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城镇化范文

时间:2023-04-05 04:3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就地城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就地城镇化

篇1

从北京上方鸟瞰,昔日低矮破旧脏乱的大望京、北坞两个城乡结合部村庄,如今已经高楼林立,与邻近城区并无二致,这里已经完全融入城市。

“这是北京农村迈向城镇化的新起点,下一步北京要率先于全国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市农委主管新农村工作的副书记高华说出这句话,深知这对于北京而言“机遇不小,挑战更大”。

北京市委出台的《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行动纲要。文件称,北京已经进入从中等发达城市向发达城市迈进的新阶段,必须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善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文件还提到,“十二五”时期,将是北京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的时期,到2020年,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占农户总数20%的相对低收入户,到2015年人均纯收入相比2008年翻一番。

伴随近几年城乡结合部、主要功能区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北京的城镇化率已于2009年底达到84.9%。而若实现郊区传统的农村社会形态向城市社会形态的转化,则预示着与世界城市目标相差甚远的农村将接过新一轮城镇化的接力棒,将有数万农民从一产就业中转移到二二产,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同时将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其实,城镇化已被政府视为实现城市管理升级和城乡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正如市委书记刘淇所言,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管理粗放和脏乱问题的重点方向。

而完成北京农村的城镇化将是个巨大的工程,现行体制和政府财力面临着严峻挑战。整个工程将涉及182个乡镇、3944个行政村、5413个自然村,常住户203.8万户、常住人口572.5万、户籍人口380.7万、农业户籍人口272.5万。这也是个艰难的工程,农村社会形态的转型,不仅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再调整,同时亦是对决策智慧的一次重要考验。

在现有规划、土地、财税等重重约束之下,农村城镇化路径应该是多样的,大望京和北坞模式是成功的探索,但北京郊区情况千差万别,有平原,有浅山,也有深山,区位地理交通、发展基础不尽相同,需要“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发展的城镇化模式。

而北京农村要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借城镇化“走出一条新路”,面对纷繁复杂的利益格局,成功也绝非易事。如一位多年研究农村工作的专家所言,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经济社会的重建,其意义相当于农村继土地承包之后的再次革命。

尽管任重道远,但成功案例亦层出不穷。密云蔡家洼和朝阳高碑店,以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新模式,不增加土地指标、不改变土地属性,农民以自有和集体土地参与并分享城镇化成果,已被奉为“政府、民众、企业不同利益主体在农村合作共赢”之典型,它们的成功对于即将进行的北京农村快步城镇化足以镜鉴。

势在必行

2006年,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目标的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轰然启动。

作为首都,北京5年内投入两百多亿元资金对农村进行了街坊路硬化(含绿化)。安全饮水(包括老化供水管网改造和一户一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厕所改造(包括户厕改造和公厕建设)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和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的“三起来”工程建设,旨在通过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项事关京郊农民民生的“5+3”工程,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其中“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即将于2010年底在农村实现全覆盖。

“5+3”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稳定的基础保障,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程度。并使农村发生了四大变化:农民发生了观念性变化、农业发生了功能性变化、农村发生了由表及里的变化,体制发生了融合性变化。

与此同时,伴随轨道交通、“区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等工程的实施,体现现代文明的城市化成果向新城、重点镇梯次延伸,带动北京的城镇化率实现了年均1个百分点的增长,2009年底达84.9%,仅次于上海的88.6%而排名全国第二,且远高于全国平均的45.7%。

但“三农”问题仍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采访中高华以农民收入向记者举例: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986元,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万元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且全市还有20%左右的相对低收入户。他认为,“现在只是城乡一体的轨道接上了,但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收入水平还是公共服务配套水平都远不及城镇标准。”

在高华看来,“5+3”之后,郊区农村恰逢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结构转型的历史变革阶段,而目标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农村的城镇化更为关键。

他认为,扩大内需是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农村将是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加快推进北京农村的城镇化将为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释放出巨大内需。“以适宜上楼的农民建新民居为例,如户均150平米,按建设部门公布的成本核算,其中土建成本22.5万,装修5万,配套设施建设10万,总共约40万元,如果一年改造5万户,将拉动GDP200亿,这还不算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高华说。

更重要的是,城镇化还能够创造就业、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生产要素向郊区有效流动。“3944个行政村分散在182个乡镇,分散在,13个区县,如果从资源均等化角度考虑,即便再小的村也要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一来政府承担不起,二来无法管护,但通过城镇化将一些村庄集并后集中居住,解决的不仅是上述难题,还可为产业转移发展创造条件。”高华说。

当然,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建设用地捉襟见肘的矛盾,也是土地版图向数量庞大且使用分散的农村快速扩充的现实动因。

据相关部门统计,北京农村的居民点建设用地,即宅基地约1032平方公里,住宅约2亿平米,其中平房占93%,楼房占7%。

以此推算,农利人均建设用地363平米,是城市人均占地的几倍,以城镇化方式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将会释放出巨大空间。

事实上,北京近几年推进城市化的重心始终在新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的延伸和产业的升级转移,这些区域止逐步接近达到世界发达城市的标准。而长期滞后于城市的农村,

只有在城镇化的道路上与城区的向外扩充相向而行,也就是农村向城镇靠近,城市向农村延伸的“双轮驱动”,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菜能让“世界大都市”距“世界城市”更近。农村城镇化势在必行。

探索“就地”城镇化

对于中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先后曾出现不同模式,如大城市和和超大城市模式,中等城市模式,还有近几年兴起的城市群、城市带模式等等。

这些模式尽管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城镇化或城市化进程,但每个城市大面积拆迁改造的背后,都不能掩盖农民、外来户和政府之间衍生诸多难以调和矛盾的现实,上访。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高华认为,这些模式往往强调“农民进城”,注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其实农村城镇化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模式,即就地城镇化。“所谓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再一味地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社保与城市接轨,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就地’即原有的居住地,包括原自然村、不保留村向中心村靠并而组成的新型农村社区。”

在他看来,农村就地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之一,也是北京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道路选择的客观必然。

伴随交通和通讯的高速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化和产业化的推进,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逐步加快,加之政府对农村的巨大投入,使京郊农民在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逐步向城镇靠近。

“逆城市化”亦是农村“进城”的催化剂,大型城市的人口密集、房价较高、交通拥堵、资源环境压力逐步加大等“城市病”已在北京初步显现,这让大批生活稳定的中产阶层开始迁到农村,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产业的兴起,也加速了二、三产业向农村的转移速度。

一个客观事实是,上一次北京农村人口普查时,北京农村的总人口只有300万,现在已经超过了500万,农村对城市居民吸引力的日益增强不容辩驳。

在原有土地上建新民居、发展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的蔡家洼和高碑店,其实就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美好蓝图的实景演绎。

“农民有浓厚的乡土舰念,他们更愿意在家乡安排自己的事业,把家乡建设的更美好,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在走访蔡家洼时,村党支部书记王大林告诉记者,随着蔡家洼就地城镇化的逐步实现,在外村民居住就业回流的趋势已日趋明显。

高碑店村党支部书记支芬则认为,“在农村,只有通过集体发展产业才能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房屋升值,降低农民资产贬值甚至流失的风险,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就地城镇化。”

实践证明,就地城镇化将突破以往农民进城的单一城镇化模式,长远看有利于形成中心域、新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在内的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体系,从北京的“三农”实际看,则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减轻首都中心城的压力,及早防治“城市病”。

“三个一批”逐层“城镇化”

与国内诸多城市不同,作为特大型城市的北京,数百万农民不仅在紧邻城区或新城的城乡结合部居住,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也有零星分布。

如专家所言,尽管都是就地城镇化的成功案例,但村广地多的蔡家洼居住、产业分区规划的模式移植到人多地少的高碑店不太现实,同样高碑店产居合一的模式也不适用于位置相对偏远的蔡家洼。因此,“对症下药”关乎着农村在不同条件下的就地城镇化能否成功实现。

北京市经过研究,专家们认为应通过“三个一批”,逐步将分散在城市四周的北京农村纳入城镇化。

旨先是城市化转移一批。这主要适用于朝阳、海淀、丰台等城市功能拓展区,及新城和大型城市边缘组团地区,属于被动型的城市化类型。

该转移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已经列入城市规划范围的农村地区,要完成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彻底转变和升级,比如城乡结合部地区,以直接城市化的方式,使其尽快融入城市发展。另一层含义则是将一批已经在新城实现较稳定就业和居住的本市农民,深圳和实验以放弃农村土地承包权、享有收益权为条件,解决他们的城市社会保障等问题,在自愿的基础之上转为城市居民,实现这批农民真正意义上的离土进城。

其次是城镇化集聚一批。这主要适用于重点小城镇、一般镇规划中心区的村庄及能够向城镇中心集聚的村庄,通过在这些镇域建设产业园区和农民就业基地,在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突破村自为战的格局,及时推进传统村庄的整治合并,集中建设城镇居住小区,鼓励农民集中居住,放弃土地的实际经营权,保留土地收益权,探索土地权益的股权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

再者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一批。与城镇化集聚社区不同,农村社区保存传统农村的历史,保留一户一宅的庭院式格局,与传统村庄的主要区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配套齐全,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根本改善,成为郊区最宜居住的地区之

高华坦承,“三个一批”中,新型农村社区主要针对位置偏远、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其实现城镇化的难度相对较大,目前正处于规划的制订完善阶段,需要规划通过之后再探索经验逐步推广。而相比之下,区位较好,受城市辐射影响较深的前两个一批,承接城市功能和产业转移已有类似高碑店等的成功案例可循,加快推动这些地区的就地城镇化将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事实上,以“三个一批”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还须注意的是,如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让农民仅有的土地资源得以科学合理的集约利用。

