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范文
时间:2023-04-05 03:2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设问题情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
例如,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班级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学生的周围哪些物品中有角。在学生观察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能看到的物品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让同桌俩相互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黑板、国旗、桌子、课本、作业本、三角板、红领巾等,这些物品中都有角。然后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把探求新知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结合起来,启发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使学生在愉悦中尽情地学习。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的过程中,在巩固记忆5的乘法口诀时,可采用多形式对口令游戏,且师生共同打手势判断对否的方法。练习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组合形式进行对口令。如师生对口令,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对,然后让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也可采用男、女生互对,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等。对口令的过程中,师生要评判对口令是否正确。这样做,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融为一体,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与学生的全体参与相结合,使学生在多形式的互动中,训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且根据所学的知识迅速准确地回答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间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又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一节练习课,出示这样一道题:有2个长方形木框,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拼成一个图形,求它的周长。大家可以用实物操作一下,把周长指给同位看,再算一算。这样的操作会牢牢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课堂气氛轻松热烈,学生得到的结论既准确又全面。
篇2
一、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事业成功的起点和动力,是成就事业的沃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
"用字母表示数"(放录音)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以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作为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用字母表示数字的简明性和一般性,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
二、创设开放式情境,培养儿童思维的创造性
数学教学中使用的传统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针对该问题事先确定一个并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问题的设计也要保证其答案正确或者错误,并且正确答案是唯一确定的,我们称这类问题为"完整的"或"封闭"的问题。与之相对,我们称那些有多种正确答案的问题为"不完全"或"开放式"的问题,这类问题渗透在我们身边[3]。把问题情境开放化,就是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惟一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思维扩散性的目的 。 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工作既要面对全班又要兼顾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适应数学教学,开放的教学内容就能达到此目标。
因此,设计练习题时我没有片面追求题量,增加学生过重负担,而是营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我经常设计一些开放性习题,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的不唯一。
例如,前不久教学完工程问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项工程,单独做,甲要30天,乙要20天,丙要10天。"要求学生选择条件,补充问题,并进行计算,学生可尽自己的水平得出:
①甲乙合作几天完成?
②三人合作几天完成?
③三人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2?
④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程的3/4后,余下的由丙做,还需几天完成?
⑤丙先做3天,余下的工程甲乙合作,还需几天完成?
…………
这样开放性的习题,学生能自由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尽可能发挥其创造的潜能,并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哪个题,大多数学生能完成3道基本题,优秀生做了5道题,甚至有的学生又给自己出了2道题做。在练习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工程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而且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的开放。
开放题的核心是开放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思维的积极性、敏捷性、开放性、创造性。如在教学完百分率的应用以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题:把含糖20%的糖水改制成含糖30%的糖水,怎么办?引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高浓度的途径有:使糖水中的糖变多──加糖;使糖水中的水变少──蒸发水。由此可以引出两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到底要加多少糖或蒸发多少水呢?这题通过学生思考角度、思维方法的不同,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这些题都源自于学生生活,设在了新旧知识的增长点上,解决了优生与中、下生个性差异的矛盾,确保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各自知识水平和能力,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巩固新知的同时又为后继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教师的教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来进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并给予每个儿童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
三、创设直观性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体验数学的应用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演示等途径利用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探索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如教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时,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提问:"图上关于蝴蝶你看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它吗?"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思维也逐渐拓展、活跃起来了,有的观察,有的动手分白蝴蝶、黑蝴蝶,有的合作……最后通过四人小组上台汇报研究结果,找到了不同的方法:(1)点数出蝴蝶的总只数,有一个一个地数,也有两个两个地数的方式;(2)按群计数(左边8只,右边7只)后,算出总只数;(3)按颜色分类计数(白蝴蝶10只,黑蝴蝶5只)后,算出总只数。这样的探究,旨在使学生感受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并让学生体验和探究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 创设操作式情境,培养儿童思维的敏捷性
