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4-04 23:2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7302
1引言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是整个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引擎。
自从十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以来,关于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探讨不断见诸媒体,形成了不小的波澜。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各有各的理解,其中也涉及到许多关乎全局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深刻内涵,如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提高城市的产业支撑等,这些核心问题的厘清,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城镇化的中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要让少年、中青年和老年等各类人群都能在城镇中找到生存空间。
传统的城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以物为本”,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至于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在“人造城镇”这一发展理念下,传统城镇化道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重发展数量而轻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经难以为继。
当前,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土地强征,房屋强拆,甚至造成了一些恶性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仍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思维上,以投资来拉动地方GDP的增长。其结果就是以就业、收入、福利为内容的民生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过度建设只是重走过去的老路,是违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的。
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牢牢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一真正内涵,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这里面有两层寓意,一是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二是城镇的一切应当以人为核心,要牢固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使城镇具有人情味,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牢固树立人本思想,把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着力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良好的民生服务,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发展成果,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实现社会安定和民众幸福。
3新型城镇化的保障—体制机制改革
3.1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之上的医疗、教育等各种福利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52.6%,而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35.3%。这说明2.6亿农民工在城市还没有享受到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差异大,户籍改革应充分考虑我国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的差距性,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是要分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首先,要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推开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在中小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固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且享受城镇户口的所有待遇,这包括医疗、就业、住房、教育等。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考虑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其落户政策,合理控制规模。
其次,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破除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要逐步剥离粘附在城镇户口的各种福利和保障,最终实现二者完全脱离。户籍制度改革是要让目前已经处在城里的2.6亿农民工以及未来还将陆续进城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最终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这些公共服务将包括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3.2土地制度改革
农民要进城变成市民,自然离不开土地问题,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土地的节约利用。因为城镇化,城市建设用地要增加,但我国耕地要控制,所以一定要把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让土地节约利用。加大城镇内部闲置、废弃土地的再开发利用,通过复垦整理增加耕地,以高密度、集约化的用地模式,提高土地承载力,建设集约型城镇。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允许农民的宅基地及房产流转,允许农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改革征地制度,让农民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小农民的城镇化成本。
土地制度的改革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土地作为关键要素,能否通过市场实现有效配置直接关系到城镇化的成功与否。只有从根源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减少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才能解决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城镇化而非“人口”城镇化等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角,是大量进城的农民,因此相应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应围绕这一群体进行全面调整,而这种调整要进行复杂的制度设计。
4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人口聚集的前提,选择未来型持续成长产业,是新型城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一种广泛认可的模式。
农民变身市民后,唯有乐业,才能安居。城镇化须有产业支撑,不能人为造城,防止城镇空心化,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政府要创造条件,去推动产业发展,人口积聚,推动二者良性互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推进产城融合。
首先,要做好科学的产业规划。每个城市特点不同,应根据城市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来发展产业,不要过分依赖房地产,不要千城一面,盲目模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主要应当有市场规律来决定,政府应该提高产业规划水平。推进产城融合需要对区域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其中涉及到产业项目、生活设施、交通配套等各个方面。这种规划本身应该是多层次、综合性的,要满足综合需求。
其次,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而生产要素如何向城镇聚集是一个难题。资金、技术、人才、资本都在向高端城市聚集,要想推进城镇的建设,生产要素的聚集相当重要。可以通过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推动生产要素的聚集。产业园区模式应该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支撑方向。产业园区的城镇化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综合配套,结合现代服务产业,特别是消费服务产业的人本关联性,从而实现产业与城镇配套的双重效应。
新型城镇化应以市场来做导向,以政府来做规划主导,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同步进行,引领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确保当地农民和城市分散到这的市民,确保他们的幸福指数达到市民的水平。
5结论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立足国情,汲取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产城融合,促进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载体作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J].求是,2012,(04).
[2]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05).
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石川河;土地安全;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030058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阶段,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转移到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现阶段已经在农用地治理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与工程建设,对确保国家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土地工程应为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提供更加良好的土地,这其中还存在合理配置区域空间资源、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的质量提高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还需在人居环境方面做更多工作。这就需要健康、持续、稳定的建设用地投入作为基本保障,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1-3]。
1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1.1新型城镇化基本情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4,5]。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与传统提法比较,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6,7]。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做到多规合一,合理处置好城市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的生态关系,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
1.2科学技术破解城镇化发展瓶颈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瓶颈日益凸显[8-11]。建设用地利用粗放,质量问题日益突出。2000—20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以粗放式用地、用能的方式不断扩张,在土地开发利用前,未考虑土地质量健康问题,导致多地出现“毒地”现象,危害人类健康,整个过程处于“亚健康”状态。区域发展不协调,人居环境差距大。过多的优势资源集中在区位条件较好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年改善;反之部分区域的发展投入较少,经济水平不高,周边环境呈脏、乱、差趋势发展,再加上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差异,使得人居生态环境质量、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方面差距越来越大,这也是阻碍新型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城市功能不完善,设计实际不匹配。在前期规划中不根据实际开展相关工作,完全不遵从科学依据,不持有科学态度,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发展脱节。建设资金量不足,发展需求难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支出,由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复杂、投资项目多等问题,单一依赖财政支出,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导致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的问题。
1.3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市场潜力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我国的城镇化起步于1949年,较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晚,水平较低,但是速度快。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8.5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7%,但與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低了近7%,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大,还有很大发展潜力。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2]正式,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明确的时间表,2014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可见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
