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范文
时间:2023-04-10 07:3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学游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62-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把学习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寓数学学习于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之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1 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学习效率
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活动内容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注重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如,在教学“分类”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帮助红红整理房间。红红的房间很乱,书、本、玩具、衣服、鞋等扔了一地,床上也是乱糟糟的。请同学们帮红红把房间整理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为是选取了学生身边的事情(帮红红整理房间)为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整理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整理方法,在边分边摆的过程中体验按同一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注意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让学生把目光转向生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位置”时,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教室中同学的座位情况并鼓励学生用左右、前后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同时,引导学生对班内某个同学的位置进行描述,这样就做到了把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
让孩子们主动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现实生活,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从而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认识20以内的数”时,可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自己熟悉的数。有的学生说了生活中具体的数量:我家的房子有3间,我家有2台电视机,我家有4口人,教室里有6盏灯……有的学生说了生活中的号码:电话号码、门牌号……还有的学生说了生活中的序数:我家住第6排,我在北行第5张桌……教师通过把数学各方面的知识加以综合,交织在一起展现在课堂上,把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联系在了一起,更能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体会到在数学世界遨游的无穷乐趣,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学习了新知识,提高了能力,情感也得到升华。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交流的场所,展示的舞台,学生生活的缩影。
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小学高年级的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一些学生老是不能正确区分正比例和反比例,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校园劳动或是其他一些活动来指导学生学习。比如,学校有让学生搬砖的劳动,教师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再认识什么是反比例。如果只有一堆砖(假设有200块),教师可以故意让几个或更少的同学(最好是那些不能正确区分正反比例的同学)劳动,其他同学则在边上看他们怎样干,这几个搬砖的同学当然会不高兴,他们都明白砖就那么多(总量一定),搬砖的人越少,那么自己搬的砖数就会越多;反之搬砖的人越多,每个人搬的砖数也就越少。教师再稍加引导,学生是不是非常容易的就理解了什么是反比例。如果教师规定每个学生搬完20块砖(单量一定)后可以休息,那么搬砖的总量和参加搬砖的学生人数是什么关系,学生理解起来也会变得很容易。
数学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体会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不再那么抽象,学习数学不再那么单调枯燥,可以更大程度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 寓数学学习于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都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所以,数学课上,适当的时候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小游戏,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又能振奋学生的精神。
利用游戏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比较》一课时,可以通过做游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比如抢椅子游戏,有6个小朋友,只有5把椅子,要求每人各自抢先坐在一把椅子上,教师说清游戏规则,然后发令,最后总有1名学生抢不到椅子。游戏做完后,学生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椅子不够了,为什么?于是,同学们就能很容易地比较出小朋友多,椅子少。从而引入了“比较”这个概念。这样以游戏引入,同学们情绪高涨,沉浸在学习新知识的快乐之中。
通过数学游戏,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例如,在了解、学习“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含义时,可以进行一个猜数游戏。同桌之间相互猜数字,如:
甲:这个数的个位是5,比65小。
乙:45。
甲:小了。
乙:55。
甲:你猜对了。
同桌可以任意出数让对方去猜,老师可以有目的的请同学说一说猜数时是怎样想的。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同时,数学思维和初步的推理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游戏教学可以让数学知识更直观、形象。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单元时,为了使学生认识时针与分针,理解它们的关系,掌握整时和半时的特征,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让12个同学围成一个大圈,作为钟面,这12个同学就是12个数字,一个同学站在圆心,拿着一长一短两根绳子的一头,另一头分别给两个同学,他们分别扮演时针和分针。“钟表”转动时,扮演时针的同学走一个大格,扮演分针的同学就走一圈。然后老师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00,时针和分针应该站在什么位置?让学生快速移动到准确位置。10:00时针和分针应该站在什么位置?10:30呢?……这样,学生认识了钟面,知道了钟面有12个大格,还知道了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走一圈,很容易地掌握了整时和半时的特征,非常直观、生动、形象,学生们也非常的投入,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游戏,特别是竞赛式的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如,登山比赛,游戏方法就是做一组口算题,做得又对又快的为胜利者,第一个登上了山顶的就是冠军。在游戏的同时,既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口算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篇2
【关键词】游戏有机结合数学活动