篇3
说起教学模式,可能有一些教师会感到困惑:难道像教学这样一种灵活多样的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有也固定模式吗?是的,教学作为人的心理――社会活动的确没有刻板的、固定的模式,但教学中存在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足以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地位。科学构建学生积极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这种模式就是好模式。好模式从哪里来?从教育教学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反复探索,多次总结,不断提高中来,我结合主体性教学法以及我校倡导学习的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和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利于我班学生参与的数学学科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一、精选数学趣题,创设问题情境
几次送教下乡,听课老师评课时说,乡下学生不爱发言,而我课上,数学不好的学生都好几次发言,他们评价我很有鼓动力,我说不是我有鼓动力,是我设计的问题具有鼓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觉得老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很有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开始积极思维,使思维处于活跃和兴奋状态,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重精选数学趣题,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在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唐诗宋词脍炙人口,演义传奇广为流传,还有一种民间算题,相信大学一定想知道是怎样算的。题目是这样的:“一笼兔一笼鸡,两笼并做一笼里,数头七十二,数腿一百七,猜一猜,多少兔子多少鸡?”讲勾股定理的应用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荷花问题”:湖静浪平之日天,荷花半尺出水面:忽来一阵狂风急,吹倒花儿水中偃,湖面之上不复见,入秋渔翁始发现;残花离根二尺遥,试问水深尺若干?学生兴趣一下子被激发,纷纷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考中。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把解决问题看成是学习数学的过程,合理地创设合科学生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主动建立重组,改造的发展,让学生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越过思维障碍,领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生喜欢老师用实例讲解数学知识,用电脑、大屏幕教学,把鲜活的生活背景与通俗的教学语言配合,能唤起学生对解决新问题需要的原有的策略,为学生积极思维做好准备。例如:在市场经济中,商家以各种形式以其优惠方式推销商品,商家真的会折本让利吗?面对商家的减价,你该怎样做?如果你是商店的经理,你该如何经营?电脑出示问题:某服装商场新进两种服装,搭配销售,一顾客购买时,要求两件都按相同的价格120元销售,经商场的经理按成本计算一件赢利10%,另一件亏损10%,你若是本商场的经理,这笔买卖你做还是不做?所设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刺激,他们很愿意了解市场的买卖与经营,故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渗透学以致用的数学思想。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我所谈的做法,目的在于抛砖引玉。数学本身就是永远学不完而又充满吸引力的科学,今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会在主体化教学的天地中,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我会时刻用自己的座右铭鞭策自己,那就是:
一支粉笔绘华夏,
两袖清风寄深情,
三尽讲台寻雅趣,
篇4
【关键词】物理 问题 情境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它比在现成问题下寻求解决的方法更需要创造性思维,因此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任何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遗憾的是许多教师认为创设问题的情境及其教学很难操作。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以实验探究为背景创设情境,从矛盾中产生问题
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完成探究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创设实验情境,物理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实验方法,巧妙地安排新异有趣的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寓教于乐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动力,主动探索。例如:在“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的教学中,在倒置的漏斗中放一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观察乒乓球是否下落。在未做实验之前,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球会下落,理由是因为球受重力的作用。实验结果,球不仅没有下落,还被吸贴在漏斗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现象既出乎学生的意料,又会使他们感受到实验的重要性,迫切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的这种好胜心理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得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
二、以生活事件与经验为背景创设情境,从好奇中产生问题
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到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生活事件,形成了物理学习的前概念和相应的认知结构,其中有许多与自己前概念和认知结构相矛盾的体验和相应的问题,恰好能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例如:在学习电磁波时,可以请使用过微波炉或家庭有微波炉的学生交流使用微波炉的体会与经验,并要求学生提出有关微波炉的问题。学生会提出有关微波炉的许多问题:如用微波炉热饭菜为什么那样快捷?用微波炉热鸡蛋为什么会炸?热食物时为什么要用玻璃或塑料的容器盛放?微波炉的内壁为什么都是金属的?等。利用学生的生活事件或经验来引发学生自我发现问题的情境,要注意:一是要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教学素材;二是尽可能让学生发散性地提出相关问题;三是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与筛选,选择切合教学要求的问题来进行教学,而并不是刻意追求解决所有问题。
三、以科学模拟研究为背景创设情境,从研究中产生问题
