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题范文
时间:2023-03-21 11:0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竞赛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本赛题内容70%来源于2012年全年《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杂志,30%为语文基础题。
2. 答案可另用纸答写,请写清题号。
3. 写话题第二题用方格稿纸誊写,也可打印。
4. 请在答卷上写清答题者的详细地址、邮编、学校、班级、联系电话、指导老师等信息。
5. 请独立作答,禁止抄袭,发现雷同考卷即取消参赛资格。
6. 答卷请寄往:南京市湖南路1号A栋20楼《新语文学习》编辑部,邮政编码:210009,信封上请注明“低年级阅读竞赛”字样。推荐使用平信、快件等方式寄送考卷,请勿使用包裹方式。
7. 答卷寄回截止日期:2013年4月30日,获奖名单(学生奖、指导老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奖)将于本刊2013年暑假刊期中公布。本刊将给获奖者和获奖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一、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 b-d、p-q是声母,它们都是好兄弟。 ( )
2. 野玫瑰村的老奶奶有一个孙女和两个孙子。(《遥远的野玫瑰村》) ( )
3. 威利送给蕾妮的花种子到最后发芽了。(《花香与微笑》) ( )
4. 太阳送了月亮一条彩云做的连衣裙,月亮很喜欢。(《月亮请客》) ( )
5. 猎人海力布为了救村里的居民,牺牲了自己,变成了一块巨石。(《猎人海力布》) ( )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淘气的小兔在森林里迷路了,是( )把它送回家的。(《黑狼、黑狼太太和小黑狼》)
A. 黑狼 B. 黑狼太太 C. 小黑狼 D. 黑狗
2. 大耳朵老鼠第一次帮别人干活,得到的报酬是( )。(《我们村的大耳朵老鼠》)
A. 两袋花生 B. 一张钱币 C. 两张钱币 D. 四个面包
3. 小花猫把自己的花伞借给了( )。(《花伞借给谁》)
A. 小青蛙 B. 小乌龟 C. 小鸭 D. 大公鸡
4. 卡佳不太乐意把自己的绿色铅笔借给莲娜,她一共找了( )个理由来拒绝。(《蓝色的树叶》)
A. 1 B. 2 C. 3 D. 4
5. 狐狸告诉馋嘴妖怪,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 )。(《贪吃星星的妖怪》)
A. 太阳 B. 星星 C. 月亮 D. 白云
三、 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 在《声音的森林》这个故事里,有一片魔幻般的森林,那里都是“模仿他人的树”,这种树叫 。(《声音的森林(上)》)
2. 《狮大王灭亡记》中,因为狮子赶跑了 和 ,所以没有动物捕捉害虫,到最后树木全被害虫蛀死了。(《狮大王灭亡记》)
3. 《酸葡萄》这个经典的老故事中,狐狸那样的心理被人们称作“ 心理”。(《酸葡萄》)
4. 小田鼠送给小鼹鼠的生日礼物是一个印着他们俩头像的 。(《请你借我一块钱》)
5. 从《骄傲的长腿兔》中,我们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我们不应该自高自大。(《骄傲的长腿兔》)
6. “粮”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
7. 迪斯尼动画公司于1992年出品的动画片《阿拉丁》是根据 中的著名篇目
改编的。
8. 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例: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9. 《精卫填海》中的精卫鸟,敢去跟风浪滚滚的大海作对。人们钦佩她勇敢的精神,给她起了种种名字,有的叫她“ ”,有的叫她“ ”,还有人没有忘记她是炎帝的女儿,叫她“ ”。(《精卫填海》)
10. 把诗句补充完整: ,莲叶何田田。
四、 连线题。(共20分)
1. 读一读,连一连。(8分)
春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夏 吹面不寒杨柳风
秋 燕山雪花大如席
冬 接天莲叶无穷碧
三 牛一毛
五 言两语
七 嘴八舌
九 湖四海
2. 聪聪来到人间一年,去了许多著名的景点游玩,但是他却记不住这些景点都是哪里的,小朋友们来帮帮他吧!(12分)
圆明园 内蒙古
蝴蝶谷 云南
呼伦贝尔草原
黄果树瀑布 台湾
布达拉宫 北京
香格里拉 贵州
五、 写话题。(10+20分)
1.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万物都有着不同的颜色,仿照下面的例句,用具有不同颜色的两个事物造两个句子。(每句5分,共10分)
例:在蔚蓝的天空上,洁白的云朵看上去像棉花糖一样松软。
在翠绿的荷叶中央,粉红的荷花看上去像少女一样美丽。
篇2
数学是学生要掌握的一门用以解决生活中客观问题的功课,而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抽象而枯燥,学习数学没有激情。尤其是解竞赛题,学生认为那是极个别有天赋的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关系,面对这种偏见,我们要把数学问题与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数学信息,解决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更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是否真正把以“应用”为特征的数学知识放在实际活动中去解决呢?是否将深奥而枯燥的数学问题活动化?是否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题意,在活动中获取信息将数学问题解决了呢?
