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水平范文

时间:2023-04-04 15:1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化水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镇化水平

篇1

关键词:城镇规划 城镇质量 循环经济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结构协调的城镇体系,是我市城市建设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回顾我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收到的成效,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多年来获得了建设部、省、市政府的多次表彰和奖励。然而,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演变,对城镇化进程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根据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建设部汪光焘部长明确指出:规划调控目标要从确定城市规模和功能定位转向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不要盲目提高标准和扩大规模,要着眼于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要从确定与安排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要明确对包括风景名胜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在内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强制性保护。要实现这两个重大转变,就要求我们调整思维方式、更新思想观念,在城镇规划的制定中应体现市场经济规律和城市运行低成本的要求,不能把规划仅局限于空间形态方面:要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并使其得到可靠保证;能根据城镇自身特点指导其确定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通过试点引路、分类指导、提高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镇规划调控目标的两个转向,是城镇化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根本。城镇化进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由农村向城镇空间不断转移和城镇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它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它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兴旺的产业支撑,因此城镇发展的原动力应该是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人为热情。由此可见,城镇规划的编制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绝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城镇规划的实施,即城镇建设是与经济建设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只有经济发展了,城镇建设才能阔步前进。也只有城镇建设的路子走对了,城镇经济才能兴旺发达。当前在全球兴起的最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低能耗、高利用、再循环发展经济的原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加速城镇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制定城镇规划时还要从传统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这才是立城之本,兴镇之基。

推进城镇化的目的是用市场经济机制引导农民进城,推动城乡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协调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我市在撤乡并镇的机构改革前提下,城镇规划和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一是城镇规模小、数量多、密度大的缺陷,个别建制镇尚不足万人,远远达不到省政府要求的3万人规模,只因是行政建制镇,也不得不作城镇规划来建设和发展,从而造成规模效益差、人气难于聚敛、城市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城市运行成本过高等弊端,其结果必然是产业无支柱、财政无后劲、发展无强项、建设无特色。所以,只有按照经济发展规律,重点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实力强、产业兴旺的建制镇,才能将其培育成为区、县的经济龙头、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才能体现城镇的凝聚力、向心力、辐射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二是城镇规划铺的摊子过大,占用了过多的土地资源,造成耕地的大量流失。城镇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人口数量的多少,在编制城镇规划时,由于各种原因使之对人口规模估算过高。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城镇驻地人口数量到2020年的远期目标能控制在3%的增长率就很不错了,其根据是我省制定的人口规模从近期的9300万到2020年的9600万,其增长率也不过是3.23%而已。如果我省每个城镇人口的增长率都大干这个百分比,那么我省的总人口数量将如何控制?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的基本国策又何从谈起’所以若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过大,而经济发展水平又相对滞后,其后果必将是建设成本的提升,并会成为城镇发展的巨大负担。

篇2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竞争力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过程,它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发展过程,更是城市文化价值凝炼的萃取过程和城市文化特色升华的推进过程。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关系将因为文化产业的纽带作用而更加紧密,文化产业将有机统领城市群发展。

一、城镇化水平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涵义

新型城镇化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机制推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既不同于其他国家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也不同于我国以往所走过的城镇化道路,它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以更加绿色、更加文明、更文化的视角去呈现新的发展历程,文化科技成为其典型的特点,也正是以这种智能化、信息化、人本化的特征,为文化产业的“城市包围农村”搭建了载体和桥梁。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一个竞争个体通过利用文化资源创造或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占据文化市场,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在未来保持和发展其利益的能力。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契机,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保障,即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较高的工资又会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同时,收入的提高增加了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导致城市附近的文化产业集聚的增加,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和资本,增加了城镇化的程度。可见,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又加速了文化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形成了一个积极的促进过程。

二、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单位,利用因子分析对城镇化水平和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因子分析法是一种降维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各个杂乱无章的观测变量之间相关性的大小并对其进行分组,从每组变量中提炼出一个公共因子,这个公共因子是不可观测的但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原始变量提供的数据信息。本文选取了16个反映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以及26个反映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通过SPSS19.0软件对31个省市区的城镇化水平及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证分析

表3和表4为城镇化和文化产业竞争力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其中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样适当性量数。KMO测度的值越高(接近1.0时),表明变量间的公共因子越多,研究数据适合用因子分析。本文城镇化和文化产业竞争力KMO的值分别为0.744和0.713,因此认为研究数据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城镇化成份中有4个成份的特征值大于1,其对样本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7.666%,提取4个因子。文化产业竞争力成份中有3个成份的特征值大于1,其对样本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79.264%,提取3个因子。通过因子载荷矩阵(城镇化载荷因子见表5、文化产业竞争力载荷因子见表6)、分别计算出31个省市区的综合得分(城镇化因子得分见表7、文化产业竞争力因子得分见表8)。根据统计结果绘制城镇化质量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折线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文化产业竞争大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即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市区其文化产业竞争力也高,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市区其文化产业竞争力也较低。

三、城镇化水平与文化产业竞争力之间互动机制

本文运用《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对全国31个省份城镇化水平与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综合得分建立折线图,通过折线图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集聚效应,进而增加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吸引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