学生学习物理与科学家研究物理是有区别的。中学生学习物理主要是通过学习前人发现的物理知识来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学习物理可以采用科学模拟研究的方法。利用这种模拟物理学家研究来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以研究者的角色进入学习,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逐步了解物理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中有一个活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模拟研究的情境:对古代学者关于物体运动的观点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勇于质疑,把问题归结到“物体运动的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课题上来,如物体运动情况通过观察什么来比较?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即先把其他变量置为“恒定”,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应当指出,学生的模拟研究并不等同于严格意义的科学研究,它更多地体现为探究的兴趣与过程,保持和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因此,利用科学模拟研究来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并进行物理学习,要设法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角色让给学生,教师不要包办;同时要注意不要拘泥于前人原始研究过程,而是要根据教学要求有选择地加以利用。
四、以知识应用为背景创设情境,从实践中产生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一些以科技知识应用为背景,将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电磁铁”这一节时,可以播放关于磁悬浮列车的有关视频介绍: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没有车轮的陆上无接触式有轨交通工具,时速可达500公里。它的结合能是利用常导或超导电磁铁与感应磁场之间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面或下面,作无摩擦的运行,从而克服了传统列车车轨粘着限制、机械噪声和磨损等问题,并且具有启动、停车快和爬坡能力强等优点。看完短片后学生自然会产生如下疑问:1.为什么这种车没有车轮?2.为什么时速可达到500公里?3.电磁铁是什么?根据学生的问题自然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篇5
一、提出的问题要有深刻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能反映出概念的本质、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揭示数学知识的规律性。学生不能只是回答对或错,而是要经过思考才能答出。例如:在讲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提出P(A+B)=P(A)+P(B),P(AB)=P(A)P(B),在什么条件下使用这两个公式?学生经过思考弄清楚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的本质区别,正确区分A+B与AB两个事件的不同,从而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的应用条件。
二、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要想让学生积极思考,必须创设思考的情境,把握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导其纵深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例如:对指数较大的数进行运算时,常可以取对数进行运算。用一张报纸对折30次,请想一想,这叠报纸大概有多厚?学生们估计厚度至多不会超过几米,老师却说可能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于是师生一起来探讨。
设一张报纸厚度为0.1毫米,则对折30次的厚度为h=0.1230(毫米)。取对数得lgh=lg0.1+30lg2=-1+30×0.3010=8.0300,所以h≈108毫米=105米>8844.43米。由此可知,这样对折的结果,其厚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现为8844.43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震撼,错觉是由直觉思维造成的,但事实胜于雄辩。使学生感到很多数学现象必须通过严谨的推理、运算,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三、提出的问题应有开放性,积极引导学生探究
开放性发问,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法,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提出条件或结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和某些实际生活的问题,或者对课堂中某些问题适当加以延伸拓广,条件和结论都不是固定的是可变的,解答该问题需要学生去思考、分析、尝试、猜想、论证,极具有探索性。
例如,已知a
变题1:若a
变题2:若a>1,是否存在整数b,使(a+b)/(1+ab)>1成立,若存在,求出b的值(若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我们还可以把变题1,变题2中的“整数”变为“实数”,不是又出现了两个变题吗?因此,在数学过程中选择一些开放性题或进行开放式教学都是有必要的。
四、提出的问题应符合学生最近的发展区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他们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已有观念和意识,往往用以解释和接纳新的概念和方法。此时,教师若把教学内容能动地进行加工,提出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则能起到诱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双曲线的定义,“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时,若仅满足对定义文字上的理解,学生的认知只停留在第一发展水平,为了向认知的第二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过渡,可以将以下问题作为知识的“增长点”进行设疑:
1.将“等于”换为“小于”,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2.将“等于”换为“大于”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3.将“绝对值”去掉,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4.将“常数”变为“零”,则动点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这样多层次的设疑,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观察分析的过程中,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当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时,学生的思维兴奋点达到了,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学生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五、提出的问题要具体化、生活化
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正方体、等边圆柱、球的表面积相同,其体积分别为V1,V2,V3,试笔较他们的大小关系。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进行推理论证,但感觉很烦,基础差的同学基本上就放弃了,若我们就此只教会学生推理论证,所有的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1.气球为什么成球形,而不是正方形或圆柱形?2.人吃饱了饭,肚子是变圆还是便方?至此学生已经知道了答案,V1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3—0077—01
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陶冶情操,拓宽解题思路。
一、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
悬念式问题情境是指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使学生欲答不能并且迫切要求得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悬念,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加强记忆。
比如,教学“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时,引出抛物线的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抛物线”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定义从字面上看不一样,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此问题问得新奇,课本中又无解释,这自然激发了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质疑式问题情境
