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范文

时间:2023-03-25 23:1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城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型城镇化

篇1

关键词:以人为本;生态文明;“人”的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article by the deepen understanding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model, expounds the essence, significance and should take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road.

Keywords: people-orient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rbanization"

自从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来,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已形成一个新浪潮、新形势和新局面。党的十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做出了战略部署。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是要总结过去多年来我国推进城镇化的经验教训、立足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对于我国城镇化战略进行继承、调整和优化,促进我国城镇化持续、稳定和高效发展。

1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与核心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达到51.27%,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在此基础上,今后一段时期,更要按照党所提出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要求,认真总结过去多年来我国推进城镇化的经验教训,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加深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认识,从而走均衡、持续发展的道路。

1.1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

城镇化与城市化不同,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必须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不能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更应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做到以人为本。城镇化应成为劳动生产率更高、生活条件更好、社会更和谐、文化更丰富、环境更适宜、安全更有保障的居民聚集地,而且能以其强大的实力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而要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这一性质,就必须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2农民进城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城镇化是人类基本生存方式(劳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农村居民不断积聚而形成市民居住点的过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化农民为市民,就是让农村居民真正进入城市,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全面改变,他们的经济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以此来提高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创造社会的经济繁荣。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迅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据国家有关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应的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单就消费而言,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收1000多万农民进城,进而带动约15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不仅是简单的把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而是要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下,导致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资源调配方式的演进,使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经济生活中。为此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一定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实施

总理曾经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是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什么是新型城镇化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三项战略部署:一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二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三是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山东省围绕城镇化战略主线展开“六个着力点”:即坚持城乡统筹,着力实施城镇化提质加速、城乡一体行动;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完善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城市住房制度;坚持提质增效,着力推动建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着力促进美丽山东建设;坚持管理创新,着力加强工程建设和城市管理;坚持强基固本,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和行业作风建设。

3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义及作用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进而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社会化进程,也是当代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直接指标。城镇化和市民化要齐头并进,才能形成巨大的内部需求,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动力和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途径,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改革的重要红利,也将是社会经济工作的重点。由此可见,城镇化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和内需源泉,是推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点。

3.1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奠定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城镇化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目前我国衡量城镇化质量所考虑的指标是:人口转化、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城乡协调和公共安全等。《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中提出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指标是:健全完善规划体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实行城乡生态共保、推进城乡民生共享、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广东省城镇化发展评估报告》从城镇集聚发展水平、城镇要素流动水平、城镇文明发展水平、城镇生活服务质量、城镇环境建设质量、城乡统筹发展能力作为衡量城镇化质量的依据。由此可见,根据各地与实际情况的不同,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标准对提升城镇化的转型、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2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提高城镇化质量创造条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方法和技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集约包括生态资源、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的集约,特别是土地、水、生物资源的集约规划、集约建设和集约管理(为推进适度规模的城镇化,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公顷100人左右);智能在城镇化发展中,特别需要将传统技术方法和聪明才智融入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绿色是要把绿韵红脉结合,推进生产高效循环、居民生活幸福、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循环是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生态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有机替代以及资源循环再生等。这就是说,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去调整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使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充分保护。

篇2

关键词:镇级市;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02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东南沿海的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涌现了数量不少的专业强镇。这些小镇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用GDP与人口规模这两个指标衡量,许多强镇相当于内地的地级市,有些甚至达到中等城市水平。然而,大多数强镇的管理方式仍停滞在原来的管理体制下,造成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者提出了“镇级市”。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认为:“镇级市”是县辖市,“镇级市”不在于名称的改变,而在于给镇以城市的发展权。目前,我国行政级别越高获得的发展机会就越多。“镇级市”的实质是给予乡镇城市发展的权利。这位学者提出来一个问题: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镇级政府排在各级政府的末端,权力有限却要落实各项工作,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

新型城镇化要求改变以往片面追求城市空间扩张、规模扩大“摊大饼”式发展,由注重城镇数量到注重质量转变,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它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城镇化。“镇级市”有利于打破公共服务财政覆盖的梯级制度,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镇级市”的模式

(一)“镇级市”的试点

经过多年试点,“镇级市”的基本模式为镇改县辖市与镇改县级市两种模式,其试点分别位于沿海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与福建省。

1.县辖市――龙港模式

2007年浙江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选定省级中心镇,赋予其部分县级社会经济管理权限,覆盖规费、财政、土地、资金扶持、户籍、社会管理等10个方面,温州市经济强镇――龙港镇是27个试点之一。目前,龙港镇镇域面积为172.0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19平方公里,镇内常住人口43.6万,户籍人口36.2万,是外来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