现就以数学中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为例来探索一下: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与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带给学生的快乐与收获。
一、由数学问题引发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相对开出,8小时后相遇,然后各自继续行驶2小时,这时快车距乙地还有250千米,慢车距甲地还有35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学生读题后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就可以以这道题的要求为规则进行活动:让两名学生扮演两辆车根据要求进行活动,其余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独立解题。第一次活动后有31.2%的学生完成;对于没有理解题意的学生让他们继续观察第二次活动(但有一个提示: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这里的“距”表示的是已行的路程还是未行的路程),再解题,结果有43.75%的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剩下的25.05%的学生先活动再观察,观察时除了得到上述的提示外,还可以再得到一条提示:活动中8小时行的路程是多少?2小时行的路程用式子怎样表示?经过第三次活动后剩下的学生也解决了问题。这样,就把一道看似复杂的数学问题给解决了,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思维。
二、由活动引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更大的潜能,解决一些竞赛题,能让学生体验到解竞赛题的成功,克服对竞赛题的恐惧心理。例如:在一次活动中,我把班上的32名学生以3人为一组分成小组,按要求进行活动,以第一组3人为例:李昭、严伟站在100米跑道的一端,丑建祖站在100米跑道的另一端,当口令发出后,三人同时相向而行。不同的是李昭与丑建祖是匀速行走。而严伟则是匀速跑,跑的规则是:当严伟遇到丑建祖后,立即掉头向李昭跑,遇到李昭再向丑建祖跑,这样不断来回,直到李、丑二人相遇为止,学生参与了活动后,操场上顿时是欢笑声一片,其中也不乏阵阵疑问声:一个人为什么要来回跑呢?面对学生的质疑,我趁机发问:“刚才活动中,每组中的三人用的什么相同?哪两个人所行的路程和是100米?”学生经过讨论后获得了这样两条信息:三人用的时间相同;以第一组为例:李昭与丑建祖所行的路程和是100米。看到学生如此轻松的获得了相应的信息,我又提出了更深一层的疑问:在每组活动中,来回跑的那个学生所行的路程怎样算?面对如此发问,学生自然的围成了几堆进行探讨,最后结论是:往返跑的那个学生所行的路程是他的速度乘他们相遇的时间。在学生获取了相关的信息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数学竞赛题: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隔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队每小时行60千米,乙队每小时行50千米,一个人骑摩托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在两车队中间往返联络,问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在我认为很难的一道题,学生却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全部解对。而且每个学生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篇3
第一步:了解题意,划出重点
引导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字一句,边读边勾划出题中的已知条件、所求问题和关键词语,并尽可能做出批注。这样,学生“口、手、脑”三线合一,积极投入审题过程,初步感知题中数量关系,根据关键词语还可初步感知本题与以前解过的初中化学溶液竞赛题的异同。如教学2002年一道全国竞赛题:由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ω(S)=a%,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ω(O)为()A、1.75a%;B、1-1.75a;C、1.25a%;D、无法计算。本题的重点词语有已知“NaHS、MgSO4、NaHSO3”、“S”、“质量分数”,有未知“O元素的质量分数”。勾划过程中,感觉出三个化学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NaH、Mg、NaH的相对质量是一样的——24,推出“NaH、Mg、NaH”与“S”的比例也是相等的。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又如教学“今有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某溶液一瓶,倒出3/4体积后,再加水至原来的质量,又倒出2/3体积,求剩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找出关键词“20%,倒出,3/4体积,加水至原来和质量,求,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划出重点,做出批注——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原来的1/4,质量和原来的一样。
这样,学生在边读边划的过程中,题中的数量关系便已基本弄清。
第二步:理解题意,说出题设
理解题意,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出题者的意图说出来。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嘴,让他能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形式,要会说首先就要去想,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理解题意时尽量让学生多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多想。在教学初中化学溶液竞赛题过程中,不要急于告知学生数量关系,首先要求学生读题,要求逐字逐句读题,在读题划题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能在教师的相关提示引导下,明确以下几点:①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②求题中的问题需要知道哪些已知条件;③所需已知条件是否是直接告诉,题中有没有多余的已知条件。如教学“将15g锌放入146g10%盐酸中,求反应后氯化锌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题中有两个已知条件:15g锌,146g10%盐酸。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每65份质量的锌可以和73份质量的盐酸(指纯量)完全反应生成136份质量的氯化锌和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本题中锌过量,只能按照盐酸的量来计算。
