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范文
时间:2023-03-29 14:1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情境创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通过“情境”的设置,唤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写作的冲动,从而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关键词】
情境 唤醒 体验
作为一线的教师常常遇见学生为写作而苦恼。学生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往往也是生编硬套、脱离生活实际。这种状况的出现与目前作文的教学的现状不无关系。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迫切需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关注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笔者从教学实践来看,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条不错的选择。创设生活情境是指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教师通过设置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回忆,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写作的冲动,从而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一、创设情境,唤醒生活体验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之中处处有景,处处生情。然而生活就像璞玉,如果不经过雕琢是很难体验其精彩的。如果不教给学生方法,他们也很难在生活的海洋中淘到写作的金沙。在作文指导课上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生活,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他们以从容不迫的心态去领略生活的多姿多彩,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例如指导学生写作《成长的烦恼》时,在学生的头脑中“烦恼”是抽象的。于是我创设情境:“烦恼可能是与弟弟妹妹发生冲突时,感觉父母处理欠公平,或者感觉自己受到冷落;可能是与伙伴发生矛盾;可能是父母不民主,不能理解孩子,致使合理要求被拒绝,自己的愿望达不到;可能是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做错了事情而被父母或老师责骂;可能是被别人冤枉;可能是因自身的缺陷而痛苦;可能是遇见不讲理的人而受委屈……”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有学生写道:“个子矮小,引来很多人的嘲笑。就连四五年级的家伙都称呼‘小个儿’‘小不点’‘小矮子’,叫我情何以堪。被大人嘲笑也就算了,被比我小的人嘲笑,那真是伤不起呀。每当被嘲笑后,我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所以遇见高个我总是能躲就躲,敬而远之。实在躲不过去,也是低头走路。……”以为有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的生活感受被唤醒了,所以写出最真实的感受。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二、创设情境,放大生活真实
作文离不开生活,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世界,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就是用各种方式着力突破作文的自闭性,让学生主动走进生活,去听“风声雨声读书声”,去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怎样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学生不经过培训是很难做好的。创设情境就是给学生搭建舞台,让学生聚焦生活的真实,教师以具体的实例告诉学生怎样从生活中获得素材。通过创设的情境作为实例“解剖”生活,学生有了范例,掌握了观察、体验的方法,再推广开去,把生活变成写作素材,积累到头脑中,积累到写作实践中。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抬头一看,夜空中一轮明月像洁白的大玉盘,满天的繁星熠熠生辉。”显然,这样的语句是学生的随意发挥,他并不理解生活,应该是“”月朗星稀“”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并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需要新、旧经验,需要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适宜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重温旧经验、获得新经验,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信息,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从而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适宜的情境还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三、创设情境,迁移生活感受
篇2
【关键词】素质教育 美术教育 情境 情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9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美术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确立。而加强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已成为推进美术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中之重。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这些都说明了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那麽我们应如何去抓住情感这一要素投入到教学中去呢?只有当教师设身处地从学生出发,去驾驭教材,设计课堂活动,才能在课堂上变孤掌难鸣为一拍即合,使师生之间的情感顿时交融起来。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交融的教学环境,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在《烈女传 母仪》中,就有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情境教学的事例记载。恰当的运用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制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在美术课本中,将图片和音乐有机结合起来,即可作用于人的眼睛,感染观者心灵;又可作用于耳朵,陶冶情操。例如《中国古代山水画》一文中,让学生观赏山水画图片的同时,放一首《高山流水》的曲子,那含蓄、古朴的音乐渗透到画面当中,使意境更加悠深,加深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创造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体验到欣赏美术作品的精神。绘画语言和音乐语言的结合,触发了学生心灵与艺术作品的共鸣。
2.教学中,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
古人云:“亲其师,乐其言,而信其道”。艺术教育的本身是情感教育,只有通过充满情感的艺术形象,用真情去打动学生,使其感之以形,动之以情,然后才能晓之以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当中,与其共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学生们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
3.设计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色彩的表现力》一课时,并没有先讲色彩的有关理论。我把事先制作好的50张色彩卡片出示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拼合。例如春、夏、秋、冬如何用颜色去表现;酸、甜、苦、辣的感觉如何去拼等等。这样以来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竞相尝试,并让其他同学做出讲评,很自然的导入新课当中,基本理论贯穿其中,也得到了基本落实,并且这样的活动效应贯穿了活动的整个过程。
4.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美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例如,讲《版面设计》一课时,我先在课间时间带学生去观察其他班级黑板报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创作设计的欲望和兴趣。课上我又讲解版面设计的方法步骤及主要构成形式,这样学习起理论来学生们听得更认真,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激趣