近年来,龙港镇规模体量快速增长,镇区人口密度达1.3万人每平方公里,已经达到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在这种情况下,体制结构决定权力的边界,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日渐凸显。据当地领导反映,在制度创新之前,龙港镇土地的使用方式、征用土地、城镇规划方案,均需得到苍南县批准,然后逐级上报,限制了基层政府管理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2.县级市――石狮模式

福建省泉州市的县级市石狮,是“扩权强镇”镇改县级市的典型。1987年《关于晋江县石狮镇升级为县级市建制的报告》中指出,1986年石狮镇乡镇企业592家,产值为9 568万元,工商税收入为1 163万元。当时,石狮镇在财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均受到限制。按当时管理体制,处理100元以上的案件,都要报县工商局审批,常常因结案不及时造成问题。

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属泉州市晋江县的石狮镇从晋江县单独划分,建立省辖县级市,成为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各职能部门随着建制升级,解决了管理落后的问题。其次,增强了财政活力,建立了县级市财政体制,设立了一级金库。2013年,石狮市成为全国百强县。

(二)“镇级市”两种实现路径的争议

“镇级市”的两种路径分别是县级市与县辖市,这两种模式也存在缺陷。镇改县级市首先会降低所辖县的经济总量。许多强镇是所辖县的财税支柱,单独设立县级市,毫无疑问地会对所辖县的经济实力产生影响。因此,在“镇级市”推行中所辖县会对其进行阻碍。其次,改为县级市的小镇的边界是否重新划分也是一个问题。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空间资源及其相关资源,小镇承载力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提升。最后,增加行政管理难度。在现在的行政体制中已存在大量的县级市,强镇级市增加了省直管县、地级市的难度。《21世纪经济报道》认为,县辖市相对能较好地保持县一级的政区单元基本稳定,受到县政府的阻力相对更小,改革成本相对较低。

二、“镇级市”的现实作用

(一)“镇级市”优化城市布局

过去大城市和行政中心集聚了各种资源与要素,致使特大、超大城市规模膨胀,中小城市出现了萎缩的状态,使得我国城镇规模体系两极分化的现象突出,造成我国城市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据光明网报道,全国近5年新增城市人口的36%是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吸纳的。另外,建制镇吸纳了47%,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和小于5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分别吸纳了8%、9%。由此可知:目前我国人口向大城市和小城镇两端聚集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显。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方创琳认为:目前建制镇对国家城镇化的贡献率已经由1990年的50.2%左右降低到2010年的34.4%,大量人口涌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加剧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日益严重的“城市病”。这使得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拥挤程度迅速加剧,各种“城市病”不断凸显。

(二)“镇级市”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镇级市”后,乡镇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权力与发展空间。“镇级市”的设立,当地居民可以就近完成生活方式与生活水平的市民化,有利于推动就近城镇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1.“镇级市”有利于就近城镇化

正如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镇级市”有力地推动就地城镇化。

第一,就近“村民”变“市民”。《规划》指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就地城镇化,促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就地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需求。因此,“镇级市”有利于调整当前公共资源错配问题和过度集中的人口流动方向。

第二,统筹城乡一体化。一般意义上的镇级政府在行政体制上受到上级县政府控制,财权和事权不匹配,致使城镇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镇级市”后,镇级政府将拥有独立的财权和更大的发展权,可以独立支配发展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与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便当地居民生活。

2.“镇级市”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仅是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面积的扩大,而是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增长的基础上,社会管理、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完善。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毫无疑问的是,“镇级市”的举措将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其拥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养老、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机会与权利。

公共服务投入对于基层政府的财政是一种挑战。数据显示,城镇每建设1平方公里,需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投入至少2.5亿元。这说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政府财政投入,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养老、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需求。“镇级市”从制度上赋予强镇更高级别的社会管理权限,同时提高了镇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财政自给能力,同时也有效遏制了“二元投资”与“梯级投资”现象。

三、小结

篇3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本文为2014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人为本保定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140522)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22日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注重的是人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实现人与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保定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拥有较为辽阔的土地面积,现已有3区4市18县,在所有人口中农业人口超过了70%。笔者经过走访调研发现,保定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着人地失衡、城乡失衡等问题,城镇化率较低,这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来说,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拉动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点,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还会促进收入增长和消费转化。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目前我国总人口中的50%为城镇人口,城镇人口的消费水平较高,他们对拉动消费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相关部门测算,每提高1%的城市化水平,则会拉动1.6%的消费增长,这样会有效降低人们的投资成本,市场需求会向多元化发展,从而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此外,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些存在于城市中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行业会实现与传统业态深度融合,从而激发出多元化的经济模式,将会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

(二)促进社会和谐。人们在从事生产过程中,不仅对自身的需要有所关注,而且也关注于其他自然存在物的需要。为了确保生产关系的和谐,每一个人都需要满足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国在努力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社会各个阶层的构成比例要合理,要实现人们社会地位的公平,促进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发展,体现着社会和谐。《富国论》一书也对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做出了严谨的解释,城市的发展为农村的产品提供了巨大而便利的市场,使农村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摆脱传统关系的束缚,从而使农村的发展更有秩序。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改善生产关系的重要工作,它可以确保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经济发展成果,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实现城乡共荣、社会和谐。