疑问是发现问题的信号,解决问题的前提,形成创新思维的起点。质疑式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用一种新颖的、充满睿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力求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仔细判断发现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比如,教学“等可能事件概率”时,我结合学校各班参加的大型文艺活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演出要抽签,而在抽签时有先有后,这样对每个班是否公平?”这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学生一直不明白的问题,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带着这个疑问,我又提出了一个相对浅显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四张奖券中的一张有奖,让四个人先后抽取,他们中奖的概率是否相同,这样对每个人是否公平?”人数相对较少,便于学生计算。学生讨论时,我再给以引导,学生很快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同时也对“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
教学时适当创设矛盾式的“问题场”,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认知产生矛盾冲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索,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进而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
比如,教学“函数y=Asin(ωx+Φ)+k 的图象”时,先让学生用五点作图法,画出它的图象。在研究其与函数y=sinx 的图象的关系后,就一个具体的函数提出问题:函数y=sin(2x+■)的图象可由函数y=sin2x 的图象进行何种变换得到?这使不少学生得到“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的错误结论。这时,我故意沉默不语,形成空白时空,使学生产生疑惑,他们自然会重新检讨思维过程,检验所得结论。
四、创设递进式问题情境
篇7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
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篇8
关键词: 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教学作用 生物学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了一个观点:“提问”是教师的事,学生只要跟着“答”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方法死板,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逐渐下降,甚至学习效率降低。新课程要求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问题的讨论者和问题的最终解决者。要达到以上要求必须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我就生物学问题的类型,如何创设生物学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生物教学作用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生物学问题的类型
1.是什么的问题。
这种问题主要用指证事实的方式提出,属于简单、思考性较低的问题。对促进学生的记忆作用较大,为理解和应用提供基础。例如:蚕豆种子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结构?血液循环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血细胞分别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2.为什么的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是以探讨机理、追根溯源的方式提出的。它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对象,发展智能有较大的作用。例如为什么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土壤为什么需要耕肥作物才长得好?为什么人的关节这样灵活牢固?为什么煤气中毒会使人窒息?
3.怎么样的问题。
主要是采用对过程进行探究的方式提出,它要求学生弄清结论是怎样得出的,从单个事实怎样提出概括,一个过程是怎样产生、怎样运行的?属于较高层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对学生影响也较大。例如探究性的问题:怎样通过实验证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怎样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氧气是怎样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等等。
当然,三类问题界线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问题的性质会发生变化。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1.利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能亲身经历的比较关心的生活原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作用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提出若干问题。为什么树阴下比较凉爽,清新?绿色植物除了有制造氧气的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根据学生提出的种种有关绿色植物的问题,我通过同学的补充、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出绿色植物的功能。我通过补充,引导,作出总结性评价。此时我追问:一般校园围墙的四周都要种上高大的树木,除了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外,还有什么作用吗?我引导学生设想,假如没有树木,校园周围的机动车声音,工厂里的机器声音还有周围的灰尘会怎样呢?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绿色植物的降尘除噪的作用。还有日常生活中,养鱼为什么要经常换水?为什么经常锻炼的人不容易疲劳,精神状态好?为什么真空包装好的食物不容易变质?等等。
2.通过实验演示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具有真实、客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创设在生物学教学中广泛应用。比如:在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时,可准备三个不漏气的干燥的透明塑料袋,其中一个套在带有叶的枝条上;另一个套在一段去掉叶的枝条上;第三个是空的。三个塑料袋的袋口扎紧。将它们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三个塑料袋的内壁上是否有水珠。比较实验现象,学生马上会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第一个塑料袋内壁有水珠?水珠从哪里来的?怎么出来的?为什么其他两个塑料袋内壁没有水珠?等等。
3.通过比较分析,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观察生物标本、实物、模型、幻灯片、录像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探究比较。例如:观察鸟类骨骼标本,图片等进行对比,推理和讨论,来探究鸟类的生活习性和适行的形态结构上的特征。在教学鲫鱼适于在水中游泳的特征时,我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观察一条鲫鱼,小组分别固定不同的鳍。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同的鱼鳍有不同的功能。再例如,在讲授《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几段录像: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及落地、起飞;《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背风筝冲向敌人。学生们看着翱翔的鸟儿,肯定有很多美好的愿望和梦想。关翔这个看似平常却又不简单的动作,同学们知道鸟类是如何完成艰难地飞行的吗?鸟类到底有哪些结构上的特点和飞翔相关呢?飞行的动力来自哪里呢?身体里有没有像鱼鳔那样的结构?人为什么不能飞行?等等。通过将鸟类和其他动物进行比较分析,学生有了提问的意识,思维活动势必会增强,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生物教学作用