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会大为提高,教学效果会明显改善。因而,使知识的传递融入和谐情感之中;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则尤为重要,这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1.运用直观演示,激发学生情趣。
课堂上的演示,具有直观性和启迪性,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许多美术作品如彩墨画,如果一味的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模仿其表面效果,学生反而会感到困难,极易产生厌倦情绪。在讲到《彩墨画》一课时,我用事先备好的高丽纸和颜色当场作画。通过勾勒、上彩、泼墨、点彩等几个步骤和几种手法,将作品中的美妙色彩自然流淌地表现了出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模仿力,又增强了学生上美术课的兴趣。
2.运用竞赛式教学,激发学生情趣。
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渲染课堂气氛。在一次折纸课上,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白卡纸,宣布“我们今天来个折纸比赛,看谁折的飞机载重最大,最简练”。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并且竞赛活动秩序井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想象式教学,激发学生情趣。
让学生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独自去想、去创造,然后教师稍加点拨,收效显著。在剪纸课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的发挥想象力,大胆构思,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这样在培养了学生情趣的基础上,又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4.设计课下作业,诱发学生兴趣。
篇3
一、创设情境,注重教学的情感性、直观性 ,引起探究的欲望
多媒体是由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等作用于人的各种感官媒体组成,它是创设情境的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如在讲初一下册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这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一期栏目,一位年轻人因冲动而杀人的案例。引导同学们讨论、分析案例,让同学们走进法律。当同学们为这位年轻人判刑惋惜时,在无形之中意识到法不可违,感受法律的威严。我又通过 “ 出谋划策 ” 阶段,让同学们假设在犯罪发生前,这位年轻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预防违法犯罪?同学们在讨论发言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将犯罪防患于未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沉浸在同情、惋惜的情境中,积极地讨论发言。他们在无形之中提高了法律意识,遵纪守法,防微杜渐,也留下深深的启示,达到教学目标。
二、再现情境,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谛,提升道德情操
中外教育名家的经验启示我们: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在教学中我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做到知行统一。例如,在讲述初二的内容如“人格尊严”、“财产所有权”等内容时,教师只讲课文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在上课时播放视频《今日说法》相关案例片断,让学生亲自感受,如身临其景,再配以教师具体的讲解。学生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注意力很集中,学习积极性也很高。视频情境为学生再现了事实,提供了感性材料,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智能的发展,懂得如何尊重人,如何在维护别人的合法权益时,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解决继承问题。再如汶川地震的视频资料教学使学生们深切感受到大灾无情人有情,他们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并深深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强大与不屈,他们一次次地流泪,一次次的痛心,但他们也看到了一个最经得起考验、最有希望、坚不可摧的伟大民族。多难兴邦也让学生们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通过这些情境,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提升了他们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这也是我们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巧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积极探究,树立正确态度
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巧用案例,做到精心设计,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多想,使之入境。如在讲授《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时,我就运用这样一个案例来创设问题情境:初中生小明、小军和小芳经常一起在网络游戏中联手打杀。由于长时间泡在网上,他们很快便壤中羞涩了,于是决定在现实社会中冒一次险。他们在一个漆黑的深夜来到一家废品收购站,抢劫看门的老头,遭到反抗后,竟然像玩游戏一样痛下杀手,将老人当场打伤。抢走一百多元钱后,若无其事地返回网吧继续玩游戏,直到被警方逮捕才如梦初醒。问题1:上述案例中的三位初中生的结局会怎样? 问题2:他们受到了哪些不良诱惑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问题3:对你有什么启示?通过设置这些问题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帮助同龄人出主意,想办法,联系自身,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成为一个学法、知法、守法的中学生。
四、创设探究情境,解决问题,引导探究要注意的方面
篇4
情境教学的实效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导”,这种“导”决不是对课堂教学的绝对操纵,它应该给学生的自主发展留出空间,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行为,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所授内容的理解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学生对教师行为所做的各种积极的反应,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的同时,也要注重思维空间的创设,让学生通过情境,能够有所想,有所悟,真正体现出情境教学的价值。在情境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尝试从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创设引发思维的空间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保证学生对该情境的内容有一定的体验,才能使情境内容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感受,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进行情境创设。陶行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教学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没有生活的教育,是理论的空谈,而教育不能应用于实践,则是失败的教育。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也说:“教育即生活,是经验的继续改造。”学习无外乎就是经验的再习得,而经验来自生活,情境设计必须结合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才能使学生有所体悟,从而在教师的协助下,自行完成知识的建构。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宪法》内容,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在某次公开课上,有教师在开课伊始,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找几位学生表演宪法地位之争的小品,虽然小品的表演活跃了气氛,使课堂一下子充满了激情,但是在为什么说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探讨环节中,学生们的表现却很茫然,反应快的学生除了翻阅教材,并没有自己的观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相关的个体经验,对宪法相关知识不知道或者知之甚少,无法进入相关的知识探讨环节。
