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范文
时间:2023-03-16 20:3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潍海,腾玉成,张宏.大学生择业指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89.
[4]2004年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人择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4).
篇2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610万新高,预计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继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大学生就业面临挑战。在严峻的现实条件下,是否具备就业能力,成为大学毕业生能否就业的关键。
就业能力需求水平因学历、岗位不同而存在差异
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知识要素、技能要素和态度要素。具体而言,知识要素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技能要素包括科学思维技能、自我控制技能、管理技能、理解交流技能和操作技能等;态度要素包括个人特征、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在就业能力所包含的各方面中,企业对研究生的能力需求水平除个别项外,均高于本科生。这说明企业认为研究生比本科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各方面更有竞争优势,因此对高学历人才有着更高的期望,对其能力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
企业普遍认为实际操作能力是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必须扎实掌握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优秀的意志品质是完成工作的先决条件,不因学历不同而有差别。企业对管理类与研发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有所差异,这说明不同专业背景或不同工作性质的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上也不同。
企业、教师、学生对就业能力认知存在差异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上,企业和高校均认为“责任感”是最重要的要素,学生则认为最重要的是“自信心”。企业、高校和学生在最重要的就业能力要素上看法基本一致,只是次序略有不同。研究发现,实习经历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产生影响,进而就会影响到企业和学生对就业能力重要性看法的差异大小。分析表明,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越长,越容易了解企业更为看重哪些个人素质。
此外,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大小也会影响学生和企业间的就业能力认知差异。这就要求高校在日常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多设置与实际专业能力提升相结合的课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规范的实习制度,推动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增加对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的了解;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信息,明确能力提升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重视就业和创业能力培养,对就业能力进行科学评价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日益突出,学生就业状况的好坏已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或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培养效果。虽然毕业生就业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评判高校办学质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考察其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我就业,而且可以带动他人就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创业除了应考察是否拥有商业机会和资源优势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团队,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源素质将是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需要综合研究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满足就业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调研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分类体系将培养目标转化为能力标准,培养效果也应以能力标准的达成作为衡量标志。
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就业能力测量指标体系,通过应用性工具的开发,一方面帮助高校评价和跟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不断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分析自身优劣势,帮助学生和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匹配。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和工作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人才服务机构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有效岗位需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定期向大学生人才市场。明确的市场需求信号不仅能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而且将有效引导教育部门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部门应根据大学生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专业设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设计时要有市场需求导向,而目前很大的问题是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清晰的表达,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缺乏有力的人才规划和信息,没有明确的市场信号就很难指导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
以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我就业,而且可以带动他人就业,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创业除了应考察自己是否拥有商业机会和资源优势以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拥有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团队,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源素质将是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篇3
1999年,出于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拉动内需搞活经济、实现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等原因,我国的高等院校实行了大规模扩招。与之相伴的是高校毕业生待业人数越来越多。这一问题在2002年开始显现,之后渐趋严重。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待业人数为37万,2003年为52万,2004年到2008年高校毕业生待业人数分别为69万、79万、91万、145万、173万,到了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96万。通过这一连串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凸显,成为了老百姓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为人们所深信不疑。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为什么连大学毕业生也开始大规模失业了呢?对于这一问题,人们除了疑问还是疑问。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很多人对上大学望而却步,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新“读书无用论”思想开始在很多地区蔓延开来。中国人功利性是很强的,这当然与其生活处境有关。在一些落后地区,对读书的态度受功利性影响更大,在他们看来,读书的目的在于“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大学毕业包分配的年代,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脱离了苦难,毕业之后的工作就业都是不需要发愁的事情。因此,考上大学也就意味着吃上了“皇粮”。但是到了今天,毕业包分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更多的是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竞争,也就是看谁拥有的学历更高、拥有的社会关系更多。从这两点来说,来自落后地区的学生都不占优势。这也造成这些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使得他们大学毕业就面临着失业。
对于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来说,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大学生毕业之时,这些家庭已经是债务累累,它们亟须的是能够得到反哺,但大学生毕业就处于失业状态,对于这些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在这样一个“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知识的力量已经日渐式微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曾几何时,大家把接受教育看成是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工作,还是回到了老家,接受大学教育并没有使他们的命运得到改变;曾几何时,大家都把教育作为使家庭脱离贫困的一条路径,但现在,他们越来越明显地发现:教育并没有帮助他们实现脱贫,反而加剧了家庭的贫困,孩子上完大学后留下的是一堆的债务,使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变得更加贫困;曾几何时,大学生是家庭的荣耀,是公认的“天之骄子”,现在,这种光环已经慢慢消失了,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时代跨入了“大众教育”时代。
寒流再次来袭:“读书无用论”