高碑店模式:民办公助建住宅,属地化就业

高碑店的改造有别于其它城乡结合部地区。而是带有典型农村色彩的、自我重建式的就地城镇化。

高碑店村距离天安门仅有8公里,京沈铁路、京通快速路、华能电厂、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高压线路等国家和市重点工程建设占地,使这个原有2300亩耕地的村庄,没了一分耕地。2D02年修建的五环路穿村而过,建起的百米宽的绿化带,使原本没有了农业的高碑店村又被切掉26家企业。几经“折腾”之后,高碑店村只剩下了村民宅基地的村落架子,实际上已经处于无地可卖的境地,“叫农村无农业,称农民无耕地,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村,因此得名。

良好的区位条件,以及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以出租房屋为主的“瓦片经济”渐成气候,庞大的外来人口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人口暴增带来公共服务不堪重负,“脏、乱、差”的环境严重影响着区域形象和本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更重要的是,村民自发在宅基地上“腾挪”以创造财富的同时,自身居住空间日趋逼仄,公共空间更被严重挤占,与快速发展极不相适的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面临的是即便有钱也无法完成建设的窘境。

此外,无地可卖也意味着,以往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拆迁当中常用的以转为国有的土地收入支付拆迁改造成本的资金平衡模式在高碑店已无法适用。面对这样一块“啃完肉留下的骨头”,支芬自2002年调入高碑店之后,在带领全体村民清理整治村域环境的同时,反复探讨后确定了“民办公助”的住宅建设改造方案。所谓民办,就是村民自己周转、自己拆房、自己筹资、自己建房。公助就是,村民居住新区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项目所需2.6亿元投资,由村集体成立的经济合作社负担50%,其余部分争取市区政府支持。

改造模式大致为:每户以现有住宅上地使用征为准,占地面积缩减15%,用于拓宽道路,容积率确定为2.7。新宅由北京勘探设计院统一设计,田华建筑总公司统一施工、统一工程监理,其中村民每平米建设自费出资1025元,自筹资金不足的,由村委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但贷款额度不得超过总建房款的60%,期限不超过5年。

曾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持有狐疑态度的村干部刘欣告诉记者,迫于“身份”压力,她是第一批将原有住宅改造成三层楼房的村民。

而让刘欣万万没想到的是,改造的新居除了第三层用作自住之外,由于高碑占村对外界传达出弘扬振兴传统文化的产业发展思路,一二层很快就吸引到了与之相关的外来商户租用,年租金达十几万。

兴奋之余的刘欣意识到,新居不仅两年就能收回全部投入,她还因此将长期在自有住宅中受益。

很显然,高碑店用一着“就地城镇化”下活了这个“无地缺钱”的“死棋”,2.7的容积率、15%原有面积的缩减,村民原居住面积均增加一倍,房屋品质也得到了现代化改良,并带动“瓦片经济”实现质的飞跃,进而区域形象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且原有村民全部实现在集体物业公司的属地化就业,总体收入大幅增加。

据统计,同样位置优越,情形类似高碑店的村子,在北泉大概还有900个之多,尽快将这些村子转变为城市,对北京而言将是一个“不得不”的选择,而高碑店探索的成功模式也不应该只是一个个案,还可以在更多的地方得到复制。

蔡家洼经验:资源换资本、规划定成败

但并非所有农村都像高碑店那样,几乎每户村民能够拿出二三十万的自有建设资金,诸多的郊区农村能否成功城镇化“改造”则史多有赖于“集体”的智慧。

蔡家洼村因距离重点镇密云巨各庄镇的镇域较近,区位条件虽然无法与高碑店相比,但尚属优越。缘于村集体较早地引进了农业龙头企业北京聚陇山农业开发公司,其规模种植及带动就业的示范效应,让蔡家洼村幸运地成为2005年确定的全市13个旧村改造试点之一。

经测算,蔡家洼村推进旧村改造共需资金83.5亿元,其中。80亿元用于产业发展,3.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建设。而对于一个集体负债300多万的山区农村来说,别说几十个亿,就是1个亿也算得上天文数字。“钱从哪里来”是摆在改造或者实现城镇化面前的首要难题。

但细细分析之下,处于县域周边的蔡家洼,农业和土地规模仍可算作区别于城市的特有优势。王大林告诉记者,由几个自然村集聚而成的蔡家洼,宅基地数量庞大,总量达到了2200亩,除此之外,还有农田2500亩、山坡地3400亩。山场约4000亩,具有发展规模农业和相关深加工产业的良好基础。

算清土地账的同时,土地分散浪费的事实一目了然。利集体认为,首先要做的便是,通过规划的调整,实现蔡家洼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在多次论证之后,蔡家洼的旧村改造规划得以批复。在不增加建设用地的前提下,规划将总面积8平力公里的蔡家洼村一分为四:居住区、农产品深加工园区、三产商务旅游区、农业种植区。

具体的土地集约利用方案为:通过原宅基地置换、旧村道路及集体公用场所整理,腾退出的2200亩建设用地,用400亩土地集中建设居住区,其余全部用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旅游服务等二、三产业;原有的近6000亩耕地及山坡地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流转至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再交由聚陇山农业开发公司和巨龙庄园生态科技公司统一规划运营。

宅基地换楼房的腾退方案则确定为,原有宅基地只要占有24分地,有4间北房,就可置换2套总共180平米的回迁楼,面积或房间数量不够的,集体先垫付资金,在今后的集体股份分红中予以扣除,面积和房间数量多的,评估之后,依据这一标准折算后,以货币形式找齐。

王大林透露,2200亩建设用地,除去400亩建居住区,剩余的可使用50年的1800亩建设用地,蔡家洼确定了每亩每年的使用费为3000元,50年的租地费用就是2.7亿。“如果招商引资顺利实现,资源即可完成资本的转换,村民新居的建设资金难题便能迎刃而解。”

得益于合理的规划布局,以及农业种植的规模效应,蔡家洼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的招商相对顺利,占地400亩的产业园吸引了十几家企业进驻发展,其中包括统一在内的台湾五家知名企业加入其列。在此带动之下,台湾某著名企业家又携百亿元巨资与蔡家洼签订了建设高端绿色旅游区的合作协议。

更为人乐见的是,蔡家洼的经济发展不仅实现了全村劳动力的全部就业,且对周边诸多村庄产生巨大吸纳作用,据王大林估算,倘若蔡家洼引入的现有产业全部竣工投产,可吸纳近万名密云农民属地就业,这为今后破解因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安置难题提供了有益镜鉴。

有资产的市民 职业化的农民

事实证明,农村就地城镇化对于北京而言行之有效。

采访中支芬一再强调,城镇化之于农村,就地远比补偿之后的一夜暴富更为可取。“暴富的农民缺乏理财的观念,又受自身教育程度、投资知识等方面的制约,几乎没什么资产升值的渠道,几年下来将钱造光的不在少数。”

“当年,高碑店农地被征用,虽然村民保留了宅基地,避免了异地购房,但‘农转居’补偿的后遗症仍可看作异地城镇化弊端的前车之鉴。”支芬告诉记者,由于国家及市重点项目的占用,部分高碑店村民曾一次性得到了当时算作“大数目”的几万元耕地占用补偿款,且身份也由农民转为了居民,但几年下来,农转居人员便将补偿款吃光用尽,此时才发现也无法享受城镇的养老、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实际上相当数量的“农转居”不仅没了工作,又失去耕地的收益,也因此诱发了诸多社会矛盾。

“城镇化不仅仅是改善农村的居住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解决农民的就业、收入增长和后顾之忧。”支芬介绍说,进行城镇化改造之后的高碑店村民,现在住房的租金是改造前的几倍,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村民在集体成立的物业公司就业,其工资性收入将与集体经济的壮大同步增长,以往因快速城镇化导致的社会隐患因此治愈。

显然,短期内就地城镇化的效益虽然不比一次性拆迁补偿,但随着区域价值逐步提升,区域主导产业日益强大,村民将可持续、稳定地分享城镇化成果。

蔡家洼同样如此。王大林告诉记者,原本收入增长单一依靠农业经济的蔡家洼村民,如今已拥有三份收入:一是租农地的土地补偿,1000元/年,每五年增长5%,集体一分不留全部给村民;二是工资性收入,每人月均收入1000-2000元;三是分红,一部分引进的企业村集体占有30%的股份,以土地作股的农民将直接受益于企业的利润分红,另一部分则来自村集团为人驻企业提供物业服务所获得的收益分红。

此外,农民的资产也因城镇化大幅增值。以蔡家洼为例,多年来,民房大多用于自住,少数能够出租的房屋年租金也超不过几千元,即便将院落与房产整体出售,最高也就是几万元,而城镇化改造之后,村民大部分拥有总面积达180平的两套房产,一套房子的价值就达上百万,且原有土地的增值收益还可长期享受。

而高碑店和蔡家洼之所以顺利完成就地城镇化改造,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兼顾到了所有相关人群的利益,合理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

这其实也是“三农”在城镇化中的再定位,如市委书记刘淇在年初的经济形势务虚会所言,世界城市之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带有集体资产的市民,农村是首都发展的战略新空间,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

篇2

一、城镇化的基点在县域小城镇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究竟以哪里为基点?国外通常的办法,即转移出来的农民向大城市聚集,这是各国的必由之路吗?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踏上了澄迈调研之途。

在和澄迈县领导座谈时,围绕城镇化问题,大家热烈讨论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思想,同时讨论了今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提出的“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的问题。县委书记杨思涛对的这些思想高度认同、心得很深。他对我们说,中国的城镇化一定不能只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不能把农民都往大城市赶,转移出来的农民,还是要按照“离土不离乡”的原则就地安置,不然,走国外过度城市化的老路,必然导致国外那种“城市病”,一边是萧条败落的乡村,一边是富人区与贫民窟并存的畸形大城市,人满为患、治安不宁、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生活质量却越来越低,经济、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的成本和代价难以预计。

