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镇化范文

时间:2023-03-25 02:2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逆城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逆城镇化

篇1

从对城镇化的影响和逆反作用来看,我国一定时期存在逆城镇化的政策倾向,如限制外出务工,限制城乡要素互通有无等政策措施,这些倒称得上特殊的逆城镇化。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但是城镇化本身并不是一个单向过程,而应伴随来去自由的选择。现在出现的返乡创业和资本下乡,不是逆城镇化,人们因为农村自然环境吸引,以及因乡愁乡恋所系发生的返乡下乡行为,更谈不上是逆城镇化,种种现象只是实现城乡动态均衡的过程。

现在农民的处境仍然是双栖钟摆状态,留不住的城市与回不去的乡村问题同时并存,主要原因是在开放条件下,农村一亩三分地难以形成饱和劳动量,难以满足农民综合经济需求,农业自然成为农民的副业和兼业,农业主要依靠农民的农外收入自哺并辅助其他反哺机制得以维系,总体上看需要转移的农业人口还没有完全洗脚上岸,也足以说明逆城镇化是不可能的。

在城镇化进程中,人地关系再配置再平衡会朝有利方向发展,有时也会因为整体经济波动出现短暂回流,这不是逆城镇化现象,这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大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合理组合不是逆城镇化,而是城市和乡村结构的再优化。即使达到刘易斯拐点,那也是在更高层次上城乡均衡的再调整,进而形成新型的城乡结构关系。不管怎样,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更小,完全不具备支撑所谓逆城镇化的条件,可以说逆城镇化是一个伪问题。

在讨论城镇化和所谓逆城镇化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城市如何扩容并促进城乡互动发生。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既不搞强制性的城镇化,也不搞抑制性的城镇化。城市承接人口转移能力需要逐步提升,政策要跟着农民选择走,跟着城乡发展的步伐走,要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篇2

关键词:仿真模拟 模型 过程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973(2010)011-092-02

近三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化工模拟与仿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仿真科学与技术在辅助没计、辅助研究方法、辅助生产及辅助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就仿真技术相关内容做一简要介绍。

1 过程系统仿真的相关概念

过程系统(process system)从广义的范畴定义,是所关注的实际世界的某个部分。这个系统可能是现实存在的、自然的、人工的或者是未来计划与设计的。“模拟”一词来自英文Simu,1ation,也常被译作“仿真”。系统仿真(system simulation)即为用物理模型或者数学模型代替实际系统进行实验和研究。此定义指明了三个源自过程系统仿真的部分,即数学模型、仿真机和过程系统。三个部分存在如下关系:首先是建模,即数学模型与过程系统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仿真,即数学模型和仿真机之间的关系。

2 化工过程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如需对目标对象实施控制,必须建立其数学模型,对于炼油等繁琐的化工过程,由于其中涉及的变化非常复杂,要想建立一个准确的机理模型是不可能的。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经验建模和机理建模。经验建模是根据系统输入输出数据来建立数学模型。比如人工神经元网络,最小二乘法,模糊模型等。机理建模是根据过程本身内在原理,利用能量平衡,物料平衡与反应动力学规律来建模。然而,就目前控制水平来说。将过程模型化依然是设计与开发的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系统求解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实体系为研究对象:另一类是构造系统模型,以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以获取对真实系统的认识。图1给出了系统求解的各类方法。

定量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模型,定量模型通过构建各个系统要素之间的量的关系来描述系统的本质。通常分为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两类。数学模型用表达式来描述系统输入输出间的关系,求解其变化规律。而仿真模拟器则采用图表等逻辑手段描述系统,然后转换为程序,通过计算机运行对系统进行求解。另一类模型为定性模型,他们只是对系统的概略描述,不需要精确的量化关系。仿真模型与真实系统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模型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毕竟有别于真实系统。在实际研究中一定要做一些适当的简化,同时也必须要兼顾精度,无论建立那种模型都应当尽量逼近真实系统,对于复杂系统,建模时应该重点关注与研究问题相关性较高的内容,这些部分一般需要加强精度,而相关度低的可以尽量简化,不相关的部分可以忽略。

3 化工过程系统仿真技术的应用

3.1

生产操作培训

采用过程仿真技术辅助培训,就好像是建立了一个虚拟的人工操作环境,或直接使用用真实的、简化的操作设备,如仪表盘、DCS工作站等,以此作为学员的操作环境。用计算机运行数学模型及程序来代替实际的操作环境,这样就能起到非常逼真的操作技能训练。采用ASPENPLUS、SPYRO等软件对化工装置全流程进行过程模拟开发工作。通过对过程模拟计算,优化工艺设计、装置改扩建后的开车方案以及工艺操作条件等,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用工艺流程模拟技术进行人员仿真培训,对职工岗位培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辅助设计

仿真技术应用于工程设计已不是新鲜事儿,例如化工工艺设计中常用的过程模拟技术就是一种稳态数字仿真。稳态仿真的结果是系统处于相对稳定工况的数据集,用于试验和核算单元设备或过程系统的生产能力与几何尺寸。另外一种为动态仿真技术,又称为非稳态仿真,其结果主要描述当系统受到扰动后,变量随时间的响应过程。因此,不管是稳态还是动态仿真在工程设计中都不可或缺。