根据近10多年来陕西省统计局的数据,陕西省2000—2018年城镇化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逐渐靠近,2019年达到59.43%。陕西省作为丝绸之路建设的发源地和桥头堡,近年来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的趋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必将会对省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13]。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路径,抢抓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有力机遇,瞄准特色小镇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注重科研引领作用,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为陕西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2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模式——以石川河为例
陕西省富平县石川河综合整治项目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项目建成后,将生态建设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实现了多方共赢,充分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
2.1前期治理
土地安全是确保人居安全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土地治理”科研攻关,针对建设区域内存在的土地质量脆弱、生活、建筑垃圾围城、土地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导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问题,采取科学手段,开展前期调查、技术研发、问题治理、工程实施以及后期管控,对区域内的污损土地进行全面治理和维护,从根源上解决土地“亚健康”的问题,以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区域整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2.2生态环境建设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对生态环境给予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提出了众多的“生态命题”,表明在国家层面已经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予以紧密关联。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必定是将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前提的。在城市开发的过程中,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应该被综合考虑并加以利用。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具有相互作用,只有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才能全面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以富平石川河为例,通过GIS、GPS、RS等技术,实施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先行,建立生态本底,设置生态调控单元,并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项目开发的建设重点,最终形成利于人类生存、提升环境质量的生态结构。在微气候改善评价方面,对项目前后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风环境等主要生态环境指标进行评价,最后形成了一套适用于中小型城市城镇边缘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该项目不仅使石川河局部微气候得到极大改善,而且有效缓解了富平县的城市热岛效应。整个建设过程,将“绿地系统”转型为“绿色基础设施”,将“开敞空间”营造为“绿色廊道”,将“城市片区”整合为“生态功能区”,切实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打好“生态本底”与“绿色根基”,创造了一个更为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
2.3智慧人居建设
科学技术的发展引领时代交替,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入普及的浪潮下,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逐步迈进智慧化时代。有的学者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其核心是让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中,实现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在此基础上,石川河提出了智慧人居的概念,依托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完善,以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和智慧养老为切入,创新研发了智慧人居社区平台,全方位构建了“人物互联、业务在线、数据智能、网络协同”的社区运营生态,最终实现人居环境智能优化。
2.4运营模式创新
在运营模式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提升土地价值为核心的综合开发运营模式。由企业足额垫付项目费用,改变了政府担保金融机构贷款的模式,将企业收益与项目质量互相绑定,既解决了政府资本不足的问题,又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完成,达到双重目的,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辅助功能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运行的经济支撑方法。石川河项目运用该模式,不但带动周边经济效益增长,同时又吸引多个知名企业前来投资[14,15]。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工作思路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更加重视人居环境系统化提升的科技研发。要全面创新,加强土地整治、城市综合体建设、土地开发研究、净土生态治理全方位创新,采取规划先行,高起点构建新型城镇化战略蓝图,重视土地整治、绿色建筑材料等核心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转化,进行产业化模式推广,通过同网(物联网)、同台(通用功能平台)、同数(数据体系)、同效(高效运营数据中心)和同制(制度系统)组合而成的高度标准化体系,将科技融入建设环境的提高,让人居环境更加智慧化,最终实现农业用地整治与建设用地开发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4.1以土地安全为核心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新型城镇化产业落地的首要任务应以科研作为支撑治理工程实施及应用的基础,确保土地洁净安全。从研究角度出发,应着力净土新材料、新技術、新装备的研发,从而保证人居用地土壤环境长远安全,保障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
4.2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导向的新方法、新技术研发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新型城镇化下生态环境建设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重点针对工程项目区域,开展城镇生态环境评估研究;针对陕西城镇生态环境的典型问题,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新技术及新材料研发;开展城镇生态环境管控的新方法及新模式研究。
篇3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3月出台,它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1]规划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该规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和具体政策措施。于是,各省基本紧随其后出台了本省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尤其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2015年初正式启动,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国家发改委将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开展年度评估考核,建立试点动态淘汰机制。科学的规划评价是引导、调控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很多地方还没有认识到规划评价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建设规划的科学评价,以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处于盲然或失控的状态。所以,建立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机制十分必要。那么,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进行科学评价?本文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概念内涵解读的基础上,基于指标体系的方法,拟分别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程度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将试着对两个试点省——江苏和安徽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成果进行初步评价,并就单列的试点城市——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进行初步诊断。
2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概念内涵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应该要有规划,而且要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评价工作。进一步讲,规划不是编制好就完事,规划重在实施。[2]基于系统观和过程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包括了对规划编制阶段的规划文本、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对规划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还包括了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评价,三者总称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
2.1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评价规划编制成果是对新型城镇化未来状态的描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引,规划成果内不仅包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还应包括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说,对规划本身的评价首先应对规划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做出评价。
2.2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集中于规划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上,研究的方法倾向于通过实证来分析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但是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所以这里强调对规划是否达到目标进行跟踪评价。2.3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过程评价以往的规划评价侧重于对规划编制成果和实施效果的研究,但问题是往往很难判别哪些结果与规划本身有关、关联度有多大。换句话说,如果忽略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研究,就很难客观评价规划本身的科学性和科学分析影响规划实施效果的动因。对新型城镇化而言,笔者认为应综合考量规划实施的执行性和对规划实施的进程。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概念内涵的解读,可以提升对这一规划实施重要保障机制的认知。
3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为了简化工作和便于实用,从以下两方面来建立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一是针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是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在编制和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3.1针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来说,规划编制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方案等。对规划方案的评价不是本文的关注点,本文强调的是对规划文本即规划本身的评价。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的质量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工作的开展,以及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评价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各种规划文本的评价中。表面上看,这是对规划文本质量的评价,实质上是在回答“什么才是一个好的规划”的问题,表现为内在有效性评价和外在有效性评价两方面。[3]内在有效性指的是规划文本自身的完整性和承接性,一般来说是由基础事实、远景描述、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四项要素组成;外在有效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垂直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接应程度的评价,二是“平行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配合程度的评价。具体地说,内在有效性包括了规划的核心要素,如规划目标、远景描述、基础事实、内容和格式、政策(为实现规划中的各个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性;外在有效性涉及范围和覆盖面问题,反映的是上下层规划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各左右规划之间的一致性。鉴于当前我国规划评价的基础和水平,基于简明和可操作的原则,本文试着给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对其规划文本质量予以评价。表中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规划目标的合理性评价;(2)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3)规划成果表达和内在逻辑性评价;(4)规划外在有效性评价。前三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内在有效性;第四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需补充说明的是,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是不忽视的。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为例来说明,一方面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与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相衔接,另一方面则是要考虑下面县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承接性,尤其是同一层次的“多规协调”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需要说明的是,通常规划文本质量评价的操作者为监测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府部门、规划师或者是第三方机构,而表1只是针对规划评价请的专家而言,即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是依据这个明细单来确定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遗漏了一些规划要素,从而判断规划质量的高低。表1中应用的计分方法作为初期处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素赋值的技术指引,直观呈现评估的定量结果。具体地说,由熟悉掌握评分原则的专家对文本条目逐条进行评判赋分。根据评价后的总得分,可以评判规划文本的质量亦即规划的优劣水平。规划是为未来建设提供远景发展目标,为远景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具体的操作框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总的要求是,判断规划是否满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这样的评价可以促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中深入考虑规划中各要素的完整性及逻辑性,并加强规划间的协调。尽管这里只是一个初步建议,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将会日渐提升。
