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城镇范文

时间:2023-04-02 10:5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色城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色城镇

篇1

青瓦白墙,红檐木窗,假山亭台,浮雕画廊,青石方砖铺砌的街道,排列整齐的仿古建筑,屋脊的牛角宝顶,墙裙的图案纹饰,充分体现了大方县竹园乡的苗彝特色

过去的竹园乡,整条街上寥落冷清,不过二三十户人家,道路泞泥不堪,坑洼不平,车辆经过偶尔会因底盘被挂而抛锚。

2010年2月,竹园乡启动特色小城镇建设,将建筑风格融入自身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化,突出打造苗族古典特色小镇。

特色反映个性,有特色和个性才有吸引人的魅力。民族城镇的建设,物流园区的落户,机场大道的延伸,成了推动竹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小居住在竹园街上的薛春,目睹近年的变化十分感慨:“以前从没想过竹园会发展得这样快,现在居住环境好,交通条件好,空气质量好,比县城都强。”

的确,量身打造的特色城镇建设,使竹园乡建筑有特色、街道有景观、文化有品位,彰显了现代气息和时代特征。

和竹园乡不同,有着“小荆州”之称的六龙镇,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注重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贵州“诗词之乡”。

一条道路就拥有一道风景,一个工程就体现一种文化。在“锦绣六龙”牌坊边,一方50余平米的文化墙上,写满了六龙人自己创作的诗词,平仄有致,韵味十足。

彭佑毅副镇长介绍说:“六龙镇历史文化悠久,有文峰塔、文昌阁、元宝树、回龙寺等17处文化遗址,有《谭氏家训》、《醉月草堂集》等15种文化遗产,有陈凤占、谭鉴亭、徐礼铨等历史上的举人进士,有丰富优美的民间传说和诗词歌谣。”

在特色小城镇与诗词文化的融合发展中,六龙镇立足历史文化的原真性和持续性,传承了文脉、彰显了个性。

在大方县已建或者在建的特色小城镇中,除了竹园、六龙之外,还有按照明清时期建筑风格进行规划、重点突出盐运文化的瓢井镇;倾力打造花园之乡、盆景之乡、避暑仙境、休闲天堂的雨冲乡;集休闲、旅游、物流、商贸为一体的黄泥塘镇;体现古彝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安乐乡等。

规划创建未来

城镇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规划实施的过程。

在特色小城镇规划中,大方县把小城镇建设与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相结合,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充分体现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历史传承等多方面的特征和风格,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体系。

篇2

罗罗斯(Roros Mining Town)位于挪威中部,处于多山地区,是闻名全国的矿业城市之一,它的铜矿采掘业从17世纪开始发展到1977年持续了300多年的时间。城市面积1,956平方公里,现有居民5,600人。

1977年以后,罗罗斯的铜矿便停止使用,旅游业取而代之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每年的旅游人口大约五万人。

罗罗斯镇区曾在1679年毁于与瑞典的战争之中,目前保留有80幢左右战后重建的木屋,令整个镇区呈现出中世纪的面貌。

悠久的矿业文化,完整的历史城镇以及二者间的紧密联系,使罗罗斯于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对遗产环境认识的变化与保护区的调整

1980年,罗罗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当时的申报材料内容简单,只是一些已有的保护管理条例。申遗成功后,挪威政府于1982年制定了罗罗斯镇区整体保护的计划。从当时的保护规划范围来看,这一保护规划的着眼点基本上仅限于罗罗斯的老城部分。

回顾罗罗斯的历史,无论整个城镇的经济发展,还是镇区居民的生活方式,铜矿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因此保护工作必须改变过去仅将注意力放在有建筑的老城区的状况,而要将镇区与结合起来共同保护。

目前,挪威政府准备将罗罗斯四周的铜矿也包括进遗产范围,作为2008年世界遗产的扩充项目,这项工作正在筹备中。

罗罗斯的发展始终伴随着铜矿的发展。历史上,矿工收入微薄,还要种田或经商才能维持生计。因此,铜矿不能脱离具有其他经济职能的城镇存在。

图1罗罗斯位于多山地区,周围密布铜矿,同时也有一定量的农田

图2由南向北望去,完整的中世纪城镇面貌

图3罗罗斯镇上浓郁的生活氛围

图4矿坑附近保留的采矿设施

图5罗罗斯镇生长于矿山包围的独特自然环境中

图6专门修复公共建筑的工作室。这里同时研究窗的漆层,以判断该地区历史上窗棱的油漆颜色

图7破损的建筑局部和拆除的木材等待评价是否可继续使用

图8从窗上拆下的金属构件需要编号排列,以便重新安装

图9窗户上需要更换的玻璃要专门寻找传统的手工制作品,并保持外观不十分光滑的特点

图10(10-1,10-2)端头糟朽的窗棱没有完全换掉,只是更新局部,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

文物建筑的修复

罗罗斯镇上的历史建筑曾用于铜的冶炼和加工,具有跨度大,空间开敞的特点。修复后,陈列了铜从开采到冶炼全部过程的模型,逼真而生动。许多建筑模型能在附近找到原物。

矿区的历史建筑,曾经是矿井的入口。修复后,主要用作地下矿井遗址展示的入口,同时,布置一些关于矿工生产生活的图片或实物展览。

历史建筑的利用

在罗罗斯,几乎没有历史建筑只整修一层“皮”的情况。多数是建筑的外部、内部与院落相结合,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图11镇上的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使用

图12博物馆展示的铜冶炼过程模型

图13模型所示的历史建筑已被修复

图14矿区的历史建筑也作为博物馆使用

图15博物馆中的展示

图16由博物馆可直接进入地下矿洞

图17利用步行街上的历史建筑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陶 瓷艺术品商店

图18商店内部陈设

图19艺术品的户外陈设与建筑的院落有机结合

图20利用步行街上的历史建筑开设餐馆和酒吧

图21历史建筑内部尽端开敞,非常适合小规模聚餐或派对

图22院落的铺地、遮阳伞和座椅等设施共同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外部空间

镇区交通的组织

镇区平行的两条历史街道采取不同的交通管制措施。一条主要商业步行,另一条满足车行。

民间的保护力量

私人住宅的维护主要依靠业主。外部的更新在符合保护要求的条件下会获得批准,并得到80%左右的资金补助,户主负责20%。而内部设施的更新只要不改变结构,一般政府不做要求,也不提供任何资金帮助。

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同样不能忽视民间的保护力量。从1646年至1972年,罗罗斯的铜矿经过三百年的起起落落终于关闭了。在停止开采之后,矿工们不忍心将其完全废弃,希望保留最后的矿井,于是联合起来,争取到了国家的支持,1977年,铜矿被列入保护计划。