(一)高城镇化水平对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拉动机制

新型城镇化为文化产业带来发展的新机遇,文章因子分析结果反映出有些省份比如北京、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城镇化水平高于文化产业竞争力,因此,可以通过加速发展城镇化来拉动其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城镇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拉动文化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根据城镇化水平对文化产业各部门的影响大小,调整产业比重,从而优化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第一,城镇化可以缓解过剩的劳动力,城镇化会将部分剩余劳动力从其他产业转移到文化产业领域,这不但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流向问题,也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是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与整合,产业发展带动了生产要素向各类城市集聚,这种要素集聚机制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因此,也推动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城镇化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产生大量消费需求,从而促进了各个产业的发展。而在城镇,居民消费范围会扩大,消费层次会提高,除了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外(餐饮、住房等),城镇居民越来越关注精神层次的满足,由此,城镇化既拉动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又能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专业化和多样化,为了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效率,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来提高其竞争力。反过来,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是维持较强城市竞争优势的要素之一,也是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有效保障措施之一。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城镇化水平的推动机制

文化产业竞争力成为开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衡量城镇化水平不仅仅是数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城镇功能的更新与完善,比如资源利用的节约与集约、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投资结构、消费方式和人居环境等方面改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从图1可归纳出出上海、吉林、湖北、四川、山西、云南、陕西等省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高于城镇化水平,由此,可以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产业调整来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从而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首先,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从而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加强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协调性,为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推进文化产业布局优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城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促进各级各类城镇和城乡、区域间形成合理的文化产业分工,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文化产业有序转移,逐步实现文化产业竞争力与城镇化水平互动发展,构筑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互动融合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城镇化进程中可以依托文化产业基础和优势条件,培育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链,以文化产业关联集群推进城镇化集聚集约。其次,进行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由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向低物耗、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转化,既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城镇功能更新完善、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人们的收入从而会带动各种层次的消费。居民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诸如教育需求、法律咨询需求、文化需求的满足必然会提升城镇化的质量,而且还可以使城镇更具吸引力进一步加速城镇化进程。总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文化产业竞争力是相互影响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文化产业内部的各行业之间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实现文化产业竞争力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重视文化人才培养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文化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多,对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文化产业领域的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懂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规律,要有产业经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根据目前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可以在高等院校兴办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开设各种培训班,大批量地培养文化产业方面的各种层次的专家和经营管理人才。开展各种层次的艺术职业教育,培养大批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

(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我国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门类。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无污染、劳动力密集、所需投入资本较少、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等诸多优势。2009年公布的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也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新型城镇化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改善文化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不合理、不协调的方面,发展文化产业是城镇化建设道路的又一种选择,不仅可以实现城镇规模的扩大、经济收入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维护和发展了文化多样性,使作为主体的人能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进而使整个社会结构实现优化转变。

(三)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统筹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使得一些传统产业衰退并且外移,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客观上限制了低端制造业的发展。因此,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城市主要发展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恰好与城市产业转型有机结合,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整合优势文化资源和依托现有的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产业,因地制宜地扶持和打造有优势的文化产业项目,减少发展文化产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走符合国情的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做到既尊重城市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借鉴和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螺旋交替上升。既要善于建设大城市,更要善于发展文化产业,通过走集约高效创新发展的道路,以县域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建设一批新型小城镇,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总而言之,文化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它的大力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区城市的服务、辐射、知识外溢等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途径。

参考文献:

1.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2005(2)

2.徐萍.中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及特征[J].统计与决策,2007(1)

3.吴隆杰.加快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8(1)

4.曾芬钰.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经济纵横,2001(4)

5.罗煜.试论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J].决策探讨,2008(10)

篇3

关键词:东北地区;城镇化;区域差异;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032-02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城镇人口比重已由最初的 35.87%(1980 年末)增长到52.68%(2013年末),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现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前列。然而,成果背后同样存在着隐患,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问题显著,成为严重制约东北地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新时期下,东北地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如何推动东北地区城镇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差异是当今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力求构建一个科学全面的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城镇化过程与农业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人口结构,社会生活,资源环境,城乡统筹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相联系,并遵循全面性、系统性、代表性、可行性、可比性原则,选取以下14个指标构建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的主成分分析

研究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的对象主要是东北三省34个省辖市。为了全面准确对东北地区34个主要城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价,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统计年鉴(2007―2014)》、《吉林统计年鉴(2007―2014)》、《辽宁统计年鉴(2007―201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2014》等。

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的综合主成分得分值及排名,如表2。并根据表2来分析东北地区综合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表2中城市的得分0分只是一个分界点,代表整个东北地区的一个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在 0 以上的地区,说明其城镇化水平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在 0 以下的区域,说明其城镇化水平低于平均水平。

因此,东北地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大于 0)的地区有16个,排名顺序从高到低分别为大连、大庆、沈阳、盘锦、本溪、铁岭、辽阳、鞍山、长春、松原、哈尔滨、辽源、吉林、营口、抚顺、通化市;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低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小于 0)的地区有18个,排名顺序从高到低分别为丹东、七台河、葫芦岛、锦州、白山、四平、绥化、双鸭山、朝阳、齐齐哈尔、白城、牡丹江、阜新、佳木斯、鸡西、伊春、鹤岗、黑河市。

按照省份划分,辽宁省14个市城镇化水平平均得分最高,为0.228 634,其次是吉林省城镇化水平平均得分0.017 643,黑龙江省-0.343 3为最低。可以看出,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比较落后,总体城镇化水平不高。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一主成分F1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6项指标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主成分F1主要解释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可以概括为经济发展城镇化指标。第二主成分F2在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每万人公共交通车数量3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主成分F2主要解释生活质量城镇化指标。第三主成分F3在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F3主要解释资源环境城镇化指标。第四主成分F4在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主成分F4主要解释基础设施城镇化指标。第五主成分F5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上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F5主要解释人口城镇化指标。根据各主成分得分情况,可计算得出各要素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状况,见表3。

