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城镇化范文
时间:2023-03-29 05:4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的城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肖金成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和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文|肖金成
现在大家一谈到城镇化,就把它当做一个框,好像要把整个经济社会全部装进去。其实在我看来,城镇化非常简单。伴随着工业化,农村人口向城市或者向城镇转移,这就是城镇化。
城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城镇化,其他的都是附加在这个上面的东西。城镇化与城市建设有关系,但是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建设。有人担忧城镇化别搞成造城运动、圈地运动。为此,我们研究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农民工为主体,以城市群为主要载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现在我们讨论城镇化,研究城镇化,或者推进城镇化,我们是要解决四个问题:一,钱从哪里来?二,人往哪里去?三,耕地怎么保?四,城市怎么建?
人往哪里去?我们说哪有工作岗位就到哪里去。农民为什么从农村出来,第一是推力,在农村富不起来,人均两亩地,温饱可以,富裕是不可能的,出来才可以富裕起来;第二个是拉力,我们发展工业就是拉力。因为城市有很多的就业岗位,收入比农村的高,就把农民拉出来了。
出来了到哪去,哪里有工作就到哪里去,不是说你应该到哪去,尽管北京空气这么脏,老是有雾霾,但是在这里你可以吃饱饭,有收入,能养得起老婆孩子,赚一点钱可以盖房子。所以我觉得前期就是要有工作岗位。
不能指责他,说你不应该到这来,你应该到那去,你从小城镇,到县城,最好不要到北京,到上海,到深圳,人满为患,又堵车。问题是这里有工作岗位,如果有工作岗位,就可以来。
大城市有很多城市病,怎么办?产业向外转移。这样一来,农民工肯定也会跟着转移。如果产业不转移,农民工也不会转移。
我们的问题是先解决人的问题,先解决工作岗位的问题,再解决收入的问题,然后考虑合理的布局问题,所以我们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要的载体,在城市群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能够协调发展。
为什么很多产业愿意到大城市去,因为大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政府修了很多路,地下管道上下水,可以给企业降低成本。在城市群里,交通也可以延伸到中等城市、小城镇,这里的就业设施比较完善,交通也比较发达,这样产业就可以到中等城市去,大城市的产业就会向外转移。不过,想把很远的小城镇都搞得像北京一样完善,不太可能,也不经济。
同时,大城市由于成本高,很多制造业、低附加值的产业在大城市里无法生存不下去,这样也会带动产业的转移,大城市演变成为现代服务业、高端服务业聚集的地方,一大片的高楼大厦。这样,产业结构升级了,环境也改善了,大的区域内也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不过,据我们研究,城市群的建设也不是说你想在哪建就建成。现代城市群不是建设的,不是规划的,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结果,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我们的城市群是几百年、几千年发展的结果。
篇2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4月16日,工人在二师、铁门关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工地上和浆打地坪。为顺利实现“三年见成效、五年展新貌”的目标,2014年,二师、铁门关市加快城市项目建设步伐,牢牢盯住年度建设目标,以项目落地为抓手,以建设程序为保证,坚决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在项目建设中,各部门尽职尽责,强化督查,对城市项目建设进度进行定期通报,做到每一项工作有落实、有回音。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招投标程序及土地招拍挂和使用、审批程序,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
二师、铁门关市政府针对小而散、小而弱的建设项目:一是采取同类别项目整合功能、扩大规模,统筹规划建设,大项目中配套小项目;二是试行商业产地散售模式,通过招大商,引进实力雄厚的开发商,集中、批量建设商业街、城市综合体、写字楼等大体量建筑;三是对于建设面积未达到1000平方米的项目不得单独建设,单体面积未达到5000平方米的不得单独建设。目前,铁门关市的绿化提升项目已完成土方换填,完成管道安装,11.5万株乔木已种植完成,铁门关市客运站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计划年底竣工。(张华敏)
【心声】
二师、铁门关市党委书记、政委黄金忠:在重点项目建设上,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讲协作、定规矩、听招呼、不折腾、盯着干,按照职责和分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新疆铁门关市泽源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党委委员 谢勤:在项目建设中,我们作为施工方一定会严把廉洁自律关,确保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加快施工速度,为广大市民建设最好的城市。
二师、铁门关市市民 谢平仙:每天走在新市区的道路上,看到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来回穿梭,特别开心,铁门关市每天都在变化,我们这些老职工心里特别骄傲,希望未来,我们的城市更美好。(张华敏)
三师四十五团
安居住房建设项目
4月15日,笔者在四十五团南湖小区D片区看到,整个工地划分为施工区、半成品制作区、生活区,712户重点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各个部门都在有条不紊地施工。
2014年,四十五团加强了安居住房建设的施工管理,制订了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建筑工操作规程等制度,每个项目必须经理挂钩,要求所有项目经理必须吃住在工地,集中全部力量保证工程质量。
在工程监理方面,团场要求监理方,不仅对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流程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强化整个工地管理,划分不同的作业区、施工区、生活区,提升服务施工人员的水平,确保每位施工人员的生活。
四十五团专门制订了《工程管理办法》,早在工程开工前,团场纪委就同施工方和监理方签订了廉政合同,安监科同施工方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和工程质量责任书,增加各方对工程的责任意识,努力建设廉洁工程、安全工程、精品工程。
据了解,四十五团2014年工程建设项目达到7亿元,安居住房建设项目投资近6500万元,规划面积7万余平方米,规划总户数712户,3月15日开工,预计9月30日竣工。(丁燕坤)
【心声】
三师四十五团安居住房建设项目经理 冯新杰:南湖小区D片区的建成,能就近解决十九连、二十连、二十一连等5个单位700多户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改善职工居住环境,进一步提高四十五团城镇化率。
三师四十五团南湖小区C区居民 张玉敏:我是去年才从连队搬到团部的,小区很漂亮,出门就是南湖公园,有电、有水、有网、有天然气,无论是生活、购物还是出行都非常方便。
三师四十五团农科站职工 刘江生:以前住老房子时,一刮风被子上一层土,上厕所、洗澡更不方便。现在我们搬进了楼房,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房子里特别干净,住得舒服,幸福感逐步提升。
(丁燕坤)
六师、五家渠市
金科家居世博汇项目
4月13日,在六师、五家渠市青湖生态经济开发区一一团招商引资企业――金科家居世博汇项目家居主力店的施工现场,笔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机器的轰鸣声、切割声等各种声响不绝于耳,一栋四层楼的主体就快要封顶了,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所有人都在为工程早日建成忙碌着。
据了解,金科家居世博汇项目位于五家渠市青湖生态经济开发区南区商贸物流园,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建设周期为5年,内容有中亚家居博览公园、中亚机电博览中心,国际商贸服务街区、金科廊桥水乡国际生态住宅区四大板块,规划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
为确保金科家居世博汇项目的顺利建设,区团全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协调各局办做好规划、建设、土地、环评等项目的前期各项手续的审批办理工作,另一方面,全力做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目前,该项目2013年续建工程已全面开工,新建部分今年计划投资10亿元,其中有家居主体店及廊桥水乡,新建机电城,配套住宅等。(刘海峰)
【心声】
金科家居世博汇项目负责人 罗阳:基于新疆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在五家渠市投资,就是看好这里的优惠政策,独特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希望可以为五家渠市的发展作出贡献。
六师一一团三连连长 张全军:以后买家居用品再也不用跑到乌鲁木齐市了,既缩短了交通距离,又可以买到放心如意的品牌家居用品,金科家居世博汇为我们创造了优质的购物环境。
六师一一团六连职工 谢志刚:金科家居世博汇建成后可以解决职工的就业问题,让职工不断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多元增收。(刘海峰)
八师一二一团
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4月8日,伴随着一台台卷着尘土的挖掘机的轰鸣,八师一二一团东野镇3号小区地基正式开挖,这标志着2014年兵团重点民生工程八师一二一团职工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开工。一二一团保障性住房将完成3500套的任务目标,是八师建设数量最多的团场。
团场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工程建设“三重一大”制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全过程“阳光”操作,做到“五公开”,即建设计划公开、资格审查公开、房源分配公开、违规查处公开、办事程序公开。今年年初,按照“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时间到天”的要求,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小区规划,一二一团把2014年保障性住房分配到相关责任人,并把安全管理同创建文明工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抓点带面”,树立样板现场,以高标准的现场管理保质量、促进度。
一二一团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可解决低保无房家庭住房424户,完成棚户区改造及危旧平房拆迁2650户,其中镇区拆迁1280户,完成5个连队的整合撤并、功能转化、转型升级,计划年内保证职工入住。(熊 英 刘金虎)
【心声】