图23(23-1,23-2)利用镇区支路上的一组历史建筑开设旅馆的入口隐蔽,位于红色和黄色两幢建筑之间

图24院落角落里精心布置的景观

篇3

一、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也叫城市化(以下均称为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镇)集中的聚集过程,也是城市(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和城市(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城市化其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即城镇化的数量过程;一方面是指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城市文明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即城镇化的质量过程。城镇化的数量过程和质量过程是城镇化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只有数量过程而没有质量过程,即进入城市或被划入城市的人口没有被城市文明同化,不能算做真正的城镇化。

二、城市规模问题

讨论城镇化问题时,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城市规模的认识,狭义的城市规模,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广义的城市规模,是指在城市地域空间内聚集的物质与经济要素在数量上的差异及层次性,它主要包括城市人口、经济活动及其能力、建成区土地面积这三个互相关联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定的经济规模吸纳着一定的人口规模,而一定的人口规模又要求有一定的土地规模。我国目前在城镇化与城市规模上,存在一些不很正确的认识与做法。

1、凭国外经验来预测城市化水平,再确定城市规模与城市建设。我国目前许多城市在做总体规划时,往往凭国外经验来预测城市化水平,再根据城市化水平确定城市规模与城市建设:也就是先制定该城市在规划期限城市化水平,然后根据城市化水平确定城市规模,再用城市规模(人口)反过来指导城市的一些建设,如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做法不科学,因为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的产生背景和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我国前段时期城市化快速增长是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用户口等政策限制农民由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使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背景下,政府放开政策鼓励农民买房而成为城镇人口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等条件下爆发出来的,它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蓄积。因此,下一阶段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是可以肯定的,但它的加速或许会比较小,并不能完全拿外国已有的城市化发展经验来指导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预测,来指导城市建设,为了城市化而城市化,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城市有城市的具体情况。

2、拘泥于城市适度规模。从理论上说,城市依其不同的发展条件,总是存在某个临界点,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点,城市的发展都处于相对不经济中,这个临界点的城市规模就是城市适度规模。专家学者们都企图找到这个临界点,在这个点上可以实现城市的综合效益最佳。于是,是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积极发展小城镇的争论一直未有穷期,可以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在影响城市发展的经济规律中,不只有规模经济效益规律,还有集聚经济效益、优位经济效益、外部经济效益等其他经济规律在同时以不同的方式和强度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形成一个极为复杂的作用体系。因此,城市规模即使增大到了临界点处,规模经济效益规律的调控作用也并不一定会使城市增长停滞。相反,它仍有可能在其他经济效益规律的综合作用下保持这种增长,即前者的调控力被后者削弱或抵消。这种作用机制是客观的,它是现代市场经济所具备的开放性使然。而且,城市的形成、发展

本身就有一种内在机制,过多地强调是发展大城市还是发展小城镇实际上没有什么具体的实际意义。

三、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少,耕地更少,城市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突出,一些矿产资源占有量虽然在世界排名在前,但是人均量很少,而我国的资源利用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目前城镇化走的不是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我国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分化出来拥向城市,使大城市摊大饼式发展的同时孕育着严重的城市病:城市交通拥堵、市民出行日益困难、人居环境恶化、防灾功能衰退。在小城镇方面:有些小城镇盲目追求高标准,搞大马路、大广场,如有的小城镇道路宽度达40~50m,甚至超过80m,造成大量耕地被占毁;有些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对旧城镇的改造利用,丢弃老城镇区,另辟新城镇区,这种现象在建制镇中尤为明显。而在城镇土地利用结构方面,存在着布局分散零乱和功能分区混乱的现象,特别是乡镇企业用地大多未经科学规划,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及其他用地混杂交错,其中工业用地占城镇用地面积比重很大。如无锡某县(市)工业用地占城镇用地的比重超过30%,而高度工业化的日本和新加坡,其工业用地占城镇用地的比重仅为13%和9.2%,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乡镇工业用地中普遍存在着粗放型利用和低效利用的现象。我们的城镇化必须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因此,我国的城镇化道路,必须走城市与生态,城市与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篇4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指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2015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不仅是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全国各地的殷切希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经济社会中一切矛盾的基础和关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生态底线也丝毫不得忽视。

目前,全省上下正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实现贵州经济后发赶超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

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岩溶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生态极为脆弱。那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契合贵州实际的发展新道路,是摆在全省上下的一项重要议题。目前,省委省政府已提出,坚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从而确立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具有贵州地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

但在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过程中,如何既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又能具有山地特色,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坚持“以人文本,共享公平”。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首先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推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化流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忌“一刀切”,要根据各地的产业发展实际,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使进城人口生产、医疗、教育、养老切实得到保障,基本实现公共服务的全覆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坚持“四化同步,统筹城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以产业为引领,按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则,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控作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篇5

关键词:历史城镇;文化景观;五夫镇;特色;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6-0090-02

1 引言

历史城镇的景观特色是构成历史城镇特色风貌的灵魂,在大规模城市化的浪潮中如何保护和体现历史城镇独有的景观特色,是我们应当探寻的问题。本文以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古镇为例,采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对五夫古镇的城镇文化景观特色和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特色保护的思路。

2 历史城镇概述

2.1历史城镇的内涵

1982年中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出“历史城镇”也称历史文化城镇,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1]。对于历史城镇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构成其物质空间的要素,包括: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构成城镇传统格局的地形、水系、传统轴乃至古井、古树;还要对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包括:语言、民间文学、、礼仪节庆、风俗习惯、地方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工艺等[2]。

2.2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特色的内涵及其结构

2.2.1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特色的内涵

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大类。文化景观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它是基于特定的文化和自然环境,通过人的作用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 [3]。

2.2.2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特色空间体系

历史城镇文化景观可分为物质文化景观系统(实物景观),包括:建筑风貌、街巷尺度、用地布局、空间格局、景观脉络等;精神文化景观系统(抽象景观),包括:、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等。

按照凯文·林奇“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的城市意象理论,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的物质文化景观系统可分为:

⑴文化景观区域:指具有整体性历史风貌的街巷、建筑群落、用地布局和聚居形态等;

⑵文化景观节点:指能集中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院落空间、开敞空间;

⑶文化景观路径:指联系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特色区域和节点的街巷、道路、水系、景观廊道和视线走廊等;

⑷文化景观边界:指经过人类作用的景观区域与自然景观(自然水体、山体等)相结合的边缘;

⑸文化景观标志物:指能够表现当地文化特征的景观小品或古树林木,如古井、小桥、坊门、碑石等。

3 五夫古镇文化景观特色分析及现状问题研究

3.1五夫古镇文化景观特色

3.1.1物质文化景观特色

3.1.1.1保留完整的街巷肌理。五夫镇较好地保存了宋代、清代直至民国时期的古街古巷。其街道呈鱼骨状布局,由兴贤古街贯穿整个镇区,串联起横向的次要街道(图1)。街道尺度宜人,兴贤古街宽2.5-3m,其他次要街道宽度在1.5-2.8m间;某些名胜古迹和重要建筑临街有2-5m的退让,使之形成开敞空间,赋予街道空间一定的变化。

