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范文

时间:2023-03-16 20:4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学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学概论

篇1

关键词:《法学概论》 教学 思考

1 教学中应注意法律内容的更新

近几年,随着法制进程推进步伐的加快,立法机关不仅颁布了大量的法律,完善了法律体系,填补了法律空白,而且对原有的许多法律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但作为法学教材,很难及时修订完善,现行教材中部分内容与现行法律脱节,这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从旧还是从新?从教师这一面来说,我认为教学内容应随新的法律做相应的变化。如《刑法》、《刑事诉讼法》做了重大修订并已实施,教学时对修订内容必须涉及。刑法中如正当防卫行为的认定,现行法律做了重大变动,放宽了条件,有些依照修订前的法律可能认定为防卫过当的行为,现行法律则可能认为是正当防卫行为。按照原刑法认定为贪污的犯罪,则由于主体的不同,现在可能认定为侵占。另外如类推的取消,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等都与现行教材的内容有很大差异。再如刑事诉讼法中从“疑罪从轻”到“疑罪从无”的变化,庭审方式的改革等都需要教师在授课中向学生讲明,以免学非所用。

2 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与关键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相结合

教材中涉及的9个部门法从表面来看互不联系,有关概念与原理各自分离。但实际上都包含于我国法律体系之中。教师讲课时可先抽出一定时间对我国法学体系做总括介绍。可依据各部门法的调整对象、各部门法的概念为线索对全书内容串联讲述,不仅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提交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设置和各部门法之间的联系,以利学生的学习。

我国部门法的划分,主要是以其调整对象和范围为依据,辅之以法律调整的方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它规定我国的各种根本制度、原则和方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原则等全面性的问题,是其他部门法的核心和基础。行政法调整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以及行政机关同其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公民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再如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总之,只要理清各部门法的调整对象,就不难掌握每个部门法的概念(如什么是婚姻法之类),并有助于理解各部门法的基本原则、任务等。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我国刑法是以调整方法为标准划分为部门法的,是为保障其他部门法的顺利实施而设置的,其保护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

另一方面,对关键概念,基本原则的理解要与上述的总括介绍联系起来,并根据教材内容的设置分类掌握。如刑法、民法当中突出了关键概念,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总论内容,经济法则列举介绍了相关法律制度,突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制度。三大程序法主要是司法机关的诉讼程序活动。只要把握了各部门法的重点,掌握法学概论知识并非难事。

3 恰当运用对比教学法可以提高效率

《法学概论》内容丰富,各章相对独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对比法来提高效率。如三大诉讼法之间既互相独立又有相近之处,教学时在对相同的内容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不同之处进行对比,突出差异,加深印象。如民事诉讼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大部分内容并无太大区别,但受案范围却各不相同,成为被告的条件不同;再如三大诉讼法中都有证据的规定,证据的形式基本相同,但对证据关联的要求不同,举证责任的承担主体不同,刑事诉讼中控方负举证责任,被告人不能自证其罪,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刑事诉讼中由被告负举证责任。再比如各部门法中都有关于主体的规定,主体在该课程中显然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以及在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但各部门法对主体的要求不同,如犯罪主体、民事主体、行政法主体等均有不同的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类内容运用对比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理论教学与司法实践的结合问题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概论》尽管只涉及一些概念和理论,但如果教师在授课时单纯从理论到理论,单纯灌输教材中的概念,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教师讲课吃力费劲,很难让学生理解内容,因此在授课时要结合适当案例来说明有关法律知识。对所选案例不一定做深入分析,只要让学生借此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即可。有时选择或编出一个恰当的案例来讲解知识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曾在讲授民法章时编出一个案例,该案例不仅涉及了民事主体、民事行为、等内容,而且还涉及了有关继承法的内容,通过讲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学生不再觉得法律知识是抽象的概念,不需死记便可理解。在讲解有关诉讼法内容时也可结合司法实践选择案例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同时通过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分析,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当然,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选择案例不能脱离学生是非法律专业的实际,否则教师的讲课会成为“故事会”,欲速则不达。

参考文献:

[1]王济东.谈法学概论教学中的“三结合”教学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9(03).

篇2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基本的经济法律意识是经济类人才成长的基础,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经济人才是教师的职责。为提高经济法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分析该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对教学改革的几点对策。

“经济法概论”作为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要培养出现代化的新人才就不得不与时俱进,而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高的要求。如何提升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实际用途,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学习较少,学识基础薄弱

“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内容多,但教学学时较少,因此在各高校,“经济法概论”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基础弱,听不懂,无法融入课堂里,这样就使得主角配角位置颠倒,必然无法令人满意。

(二)教学手段相对陈旧

如今,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课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还是灌输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老师或是知识具有依赖性,学生学习只懂皮毛,不懂得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思维狭窄,不会产生创设性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是无法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不能只是满足于简单讲授经济法律的基础知识。教师应该主要注重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阐释立法的精神和原则、提高学生应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缺乏层次感

教材是教师的教学依托,是教学环节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经济法概论》教材的内容偏多,而且繁杂深奥,大多数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学习,教材大多只是起到参考价值,而且较为陈旧,无法做到立足实际,与实际问题严重脱节,如《劳动合同法》等章节更新缓慢,无法做到对现有问题进行实际分析,且逻辑混乱,重点不突出,缺乏层次感。

(四)传统的考核结果束缚学生的学习潜能

目前我们高校的考试主要还是闭卷考试,这导致学生还要遵循为了考试而学习,学校的一切工作也是围绕考试这一主题展开,让分数来作为测评师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在这样的传统学习环境中,使得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考高分,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调整课时设置

不同专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不同,不能只是单纯地给学生奠定法律基础。在初步明确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于经济学和非经济学专业进行差别对待。经济学专业建议先开设《法律基础》这一课程,在此基础上设置《经济法概论》,两者课时合计60课时,中间10课时实现实训;非经济学(非法学)专业可直接开设《经济法概论》,但要保证48课时以上,中间有8课时以上实现实训。

(二)重点必须突出,逻辑必须清晰

经济法教学内容繁多,突出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应按照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来取舍课程内容,形成自己的专业需要,如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就应注重市场管理法等的学习;学会计专业的,就应注重税法、金融法等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与时俱进,比如将新出现的热点问题或最新立法及时的融入到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思考热点,开拓学生的思路。(三)结合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丰富教学手段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的经济法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灵活多变的教学,注重教学的创新与开放。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课外的知识充实进课堂,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课外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如参加一些学生法学社团,也可以与法院建立经常性的实习观摩基地。另外,强化案例教学及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使用,将单一的课堂讲授变得多样,可以进行讲课、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社会调研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课模式。

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案例的选择应重视符合“三实”(实战、实用、实务)带动“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要求,尤其要重视一个“实”字,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可以有实际作用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及探究欲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如今常见的案例分析法有三种:列举案例法、讲评案例法、讨论案例法。

1.列举案例法

是指在授课中,教师为了更具体形象的阐述重点难点内容而列举一个或一组典型案例,案例可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也可以是对真人真事进行加工修改后的案例。

2.讲评案例法

是指教师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某一教学重点而对一案例进行深入的解剖与分析,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课本理论。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时可以使用电化教学方式,比如播放民事审判的录像片,边看边讲评。

3.讨论案例法

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学习印象,巩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某一主要章节讲授完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教师需要事先准备有针对性和难度的案例,并且人们大都对这个案例有不同的见解和结论的。案例要有详细的情节,教师在介绍案情后,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经济法知识来分析解决案例。小组讨论,大班讨论都是可行的方法,也可以先合后分或先分后合。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在最后要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总结,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学生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完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以学生在案例的处理表现,作为平时成绩,以此调动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经济法的教学应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选择,对于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可以出题进行统一考察。通过经济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和把握经济法理论,能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课堂的教师不要固守传统的法律院校的教学模式,应从不同方面做工作,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慧琴.浅谈经济法概论中的案例教学[J].文教资料,2005,(2).