澄迈县、镇两级领导形成共识,认为,从澄迈的实际情况看,城镇化的重点应放在澄迈县域内小城镇的发展上,这些小城镇是城乡的连接点,有利于实现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共建共享。如果以这些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农民就可以像城市人一样享受现代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实现“就地城镇化”。

在“就地城镇化”的思路下,澄迈人理顺了城镇化发展思路,即: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农民在家门口自主创业或以土地使用权、房屋使用权等固定资产入股合作,开发乡村公园、农家乐、乡村旅馆、休闲养生馆、放心菜园、果园采摘、劳动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旅游服务业,提高农村常住人口中从事非农生产人员的比例,实现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就地转化。为促进“就地城镇化”,澄迈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各地的自然禀赋,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

澄迈县历史悠久,是海南历史文化古县,海南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23年历史,是西汉时期海南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苣中)之一,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古村落遍布县域各地。位于金江镇美榔村的美榔双塔建于元朝初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老城镇的罗驿村,是世界上最大的用火山岩建造的古村落,自南宋1256年建村延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海南省有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该村走出了一位古云南丽江的知府,他返乡后,依照丽江古城样式再建了古罗驿村,罗驿村堪称海南的丽江城。澄迈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融入对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复中,城乡统筹,有力带动了这些古村落及周边的发展。如今,像美榔村和罗驿村这样古朴天成的美景,每天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目前,澄迈正在实施对这些古村落集中连片整治修复的工程,并筹划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彩亮点。

位于澄迈县北部的福山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是种植咖啡的理想基地,也是海南省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当地农民以传统方式种植和炒制的中粒咖啡为咖啡上品,享誉海内外。澄迈以咖啡为抓手,打造咖啡文化,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这一我国首家以咖啡文化为主题的风情镇项目,总体规划范围约76平方公里,集世界咖啡种植文化观赏、咖啡交易中心、世界咖啡口岸、咖啡制作观摩品尝区、陶艺制作创意体验区、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今年1―10月,来到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品咖啡的游客约有89万人次,省外游客25万人次,境外游客 10万人次。咖啡文化风情镇的建立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周边村庄的“就地城镇化”进程。例如,毗邻的向阳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村庄与咖啡文化风情镇一体融合,环境优美,风韵独特,游人如织,多种产业和家庭旅游收入可观,68户村民过上了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很高的城镇化生活。

在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的同时,澄迈还打造了台湾风情小镇、欧洲文化风情小镇、地中海文化风情小镇等,这些风情小镇各具特色,绿色、低碳、宜居、宜业、文明、富裕。这些小镇将用小火车连通,小镇及周边的村庄,连片形成就地城镇化的美丽风景,使澄迈成为海南新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澄迈县旅游接待人数125.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4%;旅游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147.5%。

澄迈就地建设小城镇,既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依托这些小城镇发展起了专业市场、特色市场,也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目前,澄迈已重点打造出三条“美丽乡村”带,以此为纽带,计划串连县域内的村、镇、开发区和农场,使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之间,形成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的空间格局。按照计划,澄迈到2015年要建成6条“美丽乡村”带,并力争到2018年,全县99个500人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

“就地城镇化”,农民离土不离乡,必然要求城乡统筹建设发展,相应地带来了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旺盛需求,路网、供水网、供电网、通讯管网、垃圾处理网、污水处理网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了城市建设的统筹方案。

二、关键是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

人往哪里去,也就是转移出来的农民,如何留得住,有保障,生活好,也是调研组的问题。我们意识到,“就地城镇化”问题,说到底是使人就地“转型”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要有新的产业承接兜底,使惯于务农的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转型为新产业的自食其力者,从而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澄迈的实践令我们鼓舞。

澄迈“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特点,正是注重产业带动和支撑,帮助传统农民转型。“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让“美丽乡村”成为一个“整体性可经营的商业品牌”,这是澄迈的雄心壮志。为此,澄迈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千方百计发展新型农业,振兴农村经济。

在《澄迈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方案》中,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很多。比如,发展新型农业。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重点培植特色农业、包装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彩色农业、外向型农业。以澄迈火山岩红土地罕见富含微量元素硒为亮点,建设“开心”农场,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产生活设施,即将土地作细致切割,每块农田占地 0.1―0.2 亩,由周边市县游客和外地游客认领种植,也可以由当地农民有偿代为种植,成熟瓜果由地块所有者自由支配。再如,发展特色林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种植珍贵树种或果树,在三条“美丽乡村”带上打造出一批咖啡村、福橙村、槟榔村、椰林村、花梨木村、沉香村等。又如,发展长寿产业。借助澄迈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开发长寿康体休闲项目、长寿康体休闲旅游线路、老人用品和富硒保健品等。提升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完善公共养老中心、敬老中心设施建设,等等。

根据“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原则,澄迈持续加强农业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2009年至今,坚持“围绕品牌抓农业”工作思路,把注册商标与品牌打造作为农产品销售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商标品牌做精做强,努力走出“打造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品牌发展之路。经过4年“商标富农”探索实践,累计有效注册涉农商标1033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成功打造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等一系列优势特色农业品牌,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如今,澄迈的沙土地瓜、福牛、白莲鹅等特色农产品的种养示范点已全省开花,成为广大海南农户的致富法宝;福山咖啡、福橙等也成为澄迈周边市县农民的摇钱树。由此形成的整个农业――工业――商业――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成功吸纳了大量转移出来的农民,“旧式”农民在转移中成功转型,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可以说,切实推动农业现代化,并将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发展新型农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带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做好产业承接这篇大文章,以多种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澄迈的成功之道。

同时,澄迈注重推动大中城市优质资源向中小城镇乃至中心村延伸。例如,澄迈积极打造海南生态科技新城,开出了一片新天地。海南生态科技新城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通过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新城内建设农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既为新城提供服务配套,又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对原土地上的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成立服务公司吸纳农民就业;为下一代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使他们成为新城重要的后备人力资源。目前,园区凭借日渐凸显的环境、政策及服务三大优势,吸引了包括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印度NIIT集团、浪潮、惠普、东软、中软、长城信息、久其软件、展创光电等294家企业落户园区,初步形成数字医疗、地理信息、旅游信息化、物联网应用、高端电子制造、服务外包以及动漫创意等七大业务板块的产业格局,产业集聚快速形成。2011年园区实现产值33.9亿元,2012年实现产值和软件外包服务收入超65亿元,今年将努力实现生产总值超100亿元,力争容纳4-5万软件工程人员,向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位于澄迈的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也令人振奋,这是我国唯一能够生产飞机机窗玻璃和高铁车窗玻璃的国有控股企业,填补了国内玻璃生产的重大空白,就是这样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其物流、包装、检测、运输等业务,也为吸纳当地农民转型就业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硬指标

据统计,2012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2.6%,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35%,两者相差17.6%。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城里的人,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诸多公共服务方面,并未真正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处于被城市边缘化的状态。因此,调研组认为,是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就地城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子。“就地城镇化”后,农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有没有一个可以评估的指标,是调研组十分关注的问题。

可以明确地说,澄迈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有这样的硬指标的,澄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电力通讯、金融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统筹建设,并将之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基本前提。

澄迈从2008年起,就开始实施并持之以恒地抓“8+2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化建设、电信服务、金融服务8个方面,以及富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个工程),作为澄迈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

“8+2民生工程”覆盖澄迈全县城乡,并注重向“三农”倾斜,取得了重要成果。比如:

率先全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三免四补”政策,从2010年秋季起,将“三免二补”升级为“三免四补”,即免除十二年义务教育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助学生作业本费、职校和中技学生生活费、住宿贫困生生活费、贫困生助学金;

率先全省实现村村有标准卫生室目标,2012年,全县投入1179万元建设142家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3.7%,医疗健康信息化项目全面实施,建成了连接177家村卫生室、20家乡镇卫生院、3家县级医疗机构以及卫生局的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健康信息化网络,创造了农村卫生试点改革县镇村一体化的“澄迈健康模式”;

率先全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农村“两场一室”(标准篮球、排球场,文化室)覆盖所有行政村和50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

率先全省实行分散供养和社会供养相结合的养老体制机制,对建省后被征地农民实行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全支付,同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老年生活保障补助。此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新农合参合率99.8%,城镇居民养老参保率99.6%,新农保参保率95.6%。60周岁以上人口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100%,每月给8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最近,当地又把100―104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800元/月,105―109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1000元/月,110岁以上老人长寿补助提高至1500元/月;

率先全省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从2010年起,在全县11镇、177个村(居)实施推进宽带村村通工程,2012年继续投入2380万元,加快实施工程进展, 有线宽带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和半数以上自然村(463个),基本实现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乡全覆盖;

率先全国实现金融便民服务延伸到所有行政村,截至目前,累计安装823部POS机(刷卡消费终端),发放借记卡8万多张,通过“一卡通”的方式将47项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直接划入补贴对象,惠及8万多户农民;等等。

同时,澄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注重新能源(生物质能源、风电等)、绿色建筑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在乡村基础建设上的应用,把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作为产业运营资本,以“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与环境治理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立足对“绿色崛起”的正确理解,澄迈扎实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创新思路保护生态,狠抓以生态林业、生态海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家园、生态人生为内容的“八项工程”,强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注重在乡村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产业,以加强农村“造血功能”,通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林业、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既美化人居环境,又推动农民致富。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示范典型。

目前,澄迈人均预期寿命77.79岁,分别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4.77岁、6.59岁;百岁以上老人215人,占总人口的38.05/10万,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存活百岁老人7/10万、7.5/10万标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澄迈广泛开展创建亲老敬老活动,帮老助老、敬老爱老蔚为风气。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问题。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的荣誉,不仅是澄迈生态环境优良的有力证明,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好标志。