教学该题时,可以先设计一道题:“将一定质量锌放入146g10%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氯化锌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让学生说出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的问题。问题中包含有“求锌”、“求氯化锌”、“求氢气”、“求反应后的溶液的总质量”,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明确:要求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必须清楚反应后的溶液的总质量和溶质质量。
说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让学生自言自语、交流讨论或争论,也可以让学生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说的过程中,学生既理清了初中化学溶液竞赛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步、图解题意,画出内容
90%硫酸
10%硫酸
应用型的溶液竞赛题占很大比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应用题画出来。”画出来的图可以是方框图,也可以是示意图,但一定要形象直观。现在要求数形结合,在初中化学溶液竞赛题教学中,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教学初中化学溶液竞赛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初中化学溶液竞赛题画出来,并逐步培养学生“画”初中化学溶液竞赛题的习惯,让学生学会把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关系,用图形关系直观地展示数量关系,把握问题的本质。在画示意图时,以“少的量”和“一倍数”为“单位”先在烧杯中表示出来,这样能更快更规范地画出示意图。如教学选择题“已知浓硫酸的密度比稀硫酸大,现将质量分数为90%和10%二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50%;B.等于50%;C.小于50%;D.不能确定。”学生初次接触等体积混合的溶液竞赛题,大多不知如何去寻找已知条件。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先画两种硫酸质量示意图(如右图,等底),再分步混合:①等质量混合,可得知混合后的溶质分数为50%;②把剩余的浓硫酸又倒入到上一步的溶液中,可知,溶液浓度一定大于50%。
又如,“在某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硝酸钾溶液,质量都为200g,把其中一份溶液蒸发掉2.5g水后,恢复到原温度,析出2g晶体;另一份蒸发掉5g水后,恢复到原温度,析出析出4.5g晶体,则这两份原200g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学生在画示意图的过程中,认为:①可以把这两份溶液当成一份来做;②可以把第二次操作(蒸发5g水,析出4.5g晶体)分成两步,第一步,蒸发2.5g水,析出2g晶体;第二步,蒸发2.5g水,析出(4.5g-2g=2.5g)晶体。同样蒸发2.5g水,后一次析出的晶体比前次多,由此可知,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篇4
关键词: 均值不等式 常规方法 巧解 竞赛题
江苏省一级刊物《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年第九期《美妙的构造技巧――对偶法》一文,让人耳目一新,感叹其构造之精妙,思维之独到。文中涉及问题多是竞赛题,作者通过构造对偶式的方法,使问题轻而易举得以解决,给人启迪。历年全国乃至世界级竞赛题中涉及均值不等式的试题较多,考生上手比较困难,正确率低。为帮助考生解决竞赛中的实际困难,提高竞赛得分率,下面我用均值不等式常规方法巧解竞赛题中均值不等式试题。
定理(均值不等式):若a>0,b>0,则有≥。
推论1:若a>0,b>0,且a+b=L(其中L为常数),则有ab≤(当且仅当a=b时,取得最大值)。
推论2:若a>0,b>0,且ab=L(其中L为常数),则有a+b≥2(当且仅当a=b时,取得最小值2)。
由此可见,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其成立的条件,即“一正,二定,三相等”,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均值不等式及其推论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它的证明比较容易,这里不再累述。
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其理解和把握总感到困难,究其原因有三:第一,学生对均值不等式理解、掌握不到位,不能正确使用均值不等式;第二,由于许多能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的问题往往比较抽象,学生想不到,没有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问题的意识;第三,往往能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竞赛题,通常需要转化、变形,甚至构造,而这些对学生基础要求很高,需要丰富的想象能力,这使得大多数学生望而却步。
然而,一旦构造成功,即使是基础一般的学生,也可以看懂利用均值不等式解决的问题。所以,利用均值不等式解题又总是让人着迷。
例1:(第26届独联体奥林匹克试题)
求证:对任意实数a>1,b>1都有不等式+≥8。
分析:原式左边在a>1,b>1这一条件下,有a-1>0,b-1>0,所以可看成是两正数之和,而右边是常数,从而想到使用均值不等式。
证明:a>1,b>1
a-1>0,b-1>0
+(b-1)≥a①
+(a-1)≥b②
①+②得+≥8
当且仅当=b-1=a-1,即a=b=2时,取等号.
例2:(第24届全苏竞赛题)
已知a,a,…a∈R,且a+a+…a=1,
求证:++…+≥。
分析:由于a,a,…a∈R,且a+a+…a=1,而所要求证的不等式右边是常数,由已知不难发现=,从而对左边施行均值不等式。
证明:+≥a①
+≥a ②
……
+≥a n
①+②+…+n得++…+≥成立,
当且仅当a=a=…=a时,不等式取等号.
例3:(亚太地区竞赛题)
已知a,a,…a∈R,b,b,…b∈R(i=1,2,…,n),且a=b,
求证:≥a
分析:由于a,a,…,a∈R,b,b,…,b∈R,不等式左边每一项都可以看成正数,从而联想到使用均值不等式。
证明:a,b∈R
+(a+b)≥a
从而有≥(a+b)≥a
又a=b
从而≥a.
点评:本题的证明联想到均值不等式,注意到左边每一项都有分母,从而考虑利用均值不等式去分母,使问题得证。
例4:(第36届IMO竞赛题)
设a,b,c∈R,且abc=1,
求证:++≥
证明:a,b,c∈R,且abc=1
==
同理:=,=
又+(+)≥①
+(+)≥ ②
+(+)≥ ③
①+②+③得
++≥(++)=(bc+ac+ab)≥=
从而原不等式成立(当且仅当a=b=c=1时不等式取等号).
点评:本题在此仅提供利用均值不等式的解法。
例5:已知x,x,…,x∈R且x+x+…+x=1(n∈N,2≤n)
求证:+++…+≥。
分析:由于已知x,x,…,x∈R且x+x+…+x=1
所以(1-x),(1-x),…,(1-x)均为正数,可以考虑利用均值不等式,去分母来证明。
证明:x,x,…,x∈R且x+x+…+x=1
x∈(0,1) (i=1、2、…、n)
+≥①
+≥ ②
……
+≥ n
①+②+…+n得
+++…++≥
从而:+++…+≥成立.