3.1.1.2风格鲜明的建筑风貌。古镇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庭院式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中,面阔以“三间”为主,纵深三至五进,以庭院和天井为核心组织向心围合的居住空间。建筑色彩与“闽派”和 “徽派”民居近似,马头墙比徽派的更坚实厚重、丰富多变。

3.1.1.3古风遗韵的河道水系。五夫镇河道主要有籍溪、潭溪。籍溪源自五夫黎岭,由北向南从古镇东边拂过,水面宽敞,水流和缓。潭溪源自五夫拱辰山,自西向东从屏山北向北麓蜿蜒汇入籍溪。古镇从潭溪引渠而入,顺着兴贤古街而下,贯通全镇。籍溪和潭溪是镇区物质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不仅形成了古镇特有的滨水空间格局也是居民取水、交流的公共空间。

3.1.2精神文化景观特色

文化景观是抽象的不易被直接描述,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会通过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研究相应的物质实体来分析精神文化景观。

3.1.2.1源远流长的闽越、理学文化。作为先秦至汉初闽越族居住地之一的武夷地区,其文化形态中的古闽越文化脉络至今仍清晰可见,如崇拜蛇图腾,火耕水耨,断发文身等。汉代以后,随着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儒学逐渐成为闽文化的核心。五夫古镇是中国朱子理学的策源地,理学宗师朱熹在这里讲学、著述,朱子理学在这里成熟、传播。

3.1.2.2丰富多元的。五夫古镇所在的武夷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类宗教的融汇交集之所,是儒、释、道三教同山的典型。道家称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儒家称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

3.1.2.3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岩茶文化,武夷岩茶被誉为“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谷花香之胜”;饮食文化,如五夫莲羹、八卦宴、文公肉、天鹅肉、五夫笋等;此外,还有五夫牛会、龙鱼制作、龙鱼戏、母牵婚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武夷民俗活动。

3.2五夫古镇文化景观风貌现状问题分析

3.2.1古镇风貌完整性受到新建建筑的冲击。新建建筑从建筑形式、建筑高度、建筑尺度均与古镇中形制传统、古朴淡雅的老建筑格格不入,异常突兀。此外,兴贤古街的巷道设施和许多传统民居建筑因年久失修、空置,结构朽坏、倒塌或被拆除。这些残破、空缺的地块被作为菜地或垃圾、杂物等的堆场,成为古镇区中的“残破区”。 “残破区”和新建建筑破坏了古街协调的整体肌理结构。

3.2.2古镇区中缺乏满足居民活动需求的公共活动场所。目前古镇里虽有日常的商业和文化活动,但缺乏能够彰显地域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活动场所。古镇中原有宗教和祠堂建筑的公共聚集作用也因建筑主体老旧破败、建筑内部格局尺度较小、建筑物主入口前缺少尺度适宜的集散场地在逐步弱化。

3.2.3古镇历史街巷肌理尚存但道路网密度低,道路狭窄,局部过境交通进入镇区,影响镇区居民正常交通出行。串联古镇区主要历史建筑、景观节点的步行游线不成体系,局部还是断头路,道路质量较差,部分路段过窄,难以满足消防要求。人车交通混杂现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3.2.4自然景观元素或未充分利用或遭到破坏,古镇区文化景观边界残缺。历史文化水资源结合度不够,古镇格局与水关系密切联系没有体现[3];建设开挖山体现象严重,对山体造成破坏,直接对风景旅游资源造成长期的影响,使自然风景景观质量下降,同时也破坏了人文景观环境。

3.2.5古镇中现存的文化景观标志物未能得到充分保护。古街历史文化古迹遗址部分脏污、损毁。古镇街巷中牌坊林立,分隔兴贤古街的六个坊门(籍溪坊、三峰坊、过化处、儒林坊、中和坊、邹鲁坊),其中儒林坊和中和坊已经完全损毁。现存的牌坊中,部分坊檐杂草丛生,柱体结构破损,坊檐上挂瓦条和青瓦部分腐烂。

3.3五夫古镇文化景观特色的利用及保护

在历史城镇保护总体框架下,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合理安排镇区生长空间,并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优化聚落空间布局。按照“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的层次,重点保护古镇历史街巷肌理、历史建筑、特色居住院落,完善古镇文化景观体系,彰显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图2)。

3.3.1保护古镇整体格局,完善和重塑历史风貌。新建建筑应当尊重古镇现有空间肌理、整体空间品质及综合性文化的特质,使传统建筑、自然环境与历史氛围多元统一。因此,新建建筑要与老建筑及环境的保护、整治、修复相结合。保证文化传承见证性、文化类型多样性、风貌整体性、生活原真性。

3.3.2修复景观节点,结合公共空间进行有机更新。城镇的空间形态具有动态性,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换。功能的发展与转换是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动力,将过去的形态进行调整使其功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就会使得原来的传统空间重新焕发生机。对古镇中宫庙前广场这样的重点位置,进行整治拓宽;对违章修建、严重破损没有保护价值的建筑予以拆除,得到的空间进行整合,修建用于居民健身交流活动小广场和活动中心。

3.3.3疏通街巷使之成环,构建完善步行系统,引导对外交通,进行人车分流。以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为原则,保持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原有的街巷格局和街巷尺度,将镇区内断头路打通拓宽与主次干路相连形成环路交通。以兴贤古街为纵向步行主轴,潭溪两侧的滨河步道为东西向步行主轴。籍溪东侧沿岸修建纵向游览步道。新建道路建设应在古镇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规划新辟道路和改造道路的尺度与走向应顺应古镇整体的街道格局。

3.3.4融入自然景观元素,创造丰富多层次文化景观边界(图3)。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必须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对于古镇内外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荷塘农田、林木古树和周围山水景观、自然风貌均应从总体上予以保护,不允许破坏和人为改变;古镇范围内不应修建破坏古镇尺度的建筑物。对镇区里人视线可达范围内的古树、林木应进行经常性养护、培育,对水系水源应进行经常性保护涵养。现状水系,应适当地加以整治,在局部节点位置可结合古树、小品,形成绿化园林空间。

3.3.5整修具有代表性的构筑物,重现其地标性作用,切实保护古井、古木。对史志记载及口碑印证的有重大历史影响的古镇历史环境及重要构筑物应予积极修复,如主要牌坊、坊门等。对名人赋诗记载的景观可选择地加以保护性开发建设,如刘子翚所作《潭溪十咏》等;对镇区的古树名木,应做好统计工作并挂牌标识,同时制定专人负责,对于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及时消除。

4 结语

总之,历史城镇文化景观的保护不仅是为了延续历史、传承文化,更重要的是重建有利于当地居民的和谐人居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保护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由于传统历史文化的封存,剥夺了其适应现代环境的能力,也可能加速传统文化的衰退[5]。继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融合功能的更新,以塑造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Z].2007-12-29.

[2]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Z].2008-7-1.