3.2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规划实施的评价研究,国内外有着明显的差别。国外较为完善的公开化的规划评价信息系统或支持系统以及管理机制为规划实施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相比之下,我国“重编制、轻实施”现象依然严重,不仅忽视了对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其评价工作也未充分落实。前面介绍了规划实施其实分为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两部分,这里不打算详细划分实施过程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主要考虑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加之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复杂性所导致的规划实施不确定性,所以笔者把规划的实施和规划的效果结合起来考虑,即把对规划进度的评价和对规划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评价结合起来,不断跟踪和定期反馈,进而提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表2)。关于该指标体系的几点说明:(1)一个指标体系应该符合以下要求:指标体系应该是全面的和多方位的指标组合;指标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可以分享的;指标是清晰的,而不是含糊的;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重点内容分为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和对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两大部分。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主要是对规划的执行情况的进度进行跟踪和对规划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评价;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则主要是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评价。(2)考虑到弹性与刚性控制的结合,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设立了引导性和控制性两类衡量指标;考虑到指标不仅应该与发展目标相一致,而且指标应该反映公众参与,结果让公众可以接受,所以,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基于规划目标的指标和公众满意度这个附加指标。在这里,把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目标确定为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生态发展目标以及城乡统筹目标(最能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征的目标),这四个目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可以参照相关的成熟研究成果。[4]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主要是体现公众参与规划这一新鲜事物。[5](3)关于如何给指标赋分。规划的执行情况,粗略按实施、未实施、违反建设三类划分。实施得1(100%)分,未实施得0分,违反建设得-1(-100%)分。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按达到目标的百分数计算。(4)关于如何汇总得出结果。首先,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分别得出规划实施程度和实施效果的得分;其次,仍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按照规划实施占30%,实施效果占70%的比重,求得最终的评价结果。(5)关于最终结果的解释。得分在80%以上,表明规划实施程度比较好,规划引导和控制作用强;得分在60%—80%之间,表明规划实施程度一般,规划具有一定引导和控制作用强;得分在30%—60%之间,表明规划实施程度比较差,规划引导和控制作用弱;得分在30%以下,表明规划实施程度很差,规划基本没有发挥引导和控制作用。综上所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实施程度的评价,可以选取一些指标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来跟踪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向预定目标发展。这些指标可用来监测新型城镇化在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方面的进展,尤其是城乡一体化的程度。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开展评价,可以动态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实际情况与规划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弄清民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看法,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调整、修编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监督管理。
4对试点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初步评价与诊断
4.1对两个试点省——江苏和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初步评价对照规划文本的评审条目,下面对江苏和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做定性评价。2014年5月,《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江苏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目标、重大任务、空间布局、发展形态与发展路径,提出了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举措。该规划的最大特点是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统一。从规划目标的合理性看,该规划把发展目标分为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质量显著提升、城乡空间布局形态更加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目标设置比较科学合理;从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看,该规划在对发展现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从规划的内在逻辑性看,该规划有清晰的指导思想。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该规划有策略和行动安排,便于指引实施;从规划的外在有效性方面看,该规划在考虑平行级规划的协调方面明显考虑不足。规划最后指出,由省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会同各有关方面负责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并适时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专项监测。但如何监测?如何评价?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法。2015年2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试图建立比较完善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该总体方案的最大特点是明确了责任主体,让各政府部门清楚自己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作任务。从规划目标的合理性看,该规划方案把发展目标分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基本建立、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但这些目标如何衡量是个问题;从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看,该规划方案并没有展现出来;从规划的内在逻辑性看,有明确的试点任务,也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行动安排;从规划的外在有效性方面看,该规划方案也没有展开,当然作为总体方案这部分可以忽略。该规划方案最后指出,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改革试点总体进展、政策落实和实施效果开展督查指导、考核通报,及时协调解决试点推进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反映出它们是把规划作为一项政策来对待,十分重视政策落实和政策措施完善。
4.2关于试点城市——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诊断与建议2014年底,《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该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为指导原则,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该规划的目标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大都市区、实践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建设宜居幸福的生活环境、完善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该规划的任务是稳步推进人口市民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衡城乡要素配置、推进城镇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对照前面关于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建议,在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中,一是要区分哪些是引导性内容,哪些是强制性内容,以便了解规划的执行情况;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发展指标体系,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方面均列出了指标,并明确了标准,但是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让公众满意,所以建议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关于考核评价,该规划强调要形成以本规划确定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人口市民化、城乡一体化、行动计划为主确定重点考核内容,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完善新型城镇化监测评价制度。一方面,要开展城镇化年度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定期青岛市城镇化发展报告;另一方面,要开展城镇化规划中期规划评估与专项监测,推动本规划顺利实施。本文建议,只有把年度考评、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使规划见效、实施有果。总的来看,目前出台的各级新型城镇化规划,只是在末尾提出要进行考评,至于如何考评,没有给出具体的考评方法。以上对试点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考评,也只是从定性上指出问题,有条件的话,可以依据本文前面提出的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定量评价。
5结语
篇4
摘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就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讲,如何做到以中心城镇扩容提质为重点,以中心集镇建设为依托,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滑县始终按照统筹城乡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区域性影响力中等城市目标,按照“中心县城、明星乡镇、小康村落”的城镇发展布局,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着力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县城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和“市级文明县城”。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4平方公里发展到28平方公里。
(一)城镇布局进一步优化
一是高起点谋划,城镇规划逐步完善。2005年,滑县全面启动了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及主要道路、主要建筑物控制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同时乡镇总体规划实现全覆盖,对19个乡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重新修编、评审和报批;二是县城空间逐步拓展。将道口镇、城关镇、小铺乡所辖约100平方公里作为县城规划控制范围,县城空间规模进一步扩大,空间结构趋向合理。
