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17:2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教育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教育教学论文

篇1

各个高等学校的每个专业当中都设立了中文专业,目的是传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面对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局面,大学中文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没有将中文教学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的优势发挥出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错误的思想观念。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思想中,“重理轻文”的思想观念严重,这是受我国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的,这种思想观念导致我国大学中文教育得不到重视,中文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优势也无法发挥出来,创新思维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不全面的培养目标。如今的大学中文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教学,目标在于知识的传授,然而这违背了中文教学的真正目标,那就是通过传授知识,达到人文教育和传承中华精神的目的,然而传统的大学中文教学目标不够全面,导致学生课堂活动中循规蹈矩,创新思维无法得到培养。

(三)不合理的课程设计。在大学中文教学过程中,课程没有专门针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特殊安排,课堂设计中完全是中文的学习内容,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维创新;同时,课堂设计的不合理还体现在课程内容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思维现状,不能够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的挖掘。

二、大学中文教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条件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中文教育能够将我国传统的文化进行发扬和传承,在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与此同时,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我们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中文教学进行改革,使中文教学能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

(一)更新教学思想观念。要想加强大学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将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作为大学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和思想,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目标,经过精心的课堂设计,与学生的不断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不断追求新鲜事物。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的思想观念,能够对学生树立创新思维具有很高的指导作用,是对学生创新思维最好的鼓舞和激励。

(二)鼓励学生展现自我个性。中文的教学过程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提升,因此中文的教学,最关键的不是对学生不断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知识,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学生能够结合自身不同的特点对事物进行独特的判断。中文的这种性质,导致中文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自身天然的优势。因此在大学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我个性的展现,在为学生不断提供优秀的文学作品解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视野和角度对事物进行不同方面的解读,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激发学生想象力。想象力丰富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从而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为学生适时引进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要能够贴近大学生的思想高度,符合大学生大众的审美观,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在赏析过程中,鼓励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文章场景和画面进行勾勒,将传统的思维定势进行转变,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结论

篇2

1、大学物理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由于社会的影响,各个高校都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作为努力的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片面的强调专业的实用性,很多的基础学科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物理是这些学科中表现的最明显的,物理教学的课时在不断的遭到压缩。同时由于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在进行扩招,在加上社会环境和现有教育制度的影响,独立学院中所能招收到的学生的质量也在逐渐的下降。很多的学生,甚至是领导、教师都认为物理难学,而且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这些情况使的大学物理教学的内容往往根据各专业的需求进行选学部分内容,让学的知识面越来越窄。

2、没有合适的注重实际的应用型大学物理教材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大学物理没有实际用途是有原因的,主要就是在教学内容上。大学物理在课堂教学时基本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和传授,很少将这些物理知识联系到实际中。现有的大学物理教材也都只是以理论知识为主,没有联系到实际的应用。同时独立学院的教学基本都是依托于母校的师资力量,这样使得在选用教材是也大多都是与母校使用相同的教材。这些教材往往也都是理论性很强的教材而不是具有应用性的物理教材。大学老师进行备课时都是根据这些教材进行备课,这样上课时教学也不会有多少的教学内容联系到实际,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让许多的学生认为物理知识难以学习。而这些都混淆了母校与独立学院教育对象之间的出差异,最终忽略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学生特点和办学模式、目标与风格。

3、理论缺乏与实际的联系

现在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显得过于陈旧,这直接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在的科技发展不相符合。课堂上锁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显得过于落后和单调,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被调动,各种知识都只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很少与实际应用结合,教学的内容也很难与学生的专业需求没有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很多教师的思想观也过于陈旧,教学模式上基本都是从母体高校照搬过来的,教学大纲几乎与母体高校相同,不利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

4、课程设置不合理

独立院校大学物理的教学基本都是学时少、内容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输大量信息,很多学生都因此跟不上教学进度。课堂教师的讲授方法也都比较单一,课堂氛围沉闷,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抑制,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大学物理的学习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例如学生需要掌握好微积分知识。但是很多学生的微积分都掌握的不好,不能理解掌握微积分思想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十分的吃力。