3.3 辅助生产

一个数学规划与优化的应用领域是生产调度方案的优化,就石化行业而言,实现石化企业全厂级别的调度方案优化,目前尚存较大差距,如原油混炼混输调度优化,因而局部的调度优化就成了研究中最为热门的问题。制定调度优化方案,优化原油供给方案,减少蒸馏原料切换,保证蒸馏装置的连续化生产,实现直馏馏分的分类加工(如重油按重油催化和焦化等加工;石脑油宜芳则芳,宜烯则烯等),企业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3.4

辅助研究

伴随着石化各类新技术的诞生与成长,过程模拟技术逐渐变得成熟,并在新技术的开发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过程模拟技术是从反应的基本规律出发采用实验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层面描述物理与化学现象,研究影响化学反应的各个因素,因而在工艺开发与创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5 安全领域的应用

近十年来,仿真技术在石油化工安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工艺过程内在的安全仿真,毒物泄露、燃烧、爆炸与扩散对环境影响的仿真,设备结构危险仿真;基于仿真技术,安全仿真训练的故障诊断断。

篇3

关键词:污泥处理处置 管理 污水处理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含有重金属、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成分,处理处置不当存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隐患。长久以来,实现污泥处理处置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1]近年来,学者和管理者试图从技术、政策、管理几个角度引导污泥处理处置的规范化管理,然而大部分建议仍停留在宏观层面或理论层面,欠缺具体的优化建议及实践验证。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现状

1.1管理思路及主体单位任责不清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泥处理处置管理涉及污水处理厂、污泥运输单位、污泥处置单位等主体。在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运营模式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污泥处理处置管理总体思路不清晰、不规范等问题凸显。目前,污泥运输、储存、处置等不同环节的实施和管理办法存在较大差异;主体单位责任与职责划分不够明确。

1.2管理重水轻泥、处置能力不足

近年来,“节约用水”、“污水处理与回用”等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这得益于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有力宣传。然而,政府及相关部门却没有给予污泥处理处置足够的重视和准确的定位。以北方某城市为例,2010年全市污泥产量127万t,而污泥处理厂或无害化处理设施仅6座,年处理量不足污泥总量的50%。长期以来,受“重水轻泥”倾向的影响,许多城市存在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相对滞后且严重不足等问题。[2]

1.3欠缺过程化管理

众多管理者将防治污泥污染的监测重心放在污泥处置及应用环节。然而目前,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测量方法及周期不尽相同,甚至有些水厂仍在采用估算方法确定泥量;从污泥运输单位的招、投标,到污泥的联运都欠缺有效的管理及规范的制度;污泥产生、运输、处置等不同环节的管理相对独立;不能准确收集各环节的信息,无从考察产生泥量与处理处置量的平衡关系。污泥处理处置是一个过程性、连续性的问题,应对其全过程进行管理,尤其是问题集中存在的环节,更应加倍地投入监管力度。

1.4泥、水管理脱节

污水和污泥是对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同等重要又密切关联的两个系统。为规范管理,相关部门逐年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力度,然而,污泥处理处置却没有成为监管的重点。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其属性与污水处理厂进水及运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目前,大多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呈现了泥、水管理脱节的现象。研究单位及高校开展的相关研究也多以污泥处理处置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欠缺与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2.污泥处理处置管理优化

污泥处理处置是一个涉及多承担主体和环节的复杂问题。建立清晰的管理路径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实现对污泥产生、运输、处理处置全过程的管理是污泥处理处置有效管理的必然要求。

2.1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

结合污泥处理处置流程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以其为依据,建立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最为有效和便捷。所谓链式管理模式,是指在理清企业内部各考评单元的基础上,建立考评单元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的企业管理运行机制。即采用一条“无形”的链将各考评单元连接在一起,使企业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参与。[3]

如图1所示,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将管理全过程划分为污水处理、污泥运输、污泥处理处置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与其承担主体相对应,且包含主体在该阶段负责的主要工作。利用污泥联运单使三个独立的管理阶段形成连贯、完整的管理链条。污泥联运单涉及信息包括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式、污泥产生量、污泥含水率,污泥运输量、运输去向、运输车辆信息,污泥处理处置方式、最终处理处置污泥量等。在管理模式执行过程中,承担主体有义务和责任对产生数据进行备案,对其他相关主体的操作与管理进行监督与指正,定期对备案数据进行核查,并按规定将数据信息上报。 [4-6] 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具有清晰便捷性、连贯完整性、责权明确性、监督互查性等特点。

2.2建立污泥处理处置数据平台

以污泥联运单为抓手,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同时具有对各阶段、环节数据进行收集的功能,以满足信息上报制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污泥处理处置数据平台配合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执行,收集数据信息。从近期管理角度出发,这对于准确分析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查找、追踪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从长远管理角度看,它能够实现利用累积数据信息为管理方向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实现污泥处理处置优化管理。

如图2所示,污泥处理处置数据平台收集从污水处理厂进水到污泥处理处置最终环节的各项数据,其中包括水厂预测、产生、运输、处理处置泥量等。预测泥量是根据污水厂进水水质、处理工艺等预测的,可实现公式计算。作为产生污泥量的考察比较对象及污泥处置能力考察、调整的一项重要指标,预测泥量成功将泥、水管理有效结合,摆脱管理脱节问题。