(二)县城初具中等城市规模
一是加强道路建设。滑县投入建设资金3亿多元,对县城16条主干道进行了建设和改造,对城区大部分背街小巷进行了治理;二是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建设了宾北广场、戏曲广场、敬老广场等10个休闲广场和农副产品批发等7个专业市场。建设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是全力搞好新区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区建设,支持新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五园、四区、三中心”的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了10平方公里。四是大力实施旧城改造。
(三)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各乡镇进一步加大道路、学校、敬老院、休闲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和市场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改善。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初见成效。产业集聚区锦和新城、白道口镇滨河新村社区两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已全面启动。锦和新城建设,涉及33个行政村,10063户,39980人,原村庄占地9451亩,新城占地2476亩,节约土地6975亩。
二、产业集聚区整合土地、村庄的主要做法
为给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有效破解“三农”难题,县委、县政府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先后将原隶属城关镇、小铺乡管理的37个行政村4万多农业人口划归产业集聚区全权代管。代管的这些村庄,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一个新课题。
按照“以社区建设为突破、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以文明建设为保证”的建设方向,通过对代管的行政村进行村庄、土地双整合,全面启动了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建设。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科学规划,适度超前;二是民主决策,积极稳妥城镇化进程;三是政策鼓励,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四是筹集资金,破解锦和新城建设资金匮乏难题;五是整合土地,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三、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执法刚性不足
县城及乡镇建设普遍缺乏控制性详规指导,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评审工作滞后,致使规划控制缺乏依据。同时受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建设缺乏规划人员的监控和指导,规划实施难以落实,规划执法刚性不足。部分居民对城乡规划了解不够,支持力度不大。
(二)辐射带动力不强
全县除县城外,其余城镇建设普遍规模较小,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明显不足。
(三)产业建设滞后
县内各建制镇普遍产业建设规模偏小,技术落后,产品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运行困难,产业承载力缺失,竞争力不强。
(四)城管机制不够健全
城市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城市管理尚存在“一治就好、一停就乱”的现象,特别是城镇基础设施管理难以监管到位,损毁严重;绿化、美化、亮化标准还比较低,城镇居民的城市意识和参与管理意识不强,社区建设比较滞后。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规划修编,促进科学发展
城镇规划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依据和推进城镇化的基础。突出重点抓好县城、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编制好交通、供电、通讯、环保、绿化以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健全城镇服务功能。
(二)发展县域经济,为城镇化建设提业支撑
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快速提升城镇实力,增大城镇辐射、带动、集聚作用。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创造特色”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化工塑料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光伏、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 (三)理顺建设体制,探索城镇管理与经营新途径
按照县城发展策略,抓好城市资产经营,做大做强城建投资公司,提高融资和经营城市的能力。加强城市土地储备,促进城市建设良性发展。加快县城管理体制改革,撤消县城区内建制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全面推进村改居工作,实行城市化管理。完善小城镇建设开发市场,以乡镇政府为主体,走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道路。
篇5
关键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十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以来,关于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探讨不断见诸媒体,形成了不小的波澜。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各有各的理解,其中也涉及到许多关乎全局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深刻内涵,如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提高城市的产业支撑等,这些核心问题的厘清,对于新型城镇化科学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城镇化的中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要让少年、中青年和老年等各类人群都能在城镇中找到生存空间。
传统的城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以物为本”,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至于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在“人造城镇”这一发展理念下,传统城镇化道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重发展数量而轻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经难以为继。
当前,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土地强征,房屋强拆,甚至造成了一些恶性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仍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思维上,以投资来拉动地方GDP的增长。其结果就是以就业、收入、福利为内容的民生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过度建设只是重走过去的老路,是违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的。
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牢牢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一真正内涵,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这里面有两层寓意,一是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二是城镇的一切应当以人为核心,要牢固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使城镇具有人情味,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牢固树立人本思想,把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着力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良好的民生服务,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发展成果,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实现社会安定和民众幸福。
2 新型城镇化的保障―体制机制改革
2.1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之上的医疗、教育等各种福利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52.6%,而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35.3%。这说明2.6亿农民工在城市还没有享受到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差异大,户籍改革应充分考虑我国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的差距性,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是要分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首先,要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推开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在中小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固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且享受城镇户口的所有待遇,这包括医疗、就业、住房、教育等。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考虑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其落户政策,合理控制规模。
其次,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破除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要逐步剥离粘附在城镇户口的各种福利和保障,最终实现二者完全脱离。户籍制度改革是要让目前已经处在城里的2.6亿农民工以及未来还将陆续进城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最终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这些公共服务将包括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2土地制度改革
农民要进城变成市民,自然离不开土地问题,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土地的节约利用。因为城镇化,城市建设用地要增加,但我国耕地要控制,所以一定要把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让土地节约利用。加大城镇内部闲置、废弃土地的再开发利用,通过复垦整理增加耕地,以高密度、集约化的用地模式,提高土地承载力,建设集约型城镇。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允许农民的宅基地及房产流转,允许农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改革征地制度,让农民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小农民的城镇化成本。
土地制度的改革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土地作为关键要素,能否通过市场实现有效配置直接关系到城镇化的成功与否。只有从根源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减少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才能解决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城镇化而非“人口”城镇化等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角,是大量进城的农民,因此相应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应围绕这一群体进行全面调整,而这种调整要进行复杂的制度设计。
3 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人口聚集的前提,选择未来型持续成长产业,是新型城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一种广泛认可的模式。
农民变身市民后,唯有乐业,才能安居。城镇化须有产业支撑,不能人为造城,防止城镇空心化,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政府要创造条件,去推动产业发展,人口积聚,推动二者良性互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推进产城融合。
首先,要做好科学的产业规划。每个城市特点不同,应根据城市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来发展产业,不要过分依赖房地产,不要千城一面,盲目模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主要应当有市场规律来决定,政府应该提高产业规划水平。推进产城融合需要对区域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其中涉及到产业项目、生活设施、交通配套等各个方面。这种规划本身应该是多层次、综合性的,要满足综合需求。
其次,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而生产要素如何向城镇聚集是一个难题。资金、技术、人才、资本都在向高端城市聚集,要想推进城镇的建设,生产要素的聚集相当重要。可以通过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推动生产要素的聚集。产业园区模式应该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支撑方向。产业园区的城镇化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综合配套,结合现代服务产业,特别是消费服务产业的人本关联性,从而实现产业与城镇配套的双重效应。
新型城镇化应以市场来做导向,以政府来做规划主导,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同步进行,引领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确保当地农民和城市分散到这的市民,确保他们的幸福指数达到市民的水平。
4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立足国情,汲取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产城融合,促进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载体作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J].求是,2012,(04).
[2] 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05).