(三)拓展文化空间。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直接受文化方式的影响,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调整结构、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使其不断创造出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此外,作为文化载体的城镇,它对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但使人们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还为文化的创造与传播提供了空间。

(四)提升人力资本。近年来,我国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在不断下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通过较高水平的教育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思想、行为等进行转变,使其成长为新市民,从而适应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在转变过程中,他们的知识结构、文明意识、应用技能等得到完善和增强,保障了城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有助于我国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生态安全。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仅要利用自然,更要保护自然、改造自然。但是,纵观全球,人们的发展在透支着自然的承载力,直接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抑制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可以实现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通过不断的开发新能源,实现生产的循环发展,不仅保障了生态安全,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

近年来,保定市的城镇化发展进程较快,县城经济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当地政府在不断加快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并加快了与京津地区的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群体为城市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们的付出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待遇,这不仅使得城镇化发展缓慢,而且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因此,要加快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农户”和“非农户”的二元户籍制度人为地造成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对立,为消除农民工市民化的身份歧视,户口登记要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主,要建立统一、平等的新型户籍制度。其次,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农民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土地,对土地的承包、使用和收益是农民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利。因此,要制定一套有利于农民工的土地流转制度,健全法制和发展土地市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确保农民工能够稳定获取收益。

(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是指全体公民没有地域、民族、收入、身份的区别,统一享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基本公共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在其中要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全社会各类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社会公民平等的享有公共服务。首先,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要以人为本,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要做好对政府职能的监督和约束,确保政府的行为在法律范围和人民意愿下进行;其次,建立健全公共财产体系。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依据,划清中央与地方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界限,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收入,使双方积极地开展工作。此外,建立一套公开、规范的预算体制,增强政府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做好对政府财政收支的监管,确保资金有效运用到公共服务上。

(三)统筹城乡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体制的深入改革,同时要合理调整资源要素结构,在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下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放在同一位置,使其平等发展。首先,要对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农民工市民化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但还需根据社会的发展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起城乡居民的双向流动渠道,促进城乡二元社会快速高效地转向城乡一体社会,在土地流转、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向农民工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使其平等发展的权利得到保障;其次,城乡居民的双向流动渠道。城市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大量的资源要素配备给了城市,这是不合理的,国家需改变资源要素单向配置的现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使人才、技术、资金和土地等资源要素实现合理配置,确保城乡之间各类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资源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以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它能够促进人与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城镇化的成果必然要被人民所共享。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3.8.

篇4

    小阎村通过申请贷款,借助金融市场的力量,对全村温室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开始了大规模科学种植蔬菜的进程。除了村民自有土地,村集体土地收益每年都给村民分红。特别是贷款还清后,合作社收入的70%都用于给村民分红,其余20%扩大再建设,10%用于全村福利事业。改革开放之初,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蕴藏在土地中的原有价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土地分包到户的碎片化导致单体农民的竞争力下降。而小阎村通过村民土地入股的土地流转方式再次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土地流转形式成为新城镇化建设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其根本之处。如何整合现有碎片化土地,发挥城镇集中优势,同时又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小阎村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那就是土地入股流转,收益再分配村民。这既集中了土地,又富裕了农民,无疑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极大助力。

    集中经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地政策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必须通过土地政策的再次调整释放市场经济下土地的应有价值,而这种调整的主要形式就是土地的集中化经营。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原有的农民个体经营已经优势不在,必须将其力量集中才能发挥规模化效益,从而在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具备强大竞争力。在这个方面,小阎村的合作社集中经营模式无疑属于成功经验,可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对于农民的生产性经营,特别是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宁河县本就拥有一整套种苗培育和技术培训支持措施。在宁河百利种苗示范基地,他们引进了优良的国外种苗,并通过先进的温室技术实现了大规模无污染种植。