2008年12月,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面向广东高校应届毕业研究生招聘30个“卖猪肉”的职位,竟吸引了包括中大、华工、华农、暨大等广州多所重点高校1300名研究生前来应聘,再加上外省高校研究生发来的网投简历,共有1500多人应聘,这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高学历人才卖猪肉这种事并不新鲜,北大才子街头卖猪肉等新闻报道也频频见诸报刊网络媒体。对于这样的现象,也仅仅把它作为个案来看待,但是30个卖猪肉的岗位竟然吸引来了1500名研究生前来应聘。这样的事件,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现象还仅仅是个案吗?如果是个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研究生去竟聘一个卖猪肉的岗位?即使是对于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来说,要想当“猪肉荣”,也要“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层层选拔。这让我们不得不想到一个问题:杀鸡焉用牛刀?为什么一个卖猪肉的岗位需要研究生学历呢?这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高等教育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培养人才很重要,但做到人尽其才更为重要,否则就是对人才的浪费。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把广义的精英定义为那些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了突出成绩的人,“猪肉荣”干得好也可以成为业界精英,北大才子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没必要把研究生学历作为一个硬性的要求,否则用人单位就免不了有“招摇过市”之嫌。
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并没有得到他们期望的工作,反而处于失业或大材小用的状态,使得他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积聚,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正是由于“毕业即失业”这样的现状,使得新“读书无用论”思想开始蔓延。
人们在选择行动时,不仅考虑行动后果的价值大小,而且考虑获得该后果的可能性,通过理性全面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很多人经过“理性”权衡之后;纷纷开始寻求更有效的成才之道。当读书能够实现这些目的的时候,人们可以为了孩子的教育而付出全部;但是当读书并不能实现这些目的时,人们对读书的这种热情也就不复存在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对于那些连生存状态都没有改善的家庭来说是不现实的。随着大学生失业人数的越来越多,读书上大学对于那些落后地区的学生来说,变成了一项高投入、低回报的投资。
风险日益加剧的社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何去何从,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欠缺使其就业面临困境。从人力资本视角来看,大学毕业生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非常欠缺。有学者对湖南省305位毕业生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高校毕来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失业关键原因之一,是因为自身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认可程度与期望程度。随着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使得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降低了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优势。当前的大学教育与现实社会也存在一定的脱钩,很多用人单位发现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不能很快适应工作。
从现有调查看,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所学非所需。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的接触非常有限,使得他们在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大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往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阵痛期”,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工作。
大学毕业证书成了很多人的“鸡肋”,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年代,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就意味着会失去很多机会;但是另一方面,有了大学毕业证也很难帮助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这样一个年代,大学毕业证还是不可或缺的。有了大学毕业证不一定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没有大学毕业证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基本上是不
太现实的。高校文凭的“贬值化”只能说是一种“水涨船高”的现象,大学毕业证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大学毕业证是万万不能的。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大学生社会资源的欠缺。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古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会如此困难。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由于自身和家庭的原因,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非常欠缺,特别对很多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来说,情况更是如此。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家,社会学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他认为,在中国社会中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一样和别人所联系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当前劳动力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社会资源的拥有情况,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虽然经过多年的社会转型,但是目前的中国社会还是一个关系、学历并重的社会。
相关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哈尔滨等地的2000位公众的问卷调查中提出社会关系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壁垒。53%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能力与关系相比,后者对就业的影响更重要,而24%的毕业生表示与自己喜爱的工作无缘,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资源往往是由所在的家庭决定的,这一点是先赋性的,是他们所不能选择的。而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家庭能够给予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特别对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大学生的“结构性错位”
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定位不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顺利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也决定了大学生的主观意愿对就业过程存在重要影响。大学生的“结构性错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求专业的对口性。很多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总是希望能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从结果来看,找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的情况少之又少。“学经济的人去从政了,学政治的去经商了”,这种情况在职场中是屡见不鲜。第二,就业期望过高。很多大学毕业生期望能到大城市、机关、外资企业等待遇好的单位,而不想去一些基层单位就业。当前的“公务员”热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大家都往这条路上挤,但最后如愿的人寥寥。大学生在择业上存在的这些误区直接妨碍其顺利就业,可以说,大学生自我定位的偏离成为其就业的障碍因素。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学生自身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普遍不愿把自己的能力定位在动手操作上,好高骛远的倾向比较明显。而到工作岗位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所欠缺的正是实践性。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大学生并没有以市场为导向,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越来越“贬值化”,但是大学生还是把自己定位为“精英阶层”,这些因素致使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布满了荆棘。根据上海市“大学生求职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认为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的不到30%;清楚或比较清楚自己在职业发展中优劣势的也不到25%;甚至还有15%表示从未考虑过。有4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方面的问题需要职业指导专家来帮助自己解决。可见,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与大学生自身期望值高、定位不准有很大的关系。
对策:应“脚踏实地”
当前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也是治标不治本;很难在短期内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所以,未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大学生失业人数还是会急剧上升,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果政府采取的积极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贯彻,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首先,政府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政府作为宏观调控部门,应是政策制定者、市场调节中介人和组织者。党的十七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该在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应该加大调控力度。