八师一二一团基建科科长 曹炳银: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关系民生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做到规划标准不降低、工程质量不降低、内在品质不降低,使职工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天宇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总经理 徐永强:作为施工方,我们将认真、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强化目标施工安全管理,以一流的工程质量,全力以赴,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团场职工能够住上满意的住房。
八师一二一团东野镇3号小区居民 刘少明:我们赶上了团场城镇化建设的大好时机!今年我的两间平房拆迁了,享受到团场的住房补贴政策,年底我就可以搬进楼房啦。
(熊 英 刘金虎)
十三师红星一场
红星商贸城建设项目
3月30日,兵团重点项目工程、东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市场――十三师红星商贸城项目二期工程动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近2亿元,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建材市场和农贸市场主体工程主体已经封顶,将于下半年投入使用。规划投资14亿元的红星商贸城项目,于2013年7月8日在红星一场开工奠基,项目规划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建设期为3年。
红星商贸城以家居建材、农副产品批发零售为龙头,集聚购物、美食、休闲娱乐、商务洽谈、旅游、教育、运动等功能,共分为建材市场、商业服务区、农贸市场、休闲美食广场四个规划区,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市场,建成后可以容纳7000多个商户,解决近2万人的就业问题。
2013年12月8日,红星商贸城与红星美凯龙集团时尚家居MALL品牌正式签约,这标志着中国家居连锁品牌红星美凯龙正式入驻哈密地区。目前,商场建筑规划和商业布局正在进行中,建成后的家居商场营业面积6万平方米,集建材、家具、饰品、装修于一体,将引入全新的城市综合体的理念。
目前,红星商贸城已建二层商业楼12栋,预计今年10月竣工,同时今年计划再新建商业楼17栋。(王慧香 于雪娣)
【心声】
十三师红星一场海虹劳保百货商行店主 吕林:红星商贸场是一个大型综合市场,地理位置特别好,交通很便利,建成后人气一定很旺,对团场发展大有益处,对职工群众的生活也大有益处。
新疆豫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有辉:现在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对一期主体工程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会严把质量关,不放过任何细节,努力把红星商贸城建成口碑工程、群众满意工程。
十三师红星一场机关纪委工作人员 李新:作为东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市场,红星商贸场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红星一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将优化红星一场经济结构,为转变团场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利平台。(王振华)
【编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要以推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目的是通过逐步改变传统的城镇化模式,走民生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产城发展同步化、农民保障市民化、社会管理网格化、城镇环境田园化”。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6×(2013)09-0005-03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及社会背景下逐步实现的。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均提出中国城镇化建设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说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当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只有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才会有利于城镇的良性发展,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互为前提和基础,并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实际上,只有在社会实践劳动时,人自身的天赋和能力才能得到显现和发展,成为创造性活动,这也是一种不断改进的活动。而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和劳动过程中复杂性的增加,社会生产活动对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从而造就出全面、自南而充分发展的个人。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普遍性,促进了相互之间文化和文明的交流,推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人通过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可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从多个方面带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各种配套政策的优化、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提高,这些因素都会吸引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并能够吸引原来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回到本地就业。回到本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在城镇生活、工作,成为城镇的常住人口;一部分人将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将有利于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原来外出的劳动力回到本地就业,带回了先进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等并运用到实际生活、生产当中,有利于带动本地的城镇化发展并且弥补原先城镇功能的不足,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随着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功能的完善,人也可以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可见,人的全面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
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大力实施鼓励非农业的政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而且,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并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方向发展,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镇就业,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在此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多满足这两种需要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人的需要是随着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人的发展和人的创造活动也随之变化,并适应社会的进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各项事业的最终目标。“新型城镇化是集理念更新、发展思路、体制转变于一体的,综合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同步发展”。加强城镇经济建设,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越发展,物质财富越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才有保障和丰厚的物质基础。通过建立健全城镇发展的相关政策,可以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问题与矛盾。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加快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人的根本利益,让农民与城市人口享有同样的权利。加强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爱护环境,自觉地开展实践活动,应承认和尊重自然的客观存在性,根据客观规律合理地利用资源,把生态文明建设引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发展教育,特别是推进素质教育,可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而人类社会发展与实践活动的历史证明,人的素质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状况。“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由此可见,中国各行各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与人才资源的开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以及相关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城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因为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民总体文化素质不高,这势必会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甚至一部分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低,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他们缺少除了农业生产活动之外的谋生技能,导致他们对非农业生产缺乏自信;而培养农业生产所需的技术人员有利于巩固经济发展,促进农业技术改革。因此,要想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村文化教育普及,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减少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基础。中国农业人口多、而且比较复杂的实际,要求在农村文化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应采取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方法,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城镇和群众力量办学,丰富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队伍。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可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业,以此带动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既可以发展农业、旅游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二)推进教育公平化、均衡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