2.渗透教材的关键知识点,强化预习的效果。课堂学习不是绝对的自学,但自学能力却是学习能力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我们知道,学习不外乎就是经验的再习得。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但从教育的功能上看,学生的学习不可能事事从直接经验开始,所以间接经验的学习形式仍是主要的。间接经验的习得没有感性认识的环境,需要学生对即将探索的知识领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所体悟,从而激起学生对进一步的知识深化产生积极的思维动力。在上述情境设计的案例中,在学生没有相关的个体经验的情况下,就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之前,强化预习的质量,经过仔细预习的学生,对情境探究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再结合本情境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深入探究,效果就会完全不同。
二、创设拓展思维的空间
在学习能力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能力,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创设引发学生不断深入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拓展思维的一个关键,就是教师要善于设疑,巧于设疑,于无疑处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这就是说,教师要善问,不能信口乱问,形式呆板,要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和递进性,并在情境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各种发现,不要轻意下定论,否则,不仅不能达到拓展思维的目的,相反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恶,思维受到抑制。
这里,我们仍以上述宪法内容的教学为例。如果授课教师仅仅就宪法地位之争作结论,不再深入探究下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但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仍然是浅显的,就好像过眼烟云,不求甚解,最理想的结果也不过是靠硬性记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实在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
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宪法地位之争的基础上,继续设疑: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大法?你怎样理解宪法中的相关规定?这些相关规定说明了什么?宪法的地位给了你什么启示等等的层层递进式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同一情境的不断深入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理出本课的知识脉络,对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提升,而通过学生自行建构出来的知识,不仅容易被理解,也对其今后的学习起到了示范作用,长此以往,必将能够促使学生养成和提高拓展思维的习惯与能力。
三、创设创新思维的空间
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既包括多角度分析,也包括逆向思维,质疑问难,在进行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相应地处理。
创新思维与拓展思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拓展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思想火花,正是在不断地拓展思维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不断地涌现出智慧的闪光点。
在上述情境中,教师可采取两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一,可不由教师指定情境内容,而是由学生根据教材的要求,自行排演小品,有意地留出一定的创新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宪法的理解情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创造性地进行编排和演出,效果要优于教师预先设定任务;其二,在进行拓展思维问题设疑时,要多设置一些能够引发学生进行多维向思考的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难得可贵的种种创造性思想。此外,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比如,在谈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问题时,教师设疑:如果没有宪法,这个国家会怎样?宪法为什么要规定国家的根本问题?如果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不是在宪法中体现出来,结果又将如何?这类能够引发学生逆向思考的问题,会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而在进行宪法内容分析时,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宪法为什么要将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主要内容?这些基本权利的保障要依靠哪些力量?引导学生从公民的身份和地位、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及法律的执行部门即国家机构等方面进行多向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当然,这样做对教师本人的学识和能力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要求教师对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要作适当地引导。
篇5
【关键词】创新;音乐课堂;情境;引导;交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任之一。本文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入手,通过“创设情境,激感”等方法的运用,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作了初步的阐述。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纲要为当今信息时代和新的世纪吹响了教育改革的号角,使我们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充分认识“科技兴教”是改革的主流,认识到教育与科技、信息相结合是创新、推动教育不断前进的主要途径。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多媒体电教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课室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建构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体现教学的生命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齐佩尔说:“人类需要科学表达外界,也需要艺术表现内心的感情,音乐是最能直接表达人类的感情的,它不需要任何媒介,比语言更为直接。”《音乐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音乐教学要突出以美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特点。小学音乐课是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艺术课之一,它伴随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不仅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而且要在音乐课中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的欣赏音乐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创造美、创造世界的思想情感。