其次,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当前大学生面临就业难折射出我国人才培养机制与培养方法不科学的问题,应该说,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高校应当充分考虑市场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调整现行的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更加符合市场、社会需要的人才,从根本上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ERG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124-02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差异化明显,即使同一地区的不同省(市、区)因为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多少也不均衡。事实上,伴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态势接近顶峰,中西部已迎来自身发展的良好时期,对人才的合理化供需也提出了挑战,所以,高校毕业生的合理流动是促成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就业流向基本状况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起步较早,在过去的改革开放30多年间里建立了较为齐备的相关行业,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加上又有较多有吸引力的中小企业,因而东部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但与此同时负面影响也日见显现。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只占国土面积的14.2%,却有聚集着全国城镇人口一半以上,西部地区虽然拥有着我国56.5%的土地面积,人口与城市数量却均仅占全国的1/6左右,地少人多,导致就业岗位供不应求。
据统计,2010届中西部地区生源的大学毕业生有35.3%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就业,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39.8%,高职高专为30.7%。虽然比2009届(32.2%)上升了3.1个百分点,但是仍低于2008届水平(38.5%)。东部和沿海地区生源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仅有2.5%在中西部地区就业,大大低于中西部生源大学毕业生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就业的比例(35.3%)。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3.3%,高职高专为1.7%。
综合来看,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3%,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1%,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指数(本科、高职高专均为32.3%)。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远高于中西部,东部发达地区仍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点地区,东部大城市“人满为患”,西部地区和基层却门庭冷落,造成冷热不均的不正常现象。
这种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使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所以,结合实际分析大学生就业流向,探讨如何使高等教育资源合理活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流向的ERG分析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Alderf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三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ERG”理论。低层的生存的需要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它包括生理满足和安全保障方面的需要。中间层的关系的需要指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这种社会和地位的需要的满足是在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中达成的。高层的成长发展的需要表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强调:人在同一时间可能有不止一种需要起作用;如果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受到抑制的话,那么人们对较低层次的需要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
1.大学生就业流向的生存需要分析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直接的生活压力,所以,如何获得理想的物质资源就变得非常重要。相对于西部地区的后发而言,东部地区尤其是大城市更能给他们提供不错的收入。
图1中可看到,2007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就业的人群月收入最高,为6 058元,三年内涨幅最大,达到3 203元,涨幅比例为112%。
在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就业(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为4 102元,涨幅为1 933元,涨幅比例为89%。
在中原区域经济体(包括河南、湖北、湖南)的人群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为3 119元,涨幅仅为1 469元,涨幅比例为89%。
所以,东部发达地区相对于西部区域在物质保障方面更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2.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关系需要分析
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相对于偏远地区来说,东部发达城市的现代化生活方式非常吸引大学生。所以东部的毕业生源不愿意离开故土,西部生源渴望奔向梦想的生活。如果到那些西部地区生活,他们认为极难适应。尽管在大城市里的生活压力很大,他们更愿意融入文化厚、现代感强的群体,生活的便利也是城市带来的诸多好处之一。尤其是最近10年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翻天覆地,带来了以前难以想象的便利生活,个人待遇和多样的休闲方式都被认为是城市生活的有利因素。
东部和沿海地区生源但并不在本区域就学的2008-2010届本科毕业生有83.8%回到了本区域就业(高职高专这一比例为83.6%),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就学的本科毕业生(包括本区域生源和非本区域生源)有92.2%毕业后留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就业(高职高专这一比例更高,为96.2%),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26.0%既不是本区域生源也不是本区域学源(高职高专这一比例为21.5%)。
中西部生源但并不在中西部地区就学的2008-2010届本科毕业生只有33.9%回到了本区域就业(高职高专为31.3%),在中西部就学的本科毕业生(包括本区域生源和非本区域生源)有55.8%毕业后留在本区域就业(高职高专为62.0%),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仅有7.3%既不是中西部生源也没有在中西部地区就学过(高职高专为3.7%)。
可以看出,相比较东部和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能力都较弱,属于人才净流出地区。同时大学毕业生对就学地有着较高的就业偏好。
3.大学生就业流向的成长需要分析
城市空间城长快,由此带来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东部的发展在全国遥遥领先,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从而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选择可能会更多考虑职业发展前景、文化环境,大城市在文化氛围、职业发展机会和信息资讯上具有显著优势,这使毕业生们看到了自我发展的广阔空间。在城市提供的一系列便利中,人们将发展机会看得很重。许多外来的城市漂族坦言,个人发展机会是他们选择离开家乡的真正理由。大城市的生存压力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大城市一般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更容易获得晋升和提拔,找到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
由于东部和西部的产业发展政策不同,东部和沿海生源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行业主要是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中西部生源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就业的行业主要是电子电气和通信相关行业。产业结构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中西部生源的大学毕业生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就业的因素之一。
4.大学生就业流向的气馁性回归——逃离北上广
近年来,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大学生从开始的誓不离开变成倦鸟思归,逾两成毕业时留守“北上广”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离开“北上广”,回到远离最初梦想的地方。
逃离繁华城市,回到宁静小镇的原因是大学生流动的新现象。对于非本地生涯的大学生来说,在异地就业面临很多现实的问题,如生存需要的不足,关系维护的匮乏,成长空间的限制,让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感到现实中有激情更有无奈,相对于家乡的平静安逸,他们对于当初的选择感到迷茫、现实的冲撞感到困惑,于是,在家乡有号召力的吸引下,他们重新回到相对偏小的地方,这就是ERG理论中的回归现象。
2011年就业统计发现,2007届毕业时在“北上广”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三年后有22.2%的人离开了“北上广”,转往其他地区就业。本科毕业生的这一比例为17.1%,高职高专毕业生为27.3%。
其中,2007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越高,离开“北上广”的比例越低。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下的低收入阶层离开“北上广”的比例最高,有22.0%的人三年后离开了“北上广”。但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在9 000元以上的收入阶层离开“北上广”的比例也较高(20.9%)。
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越低,离开“北上广”的比例越高,有29.8%的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阶层离开“北上广”。
经济压力造成的生存需要不满足迫使低收入阶层离开“北上广”,最高收入阶层的本科毕业生又因其能力强,选择空间更广,从而可能为更好的职业追求而离开“北上广”。所以,同一时间的关键需要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行为。
三、关于未来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几点思考