5、师资力量不足

很多独立院校都没有自己单独的、充足的师资力量,基本都是从母体院校聘请过来的教师。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虽然都值得肯定,但是他们在原本的母体院校中都拥有的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在完成了一、二本学生的授课之后,还要继续给三本的学生授课。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很多老师根本没有时间适当精简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基本都是将原有的母体院校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照搬过来。但是由于独立院校和母体院校中的学生的原有基础状况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使得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二、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1、改善现有课程体系

独立学院人培养的人才是要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不能够全部照搬母体高校的教学体系,需要对母体高校的教学体系进行大幅修改。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对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并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应该与各院系中的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要反映物理知识技能的现代化,同时要强调知识的应用性。与母体高校相比,独立院校的大学物理教学不应该将过多的精力放到理论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上,而应该淡化理论要求,而应着重于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有针对性的讲解一些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知识点,做到少而精。在大学物理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保证必须的系统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物理知识与学生所学的转业知识进行结合,将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陈旧内容略讲,让学生有个了解,同时适当的引入反映前沿的知识及物理学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内容,让学生对现代的物理学发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与实际联系起来。最终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由于独立院校的中的学生普遍的基础都较差,应该尽量将难度相对较大而又难以描述和理解的知识点转化为形象而又生动的物理现象。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新知识、新领域的欲望。同时可以借助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来进行理论课程的教学。

2、根据学生基础,改革传统的分班制度

物理课的教学基本都是根据传统的专业分班来进行的,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在高中时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些学生中有的在高中只上过必修课而且他们的物理基础知识很薄弱,所以如果按照传统的分班进行教学,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当发现自己听不懂老师所讲时很容易失去对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所以对于这些学生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而这一部分的学生人数一般比较有限,所以可以考虑采用全校集中处理的方式,为这些学生专门开班适当的补充一些高中物理知识,以加强他们的基础,对于数学知识较为薄弱的还可以考虑为他们适当的补充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考虑他们的理解能力,讲解细致一点。

3、根据学生专业性质合理处理教材

专业的不同往往对大学物理知识的需求也不同,所要求的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别。因此应该更加学生的专业性质合理的对大学物理教材进行处理,以防止学生出现物理知识与所学专业没有任何联系的思想的出现。例如对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他们的大学物理应该对热学部分基础知识的要求高些。对于某些专业根据需要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加深,例如计算机相关专业、通信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对大学物理中的电磁学部分基础知识的要求高些,将这一部分的知识作为讲解的重点。

篇3

关键词:教师素质;语言环境

一、大学口语教学现状分析

为满足社会对英语尤其是口语人才的需求,近几年,英语口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国家教委及应用型大学的重视。专家们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陈冬纯2006:3)、认知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孙倚娜2003:3)、课外监督机制在大学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祝询2005:4)、运用仿真情景对话培养英语口头交际能力(曾路,李超2005:4)、SBI在大学英语口语课的应用设计(高晓芳,袁禹2004:6)等。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在高校教学尤其是应用型大学中根深蒂固,且新的口语教学方法对老师的语言能力及文化素养要求较高,因此传统教学方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仍会发挥着主导作用(胡俊杰2007,2)。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多地重视词汇,语法等概念化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口语技能的训练。严重阻碍了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并且,一些大学英语教学体制中仍存在一些严重损害着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现象:强调英语口语教学,往往忽略了语言教学的规律性和普遍性;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手段落后,很难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提高教师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五个因素与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x教师素质。由此可见,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提高教师素质。

英语教师的素质包括流利、地道、规范、顺畅的英文;宽泛的知识面;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具备科研能力;具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刘润清,戴曼纯2003:16)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不高,学院往往对新教师只考核外语知识,对年轻教师的培训也只侧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对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口语教学要求教师素质的整体优良性。口语授课教师除具备标准的语音语调、正确的语法规则、规范的英语、汉语口语表达能力;除掌握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以外,同时应具备教研、科研能力。只有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方能“名师出高徒”。2007年是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年。教学要求提高、学生水平提高以及对教师的教学考核标准提高将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夏纪梅2007:02)。对此,口语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一方面要坚持收听、收看英语广播,英语节目、阅读最新外语报刊、书籍以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包括来自学生、教材、课堂、同事、专家、社会的资源,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2.了解学生文化