依托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利用数据平台收集的信息,可实现对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及调节。如将水厂预测泥量与产生泥量相互验证,得到结果一致或趋于一致则说明处理工艺相对合理,相差甚远则需要对工艺进行推敲或调整。同理,将产生泥量与运输泥量,运输泥量与处理处置泥量相互验证,亦可对管理工作进行核查,查找、追踪问题原因,并依托链式管理模式问责对应承担主体。同时,长期积累数据可用以验证城市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是否满足产生需求,指导优化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待条件成熟,污泥处理处置数据平台应定期向公众进行公开,成为社会监管污泥处理处置管理的有效载体,从根本上促进污泥处理处置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目标实现。

3.结论

3.1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链式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对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运输、处理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具有清晰便捷性、连贯完整性、责权明确性、监督互查性等特点。

3.2污泥处理处置数据平台收集从污水处理厂进水环节到污泥处理处置最终环节的各项数据,包括污水厂预测、产生、运输、处理处置泥量等信息,是一个短期可以用于管理运行,查找、追踪问题,长期可以用于指导规划、调整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亚峰,晋文学,等.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崔小浩,李五勤,谢文征,等.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处置探讨[J].给水排水,2010,36(6): 17-20.

[3]百度百科.什么是链式管理模式[EB/OL].省略.2010.

[4]黄文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环境监管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环境科学,2011,24(5): 67-69.

篇4

关键词:3D;虚拟仿真技术;“化工安全工程”;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15-02

大多化工工艺过程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质,且在高温、高压等极端苛刻的条件下进行。“化工安全工程”实验过程如果直接进行真实实验,危险性大,破坏性强,耗材大,成本高。3D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无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3D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化工安全工程”实验过程的安全与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1-3]。

一、3D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化工安全工程”实验教学的优势

“化工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主要基于常州大学国家级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3D虚拟仿真技术完成的[4],3D虚拟仿真技术实验结合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种先进科技,采用具有丰富后台数据支撑和强大仿真计算能力的化工流程模拟ASPEN PLUS软件[5-7]。传统的“化工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与3D虚拟仿真技术实验教学对比分析见表1。

二、“化工安全工程”3D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化工安全工程”3D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常减压蒸馏实验、甲醇合成与精制实验。

(一)常减压蒸馏实验

以大庆石化一套270万t/a常减压装置为原型建立3D现场,后台仿真操作界面采用DCS控制界面,3D现场的阀门、仪表等操作与后台DCS二维仿真实时通讯,操作者有很强的沉浸感,操作性强。可实现虚拟开停车等初态模拟,冲塔、着火、泄漏等事故处理操作[9],具体见表2。

(二)甲醇合成与精制实验

甲醇合成与精制实验以煤化工产业为背景,以真实化工厂甲醇项目为基础,选取煤制甲醇工艺中“合成气制甲醇”及“甲醇精制”部分进行开发,可进行开停车实验、反应塔温度高报警等异常情况处理操作,具体见表3和表4。

三、3D虚拟仿真技术在“化工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常减压蒸馏实验中的典型实验“P108A离心泵端面呲开着火” 事故处理实验为基础介绍3D虚拟仿真技术在“化工安全工程”实验中的应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分别以外操员和内操员的身份完成实验,要求学生不仅能在生产现场应对突发状况,也能在DCS控制室进行相应处理。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学生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每一步骤电脑后台都会记录打分,直至完成所有步骤,否则学生就是未成功完成实验。实验过程如下。(1)发现P108A离心泵端面呲开着火:外操员在巡检过程发现离心泵端面呲开着火,内操员从DCS系统界面可以看到泵出口流量显著下降,同时塔内液面显著上升。(2)关闭事故泵电源和出入阀:外操员发现离心泵着火后首先关闭事故泵的电源、入口阀、出口阀,内操员发现后在DCS控制系统页面关闭事故泵的入口阀和出口阀。(3)灭火:外操员大致判断火势大小,如果火势不大直接采用灭火器材现场灭火,否则应立即向班长报告。班长听到外操员报告后应立即宣布启动预案。使用电话,拨打119,并联系电工对其断电。同时告诉现场外操员,打开消防消蒸汽幕阀门,取灭火器灭火。命令另一外操员迅速关闭常二线抽出阀门和换热器E119入口阀门。告知其他外操员打开消防通道,引导消防车进入事故现场。班长确认部署完毕,迅速用电话向调度室和车间领导汇报情况。(4)恢复生产过程:灭火完毕后,班长联系相关单位进行维修,恢复正常生产。设备维修正常后,首先打开备用泵的泵前阀和泵后阀,然后打开备用泵入口阀进行灌泵,然后打开泵的电源开关,最后打开备用泵出口阀,各项参数恢复正常。

通过调研近几年学生对“化工安全工程”基础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该实验课程的反馈意见可知,基于3D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化工安全工程”实验教学,将3D生产装置场景、任务引导系统与评价系统相结合,3D虚拟环境真实感强、无需物料、可重复利用、节能、安全、环保、节省投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爱东,杨晓红,王庆等.大工程观背景下开放型化工仿

真实验的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

[2]蔡卫国.虚拟仿真技术在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

[3]缪传义.3D仿真游戏在煤矿安全生产培训管理系统中

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5).

[4]高晓新,马江权,徐淑玲.3D化工仿真在生产实习中的

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3,(4).

[5]初汉芳,朱燕空.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与

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

[6]陈萍,周会超,周虚.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3).

[7]张庆民,吴春梅.基于“体验实验”的网络虚拟仿真教学

探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1,(4).