(当且仅当x=x=…=x=时取等号)
例6:若α、β、γ为锐角,且cosα+cosβ+cosγ=1
求证:cotα+cotβ+cotγ≥
分析:这是一个关于三角函数的问题,如果采用三角函数去化简,变形,问题将难以解决,但如果注意到α、β、γ为锐角,不难得出:
sinα+sinβ+sinγ=2,故构造平均值不等式加以证明。
证明:cosα+cosβ+cosγ=1
sinα+sinβ+sinγ=2
又设M=cotα+cotβ+cotγ=(++)-3
又:+sinα≥3①
+sinβ≥3 ②
+sinγ≥3③
①+②+③得++≥
从而M=cotα+cotβ+cotγ=++≥.
(当且仅当cosα=cosβ=cosγ=时取等号)
点评:本题得以证明的关键在于巧妙地构造+sinα≥3①
+sinβ≥3 ②
+sinγ≥3 ③
运用均值不等式,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7:(1990年日本CMO代表第一轮选拔题)
设x、y、z∈R且x+y+z=1
求:++的最小值。
分析:本题解法很多,但均值不等式的使用,使问题轻松解决
解:x、y、z∈R且x+y+z=1
++=(++)(x+y+z)
=14+(+)+(+)+(+)
≥14+4+6+12=36
当且当y=2x且z=3x时,即x=,y=,z=时,++取得最小值36.
例8:(1998年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
解方程:x=+。
分析:本题可采用对偶法解决,这里我给出一种简单常规解法。
解:设A=,B=,
则A+B=x①
A-B=x-1 ②
A-B=1-③
由①+③得2A=(X-)+1
从而2=(x-)+1,即(-1)=0
=1
解得:x=,x=(舍去).
篇5
一、系统方案
电阻测量的方法常用的有直流恒流源测量法、直流恒压源测量法、分压法等。多个方案比较后,学生最终选择分压法测量作为最终的方案,测量原理就是通过串联已知电阻,分压后,检测待测电阻电压来计算其阻值。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本测量方法的优点是测量电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短时间内容易搭建,另一方面可以简化程序中的算法。本次设计要求测量量程为100Ω,1kΩ,10kΩ,10MΩ四档。即要求测量范围为:1~10MΩ,在全量程范围内测量准确度为±(1%读数+2字)。在A/D转换部分的设计中,采用PIC16F877单片机,该单片机内有10位A/D,A/D输入信号为0~5V时,转换字为D=0~1024,则分辨率为4.8mV/字。设计的量程分配和测量精度的详细情况如下表:本设计自动量程转换功能主要由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调节,原理为单片机根据采样来的电压数据来判断是否要切换到更大或更小的量程,因为本次设计共四个档位,前三个档位为自动切换。采用继电器可以减小回路中的不必要电阻,这样在分析电路和程序中算法的设置可以减少很多麻烦。电位器阻值变化曲线的实现主要由单片机在显示装置如12864等液晶装置中不断的写入数据和液晶屏的移屏操作来实现。因为不同的电阻反映在电路中是不同的电压,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转为数字信号,反馈到液晶屏即可,这就要求AD有更高的处理速度。
二、硬件与程序设计
本系统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内容:
(一)硬件设计
根据上述思路,我们以PIC16F877单片机为核心,配以量程切换电路,测量电路,显示电路等构成简易的电阻测试仪。PIC16F877是由Microchip公司所生产开发的新产品,属于PICmicro系列单片微机,具有Flashprogram程序内存功能,可以重复烧录程序;而其内建ICD(InCircuitDebug)功能,可以让使用者直接在单片机电路或产品上进行如暂停微处理器执行、观看缓存器内容等,快速地进行程序除错与开发。量程切换电路主要使用了ULN2003八路NPN达林顿连接晶体管,ULN2003特别适用于低逻辑电平数字电路(诸如TTL,CMOS或PMOS/NMOS)和较高的电流/电压要求之间的接口。液晶显示器以其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的诸多优点,在袖珍式仪表和低功耗应用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显示电路采用的是1602液晶显示屏而没有用数码管显示。报警电路采用一个普通三极极管加一个蜂鸣器实现,当出现故障时的报警提示功能。
(二)软件设计
程序流程图如下:
篇6
例1 (浙江省第11届初中生科学竞赛)如图所示,均匀杆AB长为L,可以绕转轴A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A点正上方距离L处固定一个定滑轮,细绳通过定滑轮与杆的另一端B相连,并将杆从水平位置缓慢向上拉起,已知杆水平时,细绳的拉力为T1,当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时,细绳的拉力为T2,则T1∶T2是
A.2∶1。B.2∶1。
C.3∶1。D.1∶1。
解析 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与三角函数相结合来解决物理题。当杆在水平时,细绳的拉力为T1,拉力的力臂为L1=Lcos45°,杠受到重力为G,重力的力臂为L2=L/2,则以A点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T1 Lcos45°=G L/2,T1=2G/2;当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时,细绳的拉力为T2,拉力的力臂为L1=Lcos30°,杠受到重力为G,重力的力臂为L2=Lcos30°/2,则以A点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T2 Lcos30°=G Lcos30°/2,T2= G /2。因此T1∶T2=2∶1。故正确选项为A。
例2 (浙江省第九届自然科学竞赛)在一次校运动会上,小明骑一质量为m的独轮车,以速度v匀速通过一重为G、长为L的水平独木桥,独木桥的两端由两根竖直支柱A、B支撑着,如图2所示。设独轮车骑上A端支柱处为初始时刻(t=0),图3所示中哪一个图正确地表示了B端支柱所受压力FB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不考虑独木桥的形变)解析 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与数学图像相结合来解决物理问题。重为G、长为L的水平独木桥的两端由两根竖直支柱A、B支撑着,分别对水平独木桥的支持力为FA、FB, 水平独木桥受到重力为G,独轮车对独木桥的压力为F=(m+m人)g。以A点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B L=GL/2+(m+m人)gv t所以 FB= G/2+(m+m人)gv t/L,又根据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因此FB=FB= G/2+(m+m人)gv t/L,从而可知B端支柱所受压力FB与时间t是一条一次函数的图像(不经过原点)。故正确选项为B。
例3 (浙江省第五届自然科学竞赛)如图4所示OB为粗细均匀的均质杠杆,O为支点,在离O点距离为a的A处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杠杆每单位长度的质量为m,当杠杆为多长时,可以在B点用最小的作用力F维持杠杆平衡?