巴西著名的教育学家保罗.弗莱曾说过:教育者要比以往更具有一种科学能力来让他们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对学生所处的现实世界,学生所使用的语言和言语包括口音以及并非一定能被教师的个人世界轻易接受的某些习惯、爱好、信仰、恐惧和欲望所形成的文化环境的了解是多么的重要。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口语教师如何了解学生心智并怎样适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积极主动开口说英语,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家庭、学习、朋友、喜好等各方面的情况。特林.芬瑟著的《学校是一段旅程》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努力成为孩子早期阶段敏感性的保护者;成为童年中期深度感觉生活和道德方向的引领者;成为青年期观念和理想发现的陪伴者。我认为口语教师应成为学生倾诉心声的聆听者;成为学生口语意识提升的促成者。

3.创设语言环境

上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帕默(H.E.Patmer)和洪贝(A.S.Hornby)等提出了情景教学(SituationalLanguageTeaching)的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为学习者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情景,使学生自然“习得”语言。这一理论对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育及普及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在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包括三个环节,语言的输入(Input)、学习者的中心处理(centralprocessing)和语言的输出(Output)。要想培养学生讲得一口漂亮流利的口语,首先要给他们以足够的机会去听和读,即输入语言材料,只有在语言的输入积累到一个相当量的时候,才能逐步转化为说的能力。教师可以运用课外监督机制(祝寻2005,4)要求学生课外多听磁带,模仿其语音、语调,逐渐形成地道纯正的口语。也可以为学生播放英文歌曲、放映原版电影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直接、真实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Shortreportatthebeginningofclass、RolePlay.、Game.、Storytelling以及Retelling为学生创造言语处理、言语输出的平台。语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也是二语习得的保障。因此,大学在外语教学中应给予高度重视。结语

外语教学方法一直是外语教学界研究的重点。但是不同的培养目的,决定了不同方法。根据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具体情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创造浓厚的英语语言环境一定能改变目前学生“难开口,开口难”的局面从而提高口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涟漪.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外语界,2005,02。

篇4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职高专;互动教学;互动模式

《大学语文》是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公共课,它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市委《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的视角应该拓宽、加深。因此,职业教育更要与时俱进地加大文化传承、创新的投入力度。

一、大学语文互动模式实施的可能性

(一)理论基础

1、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是由美国的让•莱夫教授和丁纳•温格于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此理论有两个重要原则:知识需展现于真实的语境;学习要求社会交互与合作。高职院校的许多研究者特别重视“学与用相融合”的观点,并开发出了相应教育方式。如:设置作坊、厨房,进行角色扮演;开展实地旅行、考察和采风创作结合。而《大学语文》涉及文学艺术鉴赏和创作,在诗歌、小说和戏剧的讲授中,可采用情境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台上表演,并结合各个专业的特长对文本进行阐释。如面向英语专业的学生讲解《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穿插经典英文歌曲,分角色诵读、翻译原著的英文词句。这样既有效结合了专业特色,又可激发学生的情感。

2、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此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合作活动;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构建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积极性,如以话剧表演的方式讲授《红楼梦》相关篇章,以写作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该强调讨论、合作、协调和知识共享。

3、群体动力原理。群体动力原理认为,群体不是人们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动力整体,某一部分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部分的状态发生变化。《大学语文》互动教学应具备以下特点:其一,根据授课班级素质、特点提前安排任务;在互动合作学习中,全体成员应通过彼此的交流沟通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互动合作要使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在思想与观念的交锋中达到和而不同;其三,构建课堂教学中的多维人际交往,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

(二)学习者及其能动性。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构成了互动教学的基本要素,要做到合理、有效地设计、实施互动教学,就要正确认识这些要素。高职院校的学生已掌握了基本语法知识,具备了阅读理解现代文及一定难度的文言文的能力。这使得学习者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成为了可能。信息时代的电子产品为学生接触新知识提供了极大便捷,有利于实现探索式、发现式的互动教学。信息时代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更为深广,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实施互动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教师及其能动性。互动教学中,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对教学内容重构,分课外、课内两个环节布置课堂任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面对变化莫测的课堂,我们认为应采取阶梯式互动教学。此种方式注重问题的导入,气氛的调动,力求全体参与。除了恰当安排互动环节,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总之,教师高尚的师德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专业基础及幽默风趣的表达是大学语文互动教学的另一重保障。