小学的音乐欣赏课,是以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为前提,以“情”与“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旋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感受、体验音乐美的所在,进一步陶冶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我们音乐教学的目标。下面我以音乐欣赏课中的点滴体会,谈谈欣赏中如何创设情境,激感,通过音乐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创奇境,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从现代教育理论可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感、气质、性格、思想、世界观、认知方式)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情感,它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因为人的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需要促进动机的形成,激发兴趣的产生,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音乐情感正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的主要因素。根据以上的理论基础,在音乐课中首先是激发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情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设计师、建筑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既顾及音乐知识体系,又顾及学生的个性心理需要的课堂学习舞台,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展现自己的个性。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运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精心创设教学奇境,使课堂导入巧妙自然。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精彩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如欣赏二年级《动物狂欢节》一课时,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调作好开场白,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设计的场景。“同学们,从岳林中心小学开往森林王国的汽车马上就要出发了。”让同学们随着音乐律动进入教室,这时我采用多媒体营造了强烈的森林气氛,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美丽、神奇的大森林,许多动物在迎接他们,还有漂亮的“蝴蝶姐姐”翩翩起舞的飞出,高唱着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心,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听辨各种动物的叫声,并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虽然没有看见真实的动物,但他们能通过音乐感受到狮子的威武神气和大象的憨态可掬。这样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的需要,刺激了同学们的求知欲,达到培养同学们学习兴趣的目的。
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在听辨和模仿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线条来表示狮子的吼声,用声线来模仿狮子的吼叫声,这时同学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模仿的能力。有的同学表现出象只威风凛凛的狮子;有的象只温柔可爱的小狮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课的第一锤就敲到同学们的心坎上,激发学习的需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不仅为教学的下一个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趣。
2. 创意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不仅充分钻研教材,而且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都有好胜、好奇、好动的特点,并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加倍爱护学生的语言和行动,引导学生的耐心观察、思考和探索,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为学生创造一切有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 通过游戏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如《快乐的小熊猫》这一欣赏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内容与生动有趣的游戏相结合,创设竞赛的情境,使学生在充满童趣、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在课中利用多媒体的形、色、声并具的功能,设计了“快乐动物园”,将竞赛题目影藏在每个动物身上,由学生自由点击喜爱的动物,学生分组或个人来回答问题的竞赛。这种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在学习中陶冶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迎接生活的挑战,承受挫折困难。养成学生积极开动思维的好习惯,增强竞争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 交流学习,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一问多解时的交流学习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的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有直接的关系,他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思路开阔。如音乐描绘了什么?塑造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学生从初步的感受音乐上升到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入一种愉悦宽松的思维境界,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畅所欲言,在《快乐的小熊猫》一课引子部分,充分发挥了发散性思维的作用,有的学生说引子音乐描绘了早晨森林苏醒的情景,也有的学生说动物们都高兴的看着小熊猫想:它这么早干什么去?同学们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互动,形成立体的交换的思维网络。在欣赏完曲子结尾部分时叫小组讨论:小熊猫挑水后会干什么?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在音乐的陶冶中小朋友学会了创造,学会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自我。
3. 设动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挖掘以趣激学的方法,把现代化教学工具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再现教材的情境,巧设参与活动的情境,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机会,通过成功的学习塑造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设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学习中动手、动脑、动口。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的直观性思维、外延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进一步塑造(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1 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是迈进音乐殿堂的钥匙,是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改善思维方式的重要环节。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使其增强对作品的理解、感知。学生在欣赏《小青蛙》时,我采用幻灯片教学: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频上分别出现了美丽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的面对暴风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劳动在湖面上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动物是他们最喜爱的,尤其是小青蛙,所以,同学们是晃头、蹦跳,栩栩如生,把他们的童贞尽情地表达出来。又根据音乐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音色的变化完整的展现了故事的起源、经过和结果,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从而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主动学习,志在创造