随着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中走出来进入城镇,寻求工作机会,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及生活方式,这就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不断增多的问题。而从现实来看,不管是农村留守儿童,还是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他们并不能享受应该获得的教育机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这个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好,这也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事业,是千千万万人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且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降低城镇中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甚至逐步实现平等化,制定更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主体平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农村薄弱的办学条件;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以公办学校为主,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鼓励社会有能力、有财富的人通过慈善机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通过以上措施,尽可能地让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保障更大范围的受教育对象的教育权利。
(三)注重人才培养,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篇4
Key words:two-way flow ; village ;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 20(4)
1 前言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吴江等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杨重光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合理的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并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市带领农村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当然,不同国家城镇化模式不一样。张占仓指出,西欧代表的是政府调控下市场主导型的城市化;美国则是自由放任式的城市化;日本采取的是集中型城市化;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则是“过度”城镇化,表现为在外来资本主导下的工业化与落后的传统农业经济并存,工业发展落后于城镇化,政府调控乏力,城镇化大起大落。针对我国的城镇化,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思考。仇保兴指出城镇化不是城市单方面的作为,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的结果,必须同时考虑城乡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张占斌指出,能否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取决于一系列公共政府的集合,更取决于改革难题的突破。陆大道等人从城镇化进程的角度提出,我国城镇化进程过快也将引起一些问题。从20%到40%城镇化率的经历时间: 英国120年, 法国100年,德国80年,美国40年(1860―1900),前苏联30年(1920―1950),日本30年(1925―1955),我国是22年(1981―2001)。然而,根据国情、城镇化人口总量以及产业支撑等分析判断,我国没有条件支撑这么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过快将衍生出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人口就业难等诸多问题。城镇化让很多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然而,单纯的农民工市民化,单向城镇化将面临巨大挑战。在城镇化进程上,我们可以效仿德国、法国的一些做法,引导城镇居民向农村转移也将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贺军认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顺应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化进程到了一定程度,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就会同时出现,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逆城市化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他们有更多的休闲需求,对更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有逃离城市喧闹的需求等。另外,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有制度因素。目前,中国的城市与农村土地制度不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景是驱动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之一。比如拿到农村户籍后,可以拥有农村土地、林地的承包权(如果是长期承包,相当于变相拥有产权)。农村宅基地也存在制度改革的前景,如果未来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宅基地能够上市进行产权交易,将会赋予农村居民一笔可观的财产性收入,还能够刺激数量可观的城市资本下乡。国内目前数量极为可观的小产权房,就是城乡土地制度落差的畸形结果。目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这应该是中国讨论逆城市化应该考虑的一个焦点,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严重带后,跟不上形势发展。如果在制度改革上突破,中国的逆城市化并非坏事,对于推进资本下乡、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实际上大有好处。与发达国家的历程类似,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土地制度改革滞后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扭曲。如果客观看待这一现象,并借势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逆城市化现象完全可能成为助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正能量。
2 当前城镇化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两化”互动战略的深入推进,城镇化步伐不断提速。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截止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总数为6907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27%。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于2015年指出,我国城镇化率从17%多提高到52.6%,仅仅花了30多年时间,使总共有7.1亿人口进入城镇化进程,这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以西部地区的四川省为例,经初步测算,截止2012年末,城镇人口达3515万人,城镇化率达43.53%,“一核、四群、五带”(成都都市圈发展极核,成都平原城镇群、川南城镇群、攀西城镇群、川东北城镇群等四大城镇群,成德绵广、成雅西攀、成资内自、成遂南广达、成眉乐宜泸等五条城镇经济发展带)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初步成型。而根据《四川省城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8%左右,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城镇总人口将达4000万人以上,城镇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将得到显著提升。
3 农村人口入城的“单向”城镇化后继乏力
到目前为止,城镇化几乎完全是农村人口进入各类城市(镇)的单向运行,当城市后续空间(特别是土地)容量较大时、当入城成本不高时、当农村适城群体(能换业、有消费承受力)较大时、当政府能承受较大投入补贴时,这种城镇化尚能得以维持甚至呈阶段性快速进行。但当城市土地空间越发有限(自然空间、政策限制、成本高企),当入城成本因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水平而相当高昂从而限制农村人口入城、甚至让已入城人口备感艰难,当农村因单向城镇化不断凋敝、入城人口迅速衰减,当政府因经济形势和财政能力影响再难大举补贴、投入带动城镇化。这样单向的城镇化一方面因庞大人口缺少疏通“停滞、拥堵”在城镇,另一方面因缺少新生主动入城人口,从而越来越显得后继乏力。同时,一部分“厌倦”城镇的退休、准退休中高端消费人群,有着强烈的回归乡村愿望,尽管他们在城镇已基本完成人生使命而不会有太多新的贡献,但当其能从容、优雅的回到乡村生活后,其相对于农村还有巨大潜在剩余价值的知识优势、专业技能、文明经验、工商业意识,能很好的低成本、大面积、持续化的辐射、润泽、服务其回归的乡村,不知不觉间就能靠这些回归乡村的城镇人口消费拉动乡村发展,靠这些人口的知识、文明辐射提升农村文明素养,当然也间接的为未来持续的城镇化做出潜在巨大贡献。但当下政策体制、环境对城镇人口回流乡村的阻隔却让这一切不能发生,导致城镇化变成农村人口单向挤入城镇、城镇不断臃肿而排挤新来人口、农村不断流失而陷入凋敝的双输型、不可持续的境地。
4 城乡人口互迁的双向流动为城镇化注入新的动力
农村的人口单向地转移到城市里来,这种城镇化的规模有去无回单向流动的城镇化的模式是没有弹性的。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驱动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有效考虑城市跟乡村这两者是应该相互交融、相互流动。使农村中有意愿到城镇且能在城镇生存发展的人口流向城镇,使城镇人口中有意愿、有条件离开城镇归回农村生活的相关人群流向农村。这样的城镇化让人口在城乡之间自由地流动的、弹性流动的,使得城镇化呈现出一种交互式、有回路的合理、自然、持续化地尊崇市场经济规律,跟从人们生活阶段追求的变化的人口从容流动,方能一方面避免大城市化的系列问题、困境,另一方面避免农村人口的断崖式流出而导致农村的凋敝、窒息。根据相关的调查,农民在城市里面进行工作,到了55岁90%的人愿意、渴望回乡养老,所以说农村将来是一个非常廉价的、而且符合国人心理的养老场所,同时城市里有相当比重的退休老人、准老人渴望回归乡村颐养天年、追寻田园生活。在杭州、上海这种现象近年来已非常明显了,退休了的一些人,就去农村租一个房子,然后在那里养老,而且种一些生态蔬菜可以避免城市的污染空气,也减轻了城市的压力。所以这种弹性的城乡互补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伴随的城镇化,是城乡都可以相互伴随、相互支撑的稳健、可持续的,这种模式对减轻老龄化的压力,城乡的互补的发展以及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度弹性是非常有用的。