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互动策略

《大学语文》课堂互动的实施应该是全方位、多形式的。可以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等,又可采用表演式、演讲式、辩论式等。本文提出要开设课内、课外两个互动阵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施行“四分讲授,三分展示,两分演练,一分测试”的课堂结构。

(一)课堂“精讲、灵动、趣评”。互动教学要求老师从之前的“满堂灌”转变为精炼、精深的“讲、评、动”结合的方式。讲解陶渊明的《饮酒》时,需指导学生课前查阅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课堂上分小组就诗人、词汇和情感等方面上台讲解。教师则在学生思想认识和情感体悟的基础上提供更透彻的解读,突出其人文内涵。如传统美学中的“虚静”、“空灵”的奥妙,诗中的道家精髓,魏晋风流名士的风采,让学生感受到中文专业诗性的心灵。在学习《秋天的况味》一文时,我将全班按音乐喜好不同,分为“古风组、外文组、现代组”,每一组合作制作“秋之美”PPT,推荐一位学生讲解“秋之歌”。这实现了课前预习、课堂表演与知识讲解的结合。对于优美的词句,则当堂背诵。最终完成了“四分讲授,三分展示,两分演练,一分测试”的课堂设置。

(二)课外“网上学、比赛练”。如今的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第二次“断奶”时期,普遍依赖手机、网络等电子设备。教师可利用电子邮箱、QQ空间等实现课外互动,使学习成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网———生”交叉式互动的过程。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让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感,才能让“大语文”教学丰富多彩。我校的《挑战杯•汉字听写大会》、“校园礼仪小姐评比”、“绘本故事大赛”等比赛,弥补了刻板的课堂教学,给学生以最真诚的展示舞台,将大学语文的工具功能、德育和美育功能发挥到极致。

三、结语

万州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其库区历史文化的保存和创新急需高等院校为其提供才智支撑。全面实施五大功能区战略,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梦,这又与大学语文开设的目标相符。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习的快乐传递给学生,才能实现高职大学语文互动教学的突破。

作者:仵兆琪 单位: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雷呈勇,孙泽文.互动教学实施的原则和策略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1).

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分层次教学

我院学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有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省份,也有来自条件相对薄弱的偏远地区,尤其是英语教学,和学生听力口语的基础密切相关。如果把这些学生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就会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差的学生又跟不上的现象。我院经过长时间探索研究,决定扭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改变传统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一、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力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其关键是教师要提供适当的教学条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分层次教学”的目标就是“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

二、我院分层次教学的探索研究

1.如何科学合理的把学生分开层次是“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分层次原则可采取统一考核的方法,实际水平和考试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分层次教学的编班在学生入学时进行。根据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和统一考试的成绩统计结果,学校规定分数线,把基础好的,基础一般的和基础差的学生分为A班(快班),B班(普通班)和C班(提高班)三个层次。分层次时应该把握一个原则,就是A班和C班时少数,而B班时大多数。还可以根据学期成绩进行调整,这种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2.合理的分层次是我院“分层次”教学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合理的安排各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使每个级别的学生都能适应该级别的教学内容和水平。过高或者过低的要求都是不适宜的。我院在对不同的层次学生选用的教材也是不同的,主要有《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和《大学体验英语》。这样,就能达到因材施教。如果我们在选用教材,规定教学内容和进度方面,向所有的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的话,会使程度稍差的学生丧失信心,给教学造成困扰。

3.我院还针对教材的不同配备不同的教师。实施分层次教学并不意味着给学生分层次,也不意味着要把骨干和高职称的教师用在少数学生身上。主要目的还是要通过因材施教的方法,努力提高各个级别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无论是分配到A班还是C班,都应该得到同样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同学应该得到更多的帮助,受到更多的关注,因此,我院在教师配备上做到了周密的安排,在每个层次都配有骨干教师和优秀主讲教师。再根据ABC不同级别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A级的学生,因为他们有着较好的英语基础,所以对他们就采取多一些泛读,多一些语篇分析的方法,而对于基础薄弱的C级学生,应加强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补足,将高中的一些语法知识融入大学的教材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4.我院的教务管理也在分层次教学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大学英语分级打乱了系、班级的体制,不可避免的给教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不好,就会影响分级教学的成果,所以我院教务处在教学管理上,采取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说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在教学设施的分配上,在教学课程的安排和学生的考试组织上,规章制度的配套等等,我院教务处都在立足于现有的条件,充分的挖掘潜力,使得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法,更应该是一种教学思想。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分层次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他们的实际情况,并利用这些差异使教学得到优化。它又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竞争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学英语教学应形成这种“层次化”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融合现代的信息技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刘润青.关于英语语言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9.