《纲要》指出:"游戏不只是教学借助的一种手段,游戏更有它自身的价值,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如果教学方法不当,会使幼儿对数学感到枯燥和乏味。而游戏活动深受幼儿喜爱,如何用游戏引领幼儿学数学,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获取知识呢?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合理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因为幼儿的年龄小,他们是以无意注意为主,通常较难集中注意力,只有在情感的操纵下才会处于兴奋状态,对活动产生兴趣。生动的情境可以培养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获取知识技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巧设环境,适时、适度地把幼儿带入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情境之中,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真实情景具体化,幼儿就能学得轻松、积极主动。
如:大班幼儿在自编应用题这一教学活动,老师可以设计成"郊游"的主题情境。幼儿可以通过仔细观察"郊游"的男孩、女孩不同的动态,山坡上花朵的颜色不同,树木的高低远近不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出许多道加减应用题。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幼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他们是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发现的喜悦使幼儿更专注、更积极、更有兴趣。使每位幼儿都能乐于参与的,又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幼儿均得到提高。
二、与其他教育游戏有机结合,引导幼儿学数学
数学教育内容不仅可在数学游戏中进行,也可以融汇到其它形式的教育游戏活动中。比如说:娱乐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建构游戏、角色游戏等等。
1.在娱乐游戏中学数学
在数学活动中,老师应巧妙的采用游戏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如:"认识正方体、球体",老师设计了"摸箱"的游戏。箱中的宝贝十分吸引幼儿,他们积极的探索,幼儿边玩边通过触摸感知掌握物体的特点。又如:为了巩固对形状的认识,老师可以设计"喂食"的游戏,请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喂给正方形娃娃吃,把圆形卡片喂给圆形娃娃吃,正是在这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相关经验。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数学活动材料,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让孩子在操作中开始亲近数学,感知数学从而愉悦入门。
2.在音乐游戏中学数学
要把音乐游戏恰如其份、灵活自如地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去,让幼儿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绪。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老师让幼儿玩"抢椅子"的音乐游戏。当音乐一停,会有一位幼儿没有抢到椅子,这时,老师就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幼儿能通过游戏实践获得"比较多少"的方法的数学知识。又如:"抱团"的游戏是训练幼儿听数数的能力,幼儿在音乐的伴随下有节奏的做各种动作,音乐停下幼儿不能动了,然后仔细听鼓声,有几下鼓声就和几个小朋友迅速抱成一团,孩子对这个游戏十分的感兴趣,它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轻松愉快的掌握数学知识,并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3.在体育游戏中学数学
人们常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老师注意将数学练习和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1)在教学实践中,老师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蜜蜂采蜜》这节课,老师在组织幼儿锻炼身体的基础上,请幼儿们数数采到了几朵花蜜,比一比,谁摘得最多,谁摘得最少,多几个,少几个。又如:《运输忙》游戏中,在幼儿跑、钻、取物的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们学习了数与物的等量关系。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2)还可以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马兰花》游戏,幼儿通过问老师:"最后变成几朵花?"幼儿根据老师发出的提示,找到小伙伴组成相同数量的花朵。又如:练习"走三步跳两下"或"走两步跳一下"先从2和3之内变化,熟练后作4以内的变化等。
4.在结构游戏中学数学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如:积木游戏包括空间关系、几何形体、测量等数学知识,同时又与分类、排序、数量的比较等相联系。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在游戏体验中能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
5.角色游戏中学数学
各种主题的角色游戏都可以渗透数学内容。如:在一次观摩活动中有位听课的老师发现幼儿在《超市》游戏中,对"售货员"及"顾客"之间的角色行为关系并不明确,因此,出现"顾客"随意拿货,而"售货员"无所事事的现象。吸取经验教训,老师在下次引导幼儿玩这个游戏时,就要求"售货员"为"商品"标上价格,"顾客"则按价格的高低与自己经济的承受能力来选择"商品",按所标价格,数清手中的"现钞"进行正常交易。并在买卖过程中学习数的加减运算。在这一游戏活动过程中,不但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增添了游戏的真实性,而且使幼儿复习了数数与数字,提高了幼儿认识数字的能力,并且使幼儿们从心底自发觉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三、巧妙结合日常生活游戏,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呢?
篇3
关键词:数学游戏初中数学教学作用途径
1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单一
相比较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无论是在难度或者内容的复杂性上都比小学数学要高出许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积极主动将教学观念进行转化,运用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数学教师仍然沿用着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对于数学概念过于抽象的问题并不重视,只是用习惯的表达方式来进行讲解,学生长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对于数学的兴趣越来越少,导致数学教学的质量越来越差。
1.2教学模式固化、说教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以自已作为课堂中心,自已想教什么就讲什么,对于学生的看法并不关注,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当中处在被动、从属的位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并没有跳出教材的框架,自顾自地讲课,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几乎没有任何沟通与交流,乍看之下教师认真、负责,但是学生却并没有掌握到多少知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仍然没有摆脱固化、说教的教育模式。想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要将学生们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并让他们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主力军,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2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
2.1发掘潜能扩展思维空间