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在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活泼、自信、开朗的品格。在一年级《玩具兵进行曲》欣赏课中,学生自由创作、即兴表演的意识被激活,学生的思维也因为对音乐的情感而活跃起来。我抓住这个时机,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好铺垫。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创造、即兴表演了玩具兵大巡游。由学生自己扮演玩具兵,在音乐和情境的渲染下,同学们也合着音乐,情绪高涨、全身投入的为玩具兵伴奏、表演:有的同学趾高气扬的走,有的相互摔跤、、、、、、这些都表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感知音乐的内涵,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
4. 设问境,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以个体积极性的充分体现。在教学中巧设问题,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自由创造,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6
关键词:生活味;数学味;有效融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这一理念带来了情境的“生活味”。具有“生活味”的情境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然而,在强调“生活味”情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防止另一种倾向,即教师对数学本质的关注正在逐渐减少,情境的“数学味”正变得越来越淡。如果把“生活味”和“数学味”看作“创设情境”这道菜肴的两种调料的话,那么“数学味”就是这道菜肴的原味,而“生活味”就是这道菜肴的调味。怎么做到既要保留情境的“数学味”,又要调制好情境的“生活味”呢?怎么做到“数学味”和“生活味”的有效融合,创设出有效的情境呢?下面以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几点做法。
一、调制数学教学情境的调味――“生活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学习一定要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的且有兴趣的情境中。”可见,教师创设的生活味情境应该具备“真实性”和“趣味性”。“真实性”是生活味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趣味性”是生活味情境创设的基本保障。
1.有“真实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切不可“凭空捏造”。虚假、空洞、不真实的情境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如,有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后设计一道情境练习题:“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图略),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刚阅读完题目马上有学生质疑:“去配玻璃要带一块大玻璃吗?万一不小心被玻璃割伤呢?”这位教师无言以对,顿时全班一阵哗然。很显然,学生不愿意接受这种杜撰式的、与生活实际相悖的虚拟情境。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不能让学生产生“老师骗人”的感觉。在这样一种心理作用下,学生非但没有身心愉悦之感,反而产生了愤愤然的情绪,这就违背了教师当初创设情境的初衷。
2.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可见,激发不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是枯燥的、无效的。相反,积极的情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教师要设法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触发学生迫切的求知愿望,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与组合一课时,全课创设了三个小朋友和小精灵游玩美丽的数学广角城堡一系列的情境。有开密码门后扎气球、砸金蛋的游戏情境,有进入数学广角城堡后游玩游艺宫、乒乓馆的活动情境。这样将枯燥、抽象的知识融入他们感兴趣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欲望,使学生在愉快、好奇的心情中跨进知识的大门。
二、保留数学教学情境的原味――“数学味”
特级教师徐斌说过:“生活化情境应当是有选择的,就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应有浓浓的数学味,应当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可见,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简而言之,“数学味”情境应该具备“知识性”和“思考性”。
1.有“知识性”
知识性是数学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顾汝佐先生曾指出:“情境设计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要服务数学教学的目标,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要凸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反之则形式化、表面化,起到画蛇添足的作用,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如,有位年轻教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热闹的游乐园主题图,并化静为动,做成了动画效果,问看见了什么。学生果真被眼前感兴趣的游乐项目深深吸引了,看到了旋转木马、过山车、小火车等等,他们七嘴八舌,却离题万里。有的学生开始诉说起他的游玩经历,有的学生甚至争执起来……顿时课堂气氛被这“热闹”情境给激活了。就这样,这位年轻教师光情境导入和课堂纪律整顿整整花了近15分钟。这位教师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中增加了许多非知识性的数学信息,结果适得其反,未能突出数学学习的主题,致使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纠缠,反而冲淡了“数学味”。
2.有“思考性”
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学十讲》一书说:“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让学生‘触景生思’,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性。如果我们创设的问题情境没有思考价值,只停留在情境的表面,必定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背离创设情境的初衷。
例如,我在“锐角和钝角”教学中,学生学习了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后,教师可设计找生活中的角的问题情境:先出示红领巾实物,引导学生发现在红领巾上找到了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然后出示五角星实物,提问学生你找到了几个角?嘴快的学生马上说:“五个角,都是锐角!”这时,教师适时引导提出疑惑:“除了这五个角外,没其他的角了吗?”面对教师的“逼问”,学生找到了另外五个钝角,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最后出示钟面实物,先让学生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并判断11点、3点、3点半是什么角?其中3点半这一提问就已经再次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学生的答案不一,有说直角的,有说锐角的。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反问学生:“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忙判断3点半到底是什么角?”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寻求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三角板证明,并最终经教师引导发现:如果在我们用眼睛看不出这个角到底是直角、锐角或钝角时,可以利用三角板帮忙。最后教师将钟面拿走,脱离实物说出时间让学生通过头脑想象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了什么样的角再进行判断。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无形当中建立了三种角的模型,加深了对三种角的认识,而且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适时的发展,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三、有效融合“数学味”与“生活味”