[2]宋文霞.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23).

篇3

关键词:经济法概论;网络教学;实践与探讨

一、经济法概论网络教学实践

(一)经济法概论教学现状分析

1.经济法概论

教学对象分析经济法概论教学对象是电大开放教育所有专业的专科学生。电大学生90%以上是在职学生,年龄集中在25-45岁之间,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技能和上网能力,社会经历丰富,但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同时,由于受工作、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工学矛盾,不能全天候在校学习,师生基本处于准分离状态。

2.经济法概论

课程分析经济法概论主要讲授经济法基础理论知识和经济活动中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包括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基本原则和经济法律关系,以及关于经济主体、市场运行的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均较强的公共基础课程,而且教学内容繁杂深奥,涉及近30部法律法规。

(二)经济法概论网络课程设计

1.教学过程设计

笔者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坚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经济法律的内涵、阐释立法的精神和原则、提高学生应用经济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实践中,笔者根据教学进度每周在网上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时长2小时。网络教学辅导由导学内容、自学讨论、案例讨论和课后小结四个环节构成。

(1)导学内容。首先,笔者利用半小时时间在课程讨论区导学内容,具体包括章节重点、教学目标、学习方法建议。笔者考虑到电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的导学内容主要是介绍基础知识、基本观点、重要制度,对于争议性较强的理论问题和专业性过强、较深奥的内容一般不予阐述。

(2)自学讨论。接着,笔者安排半小时时间供学生根据所的导学内容进行自学。自学过程中笔者还设计了一个分组讨论环节,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自学结束时,学生集中就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发帖提问,笔者负责答疑解惑。

(3)案例讨论。具体实践中,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目的,组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理解和掌握案例中的法学理论知识和原理。网络案例教学程序按步进行:一是利用网络平台案例教学活动任务,二是教学案例,三是对学生进行网上分组,四是学生网上阅读思考案例,五是小组成员在网络活动区展开讨论并形成小组报告,六是各小组之间对报告进行互评、笔者适时引导,七是笔者进行综合讲评。

(4)课后小结。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笔者利用最后半小时时间,就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重难点问题等作进一步的阐述和强调。课后小结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重难点问题解析,对教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整理、归纳和补充,目的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把握经济法律的法理和法条;二是综合练习,笔者按照本课程考试的有关要求和本课程的特点,设计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分析、名词解释、案例分析等复习题,目的是通过这些习题的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独立运用法律、法规知识解决经济活动中现实问题的能力。

2.教学资源设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济法领域的法律法规不断更新,仅靠书本往往不能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经济法概论知识。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笔者建立了一个教学资源库,并设有网海导航,以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考。资源库由法律法规库、论文库、案例库、试题库等4个数据库组成。其中,法律法规库主要收集经济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保持第一时间更新国家、地方颁布的最新法律、法规,供学生参考使用。论文库主要收集和经济法概论有关的论文。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到论文库中寻找相应的帮助,不仅有利于学生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多种角度全面地认识问题。网海导航收集了百余个著名的经济法概论学习网站,并且根据不同内容进行了分类,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登录所需要的网站。这不仅节省了学生利用搜索引擎而浪费的学习时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学。

二、经济法概论网络教学存在的不足

我校经济法概论网络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条件有限,开展时间短,目前还不是很完善。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不足:一是部分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只限于浏览有关学习辅导材料,对网络在信息传输、查询和实时交互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上网参加在线讨论、收看视频直播、点播音像资料等利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学习的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养成,还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二是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转变学习观念,不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的方式方法,往往依赖于教师的面授辅导,平时较少主动上网学习,往往到期末时为了寻找考试的重点,才去上网查看。三是部分学生,尤其是建筑、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长期在偏远山区、边疆工作,受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影响,不方便利用电脑上网学习。

三、经济法概论网络教学发展的思考

针对经济法概论网络教学存在的不足,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加强引导与督促

针对部分学生尚未充分了解学习平台内容的现状,笔者将在后期平台开发上进一步优化在线讨论区、视频直播、点播音像资料等多媒体资源,在界面设计上力求简单、大方,进一步增强界面的可读性以提高学生利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学习的兴趣。笔者将通过建立qq学习群、开通群邮箱等手段,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的渠道。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向老师咨询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笔者将进一步优化经济法概论网络课程结构,开发本课程搜索引擎栏目,帮助学生快速查找本课程各个栏目的关键点,便于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框架与内容一目了然、清晰明了。

(二)强化管理与监控

针对部分学生只为拿文凭,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现状,笔者将在后期平台开发上着重改进后台操作技术,将经济法概论期末考试成绩与学生完成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况紧密联系起来,用制度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与监控。笔者拟开发形成性考核评价系统,该系统根据学生学习的程度不同,分为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学生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系统中的所有测试环节,才有资格参加期末考试。经济法概论的综合成绩由形成性考核评价系统的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最终总成绩的40%。

(三)研究开发手机平台

针对部分学生使用电脑不方便的现状,笔者拟将经济法概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开发到手机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振东,王雷.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探新[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91-93.