[3] 傅伯杰 .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2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篇6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xx镇委、镇政府衷心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关心xx镇发展,帮助我们研究特色城镇化建设工作。现将我镇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恳请各位领导能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帮助和支持。 

一、xx镇特色城镇化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xx镇位于xx县县城东南隅5公里处,是一个多山多水多林的农业镇。现有11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分山上山下两大部分。全镇现有人口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千余人,山下6村2168户7748人,山上5村427户1163人。山下6村现有耕地亩,仍然以果树、粮食等传统种植为主,没有形成新的上风产业,增收渠道不畅。近年来,其人均纯收进持续在3000元左右徘徊,明显低于全省、全市、全县均匀水平。长期以来,由于城镇建设多属自发的短期行为,政府治理不到位,缺少长远规划,厂商居三区交叉分布、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城镇公共设施功能不全、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群众意见较大。目前,建设治理xx*有序、基础设施配套、城镇功能齐全、安全文明整洁的新城镇是xx镇一万名群众的热切期盼和迫切要求。

山上5村原有3858亩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他们由于长期受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影响,普遍存在行路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增收难、婚姻难等“六难”题目。2012年山区居民人均纯收进还不足1500元,大部分村民生活仍十分困苦。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近几年,他们采取购买、租住、借居等不同形式临时迁居山下。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分析其原因: 

1、从国家政策来看,近年来尽管实施了多项惠农政策,尤其是退耕还林政策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xx镇受地理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山区农民的耕地全部退耕后,每亩每年只能领取到150多元的退耕补助款,而现有的大部分林木没有成材,还很难给他们带来理想的经济收进,他们基本上失往了用以维持生计的土地,同时也无法得到国家给与的每亩每年两季100多元的粮食直接补贴,与山下粮农相比,退耕还林没有使山区农民真正受益。 

2、从周边环境看,涑水河源头的两峪水库限制了山区的经济发展。70年代,全县大搞水利工程,无偿占用了山区农民群众的大量耕地  

,村民们不讲条件,积极主动为水库建设出资出力,他们曾经为xx县的水利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可是,山区五村都分别位于xx峪、紫家峪两大库区上游,两大水库每年几百万立方的蓄水全部浇灌了山下十几个行政村的几万亩耕地,而山区5村没有任何受益。此外,为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山区各村无法使用爆破技术拓宽和修建农村公路,导致出山的农村公路坡陡弯急,一方面使较大型载货车辆无法通行,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山区人民群众的通行带来了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3、从生存条件看,xx镇山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农民增收极度困难。目前,国家实行封山禁牧政策给山区农牧民亮起了红灯,他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规模依靠放牧挣钱,这基本上断了他们的生存后路,他们只有依靠外出打工、上山采药等办法挣钱维持生计,此外,再也没有其它经济来源,与山下平垣地带的农民收进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另外,国家的各种惠农支农政策也没能顺德团购网使他们真正增收,政府投资的农村道路、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公益设施人均维护本钱和因交通不便带来的上学、就医、买卖等其它用度都相对较高,山区居民无力承担。在我镇,农民增收难的题目越显突出,这也逐渐成为我们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关心关注和急需破解的困难。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发现把山区居民整体搬迁工程列进xx镇特色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加山区农民收进,改变山区居民生存环境,进步山区农民生活质量的必然和唯一选择。 

从山上山下两部分的农村发展现状来看,为农民群众找到增收渠道,为其创造宜居生活环境才是我们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重中之重。 

xx镇地处省级涑水河源头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同时又是xx县县城六万余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水源地,这又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发展经济的速度和方式,我们不能盲目追求上项目,不能盲目依靠发展产业,走“以工促农,以工养农”之路。根据县委、县政府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我们xx镇党委、政府经过深进调研,认真思考,提出了发展适合本镇产业实际的以商贸、旅游、餐饮、现代服务和高效特色农业等低碳、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特色城镇化建设工程。此项工程是xx镇历届党委、政府筹划多年、预备多时、决心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是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民收进、改善山区及靠山区人民群众居住条件的一项惠民工程;是加快xx镇特色城镇化建设步伐,优化当地  

经济发展环境  

的又一项招商强镇工程;是加快建设xx县后花园——涑源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培育新兴产业、拓宽农民收进渠道、保护中条山林区9万余亩林地生态环境的重点工程;是认真落实国家新农村建设、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库区移民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和以及维护林区、库区人民核心利益的最佳结合和有效途径。 

二、特色城镇化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 

 

xx镇特色城镇化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涑源北路、移民新区、高效农业区、千亩休闲型苗木基地、大型养殖园区、涑源峡谷漂流、莲花池旅游度假村、中条山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工程,总投资2.289亿元,拟用6年时间完成。2012年要实施的重点工程主要是涑源北路建设和山区居民整体搬迁一期工程,同时做好其它项目的项目规划、可行性论证和招商引资工作。 

1、涑源北路建设项目。涑源北路从中科晶电门口经五厂直通华信大道,全长2.87公里,按准一级公路设计,街路合一,总投资790万元。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北沟填方、管涵、人行道展装、绿化美化、路灯安装、给排水等工程项目,计划在2012年10月底前建成并投进使用。工程项目资金通过“社会气力捐一点,企业单位出一点,政府部分挤一点,工程立项跑一点,一事一议顺德天天团购摊一点,房产开发补一点”的办法筹集。邀集城建、交通部分帮助规划设计,并聘请具备相应质资的单位承担工程监理。工程通过公然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 

2、山区移民搬迁工程。 

按沿街商住房区和集中安置区两部分设计,总投资3000万元(商住房300间,投资1800万元,安置区150套,投资1200万元)。贸易房为商住一体考虑,沿涑源北路两旁建设,间宽3.5米,进深10米,上下两层,每间附携同间宽,长5米的小院,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移民集中居住区按照xx镇特色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住房建设为山区居民的经济、适用、方便考虑,分别建成两间两层,三间两层的独院,街道、广场、照明、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附属设施全部配套。新区的选址初步确定在xx镇涑源北路两侧的xx、东荆下、东荆上三村地域内的规划区内。具置由镇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后与三村干部群众商议。 2012年全部完成余迁,采用政府同一规划,群众自主建设和企业集中建设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搬迁对象主要为居住在xx镇山区五村的现有农户、山区五村没有住房或暂时离开本村到外村或县城租房居住的农户、靠山村居住偏僻,存在“五难”题目的农户。移民新区建设工程资金采用群众自筹为主、政策资金扶持为辅的办法筹集。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得新区居民的住房财产化和商品化,让他们不仅有更好的居住生活环境,也可以使他们的住房成为私人全权商品化财产,拥有更高的增值空间,扩大他们投资意识。同时,随着各农业生产项目的实施,还为xx镇广大农民提供自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资料和增收渠道,使他们在新区真正留得下稳得住。 

3、高效农业园区、中条山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养殖园区项目。 

这三大产业项目是结合本镇人口分散、增收渠道不畅、区位特殊、资源丰富、产业受限、土地紧张的实际提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是拓宽我镇农民收进渠道,增加全镇经济发展后劲的新兴上风产业。 