[8]程思宁,耿强,姜文波等.虚拟仿真技术在电类实验教学

中的应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7).

篇5

关键词:碳一化学;虚拟仿真;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55-02

一、概述

20世纪70年代,日本首先提出了碳一化学的概念。即:以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CO、CO2、甲烷、甲醇等)为原料合成化学产品,而研究这类催化反应及应用的科学称之为碳一化学。碳一化学涉及的产品繁多,可使许多有机化工产品从对石油的依赖中转变到煤上来,还能实现对现有某些工业中的“废气”(CO、CO2)合理利用,特别是对煤的利用上,真正实现高附加值化及资源、能源、环保的高度统一,推动化工可持续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及科技界已适时地瞄准这一高科技领域,加强了碳一化学的研究,将其列为“八五”科研规划重点研究内容。经过近三十年的蓬勃发展,目前我国碳一化学发展已与国际接轨。我国高等院校也都参与了相关的教育和研究,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还建立了碳一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动力,紧跟行业发展形势,积极推进专业转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与时俱进是我校人才教育培养模式遵循的原则。我校化学工程学院高度重视碳一化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建立完善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首先采用轮讲方式向学生讲授碳一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当前发展趋势,让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建成立了以碳一化学为基础的国家级“化工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其中的甲醇仿真工厂是按60万吨工业甲醇装置比例1/10建设,全流程真实装置、冷态与热态相结合,让学生达到实训效果。同时与“彰武金源化工有限公司”签署了教学实践基地,加强与企业联系、沟通,让学生积累工业生产实践经验、了解碳一化学行业动态,与时俱进、知行合一,培养碳一化学领域实用型人才。

二、碳一化学理论基础

1.以甲烷为基础的碳一化学反应,碳一化学品主要是一个碳原子与若干其他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甲烷是最简单的碳一化工产品,化学式CH4,中心碳原子采取SP3等性杂化轨道方式与氢原子的S轨道电子形成共价键,为四面体结构,其中化学键和键角是等同的,H-C-H键角为109°28′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现已探明的储量为1.67万亿M3,远景储量为26―33万亿M3,约占世界远景储量的1/10,且CH4可通过废弃生物质发酵获得,生物沼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50%―80%),同时,最新研究表明,中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以上,居世界第一,缀跏敲拦的两倍。当前甲烷主要以作为燃料方式粗放式应用,碳一化学是要寻求有效的开发途径充分利用其价值,开发高品位、高附加值产品。甲烷重整是高效利用天然气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甲烷重整得到的合成气(CO+H2)是合成清洁液体燃料的基础,同时能够得到高品位氢能源。

2.以CO为基础的碳一化学反应,碳一化学最简单的碳氧化合物是CO,C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氧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碳的2个单电子进入到氧的p轨道和氧的2个单电子配对成键,形成两个键,然后氧的孤电子对进入到碳空的P轨道中形成一个配键,氧碳之间形成三个键,分子形状为直线形。合成气(CO、H2)是碳一化学研究领域最基础原料,CO是合成气组成的核心。合成气可通过煤气化工艺制得,CO还可以从钢厂和黄磷厂等工厂废气中回收利用。CO的主要反应有加氢反应和羰基化反应等。加氢反应最为典型的反应工艺有费托合成(FT),甲醇合成等。CO是重要的羰化剂,醇、酯羰基化可分别得到酸和酐,某些醇经氧化、羰基化可以得到草酸酯,如甲醇羰基化制醋酸,已成为工业制醋酸的主要方法。

3.以CO2为基础的碳一化学反应,CO2与其他碳一化合物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它是含碳化合物的最终氧化物。其物理性质方面的应用主要有:用作惰性气体、冷却剂、压力源等;其化学性质方面的应用主要有:用于羧酸的合成、尿素的合成、氨基甲酸酯的合成、碳酸酯的合成,此外还利用CO2和共聚的反应机理进一步可制得聚碳酸酯、聚醚、聚脲等。关于CO2与甲烷催化重整反应和CO2直接加氢制备甲醇等研究也成为当前热点研究课题,可见CO2比其他碳一化学品蕴藏着更大的潜力,只是有待进一步开发而已。

4.以甲醇为基础的碳一化学,甲醇是经煤气化合成的最简单的含氧碳氢化合物,它既是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本身又是优质、清洁的液体能源。其利用可分为能源利用和化学深加工两大领域。其下游产品丰富,是碳一化学中较重要的中心产品。利用甲醇,既可合成燃料,其本身作燃料还能减轻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在化工领域,经一系列反应,如羰基化、烷基化、氧化脱氢等过程而得到最广泛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真正实现煤的利用高附加值化,为化工原料从石油化工到煤化工的战略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三、碳一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提高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针对碳一化学项目由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高危险、高度集成和大型化等原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无法实现、无法开展等问题,我校重视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利用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碳一化工过程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形成与现有实体实验的虚实结合。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模拟与仿真、虚拟与现实等相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作。我们以碳一化工典型生产工艺――甲醇合成为教学模型展开关于碳一化工的本科教育。目前的仿真工厂以煤制甲醇工业规模真实装置为背景,气化工序采用鲁奇炉,甲醇合成采用鲁奇低压法,精馏采用三塔流程,均为国内外主流生产技术。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结合实践要求设计了部分可拆装设备,以便学生拆装、认识掌握设备内部结构;开放性的故障点设置、情景化的真实操作等实现本专业学生熟悉掌握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工艺过程、过程装备与自动控制、操作优化、化工安全与环保、节能、操作规程等实践教学目的。最终达成“人人能学、处处能学、时时能学”的化工过程高等教育实验教学信息化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碳一化W相关校外实践教学构建