篇4

一、运用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学,把教材内容化难为易

“语言学概论”虽然是对不同语系语言的高度概括,理论性很强、知识面较广、内容较多,但其内部也有很强的系统性。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把理论性强、内容繁多的教材内容分为不同的模块。以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2010)为例,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分为4个模块:第一块是语言的本质和功能,包括导言,第一章语言的功能和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本模块是基础,但比较抽象。第二块是语言的结构,包括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四章语法和第五章语义、语用。本模块是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由汉语拓展到其他语言,由语音、语法拓展到语义、语用,共时层面的知识较多。第三块是语言的发展、演变,包括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第八章语言的接触和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本模块主要考察语言在遗传的过程中,不仅保留了某些共同的特点,还会产生变异,历时层面的知识也比较多。第四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包括已消失的中国古文字和少数民族文字,本模块主要考察作为符号的符号――文字的发展演变情况。不仅每一个模块内部具有系统性、层次性,不同模块之间也具有相关性、连贯性。针对不同的模块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重点就可以很好地突出,教学难点较容易把握。语言学课程的内容对学生而言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就语音和音系一章来说,知识点多、难度大、基础性强。因为本章内容既与现代汉语“语音”一章有一些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本章内容与现代汉语“语音”一章的联系,又要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可以结合汉语普通话,从学生最熟悉的言语交际开始,采用传统的也是同学们比较容易理解的“肌肉紧张说”以现场表演的方式给音节下定义,由音节进一步扩展到音步;根据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三个组成部分,学习声母与辅音、韵母与元音的关系,理解韵母的结构:介音+主要元音+韵尾;通过介音,并结合古代汉语的有关知识,理解“四呼”的概念,了解开音节和闭音节、舒声韵和促声韵等有关概念,掌握音节结构中主要元音的作用,熟悉普通话的辅音韵尾和元音韵尾;通过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关系,掌握普通话的声韵配合规律;通过普通话声母表和舌面元音舌位图,掌握语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发音特点,进而理解语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由语音的自然属性引出音素的概念,把握语音的4个要素:音质、音高、音强、音长,理解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的区别,了解造成不同音素形成的3个方面的原因: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同时,由音素引出国际音标,由社会属性引出音位的概念;由音位引出音位的区别性特征、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的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理解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区别及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理解常见的几种语流音变现象,并由汉语普通话引发到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整个语音学知识结构经过这样的重新整合,就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授课也具备实践性、可操作性,学生理解比较轻松,就会对语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语言学概论”也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运用引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采取的是讲授法,教师单方面、有的甚至是照本宣科式的、填鸭式的讲授,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积极性无法调动,使得学生感觉语言学抽象、枯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灵活掌控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设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语言的组合规则时,汉语一般是“我买书”而不能说成“书买我”或者“书我买”,从语义角度来说,汉语的句子一般是施事者对受事者发生行为动作。但是有的学生就提出他们的语言可以说“书我买”或者“我书买”,这就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观察、思考。因为在整个汉藏语系语言里,汉语、壮侗语族语言、苗瑶语族语言都是“SVO型”语言,其基本语序是“主语+动词+宾语”,而藏缅语族语言除白语、土家语以外,都是“SOV型”语言,其基本语序“主语+宾语+动词”。汉语属于典型的分析型语言,其语序要求比较严格,而藏缅语族的绝大多数语言属于黏着型语言,其有很多的格范畴,可以通过格的形式确定哪一个是主语、哪一个是宾语,主语、宾语的位置要求不那么严格。由此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寻找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与汉语不同的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的热情。他们不仅找出主谓句的很多例子,还找出很多与汉语偏正结构、述宾结构不同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鼓励他们进行深入、全面地分析,从而写出具有一定深度的课程论文,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这样就会大大增进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就会进一步加深。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乐中有得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关语言学方面的热点问题,或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精彩范例。例如在讲授语言的发展演变时,首先让同学们回忆一下他们所看到的自己家族的家谱,通过家谱再来理解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比较容易。整个汉藏语系语言的人群最早由华夏、百越、苗蛮、氐羌等几个大的部落发展演变而来,不同的部落又分化出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族群再分化出不同的支系,其语言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化,同时也会有接触和融合的现象,在语言接触过程中还会有层次的不同。因为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会有发生学的共性,同时在遗传中还会出现变异,就形成现在汉藏语系的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语言。在人们日常的生活、经济、文化交往中,因为语言的接触,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类型学共性,从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语言特点。通过具体的语言和言语社团,才能进一步考察语言的发生学共性和类型学共性,了解语言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关系。经过讲解,同学们就能够开动脑筋,并在课后多方找寻资料,探究自己语言或方言与相邻语族或支系语言的不同类型的共性特点和差异,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三、运用点拨式教学,鼓励学生充分研讨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语言现象、分析语言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还要进行恰如其分地点拨。既不能听之、任之,对学生置之不管,使他们感觉有很大的难度;也不能点拨太过,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使他们学起来没有难度。“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有很多需要学生动手分析的题型,例如“音节的结构分析、音位的归纳、词的结构分析、语素的辨别、义素分析、语义场分析、短语的结构分析、句法成分的语义分析、歧义句式的分析、句式变换分析、语义指向分析、直接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等等。在练习中,教师主要教授学生分析的方法,指导他们进行实践,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在音节结构分析中,告诉学生声母、介音、韵腹、韵尾所出现的位置,然后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通过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类型“CV、CVV、CVVV、CVC、CVVC、V、VV、VVV、VC、VVC”等,让学生自己找出普通话音节中不同的构成成分,使其掌握音节结构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规律,掌握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分析,不仅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后思考题,进行课堂讨论。讨论式教学,包括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两种类型的双向交流。尤其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可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还可以倾听别人的意见,彼此之间相互启迪、共同进步。“语言学概论”中的每一章都有值得同学们探讨的问题,例如在讲授音位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同一个音素在普通话、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的音素是否属于不同的音位还是属于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体,加深同学们对音素、音位概念的理解。在学生全面掌握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一对基本概念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在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等语言的各个子系统中的表现。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的重点更为突出,教学难点也得到比较集中地解决,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拓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研讨语言学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触动学生直观思维

“语言学概论”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比较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语言一定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改变以往口耳相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平台,制作PPT课件、计算机网络课件等,使同学们由原来单一的听觉思维,转变到听觉思维与视觉思维并用,强化他们的认知能力。对于那些用纯文字无法表达的语言现象,如“发音器官图、舌面元音舌位图、语言的动态变化”等,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声像教学,利用国际音标发音软件教授学生国际音标的发音,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教授学生分析自己的发音特点并与普通话对照,还可以展示一些少数民族文字图片,等等,这些都可以起到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教学工具不易起到的作用。同时把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进行细化,把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通过现实的例子具体化,使同学们通过具体的例子就能够轻松地理解教材内容,课堂气氛就不会沉闷、枯燥。但是,在运用多媒体、运用PPT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切忌把教学大纲或者把要讲的内容全部搬到幻灯片上,其结果只不过是让学生由原来的“听觉疲劳”转变成了“视觉疲劳”,一节课下来,学生只会抄笔记,课堂气氛会变得更加沉闷。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不仅要准备丰富的视频和课件内容,还可以建立语言学网站、公布自己的博客、建立语言学学习QQ群等,把自己的一些科研文章或看到的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文章提供给学生研读。同学们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完全突破了过去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样,同学们的学习范围就不断扩大,由原来的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由被动接受延伸到主动探求,其学习语言学的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其探求知识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演讲、辩论、语言调查等多种形式,将课堂教学内容充分消化、理解,并有更深的认识。鼓励学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开阔其学术视野;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和作家来校讲学,介绍课程国内外发展的前沿,答疑解惑,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进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对学校周边的商店店名、理发店店名、街道名称、楼盘名称、广告用语、电视媒体用语、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等,特别是对学校教学楼、道路的名称等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其语言特点,探讨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及文化因素。鼓励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新词术语、社会用字规范问题进行搜集、调查,对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使用现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写出不同形式的调查报告。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培养他们对语言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从事相关的语言研究或语文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举例温故索因联系比喻类比

1、举例法:举例通常分成两种情况即举正面例子和举反面例子。举正面例子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一般为具体使概念生动化、直观化,达到较易理解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向量空间的时候就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在解析几何里,平面或空间中从一定点引出的一切向量对于向量的加法和实数与向量的乘法来说都作成实数域上的向量空间;复数域可以看成实数域上的向量空间;数域F上一切m*n矩阵所成的集合对于矩阵的加法和数与矩阵的乘法来说作成F上一个向量空间,等等。举反面例子则可以体会概念反映的范围,加深对概念本质的把握。例如在讲解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时候就可以举这样的一个例子。试判断下列关系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吗?,,。这就需要我们对反比例函数有本质的把握。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呢?一切形如的函数,本质是两个量乘积是一定值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1)中y和x-1成反比例关系,(2)中y+3和x成反比例关系。定义中要求k为常数当然可以是-1,所以(1),(2)不是,(3)是。