生活质量城镇化得分的极差和标准差最大,因此,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差主要表现为生活质量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其次是基础设施、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口城镇化水平差异;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异相对较小。

三、促进东北地区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城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大中城市功能的完善和辐射力的增强。一般说来,城市的辐射能力越强,辐射半径就会越大,对其周围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也就越大。当作为经济增长极的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客观上存在着生产要素扩散的要求,而扩散效应将会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城镇化的发展。

(二)推动中小城市、小城镇建设

东北地区主要区域中心城市以其较强的经济发展能力、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城市建设水平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不仅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还起到承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任。东北地区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有选择地选取若干中小城镇,通过提高城镇发展功能,集聚生产要素加快发展,提升中小城镇的产业承载能力。

(三)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城镇化

发展农业现代化,应突出规模化、合作化、产业化和特色化,以农业现代化、合作化、产业化、特色化为主轴,以特色中小城镇和乡镇工业园区为两翼,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业来带动农村工业化。如今,农产品深加工业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乡镇工业园区承载农产品深加工业项目,也实现了产业集聚,带动了中小城镇发展,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实现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

参考文献:

[1] 蔡霞霞.新疆南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D].新疆阿拉尔:塔里木大学,2013.

[2] 王良健,罗湖平,周克刚,高鸿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的量化分析[J].西北人口,2005,(6):2-5.

[3] 张丽琴,陈烈.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国城镇化水平;实证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规模与质量也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使得现阶段的中国职业教育也开始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半血层次、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等方面都难以满足现阶段城镇化水平的发展需求,并直接影响到整个职业教育的职能发挥。这也就要求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必须对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形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满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促进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职业教育与城镇化水平的联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我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将新型城镇化建筑作为了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经目标,其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也就需要借助于加强职业教育的模式来有效促进技术进步,并使得部分区域内的生产方式出现变革,从而达到与社会公共服务共生互动的效果,这样也能够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此外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主要的工作群体便是农民。但是现阶段许多农民因为自身文化水平以及个人素质的限制,也对现代城镇化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说对新市民的职业教育不仅仅关系到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与竞争能力的提升,还直接关系到了民生的重大经济问题,并是转变我国生产结构的重要支撑。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比较迅速,其教学规模以及教学质量也都呈现出了迅速发展的趋势。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的人口素质与劳动者就业技能,并且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具备良好专业性的人才。

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实施着城市化战略,而职业教育的应用则能够对现阶段农村劳动力非制度的消极影响进行有效的消除,并能够促进我国的城镇新居民进行自身生活方式的改变,并对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程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就使得在职业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得以充分暴露,这也就制约了职业教育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并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二、职业教育对于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职业教育能够促进中国城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职业教育促进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使得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加高效的转移,其表现为职业教育可以让农村的劳动力更容易进入到城镇中,并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到城镇之后的职业稳定性以及收入。②职业教育能够促进中国城镇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升级,其具体表现在职业结构可以培养与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并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职业教育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的人口数量,并进一步降低农村就业人员的比重,从而促进城乡就业结构的升级。此外职业教育还能够降低从事低于产业的人员比重,并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从而促进中国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升级。③职业教育促进了农民的市民化。借助于职业教育能够让农民在进入城镇之后具备一定的技能去就业,还能够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以及价值观念,并在提升其收入的基础上来更新消费的方式以及消费习惯,从而促进入城农民的生活方式朝着市民进行转化。④职业教育能够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分流机制其能够促进我国的教育公平,并可以为广大的适龄青年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这样也就能够有效的实现教育公平。

三、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相关策略

1.推动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并加大政府对于职业教育平台的建设力度,这样就可以使得各个职业院校内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促进我国的职业教育行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2.加强新市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激发出新市民的自助学习意识,并需要根据其具体学习特点来进行培训模式的针对性选择,并借此来取得一个良好的培训再教育效果;

3.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职业教育其培训对象多为城乡工作者,因此应当将教育的重点放置在技能培养上面。但是现阶段许多职业教育的培训工作多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并缺乏相关的实践操作教育,而在具体职业教育过程中甚至还存在培养内容与岗位不匹配的情况。这也就需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并加强人员的实践技能水平的培养,从而取得一个良好的培训效果。

四、结语

职业教育对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意义,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体制并对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职业教育自身的职能,并能够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培养出一系列具备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借助于职业教育职能的发挥,其能够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德江.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13):357.

篇5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群;北部湾;生态文明

城市群是指一个或多个核心城镇,以及与核心城镇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城镇与地域组成的圈层式结构。城市群的出现与发展正是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城市化以及城市区域化相互作用的结果。2010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正式批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这是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国家批准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又一战略性宏观规划。《纲要》提出,构筑以南宁为主中心,以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5市为区域性副中心,以县城和重点镇为地区性中心城市(镇),形成“双极、一轴、一走廊”的空间发展结构。以大范围生态自然景观为背景,以网络化、开放式的交通体系为骨架,以区域经济联系主要方向为依托,以核心城市为中枢,构筑多中心、多层次城镇体系。城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目标,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追求经济发展而加重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失衡。环境问题却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而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一个新兴经济试验区,在城市群建设进程中,要发展集约型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网络体系完善,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产业支撑能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本文试图从生态文明视角对广西北部湾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其问题给予相应对策和建议。

一、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选取

参照联合国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建立的指标系统,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杨文香等人的研究,选择城乡发展动力、城乡发展质量、城乡发展公平等三个一类指标,其中城乡发展动力选择人均GDP、工业化率2个二级指标,城乡发展质量方面选择污染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非农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等5个二级指标,城乡发展公平方面选择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人口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3个二级指标。原始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 城乡发展动力 城乡发展质量 城乡发展公平