A.2Ma/m。 B.Ma/m 。
C.2Ma/m。D.无限长。
解析 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灵活应用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决物理问题。设OA=a,OB=x,每米长杠杆重为mg/m。以O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列出方程:aMg+x/2 mgx=Fx,整理后为
mgx2-2Fx+2aMg=0。①
这个方程有解的条件是Δ≥0,其中
Δ=(-2F)2-8mgaMg。②
由此解出F≥ 2amMg。从①式可以解出杠杆长x,x=2F±4F2-8aMmg22mg。由于拉力最小时Δ=0,所以拉力最小时的杠杆长为:
x=F/mg=2Ma/m。故正确选项为A。
例4 (浙江省第八届自然科学竞赛)如图5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 的均匀桥板AB,A端连在桥墩上可以自由转动,B端搁在浮在水面的浮箱C上。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P从A处匀速驶向B处。设浮箱为长方体,上下浮动时上表面保持水平,并始终在水面以上,上表面面积为S;水密度为ρ;汽车未上桥面时桥板与浮箱上表面夹角为α。汽车在桥面上行使的过程中,浮箱沉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求深度的增加量ΔH跟汽车P离开桥墩A的距离x的关系(汽车P可以看作一点)。
解析 本题是平衡条件与三角函数相结合的物理问题。设桥面上没有汽车时,浮箱浸入水中的深度为ΔH0,浮箱对桥板的支持力为N0,N0=ρSΔH0g,以A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MgL2cosα=N0Lcosα,则浮箱浸入水中的深度为ΔH0:ΔH0=ML2ρsL;汽车开上桥面后,汽车对桥板AB的压力为mg,浮箱浸入水中的深度为ΔH',浮箱对桥板的支持力为N,N=ρSΔH'g,以A为支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MgL2+mgx) cosα=NL cosα,则浮箱浸入水中的深度为ΔH':ΔH'=ML+2mx2ρSL,故浮箱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了ΔH:ΔH=ΔH'-ΔH0= mxρSL。 因此深度的增加量ΔH跟汽车P离开桥墩A的距离x的关系为ΔH=mxρSL。
除此之外,杠杆平衡条件还可以与数学中勾股定律、相似三角形、三角形中位线等知识结合起来,在这里不再例举。
篇7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电子相关专业的传统赛项,每年8~9月份举办一次,由教育部主办的国赛和由各省教育厅主办的省赛轮流交替进行。因比赛规格高,参赛院校覆盖面很广,几乎所有开设电子类专业的学校都参加,参赛队伍近年来都达1万支以上。与职业技能大赛不同的是,赛前没有规定比赛内容和范围,直到比赛开始才公布赛题。比赛共持续4天3夜,不间断进行。参赛学生每3人为一组,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制定方案、设计电路、制作电路板、撰写设计报告等。竞赛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进行,比赛期间学生可以查阅有关纸介或网络技术资料,队内学生可以集体商讨设计思想,确定设计方案,分工负责、团结协作,以队为基本单位独立完成竞赛任务;竞赛期间不允许任何教师或其他人员进行任何形式的指导或引导①。比赛结束后,各个赛点经初步测试优秀的队伍可选送到各赛区指定院校进行正式测试。如果是国赛年份,还需进行半天左右封闭比赛,成绩好的再选送至全国竞赛组委会制定院校进行复测,并根据复测情况确定获奖名次。
从比赛的赛事规程来看,比赛虽然是公开的,但难度大,技术指标要求高,持续时间相对技能大赛要长。从最初确定方案到产品制作完成,各项指标都能满足要求的确实不多。从历年的比赛成绩来看,获奖的比例并不高。以2015年为例,全国共有1097所高校、13063支代表队,共计39189名同学报名参赛。其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有287支队伍②,占总数的2.2%,可见难度较大。福建省自参加该项赛事以来,本科组近年来获得全国一等奖的次数逐渐增多,但高职院校参赛获奖很少。说明高职学生参加该项赛事存在较大困难,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设计、编程、调试等方面能力训练不足,离赛项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加以提高。然而学生的训练只有暑期1个多月的时间,涉及的课程多,知识面广,知识点非常多,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有的放矢才能达到目的。本文试图从高职组的赛题要求出发,分析、归纳出应具备的知识点及其实现方法,并给出按照模块划分的训练方法。
2赛题分析
近年来大赛的出题以电子技术应用设计为主要内容,涉及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可编程器件、EDA技术,运用到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PCB设计、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等课程的知识,体现了教学基本内容和新技术应用趋势。竞赛题目主要测试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实际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题目包括基本要求部分和发挥部分,使大多数参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本要求部分的设计工作,优秀学生还可以完成发挥部分的内容。