双向城镇化,就是让有意愿回到农村的部分城市人口,在尽量减少顾虑的情况下方便地回流到农村从事养老、田园生活体验、创业等。城镇化也因打通了人口流动的回路而形成持续动力。据笔者对成都地区55-65岁范围内健康群体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近45%有离开繁华、喧嚣城市回到、找寻适合的农村田园享受生活的意愿。这部分城镇人口在统计上不会因流向农村而降低城镇化率,而这种人口流向趋势会在如下3个方面极大地促进新的城镇化:(1)置换出相应的城市住房、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就业机会,降低城市生活成本从而降低需要入城农民的进入门槛。(2)让城市部分消费(对城市是累赘、对农村却珍贵)直接释放到农村、带动农村相关流域发展。(3)在农村引发相关产业跟进、人口聚集,从而拉动区域内农民无需离乡、离家而就地逐渐城镇化。
5 双向城镇化关键在于打通城市人口流向乡村的通道
由于土地制度的限制,使得农村土地在地方政府的控制、支配下可以成批量地陆续变身为城镇工商业、建设用地而驱动关联人口入城,加上城镇在政治地位、设施供应、就业机会、公共服务、福利配套等方面的先天绝对优势地位无时无刻不在吸引农村人口的到来。但城镇人口(从农村流入城镇的非常住人口也尽量不愿离开城镇回农村)往农村流动的空间却极为狭窄、通道几乎没有打开,相当一部分城里人特别是退休或接近退休的、渴望回归乡村享受那份安静、从容、简单、自然的、有较强消费能力的“望乡”族们,集聚在该群体身上的客观消费没法释放、守着几十年为生活、工作所限制的已经熟悉得有些麻木的城镇热闹生活工作场所,不能实现自己本来力所能及的“魂归田园”乡村生活梦。这极大的限制了城市反哺乡村的那部分优质消费回流乡村,也因为这些退休、准退休中高端消费人群不能离开都市而部分堵塞了农村人口流入城镇的空间从而限制了城镇化的稳健、可持续推进。
相对于农村人口入城而言,目前城镇人口进入农村(长期留下来、不是偶尔观光体验)的通道尚未开启,而打通这个通道的关键在于:“农村资产产权(当下主要是使用权)的合法、受保护、有威信、能放心的交易、置换”。其实农村庞大的庭院、林盘、田园、山水对于当地相对贫穷、急于改变、习惯麻木的农民而言无甚价值,而对于渴望回归田园、寄生山水、享受庭院的城里“有钱人”特别是中老年人而言却是无价之宝,偶尔蜻蜓点水式的郊游看到艳羡的田园被别人“糟蹋、弃置”时却只能叹息、难有作为。因此,如果能让这些对部分城里人来说宝贵的农村资产使用权合法交易,如果还能激活这些城里人在城里的相对低效使用甚至闲置的房产用于交易、置换和入乡投资、消费,城镇人口进入乡村的通道就会被开启。
6 打通城市人口流向乡村通道的对策建议
6.1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让村农村生活具备基本的物质支撑
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城市(镇)辐射地区农村,其良好的生态条件、田园风光、淳朴乡情、稀疏人口、低成本生活(相对于城里)等都是部分城里人特别是接近退休和已退休并渴望回归田园的城里人非常在意的,一旦这些他们中意的农村地区具备基本的水、电、气、路、信息、医疗等公共基础条件,这部分长时间生活、工作在拥挤城市(镇)并已对此有些麻木而的城里人,将逐渐尝试用自己在城里拥有的相关物质条件去交换自己看中的农村田园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同时也就把自己那部分城市(镇)生活空间交换给了渴望进城的农村人或外地人。
6.2 调整相关地方法规,让农村部分产权(使用权)可以与城市(镇)产权市场化置换
正是因为农村巨量的房屋、林盘、庭院、溪流等对于城里人来说非常珍贵的田园资产在当前的法规限制下不能参与市场置换、交易,才使得这些部分城里人魂牵梦绕、渴望拥有的农村资产却被广大渴望脱农入城的农民视若敝帚、无心打理、随意荒废。如果能够通过调整这方面的地方法规,解除相关政策限制,让这部分农村产权使用权能合法的进行市场化交易,能与城里人的城市资产进行市场化置换,开启城乡人员、资产、消费、生活的双向流动通道。一方面把渴望归乡的那部分城里人引入乡村、释放其消费于农村,并因其生活消费而带动身边农民就业、习惯身边城镇化元素(培育潜在城镇化人口);另一方面释放城市(镇)部分资产空间为新入城人口提供空间,减小单纯城镇扩张的压力。
6.3 对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免除流动的城乡人口的后顾之忧
通过改善、优化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管理和服务,建设城乡统筹、异地无缝对接、便捷使用划转的服务体系。对接城乡不同区域、不同人口群体、不同政策标准的公共福利分享,让流动入乡居住的城里人可就地领取、享受自己应得福利,让离乡入城的农民也可就地无障碍获得自己的福利,免除城镇化过程中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带来的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关联政策跟随担忧,轻松、合法、自由的参与分享城镇化带来的选择性成果。
6.4 加强城镇社区与农村对接,促进城乡互动的基层平台建设
城乡互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也需要对接平台。当前城镇最活跃的基层就是社区,以城镇社区为启动平台,加强与相关农村地区的对接、交流、互动,为农产品入社区、农村劳动力入社区、社区消费下乡、社区人口下乡、社区农村对接互动等提供支撑平台。逐渐开启城镇消费下乡、城乡人口互动、城乡产权置换交易、城乡人口双向流动的新型城镇化通道。
篇5
基金项目: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大咨询课题(2010ZDKT
>>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全面转型 以人为本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更应以人为本 浅谈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人为本、宜居宜业”,新型城镇化的都匀探索 广联达软件: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思考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刍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城市文化设施配置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民福利研究 “以人为本”的县域城镇化实现路径研究 坚持以人为本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郭理桥: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新居民市民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城市关系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模型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客关系”:兼论城市融入研究的理论和视角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见厉以宁,中国式小康有三个标准,安居乐业最重要,。
(4)交叉证实,即是将样本分成相同数目的两部分,用其中的一部分数据进行探索性研究,用另一部分数据进行验证性分析。见James C. Anderson,David W. Gerbing,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8,Vol.103, No3,411-423,pp412。
(5)本文关于统计指标的评价标准,均参考自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年。
参考文献:
[1]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87-94.
[2]李程骅.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路径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13,(2): 7-22.
[3]辜胜阻,杨威.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12,(3):4-10、113.
[4]王政武.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通过产城融合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3,(12):7-12、85.
[5]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48-54.
[6]Senlier, N., Yildiz, R., & Akta, E.. A perception survey for the evaluation of Urban quality of life in kocaeli and a comparison of the life satisfaction with the European cities[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9,( 94): 213-226.
[7]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3),30-34.
[8]丁桂节.走出城市异化的困境[J].山西建筑,2007,(1):7-9.
[9]徐选国,杨君.人本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质、特征及其可能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5-20.
[10]Adam Okulicz-Kozaryn,City Life: Rankings (Livability) Versus Perceptions (Satisfaction) [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DOI 10.1007/s11205-011-9939-x,2011.
[11]郭先登.关于城市化“以人为本”主题的研究[J].东岳论丛,2005,(2):183-186.
[12]邱小维.人本取向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1):6-11.
[13]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1-5.
[14]谭日辉.社会空间分化对城市居民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天府新论,2010,(2):95-98.
[15]樊美筠.城市应给人美感和归属感[N].环球时报,2014-01-14.
[16]汪军,许秀川.城镇化进程中务工农民的归属感:265个样本[J].改革,2013,(8):70-77.
[17] Victoria Transport Policy Institute.(VTPI), Community Livability: Helping to Create Attractive, Safe, Cohesive Communities./ tdm/tdm97.htm,2010.
[18]Carlos J. L. Balsas,Measuring the Livability of an UrbanCentre: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J].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2004,(1):101-110.
[19] 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06,(5):43-47.
[20]吴殿廷,赵林,高文姬.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评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3-37.