与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相比,游戏活动的运用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自识储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掘。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讲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的大臣发明了象棋,皇帝非常喜欢。皇帝为了奖励大臣就开始问大臣说:“我要怎么奖励你呢?你可以提出任何要求!”大臣就说:“您只需要在这个象棋棋盘的64个格子里分别放上大米就行,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两粒,以此类推……放满64格就行。皇帝哈哈大笑,觉得这个奖励太少了,再次问大臣要不要换一种奖励,大臣微笑着说:”我担心您的国库中都没有这么多米”。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大臣与皇帝,并开始往讲台的棋盘中放上教师准备好的米粒,同时让学生寻找规律放米粒的规律:第一格为1=20,第二格为2=21,以此类推,第64格为264-1。如果每粒米的重量为一克,那么264-1大约有1500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想要知道这是怎么算出来的吗?那跟老师一起学好有理数的乘法就明白了!”这个游戏的运用不但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与好奇心。
2.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将数学游戏运用其中对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是相当有利的。比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这一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玩一个“拼图游戏”。首先要求学生制作出两个大小不同却相近的三角形,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喜欢的方式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摆好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找出图形的对应点、对应角、对应边等内容。通过这个游戏能够让学生们在复杂的对应关系当中对相似三角形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们“寓学于玩”。由于数学思维对于数学学习的意义非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予以重视。比如,在教学《平移》时,教师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把教室画成一个直解坐标系,把学生设为(x,y),并在这个坐标系内自由平移。通过这个游戏能够让学生们在“平移”中掌握平移的概念,并体验到数学带来的乐趣。
2.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数学枯燥无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尝试引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一章节时,如果布置大量的练习题给学生只会让学生厌倦。但是学生如果了解并掌握了混合运算的方法之后,教师可以教学生们一起玩“24点”的纸牌游戏。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拿出来,让学生在1—13这些个数学当中,使用加、减、乘、除或者各种括号的方式,把抽到的四张牌依照牌面数字进行运算,结果都等于24。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既可以避免运用单一化的运算方法,而且还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拓展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篇4
笔者通过多年低段数学教学实践发现,游戏教学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而且能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们通过游戏,学习新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年龄小,对数学往往难以理解,学起来常会感到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如果成人经常随意地批评他、否定他,会使他们形成自卑心理:而经常得到成人的肯定、鼓励,他们会从中获得信任感,从而产生自信心。因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态度,巧妙地运用鼓励手段,帮助小学生形成自信和奋勇向上的个性。对于数学的学习,如果能够做到教学和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学习生动有趣,使数学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如我在教学“8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设计了“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我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也戴上司机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8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因此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所以,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笔者任教的农村小学,由于经济落后,办学条件差,信息相对闭塞,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最薄弱地带”。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如我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通过游戏帮助孩子们理解进位加法的规律,进一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学“9加几”时,我用小棒游戏“凑十法”教学。首先让学生们拿出9根小棒放在桌子的左边,然后拿出2根小棒摆在桌子的右边,再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学生们说的各不相同。我加以引导说“从右边拿一根放在左边,这样左边就是10根,右边有l根,一共11根”,并告诉学生这种分法叫“凑十法”。看到9就想到9和几凑成10,最后把剩下的数加起来就是得数。我要求学生根据刚才摆的方法,自己用小棒摆“9+3”“9+5”……这时学生很快掌握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数的加法”学生通过分摆小棒的操作活动掌握了“9加几”“凑十法”的计算方法。我顺势总结出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学生一旦掌握这句顺口溜,再学习“8加几”“7加几”“6加几”等知识时,就能水到渠成,化难为易了。
游戏法教学,注重游戏设计中的难易结合
游戏设置过于简单,参与游戏的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没有了游戏过程中的紧张刺激的感觉,学生对游戏就会反应平淡甚至索然无味了;反之,设置的障碍过于困难,参加游戏的学生认为高不可攀,无法通过,就会产生失望的情绪,这样的游戏对学生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因此,游戏应难易结合,使参加游戏的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可以克服。如在学习数学用“5”的乘法口诀求商时,我设计了“小白兔采蘑菇”的游戏。首先我先讲一个《采蘑菇》的故事,并提出带有趣味性的问题:“今天是星期天,小白兔们一起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兔妈妈说‘今天我们采蘑菇可要多动脑筋,先要把蘑菇上面算式的得数算出来,然后将它投放到相应的篮子里。小朋友们愿意帮助我一块干吗?”这时出示一幅好几个小白兔捡着有得数的篮子及带有算式的大蘑菇。当小朋友把蘑菇采好放进篮子后,发现草地上还有一个蘑菇没有采下来,是什么原因呢?问题提出后,我适时启发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辨析比较,原来这个蘑菇上的算式是要用“5”的乘法口诀求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这样设计就巧妙地为学习“5”的乘法口诀求商,作了巧妙的铺垫“算数”游戏开始了,学生们算得又快又对,投放得准确到位,一个个脸上充满了胜利的微笑,在愉快活泼情境中掌握了“5”的乘法口诀,学生学得轻松。