1.政府的西部发展政策要促进提升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价值
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支持政策。但还需要国家的西部发展政策真正落实下去,只有加快西部建设步伐,才能让大学毕业生看到西部发展的潜力。在用人制度上,国家应有新的支持力度,提供大学毕业生在西部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空间,打破旧的用人制度,不拘一格,大胆起用新人,让大学毕(下转197页)(上125接页)业生在广阔领域有更快的发展机会。
2.当地政府积极落实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建设积极向上的就业环境
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性发展,社会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在通过东部率先发展带动并促进中西部良性发展的同时,中西部要做好东部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工作,形成相关产业链,充分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要下大力度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为高校毕业生落户提供便利。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毕业生安心工作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完善用工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用工制度,在法律上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切实利益。对于就业回流的大学生,当地政府要积极鼓励,支持其回家工作。
要想使毕业生在我国的中西部长期扎根,必须提供能与我国东部相匹配的薪酬待遇,建立使当地基层、毕业生双方都较为满意的用工制度,提高毕业生工资待遇,让毕业生安心工作。此外,用人单位要降低“门槛”,为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做一些岗位,提供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的机会,积极做好大学毕业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工作。
3.加强学校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学校是输出高校学生的主体,学校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应用型人才建设、通过共建实习基地等形式做好实践教学的同时,也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学校的知识教育与就业教育没有做好衔接,造成就学与就业分离的现象。
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教育则显得尤为必要。学校要督促大学生加快转变思想,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克服不愿去基层、去中西部的心理,转变就业观念,放远目光,不要局限于眼前的短浅视角,要勇于到更具挑战的地方争取自身价值的实现。学校可以通过宣传具体的事例感染毕业生,在校园中营造“就业”的良好氛围。此外,学校就业市场也要向西部转移,积极了解中西部人才引进政策,广泛搜集招聘信息,积极邀请其走进校园直接与毕业生面对面,充分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准备工作。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流向影响教育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东部发展已较成熟,在政策推动西部发展的同时,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支持西部建设。这需要各个方面的积极努力配合,东部做好向中西部的经济转向,中西部和东部遥相呼应,带动国家整体发展。西部要加快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努力提高当地生活水平,让大学生在西部得到锻炼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孙祥,罗强.引导大学生就业区域合理流向的对策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5).
篇5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就是在这样大学生逐年增加的一个社会背景下,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大学生进行就业选择的情况有点不如人意。目前普遍的大学生在就业时选择国有企业或者外企,而选择民营企业的只是寥寥。然而我国的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大学生资源,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应该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民营企业;大学生;就业;动机;研究
0引言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与必然要求,正因为民营企业需要快速发展,所以需要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任职,然而目前社会上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却会忽略民营企业,这显然是与民营企业的发展背道而驰的。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应该明确自身在吸纳大学生就业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吸纳大学生就业。
1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动机
(1)我国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大学生就业。众所周知,正因为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个情况就好像政治里面曾经讨论过的一个问题是一个道理,往往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就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规模也相比原来而言在不断扩大中,然而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却出现了人手不够的尴尬局面,所以我国的民营企业迫切地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大学生来进行就业,从而才能够有效推动民营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否则民营企业会因为规模扩大而没有工作人员而原地踏步甚至退步[1]。(2)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取优势地位需要大学生就业。因为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现在我国社会市场中的民营企业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而要想在众多民营企业中独树一帜,并且为了在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的恶劣环境下占取优势地位则离不开有能力的大学生就业。在如此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中,我们的民营企业想要脱颖而出就需要具备与众不同的产品以及富有创意想法的文案,而要想做到这些都离不开拥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富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2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1)民营企业给予大学生的社会保障不理想。通过相关人员对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等企业给予大学生就业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民营企业在给予大学生就业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不理想,不能给予大学生就业后像国有企业那样的具有吸引力的良好待遇,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三金五险。并且,民营企业给予的退休方面的待遇也远远达不到国有企业的一半。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往往会直接排除民营企业[2]。(2)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吸引不了大学生。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因为会受到国家政府的一些明文规定而又行业选择的局限,这样会造成民营企业在自身发展时遇到一些问题,并且不能够有更好发展,这样一来,民营企业发展的前途就比较坎坷。大学生看到这一方面,则会认为企业都自身难保了,自己来到这个企业又会有多大的发展。显而易见,民营企业会因为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而导致吸纳大学生进行就业非常困难。
3民营企业如何吸纳大学生就业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由原来的没有而都后来的出现在国家企业舞台上并且绽放出了一定的熠熠光辉,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以及外企而言确实存在了一定程度上的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会忽略掉民营企业。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应该选择一些方法来吸纳大学生就业。我国的权威部门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帮助民营企业进行发展。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为了推动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国的政府部门应该打破一些明文规定并且制定一定合理的政策来让民营企业突破一定的局限,从而可以让民营企业在自身前途发展以及给予大学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进行就业,从而来推动民营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显而易见的是,民营企业自身应该优化内部结构体系,制定相应合理的制度并且适当提高一定的薪酬来吸引大学生选择自身来就业[3]。
4结束语
综上诉述,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正因为民营企业得到了发展所以需要大量的大学生来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然而,因为民营企业自身内部结构体系的弊端以及国家政府一些政策的限制,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吸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政策来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帮助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当然民营企业自身应该优化内部结构体系,改善存在的问题来提高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中樑,俞贺楠.我国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动力与障碍分析[J].兰州学刊,2013(03):81-86.