篇3

一、宿迁市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

1.宿迁市概况。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于1996年建市,现辖宿城区、宿豫区、沭阳县、泗阳县和泗洪县。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2008年低,人口数为534.58万人, GDP总量为655.06亿元,人均12289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44.11 亿元, 农业总产值136.62亿元;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16.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5.00亿元。从多项经济指标在江苏省的地位看(见表1),应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为191.91万人,占35.9%强,是江苏省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之一。

2.宿迁市县域城镇化特征。

(1)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但城镇化水平仍偏低。宿迁市建市较晚,城镇化起步晚。近十年来,随着宿迁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仍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见图1)。至2008年末,宿迁市城镇化水平为35.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8.4个百分点。

(2)城镇数量较多,但质量普遍偏低。宿迁市现共有10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平均每个乡镇(包括街道办事处)人口4.95万人,其中大多数规模偏小。由于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供水、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和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文化服务设施,减弱了人口就地转化的能力;过小的镇域范围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无法体现城镇的集聚功能和规模效应。

(3)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难以形成良性循环。2008年,宿迁市城镇化率为35.9%,而工业化率为36.8%,工业化水平比城镇化水平低0.9%,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低导致产业化程度低,聚集成本高,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城镇化的推进,难以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循环。

(4)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发展任务艰巨。城镇化率是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衡量的,2008年我国的平均水平是45.7%,江苏省的平均水平是54.3%,宿迁市仅为35.9%。截止2008年底,宿迁市总人口已达534.58万人,也就是说目前宿迁市非农业人口仅为191.91万人,而农村人口却有342.67万人,可见,宿迁市城镇化发展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二、宿迁市县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划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规划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调控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的问题是城镇都有规划,但发展规划却普遍滞后,不够合理,跟不上建设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规划的执行缺乏严肃性,从而导致城镇盲目建设、无序建设与各种污染和居住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大多数城镇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往往不能发掘自身优势,没有对城镇的功能进行清晰的定位。

2.城镇之间缺乏合作,城镇体系不合理。由于缺乏系统的区域城镇发展规划的引导,各县域城镇化发展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受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的影响,各个城镇在发展目标上缺乏明确的区域合作与分工,产业结构趋同,影响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由于就城镇论城镇,导致城镇发展不均衡,未能形成梯级明显、职能明确的城镇体系。难以发挥联结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大削弱了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功能,同时自身也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对周围地区缺乏吸引力,导致各级城镇之间、城镇与周围农村地区之间联系松散。

3.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化动力不足。城镇化进程本质是由产业聚集和人口转移而推动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城镇化进程的快慢与产业群聚集的水平有关,如果一定区域内的产业化程度低,则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就。由于产业结构雷同,特色产业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没有产业的支撑特别是主导产业的支撑, 小城镇发展缓慢,主要表现是规模小, 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达不到城镇应有的最低限度;布局分散, 空间结构功能差;资源浪费严重, 土地资源占用多, 建设资金耗费大。

4.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承载能力不足。虽然近年来各县域对城镇建设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但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GDP水平低,政府财力不足,城镇化基础建设资金缺乏,投入严重不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各种经济资源无法顺畅地向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相关产业发展缓慢,城镇服务功能减弱,导致城镇承载能力不足,转移农业人口的能力较弱。

三、宿迁市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1.科学规划,优化城镇布局。通过对区域条件的综合分析,结合经济发展战略,科学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一是要遵循区域城镇化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区域城镇体系,避免“千城一面”的低水平雷同规划。二是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引导和管理,保证规划全面正确实施。三是要强调公众参与, 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如举行公众参与的听证会等) , 在得到多方认可的前提下, 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城镇体系规划。

2.加强城际合作,完善城镇体系。宿迁市建市较晚,各县域政府在城镇化发展中缺乏协作、沟通。应加强城际合作,使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打破区域的行政界限,实行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实行错位发,达到优势互补、利益均享,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要促进协调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突破体制,让区域内的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使各地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完善城镇体系,明确各城镇职能,提升整体的竞争力。

3.加强县城发展,择优发展中心城镇。县城是县域地区的中心城镇,也是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县域转移农村人口的首要载体,因而是推进县域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宿迁市县域城镇化应该以发展县城为中心,加强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促进经济要素和产业向县城集中,发挥县城协调城乡发展的纽带作用。

4.调整产业结构,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进会改变城镇的形态和规模,进而影响城镇化发展进程,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工业化水平,才能促进县域城镇化的步伐。各县域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如宿城区洋河镇的白酒产业、沭阳新河镇德花卉产业等),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引导和促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经济发展―小城镇成长”的思路发展小城镇。同时,应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道小城镇就业,促进县域城镇化的建设。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力。在县域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广开资金来源渠道, 多方筹集资金, 逐步建立起以集体和个人投资为主, 国家、地方、集体、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建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按照统一规划、配套建设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交通、污水管网和垃圾清运等设施,加快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这样就能够提高其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城镇内外企业和个人经商办企业,从而带动文化、教育、卫生、商贸和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农民向城镇聚集居住。

篇4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耕地利用;绥化市

国务院总理在2014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内,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分析绥化市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特别是城镇化对农用地的占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绥化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绥化市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绥化市处于124°50′~128°30′E,45°21′~ 48°2′N,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处中国寒地黑土、松嫩平原的核心区,东接伊春市,北邻黑河市,西北与齐齐哈尔是毗邻,西靠大庆市,南与省会哈尔滨市接壤。绥化市被誉为“中国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之乡”,持有寒地黑土品牌商标。这里是甜菜、亚麻、烤烟三大经济作物基地,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绥化市是个典型的农业市,农业人口众多,2009年绥化市总人口580.2万人,乡村人口424.7万人,即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3.2%,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成为绥化市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非农方向转化已成为必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水平、机械化率大大提高,一部分农业人口得以脱离土地迁往城市;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享受更好的医疗设施和教育环境而主动迁出农村,由此推进了城镇化建设。但是绥化市城镇发展规模普遍偏小,全市176个乡镇,具有集聚人口功能的乡镇并不多,没有足够的经济优势吸引周边经济和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带动辐射功能不强。所以该地区主要以“就地城镇化”为主,即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来改变原有生活方式的过程[1]。

2009年绥化市总人口580.2万人,城镇人口155.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6.8%,从2002年到2009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27.7%左右。2009年绥化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0.5亿元,城镇GDP为39.7亿元(以上数据来源于《绥化市统计年鉴》),城镇GDP占地区GDP比重为65.6%,市辖区1个,县级市3个,6个县,71个镇,3个民族镇,89个乡,每百万人口拥有城镇14.2个,建制镇占乡镇总数47.2%,由此可见,绥化市城镇化水平处于初期阶段,并且发展缓慢。

2 绥化市耕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集约化程度及土地利用效率较低

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大量土地,应当充分地挖掘其潜力,但现阶段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粗放利用,在城镇大搞开发区、新区建设,由于经济实力不足,许多开发项目得不到落实,致使土地闲置现象普遍。乡镇企业过于分散,普遍占地规模过大,浪费了土地资源,导致了土地利用效率低,不利于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乡村居民点建设占地过大且布局极为散乱,用地结构不合理。

2.2城镇扩展占用耕地

改革开放以来,绥化市城镇化速度加快,无论生产生活都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需要独立工矿企业提供经济动力,伴随着人口的迁移和集聚,建设居民点、商业区是必然的结果,城镇扩展势必导致城镇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和耕地的减少。

2.3城镇化速度过快给土地、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城镇发展要求充裕的空间处理生活垃圾,无论堆放还是填埋都要占用土地并且造成污染,农村城镇化速度过快会给土地带来很大压力。另外,乡镇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技术设施简陋,工业“三废”未经处理大量排放,由于乡镇企业布局分散而导致污染扩散程度和影响范围极大。农业生产人力投入减少,普遍依赖于农药、化肥,而需要较多人力投入的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土壤养分不足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2]。这些都威胁绥化市绿色农业的品牌信誉和持续发展。

2.4城镇土地利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城镇化进程离不开土地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而土地要素的流动与集聚需要有健全的制度。健全城镇土地利用制度可以加强土地管理、减少闲置宅基地、杜绝土地投机买卖,从而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土地供应政策滞后会使小城镇旺盛的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之间矛盾突出。另外,一些基层政府急功近利或在集体利益的驱动下,忽视对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开发独立工矿企业、居民点、商业区等是不合理占用耕地,而对闲置宅基地的复垦却迟迟不到位,导致小城镇违法用地现象突出。

3 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耕地保护对策

3.1 统筹发展,优化区域城镇布局

针对绥化市土地利用效率低、城镇扩展占用耕地的问题,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将下辖的各县纳入绥化市整体规划中,明确各分区功能定位,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独立工矿区、居民点、商服区、城镇绿化带,科学规划交通运输线路。

3.2 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

针对绥化市土地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可以通过挖掘土地潜力、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利用宜农荒地等方式改变农业粗放经营模式。

3.3 加快村镇合并,实现耕地规模经营

城镇化有利于人口集中、土地集约,之所以出现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耕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由于城镇化不完全。要解决这个问题,推进城镇化建设,关键一点就是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实现地域城镇化,还要实现人口城镇化。

3.4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完善土地产权,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农地价格核算体系和土地转让制度,对保证农民利益、优化配置城乡土地资源、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城镇化 房地产业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识码:A

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城镇化,城镇化不仅被看作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更被认为能为中国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城镇化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县级以下的城镇集中,在最短半径内让最多的农民获得非农就业机会。虽然与城市化概念有很大区别,但同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人口、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从分散到集聚的需要,并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渐进。这种人口的集聚、生产要素的大量集中会产生大量的外部经济,外部经济将会导致交易成本下降、技术水平提升、产业升级等,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一、存在的问题

在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中,房地产也成为其中发展的焦点,城乡房地产需求不同、发展力度开发程度不同;房地产的发展在1998年政府放开市场后发展突飞猛进,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政策体制的出台速度跟不上产业本身的发展速度。一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以粗放型为主,发展盲目,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明确,对房地产业发展有诸多影响。