篇6
关键词:中心村 新型城镇化 新型农村社区 城乡统筹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按照中央和山西省省委、省政府的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部署、长治市委、市政府以“三化同步”为引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作为推进市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全力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大县城为节点、大集镇为支撑、中心村为基点的”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坚持顶层设计,强化中心村建设,采取政策引领,典型示范,园区推动,社区化服务等措施,着力培育中心村,推进新型城镇化,涌现出了郊区南村、长治县振兴、潞城常庄、壶关常平等一大批中心村建设典型,在此结合中心村发展理论,浅析长治市中心村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中心村的理论分析及现实问题
(一)中心村的概念和规划目标
1、中心村的概念
综合经济学、城乡规划方面的学者的观点,中心村是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农村居发点为中心,聚集周围一些自然村和散居村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好的生存环境,并对周围一定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辐射带动作用的新型农村社区。其内涵是由若干行政村组成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的公共设施的农村社区,它介于乡镇与行政村之间,是城乡居民点最基层的完整的规划单元,是村庄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中心村是一个规划概念。
2、建设中心村的必要性
一是中心村是农村向城镇化转型的衔接点;二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框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建设中心村目的以现代农村取代传统农村、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着眼于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关系;三是中心村具有与小城镇同等的资源配置优势。中心村建设有利于优化农村空间结构,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和转变农民意识,促进农村生产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降低乡村环境的整治成本,从而达到“一心多用”的功能。
(二)长治市中心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村庄人口数量达到3000人以上才具备经济、社会资源上的在效利用,但从总体上看,长治市中心村的规模和实力还很弱,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是很强,扶持政策也不够有力,中心村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1、布点规划与发展建设脱节。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长治市大部分县区虽编制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明确了中心村的数量和布点,但不少地方只停留在规划上,缺乏因村制宜地控制规模、集聚发展的有力政策和措施。
2、功能与定位不明确。在中心村建设中,单一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土地和村庄整理尤其是村民住宅楼、安置楼的情况比较多,系统地厘清中心村在人口数量、辐射半径、建设类型、发展方向等功能定位的比较少,特别是对中心村、一般村在吸纳与集聚农村人口关系上还不是十分清晰。
3、发展的资源要素配置严重不足。一方面,中心村承担着集聚农村人口、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的重要功能,但另一方面其做大做强的要素配置严重不足,在土地指标、规划空间、资金扶持等与其它行政村同等对待,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4、扶持政策滞后。目前,关于中心村的发展,没有一个专门的明确的扶持政策,规划如何调整、审批、人口如何集聚、宅基地如何置换、项目如何整合、村庄如何管理等等缺乏指导性的意见,不少中心村发展往往处于自发状态。
5、建设中心村就需行政村合并,这是基本前提。这个问题关乎农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城乡格局、行政区域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重大调整,随之产生的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拆迁户的安置、补偿和宅基地处置等一系列矛盾最为突出的是宅基地无法在中心村范围内集中,宅基地无法集中,也无法经济、合理地设置公共服务设施。
三、培育中心村的建议
(一)坚持规划先行,加强规划控制,明确方向、探索新模式。
建议在现有县市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利用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之际,进一步修编完善市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厘清中心村在功能与空间关系,明确中心村的发展数量与区域定点。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设施配套的要求,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科学编制中心村的建设规划,明确中心地发展的方向、发展模式和服务半径,探索以企带村型、塌陷区治理型、易地搬迁型、商贸带动型、资源交换型、旅游带动型等模式。在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心村、控制一般村、萎缩空心村”的村庄建设空间管制措施,用“规范”来引导和鼓励农村人口到中心村集聚,严格控制一般村的规模扩大,绝对禁止萎缩村的农民建房审批。
(二)整合资源,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中心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不断增加财政扶持资金总量,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在继续加强面上一般村庄整治建设投入的同时,增设“中心村培育工程”专项资金。相关部门按照“中心村的点定到哪里,相关部门的项目和资金就配套到哪里”要求,对中心村建设的政策要进行完善,特别是安排和实施涉农项目时要向中心村倾斜,整合各种资源,把中心村建设与村庄整治、下山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民饮用水、清水河道、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联网公路、乡村文化体育、绿化示范村、农村电气化、农民健康工程等有机结合起来。
(三)加强用地保障,满足建设需求。
1、要把中心村建设优先纳入土地整治项目。按照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和实现建设用地增减平衡的前提下,允许进行农用地、建设用地调整互换使用,保障中心村建设的用地和空间。政府应重视土地使用的计划的安排,国土部门要挖掘土地潜力,搞好土地占补平衡,开展土地整理,围绕“改造空收村、溶并零散村、建设新农村”思路,将空闲宅基地复垦成耕地,产生的复垦指标由县国土局统一收储,对农民进行补助奖励资金。
2、建立建新宅交出老宅基地等相关倾斜政策,引导鼓励基层及农民群众在农村宅基地置换中,农民向集镇或在中心村购房后,应限期拆除旧房,退宅还耕,减少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农村宅基置换按照“一户一宅”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置换。农民在获取新的宅基地后,根据“一户一宅’,规定要无偿退回宅基地交给集体以体现农村“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推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工作,从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旧村改造整理,退宅还耕,发展农作物,体现宅基地归集体所有,又可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
(四)加强金融支持,为中心村建设筹集资金。
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抵押贷款,为中心村建设提供信贷支持。进一步拓展农民建房融资渠道。加强对农房抵押登记工作的协调落实,逐步拓展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地区范围。开办农村居民住宅楼按揭贷款,对符合条件、土地证和房产证齐全、申请按揭贷款的,适当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积极探索社会力量支持中心村建设的有关用地指标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助等多种方式参与中心村建设。
(五)加强改革创新,切实破解制度屏障。
要完善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集聚的体制机制,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村庄撤扩并的有效办法,达到区域调整、资产融合、和谐稳定的效果。在推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过程中,对愿意放弃并退出本村老宅基地、选择跨村建房的农户,涉及的相关村集体可以合理调整、互换和有偿使用住宅用地。对于因历史原因造成一户多宅,异地就业或户主已农转非而导致不再使用宅基地的农户,通过经济补偿由村集体收回,统一安排使用。对需要流转的农村宅基地,应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确保集体土地依法有序流转。积极探索深化农村住房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办法,在中心村范围内,允许其有条件、有范围地有偿流转。
(六)发挥农民的主动性。
中心村建设涉及行政村归并,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提高参与度,实施人的城镇化。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理解、支持不搞强制迁并。在统一规划下,就如何建设,建设什么由农民发言,克服关门搞规划,应从农村地域出发,符合经济条件、农民意愿前提下集中连片搞建设。规划要与本地经济发展相呼应,既要实用,又要充分体现和展示新时期农村风貌。规划中要综合当地人口、交通、经济结构、自然条件等因素,设计出优秀住宅户型,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建设出低、中、高档次的房屋满足不同经济的农民需求,体现出农村特色。
参考文献:
1、张伟;丘陵低山区中心村空间布局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府;制度设计
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城镇化是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十把城镇化纳入“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为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上升为2012年的52.6%,短短34年实现了34.7个百分点的增长,年均超过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的城镇化在快速的推进。但另一方面,我国的城镇化与发达国家高达80%的城镇化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把城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源泉。
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基础,以产城融合、集约节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二、 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分析
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人类发展史上,每一次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总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当前,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也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扩大消费需求。城镇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村人口迁离农村进入城镇生活的过程,而城镇生活的特点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城镇化人口的需求迅速的扩大。而中国当前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因此,这必将更加促进消费的增长。有研究指出,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就会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由农民变为市民,而这种身份的变化必将极大地促进消费的增长。