[3]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2004.

篇6

一、文学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回溯英语教学和文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过去尤其是20世纪之前,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提供语言的形式,另一面则提供语言的内容。例如,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巨大帮助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就大量使用了文学作品里的引文作为例句解释单词。而我国解放前的学生英语学习材料主要来源于英语文学作品。但20世纪以来,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学界都认为文学在语言学习的作用正在减弱。许多研究者如JohnPovey,RuthSpack等就认为文学是不实际的,应该从英语学习者的课程表里剔除。但我们认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是语言工具,阅读文学作品并不会成为他们提高专业水平的障碍,相反文学对人生、社会及世界的微妙表现以及文学语言的精巧优美能锻炼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文学主要表现的是人类的生存境遇和情感,它能使我们有可能体验他人的生活,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使第二语言的交流更顺畅”。正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中载教授在2006英国文学学会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指出的:“英美文学课程在语言、文化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英语文学课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人文素质,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文学课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实践情况。

二、文学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文学选读课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从2003年开始,为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以及人文素养而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在开设文学课之前,相关教师调研了文学课在本校和国内其他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反馈情况。我们发现,英语文学课在各高校都面临着困境与不足。大多数院校强调培养学生实用性的语言交流和具体的实践能力,英语文学课程的课时量和内容被大大压缩。同时,文学课因为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而不太受学生欢迎。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英语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作了相应调整,以满足新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英语文学选读课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的规定,为非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为期一学期的选修课。选择在三年级开课是因为我校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我们认为,在此阶段开设文学课能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也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它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学、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同时,该课程还希望帮助学生较流利地运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需要指出的是,后者是我们课程教学的重点。

2.教学内容

在一些学校的英语文学课中,往往在讲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讲文学史,这样的效果并不太好。因为我们面向的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所以,我们放弃了专业性很强的文学史,主要以作品选读为教学内容。在选择课本时,考虑到学生的非英语专业背景和实际英语水平以及课时长度,我们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课本,因此,在充分掌握学生水平和兴趣的情况下,授课教师自己编写了《英语文学选读》讲义。教材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文学课本以时间或文学流派为线索编写,而是分成不同的和学生生活相关的主题,如selfidentity,spiritualgrowth,love,family,socialchanges等。每篇作品开始部分有作者简介,文本中附有生词解释,文本后有三类思考题,分为理解、阐释和延伸理解三部分。每单元结束前还有文学术语介绍。当然,为了让学生扩大文学的知识面,我们也选了一些著名戏剧或长篇小说的片断,但数量不多。对长篇的文学作品,我们主要列出了阅读书目,希望学生课后阅读。此外,我们在选择作品时虽然以英美作家的作品为主,也兼选了世界其他国家,如俄国、德国、尼日利亚、沙特等国的英语翻译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横向比较中引发较深入的思考。同时,我们还特意选择了一些中国作家与各个主题相关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别国文化的同时,通过对比更清楚地了解本国文化,激发批评性思维。3.教学方法

我们认为传统文学课之所以让人感觉枯燥乏味是因为教师通常采取“满堂灌”的“一言堂”式授课方式。为此,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创造。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启发激励教学法。在每篇文学作品后都设计有由浅入深,从内容理解到主题探讨等各种问题。在教学中提倡个性的发展,注意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分散性思维,就各类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仅仅听教师的讲解或名家权威的解读。因为如果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所谓“正确”的观点,不会自主思考的话,久而久之思想就会僵化,更别提创造性了。同时,因为学生的思维不受教师固有思路或权威的局限,他们也有更大的表达空间,觉得有话可说。