碳一化学的校内理论实践教学需要企业实践锻炼才能紧跟行业发展、了解市场需要、掌握工厂实践生产情况。学校与碳一化学相关的“彰武金源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该公司以银催化剂催化甲醇制甲醛,是经典的以甲醇为基础的碳一化学反应工艺。通过进入工厂的实践,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在企业实习的锻炼机会,尽早明确本专业特点及今后的就业方向,明晰大学目标,更加珍惜大学生活。同时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条件就复杂工程问题与工程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五、结语

碳一化学是当前化工行业热点研究方向,相关教学能够突出化工专色特色,紧跟行业发展形势,与时俱进,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应用型高端人才提供有力支持。系统的理论教学配合校内虚拟仿真和校外工厂实践教学,“理论-虚拟仿真-工厂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让学生全方位掌握碳一化学相关知识和技术。总的来说该模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教学模式在应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持续改进,相关的教学管理等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H.D.Gesser,N.R.Hunter.A review of C-1 conversion chemistry[J].Catalysis Today,1998,42(3):183-189.

[2]石洋.碳一化学发展现状[J].化工过程与装备,2014,(9):181-183.

[3]王欣荣.碳一化学发展现状与展望[J].广西化工,1999,28(2):28-31.

Construction of Methanol Synthesis Process Virtual Simula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of C1 Chemical Products

SAN Xiao-guang,GAO En-jun,LI Xue,MENG Dan,WANG Kang-jun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henyang,Liaoning 110142,China)

篇6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评价体系

一、引言及相关研究综述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区域发展的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地区。对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进行评价,可以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的补充和完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以此有利于更好地推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作为具有在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在我国学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孙久文(2009)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从速度型向“又好又快”的质量型转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彭红碧(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健康城镇化。仇保兴(2012)对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进行比较,认为新型城镇化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从高耗能的城镇化转向低耗能的城镇化;从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王如松(2013)、魏后凯(2013)、李铁(2013)等人对新型城镇化的阐释中,着重强调了新型城镇化的绿色、生态、资源集约等方面的城镇化内涵。结合既有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可以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各具特色、互相促进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很难用单一指标直接进行描述,必须根据其特征构筑评价指标体系。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政策评价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社会进步、城镇化质量、城乡统筹、节能环保。需要指出的是,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指标还有很多,但综合评价并不是指标越多越好,而应做到指标简单、全面,客观合理。因此,本文采用这10个指标(见表1)来评价各省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这些指标中,有些是正指标,有些是逆指标,正指标越大越能体现新型城镇化要求,逆指标越大越与新型城镇化要求越相悖。

三、新型城镇化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一)新型城镇化评价方法的选取

本研究在确定了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以及经济计量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与分析和确定指标评价体系权重。在具体数据上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2010年、2015年)中有关长江经济带相关省份的数据,根据数据的处理方法对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处理。

(二)判断矩阵的构建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的权重(表2),同时利用(1/3/5/7/9)标度法得到相应的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各元素的重要性排序指数,即权重或加权分值。

(三)指标权重

计算最后,综合考量以上多方面因素和计算处理后得到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体系构建结果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2019(X1),0.1322(X2),0.1164(X3),0.0877(X4),0.0662(X5),0.0700(X6),0.1069(X7),0.0628(X8),0.0931(X9),0.0628(X10)。

四、新型城镇化评价结果分析

从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综合水平看,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呈现下中上游的梯度分布,显示出东中西部发展的相对不平衡,推进水平较高的省份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水平明显偏低。从时间维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都随着时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中西部省份,推进水平与效益都有较大提升,显示出这些地区发展的后发优势。从推进速度来看,西部欠发达省份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市的推进速度明显较快,而东部发达省份的上海、浙江、江苏推进速度则相对较慢,中部省份居中。从推进水平的分指标来看,这些地区的发展状况也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显示出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不平衡发展现象,尤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亟待进行转型升级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在提升城镇化率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各省份要结合发展实际,针对本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特点与问题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着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五、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各省份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的定量与定性评价,可以得出,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最好的是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而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效益提高最快的是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城镇化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成为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的制约因素。基于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评价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时代性较强,其进程评价不能用简单指标或方法,必须从不同角度用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评价要着眼于当前城镇化的重要方面,运用科学、客观、多元的方法进行评价,力图为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第二,影响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因素是非农产业产值比例、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乡城收入比和城镇化率,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降低GDP的能耗。为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必须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加快非农产业,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缩小城乡收入差别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振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州学刊,2009(3):50-54.

[2]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3]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18.

[4]孙秀艳.中科院专家:新型城镇化生态要优先[N].人民日报,2013-01-05.

[5]魏后凯.多角度聚焦“走新型城镇化道路”[N].社会科学报,2013-06-20(1).