2、温故法:不论是皮亚杰还是奥苏伯尔在概念学习的理论方面都认为概念教学的起步是在已有的认知的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授新概念之前,如果能先对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作一些适当的结构上的变化,再引入新概念,则有利于促进新概念的形成。例如:在高中阶段讲解角的概念的时候最好重新温故一下在初中阶段角的定义,然后从角的范围进行推广到正角、负角和零;从角的表示方法进行推广到弧度制,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自然过渡较易接受。又如在讲解线性映射的时候最好首先温故一下映射的概念,在讲解欧氏空间的时候同样最好温故一下向量空间的概念。

3、索因法: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具有丰富的背景和真实的原因,当你把这些原因找到的时候,那些鲜活的内容,使你不想记住这些概念都难。例如三角形的四个心:内心、外心、旁心和重心,很多同学总是记混这些概念。内心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因为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而得名内心;外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因为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因而的名外心;旁心是三角形一个内角平分线和两个不相邻的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因为是三角形旁切圆的圆心而得名旁心;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因为是三角形的重力平衡点而得名重心。当你了解了上述内容,你有怎么可能记混这些概念呢?又例如: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这样定义的,过点做直线的垂线,则垂线段的长度,便是点到直线的距离。那么为什么不定义为点和直线上任意点连线的线段的长度呢?因为只有垂线段是最短的,具有确定性和唯一性。再如:我们之所以把n元有序数组也称为向量,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它包括通常的向量,作为特殊的情形;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与通常的向量一样可以定义运算,并且有许多运算性质是共同的。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4、联系法:数学概念之间具有联系性,任意数学概念都是由若干个数学概念联系而成,只有建立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才能彻底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在学习数列的时候,我们不妨作如下分析: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是有规律的。那规律是什么呢?项与项数之间的规律、项与项之间的规律、数列整体趋势的规律。项与项数之间的规律就是我们说的通项公式,项与项之间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递推公式,数列整体趋势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极限问题。当项与项之间满足差数相等的关系时,数列被称为等差数列;当项与项之间满足倍数相等的关系时,数列就被称为等比数列。这样我们对数列这一章的概念便都了然于胸了。

5、比喻法:很多同学概念不清的原因是觉得概念单调乏味、没有兴趣,从而不去重视它、深究它,所以我们在讲解概念的时候,不妨和生活相联系作些形象地比喻,以达到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效果。例如:在讲解映射的时候,不妨把映射的法则比喻成男女恋爱的法则。两个人可以同时喜欢上一个人,但一个人不可以同时爱上两个人。这不正是映射的法则: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唯一的像与之对应吗?又如函数可以理解为一个黑匣子或交换器,投入的是数产出的也是数;投入一个数只能产出一个数;但是当投入不同数的时候可以产出同一个数。再如:满足和的像等于像的和、数乘的像等于像的数乘的映射称之为线性映射。这不正像一个人怎么舞动他的影子就怎么舞动吗?所以有的时候把线性映射理解为“人影共舞”的映射。

篇6

关键词:商法;法商结合;考试改革

一、法学本科专业《商法学》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商法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法学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教育部规定的法学本科专业必修的14门主干课程之一。目前大学讲台上的商法教学不断徘徊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并最终主要停留在远离现实的“坐而论道”、“理论布道”的场景。在不断被实践俘虏的今天,商法教学正面临着整体危机。2009年7月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的“全国商法教学与课程建设研讨会”上参会者的诸种争论集中反应了这一点。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手法已明显不适应现实需要,学生们非常渴望能够接触现实,活学活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所以授课方式和考试方法必须要进行改革。高校是为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所以高校的考试更应该社会化,与社会需要保持一致。考试“指挥棒”的变化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考试往哪指,学生就往哪使劲,备受社会关注。通过课程考试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来上课、爱上听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法商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

21世纪是法商结合的时代,商业行为离不开法律的应用和规范,法律也寸步不离地在影响着商业行为。针对商法教学面临的整体危机,过于实务化的导向会使得法律精神、社会正义的传承变得困难,所以笔者认为《商法学》的教学活动仍需继续坚持理论训练为主的基本立场,在坚守理论训练立场的基础上拓展其实用性;《商法学》的考试改革应当坚持以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建立多类型、多形式、多因素的复合型、全程性考试模式,无论是从考试过程、考试内容,还是从考试方式、方法上都要有不同程度的改革。

二、法商结合人才培养的内涵

什么是法商结合,我们所培养的法商结合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高等教育应该怎样构建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国的法学高等教育普遍出现了一种“热招生、冷就业”的局面,高入学率和低就业率矛盾十分突出。虽然法律人才总量在增多,但是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短缺尤为严重。单一型的法律专业人才已很难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正成为大势所趋,金融、房地产、知识产权、高科技开发等法律业务和涉外法律业务日益激增,然而能胜任这些跨专业法律业务的法律工作者却凤毛麟角。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迫切需要财经、金融、商业、经济领域的高层次法律人才,所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通才化的时代潮流,法商结合人才应当界定为法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理论和实务相融通,精通法律又融汇经济并同时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的高级应用型复合人才。

三、对法学专业《商法学》课程考试改革的设想

1.转变考试观念、改革评分标准

《商法学》课程应改变以往侧重基本知识考核的考试模式,重点考核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本课程中主要问题的思考和基本知识的实际掌握,即由侧重考核学生“知识接受量”转变为侧重考核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和“思维能力提高度”。命题的指导原则既应要求学生将原理、推论有机地联系起来,系统全面掌握该科的基本理论,又要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增强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题不是书本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必须综合判断、归纳、分析,使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才能求得正确答案。

要改革高校长期形成的“一考定成败”的现象,必须探究评价考试成绩的科学机制,对学生成绩实行综合评定方法,课程的最终成绩要结合学生课堂教学、完成作业、平时测验等方面给予恰当的权重,建立多元的、综合性的终结考评制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应在开学初向学生公布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办法及考试方式。最好采用等级制评分,即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同时加大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规定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课堂讨论、小测验、作业、论文、出勤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综合确定。从学习效果角度讲,持续学习的效果应当超过临时突击。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充分利用平时时间努力学习,评分标准应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其中,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为50%左右,以遏制有些学生平时“不来上课、来上课了不学习”,在考试前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前死记硬背对付考试的不良现象。

2.丰富考试方式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一个综合结果,修完一门课程并不是拿到分数了事,目前文科的期末考试都是比较简单的,学生混个学分顺利毕业是不成问题的。结合《商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可采用笔试(开卷、闭卷)、口试等多种考试方式。教学中的闭卷笔试较多,它系统地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运用和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可比性。开卷笔试除要求理解课程的基本原理外,着重考核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以外的信息。口试使师生面对面交流,不受书本的约束,提问和回答可以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这对考查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结构掌握的深度、广度有明确的了解,并对口头表达能力、反应速度和思维启迪起到训练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习法律本身就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必须端正学生对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认识,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建立激励机制,落实对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