游戏法教学,注重猜想
促进思维的培养猜想的特点与功能,能够让学生们展开和培养想象力。并培养出合理地推测和验证能力。在数学游戏教学中,采用让学生们进行猜想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们猜一猜、估一估,促进思维培养,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9的加减法”时,首先进行了猜数字游戏。出示课件:“今天是小灰鼠妈妈的生日,小灰鼠想亲手做个妈妈最爱吃的土豆糕,可家里没有土豆,小灰鼠便去山羊爷爷家借土豆。它高高兴兴地背回了9个土豆,可是在路上袋子破了个洞。请大家猜猜小灰鼠回家后还剩几个土豆?并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问题刚提出,被故事深深吸引的小朋友马上展开了积极的想象和思考,有的说还剩1个,因为掉了8个,还剩一个没掉下来,所以1+8=9,9-8=1。有的说还剩下0个,因为小灰鼠太高兴了,它边走边想着蛋糕,土豆都掉光了,它却没发觉,所以0+9=9,9-9=0……学生争先恐后地猜数,这样课堂“活”了,精神振奋了,思维积极了,学生不仅掌握了“9的加减法”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游戏 优化原则 途径举例
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逐步被各种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取代,数学游戏的应用就对数学教学活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那么,文章将对巧用数学游戏优化初中教学做以浅析。
一、数学游戏定义
何谓数学游戏,通常来说就是有关数学的特殊游戏。“数学游戏是利用数学知识的娱乐化的智力活动”。这种定义,说明数学游戏是数学问题和游戏的结合,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教师给学生渗透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爱好。这里,数学游戏即指智力游戏,即利用数学知识的智力游戏称为数学游戏。它还有广义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学科范围广泛,本身即是游戏。狭义数学游戏,数学知识涵盖在内,例如,逻辑、棋类、电脑游戏等等。
二、把握运用数学游戏的原则
1.注重提炼数学知识内容
教师采用数学游戏教学的结果就是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在进行数学游戏的同时渗透数学知识,注意帮助学生提炼数学游戏过程和结果,将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通过师生、同学间的交流,点评课堂游戏结果,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抽象思维,将数学游戏转化为数学知识进行讲授。
2.把握游戏设计的全局性
课堂教学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所以,教师要设计的数学游戏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让大家都能参与进去。如果游戏设置只有部分学生体验,其他学生就会产生对数学教师和数学教学的反感。所以,教师在选用数学游戏时要综合考虑到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体验游戏学习的乐趣。
3.数学游戏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
初中学生的思维已经逐步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数学游戏的选用就要注意学生的接受性、又要有些许的难度,尽量使学生最大化地提高学习兴趣,挖掘自身潜力,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第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成长历程;第二,在繁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数学游戏开展的时间,不能影响了教学任务。
4.注意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数学游戏的主要参与者还是学生。教师应该将大部分游戏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自己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提炼与把握能力。教师既要让学生参与,游戏过程中或游戏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使数学知识在交流中升华与迁移。比如,讲解“视图”时,将同学分为四组,每组选一个,从各自方向观察桌上的水壶。然后让学生记录、讨论交流、比较评价观察结果,在这个通俗的游戏中学到了数学知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5.师生平等开展游戏
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教师不能在学生游戏时以旁观者身份插入当中,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双重身份,教师要注意,即使自己明白游戏结果,但不能指引学生该如何进行,而是要在游戏中发现学生的错误,但不能立即指正,应该在数学游戏后指出学生的错误。师生平等地进行游戏,教师给学生做好榜样,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参与到游戏中。
三、数学游戏的课堂应用实例
1.利用数学游戏讲解新概念
比如“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教师告诉学生七巧板的运用原理,即运用面积拼补分割法,和相同平面图形等积的原理。通过学生自己制作、拼出七巧板,教师来讲解有关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概念。这时,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就容易简单了。再如,讲解“概率”一节时,可以做谁转出的四位数大”和“转盘游戏”之后讲解概念,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把握概率的定义,认识到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教授章节绪论课、引言时导入数学游戏
在教授第一章、第一节课时,教师都可以导入数学游戏,以绪论课或引言为知识的开启创造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等有个大致了解,上好整个教材的开始课。
比如学习不等式的性质时,可以将不等式与等式进行对比,“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存在着等式,还存在着不等式,本章我们将学习不等式的相关性质,开展解不等式游戏,体会不等式(组),把握不等关系的实际意义,掌握不等式的证明,解决一些简单实用的问题;然后还可以将不等式与方程、函数相联系,让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接受知识。还比如讲“求代数式的值”一节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字母x和数字1的对话的数学游戏,就可以引用到讲解之前。
3.数学游戏渗透到中考题中
抽扑克牌游戏。甲、乙两人准备了13张从A(1)到K的牌,并规定甲抽到10至K的牌,那么算甲胜,如果抽到的是10以下的牌,则算乙胜,这种游戏对甲乙来说______(填“公平”或“不公平”)。他们准备了13张从A(1)到K的牌,共有13种可能性,规定甲抽到10至K的牌,共有4种情况,抽到的是10以下的牌,共有9种情况,(甲胜)=4/13(乙胜)=9/13 ,(甲胜)≠(乙胜),所以游戏对甲乙来说不公平。
“列代数式及代数式的化简”等知识讲解时,可以讲问题与游戏容融合。比如,小亮和小明背对而坐,小亮来发牌,首先发三堆牌分别置于左、中、右,每堆牌等数且至少2 张;然后,然后依次从左边拿出2 张、右边拿出1张放到中间堆;最后,从中间一堆拿出和左边现有牌数相等的牌放到左边。由小明回答中间的牌数,小明准确地回答了。你觉得中间牌数有多少?解答:由于每堆牌数相等,所以设每堆牌为x张,所以可以列出代数式并化简得到答案即x+2+1-(x-2)=5。
数学游戏多种多样。比如还有折纸、举行球类对抗赛的统计问题、利用太阳光测楼的高度问题等等游戏活动,其教学功用毋庸置疑。
四、结语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看到,将数学游戏与数学教学融合后,游戏在推动教学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数学游戏应该被用来服务数学教学,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石旭.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J].成功(教育).2012(16).