人均GDP 工业化率 污水处理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非农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 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人口比重 城镇登记失业率 人均可支配收入

南宁市* 37016 38.38% 94.79% 26.33% 14.54 18490 56.28% 0.58% 3.13% 22561

柳州市 47795 63.02% 90.90% 89.27% 19.52 17305 58.25% 1.10% 4.00% 22181

桂林市 30849 46.97% 91.01% 100% 5.54 11083 42.78% 0.69% 3.90% 22300

梧州市 28523 63.08% 86.98% 68.02% 4.85 8780 46.84% 0.68% 3.88% 20563

北海市* 40372 48.21% 82.45% 100% 15.4 9320 52.01% 2.05% 3.50% 21202

防城港市* 50302 52.60% 68.53% 95% 12.83 8039 51.92% 3.27% 1.84% 22203

钦州市* 22147 41.83% 66.98% 92.75% 7.67 7582 34.14% 2.39% 3.40% 21600

贵港市 16281 40.25% 86.88% 99.88% 3.24 6784 43.73% 2.94% 3.52% 19314

玉林市* 19822 43.77% 99.08% 89.62% 3.71 7576 43.19% 0.67% 3.63% 22171

百色市 21539 54.84% 61.92% 87.50% 3.51 4453 29.81% 0.78% 3.50% 19561

贺州市 19922 46.56% 68.41% 94.25% 5.86 5353 38.94% 4.91% 3.47% 19855

河池市 14472 35.38% 88.87% 92.97% 1.47 5182 30.36% 0.40% 2.80% 17964

来宾市 24183 45.90% 77.34% 98.81% 4.92 5130 36.40% 2.75% 3.49% 21499

崇左市* 26288 40.90% 50.87% 88.75% 3.01 4177 32.94% 0.83% 19370

注:带*号为广西北部湾城市

(二)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

采用线性比例变化法,即设决策矩阵 ,对于正向指标,取 ,则变化后指标 ;对于逆向指标,取 ,则变化后指标 ,经过变换之后,均有 。

表2 无量纲化各指标数据

城乡发展动力 城乡发展质量 城乡发展公平

人均GDP 工业化率 污水处理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非农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 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人口比重 城镇登记失业率 人均可支配收入

南宁市 0.736 0.608 0.957 0.263 0.745 1.000 0.966 0.690 0.588 1.000

柳州市 0.950 0.999 0.917 0.893 1.000 0.936 1.000 0.364 0.460 0.983

桂林市 0.613 0.745 0.919 1.000 0.284 0.599 0.735 0.580 0.472 0.988

梧州市 0.567 1.000 0.878 0.680 0.248 0.475 0.804 0.588 0.474 0.911

北海市 0.803 0.764 0.832 1.000 0.789 0.504 0.893 0.195 0.526 0.940

防城港市 1.000 0.834 0.692 0.950 0.657 0.435 0.891 0.122 1.000 0.984

钦州市 0.440 0.663 0.676 0.928 0.393 0.410 0.586 0.167 0.541 0.957

贵港市 0.324 0.638 0.877 0.999 0.166 0.367 0.751 0.136 0.523 0.856

玉林市 0.394 0.694 1.000 0.896 0.190 0.410 0.741 0.597 0.507 0.983

百色市 0.428 0.869 0.625 0.875 0.180 0.241 0.512 0.513 0.526 0.867

贺州市 0.396 0.738 0.690 0.943 0.300 0.290 0.669 0.081 0.530 0.880

河池市 0.288 0.561 0.897 0.930 0.075 0.280 0.521 1.000 0.657 0.796

来宾市 0.481 0.728 0.781 0.988 0.252 0.277 0.625 0.145 0.527 0.953

崇左市 0.523 0.648 0.513 0.888 0.154 0.226 0.566 0.482 0.588 0.859

二、评价模型构建及分析

(一)数据指标权重的确定

邀请专家,使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以城乡发展质量指标为例,得到各指标权重。首先,各指标两两对比,根据其重要性程度,给出其分值,如表3所示。

表3 城乡质量发展质量重要性矩阵

污水处理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非农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

污水处理率 1 3 3 1 1/3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1/3 1 1 1/3 0.2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3 1 1 1/3 0.2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 3 3 1 0.2

非农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 3 5 5 5 1

使用求和法,即首先各元素按列归一化,将归一化后的各列相加,再将相加后的向量归一化,可得城乡发展质量指标权重及类似可得到其他各级各类指标权重如表4所示。

表4 各种指标权重

一级指标 城乡发展动力 城乡发展质量 城乡发展公平

权重 0.4 0.4 0.2

二级指标 人均GDP 工业化率 污水处理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非农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 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人口比重 城镇登记失业率 人均可支配收入

权重 0.3333 0.6667 0.2019 0.0695 0.0695 0.1987 0.4604 0.2000 0.2000 0.6000

(二)评价分析

表5 广西各城市新型城镇化评价综合排名

城市名称 柳州市 防城港市* 南宁市* 梧州市 北海市* 桂林市 玉林市* 来宾市 百色市 贺州市 贵港市 钦州市* 崇左市* 河池市

评价得分 0.93 0.82 0.79 0.78 0.77 0.73 0.68 0.63 0.63 0.62 0.61 0.61 0.58 0.57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三、对策和建议