3.让学生参与组织考试

考试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由于考试对课程实施所产生的积极反拨作用,考试往往指挥着课程的实施。所以,考试改革与课程改革必须同步进行。中国法学教育大班化的现状,无疑也制约了要求学生群体“小规模化”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针对大学生逃课多、考试搞突击的局面,应倡导让学生参与组织考试。《商法学》课程社会实践性很强,单靠理论知识是很难学好的。由班上的学生自由结成学习合作小组,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打分小组”。合作小组是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单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团队合作的效益,根据班级实际把每7位同学划为一个合作小组。考前老师会根据课程进度公布每个小组的设计性考题,在课堂教学环节合理安排考试时间。结合考题所涉及的知识,由学生自主设计展示方式,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演情景剧、新闻访谈形式等等。由其他合作小组当评委,从内容的知识覆盖面、形式的创新度和认可度、团队合作默契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点评并给该展演组及每位小组成员进行打分;并由专人负责汇集各个小组的点评意见并认真把意见记录在《合作小组学习记录本》上。这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通过这一考试形式,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双向交流更多,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学习更主动,缺勤率大幅度下降。

参考文献:

[1] 刘梦兰.商学院法学专业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2] 惠泱河,等.开展考试改革,构建综合性全程考试新模

式[J].理工教改动态,2003,(5).

[3] 吴雪梅,等.透视考试制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及考

试改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

On the Examination Reform of the Commercial Law Course of Law Undergraduate

——View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Law and Business

XIE Jing, YU Jin-xiang

篇7

关键词:法语教学;法国文化;改革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博览会;众多国际机构中都有中国的一席之地,无数事实证明中国定将成为未来的经济强国。因此,中国的外语教学今后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经济开放的同时,中国也迫切需要与为中国带来经济增长的外界进行交流。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外语学习体制十分必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法语:许多高校开设了法语专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将法语作为第二外语,更多的人对法国文化产生了兴趣(电影,艺术,音乐……)

传统的法语教学方式己经难适应现展的需要。“全球化”、“一体化”、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等新时代的特点给法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复合人才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在教学当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法语教学中要重视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任何一个人,在学习或接受新事物时,总要用自己已有的观念和知识来分析、评价新事物。学习法语也一样,习惯用母语和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系统来对法语及法国文化进行对比、筛选,这样就难免造成语言上的错误或文化上的误解,因此,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在法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应该引起法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从而把语言的交际因素引进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揭示那些隐伏在语言背后的,易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文化因素,使学生正确理解这些文化因素,自觉改变和调整自己固有的框框,以达到正确掌握、精通法语的目的。在法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主要障碍就是文化因素。由于学生对法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其文化敏感性又较弱,因而常常忽视法、汉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并无意识地以汉文化为基础理解和套用法语,这种文化迁移无疑给学生的法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造成理解偏误和语用失误。

大量事实证明,仅具备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能力是不足以保证人们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有效的交际,因为在所有可能造出的句子——语法和语义都正确的句子中,有一部分由于不合乎社会运用规则而被摒弃。必须懂得什么时候使用何种语体和语言形式,怎样以适当的方式表示客气或不客气、友好或不友好等等,因此成功的法语教学还必须使学生具备语言的社会运用规则并能够实际运用使他们具有社会文化能力。在法语教学实践中,经过观察、分析,我们认识到,中、法语言的差异及对法国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少了解,会影响学生对法语的掌握与理解及交际能力,学生们在练习中往往将中国人平时打招呼的习惯照搬到法语练习中,例如:“你吃过饭了吗?”“你去哪里?”“你干什么去?”等等,然而在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些语句是不会出现的。如果在交际中把汉语中的招呼表达成“Avez-vousmangé?”“Oùallez-vous?”,法国人听了会产生误解,以为是邀请自己吃饭,或者是在干涉他们的自由。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常常受本国文化因素的束缚,为自己的母语所左右,把汉民族的文化模式想当然地强加到法语文化模式中去,这样就会产生对法语词汇、法国文化的不确切甚至错误的理解。

2法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更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法语课堂教学,教师的板书和讲解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学生听起来被动、枯燥。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教学,把枯燥的语言学习、语言运用和计算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有趣、地道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法语语言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变知识传递的课程为知识操作与知识创造型的课程,不把课程看作是预先设定、凝固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变动、不断更新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仅有以课本为载体的信息,声音、图像等多元化的信息也都作为教学内容引入课堂。这种教学内容的更新,必将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不再是“授之以鱼”,而更多的是“授之以渔”。教材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递内容,学生有了更广阔的认知空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现代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为创造外语素质教育环境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法语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多通道的信息输入有利于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并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去运用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多媒体技术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重要载体,更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法语教学实践,可以改变教师以“教”为中心的旧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新型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对法语教师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技术,及时把教学内容融入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中去,并控制好课内外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更好地成为课堂的中心、学习的主人。但我们还应该看到,任何事物都不是万能的,多媒体技术也不例外。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作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发挥英语在法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语言迁移”是一个教育心理学术语。它是指一种语言对目标语言学习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被称为正迁移,消极的影响被称为负迁移,二语习得研究中为“母语迁移”。在我国的高校学习法语的人群中,无论是法语的专业的学生,还是法语作为二外的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是他们的一外,且基础较好;由于英语与法语同属印欧语系,更接近,学生们常常会更多地受到英语的影响,所以在作为第三种语言法语的学习中,既有“母语迁移”,又有“英语迁移”,后者甚至大于前者。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英语学习好的学生大多数法语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其中英语正迁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时也有不少学生感叹,法语常与英语混淆,学习来很难,这正是英语负迁移的结果。一般来说,当英语与法语相同或相似时,多会产生正迁移,当两种语言不相同,特别是似同又不完全相同的时候,便容易产生负迁移。

篇8

一、 认知策略上体现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1、尝试错误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标经常先确定一个解题的方向,选用某一方法试探性地力求达到解题目标。如果这种试探过程毫无结果,或许就可以从这一错误方法中获得正确解题的启示。这种做法就称为尝试错误法。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尝试错误更加深入地理解概念、规律的实质;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归纳出科学的方法。

2、小结的作用及进行

当学习告一段落时就需要进行小结。小结些什么?如何进行?这是一个“二而一”的问题。可以通过下面的顺序来实现:

(1)首先考察知识的类属、性质、意义。

考察知识的类属即是要将所学知识归到一个知识体系中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考察知识的性质、意义即是要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知识的本质及它的作用。

(2)对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理解:理解知识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差异;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规则、方法、和步骤,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对知识间因果关系的理解:认识某一物理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某一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在某种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结果。

(4)对逻辑关系的理解:认识概念、规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与相应的依存与类比关系。

小结的目的从本质上是深入对知识的理解。关于理解要经历以下阶段:关于知识字面的理解;关于知识的解释(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说明。或举例、或论述);关于知识非本质的认识(能够区分本质与非本质因素);关于知识在新情境下的应用。

3、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乃求知之捷径

如何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首先,需要明确认识对象之间的在内容与方法上共同的本质因素,而后才能“触类”。但这只是“旁通”的前提。知识之间、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重要客观条件。