篇6
关键词:数学游戏;态势分析;数学教学
Abstract: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eaching math game modes mathematics classroom.Try trend SWOT analysis,Analysis of inter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is model and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related.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game in domestic research teaching mode.
Key words:Math Games;SWOT;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学游戏教学的发展
数学游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定义为:“一种运用数学知识的大众化的娱乐活动”。数学游戏的特性包括数学性、智力性和游戏性。数学游戏按教学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几何类数学游戏、代数类数学游戏、图论类数学游戏、概率类数学游戏、算术类数学游戏、函数类数学游戏等。数学游戏据表现形式来分类,可分为竞技型数学游戏、游戏道具制作型数学游戏、故事型数学游戏、拓宽延伸型数学游戏等。数学游戏据参与形式来分类,可分为多人娱乐数学游戏、两人博弈数学游戏、个人研究数学游戏等。
自1957年马丁・加德纳在《科学美国人》上开辟的“数学游戏”专栏对数学游戏进行过系统的归纳,数学游戏逐渐被大众熟知。在国外的课堂教学方面,俄罗斯的课堂应用数学游戏模式教学的经验比较多,在莫洛主编的小学(一至四年级)的教材中,数学游戏资料和练习题会出现在数学课本理论材料的展开部分和课内外习题部分。“数学游戏”通过杂志的传播,促进大众更加了解数学的趣味所在,“数学游戏”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更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国外在基础教育中做的数学游戏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应用而言,我国的数学游戏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实践应用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关于游戏化学习模式的研究中,主要研究教育游戏软件的开发。2002年12月由先得教育联盟、奥卓尔软件有限公司、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组织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游戏化研究中心奥先游戏化研究中心,丰富了数学游戏教学软件的研究开发。目前,国内对于游戏教学模式的讨论与研究较多,但是实践应用相对谨慎,对数学游戏及其软件融入课堂的风险分析少。
二、态势分析法
美国海因茨・韦里克提出的态势分析法中,先分析研究对象内部的优势因素、劣势因素,再分析研究对象外部相关的机会因素、威胁因素,然后按次序进行矩形阵势排列,最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剖析研究各因素,从而寻求相应的结论。本文采用态势法分析,对数学游戏教学在我国教学改革发展中拥有的内部优势因素与劣势因素、外部相关的机会因素与威胁因素加以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三、数学游戏教学应用的态势分析
(一)数学游戏教学应用的优势因素
一般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预习,教师讲课和指导课堂练习,
学生做作业。相比于上述的教学模式,数学游戏融入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马丁・加德纳说:“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下进行游戏,获得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例如,华罗庚先生在《数学归纳法》中引入智辨帽色问题,就使用了数学游戏来说明深刻的数学道理,启迪智慧。
2.增强学习的互动性
数学游戏教学全面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多表现在两人博弈型数学游戏,多人娱乐型数学游戏中。特别是在游戏化学习社区中,学生可以和同学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并实现互动,实现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和小组互动,随着学生在游戏中级别的提高,其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有所提高。
3.拓展学生的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数学游戏,它能够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活动体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效拓展学生思维。
(二)数学游戏教学应用的劣势因素
数学游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教育改革应用过程中虽然存在上述优势,但其自身的劣势也不容回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数学游戏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偏离
数学游戏教学的应用初衷是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但某些数学游戏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规则,构思不太成熟,设计环节单一,过于凸显娱乐性,不能有效解决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
2.数学游戏的设计缺乏创新
某些数学游戏教学内容过强,画面表现力不强,缺乏吸引力,缺乏时代感,缺乏创新,难以平衡数学游戏的教育性和娱乐性,不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数学游戏教学应用的机会因素
数学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优劣势,且同时也抓住了一定的机遇。
1.有利的政策法规环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应用数学游戏进行教学是新课标提倡的教学改革方式。
2.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国信息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游戏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数学游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依托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景而有所保障。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游戏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课堂讲解,教师更多的任务是去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数学游戏教学应用所面临的威胁因素
1.教师角色转变的挑战
数学游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为知识传播者和游戏的指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指导时,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游戏指导和学习支持,教师给学生提供资源、信
息、游戏技巧。面对角色的转变,教师需要发展新的教学技能,需要能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做游戏的同时完成知识构建;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灵活应用数学游戏及其软件,学习其操作原理,开发游戏的学习价值;教师要能适及时掌握学生做游戏的困难和学习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2.学生角色转变的挑战
数学游戏教学模式中,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主动获取知识者,通过数学游戏软件的学习,可以查缺补漏,进行自我知识的完善和更新,发展个性化学习,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性。同时,由于数学游戏或其软件的设计缺陷,学生可能注重游戏的娱乐性,不能控制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率,这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出新的要求。
四、数学游戏教学实施应用对策
通过态势分析,数学游戏教学面临着优势和机会,又面临劣势和威胁,教育实践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优势,采取相应的对策,变劣势为优势,教学模式的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加强课程管理,把数学游戏活动课程纳入常规课程计划
数学游戏活动课程纳入课程计划为数学游戏教学提供了实践机会,平衡发展数学游戏的娱乐功能和教学功能,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化,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同时,促进教师的教学创新,提高教师的数学游戏教学的意识,促进教师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做游戏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
(二)加强数学游戏的研究,探索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
在数学游戏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知识构建,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灵活应用数学游戏及其软件,学习其操作原理,及时探索与数学游戏及其软件相似形式的教学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性。
(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数学游戏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了解游戏规则,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调动记忆板块中的相关信息,完成游戏,总结问题,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讨论交流。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有沉浸体验的动力,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疑问,并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当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将软件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念进行有效融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
学生。
参考文献:
[1]鞠丹.数学游戏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曹素玲.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5.