从以上数据分析中,广西北部湾城市南宁市、防城港市、北海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处在广西各城市中相对前列,而钦州市、崇左市则相对靠后。其中南宁市相对排名最靠前的柳州市,在人均GDP、工业化率、已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方面差距较大,如何加大工业投入和招商引资,加速经济发展,是南宁市提升城乡发展动力的关键所在,在城乡发展质量方面,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及绿化覆盖率就远远落后柳州,需要加强生态建设。防城港市在人均GDP、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以及城镇登记失业率方面居于全区前列,但在污水处理率、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人口比重等方面远远落后,说明防城港市在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发展动力,但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还有待政府采取强力措施以待改善。尽管钦州市在最近5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因其农业人口庞大,人均GDP相对较少,并在城乡发展质量各项指标都相对落后,因此其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提出更有力措施保障民生。北海市作为旅游城市,各项指标比较均衡,但应向青岛、大连等国内知名旅游和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的城市看齐,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也要提倡大力发展港口经济。

参考文献

[1] 余达锦. 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

[2] 王威. 生态文明视阈下江西省城镇化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

[3] 缪细英,廖福霖,祁新华. 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22-27.

[4] 贾强法.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研究[J]. 河南科技,2013,15:228+246.

[5] 孙雪,杨文香,何佳. 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 地下水,2012,02:124-126.

篇6

关键词:城镇化;改进的主成分;信息墒法;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028-02

引言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四川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比较低,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整体步伐。为此,笔者对城镇化水平核算进行分析,以期认清四川省各地市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从而采取相应的城镇化推进政策。

目前,国内学者在城镇化评价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多,张玉周[1]对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测度,如张科静和高长春[2]的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创意的竞争力的评价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在指标的选取和权值的处理方面主观性太强,同时综合评价指标的数据意义不够准确。笔者使用主成分分析和信息墒法确定权值合成综合指标,对综合评价指标使用功效系数得分,更符合人们的习惯,再对综合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以更好地评价四川省各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一、城镇化水平测定指标体系建立

城镇化指标体系是对城镇化的具体量化,它应当准确、客观地反映城镇化的水平,并便于计算和比较。根据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方法,参考国内外专家学者[3]对城镇化进行衡量的指标,本报告主要从城镇发展、经济发展、服务功能三个板块来建立四川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城镇发展。衡量城镇发展的指标主要包括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区面积占总面积比重这两个指标。(2)经济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城镇化的一个表现。体现经济发展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各个指标: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非农产业占GDP比重。(3)服务功能。服务业发展的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提高,服务水平也随着发展起来,人民生活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体现服务功能的指标主要如下:人均道路面积、万人拥有公交车辆、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人均公共绿地、生活垃圾清运量。

二、数据分析

计算综合评价指数与得分,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都需要科学的方法。笔者参考了杨贞[4]力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和李娟文、王启仿[5]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现状分析中的方法,并结合城镇化指标的特性,提出一种符合该问题的合理、科学的方法。步骤如下:

(1)对原始数据进行均值化处理。均值化处理就是用各指标的原始数据除以各自的均值。

(2)对各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为了减少主成分数目,同时使主成分集中最大限度的样本信息,此处分别对城市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指标、服务功能发展指标的二级指标做主成分分析和信息墒法确定权值。计算综合得分时用德尔菲法确定各一级指标的权重。

(3)将均值化的数据转化为功效系数得分。用标准化方法处理后的数据出现负数,这不大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功效系数变换的方式如下:

Zi=×40+60(i=1,2,3,…,18)

同时可以证明,这样的线形变换对综合排序并没有影响。

(4)为使主成分分析结果进一步明晰,对四川省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见表1)进行聚类分析,使用的方法是系统分类法。

三、城镇化水平评价的实现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选取四川省18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得到各地市2007年的各项指标值,对数据进行改进的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城镇化水平的测度。

(一)改进主成分分析过程及结果

数据均值化处理。由指标体系从《四川省统计年鉴2008》上得到对应各地市的原始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均值化处理。借助Spss软件[6]分别对一级指标即城镇发展、经济发展和服务功能经行均值化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对服务功能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指标特征值的贡献率,选方差贡献分别为87.105%,所包含的原始信息较多,从而可减少综合评价的工作量。对于城镇发展指标和经济发展指标,由于其不满足主成份分析的条件,使用信息墒法确定其权值,再进行综合得到的综合指标。德尔菲法赋权。采用德尔菲法赋权进行综合得分计算,经过10名专家推荐分别赋予城镇发展指标(X1)、经济发展指标(X2)和服务功能指标(X3)权重0.4、0.3、0.3,分别乘以各自的第一主成分然后相加,即F=0.4*x1+0.3*x2+0.3*x3,可得到18个地市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F)及排名。见表1。

(二)四川省各地市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和分析

为使主成分分析结果进一步明晰,对四川省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见表1)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四川省18个地市分为四类:第一类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成都市。成都市综合得分为100分,远高于第二名攀枝花市。作为省会城市,成都市城镇化水平整体和各项发展水平相对突出,成都市在城镇发展、经济发展指标和服务发展指标三方面的项排名均为第一。第二类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攀枝花市。攀枝花市位于四川西南边陲、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是四川省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除城镇指标排名第四以外,经济指标和服务功能指标排名均为第二位。攀枝花市是四川省一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这里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力和农业资源,是全国十大钢铁城之一。第三类是城镇化水平中等地区,包括自贡市、德阳市、乐山市、绵阳市、遂宁市、眉山市、泸州市、内江市、南充市。由于受到成都市经济辐射的影响,这类城市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成都的东南部,同时也具有自身的资源优势,但限制性因素也较明显。第四类是在城镇化水上平较低的地区,包括宜宾市、雅安市、达州市、资阳市、广元市、广安市、巴中市。这类城市因受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制约,城市化水平多项指标均处于全省下游。这些城市属典型的传统农业区,人口基数大,有地方资源,工业亦不发达,致使发展速度不易提升。这说明,要提高此类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应从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着手。