[2]赵宁.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3):12.
篇6
[关键词]就业难 专业认同 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巩丽(1979- ),女,山东桓台人,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科副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田兆富(1969- ),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淄博 25509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94-02
一、就业难问题剖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由来已久,从20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以来,年复一年被各界热议。从笔者在就业工作中的经验来看,当今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像大众媒体所宣传的那样严峻,从我校近两年的招聘统计数字来看,除极个别社会需求偏低的专业,绝大多数专业社会提供的岗位数是毕业生人数的2~3倍,特别是一些社会需求较大的理工科专业,像机械类、材料类、化工类、电气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之间的比例甚至高达7~8︰1。单从这些统计数字来看,就业形势并不能用严峻来描述,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乐观的。但从学生的感受来讲,就业难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业难难在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绝大多数同学找不到好工作,这个好工作的标准是以能否发挥专业优势、是否具有良好的个人发展前景等因素来定位的。一边是随着经济回暖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一边是走入人才市场的大学生慨叹“就业难”。这种人才的“供”与“求”的现状真的成了两条难以相交的平行线。
从笔者工作过程中和企业的接触来看,企业招不到毕业生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毕业生的质量问题,专业知识欠缺,专业素质低下,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而且从我校对毕业生的调查也验证了这一结论,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低下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根本原因。要想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为突破口来做工作,这个瓶颈问题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就业难的状况才会得以改善。
二、专业认同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可以称之为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内容可分为内在就业能力和外在就业能力,它们相互作用,对个体就业造成影响。内在就业能力是个体成功就业、保持、转换工作时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影响个体就业的内在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个人适应能力。外在就业能力是影响个体在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是影响个体内在就业能力成功实现的外在条件。外在就业能力是受客观环境影响而个人无法改变的,而内在就业能力是可以通过培养、训练来得以改善和提高的。尽管西方一些研究者认为,随着后学历时代来临,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小,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有“核心胜任力”的“聪明人”,而不是那些所谓的“专才”。但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看,专业知识和技能仍然是影响个体就业的重要因素。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核心竞争力。
从我校进行的毕业生问卷调查也发现,目前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毕业生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个人专业知识欠缺、缺乏工作经验、求职技巧欠缺。毕业生自己认为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专业知识技能、相关实习经验或工作经验。从这些调查发现,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根本原因,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目前大学生专业素质方面的不足。造成专业知识欠缺和素质低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高校办学资源的欠缺等因素。20世纪90年代的扩招,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其中学生的培养质量肯定有所下降,这是高等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状况。还有一方面受社会风气的影响,高校学风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这是外部环境因素。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讲,造成专业知识欠缺的根源是“专业认同”。
笔者在2010级学生入校之际做了一个“专业认同”调查,结果发现六七成的学生目前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想学的专业。大学生是一个理想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当自己的理想在现实中不能很好地协调统一起来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很大的挫折反应和情绪反应,很多学生表现为对专业的漠视,甚至完全否定,不能激发学习兴趣,以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去对待专业的学习。以这样的心态去对待专业的学习是很难做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的,也很难成长为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合格人才。
三、以提高专业认同为突破口来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从上文的阐述可以看出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提高专业认同又是大学生学好专业的基础和前提,下面本文将从“专业认同教育”等几个途径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1.抓住入校时机,做好专业认同教育。我校在大一新生调查中发现,学生中有六七成不喜欢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高考的第一志愿,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高中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多是父母根据社会经验为子女选择专业,选择依据多是基于对将来就业前景的考虑和对学校知名度的考虑。现实情况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如愿,而被调剂到其他专业,还有部分学生入校后慢慢发现不适合本专业的学习。这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存在情感上的心理冲突,表现为对所调剂或所学专业情感上的不认同和理智上的无奈接受,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是很难做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不认同目前所学的专业,与其说是不喜欢,从本质上来讲不如说是“不了解”。对于林林总总的专业而言,以大学生的学识面来看是很难认识清楚的。基于这种状况,在大学生入校之际,学校要做好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帮助学生认清所学专业的就业状况和发展前景,让学生从心理上、情感上接受所学的专业,提高专业认同,这对以后专业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同时也能够促进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对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教育一定要抓住入校时机,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开始对大学生活等一系列新事物建立最初的认知,也是建立专业第一印象的关键时期,要通过全方位的专业教育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如若错过这一时机,其一不利于专业认同感的重新塑造,其二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的学习。
2.引导低年级学生,切实做好职业规划。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就业,走上社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人,但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在这一阶段缺乏清晰的认知,很多大学生经历高考进入大学之后,对以后的路如何走是比较茫然的。这一状况较西方发达国家学生的职业规划,是非常滞后的,没有一个好的规划,必然在学习过程中动力不足,在就业工程中存在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很多学生在进入毕业班之后才来考虑就业的问题,其实已经是为时已晚了。学生在入校之际依据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做好职业规划,并为将来的成功就业积累知识和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成功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其实职业规划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在大学四年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根据专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来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有《大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课程,但大多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课时量非常少,而且很多高校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也往往与就业指导的概念相混淆,这对于职业规划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要从学校的层面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保障体系,确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和培训计划,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平台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评估体系来提高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职业规划的知识。