首先,土地的城镇化远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政府盲目强调城镇化发展速度,以增加土地要素投入为主要手段,建立新区或转移城镇发展重心,房地产先行进入,经济却没有发展起来。没有经济实体的依托,吸引不到新的人口入城,原有的被占地农民也只能另寻他径,从而出现在了“空城”、“鬼城”。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城市房价一涨再涨,仍供不应求;而有的城市房价一降再降,却无人问津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其次,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农民双重身份的问题。城镇化发展中,土地要素先行,农民被征地成为了无地农民,被迫进入城市,成为无身份的城市人。在过去十年,中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不到0.6%,反映了在死亡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出生率的下降使人口的增长几趋于零。可见,人口的死亡和生育对人口走势影响越来越弱,人口流动和人口城市化对地区人口数量影响起到了主导作用。人口流入越多的城镇,房地产业发展得越好,房价越高。

最后,城镇化发展到了更加深入的阶段,人口越来越向大中城市集聚,相应地,对城镇的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的要求增多,这也表现在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上。房地产业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楼盘本身的质量,也得综合考虑楼盘周边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备。在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住房销售得好的房地产周边的绿地、学校、商圈、交通都相对齐全且便利。而如果在开发的房地产只是建楼盘,那不只是销售业绩不好,其本身也会导致被边缘化,从而背离了城镇化的初衷。

二、发展现状

自1998年中国住房改革进入全面市场化阶段后,伴随城镇化逐渐推进,房价一路高涨。特别是面对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人口流动特别是高素质人口的流动,向超大型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流动的趋势愈发明显,这一点,从房地产价格走势能够得到更直观的印证。显然,这种发展的过度集中并非城镇化的科学布局。所以,中央强调新型城镇化将重心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过去城镇化推进过于倚重房地产发展,人口城镇化试图将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和未来的需求引导向更加理性的区间。

三、解决建议

在新型城镇化实施过程中,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以期引导房地产业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1、依靠产业支持城镇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中的最强有力依托,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其提供政策服和技术支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城镇建设相关项目,积极开发适合小微型企业需求的多种金融产品。把“土地财政”转到实体经济上来,建立地区的新的经济支柱。

2、继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城市间、城乡间公共资源、配套服务严重的不平衡,人口流向便可见一斑。把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减弱了大城市因占有资源优势而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同时增强了中小城镇的发展竞争力,对于我国地区间平衡发展十分有力,且兼顾了地区之间的公平竞争,有利于促进发展的积极性。然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能急于一时,首先,资金短缺是个大问题,平衡各地区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保障等等各项社会事务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不小。其次,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追求GDP的发展相悖,需逐渐改变以追求高速增长和见效益快的标准来评价政绩的要求,给各级政府时间,逐层逐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使民众真正受益。

篇6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镇化;环境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17-03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城市开展并尝试低碳城市的建设,一般都是按照框架论或过程论的思路来建设低碳城市,相比国内其他地区的城市,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数目偏多,是未来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加上各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能源结构、经济结构、资源禀赋等等存在差异,因此西部中小城市需要根据自身城镇化进程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宜的建设低碳城市路径。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经济欠发达,西部地区城市的工业相对发展不足,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尚且不足。随着近些年来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加上劳动待遇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回流到西部户籍地就近务工,促进了劳动力相对充足的西部地区的产业化进程。劳动力与产业的“双转移”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伴随着西部中小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同时带来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公共服务成本高等多种“城市病”。低碳城市建设,正是解决城市从愿景走向现实的困境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将低碳城市建设置于整个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考量

(一)未来城镇化的重心是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

西部地区,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综合考虑人口、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指除了西安之外,其他城市均为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狭义上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指在西部地区市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人以下的城市,其中50万~100万为中等城市,50万以下为小城市。依据2010年《中小城市绿皮书》标准,中小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由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西部地区城市共计88个,其中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数共计53个,占据60.23%。中小城市在西部城市体系中数量大,在整个西部经济中占据比重大,而西部的城镇化水平相比其他地区相对落后,造成城镇化中的城市规模过小、城市集聚效应及扩散力不足等等问题。相对而言,西部地区资源要素比较丰富,经济不断发展,东部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逐渐向西部地区发生转移。因此,未来我国城镇化的重心将出现在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

(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产生的“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伴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生产要素、人口资源促进了土地等资源的较高效率的利用,降低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危害;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同阶段,由于人口的大规模聚集于各个城市,工业、建筑等等高度集中,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急剧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社会服务、公共设施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会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等带来更大的压力,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会明显减弱。

(三)低碳城市是未来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

城市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单元。过去的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的“城市病”,实际上是传统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城镇盲目扩张等等。低碳城市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能实现西部中小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2008―2013《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中西部各省份综合能源消耗量不难看出,近些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背后是能源的大量消耗,其中贵州省综合能源消耗量2008―2013年能源消费增长依次为4.2%、6.8%、8.1%、10.9%、8.9%、8.1%,四川省综合能源消费增长依次为7.13%、7.77%、9.62%、10.08%、4.46%、4.56%,广西省综合能源消费增长依次为8.3%、8.9%、11.9%、8.5%、6.6%、6.7%,这些省份这六年的综合能源消费增长几乎接近10%。西部地区由于目前所处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推进的发展阶段,其能源需求具有相对明显的刚性特征。当然,现阶段,任何一个地区都还无法做到控制减少碳排放的绝对量,而是根据城镇化所处的不同阶段,保证GDP增速大于碳排放的增速。

二、城市低碳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有的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研究一般都是围绕两种思路进行研究,一是按照框架论从基底低碳、结构低碳、形态低碳、支撑低碳和行为低碳五个方面分析;二是按照过程论的思路来进行分析,从低碳生产、低碳流通、低碳消费、低碳循环利用整个过程来分析。现有的研究大多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法通过设定目标层(一级指标),包括低碳经济社会、低碳社会发展、低碳资源环境,其辖准则层(二级指标)如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口密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十五个指标构成进行分析,其得出建设规划低碳城市的结论主要包括: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绿色建筑”规划和低碳技术等等。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已进行着低碳城市的建设,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已有的研究表明,城镇化背景下影响城市低碳转型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因素、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政府规制。由经典的I=PAT模型可知,环境影响主要受人口结构变量、财富程度和技术因素控制。因此,本文立足于城镇化背景下,依据当前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中期阶段,提出影响低碳城市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支持、人口规模因素、能源强度和经济规模因素。

(一)政府支持

西部地区建设低碳城市,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需要当地各级政府主导,政府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应发挥领导、指导、引导的重要作用。首先,政府需要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进而展开相应的科学城市规划,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产业规划、交通规划和“绿色建筑”规划。其次,政府还要发挥领导并引导企业、市民共同参与低碳城市的建设。现实中高碳企业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完成负有特殊使命,需要采取构建低碳文化、研发应用低碳环保技术、加强节能减排人才的培养、完善节能减排的管理体系、加大节能减排投资、实现清洁生产方式的有效运作等战略措施。同时转变居民消费理念,提倡低碳消费模式。最后,政府还需及时进行低碳制度改革,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执行并监管低碳城市的建设。

(二)人口规模因素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实现人的城镇化。城镇化进程中,中小城市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大量人口集聚西部地区中小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城市对终端消费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加大了对城市交通的使用量以及对城市建筑的需求量,致使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以及碳排放量增加。而城市市民是落实城市低碳的主要参与者,要为西部地区建设低碳城市发挥重要的积极参与作用。转变市民消费观念,倡导并实施低碳的消费理念,改变过去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文明理性消费、绿色生活理念以及倡导家用技术革新,实现城市低碳发展。节能方面,居民尽量降低对耗能高的产品的使用量;减排方面,居民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减少对含碳产品的使用,践行绿色环保的消费模式,积极为实现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能源强度

由2008―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2008―2013年贵州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依次为0.37、0.6、0.63、0.73、0.65、0.65,四川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依次为0.65、0.54、0.64、0.67、0.35、0.46,广西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依次为0.65、0.64、0.84、0.69、0.58、0.66,这些省份这六年的综合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几乎接近1,大多高于0.5。近几年,西部地区个省份单位产值能耗也均在1~3之间。因此,能源强度方面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低碳生产。按照能耗少、技术密集度高、产品附加值高等的原则,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第二产业“高加工度化”,促使高碳产业的逐渐退出、衰退和低碳产业的不断发展,大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推动能源结构演进,改善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同时,进行技术改进和革新,提高对现有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GDP能耗,另一方面,通过发现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进行能源替代而降低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

(四)经济规模因素

西部地区大多中小城市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其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高度依赖物质、能源的投入,属于外延式增长模式,在此阶段,碳排放量一定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逐渐增长。西部地区具有天然的区域煤炭资源优势,煤炭资源型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煤炭开采、洗选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往往为高能耗产业,且以消耗煤炭能源为主,从而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而低碳经济提倡的是碳排放相对量的减少,实际上是减少碳排放的增量,让GDP的增速远远大于碳排放的增速。因此,合理提高人均GDP的基础上,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加大第二产业的比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三、结语

西部中小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在城镇化背景下要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具有生态文明特色的低碳之路。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已经开始低碳城市的研究与实践,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武旭.低碳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J].区域与城市经济,20014,(1):40-47.

[2] 侯景新,郭志远.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J].区域与城市经济,20011,(3):49-51.

[3]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R].2009.

[4]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8.