2.1赛题内容统计大赛的题目类型一般分为信号采集类、仪器仪表类、控制类、无线通信类、电源类等类型,表1列出近5年来高职高专组的大赛题目及统计情况(省赛均指福建省比赛)。从比赛题目类型来看,控制类题目每年至少有一题,是比赛必出的题目,其他类型相对较少,均为轮流出现。说明控制类题目仍然是比赛的重点,平时训练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2.2赛题涉及的知识点各个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内容,详见表2所示。对以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看出近年来赛题所需具备的知识点有:A/D采样,位置检测,角度检测,电机控制,LED亮度控制,无线通信,按键扫描、数据显示、报警输出、DC/DC变换器设计等。对各个知识点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分,并给出其实现方法,如表3所示。
3集训方法
从上面对比赛题目的分析可知,所涉及到知识点很多,内容很广,对于大二甚至是大一学生来说,完全靠学生自学、自练,要想取得好成绩很难,需要指导老师根据学生选题意愿,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并实施。
3.1控制系统结构分析一般学生对控制系统没有什么概念,面对一个题目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若能够对系统的整体结构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将有助于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对一个控制系统来说,系统一般都具有如图2所示的结构:图2是一个典型控制系统结构图,采用闭环控制方式。对于现在比赛的题目而言,技术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仅仅采用开环控制方式,将很难满足指标的要求。如电源类题目,常见的问题是当负载变化时,输出的电压或电流随着变化,不能稳定在一个给定值上,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采用闭环控制所导致。同样其他类型的题目也相类似,如角度控制、风板控制、平衡控制等,一般也要求系统是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对于不同的控制系统,结构图可能会有所差别,如图2中反馈环节有的可能没有传感器,而是只有信号采集电路;有的信号采集或输出控制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系统模块划分比赛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分散,学生学习、训练时毫无头绪,不能形成一个系统整体。因此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将其划分到在系统各个模块中。根据上面的系统结构图,可以将系统分解为各个单元电路模块,并将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整理对应起来,按照这些模块进行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一般可将系统分解如表4所示。
3.3训练的组织电子设计赛所涉及知识点很多,让每个队伍所有成员都对所有模块进行训练显然是不现实的,需进行分工。一般可将一个参赛队的人员分为两组,一组负责硬件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另一组则负责程序的编程。至于一组需要多少人需根据题目的类型来定,如控制类的题目以程序控制为重点,宜安排2个人进行程序编程,1人负责主控程序的设计,1人负责传感器及信号的采集与处理。而对于电源类的题目,电路设计是关键,宜安排2个人进行电路的设计,包含高频变压器的设计、PWM控制电路设计、滤波电路的设计、电压、电流采集及保护电路的设计与调试等,另1人可进行信号采集显示、控制的编程。分工确定后,一般参赛学校都有多支队伍参加比赛,将所有参赛队伍中相同分工的人员集中起来,按照表4所划分的模块进行针对性培训,比一个指导老师单独指导多个队伍的所有项目效率要高。如果条件允许,可在组员分工的基础上,再按照题目类型进行分类培训,效果则会更好。
4结语
篇8
一、确定二次函数中系数的取值范围
例1 (2007年(《数学周报》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已知点A(1,0)、B(2,0).若二次函数 y=x2+(a-3)x+3的图像与线段AB只有一个交点,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分两种情况:
(1)因为二次函数 y=x2+(a-3)x+3的图像与线段AB只有一个交点,且A(1,0)、B(2,0),则
[12+(a-3)×1+3]×[22+(a-3)×2+3]<0.
解得-1<a<-12.
由12+(a-3)×1+3=0,得 a=-1,此时,x1=1,x2=3,符合题意;
由22+(a-3)×2+3=0,得 a=-12,此时 x1=2,x2=32,不符合题意.
(2)令 x2+(a-3)x+3=0,由判别式Δ=0,得 a=3±23.
当 a=3+23时,x1=x2=-3,不符合题意;
当 a=3-23时,x1=x2=3,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1≤a<-12或者 a=3-23.
二、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
例2 (2007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初赛题)抛物线 y=x2+x+p(p≠0)的图像与 x 轴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 p,那么,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A) (0,-2)
(B) (12,-94)
(C) (-12,94)(D) (-12,-94)
解析:由题意得 p2+p+p=0,
解得 p1=-2,p2=0(舍去).
当 p=-2时,抛物线是
y=x2+x-2.
因为-b2a=-12×1=-12,
4ac-b24a=4×1×(-2)-124×1=-94,
所以,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2,-94).