    在种苗培育好之后,基地还免费发放给当地农民,而且提供一整套技术支持和咨询帮助。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这种政府保障、农民种植的模式迅速成为宁河生态农业的发展范本。正是这种模式为小阎村的集中经营提供了关键保障,而这种模式也在小阎村得到了最为典型的呈现。小阎村在改革开放之后一直有着种植特色作物的传统,并由此成为当地最先富裕起来的乡村。全村土地重新整合之后,同时也随着优良种苗的引进,小阎村形成了以西红柿为主、青椒茄子等为辅的温室大棚种植经济。在具体管理经营上,村民在忙完自有大棚种植养护之外,还可在村集体所有大棚工作,并有相应工资发放。而在销售环节,除了村集体大棚,农民自有大棚的作物也必须统一销售。这不仅可以解决村民个体经营作物的出路问题,还避免了村民间的相互竞争,在与销售商的价格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这也是小阎村合作社集体经营众多优点中的一个。在高产量、优质量的基础上,小阎村还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努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使得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单纯种植销售所得。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资金之后,小阎村还乘着中央城镇化建设的东风,重新规划本村土地,为全村兴建别墅住宅,并配套旅游设施,形成了改善生活、繁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形势下,小阎村的这种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导的集中经营发展模式无疑为城镇化建设的多形态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直观的案例。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通过对小阎村发展模式的初步总结,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政策调整和集中经营模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土地政策无疑是最为根本之处,这是与其基本生产资料的地位相匹配的。而土地流转后的集中化也是为更好地进行集中经营,同时集中经营也是发挥土地规模化优势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对小阎村的考察中,问题也同时存在,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模式的有限复制性。小阎村的发展始于1978年的土地分包,而当时的主导者也就是现任村支书刘俊仕。在小阎村35年的发展历史上,刘俊仕一直处于领路者的关键位置。因此,小阎村发展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刘俊仕,正是其出众的领导能力和个人魅力推动了小阎村的每次变革。而这种领导模式在可复制性上存在着局限。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必然是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展开,由此需要最大程度的模式复制性。只有模式具备可复制性,才能在城镇化经验推广上发挥重要作用,否则只能作为个案存在。因此,在对小阎村发展模式的总结上,我们必须尽量消除其个例性,而发掘其模式复制性。二是户籍制度的局限性。小阎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作新型农村社区,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就需要从户籍制度上进行改革,突破农村与城镇的户口壁垒。而小阎村的成功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未涉及到户籍制度。不过,这个问题也无法在小阎村层面得到解决,而是需要天津政府甚至中央政府进行顶层设计,从根本上解决户籍改革存在的种种阻碍。其实,小阎村自身也在利用经济红利发展村级福利政策,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都在改善。但是,基层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得到政府的政策回应,如此才能打通存在数十年之久的户籍限制。小阎村的发展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其经验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特别是在本届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小阎村的成功模式为天津乃至全国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同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得到澄清和解决,最终为一种城镇化模式成立的可能性提供完善论证。

篇5

关键词:金融支持 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应对措施 金融市场发展

现在来看,新型城镇化更注重的是可持续发展以及协调性,因为十已明确指出了中国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其坚持的理念便是以人本、生态文明、四化同步、文化传承。对于新型城镇化来说,不同于以往的城镇化发展,其需要的资金总量以及技术支持等都要比以前多得多,所以便要求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断协调,即完善金融体系,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保障的资金支持,并对城镇化的投资融资机制不断改革和创新。

一、内涵及特征

(一)内涵

本文研究的主题即基于协调发展的视角研究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对金融体系自身的发展进行完善和优化;金融对人口、资源、城镇一体化、空间、环境的分类支持以及对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支持;发展新型的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建立城乡一体的政绩考核机制。

总结来说,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就是为了使金融支持和城镇化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给予新型城镇化在人口、资源、环境、城镇一体化以及生活方面更多的金融资金支持。包括金融服务以及金融市场的完善和优化;使产业升级、产业集聚有效结合;支持城乡一体化,有效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原有的包括银行贷款、土地融资等有关融资渠道;发展新型融资方式,大胆尝试吸引外资、公私合营的融资形式。

(二)特点

1、政策性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包括很多公益性的项目,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会不断加强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化公共服务,包括城镇交通、供水、发电、通讯、文化、教育、养老、住房、居住环境、医疗等,这些项目都具有公共性的属性及特征,它们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运转,而如果仅仅依靠原有的资金支持形式进行投资并不能有效完成既定目标,所以政策性支持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公共设施及服务通过依靠政策性支持会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促进城镇化进一步发展。

2、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的特征其实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的多样化,二是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这两者是因果关系,因为城镇化需要的资金是多元化的,所以为了配合这种方式,自然而然便要求金融支持的方式变得多元化。城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并不单单是增加城镇人口扩大城镇规模那么简单,城镇化的核心其实是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完善制度体系。正因为城镇化建设的过程非常多元化,这也便使资金需求变得更复杂更多元化,比如“三农”融资对于城镇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规模小、频率高;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资金的需求却是需求多周期长。但其实从目前来看,尽管城镇化的资金需求是多元化的,但是由于金融支持体系和结构并不完善,甚至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金融支持并不能完全适应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的多元化。

3、均衡性

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应更注重均衡协调发展,要想更好的完善和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必然要加大金融支持规模,但是现在金融支持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供给处于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比如金融机构及人员、相关配置等都流向了城市,甚至有很多的农村资金也都流向了城市,农村的金融资源配置和城市相比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严重失衡。所以推进城镇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已刻不容缓。