篇7

2月22日,张剑飞参加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对于城镇化这个宏大的话题,他侃侃而谈,从建筑色彩、城市雕塑,到路灯、道旁树,用众多案例来说明中国过去20年城镇化所产生的种种问题。

“新型城镇化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新型城镇化一定要着力解决过去‘老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可能就是新型城镇化。”张剑飞说,不能一谈新型城镇化,就先想到一个农民工进城可以带来20万元的投资,全国加起来30万亿到40万亿元,就能有土地指标、投资规模、项目……所以要加快城镇化速度,这是功利主义的城镇化。

张剑飞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城镇化最需要把每个细节都做好。“我们现在不缺大的思路,缺的是把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做好。老谈战略,不就浮在面上了嘛。细节跟战略相比,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反对建设造价奇高的异型建筑

过去10年是我国城镇化速度最快的10年,城镇化率平均年增加1.36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也就是说,7.3亿人口居住在城镇。但是,在速度提升的同时,城镇化的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反而产生了诸多问题。

张剑飞表示,比如,在城镇化高速推进的同时,出现了耕地资源被大量消耗的情况。长三角、珠三角的许多耕地被用来建设城市。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首先就要关注集约用地,不要宽马路、大广场。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用最少的资源、最小的环境影响,实现较高的生活水平。

张剑飞说,过去修路,讲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强调宽、平、直,带来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如果按照自然的理念,依山就市,不仅减少资源破坏,同时也与环境协调,做到美观。

城镇化还需要科学规划,要打破过去的惯性思维,缓解大城市病,方便交通出行。“比如,很多人想到城市形态,就是‘一轴两带’、‘一主三副’、‘一网五纵六横’这样宏大的规划。中国每个县城都请了知名规划院做规划,但这些规划并不能保证是好的城镇化。”张剑飞说,城镇化过程中要防止贪大求洋。

为什么我们勤劳而不富裕?张剑飞认为,在过去城镇化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财富是原因之一。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努力建设高质量、耐久性的工程。“工程的耐久性提高一倍,资源的消耗就下降一半,建设高质量、耐久性的工程是最聪明的集约,绝不能再干60年代房子80年代拆,80年代房子90年代拆,搬出了施工队,搬进了维修队,这样我们的财富没有得到有效的积累。”

他还反对建设造价奇高的异型建筑。在国外一些城市,建筑风格相对统一、色彩素雅,街区整齐,显得城市很精美。

2009年,《长沙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下发,要求塑造统一和谐、丰富有序的城市建筑色彩形象。张剑飞说,对长沙的部分建筑进行外立面简化、色彩调整后,建筑显得漂亮,城市也显得宁静。

农民市民化,必须强调权利、义务对等

《中国经济周刊》:农民工的市民化,也是当前城镇化过程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把农民变成市民,湖南打算怎样做?

张剑飞:现在有这么多农民在城市工作,并没有很好地安顿下来,那你再去城镇化,再去吸引人,干什么呢?得先把这些人的问题妥善地解决。

农民工的市民化,要客观看待,我感觉这个问题被夸大了。现在,比如说像长沙,700万人口,300万在农村,400万在城市。可以说,你找不到几户人家愿意把户口迁到城市来。在农村,种粮有补贴,还有新农合、养老保险,迁到城市来没有什么好处。关键在于使农民工的收入和城市居民相匹配,医疗、养老、农民工子女上学,跟城市居民相匹配,享受的是一样的公共服务就可以。

但是,这里面有个条件,必须要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你的贡献越大,享受的待遇就越高。

宅基地流转或导致“逆城镇化”

《中国经济周刊》: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如何保护好农村,建设好农村?

张剑飞:要保护农村,从根本上还是要用经济杠杆。如果我们想着中国农民的2亿多亩宅基地可以卖40万亿元,大量流转宅基地, 农村最后肯定留不下东西来。现在,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小汽车进入家庭,有一个现象是,农村建房进入一个新的。农村宅基地权益是法定权益,爷爷、父亲、儿子、孙子都要宅基地,有无限的需求。一旦宅基地进入流转,可能农村现有的承包地都会拿去做宅基地,城市人也会到农村建房,出现一种“逆城镇化”的模式。对此要加强管理,对基本农田、宅基地的管理。

对于农村土地流转,我也有一种顾虑。现在一亩地种粮食一年有600元左右的纯收入。如果进入商业化的流转,首先要给农民600元,然后还要请人来种,没有效益怎么办,就种蔬菜水果、种苗木。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大家都不种粮食了,将来吃什么?所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还要考虑粮食战略安全、农产品价格问题。

政府债用了很贵的、期限不匹配的融资方式

《中国经济周刊》:城镇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城市建设、城市投资。在城镇化过程中,作为地方领导,如何突破“唯GDP是从”的理念呢?

张剑飞:现在我们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经济建设是什么?肯定是要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所以我觉得,追求GDP没有错,关键是要科学。比如说,违背市场规律,不顾环境保护,不顾资源约束地追求GDP,那是千万搞不得。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创造了更多的财富,政府就有更多财力来解决社会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您分管城乡建设,也分管金融。您认为在城镇化过程中该如何很好地借用金融力量,同时又避免地方债过于庞大?