四、结论

笔者通过对四川省18地市的城镇化水平分析表明:四川省18地市的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性和具有层次性。由于历史基础、资源条件等差异,四川省城市化水平总的趋势是东南部高,西北部较低,以成都为中心向四周呈下降趋势。近10年来,四川省18地市的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趋于中心-结构,且中心有向川东南地区偏移的趋势。城市化水平具有很强的历史依赖特征,亦造成强者日强、弱者日弱的发展局面,落后地区很难跳出原有发展因素的制约。由于内部结构等因素的差异,城市化水平相近的地市应根据各自特点,实行差异化的城市化促进政策。

参考文献:

[1] 张玉周,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的河南城镇化水平测度[J].商业时代,2010,(11):129-130.

[2] 张科静,高长春.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创意的竞争力的评价[J].情报杂志,2010,29(4):68-71.

[3] 冯尚春.中国农村城镇化动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 杨贞.城镇化动力因素的主成分分析――以河南为例[J].河南省农业科学,2006,(5): 5-7.

篇7

>>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 基于DPSIR模型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浏阳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基本评价 基于Logislic模型的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趋势的实证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陕西城镇化发展水平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下城镇家庭住房水平的综合评价 全面提高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水平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及对策研究 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基于DEA交叉评价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研究 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测度 着力提升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新常态背景下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基于PP-DEA模型的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综合评价 基于旅游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径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12-31.

[2] 王周伟.柳闫.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系统评价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5(1):1-8.

[3] 安徽统计局.2015年安徽统计年鉴[EB/OL].http:///tjj/web/tjnj_view.jsp_index,2015-12-31.

[4] 李丁.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赵永平,徐盈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我国省际2000~2011年的经验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1):116-124.

[6] 郑瑞玲,黄明华.苏州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J].城镇化研究,2015(5):12-16.

[7] 张引,杨庆媛.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比较分析[J].经济地理,2015(7):79-86.

[8] 赵爽,吴红霞.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J].企业经济,2015(5):153-156.

篇8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90-02

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呈现出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聚集与扩散并存、动力机制现代化、城市发展生态化和个性化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逐步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全面加强城镇建设,积极稳妥建设新农村,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1年,河南省委九次党代会提出,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要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和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规模的扩张,而且是城镇质量的提高、城镇功能的增强、城镇结构的优化、城镇环境的改善、城镇个性的塑造以及城镇资源的集约节约等。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是两条不同的城镇化道路,但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多年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从城镇化的机制看,新型城镇化在继续强调传统工业化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信息化、国际化的作用;从城乡关系看,新型城镇化在关注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关系,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从城镇化方针看,新型城镇化总结了传统城镇化多年探索的经验与教训,在强调城市群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二、相关评价研究现状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对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定方法可分为主要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主要指标法是选择最能够表征城镇化意义,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镇化的水平,这类指标主要包括城镇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和城镇用地比重指标等三种,主要指标法通过测度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来对城镇化水平进行表征,不仅能够较为真实的反映城镇化的发展状态,而且可以方便地用于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综合指标法又称为复合指标法,通常是通过构建由多个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来测度某一区域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法的优点是将表征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数量、质量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因而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对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衡量。但是,由于其选用的指标较多,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差异性问题也较为突出,不同研究者针对不同研究区域所建立的综合指标体系,在通用性和可比性方面也往往存在不足,因而难以推广或进行纵向横向多角度比较。因此,在实践应用中,主要指标法,也称作单一指标法更为通行。

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的基本原则

根据新型城镇的内涵和理念,在建立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充分抓住发展的本质方面,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水平和质量。

2.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既能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动态,又能反映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标的内容要涵盖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居民生活、生态宜居和集约协调等多个方面。

3.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从系统全面的角度出发,各个统计及评价指标要能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其相互配合中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4.易收集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要兼顾代表性和可获取性,尽可能选取已经建立了政府和部门常规统计制度、统计资料比较健全、易于计算、容易获取的指标,做到指标的可采集、可量化和可对比。

(二)指标体系的内容

以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理念为基础,根据河南省各城镇经济发展特点,遵循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我们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是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反映城镇的综合实力。准则层包括城镇发展、经济高效、集约协调、生活方便和环境友好5个方面。指标层是具体评价指标,可以直接从统计资料或者计算获得。其中,城镇发展类指标具体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增长率、中心城区新增人口、县城区新增人口、镇区新增人口、新型农村社区新增入住人口等,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经济高效类指标具体包括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支撑。集约协调类指标具体包括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数比重、土地流转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比重,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与努力方向。生活方便类指标具体包括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燃气普及率、城镇人均道路面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主要反映城镇化发展的目的和城镇化健康和谐发展。环境友好类指标具体包括污水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主要反映城镇化生态宜居、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见图1)。

四、结论

本研究遵循国内外城镇化评价原则,从城镇建设、经济高效、集约协调、生活方便和环境友好5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原来根据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简单评价,转为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评价,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和衡量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综合水平,发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提高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喻新安.新型城镇化引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孙雪.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地下水,2012,(2).

[3] 陈延军,赵炜林.河南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师,2011,(6).

