化发展,其需要的资金总量以及技术支持等都要比以前多得多,所以便要求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断协调,即完善金融体系,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保障的资金支持,并对城镇化的投资融资机制不断改革和创新。
一、内涵及特征
(一)内涵
本文研究的主题即基于协调发展的视角研究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对金融体系自身的发展进行完善和优化;金融对人口、资源、城镇一体化、空间、环境的分类支持以及对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支持;发展新型的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建立城乡一体的政绩考核机制。
总结来说,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就是为了使金融支持和城镇化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给予新型城镇化在人口、资源、环境、城镇一体化以及生活方面更多的金融资金支持。包括金融服务以及金融市场的完善和优化;使产业升级、产业集聚有效结合;支持城乡一体化,有效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原有的包括银行贷款、土地融资等有关融资渠道;发展新型融资方式,大胆尝试吸引外资、公私合营的融资形式。
(二)特点
1、政策性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包括很多公益性的项目,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会不断加强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化公共服务,包括城镇交通、供水、发电、通讯、文化、教育、养老、住房、居住环境、医疗等,这些项目都具有公共性的属性及特征,它们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运转,而如果仅仅依靠原有的资金支持形式进行投资并不能有效完成既定目标,所以政策性支持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公共设施及服务通过依靠政策性支持会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促进城镇化进一步发展。
2、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的特征其实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的多样化,二是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这两者是因果关系,因为城镇化需要的资金是多元化的,所以为了配合这种方式,自然而然便要求金融支持的方式变得多元化。城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并不单单是增加城镇人口扩大城镇规模那么简单,城镇化的核心其实是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完善制度体系。正因为城镇化建设的过程非常多元化,这也便使资金需求变得更复杂更多元化,比如“三农”融资对于城镇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规模小、频率高;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资金的需求却是需求多周期长。但其实从目前来看,尽管城镇化的资金需求是多元化的,但是由于金融支持体系和结构并不完善,甚至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金融支持并不能完全适应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的多元化。
3、均衡性
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应更注重均衡协调发展,要想更好的完善和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必然要加大金融支持规模,但是现在金融支持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供给处于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比如金融机构及人员、相关配置等都流向了城市,甚至有很多的农村资金也都流向了城市,农村的金融资源配置和城市相比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所以推进城镇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已刻不容缓。
二、作用及影响
金融支持对城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城镇化提供资金支持,二是为城镇化提供资本配置效率,三是为城镇化优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对金融支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化的集聚效应对金融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城镇化的扩散效应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不管是企业集聚、人口集聚还是产业集聚,只要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农村资源向城市转移的现象,从而集聚在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此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伴随着扩散效应,所以在集聚和扩散的作用下会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农村的经济也会不断得到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三、应对策略及建议
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不断增强,说明相关政策及措施对缩小城乡差距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金融支持水平不能完全协调于城镇发展水平,即金融支持水平较城镇化水平要远远落后,究其原因,一是金融发展的规模小,二是金融体系结构不完善,三是金融发展效率太低。针对这些现象及原因,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及要求。
四、结束语
提高金融支持的水平和质量。金融机构类似于各种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等等一定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加大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其次是调整金融体系结构。要促进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完善财税制度、信贷结构,有效推进城镇化发展金融支持的多元化,从而使金融支持结构更合理。最后是建立健全金融制度。加大政策性银行对相关企业的引导作用,建立基金引导资金投入,从而加大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林勇,郭庆.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城镇化发展――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N].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