[3]肖斌.初中数学游戏课的教学设计与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刘艳丽.小学数学游戏型课件的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李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态势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3).
[6]李毓佩.中学数学科技活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01.
篇7
提到数学游戏,每位老师都会自然地联想到益智游戏,通常会让幼儿坐在指定地点动手操作或以竞赛抢答等形式进行。往往时间一长,很多孩子就坐不住了。要想把它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和实践,我设计出了一套符合大班孩子年龄特点,以超市为主题的数学游戏。
我结合日常生活情境,将数学游戏渗透到游戏活动中,真正地体现了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这一教育理念。让数学游戏这一原本安静的思维训练变得更富有生活情趣。让孩子从枯燥的数学中走出来,能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喜欢数学,活学活用。
一、水果超市(见图一)
目标:
1.通过接力赛的形式,熟练掌握5以内分合。
2.听清游戏规则,懂得在游戏中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竞赛活动所带来的成功感与乐趣。
准备:水果超市模拟货架;自制超市推车两辆;超市购物筐若干。
玩法:每组各有一辆小推车和四个活动购物筐,将2元、3元、4元分别标在4个购物筐上。比赛开始,老师当裁判,3或4人为一组,以接力赛的形式,每人取一个标有数字的购物筐去超市的水果架上取水果,每样水果上都分别标有5元以内的价格,每次要求取两种水果,这两种水果的价格相加是5元。取回后教师当裁判,正确者将小推车传给下一位队友,再拿另一个标有价格的购物筐去取水果,依次进行。哪组将自己的购物筐先取完者为胜。
评析:此项游戏活动打破了让孩子安静地坐在教室进行动手操作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以游戏接力赛的方式,让孩子在竞赛中掌握5以内的分合。随着孩子学习的不断深入,还可将此项游戏拓展到10以内的分合练习。在愉悦的游戏中体现了知识是合作掌握的,经验的习得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互动的结果。师幼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性的命令和控制,因此游戏中让孩子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使每个孩子达到在游戏中进行思维训练的目的。
二、超市寄存处(见图二)
目标:
1.感受寄存柜层数与柜门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用数字表示。
2.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打开超市寄存柜。
3.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参与数学游戏的积极性。
准备:自制超市寄存柜红蓝各一个,每个共5层,每层5扇柜门。红蓝钥匙各25把(每把钥匙上写着表示层数和柜门的序号)
玩法:1―2人参加游戏,可以两人以竞赛形式参加,也可以一个人以计时的方式进行游戏,老师事先将每组寄存柜其中一扇门的钥匙打开。例如:上面写着相应的数字401。让参加游戏的孩子凭此线索推断出其它钥匙应该开哪扇柜门,就将钥匙贴在相应的柜门上。将自己的25把钥匙都贴在相应的门上后,自己或老师将每扇柜门打开,验证是否摆放正确。
评析:由于数学的抽象逻辑性而导致了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幼儿学习起来感到困难,从而使孩子怕数学,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这一数学活动的内容具有生活性,让幼儿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反复摆弄,让数学活动变得富有情趣化、生活化,让每个孩子轻松愉快地走进数学世界。
三、钓鱼(见图三)
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减运算,能迅速地进行心算。
2.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3.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准备:5个鱼篓内各插一个标有5元、4元、3元、2元数字的鱼竿;模拟超市鱼池,内有许多身上标有5以内加减法的小鱼。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教师或请一名数学口算能力较强的孩子当裁判。游戏开始,两组孩子分别用标有相应数字的鱼竿往自己的鱼篓里钓鱼,鱼池里的小鱼都钓完后,裁判检查每组幼儿钓的鱼是否正确,数一数哪组钓的多者为胜。
评析: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数学的学习中,把一些新授知识转化成幼儿可以玩的游戏活动,既可以适应和满足幼儿的天性,又避免了枯燥的说教。这项数学游戏具有竞赛性,适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帮助幼儿在玩中复习了5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练习,通过数学学习的深入,可将此游戏延伸到10以内的加减运算。将加减运算融入到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中去,减轻了枯燥的数学课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和负担,遵循了《纲要》中所提出的“幼儿学习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教育目标。
四、超市趣味棋(见图四―图九)
目标:
1.乐于参加数学游戏,培养超市购物时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在游戏中发展幼儿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敏捷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10以内的加减法、序数等综合数学能力的练习。
准备:自制地垫式超市趣味棋一套(由20片地垫组成);骰子一个。
篇8
学生学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倍的认识》后,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综合练习。20分钟后,还有不少学生没有完成,笔者发现他们被一道习题难住了:
这道看似十分简单的习题,为什么能把大部分学生难住了呢?他们的困难究竟来自哪里呢?