3.转变观念,树立专业素质是就业中的立身之本。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导向,它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但对这一教育模式的理解,笔者认为教育主体和客体对此的理解存在偏差。素质教育并不是降低专业教育的质量,而是在保证专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素质教育来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在实际教育操作过程中却是重视了综合素质的教育,而降低了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从学生自身的学习来讲,也存在着专业学习的困惑,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己所学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应用,或者教材滞后于技术的进步,所有这些情况也降低了专业学习积极性。但现在的大学教育培养目标人群是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知识体系的毕业生,把基础学好,这样才能在求职的过程中增加就业竞争力,在工作过程中增强胜任力。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是能否胜任工作的核心内容。用人单位在衡量一个大学生对某项工作的胜任力时,最关键的就是要考察他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对用人单位来说,拥有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他们在招聘大学生时一是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二是要求他们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实践素质。简言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专业素质的人,特别是后者,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更为用人单位所看重。高校要充分利用成功校友访谈等教育形式,让学生能够从这些校友身上发现专业的重要性,并树立专业为立身之本的思想。
4.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将实习变为就业的演练。目前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很多企事业单位会向大学生提供这样的带薪实习机会,但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像这样的实习机会还是比较少的。从高校提高就业质量的角度来讲,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表现更高的心理成熟度,能够正确地在就业过程中做好职业定位,而且在就业后的稳定性比较高。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通过实习毕业生可以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实习来考察就业单位,在经历过实习之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可以通过双向选择来完成就业的过程。这种渠道的就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增加人才稳定性,提高就业质量。目前各个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安排实习实践活动,但现实情况是大规模的实习实践的效果和前面所讲的实习的实际效果是不一样的,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就要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实习单位,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也要利用招聘会等渠道来捕捉实习机会,以此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抓好大学生入校之际的专业认同教育,这是高校就业工作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大学四年成长式的培养教育,引导低年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同时帮助学生纠正一些“专业无用论”的社会风潮,树立专业是大学生进入社会成长成才的立身之本,社会、企事业及高校要多方协作,为更多的毕业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为将来的真正就业做好演练。如果做好了这四个方面的工作,笔者相信就业难的状况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韩秀景.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篇7
【关键词】就业工作;女大学生;素质教育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1、毕业生数量的整体增加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客观原因是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各个阶层整体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压力更大。由于近年来全球的经济增长缓慢,中国这个以靠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的劳动力市场受到影响,加上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得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势必增加全社会吸纳人才的压力,毕业生就业竞争也分外加剧,女大学生也不可避免。
2、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
传统的中国伦理导致人们养成了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如“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夫唱妇随”、“夫贵妻荣”等,因此,在社会分工和家庭分工上,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应该是男性,干大事的拿主意的应该是男性,而女性只能是处于辅导和从属地位,这些传统的落后观念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潜在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市场主体是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原则来开展经济活动的,而女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势必是要生子的,而整个孕育过程要时常中断工作进程,再加上女性在体能及精力上的确不如男性,因此企业考虑自身利益而更倾向于选择男性大学生。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1、不正确的就业观念
市场经济愈来愈发展的当今时代,大学生毕业后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并希望所去的单位名声好、效益高、生活条件舒适,女大学生也不例外。而目前,我国最需要人才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型单位,部分女大学毕业生不切实际的抱着过高的期望值,这是导致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女大学生中普遍流传的“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让她们觉得不能如何通过努力提高自己,而在竞争中胜出,而她们是希望找个好丈夫逃避就业竞争。四年大学下来,没有学到一点真正有用的知识,素质平平。当她们面临找工作的压力,面对就业单位的层层考核筛选时诚惶诚恐,自卑怯懦,找工作结果自然不理想。
3、实践不足影响就业
大多数的女大学生比较勤奋,在学习成绩上一般优于男生,但女生普遍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且过于看重学习成绩,不愿参加更多的文体活动,忽略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且工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与男生存在一定差异。一些用人单位根据往年招聘女大学生的经验,认为女大学生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上往往显得犹豫不决、难以迅速果断地作出决定,致使其行为对企业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因此在与男生参加同等的就业竞争时处于劣势。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1、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虽然社会的就业环境存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还是有很多的女学生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增长知识和才干,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上风。女大学生要充分抓住在大学的学习机会,开阔视野,加强自身修养,学好课本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在找工作时自信凸现优势,才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高校要指导女大学生树立未雨绸缪的观念,确立职业理想,并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要制订毕业生就业法规政策、收集职业需求信息、组织市场招聘、开设职业生涯培训、讲授求职技巧、跟踪市场、调查研究等,指导毕业生正确择业。要从新生一入校就开始,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按照社会的需要,塑造和完善自我,并对其以后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认识。
3、根据市场调整培养模式
高校要把握社会和市场对女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和特殊学科的教学优势,转变传统的“知识本位”思想,充分尊重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积极培养她们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女大学的品德、知识能力和心理生理等素质的发展,全面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使她们从专业型人才向全能型人才转变。
要增加实践操作、参观学习、志愿服务、勤工俭学、岗位见习等实践环节,鼓励女大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农村中实践,实地调研考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找准定位,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要以社团为依托,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见各种社会实践,培养她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使其增加阅历,锻炼能力。
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女大学生提供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的舞台,同时,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高校也可以尝试因材施教,使开设的课程、选课的科目更有弹性,方便女大学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四、结束语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压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所以在社会需要竭力改善这一问题的同时,女大学生也应该乐观勇敢地面对现实,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要结合自身的能力,去发现机会,创造机会,努力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
女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创造环境和机会,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指导状况调查研究——以黑龙江省三所综合性大学为例,陈锋,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01).