篇9

关键词:城镇化 经济发展 灰色预测法

中图分类号:F299.27;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072-03

一、未来山西省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化水平的研究主要是对城市人口的发展进行预测。通过对人口规模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找出其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得出城市人口规模变化的比较精确的数值,以及探索其变化的规律。灰色预测法是一种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其特点是所需信息量少,不仅能够将无序离散的原始序列转化为有序序列,而且预测精度高,能够保持原系统的特征,可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实际情况。这里采用GM(1,1)模型对山西省未来五年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方针和对策。

1.GM(1,1)模型建立的基本过程。

2.山西省人口规模发展及其城镇化分析。

(1)基于GM(1,1)模型的人口规模预测分析。采用近十年全国人口数据和山西省人口数据作为GM(1,1)模型的源数据,求得相应的预测模型,对未来五年全国总人口以及对山西省的总人口进行预测,计算未来五年相应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并以预测精度等级来衡量预测结果。

(2)基于GM(1,1)模型的人口规模预测结果。

运用GM(1,1)模型以及表2中山西省2006―2014年总人口数对山西省总人口的规模进行5年的预测。

得出预测模型:x(1)(t+1)=331351.816972e0.009869t-328058.106972,其预测结果如表3,其中P=1.0000,C=0.3688,预测精度等级为好,达到预测效果,所以运用GM(1,1)模型对人口进行预测有一定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

根据上述同样的方法,对山西省城镇人口进行预测,预测模型为:x(1)(t+1)=31234.755455e0.040106t-29980.195455,,P=1.0000,C=0.1425,预测精度等级为好,预测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表3、表4的数值,山西省未来城镇化水平预测结果如表5:

根据表3、表4、表5可知,未来五年山西省的总人口数、城镇化水平都在持续增加,山西省2018年总人口数达到3810万人,城镇化水平也相应的提高到了60%以上,并且具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2006―2015年我国总人口数据对我国未来5年的总人口数进行预测,得出预测模型:x(1)(t+1)=24894603.092423e0.005182t-24766150.092423

P=1.0000,C=0.0344,预测精度等级为好,预测结果如表6所示。

同理得出我国未来5年城镇人口数的预测模型:

x(1)(t+1)=1491208.072700e0.034595t-1440996.072700,P=1.0000,C=0.0344,预测精度等级为好,预测结果如表7所示。

根据表6、表7的数值,得出我国未来城镇化水平的预测值,如表8所示。

(3)山西省未来城镇化水平与我国未来城镇化水平对比分析。

从表9中可以看出,无论山西省的城镇化水平还是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都有稳步增长的趋势,但山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始终低于我国的城镇化平均水平,但差距正逐年缩小,从2016年到2020年山西省的城镇化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3%以上,而且超过了全国城镇化的年均增长率,并保持稳定的增长幅度,基于上述情况的分析,山西省在未来五年应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与全国的差距,但同时也应处理好加快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相关问题。

二、未来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预测

运用前文分析得出的回归模型,将未来山西省的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值代入回归方程式(1)(2)(3)(4)(5)(6)中,预测未来山西省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各相关因素的值(表10)。

1.山西省经济规模预测。从预测结果中分析得出未来5年山西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20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是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的1.9倍,同比增长89.1%。对一二三产业产值的预测也同样呈现出增长趋势,其中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增加,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稳步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伴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对生产条件、技术的改良,同时也提高了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未来5年第一产业产值也同样稳步增长(表10)。

2.山西省人均GDP预测。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带来人均GDP的增长,从对未来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的预测结果中可以看出,未来5年山西省的人均GDP的增长幅度保持在15%左右。

人均GDP的显著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将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在此过程中则要不断地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才能保持城镇化进程的稳步发展(表10)。

3.山西省经济结构的优化预测。

在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进经济结构的运行模式,对未来山西省5年的经济相关指标的预测结果中显示,一二三产业的产值都在逐年增加,但是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份额,二三产业仍占居主导地位,呈现出“二三一”的经济结构模式,对预测数据的分析,第三产业的产值提升速度较快,正逐年缩小与第二产业产值之间的差距,经济结构模式也逐年趋近与“三二一”的经济结构模式。

在经济结构模式转变的同时,带来的是就业人员结构模式的转变,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每年下降0.3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每年上升0.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模式的转变加之就业结构模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对城镇化的进程带来了压力(表11)。

因此,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不断引导经济结构模式的转变,同时也要处理好新型就业结构模式下的工作、住房等民生问题。

三、未来山西省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结合对山西省未来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预测,摸清未来一段时间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真实水平和在全国范围内的相对位置,有效促进山西省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1.强化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的新格局。根据全省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围绕区域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转型发展趋势,改造和提升现有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城镇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的新格局。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中心城市构建具有山西省特色的高端制造产业和服务业体系。结合山西科技创新城、太榆同城化建设、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百里汾河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布局,推动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具有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产业体系。

2.加速产业梯度转移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新面貌。借助全国产能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而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加工制造业,通过产业转移带动山西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对于资源优势相对突出的城市,要借助本地丰富的优势资源,换取转出地的资本和技术要素,同时适当拓展产业链,积极探索资源产品的精细加工,实现与转出地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共享。对于资源枯竭型地区,要积极克服资源发展瓶颈,适当发展绿色高效的接续产业,着力探索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3.构建产业集聚助力城镇化发展的新格局。推动产业集聚区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将基础配套设施、标准化厂房、都市工业楼宇以及外部交通环境建设纳入到城镇发展规划之中。通过工业化集聚水平的提升带动城镇化水平提高,进而推动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素吸纳能力、产业辐射带动能力的提升,最终形成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李玉冰,曹俐.山西省农村城镇化问题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1)

[2]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易德生,郭萍.灰色理论与方法――提要・题解・程序・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4] 崔晋生.关于山西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太原大学学报,2004(5).