On the Evaluation of PeopleOriented City in the Context of New Urbanization
LI Aiguo
(School of Manage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お
篇6
关键词:小城镇;土地保护;生产方式;科学素养;社会发展
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农村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出路与方向,必将担负起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甚至会成为我国整个经济社会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因为大力进行小城镇建设,既有利于消除和弥补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所带来的城乡差距,又顺应了城市化的发展。当然,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以及相关的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下面具体展开分析。
1.人的城镇化的意义与重要性
小城镇建设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有其极为广泛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意义。但就具体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来说,仍然意义重大。
就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来看,1978年实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历史时期适应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在此后的三十年间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的稳定的和发展,但在目前情况下,需要就此不断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存在着闲置和效率低下的现象,所以通过人的城镇化,意图在于不断提高劳动效率,不断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劳动效率和生态保护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状况下,农业生产主要由单个或单户农民从事,地块即为分散,这就使得农业生产仍然具有较强的自然经济属性,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绝不可能会有规模经济的效应,反而造成了效率和产出低下,这使得农业生产收到自然状况的影响极大。所以,就目前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发展状况来说,非常重要的就是不断实现人的城镇化。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自身及其发展非常容易处于一种低水平循环过程之中。
在这样一种状况中,我们会看到,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处于严重过剩之中,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劳动效率极为低下,在这样的生产状况下,而且并没有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契机,另一方面同时又存在着农村劳动力的短缺。这是一种农业生产现状的结构性和水平性的短缺与过剩共存。在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随着年龄层次的降低,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逐步下降,农业生产同时面临着劳动者后继无人的状况。所以,当前的农村需要对农村劳动力以与经济相适应的方式重新组合,而这样一种组合,一是提高农业生产本身的集中度和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同时把农业生产从业人员按照现代化农业的要求组织起来,能够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劳动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在不断节约农村劳动力的同时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和向其他行业不断转移的劳动力能够流向稳定,而现在的情况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已经转移的劳动力一直处于季节性流动过程之中,这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升级换代,也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农民的自身发展。
这样,大量的农村人口事实上一种处于不断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徘徊,大量时间在城市,从事各种职业,然后又季节性的回流农村,间断性的从事农业生产,有的甚至已经在城市购房居住,但因种种原因和限制又感到自身并没有被城市接纳,同时因为长期离开农村的原因,自己对农村的认同感又在降低,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初步离开农村已经完成行业转移的农民无论其身份还是起社会情感都处于一种夹层和尴尬的境地,这是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和长远发展的。同时,由于农村经济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缺少较为显著的发展,所以其经济活力和农村吸引力有所下降,在人员的流动上也容易造成“强者迁走”,“弱者沉淀”这样一种状况,这对农村的发展也是不利的。事实上,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在社会意识层面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与评价方面,不应该存在某一种职业尤其是某一种产业会完全是经济地位、经济收入较低和社会心理观感不高这种状况,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人的城镇化成为最为关键出路。
2.存在的问题及应避免的倾向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并非会一蹴而就,也并非会全是坦途,里面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妥的倾向,这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高度注意的,否则很有可能会断送城镇化的发展形势,或者会给城镇化建设造成重大困难。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高度注意的是城镇化不是“房地产化”,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的农村,甚至是偏远的村落,出现了农村建楼和农民上楼居住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好事,但是有些地方这种建设行为却是某些“开发商”、“建筑商”和乡镇甚至是村委会共同实施的具有极强商业色彩的行为,姑且不论这些楼房是否完全合格,这样一种牟利行为在一定层面适合城镇化发展完全背道而驰的,一方面保留原有宅基地,而楼房采取市场化农民自愿购买,这种行为的结果事实上并没有起到土地腾退的结果,反而是进一步侵占了土地,除允许本村居民购买楼房,同时允许外来人员购买的行为,这中小产权房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扰乱了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再有一些地方把农民原有宅基地给以极低的价格补偿,在农民上楼后又需要每户农民缴纳为数不少的款项,这就把每户农民都变成了“房奴”,如此,农民并没有因为“上楼”而彻底改善生活,反而背负上一定的债务,使得经济状况有所下降,这样也会招致农民的怨言,也会出现抵制的情况。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因此要注意严格限定城镇化建设方的市场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明确责任,尽量采取政府统一规划,农户自主互助合作的方式,而决不能采取由所谓“开发商”或“建筑商”主导的方式。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农民自愿的原则,采取较为长远的规划,引导农民依据自身经济状况逐步参与,同时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尽量采取政府扶持补助的形式。绝不能稿、搞简单的行政命令、运动式、一刀切,限期搬迁的方式。当然,如能做到上述要求,就必须完全杜绝在农民城镇化过程中在农民身上牟利的思想,采取决策公正透明,过程公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腐败和农民城镇化成本的升高,从而形成农民利益的共同体,也避免少数农民在这一过程中成为“钉子户”,向有关方面漫天要价的行为。
再有,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化建设应该能够起到较好的农民经济生活发展的引导性和发展前景的实现,而不应该对农民现实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不便。这就需要以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和一定时期内所能达到的经济发展前景相对应,合理制定规划,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能充分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如能充分考虑到农村现有养殖、种植业的综合发展情况,事实上,城镇化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农民的发展,就在于不断促进农业的发展,一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先进地区的榜样示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问题的发生,并对有关问题做及时防范解决。
当然,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城镇化建设必须与农村土地制度流转的实验与改革,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通过城镇化腾退出来的土地要能够有合理先进的土地流转制度相适应,应该更加能发挥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土地保护力度,而不是被某些人或者机构所占用,没有起到较好的社会效益,这也可能会造成城镇化的失败。在某种意义可以这样说,土地流转制度甚至应该走在城镇化之前,或者是其最为主要的推动力,一方面既要保证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另一方面又要有效避免农民仅靠对于土地的“食利”而生存,这些都不利于土地制度的流转现代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3. 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自身的发展,是农民生产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以及环境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必须对小城镇化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考。
小城镇化建设首先应该基于一种内源式而非主要依靠外援式发展,小城镇化的主要功能应该是试图建立新型的、适当集中的具有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管理的农村社区,在一定的状况下,这样的农村社区可以适当发展一系列的商业配套和服务设施,这既有助于吸纳一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改善,同时依靠一定的合理的土地流转,将农村土地适当集中,从而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而新型农村社区由于人口聚集可以具有较好的信息交换功能和农村就业人口转移的优势,使得农业人口能够就地转化和长期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为促进人的城镇化的发展与实现,非常重要的是不断实现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提高包含农民生产技能、就业素养、现代科学技术素养、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自身素质,这样既可以使农民能够更好的实现就业从农业到其他行业的转移,也能不断实现农民自身现代意识培养的提高,使农民能够更好地享有现代生活。
事实上,人的城镇化的核心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能够通过农村的的城镇化建设能够实现和不断提升农村的环境保护水平和生态平衡的和谐,首先农村目前较为分散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和谐的维护,一是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个体行为很容易造成农药、化肥的误用或者使用超标,从而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是对于某些个人或者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或者损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民自身也缺少有效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能力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环境的污染虽然并不十分严重,但有关事件却有可能时有发生。