其次,更关键的是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化水平与新课题类化的能力。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化水平高,能够反映物理现象、过程的本质(则能够“触类”、“举一”),就能够根据新课题的特点准确地对课题进行分类,就会避免根据表面特点进行猜测、盲目尝试、或者不顾条件死套公式(就能够真正做到“旁通”、“反三”)。

4、原型启发——创造的源泉

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解决问题时,从其他事物中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启示,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从本质上说,原型之所以有启发作用,主要是因为这一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属性,与所要创造的东西有相似之处。

物理学中的原型可以通过学习过程建立。在学习中,物理学概念模型(如质点、理想气体、点电荷等)、物理过程模型(如各种典型运动过程、碰撞、反冲等)、典型的解题过程(方法、技巧、思路)等都可以抽象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原型”。

为了获得原型,在学习中应该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的学习及训练;注重典型例题的学习与思考;注重典型物理过程的分析;注重归纳思路、方法、技巧。

二、 智慧品质特征对“如何学习”的启示

人的智慧能力不是根据他在模仿的基础上能做些什么或在详尽的解释以后能掌握些什么来判断的。

人的智慧表现在:相当独立地掌握或“发现”对自己来说是新的知识,在于他在解决新问题时把这些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的广度。

1、“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

智慧的最重要品质之一是它的深度。这个品质表现在人掌握新材料、解决问题时能抽象各种特征的本质的水平上以及对各种特征概括的水平上。

在学习中,智慧的深度体现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能明确新知识、新问题的本质,能够知道“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并能够形成关于它们的简约的概括。

在学习新知识时为了达到把握学习对象本质的目的,学习不妨经过如下的顺序:

(1)明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2)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明确新知识的构成要素。

(3)新知识的各种不同表述及其应用的可能性。

(4)新知识没有别的用途吗?解决问题时假如用别的代替?假如去掉新知识表述中的某些条件?假如将其叙述反过来?

2、发散与无限——创造力之源

“想当然”乃思维中的弊端。想当然的事情,可能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把你的思路向各方面展开,奇迹就会在你面前出现。

智慧的最重要品质之二是它的灵活性。在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不仅广泛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而且要克服以往经验的障碍、脱离思维的习惯的束缚,解决知识同问题情景要求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克服以往经验、思维习惯所带来的“想当然”,将思路向各个方向尽可能地发散,以便新颖而独特地用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中学物理中“如何确定物体的受力?”。对这一命题可以进行发散思考:可以从力与运动关系中、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中、力对空间的累积效果中等几个角度去思考。

3、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智慧最重要品质之三是它的稳定性。对学习者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区分出学习对象的本质特征,而且在头脑中要保持着它的全部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进行操作而不受所分析情境的外部、偶然特征的重大影响,即是保持智慧的稳定性。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被分割的部分进行把握,能够更好地认识学习对象的本质。

掌握事物之整体,作为人认识世界的特性之一,乃是达到顿悟的关键所在。

4、用心感知自己的思绪

智慧的最重要品质之四是它的自我意识性。学习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活动、使自己的思维活动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的思维对象,便能揭示自己思维进程中的错误及其原因,并能够找到纠正它们的方法;同时还能用词或其他符号表现思维活动的结果(如新形成的概念和规律的重要特征)、借以找到形成这种结果的方法。学习者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地去反省自己的思维活动,增强思维的自我意识,提高思维能力。

5、独立思考些什么?

智慧的最重要品质之五是它的独立性。即学习者在运用新知识方面的独立性。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者能够自觉提出学习的具体目的

学习的目的性是学有所得的保证。有目的的学习可以激发较强的心理能量,为完成学习任务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学习目的的确定应该分散到每一次的学习中,即每一次学习应该提出具体且可以达到的目标(如做什么、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以此来避免由于缺乏目标而迷失方向,避免学习计划落空。

学习的目的性更应该体现在课堂上。在听新课之前应先预习提出问题,以此来确定听课的目的。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处于主动的地位上,才能明确学些什么,才能在释疑中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出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者能够独立发现并提出问题

独立发现并提出问题,需要学习者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可以从“求同”、“求异”、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逻辑关系等角度对学习对象提出问题。

(3)

学习者能够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设并独立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具有不确定性。例如:一个物体向东获得一个瞬时冲量后将做什么运动?由于受力情况未知,需要做出假设。再如:关于被动力(弹力、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假设。转贴于

三、 学会思考优化思维

1、正确处理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解题中的分析与综合的关系:创造活动的本领,首先在于综合——现状的再构成。分析不过是旨在实现综合——现状的再构成的准备阶段。必须认识到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分析,换言之,是以怎样的综合为目标进行分析的。尤其在解题中,我们的分析从哪里开始?分析什么?怎样分析?如此等等,都需要先对问题有一个综合后而达到的整体的认识。

2、怀疑与否定——思维升华的必经之路

二元对立统一是自然界和心理世界都遵循的规律,在物理世界中当然不能例外。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与其非本质是对立统一的。本质与其非本质都强调着自己而否定对方。但另一方面,它们又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必要前提,没有自己当然也就没有对方,而没有了对方,自己也就不复存在。

在物理学习中要敢于对既成的理论提出怀疑和否定。在怀疑后的探索中,更清醒地认识其非本质,最后达到对其本质的把握;在否定后才能创建新的理论。

因此,我们要在观念的对立面之间撑渡思想之舟。把思想不断地推向其否定之否定,便会在这一对立与统一的运动之中有所创见,使思想得到升华。

3、妨碍思路的因素。

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流畅性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障。如何锻造流畅的思维?在客观上,呈现的学习对象的复杂程度固然是影响我们思考的因素,但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能从主观上找寻妨碍我们思路的因素。从主观的角度看,以下几个因素值得考虑:

(1)克服个人中心倾向。在思考的过程中,“想当然”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我们不假思索认为它是什么,而没有认真地去考虑它真的是么?应该时常将自己摆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全方位去审视学习与思考的对象。

(2)在思维过程中加强自我提示。思维遇到困难造成间断,要变得流畅起来,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提示:为什么是这样?怎样才能解决?如果…就…、还有哪些可能的解决方法?如此等等。

(3)要选择最佳的思维角度与思维起点。从哪个方面或角度去思考?比如,求电势差U?是从其定义出发?还是从功能关系出发?亦或从电场的性质出发?是从整体的角度还是隔离分析?是先假设判定吗?还是先进行等效变换?等等。思维从哪里开始?是从问题开始还是从已知条件开始?或者从物理过程中的某个位置开始?

4、加速思路变换的方法:

(1)改变条件考察内涵的变化。

物理学的概念、规律等都是有其存在条件的。着意改变它们的存在条件,考察它们内涵的变化,明确各种制约关系,为由此及彼、及它的思路变换做准备。物理问题的解是与特定的条件对应的。改变物理问题的题设条件,考察解的变化,并从这种变化中归纳出解题的各种思路,从而使思路灵活起来,能够快速变换思路。

(2)求同训练。

“求同”是指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上,不断地对所学内容或已做过的习题进行考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条件上的、结论上的、形式上的、物理过程上的、思维方法上的、解题技巧上的等等。求同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进行类比思考、对命题进行题目归类,选择思路、方法、技巧,加速思路变换做准备。

(3)从现状出发探索目的——有没有别的用途?