500亩高效设施农业园区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以种植反季节水果、蔬菜和产出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为主,以高效、设施、现代农业为特色。经过协商,公司大块承租农民的土地,出资建成反季节果蔬区和高效高产农业区,然后分块返租给农民种植,公司聘请农业技术专家负责新品种推广和技术培训,各农户把收获的农产品交给公司同一出售,公司外运销售到全国各大市场,同时为公司制定最低保护价,这样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进步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也进步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中条山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以经营批发北方干鲜果、蔬菜和中条山土特产为主,采用冷躲、包装、快运等技术手段,进步农产品附加值和商品率,力争利用5年的时间发展成较具影响力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大型养殖园区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以山西海王养殖育种公司的先进治理和养殖技术为依托,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城镇外转地区建设大型养殖场,返租给养殖户分散饲养,公司为饲养户有偿提供技术和种苗服务,专业合作社外联市场,对接公司,内联饲养户,同一定价,同一销售,集中治理,公司、合作社、饲养户三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4、莲花池旅游度假村、涑源峡谷漂流、生态休闲型苗木基地项目。 

这三大项目建设工程是xx镇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做深做强上风产业,进一步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这三大项目的可研工作。 

莲花池旅游度假村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该项目区拟建于涑水河源头自然保护区中心区域,根据现有的地理地外形况、景点分布和交通条件,并结合专家意见,将景区分为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两大类进行开发。自然生态类包括原始森林、中药材标本园、野生动物观赏园、梅花鹿自然养殖场、牛马羊大型牧场等;人工种植类主要是分片规模种植,主要种植适于本地生长的既经济实用,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初步设计有:花鸟虫鱼观赏园、大型绿化苗圃、名木古树认养园、各种果园、竹林等,努力做到一年四季有花开,一年到头有果吃。人文景观类:完善和扩大财神庙建设,开办佛教学院,开发涑水源泉,建设大型浴场、攀岩、竞技、狩猎、沙滩摩托、赛马、射箭、水上运动、江南水顺德天天团购乡等项目。 

涑源峡谷野外漂流项目,总投资500万元。这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兴旅游项目,从各地已经开发出来的漂流项目看,三年基本都能收回全部投资。从xx峪三岔河到xx峪水库近五公里的河道,水量充足,青山环绕,地势险峻,风景秀丽,阔别污染,是建设漂流项目的理想区域,我们计划多方吸纳资金,用2至3年的时间建成集峡谷漂流、水上乐园、景点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浏览区,为我县旅游事业注进生机与活力,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1500亩生态休闲型苗木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9800万。xx镇多年来都有种植经营苗木的传统,在本镇有多家苗木种植大户和经营大户,由此也带动一方产业的发展。苗木基地建设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广大农民收进的重点项目,苗木基地建设与休闲型建设相结合,是升级苗木产业,开发旅游资源,扩大增收渠道,实施强镇富民战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基地内建设有高、中档次宾馆、餐饮名吃城、度假购物中心、水上乐园等休闲娱乐设施,并规划了一个占地200余亩的“晋南古文化博览园”,以晋南“古文化”为核心,以古民俗民宅居住文化为支撑,以xx镇特有的山水休闲文化为补充,打造一个以旅游、休闲、体验、历史文化等为核心的创意集聚区; 

xx镇多年来都有种植经营苗木的传统,在本镇有多家苗木种植大户和经营大户,由此也带动一方产业的发展。苗木基地建设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广大农民收进的重

搬迁计划是:2012年完成200户700人的搬迁任务,2012年完成150户500人的搬迁任务,49:15  

  

  

点项目,苗木基地建设与休闲型建设相结合,是升级苗木产业,开发旅游资源,扩大增收渠道,实施强镇富民战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基地内建设有高、中档次宾馆、餐饮名吃城、度假购物中心、水上乐园等休闲娱乐设施,将苗木基地打造成具有休闲、旅游、购物等多功能的生活消费乐园。 

在总体思路上,xx镇将在未来五年内,以涑源北路建设工程为出发点,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养殖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商贸业等绿色循环经济,不仅要让xx镇11个村的9000多农村居民和3000多城镇居民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同时,也要提升xx镇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对外总体形象。 

三、特色城镇化建设工程的预备情况 

为认真做好xx镇特色城镇化建设工作,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认真磋商研究,并多次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制定了具体的《xx镇特色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已提请xx镇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得到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 

为进步该项目的可操纵性,我们认真筛选了一家信誉较好、业绩明显、实力雄厚、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作为合作方,与其签订了合作意向。该合作单位主要是协助我镇做好涑源北路工程规划设计,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和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农户参与农业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养殖园区的劳务、生产和经营等项工作。

篇7

一、中国特色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现状

(一)国有土地上的住房供应

国有土地上的住房供应包括商品房和保障房两大类。从居民住房选择方式看,有购房和租房两种形式(见图1)。

按以上两个维度划分,商品房供应中,有出售型商品房和租赁型商品房两类。一般来说,有购房支付能力的家庭,选择购买商品房来满足需求;购房支付能力不足、有租房支付能力的家庭,选择租赁商品房居住。目前,有一部分群体因为租房支付能力不足,还会选择地下室、或者“群租”等非正规的商品房租赁形式。

在保障房供应中,分为出售型保障房和租赁型保障房两大类。出售型保障房的供应对象一般是无力从市场购买商品房,但有部分购房支付能力的住房困难家庭。这类住房因为有政府的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或者直接限价,所以房价比商品房低。目前,这类住房主要有自住型商品房、两限房、经济适用房等形式。

租赁型保障房的供应对象是市场购房支付能力不足,市场租赁支付能力也不够的住房困难家庭。目前,这类住房的主要形式是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

(二)集体土地上的住房供应

集体土地上的住房供应包括出售型的“小产权房”和农村租赁房两类。“小产权房”的供应对象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城镇家庭。大多数家庭是因为在商品房市场购房支付能力不足被迫购买“小产权房”以满足自己的基本住房需求,当然,也有少数高收入家庭购买别墅型“小产权房”以满足自己的改善性住房需求。

农村租赁房一般分布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或者工业园区周边村庄,主要供给那些租房支付能力弱、追求较低居住成本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有一部分供应给刚入职的青年人。

二、当前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出售型住房供应多,租赁型住房供应不足

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由租、售两个部分组成。在我国,形成了以售为主的住房供应模式,住房租赁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住房买卖市场。当前,我国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进入城镇就业的青年人和从农村流入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购房能力显著不足,过渡性租房需求巨大。但在城镇国有土地上,商品房供应基本以开发销售为主,现行的政策安排也是基本按开发企业开发、出售设计的,没有鼓励企业出租住房的政策。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是从2009年才开始发展的,起步也比较晚。租赁住房尤其是价格低廉的租赁住房供应显著不足。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城镇住房自有率在75%左右,也就是说,约有25%的家庭租房住。而德国住房自有率约为43%,一半以上的家庭租住房屋;美国住房自有率长期保持在65%左右,约1/3的家庭租住房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住房的自有率较高,租住率较低。