张剑飞:我们现在进行城市建设、地铁建设、桥梁建设,服务年限大多是50年、80年、100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府,如果用当期的财政收入来支付一个服务百年的基础设施,是不可能的,需要金融工具。假如我用三年的财政收入建成了地铁,这三年,老百姓全部勒紧裤带,之后的人不用付费,只享受,是不公平的。所以,政府负债,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

篇8

论文摘要:结合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就发展动力、基础设施的配置和逆向城镇化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思考,继而提出了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以求在城镇化进程中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003年4月,砀山县政府聘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砀山县城总体规划重新进行了修编,现该规划已经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但对规划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1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安徽省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砀山县又位于安徽省最北端,该地区小城镇发展呈现出滞后于其他地区的明显特征。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来,砀山县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增长后劲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质量和效益都不太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深加工业发展不足,优势资源转换不多;企业组织结构不够优化,大企业、龙头企业少,只能依靠中小企业维持着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十分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城镇和升级产业。简单地说,砀山走的是一条农业主导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农业弱质性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农副产品特别是水果市场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一发展的低效性已经暴露出来;同时,随着周边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这一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1.2要素资源短缺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尚处在原始的资金、技术积累的阶段,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由于发展相对落后,砀山的要素资源积累能力低。2003年,砀山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位居全省61个县市第46位;人均财政收入不足百元,位居全省倒数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194元,仅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才、技术短缺。全县工业企业中,科技工作人员不足百人,其中拥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1O多人。产业结构的表面合理性掩盖了产业结构深层次的不合理。按当年价计算的砀山县的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由1995年的54.7:25.4;19.9调整到2003年的45.7:22.6z31.7符合世界模型的一般规律,有其合理性。但深层次地看,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带来深层次的质量提高,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链条较长、附加值较高的对工业经济特别是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带动作用的制造业比重过低,仅为19.78。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的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为由第一产业延伸出来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的层次和效益低下,主要是个体经营的小规模服务业,功能局限于每月传统的固定时日的简单集市贸易,辐射范围也仅是城镇附近的乡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要素资源短缺、产业结构低度的特征。

1.3城镇化水平低下

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开发强度偏低,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也较小。2003年底,砀山县城市化水平约为20.6,远低于全省水平。由于产业、技术与人才的集聚度不够,小城镇功能薄弱,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较弱目前由于砀城小城镇核心度低,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较松散,呈现小城镇与乡村发展相对均衡及城镇体系结构等级弱化的特征。因此,小城镇发展带有明显的农村集镇特征,仍处在缓慢的城镇化积累的初期阶段。另外,由于教育支出不足,小城镇中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质与量的低下。

2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不足

2.1中心城市经济薄弱

区域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如果中心城市竞争力强将有利于其集聚周边的要素资源,并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经济及产业腹地,一旦其要素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否则,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区域经济就有可能被临近的城市所覆盖蚕食、分割。

2.2推动发展的动力不足

砀城小城镇发展不仅内部动力不足,外部动力也相当匮乏。尽管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有政策上的倾斜,每年有定期相应扶贫款的财力支持。但是由于小城镇发展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这些资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足以使经济发展出现质的飞跃。一方面,尽管经济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小城镇的发展仍然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与技术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区域经济中经济同构现象严重,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往往限制在少数技术含量低、有资源利用优势的项目上,造成乡镇企业的发展缺乏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推动力。

2.3基础设施的制约

城镇物质空间环境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容量与空间。而目前经济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的巨大缺口是制约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交通设施水平发展为例,在砀山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公路通过。而作为刚起步的加工工业的发展,对对外交通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落后的交通状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2.4逆向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动力是经济,而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工业发展普遍力度不足。工业企业的低层次组织不仅使小城镇对周遍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力缺乏吸纳力,甚至小城镇中的一部分居民也亦工亦农,呈现不彻底的城镇化的倾向口]。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向周边乡村地区的经济辐射还相当肤浅,城镇化的推动力也十分有限。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呈现出一种逆向趋势,砀山县由于经济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流人经济发达地区谋求职业,他们每年带回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在集镇中买地建房,发展个体经营的服务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小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的人才与资金在推动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3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措施

3.1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左右提高到2002年的39左右,比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提高的速度快一倍多,但是目前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方面测算,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时期,由此将创造大量的新兴城镇市场,给城镇经济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小城镇首要的基本职能是为农村非农业经济活动提供场所,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挖掘经济发展的潜能,以此为可能出现的跳跃式发展做好准备。

对于砀城,它首先缺乏明确的投资项目和吸引力,无论是乡、镇的或县的决策者,对其未来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缺乏具体的设想,并且认为发展的困难和阻力都相当大。因此,在规划中将小城镇发展条件划为三个层次:(1)优先建设县域中心城市,使之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县域城镇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重点发展中心镇。选择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镇,逐渐培育为新的中心镇,使中心镇成为所在辐射区域的产业、经济的核心,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3)合理发展一般镇,因地制宜撤并乡镇,引导一般城镇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3.2基础设施的选择性建设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往往受到基础设施投资能力瓶颈的制约,因而在城镇化初期全面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网络是不现实的。鉴于有限的投资能力,只能对基础设施的各项缺口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度作出分析评价,着重于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区域中宏观基础设施骨架的构建,以使小城镇在未来发展中保有进一步完善细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的可能。:

在砀城县域规划中,县域交通网的规划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统一和建设时序上相互协调,并适当超前;建设与城镇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干道;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拉动经济发展。近期拓宽与连霍高速相联接的101省道;远期与周边地区相协商,建成与商毫、连霍、京福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快速干道。