物理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研究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它除了能够已知其中两个量求第三个量之外,它还能够干什么?它与其他两个定律联合起来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它能否与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联合解决问题?解决哪些问题?

5、向目标收敛、自目标发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心理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时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思考方式,或者遵循着什么样的解决的方式,常常是由具体问题本身所具有的形式所决定的。在物理问题中,常见的问题是以具有固定的必然唯一的答案为特征的。比如,物理问题常常是明确地要求:求移动的距离是多少,求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求速度是多少,求时间是多少,求电压是多少,求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这些问题源自2000年高考物理试题计算题部分)。由于这一类问题总是有一个固定的唯一解答可求,也就好比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目标,使我们的全部思维活动都指向这一目标,围绕着它而展开。

由于在这类问题中,答案本身以某种变化的形式被呈现出来,我们首先就认定确有答案可寻。于是,我们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都受这最终的答案所支配,都试图向答案逼近。这就形成了一种思维的方式:指向性思维或收敛思维。我们思想的每一个环节,都被目标所检验,而不受其前一个环节所制约。

进行收敛思维,贵在恒心,利在方法。

自目标发散是收敛思维的逆过程,称为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问题出发围绕问题开始思考,通过递推从未知达到已知。这是解决复杂问题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

四、心理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1、动机对思维的影响

思维活动是有目的的。心理学中,推动和指引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因被称为“动机”,它能唤起行动,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在相当的时间内维持这一活动。

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的人,或者即便有,也很难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的人,或者那种对既定目标缺乏执著追求的热忱,尤其在挫折面前少有毅力、丧失信心的人,是很难在其思维活动中有所建树的。一般来说,动机水平很低的人,其思维活动也必然是很贫乏的。但,动机太强时,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目的物,其知觉、思维活动的领域变得十分狭窄,并且思维变的僵化,难于在不同的策略之间灵活转换,容易“认死理儿”,“钻牛角尖”。当我们的动机太强时,乃是处于欲望不可遏制之态,已丧失理智。要知道,“欲速则不达”。因此,应把动机调节到适度的水平上,使我们的思维处于最优水平。

2、情绪的参与——思维的催化剂

像恼怒、厌烦、沮丧、恐惧等负性的情绪破坏了对待问题的积极心态、对可能的线索具有的敏感以及对种种策略选择上的灵活性,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思维的加工。而另一方面,成功所带来的极大的喜悦,过渡的兴奋、机动或满足后的松弛,也同样不利于信息的加工,从而影响思维的正常有效地进行。

良好的情绪状态——良好的心境:(使你的一切体验、活动都带上良好情绪色彩且相当持久的心态)是使你的思维被易化的心理基础,对你的思维具有效果良好的催化作用。

3、意志的作用

认识过程离不开意志的作用。意志促使认识过程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从而使认识广阔而深入,并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当人们从复杂情境中探求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过程遇到阻抑时,意志对认识过程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同时,意志有调节情感、情绪的功能,可以控制情绪使之服从于理智。

人的主要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它们对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学习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能按照目的调整和控制学习活动,以达到既定目的,这需要具有意志自觉性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发现问题之所在,能够坚决地采取措施改进学习的习惯或学习方法或及时补缺,这需要具有意志果断性品质;能够克服学习中的消极情绪和浮躁的不顾行动后果的冲动,学习纪律性强,情绪稳定,学习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清晰,这需要具有意志自制性品质;在完成艰难的学习任务时能够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尤其是当学习任务比较艰难和需要长期坚持时也能够取得学习的成功,这需要具有意志坚持性品质。

篇9

法学中出现法律行为这一概念,基本上是理性法学派(Vernuftrecht)的贡献,它与潘德克顿学派的出现有密切关系。[22]理性法学派通过对各种具体法律行为的抽象得出了这一概念。潘德克顿体系从具体的物权、债权、家庭法和继承法中抽象出了一般性私法(gesamte Privatrecht),其最重要的特征是确立了一个总则,而总则中最重要的学说是关于法律行为的学说。从法学方法上看,法律行为概念的出现与德国当时的理性法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理性法学派法学方法的使用必然会在民法学中形成法律行为这一概念。

理性法学派形成的背景

理性法学派实际上是启蒙运动在法律领域内推进的产物。它的核心观念和方法与当时德国的启蒙思想基本一致,不过是将这种更为抽象的思想具体化了而已。

一般认为,就智识方面而言,启蒙的中心是在巨大成就的激发下,寻求知识确定性的努力。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莱布尼兹的把逻辑“当作形而上学的基础”等。因为启蒙运动,按照韦伯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对世界所做的“怯魅”(disenchantment /Entzauber)。所谓“魅”,可以理解为一切不能够被实证的东西,本来经受理性检验的一切,比如宗教、传统的价值观念等。在经过理性的过滤后,科学成为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在启蒙,一切现存的事物都必须经“理性的法庭”(恩格斯语)的审问,才能够决定自己存废的命运。

所以,卡西勒指出,启蒙精神是一种实证精神、推理精神和精神。[23]启蒙了源自希腊的科学精神。理性作为一种科学形态,逻辑、数学和物理等是其典型形式,特别是逻辑,它使得人们认识世界的本质和科学体系的创立成为可能。启蒙时期的这种观念无疑是受了17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使自然科学成为人类知识的典范,也使得所谓的“物帝国主义”成为可能。而且,思想家产生了一种类似性的联想,即在人事和生活领域,必然也受抽象而普遍的或法则制约或决定。因此,人们逐渐形成了重视规律、重视普遍,重视客观与利益,相信科学与理性,并对人类未来充满信心的新型世界观。

自然科学模式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牛顿认为,几何学精神可以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就是以此风格写的,所有均以“公则”、“命题”、“证明”、“附释”的形式展开。斯宾诺莎本人即是一位决定论者,他的一个著名命题是:自然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受神的本性的必然性所决定。

而且,在理性法学派兴起时的十八世纪,哲学已经不再主张从先赋理性出发,而是要求理性活生生地运用在经验材料中,得出一般原理。因此,人们求助于牛顿的“哲学思维准则”,而不是笛卡尔的《方法论》。伏尔泰也说:“决不要制造假设;决不要说:让我们先创造一些原理,然后用这些原理去解释一切。应该说,让我们精确地分析事物。……没有数学的指南或物理学的火炬引路,我们就绝不可能前进一步。”[24]所以,卡西尔指出,17、18世纪的哲学都追求“体系精神”(esprit systéma tique),但17世纪和18世纪的哲学是有区别的。17世纪的哲学更偏向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采取证明和演绎方法,即从一般的原理、概念和公理出发,推导出关于具体的知识。18世纪的哲学则采取了几乎相反的路径。这种观念在德国启蒙哲学中也有突出表现。[25]