(二)住房供应主体单一,缺乏企业及各类社会机构参与提供租赁住房

目前,我国租赁型商品房供应主体单一,主要以个体房东为主。根据学者文昊、张杰2010年的网络调查,在北京商品房租赁市场的供给主体中,个体房东的市场份额约占65%,个体二房东约占17%,租赁机构约占13%,物业持有机构租赁的仅占5%,且以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就业单位、房管部门等为主,开发企业、各类社会机构基本没有住房租赁业务。

在公共租赁住房供应中,基本以政府、开发园区企业提供为主,其他各类企业参与不够,保险、担保等追求低利润回报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保障房建设也不充分,住房合作社、住房协会等非营利组织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制度土壤还不具备。这都导致公共租赁房不能形成大规模供应。

(三)保障房供应数量不足,供应对象界定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当前,相对于庞大的城镇住房困难家庭的需求,保障房供应数量远远不够,覆盖面仍然偏小。目前,大多数城市住房保障只覆盖到户籍人口,但在外来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住房最困难的群体往往不是本地居民,而是城镇化带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入职的青年人。由于难以通过住房保障来解决住房问题,他们只能选择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民住房、城区地下室或者采取“群租”等非正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此外,目前部分保障房供应对象的界定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严重影响了保障房供给效率。比如,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城镇低收入家庭,但大多数低收入家庭连经济适用住房的支付能力都不具备。再如,公共租赁住房要求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畴,但国有土地上建设的公租房租金水平和市场租金相差有限,低端务工人员仍然支付不起,政府也没有实力面向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廉租房或者发放租房补贴。另外,公共租赁住房也不完全受本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欢迎,因为有的家庭希望通过购买方式拥有保障房,有的家庭原本也有小面积住房,当其儿女结婚、生育子女时,住房不足凸显,这时四五十平方米的公租房往往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再加上公租房位置偏远,增加其生活成本,就更加不受欢迎。

(四)集体土地上住房供应发挥了极大作用,但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

客观上,集体土地上住房有效弥补了国有土地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以其低廉的价格满足了城镇外来人口的购房需求和租房需求,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无论是出售型的小产权房还是农村租赁房,其数量大、涉及范围广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REICO工作室数据,小产权房数量约占北京市场楼盘总量的20%左右,销售价格仅为临近地段商品房价格的25%-30%。据媒体报道,截至2011年,深圳违法建筑达到37.94万栋,建筑面积达4.05亿平方米,是深圳住房总建筑面积的49.27%。据四川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武元统计,小产权房已经占到了整个成都商品房市场的30%左右。据笔者调研,在太原,小产权房数量大约占到市场在售楼盘总量的15%左右。

据估计,全国范围内,国有土地上房屋租赁面积与集体土地上房屋租赁面积比大致为3:1。但在部分大城市,集体土地上租赁住房占比更大,比如广州约为55%,深圳接近80%。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居住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小产权房、农村租赁房难以禁止。如果这部分住房长期脱离法律监管之外,任其自由发展,不仅容易产生严重的社会治安、质量安全、消防卫生等问题,还干扰了正常的房地产市场秩序,增加了未来管理的难度。

三、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的改进

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的架构不应该是不切实际的想象,而是要与现实的住房需求相匹配,与需求对象的支付能力相匹配,与城镇化发展阶段相适应。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的设计,既要寻求突破,又要尊重现实。我国已经形成了“出售型+租赁型”、“商品房+保障房”、“国有土地上住房+集体建设用地上住房”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当前,对这个体系更多的是改进,而不是重构(见图2)。

(一)增加保障房供应数量

加速城镇化阶段,住房购买需求旺盛,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十分轻易地取得高利润回报,因而没有动力持有经营租赁型住房。在这一阶段,需要发挥政府作用,增加保障性住房,尤其是租赁型保障房的供应数量。

目前,公共租赁住房增速过慢,主要受制于资金的约束。因此,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建设公共租赁房;另一方面,还需要培育多元住房供应主体,积极引导非营利组织、企业及其他社会机构投资建设、持有运营公租房。比如,可以采取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供应土地;可给予长达30年的贷款支持,并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降低贷款利息;另外,还可以采取运营一定年限后允许分割出售的投资退出机制等。

此外,可灵活采取“补砖头”和“补人头”两种住房保障方式。在住房供应不足的城市,可更多地采取“补砖头”的方式,在住房供应较充足的城市,可更多地采取“补人头”的方式。通过发放租赁补贴,不仅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更多的存量住房进入住房保障领域,还可以刺激更多的社会、市场主体建设、持有经营租赁住房,增加租赁住房供应。

(二)统筹城乡住房管理

当前,集体土地上住房已经实际承担了住房保障的责任,为工业化、城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众所周知,没有“城中村”就没有深圳的城镇化,没有各村镇租赁住房,就没有东莞工业化,其他许多城市也是如此。因此,要将其统一纳入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近期,需要妥善处理历史上形成的小产权房,并将农村租赁房纳入统一规范管理中,承认并继续有效发挥其作用。长远看,在符合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根据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需要,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安排建设数量、统一进行监管,形成城乡统一的住房市场。

集体土地上住房供应仍然包括出售型和租赁型两类,出售型农村住房主要供应给商品房购买能力不足又有乡村居住偏好的城镇住房困难家庭,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样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少量低密度住宅可供给城镇高收入阶层。供应主体是村集体、农民、开发企业。农村租赁房供应对象为追求低租金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入职青年群体和有乡村居住意愿的老年人等。

(三)调整供应产品的供需匹配度

对目前部分保障房供应对象的界定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对有市场支付能力的家庭,通过商品房购买与租赁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对住房极度困难的城镇居民,采取廉租房方式解决,也可通过发放租赁补贴,让其在市场上寻找合适房源居住;公共租赁房和出售型保障房主要用于解决“夹心层”的住房困难,主要供应对象为有部分支付能力的关键就业者,如公务员、引进人才、教师等,还有支付能力阶段性不足的青年人以及稳定就业并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外来务工人员。对于选择公共租赁房的家庭,要有一定的租赁补贴,一般对于租金超过其工资水平30%的部分给予补贴,领取补贴的家庭,也可选择在市场上自由寻找合适住房;对于选择出售型保障房的要有住房公积金贷款、降低首付比、延长贷款年限等金融税收政策支持。在一定条件下公共租赁住房可以转成出售型保障房,当供应对象收入水平提高时,可以逐步将产权所有者手中的权益份额逐步购买为个人产权。