答案选(D).
三、求二次函数中系数的值及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3 (2006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浙江赛区初赛题)已知二次函数 y=x2+2(m+1)x-m+1.
(1)随着 m 的变化,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P是否都在某条抛物线上?如果是,请求出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如果直线 y=x+1经过二次函数 y=x2+2(m+1)x-m+1图像的顶点P,求此时 m 的值.
解析:(1)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P是在某条抛物线上.
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如下:
利用配方得 y=(x+m+1)2-m2-3m.
顶点坐标P(-m-1,-m2-3m).
令-m-1=x.将 m=-x-1代入
y=-m2-3m,得
y=-(-x-1)2-3(-x-1)=-x2+x+2.
故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y=-x2+x+2.
(2)如果顶点P(-m-1,-m2-3m)在直线 y=x+1上,则
-m2-3m=-m-1+1,
即 m2=-2m.
解得 m=0或 m=-2.
所以,当直线 y=x+1经过二次函数 y=x2+2(m+1)x-m+1图像的顶点P时,m 的值是-2或0.
四、在二次函数中判定三角形的形状
例4 (2007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设 a、b、c 是ABC的三边长,二次函数 y=(a-b2)x2-cx-a-b2在 x=1时取最小值-85b.则ABC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解析:由题设,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
--c2(a-b2)=1,
a-b2-c-a-b2=-85b.
所以,c=35b,a=45b.
因此,有 a2+b2=c2.
故ABC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选(D).
五、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大(或最小)值
例5 (2007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四川初赛题)有一种产品的质量要求从低到高分为1,2,3,4共四种不同的档次.若工时不变,车间每天可生产最低档次(即第一档次)的产品40件,生产每件产品的利润为16元;如果每提高一个档次,每件产品利润可增加1元,但每天少生产2件产品.现在车间计划只生产一种档次的产品.要使利润最大,车间应生产第种档次的产品.
解析:设车间生产第 x 档次的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为 y 元,依题意得
y=[40-2(x-1)][16+(x-1)]
=-2x2+12x+630
=-2(x-3)2+648.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 x=3时,利润 y 最大,为648元.
六、有关二次函数中的存在性问题
例6 (2007年新知杯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题)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正整数 n 的所有可能值:对这样的 n,能找到实数 a、b,使得函数 f(x)=1nx2+ax+b 对任意整数 x,f(x)都是整数.
解析:设 f(x)=1nx2+ax+b 对任意整数 x,f(x)都是整数.则
g(x)=f(x+1)-f(x)
=[1n(x+1)2+a(x+1)+b]-(1nx2+ax+b)
=2nx+1n+a
也为整数.
进而,g(x+1)-g(x)=2n也是整数.
所以,n=1或2.
当 n=1时,取整数 a、b,则 f(x)=x2+ax+b 对任意整数 x,f(x)都是整数.
当 n=2时,取 a=12,b 为整数,则 f(x)=12x2+12x+b=12x(x+1)+b 对任意整数 x,f(x)都是整数.
篇9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年月日开始施行。
2、《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是年月日开始施行。
3、生育第一胎的夫妻,应在申请领取计划生育证。
4、《省条例》所指的晚婚,是指男方年满周岁的初婚。
5、《省条例》所指的晚婚,是指女方年满周岁的初婚。
6、违反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国家工作人员除了缴纳社会抚养费外,还应依法给予。
7、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三外,还可增加晚婚假天。
8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90天外,还可增加产假天。
9、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晚育的,可给予男方护理假
天。
10、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做到;;。
二、判断题
1、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3、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约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
4、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5、人口过多是我国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是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6、实行计划生育,以节约为主。()
7、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妻子负有主要的责任。()
8、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例的夫妻可以自由生育第二个子女。()
9、个体医疗机构和人员可以给育龄妇女上环。()
10、一对夫妻生育有女孩送给他人收养后又可以再要求生育一孩。()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计划生育?
2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什么是控制人口数量?
4实行计划生育的核心内了容是什么?