乔纳森说过:“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生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建构自己的科学知识。”这句话指出了情境创设时“生活味”和“数学味”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关系。而郑毓信教授更直接指出:“我们所追求的不应是由‘学校数学’向‘日常数学’的简单‘回归’,而应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强调要把“数学味”和“生活味”有效地融合。因此,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为了有利于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我们必须为他们构建生活原型。例如,我在二年级“找规律”这节课中,课前预设绝大多数学生说不出地板上砖块排列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寻找出地板上砖块排列的规律,教师在导入时先让学生观看“大课间活动时四个学生轮流投篮球”的视频,并说说四个学生轮流投篮球是怎么轮流投法的。这样的情境创设,就为学生沟通“数学―生活”搭建了桥梁,抽象的数学知识找到了具体的生活原型作依托,学生对于地板上砖块排列的规律就更形象、更深刻。
“数学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是我们必然要关注的“原味”;“生活味”是情境创设的动力机制,是我们必须要追求的“调味”。只要做好情境创设的“原味”和“调味”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一定是美味飘逸的,一定适合学生的口味,一定能让学生体会出数学的“韵味”,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篇7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生动良好的情境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心理学认定创设场景情趣与场景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感形象与特定意义相结合,从而能有效地引起人们的视感追求、思维激活、记忆强化。课堂教学的事实也表明:只有当学生被设计的课堂情境所感染,或思维进入预定的问题情境之中时,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物理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细微环节上,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
1 加强实验,创设课程学习的相应的物理情境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也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教师要大力加强实验,为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物理情境中感知和思维,并且还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
作为物理教师不能消极等待,应有“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精神,通过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简或寻找替代性实验的办法,以保持物理课应有的浓厚本味。至于那种完全丧失物理本味,以在黑板上讲“实验”来代替物理实验的做法,是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培养不出高水平的物理工作者的,应彻底摈弃。尤其是在新课标中,更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根据中学生分组实验较少的现状,物理教师应尽量把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学生实验,这样边学边做,不仅能增大物理课的本味,更有利于师生配合寻规律、学生积极练能力、课堂教学增效率。
例如在教学“显微镜和望远镜”时,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自己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这样的物理情境既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又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了它们的构成及作用,可以在课堂中花点时间做此实验。又如教学“电流的强弱”时可以安排在实验室上课,边学边做实验,有了电流表这一实物,就可以使学习使用电流表的能力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更浓厚。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实验在创设物理情境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2 创设以知识应用为背景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技术是把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中间纽带,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一些以科技知识应用为背景的问题情境,将能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力和运动”这一章时,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2005年10月12日9时零分零秒,发射神六飞船的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着指挥员发出口令:“进入2分钟准备”,“进入1分钟准备”,“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点火!”白色的水蒸气从火箭的底部喷涌而出,随着一声浑厚、低沉的巨响,火箭离开发射平台,升入空中,并开始倾斜、旋转。声音震耳欲聋,大地也在晃动。托举着“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轰鸣声中直冲蓝天,把一条巨龙般的桔红色烈焰留在秋日的戈壁长空。日落后的傍晚,有时你会看到夜空中有几颗明亮的“星星”正在缓缓的移动,他们就是环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这些卫星大多是用于通讯、天文观测、军事任务和遥感(气象、气候、地质、地理)等等。而火箭常常被用来把卫星送入太空。在描述例子的同时可以把火箭升空和人造地球卫星的照片展示给学生看,利用好看的图片吸引学生,从而引出问题:“火箭是如何发射升空的?”“卫星的轨迹是怎样的?”“卫星为什么会如此运动?”等,由此导入新课。贴近生活和科技的例子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使其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3 创设以新信息为背景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处理新信息的能力
篇8
【关键词】创设情境 发展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由此可见“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的思维,有能动的一面,也有惰性的一面,教师必须注意在教学中创设积极思维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最佳状态,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自觉主动地构建知识,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产生智力活动的愉快情感,既获取知识又发展能力,不断获得成功的内心体验。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乐思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设置悬念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达到学生乐思的目的。如在教学《平年和闰年》的认识时,我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今年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小丽今年10岁了,却只过了2个生日,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都感到非常意外,深思不语,过了一会儿,有的学生说,我每年过一个生日,她10岁了,应该也过了10个生日,怎么才过了2个生日?有的学生猜想,是不是她妈妈忘记给她过生日了?……至此,学生对这个有趣的问题已经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他们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的学习阶段。