篇8

【关键词】地域文化 苏南小城镇 总体规划 历史特色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江南小城镇在早期形成的规划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滞后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政府部门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采取“低门槛,大优惠”的招商政策,常常出现规划服从开发商意愿的现象。另外,地方政府一般以3~5年为一届,在追求政绩,急功近利的意愿下,为实现“率先赶超”,较大规模的投资商总会受到地方领导的“保护”,甚至“推波助澜”。这种经济效益优先的发展机制导致的规划建设随意性极大,也是目前苏南小城镇规划普遍而且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苏南城镇建设已普遍开始追求“高楼”和“高容”模式,以至于一些传统历史文化名镇,如直镇,在这种利益的追逐下遭受破坏。历史建筑损毁,历史街区范围严重缩水,这些都将成为城镇特色缺失的主要因素。

城镇发展现状问题

快速经济增长造成的所谓“跨越城镇化”。苏南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小城镇的经济水平大幅提升,而在区域协调、产业结构互补、剩余劳动力再分配等方面统筹把握不够,同位竞争激烈。居民点常被人为撤并或割裂,传统村庄特色逐渐消失,城镇周边村庄长期形成的相互作用、和谐共融关系被阻断,城镇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特质也将随之消失。

地域自然环境被吞噬。自然生态环境是城镇特色形成的基础,小城镇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景观面貌。对于建筑而言,自然条件对其形式有着直接的作用。地域特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空间的认知模式,形成特有的空间图式,也就塑造了丰富的地域建筑。然而,快速发展的苏南小城镇对地域自然环境不够重视,造成城镇的自然环境被快速吞噬,高速度的建设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将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地域自然环境将“黯然失色”。

城镇空间无序扩张,建设出现“千镇一面”。经济发展是小城镇的动力和载体,招商引资对于小城镇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小城镇基本采用抛开老镇区、选择新镇区建设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模式。相对无序的扩张状态下形成的新镇区,不仅不能被很好地纳入到小城镇的社会地域属性中,而且建设混乱,形成开发区式的“千镇一面”,城镇特色无从谈起。

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

套用城市模式的规划方法。城镇特色是长期循序渐进形成的,是当地人民在对其地域文化底蕴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持续营造的结果。然而,城镇建设中“攀比”和“跟风”现象普遍存在,城镇特色的营造难以为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将小城镇规划列入了城市范畴,但是,小城镇所担当的角色有别于大中城市,这一点必须在总体规划中加以重视,重点把握其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个性特质。

协调保护与发展冲突问题。对于历史文化名镇而言,总体规划必须面临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人文环境如何加以保护和继承的问题。目前苏南小城镇的规划目标更多地侧重于居民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对与其密切相关的地域环境缺乏全面的把握,更关键的是缺乏自我角色定位。小城镇规划建设基本处于新镇与老镇分离状态。另辟新镇的模式有利于城镇快速启动,短期内对推动社会经济效益增长效果明显,但其必然导致新老镇区分离。一部分经济条件优越的老镇区居民搬至新镇,使老镇区空间失去活力,出现老镇区衰败,城镇特色不能得以继承和发扬。“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代表地域文化元素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空间环境上的物化体现,赋予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内涵,这些建筑群体便形成城镇聚落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中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生活方式,这就是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人文互动性。①但当前对地域文化建筑的处理容易停留在简单模仿建筑形式和符号层面;城镇特色也变成某类建筑形式或符号的堆砌,地域文化的精髓没有被好好挖掘和探究,出现“千城一面”的仿古型镇区的尴尬局面。

设计与管理问题。滞后的规划管理,随意无序的建设,严重混杂的用地布局,导致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互相干扰,城镇空间扩展无序化严重。我国的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长期受西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思想中以形体规划为核心的深刻影响,规划师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从传统城市自然发展形成的肌理出发,过于强调功能分区与开发模式的单一化。规划管理应该是动态过程,简单“模式化”的规划手法,仅从功能分区、路网规划、用地性质、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途径规划。原先经过缜密规划的城镇,随着周边区域的扩张,已经出现功能定位不合理而滞后的现象,给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无法执行。所以,试图对城镇建筑风格进行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规划设计,也将给城镇形象带来更大的灾难。

苏南小城镇特色营造策略

着眼区域范围对小城镇功能定位。苏南各小城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大多立足于自身的发展上,忽视区域协调。规划应结合城镇体系布局,与周边城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状况、居民点分布、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关系进行协调,明确城镇在区域范围内的职能和角色,达到错位互补、产业联动,构建具有城镇自身特色的发展动力。从区域范围内合理引导流动,推进与周边区域的整体联动发展。

立足地方文化的风格控制与发展引导。小城镇的地方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决定其人文特色。城镇的人文特色是否突出,是城镇发展旅游业的主体优势。因此苏南小城镇发展要在充分尊重地方优势文化,强化地域文化特征,保护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如村落布局、居民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基础上,重点协调历史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城镇特色和各项用地布局、社会环境相得益彰。城镇总体规划实现是一个动态的空间环境变革过程,强调现时的城镇生活特征的积淀,才能营造出具有浓郁地方风情、时代感的特色城镇。同时,还能强化小城镇自身在时空特征上持续性的个性与区域文化整体融合。

打造融合地域自然环境的空间布局结构。小城镇规划旨在加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广场和绿地等用地的开发和引导,注重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保障等的协同。城镇在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社会综合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驱使下,通过功能用地布局,道路系统规划,做到与地域自然环境相适应,实现与城镇所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性相对应的布局空间体系,引导小城镇的合理有序的发展;规划在节约用地、保护耕地,保护和改善小城镇的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立足远期目标下,兼顾分期实施,避免当前苏南小城镇普遍出现的二次拆迁现象。如此即能够合理地分布各个功能区,在空间和地域上形成有机的城镇群体环境特色。

架构顺应地域地形地貌的街巷空间。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布局、路网结构、交通特征,建立产业分区明确、风貌显著、基础设施完备的街巷;充分利用地方公共活动特征来组合空间形式,使街巷脉络顺应城镇历史肌理。同时结合城镇地域环境特色,依据城镇地方文化和审美情趣的要求,结合街巷规模、比例和尺度来强化城镇街道景观和服务特色,丰富城镇空间层次。

兼顾自然风貌和产业发展的公共景观。要紧密结合苏南城镇水系布局的特色,以城镇形象与产业发展互动为原则,形成良性的、具有本镇特色的城镇空间形态与人文框架,使得苏南城镇的空间形态与“水乡”特色风貌有机融合。

结合苏南小城镇水产品种养殖资源的优势,利用水乡农业开发旅游项目,开设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区,吸引周边中心城市的居民来此休闲度假,顺应城市居民对乡村环境与生活方式的追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推动城镇经济快速发展。

注重城市设计,凸显城镇整体风貌的保护、延续和发扬。小城镇特色的建立不仅要依靠总体规划的编制措施来实现,而且应在总体规划阶段融合城市设计方法进行引导。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从城镇整体空间景观入手,强调城镇景观的整体性设计。在当前的苏南城镇规划中,对城镇的用地布局、功能结构比较重视,而对在确定城镇发展定位以后,如何解读地域环境和延续城镇历史文化重视不够。在小城镇特色营造中引入城市设计,能够强有力地提升城镇空间景观的艺术性和整体性,结合产业特色、功能特色、自然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等来架构空间景观、道路格局,分析城镇天际轮廓线,强调标志性建筑选点、研究建筑风格等,有利于小城镇在苏南区域中个性特色的形成。(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城规学院)