篇7

关键词:天津;城镇化;房地产价格;关系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已从1997年的31.91%提高到2011年的超过51%,同时从1997-2011的14年时间里,房地产价格年增长率8.19%,远远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民年人均收入增长水平。如何正确认识城镇化与房地产价格增长的关系,以及城镇化水平对于房地产价格贡献的程度是制定城镇化战略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要问题。

一、城镇化与房地产价格的理论关系

(一)城镇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1.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比例变动影响房地产价格。现如今,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加快使得大量人口由农村向城镇流动,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大,商品房需求数量越来越庞大,因为需求的不断增长,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根据“十一五”规划中提到的要求,到205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40年里,每年会有大约1400万人口由农村转到城市,因此,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加快会造成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总量的增加,从而使得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上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原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在住房上便是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量的增加。1980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7.2平方米, 2000年城镇人均建筑面积为20.3平方米,2010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1.6平方米,对于建筑面积需求量的增加也会加快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2.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结构布局优化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建筑的建设质量有明显提高,城市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不断优化。新城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各种配套设施、交通便捷度以及各种管线设施的合理路由,使得城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城市的合理规划,使得空间结构形态有更好的利用,从更根本上、激发消费者对房地产的需求的增加,需求增加了房地产价格自然而然得到提升,这成为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又一原因。

3.城镇化进程中建设基础设施用地规模的扩大影响土地价格。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会伴随许多大型社区的建设,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这导致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一方面,在城镇中可供建设土地资源的总量是很有限的,大量的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导致土地供不应求,从而使得土地价格的上涨,进而增进了开发商的成本,使得销售价格升高;而另一方面,我国的城市建设呈现由内向外扩张的模式,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占用大量城镇边缘的耕地,使一部分农业用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这种扩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建设土地供给量,对由土地价格上涨引起的房地产价格上升有一定的反向抑制作用。但总体来说,建设用地量的增加导致土地价格的增长,使得房地产价格上涨。

(二)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城镇化的影响

1.积极促进作用。第一,由于商品房价格上升会刺激对于房屋开发面积的增加,有利于形成大型的、具有完善配套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的居住区,提高城镇原有居民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又会增加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第二,建筑业发展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房地产业的发展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再者,房地产建设拉动了建筑材料行业和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市场销售需求,鼓励了百姓的消费,同时大力促进了运输业、劳务产业发展,而由房地产业衍生带动的众多行业也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工人,这些工人以农民工为主,进而解决了许多从农村进城民工的就业问题,这促使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从而从根本上加快城镇化进程。

2.反向抑制作用。房地产价格的增长速度,房价增长的幅度远远超过了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忽略了大众的实际购买力,严重影响人们现有的生活水平,原有的城镇居民在高房价面前生活环境和质量无法得到提高,而农村居民更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城市买房,导致了城镇化速率的减缓。另外,商品房销售价格的不断上涨,会导致出租房租金的上升。由商品房价格上涨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又成为阻碍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一个门槛,从而对城镇化发展产生了反向抑制作用。

二、天津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本文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来研究天津市城镇化水平与商品住宅价格的关系,重点研究城镇化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选取指标包括:商品住宅销售价格Y、城镇化水平X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房地产开发投资额X3、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X4、金融机构贷款利率X6、贷款额X7。

以上指标选择天津市2001-2010年共10年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天津市历年统计年鉴。

(二)数据分析

直接对各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后,估计结果为:

Y=-134389.3+2795.149X1-5.599466X2

+ 0.010608X3+ 0.044432X4 -0.424775X5 + 796.3405X6 +1.022195X7

(1.282) (-1.7925) (1.9773) (0.0489) (-0.2335) (1.0187) (1.4865)

R2=0.9942 F=49.009 D.W.=2.154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相关性较高,F检验也通过,但是各变量的t检验皆不通过,而且符号的经济意义也不合理。

对自变量进行简单的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各自变量之间相关性均很高,其中x2和x3的相关系数为0.9997,大于估计方程的可决系数0.9942,根据KLEIN原则,各变量存在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本文按照逐步回归法进行估计,最后估计的方程为:

Y=-63613.17+ 1109.531X1 +0.307852X7

(2.5869) (2.5910)

R2=0.9673 F=103.55 D.W.=1.255

此结果可以说明,城镇化率和商品房价格确实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当城镇化率每提高1%,商品住宅价格将提高1109.631元。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商品住宅价格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即住宅房地产的价格会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而不断提高,反映了相关变量之间的信息传导机制。虽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在短期内会对城镇化进程有一定的方向抑制作用,但抑制的作用并不明显,城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镇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对于务农人员的吸引力还是会超过房价上涨对于农村进城人员的抑制作用。

另外,房地产业的贷款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促进城镇化和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1.调控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速度,不要把城镇化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方式,同时政府也要充分重视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合理调整城镇化速度,促进房地产价格的合理变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采取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以及宏观调控并用的策略。对于房价的调控要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等多方面进行。

3.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许多土地处于空闲搁置阶段,虽然有规定土地的闲置,但闲置认定的标准相对模糊,执行也不尽严格,未来亟需提高土地的集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波翀,郝寿义,杨兴宪.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4(6).

2.王国军,刘水杏.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4(8).

3.王立平,肖翔.我国FDI区位分布条件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EBA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0(1).

篇8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房地产土地供给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进程中为农村转移人口解决住房问题尤为重要,因而对地产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农村人口比例占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那么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有近一千多万农村人口涌入城镇。为了容纳更多的居民,城市的空间必然要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包括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内的各商业地产、工业地产等的开发会为地产开发商带来的大量的商机。城镇化建设将会对地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镇化背景下地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土地供给问题

土地是房地产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城镇化进程中所需的大量建设用地使得土地供给问题不断凸显。 部分地方政府不能合理利用土地,表现为搞粗放发展、无序投资等等。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之间甚至会以不正当的方式达到谋取各自的某种利益的目的,导致在土地供给秩序混乱,资源分配不合理,谋取私利现象严重。

2.开发规划不合理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普遍存在规划滞后于开发的现象。缺乏有计划的,科学的规划一方面导致了房地产开发出现混乱失控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使得城镇房地产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和严重,最终导致城镇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生态平衡被破坏等严重后果。

3.难以企及的高房价

城镇化进程中,对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安置催生了城镇化背景下房地产发展的源动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经济蓝皮书》显示,现阶段农村居民收入比高达29.44倍,因而日益增长的高房价对于大部分农村居民来说“留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土地供给渠道混乱

土地供给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地产商获得土地的渠道杂乱,既有国土部门供地,又有地方部门和单位供地,还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供地。而且获取土地的过程存在暗箱操作,竞争条件不平等种种问题。

2.市场机制不健全

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相关的一系列配套的市场机制并不健全。诸如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基础、市场主体、市场规则等等要素的不充分将直接引发城镇房地产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而房地产企业的行为缺乏约束、市场隐易活跃等扭曲市场机制的行为最终将导致市场机制失灵,无法充分发挥房地产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3.地产市场供需结构失衡

地产市场的供需结构不合理是催生高房价的重要原因。地产开发商普遍热衷于开发可获高利润回报的商业地产,以致其供应过剩。而对于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及廉租房等供应则严重不足,导致了一些地区出现了部分楼盘开盘前就已售空而另一些地区却出现“鬼城”。

三、对策及建议

1.有效发挥政府职能

城镇化这一过程是市场自发形成的,政府既然不能去亲身组织城镇化,不如转型为服务型政府,伴随这一过程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弱化政府在城镇房地产市场中的市场职能,强化其引导、规划、协调、监管及服务职能,从而保证城镇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完善配套法律制度

城镇房地产市场开发过程应进一步突破户籍制度,打开依附于它的教育、就业、计生政策等制度的制约,打破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现象(城镇常住人口房地产市场和城镇流动人口房地产市场),推动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价格市场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提高城镇房地产市场的完全市场化程度。

3.合理开发,注意土地利用率问题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统一控制土地。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土地供给,保障住房供给量。政府应该将城镇化过程中扩大的城区面积有效利用,合理分布其用途。其次,政府应该大力发展房地产评估、咨询、、策划等中介组织。同时建立更多的评价和审查企业行为的组织,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减少土地分配过程中的不正当交易。

4.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做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调研是城镇地产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开发企业首先应该做好市场需求的调研,查清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房型的市场需求,根据需求量确定开发量。防止开发规划与居民有效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1]王文婷:城镇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影响分析.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2).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3]尹伯玉: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和谐共赢.中国经贸,2010(4).

篇9

关键词:城镇化综合水平 耕地 协调性 新疆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173-04

一、引言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生产方式、社会结构转变的一个过程,城镇化的主体是已经在城镇长期就业和居住的外来农民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必然会使得部分耕地非农化,耕地资源的变化可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与此同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排名126名以后,耕地总面积仅占世界9%,却要供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处理好这一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首要考虑的关键点。因此,研究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相关关系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区,具有“非灌不植”的地理特殊性,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领土的1/6,而绿洲面积只占4.7%,沿河流、呈斑块状分布,因此新疆的城市具有典型的绿洲特色,而绿洲又是受干旱区自然和人文因素双重影响的脆弱型生态系统,同时,它也是城镇化进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绿洲中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再生性,耕地资源的保护更关系到保障粮食安全。在以往研究中,研究新疆人口-耕地-粮食相关分析、动态变化分析、动力机制分析的研究较多,而新疆耕地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相对较少。同时,近年来新疆在国际大环境以及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城镇化发展迅速,也是西部各省区发展较快、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增粮发展空间,是中国最具潜力的粮食生产接替区,因此,对新疆耕地资源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新疆城镇化综合水平、耕地资源变化情况

(一)城镇化综合水平情况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的城镇化,而且体现在经济、产业结构、社会公共生活的优化上,新型城镇化新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均衡城镇化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是城镇化发展新的评价标准,它更能反映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水平。因此,原来以人口计算的城镇化水平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或者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故笔者采用综合指数评价的方法对新疆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指标主要包含四个指标层:C1人口城镇化;C2经济城镇化;C3社会公共生活;C4城乡一体化。通过这四个层面以及其包含的19个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利用软件SPSS19.0分析,具体结果如下(表1):