二、作用及影响

金融支持对城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城镇化提供资金支持,二是为城镇化提供资本配置效率,三是为城镇化优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对金融支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化的集聚效应对金融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城镇化的扩散效应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不管是企业集聚、人口集聚还是产业集聚,只要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农村资源向城市转移的现象,从而集聚在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此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伴随着扩散效应,所以在集聚和扩散的作用下会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农村的经济也会不断得到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三、应对策略及建议

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不断增强,说明相关政策及措施对缩小城乡差距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金融支持水平不能完全协调于城镇发展水平,即金融支持水平较城镇化水平要远远落后,究其原因,一是金融发展的规模小,二是金融体系结构不完善,三是金融发展效率太低。针对这些现象及原因,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及要求。

四、结束语

提高金融支持的水平和质量。金融机构类似于各种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等等一定要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加大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其次是调整金融体系结构。要促进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完善财税制度、信贷结构,有效推进城镇化发展金融支持的多元化,从而使金融支持结构更合理。最后是建立健全金融制度。加大政策性银行对相关企业的引导作用,建立基金引导资金投入,从而加大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林勇,郭庆.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城镇化发展――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N].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05)

篇6

【关键词】理解;城镇化内涵;推进;城镇化建设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城镇化发展正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面临我国13亿人口的基数,我国城镇化水平显得十分薄弱,这将阻碍城镇化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地方城镇化建设过于追求“扩大城镇面积,盲目征收用地”,在实现量的积累时并不注重质的转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将地方县,镇,乡的经济提升,打造能够吸引外资的精神面貌,搞好基础设施设备,才能真正地实现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过程,指传统农村经济向新型社会经济转变,其中也带动了二,三产业在农村发展,使农村户口向非农村户口过渡。随着城镇化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精神文明都会向农村进行传播扩散。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以及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其是经济城镇化的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社会城镇化则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情况,基础设备以及精神文明都被同化,农村和非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减。产业结构城镇化则是指产业的演变,升级。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是指随着城镇化数量的增多,新型城镇的出现使城镇空间形式扩大。城镇化的内涵包含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城镇化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脚步。

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近几年,城镇化建设从表面上看发展得十分迅速,许多农村人口纳入了城镇人口,特别是北山广等一线城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转变的过程并不真实,新增的城镇人口并没有城镇户籍,并不能像其他城镇人口那样享受优待的城市福利。因此,在一线城市中,某些城市移民只是被“被城镇化”,并没有达到实现城镇化建设真正的目的。另外,地方城镇化盲目追求征地,开拓城镇土地资源,但是相关经济政策并没有随之出台支持,因此也是“被城镇化”。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土地,还变成了三无农民,同时还被留在了城市之外。

2.2城镇资源条件恶劣

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地方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略了土地资源过分利用,工业污染,环境污染,人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过量开拓土地资源,这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以及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支持工业快速发展,这会导致出现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重工业污染等情况。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总是要面对选择,到底是保留“绿水青山”还是追求“金山银山”。同时,在城镇化发展中还要面临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难题,这也是我国目前的急需攻克的难题。

3.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3.1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人口城镇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们应该以户籍改革为切入点,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纳入城镇户籍,并且为他们提供他们应享受的城镇福利。同时,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政府要进行相关的住房调控。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新能源,不可以为了追求发展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只有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2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农民得到应有的权利和福利。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剥削农民的一种手段。城乡一体化最为重要地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农业产业和轻工业转向农村,这样利于产业结构转变。最后,我们还要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分配,带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局面。

3.3高效能管理

在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管理也尤其重要。第一,我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通讯设备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要加快建设,打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污水处理和垃圾整治,其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第二,我们要加快城镇形象整治,积极处理道路“脏,乱,差”的现象,对交通,建筑,摊贩加强管理。第三,我们要对新城镇进行宣传,加强市民的精神文明,对市民在法律道德的教育上要加强教导,提升整个城镇的素质。通过高效地管理,新城镇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为引入外资而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涉及到人口,经济以及空间的变迁,因此不可一蹴而就,要踏踏实实地发展每个方面。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开急于求成而导致的误区,根据可持续发展方针来实现“质”的转变。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在于人,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实现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并且享有应得权利的局面。因此,城镇化建设应该时刻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衷旨。

参考文献:

[1]张友良.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传承,2013,(9):76.

[2]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05):52.

篇7

>> 衡水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法治思考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认同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进展 廊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调查 西安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研究 中国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民工市民化探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提高新市民的幸福指数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与问题探析 建设新型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城镇化进程中湖南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战略路径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及解决对策 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成本障碍剖析 城镇化历史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与培训现状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 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就地市民化”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3]刘展超,柳九邦.“土地财政”将再破3万亿[N].第一财经日报,20131230.