[5] 卢建明.关于山西省城镇化的认识[J].前进,2010(8)

篇10

一、把城乡统筹作为根本。传统城镇化在城市和农村的关系上,无论从制度层面还是工作层面都重城轻乡,不仅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从农业农村抽取资源,还人为地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为城乡协调互动设置樊篱,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着眼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特别是对于河南这样一个有着1亿人口的农业大省来说,即使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仍然有5000多万农民生活在农村,更加需要统筹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解决重城轻乡、城乡割裂的问题,让广大农民更多地享受城市文明成果。为此,在理念上,必须对城市和农村一视同仁、整体对待,统筹谋划、一体建设;在规划上,必须打破城乡界限,把农村发展纳入城镇体系,实施全域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要素聚集规律与趋势,在一定区域内统筹规划建设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形成地方特色鲜明、空间布局科学、结构形态优化、功能合理完善的城镇体系,更好地发挥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转移作用和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体制上,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实践上,必须重视中小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把中小城市作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重点,鼓励引导就近城镇化。对于高度城镇化后仍然生活在农村的那部分居民,鉴于生活方式一般取决于生产方式,应当积极顺应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他们过上城市般的生活。工作中应将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重要抓手,突出遵循规律、科学规划,突出政策引领、农民主体,突出权益保障、规范运作,在具备条件的地方积极稳妥有序推动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市民,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生活面貌。

二、把人口转移作为核心。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并享有市民权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标志。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现象。没有人口的城镇化,仅仅完成了“半个城镇化”,只有把农村人口转移进城,并与市民平等享有城镇公共服务,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城镇化,才能实现人口与土地同步城镇化。而转移进城农民享有城镇公共服务的程度,也是衡量城镇化质量的标尺,这个程度越高表明城镇化质量就越高。从现实看,把农民转化为市民,首要目标群体是进城务工的农业转移人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表明,农民工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城镇化的主力军,从1982年到2010年的28年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约26个百分点,其中进城农民工贡献了一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进城农民工达到近2亿人。但是,这些农民工很难享有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只能算作“半个城里人”。也就是说,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解决好这个群体从农民到市民的空间、身份(包括依附其上的各项权利)、职业、行为和心理等一系列转换,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城镇拥有稳定的职业、固定的住房,平等享有城市公共福利,子女能够在城镇学校上学。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一是为预防出现“城市病”,应合理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更好发挥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主渠道作用;二是为消除农村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应允许他们自愿选择城市社保或农村社保,并畅通转换接续渠道,长远看是逐步实现城乡社保一体化;还应允许继续保留承包地、宅基地等使用及收益权利,或根据个人意愿进行转让。

三、把产城融合作为基础。产业是加快城镇化的动力,城镇化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从促进农民进城的角度来看,就业是决定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因素,只有产业得到发展,城市具备足够的吸纳就业能力,农民才能向城镇有序转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把发展和集聚产业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并与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化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当前,尤其需要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城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城市新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力求城市基础设施与产业集聚区衔接共享、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相互支撑;工业升级需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更是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应完善商务中心区、特色商务区等城市服务经济发展载体,做大做强城市服务业;衔接好专业园区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就近就业增收,推动农村城镇化。

四、把提升功能作为关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必须能够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让人们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这是城市的重要功能和目的。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适应居民实际需求和技术进步,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打造完备的高水平服务体系。重点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手段,系统完善市政公交、水电气热供应、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提供能力,重视解决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内涝以及住房、上学、看病困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向市民提供优美、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提供先进、安全、便捷的通讯服务,提供现代、智能、立体化的交通体系,提供多元、开放、大众参与的文化娱乐,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良好公共服务,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五、把文化传承作为灵魂。城市的魅力不仅体现在丰富的资本和信息、充沛的人流和物流上,更体现在丰富的文化资源方面,包括文化遗产、历史古迹、教育研究、传媒娱乐、时尚文化等。一个城市能够让人们记住的,往往不是多么现代化的建筑,而是那些富有独特风格和个性特征的人文群落。传统的城镇化重形不重神、重物质不重精神,每个城市都在倾力打造一座座标志性的现代化建筑,追求光鲜的城市形象。在那些同质化建筑拔地而起的背后,是一大批有着中国传统风格和传统元素的旧建筑被拆除,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被破坏。因缺乏文化内涵,城市面貌趋于单一和雷同,失去了鲜明的个性特征,也失去了灵魂和历史;因过度追求物质性的东西,忽视人们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城市居民对所在城市缺乏认同,生活幸福感也不会太高。我省绝大多数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富有特色的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增强文化传承的自觉性,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依托,吸收融合最新的文明发展成果,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独特人文魅力、丰富文化内涵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特色城市。

六、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破解影响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讲靠改革创新。对于河南来讲,应充分用好《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中原经济区规划》赋予的先行先试权,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下更大决心和气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力争在户籍、土地、财税、金融、投资、住房、教育、社保、社会管理、行政体制、城市化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改革和破除城乡及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上率先突破,消除发展瓶颈制约,为持续发挥城镇化效应提供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保障。比如,户籍制度改革方向是取消户籍制度,建立以身份证(社保卡)登记识别居住制度,实现人畅其流,并取消城镇各项公共福利与户籍挂钩政策,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同等享有城镇公共福利;土地制度改革方向是破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打破政府垄断,确认农民土地权利,赋予农村集体土地完整产权,实现城乡土地产权平等,使农村集体土地能够直接进入市场,建立健全个人、集体、法人、政府多方参与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市场;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方向是允许金融机构根据收益和风险平衡的原则自行参与城镇建设,允许民间资金按照政府规划来建设公共设施、提供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