人的城镇化就是以农民为本,不断实现基于农民自身的发展,所以实现农村环境保护的良性转变和生态系统的不断恢复和保持。如此,必须一切基于农村发展的现状展开,即我们不能以农村的经济发展为唯一目的,还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和谐,并且环境保护重于经济发展,生态和谐重于经济发展,山清水秀、绿树蓝天的内在价值相对于经济发展更重要,当然这里也不是要否定经济发展,而是在农村同样也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才能更好的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当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农村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的是,必须循序渐进,决不能一味讲求速度和效率,首先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尊重农村发展状况的多元化模式和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依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状况、历史特点等等,实现农村发展的多种选择和多样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与农村多样化的发展状况和现实特点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江晓.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探究.北方环境2011年第6期。
[2]曹胜亮 黄学里. 城镇化进程与我国农村生态保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
篇7
关键词:隔代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后文简称《规划》)正式。《规划》针对今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到了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规划》第三篇对于如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出了战略性目标: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核心,是劳动力的转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过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中找到持久的就业推动力将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本文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出发,研究当前市民化进程的对策。
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1.1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在城市中生活困难
客观因素方面,城市能够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城市公共服务。《规划》中也从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子女平等受教育、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及基本医疗卫生条件等方面做出了要求。主观因素方面,由于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生活所需完全依赖城市,而城市生活成本又远远高于农村,这就要求农业转移人口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才能支撑其在城市中生活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稳定基础支撑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只会造就部分城市贫困户,这些城市贫困户数量增加反过来会加重城市公用服务的负担。一方面城市给转移人口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转移人口却承受不了城市部分公共服务诸如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费用,如此使得转移人口由于缺乏主观能动性而失去转移活力。
1.2生活习惯、文化特征难以真正融入城市
受城市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农村转移人口自身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与农村保持着紧密联系。农业转移人口与其家乡的密切联系,致使其并未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生活。许多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与城市生活还不能够很好地融入。加上不同文化由于出生地、成长背景、语言、生活习俗不同,形成不同的文化圈,容易产生文化冲突。这不仅给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生活造成困难,也使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景观遭到破坏。
1.3城市生活经历、教育和职业背景影响市民化进程
农业转移人口的经历影响着他们的视野,同时城市生活经历、教育和职业背景影响着他们及其子女的市民化进程。可以假设,如果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城市生活的经历越丰富,接受的教育越多,那么他在非农业领域的就业机会也就越多,离开家的可能性和更好地为城市生活做准备的概率也就越大。或者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有更好视野,那么他及其子女成为城市居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对策研究
2.1隔代城镇化:推进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手段之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持续的市民化进程才可以保持城镇化稳健增长。隔代城镇化可以解决城镇化的人口持续增长问题,在不影响当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前提下,积极稳健的推进其子女市民化进程。
隔代城镇化是当代农业转移人口着力解决在城镇中的固定经济来源问题,实现“户籍在农村,就业在城镇”的半城镇化,其子女从出生即可享受城镇落户,城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实现“户籍在城镇、生活在城镇”的完全城镇化,从而稳健的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手段之一。当代农业转移人口只有先在城镇中站稳脚,才能使其子女完全融入城镇并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及城镇基础设施。
2.2经济收入:决定当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2008年以后,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土地,而是劳动力。农业转移人口的持续进行可以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其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近几年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业转移人口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同时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流动就业的积极性。因此,农业转移人口在解决稳定经济收入问题后市民化速度会大大提高。
2.3保留财产:使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无后顾之忧
当代农业转移人口依据在城市中的经济收入状况,决定农村财产的放弃与保留。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中通过技能培训等、固定投资收益、创业等获得稳定经济收入后,会自主选择放弃农村资产。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仅仅是在城市工作或者是农闲时候在城市工作,并不拥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没有买房融入城市,子女上学难,不能享受与城市户口密切相关的公共福利。这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会选择保留农村资产作为防备,以便自己在城市生活困难或者城市生活厌恶能够重新回到农村。
同时,农业转移人口保留的农村资产也可以作为信用抵押,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进一步发展提供信用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通过保留农村资产及部分农村资产的收益,可以为其子女市民化提供基础保障。
2.4户籍:在城镇站稳脚后落户城镇水到渠成
在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多数城市的城镇化率的提高,主要体现为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同时用常住人口统计计算为城镇人口。 “空间的城市化”并没有带来“人的城市化”――城市到处是控制的豪宅,农业转移人口却依然在城乡间流动。只有劳动力的非农业化和劳动力的空间转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仅有人口的集聚和产业的优化而没有生活质量的提升、人居环境的优化也称不上高质量的城镇化。
户籍城镇化不如人口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能在城镇中站稳脚,户籍的城镇化只会水到渠成。在此之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户籍城镇化并无实际意义。当前我国各个城市对于外来居民落户政策各有不同,总体上大部分中小城市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并没有严格限制。此次《规划》提出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仅要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也要放宽大中城市落户条件。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职业教育;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7-0005-06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如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如何让中国农民富裕起来便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党的十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进一步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关预测显示,预计2020年农业转移人口总规模将达到3.2亿人,2030年将达到3.7亿人。如何让数以亿计的农业转移人口真正成为市民,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但这种转化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为推动城镇化建设所转移的人口不是简单的人口,不是单纯劳动力的输入以及农村人口的进城,而是有一定素质能力的劳动力迁入。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市民素质劳动力的迁入。
由于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吸纳能力、转移人口自身的素质以及就业能力等因素影响,我国绝大多数转移人口还处于“农民”与“市民”的边缘地带。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转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的“市民化”,便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转移人口“城镇化”之前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就显得异常重要。这就对农村教育,特别是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本文中的农业转移人口主要是指户籍在农村,受生产条件、经济条件、自身追求等因素影响而离开农村流向城镇,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既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又包括通过升学以及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方式留在城镇工作以农民工为主的农村人口。因此,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定义可参照农民工市民化的定义。
杨海燕认为,农民市民化的实质就是农民的再社会化,是农民工群体改变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而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这种转变是通过接受新的教育和培训获得在城市谋生的手段和技能,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与城市市民交往并学习,使用城市主流语言等实现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即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推动农民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也就是农民工在城市“有活干、有学上、有房住、有保障”。
综合已有研究,笔者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定义为:农业转移人口舍弃过去所接受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生活方式而重新学习一种与城市文化相联系的新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的过程,是转移人口在与城市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完成从农民向市民转化并被城市所接受和认可的一种再社会化过程。