2.创设辨论情境,诱导学生善思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辨论的情境,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辨论有很多好处。除了辨论可以形成民主、平等、宽松的思维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外,还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1)在展开辨论时,学生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就有利于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2)课堂辨论是课堂反馈的重要形式,便于教者及时了解学生思维过程,及时组织调控。(3)课堂讨论创造了多向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课堂形式多样,有教师提问和创设矛盾引导辨论,有学生相互提问引起辨论,也可以根据书本中的结论展开辨论。例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有一位教师这样创设矛盾,引导辨论:一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大小与形状有明显差异的三角形,请学生判断哪个三角形面积大。显然,此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当学生作出判断后,教师再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么,哪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大呢?”有些学生脱口而出:“那个大的三角形内角之和较大”,也有学生说“一样大”。可谁也说服不了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到底谁的判断对呢?每个学生都急于找到正确答案。这时,教师让学生把两个三角形三个角拼摆一下,结果都构成一个平角,都是180度。在实证面前,教师不用多说,因为每个学生心里都已有了结论。这种使人人积极善思的氛围,应该是数学教学执行过程中的一个核心,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自参与教学活动,才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3.创设探索情境,引导学生会思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不断地思维,不断地去尝试解决新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会思维。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用实物演示,让学生例举求圆的周长可用:(1)绳子绕圆周;(2)滚动圆;(3)把圆剪开拉直等办法。然后,师问:在空中旋转的圆的周长怎么求?地球赤道有多长?由此产生矛盾,促使学生陷入深思:得找出与周长有关的线段来。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并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发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圆的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也就浮出水面。
又如,在教学《分一分》时,老师出示了许多水果和蔬菜,让学生分一分。至于怎么分,按什么标准分,老师都不做提示。学生通过探索、合作交流,找到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有的是按水果和蔬菜分的,有的是按颜色分的,有的是按吃法不同分的。还有个学生进行了二次分类,先按水果和蔬菜分成两类,每类中再按颜色不同分,把分类标准细化。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把课堂气氛也推向了。
4.创设成功情境,促使学生爱思
篇9
美键词:跳出课文 联系生活 表演 音乐 竞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课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如果语文教学仍像往常一样,教师凭借着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课本情境,我看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大胆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使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发挥,大胆想象,畅所欲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任你嘴皮磨破,想把所有的知识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学生是无动于衷的,这样的收益也是甚微的。所以课堂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做到教师有“启”而学生有“发”。下面谈谈本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点滴做法。
初中语文课里有不少文章是蕴含着深情厚意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含的深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对课文字字句句进行分析,更要引领学生跳出课文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再从课外回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如在教学《驿路梨花》这篇课文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们都明白这自然界盛开的洁白的梨花,是哈尼族小姑娘梨花,更是象征世上世世代代相传的雷锋精神的梨花。老师结合课文,再引导学生发掘在自己身边周围的好人好事的故事,从而使学生能亲历生活中处处有梨花,处处有默默无闻帮助别人的人,学生也就明白了课文中体现的那群哈尼族小姑娘的美好心灵。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内容。从而为学生们创设7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上,也绝不能满足于对课文的分析,而要引导学生进入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分析生活中的语文现象。这个时侯,同样需要通过巧妙的启发,让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中。比如在教学《人类的语言》这篇课文的过程中,针对“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一语言实质,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到生活中去采撷变化无穷的语言之花。那学生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变化无穷的语言呢?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从课本中走向生活,使课本有限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也使得抽象的语言术语更加直观,更加容易理解、领会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了语言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主动地开拓语言的运用环境,课堂的辐射面大大扩展了,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有的时候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过程中,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如骗子织布的动作,老大臣观察的动作,我在教学课文过程中请两位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到讲台现场给全班同学表演,从而调节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进入情境的角色中去。再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鲁迅的《孔乙己》这两篇小说,都有很好的表现方面的素材。在《范进中举》中,让学生做出范进中举时的怕、笑等动作,同时结合语言,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很快地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描写语言有了较深的认识。在《孔乙己》中,让学生以讲台桌作为酒店的柜台,让学生表演酒店里的情境。通过这样的表演教学,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把课本里的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表演,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表达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朗读中的音乐效果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去感受意境美。音乐与文学本来就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客体心中感受,调动以往的经验,重视某种场景或者是感情。两者互有长短,所以课文教学有的时侯可以利用音乐与文字的优势,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过程中,在师生有感情地感受课文内容后,教师再放有柔和音乐配乐的朗读带,要求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听朗读带去想象四季如春的春天的画面,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原野上。