1.“创设问题情境”的生物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问题是激发思维的火花,它促使人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生物学教学,并通过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应用和综合。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展现生物知识的发生过程,领悟科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科学素养。比如“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这部分内容涉及面较广,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先讲环境因素的概念、种类,接着讲不同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最后练习巩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列举许多事实,可能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自己提出什么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分哪几类?这些因素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担任着什么角色?这些因素相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由“要我知道”转化为“我要知道”。由“学会了”转化为“会学了”。这样,把本来教师要讲的内容,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学生由“苦学”变成“乐学”,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而教师及时地给学生以激励、点拨、引导,主要起着“领路人”的作用。
2.创设问题情境的生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离不开探究性的学习。有些专家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一种本能。一个六个月的小孩一张报纸能玩半小时。为什么?这是一个半岁的小孩的天生的探究性学习。他在学习、探究、摸索……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明白科学是什么;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终身学习。比如在上激素调节这堂课时,我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出问题:有的人为什么得糖尿病?作出假设: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如果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导致实验不能实施可以作资料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胰岛素的缺乏可导致糖尿病。这样由学生亲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科学结论。这种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始的探究式学习,从形式到内容都在训练培养着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
3.“创设问题情景”的生物教学,有助于教育观转变、能力培养,以及情感目标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中学生物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全社会公民的生物学素质,要着重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生物问题情境为媒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让他们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这样,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有助于情感目标与人文精神的体现,诸如学习兴趣,合作精神,探求知识的欲望,知难而进的意志,标新立异、独立思考、勇于反思、联系实际、敢于创新的精神。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课堂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问题偏离了学科本体。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少数学生因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综合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比较薄弱,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感到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种情况如果不引起教师的重视,两极分化将愈来愈严重,这就与新课程的精神相悖。遇到这种情况,我就采取放慢教学进度;在容易产生分歧和不同理解层面的关键处因势利导,及时提醒和点拨,使他们不掉队,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班级里成立帮困小组,激发优秀生的潜能,与学困生结对帮扶,给学困生更多的关爱。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品尝成功的喜悦。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讨论者和最终解决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活动者和实践者。
篇9
一、主题与背景
“疑”是思维的开端,古人说:“学则须疑,疑则有问”,疑问是发现之母,是创新思维的火花,是追求进步的强大动力。“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但是中学生受生理、心理、知识水平和社会经历等等的限制,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善于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需要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问题的一步步展开中进行学习,留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这是落实新课程的设计思路,真正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的基本要求。
二、情景描述
【场景1】
在《氯气》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预先埋伏的压缩氯气钢瓶。霎时间,在长约六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毫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来,先是咳嗽,继而喘息,有的拼命挣扎,有的口吐黄液慢慢躺倒。德军共施放氯气18万公斤,使协约国1.5万人中毒,5000人死亡,这就是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化学战。从此,化学战作为最邪恶的战争被写入了人类战争的史册。接着笔者提问:这些说明氯气有哪些性质?怎样防止氯气中毒?这样巧设引言,将学生饶有兴趣地引到氯气的性质学习上来。
【场景2】
在《原电池》的教学中,笔者先按照以下步骤演示实验:
(1)用一个干电池接电流计,指针为什么偏转?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有何关系?
(2)用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平行地浸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
(3)用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贴在一起浸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为什么铜片上有气泡?
(4)用一根石墨棒和一块锌片贴在一起浸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
(5)在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计,检验电子的通过以及判断电极的名称。
随着实验的开展和深入,创设下列问题情境:
(1)电子为什么从锌片流向铜片?
(2)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两极各发生了什么反应?
(3)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分析原电池是一种什么样的装置?
课堂的最后又联系实际来创设下列问题情境:
(1)请观察教室的铁皮门上,什么地方出现了锈斑?为什么?