(二)新型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之间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既包括原有居民的城镇化,又包括后转入人口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要求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自身素质、就业能力等都与城镇相符,能够跟上城镇的发展速度。城镇中原有的居民大多取得了城市户籍,较长时间生活于城镇中,其自身素质一般较高、生活方式与城镇相符,因此,人的城镇化的关键是后转入人口,即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再社会化的体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
三、我国城镇化及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户籍城镇化率较低
2010―2013年,我国人口总数及城镇人口数逐年增长,乡村人口数逐年下降,我国城镇化率①逐年提高,由49.95%增长至53.7%,具体情况见图1、图2。
尽管我国城镇化率逐渐提高,但2010年“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6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21亿人;2011年“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7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0亿人;2012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7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的中国城镇化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户籍城镇化率②仅为27.6%;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89亿人,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左右。
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与差距。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率仍然较低,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而我国在2013年城镇化率仅达到53.7%,客观差距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我国户籍城镇化率偏低现象严重,在城镇常住人口中有许多人口未取得城镇户籍,人户分离人口、流动人口数量大,户籍问题把这些人挡在了享受城市改革成果之外,是“被城镇化”的。
(二)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人数呈负增长,大量劳动力需转移
随着乡村人口的逐年下降,从事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的人数也随之下降。以河北省为例,从业人员比重从2010年的49%下降至2012年的46.96%,具体情况见下页表1。河北省2012年各行业从业人员较2011年除第一产业呈现负增长外,其他行业均呈现正增长,其中以建筑业和工业涨幅最大。涨幅较大的产业大多存在于城镇中。可见,受城镇化影响,一批劳动者已经开始向城镇转移,但转移数量大大低于待转移数量。2011年全省乡村劳动力资源3 281.5万人,2012年增长至3 310.3万人,增长28.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由3 003.8万人增长至3 023.4万人,增长19.6万人,大量劳动力未就业,再加上从事第一产业人数不断减少,许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未就业和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数量庞大,他们亟需进行转移就业,而城镇就成为吸纳他们就业的好去向。
(三)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素质有待提高
新型城镇化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都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农业转移人口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建设城镇,实现自身的市民化。但目前从全国来看,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受教育程度有待提高。以河北省为例,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情况见表2。
从表2可知,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水平的占大多数,接受高中教育的尚在少数,更不要说高中以上的教育。在对人才能力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这些劳动力离开农村转向城镇非农产业尚且有一些困难,更谈不上实现自身的市民化。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太协调,社会存在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口存在学历水平低、市民化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转移、转业教育迫在眉睫。
四、农业转移人口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性
(一)由社会流动规律决定的
社会流动的方向性是社会流动的规律之一,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希望得到更好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机会是每个转移人口的愿望,也是争取向上流动的普遍心理。在转移人口眼里,从农村流入城市就是一种向上流动。但越向上流动,竞争性就越强,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掌握能够比其他人优秀的知识与技能,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在农村,许多农民因为经济条件或本身学历基础等条件限制,他们往往希望接受学费较低、就学较近且对学习基础要求不高的教育,他们接受普通教育比较困难,再加上他们渴求的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实际应用技能的知识体系,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就成为他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选择的必然结果
社会选择是指社会各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挑选人才的活动,社会选择的标准与方式因选择主体价值取向的不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教育选择在社会选择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选择指教育系统(主要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试、考核、评估和分类,并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教育层次和类型中,进而输送到不同的社会岗位上的活动。教育选择往往与社会流动存在紧密联系,在重视垂直流动的社会中,个人关心的是自己地位的升迁,而地位的变化往往与学历相挂钩,因此在选择时往往关注学历;在重视水平流动的社会中,人们关心的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在教育选择上往往关注学校、专业类别,选择对自己工作有利的教育。
在当今社会中,既有垂直流动,又有水平流动,即关注学历同时也要掌握适合于自己的本领。而农村职业教育既包括学历教育,又包括职业培训,且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其在专业设置上越来越与城镇中的工作岗位相衔接。因此,无论是追求学历,还是追求将来在城镇中谋求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农村职业教育都能满足转移人口的需求。鉴于此,农村转移人口接受农村职业教育是必然的选择。
(三)由改变其原有阶层的愿望决定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了“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其中,农业劳动者阶层指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以农(林、牧、渔)业为唯一或主要的职业,并以农(林、牧、渔)业为唯一收入来源或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指无固定职业的劳动年龄人群(在校学生除外)。从这个分层角度看,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大多属于最后两个阶层,其他八个阶层人员大多生活在城镇。也就是说,如果转移人口想实现市民化,首要前提就是要先进入前八个阶层。
而个人所在的阶层与其所受的教育以及其所从事的职业有关(见图3)。现代社会阶层的划分以职业为依据,而职业与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密切相关。简言之,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与他所处的社会阶层相互制约和影响:一个人所处的阶层决定了他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选择,而教育的结果又通过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来影响未来的阶层,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可以超越他原本的社会阶层对他的影响。同时,社会分层冲突论代表人物M・图明认为,社会分层的存在严重限制了非特权阶层的机遇,限制了非特权阶层的流动。
综上论述,如果一个非特权阶层想要冲破本身阶层的束缚向上流动,其首要前提就是必须有一个好职业,而如果想获得一个好职业,文凭技能是不可或缺的。鉴于此,兼顾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的农村职业教育,既能满足文凭需要,又能提供技能学习,自然而然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冲破其原有阶层、实现市民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打破分层实现流动的角度看,转移人口接受农村职业教育是必然的。
五、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
(一)农村职业教育为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了可能
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角度看,受教育程度与个人向上流动及社会地位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村职业教育为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了教育保障,有利于提高其受教育水平、掌握技术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一般认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更易于流向职业声望较高的行业,从而有利于使个人从分层结构相对较低的位置上升到相对较高的位置,为打破原有阶层向上流动提供了可能。这一论断也被当今社会不断证实着。一方面,如今学历与职业高度相关。在各种形式的招聘中,几乎都有对学历的要求,而且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历要求在近几年逐渐提高,高学历与好工作似乎已经成为近义词甚至同义词。而一个好工作、好职位是获得市民资格的重要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农村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能够找到好工作的知识能力与学历。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已经进城务工,但所处阶层仍然比较低下的劳动者,农村职业教育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在短期内提升他们从事某一岗位工作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为他们寻求好工作、实现市民化提供可能。而这种培训是普通教育做不到的,只能依靠职业教育来完成。
布迪厄(西方社会学家,强调家庭因素等先赋条件对学业工作或其他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支持者认为,先赋条件(包括社会环境、性别、家庭经济因素等)会对农业转移人口寻求良好工作岗位产生冲击,甚至先赋条件好的人会把较优越的工作岗位挤占致使留给转移人口的还是低下的工作。当然,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从整体来看,农村职业教育能促使转移人口向上流动,有助于他们的市民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二)农村职业教育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途径
从社会化角度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农民再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包括一般内容和特殊内容,涉及许多方面。其中的许多内容,如行为规范、理想信念,尤其是工作道德是需要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的,不是单纯地接受理论讲授就能掌握。在入城之前对农民开展职业教育,在传授生产工作技能的同时,把蕴含其中的思想、行为层面的要求同时传递给受教育者,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工作能力上达到城市的要求,同时在价值思想观念上也能贴近城市市民,有利于真正实现身心的市民化。