[14]佟达.中国城市化之痛[J].江西农业科技,2005,(2).

[15][美]陈金永.中国人口发展、农民工流动趋势与刘易斯转折点[J].中国劳动经济学,2010,(1).

[16]Wang anizing through Division and Exclusion:China’s Hukou System[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7]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18]潘海生,曹小锋.就地城镇化: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浙江小城镇建设的调查[J].政策望,2010,(9).

[19]刘永.河南西辛庄“建市”一周年之考[N].中国经营报,20130624.

[20][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21]陈锡文.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6).

[22]文军.“被市民化”及其问题――对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再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4).

[23]毛丹.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9,(4).

[24]李杨.“村级市”背后15个村庄的诉求与矛盾[J].村委主任,2012,(8).

[25]John Friedmann.China’s Urban Transition[M].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5.

[26]铁锴.新型城镇化中的政府责任[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1).

[27]徐勇.论中国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J].社会科学研究,1997,(5).

篇8

关键词:城镇化 产业聚集 生态文明

城镇化建设理论演化变革

有关城镇化本质的认知,各方学者也有不同观点:埃尔德里奇较早提出: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就是城镇化的全部含义。兰帕德、麦基、弗里德曼和沃尔夫等人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是物质、空间、经济、人口、体制以及社会特征的多维现象反映。当代城镇化的实质含义在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景观面貌和人类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和强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城镇化不仅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还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英国帕乔内将城镇化定义为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口城镇化,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二是城市增长,即城市和城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增加;三是城市生活方式,即城市生活的社会和行为特征在整个社会的扩展。

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Lester R Brown)提出:城镇化的建立与发展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为城市低密度蔓延、私人轿车为主导的机动化、化石燃料为基础、一次性产品泛滥等。其结果是:美国以占世界5%的人口消费了1/3以上的世界能源,高油价、高排放以及粮食高价格成为这一发展模式的外化表现。一种是塞奇·拉脱谢尔等人提出“反增长计划”。该理论认为:为了增长而增长对生物圈承受极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因而是不可持续的,生态危机尤其是温室效应的持续恶化,使得反增长对缩减经济规模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因此,其目标应该是用一种非增长的社会来代替目前增长的社会。他们的主要结论:只要在社会与环境生命支持系统保持平衡的情况下,减少资产、人口及不必要的包袱,人类社会就可以在转折和衰退的过程中保持“繁荣”。

世界典型城镇化建设模式述评

(一)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是一个逐步的人口迁移与经济结构不断升级调整相适应的过渡过程,这就是经典的戴维斯城镇化曲线。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历史进程看,城镇化与渐进发展的工业化和经济水平与结构变化始终交织在一起,共同发展。在这一时期,由于城镇的劳动力需求表现为稳定的增长,也就存在从农村到城市的稳定移民流。同时,制造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也充分吸收了从农业部门释放出的剩余劳动力,并鼓励农村劳动力逐步转化为城镇劳动力和居民。这一历史过程,充分体现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是城镇化进程的源动力。

(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过程滞后于发达国家。自二战以后才出现快速的城镇化,但是整个过程与上述经典的城镇化曲线不相符,主要表现为人口城镇化过快、工业化普遍滞后的“城市通货膨胀”或“虚假城镇化”基本特征。由于城市提供良好的市场、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设施,吸引并拉动了大量农村人口快速进入大城市地区。尽管这一时期工业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很强劲的影响,但是制造业在这些国家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的城镇化化进程带来“虚假繁荣”。

根据预测,到2030年,世界人口的60%将居住在城市,而这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将会超过农村,2025年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4%。到2020年,农业人口将稳定在31亿,甚至开始缓慢衰退;而城市人口将会继续增加,城镇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但是,经济水平,特别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够支撑城镇化人口的增长。

中国城镇化的两难境地

根据诺瑟姆曲线,城镇化率在30%至60%之间是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而部分东亚国家(如韩国)城镇化率达到65%至70%时,城镇化速度才放缓。我国目前城镇化率约52%,按照我国现有城镇化率年均增长0.8%至1%计算,未来15至20年,我国将有大量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人口结构仍然处于快速变化时期。在我们国家,永远绕不过去的就是人口问题,随着人口大规模迁移,特别是向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等)的迁移,给城市的管理、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应对人口迁移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变革。过去30余年,中国的经济高增长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给今天的中国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后果。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以经济的发展为根本依托的,如果,依然是之前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那未来的城镇化将是一场灾难。从长远看,要使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型成功,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前提应是建立一个内需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而城镇化被认为是中国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从而也是保证经济较高增长的优势所在。但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中国经济健康持续的高增长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第二个难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突围