再如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也放朗读加配乐的录音带。教师不但可以用语言激发来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情境和意境,而且可以凭借那配乐来使课堂充满气氛,学生在婉转动听的配乐声中,进入诗的意境,自然能体会诗句的妙处。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表现自己。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运用竞赛手段,激发学生的竞赛情境。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学习法,利用课文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让学生在一种紧张的竞赛情境中去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教学阿累的《一面》的过程中,作者虽与鲁迅先生见过一面,但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寻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是如何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的,看谁找得快?学生被激发了,全部地、主动地、积极地、认真地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同样也把体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情的问题也交给学生去理解。学生大多都能在这种竞赛的情境下解决问题。
篇10
关键词:生本教学 课堂 情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2-0064-02
作者简介:黄维全(1978―),广西全州人,本科学历,讲师,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生本教学观认为,完全可以由学生来决定学习内容。“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1]所以,教师的作用在于在文本所涵盖范围内帮助学生尽可能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所谓“文本所涵盖范围”指的是文本前的导学、文本核心的解读、文本的延伸发现。这三者也是教师创设课堂情境的重要环节。下面笔者以平时的教学实践为例,展开一些讨论、总结一些做法。
一、从导学角度创设有效的预习问题,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
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都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所以生本教学一直提倡课前前置性学习任务――预习。从实践效果来看,经过有要求的预习,学生的确比较容易进入课堂学习。故而设计各种前置性学习任务成了一种普遍的教学策略。当然,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还应该考虑到呼应课文主旨。笔者一面观照课文、一面关注学生,在此基础上设置前置性学习任务,做到合情合理,旨在引导学生确立思考的有效方向。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作者以儿时的口吻叙述了长妈妈大部分的经历,其中不乏对长妈妈的那种反感,但是这些只是文字表面的“雾”,随着时间的积累,剥开“雾”,最终看到的是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与感激。这是学习本文需要把握的最重要的主旨。在教《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前,笔者从学生自己成长体验的感受出发设置了预习任务,同时呼应文章主旨特设以下两个问题:1.记忆
中,你当初是怎样对待自己的保姆的?2.预习课文,
找出文中作者儿时与成年后对保姆的不同感受与看法。
问题1的目的在于通过调动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激发其学习本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获得对本文的感觉,让学生由此明白其中的人物关系是学习本文的重要角度;问题2的用意在于让学生在切身体验的基础上整体观照课文内容,并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探究。在课堂交流时,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尤其对第1问甚感兴趣。许多学生说到了自己保姆身上的种种缺点,言辞之中还流落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一点正好是学生与本文作者产生共鸣体验的基础。因此,到第2问的时候,进展非常顺利,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己就发现了文章中两种叙述视角与两种感情的交织还有其他新的用意。那就是这种情感波澜是如何让长妈妈的形象在作者内心得到新的认定。
二、运用对比思维劈开新的解读之路,激发思维的新动力
前置性学习虽然容易打开教学之门,但仍旧是有选择性的、或者是部分性的,它本身并不能一开始就完全支撑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随着课堂学习不断推进,有时候会出现文章难度与学生实际理解能力难以平衡的情况,课堂活动便会出现戛然而止的局面。尽管老师会事先预料到,或者在预习学案中可能会提前发现这些学习障碍,但是若不能在课堂中做出一些合适的新铺垫,课堂的死局就将在很大程度上淹没掉学生的学习兴趣,迫使学生浅尝辄止。所以,课堂上经常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在恰当的时候恰当地做出改变,运用对比思维,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
例如,笔者在教学《老王》一文时,发现学生面对课文结尾深感疑惑:“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该怎样理解?对此,笔者在紧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比思考,创设新的教学情境:
师:好吧,我们先不着急认定谁是幸运或者不幸的,我先请问大家,“我”及一家人怎样看待与老王的关系,而老王如何看待与“我”及一家人的关系?
生1:我知道了,“我”和家人一直以来把老王当成是朋友,而老王一直把“我”和一家人当成是亲戚。
师:这种判断有依据吗?
生2:有。课文里写了很多。比如,“我”因为老王这人善良,所以常坐老王的车子,最后就混熟了,对“我”来说,也就很自然地把老王当成朋友了。另一方面,因为“我”常照顾他的生意,还送他鱼肝油,他觉得“我”一家人对他很好,就像亲人一样,因为他一直没有亲人,没有人对他那样好过。
师:讲得非常好。那么,做朋友,在交往上,比较讲究什么原则,比如今天给朋友送了心意,朋友以后也会送点心意来。这叫什么原则?课文里“我”和老王的交往是否就有这样的特点?
生3:我认为是的,这叫“礼尚往来”。
师:是啊,凡是朋友都讲究这点。可是老王却认为他们是亲戚,这是什么道理?
生4:我不知道对不对,我的理解是,做朋友其实还是一个底线的,那就是你的是你的,我的还是我的;亲戚就有些不一样了,亲戚不分彼此。
师:亲戚不分彼此的表现还在于我给予你的,
从来不要求你回报,对吧?(学生们点头)现在想想看:这两种情意在分量上是等量的吗?
生5:不一样,看出区别了,显然,作者“我”得到老王的情意是不回报的,而“老王”得到“我”的情意则付出了好几倍情感。
师:这不是等价交换的,那么,谁是更幸运的?
生:当然是作者。
师:那么作者的“愧怍”究竟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呢?
生1:深深的自责
生2:良心的愧对
生3:自我检讨
生4:内心的一种赎罪
……
三、及时利用学习余热,开设必要的探究情境,帮助学生改善解读
教师在课堂中积极创设有助于学生思考的学习情境,对激发学习思维具有积极效果,但是在生本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并不局限于文本,相反,随着文本解读的深化,可能自动地触发学生对学习的新发现。“对话只是发生在某些教学时段,某些教学层面,某些教学内容上。”[2] (P.157 )言外之意,在教学的其他时段也可能有对话继续发生。因此,在一些具备学习探究潜力的课文资源中,有必要拓展学习任务,为学生再度创设探究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学”的渠道,进一步延伸学习。
比如,笔者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发现文本学习结束后学生还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令人向往的桃花源对现实中的人们来说很遥远?于是笔者再度创设情境,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后拓展性学习任务――比较桃花源中人与渔人所代表的源外人有哪些不同。没有想到,这项任务触发了学生更大的学习激情,大家意犹未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后来,笔者干脆给学生补课,进行思考交流,在这次交流中,学生普遍认为――现实与理想有着很大的距离,要让人们找到真正的桃花源,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现实中的人拥有桃花源中人的美好品质,当每个人都有那样美好的品质时,现实世界本身不就是桃花源了吗?又何必去寻找呢?”之后,许多学生都说自己终于弄明白了,并与课文作了一次异同比较,进一步丰富了对经典课文《桃花源记》的认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