(2)我们学校门口立在地上的铁柱(用来禁止外来车辆乱停放)在什么部位最容易生锈?能否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
(3)家中炒过咸菜的普通铁锅未洗干净,次日就会出现锈斑(或者切过咸菜的菜刀容易生锈),这是为什么?
【场景3】
《乙酸》一节中,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若直接给出乙酸、乙醇的断键方式,要求学生去记、去背,效果不一定好,而且在学生心中没有说服力,难以融会贯通。笔者创设以下一系列的递进式问题情境,力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酯化反应机理:
1.结合实际和反应事实,比较CH3COOH、CH3CH2OH中各种氢原子的反应活性;
2.由问题1的结论以及酯化反应的定义得出CH3COOH与CH3CH2OH反应生成水的几种断键方式;
3.这几种不同的断键方式的关键是氢离子的来源,如何确定氢离子的来源?
……
三、问题讨论
(一)什么时候最适宜创设问题情境
场景1利用引人入胜的化学战争相关资料,以提出问题的方法导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产生问题,引发思考,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有很大的作用,同时给学生留下悬念,为讲授新课埋下伏笔。这被称为引入式问题情境。
但是,引入式情境可以说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真正将主要知识落实,最关键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主要知识点创设即时性问题情境,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场景3在讲到酯化反应机理这个重要知识点时,适时地创设问题,学生对几种不同的断键方式进行讨论,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好奇之火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落实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学生课余的复习与预习是很重要的,所以如何让学生以较大的热情投入课余学习是教师要认真研究的。当前学生用很多时间忙于完成作业,沉浸于题海中。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结束之际,积极创设悬念性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探讨,是提高课余学习热情的有力手段。综上所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课堂的每时每刻,只是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作用。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引入式的问题情境和悬念性的问题情境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即时性的问题情境具有更大的持久性和实效性,这也是教师实施情境教学的核心所在。
(二)用什么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
1.利用化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质疑的兴趣
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信息,因此利用实验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感性信息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例如场景2,在一系列的化学演示实验中,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感性信息,内心深处渴望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得到实质性的解释。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究事物发展的内因,帮助学生寻找新知识去解决心中的疑难问题,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最终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兴趣。
篇10
关键词: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教学方法
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通过物理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得发展。要求学生能从物理的角度发现问题,并能理解问题。”然而,从中学物理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过多地关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展现,更别说会有问题意识。如果想打开学生问题意识的大门,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
展。究竟怎样才能通过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首先,物理问题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学以致用,让他们知道学习物理的实用性。如此一来,学生更加喜欢探究未知问题,想法解决问题,以至于活用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物理之所以是一门自然科学,是因为它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老师在问题引入时要注意素材的选择要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就像讲“滑动摩擦力”的时候,生活素材可以这样选择:“你们捉过黄鳝和泥鳅吗?”“好捉吗?”“怎样才能捉住?”一系列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问题;再通过对比螺丝上
两个螺母之间有无弹簧垫圈时旋下螺丝的难易,引发学生思考摩
擦力的大小与接触物体间正压力的关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明白螺丝间加弹簧垫圈的现实意义。
其次,可以通过挖掘物理学史中的人文内涵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借助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介绍物理学史,促使学生认识到:几乎所有的物理重大发现都起始于困难和疑问,正因为科学家们的执著和坚持才成就了伟大的发现和创造。如,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呢?首先是有疑问,带着疑问,牛顿通过计算与实验等一系列解决方法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另一位我们熟悉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凭借奥斯特的“电生磁现象”发问:“磁能否生电?”带着这个问题,他不畏艰苦,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寻得了“电磁感应现象”,由此还发明了常用的发电机。
再次,可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有些物理概念和物理问题比较抽象,在生活中没法看到,在中学物理实验室也无法实验演示,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物理过程再现,变得形象化。如,在讲授简谐运动时,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弹簧振子的理想化模型,在课堂教学中既可进行动态演示,亦可对任何时刻振子振动的位置进行
细化分析。另外,还有一些实验,如,宏观的天体运动、微观的布朗运动、原子结构组成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等,都可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再现,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最后,还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实验和辩论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问题意识。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辩论又是一种锻炼学生设问水平和思辨
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比如,探究通电螺旋管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以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过程、操作事项,通过小组内部讨论和小组间的辩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共同学习的融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