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教师一般会直观地呈现两个相比较的量,然后让学生通过圈一圈等方法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从而理解“倍”的意义。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教师一般会呈现学生较熟悉的棋类价钱问题,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的道理”。但这道题,由于白色珠子都是连在一起的,学生找不到可以放黑珠子的空隙,难以和原先的“倍的解决问题”策略联系起来,因此找不到问题解决的脚手架,寻觅不到问题解决的模型,遇到困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初试遇阻”
如何才能使学生顺利地将此题和“倍的问题模型”沟通关联呢?笔者想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问题来寻求解答路径。
师:读一读题目,你发现了哪些重要信息?
生:李阿姨做手链,如果每2颗白珠子之间需要加入2颗黑珠子。
师:那还发现了什么图片信息呢?(学生一起指右面的图)
生:两颗黑珠子,其余都是白珠子。
师: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
生:做一串手链一共需要多少颗珠子?
师:图片上是完整的手链吗?为什么?
生:不完整,题目要求是每2颗白珠子之间要加入2颗黑珠子,图片上的不是这样的。
师:那你能不能画一画呢?
学生开始动手画,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懵懵懂懂,不知如何落笔。也有个别学生在把白珠子改成黑珠子。看来,简单的问题引导并不能帮助学生完全理解题意,无法打开学生的思维。
三、“游戏切入”
毕竟手链的图片看起来已经是“完整”的一串,只有个别学生能根据信息自发思考“修正”图像,其余学生对“每2个”、“加入2颗”仍然无法理解,需要用更直观的方式去打开他们的思维。
低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做游戏,何不让他们在游戏中理解抽象地“规则”呢?笔者让3个女生和2个男生拉成一圈,再提出要求:如果每2个女同学之间需要加入2个男同学,这个圈一共会有多少人?
师:每2个女同学之间需要加入2个男同学,这两个男同学,可以加入哪里?(学生各自指着任意相邻的2个女生中间)
师:现在这个圈一共有几个男生了?
生:2个。
师:数数看,还需要加几个男生呢?
生(齐):4个。
师:那总共有几个男生呢?你有好的算法吗?
生:3个女生,每两个女生中间都有2个男生,那就是3个2,3×2=6。
师:为什么3个女生,就有3个2呢?
生:因为3个女生,相互之间就有3个空隙了。
师:数学里叫“间隔”。(老师将3个女生相互之间地位置拉开一些,使“间隔”明显一些)我们数一数,1个间隔,2个间隔,3个间隔,每个间隔处插入2个男生,一起数,1个2,2个2,3个2。
(此时,数学游戏结束了。)
师:刚才的游戏和作业本的题目有联系吗?
生:女生就像白珠子,男生就像黑珠子。
师:图上白珠子多了,不像刚才只有3个女生,你还敢挑战吗?可以画一画,也可以直接算一算。
这一次巡视,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能直接用2×9计算得出结果,说明他们已经对此题有了充分地理解,能直接予以抽象。也有一些学生仍然依靠画图解决,但至少说明他们结合游戏已经对题目有了真正地理解。
四、教后感悟
这个与“倍”相关的数学问题,需要两步计算,关键是求黑珠子的数量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此题图文并茂,看上去简单,实际上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题,对题意的理解还是存有不小的难度。一开始,笔者尝试着用引导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但学生显然没有深层理解问题,借助简单的游戏活动,才让学生豁然开朗。通过这个数学游戏,使笔者萌生了一些粗浅的想法。
1.数学游戏仿题促理解。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关键,是理解信息“每2颗白珠子之间需要加入2颗黑珠子”表示什么意思?即使题中配了一幅直观图,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每2颗白珠子”,“加入2颗黑珠子”这些貌似简单的信息,其实对学生深层理解题意略显抽象,打开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难度?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此时,笔者想到了数学游戏这个教学策略,先模仿着让3 个女生和2个男生拉成一圈,顺便提出心中预设问题:如果每2个女生之间需要加入2个男生,一共有几人?学生在欢快的游戏过程中,清晰地明白2个男生应该站立的正确位置,自然而然理解游戏的规则,最终求出了一共有多少人的结果。借助这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学生渐渐理解题中的关键信息,悄悄地打开缠绕学生四周枷锁的思维,为问题解决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数序游戏动态助推进。数学游戏中,设计了一个“3个女生和2个男生拉成一圈”的游戏,并适时引发提问:这2个男生应该加入在哪里?学生当时意见不一,各自指着任意相邻的两个女生中间。紧接着,这两个男生明白游戏的规则,心有灵犀地站到两个相邻的女生中间。通过这个动态游戏的生成,使学生明白了抽象的游戏“规则”,为解决问题又起到了递进的作用。另外,在建立“倍的问题模型”框架时,笔者在游戏中,特意让3个女生把相互之间的位置拉长些,让间隙显得更大点,从而明白这3个间隙就是男生要加入的位置,进而计算出求男生的人数,其实就是求几个几的问题。
篇9
一、创建课堂游戏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建丰富生动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动力,它可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正如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游戏与具体的数学实例结合起来,通过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如何选用恰当的数学游戏
(1)游戏题材要合适,不宜有繁难的计算或证明。
(2)游戏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合理的游戏规则、简明的游戏程序、公正的结果评比方法,并富有趣味性、活动性、竞争性,不是单纯做习题。
(3)游戏要让全体学生都积极、愉快地投入活动。
(4)在游戏中或游戏后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游戏中的数学知识、原理或方法。游戏结果要评比、要总结,可以实行一定的鼓励措施,或与平时成绩或小组荣誉挂钩,让学生产生成功感、愉,并增强竞争意识。如果游戏是分群体进行的,成绩归群体共享,要把集体的成功与个人的奖励联系起来。
(5)为使游戏分群体进行时各群体水平相当,在游戏分组或座次安排时要考虑搭配,以便使数学基础差的学生不被冷落并得到同学的帮助。
(6)在游戏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导演或裁判。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决不能放手让学生玩而自己平淡或冷漠处之,要及时运用各种技法(如激励、示范、关心)去营造活跃的游戏气氛,保持学生良好的游戏情绪和兴趣,并随时引导和控制游戏的进展。
(7)游戏中还应该努力运用先进的科学设备和玩具,使游戏富有现代感。对于一些课内难以完成的游戏,可以在数学课外活动中进行。
三、教学中实施数学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1)领会游戏活动的玩法与规则。
(2)使全体学生成为游戏的主体。
(3)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和错误尝试。
(4)控制游戏活动的时间,始终保持良好的秩序。
(5)要善于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构建游戏中的数学概念。
(6)游戏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转化,抽象出游戏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并概括为一般结论。