2、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扩大投资,拉动产业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等需求迅猛的扩张,而这都需要大量投资的保障,这种投资的扩张必然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推进的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一个重要不同就在于我国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这意味我国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会有大量城镇的发展,还会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这种“四化同步”发展必将促进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在内的众多产业的发展,从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3、新型城镇化可以推进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生活理念的转变,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 从传统的乡村文明向现代都市文明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为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伴随着民众价值理念、文化理念、行为习惯等的改变。在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仅会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而且也会对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更是以世界第一的速度在快速发展。比如,1998年,我国城市化人口为3亿人,2008年突破了6亿人,而到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规模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2.6%。随着我国快速推进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化进程必然将会加快推进,但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1、我国城镇化的效率不太高,导致土地利用粗放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走的是一条低成本的依赖土地的扩张道路,有学者测算,我国GDP每增长1%,对土地的占用量是西方发达国家的5-8倍。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土地稀少的国家来说,土地的利用效率不高,土地利用方式粗放。
2、在某些地区出现城镇化过快推进的现象,城镇化质量不高
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地区出于政绩的考虑,出现了急躁冒进的现象。比如一些地区出现了过度的大拆大建,出现了不顾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实际,过度的依赖房地产开发,把城镇化简单的看做就是发展房地产业,造成一些地方楼房建立起来了,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入住率,甚至出现了媒体所谓的“鬼城”,这说明我国城镇化的质量不高。有资料显示,2000年至2012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张了60%,而真正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2012年只有35%。城镇建城区的面积扩张速度远高于城镇户籍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同期人均建设用地超过国家规定限额的30%。
3、城镇化过程中配套措施相对滞后
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推进的过程,是以人为核心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也是民众福利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不断健全、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但在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有些地方为了完成任务,强制农村居民搬迁上楼,但不注重给农民提供非农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导致好心办坏事,让农民不满意。有些地方不注重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人进了城,上了楼,但有后顾之忧,也不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和方式,降低了城镇化的质量。
四、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重要支撑,面对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城镇化发展规划,提高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的利用效率
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加强城镇化发展规划,用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做好规划设计,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盲目发展的城镇化发展路径,按照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并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真正贯彻执行。要通过加强城镇化发展规划,提高城镇化发展规划的科学性,来提高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土地等重要战略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2、合理控制城镇化发展进程,实现加快推进与稳步提高的协调
我国已经确立了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而且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也表示,城镇化的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避免急躁冒进和不顾实际盲目推动的城镇化。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按照经济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民众的期待和各地的实际来合理的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加快推进和稳步提高的协调发展。
3、加强城镇化配套实施和制度建设,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物的城镇化,不是高楼大厦,而是生活环境、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全面的城镇化,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加强城镇化配套设施和制度建设,加大公共基础社会投资和建设,提高新入城城镇局面的生活环境,提高新入城居民的生活便利,提高其熟悉和适应现代城镇生活的技能,真正把城镇化过程变成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让人民群众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享受到福利的提高。(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从重城镇化增量到重城镇化存量,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2010年以来,内蒙古的城镇化已经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十一五”期间,我区城镇化以每年1.66个百分点的高速推进,这与我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相适应。进入“十二五”以来的4年间,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放缓,城镇化推进速度也由“十一五”期间的“高速”推进相应地调整为平均每年增加1.0个百分点,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9.5%,比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可见经济发展速度影响城镇化的进程。并且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7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因此,适应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要对城镇化速度做出适当调整,不追求速度、增量,而是要重视质量,突出解决好已进城的农牧民市民化问题,即存量问题,形成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共进的态势,避免过度城市化。所以,城镇化速度要从过去的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调整为每年0.7-1个百分点为宜。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平衡,我区各盟市城镇化率最高和最低的相差50个百分点,不能整齐划一,应因地制宜,宜快则快,宜慢则慢,不盲目攀比速度,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西部,因此,要快一些,而西部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区,应放慢速度,重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不管哪个地区,都要根据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来推进城镇化。
从依靠扩大城区规模、投资驱动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依靠集约利用土地、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城镇化。我区城镇化过程中,2000-2013年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达到2.16,而合理区间为1-1.12。可见,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针对城市、城镇蔓延的问题,要合理划定城区边界,保留城市内的绿芯和城市间的绿带,做到城市发展绝不突破耕地红线、生态底线,遏制城市蔓延趋势。同时,必须集约利用城市内的土地,杜绝盲目效仿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大场馆、豪华办公楼等形象工程的粗放建设方式,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做到不过度超前建设。合理配置各类用地,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将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20平方米之内,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可适当放宽,控制在150平方米的合理范围之内,防止出现有城无人的空心城市。
现阶段,我区经济需要从工业为主,向工业和第三产业并重转变,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煤清洁高效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规模的扩大,延长产业链,促进工业和信息化的结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机遇和我国居民消费层次提升的需要,积极发展对俄蒙贸易,提升具有资源优势的草原、森林、沙漠旅游业的发展层次,不断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新动力,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促共进。优化投资结构,增加对新兴产业、新技术以及人才引进培养的投入,加快科技研发速度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提升投资经济效益,引进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不同层次的人才到城镇就业。