(2)小组讨论教学法。学生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也要求和同学交流。通常我们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有一句英语谚语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分析文学作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发现自己没有想到过的新思路、新见解,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3)实践活动教学法。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文学实践活动,例如,文学创作、戏剧表演等,使原本枯燥、遥不可及的文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贴近生活,使纯知识、纯文本的课程成为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比如,诗歌创作让学生开动脑筋,创造性地用英语表现生活,表达思想。这不仅符合年轻人渴望表现个性的愿望,增强其自信心,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以便更好地表现自我。

(4)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使文学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比如,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而这种轻松的学习方式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巨大魅力,上课的积极性会更高。再如,每个单元我们都会精选一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名画,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可引导他们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进行思考。

篇7

1、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

学生在上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是学到了很多的英语知识,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却不知道怎样运用,对于学过的英语知识而且忘记的也很快,更不用说在实践中使用了,即使有的学生对于学过的英语知识进行了使用,但在实践中却是前言不搭后语,语无伦次表情也不自然,也就是说,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才没体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运用。

2、远离生活,课堂枯燥乏味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的英语教材上的英语知识与实际的生活有很大联系,但是很多英语教师却视而不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还是机械地停留在“教教材”上,导致学生积极性并不高,课堂气氛压抑,说话成了复述课文内容。实际上,我们可以根据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到一起,让学生们根据日常的生活来投入到学习英语中来,然后进行反复的运用。

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1、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科学进行课程设置

按照大学生的性格和特点,大学英语教师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英语教师要创作出能够带动让学生增加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教学办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讨英语问题和英语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要把英语教师在教学授课过程中呆板单一的授课现象改变的目的。

2、英语教师要开展多种评价方法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首先,学生自我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过程是学生认识思维提高以及自我“领悟”英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学生有没有进步。“领悟”的到来促使学生对英语运用知识的了解不断的进行深化,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领悟”是英语教师给予不了的,而是学生自我努力、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达到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其次,教师激励性评价。通过英语教师激励性评价来巩固大学生学习成果。更能体现出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评价所起的作用。最后,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通过教师的及时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评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彼此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吸取更好的学习方法。

3、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应用写作能力

每学期都应为学生安排一定学时的有关英语写作的讲解,主要讲授英语写作技巧和实际工作中英语应用文,如求职信、感谢信、致歉信、求学申请信、英文简历、工作日程安排解释说明等)的写作特点。同时,从选词、短语、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等方面来讲解如何提高文章的可欣赏性。并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实践活动,例如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假期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亲自去学校附近的厂矿企业、乡村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写出英文调查报告。或鼓励、要求学生利用暑假去兼职工作,用英语写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现实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第一,启发式教学方法上课提问是启发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带动学生去思考,回忆,去创新,促使学生的思维紧随老师的讲解步伐,从而更好地与老师沟通。第二,情境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置情境,把学生带入角色,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

5、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

篇8

1.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美国心理学家Posner曾在1989年提出了经典的教师成长公式,即教师成长等于经验与反思之和。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为一门实践课程,众所周知英语需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其语言技能。因此,学生的学习成果才是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方式。教师在对材料进行组织,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加以考虑,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设法调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究自身的教学效果,对学科发展的动向时刻留意,对教学反馈的信息着意收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业务能力进行提高。优秀的教师往往会在信息的积累过程中不断反思,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这点来说,反思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是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授者外,还是一个学习者。教师一方面要着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使教与学齐头并进。反思性教学能够帮助大学英语教师认真思考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对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反思的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达到理想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3.反思性教学能够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责任感。大学的不断扩招,加重了英语教师的授课任务和工作压力,使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科研任务。反思性教学这种通过反思和解决问题来提高教师能力的理论,能够帮助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实践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观察,对某些问题的反思、实施和验证有利于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为其论文撰写和科研提供素材。此外,反思性教学会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反思性教学中可以增强大学英语教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

二、基于反思性教学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进入20世纪后,广大教师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逐渐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通过反思性教学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研究中一直被强调的问题。在终身教育的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作用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对新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探讨,改进教学的同时提高自身水平。总体来说,在反思性教学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