篇9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建设;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一、河北省文化建设的现状

河北省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近年来,河北省在文化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也加大的资金的投入,以期更好地发展河北省文化特色。

1.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

河北省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全省共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68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30处;拥有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18个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另外还有13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居于全国前列。河北民间特色文化包括:地方戏曲、民间歌舞、乡村古乐、民间美术、特色工艺、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等。河北省区域内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从总体来看,有着北方汉民族粗犷、豪放、淳朴、自然、优美的特征。[1]近年来,河北省更是加强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塑造文化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文化建设的激励政策陆续出台

河北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意见》、《组织实施“文化名人名品名栏目”工程的意见》、《河北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大力支持文化建设。

3.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2009年,河北省级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资金规模1000万元。2010年,增加到4500万元。2011年,省级引导资金增加到2亿元,同时,省财政还安排1亿元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市、县两级政府和精品文化产业项目。[2]

总之,河北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但是,在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建设没有突显城镇特色,缺乏文化特征,没有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定位,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河北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在城镇化发展中,很多城市普遍追求表面现象、形象工程。中小城市花很大的功夫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小城市想变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想变成大城市,而文化建设却推进缓慢,最终导致城市的发展缺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慢,不能有效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

1.城镇化发展缺乏文化特色

河北省在营造城市自文化环境时,存在乡镇文化特色不明显、规划建设雷同、对历史文化挖掘不到位、历史建筑保护不力、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等问题。城镇建设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再创造,却没有形成城市特色。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原有的文化风貌逐渐被掩盖,空间布局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不完善,城镇发展单一性,使得城市化建设失去了民族特色,很多城市原有的历史面貌发生改变,城市精神缺失,城市文化特色出现危机。

2.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

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但是,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下,很多城市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而且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较小,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明显不足。河北省需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相融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需求,要加大力度,重点突破,以特取胜,实现特色赶超,跨越发展,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总之,河北省需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基于文化优势下的河北省特色城镇构建策略

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理解尊重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积极挖掘与认知城市文化传统,重塑城市文化特色,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历史性跨越。特色文化建设是城镇化发展中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加强河北城镇化建设下的特色文化发展,挖掘丰厚的河北传统文化,促进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一,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发展特色城镇。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我们需要鼓励企业和民众积极参与有关工作,以成功典型大力宣传,加强文化保护的宣传工作,使遗产文化建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推动河北省文化名城建设贡献力量。

第二,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要互相促进。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与旅游产业发展速度不相匹配,我们需要学习更多著名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开发旅游文化产品的成功经验,发展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旅游业,增强旅游业的吸引力。河北省具有很多特色民间艺术,如果能够深入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依托文化旅游业加速发展,形成具有独特文化资源优势的旅游产业。这既可以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旅游的内涵,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第三,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大容量的就业机会和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等特点,充满文化元素的创意街区在引领人们进行文化消费方面无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需要加强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激励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活跃知识产权交易,为保护和鼓励创新、更好实现创意和设计成果价值营造良好环境。版权是文化创意企业的基本战略资产,要积极探索对创意作品版权的保护和价值发掘方法,努力实现文化创意企业资产增值、延伸产业价值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第四,推动大市区文化产业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一些主要城市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谋划和制定近期和远期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推进文化集聚,各城镇要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加快文化产业工作的快速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对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园区和骨干企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不断推动河北省各城镇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综上所述,开发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器。河北省文化产业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需要文化产业,需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同时加强保护河北省文化的工作,河北省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需要提高文化意识,需要保护城镇和城市中的文化遗产,等等。我们需要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进行考虑,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城镇特色文化发展,对可进行产业化发展的文化资源要进行产业发展分析,将不可产业化发展的文化资源,从传承与保护的思路进行城镇特色文化发展。总之,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下,每个城市的发展都应该注重文化建设,突出城市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对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有效改变城镇化进程下“千城一面”的现状,可以促进城镇的良性发展,促进城市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河北区域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调查的调查报告.[EB/OL]..[2014-12-23].

[2]河北省兴起文化建设新:硕果累累惠民生.[EB/OL].http:///jrzg/2011-10/06/content_1963199.htm.[2011-10-6].

篇10

维加群岛(Vega Archipelago)位于挪威北部,由6500个岛屿组成,海洋和陆地总面积1037平方公里。2004年,共有居民1380人,十年来下降7.5%。

早在一万年前,已有先民在群岛中主要的岛屿上居住,因此有人认为这里是挪威人的起源之地。历史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依赖于岛屿上的各种资源,从事捕鱼、打猎、航海、耕种、拾鸟绒等维持生计。随着不断有新的岛屿露出水面,人们的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

维加群岛地处高北纬地区,虽气温偏低,夏季短而白昼漫长,但由于受到大洋暖流的影响,仍属北温带植物生长区。正是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才使得该地区具有悠久的农业和渔业的历史。

维加群岛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文化景观”类世界文化遗产。对其价值的表述为:

维加群岛反映了一千五百年以来世代身兼渔民与农民的居民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在靠近北极圈恶劣的海洋环境中,依靠收集海鸟绒毛这种现在独特的实践活动,维持可持续的生活。当然,还要感谢妇女在收集鸟绒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维加群岛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未有改变,被认为是北欧地区最重要的海鸟冬季栖居地。有多达222种鸟类在此受到保护。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的生产生活实物遗存都还存在。因此,这一世界遗产被定为“文化景观”,而不是“自然遗产”。

保护区和相关保护法

与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

《自然保护法》Nature Conservation Act

《户外休闲法》Open-air Recreation Act

《未开垦地区及溪流处的机动交通法》

Act Relating to Motor Traffic on Uncultivated Land and in Watercourses

《野生动物法》Wildlife Act(1981)

《环境污染法》Pollution Act(1981)

《海洋渔业法》Act Relating to Sea-water Fisheries,etc.

《鱼类及贝类养殖法》

Act concerning the Cultivation of Fish,shellfish,etc.

维加群岛世界遗产主要受到三个保护法律的约束:

《文化遗产法》

《建筑与规划法》

《自然环境法》

Vega世界遗产以保护区的名目列入国家的保护体系,因此主要工作是由地方政府按照《建筑和规划法》实施保护。

保护区内的建筑和国家确定的保护建筑通常外观都是不可以变化的,二者的最大差别在于保护区的建筑内部在获得批准后可以进行一些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

Skjervaer小岛

Skjervaer小岛位于维加群岛世界遗产核心保护区内,远离维加大岛,从1870年代起,有居民在此建房,作为捕鱼时的临时居所。同时,它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内,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早在1970年代就受到重视。双重身份使小岛文化景观类遗产的特点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