5、实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人口与计划生育竞赛题答案
一、填空
1、20__年9月1日2、20__年9月1日3、分娩前4、255、236、行政处分7、158、309、1010、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权益。
二、判断题
1、是、2、是3、是4、是5、是6、否7、否、8、否9、否10、否
三、问答题
1、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程度后,为适宜客观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觉在全社会采取的调节生育行为的总称,即;在公民中实行有计划的控制生育,实行人类生产的计划控制。特点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统一的人口计划,家庭按照国家的生育政策生育子女。繁衍后代,把人口规模控制在国家人口计划范围内,实现人口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2、{1}调节人口的增长速度;
{2}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3、是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环境。
篇10
赛场展示,又称体育展示,是将比赛现场的精华内容,展示给观众和电视机前观众的过程。
二、赛场展示主管
《2006田径竞赛规则(第124条)》最新规定:“赛场展示主管与竞赛主任共同策划赛场展示计划,并尽可能与组织代表和技术代表合作。他将确保展示计划的实施,与竞赛主任和有关代表一起解决发生的问题,他使用通讯系统联系和指挥全组每个成员的工作。”
《2006田径竞赛规则》中提到的“赛场展示主管”是整个赛场展示工作的负责人,既工作指挥中枢,他需要与竞赛主任、组织代表和技术官员等人员的协调配合,制定田径比赛赛场展示计划,控制实施整个比赛过程的展示过程。
目前,在我国各级田径竞赛中,设立“现场指挥”这一职务,他的职责是:在竞赛主任的领导下,协调指挥各项比赛的进程,掌握发奖仪式的进行,控制大屏幕显示和宣告员的宣告。笔者认为,这些工作是未来田径比赛赛场展示过程中的组成部分,赛场展示工作有着更多的内涵、任务和深刻意义。
三、赛场展示团队
根据规则的要求和比赛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硬件和软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田径比赛赛场展示工作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田径比赛赛场展示团队主要包括这些成员:赛场展示主管、赛场展示主管助理、赛场宣告员、赛场主持人、音响师及助理、比赛信息统计员、信息传递员、视频工程师及助理、大屏幕文字控制操作员、摄像师、电视联络员等等。
基层举办田径比赛,提供的条件有限,硬件方面也许只能保证话筒和简单的音响设备。由于人力、财力有限,不可能保证更多的成员设置。为了保证赛场展示工作的开展,至少应设置一名赛场展示主管、一名音响师,宣告与主持工作可以交由两名工作人员完成。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派遣二到三位服务人员或志愿者协助赛场展示团队的各方面工作(工作指令、信息传递、成员联络)。
基层和学校田径比赛(运动会)中,除了运动成绩外,更重要的是参与和互动,因此赛场展示工作的重点应倾向于赛场气氛和观众活动,这样对推动人们积极参加锻炼、增进健康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赛场展示工作的意义
1.提高田径比赛的观赏性
田径运动是一种个人性比赛占多数的项目,而且比赛过程多数是重复、单调的。各种体育比赛项目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各项体育运动的优势特点,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体育比赛和从事体育运动,这是我们应该长期思考的问题。田径运动和比赛是运动员身体极限的挑战,不但能高度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比赛精神,而且有时候比赛过程的千钧一发、比赛现场的扣人心弦的程度,是其它比赛无法达到的境界。所以,让人们了解田径运动的特点是提高田径比赛观赏性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通过赛场展示工作,让人们了解田径运动,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2.挖掘潜在观众,促进全民健身发展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专业观众最为稀缺。所谓专业型观众,是指那些能够欣赏高水平竞技比赛,懂得规则,适时鼓掌,同时又能遵守赛场各项要求的观众,这种有素养的观众,不是在赛场上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组织引导下培养出来的。通过加强田径赛场展示工作,对观众进行科学引导,可以完成非专业观众向专业观众的转化,逐步发掘培养潜在观众。这样,专业观众就会逐渐多起来了。
而另外一方面,从田径运动自身来说,不管是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参于田径运动的人无处不在。从单纯地以健身为目的的散步、健身走、跑步,到参与其它运动项目前的热身运动,都属于田径运动的基本范畴。这些平时不知不觉中就参与了田径运动的人能走进赛场或者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并在现场主持人和展示手段的引导下通过一些基本的田径运动的常识进行科学锻炼,这样田径运动的群众基础就厚实了很多。
3.宣传主办城市、主办国家,提高知名度
一场田径比赛在一座城市举行,主办城市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代价,当然举办体育比赛可以给一座城市带来回报,除去体育商业化为城市带来的经济收入以外,更重要的是非物质方面的收益。这就要求赛场展示工作充分发掘一座主办城市和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并通过多种手段展示给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
如今,不少城市和国家都开始靠体育打造自身的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形象。体育,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打出的一张“屡试不爽”的名片。通过这张名片,外面的人可以了解一座城市和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4.为赞助商提供良好的宣传机会
田径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社会发展有着同步的基本节奏,并受经济的制约。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主办者将社会对奥运会的经济投入由非商业性转为商业性为主的机制。田径运动在奥运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一直是商家青睐的对象,他们的产品需要借助田径运动来提高知名度,以树立国际形象,扩大销路。田径比赛则需要商家提供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来源,双方互利互惠。诚然,赞助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赞助比赛,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投入后的回报,组者者可以通过赛场的展示工作给商家进行宣传,从而扩大商家的影响力,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当然,这些宣传是有限度的,因为根据国际田联的《规则》规定,比赛场内所有广告都要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并且烟草的广告是绝对不可以出现的。
5.传承赛场文化,建设和谐赛场
在体育竞技过程中,赛场文化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调整有一定的影响,对竞技者的水平发挥亦有影响,对竞技结果也就会产生影响。同时,赛场文化还反映了群众对竞技体育的热情与参与程度,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窗口。因此,通过赛场展示工作的纽带作用,可以将运动员和观众联系起来,传承赛场文化,建设和谐赛场。
五、结束语
总之,重视赛场展示工作,可以实现多方面的意义,从而为促进田径运动发展添加砝码。
参考文献:
[1]田径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田径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唐芳武.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新趋向——2005华南师大南海校区田径运动会综述[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
[4]张旭光.说出城市的味道——著名体育解说地域风格分析[J].中国体育,2005,(06).
[5]张建国.人文奥运与赛场文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
[6]顾哓艳.现代田径运动竞赛商业化的趋势[J].体育学刊,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