1.在教学中始终保持反思意识。随着我国政府对英语课程标准的提高,目前进入大学的新生基本都已经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无论听、说、读、写都基本能够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生入校后对英语课堂的期待是教师能够教给自己什么,大学英语教师也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才能符合学生的期待。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始终保持反思意识,要有职业危机感,能够根据现有知识结构不断地进行调整、充实和提高以胜任更具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与当前个性化、专业化的教学需要相适应。大学英语教师应将教学当成教学实践与反思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反思。根据自身所处阶段和需求的不同,对自己欠缺的知识结构认真反思并以开放的心态加以弥补,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也可以是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通过反思来促进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

2.对知识结构进行整合,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随着社会对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开始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开设了各种不同的英语专业方向。这个发展趋势促进了英语专业类型和专业方向的丰富,但同时也给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通常包括三部分,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但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显示出了一定问题;一些英语教师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尚不够全面,学科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很难真正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部分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于时代步伐,有待加强实践性知识的学习等。面对种种问题,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立足时代的变迁和学科范式的转变,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全面地重新整合自身的知识结构,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理论方法为跨学科、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研究理念,对专业发展目标进行清晰的界定,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3.通过对话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大学英语教师虽然同教一本书,但由于不用坐班,各个教师之间通常联系较少,基本处于“互不干涉”的状态,使大学英语教学成为一种封闭式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十分不利。大学英语教师应对这种教学方式加以反思,认识到彼此工作的相似性,从而加大彼此的对话与合作,通过集体共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寻求彼此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协作”,为彼此提供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较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分享,通过观摩示范课等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习对同一问题的各种不同处理方式;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应在专业发展中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教师和学者,即大学英语教师除了英语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将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进自身教学模式从技能型教学向研究性教学转变。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参加和组织教改实验,对各种教研、科研论文进行撰写,将教学过程中反思的问题上升为研究主题并投入到研究和行动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完成理论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篇9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各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深深地蕴藏在语言中,制约着语言行为的发生。文化差异是影响用目的语言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语言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只掌握语言符号系统而不学习其底蕴文化,就会造成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犯下严重语用错误的现象。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必须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目的语的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2.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已成为英语教学热门的话题,也成为许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总的来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方面的问题。其表现是:多数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没有把文化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部分,没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就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共同的弱点是对英美文化中的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也就是重视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在做题时,一些涉及文化问题的题目差错率也很高。例如:

    问题:

    W: John, do you want to go swimming with me today?

    M: Sure. But I can’t leave now. I 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my professor at three o’clock.

    Q: Why can’t John go swimming now?

    A) He must meet his teacher.

    B) He must attend a class.

    C) He must go out with his girlfriend.

    D) He must stay at school to finish his

    homework.

    此题有近半数的学生答错,障碍之一是没有理解have an appointment with my professor的确切意思,多数学生不知道,选项A)所表示的与自己的导师约定时间进行讨论或要求解答问题在西方大学里是种惯常的做法。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会以为约会的对象只能是女友,因此选了C)。由此可见,语言文化和背景知识对于正确理解是多么重要。

    3.与时俱进加强文化教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涉外交流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参加涉外工作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成为时代的要求。将近几年来的四级考试试题进行统计与分析后,发现其中涉及某种社会文化内容的篇幅已占到考卷内容的37.5%(王英鹏,1999)。1998年12月通过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将“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本专业的信息”,提高为“用英语交流信息”增加了提高文化素养的任务。这些都充分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

    4.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

    4.1中西文化对比

    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五单元“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在讲解课文之前,可以先简要介绍一下西方国家欢度圣诞节的一些习俗: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歌曲,圣诞晚宴等,然后可以让学生把西方的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从而对西方的重大节日―—圣诞节有个较深的理解。

    4.2融合

    现行的各种大学英语的教材中课文大多选自原文材料,其中许多语言与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课文既可用来学习英语语言,又可作为介绍英美文化的素材使用。例如,通过课文“Big Bucks the Easy Way”可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他们的家庭关系及父母对子女自立性格的培养等文化观念,这些对我国大学生也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4.3典故引入

    大多数人在说话和写作时都引用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这些人物或事件就是典故。英语典故大多来自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基督教的《圣经》。在《大学英语》中,就有许多课文引用了文学和《圣经》中的典故。这些典故许多学生并不熟悉,这就需要教师对此仔细讲解。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三单元“Why I Teach”一文中出现了这样一句: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in breathe.” 根据《圣经》记载,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并将生命之气吹在他的鼻子里,使之成了有灵气的人。很明显,作者在这里恰到好处的运用了《圣经》典故,把教师比喻为创造生命的上帝,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们才真正明白文章的涵义。