四、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数学态度
由于数学游戏具有趣味性强、令人兴奋和具有挑战性等特点,因此通过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未知问题的强烈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为学习数学和探索数学现象的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就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高级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充满了乐趣。
许多数学家开始对某一问题作研究时,总是带着和小孩子玩新玩具一样的兴致,先是带有好奇的惊讶,在神秘被揭开后又有发现的喜悦。在数学游戏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碰到一些困难,遇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况,但是这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培养他们正确的数学态度,使之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游戏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有趣、吸引人、浅显易懂,不需要过多的预备知识,只要掌握一般的基本知识,初学者即可登堂入室,例如用形状相同或不同的正多边形组合起来镶嵌一个平面的游戏,只要把两个正三角形或正方形整齐排列在一起就能镶嵌成一个平面,非常简单,十分容易上手。但还可以是多个正多边形、多种正多边形的组合,可以千变万化,能创造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图案,乐趣无穷。在拼凑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设想进行判断,需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同,产生的结果将会是多种多样的。在游戏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锻炼和培养,且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
3.有助于渗透数学思想
游戏与数学的相似保证了数学游戏有利于数学思想的培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精神。可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还有,数学游戏还具有将抽象的知识通俗化的作用。比如,在研究“视图”时,可引入游戏。先在桌上放一个茶壶,各小组四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让学生把观察的结果画下来进行比较,发现了什么,试着去解释。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集体评价和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通俗化。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观察、鉴别、分析能力,根据直觉用笔画出自己的感觉,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世界、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表达、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4.数学游戏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作为智力游戏的一种,数学游戏在启发人的创新思维上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有些问题是非常复杂难懂的,而利用数学游戏来理解数学知识的方法,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游戏中打破常规,拓宽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解决问题时能够事半功倍.
5.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信
篇10
所谓数感就是指学生学习数学的感觉、感受等,就像学习英语中有语感一说。教学中引入游戏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如教师在讲解重量(克、千克)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引入简单的游戏。首先,准备需要的教学用具(只要满足重量分别为一克和一千克的物体即可),让学生自己动手称重量;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掂量物品的重量,让他们感受一克和一千克的重量;最后,教师就可以换其他满足此条件的物品,让学生自己掂量物品的重量大约是一克还是一千克。
经过这样的切身感受,学生就能切实感受到物品重量的区别。当学生对一克和一千克的重量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别的重量的物品进行教学。这样,在保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还可以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能感受到数的意义,也就能渐渐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以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跟参与其中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游戏。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游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而游戏是需要各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或是将小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设计的游戏不仅需要小组内部成员合作才能完成,而且还可以使两组进行竞争,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组内合作能力。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大家一起动手将四边形进行“剪”和“拼”,将其转化为学习过的图形进行计算。这个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过程。
三、以游戏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不仅是学习数学的需要,学习别的学科一样需要创新意识,因此,通过数学游戏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的时候,就要尽量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去思考、去探索、去尝试,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如教师可以运用游戏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位数的加法之后,为了加强学生记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采取拼图小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即将一个完整的图案剪成几小块,每一小块上面都有一个数字;然后再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每组同样的拼图;最后让学生小组合作,看哪一组拼图最快,完成拼图之后还要将拼图上面的数字进行求和。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最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四、结语