从社会化的途径来看,社会化主要包括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从类别上又可继续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规的社会教育,指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以及法院、监狱对犯罪人员的教养改造等;另一类是非正规的社会教育形式,包括社会风俗习惯、家庭教育影响等。一般来说,正规教育对人的影响较大,而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正规教育对转移人口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第一,农村职业教育是知识集中、信息固定的受教育场所,里面有专门的教师、系统的知识传播途径;第二,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生活指导性,它除传授给农民生活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外,能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农民学会解决理想与现实产生的冲突,适应复杂的城市生活;第三,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社会规范性,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可使农民充分认识城市社会规范的内容和意义,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规范与社会准则,从而约束农民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第四,农村职业教育具有角色培养性,在农民进入其他领域之前,也为其提供角色学习机会,以便将来成功承担某一社会角色。
总之,农村职业教育对转移人口的再社会化具有特殊意义。它以比较完整真实的生产生活环境对转移人口实施教化,在传授其基本从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传授基本的生活规范和价值观念,帮助转移人口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
(三)农村职业教育促进转移人口思维、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大体包括四个基本阶段:转移就业、均享服务、取得户籍资格、心理和文化完全融入城镇。当然,这四个阶段可以有跨越。但从这四个阶段可以看出,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不仅要实现职业上的市民化,而且要实现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市民化,最后身心完全融入城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这些农民必须在新的环境中获得生存的能力以适应环境变化,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必须不断地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化。
综上所述,转移人口要想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并不是简单地掌握一门或几门技能本领就能实现的,他们更需要掌握、践行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将城市文化价值观念进行内化。鉴于此,首先,亟需对他们进行城市生活规范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城市生活规则、掌握城市人际交往技巧。其次,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释放因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再次,对他们开展城市文化生活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并内化城市文化,引导他们文明生活、文明就业,为实现市民化奠定基础。总之,就是农村职业教育要在转移人口未入城前帮助他们为适应城市生活做好铺垫,帮助他们减少初入城市生活的迷茫感,帮助他们形成与城镇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为适应现代生活奠定基础。
(四)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诚然,转移人口市民化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一方面,一大批转移者、失业者成为其潜在的教育对象。但在同等条件下,人们往往愿意选择普通教育而非职业教育,愿意选择建在城镇里的职业教育学校而非农村的职业教育学校。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究竟能把多少“潜在生源”变为“实际学生”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以转移人口作为教育对象的农村职业教育,其所培养的不仅是掌握一门生产技术能发财致富的职业农民,而且是既有知识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市民。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开设相关技术专业类的课程,还要开设一些有利于转移人口思想行为观念市民化的人文类课程。鉴于此,如何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培养素质与技能并重的“市民”是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六、研究反思
虽然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和实际效果却不乐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水平不高所致。鉴于此,我们今后可从农村职业教育联合办学角度出发来提高其教育质量,以便更好地为实现转移人口市民化服务。
(一)兴办职业大学
篇9
加权城镇化率指标的构建
全面而准确地判断中国城镇化的真实水平,不能全盘否定现有城镇化率指标,而是需要对其进行修正。认为城镇化率被高估的学者,其主要理由是非城镇户口的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不应被计入城镇人口。从国际比较来看,发展中国家仍有占城市总人口32.7%的贫困人口无法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而这些总数为8.28亿的人口都是统计到全球城市人口中的。然而,我国现行城镇化率指标也确实没能反映农民工的流动性及其所享受的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尤其是在城镇化率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之后,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兼顾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指标,以遏制部分地区片面追求“数量城镇化率”乃至形成数字水分的倾向。
目前,不同观点对“人”的属性判断非此即彼,即“人”要么是城镇人口,要么不是城镇人口。实际上,城镇常住人口是由不同群体构成的,而不同人群的“城镇化程度”是不一样的。在现行城镇化率指标(城镇常住人口/全国总人口)基础上,如果能为不同群体赋予不同的权重,那么就有可能计算出“加权城镇化率”(∑pi*Ni/全国总人口,Ni代表城镇常住居民中不同的群体,pi代表该群体的权重)。本文从“公共服务”的维度,为城镇常住人口“赋权”,并计算出兼顾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加权城镇化率”。
对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权重的估算
如果说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享有完整的公共服务,那么可以认为其城镇化权重为1。而对于农业转移人口来说,我们并不能认为其丝毫没有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合理的判断是他们的城镇化权重在0和1之间。我们从以下三重视角来考察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城镇化权重。
一是反映社会保障的“五险一金”指标。根据人口计生委的调查,流动人口的“五险一金”覆盖率并不高,六个指标的平均值仅为14.95%。
二是反映农民工和城市职工同工同酬程度的指标。人口计生委的调查显示,2011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为2250元;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201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工资3538元。我们用农民工占城镇居民收入的比重反映农民工就业保障水平,其值为63.32%。
三是反映家庭完整度的指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劳动力进城阶段,二是夫妻进城阶段,三是子女进城阶段,四是老人进城阶段。随着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中国农村人口迁移正呈现第三和第四阶段的特征。我们用“夫妻一同流动比例×子女一同流动比例”来定义家庭完整度。根据人口计生委的调查,2011年夫妻一同流动的比例为85.2%,携带子女流动的比例为62.30%,两者相乘得到了53.08%的家庭完整度。
我们对三类指标各赋予1/3的权重,最后得出的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城镇化权重为43.78%,这意味着他们的城市生活是不完整的,要被打上约56%的折扣。
对加权城镇化率的估算及其政策含义
在得到农业转移人口的权重后,对加权城镇化率的估算就水到渠成了。2011年农民工家庭人口为19671万人,其城镇化权重为43.78%;而49408万城镇户籍人口,其城镇化权重为1。根据公式“∑pi*Ni/全国总人口”,我们可以计算出2011年中国的加权城镇化率为43.06%。
篇10
一、对城镇人口进行统计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城市规划,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所依据的主要内容就是城镇的人口数量。目前,我国的经济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因而加快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城镇人口问题也随之显现。对于城镇管理者来说,扩大城市规模是他们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所以各个城市的管理者为了提高城镇化水平会产生激烈的竞争,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另外,统计部门进行人口普查时,由于不同城镇适用的统计概念存在差异,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变革,进行人口统计时的统计口径也会发生变化,因而降低了历史统计成果的保存价值,不利于后续管理者制定经济的发展战略,降低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二、在城镇人口统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般来讲,国家统计局通过人口统计得到的人口数据与实际的人口数据存在一定的差距,此种现象是在多个因素的影响下而出现的,主要包括可避免的人为因素和不可避免的根本性因素。为了降低城镇人口统计的误差,笔者通过国内的城镇人口统计范例来分析城镇人口统计不规范的原因,力求提高城镇人口统计的规范性以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1)不同城镇进行人口统计时使用的概念的统一性较差。对于城镇人口规模来说,主要由人口概念和空间概念这两方面概念组成。人口概念就是指城镇人口的种类,空间概念就是指城镇人口所在的区域。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可知,不同城镇在进行人口统计时应用的概念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种类繁多,增加了统计的难度。比如说,进行人口统计使用的人口概念由总人口、常住人口和若干个分类人口等概念组成,空间概念则由市区、中心区和规划建设区等组成,在进行统计时,如果将两种概念叠加起来,就会使得统计工作更加复杂,相关部门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已出台了相关规定,但是在实际的人口统计工作中,仍然无法准确把握“城镇人口”这一概念,并且统计人员也无法正确表达城镇人口规模,因而降低了人口统计的准确性。
(2)进行人口统计时统计的口径不同。统计局在进行城镇人口统计工作的时候,除了要使用种类繁多的统计概念之外,还要明确各类人口的统计口径。然而根据我国历次的人口普查资料可知,进行人口统计的统计口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暂住人口为例,某些地区将暂住时间为三个月以上的作为暂住人口,二某些地区却将时间定为半年以上或一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统计局进行的历年人口普查数量的可比性将降低,城镇管理者也不能正确了解本地区人口规模的变化情况,因而制定的方针和政策的适应性就会降低,不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提高城镇人口统计规范化的主要方法
(1)实现不同城镇进行人口统计时运用的概念的统一。在进行城镇人口统计的时候,要想提高统计的正确率,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概念混乱以及概念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必须要对一些常用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明确这些概念应用的情景。举例说明,城镇总人口、中心城区和常住人口等常用概念必须要进行正确的界定或划分。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速度较快,如果采用传统的按户籍登记地点来界定城镇人口,就是失去人口统计的意义。以深圳这个经济发达地区来讲,此地区的外来人口较多,外来人口返回原籍的次数较少,为了准确表示城镇化水平,统计人员可以根据人员的居住时间来确定成镇人口的数量。
(2)实现城镇人口统计中统计口径的一致。要想实现城镇人口统计的规范化,有关部门必须实现统计口径的一致。对于我国来说,导致人口统计中城镇人口规模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暂住人口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对此,国家统计局已经更改了人口计算所使用的方法,要想提高人口统计的准确性,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大相关规定的执行力度。在具体的人口统计工作过程中,统计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清楚城镇人口限定范围,然后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口径的下统计城镇常住人口数,进而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城镇管理者指定的方针政策的科学合理性,以此来加快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最终提高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