以人为本,促进民生建设与城市市政建设、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统筹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需要从速度推进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其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而不只是以城市市政建设为本,要转变投资重点和工作重心,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进城农牧民的市民化。为此,优先促进就业和教育均等化,让进城农牧民、外来务工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农牧民随迁子女与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同等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要增加国家、自治区义务教育投入,提高国家和自治区在教育上的投入比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快配套性改革,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重新核定城区和县域教师编制,增加城区教师编制,改变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降低入学门槛,按照“以就近入学为主,以进入公办学校为主”的要求,尽可能做到让进城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入学。加强宣传,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的主动性,建立培训机构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联合培养机制,提高就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质量,增强进城农牧民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加强督促检查,增强企业为农民工保险的主动性,同时提高农民工自身参保的意识,不断提高参保率。稳步推进保障房建设,降低申报条件,将农牧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保障房体系,建立保障房申请、审核、退出、监督机制,保证保障房分配的公平性,使进城农牧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有所居。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提高城市自身的发展水平,还要关注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因此,通过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联动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促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牧业现代化,抓好粮食生产和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扩大需求,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动力;做好规划,注意保持乡村特色,防止城乡一样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建设富有人文特色的绿色、生态城市
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建设绿色、人文、智慧城市,是重在城市内在品质的提升,目的是让城市更加宜居,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城市是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要建设好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为此,要坚持规划统筹的理念,先行先试“三规合一”,做到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城市发展有机衔接、协调推进。加强城乡规划编制或修编、审批、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吸收多学科专家参与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逐渐改变规划师由于学科限制而导致的城市规划对于人文、生态重视不够,城市发展与人文、生态不协调的问题,增强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性,将文化特色、生态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建设富有文化内涵、绿色低碳的城市。加强法制约束,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城市建设中随意突破规划限制的问题,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消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篇9
关键词:南昌经开区;城镇化建设;思考
城镇化水平是反映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南昌经开区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由于服务业发展滞后、中心城区集聚效益不强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因素制约了就地城镇化的快速提升,影响了工业化和城镇化有机结合。针对南昌经开区城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就提高城镇化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南昌经开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的设立,将赋予南昌经开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多的新的内涵。为全面了解南昌经开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探寻南昌经开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就近五年统计数据做一个比对分析研究。
1.1从发展阶段看,城镇化在加速
一是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1.85%、73.22%、24.93%调整到2016年的0.86%、60.98%、38.16%,一产业、二产就业比重下降0.99和12.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13.23个百分点,就业人数正加快向三产转移,服务业落后现状正在逐步改善。二是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性看,2012年城镇化率63.78%、工业化率65.45%,城镇化慢工业化水平,两者差距1.67个百分点,而2016年城镇化率快于工业化率0.93个百分点,这充分表明南昌经开区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
1.2从纵向看,人口集聚正在加速
从2012-2016年,人口逐步向区管委会中心片区、黄家湖片区、江西财大片区转移,人口集聚功能基本实现。城镇人口由2012年的16.2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20.84万人,年均增加0.93万人;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63.78%上升到2016年的66.95%,年均提高了0.97个百分点。
1.3从公共设施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基础设施投资高位增长。2016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638.96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为72.95亿元,同比增长35.1%,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8.1个百分点。二是公共服务支出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和环境保护6个领域累积支出4.34亿元,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农林水事务分别增长28.66%,10.09%、20.23%和37.11%。
1.4从公共服务看,城镇保障日趋完善
一是教育稳步发展。2016年全区有各类学校中小学23所,在校学生近2.5万人。幼儿园36所,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省优质高中———南昌十中已落户,结束了没有高中的历史。辖区还有19所高等院校,7所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近20万。二是医疗卫生不断改善。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5个,医院床位378张,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75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11人。
2南昌经开区城镇化建设的隐忧
2.1服务业发展滞后不利于城镇化提升
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主要是以主导产业的支撑为基础。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失地农民能否顺利地转移到城镇或企业并实现稳定就业。南昌经开区长期致力于发展制造业,制造业更多需要技术工人,且容纳就业人口有限,由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利于失地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为主导产业服务的服务业上。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18.22%调整到2016年的20.11%,低于南昌市22.69个百分点。2010-2016年第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仅提高了1.89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影响了城镇化进一步提升。
2.2中心区域集聚能力不强不利于城镇化提升
以区管委会为中心2km范围内人口18万,其中学生约10万人,但中心区域公共服务和文化体育等配套设不完善,商业配套起步较晚,处于人口规模集聚阶段,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弱。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中心区域不明显,功能不全,服务业发展及人口集聚能力不强,影响了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2.3城镇人口偏小不利于城镇化提升
近年来,南昌经开区帮助失地农牧民就地建设了高标准安置小区,并配套建设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2016年虽然南昌经开区城镇化率达到66.95%,但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34个百分点。全区现有城镇人口20.84万人,同比增长2.15%,低于全市0.41个百分点,总的来说是全区城镇人口过于分散,集聚度,也不利于成片商业开发。2.4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纵向看,南昌经开区居民收入增长高于GDP增幅。2016年全区城镇居民收入26759.12元,增长9.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6558.77元,增长10.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缩小,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但与城区比仍有一定差距。横向看,全区城镇居民收入仍然不高。2016年,虽然全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1607元,城镇可支配收入与全市比差距较大,低于全市7857元,城乡收入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缩小。
3加快南昌经开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3.1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
一是加快推进中心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打造区管委会为中心、以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为支点的行政商务经济圈;以绿地、万科、正荣、恒大等楼盘为基础,逐步改造现有基础设施,加快优质教育落户,着力抓好三甲医院和商业综合体项目引进和建设。对现有老企业实施腾笼换鸟,建设一批总部企业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为中心区域人口集聚奠定基础。二是支持企业员工区内购房。全区有各类从业人员13万人,其中30~40%员工属于工作在区内,生活区外,主要是因区内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在打造良好环境的同时,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员工在区内购房,留住这部分消费群体。
3.2加快推进产城融合
人的城镇化关键在就业,城镇化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一是突出工业产业主导作用。强力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富区”发展战略,以现有“3+X”产业为基础,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投资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力度,狠抓项目推进。重点抓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医药食品产业、家电产业等主导产业,支持现有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集聚度。二加快发展商贸业。充分发挥铁、公、机、水综合立体交通优势,以江西钢城、邮政物流、顺丰物流为龙头,加快发展商贸物流发展;以国际汽车城、下罗旧城改造、紫荆路商业街为抓手打造好一批全区特色商业中心。
3.3加快培育新消费热点
一是挖掘智力资源。利用北大科技园、清华科技园等国家级双创基地的优势,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为区内企业开展产品创意设计、文化传播等生产业。加强校企合作,协助科研单位做好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二是开发旅游资源。利用梅岭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加快推进前进片区开发,打造乡村休闲购物、旅游渡假、消费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区。
参考文献:
[1]马晓红,黄艳芹.冀中南经济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邢台学院学报,2015(2),39-40.
[2]牛瑞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三化”协调发展———关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内在关系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决策探索,2013(2):33-35.