理性主义法学派的观念和基本方法

德国启蒙运动有一个悠久的传统。[26]完成德国启蒙理念大众化的是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沃尔夫。启蒙时代按照自然科学的典范来社会科学的传统在德国也被广泛接受,斯宾诺莎最终促成了社会科学的数学化。后来,沃尔夫继承并推广了莱布尼茨哲学体系。[27]沃尔夫受到了黑格尔极高的评价,黑格尔高度赞扬他“方法的严谨性”,并称他为“德国的启蒙老师”,沃尔夫在德国的影响很大,他及其学生组成了一个“沃尔夫学派”。他的学生在各个领域都致力于推进理性法的方法。如1735年,沃尔夫的学生、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登首次提出要建立一门指导低级认识能力的科学。低级认识能力是指来自于人的感性认识能力,包括感受、想象、虚构以及一切含混的感觉和情感。他沿用希腊哲学家对“可感知的事物”和“可理解的事物”的区分,指出“可理解的事物”通过高级认识能力把握,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可感知的事物”则借助于低级认识能力,是“感性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莱布尼兹就强调,一般科学(scientia generalis)必须随着一般性特征(characteristica generalis)才能够发展起来。[28]

莱布尼茨-沃尔夫的学说对当时德国社会有深远的影响。理性法体系虽然是由普芬道夫开创的,但沃尔夫完成了这一体系的理论化。沃尔夫进一步将其推进到法学,建立了几何学法学方法。“无论是医生、法律家、传教士或外交官,甚至社交界的淑女们,都把‘言必称沃尔夫’作为。”[29]在这种思想氛围中,德国逐渐形成德国的理性法运动(Vernuftrecht)。

沃尔夫等人倡导以几何学的方法研究法学,找到法律大厦的理论基石。他发表了九卷著作:“以科学方法探讨自然法”(Jus naturae methodo scientifica petrachtatum)。[30]维阿克尔表述了沃尔夫的法学研究风格:

对从定理直至细小的全部法命题都做了毫无疏漏的论述,由此,他坚决排除了各种归纳性的和经验性的要素,从而使每一个命题都成为从各种终极性的高级概念出发、经过最为严密的推理程序得出的,并进而通过排除得到逻辑结果(logische Schulussfolgerungen),即排除命题中的矛盾之处,使其(体系)具有几何学证明一样的严密性。[31]

维阿克尔进一步到,与以往从权威性的文本中寻求结论的注释法学不同,沃尔夫把建立在最高命题上的各种综合性的、能够适应于整个体系的概念作为法学判断的最后依据,这种方法开创了后来的“构成法学(Konstruktionsjurisprudenz)”、“概念法学”的先河,对潘德克顿法学的产生有决定性的,它还提供了普鲁士邦法和德国民法典中的基本体系结构。[32]沃尔夫的法学思想实际上是来自当时流行于欧洲的“体系性(komopsotorisch)要素”,尤其是伽利略和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以及经由莱布尼茨的几何学方法。[33]

拉伦兹在《法学方法论》一书中,通过对萨维尼、普赫达(Puchta)、耶林等人使用的法学方法的论述,认为19世纪是概念法学(Begri)。

拉伦兹在《法学方法论》一书中,通过对萨维尼、普赫达(Puchta)、耶林等人使用的法学方法的论述,认为19世纪是概念法学(Begriffsjurisprudenz)的世纪。概念法学源于19世纪的普通法。它受法学派的影响,以“潘德克顿法学”为代表,以《学说汇纂》为其理论体系和概念术语的历史基础。概念法学的发端起于潘德克顿法学家普赫达。概念法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体系化思想(Systmgedanken)。它是自然法的遗产,同时也与德国的费希特、谢林探讨的观念论(Idealismus)有密切关系。体系化思想的观念是,通过意义的关联(Sinnzusammenhang),将多样性的事物统一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在对具体材料作的基础上,形成概念有机体。对于法学学科而言,要建立一个概念的金字塔。即有上位概念,也有下位概念,这些概念在内涵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概念金字塔”的基础上,普赫塔发展了“形式概念法学”(fomalen Begriffsjurisprudenz)[34].除普赫塔外,早期的耶林也是一个重要代表。

篇10

【关键词】 中学数学 概念 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42-01

目前的很多中学数学教师都认为:与其在概念教学中花费时间,不如教师多讲一些题,学生多做一些题,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就能够很自然的对概念进行理解,并掌握好概念。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概念教学只是一种过场,通常通过“一个定义,几项注意”的方式进行。其直接后果就是让学生缺乏扎实的数学基础,学生不能够对数学概念进行准确的理解,甚至使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 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现状分析

1.1 传统概念教学所取得的效果

虽然传统教学没有对概念教学进行重视,但是其仍然具有一定的成功性。在传统的概念教学中主要是基于文本,从三个方面对数学概念进行了讲解与分析:(1)对数学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即是对数学概念的内容和可能的实际意义进行了分析;(2)对数学概念的外延进行了强调,即是数学概念的适用条件和范围;(3)对有关概念进行了联系和相近概念进行了区别。这样的教学显得较为严谨扎实,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学量的知识,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进而对知识进行运用。

1.2 当前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是现在的教学都十分“重结果”,在对概念进行引入时,没有能够让学生对其必要性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而是直接给出数学概念,探究的意味不足,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兴趣,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概念时,没有对数学概念的实质进行真正的理解,数学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空中楼阁,题海战术则成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唯一捷径。这种学习方法是比较机械的,学生没有对数学概念形成自己的感悟,理解不深。

二是数学概念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比例失调。如今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花在数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上的时间基本上只占整个课堂的20%,而剩余的80%的时间基本都花在了习题训练上。这种“短、平、快”的战术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压缩,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但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去甚远。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迷失了方向。

2 加强中学数学概念探究教学的途径

2.1 有效的概念导入

有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在对概念进行导入时,一般情况下是对概念进行引进,然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接下来就是各种例题和练习,这样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巨大的考验,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特别是在概念教学这一个环节中,不能够给简单的给出定义,然后让学生去背诵、记忆,而应该重视对概念的导入,通过合理的导入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数学知识以及其他的各种知识都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很多东西都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认识。而义务教育阶段已经为学生们学习更加高深的数学知识提供了足够的基础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前期的学习为中学数学概念的引入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切入点。例如在导入对数的概念时可以这样教学:

先用幻灯片给出如下的几个式子:

8=5+3,10=5×2

5=8-3,2=5-3,5=10÷2,2=10÷5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式子,并从中观察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后,学生们得出这样的两个结论:(1)如果有两个数通过加(乘)法运算得到一个新的数,那么这两个数中的任何一个都可用这个新的数和另一个数通过原来运算的逆运算得出;(2)数的位置改变,其名称也随之改变。接着提问“透过对幻灯片所给的六个数学式子,谈谈对数学美有何认识?”通过这几个很简单的式子,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如下的几种:结构具有匀称、和谐之美,形式具有简洁之美。并让学生发现其中不美的地方,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出对数的概念。

2.2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教学是概念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都会忽略了这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如果这个环节能够把握好,那么不仅仅是对学生理解概念有更好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明白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这个概念。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应该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出问题串,帮助学生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还应该为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和时间来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对概念的形成过程有一个自己的认识。

例如,在讲授函数的图像时,为了强化学生的概念思维,通过设置对话框,教师可以自如地控制函数的图像,并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上机操作,自己变化地输入a,b,c的值,并仔细观察a,b,c变化时图像所发生的相应变化,进而探索出a,b,c对图像产生的影响,总结出规律。通过仔细的观察以及自主的讨论,加上教师的指导、点拨,学生就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能够重新建构知识,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

3 结语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了对数学概念的探究教学,只有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有了一个完整、正确、清晰的认识,他们才能够在学习其他的数学知识时更加的轻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