(一)不可忽视的经济发展新兴力量

几乎所有的国家,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图1表明了2007年服务业对全球GDP的贡献,图2描述了服务业在某些国家或地区GDP中所占的比重。通过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在发达国家或地区,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60%-80%,世界各国的服务业都在迅速发展。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新型服务业不断涌现。中国城镇化进程,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在当下世界经济背景下,大力发展服务业可以为加速城镇化提供更为强劲的源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的四维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发展的较为理想化的模式进程,是一种完美形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以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指导纲领的,以新型工业化为经济源动力,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要目标,在经济上实现集约与精细化发展,在社会上实现和谐共生发展,在环境上实现友好交互发展,在文化上实现文明的多样性共存共荣,在制度上实现一体化管理,在空间结构上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一致性、一体化,强调推动城镇化由注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实现城镇在质和量上的全面提升,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根本要求,以产业聚集为源动力,以公共服务、生态文明、需求拉动为着力点的四维一体模式,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如图3所示。

1.产业聚集为源动力。产业集聚(Industry Cluster)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原来的城镇化过程更多的是GDP指标考核,对于经济发展质量、产业集聚效应等要素考量较少,造成区域经济无支柱产业,各产业间无法实现协同。根据产业聚集理论,产业集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外部经济)。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进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产业的聚集,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源动力。没有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就会成为简单的造城运动,而产业聚集式发展区域经济正是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式。

2.公共服务为保障。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人类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因此,基本公共服务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承担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功能,是直接影响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推动城镇化进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注重民生,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让广大民众能够充分享用社会进步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普遍短缺的就是公共服务为突出表现的保障体系,特别是科教文卫相关职能短缺。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特别是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指引下,应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让广大民众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红利。

3.生态文明为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过去的城镇化太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度的自然资源利用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这一切都不是人类发展想实现的结果。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遵循生态文明为前提,只有站在这一前提下,城镇化发展才有其本质和长久意义。

4.需求拉动为主体。从经济角度说,2012年留下的最大遗憾就是经济遇到很大困难,增速虽然实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但却降到近年来的低点。从长远看,要使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型成功,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主体应是建立一个内需主导型的经济模式。而城镇化被认为是中国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从而也是保证经济较高增长的优势所在。相关统计显示,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概能够带来7万亿元的市场需求。中国城镇化建设经济增长应该是内需拉动,而不是投资建设拉动。在GDP考核指标下,地方政府不太重视内需经济的扩展,从而使得当地经济过度依赖投资或外向经济,经济增速在这一时期受阻。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应再把重点或着力点放在投资上,而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需求拉动为增长的主体。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镇化是近现代的产物,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才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所以我国对于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是不够成熟,特别是缺乏基于持续健康发展理念的全方位新型城镇化思维框架。本文在借鉴国外城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以产业聚集为源动力、以公共服务为保障、生态文明为前提、需求拉动为主体的四维一体框架,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B模式”2.0—拯救地球,延续文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篇9

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未来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多数人的城镇化

有西方经济学家说过,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

城镇化之路更是影响未来中国命运的战略选择。目前来看,经济方面对新一届政府最主要的考验,正是那些跟城镇化关联的土地问题、户籍问题、分配问题。从这个意义来说,将新的经济增长路径定位于新型城镇化是十分正确的。

将城镇化定位于扩大内需、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仅仅是第一步。如何走好城镇化之路,其路径选择面临更多挑战,目前仍然存在较多争议。

过去的城镇化,建立在土地财政的路径之上,资本成为最大获益者。地方政府通过卖地或者土地抵押获得资金,通过农民工进城解决劳动力供给,将几项生产要素机械堆加后,便置换成一座座高楼大厦,随之而来的是房价大幅上涨。如此得到的城镇化率,与大多数居民的实际利益脱节。

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以往的城镇化,而应是以人为本,实现多数人的城镇化。可以说,对城镇化路径的不同选择,决定着未来的经济政策能否真正推陈出新。

推进路径

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重新审视城镇化的推进路径。这就需要做好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安排,也就是搞清楚一个问题:城镇化的过程中谁是主体?城市的发展为谁服务?只有搞清楚主体,才能知道政策该怎么调整。

多年来,城镇化积累了一个巨大的欠账。外来进城人口目前已有约2亿人,他们在城市工作很多年,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已经安居。但实际情况是没有安居、没有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这2亿人的身后,是他们的家属,其中包括8000万留守儿童。因此,粗略来算,欠账应该是4亿人的安居、社保和公共服务费用。

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不仅仅是城市自身现有的户籍人口,还包括外来人口。

现在针对城镇化所推进的改革,围绕的主体存在错位。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角,是大量进城的农民,因此相应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政制度,应围绕这一群体进行全面调整。这种调整要进行复杂的制度设计。