3.3城镇体系的合理规划

经济落后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的松散及小城镇间孤立、单向的经济联系不利于城镇化的进程。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政策要求将小城镇建设纳入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轨道。加强小城镇在村镇地域的经济、技术、政治、人口、信息等的集聚。因此,落后地区小城镇发展首先需要培育自身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利用资源的稀缺性发展特色产业,谋求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使在区域中拥有多向经济联系。恰当的职能分工和产业互补有助于区域小城镇化进程,也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区域环境。

砀山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可分两步走。

近期: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通过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强化,把砀城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小城市,提升其县域城镇体系的首位度,使县域中心镇的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

篇9

【关键词】经济增长;城镇化;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随之加快,在此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并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逐渐针对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升级。而中国城镇化建设规模随之加大,促使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步伐加速,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传导作用机制随之凸显。目前,加强对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非常重要,特别是我国正受到拉动内需的巨大挑战,了解并掌握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挖掘其中的发展规律,对于我国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城镇化概述

1.城镇化内涵。所谓的城镇化实质是就是指城市化,一般而言,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相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使得原有出产业结构需要进行优化调整,进而以城镇化战略的实施,逐渐实现现代城市型社会的打造。在实际实施城镇化的建设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经历城镇化、郊区城镇化、逆城镇化以及再城镇化等阶段。而只有当实现城镇化的合理发展,才能够以城镇化的建设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城镇化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作用。在实施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促使各种生产要素逐渐在集聚效应的影响下而向城镇聚集,在此过程中,就使得产业结构逐渐实现了优化,为实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具体而言,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市场的规模在无形之中被逐渐扩大,同时能够具备吸收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与潜力,进而也就在更好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为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在践行城乡统筹规划的过程中,借助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速,能够为进一步缩小目前城乡间的差距,通过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此外,城镇化也是优化当前我国城乡经济结构模式并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元素,为实现城镇化建设的稳步前行并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目前我国的城镇化主要体现在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这种发展模式下,虽然因城市对公共设施的需求量短时期增加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家与地区制造业与工业的发展,但是对国家或者地区的劳动力资本的累积以及知识资本的积累的影响不太明显。通过对城镇化对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城镇化对经济有促进作用的同时,这些因素也对城镇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当中要注重人均知识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以及第三产业(服务业)等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科学合理地考虑这些城镇建设中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将城镇化对经济的发展贡献做到最大化。

2.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在不断的进步,城镇化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带动作用,与外国发达国家城镇化对经济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相比,我国对其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本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大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物质资本增长所起到的拉动作用仍占据较大的比例;二是我国经济增长有一部分动力来源于城镇化过程中人才资本的积累,但其所起到的作用和物质资本增长所起到飞作用相比较为低下,因此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人力素质水平的提升。

三、城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1.城镇化的发展要注重资本积累。为了使城镇化在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要注重资本的累积,并且资本的累积也是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基础任务,符合我国总体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资本的累积十分重要。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在城镇化的建设中要对资本、信息以及技术的因素进行不断优化整合以使其在城镇化的发展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同时,在城镇化建设中城市方面也要做出积极探索,找出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针对性解决办法;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如果城镇化的进程过快就会在农村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与失业人口,一旦发现城镇化的进程过慢或者过快时就需要及时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以做出快速的调节措施。

2.城镇化充分利用城市的辐射作用。城市的文化、物质以及工业的发展水平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着城镇化对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物质及文化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会向农村地区转移与渗透,从而促使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得以提升,思想得以进步,并且农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也会受到城市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进而发生相应的转变;城市除了在精神文化发展与物质经济发展上对城镇化进程有影响外,城市的发达工业对农业的发展也有巨大的促进反哺作用,高速发展的工业可以为农业提供越来越丰富的基础,使得农村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物质与资金的支持,并且城市工业的持续可以促进农村农业的快速发展,并且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通过调节价格机制、服务与补贴等方式来更好地实现工业带动农业更好发展的目标,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城市的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去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连增”。

对此,朱英国认为,“十连增”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保证,但在背后,一方面隐含着不合理城镇化对粮食安全的威胁,另一方面还存在粮食自给率下降、大豆等粮食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

朱英国表示,保证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要确保粮田不被占用,这就需要统筹协调城镇化和粮食安全的关系。

“政策是好的,但还要看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如果协调得好,真正做到城镇化健康发展,那么,城镇化和粮食安全不仅不存在矛盾,而且还应当是统一的,因此现阶段各级政府还要重视协调,不要因为城镇化而占用粮田。”“比方说,我们可以培养有知识的基层干部,能够把政策运用好、执行好。现在很多村子里都有村官,这些村官应当带头保证粮食安全,懂得把村里的粮食生产和城镇化工作规划好,既不占粮田,又保证城镇化。”朱英国说。

与此同时,“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于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而言也是有贡献的。”朱英国说。

他认为,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经营主体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农业生产中,如果能形成集中生产,农业会发展得比较好。倘若还是采用小农经济的方式去种田,不光农民可能赚不到钱,粮食安全也没法保证,而以种田大户的形式种田,既能种好粮田,又能保证粮食安全,同时农民自己还会有收益”。

“因此,现阶段我们还是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改革,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保证和提高种田的效益,确保粮食安全。”朱英国说。

其实,农业发展和确保粮食安全的“主人公”归根结底在于农民,“而现在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真正种田的以老幼病残者居多,因此,我们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农业现代化,让懂得现代化技术、能运用现代化技术的人来种田。”朱英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