从表2和图1可以看出,城镇化综合水平总体上是持续增长的,2009年到2010年出现大幅度发展,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C3在2009年至2010年有显著变动,主要是因为政府对于城市公共福利投入增大从而使其变化显著。在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公共生活、城乡一体化四个方面中,人口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变动幅度不大,而经济城镇化水平、社会公共生活水平呈现增长趋势,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新疆人口基数相对不大,因而人口城镇化水平C1增长的变动幅度不大;新疆总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东部省区滞后,同时在财力、人才、管理水平等有限,因而对于城乡一体化C4的推进相对缓慢;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新疆发展进行大力支持,在西部大开发、对口援疆、引进投资等政策支撑下,新疆经济城镇化水平C2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也相对扩大社会公共福利力量投入,在就业、医疗、医保方面做了相应的改善,因而,社会公共生活水平C3不断增长。

(二)耕地资源变动情况

新疆自建国以来耕地面积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图2),从1949年至2013年65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291.49万公顷,年均增加耕地面积4.48万公顷;而人均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0.279公顷/人增长到1960年达到最大值0.45825公顷/人,从1960年开始持续下降,到2013年减少到0.182公顷/人。

三、新疆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面积的计量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新疆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引起土地城镇化,而土地城镇化中最重要的影响之一便是耕地资源,而新型城镇化又包括人口、经济、社会公共生活和城乡一体化四个层面,将2001年―2013年城镇化综合水平C以及人口城镇化C1、经济城镇化C2、社会公共生活C3、城乡一体化C4分别与耕地面积Y做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系数r的大小来确定城镇化综合水平以及相关四个层面对耕地资源变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

运用Eviews软件做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到城镇化综合水平C、人口城镇化C1、经济城镇化C2、社会公共生活C3、城乡一体化C4与耕地资源Y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6,0.146, 0.677,0.723,0.824。

从上可知,新疆的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之间是高度相关,与此同时,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的人口、经济、社会公共生活、城乡一体化与耕地之间都是有一定的关联,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变化会对耕地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图1可知,2001―2013年新疆城镇化综合水平呈平稳增长趋势,城镇化发展必然会产生城市用地扩张,新城区、城郊、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会产生占用耕地的不可避免,城镇化发展刺激政府扩大开发土地,同时,通过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又通过土地复垦、扩大开发等手段填补占用耕地资源,从而使耕地资源增加,使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资源呈现一定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发展趋势。

新疆城镇化发展有自身的特点,总体上人均密度不高,因而人口城镇化相比东部省区对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程度不高,而经济发展、社会公共福利加大、城乡一体化推进都会增加城市用地的扩张,从而占用部分耕地,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通过“占补”等相关方式又使得耕地资源呈现正向增长的趋势。

(二)协调性分析

1.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分析。协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定量指标,是一个时间概念,表现为某一状态的值。

耕地资源与城镇化水平的协调度就是定量描述区域一定的城镇化水平阶段,耕地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程度。

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以及前人的研究,建立城市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模型为:

CXY=(X+Y)/√(X2+Y2)

式中:x代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速度;y代表耕地资源的变化速率;CXY为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1.414≤CXY≤1.414。协调度的类型和特征如下表3:

2.协调度计算结果和分析。根据计量分析,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新疆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从2001年不协调,到2005年协调,然后再从2006年的不协调一直发展到2013年的基本协调状态。

第一阶段:从2002年到2005年,从不协调状态一直发展为基本协调状态。分析原因:

2002年、2003年新疆总的耕地面积从3364.66千公顷减少到3319.99千公顷,达到这一时期最低值,说明城镇化发展呈粗放型,城镇扩展占用部分耕地资源,使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呈“不协调”状态。

第二阶段:从2006年不协调状态到2007年的基本协调状态,并且一直平稳持续到2010年。分析原因:城镇化综合水平从2005年40.8%下降至2006年的37.3%,城镇化综合水平的降低使得其协调度较低。

第三阶段:从2011年不协调,逐步发展2013年基本协调状态。分析原因:2011年、2012年新疆总的耕地面积虽然未发生变化,由于复垦耕地资源包含其中所以总的耕地面积未发生变化,但实际原来的耕地资源必然是下降的,同时,城镇化综合水平在减少,因而协调度较低,从2012年到2013年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基础公共设施投入,城镇化综合水平提高,协调度上升到基本协调状态。

(三)基于VAR模型的动态计量分析

1.研究方法。VAR模型由2011年诺贝尔奖得主Sim’s于1980年提出,促进了对经济系统动态分析的广泛应用,是当今世界主流模型之一,主要用于预测和分析随机扰动项对系统的动态冲击,冲击的大小、正负及持续的时间。

2.脉冲响应结果和分析。(1)对耕地资源Y与城镇化综合水平X、人口城镇化水平X1、经济城镇化水平X、社会公共生活X3、城乡一体化X4做平稳性检验,建立VARYX、VARYX1、VARYX2、VARYX3、VARYX4模型;(2)通过eviews操作,进行AR根检验,VARYX、VARYX1、VARYX3、VARYX4均平稳,单位根均在单位圆内,其次,对Y、X2分别取自然对数得lnY、lnX2,再对lnX2做差分,建立VAR模型,检验平稳;(3)通过检验,以上各模型均平稳,所以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为便于对研究内容的分析,笔者只选取了相应的Y对X、X1、X2、X3、X4的脉冲响函数,得到图3和图4,由图3可知,在短时期内,给城镇化综合水平X一个单位的标准误差项的冲击,耕地面积Y变化在第3期正向影响37个单位达到最大值,冲击作用持续,从第7期响应逐渐趋于0。呈现正向稳定效应收敛趋向。说明短时期内耕地面积变动受城镇化综合水平变动的影响,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正向响应关系。从图4可以看出,给X1一个单位的标准误差项冲击,Y的变化在第3期响应达到最大107个单位,方向是正向收敛的;给X2一个单位的标准误差项冲击,Y的变动情况是在第5期达到最大值0.019,正向响应;从左下角图可以判断,给X3一个单位的冲击,Y的增长变动方向是负向的,在第3期达到-12,然后逐渐趋向于零;给X4一个单位的标准误差项冲击,Y在第3期达到的最大响应94个单位,然后逐渐下降并且在第9期开始向负向发展。综上可以得出:当给人口城镇化增长率一个正向冲击,对耕地资源在短期内是正向影响,说明人口向城镇转移、经济水平的聚集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引起城市占用耕地,而“占补平衡”使得耕地资源同样也是增长的;而社会公共生活水平增长对耕地资源的增长是较小的负影响,城市公共生活水平推进对于城市用地的扩展影响较小,进而不存在“占补”的过程,耕地资源变动不会增加,同时在原有基础上由于新疆特殊的生态脆弱型因素反而呈减少趋势。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新疆处在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化综合水平提升的同时,虽总的耕地资源未减少,但人口数量是持续增长的,因而人均耕地面积呈显著减少趋势。

2.2002年-2013年新疆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资源之间是呈现正向发展关系,城镇化综合水平持续增长,耕地资源缓慢增加并且从2008年开始保持不变。说明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城镇扩展,土地开发机会增多,导致耕地资源增长停滞。

3.新疆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从2002年至2013年,由“不协调-基本协调-不协调-基本协调”的变化,协调度不高,说明新疆城镇化发展相对较粗放,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合理规划、统筹发展。

4.脉冲响应是短期影响,通过分析,可知,在一定的周期内,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对新疆耕地资源是正向影响的关系,而城镇化综合质量又包含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公共生活、城乡一体化,其中耕地资源对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一个单位的标准误差项冲击的响应为正向的,社会公共生活影响不显著。

(二)建议

1.合理调控新疆耕地资源与城镇化的发展,确保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合理开发。新疆的耕地资源相对东部省区丰富,但是受管理水平、撂荒、水资源稀缺、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影响,耕地资源也会存在浪费和不合理利用情况,为使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相关部门应预先做好调控工作,避免资源的浪费。

2.健全耕地流转保护法律政策,确保耕地资源的安全有效的动态平衡管理。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占用耕地压力,而且可以减少违法占用,缓解各利益方矛盾。

3.合理推进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避免盲目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后续问题。新型城镇化重在提高城镇化的综合水平,而不是简单的人口增多、城区扩大,更应该合理考虑转移人口后的生存发展、公共福利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这样才能使城镇化带来的收获利益均等化,城乡差距缩小、各地区统筹协调发展。

4.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实现行政管理水平的高效和优化。通过对土地流转、复垦、承包等政策调整,例如可以对复垦耕地进行补贴、低等级土地和废弃土地再利用等创造良好的激励机制,从而促进耕地资源增加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通过数字化、智慧土地管理,可以高效地对耕地资源进行监控管理;相关土地信息公开化,以减少不合理利益倾向的耕地流转,进而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公平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铁,乔润令等.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2] 柯新利,马才学.城镇化对耕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典型相关分析及其政策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13(11)

[3] 杨旺明,栾一博,杨陈,崔雪锋.中国饮食所需耕地面积长时间尺度变化研究[J].资源科学,2013(5)

[4] 单娜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目标选择[D].浙江大学,2010

[5] 龙爱华,徐中民,程国栋,樊胜岳.河西走廊绿洲城市化及可持续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5)

[6] 陈瑜,谷建才,汪涛.新疆人口-耕地-粮食复合系统动态分析预测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报,2008(12)

[7] 霍艳杰.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4)

[8] 王凯.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4

[9]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J].农村工作通讯,2014(6)

[10] 王瑞鹏,郭宁.新疆城镇化进程的实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0)

[11] 范辉,陈超,余国忠.河南省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0(4)

[12]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杨德刚.新疆和田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定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13] 赵鹏,夏北成,秦建桥,赵华荣.流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的多变量相关分析[J].生态学报,2012(8)

[14] 陈志刚,王青.城市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5(11)

[15] 吴文婕,石培基,胡巍.干旱区绿洲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协同性分析――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5)