现在人们谈的土地制度改革,基本上都是要把钱给城郊和城中村的农民。上述受益者,基本上都集中在富裕城市周边的近郊和城中村。

现在学界与舆论都强调,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捍卫农民的权利。但是这个所谓的“农民”已经偷换了概念,是指城中村或城郊的农民,根本不是中国大多数的农民。大多数进城务工农民,其土地都在中西部地区、在山里。近郊和城中村的这批农民暴富,并不会解决大量农民工和外来人口的问题。

分配创造红利

在搞清楚新型城镇化的主体之后,对于财政收支、土地、户籍等一系列问题都应进行新的制度安排,其背后本质,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城镇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利益与财富如何分配,是否能够普惠于民,普惠于农民工和外来人口,将成为新型城镇化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好的分配格局将保障城市的稳定,激发城市的活力,为经济增长创造可持续的红利。

现在谈到分配问题,多数人着眼于收入。实际上,中国的分配问题是财产性收入差距太大,而不是工资收入。因此,城镇化过程中的分配问题,不是简单地提高农民工工资。

眼下,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不比城市人低多少,但财产性收入却相差巨大,享受的财政支出因身份不同而差别巨大。近几年,一线工人工资年均涨幅大约20%,资方面临快速提高的劳动力成本。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善多少,企业却面临严峻的成本压力。

从长远来看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减少土地财政等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推动财产税、房产税、遗产税、赠与税,这些税种都是调节财产存量的,但是推进阻力很大。

从目前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角度来看,政策的核心是要把城市化的成本降下来。土地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属性,要用于公共服务,而不是追求更多的资本增值。也就是说,包括教育、保障房、水利等一系列公共服务都要从这里出钱,而不是仅仅提取一定比例。

还应解决好财政体制歧视性分配问题。包括医疗、学校、社会保障在内的财政支出不应向户籍人口特殊倾斜,而是在居民间合理分配。

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财政分配布局,才能有空间吸引更多的人在城市稳定生活与工作。这些不断在城市安居的人口,才是未来几十年经济增长的源泉。

高成本的土地财政模式

现有的城镇化模式,主要依靠卖商住用地来聚集资金搞城镇化,造成城镇化的成本特别高。

土地财政在过去有一定的历史作用,但是要想继续健康地走下去,并切实起到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就必须要跳出这个模式。

中央各级政府之间的财税关系,中国的安排跟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中央政府拿大头,地方政府拿小头,然后中央再对地方进行转移支付。

当下,不少地方就像一个个的经营主体,与企业家一样,获取资金的欲望永远都满足不了。多年来,依靠土地财政最严重的地区,往往是富裕之地,而它们对外来人口公共服务的提供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并没有做到位。

篇10

尽管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力要素、物质资源、人力资本等的聚集效应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但仍有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体现为:(1)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无法满足人口城镇化快速扩张,致使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而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推动力,没有的工业化就谈不上城镇化。(2)过度城镇地域扩张与城镇规模结构布局不合理,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超负。人口快速集聚城市,带来了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公共医疗、教育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引发“大城市病”,造成了城市各方面资源的日趋紧张,对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

1、“新常态”的提出和特征

中国经济在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近30年后,从2010-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连续11个季度下滑、增速减缓,2014年中国GDP增速为7.4%,保持2012以来GDP增速连续三年低于8%的水平,维持一个相对平稳的低速增长。这种这种经济态势经济学者称为新常态现象。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概念,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一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而经济放缓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种表象,其背后的本质是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切换,制度环境改变。

2、“新常态”带来的机遇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不再是仅依靠对外出口,大规模市政建设、房地产和工业化投入产出拉动而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多元动力。其次,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三、“新常态”下城镇化建设新动力因素分析

如何适应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机遇,发挥新常态效能作用,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新发展的新动力。

1、新常态经济增速减缓利于消除城镇化发展不协调性

增速减缓的实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再平衡,所反映出的是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投资率下降,消费率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人力、资源粗放投入明显下降,高技术创新型产业成为经济助推器。

2、新常态经济结构升级促进城镇化产业结构的科学合理布局

“十二五”规划把GDP平均增长速度定为7%,而且决定工作重点从过去的重速度、重规模、开发重大项目,转到重结构、重质量、重效益、重民生,这就是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升级。新常态下我国内需比重提高,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增强,超过出口和外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仅为50%左右,低于全球平均80%的水平,消费力的提升空间巨大。总理指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所蕴含的强大内需潜力而被认为是助推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为此,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着力提高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要以增加居民收入为重点,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切实解决差距较大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

3、新常态“以资源承载为上限”决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报告提出:以资源承载为上限来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一方面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总量提高效率,并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系统,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如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节能环保等新技术推广,石化行业实现绿色工业化等措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非石化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站20%,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之路。另一方面,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城市紧凑发展,以现代新型交通网络和数据信息网络为依托,用产业升级做支撑,高新科技为推力,依托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城市创新载体作用,顺应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推动城市走智慧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