篇10
国家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中,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出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国经济能否顺利转型与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顺利推进。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土地制度的改革将深刻影响这一进程的整体走向。本文从当前我国城乡二元土地结构的现状入手,分析现有土地制度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土地制度的改革调整方向。
一、城乡二元土地结构的现状
我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所有权作了如下的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基于城乡土地在所有权上的不同,在城镇化过程中,国家通过对集体土地进行征收,才能改变其所有权的性质,实现土地的城镇化。
1.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
1987年12月1日,深圳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从此,土地作为大宗可处置资产,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各地以土地整备中心、储备中心与企业合作等形式进行土地一级开发与整理,通过拍卖等方式将整理好的土地推向市场获取差价,成为实现土地溢价的主要模式。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到4.1万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
土地财政支撑了中国快速城镇化。农民手里的土地被征用,变作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增值。增值的部分用来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城镇化进程得到了资金上的支撑。
2.人口的城镇化落后于土地的城镇化
在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城市过分追求面积扩张,修建新城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不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人口的城镇化速度落后于土地的城镇化速度。2012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56万平方公里,2002-2012年年均增加1959平方公里,年均增长5.8%,而同期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3.6%。
土地城镇化的加速,一方面占用了集体土地的资源,使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数量减少,另一方面农民并没有同步市民化,这就使得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这一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更为突出。
二、土地制度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1.土地产权不清晰
我国《土地管理法》虽然明确规定土地的国有和集体两种所有制,但在具体的占有使用上,存在着多种产权不够清晰的情况。在实行土地“招拍挂”以前,国有土地的使用大多都是以划拨形式实现的,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仍沿用这样的格局,这就使得以往糊里糊涂的土地产权“谁占用得多谁受益多”的现象仍还存在。农村的集体土地,从法律上讲所有权属于集体,而集体这一主体如何确定,在产权的明确和权利主体的清晰上,还有着相当大的缺失。如农村的土地产权人,是行政村落中以村委会为代表的村集体,但这一集体的利益如何落实到个体的村民身上,农民对耕地、宅基地及村落其他土地的占有及使用权该如何体现。
2.土地市场不统一
在实行土地“招拍挂”后,国有土地通过市场体制进行统一出让,看似市场健全、公平统一。然而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发展本地经济等多方面的考虑,在市场中人为地干预资源配置的方式,通过协议等方式出让工业用地,使工业用地与居住、商业用地在出让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上,工业用地出让不仅量很大,而且比例很高。近十年来每年新增供地中40%-50%的土地用于工业。土地通过不同的用途,形成了不同的价格机制,工业用地的价格远远低于商业及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往往是以低地价、零地价甚至财税返还等负低价出让给用地者。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的机会成本,不能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导致同地不同权、同权不同价。
3.土地要素流动性不均衡
我国现行国有和集体两种所有制条件下的土地权属表现出资源具有不同的流动性。
国有土地要素的市场流动性强。土地一级市场通过对存量土地和增量土地的整理,以“招拍挂”为主的方式公开转让土地的使用权,把土地资源投入市场;房地产企业通过公开摘牌等模式获取土地资源参与土地二级市场的开发,也就是通过房地产市场的商品流动性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再次转移;购买的房地产商品的业主可以通过再次出售、出租、抵押等方式在三级市场上实现土地使用权再次转移。在一二三级土地市场中,土地及其附着在土地上的建筑物一起可以作为标的物进行抵押、出租、出售,要素通过在市场上的灵活流动,为权利人带来收益。
集体土地要素的市场流动性较差。国家对集体土地进行征用,集体土地被动改变性质,得以补偿。但征用过程中的这一补偿和土地出让后的市场收益往往严重脱节,集体土地得到的要素补偿款不具有市场性质。而除土地征用外,集体土地很难直接进入公开市场,不能进行自由流转、出售、出租、抵押、担保等交易,资源要素无法顺利实现流动。
4.征收集体土地的补偿不合理
现行《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用途给予补偿”,“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在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按照这一标准,征农民一亩地,只需赔偿农民区区数万元。然后,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整理机构,对该土地上实施“七通一平”,加工成可供开发的熟地,再通过“招拍挂”等公开拍卖的方式把土地投放到市场,高价出让,最大限度获取土地资本的增值收益。
对于集体土地的原有使用者农民来说,他们分配到的土地增值收益通常仅是土地增值收益的零头,农民得不到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增值收益。据安徽省的统计表明,近几年来农民从被征用土地获得的补偿费用,仅为政府通过“招拍挂”卖出土地收入总额的5%左右。农民失去对集体土地的用益物权,也就失去生活的一项最基本的保障。然而,失去土地的农民除了拿到有限的补偿款外,又通常得不到其他方面的生活保障。同时由于地价过高,农民向小城镇转移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三农问题也更加严峻,城镇化的进程受到阻碍。
三、土地制度的改革调整方向
1.完善土地登记,明晰土地产权
对于国有未出让土地进行登记,明确土地及附属建筑物权益。充分挖掘土地的权益,注重土地地上、地面、地下权益的综合利用和收益的多重获取。对于企业等经营性机构占用的划拨土地,补交土地出让金,体现市场公正,减少政府行政性土地划拨,减少寻租空间,增加土地收益。
对于集体土地实际上有两个主体共同拥有控制权,一是集体(农村经济组织),拥有所有权;一是承包经营者,拥有用益物权,且这一权利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国《物权法》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意味着农民对集体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权利,而且此权利并不因土地所有权人即集体的变更而丧失。土地权属主体的规范首先要对农民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尊重和保护农民对土地的物权。
2.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化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可以考虑许多国家都建立起的土地银行制度,实施国家调控土地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障国家规划实施、有序推进社会与经济进步。改变低成本征地的现状,抑制地方政府盲目进行城市平面扩张,缩小征地范围,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在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时,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使土地利用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土地价值。
合理利用城市建设用地,通过在公开市场的流转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避免城市空间的粗放扩张,通过系统和预见性的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适当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率,通过旧城改造,收回闲置、空置用地等方式更加集约地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改变目前工业建设用地浪费的局面,通过价格机制调整市场供应,减少行政干预。在流转方式上,可以考虑建立差别化的土地供应体系,如土地公告出让、土地使用权租赁、土地指标交易等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土地的市场价值。
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在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本制度下,建立农村土地市场流转体系。农民根据自身意愿,自主通过统一市场实现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可以采取转包、租赁、土地使用权入股等方式自由流转承包经营的土地,还可以通过公开市场退出土地的承包经营。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集约利用农业用地,使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转移,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有助于农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经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民从市场中获取公平的土地收益,从土地的用益物权中获得经济上的保障,更好地从事非农业以外的生产活动,顺利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推动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镇化”。
3.建立以人为本的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机制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的城镇化要同步于人的城镇化,集体土地的征收补偿要注重对农民用益物权的补偿。从用益物权的角度来看,农民不仅需要得到对土地产值的补偿,更要得到就业和生活的社会保障。土地产值以外的其他因素,包括土地区位、供求关系及土地对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等,都有可能被记入到补偿金额中,共同构成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因素。这样,农民对于土地的使用权益,才能得到比较公平的补偿和保障。
要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需要实施配套改革,完善配套法制。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制定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规则,完善评估定价规则,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同时,在集体土地被征收的过程中,对农民的补偿既要考虑农民作为个人的收益补偿,又要考虑农民作为集体成员的收益补偿,公平的分享集体组织的收益。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在失去集体组织权益的同时,真正享有市民化的权益。
4.保证耕地数量与质量,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一
我国人口众多,但是可以利用的耕地面积有限,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保护耕地是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土地制度。因此在土地开发整理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确保耕地面积不会减少,同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加耕地的面积,并确保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建设,征用集体土地的同时,要注重土地的节约利用,同时严格土地用途,统筹耕地数量和质量,注重生态管护,加强基本农田管理,坚持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在确保现有耕地面积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的科学技术,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质量,为未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厉以宁.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第45卷第2期
2.辜胜阻 李正友.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8.2
3.孔祥智 王志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5
4.陈曦.土地开发整理引入市场机制的必要性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13卷第7期
5.张志明.论土地开发整理的内涵与发展趋势.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13卷第7期
6.顾长浩 李萍.城镇化进程中集体土地开发利用若干法律问题分析.东方法学.2014.3
7.叶檀.中国第三次实验.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12.5.29
8.宋健坤.以国家土地银行破题.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