[16]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与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7] 占纪文.生态文明视野下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4)

(作者单位:崔建瑛,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0830054)

篇10

国内外的城镇化进程为蒙东地区城镇化提供了借鉴经验,但是,蒙东地区特殊的自然、区位、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特点决定了应结合蒙东地区的具体现实条件出发,探索一条符合地区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一)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集约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镇化

蒙东地区是大兴安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河等重要河流的源头,内蒙古的森林、草原、水资源大多分布于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这一区域生态相对脆弱,在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蒙东地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农产品主产区面积共计128892平方公里,占蒙东地区总面积的19.39%,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471016平方公里,占蒙东地区总面积的70.84%。特殊的生态地位决定了蒙东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以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为出发点进行城镇布局和建设。在城镇布局方面,应通过调整城镇产业和人口的空间分布,在重点开发区以集中集聚为主,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以分散集聚和生态移民为主,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相对集中的多元化城镇布局。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通过绿化城镇、道路和宜林荒山、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草原保护、天然林保护、大江大河源头地区保护、控制排放、调整能源结构、治理污染、发展洁净生产和垃圾资源化等措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在产业发展方面,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牧业现代化水平相适应:四化协调发展为根本动力的城镇化

从工业化的角度分析,城镇化的演进速度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趋势有很大关系。工业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镇化。在这个过程中,与城镇化率上升直接联系的是就业结构的转变,因为就业结构的工业化和非农化才直接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因此,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目前,蒙东地区工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生产规模有限,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偏大,工业化水平还较低。同时,蒙东地区资源富集,是国家规划的重要能源战略基地,发展潜力极大。因此,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进程是蒙东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同时,应坚持走具有地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三)与资源禀赋条件相适应: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支撑

蒙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口岸资源、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耕地面积占自治区耕地总面积的58.4%;水资源总量432.7亿立方米,占自治区的85%。不仅拥有世界上原生植被保存最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锡林郭勒大草原,而且还有兴安岭原始森林、湿地、温泉、湖泊、冰雪、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等诸多旅游资源。丰富的各类资源为蒙东地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城镇布局和功能发挥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城镇产业开发上,应充分依托独特的地上地下资源,加快优势资源产业化步伐,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四)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相适应:凸显民族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城镇化

蒙东地区是内蒙古蒙古族聚居的地区,全区蒙古族人口的80%以上分布在这个区域。同时还有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蒙元文化、红山文化、辽文化影响深远。特别是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在打造城市特色方面应对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做更深层次的挖掘,应把北方草原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借鉴、融汇作为彰显蒙东地区城镇特色的主旋律。

二、蒙东地区特色城镇化的路径

(一)分步实施

蒙东地区地域广阔,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低于自治区西部和全国发达地区。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城镇规模不可能很快扩大,也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形成规模等级齐全、职能分工合理、空间结构完善的理想的城镇体系结构。而是必须分步实施,循序渐进,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

第一步,以现有大城市的开发为重点,力争接近或达到自治区西部同等城市水平。蒙东地区尽管总体上城镇化滞后,但通辽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等几个城市基础条件较好。因此,首先应以通辽市和赤峰市中心城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为重点,建成蒙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地。可采取的措施是:1.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并重。通辽市和赤峰市中心城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有规模扩张的条件,可采取近域推进、轴向延伸或跨越扩散等形式。2.完善城市经济结构,提升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此同时,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对外资、外商和周边地区的吸引力。3.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增强对周边地区的社会文化辐射能力。4.加强对外通道建设,如航空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为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功能创造条件。

第二步,以中等城市为重点,建设蒙东地区地域性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上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向下带动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以中等城市为重点,不是所有中等城市同步发展,而是要有重点的突破。重点选择的依据是:一要有大城市依托;二要有交通依托;三要具备优先发展的内在条件。中等城市发展的重点是:1.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并重,在城市扩容的同时,注重给排水、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防洪、通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2.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建立有特色的产业结构。第三步,重点发展县级市区(县城)和少数重点中心镇,使其成为蒙东农村牧区的地域性经济中心。县级市区(县城)和少数重点中心镇是蒙东地区城镇体系网络的基层,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发展城镇经济上,特别要突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吸引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使其真正成为蒙东农村牧区的地域性经济中心,带动农村牧区非农产业发展。

(二)以点轴为主、点线面相结合的开发方式

“点-轴”开发理论中“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路、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及其他工程线路等,其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形成产业开发带,通过城镇点和轴带的等级确定和发展时序的演进,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是空间一体化过程中前期的必然要求。网络开发理论是高度发展的点-轴体系向广度和深度的延伸与完善,是空间一体化过程后期区域开发的必然趋势。

“点-轴”开发模式是地域开发的有效方式之一,顺应了经济发展在空间上集聚成点,并沿轴线渐进扩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发挥聚集经济的效果;突出了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在空间结构上是点和带的统一,点、线、面的结合,基本上呈现出一种网络趋势,能够较好地转化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促使整个区域逐步向网络系统发展;有利于把经济开发活动,尤其是城镇发展、工业布局与交通、能源、水源、通讯线路等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紧密结合,使工业、农业、城镇的发展和布局与区域线状基础设施的发展相融合,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互相配套,避免实践中经常出现时空上的相互脱节;有利于区域生产力要素的流通,使区域经济开放式地发展。

蒙东地区地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衡,各盟市之间、各大中城市与中小城镇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城镇化不可能整体平行推进,必须选择若干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投资环境相对优越的城镇尤其是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战略高地进行重点开发,实现率先发展,进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循序推进,带动区域的整体开发。融合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辐射模式和以沿河、沿路的延伸模式,蒙东地区城镇化可采取以区域中心城市和自治区东西公路大通道和其它主要交通干线为依托、带动区域开发的“点轴式开发”,点、线、面相结合,梯次推进。“点”是指城市,“轴”是指交通线,“面”是指区域。同时,蒙东地区狭长的地域特点,使蒙东地区城市扩散仅能形成单个的轴线,无法形成“面”的辐射。因此,要打破蒙东地区城市辐射的单一轴线模式,必须与周边省区的城市融合发展,逐步形成“点、线、面”发展的城镇发展格局。在开发时序上,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点”开发,即城市的发展和壮大;第二阶段是“轴”开发,即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沿交通线扩散,释放所集聚的能量;第三阶段是“面”开发,即点轴体系形成网络。

三、蒙东地区特色城镇体系构想

(一)战略构想

由于城镇总体规模偏小,蒙东地区的城镇开发不宜追求城镇数量的增多,特别是不宜追求增设建制镇,而是应将重点放在城镇质量的提高和扩大现有城镇的规模上。考虑到发展现状与趋势、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所处的自然和区位环境等条件,蒙东地区城镇体系发展的战略构想是:进一步强化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积极扶持中小城市,发展重点小城镇;以轴线开发为重点,点轴推进与群体开发相结合,分区实施;逐步建立起以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分布合理,分工协作,内外联动,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具体构想是:1.继续强化赤峰市、通辽市中心城区和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锡林浩特、兴安盟、乌兰浩特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使之成为蒙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地,赤峰市和通辽市中心城区建设成为特大城市。2.扶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成长壮大,增强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之成为区域非农产业集聚中心和人居中心。3.明确各级城镇的定位和职能分工,建立科学的城镇职能体系,实现城镇之间、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竞争有序和资源共享。 4.城镇布局以点轴式为主,建成若干城镇发展轴线,以此带动整个蒙东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5.培育沿边开放城镇带,形成辐射带动沿边开发开放服务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建成与蒙古国、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合作的战略高地和服务平台及产业聚集区域,构筑国际经贸大通道。

(二)城镇布局

1.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1)打造蒙东地区特大城市―赤峰市和通辽市

打造赤峰市和通辽市两个人口超百万的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突出赤峰市和通辽市在蒙东地区城镇体系中的龙头地位,要加强对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在进行点轴式或网络式开发,发挥以这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域和由城镇群组成的核心地区的作用,使之成为带动蒙东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高地。要突出两市中心城区的功能建设,调整结构,大力发展高层次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使赤峰市和通辽市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向高层次演替,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物流、金融、信息、贸易、科教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发挥其对蒙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

(2)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着力将海拉尔区建设成为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增大海拉尔区的城市功能覆盖区域。推进海拉尔区、巴彦托海镇、巴彦库仁镇三城镇一体化发展,形成方圆90公里范围的组团式城市密集区,建成6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打造大兴安岭地区核心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将乌兰浩特市建设成为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建成兴安盟中心城市,打造东北绿色生态城市。与吉林省长-吉-图先导区对接合作,建设以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为拓展区的乌(乌兰浩特)-阿(阿尔山)经济带。由于锡林郭勒盟只有100万左右的常住人口,人口规模小,所以锡林浩特市可以建成30万以上人口的中等规模城市,打造具有鲜明现代民族特色和现代气息的草原城市。

2.培育沿边开放城镇带,成为向北开放的重要支点

充分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进一步扩大向北开放。通过推动沿边地区城镇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形成辐射带动沿边开发开放服务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建成与蒙古国、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合作的战略高地和服务平台及产业聚集区域,构筑国际经贸大通道。深化与俄蒙合作,加强口岸和国际通道建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内进出口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大力发展国际物流、跨境旅游、自由贸易等产业,培育形成沿边开放城市带。

3.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当前蒙东地区中小城市经济实力弱、规模小,制约着中心大城市向周围中小城市的辐射和扩散,也影响了中小城市向小城镇和农村辐射、扩散功能的发挥,最终制约了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小城市占蒙东地区城市数量的92.3%,对于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增强对大城市的支撑能力和接受其辐射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大多位于交通基础设施较好、资源相对优越的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应积极扶持和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县城。以旗县城及重点城镇为核心,建设一批功能完善、人口吸纳能力较强的小城市。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规模,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之成为区域非农产业集聚中心和人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