[2]性别如何影响就业质量?——基于女大学生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研究,张抗私.盈帅,财经问题研究,2012(03).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大学生;就业能力
0引言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它也是一种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现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关键和难点问题。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很大。媒体将其称为2015年历史上最艰难的找工作。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和社会需求的有限,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大,各岗位竞争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各招聘会上的拥挤的场面比比皆是。然而现在很多雇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不是学生在学校课程理论成就方面的成绩有多高,很多企业并不愿意花钱培养刚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他们要用高质量的人才。这是企业“桥”机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造最大的利益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因此,一些单位采取了老年工人、退休人员的措施,对刚出来的大学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在短时间内根本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获得就业、促进高职学生发展的能力,是一种与各类专业人员进行工作的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发展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也是大学生的应有之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是一个实践性和理论性的问题,它将理论研究应用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它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1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1.1完善大学生实践培训体系,建立素质教育,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点
要改变一个长期以来的简单使用分数评价学生的片面做法,因为它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要增加实践比例,提高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训练。一、高校应努力做好第一课堂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和学生的专业,为学生提供自己喜欢的课外学术活动,通过二次课堂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二、可以多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活动,完善学生实践考核体系。作为一所学校的教育,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在学生评价体系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例。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注重对实践的评价,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同时,它也使学生转变观念,注重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也要完善学生实践激励机制。学校经费的报销是阻碍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因,学校应加大奖励力度。这种奖励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金钱,而是一种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激励下,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去参加社会实践。事实上,大部分的团队很可能会把奖金作为费用账户,甚至是下一个事件储备基金,这实际上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鼓励。
1.2动员全社会,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和自我升华已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国家、企业和事业单位,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多的便利。能制定好的政策,支持学生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解决大学生素质和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应支持学校开展实践培训、政策和学校的资金保障。同时,鼓励社会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加强企业合作,鼓励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学生通过实践动手能力,如果表现优秀将来可以直接在单位就业。这种模式不仅为单位选拔人才,也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
1.3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意识
教师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社会的需求,也让学生在大学里学会了为国家服务。教师应愿意探索和鼓励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道路,对学生选择发展的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要在生活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更有必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大学生已经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不断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过程中,他们也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的方向,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成为国家创新人才的社会需求,要有学习的意识,并能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思维方式。根据需要,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探索,为了提高认识水平,有必要提高社会实践。这样,学生就将客观的社会需求转化为主体的内在需求,勇于实践,在学生的主体意识中,作为学生个体特征的一种特质。有了勇气去实践,学生们会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决定了,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学习有着悠久的、干燥的特点,每一个大学的学生都要养成这种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在毕业之后,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做一个合格的创新人才。
2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解决途径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解决途径将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所提出的研究问题。
(1)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并确定了研究对象。
(2)运用关键事件方法,详细描述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事件,揭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用实验方法和结构方程分析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
(3)采用小组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关键事件法、系统工程等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探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3就业能力提升意义
在国内,有许多利于丰富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理论。培养合格人才是社会的一大功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可以获得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直接反映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因此,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这也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之一。然后,有助于指导高校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机制和制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最后,有助于指导高校组织创新。在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他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一个专门的工作人员,还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学生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把自己推向市场,找到工作,关注就业率而不是就业,不好好考虑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未来发展前景。要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需要高校组织的设计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黄敬宝.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
篇9
1.1就业指导内容与方式的比较中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与方式比较单一,高校主要是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为学生提供招聘信息等内容,而关于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比较少,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而美国高校对学生就业指导的方式比较多,比如有集体辅导、个体辅导,也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辅导内容,他们在积极举办各种招聘会的同时,也会开展各种职业交流洽谈会、让学生在暑期开展各种实习和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经验,同时还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必须课程中。
1.2就业信息渠道比较获取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基础,通过中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表2)与美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表3)的对比发现:我国高校提供的提供的就业信息平台比较少,政府部门缺乏与职业相紧密的具体信息,而美国在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与预测信息,我国大学生获取招聘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各种招聘会,而美国则是由高校提供信息,民间机构提供针对性的就业信息,是对高校就业信息的补充。
2国内外就业指导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
2.1构建合理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一是整合就业信息的渠道。高校要做好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工作,以便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各种就业政策,高校在宣传就业政策时一定要克服狭隘的视野观念,扩大宣传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QQ、微博、微信等工具,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收到并且深入了解就业政策。同时也要加大服务的力度,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增加招聘会的次数,尤其是积极开展专场招聘会;二是充分发挥社会以及校友力量提供就业信息。优秀的社会人士以及校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就业提供建议,避免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发挥他们的社会力量将各种就业信息传递给学生;三是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以及其它用人部门的合作。高校要积极吸取国内外就业经验,发挥社会的力量,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为高校学生就业提供各种服务。