    4.4课后补充

篇10

1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教学的客观前提在之前的两个世纪里,由于一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在军事和经济上拥有强大的优势,英语在国际交往中已经获得支配的地位。英语的使用已经逐渐遍及全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通用语,其地位也正在稳步地得到巩固。英语在全球得到广泛使用产生了这样一个结果:在使用英语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里出现了英语本土化现象。在原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各种新英语变体应运而生。这些新的变体在与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交流中在语音、语调、句子结构、词汇、表达方式等方面不断吸纳这些国家的语言元素,反映这些国家的文化特征。所以在深入的学习英语时,充分的了解其相应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2我国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现状概括

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平均每周分配给英语教学的时间只有四节课,三小时左右,并且绝大部分用于教授精读。按照教学进度,每两周需要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包括5节阅读、2节听力课、1节口语课,教师们总感觉讲解词汇和课文的时间都不够充裕,更不用说腾出时间进行文化教学。虽然很多学校学生在四、六级考试中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因不了解文化差异而在实际交际中,特别是与外籍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常常错误百出,令外籍教师尴尬的同时又感到费解,因为他们认为成绩好的学生也应具有较好的交际能力。有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与外籍医生交流的过程中,也常常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影响到合作关系。正如Wolfson所说的“,在与外国人接触当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言或句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大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因此,文化错误(即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觉得不合适或者不能接受的语言或行为)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更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这违背了学习语言的初衷。3简述大学英语教学范围内中英文化间的差异种种

在大学英语教学范围内,中英文化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3.1环境理解上的差异。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差异,所以中英文化中对环境的理解迥然有异。比如:中国的秋天(autumn),万物开始凋零,故常有“悲、凉、伤、愁”之感,正如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游人思故里的画面跃然纸上;而英国的秋天毫无“愁”反倒有“宁静,欢乐”之情调。

3.2政治理解上的差异。通过一个明显的例

子,就能了解中英文化中对政治理解上的差异:“inpidualism”(个人主义)在英语文化,尤其在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主要思想基础”的美国文化里,人们对其怀着崇尚的情感,赞成并追求之。而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主义是被唾弃的观念,被认为是自私自利的狭隘观念,在情感上是被排斥而不被接纳的。3.3动物理解上的差异。对动物的理解上大概是中文化中差异最大的部分了。比如中国比较崇拜的“dragon(”龙)在汉语里是吉祥、避邪之物,但在英语里是指硕大、凶残的怪兽,是制造水灾,危害人类生存的恶兽。

4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原则研究

首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介绍中西方在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历史背景、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一些背景知识。如宗教信仰差异是影响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因此应该有意识地介绍对西方影响较大的书籍,通过选用典故,讲解词语来源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想了解某语言国家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最后,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商业英语中的“in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5如何将文化教学灵活的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来

根据学生的认知度,我们可以把文化教学导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归纳为以下三种:

5.1运用情景法创造语言文化氛围。由于真正的目的语环境很少,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虚拟的目的语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目的语文化。例如设计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选择得体的语言、表情和语调进行表演。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所接触到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5.2语言承载法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语言中所承载的某一文化现象进行直接阐述说明,使学生习得英美文化。例如,讲授Thanks giving一词时,教师要注意其文化内涵,要有意识地介绍感恩节的来历、庆祝方式、相应的风俗习惯,包括食物、礼物等。

5.3通过对比法让学生了解英汉间的差异。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英汉文化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教学中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文化差异,学生往往会犯错误。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英汉文化间的差异,并且结合语言教学特别是注重词汇、习语、禁忌语、委婉语、比喻等文化内涵的对比教学。

6结论

现阶段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相对较差是不争的事实,这证明,学习者有语言能力并不一定代表他同样也有语用能力,所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应该提高对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视,并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假如英语语用能力由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两部分组成,那么语言教学也可以相应的从这两个角度着手。通过对文化的学习可以达到培养社交语用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加引入文化因素,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青.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与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牛张莉.从文化角度谈英语比喻的翻译[J].英语知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