2.2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理念一是将职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相结合。目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我国每年毕业的高校生数量远远高于社会岗位需求,为此就形成了就业难的巨大社会压力,在此情境下,高校就业指导的理念还是强调工作本位需求,忽视了学生本位需求,这样对于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和学生要树立职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就业指导部门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二是加强大学生的全程指导。全程化指导就是将大学生的整个生涯发展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和规划中,每个学生遇到的情况不同,他们在不同的时间遇到的问题是有区别的,因此要深入分析不同阶段的问题,并且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不同的生涯规划。
2.3构建以学生为主的就业指导思想首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基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改变传统的择业观,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观念,合理的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动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就业期望值等,让学生懂得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的基础,不断地寻求机会,发展自己;其次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要想被社会认可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保证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最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就业指导者要合理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帮助他们制定具体的职业发展规划,实现人职匹配,这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要由行政事务转为加强培训和辅导实践、将学习、心理以及事业相结合等方面。
3结束语
篇10
文章介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探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所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提出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对策: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实力;政府要提供有效的供需匹配服务。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学校、学生及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寻找相应的对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
1、经济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经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为:
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传统工业由追求数量走上了追求质量和效益的道路,面临转岗分流问题,对大学生需求的数量减少,增员空间不大。另一方面,高新产业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创造的就业岗位不多。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我国传统就业主渠道的第二产业已走上了一条向集约型发展的道路,正在经历“资本深化”的过程,从而降低了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而我国主要面向第二产业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还有些滞后,培养的大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结构性失业增加,大批国有企业停工、破产等,从而形成了失业、下岗问题。
2、高校扩招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1、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问题
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各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和藕合质量高,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协调、高速的发展。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地调整升级,而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步伐,加之一些大学的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2、城乡差别、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国有企业仍处在转轨改制、减负增效的过程中,很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大量精简、分流,导致毕业生不仅很难进入行政机关,还要和行政机关精简下来的人员竞争就业。许多事业单位目前人满为患,接纳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另外,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广大的西部地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动力不足,毕业生到这部分地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3、行业垄断和社会关系资本垄断
我国目前的体制所导致的行业垄断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行业垄断主要表现为行业主管部门滥用行政权力,使其支持的企业在某些方面处于人为的垄断地位。这种垄断地位使得垄断行业既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劳动生产效率,也不能合理地招募和确定其所需的最佳从业人数,而中国的社会关系资本也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这就使得那些没有较多社会关系资本的大学生不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帮助,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从而造成了某些岗位的垄断和失业。
4、理论原因及高预期回报
经济学原理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劳动力的供给与工资正相关,劳动力的需求与工资负相关。然而,供求规律并不能自动地使均衡工资调整到均衡点,实现市场出清,主要原因在于:
(1)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许多大学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另外,由于市场信息不透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市场行情缺乏了解,预期薪酬较高,不愿接受薪酬低于预期的工作。
(2)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上大学付出的成本中,一类是直接付出的成本,如学费;另一类是为上大学放弃从事劳动的机会成本。由于存在这些沉淀成本,大学生们希望能找到较高薪酬的工作来弥补上大学的经济损失。因此,面临低薪酬工作时,他们大都不愿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难所带来的影响分析
1、大学生就业难的负面影响分析
(1)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曾提到过“失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损失,因为这是生产要素的闲置。”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效需求不足加上资本和资源不能有效地和劳动力相结合,这就造成部分资本闲置,人力资源浪费。因此大学生如果长期闲置找不到工作,就会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2)大学生失业与教育深化恶性循环。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大学生失业的过程也是教育深化的过程。就业压力使得一些毕业生只好屈身俯就,寻找低一级的工作,也使雇主倾向于雇佣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人才高消费现象便应运而生。结果是教育的“过度”导致了大学生失业,反过来,大学生失业又促进了教育层次的进一步扩张与深化,造成恶性循环。
2、大学生就业难的正面影响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也有其正面的影响:一方面,这种形势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有一定数量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还能迫使这部分大学生为了生存,重新选择职业,进入第三产业,从而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必备的人力资源,为国家转型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面对毕业后就业的巨大压力,这部分大学生必须不断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同时也给了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很大的压力,有利于他们在工作中激发其劳动潜能,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存在对全体大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均有其积极的意义。
四、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对策
1、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只能寄希望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优先发展那些对就业增长空间比较大的产业和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实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校要根据整个经济环境,积极研究预测未来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整专业结构。另外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建立多元化和灵活的学生评价机制,逐步由偏重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转向注重能力,鼓励毕业生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创业。
3、政府要提供有效的供需匹配服务
我国应该根据国情,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提供大量的就业服务,除了帮助毕业生找工作,还为那些难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提供特别技术服务,提供相应的指导服务内容,使就业需求与供给及时匹配,同时满足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需求,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得以逆转。
五、结束语
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就是解决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问题。只有走向市场的高等教育才有可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只有走向市场的大学才能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形成适应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只有走向市场的教师,才有动力终身学习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只有走向市场的大学生才能把学习作为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源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梁俊,杜春海.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之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36―38.
[2]李守信消.除认识误区,积极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J] .中国高等教育,2003(5)6.
[3]孙江林.强化服务意识,改善就业结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5)27―28.
[4]王芳.刍议大学生失业问题及其治理[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8)27―29.
[5]杨万东.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8)6―8.
[6]邓希泉,安国君.试析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成原因[J].青年研究,200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